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内容丰富的民族节日

时间:2019-05-15 08:2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阳内容丰富的民族节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阳内容丰富的民族节日》。

第一篇:贵阳内容丰富的民族节日

贵阳的民族节日内容丰富,各具特色。有苗族的“龙灯会”、“四月八”,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跳场”,瑶族的“达努节”等。同时,传统的民族跳地戏、跳芦笙舞、赛歌、赛马、斗牛等体育活动也饶有情趣。另外,乡间寨上民族情趣极浓的婚俗、酒规、葬礼,也会使游客大开眼界。

贵阳的旅游节日也是多姿多彩。如乌当区永乐乡的“桃花节”,白云区的“国际风筝节”,“红枫湖旅游节”等。

一、民族节日

跳地戏

活动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活动地点:花溪大寨

活动介绍: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天,贵阳附近的布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聚集于花溪大寨,带上面具,边跳边唱。内容集话剧、歌舞、舞剧为一体。其取材基本上都是中国古代征战及忠义故事,并糅进神话传奇,杂以乡间吉语。

三月三

活动时间:农历三月初三

活动地点:乌当区新堡乡

活动介绍:又叫“地蚕会”,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原为祭祀地蚕,将炒熟的玉米抛散在山坡上并唱山歌,以祈求庄稼丰收。现在的“地蚕会”已演变成为“三月三”歌节。节日期间,贵阳及邻县的布依族群众便云集乌当区新堡乡,赛歌、吹木叶,男女结伴戏水等。

四月八

活动时间:农历四月初八

活动地点:市中心喷水池一带

活动介绍: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贵阳市及其附近的苗、布依、侗、壮、水、仡佬、汉族群众,身着民族盛装,云集贵阳市中心喷水池一带,吹芦笙、箫笛、唱山歌、跳苗家舞蹈,纪念古代民族英雄“祝狄”。

六月六

活动时间:农历六月初六

活动地点:花溪河畔

活动介绍:“六月六”是贵阳布依族祭社神、山神的重要节日。这一天,贵阳市及邻县的布依族男女老少皆身穿盛装,聚集于花溪河畔,举行歌舞表演以庆祝这一传统节日。此外还有唢呐、铜鼓、礼仪表演,刷把舞等民族节目。

二、旅游节日

乌当永乐桃花节

活动时间:4月

活动地点:贵阳市乌当区永乐乡

活动内容:民族歌舞表演、赏桃花、“农家乐”体验等。

修文县谷堡乡梨花节

活动时间:4月

活动地点:贵阳市修文县谷堡乡折溪村

活动内容:开幕式、赏花乐、农家乐、参观农家庭园经济。

贵阳白云国际风筝节

活动时间:4月30日—5月7日

活动地点:贵阳市白云区

活动内容:举办“放飞白云”开幕式及文艺演出、旅游美食节、啤酒节、民族民间艺术展演、花卉展、风筝比赛、“国际奥委会主席杯”百城市自行车总决赛、全国农民象棋邀请赛等。

红枫湖旅游节

活动时间:6月—8月

活动地点:红枫湖景区

活动内容:举办大型开幕式、水上游演、民族风情游演、旅游文化艺术展演、水上休闲体育健身、夜游红枫湖、焰火晚会等。

乌当永乐蟠桃节

活动时间:8月至9月

活动地点:贵阳市乌当区永乐乡

活动内容:举办民族歌舞表演、品尝新鲜蟠桃、体验“农家生活”等。

安顺节日 拜树节(农历正月初三)

又称“祭山神”。节间用树枝扎小屋放置于大神树下,插彩旗,牵祭品绕树宰杀祭祀,点燃香、烛、纸,请山神入座祭之。这一节日使得许多仡佬村寨至今仍然保存着千年古树。油菜花旅游节(公历3月)

活动地点在安顺、兴义一带的景点。活动内容有观赏油菜花田园风光,游云峰八寨,观九溪屯堡,赏天落湾民间风情等。吃新节(农历七月)

农作物初熟的时候,仡佬族会择吉日“尝新”。是时,人们到庄稼地里,随意选摘几穗稻谷、包谷、豆角等“尝新”。吃新节还会杀牛祭祖,全寨子开始收割庄稼。踩芦笙堂(农历七月十五)

这天,参加表演者列队进入侗寨公共场所,指挥者引导队员按事先测定的子午线踩踏入场,芦笙齐奏,队员们按芦笙曲调的缓急抑扬,健步起舞,表演威武雄壮的芦笙团体操。相月亮(农闲季节)

安顺苗族男女青年独有的社交风俗,因常在月夜进行而得名。每当农闲季节,星月之夜,青年男女结队而出,在乡郊旷野上或谈话对歌,或吹笙弄笛。通过多次相月,互赠定情之物,感情浓笃者可定终身之约。

遵义节日 贵州名酒节 时间:公历7月—8月;

地点:分别在遵义市、仁怀茅台镇、赤水市等地举行;

主要活动: 举行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参观遵义会议会址、茅台酒厂、赤水十丈洞瀑布等,而对于嗜酒人士来说,最吸引人的是可遍尝当地名酒。仡佬年

时间:农历三月初三;

地点:黔北地区;

主要活动:仡佬节是当地仡佬族人民的春节,届时要准备鸡、酒、肉、饭等敬奉山神或土地,因为仡佬族相信敬了这些神就会保佑平安。供品用过以后,就在山上或寨门前聚食。

小知识:仡佬族是贵州历史最悠久的土著民族,多居住在本省,自称为贵州“本地人”。人口约5万多,散居在黔西南和黔北等地。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很多人都会说汉语、苗语、布依语等。但没有文字,通用汉文。服饰与汉族及邻近的少数民族大体相同。牛王节

时间:农历十月初一;

地点:黔北地区;

主要活动:仡佬族的传统节日“牛王节”非常盛大。每到这一天,当地仡佬族人民便要杀鸡备酒,点香燃烛,放响鞭炮,在牛厩门前敬牛王菩萨,祈愿它保佑耕牛身躯健壮、无病无灾。同时,还要给牛披红挂彩,打糍粑挂在牛角上,表示替牛祝寿。供粑

时间:农历除夕夜;

地点:黔北村寨;

主要活动:供粑即用精米敬献祖先。在乡间,每当除夕的晚上,家家都要做好米饭和菜肴举行祭祀。同吃一餐饭后,整个寨子都会在堂屋正中祭祀祖先,同时还要进行叩头、唱歌、敬献等仪式。

凯里节日 凯里最具特色的是其浓郁的民族风情,由于一年中有130多个民族节日,所以,凯里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在这片土地上,聚居着苗族、侗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节日。

最为重要和隆重的民族节日,要数一年一度的“苗年”了,此外,还有由各个苗寨轮流举办的“牯脏节”、“芦笙节”、“吃新节”等等。

每逢节日,热情豪放的酒歌、山歌伴随着苗家、侗家自制的银冠、银角、银花、银项圈等盛装,踩着震人心魄的铜鼓、芦笙节奏,汇集成多彩的歌舞海洋,足以让到访者迷醉。

推荐体验地:从江、郎德上寨、黎平、榕江、岜沙、台江、西江千户苗寨、车江侗寨、高增侗寨、小黄。苗年

时间:农历十二月初一至十五;

地点:黔东南各苗寨;

内容:苗年是苗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具体举行时间在各个地方不尽相同。主要活动有踩鼓、吹唢呐、跳芦笙、赛马、斗牛、游方、对歌、爬竿等。节日前期,每家每户都备有丰盛的酒肉菜肴,缝制新衣,节日期间互相走村串寨探亲访友,互相祝贺节日。侗乡灯节

时间:农历元宵节;

地点:锦屏一带;

内容:侗乡的元宵灯会非常热闹。其龙灯、花灯造型栩栩如生,玩灯者逐个村寨走,龙灯队还要编唱龙灯歌;而各种花灯则配以谜语,谜语有天文地理、动植物等,吸引众多参与者。舟溪芦笙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八至二十;

地点:凯里、雷山、舟溪等地;

内容:这是黔东南苗族人民固定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八至二十,先由凯里、麻江、丹寨、雷山等地举行小规模的芦笙会,最后到舟溪举行总会。届时小伙子们在自己的芦笙上插上几根野鸡毛,堂内外几百只芦笙同时吹奏,姑娘们盛装起舞,场面非常壮观。白洗芦笙会

时间:农历二月中旬;

地点:施秉县白洗一带;

内容:又称二月芦笙节,为期三天。节日期间,来自附近的苗族群众到长山寨的古爬坡顶吹奏,祈求当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第二天便挪到屯山寨的芦笙坪吹奏,围圈跳芦笙舞。此外还有中老年人斗画眉、骑手们的赛马活动等。姊妹节

时间:农历三月十五左右;

地点:清水江沿江苗寨;

内容: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左右,清水江畔的苗家少女们,身着华丽的苗族盛装,手挽装着五彩糯米饭的竹篮,与小伙子们郊游踩鼓、“游方”(苗语“谈恋爱”之意)对歌。姑娘们在彩色糯米饭里包小筷子、小木钩,或者大蒜、辣椒等,来表达对小伙子们的喜欢。因此,姊妹节也被称为“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斗牛节

时间:农历四月初八;

地点:布依族村寨;

内容:为黔东南一带布依族的节日。届时各家用苦丁茶、紫泉酒、五色糯米饭喂牛,祭祀牛王,并挑选健壮善斗的牛进行比赛。得胜的牛被封为“牛王”,牛王主人当晚要盛宴请客。苗族龙船节

时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

地点:凯里清水江;

内容:居住在贵州凯里的苗族有过龙船节竞渡龙舟的风俗,一般在清水江上举行。那几天清水江上百舟竞技,苗族人民欢庆过节。苗族爬山节

时间:农历六月二十九;

地点:香炉山;

内容:又称“爬坡节”,居住在凯里地区的苗族人每年此时欢聚在香炉山上,对歌联欢,男女青年唱着歌沿着山间小路向山顶攀登,最先达到山顶的被称为“爬山英雄”。侗年

时间:农历十月底至十一月初;

地点:榕江一带的侗寨;

内容:侗年年前,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杀猪宰羊。过节时,男女老少身着盛装,跳芦笙、踩歌堂、斗牛,欢乐无比。锦屏一带则晚一个月,同样举行大规模娱乐活动,走亲访友,谈婚嫁娶等。牯脏节

内容:牯脏节是贵州苗族最隆重的祭祖仪式,在苗族各分支内都有此习俗,又称为“踩鼓节”、“吃牯脏”、“刺牛”等。但各苗族分支举办的时间不完全统一,内容包括宰牛祭祖、用牛皮制鼓、祭鼓等一系列宗教礼仪。

小知识:苗族的古老信仰,认为用大牯牛的皮制成的大鼓,是祖先亡灵所居的地方,为一个血缘家族的纽带和象征。这个血缘家族,历史上称为“合款”或“门款”。有了“款约”,对内可维持本族社会秩序,对外可对付敌人侵犯。铜仁节日 过赶年

所谓“赶年”,就是比汉人提前一天过年。分布在沿河、印江、德江等县的土家人“过赶年”时,清扫房屋,杀年猪,敬家神,祭祖宗,吃团年饭。除夕夜烧旺火守岁。第二日清晨早早起床,不点灯,不用刀具,不乱泼水,不高声说话,全家团聚吃隔夜做好的现菜现饭。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别具特色。赶坳

各坳日期不同,但都是在风景优美的山坳或草坪上。“赶坳”以青年男女居多,身着盛装,男戴斗篷,女打花伞,在坳场上各找对象,相互对歌传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坳场也成了侗族群众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毕节节日 毕节是个多民族聚居地,这里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民俗礼仪古老独特,如:别具情趣的彝族迎亲,苗家牛角酒,回族的道“色兰”,彝、苗丧葬习俗,布衣婚俗等,都独具一格。打“篾鸡蛋”(春节)

每年春节期间,仡佬族兄弟用斑竹细篾条编成大如拳头的空球,形如鸡蛋,故称“篾鸡蛋”。编时要在里面放几块小石头、碗砾或铜钱,以便比赛时能发出响声,外面涂上红颜色。比赛时,在宽敞空地或院坝,划地为界,两队各站一边,双方将篾球向对方抛掷,用手掌对拍对打,颇为有趣。跳花节(正月或五月初五)

苗族最隆重的节日。花场地点通常是固定的,其中以亮岩乡核桃树花场最为热闹。苗族女子穿上节日盛装,围坐在花场上比赛挑花刺绣,小伙们口衔芦笙在地上翻滚腾跃。整个花场既是激情奔放的歌舞盛会,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服装展示盛会。逛花坡(正月初三至十五)

年轻的苗族姑娘们围聚在附近的山坡上,各自展示自己的手工艺品,将山坡妆扮成色彩斑澜的“花坡”,互相欣赏观摩,唱歌喧闹。男青年则三五成群地赶到“花坡”,用歌声与姑娘们打俏,继而携手翩翩起舞,尽情欢跳,以此选择自己的意中人。赛马节(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威宁彝族传统的赛马节。届时,英俊剽悍的彝家小伙们各骑骏马,从各地云集在盐仓区方圆十多里的百草坪上参赛。

白族山歌节(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这天是毕节白族传统的山歌节。届时白族同胞欢聚小河村恐龙河风景区,对山歌,牵手跳圈圈舞,成双结对吹木叶,用葫芦勺敬水花酒等。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同胞在田野中举行象征性的驱虫活动。青年男女用咂酒、水花酒招待客人,在唢呐、月琴等乐器伴奏下,人们围着篝火边唱边跳,欢度节日。节日期间还举行斗牛、摔跤、赛马、对歌、荡秋千等活动。杜鹃花节(公历4月8日)

每年4月8日,贵州省一年一度的杜鹃花节开幕式在黔西县金坡乡景区举行,届时游览观赏百里杜鹃花海,还有苗、彝少数民族风情和歌舞表演。

第二篇:民族节日

彝族

火把节: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习俗: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

插花/打歌节:二月初八,习俗:采集杜鹃花插于各处

密枝节:二月初八,习俗:祭龙树、野餐

祭龙节:二月初八,习俗:跳芦笙舞

赛衣节:三月二十八日习俗:赛衣

三月会:三月二十八,习俗:赶集、跳舞、青年男女盛装跳“左脚舞”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习俗:物资交流、赛马、赛龙舟、歌舞

绕三灵: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习俗:绕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节:六月二十五日,习俗:驱邪求吉、祈求丰收

本主节:日期不一,习俗:供奉“本主”、诵经唱文,焚香磕头、歌舞、游乐、竞技等

石宝山歌会:七月末八月初三天,习俗:弹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节:一月三日,习俗:对歌、跳芦笙舞、爬花杆

纳西族

米拉会/棒棒会:五月十五日,习俗:赛马、农具交易会

祭天:节期不定,习俗:祈年求丰,消灾除邪

骡马大会:三月七月,习俗:牲畜交易

三朵节:二月初八,习俗:赛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会:七月中旬,习俗:大牲畜交易、对歌

摩梭人

朝山节:七月二十五日,习俗: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结交阿夏

景颇族

目脑纵歌:一月十五日,习俗: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会:藏历除夕,习俗:跳神节目

赛马会:五月初五,习俗:搭帐篷,野炊、宴客、赛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阳节:五月初五,习俗:赛马、跳锅庄舞、弦子舞、野餐

雪顿节:藏历六月底七月初,习俗:晒大佛、跳藏戏、过林卡

布依族

牛王节:四月八日,习俗:吃牛王粑、给牛散食、歌舞

傣族

泼水节,习俗:歌舞、赛龙舟、泼水、放升高

采花节,习俗:采花献佛

送龙节:公历一月,习俗:送祭品给龙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习俗:祭祖、对歌、荡秋千、宴请

阿玛突:二月属龙日,习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节:八月第一二个龙日,习俗:尝新、祭天、祭亲奠

苦扎扎:六月,习俗:对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十月,习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节:二月二日,习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节:三月第一个属牛日,习俗:祭母、唱思母歌

壮族

陇端节:三月,习俗:物资交流、青年男女对歌、社交

傈僳族

刀杆节:二月八日,习俗:上刀山、跳嘎

赛歌会:腊月或正月上旬,习俗:赛歌、沐浴

澡堂会:春节,习俗:沐浴、交友

回族

开斋节:回历十月一,习俗:礼拜、赠“油香”等

古尔邦节:回十二月,习俗:团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芦节:十月,习俗:跳芦笙舞、物资交流、扩拾节:正月初一,习俗:接新水、跳芦笙舞、狩猎

祭太阳神:立夏日,习俗:敬献神灵、祈祷年丰

佤族

拉木鼓节:腊月,习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瑶族

盘王节:五月二十九日,习俗: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转山会:五月五日,习俗:转山、歌舞、鸣枪

阿昌族

会街:九月十五日,习俗:耍青龙、白象、跳象脚鼓舞

基诺族

祭大:三月,习俗:跳鼓舞、竹杆舞、打陀螺

水族

端节: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习俗:铜鼓舞、对歌寻偶

独龙族

卡雀哇:腊月,习俗:剽牛、祭天、跳锅庄、互邀作客

爱伲族

耶苦扎:六月,习俗:打秋千、跳舞、聚餐

怒族

鲜花节:三月十五日,习俗:采集鲜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腊月二十九日,习俗:射箭、打石头靶、歌卜(猜唱)、荡秋千、舞蹈等[3]。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后来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 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傈僳族

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傈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傈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阔什节,“阔什”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毛南族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维吾尔族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

佤族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赫哲族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

畲族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

土族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锡伯族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德昂族

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还有泼水节。

土家族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汉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赶年”,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同。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阿昌族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哈尼族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县那婼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矻扎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拉祜族

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其中春节是最大有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内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润一个月,但他们还是润月不润节,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润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仫佬族

仫佬山乡几乎每1个月都有节日。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有春节、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普米族

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多与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有密切的联系。

基诺族

这是纪念基诺族创世纪祖阿嫫尧白的纪念日,一般在6月间举行,历时3天。阿嫫尧白创造了基诺族及其山川、日月、动物、植物,最后在造田运动中遭人暗算而殉难。基诺族的节日与祭祀活动基本不分的。

哈萨克族

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纳吾鲁孜节。前三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送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公历3月22日前后)。

水族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端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终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塔吉克族

节日分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大类。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塔吉克族不封斋,所以开斋节不如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热闹。该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提节,亦称灯节,每年斋月前两个月举行。

京族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唱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地在农历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五。“唱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第三篇:贵阳中医药(民族药)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结晶,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值得我们重视。近年来,国家已先后几次对中医药的发展实行了扶持政策。2010年4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指出要加大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建设现代中药工业体系,这项政策的提出对我国中医药产业的中长期发展将产生有利的影响。从2010年开始“大力扶持中医药”转变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并且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贵州素有“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之美称,贵阳药业依托这一丰富的资源优势,通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成为贵阳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重点指出:“以推进中药现代化为主线,重点发展民族药,积极发展生物制药和化学制药,加快医药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流通体系建设,实现医药企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结合“爽爽的贵阳”避暑季活动,以“传承中医文化、扩大交流合作”为主题,以举办全国大型中医药(民族药)博览会和贵州益佰传统医药创新发展研讨会为契机,汇集国内中医药、民族医药、化学制药生产、研发企业和医药商业企业及个人于贵阳,共同推动我市乃至全省医药(中医药、民族医药、化学及生物制药)事业发展,促进全国医药产业沟通、联盟。为推动贵阳市成为泛珠三角区域医药流通商务核心和加快我国西部地区民族医药经济发展铸造平台。

第四篇:民族节日作文

民族节日作文

民族节日作文

(一)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节日,不同的节日都有着不同的含义。

布朗族---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藏族——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赫哲族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

塔塔尔族——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这些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节日,但是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节日那就是——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让我们一起感受着一切的美好生活,一切的节日吧!

民族节日作文

(二)中国的版图上有56个少数民族,而每个民族的特色都是与众不同且别具特色。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维吾尔族。因为维吾尔族是中国北方的古老民族,并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维吾尔族目前有800多万人口,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满族、回族,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了苗族,位居于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前五名。

维吾尔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例如家喻户晓的“新疆舞”,那婀娜的舞姿使人着迷,还有>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等,这些都是闻名中外的。还有维吾尔族位于我们“三山夹两盆”的新疆,新疆盛产葡萄,且新疆的葡萄汁多味甜,使葡萄成为维吾尔族最具代表性的水果。

维吾尔族的人很喜欢跳舞,所以他们的舞蹈也分好几种,最常见的就是: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而伴舞的乐器,当然也不下数十种。

以上关于维吾尔族的介绍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可是有一样可能很少会提起,那就是维吾尔的民族医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维吾尔族的人不单只舞跳得精美绝伦,并且医术也是如此高明。

虽然维吾尔族的文化传统远远不止这些,但仅仅是这些也足以让人不禁感叹:中国56个民族,果真与众不同、别具特色啊!

民族节日作文

(三)我国有许多的节日,而不同的民族则有不同的节日。

在蒙古族,有一项历史悠久的节日──那达慕节。“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大型那达慕,摔跤选手为512名,骏马300匹左右,会期7~10天。无论哪一个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均可报名参加。它的前身是“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那达慕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举行那达慕时,人们都高声欢呼,欢迎英雄出场。热闹极了!人们都欢呼着:观众们大声为选手打气助威。这比赛不是比赛,而是各家的交流大会呀!

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引人注意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点: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就定胜负。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十分特别。

那达慕节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第五篇:垦利县“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内容丰富

垦利县“喜庆黄河口〃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活动精彩纷呈 春节元宵节期间,垦利县以“喜庆黄河口〃红红火火过大年”为主题,以主题志愿服务行动、文化惠民工程、献真情送温暖活动等系列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我们的黄河口”主题活动,在为群众带去欢歌笑语的同时,大力营造了“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浓厚氛围。

一是广泛开展城乡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以“春风行动”为重要载体,开展农民工关爱工程,以招聘会的形式,邀请全县近50家用工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3670个,有近4000名农村劳动者、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前来应聘,洽谈达成用工意向1500多个。

二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村村唱戏村村舞”群众文化“百千万”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共帮助全县农村组建庄户剧团24个,文艺表演队74支,秧歌队150支,下乡演出达1000余场。以“和美幸福新垦利”为主题,先后举办垦利县第九届元宵节灯会、2012年垦利县新春晚会、第八届元宵节小康文明村与文明社区秧歌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为全县人民奉献了一个个独具黄河口特色的文化大餐。

(一)广泛开展城乡文化志愿服务。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

1、组织文化志愿者依托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阵地,为群众提供文化艺术培训、书报刊借阅、公共文化鉴赏等服务,指导开展文艺演出、才艺展示、体育健身活动。(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体育局、各县区)

2、组织专业志愿者以小分队的形式深入城乡基层,义务开展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电影巡映,向群众免费赠送春联和年画、拍摄全家福,进行医疗巡诊、法律知识普及等服务。(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东营日报社、市文联、市卫生局、市司法局、各县区)

3、组织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开展票友会、秧歌队、小乐团、曲艺沙龙等文化活动,吸引群众积极参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联、各县区)

4、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引导人们远离“黄、赌、毒”,树立科学文明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责任单位:市科协、市610办公室、各县区)

(二)深化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志愿服务。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覆盖面,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在元旦春节期间兴起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农民工和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潮。

1、组织社区志愿者采取结对帮扶等方式,积极为空巢老人、农民工和残疾人提供家政维修、生活帮扶、清洁卫生、采办年货等服务,到敬老院、福利院、光荣院开展慰问、拜年、联欢等活动。(责任单位:市残联、市红十字会、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各县区)

2、组织法律、教育、医务等专业志愿者,提供法律援助、精神关怀、心理疏导、健康讲座、送医送药等服务,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社会关爱和人间真情。(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各县区)

3、组织巾帼志愿者和学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照料、亲情陪护、学业辅导。(责任单位:团市委、市妇联、市教育局、各县区)

4、组建“春运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做好春运安全宣传,帮助农民工订购返乡车票,在车站、公交枢纽提供出行咨询、候车引导、行李运送等志愿服务,在农民工返乡道路沿线设立休息站,方便农民工平安顺利返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区)

5、组织志愿者积极参加企业、社区开展的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为在本地过年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参加公共文化活动提供信息服务。(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各县区)

(三)扎实推进改善城乡环境秩序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干净整洁、和谐安宁的城乡社会环境,展示广大市民讲文明、重礼仪、守秩序的精神风貌。

1、开展清洁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整治卫生死角,及时清理燃放烟花爆竹后的残屑和废弃物,保持社区整洁卫生。(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各县区)

2、开展消防安全志愿服务,组织消防志愿者宣传文明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知识和防灾避险、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应急处置知识,劝导不文明燃放行为,帮助居民提高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责任单位:东营消防支队、各县区)

3、开展社会治安志愿服务,组织社区治安志愿者配合物业员工,开展安全巡防工作,排查安全隐患,维护良好社区治安环境。(责任单位:市综治办、各县区)

4、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在市区重要路口、社区、学校等地方发放交通法规宣传单、文明卡,劝导行人、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协助疏导交通,形成文明行车、文明乘车、文明走路的交通环境。(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文明办、各县区)

5、开展维护公共秩序志愿服务,针对公共场所人流密集、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在广场、商场、机场、车站、码头、医院、旅游景点等场所设立志愿服务站,开展秩序维护、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积极为过往群众排忧解难。(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旅游局、各县区)

6、开展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组织窗口行业志愿者发挥职业技能优势,为群众提供满意舒心的服务环境,做到诚信经营、热情周到。(责任单位:团市委、各县区)

7、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社区体育指导员、运动员和体育院校师生深入城乡基层,讲解健身知识、推广健身方法、提供健身指导,普及科学健身理念,引导群众积极参加健身活动。(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各县区)

1、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单位要结合本地和本单位实际,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精心设计工作载体和活动形式,大力开展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挖掘和弘扬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充分调动基层业余文化骨干的积极性,利用文化宫、青少年宫、体育场、广场、公园等场所,依托乡镇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室等,组织民俗展示、体育健身、歌舞表演、花会歌会、联欢联谊、社火庙会、灯谜灯会、书法棋艺、美术摄影等活动,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适应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文化下基层”等活动,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城乡基层,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惠民服务活动,把欢乐送到千家万户。鼓励支持乡村文艺演出队、文化能人进城开展演出活动,推动城乡之间文化交流。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活动,发挥机关、部队、学校、企业等单位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帮助基层社区、农村文艺骨干编排节目,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联谊,使人们在参与中抒发情感、愉悦身心。要组织人员做好已建成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开放和服务工作,为农村未成年人节日活动提供场所。深入挖掘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开展节日旅游活动,活跃节日文化市场,增强节日魅力。

2、精心组织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抓住春节、元宵节的有利时机,以道德模范、生活困难群众为重点对象,开展各种关爱活动,展示中华民族崇德向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开展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拜年走访、座谈联欢等活动,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组织有关部门、文明单位开展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户和留守儿童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过一个舒心、温暖的传统节日。充分利用爱心超市(市场、摊点),通过提供爱心券、上门送货、降低价格等形式,给广大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和便利。

3、着力深化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发动群众特别是社区居民参与,传递亲情友情,传播文明社会风尚。深化拓展关爱空巢老人和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志愿者以结对帮扶的形式,为空巢老人和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等服务,让他们心情舒畅、快乐过节。以城市农民工为重点,开展关爱农民工维权活动,组织志愿者特别是法律志愿者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索要欠薪、处理劳动纠纷等服务,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开展关爱返乡农民工活动,组织志愿者帮助农民工办理网上订票业务,在农民工返乡道路沿线设立休息站,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帮助。开展关爱留守农民工活动,以送祝福、送亲情、送文化、送平安、送健康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让留守农民工度过一个喜庆温馨的春节。

二是元宵节灯会。垦利县第九届元宵节灯会主题是“和美幸福新垦利”,时间从2月1日(农历正月初十)至2月7日(农历正月十六),每天晚18时30分至20时30分。灯会期间,开展灯谜晚会、“我最喜欢的花灯”有奖评选等系列活动。本届灯会计划设置40组灯,主要由传统灯组、现代灯组等组成。布局上注重高低起伏、层次分明、灯景交融,与黄河广场现有灯光及周边的景色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在黄河广场南北两面中段设立大型灯组,中心区、重点区设立不同主题寓意的灯组,广场南、北两端各设置一组空飘气球,并悬挂标语口号竖幅;在广场显著位置设置大型LED显示屏,展示全县及各行各业、各参展单位的建设成就和精神风貌。灯会期间,开展灯谜晚会、文艺晚会、“我最喜欢的花灯”有奖评选等系列活动。

三是元宵节秧歌大赛。秧歌大赛分为单个队伍表演和集体表演两种形式。单个队伍表演由小康文明村或文明社区代表队按照抽签顺序上场进行秧歌表演,集体表演由参加比赛的8支队伍同时上场表演黄河口秧歌。届时,还将在秧歌大赛间隙中穿插黄河口秧歌表演。四是送温暖。五是四下乡。

下载贵阳内容丰富的民族节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阳内容丰富的民族节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张官屯乡张官屯小学 陈丽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懂得感受生活的快乐。 2.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教学反思 柏井中心小学 张燕平《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一、 古诗导入 引入课题: 1、这节是民族课,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欣赏几首我们学过的古诗。同学们回忆一下,说说这几首古诗分别描述的是我国哪个......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能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和见解,培养学生......

    多彩的民族节日

    多彩的民族节日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2、培养自己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对节日及喜庆活动的感受和见解......

    多彩的民族节日

    第二单元 生活中的习俗 第1课多彩的民族节日 单元概述: 本单元由“多彩的民族节日”“家有喜事”和“异国习俗”三个活动主题构成,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节日的习俗,感受到人们在......

    多彩的民族节日

    第二单元1、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智育目标]: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素质发展目标]:体验民族歌舞,进一......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知道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