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纯清7月29日领导干部大会讲话

时间:2019-05-15 09:1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袁纯清7月29日领导干部大会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袁纯清7月29日领导干部大会讲话》。

第一篇:袁纯清7月29日领导干部大会讲话

袁纯清7月29日在山西省领导干部

大会上的讲话

其妙语连珠,掷地有声,其广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深刻的思考、精辟的见解、朴实的文风、直率的谈吐,反响强烈,好评如潮。

他指出,发现就是发展;思想有多远,发展就有多远;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境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资源有限,创造无限;积极性和创造力是最大的生产力。

他提出,加快转型发展,要实现‚灵巧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既要‚有中生有‛,用资源换资本、换技术、换市场、换项目,又要‚无中生有‛,用胆气和才智把握大势,用发散思维激活要素,在创意中开创新的产业大天地。他倡导政府部门克服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概括的‚父爱情结‛,少点管制,多点服务;少说不能办,多说怎么办。他提倡干部要有点 ‚罗文精神‛,不怕困难,着力执行,决战决胜;勤思勤为不懈怠、脚踏实地不漂浮、立说立行争朝夕。

两万六千字的讲话,洋洋洒洒,一气呵成,通篇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和智慧的火花。有干部统计,他在讲话中提到40多个新词语、新概念,令大家耳目一新。他的讲话稿成为人们争相索取和传阅的抢手品。更有一些部门和单位把他的讲话进行翻印,人手一册,认真学习,广泛宣传。

袁纯清在山西宣传部门调研时说:‚新闻舆论宣传要思考在前,宣传在先,宣传不能滞后。宣传要先吹冲锋号,少放‘马后炮’。‛

宏图大略振聋发聩,催人奋进

7月29日,山西召开县级以上700多人参加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袁纯清指出,作为欠发达省份,转型发展是摆在全省面前的一道最紧迫、最现实的课题。他明确提出,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定位是,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他提出了山西‚十二五‛主要经济发展目标,GDP、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五个翻番。袁纯清深刻指出,全面转型是山西的必由之路,加快跨越是山西的必然选择。当前,山西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发展不足,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新产业发展和新项目储备不足,面临的最紧要问题是干部队伍对大发展思想准备不足。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袁纯清对山西经济社会的了解、把握和定位,堪称深刻、到位、精确,使全省上下对未来发展,眼前一亮,群情振奋。

把脉施方,治晋方略掷地有声

袁纯清提出,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是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是跨越发展的主要依托,也是统筹兼顾、互促互动、有机统一的发展战略。他用‚四个化‛指点出了山西转型和跨越发展的现实途径。

关于工业新型化,他认为,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煤炭不仅是能源资源,也是碳材料资源,更是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资本。山西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不仅要挖好煤,还要用好煤,更要延长煤产业链条,重点发展煤化工的精细化工,发现以煤为基构的新产业,用节能、环保、低碳、清洁的方法发展煤化工,依托煤炭资源优势,以企引企、以资引资、以商招商,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在一些优势领域占领制高点。农业现代化,就是利用特有的农产品禀赋,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着力推进县域工业化,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出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关于市域城镇化,袁纯清指出,要形成以‚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的城镇空间布局,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促互动。关于城乡生态化,他提出了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的构想。

太原古城将变脸国际都市

袁纯清指,在中部六省中,唯有山西省内尚未形成具有区位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山西地处中部六省最北端,尚处于雏形中的太原经济圈。因此,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山西转型的重中之重。根据山西省既有的思路,打造太原城市群和都市圈、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乡统筹,是推进山西省城镇化和经济转型发展的三大命脉。

目前,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开展的19项调研课题中,袁纯清书记勇挑责任,亲自牵头《山西城镇化推进战略研究》,他说,要把太原经济圈打造成为中部经济的发展动力引擎,还要将太原这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打造成国际大都市。

旅游强省,重新定位

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给山西留下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大文章开启了序言。在忻州调研时,袁纯清书记特别强调:发展旅游产业潜力巨大,后发优势明显。五台山既是一部厚重的佛教史,又是一部丰富的建筑史,魅力无限、价值无限,要保护好、利用好,更好地彰显魅力、展现价值。在转型发展中,以五台山景区为中心,把握旅游消费集中性、集约性的特点,把握人们对放松身心、快乐身心、修养身心的追求,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政策力,以开阔视野和国际标准,以人文五台山为核心价值,建设风光五台山、休闲五台山、会展五台山,打造礼佛、观景、游览、休闲、会展一体化的高品质服务业集群,使五台山成为国内外最负盛名品牌。并以点带面,带动文化旅游强省的建设。

扩大改革开放,激活全社会创造活力

袁纯清指出,转型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必须义无反顾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方位实施开放引进战略,把‚造船出海‛与‚借船出海‛结合起来,让劳动、知识、资本、管理的活力竟相迸发。要树立‚发现即发展、开放即发展、招商即发展‛的观念,充分利用山西交通、政策、土地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实行定点式、跟进式、持续式的精细化招商引资,围绕重点项目采取人对人、点对点、企对企的有效办法,大力引进高端制造、电子、生物等新型产业和轻型产业。西出娘子关、南越黄河,到东部、南部发达地区去寻找商机,使山西主动融入到长三角、环渤海湾、珠三角经济圈和黄河金三角区域。

重提解放思想 倾心本领建设

他谆谆告诫各级领导干部,思想有多远,发展就有多远。在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再次吹响解放思想的冲锋号,冲破一切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思想心结和体制障碍,在转型和跨越的大道上劲跑。

他要求各级党政官员要从煤炭依赖中解放出来,从政府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内陆经济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守成求稳的心态中解放出来,时刻保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对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规则保持高度的敏感,在发展理念、发展速度、发展模式上不停歇地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勇于走在时代前列,强化直接入轨、后来居上、三步并作两步走的紧迫感,摒弃四平八稳、留有余地的思维方式,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背水一战、跨越发展。

袁纯清认为,发展转型,关键是干部要转型。他对干部提出的总要求是,提升素质、加强能力、从严管理。具体要求领导干部要有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结合的本领、敢闯的勇气、学习的自觉、高尚的操守。

网络问政,谢网民一片挚诚

据传,袁纯清在陕西工作期间经常上网,有时会回复网上与他有关的留言,遇到实名网友的留言,他常常会让秘书跟对方沟通。他说,网络是沟通、理解的便捷桥梁。

6月25日,他通过官方媒体网站致信网民朋友:我一踏上三晋大地,就看到许多网友的留言。从中感受到大家对山西发展的热切关注,也感到对我本人的关心。我衷心感谢网友的一片挚诚。他表示,浏览大家给我的留言,凡对我的工作提出建议的,我会在工作中积极加以采纳,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意见的,我会努力加以注意和改正,对反映的一些问题或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我已责成省委社情民意办公室和有关部门认真加以研处。我真诚欢迎大家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加强彼此间的对话沟通,既欢迎大家一如既往地为山西发展建真言、献良策,更欢迎大家对我的工作给予监督和帮助,携手开创山西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时间新华网山西吧甚至省外吧,跟贴如潮,一天数以千计。网民们深被袁纯清的工作激情和人格魅力所感染、所鼓舞。用一位长期主政山西的省级老同志的话讲,袁纯清主政山西,必将引领五种新风,一是博学广识之风,二是勤勉务实之风,三是能为敢当之风,四是勇争人先之风,五是清明廉洁之风,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指日可待!

第二篇:袁纯清干部大会讲话

以转型发展为主线

为实现山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努力奋斗 ——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7月29日)

袁纯清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

省委认为,山西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着眼“十二五”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从山西省情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必须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动员全省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埋头苦干,为开创富民强省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省委、省政府提出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把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作为战略重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合山西实际。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回升稳步向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要成果,煤炭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

了我们。“十五”末的2005年,山西GDP在全国排第16位;2009年排全国第21位,先后被广西、内蒙古、陕西、江西、天津超过,四年后退五位。从人均看,我省2005年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9%,排全国第15位,2009年为85.5%,下降3.5个百分点,后退两位。从增速看,“十五”期间我省GDP年均增长13.3%,而“十一五”前四年年均增长l0.5%,在中部和周边均排末位。从城乡居民收入上看,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排全国第23、22位,数量和增速在中部均排末位。毗邻的内蒙古,人口比我省少987万,2O02年到2009年GDP年均增长18.7%,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经济总量从2006年起超越我省,2009年比我省多出2360.1亿元,同时煤炭产量和发电量均超过我省。

我省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新产业发展和新项目储备不足。尽管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了很大决心,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产业结构单一化重型化的问题依然突出,支柱产业大多属于传统低端产业,新的增长点不多,新兴产业项目不足,而且产业链条短、规模小,高端产品少。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财政收入增长呈放缓趋势。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十一五”前四年也落后于中部和周边省份,年均增长排最末一位。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中部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全省新开工项目3684个,在建项目5915 个,分别居全国第19、21位,在中部居末位。从“十一五”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看,新型工业化水平、第三产业比重、城镇化率、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等指标离目标值还

商文化,有着共和国重要能源基地的承载,更有着3400万勤劳智慧的三晋儿女。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的历史趋势,面对工业化跃升期、城镇化加速期、节能环保攻坚期、新技术革命成长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期的时代特征,全面转型是山西的必由之路,加快跨越是山西的必然选择。走遍三晋大地,所到之处,我们无不被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的愿望和激情所感动,无不为这块黄土地的丰富资源、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所振奋。在7月23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大家一致表示,要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开放创新,奋力进取、拼搏争先,在中部崛起和全国竟相发展格局中再造一个新山西。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顺应转型发展的时代潮流,登高望远谋划未来发展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在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中,转型发展是基础,安全发展是保障,和谐发展是目标。只有转型发展,才能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提高发展的价值链,才能实现发展的跨越。转型迫在今天,跨越时不我待,必须抓住今天,把握明天,否则我们就会犯历史性错误。

第一,转型发展是世界潮流。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跨越进步,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大转型。谁能及时转型、成功转型,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英国依靠技术进步转向工业立国,成为跨越两个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领头羊。上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拐点时期,美国把信息技术转向民用领域,把高科技作为主攻方向,一

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今后发展代价就会越来越大、空间就会越来越小、道路就会越走越艰难,并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八个加快”的要求,为我们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并将在“十二五”规划中成为制定政策和布局项目的战略重点。各省区市都把加快转型,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作为面向未来的首选之举。广东首先提出“腾笼换鸟”,吉林最近提出转型“大举措”,湖南提出弯道超车,一场新的发展赛跑,围绕转型全面展开。

第三,转型发展是山西的根本出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累计产煤110亿吨,净调出80亿吨。山西在享受煤炭红利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格局令全省深思,为世所关注,转型发展亟待全面破题。

——我省产业结构不合理,还没有完全走出资源供应的老路。单一的产业结构,过度依赖煤炭产能扩张的增长方式,使山西经济脆弱性突出,大起大落成为难以摆脱的痼疾。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使山西两次受到重创。究其原因,一是能源重、化工轻。虽然长期定位于能源重化工基地,但是化学工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不仅很低而且不断下降,1998年为9.78%,2009年为5.8%。资源转化更多地停留在煤电等初级过程,进入到煤化工、精细化工层面的不多。2006年国家发改委核准山西1500万吨煤化工指标,到去年煤化工实际产量为990万吨,其中尿素、PVC等传

间呈减少趋势。加上其他地区煤炭产量大幅度增长,国家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对高耗能行业严格控制,能源需求增长将逐步进入相对平稳期,降低传统能源份额是必然趋势。同时要清醒认识到,在现有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速越高,结构重型化、不协调、不安全的问题越突出,发展的成本、代价和难度都在增大。2009年我省GDP占全国的2.2%,而能源消耗却占到4.3%以上。尽管“十一五”我们能够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但只是低水平的,万元GDP二氧化硫、COD、烟尘、粉尘排放分别是全国平均值的2.61倍、1.23倍、3.47倍、3.72倍。

第四,转型发展是更好更快的发展。转型发展不是推倒重来,是对原有发展的扬弃,是一个整合、提升、深化、创新的过程,是发展的发展。具体到山西,就是要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初步加工向资源深度开发、深度加工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传统产业一枝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最终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我省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一个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实质性提升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要把转型发展作为全省工作的主题和主线,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跨越,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省委常委会认为,我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定位是,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

希望也在煤。煤炭不仅是能源资源,也是碳材料资源,更是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资本,山西的工业新型化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围绕煤来展开和推进的。我们不仅要挖好煤,更要用好煤;不仅要做好煤炭本身的文章,更要做好煤炭延伸发展的文章;不仅要开发好地下资源,更要开发好地上资源。概括起来就是: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首先要提升煤炭产业的整体水平,提高煤炭开采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煤炭洗选率,推动煤炭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实现煤炭本身的高效绿色安全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快提升焦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研发设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合理化、高级化拓展,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做一篇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市场的大文章。具体讲,重点抓好七条路径:

路径之一是围绕传统产业实行循环化,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传统产业的潜力在循环、希望在循环、发展在循环。循环经济既是一个产业生态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随着新技术开发由低端产业链到高端产业链,获得更高比较效益的过程。结合山西产业特点,要强化两个理念:一是全循环。就是在政策上,把循环经济作为基本的市场准入标准、技术原则和生产方案,用已经认知

观。三是煤焦油。全省每年可产煤焦油320万吨(以焦炭产量8000万吨算),同时可产粗苯80万吨。煤焦油加工成沥青,产值达30多亿元,制成超高功率电极,产值可达2000亿元;粗苯加氢生产为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后,产值达40多亿元,做成己二酸、己内酰胺等精细化工产品,可达140多亿元。南非索萨尔公司已生产出300多种煤化工产品。山西煤化工研发力量在全国是比较强的,要依托国家级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资源优势、资本优势、资信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把技术链、产品链、资本链、利益链统一起来,建立煤化工技术联盟,大力推进煤炭上下游产业的整合,以煤层气、焦炉煤气、劣质煤为重点,发展节水型煤化工,实现优势互补、优势嫁接、优势放大。要抓好潞安煤制油、晋煤甲醇制油等标志性项目的建设,发展一批百万吨级的新型煤化工项目和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路径之二是围绕煤炭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实现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的转变。山西是煤炭大省,也是煤机大市场。特别是资源整合后,全省有584座矿井需进行机械化升级改造,煤矿装备需求预计达500至700亿元。我省煤炭装备制造业规模小、高端产品少。全国煤机领域2009年销售收入451亿元,我省约占1/10。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而煤机制造是我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所在。我们要依托太重煤机等龙头,集中力量突破0.5米以下薄煤层采煤机、新型安全生产装备等技术,3

发展的新要求,催生了节能减排的新产业、新工艺、新服务。预计未来五年全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可达4万亿元,山西应该力争在这个大“蛋糕”中获得更多份额。我省一些地方和企业在这方面已经迈出重要步伐,对蓄电池和电子废弃物进行再资源化综合利用,用城乡生活垃圾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利用垃圾进行绿色发电,等等,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我们要顺应发展潮流,扶持节能环保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顼目,大力发展清洁技术、节能技术和节能环保服务、环保装备、环保产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路径之五是围绕能源资源优势做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把一个优势变成两个乃至多个优势。新能源新材料是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产业,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前夜。我省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特别是煤层气、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铝镁合金、不锈钢、钕铁硼、纳米等新材料方面,有巨大发展潜力。在产业组合中形成竞争优势,是我省的战略突破口。如,利用坑口电厂电价优势,生产高载能的多晶硅,就形成了成本优势,优势叠加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我省已经掌握LED、多晶硅铸锭炉等核心技术,要集中力量发展LED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力争到2015年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在新材料产业上,要依托优势企业和产品,向材料制造和高端“智”造挺进,做大做强以不锈钢加工园区为代表的一批材料加工业园区。

路径之六是围绕煤炭及关联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

网络、电广传媒、影视、演艺、报业等五大文化产业集团,条件成熟时组建文化产业投资集团,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我省文化产业竟争力。三是大景点支撑。重点抓一批体现山西文化符号和元素的景点和项目,集中进行包装、推介、扩散。四是大服务引领。要学习和借鉴深圳华侨城等服务新模式,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准,引进文化旅游产业领军人才,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业服务层次。五是大会展集聚。国际上展览业的带动系数为1:9,利润为20%至25%。要加快建设区域性会展中心,引进和扶持综合实力强、专业水准高的会展企业,积极承接北京的会展转移及延伸,吸引承办国内外专业性商务会展,争取举办国内外大型文艺汇演、体育赛事、专业论坛,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会展品牌。

要走好以上路径,必须创新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手段。一要打好“资源为王,成本优势”这张牌。资源稀缺性是经济活动的第一个命题,交易成本是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我省地下地上资源都具有稀缺性,关键是去发现和用好这种稀缺性,在竞争中获取成本优势,更多地掌握市场交换的话语权、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市场开发的优先权。二要坚持资源跟着高端产业走。对资源要高位谋划、高端开发、高效配臵。今后原则上不再审批纯粹商品煤项目,要根据高端产业的需要予以配臵,文化旅游资源也要在整合集聚中走向高端化,让资源在与高端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最大值。三要实现“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转变。前者以原材料为重点,后者以增值为中心,后者比前者技术要求高、产业

体上仍是“提篮小卖”,有集约经营但规模不大,有特色品种但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低,有加工转化但龙头企业带动力弱。去年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36%(全国为40%,发达国家为80%以上),近4OOO户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416亿元,而河南的双汇集团已超过400亿元,内蒙古的蒙牛和伊利相加近500亿元。山东金乡县的大蒜种植面积超过7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每年出口两亿多美元,世界大蒜价格很大程度上由它说了算。以全国三大核桃产出省为例,云南已达到2000万亩,陕西作出1000万亩发展规划。因此,要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和科技支撑,全力推进运城、晋中、大同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出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规划,把各项政策和要素集聚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上来,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聚集度,形成若干以10万亩、几十万亩和十万头(只)、几十万头(只)为片区的种植养殖基地,核桃、红枣、苹果要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对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扶优扶强,到2013年,使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8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使农业产业化走上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

要突出县域工业化这个核心。县域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壮大县域经济就是以工业化的思路和办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传统中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传统农民向新型

科公司,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入股,与农民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制度。依托“村村通”工程,建设农村信息化平台,实现农民和市场有效对接。

要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农民增收是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有两个情况需要关注。一是我省农民收入在全国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244元,排在第22位,比全国平均水平少909元,在中部排末位。二是农民收入增速较慢,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拉大。2000年城乡入均收入比率为2.5,绝对差2818元,2004年收入比率为3.1,绝对差5313元,去年收入比率为3.3,绝对差达到9753元。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加快服务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扩大用工用人岗位;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增加农民劳务性收入。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农民期盼的新政策;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向农村聚集,促进土地收益更多地用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以片规划、突出产业、集中投入、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推动扶贫开发由整村推进向片区开发转变。每个规模以上企业要扶持一个贫困村,一扶三年,在原来人均收入的基础上增加一千元。这种扶持不仅是一种善举,更要成为企业本身发展的组成部分,实现企业发展和扶贫开发双向互动。

——关于市域城镇化。工业化需要城镇化来承载,现代化需要城镇化来表现。首先,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要加以改变。

省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我们要准确把握城镇化演进规律,以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三规合一”引领城镇化建设,以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科技创新园区支撑城镇化建设,以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推动城镇化建设,走出具有山西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子。

一要形成以“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的城镇空间布局,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促互动。组群发展是城镇化发展中最有效率和效益的范式,也是后发地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十五”以来,内蒙古大力度建设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城镇群。该城镇群经济以2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2009年以11%的土地面积、27.3%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区54%的经济总量,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成为带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并带动内蒙古城镇化率在2007年就突破50%。考虑到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条件,按照一个规划统筹、一个标准建设的要求,我省要以太原都市圈为核心、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以大县城为重点构建城镇群,形成“一核一圈三群”的格局。“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一圈”即太原大都市圈,是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城镇组群的大都市圈;“三群”,一是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中部城镇群,二是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中部城镇群,三是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这一布局从地图上

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城市规划建设要体现独特的灵魂灵气和人文情怀,做到环境艺术与特色建设兼收并蓄、历史传统与现代风貌相得益彰、自然风光与人工塑造珠联壁合,建设若干亮点片区和现代城镇,对内有宜居性,对外有吸引力。要加快工矿型城镇转型步伐,探索一些城市城区、郊区、矿区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通达性、功能性、安全性。城市的效率和魅力在功能。要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强度,加快建设以高速公路、高铁、空港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为城镇群发展提供基础支撑。要建设智能化城市,提高交通、水网、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要创新理念,把城镇化建设分解成若干项目,以新的融资形式搞好建设和经营。比如让大企业去做基础设施建设,把生地变成熟地开发,然后和当地政府分享升值收益;把政府和企业资金捆绑起来,做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项目,达到多赢目标。

四要创新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体制机制,让更多的人进得来、住得下、发展好。努力消除户籍、住房、社保等方面的“玻璃门”,让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有序变为市民、融入城镇。山西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大量农村劳动力亟待向非农产业转移。目前全省城镇农业户口常住人口为435万人,绝大部分是农民工及其家属,他们的身份臵换要引起重视。要加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多种途径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完善城乡就业和社会保

万亩以上,到2020年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6%以上,也就是国际通用的生态良好指标最低线。一要牢固树立栽树就是栽历史、就是栽人文、就是栽政绩的理念。造林绿化不仅具有生态功用和经济功用,而且具有增加森林碳汇、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地区形象的人文功用。同等条件下,如果一个地方树木稀疏、了无生机,另一个地方郁郁葱葱、生态宜人,那么人才云集、商机无限的一定属于后者。所以,无论是算生态账,还是算经济账,无论是着眼当前发展,还是为子孙造福,植树造林的步伐都必须进一步加大、加快。二要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有效做法。把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和推动富民强省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快干果经济林基地建设,发展森林旅游、生态疗养,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和种苗花卉、林下资源等产业;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上项目、办企业、建园区,都要做到建设与绿化同步进行,经济与生态并驾齐驱。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要向林业建设倾斜,推广“一矿一企绿化一出一沟”等好做法。让产业发展过程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三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抓住明晰产权这个核心,围绕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两大目标,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激励问责,不断优化林业发展环境,为实现大地增绿、林业增效、环境增色、农民增收提供体制保证。

建设气化山西。气化山西,是一个产业工程,更是造福于民的生态工程。就是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

陷区治理。运用市场化的理念和机制,发挥大型企业的优势,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集中供热工程,加快县城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四要在“创”字上下功夫。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对创建活动搞得好的,要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给予奖励。

建设健康山西。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和最重要的要素,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幸福指数。我们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目标就是为了山西人民身心健康。一些地方在富起来的同时,空气被污染了、水被污染了、食物不安全了,不是被垃圾封锁,就是被噪音包围。这种一手提钱袋子、一手拿药罐子的形态不是健康的生活,也不是科学的发展。城市管理、生态环境、水源地保护、卫生服务、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地生活和工作。顺应群众想健身、盼健康的要求,广泛宣传健康生活理念,普及医疗保健知识,大力发展卫生医药事业,发展基层文化事业,发展健身健康产业,帮助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三、以解放思想和提升干部素质为先导,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大型说唱剧《解放》深刻启示我们,解放思想具有先导性,思想上的裹脚布解不开,现实中的裹脚布更解不开。思想的大门打不开,发展的大门也打不开。思想有多远,发展就有多远。在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再次吹响解放思

政主体,更应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谋发展、作决策,成大事。要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倡导“找市场而不是找市长”,按照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土地政策指出的方向,在市场中寻找发展机遇,在开拓进取中创造业绩,特别是要靠资本运作、科技创新、品牌战略和先进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涌现出更多新晋商。政府要克服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概括的“父爱情结”,少点管制、多点服务,主动给企业松绑,为企业闯占市场搞好服务。第三,从内陆经济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内陆经济思维定势,主要出于对改革开放从沿海向内陆“梯度推进理论”的简单理解,自觉不自觉地跟在沿海发达地区后面亦步亦趋。从一些兄弟省份快速发展来看,充分说明“内陆不是封闭落后的代名词”,只要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抢抓机遇、主动融合,同样能有大的作为。成都已建成一座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长株潭”正在成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重庆仅引进惠普公司一个项目,通过垂直整合,建成后年可产出三千亿人民币的产值。随着交通网络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变平了、变小了,所有地区发展新兴产业都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内陆地区同样可以弯道超车,表里河山的三晋大地同样能创造伟大奇迹。要破除小富即安、不富亦安的小农意识,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观念,懂得“零永远是零、负数可以变正数”的辩证法,做到敢“舍”善“得”,善于捕捉信息、开放思维,在共生共赢中把握发展先机。

第四,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我省计划经济的痕迹仍

(二)干部保证是关键,要下大力气加强作风和本领建设。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实现发展转型,关键是干部要转型;干部转型,首先是思想要转型。总的要求是:素质提升,就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名利观、权力观,做学习型、知识型、实干型的领导干部;作风转变,就是坚强有力、奋发有为,不松懈、不折腾、不观望,勤思勤为不懈怠、脚踏实地不飘浮、立说立行争朝夕;能力加强,就是谋发展、干发展、能发展,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有办法、有主意、有对策,说话有人听、有人跟、有人干;管理从严,就是对干部要以实绩和成效论英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具体讲,领导干部要做到以下六点:

一要有世界的眼光。干事业的舞台在山西,但发展的空间在山西之外。在信息化和“地球村”时代的今天,世界眼光已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认识山西省情和发展阶段离不开世界眼光,科学定位山西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路径离不开世界眼光,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同样离不开世界眼光。既要立足山西看世界的发展,也要放眼世界看山西的发展。西方国家把信息产业、生物技术等作为新的发展引擎,我国也提出大力发展七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考虑我省转型发展时,必须充分考虑这样的大背景。比如,我们要发展煤化工,就必须掌握世界煤化工的最新技术,积极与世界煤化工企业和有煤化工投资背景的银行、财团合作。比如,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南非、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百万吨死亡

信送给加西亚》,在1899年出版,几年内销量即达4千万册,激起了无数人的热血和激情。该书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罗文奉美国总统之命去给古巴丛林中的加西亚将军送信。罗文不认识加西亚将军,也不知道加西亚身在何处,但历尽艰辛,出生入死,终于把信送到加西亚手里。一百多年来,“罗文精神”被许多管理者奉为圭臬,成为执行力的象征。我今天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提示我们的干部,要有点“罗文精神,不怕困难,着力执行,决战决胜。要在改革发展与安全稳定的结合上长本领。作为煤炭大省,必须树立强烈的安全危机意识,始终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始终信守所有发展中安全发展是最硬的发展,始终秉持所有指标中安全指标是最硬的指标,始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把安全生产作为发展工程、生命工程、民生工程抓紧抓好,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稳定好转。在制定政策、布局项目的时候,都要进行风险评估,防止因工作不当造成被动。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和手段,完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四要有敢闯的勇气。邓小平说,敢闯敢冒才能走出好路。能否转型、何时跨越关键看领导干部是否敢闯敢冒。要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大胆探索,比如在资源开发上闯,通过中南部铁路建立我们自己的出海大通道,在新兴产业发展上闯,打造山西经济新的支撑;要敢于和善于破解难题,越是面临严峻挑战,越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越要有勇气、有担当;要勇于争先,市县工

漂浮、不浮躁、不虚度,真正干出实绩来。要珍惜荣誉、珍惜职位、珍惜人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淡泊名利,做到洁身自好、慎独慎微,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官。要直面艰苦、忍耐清苦、乐于吃苦。大力弘扬太行精神、纪兰精神、双良精神、右玉精神等山西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工作上要夙兴夜寐,生活上要朴素无华,肯奉献、能舍弃、耐寂寞,不怕困难,始终保持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改革开放是突破口,要进一步激活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转型发展出题目,改革开放做文章。转型是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义无反顾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方位地实施开放引进战略,把“造船出海”与“借船出海”结合起来,让劳动、知识、资本、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一是要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古有“开卷有益”,今有“出去有益”。山西发展得好不好、快不快,关键在于我们走出去的频率、走出去的远近、走出去的力度、走出去的效果。昔日无奈“走西口”,今天积极“走东口”。我们要用好“拿来主义”,树立“发现即发展、开放即发展、招商即发展的观念,把招商引资作为抓住战略机遇期的重大举措长期坚持,对于环渤海要主动融入,对于长三角、珠三角要加强互动,对于中部地区尤其中原地区要积极联手,进一步拓展发展半径。要抓住世界及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要把招商引资作为考核一个地方一个班子的重要参数。未来五年,引进资金要达到年均增长2 O%以上。各

省整体优势。国有企业要以资产资本化、资本股权化、股权多元化为重点,实施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高端化发展,发展几个行业龙头企业和全国全球500强企业。省属大企业要作转型发展的先锋队、跨越发展的排头兵。太钢要建设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中省十大资源型企业要围绕转型发展和做大做强,实施“双千亿工程”(“十二五”期间新增投资和销售收入各lOOO亿元以上,翻一番以上)。对重点企业,要落实规划计划单列、适度放权等政策,并在资源、土地、投融资、科技、人才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它们做大做强。

四是要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民营经济究其实质是民本经济。民营经济越活跃,区域经济也越具活力。山西民营资本多是我们的一大优势。要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真正对民营经济实行国民待遇,落实对民营经济的各类政策,凡是法律未禁止的领域和行业,都要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引导,帮助民营企业寻找项目,引资引智,鼓励民间资本投向转型发展项目。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鼓励民营企业家解放思想,从家族经济、伙伴经济走向现代企业制度。

五是要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当前我国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最大特点是以区域为单元寻求突破。从国家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至今,已经批复十几个区域性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先行先试成为改革的抓手。在我省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抓转型、谋跨越作为主要任务。要建设奋发有为、坚强有力,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上有大作为、有大建树的领导班子。党政一把手要当好第一责任人,既要科学部署,又要有力实施,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我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县一级班子,既是上级部署的执行者,又是落实部署的决策者,在全局工作中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要特别予以重视和加强。二是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促进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推动工作的力量在基层。要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把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力凝聚到转型、跨越的生动实践中来。三是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工作贵在落实,转型必须苦干。各项任务要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一名领导干部头上,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和岗位上,人人有责任、有担子、有追求。四是上一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关心支持下一级工作。上下齐心,其利断金。对于下级要多关注、多支持,敢于放手,鼓励担当,撑腰作主。要深入基层、深入项目、深入一线,为基层和企业搞好服务,排忧解难。五是形成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要积极支持人大工作和政协工作,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国防后备力量的生力军作用,加强宣传鼓劲,张扬闪光面、光明面、积极面,在全社会形成齐心协力谋跨越、促转型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山西转型发展正当其时,山西跨越发展前景灿烂。

第三篇:袁纯清讲话

7月29日,山西省委在太原召开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十二五”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从山西省情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动员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埋头苦干,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为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开创富民强省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薛延忠,省委常委申联彬、申维辰、杜玉林、金道铭、李小鹏、方文平、高建民、李政文、汤涛等出席会议。

袁纯清指出,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省委、省政府提出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把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作为战略重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合山西实际。今年上半年,大部分经济指标恢复或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步入稳定较快增长区间。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山西欠发达的省情没有改变,转型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与全省人民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发展不足,最突出问题是新产业发展和新项目储备不足,最紧要问题是干部队伍对大发展思想准备不足。党中央、国务院对山西的发展寄予殷切希望,胡锦涛总书记在 山西视察时明确指出要在“三个方面下工夫”。山西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丰富的资源、壮美的山川,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并孕育了伟大的 “太行精神”,有着敢为天下先的晋商文化,有着共和国重要能源基地的承载,更有着3400万勤劳智慧的三晋儿女。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的历史趋势,面对工业化跃升期、城镇化加速期、节能环保攻坚期、新技术革命成长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期的时代特征,全面转型是山西的必由之路,加快跨越是山西的必然选择。

袁纯清指出,要顺应转型发展的时代潮流,登高望远谋划未来发展。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跨越进步,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大转型。转型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是山西的根本出路,是更好更快的发展。转型发展就是要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初步加工向资源深度开发、深度加工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传统产业一枝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最终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我们要把转型发展作为全省工作的主题和主线,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跨越,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总的定位是,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十二五”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努力实现翻番。

袁纯清指出,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是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是跨越发展的主要依托。一要实现工业新型化。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我们不仅要挖好煤,更要用好煤;不仅要做好煤炭本身的文章,更要做好煤炭延伸发展的文章;不仅要开发好地下资源,更要开发好地上资源。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在实现煤炭产业高效绿色安全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提升焦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研发设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做一篇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市场的大文章。具体路径,一是围绕传统产业实行循环化,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坚持全循环、抓高端,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不断加工转化中实现发展效益最大化。二是围绕煤炭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实现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建设以太原为中心的世界煤机产业基地。三是围绕煤炭运销形成的巨大运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环渤海、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在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中提升山西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四是围绕煤焦冶电等高耗能产业的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环境压力向发展动力转化。五是围绕能源资源优势做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把一个优势变成两个乃至多个优势。六是围绕煤 炭及关联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鼓励资源型企业利用资本优势引进高端人才和技术。七是围绕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步伐,坚持大片大作大戏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培育新的经济支撑点。走好以上路径,必须创新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手段,打好 “资源为王、成本优势”这张牌,更多地掌握市场交换话语权、市场竞争主动权、市场开发优先权;坚持资源跟着高端产业走,在与高端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最大值;实现“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转变,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突出创新引领、标准为上,敢于在优势领域创制技术路线、生产模式和技术标准,实现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行板块化发展、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树立“资源有限、创造无限”理念,既“有中生有”,用资源换资本、换技术、换市场、换项目,又“无中生有”,在创意中开创新的产业大天地。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坚持农业产业化这个主题,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把政策和要素集聚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上来,走上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突出县域工业化这个核心,因地制宜发展煤炭配套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以县级工业园区为承载,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个基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建设农村信息化平台。

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加快扶贫开发。三要实现市域城镇化。形成以“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的城镇空间布局,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促互动。“一核”即太原都市区;“一圈”即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的大都市圈;“三群”,即大同、朔州城镇群,长治、晋城城镇群,临汾、运城城镇群。太原都市圈是全省城镇化战略的重中之重,要加大力度,全面提速,确保“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省和其他城镇群,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明显提升。要强化规划的引领力和建设的创新性,充分体现城镇的历史感、生态性、文化味。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通达性、功能性、安全性,建设智能化城市。要创新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体制机制,让更多的人进得来、住得下、发展好。要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保障、更有尊严。四要实现城乡生态化。建设绿化山西,牢固树立栽树就是栽历史、就是栽人文、就是栽政绩的理念,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有效做法,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大地增绿、林业增效、环境增色、农民增收。建设气化山西,充分利用山西丰富的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和过境天然气等能源,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建设净化山西,要在“节”字上下工夫,强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在“减”字上下工夫,坚决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在“治”字上下工夫,推进重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矿山生态修复;在“创”字上下工夫,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模范城 市、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建设健康山西,城市管理、生态环境、水源地保护、卫生服务、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地生活和工作。

袁纯清强调,思想的大门打不开,发展的大门也打不开。在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再次吹响解放思想的冲锋号,冲破一切影响和制约我们发展的思想心结和体制障碍,在转型和跨越的大道上劲跑。要从煤炭依赖中解放出来,重新认识煤、科学定位煤、深度利用煤;要从政府依赖中解放出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政府要主动为企业搞好服务,涌现出更多新晋商;要从内陆经济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破除小富即安、不富亦安的小农意识,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观念,在共生共赢中把握发展先机;要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有机融合;要从守成求稳的心态中解放出来,不停歇地解放思想,强化直接入轨、后来居上、三步并作两步走的紧迫感,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敢于背水一战、跨越发展。

袁纯清强调,实现发展转型,关键是干部要转型。领导干部一要有世界的眼光,用别人的眼光来开阔自己的视野,用别人的创新来丰富自己的路径,用别人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本领。二要有战略的思维,善于在复杂局面中谋篇布局,在严峻挑战中抓到机遇,在激烈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战略把握上高人一筹。三要有“结合”的本领,在用好 政策与破解难题的结合上长本领,在项目策划、布局与项目推进的结合上长本领,在改革发展与安全稳定的结合上长本领。四要有敢闯的勇气,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大胆探索,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勇于争先,市县工作要按照山西一流来定位,全省性工作要按照中部一流来考虑,一些地区、企业和领域要争取全国一流、世界一流。五要有学习的自觉。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掀起一场学习的新高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实现全省干部队伍素质提升上的新跨越。六要有高尚的操守。要有公仆本色、赤子情怀、担当意识,把职务当作事业来做,不漂浮、不浮躁、不虚度;要珍惜荣誉、珍惜职位、珍惜人生,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作事、堂堂正正做官;要直面艰苦、忍耐清苦、乐于吃苦,肯奉献、能舍弃、耐寂寞,始终保持向上的精神状态。

袁纯清指出,要义无反顾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方位地实施开放引进战略,让劳动、知识、资本、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一是要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山西发展得好不好、快不快,关键在于我们走出去的频率、走出去的远近、走出去的力度、走出去的效果。树立“发现即发展、开放即发展、招商即发展”的观念,对于环渤海要主动融入,对于长三角、珠三角要加强互动,对于中部地区尤其中原地区要积极联手,进一步拓展发展半径。抓住世界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进行定点式、跟进式、持续式的精细化招商引资,掀起策划、引进、建设项目的高潮。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形成外商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软硬环境。在相 当长一段时期要把招商引资作为考核一个地方一个班子的重要参数。二是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少说不能办、多说怎么办,落实首办负责制和限期办结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三是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的骨干力量。国有企业要以资产资本化、资本股权化、股权多元化为重点,实施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高端化发展。省属大企业要作转型发展的先锋队、跨越发展的排头兵。太钢要建设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十大资源型企业要围绕转型发展实施“双千亿工程”(“十二五”期间新增投资和销售收入各1000亿元以上,翻一番以上)。四是要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落实对民营经济的各类政策,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五是要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大扩权强县工作力度,加快乡镇机构改革,激发基层政权活力。六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做到群众欢迎、干部服气;端正干部队伍风气,在全省形成干事创业光荣、碌碌无为可耻的导向;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做到能者用、好者上、庸者下,让吃苦的人吃香,让有为的人有位。

袁纯清强调,推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抓转型、谋跨越作为主要任务,党政一把手要当好第一责任人,建设奋发有为、坚强有力,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上有大作为、有大建树的领导班子。要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 实把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力凝聚到转型、跨越的生动实践中来。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人人有责任、有担子、有追求。上一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关心支持下一级工作,为基层和企业搞好服务。要形成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全社会形成齐心协力谋跨越、促转型的浓厚氛围。

袁纯清最后说,山西转型发展正当其时,山西跨越发展前景灿烂。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促转型,上下同心谋跨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参加会议的有,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负责同志,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省武警总队主要负责同志,省级老同志,省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各市人大、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开发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中央驻晋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大专院校和省管国有骨干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千人计划”入选人员,不是上述人员的省委委员、候补委员。

第四篇:袁纯清领导干部大会讲话(2011年7月28日)

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7月28日)

袁纯清

同志们: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全力推进转型跨越,抓投资、上项目,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全省经济呈现出速度较快、效益提高、质量向好态势,各项指标实现“双过半”,安全生产形势为多年来最好水平,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应该说改革、发展、安全、稳定总体形势向好。特别是广大干部群众对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共识和激情正在转化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强大力量。面对“十二五”开局、转型综改试验区启动、四级党委换届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巩固和发展全省工作的良好态势,以务实作风和优良状态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下面,我就全省重点工作讲一些意见。

一、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科学文献,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省委及时作出部署,省委常委会带头学习,一个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正在三晋大地兴起。我们要不断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在认识上有新的提高,在工作上有新的进步,在发展上有新的建树。

在前一段学习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带着感情学,带着问题学,带着责任学。对讲话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加深认识和理解,特别要深刻认识党领导人民在90年的历史进程中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全面领会“四个坚持”的宝贵经验,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个考验”和“四种危险”,全面把握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五个必须”的目标任务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继续”的基本要求,增强推进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一次坚定信仰、明确方向的党性教育,作为一次深化认识、把握规律的理论提升,作为一次增强本领、推动工作的实践活动。通过学习,从党的光辉历史和宝贵经验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增进对党的感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焕发出新的精神风貌。

学习讲话贵在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紧密联系各自思想和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实际,把学习的感悟、体会和收获转化为具体行动和政策措施。特别是要按照讲话指明的方向、提出的要求,按照讲话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思考、加强调研,着力破解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重点破解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的问题;坚持主题主线,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新路的问题;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问题;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农民收入翻番的问题;针对能源原材料占主导的特点,加强节能减排降耗的问题;顺应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特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开放引进的问题;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正确应对“四个考验”和“四种危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问题;围绕转型跨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转变干部作风的问题;着眼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问题;以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为重点,建设具有山西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问题,等等。要围绕这些问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从中央精神与山西省情的结合上,切实拓宽视野,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新的举措,使我们的工作进一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关于经济工作 前不久,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全省经济工作。刚才,王君同志就上半年的经济工作作了很好的分析和总结,对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都同意。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越是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未雨绸缪。因此,再强调几点:

第一,持续保持强劲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上半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3%,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但是,也有一些情况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全省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9.8个百分点,而第一、第三产业分别回落58.5和2.3个百分点,显示出工业畸重的产业结构还在继续发展;二是续建项目总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八成,5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显示出新建项目少、大项目接续严重不足;三是外延扩张型项目完成投资1558.3亿元,增长42.1%,而改建和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98.9亿元,增长仅2.8%,比上年同期回落39.5个百分点,显示出内涵效益型投资力度太小;四是119个县(市、区)中,上半年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下的有57个,5亿元以下的25个,从增幅看,负增长的有11个,显示出市县投资明显滞后;五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0.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1.3%,与上年持平,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市域城镇化进程缓慢;六是电力行业总投资仅增长3.3%,比上年同期回落19.1个百分点,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资源就地转化率不高;七是民间投资和外商、港澳台投资虽然分别增长44.9%、31.6%,但总量只有929.2亿元,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中占41.9%,这既与我省民间资金充裕的实际不匹配,也与我们加大招商引资的要求不相称。山西经济在宏观经济上升期增幅大于全国是一个规律性现象,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对能源原材料产业的拉动仍然是我省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同时,我省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居全国较后位臵,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创造的CDP较少,说明投资结构需要优化。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于山西而言,现在正处于大投入大发展期,无论是从全省发展大局讲,还是从经济学原理的机会成本讲,固定资产投资的最佳效益就是投资转型跨越发展。如果说转型跨越发展是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核心,那么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则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各地要在结构优化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增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后劲,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第二,加大转型力度,加快转型发展步伐。要认识到,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前者容易、后者艰难;转型、跨越,跨越不易、转型更难。经济形势低迷的时候,转型是逼出来的;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资源优势还明显的情况下,转型是放眼长远之策、未雨绸缪之举,主要是看机遇意识和工作主动性。目前经济形势较好,为我们加快推进转型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和较好的物质基础。我们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工作重心放在转型上,把各种资源集聚到转型上,把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引导到转型上。要在更广范围、更高平台以更大力度围绕转型整合生产要素,以循环经济为基本路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培植新兴产业,以创新创造创业为主要抓手发展现代服务业,抓紧上一批转型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激发转型的内生动力。要在全面完成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非煤矿山和焦炭、冶金、建材等行业的整合重组。针对当前焦炭、电力行业亏损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帮助焦炭、电力行业尽快走出困境。省政府已决定继续延长暂停征收焦炭企业相关费用政策至明年底。今年对各市的观摩检查,主要看转型项目,年底的考核评价,也主要看转型的成效。

第三,大力招商引资,创新融资方式和金融服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下,产业加快转移要求我们必须扩大招商引资;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形势下,资金趋紧倒逼我们必须扩大招商引资;在兄弟省区市竞相发展的情况下,发展危机感紧迫感促使我们必须扩大招商引资。尤其要看到,中博会是我省招商引资的重大契机,转型综改区是我省招商引资的最大平台,资源富集是我省招商引资的重要优势。要围绕招商引资完善政策、创新方式、创优环境,以资源换项目、换技术、换人才,强化集团式谋划、专业化对接、点对点攻关,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上实现重大突破。进一步加大工业企业招商引资和改造升级力度,加快推进“双千亿”、“双五百亿”工程。今年以来,央行连续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加息,上半年我省新增贷款885.7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8.8亿元。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用好转型综改区政策机遇和我省存贷差较大的资金优势,强化重点工程、转型项目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争取更多信贷份额,鼓励企业向市场融资,重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四,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兴起县城经济发展高潮。县域经济占据全省经济半壁江山。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态势是好的,但是今年以来一些县新上的项目很少,不少县到目前为止没有策划论证出什么好项目,项目储备严重不足,引资少、增长慢、后劲小的问题较为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统筹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民营主导、园区承载、集群推进、循环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加快实施“大县城”战略,让县域经济走上发展快车道。县级换届已经完成,县委书记和县长要亲自抓项目,多走出去、多跑项目、多引资金,通过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打开转型跨越局面,加快强县富民步伐。

第五,以确保农民收入翻番为目标,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农民收入翻番是转型跨越的关键所在,是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核心指标。要巩固和发展今年以来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乘势而上,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创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以煤补农、以企帮村模式,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拓宽农民增收致富门路。要组织多种力量,帮助干旱缺水地区农村兴办水利,通过增加水浇地和设施农业提升农民收入。要组织好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要推进产业扶贫和移民搬迁,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要把干部下乡住村包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把更多精力和资源向低收入村倾斜,通过切实的措施,整体实现全省农民收入翻番。

第六,加强安全生产,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要珍惜当前我省安全生产的好形势,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生产也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坚持安全生产工作什么时候都要从零开始的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和隐患排查,夯实本质安全的基础,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要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积极扩大就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突出位臵,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价格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缓解物价上涨给群众带来的生活压力。要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稳定住房消费预期。要重视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加强对社会面的控制,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三、关于转型综改区建设

转型综改区承载着党和国家的重托,寄托着全省人民的期望。7月22日,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转型综改试验《总体方案》。在工作中要抓好以下几个着力点:

第一,要在思想观念上有大的突破。转型综改区有两大任务,一是在生产力层面,要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二是在生产关系层面,要深化配套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总的目标是率先在全国趟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路子。实现这样的目标任务,解放思想是总闸门。当前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等,等着中央出台明确的政策,等着省里出台可执行的细则,等着其他地方和部门做出样板,缺少主动探索尝试的劲头。二是靠,两眼向上,上级依赖严重,缺乏自主发展、自觉改革的紧迫感。三是怕,害怕出错,怕受指责,怕担责任。饭到锅里不敢往桌上端,端到桌上又不敢吃,缺少开创新路的胆气。四是慢,主要在项目上行动迟缓,在实践中形不成强劲的推进态势。转型综改区最大的政策是先行先试,本质上是中央在改革攻坚期给地方的一次改革授权,是地方以此为载体加快改革发展的难得契机。先行先试的过程,就是园地制宜探寻发展路径、拓宽发展空间、创新体制机制的过程。这不是直接给钱给粮的帮助,而是比钱粮更重要的赋予更多自主权的支持。中央不会牵着我们走路,而是看我们怎么干,看我们自己敢不敢走,能不能走好。因此,只要政策和法律没有明文禁止,其他地方干过的或没干过的,我们都可以尝试,成功了,群众得实惠,上级认可,就是政策,就坚持干下去,不合适就退回来。2005年,浦东新区被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综改区,当时内有资源环境人口压力,外有世贸过渡期结束的压力,他们从行政机构改革破题,围绕建设国际金融和国际航运“两个中心”,以国际化思路结合本地特色,高起点建设基础设施,高标准规划产业发展,大动作推进行政并区,打造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浦东。重庆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3000万人口中2000万在农村,他们挖掘、利用、开发综改区的政策资源,以户籍改革为突破口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在城乡统筹上推出“公租房”、“农民进城”等有广泛影响的举措。改革的效应已经显现,2010年重庆GDP增速全国第二、西部第一,并连续两年居全国前三名,利用外资增速连续两年全国第一。实践证明,每个综改区都是凭借敢闻敢试、先行先试的决心和胆气,摸爬滚打走出来的。当前,全国各地千帆竞发,发展不进则退;中央要求我们先行先试,机遇不抓则逝。建设综改区是认识与实践的互动过程,是发展与改革的互促过程,是探索与政策的循环过程,是上级支持推动与下级积极作为的配合过程,更是山西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必须从我们每个领导者开始,从现在开始,从具体项目开始,以科学的态度,敢闯的勇气,百折不挠的韧劲,敢于担当的气概,不等不靠的为先精神,抓紧先干起来,积小成而至大胜。

第二,要按照转型的要求大胆进行先行先试。转型综改试验区,就其路径来讲,就是试验,就是探索,就是实践。我们要突出资源型经济这个特点,把握先行先试这个灵魂,抓住转型这个根本,找准先行先试的抓手,找准推进转型的杠杆。一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延伸煤电铝、煤焦化、煤气化、煤电材等资源循环产业链,推进煤矸石、高炉煤气等废弃物的加工转化。二是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产业梯度转移中承接更多的转型产业、朝阳产业、配套产业。三是建设特色园区。引导转型项目集聚发展,发挥集群协同效应,提高园区单位面积的投入产出率,形成转型的排头兵。四是重点突破一批关乎转型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五是敢于以资源换项目、换技术、换人才,将我省与发达地区的产品供需关系、买卖关系提升到产业互动关系,寻求优势互补、优势整合、优势再造。六是抓好重大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程,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大力推进重点区域流域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加快建设气化山西。七是围绕转型发展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创业环境。以上种种,都是可以试,可以做的。总之,只要是有利于资源就地转化的项目,是资源全循环的项目,是符合科学发展的项目,都可以积极试,都可以抓紧向前推。

第三,抓紧干几件具有标志性的大事。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我省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做到依托煤而不依赖煤,兴于煤而不困于煤,让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让非煤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使山西的产业结构发生脱胎换骨的新变化。李克强副总理考察山西时指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希望,特别是通过循环发展,有条件实现转型跨越,有条件把国家确定的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好。中央领导不仅对我省发展思路给予充分肯定,为转型综改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而且对我省提出的一些具体项目和政策也给予积极回应,责成有关部委认真研究。我们对中央领导肯定和鼓励的领域和项目,不要犹豫观望,不要慢慢腾腾,该上马的上马,该开工的开工,该实施的实施,沿着中央领导指出的方向加快开展工作。比如,要抓紧上马和建设一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抓好百万吨级的煤基合成油项目、MTG合成油项目、煤制烯烃项目、煤制天然气项目、焦油深加工项目、煤矸石发电和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加快发展煤炭机械、铁路装备、不锈钢和铝镁合金深加工项目,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高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比如,要抓紧实.施废弃工矿地整理后等量臵换工作。目前,我省每年有10万亩的土地缺口。在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中,关闭了近1600座小煤矿,能开发整理13万亩土地。中央支持我们对废弃工矿地整理后等量臵换,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的规划和办法,加紧组织实施,使各地引进的项目尽快落地。比如,要抓紧做好争取中央新增财政转移支付的工作。我省长期为中西部地区唯一净上缴省份,直到2009年、2010年才改变了净上缴局面,但仍是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留用比例最低的省份(比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低50多个百分点),可用财力偏少。中央领导同意增加对山西的转移支付比例,原则上要达到中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有关部门要在详细测算的基础上,尽快提出具体方案,加强与国家部委的沟通协调。比如,要抓紧策划一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按照地下地上资源并重,同时做好两篇文章的思路,搞好顶层设计、总体规划,通过引进战略合作者,加快推进重点景区和重大文化项目的开发。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为激励各级各部门先行先试,对敢闯敢干而且干得出色的地方,要在包括资金、土地在内的各种资源上大力给予倾斜。与之相适应,省政府正在研究确定一批扩权强县的县(市)和一批试验先行地区与企业。另外,对敢闻敢干而且干得出色的领导干部要给予表彰,对特别有业绩的要优先提拔使用。没有这样一种氛围和导向,形不成转型综改的强劲态势,也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省综改办和省委组织部要拿出具体的实施办法。

四、关于换届工作

目前,全省县乡两级换届工作已全部完成,取得了组织满意、干部满意、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一是注重基层、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更加明显。在新一届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由乡镇、县直部门政绩突出的正职提拔的占70%以上,153名大学生村干部任乡镇副职。二是县乡党政班子年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县级党政班子平均年龄44.48岁,比换届前下降3.78岁,乡镇党委班子中本科及以上学历5302人,比换届前增加895人。三是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加大。交流市县干部1187名。对20名副市厅级领导干部实行跨市交流和上下交流。四是选任干部民主公开透明。推荐、测评的范围扩大,全委会票决干部的比例大幅提高。五是妇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数量稳定增长。配备女县委书记6名,女县长10名,女乡镇书记85名。县(市、区)领导班子共配备非中共党员干部468名,比换届前增加15人。县乡换届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效果,党委坚强领导是保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书记抓、抓书记”,始终把握主动权。正确导向是关键,强调一线的同志优先、关键岗位的同志优先、在艰苦地方工作的同志优先、适应转型跨越要求的同志优先、具有特别强的潜质的同志优先、业绩突出的同志优先。发扬民主、依法办事是前提,任用干部具有广泛民意基础,选举工作符合法规政策的规定,保证了党委人事安排意图的顺利实现。教育引导是基础,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正确态度对待换届工作。严肃纪律是保障,把严明纪律贯穿换届始终,严肃查处违纪行为,做到了换届选举风气正、干部群众心气顺。

当前,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县乡换届圆满成功,干部群众团结奋进,为省市换届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省委已批复各市党委领导班子人事安排方案,换届工作即将进入实施阶段。省委换届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工作中要把握好三点:

一要充分认识省市党委换届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省委在地方组织结构中处于最高领导层次,是全省的领导核心,市委是全省工作中十分关键的环节。省市党委换届是我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乎全局、影响长远,涉及面更广、政治性和政策性更强、要求更高更严,社会关注度也更高。县乡看各市换届搞得怎么样,全省都在看省委换届搞得怎么样。省市换届能不能搞好,关系到全省换届能否完满收官。通过换届,省市党代表大会报告作好了,就能更好地统一党员干部思想、明确科学发展思路,强化转型跨越举措、凝聚人民群众力量;省市党委班子配好选好了,就能更好地树立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形成团结坚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省市党委换届风气抓好了,就能带动全省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激发干部群众的热情和干劲。尤其是,新一届省委、市委的任期,正值“十二五”发展期、转型跨越关键期、建设转型综改区攻坚期,省市党委换好届,直接决定着全省转型发展的力度和跨越发展的速度。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把加强领导贯穿于换届工作的全过程,搞好宏观指导、具体指导、分类指导,及时掌握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要保障党员和代表的民主权利,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通过规定程序贯彻党委意图,引导党员干部和代表把行使民主权利与执行党的决议、贯彻党的主张结合起来,确保换届人事安排格局顺利实现。要做好换届工作的舆论分析、应对和引导,宣传好做法好经验,主动回应各方关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要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正确对待进退留转,把精力集中在促进发展和为民惠民上。干部进退留转、班子新老交替是客观规律,也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不断发展的需要。换届工作能否搞好,关键看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能否符合党性、事业、大局的要求,能否经得住名利权位的考验,能否在关键时期、特殊时刻向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这里,我强调几点:

对人民要有感恩之心。领导干部不论多高级别、在什么岗位,都应该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党和人民的信任才会有我们的今天。任何时候都要摆正自己的位臵,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陈云同志在党的七大上作的《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的讲话中指出,一个人在党的领导下作了一点工作,这个功劳有三个因素:头一个是人民的力量,第二个是党的领导,第三才轮到个人。并且进一步指出,客观情况可以做到十分,你也做到了十分,这种情形很少,因为你自己有缺点,只做到八分或六分、五分,这种情形是很多的。他特别强调说,“任何人离开了人民,离开了党,一件事也做不出来”。不久前央视播出的电视剧《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反映了一位出身于山西商号的革命者经历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历尽各种委屈和困难却毫无怨言,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高尚品格。剧中主人公说:“参加了共产党,就要活出点境界。”我们要把对人民的感恩上升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转化到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到正确对待名利权位中。

对组织要有敬畏之心。组织是干部之家。是否敬畏组织,是衡量领导干部德的一个重要方面。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是我们党团结有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和组织保证。对干部问题,组织是通盘考虑、慎重研究的,是坚持五湖四海的,是公道正派的,领导干部对此要有清醒认识,否则也是党性不强的表现。要增强组织观念、党性观念、大局观念,在关键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在涉及到个人的进退留转时,常怀守规之心、勿动非分之想、切忌越轨之事,决不能不信任、不服从、不尊重组织,甚至和组织讨价还价。

对事业要有责任之心。人生有涯、官位有止、事业无尽,是做人、做官、做事三者关系的生动写照。人究其一生,所有的一切都有所终、有所止,只有党和人民的事业生生不息。权力和责任永远都是相联系的,领导干部要把重心放在责任上,把心思用在发展上,把精力用在为民上,把智慧用在创新上。只有这样,小舞台也能干出大事业,也生活得充实,否则舞台再大,也难有作为。

对职位要有平常之心。人皆有进取之心,干部希望职务进步快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想得过多,则不可取。特别是不要以为一有空缺位臵,就以为应当是自己的,就认为自己最适合。要认识到,即使自己是优秀干部,还有个结构问题,即使条件合格,也不可能在一次换届中都解决,我们都工作这么多年,应当知道这些最起码的道理。更何况领导职位本来就十分有限,这次换届市级党委班子共有21个职位空缺,而符合这个职位条件的正县级干部有1242名;省委班子换届缺额职数很少,而正市厅级干部有260多名。领导干部可以有想法,但不能破底线、碰红线。要放平自己的心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服从事业需要、服从组织安排。如果总是自我设计,老想着“升级换档”,就难免心理失衡、言行失度、党性失规,成为官位、名利的俘虏。

对纪律要有警戒之心。我们党是有铁的纪律、完备的组织、严格的要求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任何情况下,风气不能坏,规矩不能破。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中央提出的“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以及省委提出的12条意见作为“高压线”、“警戒线”,严格遵守和执行。省纪委、省委组织部要加强对换届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对违反纪律的人和事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对问题严重的可先免职后处理。要形成一种导向和风气,就是决不让投机钻营者有机可乘,决不让铤而走险者侥幸得逞,决不让违纪违规者逃脱惩处。

对干部要有关爱之心。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们党是最讲感情的,对干部既严格要求,又从各方面予以关怀;二是同事之间也是讲感情的,要相互理解和支持。换届中,党委和组织部门的负责同志要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对“退”和“转”的干部、思想上有疙瘩的干部和差额落选的干部,耐心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同时,每个领导干部对同事的进步也应该持鼓励、支持、配合的态度,应当由衷地高兴,这也是讲感情的表现。

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要认识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的实际没有变,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比较薄弱的事实没有变。我国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黄金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一方面,我们党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个考验,面对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利益格局的多层次、多样性,人们观念的多元化、复杂化,包括网络用语“亚历(压力)山大”反映出的人们在社会, 转型期的心理特征,都给我们的工作提出新课题。要认识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是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基地和欠发达省份,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面临的问题多,产煤区和非煤区发展不同步,地区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因资源配臵、利益分配、村矿矛盾等问题造成的上访,成为突出的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管理难点。没有社会的转型和社会管理的创新,经济转型也难以深入有效推进。要认识到,在思想、工作、方法和体制机制上还有许多方面不适应社会管理的新形势。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一手软”的问题比较突出,与社会管理相关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思维的惯性、方法的简单、知识的缺乏,使我们在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往往难以得心应手。总之,社会管理,既是民生问题,又是发展问题,既需要加强,又需要创新。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第一,打基础,创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条件。要加大协调发展力度,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提高社会发育程度,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夯实社会管理的经济基础。要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力度,完善保障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着力提高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水平、健康水平、科技教育水平,下大力气抓好事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重点项目。要加大道德建设和教育引导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网络舆情的分析和引导,重视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实现权益有保障、诉求有渠道、矛盾能缓解、怨气可释放、危机能控制。要加大基层基础工作力度,人力向基层倾斜,财力向基层聚集,物力向基层投放,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地等社区建设,把各类社会组织有效汇入社会管理服务大格局。

第二,抓关键,解决好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要着力化解社会矛盾,梳理和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纠纷,创新信访工作体制机制,既要解决好利益纠纷,又要防止和控制“无直接利益冲突”,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疑难纠纷不出县、矛盾不上交”。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建立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解决好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建立相应的社会关怀帮扶体系。要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加强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依法打击非法传教和宗教渗透活动,妥善处理涉及宗教的敏感问题。

第三,设防线,强化源头治理和依法办事。要加快制定社会管理创新亟需的地方法规,构建社会管理法规体系。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社会树立依法办事、守法光荣的风尚,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要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调整社会关系,坚决查处违法行为。要以深化平安创建为载体,建立健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第四,建机制,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做到办实事符合民意,做好事不越民力。二是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三是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机制,坚持建设与规范并重、发展与管理同步。四是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机制,引导其对内促进和谐,对外履行义务。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社会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社会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抓好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工作,创造更多经验,形成重点突破、由点到面、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认真学习社会建设与管理理论,把握资源型地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六、关于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报告的基本思路 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将于10月召开,这是我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员群众关心,社会各界关注。起草好报告,对于开好这次大会,对于凝聚共识、明确方向,调动全省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过去5年,九届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积极探索山西科学发展之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去年以来,省委提出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发展思路,在全省上下形成广泛共识,成为自觉行动。这些都为我们起草好报告奠定了基础。我们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着力体现省委和全省干部群众对科学发展观的新体会,对山西省情的新认识,对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对发展路径的新拓展,以及对党的建设的新部署,力求做到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指导性的高度统一,历史感与时代感的有机结合,力争使报告成为一个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团结共进的报告,成为一个立意高远、指引方向、推动发展的报告,成为一个反映时代特征、体现山西特色、符合人民意愿的报告。具体有这样几点考虑:

一是对未来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只有形势清,才能方向明。对未来5年国内外发展大势、山西发展态势,必须有一个基本估计和研判,这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的基础。总体来看,世界经济逐渐复苏,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兄弟省份都在竞相发展,大环境对我们有机遇有挑战,机遇大于挑战。因此,未来是缸照是。山西奴快发展\向蝇发展的难得机遇期,是必须紧紧抓好的转型攻坚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关键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发展期。这四点基本估计,是未来五年发展战略、基本布局、奋斗目标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我们奋斗信心的基本支撑,也是我们团结奋进的动力所在。

二是把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作为报告的主题。报告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从山西实际看,转型跨越的思路是在历届省委对山西发展道路探索基础上的深化,既有继承,也有发展,是科学发展现在山西的具体体现,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得到高度认同,中央领导同志也给予充分肯定,因此要作为主题贯穿通篇。要深刻论述转型跨越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内涵和途径,在此基础上,对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水平、健康水平、科技教育水平等作出部署。

三是抓住两个根本。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山西未来5年应着眼于两件带有根本性的大事,或者说要在这两个根本上有作为、作贡献:第一,努力走在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的前列,到2016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力争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去年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程度估计在75%左右,比全国低5个百分点以上,滞后2至3年左右。如果到2016年总体实现程度达到95010左右,就是全国平均水平,需要山西每年比全国缩小一个百分点的差距。这对山西是很大的挑战,但是我们必须勇敢面对。只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从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讲,我们就不是滞后的省份;从全局上讲,我们就为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不是拉后腿,这将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重要拐点。而且,提出这一目标也是有充分依据的,根据测算,如果保持近五年来的发展“贯性”(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每年提高2.55个百分点),再加上一大批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即将发挥作用,各项促进翻番、建设转型综改区的部署落到实处,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完全有可能一年追回一个百分点。第二,在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中率先走出一条新路。国家赋予山西转型综改区这个平台,我们提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做好地下地上两篇文章,都是为了破这个题。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抓好转型综改区建设,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既要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又要在体制创新、流程再造、顶层设计上有大的突破。上述两件带有根本性的大事,事关山西发展大局。第一件重在解决山西发展滞后的问题,是跨越之需;第二件重在解决山西发展要科学的问题,是转型之要,而且也会为全国其他资源型地区转型积累经验。抓好这两件大事,转型跨越就深化了,新山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山西在国家的发展大局中就有了一席之地,可以说是利国、利省、利民的有机结合。

四是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是未来5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跨越、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也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形态,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山西已总体实现小康,但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不协调的小康,按照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16年这5年应有什么样的作为,应达到什么标准,这些都需要深入思考,提出清晰的战略。把山西发展臵于“三步走战略”的历史坐标中来审视和谋划,具有强烈时代感和巨大感召力。第二是未来5年和“十二五”的关系,十届省委的任期在时间跨度上比“十二五”多了一年,要确保两个目标体系既保持连续性,又有一定的超越性,在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第三是未来5年和“7〃29”大会召开一年来的关系,把一年来全省干部群众取得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充分反映出来。

五是进一步明确奋斗目标和关键举措。围绕在哪些方面转型跨越,新山西“新”在哪里,要提出更深刻、更具体、更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把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思路,变成可感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既是宏伟的又是具体的。为此,在发展形态上,要实现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在发展动力上,要实现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在发展方式上,要实现粗放增长向绿色发展转变;在发展定位上,要实现煤电基地向现代产业基地转变;在发展方向上,要实现资源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转变。在转型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综合经济实力的跨越,实现产业结构特征和整体素质的跨越,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跨越,实现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水平的跨越,实现生态文明和宜居环境的跨越,实现发展环境和创业活力的跨越。通过转型跨越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山西、绿色山西和幸福山西。围绕这些宏伟目标,要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传统产业循环率、新型产业占有率、节能减排降耗率以及绿化率、气化率、城镇化率等,使三晋大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志们,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很重,换届工作进入关键阶段。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深化认识,扎实工作,把这次研讨班取得的成果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落实到转型跨越中,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7月28日)

同志们:

时至年中,省委、省政府专门拿出两天时间举办全省领导干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研讨班,召开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专题研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待会儿,纯清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全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以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上半年经济工作

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宏观调控政策,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抓手,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全力实施“十二五”规划,着力推动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全省经济在去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完成5134亿元,同比增长13.3%;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分析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是农业稳定发展。夏粮生产有效克服去冬今春五十年一遇的严重干旱的影响,获得较好收成,产量达到24.24亿公斤,同比增长3.5%;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升,作物长势良好,预计全年粮食产量有望突破110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畜牧业健康发展,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9.6%、7.3%、6.4%。

二是工业快速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98.8亿元,同比增长19.40/0。主要产品产量较快增长,煤炭产量达到4.1亿吨,增长21.5%;焦炭产量4441万吨,增长8.2%;钢材产量1568万吨,增长13.1%;发电量1120亿千瓦时,增长6.5%。主要工业品价格稳中有升,6月份,吨煤综合平均售价为630元,同比上涨16%;焦炭价格为1850元/吨,同比上涨5.7%;钢材价格为4680元/吨,同比上涨20%;不锈钢价格为22590元/吨,同比上涨4%。

三是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上半年,服务业增长9.1%,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总收入达到619.3亿元,增长23.3%。

四是运力、电力运行平稳。上半年,全省铁路货运量完成2.8亿吨,增长7.4070;太原铁路局6月份日均装车数为21823车,达到历史高位。公路货运量完成3.2亿吨,增长6.7%。全社会用电量为811亿千瓦时,增长11%。

(二)内需外需持续扩大,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上半年,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17亿元,增长33.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高出中部地区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其中,省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092亿元,增长74.5%,高速公路、铁路、电力、产业结构调整、保障性住房等5大类项目完成投资909亿元,占到重点工程投资的83.3%。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15亿元,排全国第2位,31条在建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为年内建成1000公里、2012年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规划投资1000亿元,加大水利建设力度,掀起了水利建设新高潮。35项应急水源工程加快推进,引黄北干工程再有60天就将实现引水到大同、朔州的目标;投资300多亿元,启动实施了“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的大水网工程,通过5年的努力,全省供水能力将由现在的63亿立方米增加到91亿立方米,供水区域覆盖全省六大盆地、11个中心城市、70个县(市、区),全省50%的国土面积、70%的人口从中受益,长期制约我省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与此同时,上半年,消费持续活跃,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03.9亿元,增长17.5%;外贸回升有力,进出口总额完成71.4亿美元,增长22.8%,其中,出口27.4亿美元、增长26.6%,进口44亿美元、增长20.6%。

(三)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

从投资结构看,农业投资在上年同期大幅增长81.6%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增长23.1%工业投资增长34.8%,主要是用于结构优化升级,比如,煤矿改扩建、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36%,新兴产业投资增长6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焦炭、钢铁、有色、化工、水泥、电力等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4.2%下降到36.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2.9%,占全省投资的比重稳定在52~0以上。特别是非国有投资趋于活跃,上半年增长44.5%,高出国有投资增幅18.2个百分点,在投资中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8.7%提高到41.9%。

从产业结构看,在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已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继续推进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56亿元,实施了灌区建设补贴等“十项惠农政策”和高标准粮田创建等“十大强农工程”,重点扶持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和42个“一县一业”示范基地县,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圆满收官,我省煤炭工业告别了小煤窑时代,进入了现代化大矿时期,产业素质和水平明显提高,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全面启动非煤矿山和焦炭、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的整合重组,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与此同时,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上半年,先进装备制造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分别增长31.4%、23%,大大高于工业平均增幅。

从节能减排成效看,上半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010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烟尘、粉尘等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全部完成进度任务;完成营造林410万亩,占任务的91%,全省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从安全生产形势看,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在2009年比2008年减少1018人、2010年比2009年减少505人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减少171人,同比下降13.4%,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088,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氛围。

(四)经济效益与速度同步提高,发展的质量进一步提升。

经济增长的速度、效益、质量同步提升,不仅体现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等方面,而且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等方面。从企业经营情况看,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552亿元,同比增长35.9%;实现利润572亿元,增长38.3%;上缴税金511亿元,增长28.5%o从财政收入看,上半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244亿元,增长29.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77亿元,增长29.6%。从居民收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53元,增长14.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834元,增长20.5%。

(五)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进一步改善。一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26.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5.5%;转移农村劳动力22.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4.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低于4.2%的调控目标。

二是社会保障全面加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90元、达到1676元,新农保试点已扩大到50%以上的农业县,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4.3%,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5%;8.5万名国企“老工伤”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范围;全省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提高16.2%;222万城乡低保对象和16.9万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实现应保尽保。

三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各级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的领导组,实行建设用地单列,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加大省财政投入的同时,将中央代地方发行的51亿元债券中的41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半年,全省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9.8万套,开工率为83.9%,特别是公共租赁住房开工率超过100%,走在了全国前列。

四是房地产市场调控初见成效。全面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综合运用限购、公布房价调控目标、提高首付比例、执行差别化利率、实行全额征税等措施,使我省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房地产市场呈现“两增一稳一降”的趋势。“两增”,就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施工面积增加。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0.7亿元,增长33.7%;商品房施工面积达到7479.9万平方米,增长32.8%。“一稳”,就是商品房销售面积保持稳定。上半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为415.2万平方米,增长0.8%。“一降”,就是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降。6月底,全省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3068元/平方米,比去年底下降258元/平方米,下降7.8%,其中,太原市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5680元/平方米,比去年底下降1770元/平方米,下降23.8%。

五是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顺利推进。在继续巩固提升已完成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决定再投入300多亿元,启动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即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目前,各项任务已分解到各市,并明确由市为建设主体,所需资金主要由省市县三级财政负担,其中省财政拿大头。比如,街巷硬化两年需投入220多亿元,省财政负担60%,市、县财政分别负担30%、10%,并且省里协调银行贷款,帮助市县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我们还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农民投工投劳,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与此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比如,在教育事业方面,规划建设200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将中小学生人均经费每人每年提高100元,分别达到600元、400元;开工建设投资百亿元、占地近万亩的高校新区,建成后将有10所院校、13万师生入驻。再如,在科技事业方面,启动省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筹建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筹备召开全省科技大会。又如,在文化事业方面,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农村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和农家书屋,为农村配送文化活动器材;加快建设省城十大建筑,今年9月将建成投入使用。

(六)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清理规范工作基本结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确权1600万亩林地,产权明晰率达到83.9%;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68%的经营性文化单位已经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新组建了广电信息网络集团、演艺集团、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影视集团等五大文化集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重点改革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进度要求,其中,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2549个村卫生室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在33所县医院实行综合改革试点、28个县实行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国企数量由原来的34家重组为21家。特别是积极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各项工作,成立了领导组及办公室,举办了领导干部研讨班,编制了总体方案和12个专项实施意见,启动了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先行试点、“一市一县”综合先行试点和扩大循环经济试点等工作。

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团赴江苏、浙江、上海等沿海发达省市和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欧洲国家学习考察,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广泛宣传我省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上半年,全省共乳进务粪塞金1226亿元,对外开放出现新的局面。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在座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也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物价上涨较快。上半年,我省CPI上涨5070,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涨幅排全国第25位,但仍属高位运行,尤其是6月份当月同比增长5.9%,创2008年10月份以来新高,对群众生活特别是困难群体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省作为能源原材料省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一般都高于购进价格涨幅,但今年以来情况有所变化,从3月份开始,我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幅持续高于出厂价格涨幅,这种“高进低出”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二是重点工程建设融资趋紧。上半年,全省新增贷款885.7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88.8亿元。尽管经过方方面面的努力,我省在国家银根紧缩的形势下,新增贷款减少的幅度在全国是较小的,但仍然给在建、续建重点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比如,上半年,高速公路贷款应到位182亿元,实际到位43亿元,到位率仅有23%,加之流动资金还贷后银行不再放贷,出现了建设资金紧张的状况。三是转型发展任务非常艰巨。尽管近年来我们加大了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产业结构单一化、重型化问题仍然突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转型项目、好项目、大项目不多,等等。这些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

分析下半年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除了前面讲到的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外,还必须高度关注外部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当前,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复苏态势,但复苏进程充满曲折和变数。特别是粮食、石油等大宗货物价格高企,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国内物价处于高位运行,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企业经营困难、要素供应趋紧等问题。这些都会对我省经济产生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下半年,国家在坚持宏观调控基本取向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我国经济将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总体上保持良好态势,有利于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因此,各级各部门既要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又要看到当前面临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增强信心和决心,再接再厉、再鼓干劲,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做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按照省“两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在统筹做好各项共组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效措施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物价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物价水平,下半年要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切实抓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猪肉和蔬菜的生产,努力增加市场供应。要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争取全年有个好收成;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我省实际出台新的扶持办法和措施,加大对生猪及设施蔬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本地农畜产品的自给能力。二是加大重要商品的储备力度,增强市场调控能力。要扎实做好粮、油、肉等重要商品的储备工作,按时足量充实储备,并完善应急保障预案,随时做好投放储备平抑物价的准备。三是加强物价监测和市场监管,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要加强对食品价格的监管,密切跟踪和及时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整顿规范农产品流通秩序,严厉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四是进一步完善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价格补贴。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在单月食品价格涨幅超过10%或CPI涨幅超过5%的情况下,要及时启动联动机制。根据我省物价上涨的情况,我们决定,从今年4月起,再次向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同时,要加强物价宣传工作,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二)道筹集资金特别是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要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合理调配省级财政资金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市场融资。一是挖掘潜力,努力增加简介融资。针对我省存贷比偏低和今年以来贷款合同兑现率较低的情况,要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协调,特别是要积极地向各大银行总部沟通汇报、争取给予支持;在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探索设立专门服务于小企业的社区银行,创新担保方式,努力增加信贷资金。二是加大力度,努力扩大直接融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融资步伐,现有上市公司要通过资产重组、配股、增发新股等方式设法从市场上多融资;同时,鼓励企业发行中短期票据,支持中小企业“打包”发行集合债券,吸引保险资金投资,发展融资租赁业务等方式融资。三是创新政策,充分调动民间资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拓宽民间投资领域,降低民营企业准入门槛,优化民营企业要素配臵,创新投资模式,采取BOT、BT、TOT等投融资模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转型跨越发展。四是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外来资金。要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地主要领导要走出去大招商、招大商;对招商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促进项目尽早落地;充分发挥开发区作为开放窗口、招商平台的作用,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项目、人才落户我省。

在解决好资金供应的基础,要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重点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大水网在内的在建、续建重点工程建设,抓紧完成未开工重点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尽快开工,确保实现全年重点工程投资6200亿元、带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7700亿元的目标。

(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这既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重点是:要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确保全年完成淘汰小炼铁产能385万吨、小炼钢产能314万吨、小火电装机28.5万千瓦、小水泥产能1315万吨、小炼焦产能468万吨、小电石产能28万吨的任务;要全面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加快绿色建筑技术推广和既有建筑节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加大绿色建筑技术推广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严格实施道路运输车辆能耗限值标准和准入退出制度;要抓好重点领域的减排工作,包括焦化、火电、钢铁、有色、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确保完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忽而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和烟尘等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要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责任,强化监督考核,确保节能减排措施落到实处,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四)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大好形势。要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要把“十项惠农政策”、“十大强农工程”落实到位。要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确保今年完成1800万亩农田灌溉、2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和10万亩盐碱地改造任务,行市农业发展基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各地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县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培育形成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抓好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加强对发展县域经济工作的指导,探索制定扩权强县的政策措施,扩大县域发展的自主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农民增收的问题。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0.5%,指标完成得不错,但要在“十二五”时期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的目标,任务还很艰巨。从我省农民收入构成情况来看,目前工资性收入占44.5%,经营性收入占42.8%,转移性收入占8.2%、财产性收入占4.5%。由此可见,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而且与全国相比,我省农民经营性收入占比偏低。因此,我们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在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同时,重点要在提高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上下功夫。要通过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努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交通运输等农村二、三产业;同时,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扎实做好干部下乡住村、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农村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拓宽增收致富门路,努力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

(五)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一是切实抓好就业工作。要在全面抓好各类人员就业工作,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力争年底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以上;要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确保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

二是高度重视住房问题。一手抓好保障型住房建设,要千方百计解决好保障型住房建设资金、用地等问题,加快施工进度,确保9月底37.5万套保障性住房全部开工建设;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理,确保把保障性住房建成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要进一步健全保障型住房建设、分配、管理和退出机制,确保分配公平、管理科学、良性运转,真正让困难群众受益。一手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要落实好国家和我省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要落实好国家和我省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继续实行限购、提高首付比例、差别化利率、全额征税等措施,并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市场监测和监管,坚决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三是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五项重点任务:巩固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城乡医保水平;全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行这一制度;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四是加快推进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在巩固提升已完成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强化资金保障,调动各方力量,加快推进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确保今年完成1.28万个村的街巷硬化任务,建设5469个村便民连锁商店,建设4080个村体育健身场所和1.4万个农家书屋、为2214个村配送文化活动器材,免除职业中学在校学生的学费,新农保覆盖84%的农业县,为明年实现全覆盖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安全生产秩序,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对山西而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理念。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从现在起深入开展为期100天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严厉打击私挖滥采,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要坚决予以取缔;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一律停工停产整顿;对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要加强日常监管。要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秩序,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易燃易爆物品以及重大活动、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要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安全技术和装备设施保障,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题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从市县领导到企业负责人,实行包矿包企责任到人,严盯死守、严密监控,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通过这些措施,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七)抓好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转型发展。一要抓紧修改上报总体方案。转型综改试验区《总体方案》已先后经过省政府常务会、省委常委会研究,有关部门要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抓紧上报,争取早日获批;要加强与中央有关部委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对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特别是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跟踪落实好中央支持山西的几项重大政策。同时,要抓紧编制相关地区和行业转型规划和实施意见。二要切实抓住综改区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转型内容讲,就是要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修复、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其中重中之重是抓好产业转型升级。要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在完成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非煤矿山、焦化行业的整合重组;在做好煤炭等地下矿产资源这篇大文章的同时,积极做好文化等地上资源这篇大文章;在抓好煤炭这个大产业的同时,要切实抓好非煤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非煤产业的比重,形成现代、多元的产业体系。从保障措施讲,就是要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关键是要抓好产业政策创新、财税政策创新、用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以及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创新,增强转型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三要高度重视转型项目建设。不论是产业转型、生态环境修复,还是民生改善,都必须落实在项目上。抓好项目建设,是影响山西长远发展和转型跨越的一个重大课题。各地要高度关注,并切实抓好这些项目,既包括煤焦化、煤电铅、煤电材等循环经济项目,又包括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以及新能源、节能环保、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项目,尤其是要抓紧推进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转型项目,促进全省大转型、大发展。与此同时,要继续大力推进“2+10”等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建设和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等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四要鼓励各地先行先试。讲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其最大的政策就是先行先试。各地各部门要立足自我、只争朝夕,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敢闯敢干、先行先试,力争在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工作中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无所作为的思想。从省里来讲,明确谁干的好就支持谁,并从相关资源配臵、用地指标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一批市县在综改区建设方面走在全省前列。与此同时,要抓好文化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各项改革,确保按时完成进度任务。

现在距第六届博会开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了。要扎实做好场馆建设、宣传推介、项目对接、活动组织、客商接待、应急保障等各项筹备工作,力争办成一届“隆重热烈、简朴安全、高效务实、效果明显”的中博盛会,全面展示山西新形象,进一步深化对外交流合作,落地一批大项目。

最后,我要强调一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问题。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执政党地位巩固和国家长治久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在今年年初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作了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知道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这两天,我们又听了两位专家的专题辅导,金道铭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讲话,几个部门的发言讲得都很好,通过一天半的学习,大家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及相关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从我省来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各级各部门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和条件。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省同全国一样,既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又处于矛盾的凸显期,各类社会矛盾多样多发,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比如,在征地拆迁、劳资纠纷、企业改制、环境污染、涉法涉诉等领域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公共安全事故也易发多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比较薄弱,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问题比较突出,宗教问题比较复杂,信息网络建设管理面临严峻挑战,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势必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到更加突出的位臵抓紧抓好。

一是提高认识。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形成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合力。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加强调查研究,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管理理念、制度、体制、机制、方法创新,完善政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是健全体制。要进一步完善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放映强烈的问题;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回访、联系群众制度,深入开展联合接访,及时化解信访积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务实基础。要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增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要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制度和法制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推动他们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体系,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四要完善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当前,重点要加强对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强应急处臵能力建设,强化监察预警、信息报告、社会动员等机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上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很好,但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和知道,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着力破解发展难题;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努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

第五篇:袁纯清7.28讲话

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7月28日)

袁纯清

同志们: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全力推进转型跨越,抓投资、上项目,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全省经济呈现出速度较快、效益提高、质量向好态势,各项指标实现“双过半”,安全生产形势为多年来最好水平,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应该说改革、发展、安全、稳定总体形势向好。特别是广大干部群众对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共识和激情正在转化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强大力量。面对“十二五”开局、转型综改试验区启动、四级党委换届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巩固和发展全省工作的良好态势,以务实作风和优良状态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下面,我就全省重点工作讲一些意见。

一、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科学文献,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省委及时作出部署,省委常委会带头学习,一个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 讲话精神的热潮正在三晋大地兴起。我们要不断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在认识上有新的提高,在工作上有新的进步,在发展上有新的建树。

在前一段学习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带着感情学,带着问题学,带着责任学。对讲话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加深认识和理解,特别要深刻认识党领导人民在90年的历史进程中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全面领会“四个坚持”的宝贵经验,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个考验”和“四种危险”,全面把握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五个必须”的目标任务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继续”的基本要求,增强推进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一次坚定信仰、明确方向的党性教育,作为一次深化认识、把握规律的理论提升,作为一次增强本领、推动工作的实践活动。通过学习,从党的光辉历史和宝贵经验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增进对党的感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焕发出新的精神风貌。

学习讲话贵在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紧密联系各自思想和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实际,把学习的感悟、体会和收获转化为具体行动和政策措施。特别是要按照讲话指明的方向、提出的要求,按照讲话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思考、加强调研,着力破解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重点破解继 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的问题;坚持主题主线,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新路的问题;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问题;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农民收入翻番的问题;针对能源原材料占主导的特点,加强节能减排降耗的问题;顺应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特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开放引进的问题;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正确应对“四个考验”和“四种危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问题;围绕转型跨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转变干部作风的问题;着眼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问题;以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为重点,建设具有山西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问题,等等。要围绕这些问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从中央精神与山西省情的结合上,切实拓宽视野,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新的举措,使我们的工作进一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关于经济工作

前不久,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全省经济工作。刚才,王君同志就上半年的经济工作作了很好的分析和总结,对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都同意。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越是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未雨绸缪。因此,再强调几点:

第一,持续保持强劲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上半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30/0,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但是,也有一些情况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全省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9.8个百分点,而第一、第三产业分别回落58.5和2.3个百分点,显示出工业畸重的产业结构还在继续发展;二是续建项目总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八成,5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显示出新建项目少、大项目接续严重不足;三是外延扩张型项目完成投资1558.3亿元,增长42.1%,而改建和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98.9亿元,增长仅2.8%,比上年同期回落39.5个百分点,显示出内涵效益型投资力度太小;四是119个县(市、区)中,上半年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下的有57个,5亿元以下的25个,从增幅看,负增长的有11个,显示出市县投资明显滞后;五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0.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1.3%,与上年持平,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市域城镇化进程缓慢;六是电力行业总投资仅增长3.3%,比上年同期回落19.1个百分点,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资源就地转化率不高;七是民间投资和外商、港澳台投资虽然分别增长44.9%、31.6%,但总量只有929.2亿元,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中占41.9%,这既与我省民间资金充裕的实际不匹配,也与我们加大招商引资的要求不相称。山西经济在宏观经济上升期增幅大于全国是一个规律性现象,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对能源原材料产业的拉动仍然是我省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同时,我省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居全国较后位臵,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创造的CDP较少,说明投资结 构需要优化。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于山西而言,现在正处于大投入大发展期,无论是从全省发展大局讲,还是从经济学原理的机会成本讲,固定资产投资的最佳效益就是投资转型跨越发展。如果说转型跨越发展是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核心,那么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则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各地要在结构优化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增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后劲,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第二,加大转型力度,加快转型发展步伐。要认识到,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前者容易、后者艰难;转型、跨越,跨越不易、转型更难。经济形势低迷的时候,转型是逼出来的;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资源优势还明显的情况下,转型是放眼长远之策、未雨绸缪之举,主要是看机遇意识和工作主动性。目前经济形势较好,为我们加快推进转型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和较好的物质基础。我们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工作重心放在转型上,把各种资源集聚到转型上,把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引导到转型上。要在更广范围、更高平台以更大力度围绕转型整合生产要素,以循环经济为基本路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培植新兴产业,以创新创造创业为主要抓手发展现代服务业,抓紧上一批转型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激发转型的内生动力。要在全面完成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非煤矿山和焦炭、冶金、建材等行业的整合重组。针对当前焦炭、电力行业亏损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帮 助焦炭、电力行业尽快走出困境。省政府已决定继续延长暂停征收焦炭企业相关费用政策至明年底。今年对各市的观摩检查,主要看转型项目,年底的考核评价,也主要看转型的成效。

第三,大力招商引资,创新融资方式和金融服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下,产业加快转移要求我们必须扩大招商引资;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形势下,资金趋紧倒逼我们必须扩大招商引资;在兄弟省区市竞相发展的情况下,发展危机感紧迫感促使我们必须扩大招商引资。尤其要看到,中博会是我省招商引资的重大契机,转型综改区是我省招商引资的最大平台,资源富集是我省招商引资的重要优势。要围绕招商引资完善政策、创新方式、创优环境,以资源换项目、换技术、换人才,强化集团式谋划、专业化对接、点对点攻关,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上实现重大突破。进一步加大工业企业招商引资和改造升级力度,加快推进“双千亿”、“双五百亿”工程。今年以来,央行连续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加息,上半年我省新增贷款885.7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8.8亿元。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用好转型综改区政策机遇和我省存贷差较大的资金优势,强化重点工程、转型项目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争取更多信贷份额,鼓励企业向市场融资,重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四,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兴起县城经济发展高潮。县域经济占据全省经济半壁江山。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态势是好的,但是今年以来一些县新上的项目很少,不少县到目前为止没有策划论证出什么好项目,项目储备严重不足,引资少、增长慢、后劲小的问题较为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统筹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民营主导、园区承载、集群推进、循环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加快实施“大县城”战略,让县域经济走上发展快车道。县级换届已经完成,县委书记和县长要亲自抓项目,多走出去、多跑项目、多引资金,通过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打开转型跨越局面,加快强县富民步伐。

第五,以确保农民收入翻番为目标,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农民收入翻番是转型跨越的关键所在,是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核心指标。要巩固和发展今年以来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乘势而上,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创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以煤补农、以企帮村模式,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拓宽农民增收致富门路。要组织多种力量,帮助干旱缺水地区农村兴办水利,通过增加水浇地和设施农业提升农民收入。要组织好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要推进产业扶贫和移民搬迁,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要把干部下乡住村包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把更多精力和资源向低收入村倾斜,通过切实的措施,整体实现全省农民收入翻番。

第六,加强安全生产,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要珍惜当前我省安全生产的好形势,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生产也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坚持安全生产工作什么时候都要从零开始的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和隐患排查,夯实本质安全的基础,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要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积极扩大就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突出位臵,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价格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缓解物价上涨给群众带来的生活压力。要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稳定住房消费预期。要重视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加强对社会面的控制,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三、关于转型综改区建设

转型综改区承载着党和国家的重托,寄托着全省人民的期望。7月22日,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转型综改试验《总体方案》。在工作中要抓好以下几个着力点:

第一,要在思想观念上有大的突破。转型综改区有两大任务,一是在生产力层面,要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二是在生产关系层面,要深化配套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总的目标是率先在全国趟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路子。实现这样的目标任务,解放思想是总闸门。当前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等,等着中央出台明确的政策,等着省里出台可执行的细则,等着其他地方和部门做出样板,缺少主动探索尝试的劲头。二是靠,两眼向上,上级依赖严重,缺乏自主发展、自觉改革的紧迫感。三是怕,害怕出错,怕受指责,怕担责任。饭到锅里不敢往桌上端,端到桌上又不敢吃,缺少开创新路的胆气。四是慢,主要在项目上行动迟缓,在实践中形不成强劲的推进态势。转型综改区最大的政策是先行先试,本质上是中央在改革攻坚期给地方的一次改革授权,是地方以此为载体加快改革发展的难得契机。先行先 试的过程,就是园地制宜探寻发展路径、拓宽发展空间、创新体制机制的过程。这不是直接给钱给粮的帮助,而是比钱粮更重要的赋予更多自主权的支持。中央不会牵着我们走路,而是看我们怎么干,看我们自己敢不敢走,能不能走好。因此,只要政策和法律没有明文禁止,其他地方干过的或没干过的,我们都可以尝试,成功了,群众得实惠,上级认可,就是政策,就坚持干下去,不合适就退回来。2005年,浦东新区被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综改区,当时内有资源环境人口压力,外有世贸过渡期结束的压力,他们从行政机构改革破题,围绕建设国际金融和国际航运“两个中心”,以国际化思路结合本地特色,高起点建设基础设施,高标准规划产业发展,大动作推进行政并区,打造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浦东。重庆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3000万人口中2000万在农村,他们挖掘、利用、开发综改区的政策资源,以户籍改革为突破口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在城乡统筹上推出“公租房”、“农民进城”等有广泛影响的举措。改革的效应已经显现,2010年重庆GDP增速全国第二、西部第一,并连续两年居全国前三名,利用外资增速连续两年全国第一。实践证明,每个综改区都是凭借敢闻敢试、先行先试的决心和胆气,摸爬滚打走出来的。当前,全国各地千帆竞发,发展不进则退;中央要求我们先行先试,机遇不抓则逝。建设综改区是认识与实践的互动过程,是发展与改革的互促过程,是探索与政策的循环过程,是上级支持推动与下级积极作为的配合过程,更是山西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必须从我们每个领导者开始,从现在开始,从具体项目开 始,以科学的态度,敢闯的勇气,百折不挠的韧劲,敢于担当的气概,不等不靠的为先精神,抓紧先干起来,积小成而至大胜。

第二,要按照转型的要求大胆进行先行先试。转型综改试验区,就其路径来讲,就是试验,就是探索,就是实践。我们要突出资源型经济这个特点,把握先行先试这个灵魂,抓住转型这个根本,找准先行先试的抓手,找准推进转型的杠杆。一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延伸煤电铝、煤焦化、煤气化、煤电材等资源循环产业链,推进煤矸石、高炉煤气等废弃物的加工转化。二是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产业梯度转移中承接更多的转型产业、朝阳产业、配套产业。三是建设特色园区。引导转型项目集聚发展,发挥集群协同效应,提高园区单位面积的投入产出率,形成转型的排头兵。四是重点突破一批关乎转型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五是敢于以资源换项目、换技术、换人才,将我省与发达地区的产品供需关系、买卖关系提升到产业互动关系,寻求优势互补、优势整合、优势再造。六是抓好重大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程,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大力推进重点区域流域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加快建设气化山西。七是围绕转型发展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创业环境。以上种种,都是可以试,可以做的。总之,只要是有利于资源就地转化的项目,是资源全循环的项目,是符合科学发展的项目,都可以积极试,都可以抓紧向前推。

第三,抓紧干几件具有标志性的大事。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我省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做到依托煤而不依赖煤,兴于煤而不困于煤,让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让非煤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使山西的产业结构发生脱胎换骨的新变化。李克强副总理考察山西时指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巨大潜力和希望,特别是通过循环发展,有条件实现转型跨越,有条件把国家确定的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好。中央领导不仅对我省发展思路给予充分肯定,为转型综改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而且对我省提出的一些具体项目和政策也给予积极回应,责成有关部委认真研究。我们对中央领导肯定和鼓励的领域和项目,不要犹豫观望,不要慢慢腾腾,该上马的上马,该开工的开工,该实施的实施,沿着中央领导指出的方向加快开展工作。比如,要抓紧上马和建设一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抓好百万吨级的煤基合成油项目、MTG合成油项目、煤制烯烃项目、煤制天然气项目、焦油深加工项目、煤矸石发电和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加快发展煤炭机械、铁路装备、不锈钢和铝镁合金深加工项目,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高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比如,要抓紧实.施废弃工矿地整理后等量臵换工作。目前,我省每年有10万亩的土地缺口。在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中,关闭了近1600座小煤矿,能开发整理13万亩土地。中央支持我们对废弃工矿地整理后等量臵换,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的规划和办法,加紧组织实施,使各地引进的项目尽快落地。比如,要抓紧做好争取中央新增财政转移支付的工作。我省长期为中西部地区唯一净 上缴省份,直到2009年、2010年才改变了净上缴局面,但仍是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留用比例最低的省份(比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低50多个百分点),可用财力偏少。中央领导同意增加对山西的转移支付比例,原则上要达到中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有关部门要在详细测算的基础上,尽快提出具体方案,加强与国家部委的沟通协调。比如,要抓紧策划一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按照地下地上资源并重,同时做好两篇文章的思路,搞好顶层设计、总体规划,通过引进战略合作者,加快推进重点景区和重大文化项目的开发。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为激励各级各部门先行先试,对敢闯敢干而且干得出色的地方,要在包括资金、土地在内的各种资源上大力给予倾斜。与之相适应,省政府正在研究确定一批扩权强县的县(市)和一批试验先行地区与企业。另外,对敢闻敢干而且干得出色的领导干部要给予表彰,对特别有业绩的要优先提拔使用。没有这样一种氛围和导向,形不成转型综改的强劲态势,也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省综改办和省委组织部要拿出具体的实施办法。

四、关于换届工作

目前,全省县乡两级换届工作已全部完成,取得了组织满意、干部满意、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一是注重基层、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更加明显。在新一届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由乡镇、县直部门政绩突出的正职提拔的占70%以上,153名大学生村干部任乡镇副职。二是县乡党政班子年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县级党政班子平均年龄44.48岁,比换届前下降3.78岁,乡镇党委班子中本科及以上学历5302人,比换届前增加895人。三是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加大。交流市县干部1187名。对20名副市厅级领导干部实行跨市交流和上下交流。四是选任干部民主公开透明。推荐、测评的范围扩大,全委会票决干部的比例大幅提高。五是妇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数量稳定增长。配备女县委书记6名,女县长10名,女乡镇书记85名。县(市、区)领导班子共配备非中共党员干部468名,比换届前增加15人。县乡换届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效果,党委坚强领导是保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书记抓、抓书记”,始终把握主动权。正确导向是关键,强调一线的同志优先、关键岗位的同志优先、在艰苦地方工作的同志优先、适应转型跨越要求的同志优先、具有特别强的潜质的同志优先、业绩突出的同志优先。发扬民主、依法办事是前提,任用干部具有广泛民意基础,选举工作符合法规政策的规定,保证了党委人事安排意图的顺利实现。教育引导是基础,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正确态度对待换届工作。严肃纪律是保障,把严明纪律贯穿换届始终,严肃查处违纪行为,做到了换届选举风气正、干部群众心气顺。

当前,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县乡换届圆满成功,干部群众团结奋进,为省市换届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省委已批复各市党委领导班子人事安排方案,换届工作即将进入实施阶段。省委换届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工作中要把握好三点: 一要充分认识省市党委换届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省委在地方组织结构中处于最高领导层次,是全省的领导核心,市委是全省工作中十分关键的环节。省市党委换届是我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乎全局、影响长远,涉及面更广、政治性和政策性更强、要求更高更严,社会关注度也更高。县乡看各市换届搞得怎么样,全省都在看省委换届搞得怎么样。省市换届能不能搞好,关系到全省换届能否完满收官。通过换届,省市党代表大会报告作好了,就能更好地统一党员干部思想、明确科学发展思路,强化转型跨越举措、凝聚人民群众力量;省市党委班子配好选好了,就能更好地树立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形成团结坚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省市党委换届风气抓好了,就能带动全省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激发干部群众的热情和干劲。尤其是,新一届省委、市委的任期,正值“十二五”发展期、转型跨越关键期、建设转型综改区攻坚期,省市党委换好届,直接决定着全省转型发展的力度和跨越发展的速度。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把加强领导贯穿于换届工作的全过程,搞好宏观指导、具体指导、分类指导,及时掌握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要保障党员和代表的民主权利,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通过规定程序贯彻党委意图,引导党员干部和代表把行使民主权利与执行党的决议、贯彻党的主张结合起来,确保换届人事安排格局顺利实现。要做好换届工作的舆论分析、应对和引导,宣传好做法好经验,主动回应各方关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三要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正确对待进退留转,把精力集中在促进发展和为民惠民上。干部进退留转、班子新老交替是客观规律,也是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不断发展的需要。换届工作能否搞好,关键看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能否符合党性、事业、大局的要求,能否经得住名利权位的考验,能否在关键时期、特殊时刻向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这里,我强调几点:

对人民要有感恩之心。领导干部不论多高级别、在什么岗位,都应该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党和人民的信任才会有我们的今天。任何时候都要摆正自己的位臵,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陈云同志在党的七大上作的《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的讲话中指出,一个人在党的领导下作了一点工作,这个功劳有三个因素:头一个是人民的力量,第二个是党的领导,第三才轮到个人。并且进一步指出,客观情况可以做到十分,你也做到了十分,这种情形很少,因为你自己有缺点,只做到八分或六分、五分,这种情形是很多的。他特别强调说,“任何人离开了人民,离开了党,一件事也做不出来”。不久前央视播出的电视剧《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反映了一位出身于山西商号的革命者经历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历尽各种委屈和困难却毫无怨言,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高尚品格。剧中主人公说:“参加了共产党,就要活出点境界。”我们要把对人民的感恩上升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转化到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到正确对待名利权位中。

对组织要有敬畏之心。组织是干部之家。是否敬畏组织,是衡量领导干部德的一个重要方面。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是我们党团结有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和组织保证。对干部问题,组织是通盘考虑、慎重研究的,是坚持五湖四海的,是公道正派的,领导干部对此要有清醒认识,否则也是党性不强的表现。要增强组织观念、党性观念、大局观念,在关键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在涉及到个人的进退留转时,常怀守规之心、勿动非分之想、切忌越轨之事,决不能不信任、不服从、不尊重组织,甚至和组织讨价还价。

对事业要有责任之心。人生有涯、官位有止、事业无尽,是做人、做官、做事三者关系的生动写照。人究其一生,所有的一切都有所终、有所止,只有党和人民的事业生生不息。权力和责任永远都是相联系的,领导干部要把重心放在责任上,把心思用在发展上,把精力用在为民上,把智慧用在创新上。只有这样,小舞台也能干出大事业,也生活得充实,否则舞台再大,也难有作为。

对职位要有平常之心。人皆有进取之心,干部希望职务进步快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想得过多,则不可取。特别是不要以为一有空缺位臵,就以为应当是自己的,就认为自己最适合。要认识到,即使自己是优秀干部,还有个结构问题,即使条件合格,也不可能在一次换届中都解决,我们都工作这么多年,应当知道这些最起码的道理。更何况领导职位本来就十分有限,这次换届市级党委班子共有21个职位空缺,而符合这个职位条件的正县级干部有1242名;省委班子换 届缺额职数很少,而正市厅级干部有260多名。领导干部可以有想法,但不能破底线、碰红线。要放平自己的心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服从事业需要、服从组织安排。如果总是自我设计,老想着“升级换档”,就难免心理失衡、言行失度、党性失规,成为官位、名利的俘虏。

对纪律要有警戒之心。我们党是有铁的纪律、完备的组织、严格的要求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任何情况下,风气不能坏,规矩不能破。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中央提出的“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以及省委提出的12条意见作为“高压线”、“警戒线”,严格遵守和执行。省纪委、省委组织部要加强对换届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对违反纪律的人和事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对问题严重的可先免职后处理。要形成一种导向和风气,就是决不让投机钻营者有机可乘,决不让铤而走险者侥幸得逞,决不让违纪违规者逃脱惩处。

对干部要有关爱之心。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们党是最讲感情的,对干部既严格要求,又从各方面予以关怀;二是同事之间也是讲感情的,要相互理解和支持。换届中,党委和组织部门的负责同志要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对“退”和“转”的干部、思想上有疙瘩的干部和差额落选的干部,耐心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同时,每个领导干部对同事的进步也应该持鼓励、支持、配合的态度,应当由衷地高兴,这也是讲感情的表现。

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要认识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的实际没有变,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比较薄弱的事实没有变。我国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黄金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一方面,我们党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个考验,面对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利益格局的多层次、多样性,人们观念的多元化、复杂化,包括网络用语“亚历(压力)山大”反映出的人们在社会, 转型期的心理特征,都给我们的工作提出新课题。要认识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是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基地和欠发达省份,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面临的问题多,产煤区和非煤区发展不同步,地区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因资源配臵、利益分配、村矿矛盾等问题造成的上访,成为突出的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管理难点。没有社会的转型和社会管理的创新,经济转型也难以深入有效推进。要认识到,在思想、工作、方法和体制机制上还有许多方面不适应社会管理的新形势。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一手软”的问题比较突出,与社会管理相关的体制机制还不 健全,思维的惯性、方法的简单、知识的缺乏,使我们在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往往难以得心应手。总之,社会管理,既是民生问题,又是发展问题,既需要加强,又需要创新。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第一,打基础,创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条件。要加大协调发展力度,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提高社会发育程度,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夯实社会管理的经济基础。要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力度,完善保障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着力提高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水平、健康水平、科技教育水平,下大力气抓好事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重点项目。要加大道德建设和教育引导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网络舆情的分析和引导,重视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实现权益有保障、诉求有渠道、矛盾能缓解、怨气可释放、危机能控制。要加大基层基础工作力度,人力向基层倾斜,财力向基层聚集,物力向基层投放,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地等社区建设,把各类社会组织有效汇入社会管理服务大格局。

第二,抓关键,解决好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要着力化解社会矛盾,梳理和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纠纷,创新信访工作体制机制,既要解决好利益纠纷,又要防止和控制“无直接利益冲突”,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疑难纠纷不出县、矛盾不上交”。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建立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解决好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建立相应的社会关怀帮扶体系。要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加强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依法打击非法传教和宗教渗透活动,妥善处理涉及宗教的敏感问题。

第三,设防线,强化源头治理和依法办事。要加快制定社会管理创新亟需的地方法规,构建社会管理法规体系。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社会树立依法办事、守法光荣的风尚,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要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调整社会关系,坚决查处违法行为。要以深化平安创建为载体,建立健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第四,建机制,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做到办实事符合民意,做好事不越民力。二是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 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三是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机制,坚持建设与规范并重、发展与管理同步。四是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机制,引导其对内促进和谐,对外履行义务。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社会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社会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抓好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工作,创造更多经验,形成重点突破、由点到面、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认真学习社会建设与管理理论,把握资源型地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六、关于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报告的基本思路

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将于10月召开,这是我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员群众关心,社会各界关注。起草好报告,对于开好这次大会,对于凝聚共识、明确方向,调动全省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过去5年,九届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积极探索山西科学发展之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去年以来,省委提出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发展思路,在全省上下形成广泛共识,成为自觉行动。这些都为我们起草好报告奠定了基础。我们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着力体现省委和全省干部群众对科学发展观的新体会,对山西省情的新认识,对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对发展路径的新拓展,以及对党的建设的新部署,力求做到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指导性的高度统一,历史感与时代感的有机结合,力争使报告成为一个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团结共进的报告,成为一个立意高远、指引方向、推动发展的报告,成为一个反映时代特征、体现山西特色、符合人民意愿的报告。具体有这样几点考虑:

一是对未来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只有形势清,才能方向明。对未来5年国内外发展大势、山西发展态势,必须有一个基本估计和研判,这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的基础。总体来看,世界经济逐渐复苏,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兄弟省份都在竞相发展,大环境对我们有机遇有挑战,机遇大于挑战。因此,未来是缸照是。山西奴快发展\向蝇发展的难得机遇期,是必须,紧。紧抓好的转型攻坚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关键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发展期。这四点基本估计,是未来五年发展战略、基本布局、奋斗目标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我们奋斗信心的基本支撑,也是我们团结奋进的动力所在。

二是把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作为报告的主题。报告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从山西实际看,转型跨越的思路是在历届省委对山西发展道路探索基础上的深化,既有继承,也有发展,是科学发展现在山西的具体体现,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得到高度认同,中央领导同志也给予充分肯定,因此要作为主题贯穿通篇。要深刻论述转型跨越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内涵和途径,在此基础上,对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水平、健康水平、科技教育水平等作出部署。三是抓住两个根本。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山西未来5年应着眼于两件带有根本性的大事,或者说要在这两个根本上有作为、作贡献:第一,努力走在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的前列,到2016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力争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去年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程度估计在75%左右,比全国低5个百分点以上,滞后2至3年左右。如果到2016年总体实现程度达到95010左右,就是全国平均水平,需要山西每年比全国缩小一个百分点的差距。这对山西是很大的挑战,但是我们必须勇敢面对。只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从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讲,我们就不是滞后的省份;从全局上讲,我们就为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不是拉后腿,这将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重要拐点。而且,提出这一目标也是有充分依据的,根据测算,如果保持近五年来的发展“贯性”(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每年提高2.55个百分点),再加上一大批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即将发挥作用,各项促进翻番、建设转型综改区的部署落到实处,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完全有可能一年追回一个百分点。第二,在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中率先走出一条新路。国家赋予山西转型综改区这个平台,我们提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做好地下地上两篇文章,都是为了破这个题。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抓好转型综改区建设,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既要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又要在体制创新、流程再造、顶层设计上有大的突破。上述两件带有根本性的大事,事关山西发展大局。第一件重在解决山西发展滞后的问题,是跨 越之需;第二件重在解决山西发展要科学的问题,是转型之要,而且也会为全国其他资源型地区转型积累经验。抓好这两件大事,转型跨越就深化了,新山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山西在国家的发展大局中就有了一席之地,可以说是利国、利省、利民的有机结合。四是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是未来5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跨越、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也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形态,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山西已总体实现小康,但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不协调的小康,按照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16年这5年应有什么样的作为,应达到什么标准,这些都需要深入思考,提出清晰的战略。把山西发展臵于“三步走战略”的历史坐标中来审视和谋划,具有强烈时代感和巨大感召力。第;是未来5年和“十二五”的关系,十届省委的任期在时间跨度上比“十二五”多了一年,要确保两个目标体系既保持连续性,又有一定的超越性,在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第三是未来5年和“7〃29”大会召开一年来的关系,把一年来全省干部群众取得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充分反映出来。

五是进一步明确奋斗目标和关键举措。围绕在哪些方面转型跨越,新山西“新”在哪里,要提出更深刻、更具体、更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把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思路,变成可感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既是宏伟的又是具体的。为此,在发展形态上,要实 现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在发展动力上,要实现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在发展方式上,要实现粗放增长向绿色发展转变;在发展定位上,要实现煤电基地向现代产业基地转变;在发展方向上,要实现资源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转变。在转型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综合经济实力的跨越,实现产业结构特征和整体素质的跨越,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跨越,实现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水平的跨越,实现生态文明和宜居环境的跨越,实现发展环境和创业活力的跨越。通过转型跨越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山西、绿色山西和幸福山西。围绕这些宏伟目标,要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传统产业循环率、新型产业占有率、节能减排降耗率以及绿化率、气化率、城镇化率等,使三晋大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志们,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很重,换届工作进入关键阶段。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深化认识,扎实工作,把这次研讨班取得的成果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落实到转型跨越中,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下载袁纯清7月29日领导干部大会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袁纯清7月29日领导干部大会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袁纯清讲话体会

    《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心得体会 9月3日,我矿全体中层以上干部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和《晋城市委书记张茂才在......

    袁纯清讲话心得

    学习袁纯清书记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7月29日,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袁纯清书记作了长达3万字的题为《以转型发展为主线 为实现山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讲话内......

    袁纯清7.29讲话

    以转型发展为主线 为实现山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努力奋斗 ——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7月29日) 袁纯清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 省委认为,山西......

    袁纯清书记讲话

    奋力推动转型跨越同心办好"两件大事" ﹙二0一二年一月十五日﹚ 同志们: 在全体代表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的各项议程圆满完成。全体代表和列席会议的同志,忠......

    袁纯清讲话7.29讲话

    袁纯清讲话全文 2010年7月2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省委认为,山西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着眼“十二五”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把握国......

    袁纯清讲话解读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解读(一)――转型迫在今天跨越时不我待 7月29日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是山西省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

    袁纯清在山西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以转型发展为主线 为实现山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努力奋斗 ——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摘要)袁纯清(2010年7月29日) 这次会议,是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省委认为,山西......

    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为实现山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努力奋斗 ——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袁纯清 (2010年7月29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