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湛江市2013年八年级第二学期6月月考思想品德、历史试卷
湛江市2013年第二学期八年级6月月考
思想品德、历史试卷
说明:1.本试卷为思想品德、历史两科合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60分。
2.本试卷共8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小题。
3.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4.请考生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满分100分)
下列第1-20小题为历史试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50分);21-45小题为思想品德试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涂黑。
1.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抗日战争的胜利
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景象,这主要由于 A.自然灾害严重
C.苏联撤走专家
B.“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3.“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窖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A.①②③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D.三大改造的教训
4.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②苏联撕毁合同 ③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④急于求成
C.①③④
D.①②④
B.②③④
5.人民公社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C.政社合一不利于经营管理 A.亚非会议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D.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B.日内瓦会议 D.中美建交 6.观看右图,图片中的情景应最早在下列哪次会议或事件中出现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7.“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 A.孙中山和毛泽东 C.毛泽东和邓小平
B.孙中山和邓小平D.刘少奇和邓小平
思想品德、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8.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将周恩来总理作为封面人物,是因为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万隆会议的召开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0.握手是一种礼仪,但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都赋予这个动作丰富的内涵。40年前中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就美国而言,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处于劣势
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D.只有联合中国,世界才能和平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C.与中国友好交往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 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1.“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观点出自
12.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五大”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13.对联折射了社会生话,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
放之后的是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14.在活动课上,小强为下面这张购物票证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正确的是
①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 ②这一张布票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③这是当时人们买布所需要的票证 ④这一张布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思想品德、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D.十三中全会 15.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意义重大的转折性会议,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A.七届三中全会
B.八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A.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18.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4.9%。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③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提高 A.①②
B.③④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C.②③
D.①④
19.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因为
A.他经历了“三起三落”
B.他主张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 D.他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B.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中共十五大 C.农产品展销会 C.李源潮 C.7.5级
D.文化艺术博览会 D.张德江 D.8.0级 C.他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A.中共一大、中共七大 C.中共七大、中共八大 A.华裔交流会 A.李克强 A.6.8级
20.形成毛泽东和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两次会议是
21.2013年4月10日,首届中国(广东)—东盟合作____在湛江举行。
B.海洋博览会 B.习近平B.7.0级
22.2013年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3.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____地震。
24.2013年 1月14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____。
A.吴文俊袁隆平B.郑哲敏王小谟 C.谷超豪孙家栋 D.师昌绪王振义
25.2013年3月28日,我市市委书记刘小华部署社会建设工作时强调,要全力推进社会建设,努力创造“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为五年崛起提供强大社会支撑。这说明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开的 C.要先履行义务,才能享受权利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D.可以先分享权利,再履行义务
26.2013年4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强诚信建设,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实施“黑名单”制度,公布失信食品企业名单,促进行业自律。这
思想品德、历史试卷第3页(共8页)A.能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C.侵犯了消费者的依法求偿权
B.说明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维护食品安全 D.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7.在我们国家,一些人在生存和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有的还没解决温饱,有的处于最低的生活保障线,对待这些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应当 A.关爱他们,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B.不闻不问,帮助他们的是国家、政府、社会的责任 C.少管闲事,因为我们自己就是弱势群体 D.关心同情,让他们在竞争中成为强势群体
28.2012年9月24日,四川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重庆市原副市长、市公安局原局长王立军徇私枉法、滥用职权、受贿案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原来的“打黑英雄”如今成“阶下囚”,表明
A.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C.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罪加一等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9.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30周年,也是第十二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本次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之所以要弘扬宪法精神,是因为宪法
A.是最严厉的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B.是我国最根本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C.是我国法律的总和,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D.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0.开放异地高考,是为了进一步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升学问题,让非户籍地考生享有与本地考生相同的高考资格。当前,全国各省市先后出台异地高考方案细则,2012年12月30日,广东异地高考方案也正式公布。对此,下列看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体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B.体现关爱社会弱势人群
D.侵犯了本地考生的受教育权 C.说明受教育是我国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31.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并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而是解决纠纷的最后方式和手段。在以下情形中,你认为最适宜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的是 A.佳佳父亲以佳佳不随父姓为由,拒不支付抚养费 B.某班同学因数学老师上课拖堂准备状告该老师 C.小虎因同桌给他取“绰号”,与同桌发生激烈争吵 D.小丽购买的图书有缺页现象,要求书店予以更换
32.自从山寨手机粉默登场以来,中国忽然刮起了一股山寨风。一时间,山寨电脑、山寨服装、山寨电影、山寨春晚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山寨产品的行为 A.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 C.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B.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D.侵犯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
33.小强在影剧院看电影时,兴奋之余,不禁手舞足蹈,大声叫好,引起了周围观众的不满,周围观众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下列选项不能反驳其观点的是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B.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集体的利益 C.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为所欲为 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得到他人的许可
思想品德、历史试卷第4页(共8页)34.从2008年春季起,湛江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135万多名学生免缴杂费、课本费,全年直接减轻群众负担5.56亿元,义务教育迈进真正意义的免费教育新时代。这一举措
A.是分清正义和非正义行为的标准 C.保证义务教育的学生都能成才
B.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D.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将被杜绝
35.在电白见义勇为而受伤的湖南青年蒋东先,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茂名团市委为了关心英雄,弘扬正气,保送他免费入读市技工学校。团市委的做法 A.表明公民承担责任后必有回报
B.要求中学生要勇敢地同违法犯罪分子搏斗
D.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绝对公平C.能激励我们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36.广东珠江台的《今日关注》是广东省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经这一栏目的曝
光,很多悬而未决的维权事件都迎刃而解。这体现出 A.公民的监督权已超越了有关部门的能力 B.新闻曝光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比法律有效 C.新闻媒体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有效途径 D.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监督的唯一渠道
37.广东省政府政风行风热线——《民声热线》开办以来,群众反映的问题迅速得到有效解决,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民声热线》成了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监督岗”。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有利于公民有效行使监督权
B.搭建了一个政府与群众沟通的平台
C.有利于政府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效率 D.使政府工作人员不必再深入基层,联系实际
38.教育兴则湛江兴,教育强则湛江强。为在2015年前实现教育强市的目标,全市至2015年,创强总投入预计41亿元。教育创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 A.人身权利
B.义务教育权
C.知识产权
D.受教育权
39.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苹果公司在售后服务中针对中国用户实施双重标准行为遭到曝光。苹果公司的这一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 A.维护尊严权
B.财产所有权
C.自主选择权
D.依法求偿权
40.《常回家看看》歌中唱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那怕是帮助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那怕是帮助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以上歌词表明,儿女回家在精神上给父母慰籍,丰富父母的精神生活,是在 A.采取措施,努力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B.经常听取父母的意见,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 C.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担负父母的一切生活费用和赡养费用
41.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之所以强调公平是因为 A.维护公平就能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B.社会合作需要公平
D.维护公平才能解决现实中的所有问题
42.2012年9月,日本政府非法“购买”钓鱼岛的闹剧发生后,我国各地纷纷举行“保钓”示威活动。然而,也有极少数人借爱国之名,砸日系车、日资商场。这种砸日系车、日资商场的行为、思想品德、历史试卷第5页(共8页)A.是抵制日贷的爱国行为,情有可原 C.是正义行为,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①曾在我国任足球教练的米卢
B.自觉维护了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D.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 ②正在监狱服刑的中国人 43.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
③长期居住在国外但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④原来具有中国国籍,现在已取得外国国籍的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4.右图中“问题食品”的生产者
①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权 ②违背了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 ③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④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5.近年来,我们国家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导致这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的原因有 ①国家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 ②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③在全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④有关企业或者个人诚信和法制观念缺失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其中46、47小题为历史试题,第46小题16分,第47小题14分,共30分;第48-50小题为思想品德试题,其中第48、49小题为简答题,第48小题7分,第49小题8分,共15分;第50小题为论述题,15分,合计30分。46.(16分)【共筑中国梦】
材料一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研究所高之国博士认为: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中国的兴衰荣辱与海洋密切相关:唐朝的繁荣、宋代的经济兴盛、明朝以后的“海禁”、清朝末期的挨打、近代海防危机和现代海洋权益之争等无一不折射出海洋对于我们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材料二2009年《环球》杂志有文章称:____________(事件)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海上力量发展的高峰。„„中国人真正深入思考海权问题,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外敌坚船利炮的入侵,使得相当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和官员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并由此关注海权。一时间,中国海上力量出现了短暂的“复兴”。……改革开放后,海洋问题和海权概念,又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外界因素也成了刺激社会思想的重要动因。近30年来发生在中国周边海域的一系列事件,都使海洋、海权等问题在中国社会的热度不断升温。
材料三2009年《国际先驱导报》杂志有文章指出:海权观影响海域战略,西方扩张性的海洋文化注定了其对外侵略殖民的海洋政策,中国农耕文明相对内敛带有更多和平的色彩。
思想品德、历史试卷第6页(共8页)调查发现,有79%的受调查者认为海权就是中国依法享有的海洋权益,包括在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内航海、养殖、捕捞、开采油气和矿产资源的排它性的权力,而仅有15.9%的受调查者认为海权是控制海洋的权力。恰恰相反,西方社会则普遍认为海权无非是控制海洋的权力。
阅读上述材料,综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各举一例证明材料的观点。(4分)(2)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中“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海上力量发展的高峰”指的是什么事件?说明你的理由。(2分)
(3)据材料二,概要指出改革开放后海洋问题和海权概念又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两个主要原因。(4分)
(4)据材料三,概要指出中西方海权观的主要差异是什么?据此你认为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关键是什么?(6分)
47.(14分)《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阅读上述材料,综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1分)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1分)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果?(2分)
(2)依据材料
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2分)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2分)
48.材料:丁某和方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楼上丁某的卫生间从去年起就漏水,楼下方某常上去找丁某:“请你们家找人把卫生间修一修吧!”可丁某却说:“这不关我们家的事,请你不要来打扰!”僵持了很久,楼下方某自己买了厕所用具,要求楼上丁某换上,可丁某就是
思想品德、历史试卷第7页(共8页)不同意。他认为自己家的卫生间修不修是自己的权利,别人管不着。(1)丁某的做法是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4分)(2)请你给楼下的方某出个主意,以解决他遇到的麻烦。(3分)
49.在中山古镇,女童不幸坠楼,在千钧一发之际,湛江“过路哥”邓加天成功接住女童,但英勇负伤。“广州最美公交司机”吴志宏突发心肌梗赛,仍忍痛靠边停车,安排乘客换乘……他们用行动践行了“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传送了爱,传达了善,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1)在邓加天、吴志宏等人身上体现了哪些社会正能量?(2分)(至少列举两个以上)(2)请结合材料,运用八年级所学知识,谈谈中学生应怎样做一名传递“正能量”的使者?(6分)(至少从三个方面作答)
50.材料一:漫画《染色馒头》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反映的现象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3分)
(2)你认为染色馒头事件反映的是什么道德问题?它有何危害?(4分)
(3)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有何好的建议?(8分)(从国家、社会、个人角度思考)
思想品德、历史试卷第8页(共8页)
第二篇:湛江市2013年第二学期八年级6月月考思想品德、历史答案
湛江市2013年第二学期八年级6月月考
思想品德、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满分100分)
下列第1-20小题为历史试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50分);21-45小题为思想品德试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涂黑。
1-5 BBBCA
21-25 ABBBB6-10 CCBDD26-30 DADBD 11-15 DBDAC 31-35 AADBC 16-20 ABCDB 36-40 CDDDC 41-45 CDBA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其中46、47小题为历史试题,第46小题16分,第47小题14分,共30分;第48-50小题为思想品德试题,其中第48、49小题为简答题,第48小题7分,第49小题8分,共15分;第50小题为论述题,15分,合计30分。
46.(1)正面举例: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使唐文明更加繁荣辉煌;(或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设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海外贸易兴盛。)(事件与理由各1分,共2分)反面举例: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国家的落后。(事件与理由各1分,共2分)
(2)明代的郑和下西洋。(1分)郑和下西洋时间长、规模大、航程远。(1分)
(3)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外部因素的刺激。(4分)
(4)中国人普遍认为海权就是中国依法享有的海洋利益,西方社会则普遍认为海权就是控制海洋的权力;(4分)更新海权观念、强化海权意识,维护海洋权益。(说出其中一条即可)(2分)
47.(1)最高利益:实现国家工业化;(1分)规划:五年计划;(1分)成果: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面貌,建立了工业体系。(2分)
(2)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2分)
(3)兴奋的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2分)前后重心: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后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分)
(4)①以经济建设中心;②遵循经济规律;③坚持改革开放。(2分,答2点即可)
48.(1)不正确。(1分)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应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必须遵守法律规定。(3分)
(2)方某应先与丁某协商,若协商不成,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到法院去起诉邻居丁某。(3分)
49.略。
50.(1)安全保障权、知悉知情权、自主选择权。(3分)
(2)反映的是诚信缺失的问题。(1分)人企业机关等缺乏诚信,就会产生信任危机,其结果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已,不讲诚信,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就难以在社会立足。(3分)
(3)①国家有关部门应完善立法,加大检查监督管理;②生产者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生产合格产品;③销售者应诚信经营,杜绝假货;④消费者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配合执法部门与制假售假行为作斗争。(8分)
第三篇: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学期试卷分析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学期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卷面分值为100分,其中客观题59分,主观题41分.考试时间共50分钟,采用闭卷形式。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试题注重能力培养,渗透德育,坚持以课标为准绳,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降低难度,紧跟时代,突出实践,使学生联合会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学会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下面就考试试卷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该试卷的出题出题范围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一课至第十课的内容,试卷知识覆盖面大,侧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客观题:第一题是单选题目,分值20分,每题2分。该题难度低,侧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学生对常识性内容的识记能力与掌握。第二题目是多选题,分值18分,每题3分,难度适中,侧重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常识性知识识记能力。第三题是判断题,但要求改错,分值21分,每小题3分。考察学生的辨别能力。
主观题:案例分析10分,情境探究15分,实践与探究16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与理论综合实践能力,侧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总体看来,试题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能够达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试卷分析:
从统计分析来看,我校八年级学生的平均分为70分,其中,80分以上38人,70——79分有31人,60——69分17人,不及格人数14人。成绩呈现的特点是:处于70分以上的人数最多。
三、试卷失误原因分析
1、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特别是一些重点、热点的时事。
2、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即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也不会把课本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
3、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本试卷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可有些同学思考的过于拘泥,思路较狭窄,而导致失分。
4、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不能从设问和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导致答案偏离设问指向。如不仔细审题,就会领会不到题的内在意义,从而很粗糙的作答,很难答到点子上。
四、今后教学建议及措施
1、强化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考试命题方式是灵活的,但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知识。设问可能非常灵活,答案却可能非常简单,教材知识不熟悉,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即使审题准确,也难得高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抓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成长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问题,依据所学课本知识,进行深层次及多角度思考是很多有名的政治教师成功之所在,这也是政治教师必备的素质。在平时,应要求学生多收集整理一些与教学重点知识相关的资料,根据教材所学,指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坚持问题带考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尽量运用政治学科的专业用语,做到格式正确.语言规范,紧扣问题,条理清晰。
总之,在今后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ww w.Y k j.CoM文章 来源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上册下半学期月考试卷
六一学校2013—2014学第一学期
八年级历史摸底考试题
命题人:艾怀伟 审题人:李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中国人民100多年的反侵略斗争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时刻教育着我们“勿忘国耻,以史为戒”。下列哪块浮雕不适合这个主题()A.抗日战争 B.五四运动 C.虎门硝烟 D.渡江战役 2.帝国主义的炮卢惊醍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你知道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清咸丰十一年(1861)设立安庆内军械所,为安庆机械工业之始。是中国依靠自己力量建立的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也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发起。中国的民族工业也在这一时期兴起,在何时中华民族工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清朝末年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4.2007 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A.李鸿章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5.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15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戊戌变法 ⑥义和团运动 ⑦辛亥革命
A.①②④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⑦ D.④⑤⑥
6.“人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关天培抗英 D、左宗棠收复新疆 7.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B、三民主义 C、马列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2005年4月29日,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与到大陆访问的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会谈,并发布了新闻公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9.毛泽东、朱德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的中心内容是()A、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夺取政权 B、开展土地革命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10.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报复中国的虎门销烟 B.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 C.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D.保护鸦片正常贸易
11.下列有关右图所反映的事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事件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得以和平解决
B.该事件是在全国掀起抗日浪潮下发生的C.此事件的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事件发动者之一,为国家的统一作出贡献
12.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刘伯承的大规模攻袭皖、鄂东和豫南,是一件令人大感忧虑之事。”他们所指的是
A.渡江战役 B.淮海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平津战役 13.下列观点,出自严复的《天演论》的是()
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④“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4.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影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 B.报纸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发行 C.轮船只出现于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 D.照相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15.“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法国大作家雨果讲的事情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16.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轮船招商局
D.汉阳铁厂 17.“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甲午”指的是哪一年?()
A.1893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6年 18.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最能体现作者描述状况的是某不平等条约中的哪项规定()A.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划定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D.割占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19.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中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相对应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20.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活跃荧屏。下列历史影片中,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走向共和》 ④《火烧圆明园》 ⑤《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④⑤③ D.③④⑤①②
21.能够到北京大学就读是很多青年学子的理想,它创办创办之初的名字是()A.太学 B.京师大学堂 C.同文馆 D.国子监
22.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容。下列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中提出“实业救国”的是()A.康有为 B.荣宗敬 C.陈独秀 D.张謇
23.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了救国救民,抛头颅,洒热血。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的精神,下列人物中不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
A B C D 24.长征中“四渡赤水”的历史作用是()
A.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B.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C.结束了长征 D.使红军损失过半 25.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6.“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曾提出类似的思想主张()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7.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形容的是那一场战役()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台儿庄战役
28.“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你认为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面哪一个人()
A B C D
29.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传唱着《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歌曲,这些歌曲所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是()
A.歌颂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政 D.抗日救亡 30.下列事件中第一次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的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长征 D.北伐战争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
31.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图二:公车上书
图三:《民报》 图四:《新青年》 请回答:
(1)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的共同影响是什么?(6分)
(2)上述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的什么特点?(2分)
(3)请你说说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影响?(3分)
32.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是在哪一事件中提出来的?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4分)
(2)从材料二中看,6月以后,该事件的形势和前一阶段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什么?(4分)33.材料一:
材料二:在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取得了辉煌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歼灭(毙伤俘及受降)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国民党军队毙伤敌军228.2万人。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八年中,中国军民伤亡达2100万人,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1000亿美元。
(1)材料一是小华同学去南京某纪念馆参观时拍下的一张照片,请根据这张照片看出该馆是为纪念什么事件而修建的?这个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4分)
(2)根据材料二,请你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两则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34.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42年移居台湾、1895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出东交民巷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 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你想一想: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中哪项规定有关?(6分)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3分)
(3)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定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30:DABBC DBDCB CCABC DBBAC BDAAB DCCDB 31.(1)事件: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填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
共同影响: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2分)
(2)近代化探索特点: 先学技术,再学政治,最后学思想文化(或者军事,再学政治,最后学思想)(2分)
(3)对中国的影响: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1句给1分)(3分): 32.(1)事件: 五四运动(或填 五四爱国运动)(2分)
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2分)
(2)变化: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军转变为工人,斗争主要以罢工为主(2分)
(3)影响: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答对一句只给两分)(4分)
33.(1)事件: 南京大屠杀(2分)战争 抗日战争(2分)
(2)原因:国共合作的浴血奋战(只要答到国民党和共产党两者的作用即可)(2分)
(3)启示: 珍爱和平;只有民族团结才能战胜一切;(开放式题,只要从反战争或者和平两方面点到即可,但价值观要正确)(2分)
34.(1)《南京条约》(1分):割香港岛给英国;(1分)
《马关条约》(1分):割台湾给日本;(1分)《辛丑条约》(1分):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 人居住;(1分)(6分)
(2)《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分)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3分)
(3)落后就要挨打(2分)
第五篇: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评价 此次期末试卷,含四个大题,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填表题、材料分析题。试卷以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为依据,注重了双基,强调了能力的考查。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试题难度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在本学期学习的效果。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其试题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开放性思维的能力。试卷还对时政知识加以考查,突出了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对学生卷面答题的质量抽样分析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如下: 1、重大时政知识积累欠缺。单选题中的1、4、5三个小题虽取材于社会热点新闻,学生答的相对不好,这足以说明学生对时事政治不够关心,还需要培养学生关心时政新闻的习惯。 2、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判断题的第8题错误率较高,很多同学单凭个人感觉答题,忽视了基础知识是答题遵循的依据。“竞争的积极作用”很容易被同学所不解,但学习过程中如若对这一基础知识掌握清楚就不会答错。还有材料分析第2题中有关对“诚信”概念的理解,对“善意的谎言”的理解这两个问题都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察,很多同学只是对其进行片面的个人分析,并没有运用教材所学的知识,这样是得不到高分的。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3、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即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也不会把课本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台起来,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这种现象在材料分析题里体现最为明显。例如材料4题,表面看上去脱离教材知识点,其实在材料中隐含着相关的知识点,是关于“如何履行承诺”的知识点,此题是理论与实际巧妙相结合才能答得恰到好处的。 4、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第三大题,这道填表题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可有些同学思考的过于拘泥,思路较狭窄,而导致失分。 5、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不能从设问和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导致答案偏离设问指向。材料第5题是涉及到“竞争与合作”中的知识。如不仔细审题,就会领会不到题的内在意义,从而很粗糙的作答,很难答到点子上。 三、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针对这次考试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觉得教师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强化基础知识训练。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是根本,判断题错的原因大多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一环扣一环,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材料分析题也就更难了。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稳扎稳打,适当综合,分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归类和疏理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迁移、重组和整合。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考试命题方式是灵活的,但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知识。设问可能非常灵活,答案却可能非常简单,教材知识不熟悉,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即使审题准确,也难得高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抓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成长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时政热点、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问题,依据所学课本知识,进行深层次及多角度思考是很多有名的政治教师成功之所在,这也是政治教师必备的素质。在平时,应要求学生多收集整理一些与教学重点知识相关的资料,根据教材所学,指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坚持问题带考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注重对学生应试技巧能力训练,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习惯。审题、解题、答题、表述、书写的规范和完整,既是考试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在讲练当中,对规范应长抓不懈,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尽量运用政治学科的专业用语,做到格式正确.语言规范,紧扣问题,条理清晰。 4、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要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处理好两个转变: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变为“学习者为中心”,以“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既要重视改革“教法”,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和培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思想,才可能收到“一石三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