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人称转述、缩句做题方法
第三人称转述句的做题方法
一直以来让大家感觉没有抓手,这种题型有三种提法: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引述句变转述句,第三人称转述。这包含三种情况,说话人转述,听话人转述,旁观者转述,我们所提到的转述一般就指旁观者转述,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单人称 变标点,变人称。
例如:老师说:“明天我有事,不来上课了。”(2)双人称 多人称
例如: 小明对小刚说:“放学你等我一会,我写完作业再走。” 方法:谁说话谁用“他”,另一个用人名。祈使句加个“让”。小明对小刚说,放学让小刚等他一会,他写完作业再走。
例如:小明对小刚说:“放学小李找我有事,我不和你一起走了。”(3)问句
问句转述要变成陈述句,转述意思,不转述语气。重复人称要去掉。例如:老师问小明:“你作业写了么?
老师问小明作业写没写。(4)方位变化 距离较远
例如:老师对小明说:“明天让你家长来学校一趟。” 老师对小明说,明天让小明家长去学校一趟。(5)听话人转述(不常见)
老师对我说:“明天让你家长来学校一趟。” 老师对我说,明天让我家长去学校一趟。
其实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创设语言情景,把自己作为转述的对象,当别人问你,刚才某某对某某说什么了,那你自己思考该如何传话就可以了。
缩句的做题方法
原则: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1、修饰、限制成分要删掉。
一般“的”“地”前边的部分,表示时间、地点、数量、程度(非常,十分)、状态(如“从兜里掏出”,“用线绑住”等2、3、4、5、6、“着、了、过”不能删。(表示时态)兼语成分要保留。
专有名词不能删。(专有名词及习惯用语)连续动作要保留。(一般“得”后边的部分)
例如:妈妈委托叔叔送一封信。
例如:解放大路 埃菲尔铁塔 老鼠 老虎 他捡起一颗石子迅速地扔出去。
第二篇:第三人称转述句
一、改变人称;
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
三、看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练习题: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
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5、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7、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
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标准答案:
1、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怎么帮得了我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小宁到哪里去了?妈妈找了他一整天。
5、妈妈说,她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叫我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
隔壁 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7、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她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她答应把我 的借给许小燕。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她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老师有事,叫他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起找,他找得见。
第三篇:改第三人称转述句的方法
该第三人称转述句的方法: 1.冒号、引号前不变。2.冒号、引号变逗号。
3.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或“她”)。4.第二人称“你”是谁变成谁。5.第三人称是谁换成谁。
第四篇: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1.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5.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7.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我也要一本书!” 8.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9.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10.老师对小明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11.妈妈对我说:“你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1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13.一个同学对我说:“借我一只笔。”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1.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5.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7.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我也要一本书!” 8.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9.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10.老师对小明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11.妈妈对我说:“你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1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13.一个同学对我说:“借我一只笔。”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8.爸爸感冒了,他说:“明天我要去医院看病。” 29.他说:“我明天去电影院看电影。”
30.房东太太说:“我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我高兴得不得了……但我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
31.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32.桑恩喊道:“我在学校。” 33.小高对我说:“你早就明白了嘛。” 34.他对李光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35.他说:“我家有三只小狗。”
36.她说:“昨天我爸爸给我买了一双新鞋。” 37.小明骄傲的说:“我考了一百分。” 38.张东对陈华说:“我来帮你。”
40.爸爸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8.爸爸感冒了,他说:“明天我要去医院看病。” 29.他说:“我明天去电影院看电影。”
30.房东太太说:“我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我高兴得不得了……但我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
31.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32.桑恩喊道:“我在学校。” 33.小高对我说:“你早就明白了嘛。” 34.他对李光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35.他说:“我家有三只小狗。”
36.她说:“昨天我爸爸给我买了一双新鞋。” 37.小明骄傲的说:“我考了一百分。” 38.张东对陈华说:“我来帮你。”
40.爸爸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第五篇:扩句缩句第三人称
缩句、扩句 转述句
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繁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也就是把那些修辞手法都去掉,在缩句中,要注意的原则有三条: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你缩出来的句子要符合以下的6个基本句式的其中一个: 谁是什么 谁干什么 谁怎么样
什么是什么 什么干什么 什么怎么样 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
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2.保留必要的成分。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3.“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在宽敞的教室里上着课”,如果缩成“ 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4.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应当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 “在……中”
等,在句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5.补语的处理
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如:“潇潇的春雨落在我们的身上。”应缩成“春雨落在身上”。若缩成“春雨落”则意思不明了。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张晓楠
发表作文后,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晓楠高兴”。6.不改变句子的语气
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 应缩成“他想睡吗?”
7.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以下句子如何缩句?
1、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桑娜补帆。/桑娜补破帆。)
2、那座宽敞的新房子是第一小学的教师办公室。(/新房子是教师办公室。)
3、花丛中有一只只蝴蝶在飞舞。(花丛中有蝴蝶飞舞。/蝴蝶在飞舞。)
4、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是队伍。)缩句练习
1.我班李明同学认真地完成了当天的作业。2.我们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3.我忍不住叽叽地笑出声来。
4.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5、霸王龙就是非常凶猛的肉食动物。
6、剑龙的尾巴上有四支剑一样的尾刺。
7、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了。
扩句:顾名思义,与缩句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
1、鲜花盛开了。
一朵朵鲜花在原野里盛开了
2、小华做操。
小华在操场上做儿童广播体操。
3、秧苗生长。
田里的秧苗正在生长
4、汽船开得快。
江上的汽船开得像火箭一样快。
5、星星眨眼。
天上的星星快乐地眨眼。
6、同学们在听课。
同学们专心地在听黄老师的课。
二、扩句。
1、喜讯传到学校。
1、这个激动人心的喜讯很快传到我们学校。
2、脸蛋上印着酒窝。
2、小花的脸蛋上印着两个可爱的小酒窝。
3、人们挥舞着鲜花。
3、人们用力地挥舞着手中的鲜花。
4、爸爸是工人。
4、我的爸爸是一名优秀的技术工人。
5、我制订学习计划。
5、我在家里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
6、柳条拂动着水面。
6、细细的柳条轻轻拂动着水面。
7、我去动物园。
7、我乘车去河对岸的动物园。
8、体育馆有运动员。
8、天河体育馆有许多运动员。
转述句: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 ”要改 为第三人称“ 他 ” 或“ 她 ”。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 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把引述内容改为转述句中,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1.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3.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5.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7.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我也要一本书!
8.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6.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7.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8.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二、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2、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3、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4、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三、把引述句转为陈述句。
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2、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3、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4、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5、鲁迅在回信中:“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6、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7、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8、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9、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10、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
11、齐威王对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12、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13、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