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大2014春会计本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逐步完善,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一定的阻力。管理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是关键,因此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势在必行,这里主要从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出发,以现代财务管理为依据,通过分析,找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探讨适合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方法,完善财务管理机制,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讨论企业在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务管理是整个企业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小企业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他们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支持主要是指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国家法律支持、资金支持。首先,缺乏政策和法律支持。其次,融资、税收、土地使用优惠政策也倾向于大型企业。
(二)财务控制薄弱, 管理制度混乱
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形成资金闲置或不足。二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
(三)融资能力差,资金严重缺乏
中小企业最常用的融资渠道包括银行存款、其他借款和股权投资三种。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其融资能力是比较有限的。
(四)投资盲目,缺乏科学性
投资活动也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中小企业在进行投资管理的过程当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中小企业投资决策者综合素质较低,缺乏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企业的很多投资都是投资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决定的,很少去调查和收集数据,依赖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可行性分析容易造成投资的失败。
二是对企业内部的投入不够,特别是不重视对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产品研制、技术更新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这是中小企业是否能够树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关键问题。
三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可以进行多元化发展的时候,就会急于扩张,盲目的寻求项目,进入一些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和领域。
(五)收益分配不合理
大多数中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使得中小企业经营者在支配企业收益方面随意性和主观意志较大,不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合理分配,因此中小企业在收益分配上的问题,主要是不注重积累,只看重眼前利益,疏于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重视对利润的积累,造成企业自有资金缺乏,发展后劲不足,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
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立法和相关政策出台,保护广大中小企业健康成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重视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意识
企业只有充分重视了财务管理,才能获得良好收益和健康快速的发展: 首先,企业领导者要具有创新精神,积极转变观念。其次,努力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措施: 首先,中小企业领导者应当重视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明确一个完整的财务制度体系的重要性。
另外,由于中小企业在人员方面具有一定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会使财务制度的执行受到一定的阻力,所以企业的领导者在制度执行方面一定要具有坚硬的态度,要进行强制执行。
最后,要建立起岗位分工制和轮换制。
(四)扩大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
如前所诉,融资能力弱是我国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小企业可以从完善自身和增加多渠道两方面来作出适当的改进:
中小企业应该完善自身,积极解决贷款难问题。首先,企业应经常主动地向银行通报公司的经营情况,使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具体生产情况和经营活动尽可能有更透彻的了解,改变对中小企业的种种偏见和不信任,逐步建立起与企业的良好关系。其次,应当努力争取现有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支持。第三,企业要不断提高资信状况。第四,努力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五)进行科学决策,合理投资
投资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提高投资决策水平。
2、以对内投资为主。
3、避免盲目扩张。
4、规范项目投资程序。
(六)注重积累,合理分配收益
中小企业经营者首先要明白,企业的留存收益也是企业所需资金的一种来源,而且这种筹资方式要比从企业外部筹集资金成本低、股权分散风险小,比较容易操作,所以经营者一定要注重对利润的积累,通过努力降低成本、严格控制期间费用来提高利润水平,从而增加留存收益,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劲支持;同时,要审批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方案,监督企业利润分配的去向,防止将利润分配于非生产领域,还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三、个案研究:以众鑫塑料有限公司为例
本案例以众鑫塑料有限公司为例,分析探讨该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可能的改进办法,并加以延伸来分析我区中小型私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性对策。该塑料制品厂位于宿迁市泗阳县,成立于2003年11月份,由三个股东共同出资成立。该公司现主要面向苏北地区特别是宿迁市进行塑料制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其主要产品为塑料生活日用。该公司的初始资金来源为三股东的私人资金,三人各出资60万元,合计180万元。这部分资金主要来源于股东的个人积累和其向亲朋好友的借款,以及少部分的银行贷款。公司成立之初,受限于公司的资金和经营规模,三股东都亲自参与经营管理,在财务方面仅聘请了一名中专毕业生,负责日常的财务工作,如记账和出纳。其他重大的经营事项,则由两股东亲自商讨决定。三股东对于所经营的塑料制品行业,己经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却没有任何的经验或技能。由于所经营的企业相对规模较小,且建立是的初始资金来源于股东两人的集资,资金的筹集方式相当简单。在决定投资之前,三人仅凭借着对塑料制品行业的了解和信心进行投资,并未有任何科学的投资规划和详细的预测。在起步资金不足时,三人分别以自己的房产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总计35万元。近年来,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塑料行业持续低迷,但二人凭借自己对所料行业的信心,大力四处举债,共借款150万元,以开发新产品,力图逆势上升,扩大市场占有率。从公司的管理来看,其并未设立任何的专门财务管理机构,也未建立任何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公司绝大部分经营事项的决定,仅凭股东三人主观的认识决定,并无任何相关财规章制度也没有任何外部监督。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1.筹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该企业起步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股东二人的劳动积累及向亲朋好友的借款,少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筹资渠道非常单调。由于外部筹资能力限制,企业自身的规模小,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其他渠道筹资困难:就银行贷款这一渠道来说,由于中小企业注册资金较少,资本实力有限,土地、房屋等银行认可的不动产数量较少因此其成功取得银行贷款的几率很小。同时取得股权投资的难度也较大,政策上不允许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资金。没有好的、收益稳定的项目很难吸引资金,因为现在有很多收益率较高,风险又比较小的理财产品可供投资者选择。同时很多中小企业都处于成长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资金需要量是企业生产周期中需求量最大的,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2.投资能力较差且具体投资缺乏科学论证
该公司本身资金短缺,所有投资仅靠二人自己筹资,很难维持正常的产品更新及生产规模的扩大。投资者仅凭二人对于塑料行业的粗略认识投资,急于扩张,盲目的寻求项目,进入一些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和领域;同时,在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偏重于短期性行为,只追求眼前利益,盲目投资,忽略了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制定,以致企业投资方向错误,造成严重亏损,其结果是“不改造等死,改造了找死”。
3.财务会计工作制度不健全
该公司的仅仅依靠一位会计人员进行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导致原始凭证、会计分录、科目应用、账册设置以及财务收支等方面工作不完整不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呈现严重的混乱现象,使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工作没有具体的制度可遵循,也没有任何的约束,容易使企业出现各种管理漏洞,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另外,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小,企业员工少,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于是对财务部门设置简单,财务岗位分工不明,一人兼多职的现象非常普遍,使得会计核算的岗位分工制度无法实施,也无法起到相互的监督制约作用。4.财务人员的素质偏低
该公司仅聘请一名不具备资质的财务人员进行日常的财务处理,其素质相当低下。由于没有专业财务人员,所以致使财务管理的很多关键职能难以实现,比如成本预测,投资的可行性分析,风险的预测与控制。这也制约了在该公司内部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
(二)众鑫塑料有限公司财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1.筹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最常用的融资渠道包括银行存款、其他借款和股权投资三种。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其融资能力是比较有限的。
就银行贷款这一渠道来说,由于中小企业注册资金较少,资本实力有限,土地、房屋等银行认可的不动产数量较少,而且国家没有专设中小企业管理扶持机构,国家的优惠政策未向中小企业倾斜,使之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非国有企业,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其贷款不够热心,因此其成功取得银行贷款的几率很小。
就其他借款这一渠道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也是有限的,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一般是合伙投资,资金多是业主家庭自己积累或向亲朋好友借的,这使得企业的资金规模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这些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又不健全,基本上还是非公开,信息透明度差,可抵押资产又少,个别企业抽逃资金,拖欠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整体形象,使得借款信誉大打折扣。
中小企业取得股权投资的难度也较大,政策上不允许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资金。没有好的、收益稳定的项目很难吸引资金,因为现在有很多收益率较高,风险又比较小的理财产品可供投资者选择。
同时很多中小企业都处于成长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资金需要量是企业生产周期中需求量最大的,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
资本市场不健全。现实中缺乏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市场。中小企业板块的入市门槛过高,使得大部分中小企业规模达不到要求,难以进入。2.对投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在进行投资管理的过程当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中小企业投资决策者综合素质较低,缺乏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企业的很多投资都是投资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决定的,很少去调查和收集数据,依赖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可行性分析,即使有少数企业会做可行性分析,但由于财务人员水平的限制,可行性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比较低,导致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无法准确衡量投资风险和收益的大小,从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具有盲目性,容易造成投资的失败。
(2).对企业内部的投入不够,特别是不重视对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产品研制、技术更新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这是中小企业是否能够树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关键问题。而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优秀的团队和大量高级人才的加入,能够给企业不断带来创造力和新鲜血液,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而许多中小企业主局限于眼前利益,仅仅追求短期目标,认为产品研制、技术更新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会占用大量资金,周转时间太长,短时间内收不回投资,又不能尽快收到效益,因而不太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不能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这些投资,这是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3.财务人员素质低,制度不健全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受管理者的认识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提供的待遇难以吸引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中小企业多为家族企业或合伙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方面
任人唯亲任人唯近,而这部分人员通常水平不高能力不;中小企业虽有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所有权和经营。
(三)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通过以上对众鑫塑料有限公司财务管理现状的描述和问题的查找分析,发现以其为代表的中小企业自己内部对财务管理从意识到实践不重视,不规范。同时客观经济环境也对其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制约。所以提出以下建议性对策。1.政府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条件,特别是融资环境
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立法和相关政策出台,保护广大中小企业健康成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工业企业法人中,小企业占到了95%以上,小企业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近50%。因此,近年来政府对中小企业也有所关注。例如,2002 年,政府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2004 年4 月,政府颁布《小企业会计制度》,并在2005 年1 月1日全面推行。虽然我国还没有出台完整的中小企业会计政策法规,但随着中小企业作用的日益明显,为了给小企业的创立与发展创造更健康的环境,相信政府在此方面会做出更大的努力。因此,广大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2.提高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
企业只有充分重视了财务管理,才能获得良好收益和健康快速的发展,管理者只有认识到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才会为企业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将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但中小企业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为了解决人才问题,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企业领导者要具有创新精神,积极转变观念。中小企业领导者首先就要提高财务管理的自觉性,勇于突破“家庭式”的、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同时,企业领导者要通过参加短期培训或自学方式,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财务素质,注重知识更新。
其次,努力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一方面重视现有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长期培训,严格执行《会计法》有关财会人员在职培训的规定,对会计人员进行适时知识更新,鼓励财务人员创新,为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努力引进优秀财务专业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提高财务会计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3.中小企业要积极拓宽自己的融资渠道
如前所诉,融资能力弱是我国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问题之一,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现有理财环境下,中小企业要想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地扩大融资渠道,增加资金的来源。所以中小企业可以从完善自身和增加多渠道两方面来作出适当的改进:
中小企业应该完善自身,积极解决贷款难问题。首先,企业应经常主动地向银行通报公司的经营情况,使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具体生产情况和经营活动尽可能有更透彻的了解,改变对中小企业的种种偏见和不信任,逐步建立起与企业的良好关系。其次,应当努力争取现有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支持。第三,企业要不断提高资信状况。第四,努力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中小企业还可以创造条件,争取从社会多渠道募集资金,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缺口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在目前的金融环境下,主要有以下几种融资渠道供中小企业选择:
(1).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是政府或民间设立的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动提供的具有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专项投资基金。在美国,有90%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在风险投资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风险投资是一种长期性股权投资,与风险企业的企业家密切配合,一般不以分红为目的,而是在退出时以资本增值作为回报。尽管风险投资在我国从1985年起步至今孕育了十几年还处于创始阶段,我国多方面的体制因素导致了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缓慢,但是不可否认,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确实给予了很大的资金支持,促进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2).民间融资
民间金融是与正规金融相对应的,它与正规金融的根本区别,在于交易是否在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保护和规范之下进行,以及金融机构是否处于政府的监管之下。民间金融机构产权明晰,能够充分利用人缘与地缘优势,充分了解贷款者所从事的经营活动、财富状况、社会关系甚至人品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度量经营风险、信用能力、违约的社会成本与心理成本等。(3).国家财政也可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渠道
近年来,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发展状况越来越被政府重视,为了鼓励 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从财政上大力支持,集中表现在税收扶持体系和 基金扶持体系上。
除了以上几种融资渠道外,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融资渠道:金融租赁融资,典当融资,变卖闲置资产融资等。所以,对中小企业来说,融资渠道是有很多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利用以及如何去利用的问题。4.进行科学决策,合理投资,降低投资风险
投资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是提高投资决策水平。中小企业决策者应当摒弃凭经验和主观感觉决策的管理模式,而要重视对投资的科学论证和分析,注重充实自己的财务管理知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同时,中小企业领导者要重视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规范财务操作,要鼓励财务人员积极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搜集准确、可靠的投资信息,作出科学的分析论证,在尽量规避风险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效益,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二是以对内投资为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对自身的情况相对而言了解得总是多一些,而外部的情况不确定性总是多一些,另外对内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和扩大企业的再生产,而对外投资的目的要么是获得高额短期收益,要么是想去影响、控制对方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己所用。这两种情况的风险都较大,而且第二种情况的对外投资目的,对中小企业而言,还比较难以实现。作为中小企业,在投资方面更应该稳扎稳打,在搞好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如果还有余力,再搞些对外投资,赚些外快,也未尝不可。因此,眼睛要向内。为了搞好内部的生产经营,除了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投入外,中小企业也应想办法扩大再生产。而且,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投资必须引起重视:(1)、对产品研制的投资,(2)、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3)、对人力资源的投资。
三是避免盲目扩张。中小企业资金规模有限,精力也有限,因此鼓励中小企业走“小而专”的道路,稳健、谨慎地进行投资,反对中小企业“大而全”式的盲目多元化经营。同时,中小企业在决定投资项目大小的时候,要依据自己的资金实力情况而定,充分考虑企业的筹资能力再作决定,不能超出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去投资,否则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资金供应不足而使自己的主营业务都受到牵连而不能正常运转,使企业陷入破产的危机。
四是规范项目投资程序。项目投资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决策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因此,当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操作、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就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普遍做法,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认真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并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精心设计和实施,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5.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措施,使财务人员的财务工作有章可循,并具备一定的约束力,具体来讲,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中小企业领导者应当重视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明确一个完整的财务制度体系的重要性,帮助企业规范各项财务操作减少人为因素使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同时还能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为企业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财务基础。
另外,由于中小企业在人员方面具有一定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会使财务制度的执行受到一定的阻力,所以企业的领导者在制度执行方面一定要具有坚硬的态度,要进行强制执行,不能因为下属是自己的亲戚或朋友就降低制度执行的标准,这样才有利于财务制度约束、控制、监督等职能的发挥,对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最后,要建立起岗位分工制和轮换制,特别对于不相容的岗位如会计和出纳,不能让一个人担任,而且对于同一个岗位,同一个人担任的时间应有一定的期限,到了这个期限,就应当实行轮换,这非常有利于不同岗位之间的互相监督,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企业的资金和其他财产的安全。
四、结论
通过上述对以众鑫塑料有限公司财务管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小型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是制约中小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规范化发展的瓶颈。这既由于中小企业内部不足之处的制约,也有客观经济环境中不可抗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要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而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切实将财务管理观念观测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加强财务管理,强化财务控制,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在21世纪知识经济新形势下,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中小企业也面临新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中小企业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对建立在传统经济基础上的管理模式加以改进,迎接挑战。要加强财务管理摸式,树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强化风险管理,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创新财务管理的内容,使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喜.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11月.[2]李筱蕾.中小私营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和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09(01).[3]黎羊.基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4月.[4]杨培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经济,2011年第6期.[5] 周洁.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竞争能力[J].商业文化,2011.02 [6]博佳.知识经济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2 [7] 王利民.财务管理基础.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8]邵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困境及创新策略[J].商业经济.2011年第6期 [9]杨鹃.民营中小企业财务困境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第9期
[10]都新英.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1(8).
第二篇:2014张川电大春招生简章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天水分校张家川工作站
2014年春季现代远程开放教育
招生简章
一、招生专业
本科(专科起点)专业:法学、汉语言文学、护理学、会计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土木工程、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园艺。
专科专业:法学、汉语言文学、会计学、护理学、药学、农科园艺、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施工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管理方向)。
二、学费
开放教育本科各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3学分,每学分学费84元,2044元/年;开放教育专科各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8学分,每学分学费64元,1664元/年。本、专科考试费每门30元。
三、招生对象与条件
本科: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相同或相近专业高等专科以上学历者。本科护理学专业,招生对象限于护理学专科毕业、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在职在岗卫生技术人员。
专科:具有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及以上学历。专科护理学、药学专业招生对象限于中专毕业、专业对口的在职在岗卫生技术人员;报读护理学专业学习者,需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和在岗证明。
四、报名手续
报名时请提交身份证、毕业证复印件各一张。近期免冠照片4张(1寸正面、彩色、蓝底),同时还需要交验相关毕业证书原件。报读护理学、药学专业者需持护士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及在职在岗证明原件(需人事部门盖章)。
五、入学水平测试
报名者须参加由本校组织的入学水平测
试,作为组织教学、因教施教的参考依据。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天水分校张家川工作站
2014年春季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简介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天水市分校张川工作站创办于2001年,是中央电大系统校的组成部分,是一所集成人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为一体的地方承认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大学采用开放教育模式,教学管理、考试均执行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相关要求。
电大张家川工作站联系方式:崔老师 ***马老师 ***
第三篇:会计毕业论文
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不足与完善
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在会计领域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及会计观念的变革等,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反映着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
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不足
(一)行业会计制度的具体行为规范不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
目前各企业所执行的具体会计规范是在《企业会计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这套规范体系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1)不能适应企业经营多元化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和风险机制的日益形成,多元化经营将成为企业经营的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多元化经营必然使企业涉足于各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而执行现行会计规范要求企业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分别设置帐户,并采用不同的会计程序与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这不仅增加了多元化经营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影响核算效率和质量,而且难以保持口径一致,反映综合的财务会计信息。(2)不利于会计信息的行业比较和分析。执行行业会计制度,使得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会计处理所依据的原则、程序、方法各不相同,这就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在行业、企业之间失去可比性,不便于投资主体对潜在投资对象的比较、分析和选择,最终不利于资金的合理流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3)不便于投资主体对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企业各投资主体对企业实施财务监督的主要依据是财务会计信息,然而,一方面各投资主体出于增加投资收益、回避投资风险的考虑,会不断的改变投资对象,使资金经常性地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或同时分布于若干不同行业;另一方面不同行业又执行不同的财务会计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主体要实施财务监督就必需熟悉不同行业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这无疑加大了财务监督的难度,影响财务监督效率。
(二)现行会计制度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和系统性是现代会计制度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所谓“完整性”是指会计制度应包括和覆盖全部会计实务,使每一会计行为,每一会计事项都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所谓“系统性”是指现代会计制度应是在会计目标统一约束下,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多分支、分层次的会计制度构成的有机体系。然而,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基本上是围绕企业常规会计事项由国家统一制定,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一些现代会计分支尚未纳入会计规范体系。近年来,随着会计领域的改革开放以及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化,一些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质量成本会计、物价变动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然而,有关这些会计分支,我国目前尚无具体的制度或准则规范,使得现行会计规范在内容上残缺不全,尽管一些企业认识到需要通过会计系统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耗费,需要核算与报告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需要核算和报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及其对股东权益的影响等等,然而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准则、制度,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力不从心,或只能按各自的需要作出不规范的会计处理。(2)许多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不仅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各个层次的会计规范,而且还包括企业根据其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和办法,包括会计核算的基础管理制度和办法、成本核算制度与办法、内部财务成本的分析考核制度及办法等。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只执行统一层次的会计规范,而无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与办法,这一方面损害了会计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则往往导致企业成本不实、帐目不清、数据不真。
(三)会计制度改革的国际化进程缓慢
《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其进展不尽人意。现行会计规范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尚未协调,甚至差异较大,例如有关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等会计方法,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在保持一致性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行选择,而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中,有关这些方法的选择作了较严格的限制,因此,一些在国外被广泛使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如加速折旧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在我国尚未获得用武之地,或在应用的范围上受到严格限制。再如,国际会计准则对企业集团分部业绩报告的编制、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财务报告等均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准则,而我国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尚缺乏这方面的准则规范。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我国的会计信息缺乏国际可比性,不能充分发挥其“国际性商业语言”的功能,这正如我国的涉外企业需要按照我国会计准则与上市地或子公司所在地会计准则编制两套口径不同的会计报表,并分别由不同国别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这充分表明,由于会计规范的差异,一方面使我国涉外企业的会计工作量增大,会计信息成本上升,不利于这些企业的国际性竞争,另一方面有碍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国际化拓展。
(四)现行会计规范的协调性差
在我国,自《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后,分行业、分所有制颁布了一系列会计制度,对相关事项的核算与报告作了许多规定,如《公司法》第六章对公司制企业的财务会计作了一系列规定,《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第三章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作了若干规定。这些规定从基本面看,与会计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但也存在诸多不协调的方面,以报表种类的设置为例,工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编制的财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利润分配表和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商品销售利润明细表),而《公司法》规定企业除编制几个基本财务报表外,还应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对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商品销售利润明细表)则没有明确要求。新近出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则规定企业须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利润分配表以及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等。由于相关法律规定不一致,就可能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无所适从,比如一个从事产品制造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应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还是按《公司法》规定处理,是无从明确的,结果可能导致同一类型企业按照不同的规定进行处理,损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五)会计制度的严肃性受到损害
会计制度作为指导各企业进行会计处理的规范,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也即各企业会计人员均应自觉地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和报告,但在现实中,一方面,由于监督措施不力,导致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局部利益而在会计处理上“各尽所需”,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置会计制度规定不顾,完全按厂长、经理的意图进行会计处理,导致核算不实、数据不真,或设置“两套帐”以应付财政、税务等机关的审查,更为甚者,一些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为了不得罪客户,不顾执业规范而按客户意图进行审计,提供虚假审计报告。另一方面,由于执法不严,纵容了违规违纪行为,比如一些企业虽然在审计或财务检查中查出了不少问题,但在处理上大多是“限期纠正”、“下不为例”,对负责人从轻处理或不予处理,这就纵容了会计上的违规违纪行为,致使一些企业违规行为屡查屡犯,屡禁不止。
二、深化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路
会计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总体目标在于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健全的、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根据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以下改革思路:
(一)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企业会计制度
改革会计制度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动态过程,因此,从理论上说,会计制度应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各不同阶段企业经营的特点。但事实上,会计制度变革与市场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首先,市场经济发展作为客观环境的变化,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而会计制度变革是从属于市场经济的一种行政行为,缺乏内在必然性的因素;其次,市场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会计制度变革则是依据一定时期市场经济运行的相对稳定特征,对原制度进行修正和革新,其变化具有间歇性和相对稳定性。以上两个方面表明,会计制度的改革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市场环境,而且要能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及其规范化的要求(即具有前瞻性),以便能指导和规范不断出现的新业务、新事项的会计处理。建立能适应各个行业的统一的会计规范体系。适应这一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应改革以行业会计制度规范企业会计处理的状况,尽快制定和颁布能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具体会计准则》,以使企业能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按统一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简化企业的会计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综合程度和可比性。制定和完善各项资本经营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随着企业集团化经营战略的逐步实施,每个企业都可能发生各种形式的资本经营事项,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改革过去那种针对企业常规经营业务制定会计制度的状况,为各种形式下的资本经营事项制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规范,并纳入统一的准则体系。
(二)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完善会计制度
现代会计在构成上具有横向多元、纵向多层的特点。横向多元即如前所述,现代会计除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外,还包括人力资源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通货膨胀会计、破产清算会计等若干分支;纵向多层则指现代会计是由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企业(单位)会计、内部责任会计等若干层次构成。以上各个分支、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现代会计内容体系。与这一体系相适应,现代会计制度应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予以构建和设置,这里的“横向到边”就是会计制度的构成在广度上应具有全面性,既要包括对传统财务会计事项的规范,又要针对各现代会计分支,制定出相应的准则和制度,如通货膨胀会计准则、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租赁会计准则、人力资源会计准则等。“纵向到底”就是会计制度的构成在层次上应具有完整性,它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与会计构成的层次性相适应,现代会计制度既要包括宏观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方面的准则或制度,又要包括企业(单位)的会计准则与制度;其二,与会计制度制定主体的层次性相适应,会计制度既要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又要包括各企业(单位)根据统一会计准则或制度,结合企业(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
尚须指出,无论是“横向到边”还是“纵向到底”均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过程,从辩证的观点看,这里的“边”和“底”均是无止境的,理由在于:其一,随着我国会计改革以及会计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化,将会不断拓展新的会计领域,形成新的会计分支,进而需要有新的会计制度来规范这些会计领域的会计行为,这表明会计制度在“边”的扩展上具有无限性;其二,随着集团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增多,进而使得企业内部核算制度与办法的层次不断增加,这表明会计制度在“底”的延伸上具有无限性。
(三)加快我国会计规范的国际化进程
会计规范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须要随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由于基本经济制度的差异,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别于西方国家,但就发展市场、规范市场体系这一点而言,各国的目标是一致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的日益形成,我国市场必然要融于世界市场体系,加入国际性的商业交易网络。适应这种市场体系国际化的要求,作为“国际性商业语言”的会计必然要走向世界,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之中。针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加快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是深化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会计国际化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但其核心在于会计规范的国际化。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要加快会计规范国际化进程,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按照国际会计规范的构成构建我国会计准则的结构框架,包括:(1)加快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尽早实现从行业会计制度向具体会计准则的转变;(2)参照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补充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如物价变动会计准则、施工合同会计准则、租赁会计准则、外币汇率变动影响会计准则、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等等。参照国际会计准则有关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的规定,修正和完善我国会计规范中有关会计程序与方法的选择范围和原则,如将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现值计量法等纳入会计准则,并允许企业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自行选择。
尚须说明,加快会计规范的国际化进程这一命题并非否认会计规范的国家特色,不容质疑,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特征决定了我国会计规范应在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体现国家化特色,具体说,其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会计制度的制定应能体现会计主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协调的要求,特别在目前我国财力尚十分薄弱的环境下,更要首先考虑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对国家宏观利益的影响;其二,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因此,会计制度的制定不仅要满足会计主体核算与报告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的需要,而且要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四)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会计主体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会得出不同的业绩信息,从而影响到会计主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因此,会计主体出于增进自身局部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偏离会计制度的规定,选择执行有利于自身的会计行为。这表明如何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监督机制,确保会计制度应有的严肃性,是深化会计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会计主体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相对于外部监督而言,自我约束具有防范性和能动性的特点,因而是确保会计制度正常执行的主要措施。从目前情况看,强化会计主体的自我约束,主要是各会计主体应根据国家统一准则和制度的要求,制定出与本会计主体生产经营特点及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内部会计制度,以规范内部会计行为。同时,各会计主体的管理当局应从增进局部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这一双重利益观念出发,督促会计人员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必要时应将会计人员对制度的执行和遵守情况纳入业绩考核,以促使会计人员自觉遵规守法。强化外部监督机制。主要是外在于会计主体的各有关部门,如财政、税收、银行等应定期对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情况实施跟踪检查和监督,经常性了解各会计主体对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于能严格执行会计制度的会计主体给予各种形式的嘉奖或信贷优惠,而对违反会计制度、损害国家利益的会计主体则视情节轻重、违纪金额大小等给予相应的处罚(如通报、罚款等),以督促各会计主体从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利益出发,自觉遵规守法。同时,强化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即审计部门应在对会计主体的审计业务中严格按照执业规范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对于审计中发现的有关制度执行方面的问题,应予以指出,并督促企业限期纠正,企业不予纠正的,则应在审计报告中如实披露,以促使会计主体从维护其社会形象出发,自觉执行会计制度。
第四篇: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在会计领域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及会计观念的变革等,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反映着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
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不足
(一)行业会计制度的具体行为规范不适应企业改革的要求
目前各企业所执行的具体会计规范是在《企业会计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这套规范体系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1)不能适应企业经营多元化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和风险机制的日益形成,多元化经营将成为企业经营的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多元化经营必然使企业涉足于各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而执行现行会计规范要求企业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分别设置帐户,并采用不同的会计程序与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这不仅增加了多元化经营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影响核算效率和质量,而且难以保持口径一致,反映综合的财务会计信息。(2)不利于会计信息的行业比较和分析。执行行业会计制度,使得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会计处理所依据的原则、程序、方法各不相同,这就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在行业、企业之间失去可比性,不便于投资主体对潜在投资对象的比较、分析和选择,最终不利于资金的合理流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3)不便于投资主体对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企业各投资主体对企业实施财务监督的主要依据是财务会计信息,然而,一方面各投资主体出于增加投资收益、回避投资风险的考虑,会不断的改变投资对象,使资金经常性地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或同时分布于若干不同行业;另一方面不同行业又执行不同的财务会计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主体要实施财务监督就必需熟悉不同行业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这无疑加大了财务监督的难度,影响财务监督效率。
(二)现行会计制度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和系统性是现代会计制度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所谓“完整性”是指会计制度应包括和覆盖全部会计实务,使每一会计行为,每一会计事项都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所谓“系统性”是指现代会计制度应是在会计目标统一约束下,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多分支、分层次的会计制度构成的有机体系。然而,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基本上是围绕企业常规会计事项由国家统一制定,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一些现代会计分支尚未纳入会计规范体系。近年来,随着会计领域的改革开放以及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化,一些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质量成本会计、物价变动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然而,有关这些会计分支,我国目前尚无具体的制度或准则规范,使得现行会计规范在内容上残缺不全,尽管一些企业认识到需要通过会计系统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耗费,需要核算与报告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需要核算和报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及其对股东权益的影响等等,然而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准则、制度,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力不从心,或只能按各自的需要作出不规范的会计处理。(2)许多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不仅包括国家统一制定的各个层次的会计规范,而且还包括企业根据其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的内部核算制度和办法,包括会计核算的基础管理制度和办法、成本核算制度与办法、内部财务成本的分析考核制度及办法等。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只执行统一层次的会计规范,而无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与办法,这一方面损害了会计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则往往导致企业成本不实、帐目不清、数据不真。
(三)会计制度改革的国际化进程缓慢
《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其进展不尽人意。现行会计规范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尚未协调,甚至差异较大,例如有关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等会计方法,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在保持一致性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行选择,而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中,有关这些方法的选择作了较严格的限制,因此,一些在国外被广泛使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如加速折旧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在我国尚未获得用武之地,或在应用的范围上受到严格限制。再如,国际会计准则对企业集团分部业绩报告的编制、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财务报告等均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准则,而我国尚缺乏这方面的准则规范。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我国的会计信息缺乏国际可比性,不能充分发挥其“国际性商业语言”的功能,这正如我国的涉外企业需要按照我国会计准则与上市地或子公司所在地会计准则编制两套口径不同的会计报表,并分别由不同国别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这充分表明,由于会计规范的差异,一方面使我国涉外企业的会计工作量
第五篇: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行业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造假、会计住处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人们谈论会计信息失真,往往只关注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观故意性,这样就很容易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归结为个别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或思想品质问题,在此认识基础上所制定的治理方法难于切中要害。也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正确评价虚假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手段,应首先从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入手。
首先,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渠道
一、会计信息制造者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因
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处在首位的是企业利益。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其次,是个人利益。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领导,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
二、会计工作的组织程序的形式给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必要的场所
除了采用代理记帐外,多数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会计机构,并配备了相应的会计人员,这样就把整个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置于企业内部,由企业控制会计信息的整个生产过程。当会计信息的整个生产过程完全由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控制时,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果企业负责人主观上想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获取相应的利益,就可以充分利用全部会计工作被企业控制的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这也是虚假会计信息难于发现和治理的根本原因。
三、会计工作中的某些工作内容需要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
会计核算工作就其内容而言,虽然具有客观的一面,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在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中。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及财产价值的评估等,都需要会计人员客观、公正的主观判断。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
四、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法律意识不强
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私欲不断膨胀,部分会计人员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他们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最终以身试法。一般而言,会计人员是虚假会计信息的直接制造者,如果会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就能够自觉抵制来自于务方面的诱惑和压
力,拒绝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但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不能完全依赖会计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制环境、经济秩序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作后盾,会计人员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同时,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他们既然谈不上遵纪守法,更不能依法办事了。
五、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造成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了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当企业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企业利益。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
由于造假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所以治假也应当采取多种对策进行综合治理。
六、严格把关原始凭证,从源头上防止造假的产生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来证明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在经济活动中,非法取得或填制、伪造或变造原始凭证以骗取收入。会计人员依据不真实的原始凭证进行核算,结果导致一系列的会计信息失真。因此,治理造假,应从原始凭证这一源头抓起。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填制原始凭证,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对填制或取得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其中对于完全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应及时据以编制记帐凭证入帐,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够完整的,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回给有关经办人员,由其负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重开。
七、依据法律、规章防假、治假
以法治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新《会计法》为防假、治假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八、强化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指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的运行。会计监督分为单位内部监督和单位外部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它是对会计核算所反映的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以保证其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其次,是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本身进行监督和控制,以保证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拥有了更广泛、更全面的自主权。权力没有监督和制约就会产生腐败,权力越大,就更需要制约,理财权力越大,就更需要会计监督。因此,强化会计监督,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是对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造假现象的有力挑战,也是防止和发现会计造假的有力措施。同时,它对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水平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九、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1、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如果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得不到提高,那么就会上顶不住压力,下挡不住诱惑,从而导致造假的发生。
2、在建立一套系统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特别要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以此来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
3、健全专业资格确认制度,在坚持目前专业资格“考评”结合制度的基础上,应该相应提高资格考试的入门条件,重视学历因素在“考评”中的作用。
4、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的观念,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严格履行法定责任,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坚决不做假帐。要真正做到不做假账,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从法律、制度、体制上建立起有效的防范机制。虽然现在社会环境复杂,不讲诚信者为数不少,会计人员要求不做假账很不容易。但会计人员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不屈从任何压力,不提供任何虚假会计信息,面对假账,要勇于抵制,这也是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应该做到的。只有这样,会计信息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会计信息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真正起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