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5 08:3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

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六百多万香港同胞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神州大地,一片欢腾,五洲四海,万众瞩目。我国人民的这个百年期盼终于实现了!

今晚,首都各界在这里隆重集会,同全国人民一起,共同庆祝这一民族盛事。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对香港回归祖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深切怀念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他为解决香港问题,推进祖国的完全统一,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我们要继承他的遗志,一定把香港的事情办好,把实现祖国现代化和完成祖国统一的事情办好。

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深切怀念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丰功伟绩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新中国的缔造者,深切怀念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深切怀念为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富强而献身的爱国志士们。可以告慰他们的是,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即将回归,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前景在望。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走过了一条悲壮而又漫长的历史道路。这中间经历了多少屈辱和辛酸,多少渴望和追求,多少坎坷和曲折,多少奋斗和牺牲,才有了我们今日的独立,今日的进步,今日的发展,今日的自豪。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英国两次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把香港岛和九龙割让给英国。一八九八年,英国又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九十九年,从而侵占了整个香港地区。

香港被侵占,是中国近代受屈辱的一个历史缩影。《南京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点。

列强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对中国人民形成的双重压迫,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和中华民族的危机,同时也唤起了全民族的觉醒,激发了广大人民的反抗。正是人民群众的这种觉醒和反抗,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是不以压迫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辩证法。

中国近代史昭示我们,要改变贫弱受欺、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就必须奋起抗争,奋发图强。从列强侵略中国的那一天起,中国人民就举起了团结御侮、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旗帜。从太平天国起义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无数中华儿女和爱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前 仆后继,历尽艰辛。特别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进一步团结起来,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压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开创了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代。中华民族再也不是任人欺凌和宰割的民族了。今天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是香港得以回归的根本原因和时代背景。

中国近代史昭示我们,要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就必须有先进政党的领导和科学理论的武装。毛泽东同志说过,只是当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科学理论,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中国人民才在精神上从被动转为主动。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才指引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把祖国建设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今天,也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指引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胜利前进。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其科学理论的武装,要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是不可设想的。

中国近代史还昭示我们,要跟上时代进步和世界发展的潮流,就必须打破封闭状态,实行对外开放。西方产业革命以后中国所以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封建统治者采取愚昧的闭关自守政策,不思进取,因而既不能追赶时代前进的步伐,也不能抵抗列强的侵略,留下一次又一次丧权辱国的记录。解放了的中国人民,要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状况,必须专心致志地进行经济建设,必须同世界各国开展广泛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吸取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邓小平同志从维护祖国和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为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道路。我们按照这个构想,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回归问题,从而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范例。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保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使基本法赋予的各项职权,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中央人民政府依法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外交事务和防务。中央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遵守香港基本法,不得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据基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务。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和自由。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香港的经贸活动与投资利益都将受到法律保护。

坚持实行这些方针政策,不仅可以保障香港回归后长期繁荣稳定,也有利于促进祖国内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对澳门顺利回归和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发挥示范作用,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近代以来,香港同胞和全国人民一起,为抵抗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开发了香港,建设了香港。香港回归祖国,使香港同胞的政治地位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他们爱国爱港的热情空前高涨。可以坚信,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充分运用香港自身的优势,香港这座国际经济大都市一定能够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对世界上一切在香港有经贸活动与投资利益的国家和地区,对一切同中国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好处。我们希望,在这个涉及多方利益的问题上,有关国家和地区能够采取建设性的合作态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今天这个美好的夜晚,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也同我们一样,为香港回归这一民族盛事感到欢欣鼓舞。

澳门将于一九九九年回到祖国怀抱,这是又一件民族盛事。在中葡双方友好合作下,澳门回归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我们对于澳门顺利回归充满信心。

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一切华夏子孙的殷切愿望。我们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大义为重,真正回到一个中国的立场上来,为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迈出切实的步伐。

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正在发生深刻而又充满希望的变化。人类几千年文明进步聚积的能量,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世界正在朝着有利于形成多极化格局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方向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与相互竞争、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广泛而深刻。今日之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一定要充分把握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努力把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中国人民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的振兴,就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基本路线,始终不渝地走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不断开创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新局面。不久就要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对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等重大问题作出全面战略部署,提出奋斗纲领,指导我国人民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中国人民酷爱和平,深知和平之宝贵。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支持国际正义事业,继续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永远不称霸,永远致力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永远做世界人民可以信赖的朋友。

今天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大喜日子,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76周年纪念日。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美好前程满怀信心。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的坚强团结,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们一定能够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胡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讲话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

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2012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新华社香港7月1日电 国家主席胡锦涛1日上午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同胞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向全体香港市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刚刚宣誓就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和第四届政府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关心香港、为香港顺利回归并保持繁荣稳定作出贡献的海内外同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伟大业绩,也是上个世纪末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历史事件。从回归祖国那一刻起,香港就进入了新的时代、开启了新的航程。15年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香港同胞当家作主,自行管理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香港居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广泛。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等冲击后,香港经济平稳发展,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一直被公认为全球最自由开放、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香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就业水平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明显改善。香港同祖国内地的交流全方位扩展,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香港继续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独特贡献,并从祖国内地获得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香港同胞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和感情与日俱增,在各种严重灾难面前与祖国内地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充分体现出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香港对外交往更为活跃,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

这一切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推进“一国两制”事业,符合香港同胞利益和愿望,也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在“一国两制”伟大实践中,香港这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一国两制”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前进。30年前,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亲自领导制定了中央对香港的一系列基本方针政策,直接指导了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和香港基本法起草工作,为香港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妥善应对香港回归前后出现的各种复杂矛盾和挑战,确保了香港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为全面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这些年来,中央政府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鼓励和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把“一国两制”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是中央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使命。

中央政府对香港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这是在香港实践“一国两制”的核心要求和基本目标。为此,必须坚持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维护国家整

体利益和保障香港社会各界利益、支持香港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和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等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同胞们、朋友们!

我们在充分肯定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香港社会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未来5年对香港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有所作为的重要机遇期。在这里,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和社会各界提出4点希望。

第一,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谐稳定是发展之基,改善民生是和谐稳定之本。香港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准确把握社情民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稳妥解决民生问题和其他社会矛盾,更加注重机会公平,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更加关心年轻一代,使全体市民共享发展成果、提高生活水平。香港社会各阶层各界别人士要以大局为重,在爱国爱港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齐心支持新一届政府依法有效施政,共同增强香港社会凝聚力。

第二,努力维护基本法的权威。法治是香港的核心价值。基本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是依法治港的基石。要全面落实基本法各项规定,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都要带头严格遵守基本法,坚决维护基本法,依照基本法规定行使职权。香港回归祖国以来,政制民主循序渐进,并取得长足进展。要按照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的规定,继续推进香港民主进程。

第三,努力提升竞争力。香港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和地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提升自身竞争力上下功夫。要加强香港长远发展的战略谋划,更好发挥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要更新发展理念,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活动,不断提高服务业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握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充分发挥香港国际联系广泛等方面优势,抢占发展先机。同时,更要善于借助祖国内地经济的蓬勃发展,拓展香港与祖国内地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第四,努力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当今世界的竞争最核心的是人才竞争。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全方位、多层次培养造就各项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高素质人才。要高度重视爱国爱港人才特别是优秀年轻政治人才培养,为他们增长才干、脱颖而出提供机会和平台,使爱国爱港传统薪火相传、“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

同胞们、朋友们!

中央政府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将毫不动摇,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将毫不动摇,同香港各界人士一道维护和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将毫不动摇。我们坚信,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一国两制”实践一定会越来越丰富,香港与祖国内地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第三篇: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

新华社香港6月27日电题:与祖国同舟共济 为梦想风雨兼程——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

新华社记者 赵丹平陈键兴 颜昊

时间是一把尺子,丈量着走过的道路。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开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新时代,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先例。

道路是一册书籍,记录着奋进的足迹。

一路走来,共和国的特区与祖国同舟共济,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上风雨兼程,创造了耀眼的“香港奇迹”,在“一国两制”的探索中刻下了深深的“香港印迹”,为世界奉献了寓意深刻的“香港故事”。

这是极不平凡的20年,这是令人骄傲的20年。

邓小平同志曾饱含深情地说:“等香港回归祖国后,我很想到那里走一走、站一站,哪怕是坐着轮椅也要到祖国的这片土地上看一看。”

回归祖国20年了,小平同志生前时刻牵挂的香港,风采浪漫依然。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

2017年4月的一天。香港晴空丽日,暖风习习,维多利亚港湾波平浪静,两岸摩天大楼林立。会展中心新翼如海鸟展翅欲飞,广场上中央政府赠送特区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时钟回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香港会展中心。雄壮的国歌奏响、鲜艳的国旗升起,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创举就此载入史册。

回想起那一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时任香港临时立法会主席的范徐丽泰感触良多:“我们香港是国家的特区了,我们是堂堂正正居住在香港的中国人,可以‘港人治港’了!”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并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与改写历史的非凡气魄。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来时,并不被世人看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全世界未曾有哪个国家有过这样的实践。”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张志刚说,那时很多人不相信,香港可以在包括税制、法制、财政、入境、教育等方面拥有高度自治权。

四季更迭,时光荏苒。20年过去,世界看见了一个怎样的香港?

根据2014年6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回归以来,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到宪法、香港基本法以及香港本地法律的充分保障,民主政制依法稳步推进,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得以保持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和发展,营商环境保持良好。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在政治稳定、政府效能、规管品质、社会法治、贪腐控制、公民表达及问责等方面的指标,都远远高于回归前,法治水平的全球排名更从1996年的60多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11位。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在全球63个受评估经济体中蝉联第一。报告主要涉及“经济表现”“政府效率”“营商效率”及“基础建设”四大因素,香港在“政府效率”和“营商效率”方面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回首来时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感慨万千。“一国两制”使香港企业获得参与全球竞争的广大空间,也因更加了解内地而获得“大堂前座”的优势,“香港的企业兼容‘利’与‘变’,其竞争力可有倍数发展的可能。”李嘉诚说。

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宋如安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讲了一段有趣的事。1997年9月,第21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会议在日内瓦召开。与会者惊奇地发现,中国代表团里居然有一位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

“他是香港特区政府的代表,叫谢肃方。”宋如安说,“那时香港刚刚回归,这就是‘一国两制’的特色。”

一诺千金,不改初衷。20年的实践证明,中央人民政府始终是“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的坚定守护者,是香港特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积极支持者,是700万香港同胞合法权益的忠实维护者。

“20年来的一切向世人昭示了‘一国两制’方针完全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即将九十高龄的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写下感想。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构想来源于中华民族的具体实践,它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也创造性地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全新模式。

在动荡不安的国际社会和全球化环境中,如何搁置争议、建立对话、协商解决问题,这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义虎认为,“一国两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经过实践检验的‘一国两制’,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以‘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树立了好的典范,这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张志刚说。

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要相信我们中国人自己是能干得好的。——邓小平

香港知名实业家施子清1957年来到香港,白手起家,创业生根,逐渐发展起来。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时,施家已是身价过亿的商界新贵。

中英谈判完成后的一段时间,香港渐起移民热,社会上弥漫着一种不安情绪。施子清对香港有信心,但不知道四个儿子怎么想。

“父亲召集我们几兄弟开会,说你们如果要移民,可以,每人给笔安家费,再给买所房子。”施家二子、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施荣怀回忆说,“我们都选择留下,并且都只保留了一个香港身份。”

“今天全世界有哪里比香港更自由更自在?没有。政治上、经济上、生活环境上,香港都非常可爱。”施子清说。

对于当年的选择,施家父子从未后悔。

这个家庭是一个缩影,折射香港社会爱国爱港精神薪火相传,从不曾暗淡,更不会熄灭。

“我们相信香港人能治理好香港,不能继续让外国人统治,否则香港人也是决不会答应的。”小平同志的话语饱含着对香港同胞的高度信任与期待。

爱国爱港的香港同胞没有辜负这份信赖。回归以来,香港几度遭遇危机、困境。面对挑战,香港同胞团结一心,砥砺前行。紫荆花始终傲然挺立。

“我现在都忙不过来!”香港中华总商会主席蔡冠深一下飞机就赶来接受采访,随后又匆匆赶往下一个活动场地。

因为要协助总商会会员把握住“一带一路”商机,这位企业领袖奔走于内地、香港和海外,行程满档。“有人说香港失去了很多优势,我看不出来。‘一国两制’就是香港最大的优势!北京、上海的优点,我们有;纽约、伦敦的优点,我们也有。”他说。

香港国际机场也很“忙”。2016年,这里每天迎来送往各种肤色的乘客19.3万人次,每小时起降飞机约46架次,全年货邮吞吐量继续位居全球之冠。

如今的香港,晚上“马照跑”,白天“股照炒”,而且“股还炒得更大”。2016年,港交所新上市公司126家,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251亿美元,蝉联全球集资中心之冠。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报告中,香港连续23年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回归前基本法征求意见的时候,老百姓关心的是实际问题:‘回归了,我上街买早餐用什么钞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的梁振英回忆说,“基本法回答了这个问题,香港特区法定货币是港元。”

“一位西方经济学家曾公开说,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存在两种货币。”梁振英说,“事实证明,‘一国两币’不但可行,更让香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和国家金融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热闹的大小街市,繁忙的证券交易所,高耸的写字楼,满载的远洋轮,无不讲述着活力不减的“香港故事”。作为高度发达经济体,香港本地生产总值20年来年均增长3.2%。以人均本地生产总值指标看,香港仍位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依然是全球最富裕经济体之一。

饮水思源。施子清说,“如果没有中央支持,香港没有今天。”

从全力保障对香港的农副产品及水、电、天然气供应,到支持香港抗击“非典”,从支持香港应对前后两次金融危机,到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开放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从帮助香港巩固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到“深港通”“沪港通”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香港对中央有什么要求,中央都有求必应,”施子清说,“港人在‘一国两制’体制下,是得到国家很大照顾的。”

穿行在铜锣湾往来络绎的人潮中,鳞次栉比的商铺令人眼花缭乱。连锁便利店里贴着“欢迎使用人民币”的告示牌,商场收银台前摆放的“微信”“支付宝”支付提示卡,从细节上透露出香港与内地往来的日益频繁。

越来越多香港年轻人正将自己的创意与内地的创业环境和广大市场相结合,让源自香港的创新科技愈加崭露头角,也演绎出全新的香港活力。

岑棓琛8年前在香港创办了视野机器人有限公司。2015年,他带领团队入驻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很快收获了投资,还开设了3家分公司。如今,他们开发的森林防火监控机器人系统已应用于内地20多个城市。

香港青年梁显政是转行创业,他憧憬着像Uber改变出行方式一样,以移动互联网为传统地产代理业带来革新。已拿到天使投资的这个“创客”期待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舞台上有所作为。

走进香港科技大学,浓浓的创新气息扑面而来。许多学生课后聚在一起,热烈讨论着一桩桩“未来项目”。知名的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汪滔就毕业于此。他的学弟妹们正以他为榜样,为了明天积极准备着。

“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倡议‘一带一路’,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香港年轻人来说都有很大的机会,他们要更多地去了解。”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廖长城言语中充满期许。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香港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梁振英表示,香港是中国最国际化的一个城市,拥有一国之利、两制之便。香港在谋划未来发展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国家所需、香港所长”。

作为一项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也需要不断探索前进。20年来,香港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这个阶段有挑战和风险,也充满机遇和希望。——习近平

走进天水围社区,高层住宅林立,街道整齐清洁。社区公园一派江南园林景色,满眼绿树繁花,楼台亭阁,小桥流水,池鱼浅戏。

天水围位于新界元朗区,是上世纪80年代末开发的新市镇。这里临近深圳,回归前有许多打工者居住于此。他们在内地娶妻生子,而后安家天水围。

元朗区议员李月民1992年入住,是天水围的第一批住户。他回忆说,那个时候,新移民初来乍到,没有就业机会,无法融入社会。特别是亚洲金融风暴来袭时,很多家庭生活陷入困顿,家庭矛盾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天水围一时被形容为“悲情城市”。

据李月民介绍,2004年前后,特区政府加大了对天水围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兴修了一批学校、图书馆、公园、运动场、医院,社区环境大为改善。随后,中产阶层人士逐渐回流,餐饮服务类企业不断增多,一些政府部门也陆续迁入,就业情况明显改观。

“天水围再不是‘悲情城市’,我觉得是香港最靓的地方。”1996年迁居天水围的唐增喜说。

近年来,全球市场需求萎缩也波及香港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金融服务。外部经济周期性影响,加上产业结构单

一、劳动力供求失衡、营商成本偏高等内部结构性因素,香港面临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居住、养老、就业等民生问题也面临困难。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特区政府提出,香港经济转型要背靠内地,面向全球,发挥好“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做好国内和国外的“超级联系人”。

2015年11月,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正式成立。局长杨伟雄说,特区政府决心发展本地创新及科技产业,带动整体经济结构升级转型,以提升香港竞争力。

回归20年来,香港专注于发展高增值和需要精确专业知识的产品生产与服务,实现了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数据显示,1997年,服务业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所占比率为85%,2016年这一比率已提高至92.6%。

发展的目的,根本上讲是要造福于民。要权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关系,历届特区政府始终不遗余力,近年来尤其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

第四篇:胡锦涛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

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2012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新华社香港7月1日电

国家主席胡锦涛1日上午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同胞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向全体香港市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刚刚宣誓就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和第四届政府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关心香港、为香港顺利回归并保持繁荣稳定作出贡献的海内外同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伟大业绩,也是上个世纪末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历史事件。从回归祖国那一刻起,香港就进入了新的时代、开启了新的航程。15年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香港同胞当家作主,自行管理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香港居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广泛。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等冲击后,香港经济平稳发展,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一直被公认为全球最自由开放、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香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就业水平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明显改善。香港同祖国内地的交流全方位扩展,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香港继续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独特贡献,并从祖国内地获得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香港同胞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和感情与日俱增,在各种严重灾难面前与祖国内地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充分体现出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香港对外交往更为活跃,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

这一切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推进“一国两制”事业,符合香港同胞利益和愿望,也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在“一国两制”伟大实践中,香港这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一国两制”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前进。30年前,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亲自领导制定了中央对香港的一系列基本方针政策,直接指导了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和香港基本法起草工作,为香港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妥善应对香港回归前后出现的各种复杂矛盾和挑战,确保了香港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为全面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这些年来,中央政府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鼓励和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把“一国两制”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是中央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使命。

中央政府对香港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这是在香港实践“一国两制”的核心要求和基本目标。为此,必须坚持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保障香港社会各界利益、支持香港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和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等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同胞们、朋友们!

我们在充分肯定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香港社会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未来5年对香港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有所作为的重要机遇期。在这里,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和社会各界提出4点希望。

第一,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谐稳定是发展之基,改善民生是和谐稳定之本。香港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准确把握社情民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稳妥解决民生问题和其他社会矛盾,更加注重机会公平,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更加关心年轻一代,使全体市民共享发展成果、提高生活水平。香港社会各阶层各界别人士要以大局为重,在爱国爱港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齐心支持新一届政府依法有效施政,共同增强香港社会凝聚力。

第二,努力维护基本法的权威。法治是香港的核心价值。基本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是依法治港的基石。要全面落实基本法各项规定,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都要带头严格遵守基本法,坚决维护基本法,依照基本法规定行使职权。香港回归祖国以来,政制民主循序渐进,并取得长足进展。要按照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的规定,继续推进香港民主进程。

第三,努力提升竞争力。香港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和地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提升自身竞争力上下功夫。要加强香港长远发展的战略谋划,更好发挥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要更新发展理念,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活动,不断提高服务业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握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充分发挥香港国际联系广泛等方面优势,抢占发展先机。同时,更要善于借助祖国内地经济的蓬勃发展,拓展香港与祖国内地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第四,努力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当今世界的竞争最核心的是人才竞争。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全方位、多层次培养造就各项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高素质人才。要高度重视爱国爱港人才特别是优秀年轻政治人才培养,为他们增长才干、脱颖而出提供机会和平台,使爱国爱港传统薪火相传、“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

同胞们、朋友们!

中央政府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将毫不动摇,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将毫不动摇,同香港各界人士一道维护和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将毫不动摇。我们坚信,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一国两制”实践一定会越来越丰富,香港与祖国内地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谈判桌上的二十年

“如果要动武的话,我们正规军都不要出动,光是广东省的公安部队、警察就够了。”陈毅元帅任上海市长时,曾这样笑言香港问题的解决办法。当然,这种强力方式总会留下后遗症;相比之下,中英两国以“一国两制”的全新构想获得各方接受,并体现了两国政治家的胆识与创造力。

从1979年港督麦理浩投石问路的北京之行,到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是一场跨度近20年的较量。由于关系到两国的重大利益,其间最高领导人的针锋相对、外交精英的斗智斗勇、谈判过程的惊心动魄与跌宕起伏,堪称大国谈判的经典案例。

由于中英谈判是秘密谈判,“两国的国内政治是决定因素,影响双方的战略互动和谈判结果”。中国的谈判团队在谈判期间稳定性好、较为齐心;相比之下,英国的团队内部常常在政府最高层、外交部、港英政府之间出现分歧,政策延续性较差,国内政局也会干扰影响政策制定过程。

从中英谈判全局来看,中国对香港的未来始终掌握着更大的发言权,“无论英方如何变化手法和战略,都无法改变香港终将回归中国这一结局”。正因为双方的实力差距,英国在重大问题上除了放弃原有要求外别无选择。

但是,英国在香港政制改革议题上占据着更为主动的地位,希望通过“带有殖民撤退特点”的改革,在谈判中寻求主动,扩大筹码,谋求1997年后“在香港建立受英国影响、愿意维护英国利益、由亲英人士掌权的政府”。

中英双方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冲突,双方完全有条件、有意愿达成双赢解决方案,努力确保主权移交前后政治体制的衔接。此外,在近20年的谈判中,双方均不能逾越的底线就是“在香港政治改革问题上的争端不能对香港繁荣稳定构成威胁”,要保障投资者对香港这个以转口贸易为主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信心。1983年联系汇率制度的建立,其深意正在于此。

香港《文汇报》在1997年6月30日的社论中赞叹,香港的和平回归创造了奇迹:不放一枪,不流一滴血;保持稳定,资金不撤走,而且不断流入,投资者资产在13年过渡期内增加了15倍以上!这绝不是中国单方面的功劳与成果,而是中英双方在既摩擦、斗争又协商、合作的情况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这也是以我为主、以综合国力说话的根本结果。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邓小平的夫人卓琳来到香港,出席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政权的交接仪式,完成了他的遗愿。

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同胞从此真正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被用来解决香港问题,香港的发展也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

期。

勾画“一国两制”雏形

1974年,81岁高龄的毛泽东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谈到香港问题,毛泽东说“恐怕我是看不到了”。然后,又指着在座的邓小平说,“这是他们年轻人的事情”。

1979年3月,邓小平会见香港总督麦理浩。当时75岁的邓小平始终没有忘记毛主席的嘱托。他说,我们历来认为,香港的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我们将把香港作为一个特殊地区来处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香港还可以搞资本主义。短短几句话,已勾画出“一国两制”雏形。从那以后,邓小平找了一批批香港同胞来谈,发表了许多重要的看法。又过了3年,邓小平在钓鱼台国宾馆接见12位香港人士时,有人问: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收回香港这个小地方,如果真的要收回,是否可以分期分批收回?邓小平坚定地说:香港问题涉及主权问题,一定要收回,不考虑分期分批收回,而要收回一个完整的香港。当有人提出收回后希望香港人的生活方式不受影响时,邓小平的回答十分明确:“收回后的香港,社会制度不变、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制度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他明确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过渡期参与”和“港人治港”

在解决香港问题时,邓小平十分强调过渡时期的参与问题。在同英国人谈判的时候,他希望过渡时期不要出现英资撤走、港币波动以及把土地卖光用于行政开支等问题。邓小平说,过渡时期的参与,也是一种干预,当然这个参与不是北京方面的参与,而是香港人参与,中央政府支持香港人参与。不能设想,到了1997年6月30日,一夜之间换一套人马。如果那样,新班子换上来,什么都不熟悉,不就会造成**吗?即使不造成**,也会造成混乱。在过渡时期后半段的六七年内,要由各行各业推荐一批年轻能干的人参与香港政府的管理。参与者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爱国者,也就

是爱祖国、爱香港的人。

“港人治港”是邓小平谈得最多的问题之一。1982年4月6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英国前首相希思。希思问邓小平是如何考虑处理香港问题的,怎样才能使投资者不要担心呢?邓小平回答说:中国要维护香港作为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影响外国人在那里的投资,在这个前提下,由香港人,包括在香港的外国人管理香港。

两年后,邓小平在会见香港客人时,针对有关香港人对管理香港缺乏信心的说法,他表示:要相信香港的中国人能治理好香港。要有这个自信心。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邓小平还指出,由香港人推选出来管理香港的人,由中央政府委任,而不是由北京派出。选择这种人,左翼的当然要有,尽量少些,也要有点“右”的人,最好多选取些中间的人。这样,各方面的人心

情会舒畅一些。为什么是“50年不变”

香港实行资本主义“50年不变”,是邓小平给香港各界人士吃的一颗“定心丸”。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当时主管港澳事务的廖承志刚刚去世,香港一些人士心存疑虑。邓小平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对香港的政策不会因为廖公的去世而改

变,请大家放心。

邓小平当时问大家:“‘九七’后香港实行资本主义还要继续多久?15年?”场内没有声音。

邓小平又问:“30年?”还是没有反应。

接着,邓小平伸出五个手指,提高嗓门说道:“50年?50年不变可以了吗?”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邓小平也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又强调一遍:“‘一国两制’,香港实行资本主义50年不变。”

又有人进一步问道:“50年是从哪一年算起?”

邓小平回答说:“当然从回归日算起,50年不变。”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草签后,香港还有些人怕变。他们怕1997年后“马不能跑”、“舞不能跳”、“股不能炒”,邓小平又利用各种场合做香港人的工作,多次重申:我们对香港的政策50年不变,我们说这个话是算数的。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

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邓小平发火

关于驻军问题,是中英谈判中争论最大的问题。邓小平说得斩钉截铁:中国有权在香港驻军,中国一定要在香港驻军。1984年4月,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访问中国。邓小平在会见豪时说,1997年后,我们派一支小部队去香港,这不仅象征中国收回了主权,更大的好处是对香港来说是一个

稳定的因素。

据当时参加中英谈判的原国务委员、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姬鹏飞回忆说:“驻军问题吵了好久,驻军问题是驻不驻啊?他们说你们不驻好了,我们说一定要驻军,不是在报纸上人家公开了吗,说是不驻军,有些人不是不主张驻军吗?所以小平同志就拍了桌子,召集香港代表来谈谈。香港不驻军,我们怎么体现收回香港?香港要象征性地驻军。香港收回来了,驻军是我们主权的表现,不驻军就是表明我们没有

收回。”

这里说的邓小平“拍了桌子”是发生在1984年5月份的事。5月2日,香港《明报》刊出一篇报道,点名道姓说中央某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中国将不在香港驻军。5月25日,邓小平会见了港澳地区的全国

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他特意把香港记者都留了下来,发表了一篇言辞激烈的讲话:我要在这里辟谣,关于“将来不在香港驻军”的讲话,是胡说八道!这不是中央的意见。既然香港是中国领土,为什么不能驻军?英国外相也说,希望不要驻军,但承认我们恢复行使主权后,有权驻军。连这权力都没有,还算什么中国领土。

“一国两制”进行时

为了确保1997年之后香港的繁荣稳定,在基本法起草的过程中,邓小平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多次会见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对基本法原则和意义作了精辟的解释。他说:“我们的一国两制能不能成功,要体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里面。这个基本法还要为澳门、台湾做出一个范例。所以,这个基本法很重要。”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央政府坚决执行基本法,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方针,除国防和外交外,香港特区政府享有行政管理、立法、独立司法和

终审等自治权力。

2004年,邓小平诞辰百年展览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自发参观的香港市民络绎不绝。有的一家三代走进展厅,看见邓小平的塑像,马上跪伏在地,虔诚叩头。直到现在,香港同胞都亲切地称邓小平为“邓公”。

今年是香港回归10周年。10年来,香港先后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全球经济不景气和“非典”疫情。在严重的困难面前,“一国两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保持了香港社会安宁,人心稳定。香港连续11年被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经济也持续复苏。经过10年,港人的疑虑基本消除了,在国家认同方面已取得进展,国家观念基本作为主流共识已树立起来。“一国两制”得到了广大香港同胞的拥护。现在,香港依然是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航运中心和旅游中心。

第五篇:胡锦涛在庆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上讲话(中英双语)

胡锦涛在庆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上讲话

Fellow Compatriots, Dear Friends, 同胞们,朋友们:

Today, we gather here on a joyous occasion to celebrate the 15th anniversary of Hong Kong' return to the motherland.First of all, I wish to extend, on behalf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across the country, cordial greetings to all the people of Hong Kong.I wish to offer warm congratulations to Mr.Leung Chun-ying, the fourth chief executive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AR), his team and members of the Executive Council who have just been sworn in.I also wish to express my sincere appreciation to all the fellow Chines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foreign friends who have cared about Hong Kong and have contributed to its smooth return and to its continued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向全体香港市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刚刚宣誓就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和第四届政府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关心香港、为香港顺利回归并保持繁荣稳定作出贡献的海内外同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to the motherland will go down as a great achievement in the annals of Chinese history;it will be remembered as a historic event at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that has a major international significance.Since the very moment of its return, Hong Kong has entered a new era and begun a new journey.Over the past 15 years, the principles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Hong Kong people administering Hong Kong” and a high degree of autonomy have been fully implemented.Our compatriots in Hong Kong are now masters of their own fate and manage, on their own, affairs that fall within the autonomy of the SAR.Never before have Hong Kong residents enjoyed the range of democratic rights and freedoms as they do now.Despite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Hong Kong has registered steady economic growth and has remained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trade and shipping center.It has all along been considered as the most free and open economy and one of the most competitive and dynamic regions of the world.Hong Kong has enjoyed all-round social development, continued high employment level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ocial security.Its exchanges with the mainland have expanded across the board, with much stronger economic and trade ties and deepened cooperation in various areas.Hong Kong has continued to make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reform, opening-up and modernization drive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gained more and more opportunities and endless impetus for its development from the mainland.Our compatriots in Hong Kong enjoy a growing sense of identity and closeness with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In the face of serious disasters, our Hong Kong compatriots and people on the mainland have stood together and supported each other, fully demonstrating that we are kith and kin and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Also in these 15 years, Hong Kong has been more active in its external contacts and has seen it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further expanded.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伟大业绩,也是上个世纪末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历史事件。从回归祖国那一刻起,香港就进入了新的时代、开启了新的航程。15年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香港同胞当家作主,自行管理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香港居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广泛。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等冲击后,香港经济平稳发展,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一直被公认为全球最自由开放、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香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就业水平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明显改善。香港同祖国内地的交流全方位扩展,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香港继续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独特贡献,并从祖国内地获得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香港同胞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和感情与日俱增,在各种严重灾难面前与祖国内地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充分体现出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香港对外交往更为活跃,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

下载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