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内科学快速记忆
中医内科学速记
感冒 1风寒 荆防败毒柴胡姜 羌独枳桔苓甘芎 2 风热 银翘散葱豉桔梗汤:草竹子过桥 葱接山河 3暑湿 新加香薷饮 4 表寒里热 双解汤 荆防麻薄石芩栀连梗5气虚 参苏饮内陈皮草 枳壳木香半夏苗 葛根前胡桔梗茯 气虚外感此方妙.6 阴虚 加减葳 汤:用白葳 豆豉葱白桔梗随 草枣薄荷共八味 阴虚外感最相宜.外感发热 卫表证 荆防败毒银翘散 肺热 麻杏石甘汤 胃热 白虎汤 腑实 大承气汤 胆热 大柴胡汤 脾胃湿热 王氏连朴汤 大肠湿热 葛根芩连汤 膀胱湿热 八正散合小柴胡汤
湿阻 湿困脾胃 藿香正气散 湿热中阻 王氏连朴饮 脾虚湿滞 香砂六君子
痢疾 湿热 芍药汤 芩香连当槟 将军药草肉 疫毒 白头翁汤 神犀丹或紫雪丹 寒湿 胃苓汤(平胃:苍术皮老厚)不换金正气散 虚寒 附子理中汤或桃花汤(中赤石脂 粳米干姜共用之)合真人养脏汤(木桂罂,当草寇药人,柯术)休息 连理汤 阳虚 温脾汤 阴虚 驻车丸 噤口 实 开噤散 玉枢丹 虚 六君子+石菖蒲姜汁
霍乱 寒霍乱(轻 藿香正气合纯阳正气丸;重 附子理中)热藿乱(燃照汤或蚕矢汤)干藿乱 玉枢丹
咳嗽 1外感 风寒 三拗汤止嗽散:陈梗芥前去百草箢 风热 桑菊饮 风燥 桑杏:沙贝母栀豉桑杏梨皮/杏苏汤:桔姜枣二陈枳前 2 内伤 痰湿 二陈三子 痰热 清金化痰:桔橘草 栀母麦桑芩苓瓜 肝火 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白骨粳青陈味白茯人 肺阴 沙参麦冬汤:玉竹草 桑叶扁豆合天花
肺痿 1虚热 肺燥津伤 麦门冬汤:甘粳人麦夏枣/清燥救肺汤:胶杷麻草桑叶人麦杏仁膏 2虚寒 肺气虚冷 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肺痈 1初期 银翘散 2成痈 清肺化瘀消痈 千金苇茎:生薏仁 瓜瓣桃仁四物邻/如金解毒散:三黄桔栀 3溃脓 加味桔梗汤:橘及贝母戴红花 拟仁葶苈水将尽/桔梗白散:桔梗 贝母 巴豆0.6g 4恢复期 沙参清肺汤:麦薄荷芍,选贝母地丹草/桔梗杏仁煎:银翘母枳合麦枯藤胶
哮喘 发作期 寒哮 温肺散寒 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细辛苑 款冬半夏五味姜/小青龙汤/阳虚脉沉细 温阳补虚 苏子降气橘半归 前胡桂朴草姜随 热哮 定喘白果与麻黄 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杏黄芩加甘草 上实下虚此方高.缓解期 1肺虚 玉屏风散生脉散 2 脾虚 六君子汤 3肾虚 金贵肾气/七味都气丸:五味子+六味
喘证 实喘 1 风寒袭肺 麻黄汤 2 表寒里热 麻杏石甘汤 3 痰热郁肺 桑白皮汤 4 痰浊阻肺 二陈三子 5 肺气郁痹 五磨饮子:四磨乌药槟沉香 枳实木香治情伤
虚喘 1 肺虚 生脉散合补肺汤:参芪白皮味苑地 2肾虚 金贵肾气合参蛤散 3 喘脱 扶阳固脱 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或蛤蚧粉
肺胀 1 痰浊壅肺 苏子降气/三子/六君子加减 小青龙汤 2 痰热郁肺 越婢加半夏汤:麻黄石膏/桑白皮汤:二黄母子夏杏栀加减 3 痰蒙神窍 涤痰汤:导痰汤(二陈汤+枳实南星)+参菖蒲,另服安宫或至宝 4 肺肾气虚平喘固本汤 五味参虫桃 沉石苏子 款夏橘/补肺汤 5 阳虚水泛 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痨 1 肺阴亏损 月华丸:补虚杀虫 滋阴镇咳 化痰止血./琼玉膏 2 阴虚火旺 百合固金合秦艽鳖甲散:二地黄 贝母玄参甘草藏 当归芍药麦冬配.柴梅知地归.咳喘痰血肺家伤.3 气阴耗伤 保真汤加减 4阴阳两虚 补天大造丸加减.痰饮 A痰饮1脾阳虚 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2 饮留胃肠 甘遂半夏汤:芍药甘草或己椒苈黄汤.B悬饮 1邪犯胸肺 和解宣利 柴枳半夏汤 瓜蒌桔梗杏仁青皮 2 饮停胸胁 逐水祛饮 十枣汤:遂戟芫或控涎丹:遂戟白芥子 3络气不和 香附旋复花汤 苏薏二陈 4阴虚内热 沙参麦冬汤/泻白散 C溢饮 小青龙汤 D支饮 1寒饮伏肺 小青龙汤 2 脾肾阳虚 金贵肾气/苓桂术甘
自汗盗汗 1肺卫不固 玉屏风散 2 营卫不和 桂枝汤 3 阴虚火旺 当归六黄汤:生熟地 黄芪加三黄 4邪热郁蒸 龙胆泻肝汤加减 栀芩柴 车前泽泻木通来 当归生地甘草和 肝经湿热万能排.血证 [鼻衄] 1热邪犯肺 桑菊饮 2胃热 玉女 3肝火 龙胆 4气血 归脾 [齿衄] 1胃火 加减清胃(清胃散用升麻连 当归生地牡丹全 若益石膏清胃热 口疮吐衄与牙宣)合泻心 2阴虚 滋水清肝饮(六味+归芍柴栀枣仁)合茜根散 [咳血] 1燥热 桑杏汤 2肝火 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 百合固金二地黄 贝母玄参甘草藏 当归芍药麦冬配 [吐血] 1胃热 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合十灰散 十灰散用十般灰 柏茅茜荷丹榈煨 二蓟栀黄各炒黑 凉血止血此方最 2肝火犯胃 龙胆泻肝 3气虚血溢 归脾汤 [便血] 1肠道湿热 地榆散(茜草茯苓栀子连芩)或槐角丸(地榆芩防枳归)加减.2脾胃虚寒 黄土汤(术附芩 阿胶甘草地黄金)[尿血] 1下焦热盛 小蓟饮子(六一节木通当生竹栀黄蓟)2肾虚火旺 知柏地黄 3脾不统血 归脾汤 4 肾气不固 无比山药丸(杜仲牛膝肉从容菟丝子巴戟五味赤石脂)紫斑 1 血热 犀角地黄芍药丹 热入营血服之安 2 阴虚火旺 茜根散(芩胶柏地)3 气不摄血 归脾汤
心悸 1心虚胆怯 安神定志(二茯人菖远龙)2心血不足 归脾汤 炙甘草汤(阿麻麦地 桂大人甘生气 气得脉结代来心动悸)3阴虚火旺 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 4心阳不振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5水饮凌心 苓桂术甘汤 喘咳肾虚真武汤6心血瘀阻 桃仁红花煎
胸痹 1寒凝 当归四逆汤(芍桂枝 细辛甘枣木通施)心痛彻背脉沉紧乌头赤石脂丸和苏合香丸 2气滞 3痰阻 瓜蒌薤白半夏汤 3血瘀 血府逐瘀汤 4阴虚 左归丸 5气阴 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6阳虚 参附汤合右归丸 不寐 1心火 黄连阿胶汤(芩鸡芍)朱砂安神丸 2肝火 龙胆泻肝 3痰热 黄连温胆汤 4阴虚 5血虚 归脾 6心胆气虚 安神定志 病后血虚肝热 琥珀多寐丸;心神不交 交泰丸
厥证 急者搐鼻散苏合香或玉枢丹 1气 实 五磨饮子 虚 四味回阳饮(参附姜草)2 血 实 通瘀煎 虚 独参汤送人参养营汤 3痰 导痰汤 4食 吐后神术散合保和丸
郁证 实 1肝气 柴胡疏肝 2肝火 丹栀逍遥 3痰 半夏厚朴与紫苏 生姜茯苓共煎服)虚1忧郁伤神 甘麦大枣汤 2血虚 归脾汤 3阴虚 滋水清肝饮(六味+柴栀丹枣仁)
癫 1痰郁 顺气导痰汤 控涎丹 三圣散取吐 苏合香四七汤 黄连温胆合白金丸 至宝志乱 2心脾两虚 养心汤
狂 1痰火 生铁落饮 礞石滚痰丸 安宫牛黄 当归龙荟丸(肝火脉实)2 火盛伤阴 二阴煎 生麦玄枣茯连心通竹
痫 1风痰 定痫丸 2痰火 龙胆泻肝合涤痰汤 竹历达汤丸 3心肾亏虚 大补元煎(六味-三泻+枸杞当归杜仲人参)六君子汤 肾虚 河车大造丸
胃痛(7)实证 寒邪饮食肝气犯胃肝胃郁热瘀血 虚 胃阴脾胃虚寒
良附丸,香苏散保和丸柴胡疏肝化肝煎+左金实失笑散+丹参饮虚调营敛肝一贯煎+芍药甘草黄芪建中
噎膈 痰气交阻津亏热结瘀血内结气虚阳微
启膈散五汁安中饮通幽汤补气运脾;右归丸
呕吐 实 外邪饮食肝气犯胃痰饮内阻 虚 脾胃虚寒胃阴不足
藿香正气保和半夏厚朴+左金小半夏合苓桂术甘理中丸麦门冬汤
呃逆 实证 胃中寒冷胃火上炎气机郁滞 虚 脾胃阳虚胃阴不足
丁香散竹叶石膏五磨饮子理中丸+吴茱萸丁香益胃汤+枇杷叶石斛柿蒂
泄泻 实 感受外邪:风寒;湿热饮食肝气乘脾 虚 脾胃虚弱肾阳虚衰
藿香正气葛根芩连保和丸 枳实导滞痛泻要方 参苓白术散四神丸
腹痛 实 感受风寒湿热饮食气滞血瘀 虚 中脏虚寒
良附丸+正气天香散;通脉四逆汤;暖肝煎;乌头桂枝汤;附子粳米汤大承气保和丸 枳实导滞柴胡疏肝;少腹逐瘀小建中;大建中;附子理中
便秘 热气虚(气.血虚)冷 麻子仁六磨黄芪汤.润肠丸(二仁当生枳)济川煎
虫证 蛔虫 乌梅丸 绦虫 槟榔;南瓜子;仙鹤草冬芽;雷丸 钩虫 脾胃湿滞 黄病绛矾丸 气血两虚 八珍汤 饶虫 追虫丸 姜片虫 槟榔
胁痛 肝气郁结湿热瘀血肝阴不足
柴胡疏肝龙胆泻肝旋复花一贯煎
黄疸 阳黄 热重于湿 湿重于热 急黄 阴黄
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犀角散茵陈术附汤
积聚 聚 肝气郁滞食滞痰阻 积 气滞血阻瘀血内结正虚瘀结
逍遥散六磨汤 金铃子散合失笑散膈下八珍合化积丸
鼓胀 气滞湿阻腹胀不坚 食少胁痛柴胡胃苓;寒湿困脾腹大如囊 祛寒热缓实脾饮尝
湿热蕴结腹大坚撑 灼手口苦中满舟车;肝脾血瘀腹大坚满 络张积块调营饮鳖
脾胃阳虚腹大莫甚 纳呆祛冷附子五苓;肝肾阴虚腹大不舒 咽干易衄六一膈下
头痛 外感 1 风寒 2 风热 3 风湿 内伤 1肝阳 2 肾虚 3血虚 4 痰浊 5 瘀血
川芎茶调/芎芷石膏/羌活胜湿/天麻勾藤/大补元煎/加味四物汤/半夏白术天麻/通窍 太阳--羌活蔓荆子 阳明---葛根白芷 少阳----柴胡川芎 厥阴---吴萸藁本 雷头风---清震汤
眩晕 肝阳上亢眩耳鸣 急躁易怒天麻分;气血亏虚眩动悸 食少心悸归脾汤;肾精不足眩健忘 偏阴左归偏阳右;痰湿中阻眩头重 泛恶苔腻半夏白.中风 中经络 1经络空虚风邪入中 大秦艽汤羌独防 辛芩芷芎二地黄 石膏归芍苓术草 2肝肾阴虚风阳上亢 镇肝熄风汤芍天冬 玄参龟板赭茵从 麦芽龙牡膝楝草 肝阳上亢有奇功 2 中脏腑 闭证 阳 清肝熄风辛凉开窍 至宝安宫,羚羊角汤 阴 苏合香 涤痰汤 脱证 益气回阳 救阴固脱 参附汤合生脉散 3 后遗证(1)半身不遂 气虚血滞 补阳还五(2)语言不利 风痰阻络 解语丹 肾虚精亏 地黄饮子 肝阳上亢 天麻勾藤 镇肝熄风(3)口眼歪斜 牵正散
痉证 1 邪壅经络 羌活胜湿 刚 葛根汤 柔 瓜蒌桂枝汤 湿热 三仁汤 2热甚发痉 增液承气汤 白虎加人参汤 羚羊勾藤汤(菊伏桑 竹茹草贝芍地黄)安宫至宝 大定风珠 3 阴血亏虚 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五芍麦牡鸡 草甲麻甘地阿龟
瘿病 气郁痰阻 四海舒郁 痰结血瘀 海藻玉壶 肝火旺盛 栀子清肝合藻药散 心肝阴虚 天王补心丹
水肿 阳水 风水泛滥 越婢加术汤 湿热侵淫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水湿浸 五皮饮合胃苓汤 湿热壅盛 疏凿饮子合己椒苈黄汤 阴水 脾阳 实脾饮 肾气衰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淋证 气血石膏劳热 1沉香散 补中益气 2小蓟饮子合导赤散 知柏地黄 3石苇散 二神散(海金砂滑石)合八珍汤 4萆邂分清饮 膏淋汤 补中益气合七味都气 5无比山药丸 6八正散
癃闭 膀胱湿热溲短赤 舌苔黄腻八正散 肺热壅盛溲不畅 烦渴咽干清肺饮 肝郁气滞溲不爽 善怒胁胀沉香散合六磨汤 尿路阻塞溲细线 舌暗瘀斑代抵当丸 中气不足溲困难 小腹坠胀补中益气合春泽汤 肾阳衰惫溲无力 祛冷腰软济生肾气
腰痛 寒湿 湿热 瘀血 肾虚 甘姜苓术汤加味 四妙丸(黄柏 苍术 牛膝 薏米)身痛逐瘀汤 右归或左归
消渴 上消 肺热 消渴方 中消 玉女煎 下消 肾阴亏虚 六味地黄 阴阳两虚 肾气丸 并发症 盲 杞菊地黄合羊肝丸 痈五味消毒饮 脉阻 黄芪六一汤合犀黄丸
遗精 心肾不交烦多梦 心悸健忘连清心 湿热下注溲热赤 口苦苔腻分清饮 劳伤心脾悸健忘 肢困面黄妙香散 肾虚滑脱腰酸软 低热盗汗六味左.耳鸣耳聋 肝胆火盛 痰火郁结 风热上扰 肾精亏虚 清气不升 龙胆泻肝 温胆 银翘散 耳聋左慈丸 益气聪明汤
痿证 肺热津伤 筋失濡润 湿热浸淫 气血不运 脾胃亏虚 精微不运 肝肾亏损 髓枯筋痿 清肺救燥汤 加味二妙散 参苓白术散 虎潜丸 黄柏地 陈母姜芍锁虎龟
痹证 行 防风汤 痛 乌头汤 着 薏拟仁 热 白虎桂枝汤
内伤发热 肝郁发热 瘀血发热 气虚发热 血虚发热 阴虚发热 丹栀逍遥散 血府逐瘀汤 补中益气汤 归脾汤 清骨散
虚劳 气 肺 补肺汤 脾 加味四君子 血 心 养心汤 肝 四物汤 阴 肺 沙参麦冬汤 心 天王补心 脾胃 益胃汤 肝 补肝汤 肾 左归丸 阳 心 拯阳理劳汤 脾 附子理中丸 肾 右归丸
第二篇:中医内科学学习心得
学习中医内科学心得体会
缪雪莲
中医内科学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系统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主课。在这学期的中医内科学课程中,我们又再一次深入系统研究和学习了临床各常见中医内科疾病,收获颇多,在此,将自己对于应该怎样学习这门学科的一些感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多多诵读经典
中医学根植及生长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土壤,从神农尝百草谱《神农本草经》,到黄帝岐伯问答出《黄帝内经》;从仲景演《伤寒论》、《金匮要略》,到孙思邈《千金方》;从金元各大家齐鸣,到明清温病各家学派学说,数千年来,古人们前仆后继,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宝库。
中医学经典古籍浩如烟海,这都是前代医家留给后世学者的宝贵医学财富,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和研究,其理论学说及临床诊治思维方法对于如今仍然有重大的临床价值。我们作为研究生更要以严谨的态度去深入学习和诵读,通过多多诵读经典条文,不断充实自身理论基础,从而能更加全面的以中医角度去认识疾病、疾病病因病机及发展转归,更能博采众方,取各家之长,取前人经验,不断创新发展,更好的指导当代的临床实践。
二、辨证论治乃重中之重
辨证论治是为中医学之精髓及独到之处,“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首先,对疾病的辩病及辩证是疾病诊治过程中的第一步,其尤为关键,其辩病及辩证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治则、治法,是取得临床疗效与否的先决条件,所以对于疾病的诊断的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的重点,更是学习的难点。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要想辩好证,我们必须全面分析病情,掌握病证病机特
点,全面及灵活运用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如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环境、情志、饮食起居、体质等影响因素,全面而准确的作出诊断。
在明确诊断后再根据病因病机及中医理论确定治疗的治则治法,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我们必须通过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辨清疾病的标本、主次、轻重缓急,还需谨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正邪斗争,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疾病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病理特点,因此必须把握其动态变化,分阶段进行治疗。在治疗时更应注重理论指导实践,以临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拘泥于理论,刻板遵循条文,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从患者角度考虑,权衡利弊,以取得最大临床意义为目的。
三、勤于总结与思考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重点学科,也是难点学科,其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学科基础上,内容繁多是学习和记忆难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对各疾病和证型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相似病症之间的对比和鉴别以加深对各证型的理解和记忆。除了学习和记忆基础证型外,我们应多思考,学会对于变证的诊治及临症加减运用,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拓展和学习和认识疾病。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学科,也是我们中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好的临床学科,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和实践,只有我们将理论的知识打牢固,才能在日后的临床中去更好的实践、运用和发展。
第三篇:中医内科学 教学大纲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中医内科学是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本科生开设的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其他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它的学术水平反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它以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证候、证治规律及其理论的学术源流,指导中医内科临床实践,系统地反映中医临床思维和辨证论治的规律。
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内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各脏腑系统主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的证候、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知识,以及部分难治疾病、危急重症的诊治,熟悉中医内科的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程序。
第一章
总论(自学)
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任务;
熟悉中医内科学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熟悉中医内科学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的特点以及中医内科的临证方法和病历书写要求;
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第二章
感冒(2学时)
重点掌握感冒的病机,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证治方药; 熟悉“寒包火”感冒、虚人感冒的治疗要点;
了解感冒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历代沿革及其病因和预后。难点:兼挟症的症状特点和用药加减治疗。第三章
咳嗽(3学时)
重点掌握咳嗽的鉴别诊断及各类咳嗽的辨证施治;
熟悉外感咳嗽治疗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内伤咳嗽治疗重在调理肺脏功能,祛邪止咳或补肺养正。
了解咳嗽有外感、内伤之分,其病变重点在肺,而关系到他脏以及历代沿革。难点:咳嗽在肺、脾、肝、肾的症状特点和治疗用药。第四章
哮病(3学时)
重点掌握哮病以痰为主要病理因素,发作期的病理关键是痰阻气道,及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
熟悉哮病发作时当区别寒痰、热痰,重点着眼于肺、脾、肾的具体辨证治疗; 了解哮病的历代沿革。
难点:寒哮、热哮、浊哮、风哮的区别和治疗用药。第五章
喘证(3[4]学时)
重点掌握实喘与虚喘、哮病与喘证的鉴别,治疗原则和各型论治; 熟悉喘证寒热互见、虚实夹杂理论和喘脱的治疗;
了解喘证的病理机制为实喘在肺,虚喘在肺、肾两脏以及现代研究进展。难点:喘证的鉴别诊断和风寒闭肺、水凌心肺的论治。第六章
肺痈(2学时)
重点掌握肺痈的治疗大法及各个阶段的具体治法,重视排脓解毒,不能早投补敛,以免留邪;
熟悉肺痈病理演变过程各个阶段的辨证要点; 了解肺痈的历代沿革。
难点:肺痈各阶段的辨证及治疗用药。第七章
肺痨(2学时)
重点掌握肺痨的主要病机为阴虚火旺,瘵虫感染与正气虚弱导致肺痨发病的机理,以及气阴两虚、阴伤及阳的病理变化;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肺痨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以及虚中夹实的临床处理。
熟悉肺痨病位在肺,但可传及其他脏腑,尤以脾、肾为主的要点;熟悉肺痨的治则,补虚与抗痨“杀虫”的意义,重视补脾助肺的方法。
了解治疗肺痨的单方、验方及预后转归,生活调摄。难点:肺痨与虚劳的鉴别。第八章
肺胀(3学时)
重点掌握肺胀的辨治原则,以及各个证型的证治;
熟悉肺胀的病理因素是痰浊、水饮、血瘀,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肾、心等脏,后期可出现痰蒙心包、肝风内动、喘脱等变证;肺胀出现危重证候的处理。
了解肺胀的历代沿革、临床表现,并与有关病证的联系。难点:肺胀出现阳虚水泛、肺肾气虚、痰蒙神窍的辨治。第九章 痰饮(4学时)(自学)
重点掌握痰饮的定义和四饮的含义及辨治原则,以及各个证型的证治; 熟悉痰饮的病因病机,熟悉痰、饮、水、湿的区别和联系; 了解痰饮的临床表现、分类及范围。
难点:对于阳虚阴盛是痰饮的病理性质,肺、脾、肾气化失调,阳气不足为饮邪发生的病理基础的理解。
第十章
心悸(3[4]学时)
重点掌握心悸基本概念、辨证及治疗要点,掌握各证候类型的临床表现特点、治法及常用方药加减;
熟悉心悸的病因病机、主要病机转化及其诊断;
了解惊悸与怔忡的区别与联系、心悸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难点:七个证型的症状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和区别用药。第十一章
心痛(3学时)
重点掌握心痛的辨证及治疗要点,各个证候类型的辨证施治; 熟悉心痛的病因病机,熟悉诊断与鉴别诊断; 了解心痛的基本概念、转归预后及研究进展。
难点:心脉痹阻为心痛病机特点的理解和真心痛与厥心痛和胃痛的鉴别。第十二章
不寐(2学时)
重点掌握不寐的治疗原则、各证型的辨证治疗; 熟悉不寐的调摄护理;
了解不寐的病因病机,明确本病多由火热扰心及心神失养所致。
难点: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以及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型失眠的证候表现、治法及方药。
第十三章
汗证(2学时)
重点掌握汗证的治疗原则;
熟悉自汗、盗汗与脱汗、战汗的区别及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了解汗证的病因病机。难点:战汗、黄汗的概念与治疗。第十四章
血证(5[6]学时)
重点掌握血证的概念、范围、病因病机、基本治疗原则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 熟悉鼻衄、齿衄、紫斑、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的辨证论治; 了解诸种血证的预后转归、调护及出血性疾病中医现代研究进展。难点:咳血与吐血、便血与痢疾、尿血与血淋的鉴别。第十五章
痴呆(3学时)(自学)
重点掌握痴呆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掌握辨证要点和证治内容;熟悉痴呆的病因病机及其转归; 了解痴呆是老年常见病证、范围及研究进展。难点:痴呆与郁病、健忘、癫证的鉴别。第十六章
厥证(2学时)
重点掌握厥证的证治方药;
熟悉厥证的分类、历代医家对厥证的认识、中医文献中有关其分类、病因病机、病理变化及其转归的论述;
了解厥证的发病、定义、范围、调护。难点:厥证急救方法。
第十七章
痫病(2学时)
重点掌握痫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证治方药; 熟悉痫病的病因病机及其特点; 了解痫病的概念、范围、调护。
难点:痫病的病理环节和病理演变以及风痰痹阻、痰火扰心、心脾两虚、肝肾阴虚的治法方药。
第十八章
癫狂(3学时)
重点掌握癫狂的病机要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及辨证方药; 熟悉癫狂病因、病机及癫与狂的证候分类; 了解癫狂的概念、历代沿革、范围和调护。难点:癫与狂的区别和用药。第十九章
胃痛(3学时)
重点掌握胃痛的治疗原则,证治分类;
熟悉胃痛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熟悉辨证要点;
了解胃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大体范围、调摄护理、吐酸和嘈杂的辨证以及研究进展。
难点:胃痛与胃痞、真心痛的鉴别和胃痛各型的症状特点、治法、方药。
第二十章
痞满(3学时)(自学)
重点掌握痞满治疗原则、证治分类;
熟悉痞满的病因病机、辨证和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了解痞满的定义、范围、调摄护理及研究进展。难点:痞满与胃痛、鼓胀、胸痹、聚证的鉴别。第二十一章
呕吐(3学时)
重点掌握呕吐的治疗原则、证治分类; 熟悉呕吐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要点;
了解呕吐的概念、大体范围、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了解反胃的辨治大法。难点:病机要点与肝脾关系的理解。第二十二章
呃逆(3学时)(自学)
重点掌握呃逆治疗原则、证治分类;
熟悉呃逆的病因病机,熟悉呃逆的辨证和诊断要点、简易止呃的有效处理; 了解呃逆的定义,其与干呕、嗳气的区别,范围、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难点:呃逆与肺、胃、肾、肝关系的理解。第二十三章
噎膈(2学时)(自学)
重点掌握噎膈的治疗原则、证治分类;
熟悉噎膈的病因病理特点,熟悉噎膈诊断及辨证要点;
了解噎膈的定义,与呕吐、反胃的鉴别要点,范围,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难点:其发病与胃、肝、脾、肾关系的理解。第二十四章
腹痛(2学时)
重点掌握腹痛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腹痛常见证候的表现、治法、方药; 熟悉腹痛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了解腹痛的发病情况、范围。
难点:腹痛病机“不通则痛”理论的理解。第二十五章
泄泻(3学时)
重点掌握泄泻的病理关键、治疗原则以及证治分类; 熟悉泄泻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要点;
了解泄泻的定义,与痢疾、霍乱的区别,范围、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难点:泄泻各型症状特点及治法方药。
第二十六章
痢疾(5[6]学时)
重点掌握痢疾的各证型之辨证论治和疫毒痢的救治措施; 熟悉痢疾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与辨证要点;
了解痢疾的概念、传染性和流行情况、痢疾的预防和转归。难点:对病理变化的理解和各型的区别与治疗用药。第二十七章
便秘(2学时)
重点掌握便秘常见证候的特点及治法、方药; 熟悉便秘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要点; 了解便秘的定义、范围、调摄护理以及研究进展。
难点:病理性质、病机要点及病位相关脏腑等发病原理的理解。第二十八章
胁痛(2学时)
重点掌握胁痛的诊断要点、分证论治; 熟悉其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了解胁痛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及与其他病证的关系、鉴别诊断、该病的范围、调摄与护理以及现代研究进展。
第二十九章
黄疸(3[4]学时)
重点掌握黄疸病的概念及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 熟悉黄疸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黄疸的定义、历代沿革及范围、急黄的转归及预防和预后、黄疸的调护知识及研究进展。
难点:阳黄与阴黄的区别和治疗用药。
第三十章
积聚(2学时)
重点掌握积聚的治疗原则、积证与聚证各证型的辨证论治; 熟悉积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了解何为积聚,积与聚如何区别,古代文献对于积聚的认识,积聚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及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的关系,积聚的转归预后及研究进展。
难点:积聚与鼓胀、痞满的鉴别。第三十一章
鼓胀(3学时)
重点掌握鼓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证治方药; 熟悉鼓胀的病因病机、调摄护理及其转归;
了解鼓胀为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明确范围、历代沿革及研究进展。难点:鼓胀早期、中期、晚期的区别与治疗。第三十二章
头痛(3学时)
重点掌握头痛的分类、辨证与治疗要点及分证论治内容; 熟悉头痛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
了解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了解其范围、转归及研究进展。难点:头痛与郁病、失眠、健忘、眩晕的鉴别。第三十三章 眩晕(2学时)
重点掌握眩晕的病因病机,风、火、痰、虚、瘀的病理变化在眩晕发病中的作用和区别及辨证论治;
熟悉眩晕的历代沿革;
了解眩晕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
难点:各证候的症状特点、治疗方法及常用方药。第三十四章
中风(4[5]学时)
重点掌握中风的基本概念、病机要点、诊断和鉴别诊断; 熟悉中风的历代沿革、范围、辨证要点、分证论治及调护; 了解中风发病情况及其研究进展。
难点:中经络与中脏腑、闭证与脱证的鉴别。中风与痫病、厥证、痉证、口噼的鉴别诊断。
第三十五章
郁病(3学时)
重点掌握郁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辨证论治; 熟悉郁病的基本概念;
了解郁病的病因病机、调摄护理和精神治疗的重要性及研究进展。难点:郁病不同证型的辨证、治法及方药。
第三十六章
瘿气(2学时)(自学)
重点掌握瘿气的治疗原则,辨证论治;
熟悉瘿气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古今治法、转归;
了解瘿气的定义及学术源流,正确理解与西医某些疾病的关系,通过书籍、杂志、互联网等渠道了解瘿气研究的新动向。
难点:各型的辨证和方药治疗。第三十七章
痉证(2学时)(自学)
重点掌握痉证的临床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熟悉“清热解毒、养阴熄风”法治疗痉证的机理及临床研究状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转归;
了解痉证是临床常见急证、重证,痉证的范围及中、西医治疗乙脑、流脑的研究进展。难点:其与痫病、厥证、中风等病鉴别。第三十八章
颤震(2学时)(自学)
重点掌握颤震的概念、诊断依据及其与瘛疭、脑萎的鉴别要点及证治内容; 熟悉颤震的病因、病机及其转归;
了解颤震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了解其范围、预防护理及研究新进展。难点:治疗时如何使用虫类药。第三十九章
水肿(3学时)
重点掌握水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熟悉水肿的发病因素及肺、脾、肾在水肿发病中的作用,水肿的治疗原则和常用治法; 了解水肿的概念、发展为关格的转归及研究进展。难点:阴水、阳水的区别及用药治疗。第四十章
淋证(附尿浊)(2学时)
重点掌握淋证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熟悉淋证历代各种分类及教材分类关系,理解《金匮要略》、《丹溪心法》及《景岳全书》关于淋证的论述。熟悉淋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熟悉尿浊诊治要点;
了解淋证历代沿革、范围及研究进展。 难点:六淋的形成及相互关系的理解。第四十一章
癃闭(2学时)
重点掌握癃闭的分证论治;熟悉癃闭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熟悉癃闭的辨证和治疗要点、古今治法及转归;
了解癃闭的定义及学术源流,正确理解与西医某些疾病的关系及临时处理、预后调理。通过书籍、杂志、互联网等渠道,了解癃闭研究的新动向。
难点:其与淋证、关格的鉴别。第四十二章
消渴(3学时)
重点掌握消渴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熟悉消渴病的概念、并发症,消渴病发生与阴虚、燥热、血瘀的关系以及消渴病继发证的病机;
了解消渴病的预后与转归及糖尿病研究进展。难点:消渴病病机特点的理解。第四十三章
腰痛(2学时)
重点掌握腰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其常见证候的辨证论治; 熟悉腰痛的病因病机与转归;
了解腰痛的概念、发病情况、范围及相关疾病的现代治疗进展。难点:寒湿腰痛与湿热腰痛、肾阳虚与肾阴虚腰痛的区别及用药。第四十四章
关格(2学时)(自学)
重点掌握关格的辨证论治;
熟悉关格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
了解关格的概念、《内经》与《伤寒论》的论述,正确理解与西医某些疾病的关系及关格的预后。
难点:关格与癃闭、走哺、呕吐、反胃、噎膈的鉴别。第四十五章
遗精(附:阳痿)(2学时)(自学)
重点掌握遗精的总治则、辨证论治; 熟悉遗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了解遗精的概念、发病机理及历代医家的论述,正确理解与西医某些疾病的关系。掌握阳痿的证治;熟悉阳痿的病因病机;了解阳痿的概念、历代医家的论述,正确理解与西医某些疾病的关系。
难点:遗精与溢精、早泄、走阳、精浊、膏淋的鉴别。第四十六章
虚劳(4学时)
重点掌握虚劳的概念、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 熟悉虚劳的病机特点、各个证候的辨证论治;
了解虚劳的发病与气血阴阳及五脏的关系、预后及调摄护理。难点:虚劳和肺痨及一般虚证的区别与联系。第四十七章
内伤发热(3学时)
掌握内伤发热的概念、诊断及鉴别诊断,重点掌握治疗原则及主要证候的辨证论治; 熟悉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了解内伤发热的预后、调护及研究进展。
难点:内伤发热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关系的理解,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
第四十八章
疟疾(2学时)(自学)
重点掌握疟疾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疟疾的病因病机、各种证候的辨证治疗;
了解疟疾的概念、流行概况及我国对疟疾认识的沿革概况、有效单方和验方、预后及调摄护理。
难点:初疟与久疟、寒疟与热疟及疟母的区别用药。第四十九章
痹病(3学时)
重点掌握痹病的概念、诊断和鉴别诊断及辨证论治; 熟悉痹病研究的历史源流及痹病的病因病机、转归;
了解痹病与西医某些疾病的关系、预后转归、护理措施及研究进展。难点: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尪痹的区别与用药治疗。第五十章
痿病(2学时)
重点掌握痿病的概念、病机要点、转化规律、诊断及与痹证的鉴别诊断要点; 熟悉痿病的辨证论治;
了解痿病的病因、病理变化、“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和痿病与肺、脾、肾的关系,痿病的调养、调护及研究进展。
难点:“治痿独取阳明”的含义的理解。第五十一章
癌症(3学时)(自学)
重点熟悉癌症的概念、诊断及鉴别诊断;
了解癌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转归预后及预防护理。难点:各种癌症的诊断。
第四篇:中医内科学笔记
中医内科学笔记
知识提纲
上篇
总论
第一节
感冒
第一节
水肿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哮病
第二节
淋证
第四节
喘证
第一章
肺系病证
第五节
肺痈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三节
癃闭
第六节
肺痨
第七节
肺胀
第四节
阳痿
中
医
内
科
学
第八节
肺痿
第一节
心悸
第五节
遗精
第二节
胸痹
第一节
郁证
第三节
不寐
第二节
血证
第二章
心系病证
第四节
癲狂
第六章
气血津液
第三节
痰饮
第五节
痫病
第四节
消渴
第六节
痴呆
第五节
自汗
第七节
厥证
盗汗
第一节
胃痛
第六节
内伤
第二节
痞满
发热
第三节
呕吐
第七节
虚劳
第四节
噎膈
第八节
肥胖
第三章
脾胃病证
第五节
呃逆
第九节
癌病
第六节
腹痛
第一节
痹证
第七节
泄泻
第八节
痢疾
第二节
痉证
第九节
便秘
下篇
各论
第一节
胁痛
第七章
肢体经络
第三节
痿证
第二节
黄疸
第三节
积聚
第四节
颤证
第四章
肝胆病证
第四节
鼓胀
第五节
头痛
第五节
腰痛
第六节
眩晕
第七节
中风
第八节
瘿病
第九节
疟疾
第一章
肺系疾病
第一节
感冒
一、定义: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二、源流:1、《内经》提出病因和主证。
2、《伤寒论》认识到风寒感冒有轻重之别。
3、《诸病源候论》倡导时行致病。
4、《仁斋直指方》首提感冒一名。
5、《丹溪心法》认为病位在肺,提出治疗大法。
6、《类证治裁》提出时行感冒之名。
7、从温病学说兴起之后,把风热感冒纳入温病的卫分证,创立了银翘散、桑菊饮等著名方剂。
三、病因病机:
(一)发病学特点: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袭致病。
(二)病理关键:邪袭肺卫,以卫表失和为主。
(三)病理性质有寒热两类:
(四)预后良好,少有传变。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辨不同兼夹、辨虚实
(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三)、分型论治:
1、风寒束表证: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加减
4、气虚感冒:参苏饮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五、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
六、预防及预后
第二节
咳嗽
一、定义:定义: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各种因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出现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时,谓之咳嗽病。
二、源流:1、《内经》论述咳嗽的病因病理。
2、《景岳全书》明确分为外感内伤两类。提出了治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治内伤咳嗽甘平养阴为宜的著名观点。
3、《医学正传》强调调畅气机。
4、《医门法律》论述燥的病机和治法,提出温润、凉润两大方法。
5、《医宗必读》谈治疗咳嗽的动静原则。
6、《临证指南医案》进一步谈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治疗。
7、解放以后: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有关。
2、病理特点是邪干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3、病理演变:外感咳嗽的四条演变、内伤咳嗽的四条演变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外感内伤
(二)、治疗原则: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内伤咳嗽:调理脏腑、祛邪止咳
(三)、分型论治: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
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凉燥用杏苏散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平稳后可用六君子汤
2、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证: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4、肺阴亏耗证:沙参麦冬汤
五、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的鉴别、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的鉴别
六、感冒与咳嗽的疾病转化、外感内伤咳嗽的转化
第三节
哮证
一、定义: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其特征是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缓解后一如常人,重证反复发作者在缓解期亦常有气短。
二、源流:1、内经至秦汉阶段:
2、隋唐阶段:
3、宋金元阶段: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病理上专主于痰;治疗上提出了分期论治的思想。
4、明清阶段:虞抟“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
三、病因病机:
(一)病因: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
(二)病机:
1、病位在肺系,关系到肺肾。
2、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3、病理关键为痰气壅塞气道,肺失肃降。
4、病理性质: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邪实正虚
(二)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三)分证论治:
(1)发作期:
1、冷哮证:射干麻黄汤;表寒里饮者用小青龙汤;上实下虚用苏子降气汤
2、热哮期: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热盛伤阴用麦冬汤;痰气壅实用三子养亲汤
3、寒包热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危证: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2)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五、哮证与喘证的鉴别
六、哮证与喘证转化
第四节
喘证
一、定义: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严重者可致喘脱,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
二、源流:1、《内经》对喘证的症状、病因病位有详细论述。
2、《金匮要略》总结了外感喘证治疗的经验。
3、金元医家充实了内伤致喘的证治。
4、明代明确提出了虚喘、实喘的辨证纲领。《类证治裁》“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肺和肾,主要病机为气机升降出纳失常。①肺为气之主②肾为气之根
2、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①实喘在肺②虚喘在肺和肾③虚实并见
3、重证多影响到心:①心与肺②心与肾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虚实
(二)治疗原则:实:袪邪利气;虚:培补摄纳
(三)分证论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证:麻黄汤合华盖散;汗而喘不平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支饮复感外寒而喘咳用小青龙汤
2、表寒肺热证: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证: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证: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气虚耗证:生脉散合补肺汤;中气虚而腹中气坠者用补中益气汤
2、肾虚不纳证: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证:参附汤送黑锡丹、配合蛤蚧散
第五节
肺痈
一、定义: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味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热壅血瘀。初期为肺卫表证;成痈期为热壅血瘀;溃脓期为痰热与瘀血壅阻肺络,肉腐血败化脓;恢复期则为邪去正虚,阴伤气耗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三)分型论治:
1、初期:银翘散
2、成痈期: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五、肺痈与风热咳嗽鉴别
六、肺痈的预后及调摄
第六节
肺痨
一、定义:肺痨是由痨虫袭肺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轻者诸证间作,重者相继发生或兼见并存。
二、源流:
1、《内经》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即有较具体的记载,认为本病属于“虚劳”范围的慢性虚损性疾病。
2、张仲景《金匮要略》篇叙述了本病及其合并症。
3、《中藏经·传尸》已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
4、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提出病因是由“肺虫”引起。
5、朱丹溪倡导“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
6、《仁斋直指方》提出“治瘵疾,杀瘵虫”的论点。
7、元代葛可久著《十药神书》是第一本肺痨专著。
8、《医学正传》提出“杀虫”和“补虚”的两大治则。
三、病因病机:
(一)病因:感染“痨虫”、正气虚弱
(二)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影响到脾肾。
2、发病学方面,痨虫是发病的条件,正虚是发病的关键。
3、病理性质主要是阴虚。
4、病理演变:初起多阴虚,继则阴虚火旺,气阴两虚,后期阴阳两虚。
5、多生变证: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三)分型论治:
1、肺阴亏损证:月华丸
2、虚火灼肺证:百合固金丸合秦芄鳖甲散
3、气阴耗伤证: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阴阳两虚证:补天大造丸
五、肺痈与肺痨的鉴别
第七节
肺胀
一、定义: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痉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二、源流:1
病名见于《内经》。
《金匮要略》记载表现和治法方剂。
《诸病源候论》认识病理特点。
朱丹溪提出“痰夹瘀血碍气而病”。
李用粹认为治疗要分虚实。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继则累及脾肾,后期涉及于心。
2、病理关键是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3、病理因素有痰浊、水饮、瘀血。
4、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复感外邪时偏于标实、平时偏于本虚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标实:祛邪宣肺、降气化痰、温阳利水、甚或开窍、熄风、止血;本虚:补养心肺、益肾健脾
(三)分型论治:
1、痰浊壅肺证: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证: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3、痰蒙神窍证:涤痰汤;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4、肺肾气虚证: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5、阳虚水泛证:真武汤合五苓散
五、预后及调摄
第八节
肺痿
一、定义:肺叶痿弱不用,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肺燥津伤、肺气虚冷
(二)病机:虚热肺痿、虚寒肺痿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虚热、虚寒
(二)治疗原则:补肺生津
(三)分型论治:
1、虚热:麦冬汤合清燥救肺汤
2、虚寒: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
第二章
心系疾病
第一章
心悸
一、定义: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多呈发作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二、源流:
1、《内经》虽无心悸的名称,但有惊惕、惊骇、惊狂、惊惑、惊躁等名。
2、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医要略》称心悸为惊悸、心下悸、心中悸等。并以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3、宋严用和《济生方》对惊悸、怔忡的病因病机、病情演变和治法方药都有详细的记载。
4、朱丹溪进一步提出“责之虚与痰”的理论,认为“血虚”、“痰迷”、“痰火”是惊悸的主要原因。
5、清代《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脾肾。
2、病理关键为心失所养,扰动心神,心神不宁。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虚为气、血、阴、阳亏损,心失所养;实为邪扰于心,心神不宁。
4、病理转变:后期可出现心阳欲脱的危重证候。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虚当养心安神;实因瘀血,当活血化瘀;因痰热,当清热化痰
(三)分型论治:
1、心虚胆怯证:安神定志丹;痰热内扰,胃失和降,心神不安,用黄连温胆汤
2、心血不足证:归脾汤
3、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阴虚火不旺用天王补心丹;阴虚相火妄动用知柏地黄丸
4、心阳不振证:桂甘龙牡汤合参附汤
5、水饮凌心证:苓桂术甘汤;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用真武汤
6、瘀阻心脉证:桃仁红花煎合桂甘龙牡汤
7、痰火扰心证:黄连温胆汤
五、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第二节
胸痹
一、定义:胸痹是由胸中气血痹阻所引起的疾病。
临床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特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二、源流:
1、《内经》虽无胸痹一名,但其临床表现却在内经描述得相当详细。描述了真心痛的表现及预后。
2、东汉张仲景正式提出了胸痹这一名称。将胸痹的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
3、宋代《圣济总录》专列胸痹门讨论胸痹病。
4、明清时代,对胸痹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有了发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
2、素体阳虚,胸阳不振是形成胸痹的病理基础。
3、病理因素为阴寒,痰浊,瘀血相互为患。
4、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
5、病理转化可以因实致虚,亦可以因虚致实。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先治其标,后顾其本;治标常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扶正常温阳补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
(三)分型论治:
1、心血瘀阻证:血府逐瘀汤;血瘀轻者可用丹参饮
2、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证: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阴寒极盛,胸痹重证,用乌头赤石脂丸和苏合香丸
5、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6、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7、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
五、胸痹与真心痛,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的鉴别
六、胸痹与心悸的转化
第三节
不寐
一、定义: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持征的一类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在心脑,涉及到肾脾肝。
2、病理关键为阴阳失交,神不归舍,心神不宁。
3、.病理转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明确主要特征,分清虚实
(二)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虚宜补其不足,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实宜泻其有余,消导和中,清火化痰。
(三)分型论治:
(1)实证
1、肝火扰心证:龙胆泻肝汤
2、痰热扰心证:黄连温胆汤;痰食阻滞,胃中不和用半夏秫米汤加神曲、山楂、莱菔子;痰热重而大便不通者用礞石滚痰丸
(2)虚证
1、心肾不交证: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2、心脾两虚证:归脾汤;亦归脾汤、养心汤化裁同用
3、心胆气虚证: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血虚阳浮,虚烦不寐用酸枣仁汤;气血不足可用归脾汤;病后血虚肝热而不寐者,用琥珀多寐丸;心肾不交、虚阳上扰者,用交泰丸。
五、心悸与不寐的转化
第四节
癫狂
一、定义:癫狂为临床常见的精神失常疾病。癫证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为特征;狂证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詈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很难截然分开,故癫狂并称,以青壮年多见。
二、源流:
1、内经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表现特征、治疗已有较系统的记载:
2、难经提出了癫与狂的鉴别(重阴者癫,重阳者狂)、表现。
3、朱丹溪:“癫属阴,狂属阳,……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提出了癫狂与“痰”的关系。
4、明代王肯堂才将癫、狂、痫区分开来。
5、王清任首倡瘀血,开辟了活血化瘀法治疗癫狂的先河。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心(脑),涉及肝、脾、肾等脏。
2、病理因素以气、痰、火、瘀为主。
3、病理关键是神明逆乱。
4、病理性质以实证为主,病理类型有癫与狂两种。
总之:癫与狂的病机特点各有不同。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初发时宜清热涤痰、疏肝理气或安神定志;病久宜健脾益气,滋阴养血;如有瘀血,当活血化瘀
(三)分型论治:
(1)癫证
1、痰气郁结证: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证:养心汤合越鞠丸;亦可用甘麦大枣汤
(2)狂证
1、痰火扰神证:生铁落饮;阳明热盛,大便秘结,用加减承气汤;神志较清,痰热未尽,用温胆汤
2、痰热瘀结证:癫狂梦醒汤
3、火盛阴伤证: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
五、癫狂的转归预后与调摄
第五节
痫证
一、定义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其特征是发作性精神恍惚,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
二、源流:
1、内经及秦汉阶段
①最早源于《内经》∶“胎病”,癫疾,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
2、隋唐阶段,对痫证认识有较大提高。
①巢元方将痫病分为风痫、惊痫、食痫、痰痫。提出了发作周期有长有短。孙思
邈分为心痫、肝痫、肺痫、肾痫和肠痫。
3、宋元时代
在病因病机和治疗上有所发展。
①陈无择认为是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乱而病。
②朱丹溪强调痰迷心窍引发。“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孔窍”
4、明清以来,痫证认识上有较大发展。
①王肯堂首先将癫狂痫区分开来以如前述。虞抟也主张从痰论治。叶天士补充了痫病虚证的治法。王清仁补充了气虚血瘀型的治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在心、脑,涉及肝。
2、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常兼气、火、风、瘀等邪。
3、病理关键为痰聚气逆,风痰闭阻,神机失用,元神失控。
4、病理转化:病机转化决定于正气的盛衰及痰邪深浅。痫病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固难化两大特点。痫病之所以久发难愈,反复不止,正是由于胶痼于心胸的“顽痰”所致。至于发作时间的久暂、间歇期的长短,则与气机顺逆和痰浊内聚程度有关。
5、痫证日久,邪伤精气,可致心肾亏虚。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1、频繁发作者,以治标为主,着重清泻肝火,豁痰熄风,开窍定痫。
2、平时则补虚以治其本,宜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三)分型论治:
1、风痰闭阻证:定痫丸
2、痰火扰神证: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若痰火壅实,大便秘结,用竹沥达痰丸
3、瘀阻脑络证:通窍活血汤
4、必脾两虚证: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5、心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偏于肾虚者,可用河车大造丸;日久不愈见神志恍惚,恐惧,抑郁,可合甘麦大枣汤
五、癲狂痫的鉴别
六、痫的预防调摄
第六节
疾呆
一、定义:由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主要临床表现。其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顿,善忘;重则表现为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言矢颠倒,行为失常,忽笑忽哭,或不欲食,数日不知饥饿。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
(三)分型论治:
1、髓海不足证:七福饮
2、脾肾两虚证:还少丹
3、痰浊蒙窍证:涤痰汤
4、瘀血内阻证:通窍活血汤
五、预后转归及调摄
第七节
厥证
一、定义:厥证是指由于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所致的以突然发生的一时性昏倒,不知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病情轻者,一般在短时间内苏醒;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甚至一厥不复导致死亡。
二、源流:
1、《内经》论厥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以暴死为厥。
②以四末逆冷为厥。
③以逆乱为厥。
2、继承中发展,认识深化阶段。
①《伤寒论》、《金匮要略》论厥为四肢厥冷。“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厥阴篇)
②病机为阴阳不贯。“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阴篇)
3、系统认识阶段。
①《景岳全书·厥逆》总结明代以前对厥证的认识,提出以虚实论治厥证,符合临床实际。
三、病因病机:
(一)病理要点: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
(二)病理性质
有虚实两类:
1、实证病机是气血上冲逆乱,清窍壅塞。
2、虚证病机是气血虚亏,不能上荣清窍。
(三)病机转化
与体质有关:
1、气盛有余之人,容易上冲逆乱。
2、气血虚损之人,容易下陷虚脱。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气厥:
1、实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平时可服逍遥散
2、虚证: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平时可服香砂六君丸,另可加用甘麦大枣汤
(2)血厥:
1、实证: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
2、虚证:急用独参汤,继用人参养营汤
(3)痰厥:寻痰汤;痰湿化热,礞石滚痰丸
第三章
肝胆病证
第一章
胃痛
一、定义:胃痛,又称为胃脘痛,是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二、源流:
1、“胃痛”之名首见于《内经》,并且对胃痛的病因病机作了论述。《内经》诸多论述为后世治疗和研究胃痛奠定了基础。
2、张仲景《金匮要略》涉及到胃痛的论治,提出“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创立了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理中汤、吴茱萸汤,芍药甘草汤等治疗胃痛有效的方剂。
3、唐代孙思邈有九种心痛之说,但总的说来这九种心痛多指胃痛。
4、李东垣《兰室秘藏》立“胃脘痛”一门,创益气、温中、理气、和胃之法。
5、《医学正传》认为孙思邈所指的九种心痛“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6、《景岳全书》着重强调了“气滞”这一病机并主张治
以“理气为主”。
7、李中梓《医宗必读》、孙一奎《赤水玉珠》对“胃无补法”“痛无补法”提出了批评,强调要辨证治疗。
8、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
“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
经主气,络主血。”指出胃病不仅与气滞有密切关
系,而且“久痛入络”必然引起血行不畅,在治疗上施以理气活血之法。
9、林佩琴《类证治裁·胃脘痛》则概括了胃痛之寒、热、虚、实及在气、在血的病机、主症、治法。从而使本
病的辨证论治更加完善。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2、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不通则痛(实)不荣则痛(虚)
3、病理因素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4、病理演变:胃痛各型之间可以转化。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脾不统血可以转为吐血、便血;气滞血瘀、胃失和降可以转为呕吐、反胃;痰瘀壅塞胃脘可以转为噎膈。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
(三)分型论治:
1、寒邪客胃证:香苏散合良附丸
2、饮食伤胃证:保和丸;胃脘痛胀而便闭者,合用小承气汤;胃痛急剧而拒按,苔黄燥便秘,合用大承气汤
3、肝气犯胃证:柴胡疏肝散,也可用沉香降气散
4、湿热伤中证:清中汤
5、瘀血停胃证:失笑散合丹参饮;脾胃虚寒,脾不统血,可用黄土汤;失血日久,心悸少气,多梦少寐,唇白舌淡,可用归脾汤
6、胃阴亏耗证: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7、脾胃虚寒证:黄芪建中汤;寒胜而疼甚,哎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汤或理中丸;寒热错杂,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用甘草泻心汤
第二章
痞满
一、定义:痞满是由各种因素导致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的病证。以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为特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脾胃,病理要点是气机升降失常。
2、病理关键: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职。
3、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
4、病理因素有气滞、食滞、痰湿、湿热。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先虚实,后寒热
(二)治疗原则: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三)分型论治:
(1)实痞
1、饮食内停证:保和丸
2、痰湿中阻证:二陈平胃汤
3、湿热阻胃证:泻心汤合连朴饮
4、肝胃不和证:越鞠丸合枳术丸
(2)虚痞
1、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汤
2、胃阴不足证:益胃汤
第三节
呕吐
一、定义: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理要点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大类
3、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4、病理转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虚实
(二)治疗原则:和胃降逆
(三)分型论治:
(1)实证:
1、外邪犯胃证:藿香正气散;感受秽浊之气,忽然呕吐,可先吞服玉枢丹
2、食滞内停证:保和丸;积滞较多,腹满便秘,合用小承气汤;胃中积热上冲,食已即吐,口臭而渴,竹茹汤
3、痰饮内阻证:小关夏汤合苓桂术甘汤;痰郁化热,壅阻于肺,可用温胆汤
3、肝气犯胃证:四七汤(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2)虚证:
1、脾胃气虚证:香砂六君子
2、脾胃阳虚证:理中汤;呕吐日久,肝嗵俱虚,冲气上逆,用来复丹
3、胃阴不足证:麦门冬汤
第四节
噎膈
一、定义:噎膈是指吞咽时梗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时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噎虽可单独出现,又常为膈的前驱,故噎膈并称。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2、病理关键是食管狭窄,胃失通降,津液干涸。
3、病理因素有气滞、痰阻、瘀血。
4、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虚实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痰气交阻证:启膈散,津伤便秘,增液汤加白蜜
2、瘀血内结证:通幽汤;服药即吐,难于下咽,先服玉枢丹
3、津亏热结证:沙参麦冬汤;大便不通,用大黄甘草汤
4、气虚阳微证:补气运脾汤
第五节
呃逆
一、定义:气逆上部,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的一种疾病。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和胃降气平呃
(三)分型论治:
1、胃中寒冷证:丁香散
2、胃火上逆证:竹叶石膏汤;大便秘结,合小承气汤
3、气机郁滞证:五磨饮子;气逆痰阻,合旋复代赭汤、二陈汤
4、脾胃阳虚证:理中丸;呃逆不止,心下痞硬,合旋复代赭汤;中气大亏,用补中益气汤
5、胃阴不足证: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
第六章
腹痛
一、定义: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基本病理是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
2、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
3、病理因素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寒热虚实,在气在血,在腑在脏
(二)治疗原则:“通”
《医学真传》: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气;下逆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能,则妄矣。
(三)分型论治:
1、寒邪内阻证: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手足厥逆,脉微欲绝,通脉四逆汤;下焦受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暖肝煎;腹中冷痛,手足逆冷,乌头桂枝汤;腹中雷鸣切痛,附子粳米汤
2、湿热壅滞证:大承气汤
3、饮食积滞证:枳实导滞丸
4、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
5、瘀血内停证:少腹逐瘀汤
6、中虚脏寒证:小建中汤;虚寒腹痛见证较重,呕吐肢冷脉微,用大建中汤;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
第七章
泄泻
一、定义:泄泻是由于脾胃功能障碍,造成水谷停滞,清浊混杂而下,引起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
二、源流:
1、《内经》首载病名,病因有风、寒、湿、热,病位在脾、胃、大肠、小肠。
2、《难经》提出五泄。
3、隋以前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下利”。《诸病源候论》将泄与痢分开。
4、《景岳全书》提出利水法治疗泄泻。
5、李中梓提出“治泻九法”。
6、林佩琴论述五更泻的机理。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脾胃,与肝、肾、大小肠有关。
2、病理关键是脾虚湿盛。
3、病理因素以湿为主,可以夹寒、夹热、夹滞。
4、病理性质有虚实两大类
5、病理转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寒热虚实
(二)治疗原则: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三)分型论治:
(1)暴泻:
1、寒湿内盛证:藿香正气散;湿邪偏重,胃苓汤
2、湿热伤中证:葛根芩连汤;湿邪偏重,苔黄厚腻,合平胃散
3、食滞肠胃证:保和丸;食滞较重化热,枳实导滞丸
(二)久泻:
1、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脾阳虚衰,阴寒内盛,附子理中丸加吴萸,肉桂;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2、肾阳虚衰证:四神丸;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合桃花汤
3、肝气乘脾证:痛泻要方
五、泄泻与痢疾鉴别
六、泄泻与痢疾转化
七、预防
第八章
痢疾
一、定义: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好发于夏秋季。
二、源流:
1、《内经》称本病为“肠澼”。素问.大阴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2、《难经》谓之大瘕泄。难经五十七难说:“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
3、《伤寒论》称“下利”。并提出了“休息利”一说。
4、《金匮要略》称之为“热利下重”与“下利便脓血”,在治疗上提供了白头翁汤、桃花汤等有效方剂。
5、东晋葛洪以“痢”称本病,区别于一般泄泻,为后世医家所接受。葛洪首次提出“传染性”一说。
6、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立“热痢”、“冷痢”、“疳温痢”、“小儿痢”四论,立方一百零二首。
7、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称。“今之所谓痢疾者,古之所谓滞下是也”,沿用至今。
8、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痢篇》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论述痢疾的病为“湿热为本”。治疗方面提出:“壮实病宜下,虚弱老久病宜升之”。并首先提出“噤口痢“。
9、刘河间强调: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10、喻嘉言倡“逆流挽舟法”一说。
11、《顾松园医镜》治痢四忌:忌汗,忌补,忌大下,忌分利小便。
12、《医学实在易》载“奇恒痢”一证。
13、痢疾专著:孔毓礼的《痢疾论》吴道源的《痢疾汇参》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关。
2、病理要点是邪滞于肠,壅阻气血。邪蕴肠腑,气血凝滞,肠壁脂膜血络腐败化为脓血,气机阻滞,腑气不通。
3、病理性质有虚实寒热之分:
4、病理演变:由于感邪和体质的不同,可以演变成各种类型。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
(三)分型论治:
1、湿热痢:芍药汤;初起见表证者,活人败毒散
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者,葛根芩连汤;表证已减,痢犹未止,香连丸
2、疫毒痢:白头翁汤合芍药汤;神昏谵语,合用神犀丹或紫雪丹
3、寒湿痢:不换金正气散
4、阴虚痢: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5、虚寒痢: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汤
6、休息痢:连理汤;久痢顽固不愈,寒热错杂,乌梅丸;噤口痢,呕逆不食,口气秽臭,开噤散
第九章
便秘
一、定义:便秘是指粪便在肠道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的一类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胃、肝、肾有关。基本病理是大肠传导失常。
2、病理性质有寒、热、虚、实四类。
3、转归和预后: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通下
(三)分型论治:
(1)实秘:
1、热秘:麻子仁丸;兼郁怒伤肝,可另服更衣丸
2、气秘:六磨汤
3、冷秘:温脾汤合半硫丸
(2)虚秘:
1、气虚秘:黄芪汤
2、血虚秘:润肠丸
3、阴虚秘:增液汤
4、阳虚秘:济川煎
第四章
肝胆病证
第一节
胁痛
一、定义:胁,指胁肋部,在胸壁两侧,由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胁痛,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表现在胁肋,但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肾有关.2、病机要点:肝郁气滞,疏泄不利,络脉失和.3、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实为络脉不通,虚为络脉失养.4、病机转化:一是气血转化,二是虚实转化,三是疾病转化.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在气在血,辨虚实
(二)治疗原则:疏肝和络止痛
(三)分型论治:
1、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证:龙胆泻肝汤
3、瘀血阻络证: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4、肝络失养证:一贯煎
第二节
黄疸
一、定义:黄疸是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证的病证。其中以目睛黄染为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源流:
1、《内经》首创病名,奠定理论基础。
⑴病名:‘尿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平人气象论》
⑵主证:身黄,目黄,尿黄,爪甲上黄。
2、张仲景论黄,确定分类和治法。
⑴病因病机:湿邪,寒湿,瘀热。
⑵分类:黄疸,谷疸,女劳疸,酒疸,黑疸。
⑶治疗:利尿,发汗,泻下。
⑷预后:“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
3、隋唐时期,黄疸分类有发展。
《诸病源候论》将黄疸分为二十八候,并首次提出了“阴黄”、“急黄”的名称。
《千金要方》重提五疸:将黄汗易黑疸。
4、元代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将黄疸按阴黄、阳黄进行分类。
5、《景岳全书》首提“胆黄”一名。
6、《沈氏尊生书》对黄疸的传染性、严重性有认识。
7、叶天士提出了“阳主明,治在胃;阴主晦,治在脾”的著名观点。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肝胆,涉及脾胃:“脾胃不病则无湿,肝胆不病则不黄”。
2、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中以湿邪为主。仲景曰“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后世有“无湿不成疸”之说。
3、病理性质有阴阳之分:
4、病理转化与感邪及体质有关:
5、预后: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化湿邪,利小便
(三)分型论治:
(1)阳黄
1、热重于湿证:茵陈蒿汤;因砂石阻滞胆道,宜用大柴胡汤加茵陈、金钱草,郁金
2、湿重于热证: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胆腑郁热证:大柴胡汤
4、疫毒炽盛证(急黄):《千金》犀角散
(二)阴黄
1、寒湿阻遏证:茵陈术附汤
2、脾虚湿滞证:黄芪建中汤
(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1、湿热留恋证:茵陈四苓散
2、肝脾不调证: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
3、气滞血瘀证:逍遥散合鳖甲丸
第三节
积聚
一、定义:积聚是指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病症,其中积属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有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积:积累、堆积之意,引申为病气积蓄。此处指肿块明显、固定不移的病证。聚:聚集之意,有聚有散。此处指肿块不明显、时隐时现、病位不固定的病证。
二、源流:
1、《内经》首先提出病名,并对形成和治则作了探讨。
2、《难经》明确了积与聚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3、《金匮要略》记载了一些著名方剂。
4、《景岳全书》提出了攻、消、散、补四大治法。
5、《医宗必读》提出分初、中、末三个阶段治疗的原则。
6、清代:治法方药更加丰富,名贤辈出。
三、病因病机:
(一)病机关键:气滞血瘀。
(二)发病与肝脾关系密切。
(三)积聚形成与正气强弱有关。
(四)积聚的病理转归有黄疸、鼓胀、血证、昏迷。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积证治疗宜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积证初期属邪实.应予消散;中期邪实正虚,予消补兼施;后期以正虚为主,应予养正除积。
聚证多实,治疗以行气散结为主。
(三)分型论治:
(1)聚证:
1、肝气郁结证:逍遥散、木香顺气丸
2、食滞痰阻证:六磨汤
(2)积证
1、气滞血阻证: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气滞血阻较甚,兼有寒象,用大七气汤
2、瘀血内结证: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积志肿大坚硬而正气受损,可并服鳖甲煎丸
3、正虚瘀结证:八珍汤合化积丸
第四节
鼓胀
一、定义: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
二、源流:
1、《内经》:最早提出了鼓胀的病名和临床表现。
2、《病源论》:认为鼓胀的发病与感受水毒有关。成因是阳气外虚,阴气内积,脾虚作胀。亦有因大病久病,积劳成损而成者。
3、《外台秘要》:认为臌胀是由于正虚邪留,脾气虚
弱。
4、《丹溪心法》:认为是清浊相混,隧道壅塞。
5、《兰室秘藏》:认为脾胃虚弱是致病之本。
6、《景岳全书》:认为病机以气水互结为主;辨证则
寒热虚实都有。
7、李梴提出了治疗法则;喻昌、唐容川拓宽了病因;
三、病因病机:
(一)鼓胀的病理变化总属于肝脾肾损伤。
(二)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
(三)病理因素为气、血、水互结。
(四)病理变化胶痼难解,预后较差,易生变证。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标实为主者.当根据气、血、水的偏盛,分别采用行气、活血、祛湿利水或暂用攻逐之法,同时配以疏肝健脾;本虚为主者,当根据阴阳的不同,分别采取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之法,同时配合行气活血利水。
(三)分型论治:
1、气滞湿阻证: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2、水湿困脾证:实脾饮
3、水热蕴结证: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4、瘀结水留证:调营饮
5、阳虚水盛证: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
6、阴虚水停证: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
第五节
头痛
一、定义:又名头风,头疼。它既是一种常见病症,又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
二、源流:
1、《东垣十书》:按经络分类治疗头痛的开始。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根据症状和病机的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并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李东垣还是头痛分经用药的创始人。
2、丹溪心法》:朱丹溪认为头痛偏主于痰与火。他又是痰病大家,在内伤头痛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提出头痛加引经药的观点。
三、病因病机:
1、头痛可以分外感与内伤两两大类:
2、病理性质有虚实两大类
3、病位在头,累及肝脾肾三脏。
4、病理因素有风、火、痰、瘀、虚五类。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阳明头痛,多在前额及眉棱等处;
2、少阳头痛,多在头两侧,并连及耳部;
3、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
4、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
(二)治疗原则:
1、外感头痛,治以疏风祛邪为主,根据兼邪的不同,兼以散寒、清热、祛湿;内伤头痛需分虚实,虚证治当滋阴养血、益肾填精为主;实证当平肝、祛痰、化瘀。
2、引经药的应用:太阳头痛: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吴茱萸、蒿本
(三)分型论治:
(1)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大便秘结,可用黄连上清丸
3、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
(2)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
2、血虚头痛:加味四物汤
3、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
4、肾虚头痛:大补元煎
5、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
第六节
眩晕
一、定义:眩晕是指因清窍失养而出现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二、源流:
1、内经称为“眩冒”,认为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因素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与肝有关《灵枢卫气》“上虚则眩”----气血亏虚
2、张仲景从痰饮立论。
3、金元时期:刘河间主风火、朱丹溪-----无痰不作眩----痰浊
明清以来:张景岳------下虚作眩----肾阴虚、虞抟:根据肥瘦分痰湿与虚火、叶天士:主内风、张介宾-----无虚不能作眩也
4、后代医家-----瘀血有关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头(脑)、与肝、脾、肾有关。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虚多为气血亏虚、髓海空虚、肝肾不足;实多为痰浊中阻、瘀血阻络、肝阳上亢
3、病理因素有风火痰虚瘀为主
四、眩晕的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补虚:补气血、补肾精。泻实:平肝潜阳、化痰熄风、活血化瘀。调阴阳:阴虚火旺者主要滋阴降火,肝风内动者主要潜阳熄风或育阴熄风。
(三)分型论治:
1、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见目赤便秘,可选加大黄、芒硝或当归龙荟丸
2、气血亏虚证:归脾汤
3、肾精不足证:左归丸
4、痰湿中阻证:半夏白术天麻汤
5、瘀血阻窍证:通窍活血汤
第七节
中风
一、定义: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不利为主证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涡斜等症状
二、源流:
1、《内经》对中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论述
2、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首创中风的病名及临证分类法,“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3、“唐宋”年代是对病因重新认识的分水岭唐宋以前:认为“内虚邪中”以外风立论。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金元:刘河间:“心火暴甚”李东垣:“正气自虚”朱丹溪:“湿痰生热”王履:“真中风”、“类中风”明代:张景岳:“内伤积损”李中梓:“闭证、脱证”
4、清代:叶天士:“肝阳化风”王清任:“气虚血瘀”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5、晚清: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中西贯通,认识到中风是因年老体衰,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充犯脑。
三、病因病机:
1、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有关。
2、病理因素有虚、火、气、血、风、痰六端。
3、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
4、病理类型分中经络和中脏腑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中经络、中脏腑;中脏腑之闭证、脱证;闭证当辨阳闭、阴闭
(二)治疗原则: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要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要救阴回阳固脱;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三)分型论治:
(1)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真方白丸子
2、风阳上扰证:天麻钩藤饮
3、阴虚风动证:镇肝息风汤
(2)中脏腑
1、闭证
1.1痰热腑实证:桃仁承气汤
1.2痰火瘀闭证:羚角钩藤汤
1.3痰浊瘀闭证:涤痰汤;见戴阳证者,宜急进参附汤、白通加猪胆汁汤
2、脱证(阴竭阳亡):参附汤合生脉散
(3)恢复期
1、风痰瘀阻证:解语丹
2、气虚络瘀证:补阳还五汤
3、肝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第八节
瘿病
一、定义: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二、源流::《庄子.德充符》有瘿的病名
三、病因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理气化痰,消瘿散结
(三)分型论治:
1、气郁痰阻证:四海舒郁丸
2、痰结血瘀证:海藻玉壶汤
3、肝火旺盛证: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
4、心肝阴虚证: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
第九节
疟疾
一、定义: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要点:袪邪截疟
(三)分型论治:
1、正疟: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
2、温疟: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3、寒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
4、瘴疟:热瘴:清瘴汤;冷瘴: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5、劳疟:何人饮
加:耳鸣、耳聋
一、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治肝胆从实,治脾肾从虚,上宜清疏,中宜升补,下宜滋降。
(三)辨证论治:
1、肝胆火盛证:龙胆泻肝汤
2、痰火郁结证:温胆汤;痰多胸闷大便不畅,用礞石滚痰丸
3、风热上扰证:银翘散
4、肾精亏虚证:耳聋左慈丸;肾亏复为外风所乘,下虚上实,可合用本事地黄汤;肾阳不足,下肢清冷,阳痿腰酸,可用贞元饮送服黑锡丹;肾精不足,肝热内郁,用滋水清肝饮。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一节
水肿
一、定义:水肿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临床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病证。严重者可以伴有胸水、腹水。
二、源流:
1、《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
水”。水肿的治疗,提出“平治与权衡,去苑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2、《金匮要略》张仲景称为水气,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类。提出了发汗、利尿两大治法。
3、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阳水、阴水。治疗上倡导温脾暖肾,开创了补法。
4、《仁斋直指方》创活血利水法。
5、《医学入门》提出疮毒导致水肿的说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肺、脾、肾,关键在肾,基本病理变化:肺失通调,脾失转输
2、病理因素有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3、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
4、病理基础以阳气虚损为主。
5、病理转化以阳转阴、实转虚为主,虚中夹实临床多见。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三)分型论治:
(1)阳水
1、风水相搏证: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证: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证:疏凿饮子;湿热久羁,化燥伤阴,用猪苓汤
(2)阴水
1、脾阳虚衰证:实脾饮
2、肾阳衰微证: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3、瘀水互结证: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第二节
淋证
一、定义: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病证。
二、源流:
1、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
2、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3、《诸病源候论》概括了病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论述了石淋的成因。
4、唐代《千金方》、《外台秘要》将淋证归纳为石、气、膏、劳、热五淋,宋代《济生方》又分为气、石、血、膏、劳淋五种。
5、《景岳全书》认为寒热虚实都有,完善了辨证论治的内容。
三、病因病机:
1、病位:肾、膀胱,与肝脾有关
2、基本病理: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3、病理变化:热淋: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血淋:湿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石淋:湿热煎熬尿液,形成砂石;膏淋:湿热阻滞,脂液不循常道;气淋:肝气郁滞,气火郁于膀胱;劳淋:久淋伤正,湿热留恋
4、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实证——湿热、气滞;虚证——脾肾不足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三)分型论治:
1、热淋:八正散
2、石淋:石韦散;见神疲乏力,少腹坠胀,用补中益气汤加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
3、血淋:小蓟饮子;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用知柏地黄丸
4、气淋:沉香散
5、膏淋:程氏萆解分清饮;脾肾两虚,气不固摄,膏淋汤;偏于脾虚中气下陷,配用补中益气汤;偏于肾阴虚,用七味都气汤;偏于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
6、劳淋:无比山药丸;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
第三节
癃闭
一、定义: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常因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致。癃: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慢。闭:小便闭塞,点滴全无,欲解不能,病势较急暴。
二、源流:
1、“癃闭”之名,首见于《内经》,该书称其为“癃闭”或“闭癃”。〈灵枢·本输〉:“三焦者…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素问·标本病传篇》:“膀胱病,小便闭”。
2、《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淋病”和“小便不利”的记载:五苓散、猪苓汤、蒲灰散或滑石白鱼散等。
3、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载有导尿术治小便不通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导尿术的记载。
4、朱丹溪运用“探吐法”来治疗小便不通。
5、明以后,从张景岳开始将淋、癃分开,成为独立的疾病。他将癃闭分为四型。强调“气化”的重要性。
6、李用粹分为五型四法:称滋肾涤热为正治,清金润燥为隔二之治,燥脾健胃为隔三之治。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膀胱与肾,基本病理变化为膀胱气化失调。
2、病理因素:湿热、热毒、气滞及痰瘀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4、病理转化:
四、鉴别诊断及转化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1、原则:“腑以通为用”,以通利为主。
2、方法:实证--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虚证--补脾肾,助气化。
(三)分型论治:
1、膀胱湿热证:八正散;兼心烦,口舌生疮,合导赤散;湿热久恋下焦,肾阴灼伤,用滋肾通关丸;湿热蕴结三焦,用黄连温胆汤
2、肺热壅盛证:清肺饮;兼尿赤灼热,小腹胀满,合八正散
3、肝郁气滞证:沉香散;肝郁气滞,合六磨汤
4、浊瘀阻塞证:代抵当丸
5、脾气不升证: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气虚及阴,脾阴不足,参苓白术散;脾虚及肾,济生肾气丸
6、肾阳衰惫证:济生肾气丸;精血俱亏,病及督脉,香茸丸;肾阳衰惫,千金温脾汤合吴茱萸汤
附:关格
一、定义:关格是以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临床危重病证。小便不通谓之关,呕吐时作称之格。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脾肾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内蕴三焦。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攻补兼施,标本兼顾
(三)分型论治:
1、脾肾阳虚,湿浊内蕴证:湿脾汤合吴茱萸汤;水气凌心,用己椒苈黄丸;尿少或小便不通,合滋痛通关丸
2、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杞菊地黄合羚角钩藤汤
3、肾气衰微,邪陷心包证:参附汤合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若狂躁痉厥,可服紫雪丹;若心阳欲脱,可用参附龙牡汤;此外,还可用灌肠法
第四节
阳痿
第五节
遗精
一、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有梦在心,无梦在肾
(二)治疗原则:实证以清泄为主,虚证以补益为要
(三)分型论治:
1、君相火旺证: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心肾不交,火灼心阴,天王补心丹加石菖蒲、莲子心;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或用大补阴丸;心神不宁或心悸易惊,安神定志丸
2、湿热下注证:程氏萆薢分清饮;湿热下注肝经,龙胆泻肝汤;兼见胸腹脘闷,头晕肢困,苍术二陈汤加黄柏、升麻、柴胡
3、劳伤心脾证:妙香散;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心脾血虚,归脾汤
4、肾气不固证:金锁固精丸
第六节
气血津液病证
第一节
郁证
一、定义:郁证是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导致的病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二、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肝,涉及心、脾、肾。
2、病理要点是肝气郁滞,疏泄情志的功能失常。
3、病理因素有气、血、痰、火、湿、食。
4、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初起多实,以气血痰火湿食的阻滞为主;日久多虚或虚中夹实;长期迁延不愈可以转为虚劳。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疏通气机
(三)分型论治:
(1)实证:
1、肝气郁结证: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证:丹栀消遥散
3、痰气郁结证:半夏厚朴汤;痰热可用温胆汤
(2)虚证
1、心神失养证:甘麦大枣汤
2、心脾两虚证:归脾汤
3、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
第二节
血证
一、定义: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导致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
二、源流:
1、早在《内经》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人的认识。《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2、《金匮要略》对吐血、衄血、便血的辨证论治作了具体论述。并最早记载了泻心场、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沿用至今。提出了“衄家不可发汗”的明训。
3、《诸病源候论》称血病。
4、《备急千金要方》用的犀角地黄场治疗血证。
5、《济生方》对于失血的病机,则强调热盛迫血妄行为主。
6、朱丹溪对阴虚导致的出血有新的见解。
7、《医学正传》首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统称为“血证”。
8、《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9、《景岳全书》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挚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
10、《医贯》重视气血的关系,明确提出“血脱必先益气”的主张。
11、《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书,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均有许多精辟论述,提出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等,乃通治血证之大纲。
三、病因病机:
(一)病机关键: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二类。
(二)病理性质分虚实两大类
(三)失血过多,可导致气血两虚甚则厥脱。
(四)蓄积体内而成瘀血。
(五)血证的转归与三种因素有:与引起血证的病因有关、与出血量及出血速度有关、与兼见病症有关。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出血部位及脏腑病位
(二)治疗原则:治火、治气、治血
(三)分型论治:
(1)鼻衄
1、热邪犯肺证:桑菊饮
2、胃热炽盛证:玉女煎
3、肝火上炎证:龙胆泻肝汤
4、气血志虚证:归脾汤
(2)齿衄
1、胃火炽盛证: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2、阴虚火旺证: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三)咳血
1、燥热伤肺证:桑杏汤
2、肝火犯肺证: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证:百合固金汤
(四)吐血
1、胃热壅盛证: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证: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证:归脾汤;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急用独参汤
(五)便血
1、肠道湿热证:地榆散或槐角丸
2、气虚不摄证:归脾汤
3、脾胃虚寒证:黄土汤
(六)尿血
1、下焦温热证: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证: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证:归脾汤,有气虚下陷者,可用补中益气汤
4、肾气不固证:无比山药丸
(七)紫斑
1、血热妄行证:十灰散
2、阴虚火旺证:茜根散;肾阴亏虚者可用六味地黄丸
3、气不摄血证:归脾汤
五、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第三节
痰饮
一、定义: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市、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亦称“淡饮”、“流饮
”。其临床特征随饮停位置不同而异,临床有痰饮(狭义)、悬饮、支饮、溢饮等类型。
二、源流:
(一)《内经》称“积饮”。
(二)《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张仲景被后世称为痰饮病的鼻祖,他在《金匮要略》里设专篇讨论,提出“四饮”及其治法方药。这些至今仍是辨证论治的基础。
(三)自隋唐至金元,渐有痰证、饮证之分。
朱丹溪创立痰病学说,成为内伤杂病的重要内容。
杨士瀛将痰和饮的概念作了明确区分。
叶天士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大法。
三、病因病机:
(一)三焦气化失宣。
(二)肺脾肾功能障碍:1、肺脾肾障碍的生理病理;2、痰饮的生成重点在脾。
(三)病理性质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温化
(三)分型论治:
(1)痰饮
1、脾阳虚弱证: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证: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证: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证: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
3、络气不和证: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证: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3)溢饮
1、表寒里饮证:小青龙汤
(4)支饮
1、寒饮伏肺证:小青龙汤;体虚表不著用苓甘五味姜辛汤;饮多寒少,外无表证,喘咳痰稀不得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邪实正虚,饮郁化热,用木防己汤
2、脾肾阳虚证: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五、苓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的鉴别
六、痰饮的疾病变化
第四节
消渴
一、定义: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三多一少),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常因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致。
二、源流:
(一)病名始于内经,方药创于金匮。
1、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认为五脏不足、情志失调、过食肥甘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并强调体质因素在本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而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其主要的病机。
2、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有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主要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九等。
(二)隋唐宋之际,认识又有发展。
1、《小品方》有新意。
2、巢源方的观点。
3、《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重视将息与调养。
4、陈无择渐定三消分治。
(三)金元四大家的贡献
1、刘完素作三消论2、张子和3、朱丹溪4、李东垣和朱丹溪共同完成了三消分治的方案。
(四)明代以后,理论上和治疗方法上都有了较大发展
上消转重治肺、对肾更加重视、阐发命门火衰、重提三消、重视补脾生津、辨非消之渴。
1、《证治准绳.消瘅》“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2、《医学心悟》“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下消”
三、病因病机
(一)病位病机:上消在肺,火刑肺燥;中消在胃,火盛阴伤;下消在肾,阴阳失调
(二)病理要点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三)气阴两伤,阴阳俱虚。
(四)阴虚燥热,变证百出。
(五)慢性久病可导致瘀血。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三)分型论治:
(1)上消:
1、肺热津伤证:消渴方;肺热津伤,气阴两伤,用玉泉丸或二冬汤
(2)中消:
1、胃热炽盛证:玉女煎;大便秘结不行,用增液承气汤;本证亦可用白虎加人参汤
2、气阴亏虚证:七味白术散
(3)下消:
1、肾阴亏虚证:六味地黄丸
2、阴阳两虚证:金匮肾气丸
五、预防调摄
六、转归及并发症:血瘀是其重要病机之一,其中医病机以血脉涩滞,瘀血痹阻为核心,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
第五节
自汗、盗汗
一、定义: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病机总属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各,汗液外泄失常。
1、肺气不足或营卫不和,致卫外失司而津液外泄;
2、阴虚火旺或邪热郁蒸,逼津外泄。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虚当益气养阴,固表敛汗;实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三)分型论治:
1、肺卫不固证: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
2、阴虚火旺证:当归六黄汤;以阴虚为主,火热不甚,可改用麦味地黄丸
3、邪热郁蒸证:龙胆泻肝汤;热势不盛,可改用四妙丸
4、心血不足证:归脾汤
五、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鉴别
第六节
内伤发热
一、定义:是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
二、源流:金元李东垣对气虚发热的辨证及治疗做出了重要的五献,以其所拟定的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重要力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
三、病因病机:
(一)病理性质可归纳为虚、实两类。
1、气郁化火、瘀血阻滞及痰湿停聚所致者属实,其基本病机为气、血、湿等郁结,壅遏化热而引起发热。
2、中气不足、血虚失养、阴精亏虚及阳气虚哀所致者属虚。其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或因阴血不足,阴不配阳,水不济火,阳气亢盛而发热,或因阳气虚衰,阴火内生,阳气外浮而发热。
(二)病理要点总属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所致。
(三)病理转归与起病的原因、患者的体质、治疗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调理阴阳,补虚泻实
1、实证:行气、活血、化湿;
2、虚证:益气、养血、滋阴、温阳
(三)分型论治:
1、阴虚发热证:清骨散
2、血虚发热证:归脾汤
3、气虚发热证:补中益气汤
4、阳虚发热证:金匮肾气丸
5、气郁发热证:丹栀逍遥散
6、痰湿郁热证: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7、血瘀发热证:血府逐瘀汤
第七节
虚劳
一、定义:虚劳是虚损劳伤的总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
二、源流:
1、《内经》在《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可视为虚证的总纲。同时提出了虚证的分类、治疗方面的纲领。
2、《难经·十四难》论述了“五损”的症状,并提出治疗大法。
3、《金医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治疗方面突出温补脾肾,辨证论治。
4、《诸病源候论》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虚劳的多种证候及症状,提出了对五劳、六极、七伤的名称及具体内容。
5、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对虚劳的理论认识及临床治疗都有较大的发展。重视脾胃,长于甘温补中。朱丹溪重视肝肾,善用滋阴降火。
6、明代张景岳对虚劳的病因、证候及论治均作了全面的归纳论述,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则。
7、《理虚元鉴》是一本虚劳专书,对虚劳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及护理均有较详细的论述。著名的“理虚三本”就是他提出的。
8、清代吴澄《不居集》对历代研究虚劳的资料做了比较系统的汇集整理,是研究虚劳的有价值的参考书,三、病因病机:
(一)病损部位以五脏为主。
(二)病理性质为气血阴阳的亏耗,纯属虚症。
(三)病理关键在于脾肾。
(四)气血阴阳的亏损五脏各有所侧重。
(五)虚劳的转归预后与体质强弱,脾肾功能,病因情况,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气虚:
1、肺气虚证:补肺汤证
2、心气虚证:七福饮
3、脾气虚证:加味四君子汤
4、肾气虚证:大补元煎
(2)血虚:
1、心血虚证:养心汤;亦可用归脾汤
2、肝血虚证:四物汤;干血瘀结,新血不生,羸瘦,可同服大黄庶虫丸
(3)阴虚:
1、肺阴虚证:沙参麦冬汤
2、心阴虚证: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证:益胃汤
4、肝阴虚证:补肝汤
5、肾阴虚证: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证:保元汤
2、脾阳虚证:附子理中汤
3、肾阳虚证:右归丸
六、预后及调摄
第八节
肥胖
第九节
癌病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
第一节
痹证
一、定义: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疾病,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重着、麻木、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胀灼热、僵硬变形为临床特征。轻者病在肢体,重者侵犯内脏。
二、源流:
1、《内经》:有专篇讨论痹症。对痹证的贡献有四:病名;病因;分类;病理演变。
2、《金匮要略》:将痹症称为历节亦有专篇讨论。
3、《诸病源候论》:巢元方认为体虚受邪是痹症的发病基础。
4、《千金要方》:收载了较多的痹症方剂,常用的独活寄生汤即首载于此。
5、宋金元明:严用和称“白虎历节”;朱丹溪称“痛风”;王肯堂根据表现称“鹤膝风”,“鼓槌风”。
6、李中梓论述三痹的治疗
7、叶天士对久痹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用虫类药物搜风通络。
三、病因病机:
(一)病机要点是病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
不畅,不通则痛。
(二)病理因素有风、寒、湿、热、痰、瘀几种。
(三)病理演变:痹症初病多实,久则虚实夹杂。容易出现三种病理变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祛邪通络
(三)分型论治:
(1)风寒湿痹:
1、行痹:防风汤;邪有化热之象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2、痛痹:乌头汤
3、着痹:薏苡仁汤;风寒湿不明显者,可用蠲痹汤
(2)风湿热证: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热毒炽盛化火伤津,可用五味消毒饮合犀黄丸
(3)痰瘀痹阻证:双合汤
(4)肝肾两虚证:补血荣筋丸;日久,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可选独活寄生汤
第二节
痉证
一、定义: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二、源流: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邪壅经络证:羌活胜湿汤;寒邪较甚,项背强急,肢痛拘挛,用葛根汤;风邪偏盛,栝蒌桂枝汤
2、肝经热盛证:羚角钩藤汤
3、阳明热盛证: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
4、心营热盛证:清营汤
5、痰浊阻滞证:导痰汤
6、阴血亏虚证: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第三节
痿证
一、定义: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瘫痪的一种病证。痿者萎也,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
二、源流:
1、《内经》论痿颇详:论述了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治痿大法,提出了“痿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命名和分类;并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著名观点。
2、《丹溪心法》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疗原则。
3、《景岳全书》提出虚证治法。
4、叶天士认为痿证乃“肝肾肺胃四经之病”
三、病因病机:
1、病变在筋脉肌肉,根源在五脏虚损。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外感温邪、湿热导致者属实;内伤所致的脾胃虚、肝肾虚者属虚。且常见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机。
3、病理因素有温邪、湿热、瘀血。
4、本病虚多实少,热多寒少;肾虚为本,肺热为标;阳明失职,尤常参见。
5、病理转化及预后:外感致痿,邪祛正复,多数预后较好;内伤致痿,病程漫长,其间多夹热、夹痰、夹瘀,治愈难度较大,预后较差。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实证宜祛邪和络;虚证宜扶正补虚
1、治痿独取阳明:①补益后天;②“取”者,取去阳明之热邪,即清阳明之热。
2、痿病不可妄用风药。
(三)分型论治:
1、肺热津伤证:清燥救肺汤
2、湿热侵淫证:加味二妙散
3、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痰多或脾虚湿盛,六君子汤
4、肝肾亏损证:虚潜丸;病久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用鹿角胶丸、加味四斤丸;热甚者,可去锁阳,干姜,或用六味地黄丸加牛骨髓、鹿角胶、枸杞子;阳虚畏寒,加右归丸
5、脉络瘀阻证: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瘀血久留,可用圣愈汤送服大黄庶虫丸
六、预后调摄及研究进展
第四节
颤证
一、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风阳内动证: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
2、痰热风动证: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
3、气血亏虚证:人参养荣汤
4、髓海不足证: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
5、阳气虚衰证:地黄饮子
第五节
腰痛
一、定义:腰痛—是指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一侧或两侧或腰脊当中,常因肾虚邪客腰部,导致血气运行不畅,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
二、源流:
1、《内经》首先提出肾与腰痛的关系。
2、《金匮要略》创“肾着病”,立寒湿腰痛治法。
3、《七松岩集》提出腰痛分虚实。
4、《证治汇补》倡导补肾为先,分标本虚实。
三、病因病机:
1、病理要点:
病在经络,根源在肾。肾虚为发病的基础。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实证腰痛的机理是邪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虚证腰痛的机理是经脉失于濡养。
3、虚为肾虚,实非肾实。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虚:补肾壮腰;实:袪邪通络
(三)分型论治:
1、寒湿腰痛:甘姜苓术汤(肾着汤);肝肾虚损,气血亏虚,独活寄生汤加附子
2、湿热腰痛:四妙丸
3、瘀血腰痛:身痛逐瘀汤
4、肾虚腰痛:
肾阴虚:左归丸;相火偏亢,可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虚苏腰痛,阴阳俱虚,阴虚内热,杜仲丸
肾阳虚:右归丸;无明显阴阳偏盛者,青娥丸;房劳过度而致肾虚腰痛,可用河车大造丸、补髓丹
第五篇:中医内科学考试
1、如何根据痰的色、质、量、味辨别咳嗽的病性?
6、如何根据痰的色、质、量、味辨别咳嗽的病性?
11、如何根据痰的色、质、量、味辨别咳嗽的病性?
16、如何根据痰的色、质、量、味辨别咳嗽的病性?咳而少痰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者多属湿痰、痰热、虚寒;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寒;痰黄而稠者属热;痰白质黏者属阴虚、燥热;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属虚寒;咯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如脓血相兼,为痰热瘀结成痈;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者,多属心肺阳虚,气不主血;咳痰者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的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2、诊断:胸痹(心血瘀阻证)
症候分析:该患者年过半百,肾气自半,精血渐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阳不振,阳气不宣,血行无力,久而成瘀,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心胸刺痛,痛引肩背,每于夜间发作,乃为瘀血致痛的特点;瘀血阻滞则胸阳不展而见胸闷;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则心悸;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皆为瘀血之证。证机概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川芎 桃仁 红花 赤芍 柴胡 桔梗 枳壳 牛膝 当归 生地 降香 郁金 甘草
3、水肿(肾阳衰微证)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水寒内聚、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常用药:附子 肉桂 巴戟天 仙灵脾 白术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牛膝
4、水肿(脾阳虚衰证)
证机概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厚朴 白术 木瓜 木香 草果仁 大腹皮 附子 白茯苓 干姜 甘草)
5、消渴的治疗原则?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
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
6、湿邪于黄疸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湿邪即可以从外感受,亦可以自内而生。如外感湿邪疫毒,为湿从外受;饮食劳倦或 病后郁阻湿滞,属湿从内生。由于湿邪壅阻中焦,脾胃失健,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致胆汁输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目黄、肤黄、小便黄之病证。由于致病因素不同及个体素质的差异,湿从热化则为阳黄,湿从寒化则为阴黄,因此《金匮要略》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7、积聚癥就是积,癥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多为脏病,形成的时间较长,病情一般较重;瘕就是聚,瘕聚是指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多为腑病,病史较短,病情一般较轻。
8、头痛外感头痛: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多属实证内伤头痛: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之,多属虚证
归经病位1.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2.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3.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连及于耳4.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
引经药:太阳头痛选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选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选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选吴茱萸、藁本等。
9、泄泻与痢疾泄泻与痢疾: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便脓血,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而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便脓血,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
10、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区别
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内伤发热一般有气、血、阴、阳亏虚或气郁、血郁、湿阻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史。无感染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外感发热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不减。发热程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差异。初起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症。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者居多。
11、中脏腑闭症与脱证
闭症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禁不开、俩手握固、肢体强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觉之侯,临床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此外,还有阴竭阳亡之分,并可相互关联。闭症常见于骤起,脱证则由闭症恶变转化而成。并可见闭外脱之侯。
12、试述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在水肿发病中的意义。水肿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肺主一身之气,有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风邪犯肺,肺气失于宣畅,不能通调水道,风水相搏,发为水肿。脾主运化,有布散水精的功能。外感水湿,脾阳被困或饮食劳倦等损及脾气,造成脾失转输,水湿内停,乃成水肿。肾主水,水液的输化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开阖作用。久病劳欲,损及肾脏,则肾失蒸化,开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则为水肿。
13、水肿与鼓胀的鉴别。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部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晄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名词解释:
1:郁证: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2:哮病:是一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3:胸痹: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4: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病轻者在短时间内苏醒,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5: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吐常同时发生,故合成呕吐。
6:眩晕: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同时并见而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7: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8: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9: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亦称血病,失血。
10: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咳而少痰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者多属湿痰、痰热、虚寒;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寒;痰黄而稠者属热;痰白质黏者属阴虚、燥热;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属虚寒;咯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如脓血相兼,为痰热瘀结成痈;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者,多属心肺阳虚,气不主血;咳痰者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的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7、诊断:胸痹(心血瘀阻证)
症候分析:该患者年过半百,肾气自半,精血渐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阳不振,阳气不宣,血行无力,久而成瘀,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心胸刺痛,痛引肩背,每于夜间发作,乃为瘀血致痛的特点;瘀血阻滞则胸阳不展而见胸闷;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则心悸;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皆为瘀血之证。证机概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川芎 桃仁 红花 赤芍 柴胡 桔梗 枳壳 牛膝 当归 生地 降香 郁金 甘草
8、水肿(肾阳衰微证)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水寒内聚、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常用药:附子 肉桂 巴戟天 仙灵脾 白术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牛膝
9、水肿(脾阳虚衰证)
证机概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厚朴 白术 木瓜 木香 草果仁 大腹皮 附子 白茯苓 干姜 甘草)
10、消渴的治疗原则?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
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
6、湿邪于黄疸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湿邪即可以从外感受,亦可以自内而生。如外感湿邪疫毒,为湿从外受;饮食劳倦或 病后郁阻湿滞,属湿从内生。由于湿邪壅阻中焦,脾胃失健,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致胆汁输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目黄、肤黄、小便黄之病证。由于致病因素不同及个体素质的差异,湿从热化则为阳黄,湿从寒化则为阴黄,因此《金匮要略》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7、积聚癥就是积,癥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多为脏病,形成的时间较长,病情一般较重;瘕就是聚,瘕聚是指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多为腑病,病史较短,病情一般较轻。
8、头痛外感头痛: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多属实证内伤头痛: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之,多属虚证
归经病位1.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2.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3.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连及于耳4.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
引经药:太阳头痛选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选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选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选吴茱萸、藁本等。
9、泄泻与痢疾泄泻与痢疾: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便脓血,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而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便脓血,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
10、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区别
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内伤发热一般有气、血、阴、阳亏虚或气郁、血郁、湿阻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史。无感染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外感发热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不减。发热程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差异。初起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症。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者居多。
11、中脏腑闭症与脱证
闭症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禁不开、俩手握固、肢体强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觉之侯,临床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此外,还有阴竭阳亡之分,并可相互关联。闭症常见于骤起,脱证则由闭症恶变转化而成。并可见闭外脱之侯。
12、试述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在水肿发病中的意义。水肿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肺主一身之气,有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风邪犯肺,肺气失于宣畅,不能通调水道,风水相搏,发为水肿。脾主运化,有布散水精的功能。外感水湿,脾阳被困或饮食劳倦等损及脾气,造成脾失转输,水湿内停,乃成水肿。肾主水,水液的输化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开阖作用。久病劳欲,损及肾脏,则肾失蒸化,开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则为水肿。
13、水肿与鼓胀的鉴别。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部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晄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名词解释:
1:郁证: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2:哮病:是一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3:胸痹: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4: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病轻者在短时间内苏醒,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5: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吐常同时发生,故合成呕吐。
6:眩晕: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同时并见而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7: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8: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9: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亦称血病,失血。
10: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咳而少痰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者多属湿痰、痰热、虚寒;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寒;痰黄而稠者属热;痰白质黏者属阴虚、燥热;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属虚寒;咯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如脓血相兼,为痰热瘀结成痈;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者,多属心肺阳虚,气不主血;咳痰者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的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12、诊断:胸痹(心血瘀阻证)
症候分析:该患者年过半百,肾气自半,精血渐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阳不振,阳气不宣,血行无力,久而成瘀,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心胸刺痛,痛引肩背,每于夜间发作,乃为瘀血致痛的特点;瘀血阻滞则胸阳不展而见胸闷;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则心悸;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皆为瘀血之证。证机概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川芎 桃仁 红花 赤芍 柴胡 桔梗 枳壳 牛膝 当归 生地 降香 郁金 甘草
13、水肿(肾阳衰微证)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水寒内聚、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常用药:附子 肉桂 巴戟天 仙灵脾 白术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牛膝
14、水肿(脾阳虚衰证)
证机概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厚朴 白术 木瓜 木香 草果仁 大腹皮 附子 白茯苓 干姜 甘草)
15、消渴的治疗原则?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
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
6、湿邪于黄疸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湿邪即可以从外感受,亦可以自内而生。如外感湿邪疫毒,为湿从外受;饮食劳倦或 病后郁阻湿滞,属湿从内生。由于湿邪壅阻中焦,脾胃失健,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致胆汁输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目黄、肤黄、小便黄之病证。由于致病因素不同及个体素质的差异,湿从热化则为阳黄,湿从寒化则为阴黄,因此《金匮要略》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7、积聚癥就是积,癥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多为脏病,形成的时间较长,病情一般较重;瘕就是聚,瘕聚是指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多为腑病,病史较短,病情一般较轻。
8、头痛外感头痛: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多属实证内伤头痛: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之,多属虚证
归经病位1.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2.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3.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连及于耳4.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
引经药:太阳头痛选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选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选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选吴茱萸、藁本等。
9、泄泻与痢疾泄泻与痢疾: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便脓血,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而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便脓血,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
10、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区别
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内伤发热一般有气、血、阴、阳亏虚或气郁、血郁、湿阻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史。无感染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外感发热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不减。发热程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差异。初起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症。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者居多。
11、中脏腑闭症与脱证
闭症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禁不开、俩手握固、肢体强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觉之侯,临床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此外,还有阴竭阳亡之分,并可相互关联。闭症常见于骤起,脱证则由闭症恶变转化而成。并可见闭外脱之侯。
12、试述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在水肿发病中的意义。水肿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肺主一身之气,有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风邪犯肺,肺气失于宣畅,不能通调水道,风水相搏,发为水肿。脾主运化,有布散水精的功能。外感水湿,脾阳被困或饮食劳倦等损及脾气,造成脾失转输,水湿内停,乃成水肿。肾主水,水液的输化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开阖作用。久病劳欲,损及肾脏,则肾失蒸化,开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则为水肿。
13、水肿与鼓胀的鉴别。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部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晄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名词解释:
1:郁证: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2:哮病:是一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3:胸痹: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4: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病轻者在短时间内苏醒,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5: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吐常同时发生,故合成呕吐。
6:眩晕: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同时并见而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7: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8: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9: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亦称血病,失血。
10: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咳而少痰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者多属湿痰、痰热、虚寒;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寒;痰黄而稠者属热;痰白质黏者属阴虚、燥热;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属虚寒;咯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如脓血相兼,为痰热瘀结成痈;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者,多属心肺阳虚,气不主血;咳痰者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的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17、诊断:胸痹(心血瘀阻证)
症候分析:该患者年过半百,肾气自半,精血渐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阳不振,阳气不宣,血行无力,久而成瘀,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心胸刺痛,痛引肩背,每于夜间发作,乃为瘀血致痛的特点;瘀血阻滞则胸阳不展而见胸闷;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则心悸;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皆为瘀血之证。证机概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川芎 桃仁 红花 赤芍 柴胡 桔梗 枳壳 牛膝 当归 生地 降香 郁金 甘草
18、水肿(肾阳衰微证)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水寒内聚、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常用药:附子 肉桂 巴戟天 仙灵脾 白术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牛膝
19、水肿(脾阳虚衰证)
证机概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厚朴 白术 木瓜 木香 草果仁 大腹皮 附子 白茯苓 干姜 甘草)20、消渴的治疗原则?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
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
6、湿邪于黄疸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湿邪即可以从外感受,亦可以自内而生。如外感湿邪疫毒,为湿从外受;饮食劳倦或 病后郁阻湿滞,属湿从内生。由于湿邪壅阻中焦,脾胃失健,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致胆汁输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目黄、肤黄、小便黄之病证。由于致病因素不同及个体素质的差异,湿从热化则为阳黄,湿从寒化则为阴黄,因此《金匮要略》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7、积聚癥就是积,癥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多为脏病,形成的时间较长,病情一般较重;瘕就是聚,瘕聚是指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多为腑病,病史较短,病情一般较轻。
8、头痛外感头痛: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多属实证内伤头痛: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之,多属虚证
归经病位1.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2.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3.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连及于耳4.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
引经药:太阳头痛选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选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选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选吴茱萸、藁本等。
9、泄泻与痢疾泄泻与痢疾: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便脓血,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而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便脓血,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
10、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区别
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内伤发热一般有气、血、阴、阳亏虚或气郁、血郁、湿阻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史。无感染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外感发热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不减。发热程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差异。初起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症。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者居多。
11、中脏腑闭症与脱证
闭症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禁不开、俩手握固、肢体强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觉之侯,临床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此外,还有阴竭阳亡之分,并可相互关联。闭症常见于骤起,脱证则由闭症恶变转化而成。并可见闭外脱之侯。
12、试述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在水肿发病中的意义。水肿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肺主一身之气,有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风邪犯肺,肺气失于宣畅,不能通调水道,风水相搏,发为水肿。脾主运化,有布散水精的功能。外感水湿,脾阳被困或饮食劳倦等损及脾气,造成脾失转输,水湿内停,乃成水肿。肾主水,水液的输化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开阖作用。久病劳欲,损及肾脏,则肾失蒸化,开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则为水肿。
13、水肿与鼓胀的鉴别。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部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晄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名词解释:
1:郁证: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2:哮病:是一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3:胸痹: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4: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病轻者在短时间内苏醒,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5: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吐常同时发生,故合成呕吐。
6:眩晕: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同时并见而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7: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8: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9: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亦称血病,失血。
10: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