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赵敦华教授《哲学导论》笔记(共5篇)

时间:2019-05-15 08:4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大赵敦华教授《哲学导论》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大赵敦华教授《哲学导论》笔记》。

第一篇:北大赵敦华教授《哲学导论》笔记

北大赵敦华教授《哲学导论》笔记

西方哲学导论 古希腊—中世纪 赵敦华主讲

第一讲 前言

西方哲学史将讲授历史上的主要哲学体系,哲学思辩与论证的方法、训练思维的逻辑与规范、用语言进行较确切的逻辑与语意。课程内容大致分为: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德国哲学。

第二讲 希腊哲学概论

一、希腊哲学的特点:(将希腊哲学与中国、印度哲学比较)1,相同点:①都不是最古老的进化形态,脱胎于古宗教与神话。

②诞生年代相近,即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2,不同点:①从哲学与古代宗教、神话的关系上比较。

古印度:哲学与宗教未能彼此区分,以佛教、印度教经典为主。

古希腊:哲学与宗教有了比较明确地划分,以神为理性的化身,批判“神人同形同性论”,自觉地与宗教划清界线,有明显的非宗教性。

中国哲学:介于印度与希腊之间,对宗教敬而远之。

②从表达方式上讲:

印度:以说教为主,但其中充满了思辩的论证思想,代表学说是因明学,以因明学认证教义。

古希腊:以说理为主,以论辩、讨论为主来说明哲学道路。(理性精神)

中国哲学:在说教中说明道理,介乎二者中国,名家亦有论辩成就。

二、古希腊哲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

1,Physis = nature =自然 指的是运动变化的原因

表达了古希腊哲学的思辩性,按亚里士多德所言,哲学起源于诧异。希腊人由于航海原因,对天相变化十分敏感,由此引发了对运动变化及其原因的思考。这一派哲学爱就被称为自然哲学家,这一派进而引发了后世的物理学的诞生。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是早期的天文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等。代表人物为泰勒斯(Thales)。2,Arche =beginning =本原 指的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的名称和代表

古希腊人认为事物的本原决定了其发展与归宿,即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这样就可以寻找到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于本原的关注,反映了人类的心理需要。这种对本原的探索又可分成两类:①对自然本原的探索:②对社会本原的探索(中国古代的神话,如中国的三皇五帝的传说)

但二者差异之大,令人惊诧。①则体现了理性的光芒;②则看来较为荒诞,原因何在? 3,Cosmos =cosmos=宇宙 指的是天地之间所有的事物的总体以及这引起事物之间的秩序。

4, philosophia= 哲学。指“爱智慧”。智慧指对于世界本原的思辩,“爱”即是沉思和静观之态度。是理性光芒的体现。5,schale = spare = 闲暇 由于希腊思辩要求静观性思维,故需要一种在闲暇条件下的思考。一方面哲学家在当时都属于贵族,但为什么希腊贵族要以闲暇去思考呢?亚里士多德提出贵族的特征是高尚,而贵族的高尚生活恰恰体现于(1)战争(2)狩猎(3)哲学思考中。希腊人的文明恰恰表现在诸如几何学、天文学等方面构成了当时而言的科学体系,特别是形成了以学院、学园为中心的理论中心。

第二讲 早期自然哲学家一、四派十家学说的本原学说 伊奥尼亚派:变化的一 爱利亚派:不变的一 毕达哥拉斯派:不变的多 元素派:变化的多

在古代希腊人那里,科学、知识、哲学是不分的。Espisteme(知识)= knowledge =science。早期希腊哲学就是知识的总汇,自然哲学家在当时又代表了早期科学家,如物理学和数学的角度来看待本原问题。数学:毕达哥拉斯学派 物理学:宏观宇宙学:伊奥尼亚派 微观结构学:元素派 逻辑学:爱利亚派

二、伊奥尼亚派:

伊奥尼来是一地名,是东西文明的交融点,这一地区出现了最早的哲学家。

1.泰勒斯:提出水是世界的本原。突破了神话的世界观。探讨自然的本原问题,强调观察思考,为早期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铺垫。泰勒斯对他自己的本原说进行了经验上的和理论上的论证。“水是万物的灵魂“,这里的灵魂就是万物能动的力量,他依据古动脉人的宇宙世界观的图式进行了宇宙世界观上的思辩式的论证。泰勒斯同时承认水的运动和变化转化。泰勒斯以水为本原,主要强调万物之本来面目和运动变化的原因与力量就是水。

2.阿那克西曼德:以“无定”(Indefinite)为本原。“无定”类似于中国《易经》中的“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也类似于印度“五大”(地、水、火、风、空)中的“空”。他为了保证万物性质转化的逻辑上的可能性,故提出“无定”本原说。“无定”中包含了无尽的彼此对立的属性,经过分化才形成各自的特性,而万物之灭亡也就化归于“无定”。

3.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本原必有一定的形象和属性,认为“无定”的分化转化理论不圆满,同时也认为本原也不能像水那样具有有限性。故而他认为本原应当有一定属性同时又兼具无限性,提出了“气”本原说。这一时期哲学传统中体现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在探索趔问题上表现了极大的执着精神。

4,赫拉克利特: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伊奥尼来派的资料,尚有不少残篇传世。提出了“火”本原说,以火的剧烈性来论证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源。他提出“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又在一定分寸上熄灭。这种“一定分寸”即“逻各斯”(Logos)可以说开创了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源流。Logos相当于“道”,本义是话语。Logos : ①word;②reason理性③规律(客观的)。他以理性的客观规律来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始终。Logos体现了变化事物背后的规定性与不变性,还因为这种logos使事物处于变化中,使万物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即是他物又不是他物,这样万物处在无尽的运动变化过程中。

三、爱利亚派

1,克塞诺芬尼:划清了哲学所探计的最根本的原则,与宗教崇拜的神的区别,开创了西方哲学学风传统。

2,巴门尼德:提出了本原“是者”(being)必须参照becoming。Being和becoming的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巴门尼德从语言中指示的对象为Being,表征了一个最宽泛的指示一个最宽泛的对象范畴,有人把being译为“存在”,但存在只是being的一个属性方面。作为逻辑抽象的being超越了时空,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存在。Being代表了形式逻辑的成果,becoming则代表了辩证逻辑的成果。

巴门尼德还强调being是一种不变的一:①不生不来;②静止不动;③唯一性:是者的逻辑意义是不会有改变的。如A is B,C is D,尽管A不同于C,B也不同于D,但是这二句中的“is”反映的是者状态是唯一的,表述功能是一样的,表达了逻辑状态与逻辑原则的普遍性唯一性规范性。

巴门尼德是从逻辑和语言的角度推理这种“是者”,巴门尼德的观点与科学实证的思想相去甚远。逻辑与科学的关系是必然性与可能性、应然与实然的关系。特别是在科学尚未发展起来的时候,逻辑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必然性就是一切可能性的总和,是对一切可能性的穷尽)。而这种逻辑诞生就为成就一套科学的体系提供了可能性。巴门尼德就是最先将逻辑与物理相联系,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比巴门尼德和德谟克利特,在本源表达上是being和becoming的区别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区别,而西方哲学则是主要沿着being的道路前进宾。而相反地,中国哲学则比较强调“生”(becoming),同时,巴门尼德那里本原是being,是逻辑的考虑而这种“是者”是一切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现实性与可能性尚未分化明显时;being也作为一切现实性存在的。而对于nonbeing是代表了一切不可能性,是无法被思想的、无法被表达的。但是由于巴门尼德混同了物理与逻辑、现实与可能,也就在其学说的内部产生了混淆与矛盾。如:being到底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是时空内的,还是时空之外的?巴门尼德用逻辑的角度 分析推理世界的本原,却不得不以物理学的观点来描述being作为本原的特征。这样就容易造成不一致的地方,总之,巴门尼德就是以逻辑的观点看待物理世界。

3,芝诺悖论: 论证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以归谬法来制造运动的悖论。多的悖论。这种归谬法即:A→非A 悖论之

(一):运动必须达到目的地→永远无法达到目的地

(二):运动的快慢,快大于慢→快者追不上慢者

(三):飞鸟之影,未尝动也 动者非静→动者实静

(四):1→1/2

四、毕达哥拉斯学派: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理由:1,数学的规定性要比物理规定性更加普遍

2,几何与数字的对应性,一切几何体都可以还原为数字。社会的现象与数学的数字相对应,可以归结为数字。

毕达哥拉斯之所以提出数本原说,也与其哲学观(哲学是追求和谐的学问)有关,而这种和谐主要是数字的和谐,这样音乐与哲学的作用是净化人的心灵。发现和谐,使毕达哥拉斯不仅作为一种哲学派别出现,同时也可以作为宗教的派别的身份的出现。

五、元素派

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从微观角度解释世界本原 1,“根” 四根说(恩培多克勒)爱、恨

2,“种” 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种子:可感性质的最小单元。

提出了心灵(nous)的概念(mind,心灵,intellect,理智)与万物相分离的纯粹的不可见的能动的东西。在他之前有灵魂(psycho-soul-灵魂)的概念,而这种灵魂并非是单纯精神世界的,而是泛指一切组成世界的能动力量。灵魂存在于万物的内部,与万物不可分割。

3,原子论 原子(atome)是充实而不可分割的,是通过推理得到的结论,更加看重常识经验。以空隙来理解运动,空隙就是虚空,他们又回归到了赫拉克利特的学问主题。遵循了科学的简单性原则,不到必要时不作过多的假设的。原子的性质取决于:①形状不同;②位置不同;③顺序不同。以原子在虚空中的无序的旋涡运动,以偶然的运动结果解释万物生成消亡的必然性。

第三讲 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

一、智者运动的兴趣与学术风气的转变

由自然转向人事。苏格拉底在研究自然之后,对自然哲学进行了批评、认为以研究自然来解决本原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他也认为一切自然哲学家目的亦不明确。他认为智慧都是人事处理中所表现出的技能,而非为了智慧而智慧,走出了思辩哲学的范围。

智者指的是最早的一批教师,他们把智慧当作一种说话的艺术,智者表现为话语的风度优雅、举止有态,特别表现为雄辩,这也与雅典政治体制的需要有关系。故而在那个时期,修辞学、论辩术尤为风行。在这批老师中,苏格拉底传授知识时,从不像智者那样去收费。因为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所教授的并非智慧,他自己只是教青年人以同样的态度去追求智慧。而智者则以教授智慧为职业来挣钱,而学生也是以能胜讼为目的,这些人都是以智慧为炫耀的。这种态度与苏格拉底的态度大相径庭。普罗泰戈拉提出:①一切事物都有其相反的一面;②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个人感觉为尺度)。体现了智者学术特点:①怀疑主义;②相对主义。这一时期的思想一方面针对于自然哲学家,另一方面针对于一切旧的习俗,动摇了旧思想,旧习俗,同时帮助了新思想的形成。但他们的这些思想对于哲学的发展而言却是有害的,失去了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的动力。

苏格拉底厌弃智者的诡辩和用来炫耀的智慧。在《柏拉图对话集》中的《申辩篇》中强调了哲学的精髓:①热爱智慧;②言行一致。苏格拉底坚信一个原则:“德行就是知识”,他坚信存在着确定的知识,而原则也不能怀疑。在这方面苏格拉底走出了智者的怀疑主义,这样,苏格拉底就在倡导一种知行一致的风气。一个人一旦认识到某一知识的好,就会必然地身体力行去实行的,这即是德行。苏格拉底又从另一方面提供论据,即:“无人有意做恶”。因此苏格拉底不太关心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关心道德问题,而且苏格拉底一生都没有著述留世,这与孔子十分相似。但他毕竟把知识与德行联系起来强调用理性却把握善。在方法上,苏格拉底认为有效的研究方法即交谈对话,苏格拉底把之比喻为“助产术”:①交谈:探计智慧的人恰恰是自己认为没有智慧,就如助产人自己不生产一样,只是帮助真理出现;②对话中的提问者必须有高超的判断力、帮助人进一步接近真理,就如助产人对于胎儿状况的判断一样;③对话中的回答者,不得不一再修订自己的学说,这是一件十分痛 苦的,如同临产之苦痛。这样在对话中,可以使真理在人的心灵中逐渐地展现出来。因此,真理是无法传授的。苏格拉底的教学可贵之处在于:①教育人以一种方法,给人一种研究思路。②强调主体自己去认识真理,真理(aletheia)原意是“解蔽”,这与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真理之真理观有关。只要强调解蔽就可以了,这也是苏格科底反对自然哲学家向外部世界去寻求趔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认为真理就在于人的心灵之中,也正是由苏格拉底开始使哲学研究得以转向研究人的内心世界。

第四讲 柏拉图哲学

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品格力量,以思想指导政治,以哲学反对智者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追求真理的确定性,希望以之扭转和改变被智者带坏的国家政治,柏拉图借助神话、对话表现哲学思想,使哲学思想形象化。

苏格拉底摆出“认识你自己”的原则,但却未能明确地解说:为什么真理会存在于心灵当中呢?为什么在心灵中会存在普遍的真理呢?柏拉图则为真理寻找到了一个外在的存在依据,众多的心灵对应于同一现实或事物,这是一种理念的存在,理念即Idea或Form,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伟大成果。柏拉图对于理念世界的论证,源于“同类相知”理论,即“相似的能力认识相似的对象”,如以理智(intellect)去认识理念对象(intelligible);感觉(sensation)认识感性对象(sensible)。柏拉图承认感性世界正如赫拉克利特所看到的那样,是充满了运动变化,在可感对象中充满了becoming的状态,而对这引起可感对象的见解即是意见。而在理智世界中所看到的真理与理性是确定不变、永恒存在的,这些可知对象充满了being的状态,对于这引起可知对象的见解即是知识。但柏拉图并不完全否定意见的价值,在传统的是、非的“两分法”的基础上,柏拉图则发展出了是、非各半的中间状态,即产生了“三分法”。洞穴的比喻

苏格拉底提出讨论的“谈话”的方法,但没有说明这种方法能够生效的原因,即缺少方法论的依据,柏拉图则为这种方法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以灵魂的学说来支持这种方法。

苏格拉底认为“善就是知识”,而柏拉图则采用了德性三分法:智慧、勇敢、欲望,以三种德行对应于三种不同的社会阶层,智慧、勇敢后来成为西方社会中“四主德”的两个。

第五讲 亚里士多德哲学

亚的体系包括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和艺术。理论体系包括第一哲学、数学、物理学。实践体系包括政治与伦理学。艺术节,主要是语言艺术,包括修辞学和诗学。柏拉图以数学几何的方法、文学的气质去构建自己的体系,而亚则以逻辑学的方法、思辩的气质构建自己的体系。

一、物理学

“自然”万物运动的原因,结合了运动与本原的两个方面,以质料、形式、缺乏为本原构造运动,“以一种已有的形式问一种应该有但尚未实现(缺乏)的转化,涵盖了数量、形式、移动等运动方式,表达了“现实”与“潜能”的关系,因此“现实”与“潜能”是物质运动的两大本质。而在运动因素与原因上,亚又提出“四因说”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目的因是亚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即“缺乏”是实现潜在的趋势,强调了万物内在本质上的特征,是与“必然性”联系在一起的。在讨论位移问题时,亚提出了“位置”的概念(万物的界限),这样空间要领在亚那里就没有关系了,将“空间”特征的“位置”概念溶入了万物本身是万物的一部分属性,这样“虚空”的概念在亚那里就没有意义了。位移反映了万物之间位置的侵占性,而且也就必然地走出圆周运动的概念,才可以填补万物原来的位置。同时又以“自然位置”来解释万物位置上下、轻重特征,同时以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分别为完善的运动和完善的运动。

二、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本义是“物理学之后”。其含义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由讲课先后顺序,二是按照深浅程度。亚提出了世界本原的“是者”概念,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由逻辑学与物理学两种途径来理解。亚反对辩证法,提倡是者的逻辑学意义,特别是直接判断的作用。以一个实体和九种属性构成了十个范畴,而“是者”的核心属性就是“实体”,指代的是万物本身,这是万物本身最源初的状态,也可以说“实体”就是“个体”,是一种“实指概念”。是者的表达方法:①S是P(属性)②S is S。There is S.③S是df(定义)df是S。这不同于“S是P”,因为不可以将P与S互换位置。P(属性)是依附于主词S,因此实体又是形式。在物理学角度,以质料与形式的角度去理解运动的实体,运动的物体即是实体,而实体亦有等级,质料成份越少,形式成份越多,实体层次越高;反之,实体层次越低。低级实体的形式是上一级实体的质料,实体大致分为:①运动的可朽的;②运动的不朽的(天界);③不运动的不朽的(第一推动者),在终点是纯形式的实体,即第一推动,它是以精神的力量(思想的思想)推动世界的运动,这也是神的概念(①纯形式;②思想的思想;③第一推动者),这也是最高的统摄原则。

形而上学是对两条路线的延续,一条是物理学,一条是逻辑学。如对“是者”的探讨,“是者”并非是一种纯粹的逻辑的概念,但以逻辑、语言的角度对“是者”的理解是较易为人所接受的,“是”(being)代表了印欧语系的语言逻辑,而赫拉克利特的逻辑反映了“becoming”式的辩证性思维,而巴门尼德则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探讨的,但他并非自学地从逻辑角度探讨的。他作了一个大前提:每个词都与一个具体的意义相对应的,或者说,词必是有意义的。而柏拉图则总结赫、巴二人学说,以分有说,使万物包含了两个对立的矛盾一对理念,调节了二人的冲突。而亚里士多德则建立了逻辑学的构架,总结了“是”be的三种含义:①判断之联词;②指称主词自身;③定义的联系与对应。由此出发,亚里士多德则总结实体的三大概念属性,特别是“是”的第②种含义是体现了“存在”的概念;而第③种含义中则体现了“本质”的概念。由此,西方哲学中的“存在”与“本质”的概念就出现了。而“是”(be)之有意义在于它与万物相对应。这样,亚之功绩在于开创了一个哲学的新时代,指明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即“是者”(存在与本质),同时也限定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哲学研究的方法――逻辑学,这样,在形而上学体系中,直到黑格尔之前,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形式逻辑为主,而至黑格尔才把辩证法引入形而上学的体系,在划分了知识体系的等级中,也造成了本质探究中的等级,至高者为“神”,与之对应的最高知识即“神学”。

三、灵魂学说

该学说包括了两大分支:①作为自然哲学(物理学)的一大分支;②作为认识论。在物理学中,亚作了等级的分类:无机物→植物→动物→人。而无机物与。。。(少一页)的德性”,也排斥“不德性的快乐”

当然亚更强调“德性”,认为快乐主要还是与外部条件的关系更密切一些,而德性所代表的是以实践的理性去达到至善的幸福,这里涉及到了人的思想与选择的层面,这样德性又与理性观联系在一起了。

而中道观,这里讲的另一种理性的标准,以“过”为主动的恶,以“不及”为被动的恶,而只有中道才代表了“至善”的标准,也可以说是实践理性的标准。

五、政治学

“人在本质上是政治的动物”。认为人追求至善必须是在一个团体当中实现,故必须有政治。对政体的评价也应用了中道思想,把政治学视为伦理学的延伸。

第六讲

伦理化的哲学向伦理化的宗教之转变 一,伊壁鸠鲁派,快乐主义

人生的三大障碍:①命运;②对神的畏惧;③对死亡的恐惧。对命运的理解:以原子论作规定性的解说,原子的偏移与碰撞。对神的理解:把神作为原子的运动

对死亡的理解:未死亡时死未来,死若至时自己岂能知

二、斯多亚派,强化了命运观,以“LOGOS”解释命定论。强调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命运及一切义务。不动心。

三、怀疑派

强调不动心而获得幸福,以怀疑的理性对待独断的理性,从思辩的角度谁了感性、理性都不能理解和掌握真理。

四、新柏拉图主义

太一 →(流溢)→ 理智 →(流溢)→ 灵魂 →(流溢)→ 肉体(灵魂的质料)善 ←(上升)← 理智 ←(上升)← 自我 ←(上升)← 肉体(恶)

五、总结

以理性构造了伦理学的体系和框架。但以上四派混淆了人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但以上四派对于少数人而方是清淡之资,但对于多数人而言是虚伪之说教。

六、基督教哲学:强调实践、实践哲学以及实践结果。在长期的碰撞冲突中,基督教哲学取代了古希腊哲学。尽管从外部条件与内容差别上看,两种文化之成败系于基频教之尚于伦理,恰可满足时人的道德追求和实践需要,基督之“爱”的戒律,爱人爱神之真,这种爱超脱了血缘关系。爱是爱那些弱小者,以最慈于弱者之法去理解人与人的伦理实践。

第七讲 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神学连结了古希腊哲学与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的两大时期,中世纪神学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开创了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的风格和先河,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所看到的古希腊哲学往往是基督化了的古希腊哲学。本讲以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为立足点。

中世纪哲学中的“中世纪”并非世界史上的概念,而是思想文化史上的概念,围绕基督教历史的产生、发展、衰落的历程,讲解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基督教哲学兴趣于公元1世纪,衰落于文艺复兴时期。当今,新托马斯主义者对“基础教哲学”的概念提出质疑,而法国的巴黎学派则坚持这一概念的合理性,争论的焦点在于基督教继承古希腊传统的问题。

中世纪的哲学传统有三:(1)信仰主义,(2)理性主义,(3)理性辩护主义。都在坚持宗教信仰时,对理性的地位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三者在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规模的争论,深刻地影响了基督神学的传统。早期以教父哲学为特征,理性辩护之代表为物为奥古斯丁,信仰主义之代表为德尔图良。理性主义当时不占主流,被斥为异端。而以奥古斯丁的学说为权威,反映了古希腊逻辑证明与宗教信仰之间的融合。经院哲学的产生也是受到了以上三种立场争论较量之结果,而逻辑辩证法是否能够应用于神学体系。信仰主义坚决反对将辩证法应用于神学。而理性主义代表人物阿伯拉尔(Ablard)主张反辩证法作为判别信仰真假的标准,并开创了经院哲学的基本方法。理性辩护派仍在坚持信仰的同时使用辩证法。经院哲学的高峰是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这一时期信仰主义以Bonaventuras为代表反对亚里士多德哲学,而接受奥古斯丁的立场。理性主义代表为阿维森那派。

中世纪哲学可以用数字来表示为“1331”:1,指一个重要、首要的问题,是指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题。3,指围绕这一问题产生的三个派别:信仰主义、理性主义、理性辩护主义。3,指三派论争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父哲学阶段;第二阶段,12世纪经院哲学的早期,以安瑟尔谟为代表;第三阶段,托马斯•阿奎那。1,指中世纪哲学都关注的问题,对上帝的存在的证明。北大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完全笔记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笔记

第一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 用美国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

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当然它这种地位是与希腊哲学处于哲学的素朴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应在历史中理解它的地位。

二、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

(一)从外部条件来讲:

1、以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但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是希腊哲学产生的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

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有助于激发智慧和意志,开 阔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眼界,活跃批评和思索的精神。

2、政治制度的特性有助于理性的发现。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是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

从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中可见到神话中的哲理特征。克塞诺芬尼:“凡人们幻想着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凡人一样的 音容相貌。”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

(一)希腊哲学研究的问题由外在的自然向内在的人类本身转移的特点。

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的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的综合哲学体系。

(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

1、静观:

2、辩证:

3、演绎:

4、理智:

5、实践:

四、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

1、自然:

2、本原:

3、基质(始基):

4、存在(是者):

5、理性(逻各斯):

6、灵魂(心灵):

7、原子:

8、宇宙:

9、神:

对希腊哲学中的范畴的含义的理解,尤其要根据其在文中的关系来进行理解。思考题

1、解释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范畴:自然、本原、基质(始基)。

2、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是什么?

3、分析希腊哲学的产生原因。

第二章 早期自然哲学

(一)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

(二)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

(三)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

(四)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

一、米利都派

(一)泰利斯(Thales、鼎盛年为公元前585/584年)哲学观点:

1、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本原论)

2、认为万物都充满着神灵。(物活论)

(二)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为公元前570年)

哲学观点:

1、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定”(无限者)。

2、认为万物的生成是的“无定”分化,万物的消亡则是万物归复于“无定”。

3、认为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他把这叫做“补偿原则”,这也意味着他第一次明确的表达了运动必然性和原因的观念。

(三)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年为公元前546/545年)

哲学观点:

1、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

2、认为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

以上米利都派三个代表人物的哲学观点的联系: 从他们的各自观点看,他们都认为万物产生于一个本原,或者说万物可用一个原因来说明,而且都承认万物的运动变化。但是,在对本原进行说明和规定上,在对本原与万物之间的生成与被生成的关系的说明上,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体现了对一与多的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扩大和丰富。

二、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鼎盛年为公元前504-501年)

他的哲学观点要比米利都派更丰富,尤其是在关于运动和变化问题的认识上。

(一)火本原说 包括2个方面的意思:

1、从外在形态来看,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火转化而成。

2、从内在本性来看,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样永恒不变的原则。

(二)逻各斯学说

1、逻各斯的含义:

2、认为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靠理性才能发现它。

(三)生成辩证法

1、向对立面转化的关系。

2、对立和谐的关系。

3、对立也是同一的关系。

4、对立是相对的关系。

三、毕达哥拉斯派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鼎盛年为公元前532/531年)主要是“数本原说”。

(一)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是数的规定性。

(二)认为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

爱利亚派

爱利亚派产生于意大利南部的“爱利亚”城,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与公元前5世纪之间,实际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巴门尼德,其他代表人物有克塞诺芬尼、芝诺。

(一)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鼎盛年为公元前540年)

他的理论表现为一种“神学”,主张“一神论”,反对多神论。他的神学观点的哲学意义在于他讲的“神”所具有的唯一性、绝对性、普遍性和不变性,具有对世界的根本和最高存在原则的规定性质,这一点是后来爱利亚派的哲学中心思想。另外,他讲的“神”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领会和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哲学范畴的意义。

(二)巴门尼德(Parmenides、鼎盛年为公元前500年)

他的哲学不仅仅代表了希腊早期自然哲学里的一派观点,而且他对自己的哲学观点的论证是思辨的,即通过分析概念的逻辑关系来得出结论,证明观点,他的思想的思辨性和论辩性具有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水平,对后来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要哲学观点:

1、提出“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它最具对世界的概括性和统一性。

2、认为对“是者”的认识有如下两点是重要的:

(1)“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它不可能存在。)。(2)“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能被思维者和被存在者是同一的)。因此他反对认为“是者既是又不是”这样的看法。

3、他认为“是者”有如下的性质,并进行论证:(1)不生不灭。(2)连续性。(3)完满性。

在他看来,这三个性质与用感官把握的世界的性质是相反的。

4、与他的“是者”论一致,他区分了“真理”和“意见”两种认识对象以及相对应的两种认识能力。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的意义:

(1)他用“是者(存在)”这个从具体感性事物中经人们头脑反映出来的事物的共性,作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这是人类认识的一种进步,表现了从个别向一般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2)他在哲学上提出了“存在”和“非存在”、本体和现象、真理和意见、一和多、永恒和生灭、运动和静止、可分和不可分、连续与间断等对立概念和现象,蕴含着辩证法的因素,给后人提供了可探索的一系列问题。(3)他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的观点。(4)他在哲学史上开了逻辑论证方法的先河。

(三)芝诺(Zenon、鼎盛年为公元前468年)

他以提出否定运动的论证而著名,而且使用的是反证法,亚里士多德因此推他为辩证法的创始人。芝诺否定运动可能的4个论证:(1)“二分法”:

(2)“阿基里和乌龟赛跑”:(3)“飞矢不动”:

(4)“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芝诺还有否认存在是多的思想。芝诺论证的意义:

(1)就他的论证本身而言,他向人们提出了连续和间断、无限和有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一和多、不变和变之间关系的讨论。

(2)他的论证揭示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矛盾方面。

五、元素派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划分,“元素派”指在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那些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组成事物的不可分割的物理单元的哲学家。主要包括主张“四根说”的恩培多克勒、主张“种子说”的阿那克萨戈拉以及原子论者(单独介绍)。

(一)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Empedocles、约公元前495—前435年)

1、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2、认为万物的生成和消灭是无休止的循环运动,四根在运动中是不生不灭的。“从多中生一”和“从一中生多”。

3、认为四根的组合和分离不是其自身的能力,有另外的力量造成,它们是“爱”和“恨”两种力。四根实际上变成了六根,而且“爱”和“恨”被赋予了道德和审美的价值。

4、在他的四根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是“同类相知”的理论。

同类相知:由于人和外部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根和构成事物的同类的根相接触时(叫“流射”),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思想则是“流射”顺利的、全面的、清晰的感觉。

(二)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

(Anaxagoras、约公元前500—前428年)

1、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对于“种子”他认为它们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

2、他也认为种子本身没有致使种子结合和分离的力量,产生万物的能动力量在元素之外,叫做“心灵”。他并且第一个把“心灵”理解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力量。

3、与恩培多克勒不同的是,他提出认识是“异类相知”的理论。异类相知:指认识是由事物的相反性质所造成的相反活动。

认为可感性质包含着性质对立的不同种类的种子,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那一类种子决定了这一可感性质,但可感事物中还包含着少量由其他类种子构成的感觉不到的性质,正是这些感觉不到的性质使得那个可感事物的性质被感觉。

五、原子论

原子论也是元素论,不过它比其他元素论要简单得多,使得其在说明世界时更简单明了。创始人是留基波,典型的原子论者是留基波的学生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Democritus、鼎盛年为公元前435年)

(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即绝对的充实,指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虚空”: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它对于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

(二)他认为原子的性质有:

1、原子本身是不生不灭的,原子的结合使万物产生,物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

2、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在性质上没有差别,是相同的,仅在形状、体积和位置排列上有差异。

3、原子处在漩涡运动之中,漩涡运动就是事物生成的必然性。这时物质自动的思想,排斥了元素派用外在因素来说明运动的缺陷。

(三)认为心灵和灵魂实际上是精细的球形原子。

(四)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上提出了影像论和约定论。

1、影像论(流射说):认为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印象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

2、约定论:认为对于象声音、颜色、味道等的感觉,不是依事物的本性生成,而是人为造就也就就是约定的。德谟克利特还有根据原子论而发挥的伦理思想。思考题

1、伊奥尼亚派关于世界的本原的各种说法。

2、解释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

3、赫拉克利特的素朴辩证法观点。

4、毕达哥拉斯派的“数本原”观点。

5、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的意义。

6、恩培多克勒的“四根”是什么?

7、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主要观点。

第三章 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

一、智者运动

(一)智者和智者运动

1、智者:

(1)“智者”原义:有智慧的人。

(2)“智者”在此所指:即“职业教师”,专门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而“智慧”主要指演说和辩论的技巧。

2、智者运动:由智者的思想及影响所形成的反传统潮流,既有启蒙的意义,同时也对文明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二)智者运动的原因

1、为适应人们对社会时尚的追求。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追求目标。

2、为适应希腊尤其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需要。高超的论辩和演说能力是在民主政治的竞争中成功的条件。

(三)智者在社会政治批判上的两种学说

1、“自然说”:

该学说在讨论人事问题时,认为应按照人自己的本性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在智者看来,法律 和习俗等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至于对人的本性(即“自然”)是什么,存在不同的看法。比如有“弱肉强食说”(斯拉西马库)、“天生平等说”(希庇阿斯)等。

2、“约定说”:

“约定”指非自然的社会属性,该所强调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物的区分,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对于人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智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提出是民主制度的,有的提出是法制的,有的提出是德治的。

3、“自然说”和“约定说”是智者对人共同生活的性质的不同看法,但是,它们都是在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的批判中形成的。

4、智者批判精神的原则: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我想是真的,就是真的;我相信是正确的,就是正确的。”

(四)智者中的有代表性的哲学观点

1、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421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1)命题的本义:应把它放在智者运动的背景中来理解。它是表达一种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命题,用柏拉图对它的理解来讲,意思指“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

(2)命题被后人赋予的各种含义:成为表达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主观主义、唯我主义、个人主义等的命题。

2、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0—370年)的三个命题.(1)无物存在。

(2)如果有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3)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这是极端夸大认识的相对性,从而否定认识的绝对性,直至否定认识、否定认识对象本身的观点。

(五)智者运动的意义

1、智者运动的消极影响:对文明的极大破坏性,对哲学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哲学自掘坟墓”。

2、智者运动的积极意义:是创新的必要环节。

它激发了人们的思想,要求哲学、宗教、习俗、道德以及建立在他们之上的制度来辨明自己的合理性。(1)智者否认认识的可能性,那就使人有必要说明能够认识的道理,迫使哲学寻求认识的标准。(2)智者抨击传统道德,迫使道德反对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来保卫自己,找出是非的合理原则。(3)智者抨击传统的宗教信仰,迫使思想家认为有必要提出更圆满和更纯粹的神的观念。

(4)智者批评国家和国家的法,必然引起有关国家的哲学理论的发展,必须把这种理论建立在比较可靠的基础上,必须追溯到根本的原理。

二、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399年)

“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观念和理想统治西方文明达两千年之久,而且继续影响今天的思想。” 苏格拉底的德性。

(一)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命题

1、命题提出与智者运动的关系。

2、命题的含义。

3、命题的意义。

(1)重新激发对真理的追求。(2)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

(二)苏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识”的命题

1、命题的含义。

认为人的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作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而这种技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说德性就是知识。

2、命题的意义。

具有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教育意义。

(三)苏格拉底方法

1、认为获得知识要有正当的方法。

2、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无知”。

3、苏格拉底方法———“助产术”(1)概念定义方法之一:归纳法。(2)概念定义方法之二:演绎法。(3)形式:对话和问答。

方法一实例:苏格拉底让欧提德穆斯学习到“正值”的含义。方法二实例:苏格拉底给“好公民”寻找定义。思考题

1、解释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解释苏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识”。

第四章 柏拉图哲学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关于柏拉图的著作的鉴别与分类: 柏拉图综合了以前哪些哲学家的主要思想:(1)智者派:认为不可能有(关于现象的)知识。(2)苏格拉底:认为真知永远是关于概念的知识。(3)赫拉克利特:认为(现象)世界经常变化。

(4)爱利亚派:认为(理念)世界是不变的;认为存在是一。(5)原子论者:认为存在是多。

(6)阿那克萨哥拉:认为精神统治宇宙,而精神同物质有区别。其中苏格拉底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是对苏格拉底的思想原则的发展。柏拉图哲学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基础和中心理论——“理念”论

(一)“理念”的含义:

它源于“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的含义,引申为理智的对象(英文Idea)。它在柏拉图的使用中具有两种意思:

1、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

2、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普遍真相。

(二)“理念”的特征:

1、本原性。它是万物的本原。

2、超感性。它只能为理智所把握。

3、不变性和永恒性。

4、绝对性。它是绝对的、纯粹的、完全的存在。

5、客观性。它客观地存在着,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想象。

6、真实性。它是唯一真实的。

7、完善性和目的性。最高的“理念”是“善”,而“善”是理念的追求目的。

8、单一性和多数性。它一方面是同类事物的同一理念,另一方面它对不同类型的事物是不同的。

9、等级性。众多的理念不是杂乱的,而是有等级的。

(三)关于“理念”与具体个别事物的关系的学说

柏拉图设立“理念”本来就有用它来说明可感事物的目的,“理念”对于个别事物来说,是本原、是原因、是根据,总之是先有理念,后有个别事物。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柏拉图提出了“分有”说和“摹仿”说。

1、“分有”说

(1)“分有”说的基本思想:

“分有”原义指“具有一部分”的意思,柏拉图用它说明存在的每一个事物是因为该事物有其所在的类型而得以存在。“一 个东西之所以能够存在,只是由于‘分有’它所‘分有’的那个实体,别无其他办法”。个别事物与理念的关系就是‘分有’与‘被分有’的关系。“一件东西之所以美,是由于美本身出现在它上面,或者为它所分有”。“分有”的结果是个别事物的存在有了根据,但是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

(2)晚年柏拉图因“分有”说在说明理念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时遇到困难,对“分有”的意义进行了限制和修正。认为分有不适用于全部的可感事物。认为分有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认为分有不是被思想所把握的概念与概念的关系。认为分有不等于个体之间的相似关系。

认为分有不是认识者与认识对象之间的“摹仿”关系。

2、“摹仿”说

认为理念是可感事物的原型,个别事物是摹仿原型的复制品。由于柏拉图把从最高的理念到具体事物的关系划分成四个层次,即神圣的原型、神圣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和人工的摹仿物,所以最后把可感世界都看成是造物主摹仿理念世界的原型而创造出来的。

二、柏拉图的知识论

(二)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和对比。

1、可知领域:理智领域、知识领域。对象:是者的理念世界。主体:自由人。

比喻:太阳、洞外的东西等。知识形式:(1)数学:低级的知识。(2)理性知识:纯粹的知识。即哲学。

2、可感领域:非知识领域、意见领域 对象:可感事物、既不是是者又不是非是者。主体:囚徒。比喻:影像、雕像等。

知识形式:(1)幻想:个人的想象和印象。(2)信念: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

三、柏拉图的灵魂学说

柏拉图的灵魂学说是他的理念论应用于分析人的结果,也是他的理念论的延伸,包含了认识论思想等。

(一)对灵魂作三重区分。

1、认为人的灵魂包括了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

理性:灵魂的最高原则、是不朽的、与理念相通,是灵魂的本性。激情:理性的天然同盟、是合乎理性的情感。欲望:指肉体欲望、既可服从理性也可背离理性。

2、认为灵魂的各部分与各种德性相对应,而且是政治等级关系的基础。理性——智慧。激情——勇敢。欲望——节制。

(二)灵魂回忆说

1、认为学习就是回忆。

根据是灵魂是堕落的理念、不纯粹的理念。

2、认为学习是“练习死亡”。回忆是净化灵魂的过程。

四、柏拉图的政治学

柏拉图的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国家制度学说。

(一)社会分工学说

1、依据:

(1)每个人的德性:

(2)神创造每个人时的材料:

2、社会的三个阶层:

(1)生产者阶层。人数最多、德性为节制。(2)武士阶层。德性为勇敢。

(3)政治统治者阶层:人数最少、德性为智慧(哲学王)。

(二)理想国的各种主张

1、武士和统治者的教育和培养。

2、每个人只做适合他的本性的事情即正义。思 考 题

1、柏拉图的“理念”的含义和特征。

2、柏拉图 “分有”说的基本思想。

3、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的观点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322年):柏拉图的学生和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一个对西方文明奠定了广泛基础的而同时对西方文明的继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理论障碍的人。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哲学体系):

1、理论科学:

(1)形而上学(第一哲学)(2)数学和物理学(3)逻辑学

2、实践科学:

(1)伦理学(2)政治学

3、艺术:

亚里士多德哲学主要内容

一、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三、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认识论)

四、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自然哲学

(一)“物理学”的含义:

物理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即自然哲学(所有学科都属于哲学)。“自然”:指自然物的本性,即它们运动变化的原因和依照的原则。因此“物理学”是研究运动着的事物之中的形式和状态的。

(二)论运动:

1、对运动的表述:

(1)认为一事物的运动就是在不变载体的基础上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变化。因此一个运动要成立也就必须有三个要素:形式、缺乏和质料,称之为“运动三本原”。

(2)认为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即潜在向现实的转化。①说明事物内部就是实现自身目的的能力。②这种转化是不断进行的,因此运动有连续性。③潜在的现实化是相对的,因此运动是绝对的。④质料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2、对事物运动的原因的解说——“四因”说 为什么“运动”?认为有四个原因:(1)质料因:

(2)形式因:运动的特定方式。(3)动力因:运动的推动者或作用者。(4)目的因:运动目标的理由。

认为四个原因可归结为两个原因:质料因和形式因。认为形式因高于质料因。

认为对于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来讲,潜在就是质料,现实就是形式。

3、论位移运动:(1)对运动的分类: ①性质的。②数量的。

③位置的,即位移运动。

(2)认为位移运动最基本最重要,所以着重分析。

①认为移动只是在一事物受到外力的推动,被迫离开自然位置,进入另一事物的位置才发生。②推论宇宙整体的位置是球体。③推论宇宙没有虚空。④推论存在“第一推动者”。

(三)目的论

1、认为自然也是有目的的活动。

2、认为目的性也就是必然性。

(四)论时间

1、给时间定义:

时间为“依先后而定的运动的数目”。

2、认为时间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是无限的。

(五)论空间

1、认为空间(体积)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大。

2、认为地球与其他天体在构成元素、位置、运动方式上有区别,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一)“形而上学”的含义:

从学科位置上讲是“物理学之后”的学科。

从内涵上讲,它是“一门研究是者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认为“是者”范围最广、地位最高。在他看来,形而上学研究的东西是超越任何其他学科的,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是“是者”的某个部分或性质。从他所讲的“是者”的意义来看,形而上学就是要把握最抽象、最普遍的知识。

(二)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尽管亚里士多德认为以前的哲学没有达到形而上学,但是我们看到他仍然与以前的哲学家有着同样的追求,一样想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本质问题,不同的只是结果而已,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的批判的目的是否定柏拉图用理念来作为事物的本原、原因,同时也表达了他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的思想。

1、认为理念是无用的设定。

(1)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论没有达到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的目的,而且也不符合第一哲学应宁简勿繁的原则主张。

(2)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是与个别事物分离开的,在许多问题上对个别事物不能予以满意的说明: 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何以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变化;理念与可感事物相分离,何以能够解释可感的性质;理念是与个体不同的存在,何以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

2、认为设立分离的理念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

他证明了认识内容和认识对象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3、在他看来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缪。在他看来,无止境地设定“第三者”在逻辑上是不能的。

(三)形而上学的内容——实体说

1、“是者”的实体意义的逻辑分析依据:

据亚里士多德自己认为,他的实体说的提出,依据之一是对“是”的逻辑功能的分析结果。对揭示“是者”的实体意义具有重要作用的“是”的逻辑功能:。(1)作为判断的联结词的功能。它起到了区分实体与属性的作用。(2)指称主词自身的功能。它起到了揭示第一实体的作用。

(3)表示被定义的概念与定义的等同的功能。它起到了揭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作用

2、“是者”的实体意义:(1)“实体”的含义:

他认为:“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也就是说实体是独立存在的,是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的。或者说实体就是自己存在,自己说明自己。

他因此把不是实体的存在叫做“属性”。属性就是依附于实体的存在。他认为实体比属性“在定义上、认识顺序上、时间上都在先。”他还列出了九个属于实体的属性的范畴:数量、性质、关系、位置、时间、状态、活动、受动。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含义的确认就是对世界本原的存在的确认。

(2)认为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种和属是第二实体,但有时也认为本质或形式也是第一实体。

这说明了他把个别事物看作是最具实在性的,承认个别事物的存在,认为种和属寓于个别事物之中。但也表现了他的思想的矛盾和混乱。

(3)认为现实意义上的实体是一个等级系列,根据形式与质料、实在与潜在所占比重,具体实体被分为由下到上的等级。(4)认为最高的实体是“神”。

三、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认识论)

(一)“灵魂”的含义:

认为“灵魂”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形体的形式”。

他说明了灵魂只存在于有生命的事物之中,灵魂与身体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灵魂在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动,是身体生灭和运动的原因。

(二)区分灵魂的功能和类别:

认为灵魂分成三大类,每一类的功能不一样,具有由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关系,高级的灵魂包含着较低级的灵魂。

(三)论灵魂的感觉活动。

1、对感觉的划分和设想通觉。

2、把感觉灵魂比作“腊块”,感觉比作在腊块上印章。

3、强调感觉接受的是可感形式,而不是可感事物。

“感觉从一般和全部意义上来说,应被理解为一种撇开质料而接受可感形式的能力”。

他认为可感形式既不是可感事物本身,又不是可感事物的本质,不是定义所表达的形式,而是事物的印象。

(四)论灵魂的理性认识。

1、认为理性灵魂是人类灵魂所特有的灵魂,是最高级的灵魂。

2、认为理智是一种主动的能力。

3、认为理智的对象是可知形式。

认为可知形式是从可感形式中抽象出来的。

四、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1、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个人的善的实践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政治科学。

2、认为最高的善是幸福。

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是自然倾向,是一切目的的目的。认为幸福的本质是德性,幸福的外在条件是快乐。

他的观点具有修正苏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识”的观点的目的。

3、认为有意行为才有善恶之分,无意行为没有道德属性。

4、认为道德行为的实现依赖于“实践智慧”。

5、论“中道”:

(1)认为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是“中道”。

(2)认为“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适中的德性就是善,是相对于两个邪恶的极端而言的“中道”。(3)认为各种邪恶情感和行为没有“中道”。

(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论国家:

(1)认为国家是家庭和村落的延续,但又认为它在本性上先于其他一切社会组织形式。“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2)认为个人只有在公共政治生活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德性,达到最高的幸福。(3)论述了国家的功能。

2、论政体:

(1)对政体进行区分:

认为在理论上是好的政体:君主制、贵族制、立宪制。认为在理论上是不好的政体:暴君制、寡头制、民族制。(2)认为现实中最好的政体是立宪制,是“中道”的政体。思 考 题

1、亚里士多德的“四因”是什么?

2、解释亚里士多德的“实体”、“中道”范畴。

3、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的观点。

4、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功能和类别的观点。

第六章 晚期希腊哲学

晚期希腊哲学:1)从时间上讲,指从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逝世到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雅典所有学园这段时期,在大希腊和罗马流传的哲学,也叫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的哲学。

2)从包括的哲学学派讲,指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派、新柏拉图主义以及以柏拉图追随者组成的学园派和以亚里士多德追随者组成的逍遥派等的哲学。

3)从哲学特征讲:

1、它是逐渐衰落的希腊哲学。

2、它具有明显的伦理化的倾向,即以伦理学为核心或归宿,哲学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追求智慧,而是追求幸福。与此同时,哲学也变得追求实用。

一、伊壁鸠鲁派哲学

该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为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342——270年),也叫“花园派”。

(一)原子论思想

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观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观一脉相承,属于原子论。但是,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进行了发展:(1)在原子的性质中加入了“重量”性质。(2)认为原子的下落运动会产生偏斜。伊壁鸠鲁对原子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

(1)由于原子有了重量,增强了原子自己运动的说服力。(2)由于存在原子的偏斜运动,丰富了对原子运动形式的认识。

(3)由于原子的偏斜运动产生于原子的直线运动,增加了对运动的偶然性的认识,说明了事物生成中具有必然和偶然的关系。马克思曾对此进行了论述(“博士论文”)。

(二)快乐主义的伦理思想 主要观点:

1、以感觉主义出发,认为善或幸福就是快乐,恶就是痛苦。

2、认为快乐是有层次的,而最高的快乐是静态快乐,即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或者说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而在二者之中尤以心灵“宁静”为紧要。

他为此反对把“享乐”当“快乐”,享乐被认为是无止境地追求满足欲望,总是与痛苦伴随。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不是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应该说他有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与精神愉悦二者进行结合的企图,以克服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不足。但是,对于如何处理二者的矛盾,他还不能说明清楚。(讨论:探讨欲望与精神满足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斯多亚派哲学(Stoicism)

(一)斯多亚派的历史阶段及代表:

1、早期:约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化时期,创始人为芝诺(Zero、公元前336——前264年,他讲学的地方叫“斯多亚”),其他代表有克里尼雪斯(Cleantlies、公元前331——前232年)和克吕西甫(Chrisippus、约公元前280——前206年)

2、中期:罗马人征服希腊化地区之后的罗马共和国时期,约公元前146年——前27年。代表有巴内修(Panaetius、约公元前180年——前110年)和波赛唐纽斯(Poseidonius、约公元前135——前51年)。

3、晚期:罗马帝国时期,约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代表有赛尼卡(Seneca、公元前4——公元65年、尼禄的教师和大臣)、爱比克泰德(Epictetus、55——135年,据说是奴隶)河马可•奥斯留(Marcus Aurelius、121——180年,是公元161——180年在位的皇帝)。

(二)斯多亚派的自然哲学

斯多亚派的自然哲学主要来源于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和“逻各斯”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在不同的层次上论述世界万物。

1、在微观层次上的观点:

(1)认为万事万物由元素构成,并消解为元素。

(2)认为火是最初的元素,是主动的本原;土、水、气三种元素由火产生,但水和土是构成万物的被动元素。(3)认为火和气两种元素构成的精气,叫做“普纽玛”或“精神”,它最富有火的能动性。

2、在可感的宏观层次上的观点:

(1)认为在被构成的万物中,被动的本原是质料,能动的本原是“逻各斯”或“理性”,是它们二者结合为运动着的形体。(2)认为理性依自身能力的不同而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最低级的、最普遍的是“普纽玛”,最高级的是理智。(3)认为理性所规定的形体由于理性的等级而被排列成无生命物、植物、动物、人和神的等级系列。

(4)认为神是具有完全理智的形体,“有智谋的火”;人介于神和动物之间,人与神奉献理智,与动物分享灵魂。

3、在宇宙观层次上的观点:

认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活着的形体,既包含着千千万万个体的普遍形体。(1)宇宙是由事物的全部和宇宙秩序结合的整体。(2)宇宙是有理性的,按照节律作循环运动。

(3)宇宙整体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有朽的,但火是永恒的、神圣的。

(三)斯多亚派的伦理学

在斯多亚派看来,伦理学是哲学的核心和目的,自然哲学是基础,逻辑学是手段。对三者的关系进行比喻。斯多亚派的所有伦理学观点都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按照自然生活”。

1、认为自然指世界的本性,即“逻各斯”、“正确理性”等,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按照理性生活,按照自然律生活。

2、在斯多亚派看来,逻各斯是必然性,因此按自然生活也就是服从命运,因为命运是最严格的必然性。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由自己的命运,人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

3、认为人虽然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但却可以控制对待命运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顺从命运,也就是理性的态度,它的特点是“不动心”,不动心是幸福目标。

4、认为不顺从命运的态度是非理性的情感,具体为忧伤、恐惧、欲求和快乐。因此他们与伊壁鸠鲁派的快乐主义是对立的。

(四)斯多亚派的政治学

1、提出“世界城邦”和“世界公民”。

2、认为世界城邦遵循“自然律”或“自然法”。

三、怀疑派(Skepticism)

晚期希腊的怀疑主义哲学一般被认为有三个时期: 1)早期: 2)中期: 3)晚期:

(一)皮罗的怀疑主义(皮罗主义)

皮罗(Pyrrhon、约公元前365——前270年)

1、认为任何认识都是不可能的。

2、认为“悬搁”不仅是一种认识态度,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3、认为不动心或宁静的心境就是最高的善的体现。

(二)恩披里柯的怀疑主义的五个论据:

四、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osm)新柏拉图主义的代表:

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的观点:

1、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三个。

2、认为太一是无所不包的统一性。

3、认为太一生成其他本体的过程叫“流溢”。

4、“流溢”过程:

5、认为人的灵魂可上升或下降。思考题

1、伊壁鸠鲁对原子论发展的观点。

2、解释斯多亚派的“按照自然生活”

一、基督教的历史(早期):

恩格斯说:“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一)犹太人和犹太教。

“希伯莱人”、“以色列人”、“犹大人”、“犹太人”、“耶和华”

(二)耶稣阶段。

“弥赛亚”(犹太人的救世主)、“基督”

(三)圣保罗(保罗)阶段。

(四)基督教的诞生。

(五)罗马帝国阶段。

二、早期基督教哲学——教父哲学概况

(一)教父和教父哲学

1、教父:

2、教父哲学:

(二)基督教的主要教条:

1、三位一体说。

2、创世说。

3、原罪说。

4、救赎说。

5、天国报应说。

(三)教父哲学对待哲学的两种态度:

1、信仰主义的态度:将信仰与哲学对立。德尔图良代表。

2、理性辩护主义的态度:信仰与哲学可以统一。奥古斯丁代表。

三、教父哲学的集大成: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奥古斯丁(Augustin、354——430年)

(一)认为“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

(二)知识论——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1、上帝就是真理自身或上帝是真理的来源。

2、人获得真理是上帝的“光照”。

(三)神正论。

1、关于什么是“恶”的问题。

2、意志自由说。

3、原罪和恩典说。

(四)基督教的社会历史观:

认为真正的历史是“上帝之城”的历史。思 考 题:解释“教父哲学”。

第八章 早期经院哲学

一、什么是“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由教父哲学发展而成。

(一)“经院哲学”含义

原义:指在公教会(或天主教会)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它的基本特征是: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延伸含义:指那种脱离实际、排斥经验,搞形式主义和繁琐论证的哲学。如论证“神用泥土捏成的人的始祖亚当有无肚脐眼?”“吃人的野蛮人死后肉体复活的情况如何,这个复活的肉体是他们自己的肉体,还是他人的肉体?”

(二)“经院哲学”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早期):从九世纪到十二世纪末,是经院哲学的准备和形成时期,最主要的是唯名论同实在论之争。安瑟尔谟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第二阶段:从十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中叶,是经院哲学兴盛和开始衰落时期,最主要的是托马斯 • 阿奎那的经院哲学。

二、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

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是经院哲学内部的争论。

(一)争论的焦点

是关于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实在的问题,或者说究竟“一般”(共相)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殊相)是实在的。

(二)问题的由来 来源于3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者波菲利提出认为是最高级的问题的三个问题:(1)共相是否独立存在,或者仅仅存在于理智之中?(2)如果它们是独立存在,它们究竟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3)如果它们是无形的,它们究竟与感性事物相分离,还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中,并与之一致? 6世纪的哲学家波埃修把问题引进,并强调其研究价值。12世纪时问题成为神学家关注的焦点。

(三)唯名论的观点

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不过有极端的唯名论和温和的唯名论的区分:

极端的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

温和的唯名论认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灵对个别事物的个别性质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的,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四)实在论的观点

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实在论也有极端派和温和派的区分:

极端的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温和派认为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质。

(五)争论的哲学意义

争论的焦点实际上是希腊哲学中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着重探讨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因此,争论就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哲学活动,是哲学基本派别斗争的特殊形式。列宁说:“当然,中世纪唯名论者同实在论者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

(六)争论的社会意义

争论绝不是一场纯思辨的争论,是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的反映。

二、坎特伯雷的安瑟尔谟

(一)生平活动

Anselm of Canterbury、1033——1109年。早期实在论最著名的代表。

(二)关于信仰与理性的关系的观点

1、不否定理性的作用。

2、认为“信仰,然后理解”。

(三)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1、“本体论证明”的内容; 推理形式:

2、对“本体论证明”的辩护:(1)高尼罗对安瑟尔谟的证明的反驳:(2)安瑟尔谟对反驳的辩解:

(四)关于同罗色林的争论

他同罗色林的争论代表了实在论同唯名论的第一次交锋。

三、罗瑟林

(一)生平活动

Roscellinus、约1050——1125年。极端唯名论的代表。

(二)主要思想

1、认为真正的实体只是个别事物。

2、认为共相(一般概念)不表示个别事物之外的实在,如果是实在的话,只是表示声音而已。

3、在逻辑上对“三位一体”教义产生了异议解释。

四、阿伯拉尔

(一)生平活动

Peturs Abalard、1079——1142年。温和的唯名论的代表。

(二)关于理性与信仰的关系的观点

1、他不是一般地承认理性的作用,而是从更深刻的意义上去认识理性的作用。认为辩证法的首要任务不是证明、解释,而是探索、批判。认为辩证法可以帮助找到产生信仰的不确定性的原因。

2、认为理性与信仰不是对立的,“真理不会反对真理”。

(三)“概念论”的唯名论思想

1、对实在论和极端唯名论的批判:

对极端实在论和温和实在论关于存在共相实在的观点的分析批判。对罗色林的极端唯名论否定一般概念的意义的观点的分析批判。

2、“概念论”的主要观点:

(1)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共相不是实体,也不表述个别实体以外的实体。(2)共相作为名词是有形的,作为名词的意义是无形的,但心灵中有关于它的印象。

(3)共相表述的事物共同状态在感性事物之中,但共相把握这一状态的方式却在理智之中,表现为心灵中的一般印象。(4)个别事物是产生共相的原因,但共相一旦产生,便成为不依赖个别事物的心灵印象。思考题

1、解释“经院哲学”。

2、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的证明”。

3、解释“唯名论”、“实在论”。

4、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焦点是什么?

第九章 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托马斯主义

一、阿维洛伊主义和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

(一)阿维洛伊主义

13世纪经院哲学在利用希腊哲学方面,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以柏拉图哲学为主变为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主。在促成这个变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是阿维洛伊主义。

阿维洛伊主义是12世纪在西班牙流行的一种“穆斯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也叫“西部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相对于另一派叫“东部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穆斯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而言),因其代表人物为阿维洛伊(Averroe)而得名。

阿维洛伊主义由于是在阿拉伯人翻译和注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形成的,所以它主要的还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其中对经院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观点有:

(1)认为物质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但是在空间上是有限的,所谓从“无”中创造出世界的学说,是神学家最荒谬的臆造之一。

(2)“双重真理论”:认为哲学和宗教归根到底导致同一个真理。二者追求真理的形式不同。哲学高于神学。

(二)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

阿维洛伊主义是西欧人重新认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重要途径,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就是阿维洛伊主义被译成拉丁文的形式进行传播的思想,也叫“世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代表人是巴黎大学的西格尔(Siger of Barbant、1240—1284年)。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使亚里士多德主义对经院哲学的影响具有了直接的现实性。其对经院哲学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主要是以上阿维洛伊主义所主张的观点。

二、托马斯主义

(一)托马斯(Thomas Aquinas)的生平活动

(二)托马斯论哲学和神学的关系

1、认为哲学和神学是两门不同的科学。(1)认为区分科学的标准不在于客观对象,而在于研究方式,同样的对象可以被不同的方式认知而成为不同科学的研究对象。神学和哲学有着共同对象,但哲学以理性认识它们,神学靠天启认识它们,两者因此是两门独立的科学。

(2)认为神学虽然也使用演绎推理,但它的演绎前提与哲学的不同,而判断一门学问是否科学的标准取决于它是不是一个演绎体系,因此神学和哲学是不同的科学。

(3)认为“在哲学外,建立一种凭上帝启示的学问,是有益的”。好处是人类的拯救来的更合适、更准确。

2、认为神学高于哲学,哲学是神学的奴仆。

(1)认为神学“在思辨和实践两方面都超过其他科学”,因此神学高于哲学。

(2)认为人的理性属于自然,而上帝的恩典又是成全自然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神学需要哲学。认为神学可借哲学“来把自己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

(三)托马斯的“形而上学”

托马斯从维护神学的目的出发,在他的“形而上学”中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思想。

1、关于“存在”的意义的观点。

(1)认为存在的意义指活动本身,是赋予一切事物现实性的活动,不是指一个事物或一类事物。因此,它的特征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也就是使潜在转变为现实的活动。(2)认为存在高于、由于和先于本质。

2、关于“实体”的划分的观点。

托马斯根据存在与本质、形式与质料的关系不同,把实体看作由高级到低级的等级系统,体现了他的温和的实在论的态度。这个等级系统为最高实体上帝、精神实体、物质实体。

(四)托马斯对上帝存在的论证

相对于安瑟尔谟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托马斯的证明属于后天的证明,即是从经验出发的证明。

1、从事物的运动或变化方面论证。

2、从动力因的性质来讨论上帝的存在。

3、从可能和必然性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4、从事物中发现的真实性的等级论证上帝的存在。

5、从世界的秩序(或目的因)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五)托马斯的认识论 感觉论 理智论 意欲论

1、感觉论

托马斯的认识论与他的实体学说是一致的,因此他首先论及以有形事物为对象的认识形式——感觉。(1)认为感觉是知识的一个来源,知识开始于感觉。

他说:“有感觉才能理解”,“只有当感觉健全、精确时,心灵才能自由驰骋”。因此他认为感觉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犯错误的。

(2)认为认识在由感觉到理智的过程中,感觉区分为外感觉和内感觉两种形式。

外感觉是以有形事物为对象的感官活动,根据感官和感觉对象的结合的区分标准,分成看觉、听觉、嗅觉、尝觉、触觉五种,其中触觉是最基本、最一般的外感觉。人的外感觉并不高于动物的外感觉。

内感觉以可感形式为对象,它是对外感觉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印象进行再认识,它能在各种条件下,包括在事物不出现的情况下,从各方面认识事物全部。它包括有通感、辨别、想象、记忆四种形式,其中想象是最重要的内感觉。想象意味着理智潜在地参与了感觉活动,因此想象是思想的初级阶段。人的内感觉超过动物的内感觉。

2、理智论

托马斯是把理智活动看作比感觉活动更高级的认识活动来论述的。

(1)认为理智活动以抽象形式为对象,人的灵魂的理智活动也是知识的一个来源。

(2)认为人的灵魂的理智活动就是抽象活动,抽象活动是在感性活动内部自发产生的,他是把可感形式中的质料因素,即一切于具体形状、大小有关的印象完全排除,达到对无形的、普遍的形式的认识。

(3)认为人的理智从有形事物抽象出来的普遍概念也就是共相,共相一方面是存在于人的思想中的独立概念或名称,另一方 面又是存在于可感个体之中的普遍实在,是普遍概念的对应物。他在此企图调和唯名论和实在论。

3、意欲论

(1)认为人除了认知活动外,还有意欲的活动方式。意欲是人从内到外的活动,它以外部事物为目的,把自己的力量施加在外物上,改变或利用外物,外物的变化是意欲在心灵之外造成的结果。意欲也就是人的行为。(2)认为意欲分为感性意欲和理性意欲两种,它们的差别就如感觉与理智、动物与人的差别一样。感性意欲是动物意欲,是人的自然意欲;理性意欲则是意志。很显然他认为意志要比感性意欲高级。(3)认为人的行为分为“人性行为”和“人的行为”。

人性行为是完全由理性意欲支配的行为,它出自人所特有的属性,是理智与意志相统一的行为;人的行为则是由理性意欲与动物意欲共同支配的行为,它出自人的本质。

(六)托马斯的伦理学

托马斯的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加神学的结果。

(1)认为道德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上帝,直接目的是幸福,幸福和上帝的关系是共有的善和最高的善的关系。(2)认为德性分为基本德性和神学德性。

基本德性是以理性为标准的意志的习惯,有谨慎、正义、节制和坚韧四种;神学德性是意志遵循上帝启示和使徒教导而培养出的好习惯,包括有信、望和爱。

(3)认为“自然律”即关于人的本性的规律是上帝制定的永恒律,并铭刻在人的心灵中,表现为人的自然禀赋和倾向。“自然律”内容为:趋善避恶以保全生命,通过夫妻关系来繁衍后代,在和平的环境里探索真理,服从法律以保持社会秩序。

(七)托马斯的政治学

托马斯的政治学具有明显的宗教目的。

(1)同意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社会的动物”的观点,因此认为社会和国家是自然的,国家是为了公共的善而建立的。(2)认为教会追求超自然的善高于国家谋求的公共的善,因此教会高于国家。(3)认为国家制定的人类的法规依据于自然律,是成文法的自然律。成文法的来源有:一是上帝直接向人类宣布的神律,二是人的信仰与理性。

(4)认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都是好的国家形式,其中君主政体为最好。思 考 题

1、解释“阿维洛伊主义”。

2、托马斯主义关于对上帝存在的论证。

3、托马斯主义的认识论观点。

第十章 英国的经院哲学家

一、罗吉尔 • 培根

(一)生平活动

(二)关于基督教学术的革新思想

1、论人类认识错误的根源

培根认为在下面四个方面造成了人类认识的障碍,导致错误的认识:(1)崇拜权威的教条主义。(“靠不住的、不适当的权威的榜样”)(2)因袭守旧的保守主义。(“习俗的长期性”)(3)盲目的信仰主义。(“无知民众的意见”)

(4)夸夸其谈、不学无术。(“以虚夸的智慧掩饰无知”)

2、对新学科内容的设想

培根提出要改革哲学的学科内容,以适应现实的需要。他提出的新学科由五部分组成,即数学、语言学、透视学、实验科学和伦理学。这体现了他提倡的科学理性精神。

(三)论实验科学 培根在哲学的学科组成中提出了“实验科学”的新学科,他因此也就成为第一个使用“实验科学”的人,他极力地推崇实验科学,不仅从理论上向人们阐明实验科学的重要性,而且提出过很多有用的设想,可称之为实验科学的先驱。

1、关于实验科学的优越性的论证

(1)认为它具有实证性,能证明科学的结论。

他在此阐述了逻辑证明(推理)与实验的关系,认为如果推理证明是确定知识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实验科学就是确定性的充分条件。他说:“一切事物都必须被经验证实”。

(2)认为它具有工具性,如果没有实验的帮助,其他科学便达不到目的。

(3)认为它具有实用性,它不仅仅是其他科学的工具,而且是达到人为目的的工具。

二、约翰 • 邓 • 司各脱

(一)生平活动

(二)论形而上学与神学、理性与信仰的区别

司各脱对形而上学与神学在各方面的区别进行了论述,从而严格地区分了形而上学与神学,这对淡化神学对哲学的影响,使哲学非宗教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1)认为作为形而上学的对象的“是者”有两种样式:作为上帝的无限存在和作为被造物的有限存在,由于有限与无限是非连续的,不能相通,所以不能从有限存在去推理、证明无限存在。他在此说明了哲学并不能完全对上帝进行论证。(2)认为神学不证明上帝的存在,上帝存在对神学来讲是先设定的存在,神学的对象是上帝的属性。

(3)认为形而上学虽然可以证明上帝的存在,但它不能提供上帝属性的知识,它只能提供有限存在的属性的知识。(4)认为人的理智属于有限存在的样式,上帝的理智属于无限存在的样式,两者不能相通,人的理智达不到神学的高度。(5)认为上帝的属性只能是信仰的对象,神学是信仰的学问,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门实践的学问。

(三)个性学说

司各脱在唯名论和实在论的论争中,提出“个性”来说明事物的特殊本质的实在性,具有独创性,也说明了他的“精细”风格。

(1)认为实在论在承认形式是一类实体的共同本质的情况下,不能把质料作为实体个别化的原则。质料只是实体的量的规定性,它是在本性上后于实体的,作为实体的属性是不能决定实体自身的。

(2)认为决定实体个别性的是在实体中的“个性”要素,个性是“决定一事物是这个而不是那个的本性”。(3)认为个性是决定实体的终极因素,是没有性质解释的,在逻辑上是不能被定义的。(4)认为形式、质料、个性共同构成事物的实在本质。

(四)论自由意志

在司各脱的思想中,有关于意志的无限支配作用的阐述,使其思想具有意志主义的特征。(1)认为上帝具有无限的理智和无限的意志两个方面,意志对理智具有自由决定的作用。

(2)认为人的灵魂也有理智和意志两种功能,在两者的关系上,是意志支配理智,而不是理智支配意志。原因:只有当人们愿意知道某一对象时,他才会运用他的理智。(3)认为归根结底是上帝的无限意志支配一切,包括人的意志。

三、威廉 • 奥康

(一)生平活动

(二)新唯名论

奥康通过在唯名论中引入13世纪的词项逻辑的有关研究结果,重新对事物的的性质和概念内容作解释,发展出新唯名论理论。

1、关于词项概念的逻辑功能的论述

(1)认为观念符号有指称和指代两种不同的逻辑功能,“指称”是符号自身具有的代表功能,“指代”是符号在命题中才具有的代表功能。

(2)认为殊相是专名,具有对一个个别事物的指称功能和对其他专名的指代功能;而共相就只有对个别事物的概念或思想的指代功能。这样共相与殊相的区别变成了名称概念的逻辑功能的区别。

2、对“普遍性”的唯名论解释

由于唯名论只承认个别事物是实在的,因此实在论常在科学研究对象具有普遍性、谓词的表述对象具有普遍性和定义对象具有普遍性这三个问题上为难唯名论,奥康运用指称和指代的区别理论对以上三个问题做出了解释,回应了实在论的责难。(1)认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毫无疑问地要有普遍性,是共相及其组成的普遍命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存在与共相对应的实体,因 为这里的共相并不指称任何东西,而是指代殊相,实际存在只是个别事物,只不过它们不直接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而已。(2)认为在命题“所有S是P”中,谓词P并不指称主词S所指称的东西的任何一部分,它正确表述主词的功能是它的指代功能,因此,谓词可以普遍地表述个别事物,不需象实在论者那样设立一个与谓词相对应的普遍实在对象。

(3)认为在定义的命题“X是Df”中,根据语言单位只能与语言单位互换和定义与定义对象有互换性的原理,定义对象不是实体或实在的类,而是普遍词项,定义不过是对所有被定义的对象的名称(不管它们是殊相还是共相)的指代。另外,Df应是指代的指代,比一般命题的谓词P有更高的概括作用。

3、论自明知识与证据知识的区分

(1)认为知识的真假始于命题的真假,判断命题的真假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通过了解命题中词项之间的关系;二是根据词项与事物之间是否有对应关系。

(2)认为对词项之间的意义联系的认识叫做抽象认识,如“苏格拉底是人”;对词项与事物之间有无联系的认识叫做直观认识,如“苏格拉底在跑”。

(3)认为由直观认识复合组成证据知识,由抽象认识复合组成自明知识。

(4)认为直观认识表达偶然命题,证据知识是偶然知识;抽象认识表达必然命题,自明知识是必然知识。

(三)“奥康的剃刀”

奥康的新唯名论是反对实在论的,直接针对的就是实在论设置的普遍实在,在他看来,它们统统是无必要的、多余的,要坚决把它们剔除掉。后人把他的这个理论设立原则叫做“奥康剃刀”。

“奥康剃刀”用奥康的话表述为:“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后人的表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质”。它也叫做一条思维经济原则。思 考 题

1、罗吉尔 • 培根关于实验科学的优越性的观点。

2、司各脱对“普遍性”的唯名论解释

3、解释“奥康剃刀”。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

一、文艺复兴运动简介

(一)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

1、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末叶,是欧洲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时期。

2、自然科学发展的状况。

3、古希腊罗马自然科学著作与哲学著作的发现与利用状况。

(二)“文艺复兴”的含义

1、描述性的含义:

十四世纪以后,随着古代典籍陆续从阿拉伯重新传入欧洲,在反对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斗争中,先进思想家们对非基督教的古代世俗文化发生了兴趣,怀着极大的热情搜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发掘古代文化遗产,研究古代语言、历史、文艺、科学和哲学,仿照古典作品进行创作。古典文化的研究,蔚然成风。这就是说谓“文艺复兴”。

2、实质意义:

实质上是借古希腊文化,作为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一次新的文化、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开始。

(三)文艺复兴运动群英谱

1、文学家代表:

2、艺术家代表:

3、科学家代表:

4、哲学家代表:

5、宗教改革思想家代表:

6、社会政治思想家代表: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人文主义的含义和基本精神

1、人文主义的含义

原义:即“人文学”,指一种与神学相区别的世俗的学问,包括文法、修辞学、历史学、诗艺、道德哲学等。哲学上的含义:指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2、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

抬高人的地位,贬抑神的地位。“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

(二)人文主义的核心和哲学基础——人性论

1、反对中世纪抬高神、贬抑人的地位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

2、认为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要求人生的享乐和个性的解放,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

3、认为理性是人的天赋本性,反对神学贬低理性的观点。

4、认为人性包含着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三)人文主义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社会意义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思想

文艺复兴另一个历史功绩是“自然的发现”,表现为自然哲学的思想:

对世俗生活的重视必然引起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使人们开始用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神学的眼光去面对自然界,为16世纪以哥白尼的天文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繁荣打下了基础。因此称文艺复兴带来了“自然的发现”。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运动

在文艺复兴即人文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16世纪,欧洲大地上又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正统宗教神学革新运动,它就是宗教改革运动。从表面上看,它虽然是宗教内部进行的改革,但是,它实质上是人文主义运动在宗教神学领域的延伸,是新思想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新兴的“资产阶级革命”(恩格斯语)。它的影响甚至比人文主义更大更深远,因为它具有更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

宗教改革直接的要求是消除教会的权威,便奢侈教会为廉洁教会,而从哲学上看,其内在要求则是由外在的权威返回个人的内心信仰。

新的宗教哲学思想是宗教改革的核心。

1、马丁•路德的宗教哲学——“因信称义”说(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

1517年1月30日、“赎罪券”、《九十五条论纲》、驱逐僧侣、捣毁寺院、平民暴动、翻译《圣经》。(2)“因信称义”说:

马丁•路德通过引用原始基督教的教条“因信称义”来阐发自己的宗教思想,它意思指人的灵魂得救不在于教会,也不在于“事功”,只在于个人的内心信仰。只有信仰才是获救的必要条件,“事功”只是信仰的结果。“因信称义”说消除了教会的权威,以信仰的方式返回个体性和内在性,也可以说是“人的发现”。

2、加尔文的宗教哲学——“先定”说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也属于“因信得救”的主张,但是他用上帝“先定”说深化了这一主张,强调了“因信得救”的宿命论性质。

“先定”说指宇宙中的一切都源于上帝永不更改的安排和命令(“先定”),因此个人得救是上帝预先的拣选,早已注定,个人的功德和教会的存在都不能改变上帝的先定。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是表明实现了上帝所赋予的先定使命。思考题:

1、解释“文艺复兴”。

2、人文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第十二章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精神

一、近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理性主义特征的关系

欧洲近代哲学从它产生的时候开始,就与欧洲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可以说,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是决定近代哲学发展的根本因素。但是,哲学受经济、政治的决定作用不一定是直线的或直接的,往往会在它们之间加入一些中间的因素,这些因素会成为哲学的直接影响因素,哲学也会通过它们对社会的经济、政治产生作用。这样,分析这些中介因素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原因、特征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欧洲近代哲学来讲,近代自然科学就是这样的对其特征有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其中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特征就与近代自然科学的状况分不开。

关于近代的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理性主义特征的关系,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近代自然科学本身就充满着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哲学精神。具体表现为:

1、近代自然科学体现了探索自然奥秘的求知精神。

近代自然科学以自然为对象,给理性创造了充分去表现的舞台。

2、近代自然科学体现了重视观察和实验的求实精神。

近代自然科学家发扬了13世纪英国唯名论者倡导的“实验科学”的精神,注重把经验尤其是科学实验当作发现和检验知识的方法。这时理性作用的表现之一。

3、近代自然科学体现了精确的量化而达到的确定性。

近代科学成功地运用了数学语言去精确地描述客观规律。这更是理性的强大作用的表现。

4、近代自然科学体现了理解世界的机械论图式。

在近代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范式中(牛顿力学体系),被想象的世界模型是机械模型,世界被想象为一架大机器,自然物被想象为有形而无灵魂的零件,没有本质的高下之分,它们按相同规律运动,没有天界和地界之分。上帝被设想为自然这架机器的设计师和第一推动者。

(二)近代哲学的主要建树是对新科学的迎合与推进,它的理性主义特征处处体现着近代自然科学精神。具体表现为:

1、哲学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

近代哲学与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相比,发生了“认识论的转向”,即认识论问题成为了哲学的中心问题。哲学的这种转向不是依靠自身的逻辑和思辨推理出来的结果,而是自然科学这一外来刺激的结果。因此它能反过来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不可取代的保障和导向。

2、近代认识论中有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阵营,两者除了唯名论和实在论这一遥远的历史根源外,还直接地、集中地反映了对自然科学方法的不同理解。

近代自然科学存在着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这两种主要的方法,近代哲学家在对它们的侧重和取舍中,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分歧。

唯理论以数学为知识模型,推崇数学的方法,把天赋观念作为知识的起点,把必然真理作为知识的目标,把观念的内在标准作为真理的标准。

3、近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一样,也有机械论的特征。

机械论是近代哲学的普遍特征,不管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不管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而有机械论的倾向。不过,各派对机械性的因果关系所作的解释,是各有特点的。有的表现明显,有的是间接表现。

4、近代哲学的理论是以自然科学为范式而建立起来的。

从共性来讲,近代哲学一般都采取科学论文的形式,与古代哲学的对话、诗、散文等自由文体,与中世纪以问题为中心的逻辑论证的“学问”,都截然有别。

就个性而言,表现比较突出的样式有: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体系、斯宾诺莎的“伦理学”、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休谟的“人性科学”。

二、近代经验论的开创人弗兰西斯 • 培根

(一)弗兰西斯 • 培根的生平活动。Francis Bacon,1561—1626年。

培根的人格受到质疑的主要两件事:(1)主动指控与他有恩的埃塞克斯伯爵谋反。(2)作为大法官收受贿赂。黑格尔说他“极端忘恩负义”、“参加政治阴谋,做不正当的事”、“犯了最荒唐的贪污罪”。马克思说:“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培根。”

(二)培根对以经院哲学为代表的传统思想的分析批判

1、认为经院哲学以及亚里士多德的科学体系存在着种种弊端,没有实用性。

认为传统的和现实的知识只是为了满足言谈、争辩、宣传、个人名利和个人思辨的需要而存在,却偏偏没有服务于人类的实用性。

他说:经院哲学是希腊神话中的斯居拉女神,虽然“具有一个处女的头脸”,但是却没有生育的能力。

2、培根不仅仅是对经院哲学予以否定,而且深入地分析了传统科学观赖以生存的心理根源和社会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

认为妨碍人们认识自然真理的幻想和偏见称之为“假相”,这些“假相”有四种:

(1)“种族假相”:指人性的缺陷,即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事物的真相。

(2)“洞穴假相”:指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即由于个人的天性不同,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形成的个人的偏见,它犹如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处的“洞穴”。相当于“坐井观天”。

(3)“市场假相”:指语言交往中产生出的误解,即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和混乱而造成的假相。

(4)“剧场假相”: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即人们盲目崇拜各种传统的哲学体系和错误的证明法则,并将其移入人的心中而造成的偏见。

“四假相”说虽然主要是针对经院哲学的,但是它对错误认识所作的根源性的分析,却具有普遍的意义。他看到了人类认识过程的复杂性、曲折性,指出了认识上的主观性、片面性是产生谬误的认识论根源,并且仔细分析了主观性、片面性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条件。它对于人们防止和克服错误认识具有启发意义。

(三)培根的经验论

从最基本的特征看,培根无疑是经验论者,但是,他也认为认识需要理性的参与。

1、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

“人们若非发狂,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当求之于感官。”

2、认为“经验”要符合以下的要求:

(1)作为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的经验必须具有“确实性”。(2)经验应当是丰富的,数量是足够的。

3、认为经验尤其科学实验是真理的保证。

“科学在人的心目中的价值也必须由它的实践来决定。”

4、认为只有将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科学知识。

(四)培根创立的归纳法

培根在经验中看中科学实验,在他看来,因为科学实验讲究科学方法的,而他认为科学实验应用的方法应是归纳法,它是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演绎法的“新工具”。他的归纳法是分三步进行的:

(1)广泛搜集自然史和科学实验的材料。(2)整理材料,为归纳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这一步中,他提出了他的归纳法的核心内容——“三表法”。“本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3)归纳。

该步最要紧的是用排斥和否定的方法,是进行归纳的关键性一环。

三、机械主义的经验论者霍布斯

(一)霍布斯的生平活动

(二)霍布斯的机械论的哲学

霍布斯认为哲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由研究自然物体的“自然哲学”和研究人以及人造物体(国家)的“公民哲学”两个 部分组成。在自然哲学中,他充分利用几何学、力学、物理学的材料,论述了关于自然物体的观点,系统地阐明了机械论的自然观。因此他的哲学的机械论特征主要体现在他的自然哲学里。具体表现在:

1、认为世界和人都是机器。

他认为整个世界是一部由因果链组成的大机器,世界里的每个部分则是大机器中的小机器,人也是机器,只不过它比其他自然物体精巧而已。如他把人与钟表作比拟。

2、把物体定义为“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袤。”

他讲的广袤即广延,指的是物体的大小,这样的物质概念是一个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因此他反对一切主张“无形实体”的说法。

3、把运动定义为物体“连续地离开一个位置,又获得另一个位置。”即认为运动就是机械的位置移动。

4、认为可感性质是偶性。

他认为在物体的一切性质中,只有广延或形状是物体固有的根本特性,是必然的,其余的都是偶然的,如颜色、声音、滋味、冷热、动静等这些性质。他把这些性质叫做“偶性”,偶性就是“某个物体借以在我们心里造成它自身的概念的那种能力。”

(三)霍布斯的社会政治学说

1、社会契约论。

霍布斯是西方政治学说中的社会契约论的创始人之一。

(1)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之前,生活在自然状态中,按照“利用一切手段保存自己”的自然律活动。

(2)认为人类按照“为了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己的权利,在必要时放弃别人也同意放弃的权利”的自然律,必然从自然状态进入人类社会。

(3)认为社会就是人类的契约生存状态,国家是契约的产物。

2、对宗教神学的批判。

(1)认为上帝的观念不是天赋的。

(2)认为恐惧和愚昧是宗教产生的自然种子。

(3)认为神学的传播和教育是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4)认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保护宗教的存在和传播。思考题

1、分析近代的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理性主义特征的关系。

2、培根讲的“四假相”是什么。

3、霍布斯的机械论的哲学的观点。

第十三章 笛卡儿的唯理论

一、笛卡儿的生平活动

黑格尔说,笛卡儿是近代哲学的创立者;罗素说,笛卡儿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始祖。他们的说法应该说是对笛卡儿哲学的两个突出特征——唯理论和二元论的揭示。

二、笛卡儿的方法论

同培根一样,作为一个对以经院哲学为代表的旧知识的批判者,最重要的不是他给人们提供了多少新的知识,而是他给人们提出的获取知识的方法。笛卡儿的方法论代表了近代哲学对自然科学方法的一种理解——唯理论的理解的开始。

1、认为科学的统一性不在研究对象,而在于方法,哲学首先要研究科学方法。

2、认为数学方法是普遍适用的一般方法,它被运用到其他学科时称为“普遍数学”。

3、认为数学方法的两个一般特征“度量”和“顺序”在作为一般科学方法的“普遍数学”中表现为:

(1)度量方法转化为不可量化的对象之间的同与异的比较,即通过概念的比较,把握不同对象之间在性质上和程度上的相似和差异。

(2)研究顺序首先是分析,寻找确定的第一原则,然后再运用综合,从第一原则推导出确定的结论。

以上两个方法特征也就是哲学的方法特征。

4、认为科学方法的规则有四条:

(1)“第一,决不接受我没有确定为真的东西”。

(2)“第二,把每一个考察的难题分析为细小部分,直到可以适当地、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3)“第三,按照顺序,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4)“第四,把一切情况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

三、笛卡儿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

马克思说,笛卡儿“把他的物理学和他的形而上学完全分开”。是的,笛卡儿把哲学比作一棵大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自然哲学),树枝是医学、力学、伦理学等应用学科。

在笛卡儿看来,“形而上学”是指专门研究超感性的对象,如上帝、灵魂、意志等等的学问。在“形而上学”中,他运用他提出的科学方法从普遍怀疑出发,建立起哲学的第一原理,然后确立上帝的存在和推导出关于心灵和物质的确定知识,建立了一个二元论的世界观。

(一)论哲学的出发点——普遍怀疑

笛卡儿的哲学一开始就体现了对理性的推崇,普遍怀疑论是理性的表现形式。

1、认为一切知识都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所谓可靠的基础就是说作为知识的基础的是符合理性的原则要求的,或者说是出自于理性的。

2、认为怀疑可作为考察现有的知识是否具有可靠的基础的有效方法,通过怀疑,发现现有的一切知识所赖以建立的基础都是不可靠的,都被排除在知识的基础之外。

3、认为被怀疑的观念包括:

(1)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它们是感知到的现象,是可疑的(不可靠的),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

(2)关于我的身体的观念,它们也是可疑的,也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笛卡儿的这个对自己身体的存疑想法相当于中国哲学中的“庄周梦蝶”。

(3)数学的观念,它们也是可以怀疑的,因为它们说不定是根本不存在,是“邪恶的精灵”恶作剧般的安置于我们的心灵之中的。也就是说,数学的观念只要是没有经过哲学论证,我们同样可以怀疑它们,它们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

在此有一个问题要同学们去思考:笛卡儿的普遍怀疑的思想与传统的怀疑主义(如希腊的智者派和皮罗主义)有什么不同?

(二)论哲学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的普遍怀疑手段不是为怀疑而怀疑,怀疑不仅是作为考察现有的知识是否具有可靠的基础的有效方法,而且也是寻找知识的确定基础的手段。用他的话讲,“只是要为自己寻找确信的理由,把浮土和沙子排除,以便找出岩石和粘土来”。

1、认为在以上的普遍怀疑中,理性要发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怀疑能否怀疑自身?结果发现怀疑自身是不能怀疑的。

2、认为既然“我在怀疑”是不能怀疑的,而怀疑活动一定要有一个怀疑的主体,“我”就是怀疑活动的主体;这样,由于想到我在怀疑,可以确定地知道作为怀疑主体的“我”是存在的,即“我思故我在”。

对“我思故我在”在笛卡儿的《哲学原理》中是这样说的:“我们既然这样地排斥了稍可怀疑的一切事物,甚至想象它们是虚妄的,那么我们的确很容易假设,既没有上帝,也没有苍天,也没有物体;也很容易假设我们自己甚至没有手没有脚,最后竟没有身体。不过我们在怀疑这些事物的真实性时,我们却不能同样假设我们是不存在的,因为要想象一种有思想的东西是不存在的,那是一种矛盾。因此,我思故我在的这种知识,乃是一个有条有理进行推理的人所体会到的首先的、最确定的知识。”

3、认为“我思故我在”是哲学的第一原理和基石。

笛卡儿在《方法谈》中是这样说的:“‘我思想,所以我在’这条原理是这样确实,这样可靠,连怀疑派的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于是我就立刻断定,我可以毫无疑虑地接收这条真理,把它当作我所研求的哲学的第一条原理。”

4、认为在“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思”包括一切意识活动,不管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或是情感的,都属于“我思”;而且更重要的它也是以意识活动为对象的自我意识,即反思。

5、认为在“我思故我在”中“我思”和“我在”之“我”是同一个实体,“我思”与“我在”之间不是两个实体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本质和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

(三)论上帝和世界的存在

笛卡儿认为找到了“我思故我在”这个知识的基础原则后,接着的工作就是通过它来进一步推导出其他的结论了。

1、认为通过对第一原理的分析,首先得到的是一个关于真观念的标准的结论,即以“思想的我”(自我实体)为标准,凡是

“我们极清楚、极明白地想到的东西都是真的”。或者说一切像“自我”那样自明的观念都是真观念。

2、认为根据以上的判断标准,可以证明上帝是存在的。他把上帝存在的结论作为他的形而上学的第二原理。笛卡儿证明上帝存在的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明白、清楚的“上帝”观念。

其次,他认为“上帝”的观念具有无限的完满性,“自我”的观念只有有限的完满性,从“自我”的有限性不可能产生关于“上帝”的无限性。

最后,他认为“无限完满性”的观念只能是“无限完满性”的现实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必定有一个无限完满的上帝存在,是它把关于自身的观念赋予人类,产生出关于“上帝”的天赋观念。

笛卡儿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安瑟尔谟的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如出一辙的。

3、认为由于有了上帝作为一切清楚、明白的观念的终极原因或保证,因此也可以推导出世界是存在的。他把世界存在的结论作为他的形而上学的第三条原理。笛卡儿是这样推论世界的存在的:

他认为我们有一个“广延”观念,造成广延的观念的原因不是我们的心灵或外部事物,而是上帝。而上帝是无限完满的,它不可能欺骗我们。因此,上帝在我们的思想中产生的观念必定是真实的,我们也就把握到一个与广延相符合的实在世界。

(四)心物二元论

笛卡儿在他的形而上学中同时肯定了作为思想的实体和作为广延的实体的存在,在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时,他通过结合在人身上的心灵与身体来阐述了他的心物二元论思想。

1、认为实体应定义为“一个不以赖其他任何东西而自身存在的东西”。上帝毫无疑问是实体,心灵和物质如果除却了要有上帝作终极原因这一点因素,它们也是实体。

2、认为心灵的本质属性思思想,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广延,思想和广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思想没有广延,广延不能思想,因此心灵和物质是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3、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灵不能相互作用,产生人的心理与生理活动的协调一致的原因是人脑部的“松果腺”。

四、笛卡儿的物理学

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衡量,笛卡儿的物理学即自然哲学与他的形而上学有比较大的差别,基本上是以自然科学的认识态度来面对自然界的。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在他的物理学范围内,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是存在和认识的唯一根据。”

1、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广延性。

2、认为物质和空间是同一的,没有绝对无物体的虚空。

3、认为物质在宏观方面是无限的,在微观方面也是可以无限分割的。

4、认为物质的运动只有一种机械运动的形式。

5、认为宇宙不是现存事物的总和,而是一个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五、笛卡尔哲学在十七世纪的影响

笛卡儿哲学产生后,在十七世纪的欧洲立刻产生了广泛的、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1、笛卡儿哲学遭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反对。

反对的声音其一是来自于罗马、法国和荷兰的教会,其二是来自于法国的唯物主义者伽桑狄(1592—1655)和英国的唯物主义者霍布斯、洛克。

2、笛卡儿获得了许多信徒,追随者从不同方面发挥了笛卡儿哲学。具有代表性的后继者有荷兰的斯宾诺莎和法国的马勒伯朗士(1638—1715)。思考题:

1、解释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2、笛卡儿的普遍怀疑的思想与传统的怀疑主义(如希腊的智者派和皮罗主义)有什么不同?

3、笛卡儿的心物二元论思想观点。

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 2005-6-24 11:09 PM

斯宾诺莎哲学 莱布尼茨哲学

一、斯宾诺莎哲学

(一)斯宾诺莎的生平活动

巴鲁赫(本尼狄克)• 斯宾诺莎(Bauch/Benedict Spinoza)、1632—1677年。

(二)斯宾诺莎哲学的基本特征

黑格尔说:“斯宾诺莎是近代哲学的重点:要么是斯宾诺莎主义,要么不是哲学。”“要开始研究哲学,要必须首先做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它说明斯宾诺莎的哲学具有鲜明的个性。

1、把获得最高的幸福(“至善”)作为哲学的目的。

斯宾诺莎继承和发扬了西方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提倡的关于“知识就是美德”的强调道德的理性本质的传统,把人生幸福定位于精神幸福和通过对形而上学的对象的思辨而获得的心灵的快乐。

一方面是对道德理解得到升华和更深刻的意义(因为他反对把幸福看作财富、荣誉和感官的快乐),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哲学的实践价值。因此他将他的一本主要哲学著作命名为“伦理学”。

2、极力推崇几何学方法,用几何学方法来研究和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斯宾诺莎的哲学研究方法明显受到了笛卡儿的影响。

他认为哲学的正确方法是从真观念出发,并且不断地增加真观念的推理过程。他认为这个方法的步骤是:(1)确认真观念。

(2)从一个真观念推导出其他真观念。

(3)真观念之间的推理要从原因的观念到结果的观念的顺序进行。

(三)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

1、论实体的概念

2、论实体的属性

3、论实体的样式

4、论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的区分

1、论实体的概念

(1)认为实体的定义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或者说“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需借助于他物的概念”。(2)认为实体具有以下的特性: 实体是自因,他的本质包含存在。

实体是无限的,因为它不受任何东西的限制。实体是唯一的。实体是无限的。

实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体是永恒的。

(3)认为实体也叫“神”或“自然”,或者说实体、神、自然是等同的、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

斯宾诺莎认为他使用的“神”不同于宗教的“神”,“自然”也不能作具体的自然物来理解。实体、神、自然都作为万物的基础或本原、原因来理解。

2、论实体的属性

(1)认为实体的属性的定义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它是实体固有的本质特性。(2)认为实体的属性是无限多样的,但是能够被我们认识的只有两个,即广延和思想。

(3)认为每一个具体存在物都有广延与思想两个属性,因此广延和思想不是分别属于两个实体的两种属性,而是属于同一实体的两种属性。

(4)认为实体的两个属性之间是彼此独立,相互平行的。二者各自有自己的样式,但都是同一个实体的表现,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3、论实体的样式

(1)认为实体的样式的定义是:“实体的特殊状态,亦即在别的事物内并通过别的事物而被认识的东西。”它就是个别事物。(2)认为样式是由实体通过属性派生出来的,依赖于实体,但是样式相互之间处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之中。

(3)认为样式分为两个系列:有形事物系列和观念系列。有形事物是实体的广延属性的样式,观念是实体的思想属性的样式。

样式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只在同一个系列中存在,即事物只能与事物相互作用,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互作用,而事物与观念是不能相互作用的。

(4)认为事物的因果系列与观念的因果系列必然有对应关系。因此身体的活动与心灵的活动是可以协调的。实体、属性、样式的关系图:

思考问题:斯宾诺莎的身心平行论与笛卡儿的心物二元论的联系和区别。

4、论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的区分

斯宾诺莎在实体论中关于自然(神、实体)与个别事物(样式)的关系的论述,涉及到了无限与有限、整体与部分、一与多、普遍与特殊、原因与结果、本质与想象、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的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都集中到了他关于“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的区分的论述上。这是他的哲学中最难以理解的内容。

(1)认为作为整体的实体与作为个别事物的总和是不相同的,前者称之为产生自然的自然,即“能动的自然”,后者称之为被产生的自然,即“被动的自然”。

(2)认为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二者具有不同的特性,前者的特性是形而上学进行研究的,后者的特性则是自然科学进行研究的。

(四)斯宾诺莎的真理论

1、认为知识根据观念的清晰程度分为四种:(1)由传闻和符号得到的知识。(2)由表面经验得到的知识。(3)推理的知识。

以上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可合起来为一种,称之为“意见和想象”。

2、认为直观知识才是对一切事物本质属性的直接认识,称之为“真观念”。“真观念”是一切真理的源泉,是正确思想的出发点,是方法论的前提。

3、认为真观念是纯思想的结果,它的标准在于自身,即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性。他把这叫做真观念的“内在标志”。

4、认为虽然真理的标准来自自身,但是“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即真观念与外部对象之间是一致的。他把这叫做真观念的“外在标志”。

(五)斯宾诺莎的人性论和自由学说

1、人性论

斯宾诺莎认为人生的最高幸福是精神幸福,也就是把握自然的生活,而这种对自然的认识不仅仅是外在的自然界的知识,而且是对人自然本性的把握。认为把握人的自然本性更是自由的前提。

(1)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个体都有保存自身的自然倾向,这是被自然本性所决定的行为和意向,是个体的“现实本质”和人类德性的“唯一的基础”。

(2)认为保存自身不仅是消极的维持现状,而且是扩张自身力量和行动的倾向。他尤为强调后者,称之为自我完满。(3)认为自我完满有自发和自觉之分:自发的叫嗜好,自觉的叫欲望。欲望又分两种:意识到完满性的增加是快乐,对完满性降低的意识是痛苦。爱是伴随着完满性增加的原因的观念而产生的快乐,恨是伴随着完满性减少的原因的观念而产生的痛苦。因此,伦理的善恶观不是先天的,而是相对于人们的感觉而言的。

(4)认为因此人的观念与是否获得幸福和快乐有直接的关系,要获得幸福和自由,就应用“理性克制感情,管辖感情。”应该说,斯宾诺莎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但是话又说回来,能象他这样的人又能有几个?

2、自由学说

斯宾诺莎的自由观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

(1)认为由于自然中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一切都是必然的,所以也没有任意的自由。

(2)认为自由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也就是说,人自觉地按自然的本性而存在,就是自由和永恒。就如上所说,是幸福的。后人把他的这个自由观概括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在中国哲学中有自由是“知天命”的说法。

二、莱布尼茨哲学

(一)莱布尼茨的生平活动

莱布尼茨的主要思想:单子论 神正论

(二)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1、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是在对以往的实体论的批判的基础上建立的。(1)对原子论的批判。

(2)对笛卡儿的心灵实体论的批判。(3)对斯宾诺莎的实体论的批判。

2、莱布尼茨认为他提出的作为实体的“单子”是“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单纯’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单子的特征是:(1)单子是“没有部分”的,是“一”,是不可分割的统一。(2)单子没有广延,不是物质实体。

(3)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只能以非自然的方式“突然”地产生或消灭。

(4)单子不受外部影响,每个单子“没有可供外物出入的窗口”。单子之间的关系是由上帝安排的,叫“前定的和谐”。(5)每一个单子具有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单子与单子的区别是质的程度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大小的差别。

3、莱布尼茨认为单子固有的质是它的活动,因此单子是能动的,是无形的精神实体。他还进一步把单子的精神活动说成知觉灵魂,单子的能动性在于表象活动。

4、莱布尼茨认为由于表象的清晰程度有差别,因此单子的质的程度产生了差别。差别分为三个等级:(1)最低级的单子只有细微的知觉。(2)较高的单子具有动物灵魂。

(3)最高级的单子具有理性灵魂。它只存在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

5、莱布尼茨认为有知觉能力的单子是决定万物的实体,世界也就是一个生生不息、常变常新的有机体。

6、莱布尼茨认为虽然单子存在因表象的清晰程度而产生的差异性,但是,由于每一个单子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象整个世界,所以单子的各个等级、各个程度之间不存在截然区别的界限,自然界的各个物种之间是连续的,同一物种内的各个个体之间也是连续的。

7、莱布尼茨认为单子的连续性表现为运动的连续性,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

8、莱布尼茨认为单子的连续性还解决了困扰二元论的身心关系问题。在此可看到心灵与身体是以特别密切的方式相互依存的。

(三)莱布尼茨的神正论

莱布尼茨认为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大问题,特别是关于恶的产生和起源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他认为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不能造成对神的不利的情况的。相反,他应是神的正确性的解释。

1、莱布尼茨根据逻辑规律包括充足理由律的主张,认为必然与自由的关系首先是一种逻辑关系,即必然等于必然理由,自由等于充足理由。必然和自由的关系发生在造物主和被造物主两个层次上。结果现实世界总是有充分的理由存在,而且是最好的的世界。

2、对于在最好的世界中会有恶的问题,莱布尼茨认为在被造物层次上发生的偶然事件都有充足理由,不论是物理的恶还是伦理的恶,都属于上帝创造的和谐的秩序,因而是善的。

3、认为“物理的恶”是“凭借自然的秩序,甚至凭借事物的机械结构而带来的惩罚”。自然的“惩罚”不是对人类的有意伤害,他的存在的充足理由是事物之间互相补偿的平衡。

4、认为“伦理的恶”是为了衬托善而存在,如果没有恶的考验和折磨,也不会有善,恶越大则善越大。

5、认为人的自由在于善恶的选择,并因选择的结果而受到上帝的报偿或惩罚。而上帝惩恶扬善的公正只有在人自由选择的情况下才能显示出来。

第十五章 英国经验论

洛克的哲学 贝克莱的哲学 休谟的哲学

一、洛克的哲学 洛克的生平活动

(一)洛克的生平活动

约翰 • 洛克(John Locke)、1632年—1704年。

洛克一生主要活动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和所谓1688年的“光荣革命”时期。恩格斯曾说他“是1688年阶级妥协的产儿。”

黑格尔说:“洛克的哲学无疑是一种很易了解的、平凡的哲学,正因为如此,也是一种通俗的哲学。”

(二)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1、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

作为经验论与唯理论对立的体现,否认“天赋观念”的存在,理由是:(1)认为“天赋观念”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理论假设。(2)认为“天赋观念”的假设理由是错误的。

“天赋观念”的理由是存在普遍同意的观念,洛克对此的批判是: 第一、普遍同意不一定是“天赋观念”的体现。第二、根本不存在普遍同意的观念。

(3)认为即使把天赋观念看成是只要一提起它大家就会同意的潜在的观念,而不一定是人类实际具有的共同观念,然而,“潜在的观念”的说法本身是自相矛盾的。(4)“天赋观念”论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2、莱布尼茨对洛克的批判的反批判

针对洛克的《人类理智论》,莱布尼茨曾写下《人类理智新论》,在书中对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进行了反批判,对“天赋观念”论进行辩护。

(1)认为洛克在承认知识来源于感觉之外,还认为有反省这一心灵固有的来源,可见洛克也不否认心灵中有某种天赋的东西。因此,“天赋观念”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双方对它的理解有分歧而已。

认为“天赋观念”不是现成的清楚明白的观念,而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在我们心中”。它的作用常常是感觉不到的,但感觉不到不等于不存在。认为洛克关于“潜在的观念”的自相矛盾性的分析是表面的,是他不懂得“天赋观念”的真正内容造成的。

(2)认为经验虽然对于知识有作用,但是它不是知识的唯一基础,因为经验无论是在实验科学领域,还是在实验科学以外的学科领域,其作用都是有限的。

(3)认为经验在知识中的作用是提供了发现天赋观念的注意力,只是知识的机缘,天赋观念才是真理的来源。他针对洛克认为心灵是“白板”的说法,把心灵比喻为有纹理的“大理石”。(思考题:是否有天赋观念?)

(三)洛克的双重经验说

如果说洛克否定天赋观念只是对唯理论的一次摧毁性的打击,但是要解决知识的来源问题还得从正面来提出建设性的主张。为此洛克阐述了关于知识的来源的双重经验说。

1、认为人的心灵原是一块“白板”,上面没有记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诸如感觉、印象、概念、情感等等观念。这是洛克的所谓“白板”说。

2、认为作为观念的来源的经验分为两类:

(1)感觉。它是观念的外在来源,它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

(2)反省。它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它是心灵这个“内部感官”通过感觉而对取得的观念进行反思,和对自身的活动进行反思而得到新观念的过程。

3、认为感觉和反省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但是两者都是观念的等量齐观的来源。

4、认为从反省的存在出发,必然要设定一个主动的精神实体——心灵的存在。

(四)洛克的观念分类说

洛克根据观念自身的构造,对观念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1、认为无论感觉的观念还是反省的观念,都可以分为简单的观念和复杂的观念两种。

(1)简单观念是“只包含一个齐一的现象或心灵中的概念”。它是构成知识的直接对象、材料和要素。(2)复杂观念是“由若干简单观念结合而成的观念”。

2、认为简单观念构成复杂观念的方式有三种:

37(1)相加。它是把多合成为一,由这样的方式得到的观念叫复合观念。如“实体”观念。

(2)并列。它是把几个简单观念或已经由简单观念组成的复杂观念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这样产生的复杂观念是关系的观念。如“因果观念”。

(3)相减。它是把同时存在的观念彼此分开,把复合观念中的特殊成分除去,保留它们共同的成分,由此形成的观念叫抽象观念或一般观念。如“人”观念。

3、认为复合观念“实体”是这样形成的:我们把很多关于性质的简单观念集合在一起,需要一个附着物,我们就被这个附着物叫做“实体”。也就是说,“实体”作为观念是存在的,但是,是否真的存在“实体”则是不知道的,它只是一个必要的假设。因此,上帝、物质、和精神这三个实体都是假设的存在。(1)物质是为了使感觉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2)精神是为了使反省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3)上帝是为了使宗教和道德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

4、认为抽象观念也就是“共相”作为类事物的本质只是一种“名义本质”,即唯名论所说的名称,它作为“实在本质”只是一种假设。

(五)洛克区分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学说

洛克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物体的性质进行了区分和分析。

1、认为我们关于物体的大小、形相、数目、位置、运动、静止等观念,是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观念。由于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与物体的第一性的质是相似的,所以它们也就是第一性的质。因此第一性的质是物体固有的,不以人的感觉为转移。

2、认为我们关于物体的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观念,是物体的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由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在物体中没有相似的性质,所以它们是凭借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能力,在人的心灵中引起的观念。

(六)洛克的知识论

1、认为观念只是知识的材料,还不是知识本身,知识存在于观念之间的关系之中,而观念之间的关系是观念是否相符合的比较。

2、认为知识可以进行分类:

(1)按观念的内容即比较观念与观念是否符合来分,知识有四类,不过这里的知识没有关于外物的知识: 关于观念同异的知识。关于观念关联的知识。关于观念并存的知识。

(2)按我们对观念之间是否符合的知觉的明白程度,知识有三类:

第一,直觉知识:指“心灵直接从两个观念本身,不必插入任何别的观念,就能知觉到两者的符合与不符合”。它有最大的可靠性和明确性。

第二,证明知识:指“不得不凭着插入另一些观念”,来知觉两者是否符合。它不如直觉知识那样明白,但也是确定、可靠的。

第三,感性知识:是对观念与产生它的外物是否符合的知觉,这种知觉必须通过感觉经验才能达到。它没有上述两种知识的确定性,有一定的确定性。

3、认为直觉知识和证明知识是词语的知识,感觉知识是实在知识,两者使用的方法不同。

4、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上,知识不能超出我们所具有的观念范围。超出范围的一切判断都是理论上的假设。

(七)洛克的社会契约论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民主政治理论的基础,它与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的不同特点是:

1、认为人的自然状态不是战争状态,而是和平的、自由的状态,人们在自然状态中平等德享有自然权利。

2、认为在人们享有的各项自然权利中,财产权最为重要。

3、认为由于财产权的冲突,人们的财产权得不到保证,甚至生命权也会受到威胁。订立社会契约是人们为避免冲突的严重后果的手段。

4、认为人们在订立社会契约时只放弃对财产权的判决和执行的权利,把这一权利转让给代理人,之外的一切权利是不可转让的。

5、认为接受大家转让权利的公共代理人也受契约的限制,人民有推翻暴君的权利。

6、认为国家里的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应分开,属于不同的权力主体。立法权是高于一切的权利。

二、贝克莱的哲学

(一)贝克莱的生平活动

(二)贝克莱的基本哲学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的哲学是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的,也就是说洛克的经验论是贝克莱哲学的逻辑起点,但他的理论归宿却是不同于洛克的。他抽调了洛克哲学中作为经验的依托和来源的客观存在的物的成分,变经验论为完全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这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哲学命题上。

1、他认为从洛克主张的人类的知识对象是观念的观点出发,必然得到的结论只能是: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观念,而不是观念之外的事物。

2、他认为如果说可感事物可以在不被感知的情况下存在,那是不合逻辑的。

3、他认为既然一个可感事物只能存在于观念之中,那么它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感知了它。也就是说,在他看来,“存在”的意义限定于认识对象,然后用“被感知”来解释认识对象。即“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显然地把观念与观念的基础两者的关系颠倒过来了。

(二)贝克莱对“物质”实体的批判

贝克莱为服从他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基本观点,必然要否定“物质”实体的存在,即否定客观存在的物质。另外,他对“物质”实体进行批判,也是为了反对无神论,为宗教信仰辩护。他认为承认物质存在的唯物主义是无神论的基础,要排除无神论,首先得否定唯物主义,否定作为唯物主义的基础的“物质”概念。贝克莱对“物质”实体的批判的种种结论也是从洛克经验论中引发的。

1、认为“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因此洛克讲观念的感觉形式有与外物的相似性是不恰当的,由此而肯定外物的存在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他否定观念是对外物的摹写和反映。

2、认为洛克区分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是不合逻辑的,不仅第二性的质是主观的,而且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也是主观的,第一性的质也是只存在于心灵之中。理由是:(1)事物的性质是不可分割的。(2)第一性的质也是相对的。

3、认为洛克为了各种可感性质能有一个不可感的支撑点而假设实体存在,是传统的“抽象观念说”在作崇。

4、认为洛克在他的双重经验说中设定经验的外在的原因是不充分的,只有心灵一个来源就足够了。总起来讲,贝克莱认为物质实体既没有自身存在的理由,也没有成为观念原因的理由,“物质就是虚无”。

贝克莱对物质实体的批判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从一个已有的理论中发现其自身的矛盾,如何去克服矛盾,然后将其发展,形成自己的理论的思想创新过程的形式。他的批判囿于经验的范围内是逻辑的必然。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上的唯物论的弱点暴露无遗。

(三)贝克莱的视觉理论

贝克莱还通过对物体的“广延”属性的批判来反对唯物主义,其批判的基础是他建立起来的视觉理论。

1、他认为视觉与触觉的对象是不同的。视觉的对象是光和颜色。触觉的对象是广延。

2、他认为感觉是复合的,视觉和触觉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视觉的“图像”(光和颜色的混合)包含了对触觉对象的判断,触觉的“印迹”(广延的观念)存在视觉对象的提示。

3、认为由于图像的提示作用,久而久之视觉中就形成了对广延的的联想,这种关于广延的观念则依赖于心灵的的想象。

4、认为建立我们的图像与印迹的联系的“自然作者”是上帝。贝克莱显然反对绝对的空间观,是主观主义的空间观。

(四)贝克莱论精神实体的存在

贝克莱以经验论的原则把物质实体看作是没有必要的假设,但是他并没有在他的哲学中把这个原则贯穿始终,在讨论是否有精神实体存在的问题上,他突破了经验的限制,肯定了精神实体的存在。看来他只要为了符合宗教信仰的需要,可以不管自己的理论是否能自圆其说,采用不同的建立标准的。他既然可以说物质是一个假定,那么他的精神实体又何尝不是一个假定。贝克莱把精神实体分为无限的精神实体和有限的精神实体两种,它们分别是上帝和个别的心灵(“自我”)。

1、贝克莱关于心灵实体存在的论证

39(1)认为感觉要有主体,因此心灵是存在的。

(2)认为观念的产生不能以另一个观念为原因,因此要在观念之外有能动的心灵实体存在作为观念的原因。

(3)认为感觉总是个人的活动,而观念的存在是持久的、连续的,因此在我的“自我”之外还有其他人的“自我”存在。

2、贝克莱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

(1)认为世界上事物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永恒性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2)认为人的观念的真假的差别证明了它们有一个外因,产生一切真实观念的外在的精神实体就是上帝。(3)认为我们关于秩序和规律的观念不可能是个别心灵产生的结果,它们只能出自于上帝。

三、休谟的哲学

(一)休谟的生平活动

(二)休谟的认识论

休谟的哲学与贝克莱哲学一样,也是以洛克哲学为逻辑起点的,但他的理论归宿与贝克莱的不同,他从经验出发,始终贯穿经验论原则,走向了怀疑论和不可知论。

1、论印象与观念的区分

2、论观念关系的知识与事实的知识

3、论实体存在的不可知

4、论因果关系

1、论印象与观念的区分

休谟把洛克的经验对象“观念”改称为“知觉”,通过对知觉的分析论述了经验论的原则。(1)认为根据知觉呈现出的性质不同,被知觉的对象可分为两类:

印象:印象分两种,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其中感觉印象是原初的,来自不可知的原因。反省印象是直接从感觉印象得来的,或通过插入的观念,间接从感觉中得来的。

观念:观念是对印象的“忠实摹写”,是“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的推理中的微弱的影象”。

(2)认为印象和观念的区别是当下知觉和思维(包括想象、回忆)的差别,心灵对它们的知觉的强烈程度是不相同的。(3)认为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来源于感觉印象,但感觉的来源是不能认识的。因此知识是被限制的。

2、论观念关系的知识与事实的知识

同洛克一样,休谟也认为知识是关于观念(知觉)之间关系的知识,并且对知识作了区分。(1)认为观念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类:一类取决于观念自身,另一类则不经过观念而变化。(2)认为知识相应也分为两类:

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是单凭思想就可以推理出的知识。

关于事实的知识:是人们需要观念以外的经验做出判断,加以检验的知识。

(3)认为关于观念关系知识的命题是分析命题,分析命题是必然真理;关于事实知识的命题是综合命题,综合命题是偶然真理,但它可以扩大我们经验的范围。

(4)认为除了以上两类知识,没有任何知识。

3、论实体存在的不可知

休谟从彻底的经验原则出发,否定了任何实体的存在,不过他是以不作判断的态度来处理的。(1)认为物质实体不可知的。(2)认为心灵实体是不可知的。

4、论因果关系

休谟的经验主义和不可之论在他对因果关系的研究上得到最全面的体现,对因果关系的重视,与他认为“一切关于事实的推理,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面”的认识有关。

(1)认为因果观念是这样建立的:我们知觉两个观念在空间相继出现,如果这两个观念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会把先发生的观念称为原因,把后出现的称为结果。

(2)认为因果关系是这样形成的:因果观念久而久之会使我们形成这样的习惯:每当看到一个观念时便联想到另一个。这种在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联想而形成的恒常的联贯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因果关系。

(3)认为因果关系的基础无论在证明知识的范围内,还是在经验知识的范围内,都不能得到解释,即是不可知的。

(三)休谟的伦理学

休谟的伦理观是情感主义的,并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

第十六章 法国启蒙哲学(就到这里,没有德国哲学部分)

一、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

法国启蒙运动是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启蒙运动的组成部分,但它是最为彻底和影响最大的,最具代表性。它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而且在后来的世纪里影响深远。它的特点有:

1、它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历史进步的运动。

法国启蒙思想主要代表了新兴的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愿望,是先进阶级的思想和意识的集中反映,也是对本身就具有直接进步性的自然科学的概括反映。

2、它把理性作为批判的工具和武器,把理性作为至高无上的评判标准。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一面旗帜。恩格斯说:“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3、它的哲学基础主要是唯物主义的。

法国启蒙思想一开始就承认自然的独立性,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发展到最后以“百科全书派”为代表,在哲学上完全是唯物主义的(至少在自然观上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也因此典型地表现了它在近代的最高形态——机械唯物主义。

4、它具有鲜明的战斗性,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法国启蒙运动始终有两个主要的明确的现实目的:

(1)反对法国专制的政治制度,主张建立充分展示理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制度。(2)反对和否定天主教和宗教神学,甚至否定一切宗教,主张无神论。

因此每一个启蒙思想家都是一名战士。恩格斯说,启蒙学者“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后来,“学者+斗士”形成为法国许多思想家的人格特征。

二、早期启蒙主义者的思想

一般认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可根据他们的思想特征划分为相对集中的四类: 一是早期的以“自然神论”为特征、对宗教持较温和的批判态度的启蒙主义者。

二是后期的以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为特征的、对宗教持激进的批判态度的“百科全书派”。

三是代表来自下层劳动群众的先进意识的、以空想共产主义思想为特征的、对私有财产制度持否定态度的启蒙主义者。四是作为特例的卢梭。

早期启蒙主义者主要有贝尔、孟德斯鸠、伏尔泰、孔狄亚克等。下面对他们各自主要的思想观点作介绍。

(一)皮埃尔 • 贝尔的怀疑论

贝尔:Pierre Bayle、1647年—1706年。著《历史的和批判的辞典》。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他是“使十七世纪的形而上学和一切形而上学在理论上威信扫地的人”。

贝尔的思想特点是怀疑论的,即以怀疑论作为理性批判的武器,针对宗教神学,指出一切神学问题和争论都是混乱、无意义的。重要的是他通过怀疑论而得出的两个结论观点:

1、认为理性和信仰应分开,信仰和理性为“双重真理”。

2、认为道德与宗教也应分开。

他认为道德的基础不完全是信仰,理性对实际环境和行动后果的算计也可使人趋善避恶。认为中国就是一个由无神论者组成的社会。

贝尔的观点对于当时来讲当然是惊世骇俗的。

(二)孟德斯鸠的法哲学

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年—1755年。著《论法的精神》等。

孟德斯鸠的法哲学是为了探索法律的形成原因,他把这些原因统称为法的精神。主要观点有:

1、他受当时已有的“自然法”的观念的影响,认为法是“由万物的本性派生出来的必然关 系”,一切实体都有“法”,连神也不例外。

2、认为人类社会的成文法要以人类的自然法为基础,人的自然法与人的本性和生活条件是相吻合的。

3、认为成文法要符合建立政府的“本性和原则”,尤其要适应一国的自然状况,因为地理环境决定着民族性格和社会制度。

4、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自然法派生出三种政体:共和制、君主制和独裁专制。

(三)伏尔泰的理神论

1、他受牛顿的自然观的影响,推导上帝存在是必然的。宇宙需要一个最初的推动者;

有限的物质的运动和引力需要上帝给与; 思维需要上帝置入到物质中。

2、认为上帝仅仅作为宇宙的第一推动者和自然规律的制定者而存在,他在创世后便不再干预宇宙了。上帝犹如一位建筑师。

3、认为上帝的存在对道德世界也是必要的。他说:“即便上帝不存在,也要创造一个。”

(四)孔狄亚克的感觉主义

孔狄亚克:Etienne Condillac、1715年—1780年。著《人类知识起源论》、《感觉论》、《体系论》等。

孔狄亚克的哲学也是自然神论,但是他的理论的特点是对洛克的经验论的宣传和感觉主义的解释。

1、他同意洛克认为认识起源与经验的基本观点,但是不同意洛克的“双重经验说”,认为经验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对外物的感觉。认为反省不是独立的来源,是在感觉基础上进行的。

2、他贯彻机械唯物主义的原则,一反认识论中的视觉中心主义,提出了触觉中心主义。认为惟有触觉才能以身体来认识外部的形体。

三、卢梭的思想

(一)卢梭论自然状态

卢梭也在人类社会以前划出一个“自然状态”,他的所谓“自然状态”的特点:

1、认为自然状态指没有人际交往、语言、家庭、住所、技能的人类最初状态。自然状态的人的全部欲望是肉体需要,没有理性和观念,具有自我保存和怜悯情感等善良的本能,以及区别于其他生物的“自我完善化”的能力。

2、认为自然状态的人还享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和平等。认为人对自然有服从或反对的自由,并意识到这种自由。卢梭名言:“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

(二)卢梭论社会的不平等与平等

首先,卢梭认为人类由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是从天然平等向社会不平等的过渡。关于人类的这个第一个过渡,他主要的观点有:

1、他虽然认为不平等的产生根源于人性的自然原因,但是另一方面他也认为,生产和生产技术发展(特别是金属冶炼术和农业这两种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导致私有制和社会不平等的产生。

2、他认为私有制的出现有许多偶然因素,但它的产生却是必然的。

3、他认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确定。

(2)第二阶段:官职的设置,通过契约建立国家政权。

(3)第三阶段:合法的权力变为专制,富人和穷人、强者和弱者、主人和奴隶的不平等发展到极点。

在卢梭看来,人类的第一个过渡既是进步,也是退步。因此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发展到极点必然物极必反,暴君要被暴力所推翻,社会开始新的平等。

卢梭认为人类新的发展阶段是从社会不平等向社会平等的过渡。关于这个第二个过渡,他认为是通过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重新使人获得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在这里卢梭形成了自己的新的社会契约论,他的主要观点有:

1、认为第二次社会契约与第一次社会契约不同。它是在平等的条件下制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契约。

2、认为这次的社会契约进行的权利转让是一切人把一切权利转让给一切人,这种转让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自由权不会因转让而被剥夺。

3、认为社会契约所产生的结果既不是霍布斯说所的有绝对权力的“利维坦”,也不是洛克所说的只有有限权力的政府,而是集强制的权力和自由的权力于一身的“公意”。卢梭的“公意”概念有两方面的性质:

(1)它是一个抽象概念,而不是集合概念。指全体订约人的公共人格,是他们的人身和意志的“道义共同体”。(2)它是一个辩证的概念。它是包含着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自由和服从的辩证统一的概念。卢梭的社会不平等与平等论具有为革命辩护和倡导人民主权的民主制度的实践意义。

(三)卢梭的良心论

卢梭是性善论者,良心不仅是道德的原则,而且也是知识的原则。他的良心论的主要观点有:

1、认为良心是天赋的自然情感。

2、认为良心在知识和理智活动领域起着判别真假是非的规范作用。

四、“百科全书派”的思想

(一)“百科全书派”的含义和代表

1、“百科全书派”的含义

1751年狄德罗和达朗贝尔开始组织编辑《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简称“百科全书”),1771年完成全书,共三十五卷。因此“百科全书派”在一般的意义上指“百科全书”的编撰人员群体。

“百科全书派”的特别含义指法国启蒙时期的一批唯物主义的、战斗的无神论者。这也是我们在此使用的含义。

2、“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代表

(1)拉美特利:Julien La Mettrie,1709年—1751年,著《人是机器》(1747年)、《人是植物》(1748年)、《各派体系的提要》(1750年)等。著名观点:“人是机器”。

(2)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年—1784年,著《供明眼人参考的论盲人的信》(1749年)、《对自然的解释》(1753年)、《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1769年)、《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原理》(1770年)等。

恩格斯评价他:“如果说,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就这句话的正面的意义说)而献出了整个生命,那么,例如狄德罗就是这样的人。”

(3)爱尔维修:Claude Helvetius,1715年—1771年,著《论精神》(1758年)、《论人》(1773年)。

(4)霍尔巴赫:Paul Holbach,1723年—1789年,著《揭穿了的基督教》(1761年)、《神圣的瘟疫》(1768年)、《自然的体系》(1770年)、《健全的思想》(1772年)、《社会体系》(1773年)等。他的战友称他是“上帝的个人的仇敌”。

(二)“百科全书派”的自然观

“百科全书派”的自然观和物质概念,比起十七世纪的唯物主义来有了重大的进步,克服了一切神学的不彻底性而达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水平。主要表现在:

1、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的统一性的思想,力图克服以往唯物主义者的物质概念的狭隘性,而给它一个更概括的哲学上的定义。拉美特利说:“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着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 爱尔维修说:“物质这个名词只能了解为那些为一切形体所固有的特性的集合。”

2、都一致肯定物质是能够自己运动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霍尔巴赫说:“物质是凭着自己固有的力而活动,并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冲击使它运动的。”

3、都肯定物质本身就具有感受性即感觉能力,从而肯定了意识或心灵只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或功能。狄德罗把“感受性”看作物质的一种普遍的基本性质。

4、狄德罗等肯定物质本身客观地存在着各种性质或特性,或肯定物质是“异质”的,即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客观性质。狄德罗的“物质异质说”。

5、强调宇宙间的万物都处在普遍的、必然的因果联系中。

(三)“百科全书派”的认识论

总的说来,“百科全书派”在认识论上继承了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克服了他的一些唯心主义因素而发展成为较彻底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他们的观点的特点有:

1、他们肯定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但是不同的是,他们把感觉看作一切知识的唯一来源,克服了洛克把感觉和“反省”都当作观念来源的二重经验论的缺陷,而达到了较彻底的反映论的水平。

2、他们也一样反对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特别是反对笛卡儿等人所宣扬的那种“天赋观念”的学说。

3、他们站在经验论的立场上反对唯理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力图把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

4、他们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

“百科全书派”在认识论上的缺陷是,他们的反映论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实践对人类认识的决定性作用,没有正确认识主观能动作用,没有正确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也没有把正确认识看作是一个深化的过程,而是一种“一次反映论”。

(四)“百科全书派”的无神论和反宗教思想

“百科全书派”的无神论的反宗教思想更公开、更鲜明、更彻底、更坚决。具体的方面有:

1、他们驳斥了一切宗教赖以建立的基本原理。

2、他们对特别为基督教所信奉的一些基本教义和信条,都进行了批判和嘲笑。

3、他们不只限于对宗教的教义和神学理论的荒谬性作理论上的揭露和批判,而是对教会及僧侣在实践上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罪恶的欺诈和愚弄,对社会国家造成的祸害,以及僧侣阶级本身的反动腐朽都进行了多方面的揭露和批判、嘲骂和痛斥。

(五)“百科全书派”的社会历史观和政治、伦理观点

1、社会历史观

(1)“百科全书派”的社会历史观的理论基础是他们的人性论。

他们把人只看作一个自然的存在物,即肉体的人,因此每个人的自然本性都是一样的,而人的共同本性就是追求肉体的快乐和逃避肉体的痛苦,即“自爱”和“自保”

(2)认为人也受环境的影响而千差万别,因此“人是环境的产物”。

他们的“环境”指社会环境而不是自然环境,而社会环境又是指政治法律制度,而不是生产方式或经济基础。爱尔维修就说:“人是教育的产物”。

(3)当人们问到政治法律制度的好坏又是如何造成的时,他们认为“意见支配世界”。爱尔维修就认为,政治制度的好坏,取决于立法者的意见。他们的历史观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2、政治观点

(1)认为私有财产和自由是人的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自然权力”,订立“社会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利。

(2)认为人是生来平等的。(3)反对君主专制。

3、伦理观点

他们的道德伦理观是功利主义的道德伦理观。

(1)认为适合于人的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道德行为是适合人性的行为。(2)认为为了个人的利益,应该把个人的利益和别人或公众的利益结合起来。“百科全书派”有关社会领域的理论基本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第十七章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

第一节 康德哲学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 4月22日 — 1804年 2月12日),启蒙运动 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一、自然辩证法的真理观

批判宇宙不变论,提出潮汐摩擦假说和原始星云假说,打破形而上学僵化的自然观,为自然辩证法的真理观发展开拓了道路。

“人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所说的自然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在的、外部的自然界,而是“自在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在我们心灵中所引起的知觉和表象。康德所说的“自然规律”则是这些知觉和表象在我们知性的意识中相互联结的形式。联结知觉和表象的形式不是来自于经验,而是来自于人的理智。因此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不是自在之物自身的规律,而是我们先天就有的形式与经验的综合。他认为自然界的法则即自然规律是由人确立的,没有这些思维形式就没有自然界的法则。这就否认了自然界本身的客观规律。

二、先验哲学

(一)认识论——《纯粹理性批判》

1、感性是主体通过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时空对感性材料予以综合形成感性直观知识的先天的认识能力。数学知识所以可能就在于时空观念的先天性,但是时空直观形式只适用现象世界,与自在之物无关。

2、知性是主体意识从它自身产生的观念的能力,即认识的主动性。提出知性的十二个范畴,范畴不是来自感性对象,是先天的,自然科学所以可能就在于范畴的先天性,同样范畴只能应用于经验,不反映自在之物。

3、理性是人心中追求绝对的无条件的知识的自然倾向,理性的概念是理念。批判形而上学关于灵魂、上帝、宇宙的种种论证,认为不能用知性范畴去规定自在之物。提出理性的四个“二律背反”包含辩证法成分,但是否认矛盾的客观性,认为矛盾只是主观的幻相。

(二)伦理学——《实践理性批判》

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善良意志,即道德来于人理性本身。人心中存在着先天的道德法则,叫做“绝对命令”,善恶观念取决这一先天法则,相符的即善,不符的即恶。绝对命令在现实中不能实现。假定上帝的存在。

(三)美学——《判断力批判》

审美主体是联系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的中介,审美自我是一种“反思的判断力”。分别从质、量、关系等方面揭示美的特质,说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

第二节 费希特哲学

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

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以“自我”为核心,叫做知识学、自我既是理性也是意志,即是认识也是行动,把认识和实践联系起来,知识学提出三个基本原理:1)自我设定自身;2)自我设定非我;3)自我设定非我与自我。费希特企图以自我和非我的同一克服康德的二元论、不可知论,论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

第三节 谢林“绝对同一”哲学

谢林(Schelling 1775—1854)

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以“绝对同一”为核心,包括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前者从自然中引出精神,后者从精神中引出自然。绝对同一是万物的本原,是一种宇宙精神,有一个矛盾发展过程,其辩证法思想为黑格尔创立唯心辩证法体系提供条件。

第四节 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

一、基本原则: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1、思维指的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之外的某种“客观思想”即绝对理念、绝对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不断发展变化,自身包含否定。

2、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指思维是存在的本质,存在符合思维才具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在存在中实现自己,使存在同自己符合、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是一个矛盾发展的过程。主张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一致,因而其哲学是唯心主义辩证的哲学。

二、绝对精神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逻辑学,讲绝对理念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的自我发展的情况,表现为它的各个环节“范畴”的向前推演。体现了本体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提出人类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自然哲学,讲理念的外在化。包括自然界的三个阶段:机械性、物理性、有机性。

(三)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外在化而返回自身从而认识自己。包括三个部分: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哲学是绝对理念的最高体现和最后完成,哲学的发展史就是理念认识自己的历史。

三、黑格尔的矛盾学说是其辩证法思想的精华所在。区分了抽象的同一和具体的同一,坚持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坚持事物自己运动的原则,认为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泉源思想。

第五节 费尔巴哈哲学

路德维系·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 1804—1872)

一、批判宗教神学,坚持无神论,指出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揭露宗教的认识论根源在于人的类概念,宗教的基础是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及依赖感以及宗教的反动的社会作用,宗教批判的局限性在于缺乏阶级观点和实践观点,进步意义在于间接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二、人本学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基础和主体是人。自然界是非发生的第一性实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思维是人脑的属性。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含客观内容。感性和理性是统一的。其局限性表现在:1)形而上学性,;2)直观性;3)历史观是唯心论。

三、撇开人的社会性、历史性。认为人的本质是利己主义和爱,从抽象的人的本质引出道德基本原则,合理地节制自己和对人以爱。把爱神秘化,呼吁建立爱的宗教。

阅读书目: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237—502页。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古典哲学的终结》

思考题:

1、康德的先验认识论。

2、费希特的知识学。

3、谢林的自然哲学。

4、黑格尔思维和存在同一性学说。

5、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第二篇:北大赵敦华教授《西方哲学简史》&《哲学导论》笔记

西方哲学导论 古希腊—中世纪 赵敦华主讲

第一讲 前言

西方哲学史将讲授历史上的主要哲学体系,哲学思辩与论证的方法、训练思维的逻辑与规范、用语言进行较确切的逻辑与语意。课程内容大致分为: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德国哲学。

第二讲 希腊哲学概论

一、希腊哲学的特点:(将希腊哲学与中国、印度哲学比较)1,相同点:①都不是最古老的进化形态,脱胎于古宗教与神话。②诞生年代相近,即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2,不同点:①从哲学与古代宗教、神话的关系上比较。

古印度:哲学与宗教未能彼此区分,以佛教、印度教经典为主。

古希腊:哲学与宗教有了比较明确地划分,以神为理性的化身,批判“神人同形同性论”,自觉地与宗教划清界线,有明显的非宗教性。

中国哲学:介于印度与希腊之间,对宗教敬而远之。

②从表达方式上讲:

印度:以说教为主,但其中充满了思辩的论证思想,代表学说是因明学,以因明学认证教义。

古希腊:以说理为主,以论辩、讨论为主来说明哲学道路。(理性精神)

中国哲学:在说教中说明道理,介乎二者中国,名家亦有论辩成就。

二、古希腊哲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

1,Physis = nature =自然 指的是运动变化的原因

表达了古希腊哲学的思辩性,按亚里士多德所言,哲学起源于诧异。希腊人由于航海原因,对天相变化十分敏感,由此引发了对运动变化及其原因的思考。这一派哲学爱就被称为自然哲学家,这一派进而引发了后世的物理学的诞生。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是早期的天文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等。代表人物为泰勒斯(Thales)。

2,Arche =beginning =本原 指的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的名称和代表

古希腊人认为事物的本原决定了其发展与归宿,即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这样就可以寻找到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于本原的关注,反映了人类的心理需要。这种对本原的探索又可分成两类:①对自然本原的探索:②对社会本原的探索(中国古代的神话,如中国的三皇五帝的传说)但二者差异之大,令人惊诧。①则体现了理性的光芒;②则看来较为荒诞,原因何在? 3,Cosmos =cosmos=宇宙 指的是天地之间所有的事物的总体以及这引起事物之间的秩序。

4, philosophia= 哲学。指“爱智慧”。智慧指对于世界本原的思辩,“爱”即是沉思和静观之态度。是理性光芒的体现。

5,schale = spare = 闲暇

由于希腊思辩要求静观性思维,故需要一种在闲暇条件下的思考。一方面哲学家在当时都属于贵族,但为什么希腊贵族要以闲暇去思考呢?亚里士多德提出贵族的特征是高尚,而贵族的高尚生活恰恰体现于(1)战争(2)狩猎(3)哲学思考中。希腊人的文明恰恰表现在诸如几何学、天文学等方面构成了当时而言的科学体系,特别是形成了以学院、学园为中心的理论中心。

第二讲 早期自然哲学家一、四派十家学说的本原学说

伊奥尼亚派:变化的一

爱利亚派:不变的一 毕达哥拉斯派:不变的多 元素派:变化的多

在古代希腊人那里,科学、知识、哲学是不分的。Espisteme(知识)= knowledge =science。早期希腊哲学就是知识的总汇,自然哲学家在当时又代表了早期科学家,如物理学和数学的角度来看待本原问题。数学:毕达哥拉斯学派

物理学:宏观宇宙学:伊奥尼亚派 微观结构学:元素派 逻辑学:爱利亚派

二、伊奥尼亚派:

伊奥尼来是一地名,是东西文明的交融点,这一地区出现了最早的哲学家。

1.泰勒斯:提出水是世界的本原。突破了神话的世界观。探讨自然的本原问题,强调观察思考,为早期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铺垫。泰勒斯对他自己的本原说进行了经验上的和理论上的论证。“水是万物的灵魂“,这里的灵魂就是万物能动的力量,他依据古动脉人的宇宙世界观的图式进行了宇宙世界观上的思辩式的论证。泰勒斯同时承认水的运动和变化转化。

泰勒斯以水为本原,主要强调万物之本来面目和运动变化的原因与力量就是水。

2.阿那克西曼德:以“无定”(Indefinite)为本原。“无定”类似于中国《易经》中的“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也类似于印度“五大”(地、水、火、风、空)中的“空”。他为了保证万物性质转化的逻辑上的可能性,故提出“无定”本原说。“无定”中包含了无尽的彼此对立的属性,经过分化才形成各自的特性,而万物之灭亡也就化归于“无定”。

3.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本原必有一定的形象和属性,认为“无定”的分化转化理论不圆满,同时也认为本原也不能像水那样具有有限性。故而他认为本原应当有一定属性同时又兼具无限性,提出了“气”本原说。这一时期哲学传统中体现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在探索趔问题上表现了极大的执着精神。

4,赫拉克利特: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伊奥尼来派的资料,尚有不少残篇传世。提出了“火”本原说,以火的剧烈性来论证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源。他提出“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又在一定分寸上熄灭。这种“一定分寸”即“逻各斯”(Logos)可以说开创了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源流。Logos相当于“道”,本义是话语。Logos : ①word;②reason理性③规律(客观的)。他以理性的客观规律来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始终。Logos体现了变化事物背后的规定性与不变性,还因为这种logos使事物处于变化中,使万物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即是他物又不是他物,这样万物处在无尽的运动变化过程中。

三、爱利亚派

1,克塞诺芬尼:划清了哲学所探计的最根本的原则,与宗教崇拜的神的区别,开创了西方哲学学风传统。2,巴门尼德:提出了本原“是者”(being)必须参照becoming。Being和becoming的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巴门尼德从语言中指示的对象为Being,表征了一个最宽泛的指示一个最宽泛的对象范畴,有人把being译为“存在”,但存在只是being的一个属性方面。作为逻辑抽象的being超越了时空,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存在。Being代表了形式逻辑的成果,becoming则代表了辩证逻辑的成果。

巴门尼德还强调being是一种不变的一:①不生不来;②静止不动;③唯一性:是者的逻辑意义是不会有改变的。如A is B,C is D,尽管A不同于C,B也不同于D,但是这二句中的“is”反映的是者状态是唯一的,表述功能是一样的,表达了逻辑状态与逻辑原则的普遍性唯一性规范性。

巴门尼德是从逻辑和语言的角度推理这种“是者”,巴门尼德的观点与科学实证的思想相去甚远。逻辑与科学的关系是必然性与可能性、应然与实然的关系。特别是在科学尚未发展起来的时候,逻辑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必然性就是一切可能性的总和,是对一切可能性的穷尽)。而这种逻辑诞生就为成就一套科学的体系提供了可能性。巴门尼德就是最先将逻辑与物理相联系,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比巴门尼德和德谟克利特,在本源表达上是being和becoming的区别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区别,而西方哲学则是主要沿着being的道路前进宾。而相反地,中国哲学则比较强调“生”(becoming),同时,巴门尼德那里本原是being,是逻辑的考虑而这种“是者”是一切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现实性与可能性尚未分化明显时;being也作为一切现实性存在的。而对于nonbeing是代表了一切不可能性,是无法被思想的、无法被表达的。但是由于巴门尼德混同了物理与逻辑、现实与可能,也就在其学说的内部产生了混淆与矛盾。如:being到底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是时空内的,还是时空之外的?巴门尼德用逻辑的角度分析推理世界的本原,却不得不以物理学的观点来描述being作为本原的特征。这样就容易造成不一致的地方,总之,巴门尼德就是以逻辑的观点看待物理世界。

3,芝诺悖论: 论证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以归谬法来制造运动的悖论。多的悖论。这种归谬法即:A→非A 悖论之一:运动必须达到目的地→永远无法达到目的地 二:运动的快慢,快大于慢→快者追不上慢者 三:飞鸟之影,未尝动也

动者非静→动者实静 四:1→1/2

四、毕达哥拉斯学派: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理由:1,数学的规定性要比物理规定性更加普遍

2,几何与数字的对应性,一切几何体都可以还原为数字。社会的现象与数学的数字相对应,可以归结为数字。

毕达哥拉斯之所以提出数本原说,也与其哲学观(哲学是追求和谐的学问)有关,而这种和谐主要是数字的和谐,这样音乐与哲学的作用是净化人的心灵。发现和谐,使毕达哥拉斯不仅作为一种哲学派别出现,同时也可以作为宗教的派别的身份的出现。

五、元素派

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从微观角度解释世界本原 1,“根” 四根说(恩培多克勒)爱、恨

2,“种” 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种子:可感性质的最小单元。

提出了心灵(nous)的概念(mind,心灵,intellect,理智)与万物相分离的纯粹的不可见的能动的东西。在他之前有灵魂(psycho-soul-灵魂)的概念,而这种灵魂并非是单纯精神世界的,而是泛指一切组成世界的能动力量。灵魂存在于万物的内部,与万物不可分割。

3,原子论 原子(atome)是充实而不可分割的,是通过推理得到的结论,更加看重常识经验。以空隙来理解运动,空隙就是虚空,他们又回归到了赫拉克利特的学问主题。遵循了科学的简单性原则,不到必要时不作过多的假设的。原子的性质取决于:①形状不同;②位置不同;③顺序不同。以原子在虚空中的无序的旋涡运动,以偶然的运动结果解释万物生成消亡的必然性。

第三讲 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

一、智者运动的兴趣与学术风气的转变

由自然转向人事。苏格拉底在研究自然之后,对自然哲学进行了批评、认为以研究自然来解决本原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他也认为一切自然哲学家目的亦不明确。他认为智慧都是人事处理中所表现出的技能,而非为了智慧而智慧,走出了思辩哲学的范围。

智者指的是最早的一批教师,他们把智慧当作一种说话的艺术,智者表现为话语的风度优雅、举止有态,特别表现为雄辩,这也与雅典政治体制的需要有关系。故而在那个时期,修辞学、论辩术尤为风行。在这批老师中,苏格拉底传授知识时,从不像智者那样去收费。因为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所教授的并非智慧,他 3 自己只是教青年人以同样的态度去追求智慧。而智者则以教授智慧为职业来挣钱,而学生也是以能胜讼为目的,这些人都是以智慧为炫耀的。这种态度与苏格拉底的态度大相径庭。普罗泰戈拉提出:①一切事物都有其相反的一面;②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个人感觉为尺度)。体现了智者学术特点:①怀疑主义;②相对主义。这一时期的思想一方面针对于自然哲学家,另一方面针对于一切旧的习俗,动摇了旧思想,旧习俗,同时帮助了新思想的形成。但他们的这些思想对于哲学的发展而言却是有害的,失去了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的动力。

苏格拉底厌弃智者的诡辩和用来炫耀的智慧。在《柏拉图对话集》中的《申辩篇》中强调了哲学的精髓:①热爱智慧;②言行一致。苏格拉底坚信一个原则:“德行就是知识”,他坚信存在着确定的知识,而原则也不能怀疑。在这方面苏格拉底走出了智者的怀疑主义,这样,苏格拉底就在倡导一种知行一致的风气。一个人一旦认识到某一知识的好,就会必然地身体力行去实行的,这即是德行。苏格拉底又从另一方面提供论据,即:“无人有意做恶”。因此苏格拉底不太关心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关心道德问题,而且苏格拉底一生都没有著述留世,这与孔子十分相似。但他毕竟把知识与德行联系起来强调用理性却把握善。在方法上,苏格拉底认为有效的研究方法即交谈对话,苏格拉底把之比喻为“助产术”:①交谈:探计智慧的人恰恰是自己认为没有智慧,就如助产人自己不生产一样,只是帮助真理出现;②对话中的提问者必须有高超的判断力、帮助人进一步接近真理,就如助产人对于胎儿状况的判断一样;③对话中的回答者,不得不一再修订自己的学说,这是一件十分痛苦的,如同临产之苦痛。这样在对话中,可以使真理在人的心灵中逐渐地展现出来。因此,真理是无法传授的。苏格拉底的教学可贵之处在于:①教育人以一种方法,给人一种研究思路。②强调主体自己去认识真理,真理(aletheia)原意是“解蔽”,这与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真理之真理观有关。只要强调解蔽就可以了,这也是苏格科底反对自然哲学家向外部世界去寻求趔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认为真理就在于人的心灵之中,也正是由苏格拉底开始使哲学研究得以转向研究人的内心世界。

第四讲 柏拉图哲学

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品格力量,以思想指导政治,以哲学反对智者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追求真理的确定性,希望以之扭转和改变被智者带坏的国家政治,柏拉图借助神话、对话表现哲学思想,使哲学思想形象化。

苏格拉底摆出“认识你自己”的原则,但却未能明确地解说:为什么真理会存在于心灵当中呢?为什么在心灵中会存在普遍的真理呢?柏拉图则为真理寻找到了一个外在的存在依据,众多的心灵对应于同一现实或事物,这是一种理念的存在,理念即Idea或Form,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伟大成果。柏拉图对于理念世界的论证,源于“同类相知”理论,即“相似的能力认识相似的对象”,如以理智(intellect)去认识理念对象(intelligible);感觉(sensation)认识感性对象(sensible)。柏拉图承认感性世界正如赫拉克利特所看到的那样,是充满了运动变化,在可感对象中充满了becoming的状态,而对这引起可感对象的见解即是意见。而在理智世界中所看到的真理与理性是确定不变、永恒存在的,这些可知对象充满了being的状态,对于这引起可知对象的见解即是知识。但柏拉图并不完全否定意见的价值,在传统的是、非的“两分法”的基础上,柏拉图则发展出了是、非各半的中间状态,即产生了“三分法”。洞穴的比喻

苏格拉底提出讨论的“谈话”的方法,但没有说明这种方法能够生效的原因,即缺少方法论的依据,柏拉图则为这种方法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以灵魂的学说来支持这种方法。

苏格拉底认为“善就是知识”,而柏拉图则采用了德性三分法:智慧、勇敢、欲望,以三种德行对应于三种不同的社会阶层,智慧、勇敢后来成为西方社会中“四主德”的两个。

第五讲 亚里士多德哲学

亚的体系包括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和艺术。理论体系包括第一哲学、数学、物理学。实践体系包括政治与伦理学。艺术节,主要是语言艺术,包括修辞学和诗学。柏拉图以数学几何的方法、文学的气质去构建自己的体系,而亚则以逻辑学的方法、思辩的气质构建自己的体系。

一、物理学

“自然”万物运动的原因,结合了运动与本原的两个方面,以质料、形式、缺乏为本原构造运动,“以一种已有的形式问一种应该有但尚未实现(缺乏)的转化,涵盖了数量、形式、移动等运动方式,表达了“现实”与“潜能”的关系,因此“现实”与“潜能”是物质运动的两大本质。而在运动因素与原因上,亚又提出“四因说”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目的因是亚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即“缺乏”是实现潜在的趋势,强调了万物内在本质上的特征,是与“必然性”联系在一起的。在讨论位移问题时,亚提出了“位置”的概念(万物的界限),这样空间要领在亚那里就没有关系了,将“空间”特征的“位置”概念溶入了万物本身是万物的一部分属性,这样“虚空”的概念在亚那里就没有意义了。位移反映了万物之间位置的侵占性,而且也就必然地走出圆周运动的概念,才可以填补万物原来的位置。同时又以“自然位置”来解释万物位置上下、轻重特征,同时以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分别为完善的运动和完善的运动。

二、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本义是“物理学之后”。其含义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由讲课先后顺序,二是按照深浅程度。亚提出了世界本原的“是者”概念,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由逻辑学与物理学两种途径来理解。亚反对辩证法,提倡是者的逻辑学意义,特别是直接判断的作用。以一个实体和九种属性构成了十个范畴,而“是者”的核心属性就是“实体”,指代的是万物本身,这是万物本身最源初的状态,也可以说“实体”就是“个体”,是一种“实指概念”。是者的表达方法:①S是P(属性)②S is S。

There is S.③S是df(定义)

df是S。这不同于“S是P”,因为不可以将P与S互换位置。P(属性)是依附于主词S,因此实体又是形式。

在物理学角度,以质料与形式的角度去理解运动的实体,运动的物体即是实体,而实体亦有等级,质料成份越少,形式成份越多,实体层次越高;反之,实体层次越低。低级实体的形式是上一级实体的质料,实体大致分为:①运动的可朽的;②运动的不朽的(天界);③不运动的不朽的(第一推动者),在终点是纯形式的实体,即第一推动,它是以精神的力量(思想的思想)推动世界的运动,这也是神的概念(①纯形式;②思想的思想;③第一推动者),这也是最高的统摄原则。

形而上学是对两条路线的延续,一条是物理学,一条是逻辑学。如对“是者”的探讨,“是者”并非是一种纯粹的逻辑的概念,但以逻辑、语言的角度对“是者”的理解是较易为人所接受的,“是”(being)代表了印欧语系的语言逻辑,而赫拉克利特的逻辑反映了“becoming”式的辩证性思维,而巴门尼德则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探讨的,但他并非自学地从逻辑角度探讨的。他作了一个大前提:每个词都与一个具体的意义相对应的,或者说,词必是有意义的。而柏拉图则总结赫、巴二人学说,以分有说,使万物包含了两个对立的矛盾一对理念,调节了二人的冲突。而亚里士多德则建立了逻辑学的构架,总结了“是”be的三种含义:①判断之联词;②指称主词自身;③定义的联系与对应。由此出发,亚里士多德则总结实体的三大概念属性,特别是“是”的第②种含义是体现了“存在”的概念;而第③种含义中则体现了“本质”的概念。由此,西方哲学中的“存在”与“本质”的概念就出现了。而“是”(be)之有意义在于它与万物相对应。这样,亚之功绩在于开创了一个哲学的新时代,指明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即“是者”(存在与本质),同时也限定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哲学研究的方法――逻辑学,这样,在形而上学体系中,直到黑格尔之前,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形式逻辑为主,而至黑格尔才把辩证法引入形而上学的体系,在划分了知识体系的等级中,也造成了本质探究中的等级,至高者为“神”,与之对应的最高知识即“神学”。

三、灵魂学说

该学说包括了两大分支:①作为自然哲学(物理学)的一大分支;②作为认识论。在物理学中,亚作了等级的分类:无机物→植物→动物→人。而无机物与。。。(少一页)

的德性”,也排斥“不德性的快乐”

当然亚更强调“德性”,认为快乐主要还是与外部条件的关系更密切一些,而德性所代表的是以实践的理性去达到至善的幸福,这里涉及到了人的思想与选择的层面,这样德性又与理性观联系在一起了。而中道观,这里讲的另一种理性的标准,以“过”为主动的恶,以“不及”为被动的恶,而只有中道才代表了“至善”的标准,也可以说是实践理性的标准。

五、政治学

“人在本质上是政治的动物”。认为人追求至善必须是在一个团体当中实现,故必须有政治。对政体的评价也应用了中道思想,把政治学视为伦理学的延伸。

第六讲

伦理化的哲学向伦理化的宗教之转变 一,伊壁鸠鲁派,快乐主义

人生的三大障碍:①命运;②对神的畏惧;③对死亡的恐惧。对命运的理解:以原子论作规定性的解说,原子的偏移与碰撞。对神的理解:把神作为原子的运动

对死亡的理解:未死亡时死未来,死若至时自己岂能知

二、斯多亚派,强化了命运观,以“LOGOS”解释命定论。强调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命运及一切义务。不动心。

三、怀疑派

强调不动心而获得幸福,以怀疑的理性对待独断的理性,从思辩的角度谁了感性、理性都不能理解和掌握真理。

四、新柏拉图主义

太一 →(流溢)→ 理智 →(流溢)→ 灵魂 →(流溢)→ 肉体(灵魂的质料)

善 ←(上升)← 理智 ←(上升)← 自我 ←(上升)← 肉体(恶)

五、总结

以理性构造了伦理学的体系和框架。但以上四派混淆了人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但以上四派对于少数人而方是清淡之资,但对于多数人而言是虚伪之说教。

六、基督教哲学:强调实践、实践哲学以及实践结果。在长期的碰撞冲突中,基督教哲学取代了古希腊哲学。尽管从外部条件与内容差别上看,两种文化之成败系于基频教之尚于伦理,恰可满足时人的道德追求和实践需要,基督之“爱”的戒律,爱人爱神之真,这种爱超脱了血缘关系。爱是爱那些弱小者,以最慈于弱者之法去理解人与人的伦理实践。

第七讲 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神学连结了古希腊哲学与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的两大时期,中世纪神学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开创了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的风格和先河,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所看到的古希腊哲学 6 往往是基督化了的古希腊哲学。本讲以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为立足点。

中世纪哲学中的“中世纪”并非世界史上的概念,而是思想文化史上的概念,围绕基督教历史的产生、发展、衰落的历程,讲解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基督教哲学兴趣于公元1世纪,衰落于文艺复兴时期。当今,新托马斯主义者对“基础教哲学”的概念提出质疑,而法国的巴黎学派则坚持这一概念的合理性,争论的焦点在于基督教继承古希腊传统的问题。

中世纪的哲学传统有三:(1)信仰主义,(2)理性主义,(3)理性辩护主义。都在坚持宗教信仰时,对理性的地位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三者在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规模的争论,深刻地影响了基督神学的传统。早期以教父哲学为特征,理性辩护之代表为物为奥古斯丁,信仰主义之代表为德尔图良。理性主义当时不占主流,被斥为异端。而以奥古斯丁的学说为权威,反映了古希腊逻辑证明与宗教信仰之间的融合。经院哲学的产生也是受到了以上三种立场争论较量之结果,而逻辑辩证法是否能够应用于神学体系。信仰主义坚决反对将辩证法应用于神学。而理性主义代表人物阿伯拉尔(Ablard)主张反辩证法作为判别信仰真假的标准,并开创了经院哲学的基本方法。理性辩护派仍在坚持信仰的同时使用辩证法。经院哲学的高峰是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这一时期信仰主义以Bonaventuras为代表反对亚里士多德哲学,而接受奥古斯丁的立场。理性主义代表为阿维森那派。

中世纪哲学可以用数字来表示为“1331”:1,指一个重要、首要的问题,是指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题。3,指围绕这一问题产生的三个派别:信仰主义、理性主义、理性辩护主义。3,指三派论争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父哲学阶段;第二阶段,12世纪经院哲学的早期,以安瑟尔谟为代表;第三阶段,托马斯•阿奎那。1,指中世纪哲学都关注的问题,对上帝的存在的证明。

另外一版本笔记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笔记 第一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

用美国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

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

当然它这种地位是与希腊哲学处于哲学的素朴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应在历史中理解它的地位。

二、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

(一)从外部条件来讲:

1、以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但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是希腊哲学产生的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

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有助于激发智慧和意志,开 阔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眼界,活跃批评和思索的精神。

2、政治制度的特性有助于理性的发现。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是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

从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中可见到神话中的哲理特征。克塞诺芬尼:“凡人们幻想着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凡人一样的音容相貌。”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

(一)希腊哲学研究的问题由外在的自然向内在的人类本身转移的特点。

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的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的综合哲学体系。

(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

1、静观:

2、辩证:

3、演绎:

4、理智:

5、实践:

四、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

1、自然:

2、本原:

3、基质(始基):

4、存在(是者):

5、理性(逻各斯):

6、灵魂(心灵):

7、原子:

8、宇宙:

9、神:

对希腊哲学中的范畴的含义的理解,尤其要根据其在文中的关系来进行理解。

思考题

1、解释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范畴:自然、本原、基质(始基)。

2、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是什么?

3、分析希腊哲学的产生原因。

第二章 早期自然哲学

包括:

(一)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

(二)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

(三)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

(四)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

一、米利都派

(一)泰利斯(Thales、鼎盛年为公元前585/584年)

哲学观点:

1、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本原论)

2、认为万物都充满着神灵。(物活论)

(二)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为公元前570年)

哲学观点:

1、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定”(无限者)。

2、认为万物的生成是的“无定”分化,万物的消亡则是万物归复于“无定”。

3、认为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他把这叫做“补偿原则”,这也意味着他第一次明确的表达了运动必然性和原因的观念。

(三)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年为公元前546/545年)

哲学观点:

1、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

2、认为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

以上米利都派三个代表人物的哲学观点的联系:

从他们的各自观点看,他们都认为万物产生于一个本原,或者说万物可用一个原因来说明,而且都承认万物的运动变化。但是,在对本原进行说明和规定上,在对本原与万物之间的生成与被生成的关系的说明上,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体现了对一与多的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扩大和丰富。

二、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鼎盛年为公元前504-501年)

他的哲学观点要比米利都派更丰富,尤其是在关于运动和变化问题的认识上。

(一)火本原说

包括2个方面的意思:

1、从外在形态来看,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火转化而成。

2、从内在本性来看,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样永恒不变的原则。

(二)逻各斯学说

1、逻各斯的含义:

2、认为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靠理性才能发现它。

(三)生成辩证法

1、向对立面转化的关系。

2、对立和谐的关系。

3、对立也是同一的关系。

4、对立是相对的关系。

三、毕达哥拉斯派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鼎盛年为公元前532/531年)

主要是“数本原说”。

(一)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是数的规定性。

(二)认为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

爱利亚派

爱利亚派产生于意大利南部的“爱利亚”城,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与公元前5世纪之间,实际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巴门尼德,其他代表人物有克塞诺芬尼、芝诺。

(一)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鼎盛年为公元前540年)

他的理论表现为一种“神学”,主张“一神论”,反对多神论。

他的神学观点的哲学意义在于他讲的“神”所具有的唯一性、绝对性、普遍性和不变性,具有对世界的根本和最高存在原则的规定性质,这一点是后来爱利亚派的哲学中心思想。

另外,他讲的“神”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领会和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哲学范畴的意义。

(二)巴门尼德(Parmenides、鼎盛年为公元前500年)

他的哲学不仅仅代表了希腊早期自然哲学里的一派观点,而且他对自己的哲学观点的论证是思辨的,即通过分析概念的逻辑关系来得出结论,证明观点,他的思想的思辨性和论辩性具有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水平,对后来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要哲学观点:

1、提出“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它最具对世界的概括性和统一性。

2、认为对“是者”的认识有如下两点是重要的:

(1)“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它不可能存在。)。

(2)“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能被思维者和被存在者是同一的)。

因此他反对认为“是者既是又不是”这样的看法。

3、他认为“是者”有如下的性质,并进行论证:

(1)不生不灭。(2)连续性。(3)完满性。

在他看来,这三个性质与用感官把握的世界的性质是相反的。

4、与他的“是者”论一致,他区分了“真理”和“意见”两种认识对象以及相对应的两种认识能力。

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的意义:

(1)他用“是者(存在)”这个从具体感性事物中经人们头脑反映出来的事物的共性,作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这是人类认识的一种进步,表现了从个别向一般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的意义:

(1)他用“是者(存在)”这个从具体感性事物中经人们头脑反映出来的事物的共性,作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这是人类认识的一种进步,表现了从个别向一般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2)他在哲学上提出了“存在”和“非存在”、本体和现象、真理和意见、一和多、永恒和生灭、运动和静止、可分和不可分、连续与间断等对立概念和现象,蕴含着辩证法的因素,给后人提供了可探索的一系列问题。(3)他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的观点。(4)他在哲学史上开了逻辑论证方法的先河。

(三)芝诺(Zenon、鼎盛年为公元前468年)

他以提出否定运动的论证而著名,而且使用的是反证法,亚里士多德因此推他为辩证法的创始人。

芝诺否定运动可能的4个论证:(1)“二分法”:

(2)“阿基里和乌龟赛跑”:(3)“飞矢不动”:

(4)“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芝诺还有否认存在是多的思想。芝诺论证的意义:

(1)就他的论证本身而言,他向人们提出了连续和间断、无限和有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一和多、不变和变之间关系的讨论。(2)他的论证揭示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矛盾方面。

五、元素派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划分,“元素派”指在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那些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组成事物的不可分割的物理单元的哲学家。主要包括主张“四根说”的恩培多克勒、主张“种子说”的阿那克萨戈拉以及原子论者(单独介绍)。

(一)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Empedocles、约公元前495—前435年)

1、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2、认为万物的生成和消灭是无休止的循环运动,四根在运动中是不生不灭的。“从多中生一”和“从一中生多”。

3、认为四根的组合和分离不是其自身的能力,有另外的力量造成,它们是“爱”和“恨”两种力。四根实际上变成了六根,而且“爱”和“恨”被赋予了道德和审美的价值。

4、在他的四根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是“同类相知”的理论。

同类相知:由于人和外部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根和构成事物的同类的根相接触时(叫“流射”),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思想则是“流射”顺利的、全面的、清晰的感觉。

(二)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

(Anaxagoras、约公元前500—前428年)

1、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对于“种子”他认为它们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

2、他也认为种子本身没有致使种子结合和分离的力量,产生万物的能动力量在元素之外,叫做“心灵”。他并且第一个把“心灵”理解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力量。

3、与恩培多克勒不同的是,他提出认识是“异类相知”的理论。

异类相知:指认识是由事物的相反性质所造成的相反活动。

认为可感性质包含着性质对立的不同种类的种子,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那一类种子决定了这一可感性质,但可感事物中还包含着少量由其他类种子构成的感觉不到的性质,正是这些感觉不到的性质使得那个可感事物的性质被感觉。

五、原子论

原子论也是元素论,不过它比其他元素论要简单得多,使得其在说明世界时更简单明了。创始人是留基波,典型的原子论者是留基波的学生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Democritus、鼎盛年为公元前435年)

(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即绝对的充实,指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虚空”: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它对于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

(二)他认为原子的性质有:

1、原子本身是不生不灭的,原子的结合使万物产生,物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

2、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在性质上没有差别,是相同的,仅在形状、体积和位置排列上有差异。

3、原子处在漩涡运动之中,漩涡运动就是事物生成的必然性。这时物质自动的思想,排斥了元素派用外在因素来说明运动的缺陷。

(三)认为心灵和灵魂实际上是精细的球形原子。

(四)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上提出了影像论和约定论。

1、影像论(流射说):认为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印象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

2、约定论:认为对于象声音、颜色、味道等的感觉,不是依事物的本性生成,而是人为造就也就就是约定的。

德谟克利特还有根据原子论而发挥的伦理思想。思考题

1、伊奥尼亚派关于世界的本原的各种说法。

2、解释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

3、赫拉克利特的素朴辩证法观点。

4、毕达哥拉斯派的“数本原”观点。

5、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的意义。

6、恩培多克勒的“四根”是什么?

7、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主要观点。

第三章 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

一、智者运动

(一)智者和智者运动

1、智者:

(1)“智者”原义:有智慧的人。

(2)“智者”在此所指:即“职业教师”,专门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而“智慧”主要指演说和辩论的技巧。

2、智者运动:由智者的思想及影响所形成的反传统潮流,既有启蒙的意义,同时也对文明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二)智者运动的原因

1、为适应人们对社会时尚的追求。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追求目标。

2、为适应希腊尤其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需要。高超的论辩和演说能力是在民主政治的竞争中成功的条件。

(三)智者在社会政治批判上的两种学说

1、“自然说”:

该学说在讨论人事问题时,认为应按照人自己的本性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在智者看来,法律和习俗等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至于对人的本性(即“自然”)是什么,存在不同的看法。比如有“弱肉强食说”(斯拉西马库)、“天生平等说”(希庇阿斯)等。

2、“约定说”:

“约定”指非自然的社会属性,该所强调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物的区分,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对于人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智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提出是民主制度的,有的提出是法制的,有的提出是德治的。

3、“自然说”和“约定说”是智者对人共同生活的性质的不同看法,但是,它们都是在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的批判中形成的。

4、智者批判精神的原则: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我想是真的,就是真的;我相信是正确的,就是正确的。”

(四)智者中的有代表性的哲学观点

1、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421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1)命题的本义:应把它放在智者运动的背景中来理解。它是表达一种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命题,用柏拉图对它的理解来讲,意思指“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

(2)命题被后人赋予的各种含义:成为表达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主观主义、唯我主义、个人主义等的命题。

2、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0—370年)的三个命题.(1)无物存在。

(2)如果有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3)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这是极端夸大认识的相对性,从而否定认识的绝对性,直至否定认识、否定认识对象本身的观点。

(五)智者运动的意义

1、智者运动的消极影响:对文明的极大破坏性,对哲学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哲学自掘坟墓”。

2、智者运动的积极意义:是创新的必要环节。

它激发了人们的思想,要求哲学、宗教、习俗、道德以及建立在他们之上的制度来辨明自己的合理性。(1)智者否认认识的可能性,那就使人有必要说明能够认识的道理,迫使哲学寻求认识的标准。(2)智者抨击传统道德,迫使道德反对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来保卫自己,找出是非的合理原则。

(3)智者抨击传统的宗教信仰,迫使思想家认为有必要提出更圆满和更纯粹的神的观念。

(4)智者批评国家和国家的法,必然引起有关国家的哲学理论的发展,必须把这种理论建立在比较可靠的基础上,必须追溯到根本的原理。

二、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399年)

“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观念和理想统治西方文明达两千年之久,而且继续影响今天的思想。” 苏格拉底的德性。

(一)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命题

1、命题提出与智者运动的关系。

2、命题的含义。

3、命题的意义。

(1)重新激发对真理的追求。(2)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

(二)苏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识”的命题

1、命题的含义。

认为人的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作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而这种技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说德性就是知识。

2、命题的意义。

具有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教育意义。

(三)苏格拉底方法

1、认为获得知识要有正当的方法。

2、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无知”。

3、苏格拉底方法———“助产术”(1)概念定义方法之一:归纳法。(2)概念定义方法之二:演绎法。(3)形式:对话和问答。

方法一实例:苏格拉底让欧提德穆斯学习到“正值”的含义。方法二实例:苏格拉底给“好公民”寻找定义。思考题

1、解释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解释苏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识”。

第四章 柏拉图哲学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关于柏拉图的著作的鉴别与分类: 柏拉图综合了以前哪些哲学家的主要思想:(1)智者派:认为不可能有(关于现象的)知识。(2)苏格拉底:认为真知永远是关于概念的知识。(3)赫拉克利特:认为(现象)世界经常变化。

(4)爱利亚派:认为(理念)世界是不变的;认为存在是一。(5)原子论者:认为存在是多。

(6)阿那克萨哥拉:认为精神统治宇宙,而精神同物质有区别。其中苏格拉底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是对苏格拉底的思想原则的发展。柏拉图哲学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基础和中心理论——“理念”论

(一)“理念”的含义:

它源于“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的含义,引申为理智的对象(英文Idea)。它在柏拉图的使用中具有两种意思:

1、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

2、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普遍真相。

(二)“理念”的特征:

1、本原性。它是万物的本原。

2、超感性。它只能为理智所把握。

3、不变性和永恒性。

4、绝对性。它是绝对的、纯粹的、完全的存在。

5、客观性。它客观地存在着,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想象。

6、真实性。它是唯一真实的。

7、完善性和目的性。最高的“理念”是“善”,而“善”是理念的追求目的。

8、单一性和多数性。它一方面是同类事物的同一理念,另一方面它对不同类型的事物是不同的。

9、等级性。众多的理念不是杂乱的,而是有等级的。

(三)关于“理念”与具体个别事物的关系的学说

柏拉图设立“理念”本来就有用它来说明可感事物的目的,“理念”对于个别事物来说,是本原、是原因、是根据,总之是先有理念,后有个别事物。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柏拉图提出了“分有”说和“摹仿”说。

1、“分有”说

(1)“分有”说的基本思想:

“分有”原义指“具有一部分”的意思,柏拉图用它说明存在的每一个事物是因为该事物有其所在的类型而得以存在。“一个东西之所以能够存在,只是由于„分有‟它所„分有‟的那个实体,别无其他办法”。个别事物与理念的关系就是„分有‟与„被分有‟的关系。“一件东西之所以美,是由于美本身出现在它上面,或者为它所分有”。

“分有”的结果是个别事物的存在有了根据,但是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2)晚年柏拉图因“分有”说在说明理念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时遇到困难,对“分有”的意义进行了限制和修正。认为分有不适用于全部的可感事物。认为分有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认为分有不是被思想所把握的概念与概念的关系。认为分有不等于个体之间的相似关系。

认为分有不是认识者与认识对象之间的“摹仿”关系。

2、“摹仿”说

认为理念是可感事物的原型,个别事物是摹仿原型的复制品。由于柏拉图把从最高的理念到具体事物的关系划分成四个层次,即神圣的原型、神圣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和人工的摹仿物,所以最后把可感世界都看成是造物主摹仿理念世界的原型而创造出来的。

二、柏拉图的知识论

(二)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和对比。

1、可知领域:理智领域、知识领域。对象:是者的理念世界。主体:自由人。

比喻:太阳、洞外的东西等。知识形式:(1)数学:低级的知识。

(2)理性知识:纯粹的知识。即哲学。

2、可感领域:非知识领域、意见领域 对象:可感事物、既不是是者又不是非是者。主体:囚徒。

比喻:影像、雕像等。

知识形式:(1)幻想:个人的想象和印象。

(2)信念: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

三、柏拉图的灵魂学说

柏拉图的灵魂学说是他的理念论应用于分析人的结果,也是他的理念论的延伸,包含了认识论思想等。

(一)对灵魂作三重区分。

1、认为人的灵魂包括了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

理性:灵魂的最高原则、是不朽的、与理念相通,是灵魂的本性。激情:理性的天然同盟、是合乎理性的情感。欲望:指肉体欲望、既可服从理性也可背离理性。

2、认为灵魂的各部分与各种德性相对应,而且是政治等级关系的基础。理性——智慧。激情——勇敢。欲望——节制。

(二)灵魂回忆说

1、认为学习就是回忆。

根据是灵魂是堕落的理念、不纯粹的理念。

2、认为学习是“练习死亡”。

回忆是净化灵魂的过程。

四、柏拉图的政治学

柏拉图的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国家制度学说。

(一)社会分工学说

1、依据:(1)每个人的德性:(2)神创造每个人时的材料:

2、社会的三个阶层:

(1)生产者阶层。人数最多、德性为节制。(2)武士阶层。德性为勇敢。

(3)政治统治者阶层:人数最少、德性为智慧(哲学王)。

(二)理想国的各种主张

1、武士和统治者的教育和培养。

2、每个人只做适合他的本性的事情即正义。思 考 题

1、柏拉图的“理念”的含义和特征。

2、柏拉图 “分有”说的基本思想。

3、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的观点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322年):柏拉图的学生和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一个对西方文明奠定了广泛基础的而同时对西方文明的继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理论障碍的人。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哲学体系):

1、理论科学:

(1)形而上学(第一哲学)

17(2)数学和物理学(3)逻辑学

2、实践科学:

(1)伦理学

(2)政治学

3、艺术:

亚里士多德哲学主要内容

一、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三、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认识论)

四、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自然哲学

(一)“物理学”的含义:

物理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即自然哲学(所有学科都属于哲学)。

“自然”:指自然物的本性,即它们运动变化的原因和依照的原则。

因此“物理学”是研究运动着的事物之中的形式和状态的。

(二)论运动:

1、对运动的表述:

(1)认为一事物的运动就是在不变载体的基础上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变化。因此一个运动要成立也就必须有三个要素:形式、缺乏和质料,称之为“运动三本原”。(2)认为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即潜在向现实的转化。

①说明事物内部就是实现自身目的的能力。

②这种转化是不断进行的,因此运动有连续性。

③潜在的现实化是相对的,因此运动是绝对的。

④质料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2、对事物运动的原因的解说——“四因”说

为什么“运动”?认为有四个原因:(1)质料因:

(2)形式因:运动的特定方式。(3)动力因:运动的推动者或作用者。(4)目的因:运动目标的理由。

认为四个原因可归结为两个原因:质料因和形式因。

认为形式因高于质料因。

认为对于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来讲,潜在就是质料,现实就是形式。

3、论位移运动:(1)对运动的分类:

①性质的。

②数量的。

③位置的,即位移运动。

(2)认为位移运动最基本最重要,所以着重分析。

①认为移动只是在一事物受到外力的推动,被迫离开自然位置,进入另一事物的位置才发生。

②推论宇宙整体的位置是球体。

③推论宇宙没有虚空。

④推论存在“第一推动者”。

(三)目的论

1、认为自然也是有目的的活动。

2、认为目的性也就是必然性。

(四)论时间

1、给时间定义:

时间为“依先后而定的运动的数目”。

2、认为时间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是无限的。

(五)论空间

1、认为空间(体积)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大。

2、认为地球与其他天体在构成元素、位置、运动方式上有区别,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一)“形而上学”的含义:

从学科位置上讲是“物理学之后”的学科。

从内涵上讲,它是“一门研究是者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认为“是者”范围最广、地位最高。在他看来,形而上学研究的东西是超越任何其他学科的,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是“是者”的某个部分或性质。从他所讲的“是者”的意义来看,形而上学就是要把握最抽象、最普遍的知识。

(二)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尽管亚里士多德认为以前的哲学没有达到形而上学,但是我们看到他仍然与以前的哲学家有着同样的追求,一样想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本质问题,不同的只是结果而已,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的批判的目的是否定柏拉图用理念来作为事物的本原、原因,同时也表达了他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的思想。

1、认为理念是无用的设定。

(1)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论没有达到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的目的,而且也不符合第一哲学应宁简勿繁的原则主张。

(2)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是与个别事物分离开的,在许多问题上对个别事物不能予以满意的说明:

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何以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变化;理念与可感事物相分离,何以能够解释可感的性质;理念是与个体不同的存在,何以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

2、认为设立分离的理念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

他证明了认识内容和认识对象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3、在他看来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缪。

在他看来,无止境地设定“第三者”在逻辑上是不能的。

(三)形而上学的内容——实体说

1、“是者”的实体意义的逻辑分析依据:

据亚里士多德自己认为,他的实体说的提出,依据之一是对“是”的逻辑功能的分析结果。

对揭示“是者”的实体意义具有重要作用的“是”的逻辑功能:。(1)作为判断的联结词的功能。

它起到了区分实体与属性的作用。(2)指称主词自身的功能。

它起到了揭示第一实体的作用。

(3)表示被定义的概念与定义的等同的功能。

它起到了揭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作用

2、“是者”的实体意义:(1)“实体”的含义:

他认为:“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也 19 就是说实体是独立存在的,是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的。或者说实体就是自己存在,自己说明自己。

他因此把不是实体的存在叫做“属性”。属性就是依附于实体的存在。他认为实体比属性“在定义上、认识顺序上、时间上都在先。”他还列出了九个属于实体的属性的范畴:数量、性质、关系、位置、时间、状态、活动、受动。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含义的确认就是对世界本原的存在的确认。

(2)认为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种和属是第二实体,但有时也认为本质或形式也是第一实体。

这说明了他把个别事物看作是最具实在性的,承认个别事物的存在,认为种和属寓于个别事物之中。但也表现了他的思想的矛盾和混乱。

(3)认为现实意义上的实体是一个等级系列,根据形式与质料、实在与潜在所占比重,具体实体被分为由下到上的等级。

(4)认为最高的实体是“神”。

三、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认识论)

(一)“灵魂”的含义:

认为“灵魂”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形体的形式”。

他说明了灵魂只存在于有生命的事物之中,灵魂与身体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灵魂在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动,是身体生灭和运动的原因。

(二)区分灵魂的功能和类别:

认为灵魂分成三大类,每一类的功能不一样,具有由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关系,高级的灵魂包含着较低级的灵魂。

(三)论灵魂的感觉活动。

1、对感觉的划分和设想通觉。

2、把感觉灵魂比作“腊块”,感觉比作在腊块上印章。

3、强调感觉接受的是可感形式,而不是可感事物。

“感觉从一般和全部意义上来说,应被理解为一种撇开质料而接受可感形式的能力”。

他认为可感形式既不是可感事物本身,又不是可感事物的本质,不是定义所表达的形式,而是事物的印象。

(四)论灵魂的理性认识。

1、认为理性灵魂是人类灵魂所特有的灵魂,是最高级的灵魂。

2、认为理智是一种主动的能力。

3、认为理智的对象是可知形式。

认为可知形式是从可感形式中抽象出来的。

四、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

(伦理学和政治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1、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个人的善的实践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政治科学。

2、认为最高的善是幸福。

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是自然倾向,是一切目的的目的。认为幸福的本质是德性,幸福的外在条件是快乐。

他的观点具有修正苏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识”的观点的目的。

3、认为有意行为才有善恶之分,无意行为没有道德属性。

4、认为道德行为的实现依赖于“实践智慧”。

5、论“中道”:

(1)认为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是“中道”。

(2)认为“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适中的德性就是善,是相对于两个邪恶的极端而言的“中道”。

20(3)认为各种邪恶情感和行为没有“中道”。

(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论国家:

(1)认为国家是家庭和村落的延续,但又认为它在本性上先于其他一切社会组织形式。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2)认为个人只有在公共政治生活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德性,达到最高的幸福。(3)论述了国家的功能。

2、论政体:

(1)对政体进行区分:

认为在理论上是好的政体:君主制、贵族制、立宪制。

认为在理论上是不好的政体:暴君制、寡头制、民族制。(2)认为现实中最好的政体是立宪制,是“中道”的政体。思 考 题

1、亚里士多德的“四因”是什么?

2、解释亚里士多德的“实体”、“中道”范畴。

3、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的观点。

4、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功能和类别的观点。

第六章 晚期希腊哲学

晚期希腊哲学:1)从时间上讲,指从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逝世到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雅典所有学园这段时期,在大希腊和罗马流传的哲学,也叫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的哲学。2)从包括的哲学学派讲,指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派、新柏拉图主义以及以柏拉图追随者组成的学园派和以亚里士多德追随者组成的逍遥派等的哲学。3)从哲学特征讲:

1、它是逐渐衰落的希腊哲学。

2、它具有明显的伦理化的倾向,即以伦理学为核心或归宿,哲学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追求智慧,而是追求幸福。与此同时,哲学也变得追求实用。

一、伊壁鸠鲁派哲学

该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为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342——270年),也叫“花园派”。

(一)原子论思想

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观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观一脉相承,属于原子论。

但是,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进行了发展:(1)在原子的性质中加入了“重量”性质。(2)认为原子的下落运动会产生偏斜。伊壁鸠鲁对原子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

(1)由于原子有了重量,增强了原子自己运动的说服力。(2)由于存在原子的偏斜运动,丰富了对原子运动形式的认识。

(3)由于原子的偏斜运动产生于原子的直线运动,增加了对运动的偶然性的认识,说明了事物生成中具有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马克思曾对此进行了论述(“博士论文”)。

(二)快乐主义的伦理思想

主要观点:

1、以感觉主义出发,认为善或幸福就是快乐,恶就是痛苦。

2、认为快乐是有层次的,而最高的快乐是静态快乐,即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或者说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而在二者之中尤以心灵“宁静”为紧要。

他为此反对把“享乐”当“快乐”,享乐被认为是无止境地追求满足欲望,总是与痛苦伴随。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不是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应该说他有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与精神愉悦二者进行结合的企图,以克服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不足。但是,对于如何处理二者的矛盾,他还不能说明清楚。(讨论:探讨欲望与精神满足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斯多亚派哲学(Stoicism)

(一)斯多亚派的历史阶段及代表:

1、早期:约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化时期,创始人为芝诺(Zero、公元前336——前264年,他讲学的地方叫“斯多亚”),其他代表有克里尼雪斯(Cleantlies、公元前331——前232年)和克吕西甫(Chrisippus、约公元前280——前206年)

2、中期:罗马人征服希腊化地区之后的罗马共和国时期,约公元前146年——前27年。代表有巴内修(Panaetius、约公元前180年——前110年)和波赛唐纽斯(Poseidonius、约公元前135——前51年)。

3、晚期:罗马帝国时期,约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代表有赛尼卡(Seneca、公元前4——公元65年、尼禄的教师和大臣)、爱比克泰德(Epictetus、55——135年,据说是奴隶)河马可•奥斯留(Marcus Aurelius、121——180年,是公元161——180年在位的皇帝)。

(二)斯多亚派的自然哲学

斯多亚派的自然哲学主要来源于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和“逻各斯”的思想。

主要表现在在不同的层次上论述世界万物。

1、在微观层次上的观点:

(1)认为万事万物由元素构成,并消解为元素。

(2)认为火是最初的元素,是主动的本原;土、水、气三种元素由火产生,但水和土是构成万物的被动元素。

(3)认为火和气两种元素构成的精气,叫做“普纽玛”或“精神”,它最富有火的能动性。

2、在可感的宏观层次上的观点:

(1)认为在被构成的万物中,被动的本原是质料,能动的本原是“逻各斯”或“理性”,是它们二者结合为运动着的形体。

(2)认为理性依自身能力的不同而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最低级的、最普遍的是“普纽玛”,最高级的是理智。(3)认为理性所规定的形体由于理性的等级而被排列成无生命物、植物、动物、人和神的等级系列。(4)认为神是具有完全理智的形体,“有智谋的火”;人介于神和动物之间,人与神奉献理智,与动物分享灵魂。

3、在宇宙观层次上的观点:

认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活着的形体,既包含着千千万万个体的普遍形体。(1)宇宙是由事物的全部和宇宙秩序结合的整体。(2)宇宙是有理性的,按照节律作循环运动。

(3)宇宙整体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有朽的,但火是永恒的、神圣的。

(三)斯多亚派的伦理学

在斯多亚派看来,伦理学是哲学的核心和目的,自然哲学是基础,逻辑学是手段。对三者的关系进行比喻。

斯多亚派的所有伦理学观点都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按照自然生活”。

1、认为自然指世界的本性,即“逻各斯”、“正确理性”等,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按照理性生活,按照自然律生活。

2、在斯多亚派看来,逻各斯是必然性,因此按自然生活也就是服从命运,因为命运是最严格的必然性。他 22 们认为每一个人都由自己的命运,人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

3、认为人虽然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但却可以控制对待命运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顺从命运,也就是理性的态度,它的特点是“不动心”,不动心是幸福目标。

4、认为不顺从命运的态度是非理性的情感,具体为忧伤、恐惧、欲求和快乐。因此他们与伊壁鸠鲁派的快乐主义是对立的。

(四)斯多亚派的政治学

1、提出“世界城邦”和“世界公民”。

2、认为世界城邦遵循“自然律”或“自然法”。

三、怀疑派(Skepticism)

晚期希腊的怀疑主义哲学一般被认为有三个时期: 1)早期: 2)中期: 3)晚期:

(一)皮罗的怀疑主义(皮罗主义)

皮罗(Pyrrhon、约公元前365——前270年)

1、认为任何认识都是不可能的。

2、认为“悬搁”不仅是一种认识态度,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3、认为不动心或宁静的心境就是最高的善的体现。

(二)恩披里柯的怀疑主义的五个论据:

四、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osm)新柏拉图主义的代表:

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的观点:

1、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三个。

2、认为太一是无所不包的统一性。

3、认为太一生成其他本体的过程叫“流溢”。

4、“流溢”过程:

5、认为人的灵魂可上升或下降。思考题

1、伊壁鸠鲁对原子论发展的观点。

2、解释斯多亚派的“按照自然生活”

一、基督教的历史(早期):

恩格斯说:“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一)犹太人和犹太教。

“希伯莱人”、“以色列人”、“犹大人”、“犹太人”、“耶和华”

(二)耶稣阶段。

“弥赛亚”(犹太人的救世主)、“基督”

(三)圣保罗(保罗)阶段。

(四)基督教的诞生。

(五)罗马帝国阶段。

二、早期基督教哲学——教父哲学概况

(一)教父和教父哲学

1、教父:

2、教父哲学:

(二)基督教的主要教条:

1、三位一体说。

2、创世说。

3、原罪说。

4、救赎说。

5、天国报应说。

(三)教父哲学对待哲学的两种态度:

1、信仰主义的态度:将信仰与哲学对立。德尔图良代表。

2、理性辩护主义的态度:信仰与哲学可以统一。奥古斯丁代表。

三、教父哲学的集大成: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

奥古斯丁(Augustin、354——430年)

(一)认为“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

(二)知识论——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1、上帝就是真理自身或上帝是真理的来源。

2、人获得真理是上帝的“光照”。

(三)神正论。

1、关于什么是“恶”的问题。

2、意志自由说。

3、原罪和恩典说。

(四)基督教的社会历史观:

认为真正的历史是“上帝之城”的历史。思 考 题:解释“教父哲学”。

第八章 早期经院哲学

一、什么是“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由教父哲学发展而成。

(一)“经院哲学”含义

原义:指在公教会(或天主教会)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它的基本特征是: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延伸含义:指那种脱离实际、排斥经验,搞形式主义和繁琐论证的哲学。如论证“神用泥土捏成的人的始祖亚当有无肚脐眼?”“吃人的野蛮人死后肉体复活的情况如何,这个复活的肉体是他们自己的肉体,还是他人的肉体?”

(二)“经院哲学”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早期):从九世纪到十二世纪末,是经院哲学的准备和形成时期,最主要的是唯名论同实在论之争。安瑟尔谟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第二阶段:从十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中叶,是经院哲学兴盛和开始衰落时期,最主要的是托马斯 • 阿奎那的经院哲学。

二、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

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是经院哲学内部的争论。

(一)争论的焦点

是关于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实在的问题,或者说究竟“一般”(共相)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殊相)是实在的。

(二)问题的由来

来源于3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者波菲利提出认为是最高级的问题的三个问题:(1)共相是否独立存在,或者仅仅存在于理智之中?(2)如果它们是独立存在,它们究竟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3)如果它们是无形的,它们究竟与感性事物相分离,还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中,并与之一致?

6世纪的哲学家波埃修把问题引进,并强调其研究价值。

12世纪时问题成为神学家关注的焦点。

(三)唯名论的观点

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

不过有极端的唯名论和温和的唯名论的区分:

极端的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

温和的唯名论认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灵对个别事物的个别性质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的,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四)实在论的观点

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

实在论也有极端派和温和派的区分:

极端的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

温和派认为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质。

(五)争论的哲学意义

争论的焦点实际上是希腊哲学中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着重探讨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因此,争论就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哲学活动,是哲学基本派别斗争的特殊形式。列宁说:“当然,中世纪唯名论者同实在论者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

(六)争论的社会意义

争论绝不是一场纯思辨的争论,是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的反映。

二、坎特伯雷的安瑟尔谟

(一)生平活动

Anselm of Canterbury、1033——1109年。早期实在论最著名的代表。

(二)关于信仰与理性的关系的观点

1、不否定理性的作用。

2、认为“信仰,然后理解”。

(三)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1、“本体论证明”的内容;

推理形式:

2、对“本体论证明”的辩护:

(1)高尼罗对安瑟尔谟的证明的反驳:

(2)安瑟尔谟对反驳的辩解:

(四)关于同罗色林的争论

他同罗色林的争论代表了实在论同唯名论的第一次交锋。

三、罗瑟林

(一)生平活动

Roscellinus、约1050——1125年。极端唯名论的代表。

(二)主要思想

1、认为真正的实体只是个别事物。

2、认为共相(一般概念)不表示个别事物之外的实在,如果是实在的话,只是表示声音而已。

3、在逻辑上对“三位一体”教义产生了异议解释。

四、阿伯拉尔

(一)生平活动

Peturs Abalard、1079——1142年。温和的唯名论的代表。

(二)关于理性与信仰的关系的观点

1、他不是一般地承认理性的作用,而是从更深刻的意义上去认识理性的作用。

认为辩证法的首要任务不是证明、解释,而是探索、批判。

认为辩证法可以帮助找到产生信仰的不确定性的原因。

2、认为理性与信仰不是对立的,“真理不会反对真理”。

(三)“概念论”的唯名论思想

1、对实在论和极端唯名论的批判:

对极端实在论和温和实在论关于存在共相实在的观点的分析批判。

对罗色林的极端唯名论否定一般概念的意义的观点的分析批判。

2、“概念论”的主要观点:

(1)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共相不是实体,也不表述个别实体以外的实体。(2)共相作为名词是有形的,作为名词的意义是无形的,但心灵中有关于它的印象。

(3)共相表述的事物共同状态在感性事物之中,但共相把握这一状态的方式却在理智之中,表现为心灵中的一般印象。

(4)个别事物是产生共相的原因,但共相一旦产生,便成为不依赖个别事物的心灵印象。思考题

1、解释“经院哲学”。

2、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的证明”。

3、解释“唯名论”、“实在论”。

4、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焦点是什么? 第九章 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托马斯主义

一、阿维洛伊主义和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

(一)阿维洛伊主义

13世纪经院哲学在利用希腊哲学方面,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以柏拉图哲学为主变为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主。在促成这个变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是阿维洛伊主义。

阿维洛伊主义是12世纪在西班牙流行的一种“穆斯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也叫“西部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相对于另一派叫“东部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穆斯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而言),因其代表人物为阿维洛伊(Averroe)而得名。

阿维洛伊主义由于是在阿拉伯人翻译和注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形成的,所以它主要的还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其中对经院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观点有:

(1)认为物质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但是在空间上是有限的,所谓从“无”中创造出世界的学说,是神学家最荒谬的臆造之一。

(2)“双重真理论”:认为哲学和宗教归根到底导致同一个真理。二者追求真理的形式不同。哲学高于神学。

(二)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

阿维洛伊主义是西欧人重新认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重要途径,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就是阿维洛伊主义被译成拉丁文的形式进行传播的思想,也叫“世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代表人是巴黎大学的西格尔(Siger of 26 Barbant、1240—1284年)。

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使亚里士多德主义对经院哲学的影响具有了直接的现实性。其对经院哲学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主要是以上阿维洛伊主义所主张的观点。

二、托马斯主义

(一)托马斯(Thomas Aquinas)的生平活动

(二)托马斯论哲学和神学的关系

1、认为哲学和神学是两门不同的科学。

(1)认为区分科学的标准不在于客观对象,而在于研究方式,同样的对象可以被不同的方式认知而成为不同科学的研究对象。神学和哲学有着共同对象,但哲学以理性认识它们,神学靠天启认识它们,两者因此是两门独立的科学。

(2)认为神学虽然也使用演绎推理,但它的演绎前提与哲学的不同,而判断一门学问是否科学的标准取决于它是不是一个演绎体系,因此神学和哲学是不同的科学。

(3)认为“在哲学外,建立一种凭上帝启示的学问,是有益的”。好处是人类的拯救来的更合适、更准确。

2、认为神学高于哲学,哲学是神学的奴仆。

(1)认为神学“在思辨和实践两方面都超过其他科学”,因此神学高于哲学。

(2)认为人的理性属于自然,而上帝的恩典又是成全自然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神学需要哲学。认为神学可借哲学“来把自己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

(三)托马斯的“形而上学”

托马斯从维护神学的目的出发,在他的“形而上学”中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思想。

1、关于“存在”的意义的观点。

(1)认为存在的意义指活动本身,是赋予一切事物现实性的活动,不是指一个事物或一类事物。因此,它的特征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也就是使潜在转变为现实的活动。(2)认为存在高于、由于和先于本质。

2、关于“实体”的划分的观点。

托马斯根据存在与本质、形式与质料的关系不同,把实体看作由高级到低级的等级系统,体现了他的温和的实在论的态度。这个等级系统为最高实体上帝、精神实体、物质实体。

(四)托马斯对上帝存在的论证

相对于安瑟尔谟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托马斯的证明属于后天的证明,即是从经验出发的证明。

1、从事物的运动或变化方面论证。

2、从动力因的性质来讨论上帝的存在。

3、从可能和必然性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4、从事物中发现的真实性的等级论证上帝的存在。

5、从世界的秩序(或目的因)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五)托马斯的认识论 感觉论 理智论 意欲论

1、感觉论

托马斯的认识论与他的实体学说是一致的,因此他首先论及以有形事物为对象的认识形式——感觉。(1)认为感觉是知识的一个来源,知识开始于感觉。

他说:“有感觉才能理解”,“只有当感觉健全、精确时,心灵才能自由驰骋”。因此他认为感觉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犯错误的。

(2)认为认识在由感觉到理智的过程中,感觉区分为外感觉和内感觉两种形式。

外感觉是以有形事物为对象的感官活动,根据感官和感觉对象的结合的区分标准,分成看觉、听觉、嗅 27 觉、尝觉、触觉五种,其中触觉是最基本、最一般的外感觉。人的外感觉并不高于动物的外感觉。

内感觉以可感形式为对象,它是对外感觉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印象进行再认识,它能在各种条件下,包括在事物不出现的情况下,从各方面认识事物全部。它包括有通感、辨别、想象、记忆四种形式,其中想象是最重要的内感觉。想象意味着理智潜在地参与了感觉活动,因此想象是思想的初级阶段。人的内感觉超过动物的内感觉。

2、理智论

托马斯是把理智活动看作比感觉活动更高级的认识活动来论述的。

(1)认为理智活动以抽象形式为对象,人的灵魂的理智活动也是知识的一个来源。

(2)认为人的灵魂的理智活动就是抽象活动,抽象活动是在感性活动内部自发产生的,他是把可感形式中的质料因素,即一切于具体形状、大小有关的印象完全排除,达到对无形的、普遍的形式的认识。(3)认为人的理智从有形事物抽象出来的普遍概念也就是共相,共相一方面是存在于人的思想中的独立概念或名称,另一方面又是存在于可感个体之中的普遍实在,是普遍概念的对应物。他在此企图调和唯名论和实在论。

3、意欲论

(1)认为人除了认知活动外,还有意欲的活动方式。意欲是人从内到外的活动,它以外部事物为目的,把自己的力量施加在外物上,改变或利用外物,外物的变化是意欲在心灵之外造成的结果。意欲也就是人的行为。

(2)认为意欲分为感性意欲和理性意欲两种,它们的差别就如感觉与理智、动物与人的差别一样。

感性意欲是动物意欲,是人的自然意欲;理性意欲则是意志。很显然他认为意志要比感性意欲高级。(3)认为人的行为分为“人性行为”和“人的行为”。

人性行为是完全由理性意欲支配的行为,它出自人所特有的属性,是理智与意志相统一的行为;人的行为则是由理性意欲与动物意欲共同支配的行为,它出自人的本质。

(六)托马斯的伦理学

托马斯的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加神学的结果。

(1)认为道德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上帝,直接目的是幸福,幸福和上帝的关系是共有的善和最高的善的关系。(2)认为德性分为基本德性和神学德性。

基本德性是以理性为标准的意志的习惯,有谨慎、正义、节制和坚韧四种;神学德性是意志遵循上帝启示和使徒教导而培养出的好习惯,包括有信、望和爱。

(3)认为“自然律”即关于人的本性的规律是上帝制定的永恒律,并铭刻在人的心灵中,表现为人的自然禀赋和倾向。

“自然律”内容为:趋善避恶以保全生命,通过夫妻关系来繁衍后代,在和平的环境里探索真理,服从法律以保持社会秩序。

(七)托马斯的政治学

托马斯的政治学具有明显的宗教目的。

(1)同意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社会的动物”的观点,因此认为社会和国家是自然的,国家是为了公共的善而建立的。

(2)认为教会追求超自然的善高于国家谋求的公共的善,因此教会高于国家。(3)认为国家制定的人类的法规依据于自然律,是成文法的自然律。

成文法的来源有:一是上帝直接向人类宣布的神律,二是人的信仰与理性。(4)认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都是好的国家形式,其中君主政体为最好。思 考 题

1、解释“阿维洛伊主义”。

2、托马斯主义关于对上帝存在的论证。

3、托马斯主义的认识论观点。

第十章 英国的经院哲学家

一、罗吉尔 • 培根

(一)生平活动

(二)关于基督教学术的革新思想

1、论人类认识错误的根源

培根认为在下面四个方面造成了人类认识的障碍,导致错误的认识:(1)崇拜权威的教条主义。(“靠不住的、不适当的权威的榜样”)(2)因袭守旧的保守主义。(“习俗的长期性”)

(3)盲目的信仰主义。(“无知民众的意见”)

(4)夸夸其谈、不学无术。(“以虚夸的智慧掩饰无知”)

2、对新学科内容的设想

培根提出要改革哲学的学科内容,以适应现实的需要。他提出的新学科由五部分组成,即数学、语言学、透视学、实验科学和伦理学。这体现了他提倡的科学理性精神。

(三)论实验科学

培根在哲学的学科组成中提出了“实验科学”的新学科,他因此也就成为第一个使用“实验科学”的人,他极力地推崇实验科学,不仅从理论上向人们阐明实验科学的重要性,而且提出过很多有用的设想,可称之为实验科学的先驱。

1、关于实验科学的优越性的论证

(1)认为它具有实证性,能证明科学的结论。

他在此阐述了逻辑证明(推理)与实验的关系,认为如果推理证明是确定知识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实验科学就是确定性的充分条件。他说:“一切事物都必须被经验证实”。(2)认为它具有工具性,如果没有实验的帮助,其他科学便达不到目的。

(3)认为它具有实用性,它不仅仅是其他科学的工具,而且是达到人为目的的工具。

二、约翰 • 邓 • 司各脱

(一)生平活动

(二)论形而上学与神学、理性与信仰的区别

司各脱对形而上学与神学在各方面的区别进行了论述,从而严格地区分了形而上学与神学,这对淡化神学对哲学的影响,使哲学非宗教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1)认为作为形而上学的对象的“是者”有两种样式:作为上帝的无限存在和作为被造物的有限存在,由于有限与无限是非连续的,不能相通,所以不能从有限存在去推理、证明无限存在。他在此说明了哲学并不能完全对上帝进行论证。

(2)认为神学不证明上帝的存在,上帝存在对神学来讲是先设定的存在,神学的对象是上帝的属性。(3)认为形而上学虽然可以证明上帝的存在,但它不能提供上帝属性的知识,它只能提供有限存在的属性的知识。

(4)认为人的理智属于有限存在的样式,上帝的理智属于无限存在的样式,两者不能相通,人的理智达不到神学的高度。

(5)认为上帝的属性只能是信仰的对象,神学是信仰的学问,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门实践的学问。

(三)个性学说

司各脱在唯名论和实在论的论争中,提出“个性”来说明事物的特殊本质的实在性,具有独创性,也说明了他的“精细”风格。

(1)认为实在论在承认形式是一类实体的共同本质的情况下,不能把质料作为实体个别化的原则。

质料只是实体的量的规定性,它是在本性上后于实体的,作为实体的属性是不能决定实体自身的。(2)认为决定实体个别性的是在实体中的“个性”要素,个性是“决定一事物是这个而不是那个的本性”。

29(3)认为个性是决定实体的终极因素,是没有性质解释的,在逻辑上是不能被定义的。(4)认为形式、质料、个性共同构成事物的实在本质。

(四)论自由意志

在司各脱的思想中,有关于意志的无限支配作用的阐述,使其思想具有意志主义的特征。(1)认为上帝具有无限的理智和无限的意志两个方面,意志对理智具有自由决定的作用。

(2)认为人的灵魂也有理智和意志两种功能,在两者的关系上,是意志支配理智,而不是理智支配意志。

原因:只有当人们愿意知道某一对象时,他才会运用他的理智。(3)认为归根结底是上帝的无限意志支配一切,包括人的意志。

三、威廉 • 奥康

(一)生平活动

(二)新唯名论

奥康通过在唯名论中引入13世纪的词项逻辑的有关研究结果,重新对事物的的性质和概念内容作解释,发展出新唯名论理论。

1、关于词项概念的逻辑功能的论述

(1)认为观念符号有指称和指代两种不同的逻辑功能,“指称”是符号自身具有的代表功能,“指代”是符号在命题中才具有的代表功能。

(2)认为殊相是专名,具有对一个个别事物的指称功能和对其他专名的指代功能;而共相就只有对个别事物的概念或思想的指代功能。这样共相与殊相的区别变成了名称概念的逻辑功能的区别。

2、对“普遍性”的唯名论解释

由于唯名论只承认个别事物是实在的,因此实在论常在科学研究对象具有普遍性、谓词的表述对象具有普遍性和定义对象具有普遍性这三个问题上为难唯名论,奥康运用指称和指代的区别理论对以上三个问题做出了解释,回应了实在论的责难。

(1)认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毫无疑问地要有普遍性,是共相及其组成的普遍命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存在与共相对应的实体,因为这里的共相并不指称任何东西,而是指代殊相,实际存在只是个别事物,只不过它们不直接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而已。

(2)认为在命题“所有S是P”中,谓词P并不指称主词S所指称的东西的任何一部分,它正确表述主词的功能是它的指代功能,因此,谓词可以普遍地表述个别事物,不需象实在论者那样设立一个与谓词相对应的普遍实在对象。

(3)认为在定义的命题“X是Df”中,根据语言单位只能与语言单位互换和定义与定义对象有互换性的原理,定义对象不是实体或实在的类,而是普遍词项,定义不过是对所有被定义的对象的名称(不管它们是殊相还是共相)的指代。另外,Df应是指代的指代,比一般命题的谓词P有更高的概括作用。

3、论自明知识与证据知识的区分

(1)认为知识的真假始于命题的真假,判断命题的真假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通过了解命题中词项之间的关系;二是根据词项与事物之间是否有对应关系。

(2)认为对词项之间的意义联系的认识叫做抽象认识,如“苏格拉底是人”;对词项与事物之间有无联系的认识叫做直观认识,如“苏格拉底在跑”。

(3)认为由直观认识复合组成证据知识,由抽象认识复合组成自明知识。

(4)认为直观认识表达偶然命题,证据知识是偶然知识;抽象认识表达必然命题,自明知识是必然知识。

(三)“奥康的剃刀”

奥康的新唯名论是反对实在论的,直接针对的就是实在论设置的普遍实在,在他看来,它们统统是无必要的、多余的,要坚决把它们剔除掉。后人把他的这个理论设立原则叫做“奥康剃刀”。

“奥康剃刀”用奥康的话表述为:“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后人的表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质”。

它也叫做一条思维经济原则。

思 考 题

1、罗吉尔 • 培根关于实验科学的优越性的观点。

2、司各脱对“普遍性”的唯名论解释

3、解释“奥康剃刀”。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

一、文艺复兴运动简介

(一)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

1、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末叶,是欧洲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时期。

2、自然科学发展的状况。

3、古希腊罗马自然科学著作与哲学著作的发现与利用状况。

(二)“文艺复兴”的含义

1、描述性的含义:

十四世纪以后,随着古代典籍陆续从阿拉伯重新传入欧洲,在反对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斗争中,先进思想家们对非基督教的古代世俗文化发生了兴趣,怀着极大的热情搜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发掘古代文化遗产,研究古代语言、历史、文艺、科学和哲学,仿照古典作品进行创作。古典文化的研究,蔚然成风。这就是说谓“文艺复兴”。

2、实质意义:

实质上是借古希腊文化,作为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一次新的文化、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开始。

(三)文艺复兴运动群英谱

1、文学家代表:

2、艺术家代表:

3、科学家代表:

4、哲学家代表:

5、宗教改革思想家代表:

6、社会政治思想家代表: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人文主义的含义和基本精神

1、人文主义的含义

原义:即“人文学”,指一种与神学相区别的世俗的学问,包括文法、修辞学、历史学、诗艺、道德哲学等。哲学上的含义:指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2、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

抬高人的地位,贬抑神的地位。“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

(二)人文主义的核心和哲学基础——人性论

1、反对中世纪抬高神、贬抑人的地位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

2、认为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要求人生的享乐和个性的解放,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

3、认为理性是人的天赋本性,反对神学贬低理性的观点。

4、认为人性包含着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三)人文主义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社会意义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思想

文艺复兴另一个历史功绩是“自然的发现”,表现为自然哲学的思想:

对世俗生活的重视必然引起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使人们开始用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神学的眼光去面对自然界,为16世纪以哥白尼的天文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繁荣打下了基础。因此称文艺复兴带来了“自然的发现”。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运动

在文艺复兴即人文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16世纪,欧洲大地上又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正统宗教神学革新运动,它就是宗教改革运动。从表面上看,它虽然是宗教内部进行的改革,但是,它实质上是人文主义运动在宗教神学领域的延伸,是新思想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新兴的“资产阶级革命”(恩格斯语)。它的影响甚至比人文主义更大更深远,因为它具有更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

宗教改革直接的要求是消除教会的权威,便奢侈教会为廉洁教会,而从哲学上看,其内在要求则是由外在的权威返回个人的内心信仰。

新的宗教哲学思想是宗教改革的核心。

1、马丁•路德的宗教哲学——“因信称义”说(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

1517年1月30日、“赎罪券”、《九十五条论纲》、驱逐僧侣、捣毁寺院、平民暴动、翻译《圣经》。(2)“因信称义”说:

马丁•路德通过引用原始基督教的教条“因信称义”来阐发自己的宗教思想,它意思指人的灵魂得救不在于教会,也不在于“事功”,只在于个人的内心信仰。只有信仰才是获救的必要条件,“事功”只是信仰的结果。

“因信称义”说消除了教会的权威,以信仰的方式返回个体性和内在性,也可以说是“人的发现”。

2、加尔文的宗教哲学——“先定”说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也属于“因信得救”的主张,但是他用上帝“先定”说深化了这一主张,强调了“因信得救”的宿命论性质。

“先定”说指宇宙中的一切都源于上帝永不更改的安排和命令(“先定”),因此个人得救是上帝预先的拣选,早已注定,个人的功德和教会的存在都不能改变上帝的先定。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是表明实现了上帝所赋予的先定使命。思考题:

1、解释“文艺复兴”。

2、人文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第十二章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精神

一、近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理性主义特征的关系

欧洲近代哲学从它产生的时候开始,就与欧洲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可以说,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是决定近代哲学发展的根本因素。但是,哲学受经济、政治的决定作用不一定是直线的或直接的,往往会在它们之间加入一些中间的因素,这些因素会成为哲学的直接影响因素,哲学也会通过它们对社会的经济、政治产生作用。

这样,分析这些中介因素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原因、特征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欧洲近代哲学来讲,近代自然科学就是这样的对其特征有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其中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特征就与近代自然科学的状况分不开。

关于近代的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理性主义特征的关系,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近代自然科学本身就充满着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哲学精神。

具体表现为:

1、近代自然科学体现了探索自然奥秘的求知精神。

近代自然科学以自然为对象,给理性创造了充分去表现的舞台。

2、近代自然科学体现了重视观察和实验的求实精神。

近代自然科学家发扬了13世纪英国唯名论者倡导的“实验科学”的精神,注重把经验尤其是科学实验当作发现和检验知识的方法。这时理性作用的表现之一。

3、近代自然科学体现了精确的量化而达到的确定性。

近代科学成功地运用了数学语言去精确地描述客观规律。这更是理性的强大作用的表现。

4、近代自然科学体现了理解世界的机械论图式。

在近代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范式中(牛顿力学体系),被想象的世界模型是机械模型,世界被想象为一架大机器,自然物被想象为有形而无灵魂的零件,没有本质的高下之分,它们按相同规律运动,没有天界和地界之分。上帝被设想为自然这架机器的设计师和第一推动者。

(二)近代哲学的主要建树是对新科学的迎合与推进,它的理性主义特征处处体现着近代自然科学精神。具体表现为:

1、哲学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

近代哲学与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相比,发生了“认识论的转向”,即认识论问题成为了哲学的中心问题。哲学的这种转向不是依靠自身的逻辑和思辨推理出来的结果,而是自然科学这一外来刺激的结果。因此它能反过来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不可取代的保障和导向。

2、近代认识论中有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阵营,两者除了唯名论和实在论这一遥远的历史根源外,还直接地、集中地反映了对自然科学方法的不同理解。

近代自然科学存在着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这两种主要的方法,近代哲学家在对它们的侧重和取舍中,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分歧。

唯理论以数学为知识模型,推崇数学的方法,把天赋观念作为知识的起点,把必然真理作为知识的目标,把观念的内在标准作为真理的标准。

3、近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一样,也有机械论的特征。

机械论是近代哲学的普遍特征,不管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不管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而有机械论的倾向。不过,各派对机械性的因果关系所作的解释,是各有特点的。有的表现明显,有的是间接表现。

4、近代哲学的理论是以自然科学为范式而建立起来的。

从共性来讲,近代哲学一般都采取科学论文的形式,与古代哲学的对话、诗、散文等自由文体,与中世纪以问题为中心的逻辑论证的“学问”,都截然有别。

就个性而言,表现比较突出的样式有: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体系、斯宾诺莎的“伦理学”、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休谟的“人性科学”。

二、近代经验论的开创人弗兰西斯 • 培根

(一)弗兰西斯 • 培根的生平活动。

Francis Bacon,1561—1626年。

培根的人格受到质疑的主要两件事:(1)主动指控与他有恩的埃塞克斯伯爵谋反。(2)作为大法官收受贿赂。黑格尔说他“极端忘恩负义”、“参加政治阴谋,做不正当的事”、“犯了最荒唐的贪污罪”。马克思说:“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培根。”

(二)培根对以经院哲学为代表的传统思想的分析批判

1、认为经院哲学以及亚里士多德的科学体系存在着种种弊端,没有实用性。

认为传统的和现实的知识只是为了满足言谈、争辩、宣传、个人名利和个人思辨的需要而存在,却偏偏没有服务于人类的实用性。

他说:经院哲学是希腊神话中的斯居拉女神,虽然“具有一个处女的头脸”,但是却没有生育的能力。

2、培根不仅仅是对经院哲学予以否定,而且深入地分析了传统科学观赖以生存的心理根源和社会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

认为妨碍人们认识自然真理的幻想和偏见称之为“假相”,这些“假相”有四种:

(1)“种族假相”:指人性的缺陷,即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事物的真相。

(2)“洞穴假相”:指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即由于个人的天性不同,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形成的个人的偏见,它犹如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处的“洞穴”。相当于“坐井观天”。

(3)“市场假相”:指语言交往中产生出的误解,即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和混乱而造成的假相。

(4)“剧场假相”: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即人们盲目崇拜各种传统的哲学体系和错误的证明法则,并将其移入人的心中而造成的偏见。

“四假相”说虽然主要是针对经院哲学的,但是它对错误认识所作的根源性的分析,却具有普遍的意义。他看到了人类认识过程的复杂性、曲折性,指出了认识上的主观性、片面性是产生谬误的认识论根源,并且仔细分析了主观性、片面性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条件。它对于人们防止和克服错误认识具有启发意义。

(三)培根的经验论

从最基本的特征看,培根无疑是经验论者,但是,他也认为认识需要理性的参与。

1、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

“人们若非发狂,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当求之于感官。”

2、认为“经验”要符合以下的要求:

(1)作为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的经验必须具有“确实性”。(2)经验应当是丰富的,数量是足够的。

3、认为经验尤其科学实验是真理的保证。

“科学在人的心目中的价值也必须由它的实践来决定。”

4、认为只有将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科学知识。

(四)培根创立的归纳法

培根在经验中看中科学实验,在他看来,因为科学实验讲究科学方法的,而他认为科学实验应用的方法应是归纳法,它是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演绎法的“新工具”。他的归纳法是分三步进行的:

(1)广泛搜集自然史和科学实验的材料。(2)整理材料,为归纳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这一步中,他提出了他的归纳法的核心内容——“三表法”。“本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3)归纳。

该步最要紧的是用排斥和否定的方法,是进行归纳的关键性一环。

三、机械主义的经验论者霍布斯

(一)霍布斯的生平活动

(二)霍布斯的机械论的哲学

霍布斯认为哲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由研究自然物体的“自然哲学”和研究人以及人造物体(国家)的“公民哲学”两个部分组成。在自然哲学中,他充分利用几何学、力学、物理学的材料,论述了关于自然物体的观点,系统地阐明了机械论的自然观。因此他的哲学的机械论特征主要体现在他的自然哲学里。具体表现在:

1、认为世界和人都是机器。

他认为整个世界是一部由因果链组成的大机器,世界里的每个部分则是大机器中的小机器,人也是机器,只不过它比其他自然物体精巧而已。如他把人与钟表作比拟。

2、把物体定义为“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袤。”

他讲的广袤即广延,指的是物体的大小,这样的物质概念是一个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因此他反对 34 一切主张“无形实体”的说法。

3、把运动定义为物体“连续地离开一个位置,又获得另一个位置。”即认为运动就是机械的位置移动。

4、认为可感性质是偶性。

他认为在物体的一切性质中,只有广延或形状是物体固有的根本特性,是必然的,其余的都是偶然的,如颜色、声音、滋味、冷热、动静等这些性质。他把这些性质叫做“偶性”,偶性就是“某个物体借以在我们心里造成它自身的概念的那种能力。”

(三)霍布斯的社会政治学说

1、社会契约论。

霍布斯是西方政治学说中的社会契约论的创始人之一。

(1)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之前,生活在自然状态中,按照“利用一切手段保存自己”的自然律活动。(2)认为人类按照“为了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己的权利,在必要时放弃别人也同意放弃的权利”的自然律,必然从自然状态进入人类社会。

(3)认为社会就是人类的契约生存状态,国家是契约的产物。

2、对宗教神学的批判。

(1)认为上帝的观念不是天赋的。

(2)认为恐惧和愚昧是宗教产生的自然种子。

(3)认为神学的传播和教育是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4)认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保护宗教的存在和传播。思考题

1、分析近代的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理性主义特征的关系。

2、培根讲的“四假相”是什么。

3、霍布斯的机械论的哲学的观点。

第十三章 笛卡儿的唯理论

一、笛卡儿的生平活动

黑格尔说,笛卡儿是近代哲学的创立者;罗素说,笛卡儿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始祖。他们的说法应该说是对笛卡儿哲学的两个突出特征——唯理论和二元论的揭示。

二、笛卡儿的方法论

同培根一样,作为一个对以经院哲学为代表的旧知识的批判者,最重要的不是他给人们提供了多少新的知识,而是他给人们提出的获取知识的方法。笛卡儿的方法论代表了近代哲学对自然科学方法的一种理解——唯理论的理解的开始。

1、认为科学的统一性不在研究对象,而在于方法,哲学首先要研究科学方法。

2、认为数学方法是普遍适用的一般方法,它被运用到其他学科时称为“普遍数学”。

3、认为数学方法的两个一般特征“度量”和“顺序”在作为一般科学方法的“普遍数学”中表现为:

(1)度量方法转化为不可量化的对象之间的同与异的比较,即通过概念的比较,把握不同对象之间在性质上和程度上的相似和差异。

(2)研究顺序首先是分析,寻找确定的第一原则,然后再运用综合,从第一原则推导出确定的结论。

以上两个方法特征也就是哲学的方法特征。

4、认为科学方法的规则有四条:

(1)“第一,决不接受我没有确定为真的东西”。

(2)“第二,把每一个考察的难题分析为细小部分,直到可以适当地、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3)“第三,按照顺序,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4)“第四,把一切情况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

三、笛卡儿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

马克思说,笛卡儿“把他的物理学和他的形而上学完全分开”。是的,笛卡儿把哲学比作一棵大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自然哲学),树枝是医学、力学、伦理学等应用学科。

在笛卡儿看来,“形而上学”是指专门研究超感性的对象,如上帝、灵魂、意志等等的学问。在“形而上学”中,他运用他提出的科学方法从普遍怀疑出发,建立起哲学的第一原理,然后确立上帝的存在和推导出关于心灵和物质的确定知识,建立了一个二元论的世界观。

(一)论哲学的出发点——普遍怀疑

笛卡儿的哲学一开始就体现了对理性的推崇,普遍怀疑论是理性的表现形式。

1、认为一切知识都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所谓可靠的基础就是说作为知识的基础的是符合理性的原则要求的,或者说是出自于理性的。

2、认为怀疑可作为考察现有的知识是否具有可靠的基础的有效方法,通过怀疑,发现现有的一切知识所赖以建立的基础都是不可靠的,都被排除在知识的基础之外。

3、认为被怀疑的观念包括:

(1)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它们是感知到的现象,是可疑的(不可靠的),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2)关于我的身体的观念,它们也是可疑的,也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笛卡儿的这个对自己身体的存疑想法相当于中国哲学中的“庄周梦蝶”。

(3)数学的观念,它们也是可以怀疑的,因为它们说不定是根本不存在,是“邪恶的精灵”恶作剧般的安置于我们的心灵之中的。也就是说,数学的观念只要是没有经过哲学论证,我们同样可以怀疑它们,它们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

在此有一个问题要同学们去思考:笛卡儿的普遍怀疑的思想与传统的怀疑主义(如希腊的智者派和皮罗主义)有什么不同?

(二)论哲学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的普遍怀疑手段不是为怀疑而怀疑,怀疑不仅是作为考察现有的知识是否具有可靠的基础的有效方法,而且也是寻找知识的确定基础的手段。用他的话讲,“只是要为自己寻找确信的理由,把浮土和沙子排除,以便找出岩石和粘土来”。

1、认为在以上的普遍怀疑中,理性要发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怀疑能否怀疑自身?结果发现怀疑自身是不能怀疑的。

2、认为既然“我在怀疑”是不能怀疑的,而怀疑活动一定要有一个怀疑的主体,“我”就是怀疑活动的主体;这样,由于想到我在怀疑,可以确定地知道作为怀疑主体的“我”是存在的,即“我思故我在”。

对“我思故我在”在笛卡儿的《哲学原理》中是这样说的:“我们既然这样地排斥了稍可怀疑的一切事物,甚至想象它们是虚妄的,那么我们的确很容易假设,既没有上帝,也没有苍天,也没有物体;也很容易假设我们自己甚至没有手没有脚,最后竟没有身体。不过我们在怀疑这些事物的真实性时,我们却不能同样假设我们是不存在的,因为要想象一种有思想的东西是不存在的,那是一种矛盾。因此,我思故我在的这种知识,乃是一个有条有理进行推理的人所体会到的首先的、最确定的知识。”

3、认为“我思故我在”是哲学的第一原理和基石。

笛卡儿在《方法谈》中是这样说的:“„我思想,所以我在‟这条原理是这样确实,这样可靠,连怀疑派的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于是我就立刻断定,我可以毫无疑虑地接收这条真理,把它当作我所研求的哲学的第一条原理。”

4、认为在“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思”包括一切意识活动,不管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或是情感的,都属于“我思”;而且更重要的它也是以意识活动为对象的自我意识,即反思。

5、认为在“我思故我在”中“我思”和“我在”之“我”是同一个实体,“我思”与“我在”之间不是两个实体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本质和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

(三)论上帝和世界的存在

笛卡儿认为找到了“我思故我在”这个知识的基础原则后,接着的工作就是通过它来进一步推导出其他的 36 结论了。

1、认为通过对第一原理的分析,首先得到的是一个关于真观念的标准的结论,即以“思想的我”(自我实体)为标准,凡是“我们极清楚、极明白地想到的东西都是真的”。或者说一切像“自我”那样自明的观念都是真观念。

2、认为根据以上的判断标准,可以证明上帝是存在的。他把上帝存在的结论作为他的形而上学的第二原理。

笛卡儿证明上帝存在的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明白、清楚的“上帝”观念。

其次,他认为“上帝”的观念具有无限的完满性,“自我”的观念只有有限的完满性,从“自我”的有限性不可能产生关于“上帝”的无限性。

最后,他认为“无限完满性”的观念只能是“无限完满性”的现实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必定有一个无限完满的上帝存在,是它把关于自身的观念赋予人类,产生出关于“上帝”的天赋观念。

笛卡儿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安瑟尔谟的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如出一辙的。

3、认为由于有了上帝作为一切清楚、明白的观念的终极原因或保证,因此也可以推导出世界是存在的。他把世界存在的结论作为他的形而上学的第三条原理。

笛卡儿是这样推论世界的存在的:

他认为我们有一个“广延”观念,造成广延的观念的原因不是我们的心灵或外部事物,而是上帝。而上帝是无限完满的,它不可能欺骗我们。因此,上帝在我们的思想中产生的观念必定是真实的,我们也就把握到一个与广延相符合的实在世界。

(四)心物二元论

笛卡儿在他的形而上学中同时肯定了作为思想的实体和作为广延的实体的存在,在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时,他通过结合在人身上的心灵与身体来阐述了他的心物二元论思想。

1、认为实体应定义为“一个不以赖其他任何东西而自身存在的东西”。上帝毫无疑问是实体,心灵和物质如果除却了要有上帝作终极原因这一点因素,它们也是实体。

2、认为心灵的本质属性思思想,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广延,思想和广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思想没有广延,广延不能思想,因此心灵和物质是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3、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灵不能相互作用,产生人的心理与生理活动的协调一致的原因是人脑部的“松果腺”。

四、笛卡儿的物理学

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衡量,笛卡儿的物理学即自然哲学与他的形而上学有比较大的差别,基本上是以自然科学的认识态度来面对自然界的。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在他的物理学范围内,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是存在和认识的唯一根据。”

1、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广延性。

2、认为物质和空间是同一的,没有绝对无物体的虚空。

3、认为物质在宏观方面是无限的,在微观方面也是可以无限分割的。

4、认为物质的运动只有一种机械运动的形式。

5、认为宇宙不是现存事物的总和,而是一个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五、笛卡尔哲学在十七世纪的影响

笛卡儿哲学产生后,在十七世纪的欧洲立刻产生了广泛的、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1、笛卡儿哲学遭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反对。

反对的声音其一是来自于罗马、法国和荷兰的教会,其二是来自于法国的唯物主义者伽桑狄(1592—1655)和英国的唯物主义者霍布斯、洛克。

2、笛卡儿获得了许多信徒,追随者从不同方面发挥了笛卡儿哲学。

具有代表性的后继者有荷兰的斯宾诺莎和法国的马勒伯朗士(1638—1715)。思考题:

1、解释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2、笛卡儿的普遍怀疑的思想与传统的怀疑主义(如希腊的智者派和皮罗主义)有什么不同?

3、笛卡儿的心物二元论思想观点。

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 2005-6-24 11:09 PM

斯宾诺莎哲学 莱布尼茨哲学

一、斯宾诺莎哲学

(一)斯宾诺莎的生平活动

巴鲁赫(本尼狄克)• 斯宾诺莎(Bauch/Benedict Spinoza)、1632—1677年。

(二)斯宾诺莎哲学的基本特征

黑格尔说:“斯宾诺莎是近代哲学的重点:要么是斯宾诺莎主义,要么不是哲学。”“要开始研究哲学,要必须首先做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它说明斯宾诺莎的哲学具有鲜明的个性。

1、把获得最高的幸福(“至善”)作为哲学的目的。

斯宾诺莎继承和发扬了西方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提倡的关于“知识就是美德”的强调道德的理性本质的传统,把人生幸福定位于精神幸福和通过对形而上学的对象的思辨而获得的心灵的快乐。

一方面是对道德理解得到升华和更深刻的意义(因为他反对把幸福看作财富、荣誉和感官的快乐),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哲学的实践价值。因此他将他的一本主要哲学著作命名为“伦理学”。

2、极力推崇几何学方法,用几何学方法来研究和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

斯宾诺莎的哲学研究方法明显受到了笛卡儿的影响。

他认为哲学的正确方法是从真观念出发,并且不断地增加真观念的推理过程。

他认为这个方法的步骤是:(1)确认真观念。

(2)从一个真观念推导出其他真观念。

(3)真观念之间的推理要从原因的观念到结果的观念的顺序进行。

(三)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

1、论实体的概念

2、论实体的属性

3、论实体的样式

4、论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的区分

1、论实体的概念

(1)认为实体的定义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或者说“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需借助于他物的概念”。

(2)认为实体具有以下的特性: 实体是自因,他的本质包含存在。

实体是无限的,因为它不受任何东西的限制。实体是唯一的。实体是无限的。

实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体是永恒的。

(3)认为实体也叫“神”或“自然”,或者说实体、神、自然是等同的、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

斯宾诺莎认为他使用的“神”不同于宗教的“神”,“自然”也不能作具体的自然物来理解。实体、神、自然都作为万物的基础或本原、原因来理解。

2、论实体的属性

(1)认为实体的属性的定义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它是实体固有的本质特性。(2)认为实体的属性是无限多样的,但是能够被我们认识的只有两个,即广延和思想。

(3)认为每一个具体存在物都有广延与思想两个属性,因此广延和思想不是分别属于两个实体的两种属性,而是属于同一实体的两种属性。

(4)认为实体的两个属性之间是彼此独立,相互平行的。二者各自有自己的样式,但都是同一个实体的表现,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3、论实体的样式

(1)认为实体的样式的定义是:“实体的特殊状态,亦即在别的事物内并通过别的事物而被认识的东西。”它就是个别事物。

(2)认为样式是由实体通过属性派生出来的,依赖于实体,但是样式相互之间处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之中。(3)认为样式分为两个系列:有形事物系列和观念系列。有形事物是实体的广延属性的样式,观念是实体的思想属性的样式。样式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只在同一个系列中存在,即事物只能与事物相互作用,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互作用,而事物与观念是不能相互作用的。

(4)认为事物的因果系列与观念的因果系列必然有对应关系。因此身体的活动与心灵的活动是可以协调的。实体、属性、样式的关系图:

思考问题:斯宾诺莎的身心平行论与笛卡儿的心物二元论的联系和区别。

4、论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的区分

斯宾诺莎在实体论中关于自然(神、实体)与个别事物(样式)的关系的论述,涉及到了无限与有限、整体与部分、一与多、普遍与特殊、原因与结果、本质与想象、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的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都集中到了他关于“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的区分的论述上。这是他的哲学中最难以理解的内容。(1)认为作为整体的实体与作为个别事物的总和是不相同的,前者称之为产生自然的自然,即“能动的自然”,后者称之为被产生的自然,即“被动的自然”。

(2)认为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二者具有不同的特性,前者的特性是形而上学进行研究的,后者的特性则是自然科学进行研究的。

(四)斯宾诺莎的真理论

1、认为知识根据观念的清晰程度分为四种:(1)由传闻和符号得到的知识。(2)由表面经验得到的知识。(3)推理的知识。

以上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可合起来为一种,称之为“意见和想象”。

2、认为直观知识才是对一切事物本质属性的直接认识,称之为“真观念”。“真观念”是一切真理的源泉,是正确思想的出发点,是方法论的前提。

3、认为真观念是纯思想的结果,它的标准在于自身,即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性。他把这叫做真观念的“内在标志”。

4、认为虽然真理的标准来自自身,但是“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即真观念与外部对象之间是一致的。他把这叫做真观念的“外在标志”。

(五)斯宾诺莎的人性论和自由学说

1、人性论

斯宾诺莎认为人生的最高幸福是精神幸福,也就是把握自然的生活,而这种对自然的认识不仅仅是外在的自然界的知识,而且是对人自然本性的把握。认为把握人的自然本性更是自由的前提。

(1)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个体都有保存自身的自然倾向,这是被自然本性所决定的行为和意向,是个体 39 的“现实本质”和人类德性的“唯一的基础”。

(2)认为保存自身不仅是消极的维持现状,而且是扩张自身力量和行动的倾向。他尤为强调后者,称之为自我完满。

(3)认为自我完满有自发和自觉之分:自发的叫嗜好,自觉的叫欲望。欲望又分两种:意识到完满性的增加是快乐,对完满性降低的意识是痛苦。爱是伴随着完满性增加的原因的观念而产生的快乐,恨是伴随着完满性减少的原因的观念而产生的痛苦。因此,伦理的善恶观不是先天的,而是相对于人们的感觉而言的。(4)认为因此人的观念与是否获得幸福和快乐有直接的关系,要获得幸福和自由,就应用“理性克制感情,管辖感情。”应该说,斯宾诺莎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但是话又说回来,能象他这样的人又能有几个?

2、自由学说

斯宾诺莎的自由观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

(1)认为由于自然中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一切都是必然的,所以也没有任意的自由。

(2)认为自由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也就是说,人自觉地按自然的本性而存在,就是自由和永恒。就如上所说,是幸福的。后人把他的这个自由观概括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在中国哲学中有自由是“知天命”的说法。

二、莱布尼茨哲学

(一)莱布尼茨的生平活动

莱布尼茨的主要思想:单子论 神正论

(二)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1、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是在对以往的实体论的批判的基础上建立的。(1)对原子论的批判。

(2)对笛卡儿的心灵实体论的批判。(3)对斯宾诺莎的实体论的批判。

2、莱布尼茨认为他提出的作为实体的“单子”是“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单纯‟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单子的特征是:

(1)单子是“没有部分”的,是“一”,是不可分割的统一。(2)单子没有广延,不是物质实体。

(3)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只能以非自然的方式“突然”地产生或消灭。

(4)单子不受外部影响,每个单子“没有可供外物出入的窗口”。单子之间的关系是由上帝安排的,叫“前定的和谐”。

(5)每一个单子具有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单子与单子的区别是质的程度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大小的差别。

3、莱布尼茨认为单子固有的质是它的活动,因此单子是能动的,是无形的精神实体。他还进一步把单子的精神活动说成知觉灵魂,单子的能动性在于表象活动。

4、莱布尼茨认为由于表象的清晰程度有差别,因此单子的质的程度产生了差别。差别分为三个等级:(1)最低级的单子只有细微的知觉。(2)较高的单子具有动物灵魂。

(3)最高级的单子具有理性灵魂。它只存在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

5、莱布尼茨认为有知觉能力的单子是决定万物的实体,世界也就是一个生生不息、常变常新的有机体。

6、莱布尼茨认为虽然单子存在因表象的清晰程度而产生的差异性,但是,由于每一个单子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象整个世界,所以单子的各个等级、各个程度之间不存在截然区别的界限,自然界的各个物种之间是连续的,同一物种内的各个个体之间也是连续的。

7、莱布尼茨认为单子的连续性表现为运动的连续性,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

8、莱布尼茨认为单子的连续性还解决了困扰二元论的身心关系问题。在此可看到心灵与身体是以特别密切的方式相互依存的。

(三)莱布尼茨的神正论

莱布尼茨认为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大问题,特别是关于恶的产生和起源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他认为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不能造成对神的不利的情况的。相反,他应是神的正确性的解释。

1、莱布尼茨根据逻辑规律包括充足理由律的主张,认为必然与自由的关系首先是一种逻辑关系,即必然等于必然理由,自由等于充足理由。必然和自由的关系发生在造物主和被造物主两个层次上。结果现实世界总是有充分的理由存在,而且是最好的的世界。

2、对于在最好的世界中会有恶的问题,莱布尼茨认为在被造物层次上发生的偶然事件都有充足理由,不论是物理的恶还是伦理的恶,都属于上帝创造的和谐的秩序,因而是善的。

3、认为“物理的恶”是“凭借自然的秩序,甚至凭借事物的机械结构而带来的惩罚”。自然的“惩罚”不是对人类的有意伤害,他的存在的充足理由是事物之间互相补偿的平衡。

4、认为“伦理的恶”是为了衬托善而存在,如果没有恶的考验和折磨,也不会有善,恶越大则善越大。

5、认为人的自由在于善恶的选择,并因选择的结果而受到上帝的报偿或惩罚。而上帝惩恶扬善的公正只有在人自由选择的情况下才能显示出来。

第十五章 英国经验论

洛克的哲学 贝克莱的哲学 休谟的哲学

一、洛克的哲学 洛克的生平活动

(一)洛克的生平活动

约翰 • 洛克(John Locke)、1632年—1704年。

洛克一生主要活动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和所谓1688年的“光荣革命”时期。恩格斯曾说他“是1688年阶级妥协的产儿。”

黑格尔说:“洛克的哲学无疑是一种很易了解的、平凡的哲学,正因为如此,也是一种通俗的哲学。”

(二)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1、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

作为经验论与唯理论对立的体现,否认“天赋观念”的存在,理由是:(1)认为“天赋观念”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理论假设。(2)认为“天赋观念”的假设理由是错误的。

“天赋观念”的理由是存在普遍同意的观念,洛克对此的批判是: 第一、普遍同意不一定是“天赋观念”的体现。第二、根本不存在普遍同意的观念。

(3)认为即使把天赋观念看成是只要一提起它大家就会同意的潜在的观念,而不一定是人类实际具有的共同观念,然而,“潜在的观念”的说法本身是自相矛盾的。(4)“天赋观念”论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2、莱布尼茨对洛克的批判的反批判

针对洛克的《人类理智论》,莱布尼茨曾写下《人类理智新论》,在书中对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进行了反批判,对“天赋观念”论进行辩护。

(1)认为洛克在承认知识来源于感觉之外,还认为有反省这一心灵固有的来源,可见洛克也不否认心灵中有某种天赋的东西。因此,“天赋观念”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双方对它的理解有分歧而已。

认为“天赋观念”不是现成的清楚明白的观念,而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在我们心中”。它的作用常常是感觉不到的,但感觉不到不等于不存在。认为洛克关于“潜在的观念”的自相矛盾性的分析是表面的,是他不懂得“天赋观念”的真正内容造成的。

(2)认为经验虽然对于知识有作用,但是它不是知识的唯一基础,因为经验无论是在实验科学领域,还是在实验科学以外的学科领域,其作用都是有限的。

(3)认为经验在知识中的作用是提供了发现天赋观念的注意力,只是知识的机缘,天赋观念才是真理的来源。

他针对洛克认为心灵是“白板”的说法,把心灵比喻为有纹理的“大理石”。(思考题:是否有天赋观念?)

(三)洛克的双重经验说

如果说洛克否定天赋观念只是对唯理论的一次摧毁性的打击,但是要解决知识的来源问题还得从正面来提出建设性的主张。为此洛克阐述了关于知识的来源的双重经验说。

1、认为人的心灵原是一块“白板”,上面没有记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诸如感觉、印象、概念、情感等等观念。这是洛克的所谓“白板”说。

2、认为作为观念的来源的经验分为两类:

(1)感觉。它是观念的外在来源,它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

(2)反省。它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它是心灵这个“内部感官”通过感觉而对取得的观念进行反思,和对自身的活动进行反思而得到新观念的过程。

3、认为感觉和反省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但是两者都是观念的等量齐观的来源。

4、认为从反省的存在出发,必然要设定一个主动的精神实体——心灵的存在。

(四)洛克的观念分类说

洛克根据观念自身的构造,对观念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1、认为无论感觉的观念还是反省的观念,都可以分为简单的观念和复杂的观念两种。

(1)简单观念是“只包含一个齐一的现象或心灵中的概念”。它是构成知识的直接对象、材料和要素。(2)复杂观念是“由若干简单观念结合而成的观念”。

2、认为简单观念构成复杂观念的方式有三种:

(1)相加。它是把多合成为一,由这样的方式得到的观念叫复合观念。如“实体”观念。

(2)并列。它是把几个简单观念或已经由简单观念组成的复杂观念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这样产生的复杂观念是关系的观念。如“因果观念”。

(3)相减。它是把同时存在的观念彼此分开,把复合观念中的特殊成分除去,保留它们共同的成分,由此形成的观念叫抽象观念或一般观念。如“人”观念。

3、认为复合观念“实体”是这样形成的:我们把很多关于性质的简单观念集合在一起,需要一个附着物,我们就被这个附着物叫做“实体”。也就是说,“实体”作为观念是存在的,但是,是否真的存在“实体”则是不知道的,它只是一个必要的假设。因此,上帝、物质、和精神这三个实体都是假设的存在。(1)物质是为了使感觉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2)精神是为了使反省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3)上帝是为了使宗教和道德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

4、认为抽象观念也就是“共相”作为类事物的本质只是一种“名义本质”,即唯名论所说的名称,它作为“实在本质”只是一种假设。

(五)洛克区分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学说

洛克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物体的性质进行了区分和分析。

1、认为我们关于物体的大小、形相、数目、位置、运动、静止等观念,是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观念。由于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与物体的第一性的质是相似的,所以它们也就是第一性的质。因此第一性的质是物体固有的,不以人的感觉为转移。

2、认为我们关于物体的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观念,是物体的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由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在物体中没有相似的性质,所以它们是凭借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能力,在人的心灵中引起的观念。

(六)洛克的知识论

1、认为观念只是知识的材料,还不是知识本身,知识存在于观念之间的关系之中,而观念之间的关系是观念是否相符合的比较。

2、认为知识可以进行分类:

(1)按观念的内容即比较观念与观念是否符合来分,知识有四类,不过这里的知识没有关于外物的知识: 关于观念同异的知识。关于观念关联的知识。关于观念并存的知识。

(2)按我们对观念之间是否符合的知觉的明白程度,知识有三类:

第一,直觉知识:指“心灵直接从两个观念本身,不必插入任何别的观念,就能知觉到两者的符合与不符合”。它有最大的可靠性和明确性。

第二,证明知识:指“不得不凭着插入另一些观念”,来知觉两者是否符合。它不如直觉知识那样明白,但也是确定、可靠的。

第三,感性知识:是对观念与产生它的外物是否符合的知觉,这种知觉必须通过感觉经验才能达到。它没有上述两种知识的确定性,有一定的确定性。

3、认为直觉知识和证明知识是词语的知识,感觉知识是实在知识,两者使用的方法不同。

4、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上,知识不能超出我们所具有的观念范围。超出范围的一切判断都是理论上的假设。

(七)洛克的社会契约论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民主政治理论的基础,它与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的不同特点是:

1、认为人的自然状态不是战争状态,而是和平的、自由的状态,人们在自然状态中平等德享有自然权利。

2、认为在人们享有的各项自然权利中,财产权最为重要。

3、认为由于财产权的冲突,人们的财产权得不到保证,甚至生命权也会受到威胁。订立社会契约是人们为避免冲突的严重后果的手段。

4、认为人们在订立社会契约时只放弃对财产权的判决和执行的权利,把这一权利转让给代理人,之外的一切权利是不可转让的。

5、认为接受大家转让权利的公共代理人也受契约的限制,人民有推翻暴君的权利。

6、认为国家里的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应分开,属于不同的权力主体。立法权是高于一切的权利。

二、贝克莱的哲学

(一)贝克莱的生平活动

(二)贝克莱的基本哲学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的哲学是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的,也就是说洛克的经验论是贝克莱哲学的逻辑起点,但他的理论归宿却是不同于洛克的。他抽调了洛克哲学中作为经验的依托和来源的客观存在的物的成分,变经验论为完全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这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哲学命题上。

1、他认为从洛克主张的人类的知识对象是观念的观点出发,必然得到的结论只能是: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观念,而不是观念之外的事物。

2、他认为如果说可感事物可以在不被感知的情况下存在,那是不合逻辑的。

3、他认为既然一个可感事物只能存在于观念之中,那么它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感知了它。也就是说,在他看来,“存在”的意义限定于认识对象,然后用“被感知”来解释认识对象。即“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显然地把观念与观念的基础两者的关系颠倒过来了。

(二)贝克莱对“物质”实体的批判

贝克莱为服从他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基本观点,必然要否定“物质”实体的存在,即否定客观存在的 43 物质。另外,他对“物质”实体进行批判,也是为了反对无神论,为宗教信仰辩护。他认为承认物质存在的唯物主义是无神论的基础,要排除无神论,首先得否定唯物主义,否定作为唯物主义的基础的“物质”概念。贝克莱对“物质”实体的批判的种种结论也是从洛克经验论中引发的。

1、认为“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因此洛克讲观念的感觉形式有与外物的相似性是不恰当的,由此而肯定外物的存在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他否定观念是对外物的摹写和反映。

2、认为洛克区分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是不合逻辑的,不仅第二性的质是主观的,而且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也是主观的,第一性的质也是只存在于心灵之中。理由是:(1)事物的性质是不可分割的。(2)第一性的质也是相对的。

3、认为洛克为了各种可感性质能有一个不可感的支撑点而假设实体存在,是传统的“抽象观念说”在作崇。

4、认为洛克在他的双重经验说中设定经验的外在的原因是不充分的,只有心灵一个来源就足够了。

总起来讲,贝克莱认为物质实体既没有自身存在的理由,也没有成为观念原因的理由,“物质就是虚无”。

贝克莱对物质实体的批判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从一个已有的理论中发现其自身的矛盾,如何去克服矛盾,然后将其发展,形成自己的理论的思想创新过程的形式。他的批判囿于经验的范围内是逻辑的必然。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上的唯物论的弱点暴露无遗。

(三)贝克莱的视觉理论

贝克莱还通过对物体的“广延”属性的批判来反对唯物主义,其批判的基础是他建立起来的视觉理论。

1、他认为视觉与触觉的对象是不同的。视觉的对象是光和颜色。触觉的对象是广延。

2、他认为感觉是复合的,视觉和触觉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视觉的“图像”(光和颜色的混合)包含了对触觉对象的判断,触觉的“印迹”(广延的观念)存在视觉对象的提示。

3、认为由于图像的提示作用,久而久之视觉中就形成了对广延的的联想,这种关于广延的观念则依赖于心灵的的想象。

4、认为建立我们的图像与印迹的联系的“自然作者”是上帝。

贝克莱显然反对绝对的空间观,是主观主义的空间观。

(四)贝克莱论精神实体的存在

贝克莱以经验论的原则把物质实体看作是没有必要的假设,但是他并没有在他的哲学中把这个原则贯穿始终,在讨论是否有精神实体存在的问题上,他突破了经验的限制,肯定了精神实体的存在。看来他只要为了符合宗教信仰的需要,可以不管自己的理论是否能自圆其说,采用不同的建立标准的。他既然可以说物质是一个假定,那么他的精神实体又何尝不是一个假定。

贝克莱把精神实体分为无限的精神实体和有限的精神实体两种,它们分别是上帝和个别的心灵(“自我”)。

1、贝克莱关于心灵实体存在的论证

(1)认为感觉要有主体,因此心灵是存在的。

(2)认为观念的产生不能以另一个观念为原因,因此要在观念之外有能动的心灵实体存在作为观念的原因。(3)认为感觉总是个人的活动,而观念的存在是持久的、连续的,因此在我的“自我”之外还有其他人的“自我”存在。

2、贝克莱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

(1)认为世界上事物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永恒性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2)认为人的观念的真假的差别证明了它们有一个外因,产生一切真实观念的外在的精神实体就是上帝。(3)认为我们关于秩序和规律的观念不可能是个别心灵产生的结果,它们只能出自于上帝。

三、休谟的哲学

(一)休谟的生平活动

(二)休谟的认识论

休谟的哲学与贝克莱哲学一样,也是以洛克哲学为逻辑起点的,但他的理论归宿与贝克莱的不同,他从经验出发,始终贯穿经验论原则,走向了怀疑论和不可知论。

1、论印象与观念的区分

2、论观念关系的知识与事实的知识

3、论实体存在的不可知

4、论因果关系

1、论印象与观念的区分

休谟把洛克的经验对象“观念”改称为“知觉”,通过对知觉的分析论述了经验论的原则。(1)认为根据知觉呈现出的性质不同,被知觉的对象可分为两类:

印象:印象分两种,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其中感觉印象是原初的,来自不可知的原因。反省印象是直接从感觉印象得来的,或通过插入的观念,间接从感觉中得来的。

观念:观念是对印象的“忠实摹写”,是“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的推理中的微弱的影象”。(2)认为印象和观念的区别是当下知觉和思维(包括想象、回忆)的差别,心灵对它们的知觉的强烈程度是不相同的。

(3)认为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来源于感觉印象,但感觉的来源是不能认识的。因此知识是被限制的。

2、论观念关系的知识与事实的知识

同洛克一样,休谟也认为知识是关于观念(知觉)之间关系的知识,并且对知识作了区分。(1)认为观念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类:一类取决于观念自身,另一类则不经过观念而变化。(2)认为知识相应也分为两类:

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是单凭思想就可以推理出的知识。

关于事实的知识:是人们需要观念以外的经验做出判断,加以检验的知识。

(3)认为关于观念关系知识的命题是分析命题,分析命题是必然真理;关于事实知识的命题是综合命题,综合命题是偶然真理,但它可以扩大我们经验的范围。(4)认为除了以上两类知识,没有任何知识。

3、论实体存在的不可知

休谟从彻底的经验原则出发,否定了任何实体的存在,不过他是以不作判断的态度来处理的。(1)认为物质实体是不可知的。(2)认为心灵实体是不可知的。

4、论因果关系

休谟的经验主义和不可之论在他对因果关系的研究上得到最全面的体现,对因果关系的重视,与他认为“一切关于事实的推理,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面”的认识有关。

(1)认为因果观念是这样建立的:我们知觉两个观念在空间相继出现,如果这两个观念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会把先发生的观念称为原因,把后出现的称为结果。

(2)认为因果关系是这样形成的:因果观念久而久之会使我们形成这样的习惯:每当看到一个观念时便联想到另一个。这种在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联想而形成的恒常的联贯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因果关系。(3)认为因果关系的基础无论在证明知识的范围内,还是在经验知识的范围内,都不能得到解释,即是不可知的。

(三)休谟的伦理学

休谟的伦理观是情感主义的,并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

第十六章 法国启蒙哲学(就到这里,没有德国哲学部分)

一、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

法国启蒙运动是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启蒙运动的组成部分,但它是最为彻底和影响最大的,最具代表性。它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而且在后来的世纪里影响深远。它的特点有:

1、它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历史进步的运动。

法国启蒙思想主要代表了新兴的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愿望,是先进阶级的思想和意识的集中反映,也是对本身就具有直接进步性的自然科学的概括反映。

2、它把理性作为批判的工具和武器,把理性作为至高无上的评判标准。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一面旗帜。恩格斯说:“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3、它的哲学基础主要是唯物主义的。

法国启蒙思想一开始就承认自然的独立性,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发展到最后以“百科全书派”为代表,在哲学上完全是唯物主义的(至少在自然观上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也因此典型地表现了它在近代的最高形态——机械唯物主义。

4、它具有鲜明的战斗性,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法国启蒙运动始终有两个主要的明确的现实目的:

(1)反对法国专制的政治制度,主张建立充分展示理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制度。(2)反对和否定天主教和宗教神学,甚至否定一切宗教,主张无神论。

因此每一个启蒙思想家都是一名战士。恩格斯说,启蒙学者“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后来,“学者+斗士”形成为法国许多思想家的人格特征。

二、早期启蒙主义者的思想

一般认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可根据他们的思想特征划分为相对集中的四类:

一是早期的以“自然神论”为特征、对宗教持较温和的批判态度的启蒙主义者。

二是后期的以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为特征的、对宗教持激进的批判态度的“百科全书派”。

三是代表来自下层劳动群众的先进意识的、以空想共产主义思想为特征的、对私有财产制度持否定态度的启蒙主义者。

四是作为特例的卢梭。

早期启蒙主义者主要有贝尔、孟德斯鸠、伏尔泰、孔狄亚克等。下面对他们各自主要的思想观点作介绍。

(一)皮埃尔 • 贝尔的怀疑论

贝尔:Pierre Bayle、1647年—1706年。

著《历史的和批判的辞典》。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他是“使十七世纪的形而上学和一切形而上学在理论上威信扫地的人”。

贝尔的思想特点是怀疑论的,即以怀疑论作为理性批判的武器,针对宗教神学,指出一切神学问题和争论都是混乱、无意义的。重要的是他通过怀疑论而得出的两个结论观点:

1、认为理性和信仰应分开,信仰和理性为“双重真理”。

2、认为道德与宗教也应分开。

他认为道德的基础不完全是信仰,理性对实际环境和行动后果的算计也可使人趋善避恶。认为中国就是一个由无神论者组成的社会。

贝尔的观点对于当时来讲当然是惊世骇俗的。

(二)孟德斯鸠的法哲学

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年—1755年。

著《论法的精神》等。

孟德斯鸠的法哲学是为了探索法律的形成原因,他把这些原因统称为法的精神。主要观点有:

1、他受当时已有的“自然法”的观念的影响,认为法是“由万物的本性派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一切实体都有“法”,连神也不例外。

2、认为人类社会的成文法要以人类的自然法为基础,人的自然法与人的本性和生活条件是相吻合的。

3、认为成文法要符合建立政府的“本性和原则”,尤其要适应一国的自然状况,因为地理环境决定着民族性格和社会制度。

4、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自然法派生出三种政体:共和制、君主制和独裁专制。

(三)伏尔泰的理神论

1、他受牛顿的自然观的影响,推导上帝存在是必然的。宇宙需要一个最初的推动者;

有限的物质的运动和引力需要上帝给与; 思维需要上帝置入到物质中。

2、认为上帝仅仅作为宇宙的第一推动者和自然规律的制定者而存在,他在创世后便不再干预宇宙了。

上帝犹如一位建筑师。

3、认为上帝的存在对道德世界也是必要的。

他说:“即便上帝不存在,也要创造一个。”

(四)孔狄亚克的感觉主义

孔狄亚克:Etienne Condillac、1715年—1780年。著《人类知识起源论》、《感觉论》、《体系论》等。

孔狄亚克的哲学也是自然神论,但是他的理论的特点是对洛克的经验论的宣传和感觉主义的解释。

1、他同意洛克认为认识起源与经验的基本观点,但是不同意洛克的“双重经验说”,认为经验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对外物的感觉。认为反省不是独立的来源,是在感觉基础上进行的。

2、他贯彻机械唯物主义的原则,一反认识论中的视觉中心主义,提出了触觉中心主义。认为惟有触觉才能以身体来认识外部的形体。

三、卢梭的思想

(一)卢梭论自然状态

卢梭也在人类社会以前划出一个“自然状态”,他的所谓“自然状态”的特点:

1、认为自然状态指没有人际交往、语言、家庭、住所、技能的人类最初状态。自然状态的人的全部欲望是肉体需要,没有理性和观念,具有自我保存和怜悯情感等善良的本能,以及区别于其他生物的“自我完善化”的能力。

2、认为自然状态的人还享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和平等。认为人对自然有服从或反对的自由,并意识到这种自由。

卢梭名言:“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

(二)卢梭论社会的不平等与平等

首先,卢梭认为人类由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是从天然平等向社会不平等的过渡。关于人类的这个第一个过渡,他主要的观点有:

1、他虽然认为不平等的产生根源于人性的自然原因,但是另一方面他也认为,生产和生产技术发展(特别是金属冶炼术和农业这两种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导致私有制和社会不平等的产生。

2、他认为私有制的出现有许多偶然因素,但它的产生却是必然的。

3、他认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确定。

(2)第二阶段:官职的设置,通过契约建立国家政权。

(3)第三阶段:合法的权力变为专制,富人和穷人、强者和弱者、主人和奴隶的不平等发展到极点。

在卢梭看来,人类的第一个过渡既是进步,也是退步。因此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发展到极点必然物极必反,暴君要被暴力所推翻,社会开始新的平等。

卢梭认为人类新的发展阶段是从社会不平等向社会平等的过渡。关于这个第二个过渡,他认为是通过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重新使人获得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在这里卢梭形成了自己的新的社会契约论,他的主要观点有:

1、认为第二次社会契约与第一次社会契约不同。它是在平等的条件下制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契约。

2、认为这次的社会契约进行的权利转让是一切人把一切权利转让给一切人,这种转让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自由权不会因转让而被剥夺。

3、认为社会契约所产生的结果既不是霍布斯说所的有绝对权力的“利维坦”,也不是洛克所说的只有有限权力的政府,而是集强制的权力和自由的权力于一身的“公意”。

卢梭的“公意”概念有两方面的性质:

(1)它是一个抽象概念,而不是集合概念。指全体订约人的公共人格,是他们的人身和意志的“道义共同体”。

(2)它是一个辩证的概念。它是包含着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自由和服从的辩证统一的概念。

卢梭的社会不平等与平等论具有为革命辩护和倡导人民主权的民主制度的实践意义。

(三)卢梭的良心论

卢梭是性善论者,良心不仅是道德的原则,而且也是知识的原则。他的良心论的主要观点有:

1、认为良心是天赋的自然情感。

2、认为良心在知识和理智活动领域起着判别真假是非的规范作用。

四、“百科全书派”的思想

(一)“百科全书派”的含义和代表

1、“百科全书派”的含义

1751年狄德罗和达朗贝尔开始组织编辑《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简称“百科全书”),1771年完成全书,共三十五卷。因此“百科全书派”在一般的意义上指“百科全书”的编撰人员群体。

“百科全书派”的特别含义指法国启蒙时期的一批唯物主义的、战斗的无神论者。这也是我们在此使用的含义。

2、“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代表

(1)拉美特利:Julien La Mettrie,1709年—1751年,著《人是机器》(1747年)、《人是植物》(1748年)、《各派体系的提要》(1750年)等。著名观点:“人是机器”。

(2)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年—1784年,著《供明眼人参考的论盲人的信》(1749年)、《对自然的解释》(1753年)、《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1769年)、《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原理》(1770年)等。

恩格斯评价他:“如果说,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就这句话的正面的意义说)而献出了整个生命,那么,例如狄德罗就是这样的人。”

(3)爱尔维修:Claude Helvetius,1715年—1771年,著《论精神》(1758年)、《论人》(1773年)。(4)霍尔巴赫:Paul Holbach,1723年—1789年,著《揭穿了的基督教》(1761年)、《神圣的瘟疫》(1768年)、《自然的体系》(1770年)、《健全的思想》(1772年)、《社会体系》(1773年)等。

他的战友称他是“上帝的个人的仇敌”。

(二)“百科全书派”的自然观

“百科全书派”的自然观和物质概念,比起十七世纪的唯物主义来有了重大的进步,克服了一切神学的不彻底性而达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水平。主要表现在:

1、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的统一性的思想,力图克服以往唯物主义者的物质概念的狭隘性,而给它一个更概括的哲学上的定义。

拉美特利说:“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着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

爱尔维修说:“物质这个名词只能了解为那些为一切形体所固有的特性的集合。”

2、都一致肯定物质是能够自己运动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霍尔巴赫说:“物质是凭着自己固有的力而活动,并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冲击使它运动的。”

3、都肯定物质本身就具有感受性即感觉能力,从而肯定了意识或心灵只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或功能。

狄德罗把“感受性”看作物质的一种普遍的基本性质。

4、狄德罗等肯定物质本身客观地存在着各种性质或特性,或肯定物质是“异质”的,即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客观性质。

狄德罗的“物质异质说”。

5、强调宇宙间的万物都处在普遍的、必然的因果联系中。

(三)“百科全书派”的认识论

总的说来,“百科全书派”在认识论上继承了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克服了他的一些唯心主义因素而发展成为较彻底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他们的观点的特点有:

1、他们肯定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但是不同的是,他们把感觉看作一切知识的唯一来源,克服了洛克把感觉和“反省”都当作观念来源的二重经验论的缺陷,而达到了较彻底的反映论的水平。

2、他们也一样反对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特别是反对笛卡儿等人所宣扬的那种“天赋观念”的学说。

3、他们站在经验论的立场上反对唯理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力图把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

4、他们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

“百科全书派”在认识论上的缺陷是,他们的反映论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实践对人类认识的决定性作用,没有正确认识主观能动作用,没有正确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也没有把正确认识看作是一个深化的过程,而是一种“一次反映论”。

(四)“百科全书派”的无神论和反宗教思想

“百科全书派”的无神论的反宗教思想更公开、更鲜明、更彻底、更坚决。具体的方面有:

1、他们驳斥了一切宗教赖以建立的基本原理。

2、他们对特别为基督教所信奉的一些基本教义和信条,都进行了批判和嘲笑。

3、他们不只限于对宗教的教义和神学理论的荒谬性作理论上的揭露和批判,而是对教会及僧侣在实践上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罪恶的欺诈和愚弄,对社会国家造成的祸害,以及僧侣阶级本身的反动腐朽都进行了多方面的揭露和批判、嘲骂和痛斥。

(五)“百科全书派”的社会历史观和政治、伦理观点

1、社会历史观

(1)“百科全书派”的社会历史观的理论基础是他们的人性论。

他们把人只看作一个自然的存在物,即肉体的人,因此每个人的自然本性都是一样的,而人的共同本性就是追求肉体的快乐和逃避肉体的痛苦,即“自爱”和“自保”(2)认为人也受环境的影响而千差万别,因此“人是环境的产物”。

他们的“环境”指社会环境而不是自然环境,而社会环境又是指政治法律制度,而不是生产方式或经济基础。

爱尔维修就说:“人是教育的产物”。

(3)当人们问到政治法律制度的好坏又是如何造成的时,他们认为“意见支配世界”。

爱尔维修就认为,政治制度的好坏,取决于立法者的意见。

他们的历史观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2、政治观点

(1)认为私有财产和自由是人的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自然权力”,订立“社会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利。

(2)认为人是生来平等的。(3)反对君主专制。

3、伦理观点

他们的道德伦理观是功利主义的道德伦理观。

49(1)认为适合于人的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道德行为是适合人性的行为。(2)认为为了个人的利益,应该把个人的利益和别人或公众的利益结合起来。“百科全书派”有关社会领域的理论基本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第三篇: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西方哲学简史》讲义、笔记

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导论

古希腊—中世纪赵敦华主讲 第一讲 前言

西方哲学史将讲授历史上的主要哲学体系,哲学思辩与论证的方法、训练思维的逻辑与规范、用语言进行较确切的逻辑与语意。课程内容大致分为: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德国哲学。第二讲 希腊哲学概论

一、希腊哲学的特点:(将希腊哲学与中国、印度哲学比较)1,相同点:①都不是最古老的进化形态,脱胎于古宗教与神话。②诞生年代相近,即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2,不同点:①从哲学与古代宗教、神话的关系上比较。

古印度:哲学与宗教未能彼此区分,以佛教、印度教经典为主。

古希腊:哲学与宗教有了比较明确地划分,以神为理性的化身,批判“神人同形同性论”,自觉地与宗教划清界线,有明显的非宗教性。中国哲学:介于印度与希腊之间,对宗教敬而远之。

②从表达方式上讲:

印度:以说教为主,但其中充满了思辩的论证思想,代表学说是因明学,以因明学认证教义。

古希腊:以说理为主,以论辩、讨论为主来说明哲学道路。(理性精神)

中国哲学:在说教中说明道理,介乎二者中国,名家亦有论辩成就。

二、古希腊哲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

1,Physis = nature =自然 指的是运动变化的原因

表达了古希腊哲学的思辩性,按亚里士多德所言,哲学起源于诧异。希腊人由于航海原因,对天相变化十分敏感,由此引发了对运动变化及其原因的思考。这一派哲学爱就被称为自然哲学家,这一派进而引发了后世的物理学的诞生。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是早期的天文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等。代表人物为泰勒斯(Thales)。2,Arche =beginning =本原 指的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的名称和代表

古希腊人认为事物的本原决定了其发展与归宿,即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这样就可以寻找到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于本原的关注,反映了人类的心理需要。这种对本原的探索又可分成两类:①对自然本原的探索:②对社会本原的探索(中国古代的神话,如中国的三皇五帝的传说)

但二者差异之大,令人惊诧。①则体现了理性的光芒;②则看来较为荒诞,原因何在?

3,Cosmos =cosmos=宇宙 指的是天地之间所有的事物的总体以及这引起事物之间的秩序。

4, philosophia= 哲学。指“爱智慧”。智慧指对于世界本原的思辩,“爱”即是沉思和静观之态度。是理性光芒的体现。

5,schale = spare = 闲暇 由于希腊思辩要求静观性思维,故需要一种在闲暇条件下的思考。一方面哲学家在当时都属于贵族,但为什么希腊贵族要以闲暇去思考呢?亚里士多德提出贵族的特征是高尚,而贵族的高尚生活恰恰体现于(1)战争(2)狩猎(3)哲学思考中。希腊人的文明恰恰表现在诸如几何学、天文学等方面构成了当时而言的科学体系,特别是形成了以学院、学园为中心的理论中心。第二讲 早期自然哲学家一、四派十家学说的本原学说 伊奥尼亚派:变化的一

爱利亚派:不变的一 毕达哥拉斯派:不变的多 元素派:变化的多

在古代希腊人那里,科学、知识、哲学是不分的。Espisteme(知识)= knowledge =science。早期希腊哲学就是知识的总汇,自然哲学家在当时又代表了早期科学家,如物理学和数学的角度来看待本原问题。数学:毕达哥拉斯学派 物理学:宏观宇宙学:伊奥尼亚派 微观结构学:元素派 逻辑学:爱利亚派

二、伊奥尼亚派:

伊奥尼来是一地名,是东西文明的交融点,这一地区出现了最早的哲学家。

1.泰勒斯:提出水是世界的本原。突破了神话的世界观。探讨自然的本原问题,强调观察思考,为早期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铺垫。泰勒斯对他自己的本原说进行了经验上的和理论上的论证。“水是万物的灵魂“,这里的灵魂就是万物能动的力量,他依据古动脉人的宇宙世界观的图式进行了宇宙世界观上的思辩式的论证。泰勒斯同时承认水的运动和变化转化。

泰勒斯以水为本原,主要强调万物之本来面目和运动变化的原因与力量就是水。2.阿那克西曼德:以“无定”(Indefinite)为本原。“无定”类似于中国《易经》中的“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也类似于印度“五大”(地、水、火、风、空)中的“空”。他为了保证万物性质转化的逻辑上的可能性,故提出“无定”本原说。“无定”中包含了无尽的彼此对立的属性,经过分化才形成各自的特性,而万物之灭亡也就化归于“无定”。

3.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本原必有一定的形象和属性,认为“无定”的分化转化理论不圆满,同时也认为本原也不能像水那样具有有限性。故而他认为本原应当有一定属性同时又兼具无限性,提出了“气”本原说。

这一时期哲学传统中体现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在探索趔问题上表现了极大的执着精神。

4,赫拉克利特: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伊奥尼来派的资料,尚有不少残篇传世。提出了“火”本原说,以火的剧烈性来论证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源。他提出“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又在一定分寸上熄灭。这种“一定分寸”即“逻各斯”(Logos)可以说开创了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源流。Logos相当于“道”,本义是话语。Logos : ①word;②reason理性③规律(客观的)。他以理性的客观规律来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始终。Logos体现了变化事物背后的规定性与不变性,还因为这种logos使事物处于变化中,使万物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即是他物又不是他物,这样万物处在无尽的运动变化过程中。

三、爱利亚派

1,克塞诺芬尼:划清了哲学所探计的最根本的原则,与宗教崇拜的神的区别,开创了西方哲学学风传统。

2,巴门尼德:提出了本原“是者”(being)必须参照becoming。Being和becoming的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巴门尼德从语言中指示的对象为Being,表征了一个最宽泛的指示一个最宽泛的对象范畴,有人把being译为“存在”,但存在只是being的一个属性方面。作为逻辑抽象的being超越了时空,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存在。Being代表了形式逻辑的成果,becoming则代表了辩证逻辑的成果。

巴门尼德还强调being是一种不变的一:①不生不来;②静止不动;③唯一性:是者的逻辑意义是不会有改变的。如A is B,C is D,尽管A不同于C,B也不同于D,但是这二句中的“is”反映的是者状态是唯一的,表述功能是一样的,表达了逻辑状态与逻辑原则的普遍性唯一性规范性。

巴门尼德是从逻辑和语言的角度推理这种“是者”,巴门尼德的观点与科学实证的思想相去甚远。逻辑与科学的关系是必然性与可能性、应然与实然的关系。特别是在科学尚未发展起来的时候,逻辑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必然性就是一切可能性的总和,是对一切可能性的穷尽)。而这种逻辑诞生就为成就一套科学的体系提供了可能性。巴门尼德就是最先将逻辑与物理相联系,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比巴门尼德和德谟克利特,在本源表达上是being和becoming的区别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区别,而西方哲学则是主要沿着being的道路前进宾。而相反地,中国哲学则比较强调“生”(becoming),同时,巴门尼德那里本原是being,是逻辑的考虑而这种“是者”是一切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现实性与可能性尚未分化明显时;being也作为一切现实性存在的。而对于nonbeing是代表了一切不可能性,是无法被思想的、无法被表达的。但是由于巴门尼德混同了物理与逻辑、现实与可能,也就在其学说的内部产生了混淆与矛盾。如:being到底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是时空内的,还是时空之外的?巴门尼德用逻辑的角度分析推理世界的本原,却不得不以物理学的观点来描述being作为本原的特征。这样就容易造成不一致的地方,总之,巴门尼德就是以逻辑的观点看待物理世界。

3,芝诺悖论: 论证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以归谬法来制造运动的悖论。多的悖论。这种归谬法即:A→非A 悖论之一:运动必须达到目的地→永远无法达到目的地 二:运动的快慢,快大于慢→快者追不上慢者 三:飞鸟之影,未尝动也

动者非静→动者实静 四:1→1/2

四、毕达哥拉斯学派: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理由:1,数学的规定性要比物理规定性更加普遍

2,几何与数字的对应性,一切几何体都可以还原为数字。社会的现象与数学的数字相对应,可以归结为数字。

毕达哥拉斯之所以提出数本原说,也与其哲学观(哲学是追求和谐的学问)有关,而这种和谐主要是数字的和谐,这样音乐与哲学的作用是净化人的心灵。发现和谐,使毕达哥拉斯不仅作为一种哲学派别出现,同时也可以作为宗教的派别的身份的出现。

五、元素派

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从微观角度解释世界本原 1,“根” 四根说(恩培多克勒)爱、恨

2,“种” 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种子:可感性质的最小单元。

提出了心灵(nous)的概念(mind,心灵,intellect,理智)与万物相分离的纯粹的不可见的能动的东西。在他之前有灵魂(psycho-soul-灵魂)的概念,而这种灵魂并非是单纯精神世界的,而是泛指一切组成世界的能动力量。灵魂存在于万物的内部,与万物不可分割。

3,原子论 原子(atome)是充实而不可分割的,是通过推理得到的结论,更加看重常识经验。以空隙来理解运动,空隙就是虚空,他们又回归到了赫拉克利特的学问主题。遵循了科学的简单性原则,不到必要时不作过多的假设的。原子的性质取决于:①形状不同;②位置不同;③顺序不同。以原子在虚空中的无序的旋涡运动,以偶然的运动结果解释万物生成消亡的必然性。

第三讲 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

一、智者运动的兴趣与学术风气的转变

由自然转向人事。苏格拉底在研究自然之后,对自然哲学进行了批评、认为以研究自然来解决本原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他也认为一切自然哲学家目的亦不明确。他认为智慧都是人事处理中所表现出的技能,而非为了智慧而智慧,走出了思辩哲学的范围。

智者指的是最早的一批教师,他们把智慧当作一种说话的艺术,智者表现为话语的风度优雅、举止有态,特别表现为雄辩,这也与雅典政治体制的需要有关系。故而在那个时期,修辞学、论辩术尤为风行。在这批老师中,苏格拉底传授知识时,从不像智者那样去收费。因为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所教授的并非智慧,他自己只是教青年人以同样的态度去追求智慧。而智者则以教授智慧为职业来挣钱,而学生也是以能胜讼为目的,这些人都是以智慧为炫耀的。这种态度与苏格拉底的态度大相径庭。普罗泰戈拉提出:①一切事物都有其相反的一面;②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个人感觉为尺度)。体现了智者学术特点:①怀疑主义;②相对主义。这一时期的思想一方面针对于自然哲学家,另一方面针对于一切旧的习俗,动摇了旧思想,旧习俗,同时帮助了新思想的形成。但他们的这些思想对于哲学的发展而言却是有害的,失去了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的动力。

苏格拉底厌弃智者的诡辩和用来炫耀的智慧。在《柏拉图对话集》中的《申辩篇》中强调了哲学的精髓:①热爱智慧;②言行一致。苏格拉底坚信一个原则:“德行就是知识”,他坚信存在着确定的知识,而原则也不能怀疑。在这方面苏格拉底走出了智者的怀疑主义,这样,苏格拉底就在倡导一种知行一致的风气。一个人一旦认识到某一知识的好,就会必然地身体力行去实行的,这即是德行。苏格拉底又从另一方面提供论据,即:“无人有意做恶”。因此苏格拉底不太关心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关心道德问题,而且苏格拉底一生都没有著述留世,这与孔子十分相似。但他毕竟把知识与德行联系起来强调用理性却把握善。在方法上,苏格拉底认为有效的研究方法即交谈对话,苏格拉底把之比喻为“助产术”:①交谈:探计智慧的人恰恰是自己认为没有智慧,就如助产人自己不生产一样,只是帮助真理出现;②对话中的提问者必须有高超的判断力、帮助人进一步接近真理,就如助产人对于胎儿状况的判断一样;③对话中的回答者,不得不一再修订自己的学说,这是一件十分痛苦的,如同临产之苦痛。这样在对话中,可以使真理在人的心灵中逐渐地展现出来。因此,真理是无法传授的。苏格拉底的教学可贵之处在于:①教育人以一种方法,给人一种研究思路。②强调主体自己去认识真理,真理(aletheia)原意是“解蔽”,这与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真理之真理观有关。只要强调解蔽就可以了,这也是苏格科底反对自然哲学家向外部世界去寻求趔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认为真理就在于人的心灵之中,也正是由苏格拉底开始使哲学研究得以转向研究人的内心世界。第四讲 柏拉图哲学

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品格力量,以思想指导政治,以哲学反对智者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追求真理的确定性,希望以之扭转和改变被智者带坏的国家政治,柏拉图借助神话、对话表现哲学思想,使哲学思想形象化。苏格拉底摆出“认识你自己”的原则,但却未能明确地解说:为什么真理会存在于心灵当中呢?为什么在心灵中会存在普遍的真理呢?柏拉图则为真理寻找到了一个外在的存在依据,众多的心灵对应于同一现实或事物,这是一种理念的存在,理念即Idea或Form,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伟大成果。柏拉图对于理念世界的论证,源于“同类相知”理论,即“相似的能力认识相似的对象”,如以理智(intellect)去认识理念对象(intelligible);感觉(sensation)认识感性对象(sensible)。柏拉图承认感性世界正如赫拉克利特所看到的那样,是充满了运动变化,在可感对象中充满了becoming的状态,而对这引起可感对象的见解即是意见。而在理智世界中所看到的真理与理性是确定不变、永恒存在的,这些可知对象充满了being的状态,对于这引起可知对象的见解即是知识。但柏拉图并不完全否定意见的价值,在传统的是、非的“两分法”的基础上,柏拉图则发展出了是、非各半的中间状态,即产生了“三分法”。

洞穴的比喻

苏格拉底提出讨论的“谈话”的方法,但没有说明这种方法能够生效的原因,即缺少方法论的依据,柏拉图则为这种方法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以灵魂的学说来支持这种方法。

苏格拉底认为“善就是知识”,而柏拉图则采用了德性三分法:智慧、勇敢、欲望,以三种德行对应于三种不同的社会阶层,智慧、勇敢后来成为西方社会中“四主德”的两个。

第五讲 亚里士多德哲学

亚的体系包括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和艺术。理论体系包括第一哲学、数学、物理学。实践体系包括政治与伦理学。艺术节,主要是语言艺术,包括修辞学和诗学。柏拉图以数学几何的方法、文学的气质去构建自己的体系,而亚则以逻辑学的方法、思辩的气质构建自己的体系。

一、物理学

“自然”万物运动的原因,结合了运动与本原的两个方面,以质料、形式、缺乏为本原构造运动,“以一种已有的形式问一种应该有但尚未实现(缺乏)的转化,涵盖了数量、形式、移动等运动方式,表达了“现实”与“潜能”的关系,因此“现实”与“潜能”是物质运动的两大本质。而在运动因素与原因上,亚又提出“四因说”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目的因是亚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即“缺乏”是实现潜在的趋势,强调了万物内在本质上的特征,是与“必然性”联系在一起的。在讨论位移问题时,亚提出了“位置”的概念(万物的界限),这样空间要领在亚那里就没有关系了,将“空间”特征的“位置”概念溶入了万物本身是万物的一部分属性,这样“虚空”的概念在亚那里就没有意义了。位移反映了万物之间位置的侵占性,而且也就必然地走出圆周运动的概念,才可以填补万物原来的位置。同时又以“自然位置”来解释万物位置上下、轻重特征,同时以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分别为完善的运动和完善的运动。

二、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本义是“物理学之后”。其含义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由讲课先后顺序,二是按照深浅程度。亚提出了世界本原的“是者”概念,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由逻辑学与物理学两种途径来理解。亚反对辩证法,提倡是者的逻辑学意义,特别是直接判断的作用。以一个实体和九种属性构成了十个范畴,而“是者”的核心属性就是“实体”,指代的是万物本身,这是万物本身最源初的状态,也可以说“实体”就是“个体”,是一种“实指概念”。是者的表达方法:①S是P(属性)②S is S。

There is S.③S是df(定义)

df是S。这不同于“S是P”,因为不可以将P与S互换位置。P(属性)是依附于主词S,因此实体又是形式。

在物理学角度,以质料与形式的角度去理解运动的实体,运动的物体即是实体,而实体亦有等级,质料成份越少,形式成份越多,实体层次越高;反之,实体层次越低。低级实体的形式是上一级实体的质料,实体大致分为:①运动的可朽的;②运动的不朽的(天界);③不运动的不朽的(第一推动者),在终点是纯形式的实体,即第一推动,它是以精神的力量(思想的思想)推动世界的运动,这也是神的概念(①纯形式;②思想的思想;③第一推动者),这也是最高的统摄原则。

形而上学是对两条路线的延续,一条是物理学,一条是逻辑学。如对“是者”的探讨,“是者”并非是一种纯粹的逻辑的概念,但以逻辑、语言的角度对“是者”的理解是较易为人所接受的,“是”(being)代表了印欧语系的语言逻辑,而赫拉克利特的逻辑反映了“becoming”式的辩证性思维,而巴门尼德则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探讨的,但他并非自学地从逻辑角度探讨的。他作了一个大前提:每个词都与一个具体的意义相对应的,或者说,词必是有意义的。而柏拉图则总结赫、巴二人学说,以分有说,使万物包含了两个对立的矛盾一对理念,调节了二人的冲突。而亚里士多德则建立了逻辑学的构架,总结了“是”be的三种含义:①判断之联词;②指称主词自身;③定义的联系与对应。由此出发,亚里士多德则总结实体的三大概念属性,特别是“是”的第②种含义是体现了“存在”的概念;而第③种含义中则体现了“本质”的概念。由此,西方哲学中的“存在”与“本质”的概念就出现了。而“是”(be)之有意义在于它与万物相对应。这样,亚之功绩在于开创了一个哲学的新时代,指明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即“是者”(存在与本质),同时也限定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哲学研究的方法――逻辑学,这样,在形而上学体系中,直到黑格尔之前,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形式逻辑为主,而至黑格尔才把辩证法引入形而上学的体系,在划分了知识体系的等级中,也造成了本质探究中的等级,至高者为“神”,与之对应的最高知识即“神学”。

三、灵魂学说

该学说包括了两大分支:①作为自然哲学(物理学)的一大分支;②作为认识论。在物理学中,亚作了等级的分类:无机物→植物→动物→人。而无机物与。。。(少一页)的德性”,也排斥“不德性的快乐”

当然亚更强调“德性”,认为快乐主要还是与外部条件的关系更密切一些,而德性所代表的是以实践的理性去达到至善的幸福,这里涉及到了人的思想与选择的层面,这样德性又与理性观联系在一起了。

而中道观,这里讲的另一种理性的标准,以“过”为主动的恶,以“不及”为被动的恶,而只有中道才代表了“至善”的标准,也可以说是实践理性的标准。

五、政治学

“人在本质上是政治的动物”。认为人追求至善必须是在一个团体当中实现,故必须有政治。对政体的评价也应用了中道思想,把政治学视为伦理学的延伸。

第六讲

伦理化的哲学向伦理化的宗教之转变 一,伊壁鸠鲁派,快乐主义

人生的三大障碍:①命运;②对神的畏惧;③对死亡的恐惧。对命运的理解:以原子论作规定性的解说,原子的偏移与碰撞。对神的理解:把神作为原子的运动

对死亡的理解:未死亡时死未来,死若至时自己岂能知

二、斯多亚派,强化了命运观,以“LOGOS”解释命定论。强调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命运及一切义务。不动心。

三、怀疑派

强调不动心而获得幸福,以怀疑的理性对待独断的理性,从思辩的角度谁了感性、理性都不能理解和掌握真理。

四、新柏拉图主义

太一 →(流溢)→ 理智 →(流溢)→ 灵魂 →(流溢)→ 肉体(灵魂的质料)

善 ←(上升)← 理智 ←(上升)← 自我 ←(上升)← 肉体(恶)

五、总结

以理性构造了伦理学的体系和框架。但以上四派混淆了人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但以上四派对于少数人而方是清淡之资,但对于多数人而言是虚伪之说教。

六、基督教哲学:强调实践、实践哲学以及实践结果。在长期的碰撞冲突中,基督教哲学取代了古希腊哲学。尽管从外部条件与内容差别上看,两种文化之成败系于基频教之尚于伦理,恰可满足时人的道德追求和实践需要,基督之“爱”的戒律,爱人爱神之真,这种爱超脱了血缘关系。爱是爱那些弱小者,以最慈于弱者之法去理解人与人的伦理实践。第七讲 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神学连结了古希腊哲学与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的两大时期,中世纪神学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开创了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的风格和先河,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所看到的古希腊哲学往往是基督化了的古希腊哲学。本讲以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为立足点。

中世纪哲学中的“中世纪”并非世界史上的概念,而是思想文化史上的概念,围绕基督教历史的产生、发展、衰落的历程,讲解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基督教哲学兴趣于公元1世纪,衰落于文艺复兴时期。当今,新托马斯主义者对“基础教哲学”的概念提出质疑,而法国的巴黎学派则坚持这一概念的合理性,争论的焦点在于基督教继承古希腊传统的问题。

中世纪的哲学传统有三:(1)信仰主义,(2)理性主义,(3)理性辩护主义。都在坚持宗教信仰时,对理性的地位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三者在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规模的争论,深刻地影响了基督神学的传统。早期以教父哲学为特征,理性辩护之代表为物为奥古斯丁,信仰主义之代表为德尔图良。理性主义当时不占主流,被斥为异端。而以奥古斯丁的学说为权威,反映了古希腊逻辑证明与宗教信仰之间的融合。经院哲学的产生也是受到了以上三种立场争论较量之结果,而逻辑辩证法是否能够应用于神学体系。信仰主义坚决反对将辩证法应用于神学。而理性主义代表人物阿伯拉尔(Ablard)主张反辩证法作为判别信仰真假的标准,并开创了经院哲学的基本方法。理性辩护派仍在坚持信仰的同时使用辩证法。经院哲学的高峰是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这一时期信仰主义以Bonaventuras为代表反对亚里士多德哲学,而接受奥古斯丁的立场。理性主义代表为阿维森那派。

中世纪哲学可以用数字来表示为“1331”:1,指一个重要、首要的问题,是指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题。3,指围绕这一问题产生的三个派别:信仰主义、理性主义、理性辩护主义。3,指三派论争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父哲学阶段;第二阶段,12世纪经院哲学的早期,以安瑟尔谟为代表;第三阶段,托马斯?阿奎那。1,指中世纪哲学都关注的问题,对上帝的存在的证明。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笔记 第一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 用美国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

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

当然它这种地位是与希腊哲学处于哲学的素朴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应在历史中理解它的地位。

二、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

(一)从外部条件来讲:

1、以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但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是希腊哲学产生的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

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有助于激发智慧和意志,开 阔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眼界,活跃批评和思索的精神。

2、政治制度的特性有助于理性的发现。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是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

从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中可见到神话中的哲理特征。克塞诺芬尼:“凡人们幻想着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凡人一样的音容相貌。”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

(一)希腊哲学研究的问题由外在的自然向内在的人类本身转移的特点。

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的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的综合哲学体系。

(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

1、静观:

2、辩证:

3、演绎:

4、理智:

5、实践:

四、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

1、自然:

2、本原:

3、基质(始基):

4、存在(是者):

5、理性(逻各斯):

6、灵魂(心灵):

7、原子:

8、宇宙:

9、神:

对希腊哲学中的范畴的含义的理解,尤其要根据其在文中的关系来进行理解。思考题

1、解释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范畴:自然、本原、基质(始基)。

2、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是什么?

3、分析希腊哲学的产生原因。第二章 早期自然哲学

包括:

(一)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

(二)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

(三)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

(四)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

一、米利都派

(一)泰利斯(Thales、鼎盛年为公元前585/584年)哲学观点:

1、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本原论)

2、认为万物都充满着神灵。(物活论)

(二)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为公元前570年)哲学观点:

1、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定”(无限者)。

2、认为万物的生成是的“无定”分化,万物的消亡则是万物归复于“无定”。

3、认为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他把这叫做“补偿原则”,这也意味着他第一次明确的表达了运动必然性和原因的观念。

(三)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年为公元前546/545年)哲学观点:

1、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

2、认为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

以上米利都派三个代表人物的哲学观点的联系:

从他们的各自观点看,他们都认为万物产生于一个本原,或者说万物可用一个原因来说明,而且都承认万物的运动变化。但是,在对本原进行说明和规定上,在对本原与万物之间的生成与被生成的关系的说明上,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体现了对一与多的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扩大和丰富。

二、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鼎盛年为公元前504-501年)

他的哲学观点要比米利都派更丰富,尤其是在关于运动和变化问题的认识上。

(一)火本原说

包括2个方面的意思:

1、从外在形态来看,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火转化而成。

2、从内在本性来看,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样永恒不变的原则。

(二)逻各斯学说

1、逻各斯的含义:

2、认为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靠理性才能发现它。

(三)生成辩证法

1、向对立面转化的关系。

2、对立和谐的关系。

3、对立也是同一的关系。

4、对立是相对的关系。

三、毕达哥拉斯派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鼎盛年为公元前532/531年)主要是“数本原说”。

(一)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是数的规定性。

(二)认为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爱利亚派 爱利亚派产生于意大利南部的“爱利亚”城,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与公元前5世纪之间,实际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巴门尼德,其他代表人物有克塞诺芬尼、芝诺。

(一)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鼎盛年为公元前540年)他的理论表现为一种“神学”,主张“一神论”,反对多神论。

他的神学观点的哲学意义在于他讲的“神”所具有的唯一性、绝对性、普遍性和不变性,具有对世界的根本和最高存在原则的规定性质,这一点是后来爱利亚派的哲学中心思想。

另外,他讲的“神”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领会和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哲学范畴的意义。

(二)巴门尼德(Parmenides、鼎盛年为公元前500年)

他的哲学不仅仅代表了希腊早期自然哲学里的一派观点,而且他对自己的哲学观点的论证是思辨的,即通过分析概念的逻辑关系来得出结论,证明观点,他的思想的思辨性和论辩性具有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水平,对后来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主要哲学观点:

1、提出“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它最具对世界的概括性和统一性。

2、认为对“是者”的认识有如下两点是重要的:

(1)“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它不可能存在。)。(2)“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能被思维者和被存在者是同一的)。因此他反对认为“是者既是又不是”这样的看法。

3、他认为“是者”有如下的性质,并进行论证:(1)不生不灭。(2)连续性。(3)完满性。

在他看来,这三个性质与用感官把握的世界的性质是相反的。

4、与他的“是者”论一致,他区分了“真理”和“意见”两种认识对象以及相对应的两种认识能力。

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的意义:(1)他用“是者(存在)”这个从具体感性事物中经人们头脑反映出来的事物的共性,作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这是人类认识的一种进步,表现了从个别向一般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的意义:(1)他用“是者(存在)”这个从具体感性事物中经人们头脑反映出来的事物的共性,作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这是人类认识的一种进步,表现了从个别向一般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2)他在哲学上提出了“存在”和“非存在”、本体和现象、真理和意见、一和多、永恒和生灭、运动和静止、可分和不可分、连续与间断等对立概念和现象,蕴含着辩证法的因素,给后人提供了可探索的一系列问题。

(3)他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的观点。(4)他在哲学史上开了逻辑论证方法的先河。

(三)芝诺(Zenon、鼎盛年为公元前468年)

他以提出否定运动的论证而著名,而且使用的是反证法,亚里士多德因此推他为辩证法的创始人。

芝诺否定运动可能的4个论证:(1)“二分法”:

(2)“阿基里和乌龟赛跑”:(3)“飞矢不动”:

(4)“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芝诺还有否认存在是多的思想。芝诺论证的意义:

(1)就他的论证本身而言,他向人们提出了连续和间断、无限和有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一和多、不变和变之间关系的讨论。(2)他的论证揭示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矛盾方面。

五、元素派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划分,“元素派”指在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那些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组成事物的不可分割的物理单元的哲学家。主要包括主张“四根说”的恩培多克勒、主张“种子说”的阿那克萨戈拉以及原子论者(单独介绍)。

(一)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Empedocles、约公元前495—前435年)

1、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2、认为万物的生成和消灭是无休止的循环运动,四根在运动中是不生不灭的。“从多中生一”和“从一中生多”。

3、认为四根的组合和分离不是其自身的能力,有另外的力量造成,它们是“爱”和“恨”两种力。四根实际上变成了六根,而且“爱”和“恨”被赋予了道德和审美的价值。

4、在他的四根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是“同类相知”的理论。

同类相知:由于人和外部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根和构成事物的同类的根相接触时(叫“流射”),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思想则是“流射”顺利的、全面的、清晰的感觉。

(二)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

(Anaxagoras、约公元前500—前428年)

1、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对于“种子”他认为它们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

2、他也认为种子本身没有致使种子结合和分离的力量,产生万物的能动力量在元素之外,叫做“心灵”。他并且第一个把“心灵”理解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力量。

3、与恩培多克勒不同的是,他提出认识是“异类相知”的理论。异类相知:指认识是由事物的相反性质所造成的相反活动。

认为可感性质包含着性质对立的不同种类的种子,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那一类种子决定了这一可感性质,但可感事物中还包含着少量由其他类种子构成的感觉不到的性质,正是这些感觉不到的性质使得那个可感事物的性质被感觉。

五、原子论

原子论也是元素论,不过它比其他元素论要简单得多,使得其在说明世界时更简单明了。创始人是留基波,典型的原子论者是留基波的学生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Democritus、鼎盛年为公元前435年)

(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即绝对的充实,指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虚空”: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它对于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

(二)他认为原子的性质有:

1、原子本身是不生不灭的,原子的结合使万物产生,物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

2、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在性质上没有差别,是相同的,仅在形状、体积和位置排列上有差异。

3、原子处在漩涡运动之中,漩涡运动就是事物生成的必然性。这时物质自动的思想,排斥了元素派用外在因素来说明运动的缺陷。

(三)认为心灵和灵魂实际上是精细的球形原子。

(四)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上提出了影像论和约定论。

1、影像论(流射说):认为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印象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

2、约定论:认为对于象声音、颜色、味道等的感觉,不是依事物的本性生成,而是人为造就也就就是约定的。

德谟克利特还有根据原子论而发挥的伦理思想。思考题

1、伊奥尼亚派关于世界的本原的各种说法。

2、解释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

3、赫拉克利特的素朴辩证法观点。

4、毕达哥拉斯派的“数本原”观点。

5、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的意义。

6、恩培多克勒的“四根”是什么?

7、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主要观点。

第三章 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

一、智者运动

(一)智者和智者运动

1、智者:

(1)“智者”原义:有智慧的人。

(2)“智者”在此所指:即“职业教师”,专门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而“智慧”主要指演说和辩论的技巧。

2、智者运动:由智者的思想及影响所形成的反传统潮流,既有启蒙的意义,同时也对文明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二)智者运动的原因

1、为适应人们对社会时尚的追求。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追求目标。

2、为适应希腊尤其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需要。高超的论辩和演说能力是在民主政治的竞争中成功的条件。

(三)智者在社会政治批判上的两种学说

1、“自然说”:

该学说在讨论人事问题时,认为应按照人自己的本性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在智者看来,法律和习俗等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至于对人的本性(即“自然”)是什么,存在不同的看法。比如有“弱肉强食说”(斯拉西马库)、“天生平等说”(希庇阿斯)等。

2、“约定说”:

“约定”指非自然的社会属性,该所强调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物的区分,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对于人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智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提出是民主制度的,有的提出是法制的,有的提出是德治的。

3、“自然说”和“约定说”是智者对人共同生活的性质的不同看法,但是,它们都是在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的批判中形成的。

4、智者批判精神的原则: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我想是真的,就是真的;我相信是正确的,就是正确的。”

(四)智者中的有代表性的哲学观点

1、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421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1)命题的本义:应把它放在智者运动的背景中来理解。它是表达一种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命题,用柏拉图对它的理解来讲,意思指“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

(2)命题被后人赋予的各种含义:成为表达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主观主义、唯我主义、个人主义等的命题。

2、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0—370年)的三个命题.(1)无物存在。

(2)如果有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

(3)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这是极端夸大认识的相对性,从而否定认识的绝对性,直至否定认识、否定认识对象本身的观点。

(五)智者运动的意义

1、智者运动的消极影响:对文明的极大破坏性,对哲学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哲学自掘坟墓”。

2、智者运动的积极意义:是创新的必要环节。

它激发了人们的思想,要求哲学、宗教、习俗、道德以及建立在他们之上的制度来辨明自己的合理性。

(1)智者否认认识的可能性,那就使人有必要说明能够认识的道理,迫使哲学寻求认识的标准。

(2)智者抨击传统道德,迫使道德反对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来保卫自己,找出是非的合理原则。

(3)智者抨击传统的宗教信仰,迫使思想家认为有必要提出更圆满和更纯粹的神的观念。

(4)智者批评国家和国家的法,必然引起有关国家的哲学理论的发展,必须把这种理论建立在比较可靠的基础上,必须追溯到根本的原理。

二、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399年)

“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观念和理想统治西方文明达两千年之久,而且继续影响今天的思想。” 苏格拉底的德性。

(一)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命题

1、命题提出与智者运动的关系。

2、命题的含义。

3、命题的意义。

(1)重新激发对真理的追求。

(2)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

(二)苏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识”的命题

1、命题的含义。

认为人的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作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而这种技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说德性就是知识。

2、命题的意义。

具有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教育意义。

(三)苏格拉底方法

1、认为获得知识要有正当的方法。

2、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无知”。

3、苏格拉底方法———“助产术”(1)概念定义方法之一:归纳法。(2)概念定义方法之二:演绎法。(3)形式:对话和问答。

方法一实例:苏格拉底让欧提德穆斯学习到“正值”的含义。方法二实例:苏格拉底给“好公民”寻找定义。思考题

1、解释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解释苏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识”。

第四章 柏拉图哲学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关于柏拉图的著作的鉴别与分类:

柏拉图综合了以前哪些哲学家的主要思想:

(1)智者派:认为不可能有(关于现象的)知识。(2)苏格拉底:认为真知永远是关于概念的知识。(3)赫拉克利特:认为(现象)世界经常变化。

(4)爱利亚派:认为(理念)世界是不变的;认为存在是一。(5)原子论者:认为存在是多。

(6)阿那克萨哥拉:认为精神统治宇宙,而精神同物质有区别。其中苏格拉底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是对苏格拉底的思想原则的发展。柏拉图哲学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基础和中心理论——“理念”论

(一)“理念”的含义:

它源于“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的含义,引申为理智的对象(英文Idea)。它在柏拉图的使用中具有两种意思:

1、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

2、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普遍真相。

(二)“理念”的特征:

1、本原性。它是万物的本原。

2、超感性。它只能为理智所把握。

3、不变性和永恒性。

4、绝对性。它是绝对的、纯粹的、完全的存在。

5、客观性。它客观地存在着,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想象。

6、真实性。它是唯一真实的。

7、完善性和目的性。最高的“理念”是“善”,而“善”是理念的追求目的。

8、单一性和多数性。它一方面是同类事物的同一理念,另一方面它对不同类型的事物是不同的。

9、等级性。众多的理念不是杂乱的,而是有等级的。

(三)关于“理念”与具体个别事物的关系的学说

柏拉图设立“理念”本来就有用它来说明可感事物的目的,“理念”对于个别事物来说,是本原、是原因、是根据,总之是先有理念,后有个别事物。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柏拉图提出了“分有”说和“摹仿”说。

1、“分有”说

(1)“分有”说的基本思想:

“分有”原义指“具有一部分”的意思,柏拉图用它说明存在的每一个事物是因为该事物有其所在的类型而得以存在。“一个东西之所以能够存在,只是由于„分有‟它所„分有‟的那个实体,别无其他办法”。个别事物与理念的关系就是„分有‟与„被分有‟的关系。“一件东西之所以美,是由于美本身出现在它上面,或者为它所分有”。

“分有”的结果是个别事物的存在有了根据,但是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

(2)晚年柏拉图因“分有”说在说明理念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时遇到困难,对“分有”的意义进行了限制和修正。

认为分有不适用于全部的可感事物。认为分有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认为分有不是被思想所把握的概念与概念的关系。认为分有不等于个体之间的相似关系。

认为分有不是认识者与认识对象之间的“摹仿”关系。

2、“摹仿”说

认为理念是可感事物的原型,个别事物是摹仿原型的复制品。由于柏拉图把从最高的理念到具体事物的关系划分成四个层次,即神圣的原型、神圣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和人工的摹仿物,所以最后把可感世界都看成是造物主摹仿理念世界的原型而创造出来的。

二、柏拉图的知识论

(二)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和对比。

1、可知领域:理智领域、知识领域。对象:是者的理念世界。主体:自由人。

比喻:太阳、洞外的东西等。

知识形式:(1)数学:低级的知识。(2)理性知识:纯粹的知识。即哲学。

2、可感领域:非知识领域、意见领域

对象:可感事物、既不是是者又不是非是者。主体:囚徒。

比喻:影像、雕像等。

知识形式:(1)幻想:个人的想象和印象。(2)信念: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

三、柏拉图的灵魂学说

柏拉图的灵魂学说是他的理念论应用于分析人的结果,也是他的理念论的延伸,包含了认识论思想等。

(一)对灵魂作三重区分。

1、认为人的灵魂包括了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

理性:灵魂的最高原则、是不朽的、与理念相通,是灵魂的本性。激情:理性的天然同盟、是合乎理性的情感。欲望:指肉体欲望、既可服从理性也可背离理性。

2、认为灵魂的各部分与各种德性相对应,而且是政治等级关系的基础。理性——智慧。激情——勇敢。欲望——节制。

(二)灵魂回忆说

1、认为学习就是回忆。

根据是灵魂是堕落的理念、不纯粹的理念。

2、认为学习是“练习死亡”。回忆是净化灵魂的过程。

四、柏拉图的政治学

柏拉图的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国家制度学说。

(一)社会分工学说

1、依据:

(1)每个人的德性:

(2)神创造每个人时的材料:

2、社会的三个阶层:

(1)生产者阶层。人数最多、德性为节制。(2)武士阶层。德性为勇敢。

(3)政治统治者阶层:人数最少、德性为智慧(哲学王)。

(二)理想国的各种主张

1、武士和统治者的教育和培养。

2、每个人只做适合他的本性的事情即正义。思 考 题

1、柏拉图的“理念”的含义和特征。

2、柏拉图 “分有”说的基本思想。

3、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的观点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322年):柏拉图的学生和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一个对西方文明奠定了广泛基础的而同时对西方文明的继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理论障碍的人。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哲学体系):

1、理论科学:

(1)形而上学(第一哲学)(2)数学和物理学(3)逻辑学

2、实践科学:

(1)伦理学(2)政治学

3、艺术:

亚里士多德哲学主要内容

一、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三、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认识论)

四、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自然哲学

(一)“物理学”的含义:

物理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即自然哲学(所有学科都属于哲学)。“自然”:指自然物的本性,即它们运动变化的原因和依照的原则。因此“物理学”是研究运动着的事物之中的形式和状态的。

(二)论运动:

1、对运动的表述:

(1)认为一事物的运动就是在不变载体的基础上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变化。因此一个运动要成立也就必须有三个要素:形式、缺乏和质料,称之为“运动三本原”。(2)认为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即潜在向现实的转化。①说明事物内部就是实现自身目的的能力。②这种转化是不断进行的,因此运动有连续性。③潜在的现实化是相对的,因此运动是绝对的。④质料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2、对事物运动的原因的解说——“四因”说 为什么“运动”?认为有四个原因:(1)质料因:

(2)形式因:运动的特定方式。

(3)动力因:运动的推动者或作用者。(4)目的因:运动目标的理由。

认为四个原因可归结为两个原因:质料因和形式因。认为形式因高于质料因。

认为对于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来讲,潜在就是质料,现实就是形式。

3、论位移运动:(1)对运动的分类: ①性质的。②数量的。

③位置的,即位移运动。

(2)认为位移运动最基本最重要,所以着重分析。

①认为移动只是在一事物受到外力的推动,被迫离开自然位置,进入另一事物的位置才发生。

②推论宇宙整体的位置是球体。③推论宇宙没有虚空。④推论存在“第一推动者”。

(三)目的论

1、认为自然也是有目的的活动。

2、认为目的性也就是必然性。

(四)论时间

1、给时间定义:

时间为“依先后而定的运动的数目”。

2、认为时间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是无限的。

(五)论空间

1、认为空间(体积)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大。

2、认为地球与其他天体在构成元素、位置、运动方式上有区别,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一)“形而上学”的含义:

从学科位置上讲是“物理学之后”的学科。从内涵上讲,它是“一门研究是者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认为“是者”范围最广、地位最高。在他看来,形而上学研究的东西是超越任何其他学科的,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是“是者”的某个部分或性质。从他所讲的“是者”的意义来看,形而上学就是要把握最抽象、最普遍的知识。

(二)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尽管亚里士多德认为以前的哲学没有达到形而上学,但是我们看到他仍然与以前的哲学家有着同样的追求,一样想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本质问题,不同的只是结果而已,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的批判的目的是否定柏拉图用理念来作为事物的本原、原因,同时也表达了他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的思想。

1、认为理念是无用的设定。

(1)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论没有达到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的目的,而且也不符合第一哲学应宁简勿繁的原则主张。

(2)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是与个别事物分离开的,在许多问题上对个别事物不能予以满意的说明:

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何以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变化;理念与可感事物相分离,何以能够解释可感的性质;理念是与个体不同的存在,何以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

2、认为设立分离的理念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

他证明了认识内容和认识对象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3、在他看来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缪。在他看来,无止境地设定“第三者”在逻辑上是不能的。

(三)形而上学的内容——实体说

1、“是者”的实体意义的逻辑分析依据:

据亚里士多德自己认为,他的实体说的提出,依据之一是对“是”的逻辑功能的分析结果。

对揭示“是者”的实体意义具有重要作用的“是”的逻辑功能:。(1)作为判断的联结词的功能。它起到了区分实体与属性的作用。(2)指称主词自身的功能。它起到了揭示第一实体的作用。

(3)表示被定义的概念与定义的等同的功能。它起到了揭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作用

2、“是者”的实体意义:(1)“实体”的含义:

他认为:“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也就是说实体是独立存在的,是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的。或者说实体就是自己存在,自己说明自己。

他因此把不是实体的存在叫做“属性”。属性就是依附于实体的存在。他认为实体比属性“在定义上、认识顺序上、时间上都在先。”他还列出了九个属于实体的属性的范畴:数量、性质、关系、位置、时间、状态、活动、受动。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含义的确认就是对世界本原的存在的确认。

(2)认为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种和属是第二实体,但有时也认为本质或形式也是第一实体。

这说明了他把个别事物看作是最具实在性的,承认个别事物的存在,认为种和属寓于个别事物之中。但也表现了他的思想的矛盾和混乱。

(3)认为现实意义上的实体是一个等级系列,根据形式与质料、实在与潜在所占比重,具体实体被分为由下到上的等级。(4)认为最高的实体是“神”。

三、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认识论)

(一)“灵魂”的含义:

认为“灵魂”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形体的形式”。他说明了灵魂只存在于有生命的事物之中,灵魂与身体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灵魂在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动,是身体生灭和运动的原因。

(二)区分灵魂的功能和类别:

认为灵魂分成三大类,每一类的功能不一样,具有由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关系,高级的灵魂包含着较低级的灵魂。

(三)论灵魂的感觉活动。

1、对感觉的划分和设想通觉。

2、把感觉灵魂比作“腊块”,感觉比作在腊块上印章。

3、强调感觉接受的是可感形式,而不是可感事物。“感觉从一般和全部意义上来说,应被理解为一种撇开质料而接受可感形式的能力”。他认为可感形式既不是可感事物本身,又不是可感事物的本质,不是定义所表达的形式,而是事物的印象。

(四)论灵魂的理性认识。

1、认为理性灵魂是人类灵魂所特有的灵魂,是最高级的灵魂。

2、认为理智是一种主动的能力。

3、认为理智的对象是可知形式。

认为可知形式是从可感形式中抽象出来的。

四、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1、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个人的善的实践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政治科学。

2、认为最高的善是幸福。

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是自然倾向,是一切目的的目的。认为幸福的本质是德性,幸福的外在条件是快乐。

他的观点具有修正苏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识”的观点的目的。

3、认为有意行为才有善恶之分,无意行为没有道德属性。

4、认为道德行为的实现依赖于“实践智慧”。

5、论“中道”:

(1)认为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是“中道”。

(2)认为“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适中的德性就是善,是相对于两个邪恶的极端而言的“中道”。(3)认为各种邪恶情感和行为没有“中道”。

(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论国家:

(1)认为国家是家庭和村落的延续,但又认为它在本性上先于其他一切社会组织形式。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2)认为个人只有在公共政治生活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德性,达到最高的幸福。

(3)论述了国家的功能。

2、论政体:

(1)对政体进行区分:

认为在理论上是好的政体:君主制、贵族制、立宪制。认为在理论上是不好的政体:暴君制、寡头制、民族制。(2)认为现实中最好的政体是立宪制,是“中道”的政体。思 考 题

1、亚里士多德的“四因”是什么?

2、解释亚里士多德的“实体”、“中道”范畴。

3、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的观点。

4、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功能和类别的观点。

第六章 晚期希腊哲学

晚期希腊哲学:1)从时间上讲,指从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逝世到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雅典所有学园这段时期,在大希腊和罗马流传的哲学,也叫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的哲学。

2)从包括的哲学学派讲,指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派、新柏拉图主义以及以柏拉图追随者组成的学园派和以亚里士多德追随者组成的逍遥派等的哲学。3)从哲学特征讲:

1、它是逐渐衰落的希腊哲学。

2、它具有明显的伦理化的倾向,即以伦理学为核心或归宿,哲学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追求智慧,而是追求幸福。与此同时,哲学也变得追求实用。

一、伊壁鸠鲁派哲学

该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为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342——270年),也叫“花园派”。

(一)原子论思想

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观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观一脉相承,属于原子论。但是,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进行了发展:(1)在原子的性质中加入了“重量”性质。(2)认为原子的下落运动会产生偏斜。

伊壁鸠鲁对原子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

(1)由于原子有了重量,增强了原子自己运动的说服力。

(2)由于存在原子的偏斜运动,丰富了对原子运动形式的认识。

(3)由于原子的偏斜运动产生于原子的直线运动,增加了对运动的偶然性的认识,说明了事物生成中具有必然和偶然的关系。马克思曾对此进行了论述(“博士论文”)。

(二)快乐主义的伦理思想 主要观点:

1、以感觉主义出发,认为善或幸福就是快乐,恶就是痛苦。

2、认为快乐是有层次的,而最高的快乐是静态快乐,即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或者说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而在二者之中尤以心灵“宁静”为紧要。

他为此反对把“享乐”当“快乐”,享乐被认为是无止境地追求满足欲望,总是与痛苦伴随。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不是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应该说他有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与精神愉悦二者进行结合的企图,以克服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不足。但是,对于如何处理二者的矛盾,他还不能说明清楚。

(讨论:探讨欲望与精神满足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斯多亚派哲学(Stoicism)

(一)斯多亚派的历史阶段及代表:

1、早期:约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化时期,创始人为芝诺(Zero、公元前336——前264年,他讲学的地方叫“斯多亚”),其他代表有克里尼雪斯(Cleantlies、公元前331——前232年)和克吕西甫(Chrisippus、约公元前280——前206年)

2、中期:罗马人征服希腊化地区之后的罗马共和国时期,约公元前146年——前27年。代表有巴内修(Panaetius、约公元前180年——前110年)和波赛唐纽斯(Poseidonius、约公元前135——前51年)。

3、晚期:罗马帝国时期,约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代表有赛尼卡(Seneca、公元前4——公元65年、尼禄的教师和大臣)、爱比克泰德(Epictetus、55——135年,据说是奴隶)河马可?奥斯留(Marcus Aurelius、121——180年,是公元161——180年在位的皇帝)。

(二)斯多亚派的自然哲学

斯多亚派的自然哲学主要来源于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和“逻各斯”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在不同的层次上论述世界万物。

1、在微观层次上的观点:

(1)认为万事万物由元素构成,并消解为元素。

(2)认为火是最初的元素,是主动的本原;土、水、气三种元素由火产生,但水和土是构成万物的被动元素。

(3)认为火和气两种元素构成的精气,叫做“普纽玛”或“精神”,它最富有火的能动性。

2、在可感的宏观层次上的观点:(1)认为在被构成的万物中,被动的本原是质料,能动的本原是“逻各斯”或“理性”,是它们二者结合为运动着的形体。

(2)认为理性依自身能力的不同而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最低级的、最普遍的是“普纽玛”,最高级的是理智。

(3)认为理性所规定的形体由于理性的等级而被排列成无生命物、植物、动物、人和神的等级系列。

(4)认为神是具有完全理智的形体,“有智谋的火”;人介于神和动物之间,人与神奉献理智,与动物分享灵魂。

3、在宇宙观层次上的观点:

认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活着的形体,既包含着千千万万个体的普遍形体。(1)宇宙是由事物的全部和宇宙秩序结合的整体。(2)宇宙是有理性的,按照节律作循环运动。(3)宇宙整体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有朽的,但火是永恒的、神圣的。

(三)斯多亚派的伦理学

在斯多亚派看来,伦理学是哲学的核心和目的,自然哲学是基础,逻辑学是手段。对三者的关系进行比喻。

斯多亚派的所有伦理学观点都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按照自然生活”。

1、认为自然指世界的本性,即“逻各斯”、“正确理性”等,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按照理性生活,按照自然律生活。

2、在斯多亚派看来,逻各斯是必然性,因此按自然生活也就是服从命运,因为命运是最严格的必然性。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由自己的命运,人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

3、认为人虽然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但却可以控制对待命运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顺从命运,也就是理性的态度,它的特点是“不动心”,不动心是幸福目标。

4、认为不顺从命运的态度是非理性的情感,具体为忧伤、恐惧、欲求和快乐。因此他们与伊壁鸠鲁派的快乐主义是对立的。

(四)斯多亚派的政治学

1、提出“世界城邦”和“世界公民”。

2、认为世界城邦遵循“自然律”或“自然法”。

三、怀疑派(Skepticism)

晚期希腊的怀疑主义哲学一般被认为有三个时期: 1)早期: 2)中期: 3)晚期:

(一)皮罗的怀疑主义(皮罗主义)

皮罗(Pyrrhon、约公元前365——前270年)

1、认为任何认识都是不可能的。

2、认为“悬搁”不仅是一种认识态度,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3、认为不动心或宁静的心境就是最高的善的体现。

(二)恩披里柯的怀疑主义的五个论据:

四、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osm)新柏拉图主义的代表:

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的观点:

1、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三个。

2、认为太一是无所不包的统一性。

3、认为太一生成其他本体的过程叫“流溢”。

4、“流溢”过程:

5、认为人的灵魂可上升或下降。思考题

1、伊壁鸠鲁对原子论发展的观点。

2、解释斯多亚派的“按照自然生活”

一、基督教的历史(早期):

恩格斯说:“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一)犹太人和犹太教。

“希伯莱人”、“以色列人”、“犹大人”、“犹太人”、“耶和华”

(二)耶稣阶段。

“弥赛亚”(犹太人的救世主)、“基督”

(三)圣保罗(保罗)阶段。

(四)基督教的诞生。

(五)罗马帝国阶段。

二、早期基督教哲学——教父哲学概况

(一)教父和教父哲学

1、教父:

2、教父哲学:

(二)基督教的主要教条:

1、三位一体说。

2、创世说。

3、原罪说。

4、救赎说。

5、天国报应说。

(三)教父哲学对待哲学的两种态度:

1、信仰主义的态度:将信仰与哲学对立。德尔图良代表。

2、理性辩护主义的态度:信仰与哲学可以统一。奥古斯丁代表。

三、教父哲学的集大成: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奥古斯丁(Augustin、354——430年)

(一)认为“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

(二)知识论——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1、上帝就是真理自身或上帝是真理的来源。

2、人获得真理是上帝的“光照”。

(三)神正论。

1、关于什么是“恶”的问题。

2、意志自由说。

3、原罪和恩典说。

(四)基督教的社会历史观:

认为真正的历史是“上帝之城”的历史。思 考 题:解释“教父哲学”。

第八章 早期经院哲学

一、什么是“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由教父哲学发展而成。

(一)“经院哲学”含义

原义:指在公教会(或天主教会)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它的基本特征是: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延伸含义:指那种脱离实际、排斥经验,搞形式主义和繁琐论证的哲学。如论证“神用泥土捏成的人的始祖亚当有无肚脐眼?”“吃人的野蛮人死后肉体复活的情况如何,这个复活的肉体是他们自己的肉体,还是他人的肉体?”

(二)“经院哲学”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早期):从九世纪到十二世纪末,是经院哲学的准备和形成时期,最主要的是唯名论同实在论之争。安瑟尔谟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第二阶段:从十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中叶,是经院哲学兴盛和开始衰落时期,最主要的是托马斯 ? 阿奎那的经院哲学。

二、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

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是经院哲学内部的争论。

(一)争论的焦点

是关于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实在的问题,或者说究竟“一般”(共相)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殊相)是实在的。

(二)问题的由来

来源于3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者波菲利提出认为是最高级的问题的三个问题:(1)共相是否独立存在,或者仅仅存在于理智之中?

(2)如果它们是独立存在,它们究竟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3)如果它们是无形的,它们究竟与感性事物相分离,还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中,并与之一致?

6世纪的哲学家波埃修把问题引进,并强调其研究价值。12世纪时问题成为神学家关注的焦点。

(三)唯名论的观点

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不过有极端的唯名论和温和的唯名论的区分:

极端的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

温和的唯名论认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灵对个别事物的个别性质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的,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四)实在论的观点

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实在论也有极端派和温和派的区分:

极端的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

温和派认为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质。

(五)争论的哲学意义

争论的焦点实际上是希腊哲学中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着重探讨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因此,争论就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哲学活动,是哲学基本派别斗争的特殊形式。列宁说:“当然,中世纪唯名论者同实在论者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

(六)争论的社会意义

争论绝不是一场纯思辨的争论,是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的反映。

二、坎特伯雷的安瑟尔谟

(一)生平活动

Anselm of Canterbury、1033——1109年。早期实在论最著名的代表。

(二)关于信仰与理性的关系的观点

1、不否定理性的作用。

2、认为“信仰,然后理解”。

(三)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1、“本体论证明”的内容; 推理形式:

2、对“本体论证明”的辩护:

(1)高尼罗对安瑟尔谟的证明的反驳:(2)安瑟尔谟对反驳的辩解:

(四)关于同罗色林的争论

他同罗色林的争论代表了实在论同唯名论的第一次交锋。

三、罗瑟林

(一)生平活动

Roscellinus、约1050——1125年。极端唯名论的代表。

(二)主要思想

1、认为真正的实体只是个别事物。

2、认为共相(一般概念)不表示个别事物之外的实在,如果是实在的话,只是表示声音而已。

3、在逻辑上对“三位一体”教义产生了异议解释。

四、阿伯拉尔

(一)生平活动

Peturs Abalard、1079——1142年。温和的唯名论的代表。

(二)关于理性与信仰的关系的观点

1、他不是一般地承认理性的作用,而是从更深刻的意义上去认识理性的作用。认为辩证法的首要任务不是证明、解释,而是探索、批判。认为辩证法可以帮助找到产生信仰的不确定性的原因。

2、认为理性与信仰不是对立的,“真理不会反对真理”。

(三)“概念论”的唯名论思想

1、对实在论和极端唯名论的批判:

对极端实在论和温和实在论关于存在共相实在的观点的分析批判。对罗色林的极端唯名论否定一般概念的意义的观点的分析批判。

2、“概念论”的主要观点:

(1)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共相不是实体,也不表述个别实体以外的实体。

(2)共相作为名词是有形的,作为名词的意义是无形的,但心灵中有关于它的印象。

(3)共相表述的事物共同状态在感性事物之中,但共相把握这一状态的方式却在理智之中,表现为心灵中的一般印象。

(4)个别事物是产生共相的原因,但共相一旦产生,便成为不依赖个别事物的心灵印象。思考题

1、解释“经院哲学”。

2、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的证明”。

3、解释“唯名论”、“实在论”。

4、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焦点是什么? 第九章 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托马斯主义

一、阿维洛伊主义和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

(一)阿维洛伊主义

13世纪经院哲学在利用希腊哲学方面,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以柏拉图哲学为主变为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主。在促成这个变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是阿维洛伊主义。

阿维洛伊主义是12世纪在西班牙流行的一种“穆斯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也叫“西部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相对于另一派叫“东部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穆斯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而言),因其代表人物为阿维洛伊(Averroe)而得名。

阿维洛伊主义由于是在阿拉伯人翻译和注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形成的,所以它主要的还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其中对经院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观点有:

(1)认为物质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但是在空间上是有限的,所谓从“无”中创造出世界的学说,是神学家最荒谬的臆造之一。

(2)“双重真理论”:认为哲学和宗教归根到底导致同一个真理。二者追求真理的形式不同。哲学高于神学。

(二)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

阿维洛伊主义是西欧人重新认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重要途径,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就是阿维洛伊主义被译成拉丁文的形式进行传播的思想,也叫“世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代表人是巴黎大学的西格尔(Siger of Barbant、1240—1284年)。

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使亚里士多德主义对经院哲学的影响具有了直接的现实性。其对经院哲学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主要是以上阿维洛伊主义所主张的观点。

二、托马斯主义

(一)托马斯(Thomas Aquinas)的生平活动

(二)托马斯论哲学和神学的关系

1、认为哲学和神学是两门不同的科学。

(1)认为区分科学的标准不在于客观对象,而在于研究方式,同样的对象可以被不同的方式认知而成为不同科学的研究对象。神学和哲学有着共同对象,但哲学以理性认识它们,神学靠天启认识它们,两者因此是两门独立的科学。

(2)认为神学虽然也使用演绎推理,但它的演绎前提与哲学的不同,而判断一门学问是否科学的标准取决于它是不是一个演绎体系,因此神学和哲学是不同的科学。(3)认为“在哲学外,建立一种凭上帝启示的学问,是有益的”。好处是人类的拯救来的更合适、更准确。

2、认为神学高于哲学,哲学是神学的奴仆。

(1)认为神学“在思辨和实践两方面都超过其他科学”,因此神学高于哲学。

(2)认为人的理性属于自然,而上帝的恩典又是成全自然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神学需要哲学。认为神学可借哲学“来把自己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

(三)托马斯的“形而上学”

托马斯从维护神学的目的出发,在他的“形而上学”中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思想。

1、关于“存在”的意义的观点。

(1)认为存在的意义指活动本身,是赋予一切事物现实性的活动,不是指一个事物或一类事物。因此,它的特征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也就是使潜在转变为现实的活动。

(2)认为存在高于、由于和先于本质。

2、关于“实体”的划分的观点。

托马斯根据存在与本质、形式与质料的关系不同,把实体看作由高级到低级的等级系统,体现了他的温和的实在论的态度。这个等级系统为最高实体上帝、精神实体、物质实体。

(四)托马斯对上帝存在的论证

相对于安瑟尔谟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托马斯的证明属于后天的证明,即是从经验出发的证明。

1、从事物的运动或变化方面论证。

2、从动力因的性质来讨论上帝的存在。

3、从可能和必然性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4、从事物中发现的真实性的等级论证上帝的存在。

5、从世界的秩序(或目的因)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五)托马斯的认识论 感觉论 理智论 意欲论

1、感觉论

托马斯的认识论与他的实体学说是一致的,因此他首先论及以有形事物为对象的认识形式——感觉。

(1)认为感觉是知识的一个来源,知识开始于感觉。

他说:“有感觉才能理解”,“只有当感觉健全、精确时,心灵才能自由驰骋”。因此他认为感觉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犯错误的。

(2)认为认识在由感觉到理智的过程中,感觉区分为外感觉和内感觉两种形式。外感觉是以有形事物为对象的感官活动,根据感官和感觉对象的结合的区分标准,分成看觉、听觉、嗅觉、尝觉、触觉五种,其中触觉是最基本、最一般的外感觉。人的外感觉并不高于动物的外感觉。

内感觉以可感形式为对象,它是对外感觉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印象进行再认识,它能在各种条件下,包括在事物不出现的情况下,从各方面认识事物全部。它包括有通感、辨别、想象、记忆四种形式,其中想象是最重要的内感觉。想象意味着理智潜在地参与了感觉活动,因此想象是思想的初级阶段。人的内感觉超过动物的内感觉。

2、理智论

托马斯是把理智活动看作比感觉活动更高级的认识活动来论述的。

(1)认为理智活动以抽象形式为对象,人的灵魂的理智活动也是知识的一个来源。(2)认为人的灵魂的理智活动就是抽象活动,抽象活动是在感性活动内部自发产生的,他是把可感形式中的质料因素,即一切于具体形状、大小有关的印象完全排除,达到对无形的、普遍的形式的认识。

(3)认为人的理智从有形事物抽象出来的普遍概念也就是共相,共相一方面是存在于人的思想中的独立概念或名称,另一方面又是存在于可感个体之中的普遍实在,是普遍概念的对应物。他在此企图调和唯名论和实在论。

3、意欲论

(1)认为人除了认知活动外,还有意欲的活动方式。意欲是人从内到外的活动,它以外部事物为目的,把自己的力量施加在外物上,改变或利用外物,外物的变化是意欲在心灵之外造成的结果。意欲也就是人的行为。

(2)认为意欲分为感性意欲和理性意欲两种,它们的差别就如感觉与理智、动物与人的差别一样。

感性意欲是动物意欲,是人的自然意欲;理性意欲则是意志。很显然他认为意志要比感性意欲高级。(3)认为人的行为分为“人性行为”和“人的行为”。

人性行为是完全由理性意欲支配的行为,它出自人所特有的属性,是理智与意志相统一的行为;人的行为则是由理性意欲与动物意欲共同支配的行为,它出自人的本质。

(六)托马斯的伦理学

托马斯的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加神学的结果。

(1)认为道德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上帝,直接目的是幸福,幸福和上帝的关系是共有的善和最高的善的关系。

(2)认为德性分为基本德性和神学德性。

基本德性是以理性为标准的意志的习惯,有谨慎、正义、节制和坚韧四种;神学德性是意志遵循上帝启示和使徒教导而培养出的好习惯,包括有信、望和爱。(3)认为“自然律”即关于人的本性的规律是上帝制定的永恒律,并铭刻在人的心灵中,表现为人的自然禀赋和倾向。

“自然律”内容为:趋善避恶以保全生命,通过夫妻关系来繁衍后代,在和平的环境里探索真理,服从法律以保持社会秩序。

(七)托马斯的政治学

托马斯的政治学具有明显的宗教目的。

(1)同意亚里士多德的“人是社会的动物”的观点,因此认为社会和国家是自然的,国家是为了公共的善而建立的。

(2)认为教会追求超自然的善高于国家谋求的公共的善,因此教会高于国家。(3)认为国家制定的人类的法规依据于自然律,是成文法的自然律。

成文法的来源有:一是上帝直接向人类宣布的神律,二是人的信仰与理性。

(4)认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都是好的国家形式,其中君主政体为最好。思 考 题

1、解释“阿维洛伊主义”。

2、托马斯主义关于对上帝存在的论证。

3、托马斯主义的认识论观点。

第十章 英国的经院哲学家

一、罗吉尔 ? 培根

(一)生平活动

(二)关于基督教学术的革新思想

1、论人类认识错误的根源

培根认为在下面四个方面造成了人类认识的障碍,导致错误的认识:(1)崇拜权威的教条主义。(“靠不住的、不适当的权威的榜样”)(2)因袭守旧的保守主义。(“习俗的长期性”)

(3)盲目的信仰主义。(“无知民众的意见”)

(4)夸夸其谈、不学无术。(“以虚夸的智慧掩饰无知”)

2、对新学科内容的设想

培根提出要改革哲学的学科内容,以适应现实的需要。他提出的新学科由五部分组成,即数学、语言学、透视学、实验科学和伦理学。这体现了他提倡的科学理性精神。

(三)论实验科学

培根在哲学的学科组成中提出了“实验科学”的新学科,他因此也就成为第一个使用“实验科学”的人,他极力地推崇实验科学,不仅从理论上向人们阐明实验科学的重要性,而且提出过很多有用的设想,可称之为实验科学的先驱。

1、关于实验科学的优越性的论证

(1)认为它具有实证性,能证明科学的结论。

他在此阐述了逻辑证明(推理)与实验的关系,认为如果推理证明是确定知识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实验科学就是确定性的充分条件。他说:“一切事物都必须被经验证实”。

(2)认为它具有工具性,如果没有实验的帮助,其他科学便达不到目的。

(3)认为它具有实用性,它不仅仅是其他科学的工具,而且是达到人为目的的工具。

二、约翰 ? 邓 ? 司各脱

(一)生平活动

(二)论形而上学与神学、理性与信仰的区别

司各脱对形而上学与神学在各方面的区别进行了论述,从而严格地区分了形而上学与神学,这对淡化神学对哲学的影响,使哲学非宗教化起到了重要作用。(1)认为作为形而上学的对象的“是者”有两种样式:作为上帝的无限存在和作为被造物的有限存在,由于有限与无限是非连续的,不能相通,所以不能从有限存在去推理、证明无限存在。他在此说明了哲学并不能完全对上帝进行论证。

(2)认为神学不证明上帝的存在,上帝存在对神学来讲是先设定的存在,神学的对象是上帝的属性。

(3)认为形而上学虽然可以证明上帝的存在,但它不能提供上帝属性的知识,它只能提供有限存在的属性的知识。

(4)认为人的理智属于有限存在的样式,上帝的理智属于无限存在的样式,两者不能相通,人的理智达不到神学的高度。

(5)认为上帝的属性只能是信仰的对象,神学是信仰的学问,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门实践的学问。

(三)个性学说

司各脱在唯名论和实在论的论争中,提出“个性”来说明事物的特殊本质的实在性,具有独创性,也说明了他的“精细”风格。

(1)认为实在论在承认形式是一类实体的共同本质的情况下,不能把质料作为实体个别化的原则。

质料只是实体的量的规定性,它是在本性上后于实体的,作为实体的属性是不能决定实体自身的。

(2)认为决定实体个别性的是在实体中的“个性”要素,个性是“决定一事物是这个而不是那个的本性”。

(3)认为个性是决定实体的终极因素,是没有性质解释的,在逻辑上是不能被定义的。

(4)认为形式、质料、个性共同构成事物的实在本质。

(四)论自由意志

在司各脱的思想中,有关于意志的无限支配作用的阐述,使其思想具有意志主义的特征。

(1)认为上帝具有无限的理智和无限的意志两个方面,意志对理智具有自由决定的作用。

(2)认为人的灵魂也有理智和意志两种功能,在两者的关系上,是意志支配理智,而不是理智支配意志。

原因:只有当人们愿意知道某一对象时,他才会运用他的理智。(3)认为归根结底是上帝的无限意志支配一切,包括人的意志。

三、威廉 ? 奥康

(一)生平活动

(二)新唯名论

奥康通过在唯名论中引入13世纪的词项逻辑的有关研究结果,重新对事物的的性质和概念内容作解释,发展出新唯名论理论。

1、关于词项概念的逻辑功能的论述(1)认为观念符号有指称和指代两种不同的逻辑功能,“指称”是符号自身具有的代表功能,“指代”是符号在命题中才具有的代表功能。

(2)认为殊相是专名,具有对一个个别事物的指称功能和对其他专名的指代功能;而共相就只有对个别事物的概念或思想的指代功能。这样共相与殊相的区别变成了名称概念的逻辑功能的区别。

2、对“普遍性”的唯名论解释

由于唯名论只承认个别事物是实在的,因此实在论常在科学研究对象具有普遍性、谓词的表述对象具有普遍性和定义对象具有普遍性这三个问题上为难唯名论,奥康运用指称和指代的区别理论对以上三个问题做出了解释,回应了实在论的责难。(1)认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毫无疑问地要有普遍性,是共相及其组成的普遍命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存在与共相对应的实体,因为这里的共相并不指称任何东西,而是指代殊相,实际存在只是个别事物,只不过它们不直接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而已。(2)认为在命题“所有S是P”中,谓词P并不指称主词S所指称的东西的任何一部分,它正确表述主词的功能是它的指代功能,因此,谓词可以普遍地表述个别事物,不需象实在论者那样设立一个与谓词相对应的普遍实在对象。

(3)认为在定义的命题“X是Df”中,根据语言单位只能与语言单位互换和定义与定义对象有互换性的原理,定义对象不是实体或实在的类,而是普遍词项,定义不过是对所有被定义的对象的名称(不管它们是殊相还是共相)的指代。另外,Df应是指代的指代,比一般命题的谓词P有更高的概括作用。

3、论自明知识与证据知识的区分

(1)认为知识的真假始于命题的真假,判断命题的真假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通过了解命题中词项之间的关系;二是根据词项与事物之间是否有对应关系。(2)认为对词项之间的意义联系的认识叫做抽象认识,如“苏格拉底是人”;对词项与事物之间有无联系的认识叫做直观认识,如“苏格拉底在跑”。

(3)认为由直观认识复合组成证据知识,由抽象认识复合组成自明知识。

(4)认为直观认识表达偶然命题,证据知识是偶然知识;抽象认识表达必然命题,自明知识是必然知识。

(三)“奥康的剃刀”

奥康的新唯名论是反对实在论的,直接针对的就是实在论设置的普遍实在,在他看来,它们统统是无必要的、多余的,要坚决把它们剔除掉。后人把他的这个理论设立原则叫做“奥康剃刀”。

“奥康剃刀”用奥康的话表述为:“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后人的表述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质”。它也叫做一条思维经济原则。思 考 题

1、罗吉尔 ? 培根关于实验科学的优越性的观点。

2、司各脱对“普遍性”的唯名论解释

3、解释“奥康剃刀”。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

一、文艺复兴运动简介

(一)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

1、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末叶,是欧洲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时期。

2、自然科学发展的状况。

3、古希腊罗马自然科学著作与哲学著作的发现与利用状况。

(二)“文艺复兴”的含义

1、描述性的含义:

十四世纪以后,随着古代典籍陆续从阿拉伯重新传入欧洲,在反对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斗争中,先进思想家们对非基督教的古代世俗文化发生了兴趣,怀着极大的热情搜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发掘古代文化遗产,研究古代语言、历史、文艺、科学和哲学,仿照古典作品进行创作。古典文化的研究,蔚然成风。这就是说谓“文艺复兴”。

2、实质意义:

实质上是借古希腊文化,作为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一次新的文化、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开始。

(三)文艺复兴运动群英谱

1、文学家代表:

2、艺术家代表:

3、科学家代表:

4、哲学家代表:

5、宗教改革思想家代表:

6、社会政治思想家代表: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人文主义的含义和基本精神

1、人文主义的含义

原义:即“人文学”,指一种与神学相区别的世俗的学问,包括文法、修辞学、历史学、诗艺、道德哲学等。

哲学上的含义:指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2、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

抬高人的地位,贬抑神的地位。“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

(二)人文主义的核心和哲学基础——人性论

1、反对中世纪抬高神、贬抑人的地位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

2、认为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要求人生的享乐和个性的解放,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

3、认为理性是人的天赋本性,反对神学贬低理性的观点。

4、认为人性包含着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三)人文主义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社会意义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思想

文艺复兴另一个历史功绩是“自然的发现”,表现为自然哲学的思想:

对世俗生活的重视必然引起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使人们开始用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神学的眼光去面对自然界,为16世纪以哥白尼的天文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繁荣打下了基础。因此称文艺复兴带来了“自然的发现”。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运动

在文艺复兴即人文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16世纪,欧洲大地上又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正统宗教神学革新运动,它就是宗教改革运动。从表面上看,它虽然是宗教内部进行的改革,但是,它实质上是人文主义运动在宗教神学领域的延伸,是新思想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新兴的“资产阶级革命”(恩格斯语)。它的影响甚至比人文主义更大更深远,因为它具有更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

宗教改革直接的要求是消除教会的权威,便奢侈教会为廉洁教会,而从哲学上看,其内在要求则是由外在的权威返回个人的内心信仰。新的宗教哲学思想是宗教改革的核心。

1、马丁?路德的宗教哲学——“因信称义”说(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

1517年1月30日、“赎罪券”、《九十五条论纲》、驱逐僧侣、捣毁寺院、平民暴动、翻译《圣经》。(2)“因信称义”说:

马丁?路德通过引用原始基督教的教条“因信称义”来阐发自己的宗教思想,它意思指人的灵魂得救不在于教会,也不在于“事功”,只在于个人的内心信仰。只有信仰才是获救的必要条件,“事功”只是信仰的结果。

“因信称义”说消除了教会的权威,以信仰的方式返回个体性和内在性,也可以说是“人的发现”。

2、加尔文的宗教哲学——“先定”说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也属于“因信得救”的主张,但是他用上帝“先定”说深化了这一主张,强调了“因信得救”的宿命论性质。

“先定”说指宇宙中的一切都源于上帝永不更改的安排和命令(“先定”),因此个人得救是上帝预先的拣选,早已注定,个人的功德和教会的存在都不能改变上帝的先定。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是表明实现了上帝所赋予的先定使命。思考题:

1、解释“文艺复兴”。

2、人文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第十二章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精神

一、近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理性主义特征的关系

欧洲近代哲学从它产生的时候开始,就与欧洲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可以说,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是决定近代哲学发展的根本因素。但是,哲学受经济、政治的决定作用不一定是直线的或直接的,往往会在它们之间加入一些中间的因素,这些因素会成为哲学的直接影响因素,哲学也会通过它们对社会的经济、政治产生作用。

这样,分析这些中介因素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原因、特征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欧洲近代哲学来讲,近代自然科学就是这样的对其特征有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其中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特征就与近代自然科学的状况分不开。

关于近代的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理性主义特征的关系,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近代自然科学本身就充满着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哲学精神。具体表现为:

1、近代自然科学体现了探索自然奥秘的求知精神。

近代自然科学以自然为对象,给理性创造了充分去表现的舞台。

2、近代自然科学体现了重视观察和实验的求实精神。

近代自然科学家发扬了13世纪英国唯名论者倡导的“实验科学”的精神,注重把经验尤其是科学实验当作发现和检验知识的方法。这时理性作用的表现之一。

3、近代自然科学体现了精确的量化而达到的确定性。

近代科学成功地运用了数学语言去精确地描述客观规律。这更是理性的强大作用的表现。

4、近代自然科学体现了理解世界的机械论图式。

在近代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范式中(牛顿力学体系),被想象的世界模型是机械模型,世界被想象为一架大机器,自然物被想象为有形而无灵魂的零件,没有本质的高下之分,它们按相同规律运动,没有天界和地界之分。上帝被设想为自然这架机器的设计师和第一推动者。

(二)近代哲学的主要建树是对新科学的迎合与推进,它的理性主义特征处处体现着近代自然科学精神。具体表现为:

1、哲学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

近代哲学与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相比,发生了“认识论的转向”,即认识论问题成为了哲学的中心问题。哲学的这种转向不是依靠自身的逻辑和思辨推理出来的结果,而是自然科学这一外来刺激的结果。因此它能反过来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不可取代的保障和导向。

2、近代认识论中有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阵营,两者除了唯名论和实在论这一遥远的历史根源外,还直接地、集中地反映了对自然科学方法的不同理解。

近代自然科学存在着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这两种主要的方法,近代哲学家在对它们的侧重和取舍中,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分歧。

唯理论以数学为知识模型,推崇数学的方法,把天赋观念作为知识的起点,把必然真理作为知识的目标,把观念的内在标准作为真理的标准。

3、近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一样,也有机械论的特征。

机械论是近代哲学的普遍特征,不管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不管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而有机械论的倾向。不过,各派对机械性的因果关系所作的解释,是各有特点的。有的表现明显,有的是间接表现。

4、近代哲学的理论是以自然科学为范式而建立起来的。

从共性来讲,近代哲学一般都采取科学论文的形式,与古代哲学的对话、诗、散文等自由文体,与中世纪以问题为中心的逻辑论证的“学问”,都截然有别。就个性而言,表现比较突出的样式有: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体系、斯宾诺莎的“伦理学”、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休谟的“人性科学”。

二、近代经验论的开创人弗兰西斯 ? 培根

(一)弗兰西斯 ? 培根的生平活动。Francis Bacon,1561—1626年。培根的人格受到质疑的主要两件事:(1)主动指控与他有恩的埃塞克斯伯爵谋反。(2)作为大法官收受贿赂。黑格尔说他“极端忘恩负义”、“参加政治阴谋,做不正当的事”、“犯了最荒唐的贪污罪”。

马克思说:“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培根。”

(二)培根对以经院哲学为代表的传统思想的分析批判

1、认为经院哲学以及亚里士多德的科学体系存在着种种弊端,没有实用性。

认为传统的和现实的知识只是为了满足言谈、争辩、宣传、个人名利和个人思辨的需要而存在,却偏偏没有服务于人类的实用性。

他说:经院哲学是希腊神话中的斯居拉女神,虽然“具有一个处女的头脸”,但是却没有生育的能力。

2、培根不仅仅是对经院哲学予以否定,而且深入地分析了传统科学观赖以生存的心理根源和社会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

认为妨碍人们认识自然真理的幻想和偏见称之为“假相”,这些“假相”有四种:(1)“种族假相”:指人性的缺陷,即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事物的真相。

(2)“洞穴假相”:指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即由于个人的天性不同,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形成的个人的偏见,它犹如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处的“洞穴”。相当于“坐井观天”。

(3)“市场假相”:指语言交往中产生出的误解,即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和混乱而造成的假相。

(4)“剧场假相”: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即人们盲目崇拜各种传统的哲学体系和错误的证明法则,并将其移入人的心中而造成的偏见。

“四假相”说虽然主要是针对经院哲学的,但是它对错误认识所作的根源性的分析,却具有普遍的意义。他看到了人类认识过程的复杂性、曲折性,指出了认识上的主观性、片面性是产生谬误的认识论根源,并且仔细分析了主观性、片面性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条件。它对于人们防止和克服错误认识具有启发意义。

(三)培根的经验论

从最基本的特征看,培根无疑是经验论者,但是,他也认为认识需要理性的参与。

1、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

“人们若非发狂,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当求之于感官。”

2、认为“经验”要符合以下的要求:

(1)作为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的经验必须具有“确实性”。(2)经验应当是丰富的,数量是足够的。

3、认为经验尤其科学实验是真理的保证。

“科学在人的心目中的价值也必须由它的实践来决定。”

4、认为只有将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科学知识。

(四)培根创立的归纳法

培根在经验中看中科学实验,在他看来,因为科学实验讲究科学方法的,而他认为科学实验应用的方法应是归纳法,它是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演绎法的“新工具”。他的归纳法是分三步进行的:

(1)广泛搜集自然史和科学实验的材料。(2)整理材料,为归纳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这一步中,他提出了他的归纳法的核心内容——“三表法”。“本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3)归纳。

该步最要紧的是用排斥和否定的方法,是进行归纳的关键性一环。

三、机械主义的经验论者霍布斯

(一)霍布斯的生平活动

(二)霍布斯的机械论的哲学

霍布斯认为哲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由研究自然物体的“自然哲学”和研究人以及人造物体(国家)的“公民哲学”两个部分组成。在自然哲学中,他充分利用几何学、力学、物理学的材料,论述了关于自然物体的观点,系统地阐明了机械论的自然观。因此他的哲学的机械论特征主要体现在他的自然哲学里。具体表现在:

1、认为世界和人都是机器。

他认为整个世界是一部由因果链组成的大机器,世界里的每个部分则是大机器中的小机器,人也是机器,只不过它比其他自然物体精巧而已。如他把人与钟表作比拟。

2、把物体定义为“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袤。”

他讲的广袤即广延,指的是物体的大小,这样的物质概念是一个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因此他反对一切主张“无形实体”的说法。

3、把运动定义为物体“连续地离开一个位置,又获得另一个位置。”即认为运动就是机械的位置移动。

4、认为可感性质是偶性。

他认为在物体的一切性质中,只有广延或形状是物体固有的根本特性,是必然的,其余的都是偶然的,如颜色、声音、滋味、冷热、动静等这些性质。他把这些性质叫做“偶性”,偶性就是“某个物体借以在我们心里造成它自身的概念的那种能力。”

(三)霍布斯的社会政治学说

1、社会契约论。

霍布斯是西方政治学说中的社会契约论的创始人之一。

(1)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之前,生活在自然状态中,按照“利用一切手段保存自己”的自然律活动。

(2)认为人类按照“为了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己的权利,在必要时放弃别人也同意放弃的权利”的自然律,必然从自然状态进入人类社会。

(3)认为社会就是人类的契约生存状态,国家是契约的产物。

2、对宗教神学的批判。

(1)认为上帝的观念不是天赋的。

(2)认为恐惧和愚昧是宗教产生的自然种子。

(3)认为神学的传播和教育是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4)认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保护宗教的存在和传播。思考题

1、分析近代的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理性主义特征的关系。

2、培根讲的“四假相”是什么。

3、霍布斯的机械论的哲学的观点。

第十三章 笛卡儿的唯理论

一、笛卡儿的生平活动

黑格尔说,笛卡儿是近代哲学的创立者;罗素说,笛卡儿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始祖。他们的说法应该说是对笛卡儿哲学的两个突出特征——唯理论和二元论的揭示。

二、笛卡儿的方法论

同培根一样,作为一个对以经院哲学为代表的旧知识的批判者,最重要的不是他给人们提供了多少新的知识,而是他给人们提出的获取知识的方法。笛卡儿的方法论代表了近代哲学对自然科学方法的一种理解——唯理论的理解的开始。

1、认为科学的统一性不在研究对象,而在于方法,哲学首先要研究科学方法。

2、认为数学方法是普遍适用的一般方法,它被运用到其他学科时称为“普遍数学”。

3、认为数学方法的两个一般特征“度量”和“顺序”在作为一般科学方法的“普遍数学”中表现为:

(1)度量方法转化为不可量化的对象之间的同与异的比较,即通过概念的比较,把握不同对象之间在性质上和程度上的相似和差异。

(2)研究顺序首先是分析,寻找确定的第一原则,然后再运用综合,从第一原则推导出确定的结论。

以上两个方法特征也就是哲学的方法特征。

4、认为科学方法的规则有四条:

(1)“第一,决不接受我没有确定为真的东西”。

(2)“第二,把每一个考察的难题分析为细小部分,直到可以适当地、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

(3)“第三,按照顺序,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

(4)“第四,把一切情况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

三、笛卡儿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

马克思说,笛卡儿“把他的物理学和他的形而上学完全分开”。是的,笛卡儿把哲学比作一棵大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自然哲学),树枝是医学、力学、伦理学等应用学科。

在笛卡儿看来,“形而上学”是指专门研究超感性的对象,如上帝、灵魂、意志等等的学问。在“形而上学”中,他运用他提出的科学方法从普遍怀疑出发,建立起哲学的第一原理,然后确立上帝的存在和推导出关于心灵和物质的确定知识,建立了一个二元论的世界观。

(一)论哲学的出发点——普遍怀疑

笛卡儿的哲学一开始就体现了对理性的推崇,普遍怀疑论是理性的表现形式。

1、认为一切知识都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所谓可靠的基础就是说作为知识的基础的是符合理性的原则要求的,或者说是出自于理性的。

2、认为怀疑可作为考察现有的知识是否具有可靠的基础的有效方法,通过怀疑,发现现有的一切知识所赖以建立的基础都是不可靠的,都被排除在知识的基础之外。

3、认为被怀疑的观念包括:

(1)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它们是感知到的现象,是可疑的(不可靠的),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

(2)关于我的身体的观念,它们也是可疑的,也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笛卡儿的这个对自己身体的存疑想法相当于中国哲学中的“庄周梦蝶”。

(3)数学的观念,它们也是可以怀疑的,因为它们说不定是根本不存在,是“邪恶的精灵”恶作剧般的安置于我们的心灵之中的。也就是说,数学的观念只要是没有经过哲学论证,我们同样可以怀疑它们,它们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

在此有一个问题要同学们去思考:笛卡儿的普遍怀疑的思想与传统的怀疑主义(如希腊的智者派和皮罗主义)有什么不同?

(二)论哲学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的普遍怀疑手段不是为怀疑而怀疑,怀疑不仅是作为考察现有的知识是否具有可靠的基础的有效方法,而且也是寻找知识的确定基础的手段。用他的话讲,“只是要为自己寻找确信的理由,把浮土和沙子排除,以便找出岩石和粘土来”。

1、认为在以上的普遍怀疑中,理性要发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怀疑能否怀疑自身?结果发现怀疑自身是不能怀疑的。

2、认为既然“我在怀疑”是不能怀疑的,而怀疑活动一定要有一个怀疑的主体,“我”就是怀疑活动的主体;这样,由于想到我在怀疑,可以确定地知道作为怀疑主体的“我”是存在的,即“我思故我在”。

对“我思故我在”在笛卡儿的《哲学原理》中是这样说的:“我们既然这样地排斥了稍可怀疑的一切事物,甚至想象它们是虚妄的,那么我们的确很容易假设,既没有上帝,也没有苍天,也没有物体;也很容易假设我们自己甚至没有手没有脚,最后竟没有身体。不过我们在怀疑这些事物的真实性时,我们却不能同样假设我们是不存在的,因为要想象一种有思想的东西是不存在的,那是一种矛盾。因此,我思故我在的这种知识,乃是一个有条有理进行推理的人所体会到的首先的、最确定的知识。”

3、认为“我思故我在”是哲学的第一原理和基石。

笛卡儿在《方法谈》中是这样说的:“„我思想,所以我在‟这条原理是这样确实,这样可靠,连怀疑派的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于是我就立刻断定,我可以毫无疑虑地接收这条真理,把它当作我所研求的哲学的第一条原理。”

4、认为在“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思”包括一切意识活动,不管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或是情感的,都属于“我思”;而且更重要的它也是以意识活动为对象的自我意识,即反思。

5、认为在“我思故我在”中“我思”和“我在”之“我”是同一个实体,“我思”与“我在”之间不是两个实体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本质和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

(三)论上帝和世界的存在

笛卡儿认为找到了“我思故我在”这个知识的基础原则后,接着的工作就是通过它来进一步推导出其他的结论了。

1、认为通过对第一原理的分析,首先得到的是一个关于真观念的标准的结论,即以“思想的我”(自我实体)为标准,凡是“我们极清楚、极明白地想到的东西都是真的”。或者说一切像“自我”那样自明的观念都是真观念。

2、认为根据以上的判断标准,可以证明上帝是存在的。他把上帝存在的结论作为他的形而上学的第二原理。

笛卡儿证明上帝存在的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明白、清楚的“上帝”观念。

其次,他认为“上帝”的观念具有无限的完满性,“自我”的观念只有有限的完满性,从“自我”的有限性不可能产生关于“上帝”的无限性。

最后,他认为“无限完满性”的观念只能是“无限完满性”的现实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必定有一个无限完满的上帝存在,是它把关于自身的观念赋予人类,产生出关于“上帝”的天赋观念。

笛卡儿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安瑟尔谟的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如出一辙的。

3、认为由于有了上帝作为一切清楚、明白的观念的终极原因或保证,因此也可以推导出世界是存在的。他把世界存在的结论作为他的形而上学的第三条原理。笛卡儿是这样推论世界的存在的: 他认为我们有一个“广延”观念,造成广延的观念的原因不是我们的心灵或外部事物,而是上帝。而上帝是无限完满的,它不可能欺骗我们。因此,上帝在我们的思想中产生的观念必定是真实的,我们也就把握到一个与广延相符合的实在世界。

(四)心物二元论

笛卡儿在他的形而上学中同时肯定了作为思想的实体和作为广延的实体的存在,在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时,他通过结合在人身上的心灵与身体来阐述了他的心物二元论思想。

1、认为实体应定义为“一个不以赖其他任何东西而自身存在的东西”。上帝毫无疑问是实体,心灵和物质如果除却了要有上帝作终极原因这一点因素,它们也是实体。

2、认为心灵的本质属性思思想,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广延,思想和广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思想没有广延,广延不能思想,因此心灵和物质是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3、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灵不能相互作用,产生人的心理与生理活动的协调一致的原因是人脑部的“松果腺”。

四、笛卡儿的物理学

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衡量,笛卡儿的物理学即自然哲学与他的形而上学有比较大的差别,基本上是以自然科学的认识态度来面对自然界的。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在他的物理学范围内,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是存在和认识的唯一根据。”

1、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广延性。

2、认为物质和空间是同一的,没有绝对无物体的虚空。

3、认为物质在宏观方面是无限的,在微观方面也是可以无限分割的。

4、认为物质的运动只有一种机械运动的形式。

5、认为宇宙不是现存事物的总和,而是一个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五、笛卡尔哲学在十七世纪的影响

笛卡儿哲学产生后,在十七世纪的欧洲立刻产生了广泛的、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1、笛卡儿哲学遭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反对。

反对的声音其一是来自于罗马、法国和荷兰的教会,其二是来自于法国的唯物主义者伽桑狄(1592—1655)和英国的唯物主义者霍布斯、洛克。

2、笛卡儿获得了许多信徒,追随者从不同方面发挥了笛卡儿哲学。

具有代表性的后继者有荷兰的斯宾诺莎和法国的马勒伯朗士(1638—1715)。思考题:

1、解释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2、笛卡儿的普遍怀疑的思想与传统的怀疑主义(如希腊的智者派和皮罗主义)有什么不同?

3、笛卡儿的心物二元论思想观点。

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 2005-6-24 11:09 PM 斯宾诺莎哲学 莱布尼茨哲学

一、斯宾诺莎哲学

(一)斯宾诺莎的生平活动

巴鲁赫(本尼狄克)? 斯宾诺莎(Bauch/Benedict Spinoza)、1632—1677年。

(二)斯宾诺莎哲学的基本特征

黑格尔说:“斯宾诺莎是近代哲学的重点:要么是斯宾诺莎主义,要么不是哲学。”“要开始研究哲学,要必须首先做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它说明斯宾诺莎的哲学具有鲜明的个性。

1、把获得最高的幸福(“至善”)作为哲学的目的。

斯宾诺莎继承和发扬了西方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提倡的关于“知识就是美德”的强调道德的理性本质的传统,把人生幸福定位于精神幸福和通过对形而上学的对象的思辨而获得的心灵的快乐。

一方面是对道德理解得到升华和更深刻的意义(因为他反对把幸福看作财富、荣誉和感官的快乐),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哲学的实践价值。因此他将他的一本主要哲学著作命名为“伦理学”。

2、极力推崇几何学方法,用几何学方法来研究和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斯宾诺莎的哲学研究方法明显受到了笛卡儿的影响。

他认为哲学的正确方法是从真观念出发,并且不断地增加真观念的推理过程。他认为这个方法的步骤是:(1)确认真观念。

(2)从一个真观念推导出其他真观念。

(3)真观念之间的推理要从原因的观念到结果的观念的顺序进行。

(三)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

1、论实体的概念

2、论实体的属性

3、论实体的样式

4、论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的区分

1、论实体的概念

(1)认为实体的定义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或者说“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需借助于他物的概念”。(2)认为实体具有以下的特性: 实体是自因,他的本质包含存在。

实体是无限的,因为它不受任何东西的限制。实体是唯一的。实体是无限的。

实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体是永恒的。

(3)认为实体也叫“神”或“自然”,或者说实体、神、自然是等同的、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

斯宾诺莎认为他使用的“神”不同于宗教的“神”,“自然”也不能作具体的自然物来理解。实体、神、自然都作为万物的基础或本原、原因来理解。

2、论实体的属性

(1)认为实体的属性的定义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它是实体固有的本质特性。

(2)认为实体的属性是无限多样的,但是能够被我们认识的只有两个,即广延和思想。

(3)认为每一个具体存在物都有广延与思想两个属性,因此广延和思想不是分别属于两个实体的两种属性,而是属于同一实体的两种属性。(4)认为实体的两个属性之间是彼此独立,相互平行的。二者各自有自己的样式,但都是同一个实体的表现,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3、论实体的样式

(1)认为实体的样式的定义是:“实体的特殊状态,亦即在别的事物内并通过别的事物而被认识的东西。”它就是个别事物。

(2)认为样式是由实体通过属性派生出来的,依赖于实体,但是样式相互之间处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之中。

(3)认为样式分为两个系列:有形事物系列和观念系列。有形事物是实体的广延属性的样式,观念是实体的思想属性的样式。样式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只在同一个系列中存在,即事物只能与事物相互作用,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互作用,而事物与观念是不能相互作用的。

(4)认为事物的因果系列与观念的因果系列必然有对应关系。因此身体的活动与心灵的活动是可以协调的。实体、属性、样式的关系图:

思考问题:斯宾诺莎的身心平行论与笛卡儿的心物二元论的联系和区别。

4、论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的区分

斯宾诺莎在实体论中关于自然(神、实体)与个别事物(样式)的关系的论述,涉及到了无限与有限、整体与部分、一与多、普遍与特殊、原因与结果、本质与想象、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的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都集中到了他关于“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的区分的论述上。这是他的哲学中最难以理解的内容。(1)认为作为整体的实体与作为个别事物的总和是不相同的,前者称之为产生自然的自然,即“能动的自然”,后者称之为被产生的自然,即“被动的自然”。(2)认为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二者具有不同的特性,前者的特性是形而上学进行研究的,后者的特性则是自然科学进行研究的。

(四)斯宾诺莎的真理论

1、认为知识根据观念的清晰程度分为四种:(1)由传闻和符号得到的知识。(2)由表面经验得到的知识。(3)推理的知识。

以上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可合起来为一种,称之为“意见和想象”。

2、认为直观知识才是对一切事物本质属性的直接认识,称之为“真观念”。“真观念”是一切真理的源泉,是正确思想的出发点,是方法论的前提。

3、认为真观念是纯思想的结果,它的标准在于自身,即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性。他把这叫做真观念的“内在标志”。

4、认为虽然真理的标准来自自身,但是“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即真观念与外部对象之间是一致的。他把这叫做真观念的“外在标志”。

(五)斯宾诺莎的人性论和自由学说

1、人性论

斯宾诺莎认为人生的最高幸福是精神幸福,也就是把握自然的生活,而这种对自然的认识不仅仅是外在的自然界的知识,而且是对人自然本性的把握。认为把握人的自然本性更是自由的前提。

(1)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个体都有保存自身的自然倾向,这是被自然本性所决定的行为和意向,是个体的“现实本质”和人类德性的“唯一的基础”。(2)认为保存自身不仅是消极的维持现状,而且是扩张自身力量和行动的倾向。他尤为强调后者,称之为自我完满。

(3)认为自我完满有自发和自觉之分:自发的叫嗜好,自觉的叫欲望。欲望又分两种:意识到完满性的增加是快乐,对完满性降低的意识是痛苦。爱是伴随着完满性增加的原因的观念而产生的快乐,恨是伴随着完满性减少的原因的观念而产生的痛苦。因此,伦理的善恶观不是先天的,而是相对于人们的感觉而言的。

(4)认为因此人的观念与是否获得幸福和快乐有直接的关系,要获得幸福和自由,就应用“理性克制感情,管辖感情。”应该说,斯宾诺莎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但是话又说回来,能象他这样的人又能有几个?

2、自由学说

斯宾诺莎的自由观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

(1)认为由于自然中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一切都是必然的,所以也没有任意的自由。(2)认为自由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也就是说,人自觉地按自然的本性而存在,就是自由和永恒。就如上所说,是幸福的。后人把他的这个自由观概括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在中国哲学中有自由是“知天命”的说法。

二、莱布尼茨哲学

(一)莱布尼茨的生平活动

莱布尼茨的主要思想:单子论 神正论

(二)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1、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是在对以往的实体论的批判的基础上建立的。(1)对原子论的批判。

(2)对笛卡儿的心灵实体论的批判。(3)对斯宾诺莎的实体论的批判。

2、莱布尼茨认为他提出的作为实体的“单子”是“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单纯‟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单子的特征是:

(1)单子是“没有部分”的,是“一”,是不可分割的统一。(2)单子没有广延,不是物质实体。(3)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只能以非自然的方式“突然”地产生或消灭。(4)单子不受外部影响,每个单子“没有可供外物出入的窗口”。单子之间的关系是由上帝安排的,叫“前定的和谐”。

(5)每一个单子具有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单子与单子的区别是质的程度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大小的差别。

3、莱布尼茨认为单子固有的质是它的活动,因此单子是能动的,是无形的精神实体。他还进一步把单子的精神活动说成知觉灵魂,单子的能动性在于表象活动。

4、莱布尼茨认为由于表象的清晰程度有差别,因此单子的质的程度产生了差别。差别分为三个等级:

(1)最低级的单子只有细微的知觉。(2)较高的单子具有动物灵魂。

(3)最高级的单子具有理性灵魂。它只存在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

5、莱布尼茨认为有知觉能力的单子是决定万物的实体,世界也就是一个生生不息、常变常新的有机体。

6、莱布尼茨认为虽然单子存在因表象的清晰程度而产生的差异性,但是,由于每一个单子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象整个世界,所以单子的各个等级、各个程度之间不存在截然区别的界限,自然界的各个物种之间是连续的,同一物种内的各个个体之间也是连续的。

7、莱布尼茨认为单子的连续性表现为运动的连续性,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

8、莱布尼茨认为单子的连续性还解决了困扰二元论的身心关系问题。在此可看到心灵与身体是以特别密切的方式相互依存的。

(三)莱布尼茨的神正论

莱布尼茨认为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大问题,特别是关于恶的产生和起源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他认为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不能造成对神的不利的情况的。相反,他应是神的正确性的解释。

1、莱布尼茨根据逻辑规律包括充足理由律的主张,认为必然与自由的关系首先是一种逻辑关系,即必然等于必然理由,自由等于充足理由。必然和自由的关系发生在造物主和被造物主两个层次上。结果现实世界总是有充分的理由存在,而且是最好的的世界。

2、对于在最好的世界中会有恶的问题,莱布尼茨认为在被造物层次上发生的偶然事件都有充足理由,不论是物理的恶还是伦理的恶,都属于上帝创造的和谐的秩序,因而是善的。

3、认为“物理的恶”是“凭借自然的秩序,甚至凭借事物的机械结构而带来的惩罚”。自然的“惩罚”不是对人类的有意伤害,他的存在的充足理由是事物之间互相补偿的平衡。

4、认为“伦理的恶”是为了衬托善而存在,如果没有恶的考验和折磨,也不会有善,恶越大则善越大。

5、认为人的自由在于善恶的选择,并因选择的结果而受到上帝的报偿或惩罚。而上帝惩恶扬善的公正只有在人自由选择的情况下才能显示出来。

第十五章 英国经验论

洛克的哲学 贝克莱的哲学 休谟的哲学

一、洛克的哲学 洛克的生平活动

(一)洛克的生平活动

约翰 ? 洛克(John Locke)、1632年—1704年。

洛克一生主要活动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和所谓1688年的“光荣革命”时期。恩格斯曾说他“是1688年阶级妥协的产儿。”

黑格尔说:“洛克的哲学无疑是一种很易了解的、平凡的哲学,正因为如此,也是一种通俗的哲学。”

(二)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1、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

作为经验论与唯理论对立的体现,否认“天赋观念”的存在,理由是:(1)认为“天赋观念”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理论假设。(2)认为“天赋观念”的假设理由是错误的。

“天赋观念”的理由是存在普遍同意的观念,洛克对此的批判是: 第一、普遍同意不一定是“天赋观念”的体现。第二、根本不存在普遍同意的观念。(3)认为即使把天赋观念看成是只要一提起它大家就会同意的潜在的观念,而不一定是人类实际具有的共同观念,然而,“潜在的观念”的说法本身是自相矛盾的。(4)“天赋观念”论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2、莱布尼茨对洛克的批判的反批判

针对洛克的《人类理智论》,莱布尼茨曾写下《人类理智新论》,在书中对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进行了反批判,对“天赋观念”论进行辩护。

(1)认为洛克在承认知识来源于感觉之外,还认为有反省这一心灵固有的来源,可见洛克也不否认心灵中有某种天赋的东西。因此,“天赋观念”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双方对它的理解有分歧而已。

认为“天赋观念”不是现成的清楚明白的观念,而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在我们心中”。它的作用常常是感觉不到的,但感觉不到不等于不存在。认为洛克关于“潜在的观念”的自相矛盾性的分析是表面的,是他不懂得“天赋观念”的真正内容造成的。

(2)认为经验虽然对于知识有作用,但是它不是知识的唯一基础,因为经验无论是在实验科学领域,还是在实验科学以外的学科领域,其作用都是有限的。

(3)认为经验在知识中的作用是提供了发现天赋观念的注意力,只是知识的机缘,天赋观念才是真理的来源。

他针对洛克认为心灵是“白板”的说法,把心灵比喻为有纹理的“大理石”。(思考题:是否有天赋观念?)

(三)洛克的双重经验说

如果说洛克否定天赋观念只是对唯理论的一次摧毁性的打击,但是要解决知识的来源问题还得从正面来提出建设性的主张。为此洛克阐述了关于知识的来源的双重经验说。

1、认为人的心灵原是一块“白板”,上面没有记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诸如感觉、印象、概念、情感等等观念。这是洛克的所谓“白板”说。

2、认为作为观念的来源的经验分为两类:

(1)感觉。它是观念的外在来源,它是通过外物的刺激而产生观念的过程。(2)反省。它是观念的内在来源,它是心灵这个“内部感官”通过感觉而对取得的观念进行反思,和对自身的活动进行反思而得到新观念的过程。

3、认为感觉和反省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但是两者都是观念的等量齐观的来源。

4、认为从反省的存在出发,必然要设定一个主动的精神实体——心灵的存在。

(四)洛克的观念分类说

洛克根据观念自身的构造,对观念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1、认为无论感觉的观念还是反省的观念,都可以分为简单的观念和复杂的观念两种。

(1)简单观念是“只包含一个齐一的现象或心灵中的概念”。它是构成知识的直接对象、材料和要素。

(2)复杂观念是“由若干简单观念结合而成的观念”。

2、认为简单观念构成复杂观念的方式有三种:

(1)相加。它是把多合成为一,由这样的方式得到的观念叫复合观念。如“实体”观念。

(2)并列。它是把几个简单观念或已经由简单观念组成的复杂观念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这样产生的复杂观念是关系的观念。如“因果观念”。(3)相减。它是把同时存在的观念彼此分开,把复合观念中的特殊成分除去,保留它们共同的成分,由此形成的观念叫抽象观念或一般观念。如“人”观念。

3、认为复合观念“实体”是这样形成的:我们把很多关于性质的简单观念集合在一起,需要一个附着物,我们就被这个附着物叫做“实体”。也就是说,“实体”作为观念是存在的,但是,是否真的存在“实体”则是不知道的,它只是一个必要的假设。因此,上帝、物质、和精神这三个实体都是假设的存在。(1)物质是为了使感觉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2)精神是为了使反省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

(3)上帝是为了使宗教和道德的观念得到来源的说明的假设。

4、认为抽象观念也就是“共相”作为类事物的本质只是一种“名义本质”,即唯名论所说的名称,它作为“实在本质”只是一种假设。

(五)洛克区分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学说

洛克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物体的性质进行了区分和分析。

1、认为我们关于物体的大小、形相、数目、位置、运动、静止等观念,是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观念。由于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与物体的第一性的质是相似的,所以它们也就是第一性的质。因此第一性的质是物体固有的,不以人的感觉为转移。

2、认为我们关于物体的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观念,是物体的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由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在物体中没有相似的性质,所以它们是凭借物体的第一性的质的能力,在人的心灵中引起的观念。

(六)洛克的知识论

1、认为观念只是知识的材料,还不是知识本身,知识存在于观念之间的关系之中,而观念之间的关系是观念是否相符合的比较。

2、认为知识可以进行分类:

(1)按观念的内容即比较观念与观念是否符合来分,知识有四类,不过这里的知识没有关于外物的知识: 关于观念同异的知识。关于观念关联的知识。关于观念并存的知识。

(2)按我们对观念之间是否符合的知觉的明白程度,知识有三类:

第一,直觉知识:指“心灵直接从两个观念本身,不必插入任何别的观念,就能知觉到两者的符合与不符合”。它有最大的可靠性和明确性。

第二,证明知识:指“不得不凭着插入另一些观念”,来知觉两者是否符合。它不如直觉知识那样明白,但也是确定、可靠的。

第三,感性知识:是对观念与产生它的外物是否符合的知觉,这种知觉必须通过感觉经验才能达到。它没有上述两种知识的确定性,有一定的确定性。

3、认为直觉知识和证明知识是词语的知识,感觉知识是实在知识,两者使用的方法不同。

4、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上,知识不能超出我们所具有的观念范围。超出范围的一切判断都是理论上的假设。

(七)洛克的社会契约论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民主政治理论的基础,它与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的不同特点是:

1、认为人的自然状态不是战争状态,而是和平的、自由的状态,人们在自然状态中平等德享有自然权利。

2、认为在人们享有的各项自然权利中,财产权最为重要。

3、认为由于财产权的冲突,人们的财产权得不到保证,甚至生命权也会受到威胁。订立社会契约是人们为避免冲突的严重后果的手段。

4、认为人们在订立社会契约时只放弃对财产权的判决和执行的权利,把这一权利转让给代理人,之外的一切权利是不可转让的。

5、认为接受大家转让权利的公共代理人也受契约的限制,人民有推翻暴君的权利。

6、认为国家里的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应分开,属于不同的权力主体。立法权是高于一切的权利。

二、贝克莱的哲学

(一)贝克莱的生平活动

(二)贝克莱的基本哲学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的哲学是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的,也就是说洛克的经验论是贝克莱哲学的逻辑起点,但他的理论归宿却是不同于洛克的。他抽调了洛克哲学中作为经验的依托和来源的客观存在的物的成分,变经验论为完全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这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哲学命题上。

1、他认为从洛克主张的人类的知识对象是观念的观点出发,必然得到的结论只能是: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观念,而不是观念之外的事物。

2、他认为如果说可感事物可以在不被感知的情况下存在,那是不合逻辑的。

3、他认为既然一个可感事物只能存在于观念之中,那么它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感知了它。也就是说,在他看来,“存在”的意义限定于认识对象,然后用“被感知”来解释认识对象。即“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显然地把观念与观念的基础两者的关系颠倒过来了。

(二)贝克莱对“物质”实体的批判

贝克莱为服从他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基本观点,必然要否定“物质”实体的存在,即否定客观存在的物质。另外,他对“物质”实体进行批判,也是为了反对无神论,为宗教信仰辩护。他认为承认物质存在的唯物主义是无神论的基础,要排除无神论,首先得否定唯物主义,否定作为唯物主义的基础的“物质”概念。贝克莱对“物质”实体的批判的种种结论也是从洛克经验论中引发的。

1、认为“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因此洛克讲观念的感觉形式有与外物的相似性是不恰当的,由此而肯定外物的存在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他否定观念是对外物的摹写和反映。

2、认为洛克区分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是不合逻辑的,不仅第二性的质是主观的,而且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也是主观的,第一性的质也是只存在于心灵之中。理由是:

(1)事物的性质是不可分割的。(2)第一性的质也是相对的。

3、认为洛克为了各种可感性质能有一个不可感的支撑点而假设实体存在,是传统的“抽象观念说”在作崇。

4、认为洛克在他的双重经验说中设定经验的外在的原因是不充分的,只有心灵一个来源就足够了。

总起来讲,贝克莱认为物质实体既没有自身存在的理由,也没有成为观念原因的理由,“物质就是虚无”。贝克莱对物质实体的批判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从一个已有的理论中发现其自身的矛盾,如何去克服矛盾,然后将其发展,形成自己的理论的思想创新过程的形式。他的批判囿于经验的范围内是逻辑的必然。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上的唯物论的弱点暴露无遗。

(三)贝克莱的视觉理论

贝克莱还通过对物体的“广延”属性的批判来反对唯物主义,其批判的基础是他建立起来的视觉理论。

1、他认为视觉与触觉的对象是不同的。视觉的对象是光和颜色。触觉的对象是广延。

2、他认为感觉是复合的,视觉和触觉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视觉的“图像”(光和颜色的混合)包含了对触觉对象的判断,触觉的“印迹”(广延的观念)存在视觉对象的提示。

3、认为由于图像的提示作用,久而久之视觉中就形成了对广延的的联想,这种关于广延的观念则依赖于心灵的的想象。

4、认为建立我们的图像与印迹的联系的“自然作者”是上帝。贝克莱显然反对绝对的空间观,是主观主义的空间观。

(四)贝克莱论精神实体的存在

贝克莱以经验论的原则把物质实体看作是没有必要的假设,但是他并没有在他的哲学中把这个原则贯穿始终,在讨论是否有精神实体存在的问题上,他突破了经验的限制,肯定了精神实体的存在。看来他只要为了符合宗教信仰的需要,可以不管自己的理论是否能自圆其说,采用不同的建立标准的。他既然可以说物质是一个假定,那么他的精神实体又何尝不是一个假定。

贝克莱把精神实体分为无限的精神实体和有限的精神实体两种,它们分别是上帝和个别的心灵(“自我”)。

1、贝克莱关于心灵实体存在的论证

(1)认为感觉要有主体,因此心灵是存在的。

(2)认为观念的产生不能以另一个观念为原因,因此要在观念之外有能动的心灵实体存在作为观念的原因。

(3)认为感觉总是个人的活动,而观念的存在是持久的、连续的,因此在我的“自我”之外还有其他人的“自我”存在。

2、贝克莱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

(1)认为世界上事物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永恒性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2)认为人的观念的真假的差别证明了它们有一个外因,产生一切真实观念的外在的精神实体就是上帝。

(3)认为我们关于秩序和规律的观念不可能是个别心灵产生的结果,它们只能出自于上帝。

三、休谟的哲学

(一)休谟的生平活动

(二)休谟的认识论

休谟的哲学与贝克莱哲学一样,也是以洛克哲学为逻辑起点的,但他的理论归宿与贝克莱的不同,他从经验出发,始终贯穿经验论原则,走向了怀疑论和不可知论。

1、论印象与观念的区分

2、论观念关系的知识与事实的知识

3、论实体存在的不可知

4、论因果关系

1、论印象与观念的区分

休谟把洛克的经验对象“观念”改称为“知觉”,通过对知觉的分析论述了经验论的原则。

(1)认为根据知觉呈现出的性质不同,被知觉的对象可分为两类:

印象:印象分两种,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其中感觉印象是原初的,来自不可知的原因。反省印象是直接从感觉印象得来的,或通过插入的观念,间接从感觉中得来的。

观念:观念是对印象的“忠实摹写”,是“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的推理中的微弱的影象”。

(2)认为印象和观念的区别是当下知觉和思维(包括想象、回忆)的差别,心灵对它们的知觉的强烈程度是不相同的。

(3)认为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来源于感觉印象,但感觉的来源是不能认识的。因此知识是被限制的。

2、论观念关系的知识与事实的知识

同洛克一样,休谟也认为知识是关于观念(知觉)之间关系的知识,并且对知识作了区分。

(1)认为观念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类:一类取决于观念自身,另一类则不经过观念而变化。

(2)认为知识相应也分为两类:

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是单凭思想就可以推理出的知识。

关于事实的知识:是人们需要观念以外的经验做出判断,加以检验的知识。(3)认为关于观念关系知识的命题是分析命题,分析命题是必然真理;关于事实知识的命题是综合命题,综合命题是偶然真理,但它可以扩大我们经验的范围。

(4)认为除了以上两类知识,没有任何知识。

3、论实体存在的不可知

休谟从彻底的经验原则出发,否定了任何实体的存在,不过他是以不作判断的态度来处理的。

(1)认为物质实体不可知的。(2)认为心灵实体是不可知的。

4、论因果关系

休谟的经验主义和不可之论在他对因果关系的研究上得到最全面的体现,对因果关系的重视,与他认为“一切关于事实的推理,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面”的认识有关。

(1)认为因果观念是这样建立的:我们知觉两个观念在空间相继出现,如果这两个观念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会把先发生的观念称为原因,把后出现的称为结果。(2)认为因果关系是这样形成的:因果观念久而久之会使我们形成这样的习惯:每当看到一个观念时便联想到另一个。这种在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联想而形成的恒常的联贯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因果关系。(3)认为因果关系的基础无论在证明知识的范围内,还是在经验知识的范围内,都不能得到解释,即是不可知的。

(三)休谟的伦理学

休谟的伦理观是情感主义的,并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

第十六章 法国启蒙哲学(就到这里,没有德国哲学部分)

一、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

法国启蒙运动是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启蒙运动的组成部分,但它是最为彻底和影响最大的,最具代表性。它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而且在后来的世纪里影响深远。它的特点有:

1、它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历史进步的运动。

法国启蒙思想主要代表了新兴的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愿望,是先进阶级的思想和意识的集中反映,也是对本身就具有直接进步性的自然科学的概括反映。

2、它把理性作为批判的工具和武器,把理性作为至高无上的评判标准。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一面旗帜。恩格斯说:“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3、它的哲学基础主要是唯物主义的。

法国启蒙思想一开始就承认自然的独立性,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发展到最后以“百科全书派”为代表,在哲学上完全是唯物主义的(至少在自然观上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也因此典型地表现了它在近代的最高形态——机械唯物主义。

4、它具有鲜明的战斗性,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法国启蒙运动始终有两个主要的明确的现实目的:

(1)反对法国专制的政治制度,主张建立充分展示理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制度。

(2)反对和否定天主教和宗教神学,甚至否定一切宗教,主张无神论。

因此每一个启蒙思想家都是一名战士。恩格斯说,启蒙学者“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后来,“学者+斗士”形成为法国许多思想家的人格特征。

二、早期启蒙主义者的思想

一般认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可根据他们的思想特征划分为相对集中的四类: 一是早期的以“自然神论”为特征、对宗教持较温和的批判态度的启蒙主义者。二是后期的以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为特征的、对宗教持激进的批判态度的“百科全书派”。

三是代表来自下层劳动群众的先进意识的、以空想共产主义思想为特征的、对私有财产制度持否定态度的启蒙主义者。四是作为特例的卢梭。

早期启蒙主义者主要有贝尔、孟德斯鸠、伏尔泰、孔狄亚克等。下面对他们各自主要的思想观点作介绍。

(一)皮埃尔 ? 贝尔的怀疑论

贝尔:Pierre Bayle、1647年—1706年。著《历史的和批判的辞典》。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他是“使十七世纪的形而上学和一切形而上学在理论上威信扫地的人”。

贝尔的思想特点是怀疑论的,即以怀疑论作为理性批判的武器,针对宗教神学,指出一切神学问题和争论都是混乱、无意义的。重要的是他通过怀疑论而得出的两个结论观点:

1、认为理性和信仰应分开,信仰和理性为“双重真理”。

2、认为道德与宗教也应分开。

他认为道德的基础不完全是信仰,理性对实际环境和行动后果的算计也可使人趋善避恶。认为中国就是一个由无神论者组成的社会。贝尔的观点对于当时来讲当然是惊世骇俗的。

(二)孟德斯鸠的法哲学

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年—1755年。著《论法的精神》等。

孟德斯鸠的法哲学是为了探索法律的形成原因,他把这些原因统称为法的精神。主要观点有:

1、他受当时已有的“自然法”的观念的影响,认为法是“由万物的本性派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一切实体都有“法”,连神也不例外。

2、认为人类社会的成文法要以人类的自然法为基础,人的自然法与人的本性和生活条件是相吻合的。

3、认为成文法要符合建立政府的“本性和原则”,尤其要适应一国的自然状况,因为地理环境决定着民族性格和社会制度。

4、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自然法派生出三种政体:共和制、君主制和独裁专制。

(三)伏尔泰的理神论

1、他受牛顿的自然观的影响,推导上帝存在是必然的。宇宙需要一个最初的推动者;

有限的物质的运动和引力需要上帝给与; 思维需要上帝置入到物质中。

2、认为上帝仅仅作为宇宙的第一推动者和自然规律的制定者而存在,他在创世后便不再干预宇宙了。上帝犹如一位建筑师。

3、认为上帝的存在对道德世界也是必要的。他说:“即便上帝不存在,也要创造一个。”

(四)孔狄亚克的感觉主义

孔狄亚克:Etienne Condillac、1715年—1780年。著《人类知识起源论》、《感觉论》、《体系论》等。

孔狄亚克的哲学也是自然神论,但是他的理论的特点是对洛克的经验论的宣传和感觉主义的解释。

1、他同意洛克认为认识起源与经验的基本观点,但是不同意洛克的“双重经验说”,认为经验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对外物的感觉。认为反省不是独立的来源,是在感觉基础上进行的。

2、他贯彻机械唯物主义的原则,一反认识论中的视觉中心主义,提出了触觉中心主义。认为惟有触觉才能以身体来认识外部的形体。

三、卢梭的思想

(一)卢梭论自然状态

卢梭也在人类社会以前划出一个“自然状态”,他的所谓“自然状态”的特点:

1、认为自然状态指没有人际交往、语言、家庭、住所、技能的人类最初状态。自然状态的人的全部欲望是肉体需要,没有理性和观念,具有自我保存和怜悯情感等

第四篇: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哲学导论》

《哲学导论》

——王德峰

这个学期的哲学导论的课从现在开始。

今天我走进530教室,看到那么多的同学,大多都新生,也就是刚刚从中学来的,非常努力、也非常幸运地进入复旦大学的文科的学生,现在我首先要向大家表示祝贺。祝贺的理由有三点:第一点、诸位好不容易,多少年的寒窗之苦,在这个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没有时间思考问题,必须把说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把自己作为机器的角色当中来应付考试,所以各位经历了考验,任何一个不合格的、也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也摧残不了真正有才干的人;第二个祝贺,是各位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进入了复旦大学,各位到复旦大学来求学这件事情本身为什么值得祝贺?理由非常简单——她是一所真正的大学。真正的大学是什么?是这个民族的精神中心。中国精神中心有几个?看法不一样,北方的精神中心我认为是北京大学,南方的精神中心我认为是复旦大学,所以各位来到了南方的精神中心,这是第二件值得祝贺的事情。大学的英文是university,真正的university不是高等的职业培训所,不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场所为未来的职业作智力上的运转,拿了一张文凭而后去谋生,如果这样的话它不是真正的university,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它只是高等职业培训所。我希望并且相信复旦大学能够保持其为大学、保持其为我们民族的精神中心;第三件值得祝贺的事情是各位不仅来到了复旦,而且又机会研习哲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是一个真正的大学,也就是那个精神中心的中心,这一个基本的道理被我们这个时代所遗忘。我想起八十年代市场经济汹涌而来的时候,有人正式提出:既然复旦大学哲学系招生那么困难、生源那么少,这个哲学系还有没有理由继续存在下去?于是当时的复旦大学前校长谢希德简单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说:“没有哲学系,复旦大学就不称其为复旦大学。”这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说的话,她说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我这个学期要讲的《哲学导论》这门课程,实际上只有一个中心话题,那就是“我们与哲学的关系”。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是引导大家入哲学之门。我总是在担心自己是否称职,或者总是在怀疑应不应该或有没有必要引大家入哲学之门。我上午的时候在准备今天下午的课,心情非常的不平静。为什么?因为我知道我在下午将面对的(是)年轻的学子,我和你们的辈分是什么?我是你们的父辈。父辈是有生活阅历的人,是有种种人生体验的人,并且对这个时代有比较全面的领会和感受。诸位还是初涉人世,那么欢乐的心理,那么年轻的心理,我却要给大家介绍一门在这个时代最沉重的、最孤独的学问,是不是多少有些于心不忍的感觉?大家还有权力做着生活的梦、做着关于未来的梦,但是我似乎要惊醒大家的梦。所以我感觉到这门课的存在理由需要一些辩护词。我一直在准备这种辩护词,直到今天我还没准备好。哲学在今天这个时代需要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辩护,为它的重要性作论证,这实在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让人感到惊讶的地方。我们这个时代已经给出了一个普遍的价值尺度,在这个价值尺度上我们区分了各种事物的等级序列,在这个尺度当中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哲学的位置。我们一切被社会所公认的行动的价值、它的目标的意义都应当能够还原为一种效率、一种资本增值的效果,这一点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感受。你在中学里面什么叫学习得好?有一个量化的尺度,那就是分数。你要获得分数的唯一一个方法就是把知识仅仅当做知识来接受,知识接受得要有一定的效率,不能太慢,太慢了就不行,(所以)效率也是它的基本原理。但是哲学要慢,因为哲学是停下来散步的时候思考问题,它没有效率作为它的目标,一旦效率成为它的目标,哲学就消失了。于是我们就有了各种应用科学和技术,这些应用科学和技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资本的增值以及增值的速度,于是我们有了“知识经济”这个概念,于是知识在今天这个时代被以一种资本的态度来看待,我们遗忘了知识的思想起源和它的精神价值,知识是一种在市场上通行的兑换价值。

这一些都让我感到迟疑,就是占用各位一个学期的一部分时间来跟大家讨论一门最不合时宜的学问,并且会多少给大家带来一点沉重,我就感到犹豫。但是我今天要讲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它的基础修养是哲学。就像大家都知道的、众所周知的,在英语当中,博士的全称是什么?“Doctor of Philosophy”,简写成“PHD”。“PH”就是“Philosophy”的首字母。为什么博士这个学位一定要带上“哲学”呢?博士就是指有学问的人,它和“Master”不一样。在某个专门的领域里有足够的、熟练的技能,他叫“Master”,但是在一个专门的领域里面他不仅有技能,而且又学问,那叫“Doctor”。这是这个词创立的本意。各位来经历一次四年时间的高等教育,是诸位人生当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高等教育这种经历完全可能退化为一种职业准备。所以我认为各位来复旦读哲学是应当祝贺的事情。高等教育如果在产业化的浪潮当中最后退变为一种高等的职业技能培训的话,那么这不仅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悲哀,而且还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其实未经历高等教育也能成为人才,从事某种职业久了有了经验,加上社会生活的历练,可以成为一个人才,要成为一个人才不是非读大学不可。但是,高等教育形成的是有思想的人才,只有有思想的人才才能担负起民族的责任,才能是未来的国家的或者社会的栋梁。这就是复旦大学之为复旦大学的核心任务。我们将不仅仅是能够谋取自己生计的人,在复旦毕业之后,我们还将是能够担负起民族责任的人。我用了这么大一个词——“民族责任”。今天这个时代拒绝大字眼,拒绝“伟大”、“崇高”、“民族”、“人类”、“理性”,这些都是太大的字眼,今天这个时代拒绝他们,但是(就算)这些字眼被拒绝了,事情本身还存在。民族不是一个抽象的字眼,她就在我们身上。我们个人之属于民族并是不说宣扬一种抽象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是说我们的生命幸福感、我们承诺生命的意义的基础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和它的历史给予我们的。我们现在似乎不能相信这一点,因为我们现在似乎随时准备做世界公民,甚至在高中未曾毕业的时候就到国外去求学、读高中,在中国大学不读跑到国外去读、如果父母有钱的话。我们似乎已经是世界公民了,但是这是假象。等一会儿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回到那个思想的主题上来。什么叫“有学问的人”?不是说获得了专门知识的人。知识单纯的积累不能成就一个有学问的人,有学问的人就是学习过思想的人。

诸位在复旦四年,也许各自有不同的专业,在座的真正是哲学专业的并不是很多、比例不是很高。诸位在各自的专业学习当中这四年学什么?讲到底学哲学。尽管你也许学物理,也许学经济学,但是你其实在学哲学,如果你是在一个合格的大学里,那你其实是在学哲学。为什么这就叫学哲学呢?因为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和高中阶段的学习的一个根本差别在哪里?那就是学习学习。真正要学的东西乃是学习,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真正的教师教学生什么?学学习。真正的教师对自己所干的那个活计比他的学生还更没有把握。教人学会学习,而这就是哲学的工作。哲学并不是一个专门的知识领域。你假如学计算机,你经过高等教育的学习计算机和你在一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里学的计算机学科学习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你应当在这门计算机学科领域当中知道这门学科成立的基础、它的前提,以及它的界限,以及推动它进步的那些最基本的思想是什么,这一切不是在哲学课上告诉你的,而是你学了哲学之后你就能理解你那门专业了。于是,守护思想乃是人类文明最根本的任务。

我们在科技的繁荣和物质财富增多的进步的表象之后我们看到了一种深刻的危险,那就是整个文明的基础的丧失。我们也可能终于成为了一种非常非常聪明的、能够用电脑来支配这个自然界的高级动物。于是,守护思想向来是文明的真正的任务。那么回顾历史,从西方世界看欧洲中世纪,守护思想的是教会,于是教会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精神中心。资产阶级运动起来之后、近代化运动起来之后,一个世俗化运动普遍展开,教会被铲除了,精神中学转移为大学,大学是近代的产物,它接过了教会的那个任务。讲中国呢?中国的古代社会它守护思想是靠文人,那些自发的团体,比如说各种书院。中国被西方文明敲开古老帝国的大门之后,中国自己的近代化运动也展开了,在这个运动当中我们学习西方建立了大学。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自己创立大学的经验大多都是模仿西方然后再实践。首屈一指的人物是蔡元培先生,于是北京大学在中国近代史上一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中心,它是守护思想的地方。一个守护思想的地方应该有一个很强的哲学系,应该有一批很闲暇的、在那里优哉游哉地思考问题的人,而不是被种种量化的衡量标准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今天的学者们。所以我在这里已经通过了这种描述让大家感受到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人类以往的那些古典的理性之间有多大的差别,有那种巨大的鸿沟使我们似乎和历史割断开来,而这是一种危险,这种危险爱因斯坦曾经表达过,因为爱因斯坦用他的质能转换公式在理论上发明了原子弹,爱因斯坦于是就忧心忡忡地思考人类的未来,他说:“如果再发生一次世界大战——第三次世界大战,此后,如果人类还要互相残杀的话,他们使用的武器我看大体是石头和棍棒。”这个意思是什么呢?人类已经拥有了最大规模的自相残杀的武器了,现在世界上的核大国所拥有的核武器可以把这个地球摧毁十几次之多,于是如果再发生一次世界大战,爱因斯坦认为底下就是文明的整个退化,进入野蛮阶段。这是一个科学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于是我再度的讲,守护思想是人类的根本任务。那么这一点和我们短暂而有限的一生、渺小的存在有什么关系?关系极大。我们不要把个人和民族或人类的命运(认为)好像是毫不相干的事情而区别开来,它本质上就是一件事情。我们的生命幸福感的源泉在哪里?是这个文明,这个文明世界给予的那个总体的原则。假如这个原则不能让我们安身立命的话(注:当今的资本的原则就是这样),我们就没有生命幸福感。

今天的世界充满了危机,巴以冲突没完没了,那种人齤体炸齤弹的报道层出不穷。我经常想这个问题,因为人齤体炸齤弹是一种极端的战斗行为,因为这种战斗行为在发生之前已经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说哪怕不能有效地打击对方自己也先要把生命放弃。这是一种决定,是吧?它是自杀性的攻击。那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很难理解这样的事情,因为我是中国人。为什么中国人很难理解这件事情呢?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好死不如赖活”。不要贬低这句话,“好死不如赖活”是有文化精神作为渊源的。因为中国人如果想自杀的话,那么比起伊斯兰世界的人不那么容易。你如果觉得人生走投无路了,觉得绝望了,然后了无生意了,如果你懂了自杀的念头,而你在行将自杀而未曾自杀的当口你会想到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会想到家有老母、下有孩子,于是你取消了自杀的念头,于是你想:我自己的生活哪怕再糟糕,我不能不对老母和孩子不负责任,我应当让他们的生活好一点。于是他存在的理由确实存在,这个理由不是他自己发明出来的,而是他身为中国人在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中获得的,是不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要万分感谢孔子,因为伊斯兰世界没有孔子,所以那些做人齤体炸齤弹的人他们的家属也支持他去做人齤体炸齤弹,因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他们要做的这种选择意味着他们承诺生命意义的那个基础已经消失了,而中国人在最后的关头还有最后一份承诺生命的意义基础,那是儒家给的。我们之所以是中国人不是其他什么国人,不是因为血缘的关系,不是种族的关系,而是文化精神的关系,这一个例子恐怕就能说明民族与个人的关联了,(而一些)众所周知的事实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就非常明白了。

哲学有没有用处,要看你所谓用处的那个标准是什么。假如你的标准是说这样一门知识能够带来实用的价值,能够在我们的经验生活领域当中有所改善、让我们的经验生活有所改善,那么哲学是毫无用处的。所以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哲学不能用了烤面包。烤面包要的是具体经验和技巧,哲学不是这种经验和技巧,不是某种具体的知识和技术,但是我们恰好有一个回答这句谚语的话,那就是:世界上没有一块面包是不先思考了一个哲学问题之后才烤出来的。这是一个什么哲学问题呢?——“To be or not to be”。《哈姆雷特》那个著名的台词——“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我们以为我们不考虑,我们其实每天都在回答这个问题。假如你已经决定了“not to be”了,你还烤什么面包呢?所以人和动物有这样一个区别:动物活着并且仅仅活着,人活着不仅活着而且知道自己活着。这一个知道可了不得,我们因此而感到自豪、感到自己高于动物,实在来说(这)也是我们不幸的命运,这就是说我们必须活着的每一天都在承诺生命(注:在后面讲存在主义时王德峰会带我们领会这个问题)。对人来说生命有一个承诺它的问题,但是承诺生命要不要意义基础?当然(要),如果没有意义基础生命无法被承诺了,而意义基础哪里来?你一个个人,你这个个人承诺生命的意义基础是你自己发明出来的吗?不可能,是你所处的那个民族的文化世界给予你的,所以民族的问题也就是个人的问题。

我们今天中国人的家庭生活有没有人类生命的尊严感和幸福感也值得考量。前几年有一部电视剧,叫《成长的烦恼》,年轻的一代总是跟他们的父母讲:“请你们多看看这部电视剧吧,对你们有好处。”“好处在哪里?”“向美国的父母学习,他们那么平等地、民齤主地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也听到过这样的劝告,我也去认真地观看,要找出作为中国父母的种种缺点,后来我找到的是我的优点和美国人的缺点。为什么说他们是有缺点的?其实我并不是反对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的人格及其独立,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个普遍的道理不能只是一个形式的理性,或理性的形式。我们人类的生活、社会关系它的真实基础不是那种形式的理性、那种形式的规则,哪怕是及其公正,在这个形式上及其公正的规则当中我们并没有人类生命的意义和幸福感。为什么?比如说你要尊重孩子,是啊,向美国父母学习,然后你的孩子深夜不归,你急得要死——这是很自然的,然后打110也没找到,那你这天晚上是无论如何不能进入梦乡的。然后终于在早晨的时候他回来了,那你一阵幸运的感觉啊、那种高兴啊,那就是他没死掉,这是马上就来的第一个念头。第二个念头是极度的愤怒,当你这个极度的愤怒暴露出来的时候,他对你若无其事地笑,他说:“你凭什么对我发火?这是我的人身自由、我的权力,你得尊重我。”如果你是父母你能接受这种回答吗?在形式理性上你必须接受,但实在来说在形式理性的层面上我们就把父子的关系或母子的关系变成了一种法律形式上的一种契约关系,一种彼此平等的契约关系。如果你的孩子以一种类似的口吻和你说话,告诉你的义务在哪里、他的权利在哪里,你能不能接受?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很难接受了。于是我再度地想起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当中的那句话是极其正确的,他说:家庭当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契约关系,而是一种伦理实体的关系。我们现在就开始讲哲学原著啊,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大家大概从来没读过,没时间去啃,以后有机会可以去碰一碰。

看上去很抽象的哲学语言,说的乃是人类文明最根基的东西。他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像英法哲学所讨论的那些纯粹契约的关系,因为这就不是真实的family,所以整个family的基础乃是一种伦理实体,于是他接下去说:男女之间的婚礼在教堂中举行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种联系和纽带是神圣的,在教堂中举行婚礼就是在上帝面前举行婚礼。我当初读大学的时候读到这一段我又想起:啊,黑格尔真的很保守啊,怪不得老年黑格尔是一个哲学上开始保守了、丧失了革齤命性的哲学家。那个时候读哲学就是简单地划分、区分革齤命性、保守性、反动性等等,不懂啊,后来大了懂了。读研究生、读硕士的时候也不太懂,读博士的时候就有点懂了,现在大体懂了,就是说黑格尔这段话讲得是极其有道理的。我们这个时代却没有按照黑格尔所设想的那样,在一个资本原则的世界当中继续守住那一份伦理实体,作为我们人类安身立命的根本。不(注:即我们这个时代不是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我们这个时代把我们都放入了契约局面上,我们丧失了根基。于是,一对男女青年,他们如此相爱,爱得要死要活,最后他们决定结婚——这是很自然的,按这种爱情的本性,最后他们决定结婚。结婚的时候当然要去办手续、要登记,那么他们觉得很好,领一张红证书,这是很高兴的事情。但是他们在领证书的时候一定会有这样的官员、公务员跟他们讲——在现代化的社会里要有最起码的法律常识—— “你们要结婚了,我祝贺你们,并提醒一下你们是不是应该办一些必要的手续,比如婚前财产问题?”面对这样的提醒和建议,这一对如此相爱的男女是何种感觉?是这样一种感觉,就是说他警告我们现在就应该在还未结婚的时候为离婚作准备,于是他(们)突然发现婚姻然来是这样一种东西:契约。既然你订了这份契约,关于契约当中所涉及的有关条款你都得看清楚,然后遵守。所以我说,在这样一种现代的观念当中铲除了那个家庭的伦理实体的基础。

人们现在喜欢讴歌进步,这个进步是资本带来的、科学带来的。我们在形式上越来合理了,我们的个人主义是堂而皇之地合理的个人主义,我们只知道这样一件事情,于是这个时代开始放逐真理。我们很难想象在那样一种契约般的夫妻关系中有一种真正的幸福感。我们很难得的、好不容易获得的一次人生,又那么短暂,我们在这个人生道路上始终被那种形式理性所摆布,我们不能接受的。我们追求幸福而这是真实的,它不是契约给予我们的,也不是靠契约来保证的,是不是这样?这一切哲学都加以思考。哲学思考的立场是民族的立场,因为今天还没有说世界上有一个全球统一的文化,所以哲学所思考的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根本也就是每个人之安身立命之根本,所以哲学和每个人密切相关。今天我如果在这里讲的是计算机科学,恐怕我不需要费许多口舌来跟大家讲计算机科学跟各位的关系如何,这个关系每天都能感受到,我们现在有时候甚至离开电脑都不会写文章了,我们通过E-mail和朋友联系,我们聊天也在家里,虽然形单影只,但是我们在网上与世界连成一片,所以这个计算机与我们的关系不需要解释,但是哲学与我们的关系却要我费那么多的话来讲,(因为)它是隐秘的、不被觉察的,但是它是更真实的、更根本的。哲学是人类最古老的学问,它是人类各种知识体系、各种具体学科从中产生出来的母亲,而就是这门最古老的学问也是今天最边缘化的学问、最孤独的学问,这就再一次表明了当代人类的浅薄。

在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这种文明繁荣的表象之下掩盖着一种深刻的衰退,这种深刻的衰退已经严重到如此的地步,以至于有一个德国的思想家叫海德格尔,他把它概括为“当代人的无家可归状态”。当代人无家可归状态本需要一种精神来拯救,而精神在哪里存在?绝不在科学之中。在人类到目前为止的历史上,还只有三种形态是安身立命的:一是哲学,二是宗教,三是艺术。资本来到人世间之后,自然科学得到广泛的技术上的应用之后,一个科学的、实证主义的世界,一个资本原则的世界展现给我们,但是在这个世界里面我们却没办法安分精神,于是我们就理解了并且读懂了荒诞派戏剧,比如说《等待戈多》这样的戏剧深层的意味,这种荒诞派戏剧共有一个同样的主题,就是当代人生活在这样一个舞台上:这个舞台的整个背景是物质的东西、非精神的东西,而这个人却想成为精神的存在。这就是这个演员、主角和他的整个背景的荒谬关系,这就是现代荒诞派戏剧的真实主题。《等待戈多》中的主角是要想成为一个基督样的存在,但是他成不了。

千万不要以为哲学是关于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科学、最高的科学,谁要你这种科学?自然科学家自己在那里努力着,社会科学家也在那里进步着,然后他们有所成绩,要一个所谓的哲学家把他们的知识再加一个高度的凝炼和概括,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了,哲学并不是这样的。这句话恰好把哲学讲错了、颠倒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恰好是:哲学乃是科学的基础和前提。所以科学是一种貌似客观的知识,好像与人文精神毫无关系的巨大的自然科学领域,其实它的根基是人文的、是精神的东西,而这一点一直被掩盖了、被遮蔽了,并且被那种计算机语言用来运算科学命题的形式彻底遮蔽了。所以今天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我们绝不会把它看成是人类精神的骄傲和它辉煌的成果。而这种冷冰冰的逻辑的东西是可以用计算机语言加以表达和运算的,这就是知识之为知识在今天的形象,而我们就是这样从中学里边走过来的。我们如果在学到一条物理知识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它对人类整个思想发展的意义,它对人类精神成长当中突出的意义的话,我们其实只是学了个干巴巴的逻辑的推论方式,我们没有被这种知识的进展的精神内容感动过,于是我再一次要讲:今天人类重新寻找他的精神家园是需要哲学的。所以有一个当代的哲人他是这样给哲学下定义的:什么叫哲学?在今天,哲学就是怀着乡愁寻找家园。好,休息一下。各位同学,我们继续讲课。我们刚才大致地描述了一下人类在当今的基本处境,我们从近代以来获得的一个进步观念,这个进步观念本身受到了质疑。当我们把这个进步、我们看到的实际的进步无非是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以前所未有的、史无前例的速度增长这一点之外,我们没有办法给进步以精神的意义,于是“进步”这个观念本身被质疑了。重新认识资本的本性以及对资本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这是当今哲学的主题之一。所以1999年剑桥大学文理学院在整个剑桥大学发起了一次调查、测试,就是在一个新的千禧即将开始的时候评选刚刚过去的那一千年中的伟人、千年伟人,后来投票结果第一名是马克思,第二名才是爱因斯坦,那么这个范围似乎太小了一点,于是马上就有英国ььC广播公司利用全球互联网向全世界征求投票,投票结果仍然是第一名马克思、第二名爱因斯坦,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爱因斯坦屈居第二。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如果说爱因斯坦在一种极为深刻的层面上改变了人类对待自然的看法和理解的话,那么马克思是在一个更为深刻的程度上,其深刻程度迄今为止没有被超越过,就是阐述了资本它的来历和本质,以及通过这种阐述描述了人类未来的前景,而这种思想、这种力量在西方世界普遍地被感受到了。在这一点上,我作为中国人有一点汗颜,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这个名称在中国是什么?很落伍的一个名称。马克思在中国实际上没有得到尊重,就好像整个哲学在中国没有得到尊重一样,而哲学当中恐怕最糟糕的、最令人厌烦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了,而一个宣判西方资本世界必然灭亡的思想家却得到了西方世界最高的尊重,这一点是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的。所以对资本的分析和批判其实是为了探讨人类的未来,为了摆脱无家可归的状况,是摆脱我们这个世界根基上的虚无主义,我们这个文明世界的根基是虚无主义的。我给大家介绍这个观念的时候不需要多少哲学上的准备,我们当能明白它。这个世界的原则是什么?资本。资本是一种什么东西?它就是数量上的不断自我增值。就是说资本如果它一旦停止增长了,它就一下子死掉了。你口袋里有20万,如果你不能让它增值,这20万就不叫资本,叫什么?消费经济。但是当代人类经济生活的基础是不是消费经济?不,是资本的增值。资本的增值是当代经济生活的基础,它只要一旦停止增值,当代经济生活就垮台,所以股市一旦暴跌,整个国家或者整个世界上相当一部分国家都陷入了经济危机。所谓股市的暴跌等于资本的增值停止了,是不是这样?所以911事件之后,一个象征性的事件是美国有两个领袖分别出来讲话,第一个出来的当然是布什,他宣布了要复仇,宣布这是战争行为,宣布美国要动员自己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要打击恐怖主义,这是国家代言人。然后第二个紧跟着出来公开发表演说的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格林斯潘发表的演说是尽管有了911恐怖袭击事件,但是美国的经济绝不会垮台,美国的股市将正常运转。他这样的话以一个权威的口吻说出来是为了安定全体美国老百姓的心:“别慌!”为什么别慌?因为你慌在哪里?慌张资本停止增值。“不会停止增长!”于是他发表了这番演说之后股市重新开业,在一阵锣响之后全体鼓掌。这两个事件我们联系起来一讲,它是极富于象征性的。美国整个国家使其为之服务的最后的东西的东西是什么?是美国在整个经济格局当中的高位次的资本保持其位次和增值的可能。所以资本就其本性、就其原理(来说)是一个没有制动器的火车,它不用启用制动器,它必须有高速的速度,速度慢了还不行,速度比较慢的小火车就会被大火车吃掉。那这就好像仅仅是经济学界的事情,不,也是诸位阁下自己的事情,你也必须保持那个增值的速度。有人问我:“你王德峰家里有多少积蓄?”我说大概有若干若干。“你是怎么处置它的?”我说:“放在银行里。”“啊?怎么做这种事情啊!你得理财!”我说:“什么叫理财?”“理财的意思就是你那个多余的钱、现在还闲置的钱让它成为资本来增值。”我说:“那么你叫我做资本家啊?”他说:“你这个观念太陈旧了吧,现在人人都要回理财,人人都要善于把自己赚的钱变成资本来增值,这样才能保持你的那一点富裕程度,因为你不让它增值它就死掉了,死掉后就会很危险,在某一次经济危机当中你王德峰积蓄的那点钱很快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所以你必须要买房地产,或者炒股票,或者买各种保险。”他反正让你的钱进入金融、进入资本的市场,所以金融学是当代之显学。理财专家是很受欢迎的,就是说它正是说这个资本正是当代文明世界的一个根本要求。这是资本的这样一个原理。那么我们问:这个数量增长里边有什么精神价值目标?没有。于是进步变成了资本增值这样一个数量上的增长,它是极端抽象的东西,于是世界既然以这样一个原则作基础,我说它在根基里是虚无主义的。

我现在教育我的孩子是极为困难的,因为我丧失了话语,我出于失语状态。为什么是失语状态呢?因为我除了告他你为什么要好好努力读书,你唯一的理由只有一条:你以后得找个饭碗,你以后得自己买得起房子。你还能有(其他)任何理由?我跟他讲你应该为民族的命运、为我们民族的改善(而努力),我们民族近代史以来遗传下来的基本课题没有解决,你得推动民族进步。他听得茫茫然的,因为它不是生活中能体会到的东西,所以这一点让我们感到处于失语状态。其实不光是我失语,整个世界一谈到精神价值的东西通通处于失语状态,最后只剩下抽象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唯一理由就是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而这个自由就是意味着你发挥你的自由、不要影响别人发挥同样的自由就够了,这就是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唯一关系了。我们不要谈真理,真理你可以谈一千零一夜也谈不出名堂来,你保持你的纳粹主义,我保持我的共产主义,他保持他的民族主义,他保持他的自由主义,各个都相安无事,这是青菜萝卜各人喜欢。于是我再度地说:真理被放逐了。价值的领域变成了口味的领域,价值的问题不是真理的问题,而变成了个人主观喜好的问题,(这)是不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呢?

那么在科学的领域当中,我们用技术的语言阐述一切自然的秘密,好像自然界之中的真理完全是用技术的和数学的公式来表达,自然与人的关系是人用技术去处理它、征服它,它是一大堆质料,在科学的领域里边我们同样放逐了真理。我们用现象的奇异性和因果联系来代替对自然奥秘的真实的探讨,这就是近代以来的伽利略的物理学开创的一条路数。所谓自然的科学,它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的知识——所谓真正的自然知识——它不带有任何思辨的成分,而只是具有一种形式,那就是它可以纳入逻辑运算。它不问what,它只问how——如何。这就是当今的自然科学,以一种量化的态度来看待自然和描述自然。那么我们追问一下:人们为什么觉得关于自然的“真理”——当然这个真理要打引号——的何所表达是应该表达在数学公式里的?这个想法的理由在哪里?我们今天是不是都这样想的?你们学物理学或者学化学都学过,是吧?无论是物理现象也好、化学现象也好,它作为关于自然的所谓“真理”通通是可以纳入数学运算中来的,然后它在现象界中有它的预测功能。给定甲、乙、丙三个条件,一定出出现丁、戊这样的结果。给出A、B、C三个条件,我通过计算,一个结果出来了,而且屡试不爽,这就是科学它的全部真理。那请问:量化地描述自然这样一种自然科学现在的基本价值目标它意味着什么?比如说中国人自己的科学思想,在西方科学面前就显得不再是科学了,它和巫术好像差不多了。但中国的科学——其中最典型的是《周易》——你能说它全是巫术吗?但是它不是量化的,对吗?它不是分析性地借用一个数学公式来描述的。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不展开来讨论。我们看西方自然科学,它独为知识的唯一典范,它代表了一切真实的知识,于是你研究社会现象时你同样要把这种研究对象能够纳入数学运算中,于是才能够具有科学的境界,所以经济学、社会学通通开始用数学的方法以证明自己作为一门科学日趋成熟,所以整个科学的状况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就是量化的态度、数学描述的态度,放弃对事物的本质的思考。那么问这种态度本身来自哪里?这个态度很简单,来自控制的要求——“Control”。你要数量地描述自然,你只有一个理由来解释你这种要求——你为了支配它。所以物理学的知识也好、化学的知识也好、或其他生物学的知识一旦能够用数学公式加以描述的话,这个现象就被控制了,它就是可以被支配的东西了。所以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一种量化的态度,它才在本性上是支配的态度,即技术的态度。技术就是支配。我们追问:这种技术态度是不是天然合理的?它就是真理的本来面目?人类以往在黑暗中摸索了那么长久终于发现唯一的真理乃在于数学地描述对象?(注:反驳十九世纪的开创实证主义的法国哲学家孔德,他主张科学是万能的,认为人在童年时是“神学家”,在青年时是“形而上学家”,到了成年才是“物理学家”,且个人的思想成长的阶段和人类的思想的发展阶段是一致的。科学应当只问how、不问what也是他主张的,即不关心事物背后隐秘的原因,只注意经验和实验向我们提供的现象关联。)我们曾今这样地欢呼近代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我们把自然科学它的原则等同于真理本身,其实在背后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基础,就是我们在对待世界的一种近代态度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如此,人与人的关系中亦复如此。我现在不用拿着一根鞭子来奴役你,我拿经济学的一个表来奴役你。是吧?它其实还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技术就是意味着这个东西。所以技术在本性上、逻辑上先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技术,不要把它误当成真理。大家今天听我这一番奇谈怪论,我是有意的,要把这个突出的背景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看一看以便以后来反驳我。你们可以继续站在自然科学的基本立场上来捍卫当代真理观,然后我反驳你们,这就是哲学的思考开始运转、开始活动起来了。你比如说,中国人都知道这个事物有寒性的和热性的这样的区分,这种区分奇怪不奇怪?对中国人来说很自然,对西方人来说太奇怪了。你劝一个西方人说少吃一点桔子,吃多了会上火的,你用英语怎么讲?“Hot”。他说:“这个桔子和那个梨子摸上去温度差不多的呀,你为什么说这个桔子是hot呢?”他不知道hot是什么意思。你说这个柿子不要和那个螃蟹一起吃,因为这两个东西都是寒性的,你说“cold”。“它不冷啊!”他不能理解这一切的。然后我们中国人自己说:“噢,我们这个不是科学,我们这个东西全是瞎胡闹。”这绝不是瞎胡闹。这就是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科学就是西方式的自然科学,(它)是唯一的科学,就是说那种量化的、用数学方式理性地描述世界那就是唯一的科学?我们对世界、自然奥秘的探索就是按在数学轨道上不断地去把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通通纳入数理的逻辑当中去,这就是唯一的科学之路吗?我们身处这样一个原则当中,我们没办法批判它,而哲学始终在考问这一个问题,而这种考问是有必要的,因为科学的态度不仅是我们一种方便地处理事物的方式,而且科学的态度反过来影响了我们人生的价值。我并不是在这里把科学当做一个敌人来讲解,而是说科学主义是一个敌人,我们应当重新把科学和技术纳入到一个更高的文明价值当中作为一个方面和环节,而不是让它支配我们。我们听说过“异化”这个概念吗?“异化”是一个哲学的概念,意思是这样的:它是从你那里生长出来的,一旦它长成以后它反过来支配你、反对你、控制你。这个过程叫异化。科学与人的关系现在已经发生异化了,越来越明显的异化。我们用技术给生活带来普遍的方便和效率,但是我们就是技术的奴隶。所以这种状况要有一个根本的改变,那就是文明要在根基上发生改变,而这又是哲学的一个基本课题。

这些我都是举例子让大家领会哲学是一个什么学问。那么我们接下去讲得具体一点,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二部分:哲学思想是知识体系的基础。

科学是从哲学里生长出来的,然后科学现在开始取消哲学,但是哲学又在批判科学,现在的状况就是这样。那么哲学批判科学的根据在哪里?理由在哪里?因为哲学第一句话要跟科学这样讲:你的前提和基础通通是我提供的,然而我只是提供了这一方面的前提和基础,你信以为真,以为全部在这里,你发挥到后来就把我扔掉了,那么我现在要修正这一点。哲学和科学当下的关系就是如此。那么我们先来说第一点——为什么说科学是从哲学中产生的。我们刚才讲了现代的自然科学通通使用数学的公式,是吧?就是说数学代表一种理性的形式,我们只有把自然现象——不论是物理现象还是化学现象——能够纳入一个理性形式,即数学的形式当中当中加以处理的话,我们就算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可靠的科学知识。那么我就来追问:让科学获得它重要的基础的那个数学本身来自哪里?来自哲学。我们在这一件事情上要回溯到非常长,那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听说过这样一个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吗?实际上这个哲学学派它最重要的、它的宇宙观产生一个最重要的结果是什么?几何学、数学纯属于一门学问。这是第一个例子来证明科学是从哲学里面出来的,因为科学的工具数学是是从哲学里分化出来的。那么数学成长为一门学问这件事情在中国一直没发生过。我们中国古代在数学领域当中有不少成就,你比如说毕达哥拉斯定理,中国有勾股定理,是同一条;你比如说中国有祖冲之计算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面好多位,在当时世界上是领先的,所以中国有几何学的、数学的零星的知识,这些零星的知识的形成和提供方面一向不落后于其他民族,但是你绝不能说中国有一门数学这样一门学问。要成就一门学问意味着什么?你比如说现在我们开始上几何学课。几何学它的基础究竟在哪里?人们告诉我们、教科书告诉我们说几何学的知识起源于古埃及人丈量土地的需要,古埃及人因为在尼罗河畔,他说尼罗河的泛滥是定期要泛滥的,泛滥之后、河水退下去以后土地原来的界限都模糊了,要重新丈量,是吧?(当然),在私有制的前提下。那么重新丈量的需要就催生了一门(学问)叫几何学。其实没有催生出几何学来,会形成几何知识来,但是做不成学问。几何学这门学问不是古埃及人们创立的,而要到古希腊才可能创立。古希腊哲学家向东方去留学,特别是到巴比伦和古埃及学到了不少知识,天文学的、几何的知识,但都不是学问,都是零星的知识。然后古希腊有些(哲学家)把它们做成一个一个的学问。这里边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什么?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因为有它辉煌的早期的哲学形成,才有数学、几何学。诸位怎么理解这一点?它不是你去读历史书读出来的,你去体会这件事情就知道了。现在我们开始上几何学课。我们假定我现在坐在这里是几何学老师,我至少得讲一些最起码的几何学概念,是吧?点、线、面、体,是吧?然后讲若干条几何学的公理。讲点的时候我说:“点是这样一种东西:它绝对没有长度,更没有面积,更无体积。是吧?它纯粹是一个位置。”这个说完了。“然后线是什么?那一个作为纯粹位置的点的移动造成的线。那么面是什么?那是一个纯粹没有面积、体积的线一移动就有面积了,面出来了。面是绝对没有体积的,但是它一移动,变成了体。”这样几条一讲,学生在底下听。我讲的时候我要借助直观,那么我就用一块黑板,黑板上先点了一下,然后再把这个点移动一下——一条线,再把这个线移动一下——一个面,大家就听得清清楚楚的。突然有一个学生举手了:“不对,老师。”我说:“什么不对了?”他说:“不!你仔细看看那哪里是个点啊,你这里是一个体。”因为我用粉笔嘛。“这个粉笔在黑板上一点,它难道是一个点吗?你用一个电子显微镜放大一看,还了得啊,这里边是山川、平原、高原、山脉,哪里是个点,你没给出过我任何一个点。”这时候我面对这样一个责问我只能哑然失笑,那么我就得跟他再讲讲哲学了,我说我要这块黑板只是为了方便,讨论几何学其实讨论的是各位心中共有的东西,我在黑板上用粉笔示范一下而已,这个示范不说明其他,只是提醒大家这里是个直观,但这个直观不是感性直观,是纯粹直观。点是一个纯粹直观,线是一个纯粹直观,一到感性直观这个线绝对是一个体了,你画任何一条线拿过来看,用钢笔、细铅笔画一条线也是体,是吧?世界上可曾有过一个纯粹的面?在宇宙的任何一个时间和空间上都找不到纯粹的面、纯粹的线、纯粹的点。只有什么?体。而且没有纯粹的圆体、立方体,都是不规则的,是吧?于是我们谈论几何学观念的时候不是这些感性的直观,而是纯粹的直观。那么请问大家纯粹的直观在哪里存在?在我们的心里。是不是?所以几何学讨论的东西其实是各位心里本来有的东西,我不跟你讨论你不知道,我跟你讨论以后你从(心)里边由隐到显地发现了,所以我一讲你不会提我问题的,我刚才假象的那个学生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继续假象,我说:“平行线公理:假如两条直线的线段彼此平行,如果它们无线延伸将永不相交。”对不对?我一说这个话就有学生提问题了:“你怎么知道?你画过多长?”我说:“我从###(注:没听清楚是上海的哪个地方)画到外滩,好像没有相交过呀。”

那位学生就说:“如果过了黄浦江它相交起来怎么办?你知道吗?”这样的学生一旦提这个问题的话我就知道这不行了,这个学生恐怕还没有进入我们这个文化世界,他没有一种纯粹理性的思考,因为我一旦说出平行线公理的时候,这个平行线公理不建立在任何一次经验的基础上,它不是大量的实验的结果,是吧?它不是一条感性的知识,它就是我们人人心中共有的。我一说出来,大家都“同意!”“明白!”“没问题!”直线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你试过吗?在两点之间可以画无数条线,你最后测量掉一条线说是最短的,你能做这件事情吗?不需要做。我们仿佛是先天地能够认定这一条真理,我们绝不建立在无数次感性实验的基础上、观测实验的基础上,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所以几何课只要一开讲,它就不是一门实验科学,是吧?而是一门纯粹理性的学问,发现这一点的是古希腊人。他发现这个世界、这个宇宙当中每一个事物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理性的法则,而这个理性的法则本身是看不到、摸不到、闻不到的,而它却是让感性事物如此这般的根据,呈现如此这般的那个相互关系的那个根据、那个相互关系的根据。比如说我看到一个足球,我说这是球状的东西。你怎么知道的?你以为你用眼睛看到的?当然你眼睛得看一看,但是你看到的绝不是“球”,看不到“球”的,我们肉眼作为一种对光线和形状的感受器,我们永远获得不了“球”,而总是如此这般一个形状,但是我把这样几种形状归并为一个“球”,虽然它不太工整、圆整,我也说这是球、那是球,于是那个梨子也是球状的,那个苹果也是一个球状的,桔子也是球状的。这个“球”是观念,是让我们获得这些都是同类的形状的一个基础,而这个“球”这个观念、那个“球体”的观念是我们自身共有的纯粹直观。要讲这个道理不那么简单,我们(脑子里的固有观念)通通是常识,哲学学习最大的敌人是常识,常识让我们以为我看到过若干个球,然后我获得了“球”之观念,我告诉你你从来没有看到过球,你看到的是形形色色之形状,你有一种能力可以撇开此球和那个球之间在“球”的这个原则上的差别。它不太圆整,那个球比较圆整,这种差别你可以忽略不管,你通通叫他们球,这种能力是你内心共有的,正是因为你有这种能力你才会获得“球”和“非球”的这样一个感性差别,光凭你的感官没有这种区别。千万不要以为“球”之观念、“圆”的观念、“方”的观念是大量观测之后找出它们的相似性概括出来的,绝不是,我们相信这种教科书告诉我们的话,那些教科书在哲学上是经不起反驳的。和常识接近的东西不是真理啊,请大家注意。所以你看,如果你相信我们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是吧?然后说感性本身一开始就给理性做好基础,是吧?然后我们抽象、概括,去芜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吧?然后我们获得理性知识。其实事情正好反过来了,正因为你心中有纯粹的理性,你才如此这般地获得这些感性经验,事情正好倒过来了。几何学从来不依赖于大量的感性直观的经验作基础来概括,绝不是这样的。他(注:毕达哥拉斯学派)突然发现一种伟大的思想,发现理性有自己的原则,把这些原则阐发出来,一个几何学体系就形成了,然后即使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它相应的、对应的证实它的感性事物的话,有一天会找到的,我走在它的前面。事情原来(就是)这样的。然后下面才会追问:人先天共有的、人心共有的那个理念本身来自哪里?这是下一个问题,但第一步你得懂(上面)那个道理。两条直线彼此平行,无限延伸将永不相交,你应当知道它绝不依赖于感性经验。那么它依赖于什么?这是一个几何学的问题,是吧?那么这个几何学问题说明了什么呢?只是因为有了一种对纯粹理性的发现,学问才出现,一个所谓“学”才出现,一个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星的经验知识,而是把各种零星的经验知识概括到一个体系、一个公理体系当中去成立为一门学问,这件事情是哲学的结果。古希腊人发现了纯粹理性,发现这个纯粹理性是世界自身的法则,它看不到、摸不到,但它支配着这个世界,这一个发现是哲学的发现,然后才成立学问。古希腊人做到了这一点,其他民族没有做到这一点,于是其他民族没有数学之为学、几何学之为学。所以这是一个请大家能够理解、深思的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比如说我们要进一步地说明一些问题的话,就是说我们哲学研究什么呢?你要学习哲学的第一条信念——哲学绝对不是对经验作概括,哲学是讨论经验成为可能的那个根据,就是让经验成为可能的根据。这句话怎么理解?我们不要以为感性经验它自身就是什么实际的、第一性的、自在的成立在那里,你只要眼睛睁开来看就有了,你的五官感觉张开来获得它,一条经验就给你了。没有,它不叫经验,它叫一堆知觉状态,很混乱、很混沌,经验一条也没有出现过。经验是被建立起来的,我们用英语叫“established”。那么“建立”把那么多感觉材料做成一条经验的那个东西时哲学要讨论的。我要讲的第一个就是你要了解什么是哲学,它是一门怎样的学问。我这第二部分的第三点“哲学对经验之很据的思辨。”你比如说现在我们牵一只动物进来,一只猫,牵到我们这个教室里来。它肯定和我们人有类似的五官感觉,是吧?它能看到颜色、光,感受到光,看到形状,闻到气味,听到声音,种种这一切感觉,但是它看不到一个一个对象,这个桌子、那个椅子、那一个个人,这是##,这是窗户,这是门,如此这般一个客体世界它没有。假如我们的全部知识产生于感觉的话,那就意味着我们说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人的知识是可以还原成一片混沌的感觉的。因为假如我们只有感觉的能力,那么我们获得的是一个流变的、混沌的世界,就是各种光、色、影、形构成的杂多的知觉状态,你不会有对象,一个一个“object”,没有的,这一个个对象是被你做出来的,不是感官做出来的,靠心去做的。所以知识恐怕有两个来源——不是恐怕,按照康德分析就是两个来源——

一、来源于我们的感官对外部事物刺激的接受,但是光有这个东西没经验弄不了,一条经验也没有,只有知觉状态;还有一个来源来自什么?我们人心把这些感觉、知觉做成一条经验的那个形式,这个形式不是感官给予我们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水结成冰”,这个经验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水结成冰”这条经验你是怎么获得的?你说:“很简单,我知觉到先前的水,后来又知觉到冰,然后我就知道水结成冰。”在这条“水结成冰”的经验当中你悄悄地放进去一个不是来自感官给你的信息的东西、不是感官通报给你的东西,为什么呢?因为当你说“水结成冰”的时候你就把先前一个知觉状态和后来一个知觉状态看成是同一种东西的两种形态,是吧?你怎么知道这是同一个东西?这一个“同一个”东西是谁告诉你的?不是感官告诉你的,不是你的肉体感官接触外部世界就会知道这一点。它虽然变化,从液态变成固态,但我总相信它还是同一个东西,这一条信念绝不是感官给予我们的,于是一条简单的经验你看都还有另一个来源,它是被建立起来的。那么大家可能觉得我这样说话有点武断,“我的理由很简单,还是感官告诉我的,因为这个水本来在盆里面,比如说这个脸盆里,我明明守住没走开,守住没走开以后,后来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它结成冰,我当然说水结成冰了。”这看似很有理的论证其实是大有问题,你为什么不说先前那个东西完全消失了,后来一个东西完全重新产生了?这是两样东西,你为什么不这样想呢?你说它没离开过这个器皿所在的空间,你就说它是同一个东西啊?这也不是知觉告诉你的,而是你相信什么?物质不灭。对吧?你不会相信先前的一个东西会彻底消失,然后后来的东西是无中生有,你不会这样想,是吧?你不会这样想这一条信念又是谁给你的?是你的感官给你的吗?实际上是一条信念,我们凭这条信念获得一条经验叫“水结成冰”,这个信念实际上表达出什么?实体,“substance”。实体是一个范畴,这个##范畴的意义在哪里?我们向来没有好好搞过、研究过,实际上哲学第一步就是要搞懂这个道理。哲学的“范畴”好像很空洞、虚无、飘渺,大量概括出来的一个东西,最后概括为“物质”、“精神”两个范畴。不是这么一回事情,范畴之为范畴它的真实意义在哪里?它构成经验。它让经验成为可能,让一条“experience”成立了。在“水结成冰”这条经验中如果没有“实体”这个范畴,这条经验不会有。你说你看到它没离开过这个空间,你就说先前的东西和后来的东西是同一个东西,为什么不是先前的东西完全消失了,后来的东西从无到有呢?你才不这样说,是吧?不是空间位移没发生的问题,而是你本有这个信念,本有什么?它不灭。所以实体是这样一条信念,他相信在世界的一切变化当中有保持自身同一的东西,而变化乃是那个东西的样态。于是变化叫现象,实体叫本质。这乃是一条信念。我们还不知道这条信念哪里来的,但是我们没有这条信念(的话)甚至这条经验都没有,请大家注意,这是我讲的重点。你不要以为天然地凭你的感觉能力、知觉能力你就能获得经验,你什么都获得不了,除了混沌的感觉印象之流。混沌的感觉印象之流里边没有一个世界向你呈现出来,你没有一个经验的世界向你呈现出来,我要强调的是这一点。所以哲学要研究的东西恰好是让这条经验成为可能的那个根据,而这个根据绝对不是感觉的对象,你感觉不到实体,你闻不到它,它无嗅无色,它根本不在这个感性世界里边,它却让这感性世界成为一个经验的世界,所以这个“实体”它的意思、全部的意思只有一句话:就是在时间的进程中保持自身不灭。这就叫实体,它是一个纯粹思维范畴,但是经验是离不开那个范畴的,它是被范畴建立起来的。这样哲学就开始了它的思考,于是它就在哲学范畴的领域里边打开了真理的前提,它离开、根本甚至不需要感性经验的证据它就让真理前进、展开,这在科学史上的例子太多了。爱因斯坦提出他的相对论的时候,有人说:“你的相对论得到了一个天文学观测的辉煌的证实,英国报纸头版报道了这个消息。”人家把报纸兴高采烈地送到爱因斯坦面前,爱因斯坦说:“我没有叫你们去证实啊,我又没有叫他们去看,我没有叫他们去做这个天文观测啊,这个道理本身就在那里。”他这样的回答显得非常傲慢,但他是对的。好,今天讲到这里。

第五篇:北大哲学课

第一篇 认识最真实的自己

北大哲学课第一章 读懂世界先读懂自己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 世界接受的是我们自己的看法 人贵有自知之明 聆听内心的声音 和自己的心灵对话 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经过反省的人生才有意义 认识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寻找自我价值的天平做最真实的自我 第二章 洞察生命的意义 生命只是一个过程 不同的阶段,人生各不相同 活着,是一段未知的旅程 为你的人生寻找一个意义 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人生不过是向死而生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生死有时,不如喜悦经过 谁珍惜生命,谁就延长了生命 第三章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不圆满才是人生的真相 凡事不必尽善尽美 福祸相依,泰然处之 别对自己太苛刻 缺憾也是一种美 做自己生命中的天使 你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肯定自己,别人才能肯定你 没有华丽的完美,但有真实的质朴 第四章 你可以做到更优秀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 可以平凡,但不要平庸 勇于突破自我界限 树立远大的志向 坚定脚下,走好每一步 找一块自己的园地,用心经营 改变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 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让信念托起你的人生 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

第二篇 以平常心泰然处世 第一章 修持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世态炎凉心不凉 少一些计较之心 不同的人生境遇皆有意义 该忘记的要学会忘记 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生命无常,泰然处之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二章 淡泊名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君子不追名逐利

以成就为重,而非以名利为先 充实内心,名利皆浮云 远离名利,自在生活 不必在意那些虚名 淡然面对他人的评价 第三章 人生要禁得住诱惑 抵制诱惑,保持一颗清凉心 贪婪的人容易迷失 恬淡寡欲,怡然自得 人到无求品自高 欲望转身即幸福 别用过长的尺子衡量生活 不为物累,洒脱生活 第四章 淡定从容才能走远 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 从容是一种心灵优势 以出世心做人,以入世心做事 忘记怨恨,淡然面对 冲动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坐看云起,宠辱不惊 冬天总会过去,春天迟早会来

第三篇 让心中充满阳光 第一章 不抱怨地生活 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怨天尤人不如改变心态 别把抱怨当成习惯

在逆境中抱怨,等于遗弃幸运 悦纳生活中的不顺心 用微笑温暖生命的色调 在行走中领悟生命的纯美 一道门关上后,总有一扇窗打开 不被平常之事所羁绊 第二章 知足才能常乐 知足是一种乐观的态度 珍惜拥有,你会得到更多 不快乐,是因为你想要的太多 贪得无厌是一种病态 如果为了没有鞋而哭泣,看看那些没有脚的人平凡地活着,就是莫大的幸福 第三章 保持阳光心态 透过窗棂,用阳光照亮心灵 远离悲观的迷雾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个世上 直接面对内心的恐惧 生命在,希望就在 自信,让生命起航

内心有阳光,世界就是光明的 自助者,天助之

生活,总有一个安身的角落 人生总有路可走 心向朝阳,乐观生活

第四篇 人生的价值在于拼搏 第一章 任何成功都源自梦想 梦想照亮生活 人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永远不要轻视自己的梦想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给未来一个承诺

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有个目标 有志者,事竟成

第二章 生活不是单纯用来享受的 人生的美丽在于奋斗的过程 富贵来自拼搏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你的时间花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 自强才能自立

人不能依靠别人的力量前行 第三章 逆境是人生修炼的最高学府 逆境是人生最好的课堂 人生需要苦难的洗礼

别抱怨挫折,是它让你留下了脚印 你不够成功,是因为你失败得还不够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不幸 压力也是拼搏的动力 勇敢地走出生命的低谷 逆风也要飞翔

生命的彻悟等于受苦的深度 第四章 沉住气才能成大器 沉淀下去,才能浮上来 争一时,不如争一世 凡事不可急于求成 临危不惧,以不变应万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专注于脚下的路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切的不幸都只是过程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第五章 只会幻想的人没有真正的机会 再美好的幻想也没有意义 刻苦勤奋才能获得成功: 每天一小步,就会走得更远

耕耘不一定有收获,不耕耘注定没有收获 说得多,不如做得到 需要做的是,脚踏实地地努力 有所追求,才能有所收获 行动之后,便可无悔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人贵有恒,坚持就是成功

第五篇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第一章 学会舍得,才能获得 人生就是一场权衡和取舍 有舍有得,不舍不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有所为,有所不为

放弃会让我们拥有更多的美好 患得患失,难得生命的圆满 第二章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不同的选择造就不一样的结果 择其善者而从之

正确的选择胜于盲目的努力 你的人生就是你的选择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第三章 人生不必太执着 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顺其自然不强求 看开点,实际点 得不到的并非总是好的

换个角度看世界,跳出世界看自己 学会放下,轻装前行 凡事不必过于执着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第六篇 培养美好的品性 第一章 以宽容之心面对生活 宽容是莫大的美德 做人有德,做事能容 宽容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心胸豁达,不吝宽容 宽容可以让心灵获得自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气度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 容人之长,也能容人之短 宽容的心令生命更从容 忍耐也是一种宽容 第二章 谦让不代表懦弱 饱满的谷穗总是低着头 君子谦逊不谦卑 人浮于众,众必毁之 满招损,谦受益 天下大智莫若不争 敢于低头是魄力,更是能力 人外有人,学会看轻自己 以谦卑的心对待一切

人因自谦而成长,因自满而堕落 第三章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快乐的源泉 别人的恩泽要牢记

做一个知恩、感恩、报恩的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 感谢折磨你的人,感谢折磨你的事 感恩别人,其实也在恩惠自己 对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激 懂得感恩,人生更美好 原谅生活,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感谢对手,激发自己的潜能 感恩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第四章 与人为善,以诚相交 善良是一缕最美的人性光辉 与人相处,贵在真诚

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对人诚实就是善待自己 用爱点亮世界,也照亮自己 保持本色,以真示人 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尊重 保持一颗同情心 君子之交淡如水

心甘情愿给予,是爱的真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第五章 勇于剔除心中的毒瘤 自私是人性最大的弱点 不要因为恐惧而裹足不前 待人要于有疑处不疑 小不忍则乱大谋

善用内心尺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远离精神懈怠 别让愤怒摧毁了生活 控制情绪,营造安定心境 人无恒心,百事不成

第七篇 给心灵留一片自由的空间 第一章 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一切生命都值得敬畏 遵从信仰的力量 听从灵魂的指引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 生命短暂,好好地生活 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回归本真,诗意且神圣 第二章 超然于物外 人在生活中,心在生活外 先有超然气度,方有翩翩风度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关注内心的和谐 带着一些禅意生活 人生至境是逍遥 辟一方净土,诗意栖居 提升人生境界

第三章 思考是灵魂的自我对话 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凡事三思而后行

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 学会思考,理性生活 盲目是因为不会思考 要有独立的精神和意识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面对僵局,换一种思考的方式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答案 第四章 学会读书。丰富心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知海无涯,学无止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说自己的话,读自己的书 立学于勤,方有所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学而知不足,心才会丰盈 以有限之时,翻阅无字之书 第五章 独处。是另外一种境界 学会默默地享受生命 有一种自由叫孤独 在独处中修炼自己 寂寞是一种清福

享受孤独,接受生命的雕琢 低调是不动声色的智慧

保持静默的姿态,避开无谓的纷争 品味独处,是生活的艺术 美丽的风景总是孤独的

第八篇 享受当下的美好人生 第一章 回归简单。享受生活 人生其实很简单 享受朴素的生活

简单才是真,别活得那么累 脱去华丽的外壳,还原生命的平凡 去除忧虑,让生命简单化 让心灵回归简单 创造一些悠闲时光 遵循自然的生命方式 第二章 活在当下,珍惜拥有 当下的人生最精彩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活在今天,掌握此刻 珍惜一去不复返的人生 没有别的日子比今日更伟大 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 未来模糊,重视清楚的现在 第三章 幸福的哲学 境由心造,幸福很简单 幸福不在别处 幸福没有排行榜 苦中不改其乐 深爱人生,才能享受人生 欢乐只应心中寻 幸福源自内心的简约

下载北大赵敦华教授《哲学导论》笔记(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大赵敦华教授《哲学导论》笔记(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大教授柯瑞健康讲座笔记(推荐阅读)

    北大教授柯瑞健康讲座笔记 北大柯瑞教授健康讲座,网络上有视频在热播,本人多次看“北大柯瑞教授健康讲座”,认为有缘人都应该好好的学习一下,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下载来看,会有......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北大笔记(共5篇)

    第一章 心理卫生概论 1. 心理卫生的内容 P4 02简 2. 心理卫生的定义 P4 3. 比奈尔是心理卫生运动的先驱 P9 Beers是创始人 4. 经典的心理健康标准 P13 5 马斯洛自我实现模式......

    赵玉平教授3月27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笔记范文

    0引言:权力与权利,寻租与设租: 0.1软弱的大众:当反抗的成本远大于反抗的收益时,群众就不会反抗 0.2人多了好欺负,但作为管理者出于强大的责任感要为集体的庞大利益呐喊 1如何发展......

    赵幼斌老师在汉教授85式杨式太极拳学习笔记

    赵幼斌老师在汉教授85式杨式太极拳学习笔记 赵幼斌老师在汉教授85式杨式太极拳学习笔记 一,预备式:两手自然下垂,两脚成轨道步,脚心与肩平,两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舌顶上鄂前齿与......

    长沙普济医院教授栾希华(共五则)

    栾希华,女,主任医师,毕业于吉林省中医药大学,从事肾病治疗工作40余年,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40年兢兢业业工作,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肾病患者的感谢信。这一封封的感谢信成了栾医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