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静静的顿河》读书心得
《静静的顿河》读书心得
有一本苏联小说《静静的顿河》,很早以前我就想读了,记得有几回逛书店看见橱窗里摆放着四本一套的《静静的顿河》,后来多次因为当时没有买下它而有点后悔,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去读它,这倒不是因为它是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因为瑞典文学院评委会早就说过: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授予世界各国中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而是授予那些他们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作品,这从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中就能印证这一点,而且就凭瑞典文学院那几个人是否真能找出世界各国中最伟大的作品从而授奖给它也值得怀疑,而是因为许多人都认为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它是仅次于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
和平》的伟大小说,俄罗斯著名作家图格涅夫对《战争与和平》的评价是:这是一部属于俄罗斯大地的伟大作品——我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读过《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里面所显示出来的那种“俄罗斯大地一般的伟大力量”我算是亲身感受过了。
最近事有凑巧读到传记作品《列宁》,我想我应该继续把《静静的顿河》拿过来读下去,因为列宁的一生主要从事的事业就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而据说《静静的顿河》就是描写俄罗斯十月革命的史诗性巨著,这样能加深对十月革命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没有这份凑巧,就像很多想读甚至是应该读的文学作品那样还说不定什么时候才会去读《静静的顿河》……有许多好书不就是这样,一个人连一生都没有机会去拜读一下,尽管就像不久前我对一个朋友所说:人类社会至今所创作出来的书籍,真正值得一读的不会超过1000部。
整部《静静的顿河》通读下来我的
确也在读完《列宁》之后进一步加深了对十月革命的认识和理解,与此同时也加深了对《列宁》和《静静的顿河》两部书彼此的认识和理解,此外我也的确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真实、深沉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十月革命后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文学范畴内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主要表现在
一、对红军为非作歹行为的描写,一开始我对这种内容的描写也感到很震惊,这种内容的描写很显然在一般属于所谓社会主义革命范畴内的作品中是看不到的也是不允许出现的,我想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内容的存在使得当初这部作品发表时多次遇上困难,作者只能求助于当时苏联文坛领袖高尔基出面干预才得以全部刊载出来,针对这种内容有人解释说:那是因为在红军中也有像托洛茨基那样的坏蛋指挥的部队,但是我经过研究认为,这种描写正是《静静的顿河》伟大的地方表现之一,因为十月革命时苏联红军的成份很复杂:既有产业
工人、进步学生等等,也有旧沙俄军队、白卫军及匪帮俘虏、普通农民和哥萨克,因此他们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甚至在军事品质上出现一些不良表现不是很正常的吗?或许有人会说:这种情况表明红军是不是也太缺乏训练和教导了?但是在紧张、仓促的革命战争年代来不及造就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军队不是也是可以理解的吗?这种描写正是肖洛霍夫对人性和社会历史客观真实性的深沉的忠诚和尊重,如果作者在《静静的顿河》里把红军描写成一支品质优异、无懈可击以至于尽善尽美的人民救世军,反而会使这部小说看上去显得非常不真实从而沦落成为一部失败的平庸之作!
二、对人性的描写,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给人印象深刻的有这么三处地方:1.半夜安娜进入本丘克的房间实践爱情,“本丘克吻着她,同时可怕的、非常可怕的羞惭控制了他的全部感情,他恐怖地感觉到自己力不从心。
“他羞愧得头直摇晃,脸颊热得火烧火燎的。安娜愤怒地推开他,满脸憎恨、厌恶的表情,喘了一口粗气,轻蔑地低声问:‘你……你不行?或者是你……有病?……哦哦哦,这简直太卑鄙啦!……你放开我!’
“本丘克握住她的手指头,手指头都有点儿咯吧作响,眼睛直视她那睁大的、充满敌意的、朦胧的黑眼睛,呆滞地摇晃着脑袋,结结巴巴地质问道:‘为什么?为什么你这样责备我?是的,我已经筋疲力尽!现在就连这种事儿也干不了啦……我没有病……你要明白,要明白!我的精力已被耗尽了……啊……啊……’
“他闷声哼哼着,从床上跳起来,抽着一支烟,像被打了一顿似的,弯着腰在窗边站了很久。”——很少有人把革命者的革命生涯描写到这种程度!2.“在动身以前,叶甫盖尼并不情愿地去想阿克西妮亚,偶尔为之,他就像用手去遮太阳一样,遮断对她的思念。但是对于
这段风流韵事的回忆,竟违背他的意志,就像光线一样,越来越顽强地透了进来,这使他忐忑不安。有时他想:‘我不跟她断绝关系。她会同意的。’但是正派人的感情占了上风,——他决定回家以后跟她谈谈,如果可能的话,就一刀两断。”——在革命作家笔下,恐怕也很少有人会把笔触如此深入地探进一个地主的心底里!3.“伊莉妮奇娜死了以后,科舍沃伊成了家里惟一的、全权的当家人,他本应更上心地着手重建家业,把日子过得更火红,但是实际却并非如此:米什卡一天比一天地不愿意干活了,常常离家外出,晚上在台阶上坐到很晚,坐在那里抽烟,想自己的什么心事,杜妮亚什卡当然不会不注意到丈夫心神的变化。她屡次惊奇地看到,从前一向干起活来不要命的米什卡,常突然无缘无故地扔下斧子或者刨子,坐到一旁去休息起来。在地里干活时也是这样,有一次是在播种黑麦,米什卡刚种了两垄,就把牛喝住,卷了一支烟,在地上坐着抽
了半天烟,紧皱着眉头。
“继承了父亲在实际生活中那股机灵劲儿的杜妮亚什卡担心地想:‘他坚持不了多久……也许是有病,也许干脆就是在发懒。跟着这样的男人过日子可要倒大霉啦,你看他,就像是在给别人家干活似的伴天抽烟,半天搔痒痒,哪儿还有工夫干活儿……要不动声色地跟他谈谈,别惹他生气,否则,他要是以后还是这样吊儿郎当地干活,那么就别想把穷神从家里送出去啦……’”
“杜妮亚什卡猜错了。妨碍科舍沃伊像从前那样没命干活的惟一原因,是他心里在日益滋长着这样的念头,他觉得自己扎在老家安居乐业,未免有点儿太早了:‘我搞起家业,实在太早啦.太性急啦……’米什卡在读地方报纸上的前线消息,或者在晚上听着复员回来的红军哥萨克谈天的时候,经常这样懊丧地想。但是最使他担心的是村子里人们的情绪:有些人公开地说,苏维埃政权到冬天就完蛋啦,说弗兰格尔已经师出道
利亚,与马赫诺会合,正进逼罗斯托夫,新俄罗斯克有协约国的大批陆战队登陆……一个比一个更怪诞的谣言在村子里流传。”——也很少有人把革命战士归队的心理写到这么不能再深的地步!
《静静的顿河》写于作者二十四岁时,有人早就提出置疑:一个二十四岁的小伙子会写出这么真实、深沉的东西吗?这部作品的手稿是不是作者从什么人那里盗窃来的?比如某个受他审问的被俘的旧沙俄军官……我的确也有所怀疑,也就是说我认为这部作品的手稿也可能就是作者从什么人那里盗窃来的,但是我知道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天才作家年纪轻轻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往往不是靠理智和情感体验而是任凭直觉和心中感情的奔泻,因此一个二十四岁的小伙子是有可能写出《静静的顿河》那样的小说的!
总之,《静静的顿河》不愧是一部描写十月革命的史诗性巨著,展现了十月革命在顿河哥萨克草原上所引起的无
可奈何又徒然无功的躁动和暴动,再现了一段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历史过程,尽管十月革命在苏联算是失败了,但是十月革命对于当时的世界无疑是预示着一种先进的力量,因此《静静的顿河》在思想价值上应该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与《战争与和平》相比我不是很喜欢《静静的顿河》,因为《战争与和平》主要通过像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和彼尔·别竺豪夫那样有思想、有知识、有教养的青年来展开生活和历史画卷,而《静静的顿河》主要通过像格利高里·麦列霍夫那样没有多少文化的青年来展开生活和历史画卷,就我个人的喜好与后者相比我更喜欢前者。
作者:林魁 署名:林便乎
联系电话(0591)83259523手机***
住址(350004)福州市学军路69号天胜花园3座405室
第二篇:读书心得之《静静的顿河》
读书心得
《静静的顿河》之静静的忧伤
大约是用了一周时间读完了《静静的顿河》这篇小说,其实这是我第二次读它,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第一次看这本说时因为年纪尚轻,并没有很好的体会小说所阐释的深刻含义,而这次我是在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上读电子书的形式阅读的,用最现代的方式,去体会那一段布满伤痕的历史。
肖索霍夫写《静静的顿河》,写了在红军与百军之间象一把大锯子一样反复切割的高加索地区,和这被“革命”与“反革命”反复拉锯切割着生命和灵魂的哥萨克人......《静静的顿河》对战争、对战争中的人的描写是十分真实的。战争的残酷在肖洛霍夫的笔下更显得撼人心魄。于是明白并不是所有人在面对死的时候都可以无所畏惧 大义凛然,作为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他要失声痛哭、跪地求饶,又有什么不对呢?战前他可能就是一个只关心家里那几亩地的当家,目不 识丁,战争不明不白的进行,他不明不白的追随,就像葛利高里一样,就算自己曾经思索着要找到一条道路,可终于还是在被迫做着选择。葛利高里复杂的内心深 处,渴望的不过是一个久违的故乡而已,这竟然也成奢侈。
我曾为书中的许多人、许多事叹息悲伤,甚至热泪盈眶。彼得罗将自己抄好的“护身咒”塞到弟弟葛利高里手中,自己却最终难逃死亡的噩梦;在为祖国而战的战场 上,“钩儿”放走了德国的俘虏,自己却因为红军效力而落得横尸荒野;小米沙特卡搂住父亲葛利高里的脖子,为死去的母亲在他唇上留下深深的一吻……安娜与本 丘克美好但注定悲惨的爱情,葛利高里在阿克西尼亚、娜塔莉亚之间的摇摆与相继失去她们痛楚……这是一首首哥萨克的民歌,唱出的是整个时代的悲歌。
书的结尾,葛利高里回到了家,尽管这个兴旺的家庭已是破败不堪,但他总算实现了自己最后的一点心愿:能照顾自己的儿子长大。生活留给他的最后一点是那么残 忍而又美好,不禁想到莫泊桑的小说《一生》的结尾说的:“生活从来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坏。”对葛利高里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看到格里高里那么济济一堂的一大家子,一个一个地死去。看到每死去一个亲人,格里高里的活力就减少一分,直到情人娜塔萨埋在异乡起风的大树下,不得不重新回到顿河边的家乡,这个当年的小伙子已变得形容枯槁的结局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忧伤。我的无奈是对于社会政治的无奈:一个哥萨克民族在红军和白军的阵地前面临铁锯一样地拉去拉来的政治动荡,政权换了一个又一个,可活活的生命却在生生地减少。
我的无奈也是对于生活的无奈:爱情需要眼泪的浇铸,需要她人的伤心,但这眼泪也太多了些,这伤心使人消陨生命,也太残酷了些,更何况这每一个当局者的爱又是发自心地的而无可指责,这就使无奈更加无奈了。
我的无奈还有一个,那是对于戏剧的无奈:格里高里在生死爱恨地演绎着自己和哥萨克顿河两岸的故事,政治的无理,生命的无情,生活的无序(而同时又是如此的 合理合情有序)……,草原,屋舍,老人小孩,妇女和婴儿,大花帔巾与泥泞的雪夜,露水和马车里的一对新人……。
我只是看着他们,为之喜,为之忧,为之叹惋,为之摇头,因为我溶进不去他们的生活;我只是听着他们,他们说,他们歌,他们吵嚷,他们告诉,因为我尽管不停 地讲话,他们一句也听不见;我只是想着他们,他们经历过的,他们将要经历的和他们不得不经历的,他们不知道我在想着他们,他们在小说和电影中开始到结束,又从结束到重新开始经历,这中间的幸福、欢乐与悲哀,生聚、离散与死别。
我象一个忧伤的局外人,象一个无能的上苍的眼睛,象一个很乖很乖的看世界的孩子——因为,我只能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一个失去、失去……。除此,我还能干什么?!
所以,我很无奈呀!
接下来,我还有一丝一丝的忧伤。
我忧伤,忧伤着面前跳动的轰轰烈烈的生命和忧伤者静如死水的生活;
我忧伤,忧伤着面前活跃的明确坚定的信念和忧伤者不知何之的状态;
我忧伤,忧伤着面前的完整完美的破碎与损害和忧伤者死寂封闭的完整与完美;
我与其说在忧伤经历了忧伤的格里高里,不如说在忧伤忧伤着的自己……
无奈和忧伤后看着穿衣镜片前自己如此完整平滑的肌肤,想起了格里高里脸上的累累伤痕。动荡的生活给了格里高里动荡不安的欢快跳动的生命,而平静的生活用机 械一贯的程序在消磨着平静无奇的生命。虽然,也许有叫做挫折和打击的时候,但那是不能融化于刻板生活后的思想的苦闷和理性*的落空。这远不是生命在和生活对 话,也远不是生命在和生命交流,也远不是生命在和自然宇宙对挚。而是食者与食品,概念和词语,人和境子在玩;玩什么,玩游戏呀!游戏的实质是对于生活的模 仿,乃至模仿的模仿。
我们的生活如同肖索霍夫所说,是一根刨去了粗糙树皮的光滑裸露的树枝。我们的生活不是生活本身,中间隔开着理性*和感性*的东西。生命被理性*和感性*打磨着;而不是被生命的意志和自然的生活磨砺。
理性的生活,即是传统的观念和“知”的道德指导下的生活; 感性的生活,即是群体的观念和“情”的道德追捧着的生活;
生命的生活,即是个体的观念和“意”的道德支撑着的生活。
——试问,你要哪一种生活?!
第三篇:《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一:《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马少华
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美好,心灵变得更纯洁,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
——肖洛霍夫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想看这本书想了好几个月了,放假回家时也一直在找。终于,还是在这学期开学时到图书馆里找到了它们…那时候它们就这样静静地躺在图书馆一个角落的书架上,我惊喜地发现了它们,不过当时还是着实被它们“可怕”的厚度吓了个够…;接下来的日子几乎天天都有看它们。由于还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几乎是按着每星期一本的进度在看。之前我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看过一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书籍,但是当我着手看这书之后,发现这本书大大超乎了我的预料,超乎了我的预料的好…;在看过这部书之后,我想我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热爱和平者。大概所有看过这部书的人,都会对战争有一种清晰而可怕的印象。在小说的开始,也就是战争还没有打响的时候,顿河的哥萨克们过着多么惬意的幸福生活。村里的人民,虽然还是贫富有差,但都能自已自足地过着令自己还算满意的生活。随着一战的爆发,井然的秩序被打乱了,村子里的哥萨克越来越小,人们变得越来越穷,心也变得越来越硬了。…;在这场持续了几年的战争里,我找不出哪一方是明显的正义的,慢慢地,随着格利高里多次摇摆不定的足迹,我明白了,在战争里,并没哪一方是所谓的真正的正义的,也并没有哪一方就是邪恶的。真正的正义,永远属于人民,属于那些善良的热爱生活的人们的存在;而真正的邪恶,也并不是所谓的“敌方”,却是那些在战争中所有的对人类存在以及文明和理性的践踏。真的,不看这本书,不会想到这些。…;想一想,书里的多少哥萨克们,他们都只是些那么普通的人,只不过想在这场战争中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他们没有文化,不懂得政治,更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所在,但是,这又怎能么样…他们和所有的人,不管是和贵族们,士官生人,还和是苏维埃者们都一样,彻头彻尾的是人啊…他们有权利在这个尽管可能不那么尽善尽美的世界上活下去呀…母亲们随时都有可能失去儿子;妻子随时可能失去丈夫;孩子们则随时可能失去父亲…最不可理解的是,那些可爱的,热爱生活的,大字不识的哥萨克们,在“白军(帝制政权),红军(苏维埃政权),哥萨克队伍”这样的一个奇怪的三头天平之间来回摆动着。他们,如格利高里,也一度有过所谓的人生理想,有过明确的斗争目标,但都在这样一场残酷的战争中变得荡然无存,最后剩下的,不过是对自己生存的渴望和对自己家庭幸福生活的追求。政治在他们的心里,划上了句号。由于这些最朴素的追求,他们在那个三头的大天平上更迭着变成了战争不同方的“砝码”,却由于历史的无情,他们最终或死于不明不白之中,或活在无尽的恐怖回忆里。…;我喜欢格利高里,喜欢他的野性,他的不羁,更重要的,是他心中一直保持的那份坚定的“人性”…;我喜欢娜塔利亚,喜欢她的温顺,她对爱情无言的执着,更为她那颗容忍的心敬佩不已。…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写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命运,葛利高里是他们的代表。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白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一个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在经历了红军白军的多次选择后,在经历了几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里。
肖洛霍夫用他那炎炎的南方色彩,为我们描绘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共尝悲欢。肖洛霍夫经历十四年创作了这部卷轶浩繁的史诗式长篇小说。小说发表后,肖洛霍夫声誉鹊起,并于1965年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同样宏大的构思,磅礴的气势;同样深厚的生活内涵;同样丰满多样的人物;同样生动感人的描写,使这两部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以上层人士眼光来叙说的史诗,那么《静静的顿河》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感受来体验的史诗。它残酷地剥开每一个英雄表面的粉饰,真实的告诉我们,在伟人们挥斥方遒时,将有多少悲剧发生,无论是历史前进的代价,还是无谓地牺牲。大地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此最底层的咆哮。
该书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书共分为四部,从1928年开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肖洛霍夫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此书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
静静的顿河赏析与评论
在秋天的下午阅读《静静的顿河》,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阳台外清爽的蓝天,刹那间的心思已经飞到了遥远的顿河边上,我自己化身为头戴制帽脚蹬长靴的哥萨克,四下是如烟的大草原,耳畔响着哥萨克的古歌:“不是犁头开垦出这沃野千里,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千里沃野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装扮静静顿河的是年轻寡妇……”这是读者阅读的造化,也是小说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够与作者面对面,那么在两个人的对视里必定都是会意的微笑。
顿河之美在于肖洛霍夫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的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样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
哥萨克既是士兵又是农民,士兵在历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镇压者的角色,农民则永远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萨克人身上,这二者融合的是那么自然。马,酒,枪支……这些元素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成为哥萨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色,有时候又成为小说的主旋律。只有粗犷的民族才于这些词汇连接在一起,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时,读者就会感知到这个民族的成长之路是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这些人物和事物从开篇起,就像山巅初融的雪水,每个哥萨克都是一颗微小的水滴,组合为一体时就迸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这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尽情体会哥萨克的粗鲁野蛮、单纯幽默,保守和卑微,会认识一群奴隶的后裔,一群不屈的战士,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性的魅力贯穿全篇,使得小说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按照镜头构建法的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算是近景,人物所处的战火烽烟是中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则是绚丽所彩气象万千的顿河风景画,从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朵苍穹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只有在俄罗斯民族那样宽广的土地上才能诞生这样的情感,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诞生这样的作家。一个蜷缩在城市胡同中作者永远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体会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远弄不懂,为什么有的作家会痴迷于描写高天上的流云和草地上的蝴蝶。
有人说过,老舍先生的《茶馆》有一点非常厉害,那就是剧中人物往往只有之言片语但读者却能从这片刻的出场中窥见此人的性格,肖洛霍夫同样具备这样的神来之笔,在顿河中有时候仅仅是一个简短的感叹,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速写。俄罗斯小说家一向是擅长对话描写,肖洛霍夫的《顿河》也不例外,在这里我想说到另一位俄罗斯作家妥斯脱耶夫斯基,与之相比较,妥斯脱耶夫斯基推理式的对话就显得拖沓和枯燥。肖洛霍夫出身乡村,对乡村俚语方言的运用,大量的哥萨克歌谣穿插其间,或悲或喜,信手拈来,神韵自成。因为作者的心属于那片土地,因为作者爱那片土地,所以,无需取巧,一切尽在掌握中。而读者应该感谢的除了肖洛霍夫,还有译者。王小波说,最好的文章是译文。我深以为然。我先后买过两个版本的《静静的顿河》,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显然不如漓江出版社这一版,漓江版的译者力冈,据说是翻译俄文的权威,单从这本书的翻译上来看,权威是肯定的。他译出了小说的神韵,也译出了哥萨克人的灵魂。
我一直认为,当小说脱离了土地,脱离作者所赖以生存的根基,脱离民族性,地域性,脱离了作者的本体性,那么,小说就已经死亡。一篇中国人的小说读起来像美国人写的,一个日本人的情感看上去更像一个印度人的,这这样的小说是失败的。人本小说根本上讲是对小说的背叛,一个人从降生时起,他就不可能没有国籍,没有地域性,对于一个中国作家来说,他(她)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人,泛人性论同样是对人性的亵渎。
美有内在统一的本质,又以千姿百态的表象展现出来,雨打芭蕉是美,金戈铁马也是美。当然,这取决于读者主观的审美情趣,审视一种风格的文字,宛如看风景,比如大漠黄沙,一个旅行者看到的是发自内心的赞叹:浩瀚、苍凉、雄浑等等,而一个生活在沙漠中的土著,必然抱怨自己所处的穷山恶水,这不是矛盾,只是观看者所用的角度不同。我姑且把自己当成一个顿河边上的旅行者。
诚然,《静静的顿河》一书使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在它获得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瑞典人也提到:“肖洛霍夫在艺术创作中并没有什么创新……现实主义这一手法,与后来的小说创作艺术出现的一些模式比显得简单而质朴……”我以为,小说的终极目的在于表现小说家想表现的思想,传达小说家想传达的观点,讲述小说家想讲述的故事。当小说最终产生了力量,使读者产生了共鸣,让作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创作这个小说所用的艺术手法就是成功的,就是胜利的,无所谓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小说是表达思想,宣泄情感,而不是买弄技巧,以金庸小说里的人物为例,黄药师武功的奇巧华丽可以成为大师,郭靖的敦厚凝重也可以自立一家。
现实主义过时了吗?没有,每一种现代主义离开了现实主义都会成为无根之水,成为空中楼阁。小说不是隐藏,不是让读者在迷宫里晕头转向,也不是让读者赞叹建筑迷宫者有多么高超的手艺,更不是小说家躲在斗室中的孤芳自赏。作为小说家任性的肆意妄为和心血来潮,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实验,这些实验令人尊敬,但到今天,没有一种小说手法的成就能够超越现实主义,也没有一种现代技巧能够构建起《顿河》这样一部宏大的哥萨克史诗。
瑞典老人们对《顿河》获得诺贝尔奖的决定时指出,“肖洛霍夫在描写俄罗斯人民生活中一个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在六十年代的前苏联,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处在那个时代那个国家中的作者,在那时,能够不娇柔不做作不掩饰,能够以正直的决心和正直的良心来描写真实的人性之美,站在与《日瓦戈医生》《古格拉群岛》的同等意义上,肖洛霍夫和《静静的顿河》理应获得读者更多的尊敬。
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传奇、风采、历史及其崇高的形象,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赖以表达的字符,在他的这些字符里所传达出来的,是那种最擅长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他不是从世界文学的潮流中,不是从书架上的字纸堆里,而是从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长葡萄的平原或积雪的高山之间获取灵感,获取文字的力量和决心,只有对土地的眷恋和心有所属,他的文字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和富有个性。
篇二:静静的顿河,流吧!
暑假里,在床头灯下我读完了肖霍洛夫的《静静的顿河》。宏大的战争场面,史诗般的故事情节,思想摇摆不定的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美丽善良、热情奔放的阿克西妮娅,端庄贤淑的娜塔莉亚······形象逼真的人物刻画,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葛利高里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一段时间里站在红军的一边,一段时间里又站在白军一边,摇摆不定的他一开始投靠了红军,因不满红军做的极端政策,他又参加了暴动军,成为苏维埃政府的敌人,他带领部队赶走了红军,由于他不主张滥杀无辜,他逢迎上级,不屑于那些腐朽的白军军官为伍,不断受到排挤,最终,他又倒戈了,他又一次参加了红军。随着战争的继续,由于曾经干过白军的军官,他被停职等待着被审查。此时的葛利高里·麦列霍夫已经厌倦了打打杀杀,于是他与阿克西妮娅私奔了。他希望到一个别人都不认识他们的地方安安静静的生活,没曾想到的是,阿克西妮娅在逃亡的路上,被追赶他们的红军打死了。本来还满怀希望的葛利高里失去了他最后的希望。他流离失所,到处躲躲藏藏。最后,他什么也不在乎了,他只是想无论如何也要回到家,与自己的儿女生活在一起。他鼓起勇气从躲藏的树林中走了出来,终于见到了自己唯一的孩子,而他的女儿已经在几个月前生病离去了……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真实地再现了苏联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经历了曲曲折折的历史场面。而贯穿于小说中的葛利高里与阿克西妮娅,葛利高里与娜塔莉莎的感情纠葛生动而又感人的再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最为感动的情节是葛利高里与阿克西妮娅的纯真的恋情。虽然他们的恋情不被家人所认可,被世俗所唾弃,但是他们不在乎,他们用自己那纯洁真挚的而伟大真挚情感彼此打动着对方。他们希望彼此能够生活在一起,然而命运却最终让他们分离了。与此同时,我深深地同情着贤淑的娜塔莉莎。娜塔莉莎是葛利高里的父亲为自己儿子娶得一个富农的女儿,家里人人都非常喜欢娜塔莉莎,娜塔莉莎也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丈夫。当娜塔莉莎在得知葛利高里与阿克尼西亚的恋情之后,她痛苦万分,从此阴影时时刻刻地笼罩在他的心底。虽然她想尽一切办法想让自己的丈夫回到自己身上来,可是一次又一次都失败了,最终绝望万分的她在堕胎时,由于流血过多而死去了。这部伟大的作品与其说描写了宏大的战争场面,再现了那段复杂的历史,倒不如说这部作品是一部伟大的纯真的,情感真挚,气转回肠的恋情史诗……
一部伟大的作品不仅需要作者拥有远见卓识,而且还要有自己真实的见解,能够贴近生活,引起读者的共鸣。我想《静静的顿河》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第四篇:静静地顿河读后感
《静静地顿河》读后感
《静静的顿河》,前苏联肖洛霍夫著,小说作者因这部巨著获得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全书共4部,分别在1928、1929、1933、1940出版。
这是一本画面感非常强的书,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感到胸怀中情感激荡无处喷发,书中的主角们都以一种热烈执拗而无奈悲情的方式生存着,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出发,我看不到人们所评价的“革命现实主义”、“人道主义”和所谓的哥萨克精神,我只是被书中主角们的情感所深深撼动。读完这本书,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这些画面:在苍茫的暮色中,葛利高里头一个看着林间小道上横着一具俘虏的尸体,他的身影映在身后的围墙上,形成一个褐色的削瘦的剪影;歪着脖子的,有着灰色眼睛倔强而干净眼神的娜塔莉亚;失去女儿时疯狂绝望的阿克西妮亚;跛脚的有着铁汉柔情的格里高利的老父亲麦列霍夫。在这本书里没有所谓的对错是非,每个人都孤独的热烈地追逐着自我。正如《无量寿经》中的一句话:人生在世,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这里我只对我最有感触的三位主角发表一下看法。首先是格里高利,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很有个性的人物,他在动荡的历史年代走着一条独特、坎坷的人生道路。很显然,这部书的作者是很偏爱这个主角的,格里高利并没有坚定的立场,他反复动摇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但是他的摇摆不定是因为他不愿被别人的思想所左右,他只按照自己的做人观念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他英勇豪放的性格、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正直善良的人性,使得人们对他坎坷一生的充满理解和共鸣。格里高利从最初在沙皇军队里非常反感军官的奸淫掳掠、滥杀俘虏,他在作战中第一次砍死奥地利士兵的时候,内心十分痛苦,他对人们在战争中互相残杀,感到愤恨。但是从前线回到家乡以后,葛利高里作为鞑靼村“第一个得到十字勋章的人”,处处受到人们的谄媚和尊敬,这些落后的哥萨克意识“渐渐地把贾兰沙在他心里种下的真理的种子给毁灭掉了”。于是此后的生命中便陷入追逐哥萨克的名誉中无法自拔。虽然为了生存和名誉,他也在不断地杀人,但是格里高利还是有着自己独立的意志和良心。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对战争渐生厌倦,几次想放下武器。但是具体环境又迫使他一次次重新拿起武器。于是,葛利高里始终处于内心的矛盾与斗争之中:他厌恶白军的腐朽反动,又对红军的过激行为不能容忍。而在具体行动中又始终处于无可奈何、无法选择的状态:在克里摩甫斯基战役中,他勇猛地挥刀砍杀,之后又趴在地上大哭起来:“我杀死的是什么人呀?为了上帝,砍死我吧。”最后在反复辗转之后,为了逃避革命政权的处罚,他加入了佛明匪帮,在脱离匪帮后遇到袭击,情人阿克西妮亚被打死,葛利高里像幽灵一样在森林村野游荡,最后,怀着痛苦绝望的心情回到家乡。格里高利的形象正反应了哥萨克们既向往自由和革命,又由于根深蒂固的观念而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的矛盾思想,这种思想无可指摘,因为它带着时代的烙印,没有人可以跳出历史的洪流,做出绝对正确的选择。撇开政治色彩,格里高利是一个勇敢正直善良的人,不论是在哪方阵营他始终向往自由坚持自己的本性,但是他得善良正直并没有显现在他的爱情中,最终造成深爱他的两位女性死亡的悲剧。阿克西妮亚,是一位热情奔放,洒脱不羁的女性,也许有人说她的行为不符合道德伦理,也不符合人们意识中女主角所应当具有的坚贞不渝、从一而终的爱情观,但我认为她有些像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的代表作歌剧《卡门》中的女主卡门,向往自由热烈的爱情而且从不停止。在最开始,阿克西妮亚本来想在凶狠风流的丈夫斯捷潘的威压下一直过着逆来顺受的生活,逃避抗拒格里高利热情如火的眼神,但是,她最终打破了内心的牢笼,勇敢地不计后果的追逐着爱情,虽然开始格里高利并没有给她庇护或者承诺,但是她追逐爱情的脚步并未停止。虽然她曾经背叛过格里高利,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能成为她的污点,格里高利的出现打开了禁锢她自由奔放的心的牢笼,所以之后的阿克西妮亚一直在跟随着自己的心而不是格里高利。阿克西妮亚的形象虽然并不光辉,但是她毫不做作,不畏惧,坦率直白的形象还是
会在每一个读者的内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娜塔莉亚的形象是一个标准的正面形象,她美丽、纯洁、善良、勇敢、坚持,但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妻子却阻挡不住丈夫的不忠,不得不说非常令人惋惜无奈。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和格里高利的不屑和心有所属,毅然决定嫁给格里高利,为丈夫反复投入情人的怀抱而伤透了心,最后堕胎而死。有人为娜塔莉亚非常不值,但是我认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坚持,娜塔莉亚的坚持就是等待丈夫格里高利的回心转意,虽然她最终并没有等到,但是她的内心还是非常充实的,她守住了自己的心。这部书对娜塔莉亚着墨不多,但是她歪着脖子,灰色的眼睛里流淌着倔强纯净的目光的形象却记在了我的心里
说《静静地顿河》这部书是一部恢弘的史诗巨作一点都不为过,作者肖洛霍夫的笔触十分写实,每一个角色的笔下都散发着饱满激涨的情感,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不由跟他们的情感走进他们的世界当中。静静地顿河,整部书中的文字都是那样的安静甚至冷情,有些场景更是现实而残忍,就像那条静静地顿河,带着无限的惆怅和无奈,缓缓地流淌历史的足迹里。
第五篇: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1
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以上层人士眼光来叙说的史诗,那么《静静的顿河》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感受来体验的史诗。
它残酷地剥开每一个英雄表面的粉饰,真实的告诉我们,在伟人们挥斥方遒时,将有多少悲剧发生,无论是历史前进的代价,还是无谓地牺牲。
大地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此最底层的咆哮。
此书共分为四部,从1928年开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的时间才创作完成。肖洛霍夫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此书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2
肖洛霍夫的作品粗犷豪放,同时又细腻流畅,充满柔情。读《静静的顿河》仿佛能使你变身书中的一个人物,你也许叫布察金,也许叫肖霍夫。你跟随着的主人公葛利高里乘着月色,骑着用布包裹在马蹄上的快马去偷袭敌营,你也许是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农夫,正懒洋洋地躺在刚刚收割完麦田的草垛上,和恰娃调情……
至今为止没有哪一部作品能让如此感动,惟有《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用一种超现实的写实手法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战乱中的世外桃源,他笔下的顿河两岸并没有正因战争而失去颜色,那片广袤博大的土地,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静静流淌的顿河,那烟雾蒙胧的村庄,那泼辣风骚的村妇,还有春天里那野花淡淡的香气,都那么清晰自然真实地呈此刻你的眼前。虽然是一部描述战争的史诗巨著,肖洛霍夫把更多的篇幅和文字放在了描述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和感情人性上,力求表现和平,安宁和大自然的壮美。使人读后欲罢不能,深深地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