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公共关系角度看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
从公共关系角度看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
摘要: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国际通行的新闻发布制度,是沟通媒体、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桥梁,是一种政务公开的良好运行机制,已经越来越受到我国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重视。他的主要职责是让政府、企业等机构与社会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世界各国均在政府的管理过程中大量使用新闻发言人制度,向社会各界及大众媒介发布权威信息,以此提高政府在公众中的美誉度和公信力。本文将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必要性和亟待完善的地方说一下自己的认识。
关键字:公共关系
新闻
发言人
发展
优势
必要性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它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它是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处于某种公共关系状态之中。它又是一种活动,当一个工商企业或个人有意识地、自觉地采取措施去改善和维持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时,就是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作为公共关系主体长期发展战略组合的一部分,公共关系的涵义是指这种管理职能:评估社会公众的态度,确认与公众利益相符合的个人或组织的政策与程序,拟定并执行各种行动方案,提高主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形象,争取相关公众的理解与接受。政府公关作为公共关系的一个重要领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新闻发言人”是公共关系学里的概念。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指国家机构任命或指定专职新闻发布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就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政府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政府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他的主要职责是让政府、企业等机构与社会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世界各国均在政府的管理过程中大量使用新闻发言人制度,向社会各界及大众媒介发布权威信息,以此提高政府在公众中的美誉度和公信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觉醒,政府面对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由于人们对政府的期望越来越高,今天的政府不仅面临如何做好工作为人们服务的任务,也面临如何与民众实现良性互动并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的压力,政府公关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国际通行的新闻发布制度,是沟通媒体、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桥梁,是一种政务公开的良好运行机制,已经越来越受到我国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重视。以下,本文将从六个方面阐述我从公共关系角度所看到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一、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
我国早已设有新闻发言人,1983年3月1日,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齐怀远成为中国外交部第一任新闻发言人,并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早期到2003年抗击非典前,是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起步阶段。多数政府部门对这一新生事物处于懵懂状态,这一阶段主要局限在中央一级部分政府部门领域,即使已经迈开步伐的部分政府部门也是稚嫩、小心翼翼,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起步阶段特征是稚嫩、懵懂、被动,不敢越“雷池”半步。SARS之前,对国新办的新闻发布,有的部委不配合,遇到地方突发事件,信息渠道也不通畅,搞的非常被动。一个具体表现是2003年SARS初期,政府有关部门和部分领导人观念落伍,有意封锁信息,政府形象、政府声誉和政府公信度都受到严重影响,国民经济也遭受到巨大的损失,但同时也让政府意识到政务信息公开的必要性。①
二、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
到抗击SARS后期,中央政府调整了战略部署,国新办举办了8场新闻发布会,193政府新闻发言人频频出现,开始扭转了初期的被动局面。从那以后,政府开始全面推广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修改保密法,制定信息公开条例。这时我们新闻发言人的制度呈现出主动、推广、普及的特点。2003年是我国新闻发布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年,如果说这之前,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被动起步的话,从抗击非典之后就开始了主动性的发展。
从四川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灾害的第一时间起,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团体的新闻发言人表现出了另人吃惊的敏捷、冷静与成熟,各大新闻媒体也都作出了众多及时有效的一线采访和报道,地震灾难在考量着政府能力、考量着媒体记者的责任,也在考量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成熟。
在这次抗震救灾催生新闻发言制度成熟的过程中,最亮眼的莫过于中国国防名片的首次亮相。这也是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走向世界、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此之前国防部新闻发布制度尚在酝酿筹备过程中,没有准备好,也要出台。军队的信息公开也是政府对于突发事件反应的重要一环,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选在这样一个时期亮相是最合适不过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筹备与胜利举办,是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又一新的里程碑。在整个奥运筹备举办过程中,中国一直在探索提高新闻媒体的开放、透明和公开,中国政府对待中外媒体采取了全方位的开放策略,允许外国记者对奥运、对中国实施透明的采访与报道,而且这种媒体开放绝非短期举措,而是长期趋势。这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从长远看,也更加彰显中国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面对世界公众。
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方方面面的需要了。这时又顺势出现了一中新形势的发言人方式,即网络发言人制度。
统发言人制度相比,网络发言人制度多了些尖锐,少了些含蓄;多了些隔空角力,少了些正面交锋。但网络上的草根精神往往会弥漫在尖锐的发问上,所提问题也常常不容回避。网络信息传播形态的急速变化,让中国各级领导干部面对的舆论压力陡然增加,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甚至出现了“公民记者”,但目前各级政府应对能力却参差不齐。和传统发言人制度相比,网络发言人制度多了些尖锐,少了些含蓄;多了些隔空角力,少了些正面交锋。但网络上的草根精神往往会弥漫在尖锐的发问上,所提问题也常常不容回避。
总体来说,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表现出有如下几个现状:
(一)传统的新闻发言人,基本上可以视作是单向传递“声音”的。基本上是你说我听。但网络的互性特点,对网络发言人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是“你说我也说”。网络发言人如果在政策水平,解读能力,表达水平上不如人意的话,那将是很难适应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网民的各种提问的
(二)鉴于对现实中各式发言人的普遍印象,人们担心网络发言人会否将现实中的“外交”辞令、行话套话和“打太极”照搬上网。当前不少地方的网络发言人名不副实,要么回帖针对性不强,含糊笼统,应付的多,质量高的少;要么回复迟缓,反应愚钝;要么高高在上,亲和力不够。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网络发言人作用的发挥。”因此,有网友断言,衡量网络发言人制度能否走远,在于网络发言人如何纾解直面的戾气,腾挪出有限的空间,用网民们熟悉的讲话方式而非“网八股”,用网民可以接受的态度而非“无可奉告”,来解释和解决网民们的问题。
(三)网络发言人制度进入普遍的实践层面,尚不止于信息公开这么简单。政府与民间网络上的信息和观点的交流,指向的依然是某个特定问题的解决,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赋予发言人相当的自主权力,更需要构建一套联动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能够将文字的表述转化为解决的切实手段,而不要让网络发言人成为形同虚设的招牌,或者作为应付新兴网络舆情工具。
至于网络发言人制度未来的发展,重要的不仅仅在于形式的新颖,而在于实质性的信息沟通。归根到底必须回到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现实进程中来。没有现实中实质的政府信息公开,而期待“网络发言人”化腐朽为神奇,这只能是一种本末倒置。在我们看来,网络发言人制度进入普遍的实践层面,尚不止于信息公开这么简单。政府与民间网络上的信息和观点的交流,指向的依然是某个特定问题的解决,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赋予发言人相当的自主权力,更需要构建一套联动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能够将文字的表述转化为解决的切实手段,而不要让网络发言人成为形同虚设的招牌,或者作为应付新兴网络舆情工具。
三、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新闻发言人作为公共关系学概念,是指负责政府、企业等机构与社会公众进行良好沟通的人。政府的公共关系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发挥传播沟通、行为规范等职能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树立政府良好形象而主动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设置新闻发言人的初衷是要增强权力与大众的沟通,发言人背倚公共部门而面向社会,要披露政府信息,形成互动。信息公开法规定了政府义务,新闻发言人是主动达成这一愿景的法定中介。他们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尽可能多地挣脱部门束缚,尽可能深切地投向公共性。这是新闻发言人必须要选择的左右之境,它们对应于可能获致的职业境界。
从西方国家的实践来看,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一种有限的信息源,作为一种润滑油,协调政府和媒体以及公众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此基础上隐蔽地引导舆论
(一)、随着现代政府的行政事务日趋复杂,政府逐渐发现很难在一切问题上获得公众的赞同。要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就必须赢得公众的舆论支持。在这一局面下,政府受工商界主动利用媒体进行公共公关的启发,也设立起新闻发言人与记者招待会等制度以向公众及时提供资讯,力图通过公众的参与来获得公众的形象认可与施政支持。从此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政府公共关系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现代政府高效施政的重要方式。
其主要含义是:大众媒介注意某些问题、忽略另一些问题的做法本身可以影响公众舆论,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介为各种问题所确定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随着研究的深入,传播学者发现议程设置过程并非如此简单,传媒议程背后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力量博弈的关系。
(二)、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能促进政府形象的建设。
我认为,政府领导是政府形象的代表,新闻发言人也是政府形象的代表。新闻发言人制度将新闻发布会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定期举办,新闻发言人的形象留给公众的印象是作为政府的形象,并将政府的形象立体化、生活化了。中国最早设立的外交新闻发言人就是代表中国的形象和外国记者打交道的,现在设立的发言人主要代表政府的形象和媒体和民众沟通。地方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对于地区形象的建设也是个名片。2oo3年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力举办了首次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在新闻发言人培训的开课仪式上,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就新闻发言人面对记者的姿态给大家提了一条,“讲究逻辑,有理有节,善待记者”。在面对媒体的时候,新闻发言人要讲究技巧,做好案头功夫。②
(三)、大众传媒在价值取向上也应将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相结合。在当前传媒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对于媒介经营者来说谁先发现和培育了潜在受众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中获得先机,当前弱势群体正处于信息“饥渴”状态,比起其他群体,弱势群体无论是在生活、工作还是思想、情感等方面都更需要媒体给予帮助、支持和慰藉,他们需要大量的与他们生活相关的资讯和帮助他们摆脱困境的信息,而当前的传媒又无法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因此传媒经营者应有前瞻意识,在弱势群体这一潜在受众群体中寻找媒介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要将这些“潜在受众”转变为“现实受众”,就必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整体关注,研究对这一报道领域的深度歼发,这种努力一旦得到受众的认可,获得的回报也会是丰厚的。
(四)、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可以弱化政府工作专业化与社会公众沟通之间的矛盾。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政府之间公共关系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致力于向媒体和公民及时的提供信息。在公众中努力的塑造良好的形象,获取公众参与和支持,是现代高效政府工作的重要方式。据美国全国政府传播者协会估计,在美国各级政府大约有4万名政府传播者。③ 在西方,不光是在政府的,新闻发言人更像是公关人员,常常被称作“公共信息官员”或“公共事务官员”,是作为一种真正的职业而存在。而中国的新闻发言人现在却更像一个职务,政府机构的专业化容易淡化政府与公众的直接联系和沟通,并造成政府工作人员中的享受主义和政府工作低效率。
(五)、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能建立和完善政府公共危机处理机制。
公共危机是具有突发性的,可能严重地危及组织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性事件,大都为恶性事件,具有影响大、破坏性强、冲击性强等特点。如严重的交通事故,环境或其他污染,火灾等安全事故,还有诸如“非典”这样的新型急性疫病等等。在面对突发的危机事件,公众自然会出现恐慌,社会上自然会出现谣言,这时就需要政府出来坦然面对公众。澄清事实并表明政府的立场和态度。据研究发现,危机事件中谣言产生并迅速传播主要由于公众缺少真实的、可靠的、正式的信息资料和新闻。政府组织各部门各司其职,互相推诿责任,导致时间拖延也会使得谣言四起。在“非典”最早爆发的广东,开始时政府犹豫不决,没有及时发布情况,甚至不让新闻媒体报道,结果小道消息盛行,造成极大的恐慌。后来政府宣布新闻解禁,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事实,谣言顿时下去,政府很好地发挥了组织传播的作用,清理了社会流言,安定了民心。④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新闻发言人一定要有备而来,对突发公共危机进行深入研究,建立起公共危机的准备机制、检测机制与反应机制。
四、我过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问题
必然的,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我们国家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滞后性,导致了我们制度的发展在很多方面仍然非常的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目前仍然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缺乏法律上的支撑和保证,还有待相关机制的改进与完善。行政职务系列到现在还没有新闻发言人的位置,多数新闻发言人都是由其他岗位人员来兼任,很少有专职的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可以披露哪些消息,披露消息的具体程序应该怎样,披露的对象是谁,新闻发言人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和责任,都没有一部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整。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实施中无法可依,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将导致新闻发言人制度形同虚设。⑤22多年来,政府新闻发言有一种“报喜不报忧”的倾向,对政府官员的报道较多,对民众的呼声和要求反映得比较少,对政府机关的表扬多批评少等。这样的报道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发布公共信息、公众自由反馈意见实现传播沟通监督的目标。政务信息的公布与获取是个双向互动过程,目前只局限于我公开你接收,我不公开你就无从获取信息,政务信息公开对公众来说还远非常态。
(二)、缺乏必要的公关知识,公关意识淡薄
著名学者喻国明说:“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一个功能是政府公关。新闻发言人制度在我国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法制化的缺乏、发言人的常任、专门的教育机构的设置等等什么叫公关?公关之父伯奈斯说,最好的公关就是说实话。当你不说实话的时候,即使你有很高的技巧,能蒙人于一时,但最终还是要受到时代、舆论和历史的惩罚。设立新闻发言人并不是为了要把一个事情‘抹平’。” 然而,在我国不少部门虽然建立了发言人制度,但大家并不敢于说实话,也不懂得应该怎么说实话。这和我国政府人员公关意识的淡薄、缺乏必要公关知识有很大的关系。和西方政府长期迫于外界给予的压力从而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同,我国的许多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在突发危机后因行政命令迫不得已才建立起来的。因此虽然在形式上发言人制度在不少部门建立起来了,但实质上观念并没有转变过来。大家并没有认识到公共关系对于政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没有意识到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主动维护政府信誉、树立政府形象的重要根基。民主社会中,我国政府的职能正在向公众服务型转换,政府部门负责人的观念也应随之转换。
(三)、新闻发言人团队不协调,机构不合理,合作不通畅。成熟的公众服务型政府都有专门的公关部门。作为一个组织,公关部门一般要5—6人,另外还必须配备专人对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新闻发言人,作为沟通政府与媒体的桥梁,相当于这一公关部门中负责与媒介沟通的媒介人员。发言人背后同样需要一个强大的工作集体,从事材料收集和了解情况等各项工作,跟进政府工作实施情况,来做好与媒介沟通的工作。事实上,新闻发言人制度成立较早、发展较成熟的外交部就是这样开展工作的,一个新闻发言人都要配备几名资料员来搜集各部门的信息。只有这样建立起来的新闻发言人团队才可以让新闻发言人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起到政府公关活动的作用。另外,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同样很需要。新闻发言人与其他有关部门的合作和沟通是信息全面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的保证。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行政设置“条块分割”严重,即使在同一个单位不同部门之间也缺乏沟通,这十分不利于信息收集工作。所以在准备发布信息前,必须有一支得力的团队和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作支持,而这些在我国都还有待于建设和进一步发展。⑥
五、针对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
找到问题和缺陷所在,我们就要针对性的制定策略。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让社会公众真正拥有知情权,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就是要让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能从制度上得到保障。
(一)、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框架。现代社会不能光靠少数人决策,必须要有一个社会各个成员共同参与的过程。作为政府新闻发言人,应该比记者还要有新闻敏感,必须专业化和职业化,将来应该有一批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转行到政府当新闻发言人,政府新闻发言机构也应该逐步引进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加以培养,并且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新闻发言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工作,使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真正成为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的平台。新闻发言人实际上是专门用于向公众沟通政府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回答社会对于公共管理方面的疑问的专门制度安排。
(二)、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一方面让公众了解政府的工作和决策过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及时掌握公众具体想法与意见,随时做出调整,从而使政府决策更能得到公众的真心拥护,因为政府存在最重要的条件是信息沟通、取得民意。定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能将政府部门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对政策进行解释,对公众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多点和适时的信息交流渠道。新闻发言人主要在信息交流、政策咨询、沟通协调等方面实现该职能。所以有人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视作中国政府信息公开走向制度化的又一个信号:高素质的、掌握政府部门有关业务、熟悉媒介运作规律、能够最有效地通过媒介把信息发布出去的新闻发言人,将带给公众更多、更深入也更完善的政府信息。⑦
(三)、培养健全综合能力,加强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管理。政府新闻发言人业务素质要有全局感,口齿要伶俐,表述要逻辑清晰,面对媒体不能发怵,在公共场合不会过分紧张等。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从招聘、挑选、录用、培养、训练、提拔、重用、提高、普及等一系列环节入手,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四)、提高政府新闻发言人的专业素质,塑造中国政府新形象。政府新闻发言人提供信息越多越快,记者才越重视,公众也会更快了解。我们虽然都非常重视数字,但发言人要学会用更直观的数据说话,不能只摆数据,要会向受众解读数据。新闻官员要习惯与记者打交道交朋友,特别是要善于面对国外记者,提高应对国外记者的经验和能力。中国新闻发言人要参与决策,发言时才能做到自信,愿意讲话也敢于讲话。新闻发布时既要把概念术语讲准讲透,要深入浅出,让大众人士也能听清听懂。调查显示,有越来越多的外国记者开始主动采访中国地方新闻官员,并给他们打了很高的印象分。但从总体看,地方政府新闻发言人的专业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和提高。中国各级政府新闻发言人要打破传统习惯,提高自身新闻发言的专业能力。
(五)、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传递网络。信息传递网络的建立,便于事发地政府在事情发生后及时向上逐级报告。目前,国新办已经制定了建设这一信息网络的有关细则。有了这个信息报告网络,突发事件报告的效率和责任将得到明确和保证。要尽快付助实施,信息传递网络要加快建设,地方政府新闻发布机制要内容清晰、责任到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因为新闻发言制度实行的快慢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各级政府的形象建设。所以,要特别鼓励地方新闻官员在情况不都清楚的情况下也要发言,知道多少,先说多少,尽量不要拖延。
下面这部分问总结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一项公关活动,互动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从目前我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部门看,大多数单位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双向沟通的工作,因此很多部门都把工作重点放在向媒体发布信息上,而没有积极促进公众信息的反馈。很多部门公布的内容就是对本部门工作阶段性的总结或者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预告,而这些往往都是繁杂的数据统计、笼统的概括说明,信息发布成了成绩总结报告。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新闻发言人失去应有的功能。政府公关活动不是要单方面宣传,贯彻政府的意图,而是要在和公众不断沟通、获取公众意见反馈基础上推进政府的工作。
因此新闻发言人制度要强调公众利益,根据公众的合理要求调整政府行为,要推进双向信息沟通,要让公众认识、理解和接受政府,产生对政府的信任感。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迈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步,这体现了政府公关意识的加强和公众知情权的觉醒。在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成熟还有一段长路要走,如何保证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完整性,避免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形式化,进一步明确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权利与责任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期待和支持的。
参考文献:①在北京市防治SARS期间临危受命的北京市市长和国外媒体的对话
②南方日报,2004年07月21日,C01版。③《喻国明:保障知情权防止新闻发言人封锁新闻》
④刘建明主编:《宣传舆论学大辞典》,经济日报出版社357-358页。⑤《中国新闻年鉴1984》,冲固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光明日报出版社 ⑥《有效的公共关系》,[美]格伦·布鲁姆、艾伦·森特、斯各特.卡特里普,华夏出版社
⑦新华网
第二篇:从行为科学角度看企业文化制度管
从行为科学角度看企业文化制度管
在企业管理中,对于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不同认识,一种是把企业制度与文化分立开来,强调企业文化与制度的不同作用,一种是把企业制度归入企业文化,强调企业制度在企业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但有一点似乎已形成了共识,那就是这两者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文化、制度与
员工行为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个企业家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刚创业时,企业里只有五六个人,什么制度也没有,但是,大家工作热情极高,表现出的奉献精神至今令人感动;现在企业大了,员工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完善了,但是,员工的奉献精神却消失了,甚至最早一起创业的人也开始斤斤计较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制度越多,员工越自私”?
在单纯靠制度管理的企业中,员工“斤斤计较”的现象的确非常普遍。但是,在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理念得到员工广泛认同的企业,制度管理却没有带来员工的“自私化”倾向,或者说员工的行为与企业要求的符合程度相对要大得多。
这使我们不得不做认真的思考: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是如何作用于员工行为的?他们对行为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如何利用这种机理指导企业管理?
二、从行为科学角度看文化的作用机理
按照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人的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基础。一切外在因素对人行为的影响,都要通过人的心理发挥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有两大动力系统:
一是基于“自我需要”的动力系统(简称自我动力),是个体为获得一定的利益或机会满足纯“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利益与机会;
二是基于“超越自我”的动力系统(简称超我动力),是个体为满足社会(有时表现为组织、企业等)需要、社会利益而产生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是以“社会”为中心的,行为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的价值、社会的理想,维护的也是社会的利益。
“自我动力”的运行机制主要是自我利益机制。在这种机制作用下,员工产生“自我价值观”,它以是否“利己”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因而使人产生自私和利己的行为。“自我动力”是员工行为的基本动力,通过工作行为得到某种利益从而满足自我需要则是员工工作行为的原始和主要目的,因此,由“自我动力”产生的“利己性”特征是员工个体工作行为的一个基本属性之一。
“超我动力”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对“社会价值与目标”的认同机制。当员工对所在社会的理念与价值观产生认同时,员工就会产生“超我价值观”,它以是否“利他”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因而使人产生无私和利他的行为。如果用企业的价值观、核心精神与理念统一员工的价值观、精神与理念,就能让员工用企业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使员工发生对企业有利的行为,这就是企业文化理念的作用机理:通过控制员工思想控制员工行为。
上述对“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形成机制的分析,显示了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对人的行为的作用机理,在现实企业管理中很有借鉴意义。
当管理者只重视管理制度的运用,完全靠严格的管理制度管理员工时,只能激发起员工的“自我动力”,使员工完全受“自我动力”的支配,从而使员工越来越自私。也许表面上员工很“听话”,但是,完全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没有真正考虑企业利益。企业为避免这种情况,必然又要规定更加严格的制度和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这又使员工更小心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当管理者一味强调企业利益、企业价值观,强调员工的奉献精神时,员工也许能够把企业价值观和核心精神内化认同下来,确实按照这种精神的要求发生有利于企业的行为,很少想甚至根本不想自我的需要,表面看是行为指针完全指向企业组织目标,但是,如果自我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员工自我就不可能获得良好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最终将枯竭,也不利于企业发展。
三、企业文化在企业制度管理中的渗透
㈠充分尊重员工的合法“自我需要”,激发员工的“自我动力”。
首先从制度上对员工的合法利益给予充分保障。目前企业内部员工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等级化现象,不少一线基层员工感觉工作最辛苦,待遇最低,所期望的“自我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和奉献精神。要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必须承认合法追求个人利益是员工的基本权利,是激励员工的必要前提,从制度上对员工个人利益予以充分保障,建立员工激励机制。在激励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真正关注员工个人的愿望,真诚地听取员工对工作报酬实现的条件、途径和方法的意见,充分尊重员工的合法个人利益,努力使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协调一致,使企业成为员工心目中真正认同的利益共同体。好范文版权所有
其次要从管理上对员工的心理需求予
以充分满足。对员工的激励过程,就是不断满足员工个人心理需求的过程。因此,在做好企业员工激励工作过程中,要更深入地研究员工的心理需求,尽力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在设计员工激励方式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自信心、自爱心,在设计精神鼓励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期望值、荣誉感等等。
第三要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以调动员工的创造力。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平等沟通的机会,使员工之间没有观念、资历、权位、等级、背景等方面的障碍而能实现自由交流,创造公平竞争的人际环境和企业氛围,使企业成为员工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抱负和追求的广阔舞台,创造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客观环境和条件,鼓励员工勤奋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奋发进取。
㈡实现企业文化与制度有机结合,激发员工的“超我动力”。
首先是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员工个性的张扬,打破传统理念的框架,建设体现现代管理思想、富有鲜明时代特色并得到员工认同的行业企业文化,就显得尤为必要。
其次是建立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使管理者意愿得以贯彻的有力支撑,并且在得到员工认可的前提下,使企业管理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从人与人的对立弱化为人与制度的对立,以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减少对立或降低对立的尖锐程度。
第三是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制度执行的最好效果就是在无歧视原则下产生的普遍的认同心理,这也正是制度执行中的难点问题。因为每个人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制度的监督执行部门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执行制度时是很难以做到完全公正和无歧视性的,这样往往就会影响制度的效果,危及制度的最终目标。
第三篇: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看中国雾霾问题
(勤奋、求是、创新、奉献)
2013~2014学年《自然辩证法概论》
between man and nature 绪论
1.1自然辩证法原理[1](1)和谐原理。所谓和谐原理,就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的协调一致性以及它们遵循各自规律而有机地结成一个整体的特性。它的哲学依据主要是对立中的统一、差别中的一致这一古老的辩证法思想。
(2)守恒原理。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守恒是一种转化关系。物质运动转化的能力是永恒恒不变的。当一种物质运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运动时,必定按照反向关系进行,即转化中必定同时存在着两种互相对立的变化,有得必有失,有增必有减,有合必有分,有进必有退,有新必有旧,有生必有死,等等,而且它们之间在量上保持恒定比例。
(3)方向原理。“所谓方向原理,是指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方向的,并且方向是各式各样的。这个原理包括如下两个要点:
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种先在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说:“人首先依赖于自然界”。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及其社会。其次表现在:自然为人类提供生产的原料。
再次表现在:自然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意义世界的建构。
总之,马克思认为人类的产生依赖于自然,人类的存在也依赖于自然。这不仅表现在对物质产品的依赖上,也表现在精神和意义世界的依赖上。这种人对自然的深刻的依赖性必然使得自然能够以其自身必然的方式支配、控制着人类。这也要求人在与自然交往的时候,一定得遵循自然规律,以保持与自然的和睦、美好地相处。否则,一定会遭到自然的惩罚与报复。这种惩罚与报复的结果将不仅使人的生物意义的存在受到威胁,也必将使人的意义世界瓦解。
(2)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物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3] 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活动虽深刻地依赖着自然,自然也因此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但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被动地适应着自然,而是可以凭借着人自身主体的能动性对自然进行能动地改造的。事实上,人的实践活动正是实践主体有目的地作用和改造实践客体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物之所以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是因为实践的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决定的,是由主体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的特性决定的。
马克思关于实践的主体对实践的客体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的思想,确立了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主导和中心地位。在实践过程中,主体虽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却能不断地利用自己的力量,发展自己的能力,以自觉能地的活动来打破客体的限定,不断超越现实的客体创造新的属人的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也不断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到客观对象身上,实现着“主体客体化”。同时,客体也在被改造的过程中,以被消费的形式把自己的能量以各种形式转移到主体身上,影响和改变着主体,成为主体物质和精神世界的一个部分,实现着“客体主体化”。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 也就是说,主体通过生产实践实现着主体的客体化,通过对自然及其加工产品的消费实现着客体的主体化。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都是在人的能动的主观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雾霾的危害
2.1 雾霾的概念[4]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霾的意思是灰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2.2雾霾的来源
2.2.1 自然源
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海盐、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2.2.2 人为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废气的排放,汽车尾气的排放,日常发电等
2.3 雾霾的危害
2.3.1 对健康的危害[5]
雾霾天气极易使哮喘复发,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吸入人的呼吸道后会导致呼吸道感染。2.3.2 对经济的危害[6] 雾霾天气直接影响飞机航班以及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使全社会的工作效率下降,同时由于对人身的伤害,又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从而就间接地影响了经济效率 利用自然辩证法来分析和解决雾霾问题 3.1 雾霾问题的分析
众所周知,在古代是没有雾霾问题的,原因是因为,虽然古人也是用煤炭,但大自然本身存在自净能力的,森林可以对煤炭燃烧产生的粉尘以及有害气体具有吸纳作用,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这其实就体现了自然辩证法中的和谐原理,即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的协调一致性以及它们遵循各自规律而有机地结成一个整体的特性。古代人们的行为,没有超出大自然所承受的范围,基本上是和自然界和谐共处的,也就是说,人们的行为没有打破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的协调一致性以及它们遵循各自规律而有机地结成一个整体的特性。而由于如今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及中国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必然要求对经济增长的追求,而工业化虽然对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却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粉尘和有毒气体,而它们有超过了大自然本身的自净能力,那么没有被吸纳的粉尘和有毒气体就会在大气中富集,从而为雾霾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这就说明人们的行为已经超出大自然的承受范围,不
能和大自然和谐共处,从而打破了上面提到的和谐原则。一言以蔽之,雾霾问题产生的实质就是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由于雾霾问题的危害,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环境。首先,我们知道,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物具有深刻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表现在:(1)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自然为人类提供生产的原料;(3)自然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意义世界的建构。也就是说,人类的产生依赖于自然,人类的存在也依赖于自然。这不仅表现在对物质产品的依赖上,也表现在精神和意义世界的依赖上。这种人对自然的深刻的依赖性必然使得自然能够以其自身必然的方式支配、控制着人类。这也要求人在与自然交往的时候,一定得遵循自然规律,以保持与自然的和睦、美好地相处。否则,一定会遭到自然的惩罚与报复。因此,雾霾问题就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要求我们要保护好环境,因为他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如果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再大的经济成果都将变得黯淡无光。
然而,面对雾霾问题,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吗?这就是我要讲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
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解决,力争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首先,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比如,森林资源为全民所有资源,它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消纳空气污染物,对其应集约利用,禁止乱砍滥伐,这样就可以明确其产权归属与用途,同时做好监管工作,使其向着有利于环境净化、造福人类的方向发展;其次,划定生态红线。政府部门要做好城市绿化工作,另外要严格监管工厂的废气处理,必须达到一定安全指标之后才能排放,而相关负责干部有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应对其进行处分;
第四篇:从战略角度看财务管理
期刊文献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
从战略角度看财务管理
发布人:浙江省总会计师协会转发发布时间:[2007-12-26]阅读次数:9
3从战略角度看财务管理
作者:高大成出处:《中国总会计师》杂志更新时间: 2007年10月26日
作为企业经营者,必须要懂得财务管理,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方法,才能搞好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从战略角度看,主要是做好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财务风险控制三个方面的工作从战略角度看财务管理
作为1958年建厂的大型国有企业,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西飞公司不断开拓进取,科研生产经营稳步发展,企业赢利不断增加。公司生产的“新舟60”飞机远销到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与世界主要航空制造企业波音、空客等建立了转包生产关系。从1997年到2006年,公司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6%,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74亿元,利润2.5亿元。2007年,西飞公司提出了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这个振奋人心的目标。
西飞公司近十年来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主要是源于公司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大力加强财务管理,从资产运营的角度对企业资产进行重组,加大核心业务技改投入,不断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一、注重财务管理,推进企业改革步伐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它从价值量的角度对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进行描述并细化目标,通过多种财务管理活动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管理活动,由于管理过程贯穿企业销售、采购、生产过程的始终,因此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企业经营者,必须要懂得财务管理,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方法,才能搞好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从战略角度看,主要是做好融资管理、投资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三个方面的工作。西飞公司在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中,十分重视财务管理方面的培训。从总会计师到中层财务经理中选派多人参加了国家会计学院的培训,每年一次的中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知识轮训中专门开设了财务方面的课程,系统讲解财务知识。
1996年8月,原西安飞机工业公司整体改组为国有独资的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有限责任的经营实体,具备了作为资本经营主体的条件。十余年来,西飞公司逐步建立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了母子公司体制,形成了以飞机产品为主业,三产、非航空民品等多业并举的格局。
在内部管理方面,公司近几年加大了改革力度,尤其是在2006年,公司成功实施了管理变革,撤消原有的机关部门,重新组建了11个部、1个中心、1个办公室,副总级以上干部减幅为36%,处级干部减幅为23%,原有科级干部均不再保留,总体减幅为67%,机关各个业务部门普遍实行了单首长负责制,进一步优化了管理流程。
二、加强融资管理,保证企业发展资金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没有资金,企业的生产经营将陷入停滞状态。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经营质量的重要标准,在许多情况下,是否有现金盈余比报表盈利更重要。由于现金不足,筹资又困难时,企业经营将举步维艰,甚至会出现破产的局面,德隆系企业的崩溃就源于资金链的断裂。因此,企业经营者应期刊文献
特别重视现金流量,加强对现金收支的管理,密切关注现金支付风险。
企业融资有两层含义: 一层是内部资金需求融资,另一层是协助客户融资。内部资金需求融资过去我们关注得比较多,协助客户融资过去我们考虑得比较少。
在内部资金需求融资方面。由于大型企业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大,要拓宽融资方式,开拓和发展多元化融资结构,避免单一融资渠道出现问题时影响资金供应。金融机构始终是公司资金的重要来源,要形成和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多种方式的战略联盟,这样不但可以保证企业稳定的资金来源,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在利率、费率等方面获得优惠。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要积极通过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在这方面,西飞公司这些年做了大量工作,为生产经营上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债券市场将得到更大的发展,西飞公司将在新建、改扩建大型项目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军工企业的信誉优势,在适当的时候发行企业债券,为重大项目的实施募集必要的资金。在协助用户进行融资方面。西飞公司积极运用融资租赁、分期收款等方式,扩大产品的销售。在“新舟60”飞机推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协助用户融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由于“新舟60” 飞机主要销往世界欠发达地区,买方资金相对紧张,公司要积极协助客户做好买方信贷或卖方信贷等资金筹集工作,才能促进民机销售工作的大力发展。我们对这方面的国际业务还不是很熟悉,还有许多新的东西要学习。因此财务人员不但要懂得国内的融资业务,还要懂得国际间的融资业务,协助用户解决融资过程中的问题,缩短融资的时间。
三、做好投资管理,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投资管理决定着企业能否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为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做好对内投资管理工作。固定资产投资决定了企业生产的产品内容、技术水平、作业流程、资源配置以及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产品结构以及整个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要设置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用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方法,尽可能地做出投入产出比最大的投资决策。要根据产品的定位,依托战略发展目标,对所需固定资产的数量、型号、结构进行规划,依据企业的资金状况进行平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以后,必须加强后续管理工作,以定量资金完成较多的生产任务,提高固定资产创造的产值,同时还要注重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对外投资是加速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跨国公司快速发展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外投资,可以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速整个公司的资本扩张与资本增值速度,从而为公司发展核心竞争力提供保证。对金融证券投资方面,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充分运用资本市场的多种金融工具,采取灵活多变的投资方式,通过有效的投资组合,降低风险,达到最大的投资收益。
投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对投资效益的监管。作为企业集团,既有直属的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又有具有控制权的控股公司、合资公司,还有大量的参股公司。由于股权占比不同,控制权也就不同,相应的管理方式也就不一样,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财务政策,并在过程监控和考核上有所区别。为做好投资企业的管理工作,西飞公司近几年先后制订了委派董事管理办法、年薪制考核办法等制度,以加强母公司的控制影响力,但如何区别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不同控制权企业相应实施不同的管理模式,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四、强化风险控制,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风险的集中反映,必须加强风险控制,使企业稳步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企业投资存在不确定性,随时存在着损失的风险。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企业经营者必须树立风险观念,重视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采取措施防范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如随着美元的升值,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外汇风险加大,在外贸合同签订过程中就要注意外汇风险的防范,选择有利的币种进行结算。还要学会运用远期全约或期权等减轻风险。比如在产品
价格的确定中,应该提前预测原材料等的涨跌趋势,留有余地。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是减少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货款收不回来既减少利润又减少现金流。要研究适合公司的信用政策,建立促进货款回收的机制。加强信用管理,建立健全客户资信评价制度。从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经济状况等方面建立客户资信档案。及时跟踪客户的经营现状及付款情况,对客户的信用等级适时调整,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个性化的货款回收方式。为有效防范公司财务风险,应通过财务监督检查、内部审计、重大事项事先报告制度和有关财务预警指标预警等多种形式,对生产经营运行及财务状况实行全过程监控,从而及时发现财务危机信号。要建立内部的稽核体系,使重大财务会计事项过程控制和会计基础工作稽核日常化、规范化。同时引进资产分类管理思路,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管理和处理力度,进一步提高资产质量。
第五篇:从文化社会学角度看
从文化社会学角度看,城市社区绝非单纯的地域共同体。作为人类相互联系、聚集的产物,城市是由许多共享的价值,利益和共同的环境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共同体、道德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信念共同体,因而,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以人为本的文明城市建设,要求有一个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和美的城市社区环境。其中,绿地、安全、平静、整洁等环境质量指标是文明城市的重要尺度。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并不是单纯追求物质文明成果,更重要的是追求城市人的文明。它要求市民的文明要与城市的文明设施相对应,要求城市生活主体市民对文明成果的自觉创造和保护。因此,城市环境与设施虽重要,但城市人对设施的态度更为重要。只有以高水平文化教养的市民与高质量的文化环境相配,才能真正体现文明的内在品质。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内涵,要求环境符合人性,更要求人在环境中展现人的尊严与美,要求人与城市环境协调统一。因此,建设文明城市,根本在于市民的精神面貌、道德水准、人际关系、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教养,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生活的文化质量。
基于城市文化的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思考,不能不使人感到,城市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满足城市文化内涵的要求。
第一,建立家庭、学校、社区统一的城市教育体系,提高市民的整体文化意识。市民的文化意识是城市建设的根本任务。目前,城市社区教育存在着空白。这样,导致中国城市文化建设中,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市民教育体系,使广大市民缺乏市民意识和社区成员意识,因而缺乏对城市和所在社区的关怀意识,参与意识、维护意识、建设意识,表现出在公共生活中公德意识的欠缺和行为方式不文明。遵循城市文化的内涵,必须考虑如何建立有效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加强社会理想和责任感教育、开放意识与变革精神教育、社会公德与市民人格教育,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通过教育,促进市民的文明意识的成长,培养其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参与意识,确立爱护城市形象的市民意识。第二,建立城市历史文化、现代文化相统一的城市特色文化体系,塑造有个性的城市文化形象。城市的文化特色,既是城市的外在环境,也是指城市的精神生活,不仅包括现代文化,也包括传统文化。城市的特色文化可以是某种资源、某种工艺、某种优势。塑造城市特色文化,从外在方面讲,它可以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鲜明的特色产生出独特的美感,增加城市的魅力,展示城市的生机和活力。从内在方面讲,塑造城市特色文化,是文明城市的文化内涵的要求。独特的城市文化,将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培养出特定城市文化人。这有助于市民形成热爱自己所居住城市的情感和自豪感。建设城市特色文化,首先是创造本城市新的文化特色。在创造城市特色文化中,应注入人文精神,融入优秀的文化传统,时刻把握城市文化的内涵,即塑造城市特色文化的目的在于促进市民形成共同的审美观念和强大的内聚力,促进市民人格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培养民族自豪感、献身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第三,建立主流主义、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相统一的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不同文化素质的市民有不同的文化需求。单一化的城市文化不利于城市文化建设,因此,城市文化应该保持多层次和多样化发展状态。目前,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受到大众文化的严重冲击,而大众文化感性化、平庸化、低俗化的倾向,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市民,使他们缺乏对文化意义的思考,缺乏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使其文化欣赏品位不是在提高,而是在逐渐下降。不仅如此,某些大众文化产品完全放弃道德理论,诱导一部分大众文化欣赏者堕落。为此,在文明城市的追寻和建设中,必须提倡主流文化,让主流文化占领城市文化阵地。同时也要引导市民的文化欣赏品位,增强对各类文化的评价能力。
在城市文明建设过程中,如何增强自己城市的文化含量,如何创造自己的城市特色文化,目前已成为有识之士追求的目标。我们需要深刻地把握城市文明的文化内涵,确立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建设思想,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的前提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发展城市社区文化,塑造城市特色文化,使新时代的城市文化真正成为中国现代文明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