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药剂学笔记及练习题和答案
药剂学笔记及练习题和答案 第1章绪论 重点内容
1.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 2.药典的概念和特点 3.处方的概念和类型
次重点内容
1.中国药典附录中与制剂有关的内容 2.剂型的重要性及分类 考点摘要
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掌】
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基础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与临床药学。工业药剂学与医院药学(临床药学、调剂学)药剂学任务:
1.研究药剂理论与生物制剂;
2.研究新(剂型、辅料、设备、技术)。药剂学的发展:
1.传统制剂:膏、丹、丸、散; 2.近代制剂:普通制剂(第一代)3.现代制剂:缓释制剂(第二代)控释制剂(第三代)
靶向制剂(第四代)
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1.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 2.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 3.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
4.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
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一)按给药途径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 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
(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
(一)药典的概念、特点及品种收载【掌】 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2.特点:
1)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2)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注:不是所有上市药品均收载于药典中,必须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3.我国建国后共颁布药典情况:
1)颁布七次药典,分别是53、63、77、85、90、95、00年,2)从63年版开始分为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
3)我国药典分为凡例、正文、附录三部分,制剂通则包括于附录中。4)我国药典与美国药典都是每5年修订一次。
(二)局颁标准
1.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SFDA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2.收载新药和质量标准有待提高的药品。
六、处方的概念和类型【掌】
1.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及协定处方。
2.法定处方指药典等收载的处方;
3.医师处方指医生为某一病人开据的处方; 4.协定处方主要指用于配制医院制剂的处方。
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比较 ①概念的区别: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认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
②宣传报道的区别:处方药只应针对医师等专业人员作适当的宣传介绍。可以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
③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历年所占分数]O—1分
第2章片剂
考点摘要 本章是最重要章节之一
一、片剂的概念和特点【掌】
1.概念:片剂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2.片剂的特点:
①固体制剂稳定、量准、类型多、应用广; ②生产、贮输、携带、方便,成本低; ③吞服有困难(小儿、昏迷病人),生物利用度差。
二、片剂的分类【掌】
注意各类片剂的特点,并注意区分近似片剂剂型的概念: 1.普通压制片(素片)
2.包衣片(包括糖衣片、薄膜衣片)3.泡腾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加水后迅速崩解,适于儿童和吞服有困难的人应用。4.咀嚼片在口中嚼碎后再吞下的片剂 5.多层片有两层或多层构造的片剂
6.分散片多为难溶药,遇水能迅速(3分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也可含服、咀嚼。7.舌下片置于舌下或颊腔使用的片剂
8.口含片含在口腔内使用的片剂
9.植入片埋植于皮下的能产生持久药效的无菌片剂
10.溶液片可溶药,临用前加水溶解成药物溶液后而使用的片剂,多为不可内服药物。11.缓控释片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或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片剂
三、片剂的质量要求【掌】
①硬度适中;②色泽均匀,外观光洁;③符合重量差异的要求,含量准确;④符合崩解 度或溶出度的要求;⑤小剂量的药物或作用比较剧烈的药物,应符合含量均匀度的要求; ⑥符合有关卫生学的要求(固体制剂均有此项要求)。
四、片剂的常用辅料【掌】
1.稀释剂(或称为填充剂):增加片重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片重≤100mg 应加。1)淀粉类
淀粉:最常用,便宜,可压性差。还有粘合(其浆)、崩解(干燥粉)作用。
可压性淀粉:优良填充剂,可压、流动、润滑、干粘合和崩解作用,可粉末直接压片。糊精:粘性大,不单独使用。2)糖类
糖粉:粘合力强,硬度大,吸湿。
乳糖:优良填充剂,价格较贵、不吸湿,稳定性可压性都好,可供粉末直接压片。甘露醇:用于咀嚼片,有凉爽感,价格较贵,常与糖粉配用。3)其他
微晶纤维素:兼多种作用(湿润除外)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粘合剂,商品名“Avieel”。无机盐类:硫酸、碳酸氢、碳酸等的钙盐等,防潮、油类吸收剂,但钙盐可主药的络合。小结:
A 粉末直接压片:可用微晶纤维素、乳糖、可压性淀粉; B 淀粉(填充)、干燥粉(崩解)、浆(粘合);
C可压性淀粉:多功能辅料。2.粘合剂和湿润剂
1)湿润剂:诱发药物本身的粘性所加入的液体。常用湿润剂有蒸馏水和乙醇。①蒸馏水:无粘性,常用浆类、醇代替;
②乙醇:有粘性,一般浓度30~70%,颗粒硬,可出现麻点片。2)粘合剂:具有粘性粉或粘稠液,多为胶浆剂或胶体溶液。
①淀粉浆(常用8%~15%的浓度):常用粘合剂和湿润剂。制法有煮浆和冲浆。②羟丙基纤维素(HPC):湿法制粒压片和粉末直接压片的粘合剂。
③甲基纤维素(MC,水溶性)和乙基纤维素(Ec,不溶于水,缓控释制剂骨架型或膜控型)④羟丙甲纤维素(HPMC常用浓度为2%~5%):崩解溶出快
⑤其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一Na常用浓度为1%~2%)、糖粉与糖浆:50%~70%的蔗糖溶液、5~20%的明胶溶液,口含片用、3%~5%的聚乙烯毗咯烷酮(PVP)的水溶液或醇溶液,咀嚼片用。它们粘性强用于可压差的药物、片硬崩解超限。3.崩解剂:使片剂裂碎成细小颗粒的物质,多吸水膨胀。缓(控)释片、舌下片、口含片、植入片不加入崩解剂。
常用崩解剂:
①干淀粉:用于不溶或难溶的药,易溶药反差,用外加法、内加法和内外加法(最好)。②羧甲基淀粉钠(CMS-Na):吸水膨胀300倍。
③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吸水膨胀500--700倍。④交联聚乙烯比咯烷酮(亦称交联PVP):无高粘度凝胶层。⑤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与CMS-Na合用效佳。⑥泡腾崩解剂(碳酸氢纳与枸橼酸):产生Co2,应该防潮。4.润滑剂:是助流剂、抗粘剂和润滑剂(狭义)的总称,其中:
①助流剂是降低颗粒之间摩擦力从而改善粉末流动性的物质; ②抗粘剂是防止原辅料粘着于冲头表面的物质;
③润滑剂(狭义)是降低药片与冲模孔壁之间摩擦力的物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润滑剂。常用润滑剂:
①疏水性润滑剂:硬脂酸镁量大影响崩解或裂片,不宜用于乙酰水杨酸、某些抗生素及多数有机碱盐类的药物片剂;
②水溶性润滑剂:聚乙二醇类与月桂醇硫酸镁。
③助流剂:微粉硅胶(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助流剂)、滑石粉(抗粘剂)、氢化植物油
1.湿法制粒压片【掌】
加粘合剂架桥或粘结作用使药粉聚结在一起而成颗粒的方法。制粒目的:增加压片物料的流动性和可压性,以保证片剂的质量。(1)湿法制粒的原理:
A液体的架桥作用:分之间产生粘着力;
B固体架桥,包括部分药物溶解和固化、析出,粘合剂的固结等。(2)生产工艺流程
原辅料—粉碎过筛—称量—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一压片(3)制湿颗粒方法和设备
摇摆式颗粒机制粒、流化(沸腾)制粒、喷雾干燥制粒法、高速搅拌制粒,其中流化(沸腾)制粒,亦称为“一步制粒法”—物料的混合、粘结成粒、干燥等过程在同一设备内一次完成。1)挤压式制粒机:药粉加粘合剂制软材,用强制挤压过筛制粒。(注意散剂不可挤压过筛)2)转动制粒机:药粉加粘合剂,在转动、摇动、搅拌等作用聚结为球形粒子的方法。
3)高速搅拌制粒机:同时混合、捏合、制粒过程,节省工序、操作简单、快速,应用广泛。4)流化床制粒机:在一台设备内可完成混合、制粒、干燥过程,又称一步制粒。可包衣。(4)干燥:加热汽化,用气流或真空带走汽化水获得干燥产品的操作。目的: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防水解、霉变)。
加热方式:热传导、对流、热辐射、介电等加热,最普遍用对流加热(简称对流干燥)。原理:加热产生温度差(热动力)A传热过程:物料表面传至内部; B传质过程:汽化;
C二过程同时进行,破坏固—液平衡。物料水份性质:
A平衡水和自由水(游离水):平衡水干燥过程无法除去,与物料性质,空气湿度有关B结合水和非结合水:理化和机械方式(后者)结合,易除去。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
A恒速干燥段取决于汽化速率,可升温降湿强化;
B降速干燥段取决于扩散速率,与物料温度和厚度有关。干燥方法:
A按操作方式分为间歇式、连续式;
B按操作压力分为常压式、真空式;
C按加热方式分为热传导干燥、对流干燥、热辐射干燥、介电加热干燥等。干燥设备:箱式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喷雾干燥器。(5)其他制粒方法 1)干法制粒:
A*直接压缩力使颗粒间产生结合力,成为片状物后,再粉碎成所需大小颗粒的方法。B干法制粒有重压法和滚压法。
C用于热敏、易水解及压缩易成形的药。2)喷雾制粒:
A迅速完成浓缩、干燥、制粒过程;
B以干燥为目的叫喷雾干燥,制粒为目的时叫喷雾制粒。
C适合于热敏性物料,制成的中空球状粒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和流动性。(6)压片机:有单冲压片机和多冲旋转压片机两大类。
单冲压片机主要由转动轮、冲模冲头及其调节装置、饲粉器三个部分组成。A压力调节器:调节上冲下降的深度以调节片子的硬度; B片重调节器:调节下冲下降的深度以调节片重;
C出片调节器:调节下冲提起的高度以将片子顶出模孔。
多冲旋转式压片机广泛使用的压片机,有19冲、33冲、55冲等多种型号,效率较高,压力分布均匀(上、下冲同时加压),饲粉方式合理,机械噪音很小。目前国内多用的33冲压片机为双流程,它有两套压轮,每付冲旋转一圈可压成两个药片,产量较高,双流程旋转式压片机的冲数皆为奇数。5l冲、55冲高速压片机效率更高,已在国内部分药厂应用。2.干法制片
①结晶压片法:流动、可压性好的结晶药物,适当粉碎、筛分和干燥,再加入适量的崩解剂、润滑剂即可压成片剂。
②干法制粒压片【掌】:药物对湿、对热较敏感,可压性及流动性差,应用制粒的办法加以改善,可用干法制粒的方式压片。常先压成大型片子,再破碎成小颗粒后压片。
③粉末直接压片:粉末直接压片的药用辅料,如各种型号的微晶纤维素、喷雾干燥乳糖、磷酸氢钙二水合物、可压性淀粉、微粉硅胶(优良的助流剂)等。
七、影响片剂成型的主要因素有:【掌】
固体桥现象:压片压力和摩擦使颗粒熔融、重结晶、粘合剂的固结; 固体桥的多少可影响片剂的硬度、崩解度、溶出度; 与原辅料性质、用量、颗粒水分、压片压力有关。
1.药物的可压性:物料的弹性复原率大则可压性不好(易裂片)。2.药物的熔点及结晶形态:药物的熔点低(固体桥多),片剂的硬度大;立方晶和树枝状晶易于成型,而鳞片状或针状结晶不能直接压片(影响流动性和可压性)。
3.粘合剂和润滑剂:粘合剂用量越大片剂越容易成型(可影响硬度、崩解、溶出)。4.水分:水分过多会造成粘冲现象,一般控制在3%。
5.压力:加大压力和延长加压时间可有利于片剂成型(可影响崩解)。
八、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掌】 三原因:可从辅料、颗粒、设备三方面的原因分析 1.裂片和顶裂
片剂发生裂开的现象叫做裂片,如果裂开的位置发生在药片的上部(或下部),习惯上称为顶裂,它是裂片的一种常见形式。压力分布的不均匀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弹性复原率的不同,是造成裂片的主要原因。另外,颗粒中细粉太多、颗粒过干、粘合剂粘性较弱或用量不足、片剂过厚以及加压过快也可造成裂片。
由此可见,解决裂片问题的关键是换用弹性小、塑性大的辅料,从整体上降低物料的弹性复原率。其次依据问题采用相应方法解决。
2.松片
片剂硬度不够,稍加触动即散碎的现象称为松片。影响片剂成型的因素,都直接决定了片剂的硬度,亦即决定了片剂是否会松片。3.粘冲
片剂的表面被冲头粘去一薄层或一小部分,造成片面粗糙不平或有凹痕的现象,一般即为粘冲;造成粘冲或粘模的主要原因有:颗粒不够干燥、物料较易吸湿、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冲头表面锈蚀或刻字粗糙不光等,应根据实际情况,查找原因予以解决。4.片重差异超限
即片剂的重量超出药典规定的片重差异允许范围,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是:
①颗粒流动性不好,应重新制粒或加入较好的助流剂如微粉硅胶等,改善颗粒流动性; ②颗粒内的细粉太多或颗粒的大小相差悬殊,应除去过多的细粉或重新制粒;
③加料斗内的颗粒时多时少,造成加料的重量波动也会引起片重差异超限,所以应保持加料斗内始终有l/3量以上的颗粒;
④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例如下冲外周与模孔壁之间漏下较多药粉,致使下冲发生“涩冲”现象,必然造成物料填充不足,对此应更换冲头、模圈。5.崩解迟缓
(1)崩解机理简介
①形成溶蚀性孔洞机理片剂中含有的可溶性成分遇水后迅速溶解,形成溶蚀性孔洞。②固体桥断裂机理水分渗透片剂后,“固体桥”溶解,结合力消失。③产气机理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遇水后产生CO2气体。④吸水膨胀机理崩解剂吸水膨胀,体积增大,破坏片剂的结合力。⑤湿润热机理片剂吸水湿润产生湿润热,是片剂中的空气膨胀。(2)影响崩解的因素 ①原辅料的可压性:可压性强片剂的孔隙率较小,透入水量少,崩解较慢。
②颗粒硬度:硬度小易受压碎片剂孔隙率和孔隙径R均小,透入水量少,崩解较慢。③压片力:压力愈大片剂孔隙率及孔隙径R较小,透入水量和距离L均小,崩解较慢。④表面活性剂:当接触角δ大于90度时,cosδ为负值,水分不能透人到片剂的孔隙中,即片剂不能被水所湿润,难以崩解。加入表面活性剂,改善其润湿性,降低其接触角δ,使cosδ值增大加快片剂的崩解。但易被水湿润的药(δ较小),加入表面活性剂,降低了液体的表面张力r,不利于水分的透入,因此,不是任何片剂加人表面活性剂都能加速其崩解。⑤润滑剂:疏水性滑润剂使接触角δ增大,水分难以透入,造成崩解迟缓。
⑥粘合剂:粘合力大,崩解时间越长。粘度强弱顺序:动物胶(如明胶)>树胶(如阿拉伯胶)>糖浆>淀粉浆。
⑦崩解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和羧甲基淀粉钠(CMS-Na)的崩解效果较好。
⑧片剂贮存条件:贮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影响,即片剂缓缓的吸湿,使崩解剂无法发挥其崩解作用,片剂的崩解因此而变得比较迟缓。
6.溶出超限
片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溶解出规定量的药物,即为溶出超限或称溶出度不合格,因片剂口服后,必须经过崩解、溶出、吸收等过程,任何一环发生问题都将影响药物疗效。对于片剂和多数固体剂型来说,Noyes—Whitney方程说明了药物溶出的规律: dC/dt=kSCs dC/dt为溶出速度;k为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质点暴露于介质的表面积;Cs为药溶解度。此式表明,药物从固体剂型中的溶出速度与K、S、Cs成正比。
2.改善固体药剂中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
1)制成药物的微粉药物微粉化处理,增加表面积S。
2)制备研磨混合物药物与水溶性辅料共同研磨,防止药物细小粒子的聚集。
3)制成固体分散体选用水溶性的高分子载体,使药物以分子、离子形式分散在其中。4)制成吸附于“载体”的混合物将难溶性药物先溶于能与水混溶的无毒溶剂中,再用多孔性载体将其吸附,药物以分子状态存在于载体中。
7.片剂含量不均匀 小剂量的药,混合不均匀和可溶性成份的迁移是片剂含量均匀度不合格的两个主要原因。尤其当片剂含有可溶性色素,色素迁移到颗粒的外表面,形成“色斑”。片剂含量不均匀的原因1)片重差异过大2)混合不均匀3)可溶性成分在颗粒之间的迁移
九、包衣的目的和种类【掌】 目的:
①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 ②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速度; ③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
④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⑤防止药物的配伍变化; ⑥改善片剂的外观。
包衣的种类有二:糖衣和薄膜衣,其中薄膜衣又分为胃溶型和肠溶型两种。包衣的方法:
滚移包衣法:包括普通锅、埋管锅、高效锅包衣法。可用于包糖衣或薄膜衣。悬浮包衣法:(流化包衣法或沸腾包衣法)适用包薄膜衣。
压制包衣法:用压片机实施压制包衣,适用于包各类衣,尤其是药物衣(多层片)。
十、包衣的材料与工序
1.糖衣目的和材料【掌】
①包隔离层:防水分入片芯。包衣材料:10%玉米朊和15%~20%虫胶及10%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的乙醇溶液,10%~15%明胶浆或30%~35%阿拉伯胶浆。②包粉衣层:消除棱角,用交替加糖浆和滑石粉的方法,包一层较厚的粉衣层。③包糖衣层:表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加入稀的糖浆。
④包有色糖衣层:美观、识别,与包糖衣层的工序同,区别糖浆中加食用色素。⑤打光:增加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一般用四川产的米心蜡,常称为川蜡。2.薄膜衣的材料【掌】
(1)胃溶型即在胃中能溶解的高分子材料,适用于一般的片剂薄膜包衣,包括: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②羟丙基纤维素(HPC);③丙烯酸树脂VI号;④聚乙烯吡咯烷酮(PVP)。(2)肠溶型是指在胃中不溶、肠液才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括: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丙烯酸树脂I、Ⅱ、Ⅲ号(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3)水不溶型是指在水中不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括①乙基纤维素②醋酸纤维素。(4)其它辅助性的物料,如增塑剂有丙二醇、蓖麻油、聚乙二醇、硅油、甘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等,遮光剂二氧化钛;食用色素有苋莱红、胭脂红、柠檬黄及靛蓝等。
十、片剂的质量检查【熟】
(一)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外观性状、片重差异、硬度和脆碎度、崩解度(压制片崩解时限为15min,浸膏片、糖衣片、薄膜衣片为60min)、溶出度或释放度、含量均匀度。1.外观性状: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无异物,无杂斑,有效期内保持不变。
2.片重差异:取20片称重,将每片片重与平均片重比较,超出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糖衣片、薄膜衣片应在包衣前查片芯的重量差异,包衣后不再检测。查均匀度的片剂,不必查片重。
3.硬度和脆碎度:应用孟山都硬度计法和罗许脆碎仪法。4.崩解度(崩解时限):吊篮法检查。其中压制片(素片)为15min。包衣片(浸膏片、糖衣片、薄膜衣片)为60min(素片的4倍)。而肠溶衣片在人工胃液中2小时内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等,在人工肠液中1小时内需全部溶散或崩解并通过筛网。5.溶出度或释放度:如口含片、咀嚼片(不查崩解度)。6.含量均匀度:取10片分别测定每片的相对含量,按《中国药典》法检查判断是否合格。
(二)片剂的包装与贮存 要求:密闭防潮,使用方便; 1.多剂量包装:玻璃瓶、塑料瓶 2.单剂量包装:泡罩式(水泡眼)窄条式
(三)片剂的处方设计
片剂的历年考题(1)[历年所占分数]7—13分 A型题
1.旋转压片机调节片子硬度的正确方法是
A.调节皮带轮旋转速度 B.调节下冲轨道C.改变上压轮的直径 D.调节加料斗的口径 E.调节下压轮的位置(答案E)
2.羧甲基淀粉钠一般可作片剂的哪类辅料
A.稀释剂 B.崩解剂C.粘合剂 D.抗粘着剂E.润滑剂(答案B)3.以下哪一项不是片剂处方中润滑剂的作用
A.增加颗粒的流动性 B.防止颗粒粘附在冲头上c.?促进片剂在胃中的润湿 D.减少冲头、冲模的磨损E.使片剂易于从冲模中推出(答案C)4.片剂中制粒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改善原辅料的流动性B.增大物料的松密度,使空气易逸出C.减小片剂与模孔间的摩擦力 D.避免粉末因比重不同分层E.避免细粉飞扬(答案c)5.药筛筛孔目数习惯上是指
A.每厘米长度上筛孔数目B.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筛孔数目c.每英寸长度上筛孔数目D.每平方英寸面积上筛孔数目E.每市寸长度上筛孔数目(答案C)6.粉末直接压片时,既可作稀释剂,又可作粘合剂,还兼有崩解作用的辅料是 A.淀粉 B.糖粉 C.氢氧化铝 D.糊精 E.微晶纤维素(答案E)提示:片剂的各种辅料名称以及用途作为本章节的考试重点,每次考试中必然会出题 7.可作片剂辅料中的崩解剂的是
A.乙基纤维素 B.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c.微粉硅胶 D.甲基纤维素 E.甘露醇(答案B)8.有关片剂包衣错误的叙述是
A.可以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速度 B.滚转包衣法适用于包薄膜衣 c.包隔离层是为了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障碍,防止水分浸入片芯
D.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肠溶衣,具有包衣容易,抗胃酸性强的特点 E.乙基纤维素为水分散体薄膜衣材料(答案D)9.流能磨的粉碎原理为
A.不锈钢齿的撞击与研磨作用 B.旋锤高速转动的撞击作用 c.机械面的相互挤压作用 D.圆球的撞击与研磨作用
E.高速弹性流体使药物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室壁之间碰撞作用(答案E)提示:有关粉碎的要掌握各种粉碎方法的特点和所适用的物料
10.压片时造成粘冲原因的错误表述是
A.压力过大B.颗粒含水量过多c.冲表面粗糙D.颗粒吸湿 E.润滑剂用量不当(答案A)提示:片剂制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是本章考试重点之一,对于各种出现的问题。如松片、粘冲、崩解迟缓、裂片等,要掌握原因和解决方法 11.在片剂的薄膜包衣液中加入蓖麻油作为
A.增塑剂 B.致孔剂 c.助悬剂 D.乳化剂E.成膜剂(答案A)
12.适用包胃溶性薄膜衣片的材料是
A.羟丙基纤维素B.虫胶C.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D.Ⅱ号丙烯酸树脂E.邻苯二甲酸醋纤维素(答案A)提示:对于各种片剂的包衣材料,尤其是胃溶性和肠溶性包衣要掌握名称和缩写 13.不影响片剂成型的原、辅料的理化性质是
A.可压性B.熔点C.粒度D.颜色E.结晶形态与结晶水(答案D)14.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薄膜衣片的崩解时限为
A.5分钟内 B.15分钟内c.30分钟内 D.60分钟内 E.120分钟内(答案D)15.乙醇作为片剂的润湿剂一般浓度为
A.30%-70% B.1%-10%C.10%-20% D.75%-95%E.100%(答案A)片剂的历年考题(2)[历年所占分数]7—13分 B型题 [1-5] A.羧甲基淀粉钠 B.硬酯酸镁 C.乳糖 D.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 E.水(答案D)1.粘合剂 2.崩解剂 3.润湿剂
4.填充剂
5.润滑剂(答案DAECB)[6—10J 包衣过程应选择的材料
A.丙烯酸树酯Ⅱ号 B.羟丙基甲基纤维素C.虫胶 D.滑石粉 E.川蜡 6.隔离层 7.薄膜衣 8.粉衣层 9.肠溶衣
10.打光(答案CBDAE)[11—15] A.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 B.L-羟丙基纤维素 c.乳糖 D.乙醇 E.聚乙二醇6000 11.片剂的润滑剂 12.片剂的填充剂
13.片剂的湿润剂 14.片剂的崩解剂
15.片剂的粘合剂(答案ECDBA)[16—20] A.HPC B.HPMC C.PVP D.EC E.CAP 1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7.邻苯二甲酸醋纤维素 18.羟丙基纤维素 19.聚乙烯吡咯烷酮
20.乙基纤维素(答案BEACD)[21—24] A.糖浆 B.微晶纤维素 C.微粉硅胶 D PEG6000 E.硬脂酸镁 21.粉末直接压片常选用的助流剂是 22.溶液片中可以作为润滑剂的是 23.可作片剂粘合剂的是
24.粉末直接压片常选用的稀释剂是(答案CDAB)[25—29J A.已达到粉碎要求的粉末能及时排出 B.已达到粉碎要求的粉末不能及时排出 C.物料在低温时脆性增加
D.粉碎的物料通过筛子或分级设备使粗颗粒重新返回到粉碎机 E.两种以上的物料同时粉碎 25.自由粉碎 26.闭塞粉碎
27.混合粉碎 28.低温粉碎
29.循环粉碎(答案ABECD)X型题
1.造成粘冲的原因
A.压力过大 B.颗粒含水量过多 C.冲模表面粗糙 D.润滑剂用量不足 E.崩解剂加量过少(答案BCD)2.影响片剂成型的主要因素有
A.药物性状 B.冲模大小 C.结晶水及含水量 D.压片机的类型
E.粘合剂与润滑剂(答案ACE)3.常用流能磨进行粉碎的药物是
A.抗生素 B.酶类c.植物药D.低熔点药物E.具粘稠性的药物(答案ABD)4.制备片剂时发生松片的原因是
A.原料的粒子太小B.选用粘合剂不当 c.原、辅料含水量不当D.润滑剂使用过多 E.因原料中含结晶水(答案BCD)5.由于制粒方法的不同,片剂的制粒压片法有
A.湿法制粒压片 B.一步制粒法压片 C.大片法制粒压片 D.滚压法制粒压片 E.全粉末直接压片(答案ABCD)6.单击压片机三个调节器的调节次序,哪些是错误的
A.片重一压力一出片 B.出片一压力一片重C.出片一片重一压力 D.压力一片重一出片 E.片重一出片一压力(答案ABDE)7.国内包衣一般用滚转包衣法,以下有关包衣机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由包衣锅、动力部分、加热器、鼓风机组成 B.包衣锅可用不锈钢、紫铜等导热性好的材料制成 c.包衣锅转速越高,包衣效果越好 D.包衣锅的中轴与水平面成60~角 E.加热可用电热丝或煤气,最好通入干热蒸气(答案ABE)8.药物稳定性加速试验法是
A.温度加速试验法B.湿度加速试验法c.空气干热试验法D.光加速试验法 E.绝空气试验法(答案ABD)9.关于微晶纤维素性质的正确表达是
A.微晶纤维素是优良的薄膜衣材料 B.微晶纤维素是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粘合剂”使用 C.微晶纤维素国外产品的商品名为Avicel D.微晶纤维素可以吸收2-3倍量的水分而膨胀 E.微晶纤维素是片剂的优良辅料(答案BCE)10.片剂质量的要求是
A.含量准确.重量差异小 B.压制片中药物很稳定,故无保存期规定 C.崩解时限或溶出度符合规定 D.色泽均匀,完整光洁,硬度符合要求 E.片剂大部分经口服用,不进行细菌学检
查(答案ACD)11.关于流化床干燥法中的正确表述是
A.颗粒处于沸腾状态 B.也可用于制备微丸c.物料在多孔板上流化翻腾,迅速地与热气进行热交换,达到物料干燥的目的
D.其干燥速度比箱式干燥快E.不适肝水溶性药物,因为易引起其在颗粒间迁移而影响均匀度(答案ACD)12.单冲压片机的主要部件有
A.压力调节器 B.片重调节器 C.下压轮 D.上压轮 E.出片调节器 提示:对于单冲压片机重点掌握各部分调节器的作用(答案ABE)13.属于湿法制粒的操作是
A.制软材 B.结晶过筛选粒加润滑剂C.将大片碾碎、整粒 E.湿颗粒干燥 D.软材过筛制成湿颗粒(答案ADE)第4章胶囊剂、滴丸和微丸重点内容胶囊剂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次重点内容
1.胶囊剂的制备方法(软、硬胶囊)、质量检查与包装储存 2.滴丸和微丸的概念、特点与制备方法考点摘要
硬胶囊、软胶囊和肠溶胶囊的区别【掌】①硬胶囊剂是将一定量的药物(或药材提取物)及适当的辅料(也可不加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装于空心硬胶囊中而制成。②软胶囊剂是将一定量的药物(或药材提取物)溶于适当辅料中,再用压制法(或滴制法)使之密封于球形或橄榄形的软质胶囊中。③肠溶胶囊是硬胶囊剂或软胶囊剂中的一种,只是在囊壳中加入了特殊的药用高分子材料或经特殊处理,所以它在胃液中不溶解,仅在肠液中崩解溶化而释放出活性成份,达到一种肠溶的效果,故而称为肠溶胶囊剂。肠溶胶囊制备方法有两个:一是与甲醛作用生成只在肠液中溶解的甲醛明胶,二是在明胶壳表面包被肠溶衣。4.1胶囊剂
4.1.1胶囊剂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掌】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2.特点 1)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或提高药物稳定性 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3)可弥补其他剂型的不足4)可延缓药物的释放5)可定位释放(口服肠溶、口服结肠靶向、直肠、阴道等胶囊)4.1.2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掌】 1.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2.风化性药物 3.吸湿性很强的药物 4.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 4.1.3胶囊剂的分类【掌】(按囊壳性状的不同分)1.硬胶囊剂 2.软胶囊剂(胶丸)根据用途的特殊性,将其分为硬胶囊、软胶囊和肠溶胶囊剂三类。
4.1.4硬胶囊剂的制备 1.工艺流程【熟】制备空胶囊→制备填充物料→填充→封口 2.空胶囊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切割—整理 1)组成囊材(明胶)、增塑(甘油等)、增稠(琼脂)、遮光(二氧化钛)、着色防腐剂 2)空胶囊剂的规格常用的为0~5号,号大容积小。3)空胶囊的选择据规定药量所占容积选。根据经验或测定物料的堆密度来确定。3.填充物料的制备方法 1)直接将药物和辅料粉碎、过筛、混匀。2)物料的流动性差,可将其制成颗粒。3)为便于药物的配伍或控制药物释放,可将药物制成微丸或包衣微丸。4.胶囊剂的封口 1)卡合使用锁口式胶囊,直接套合。2)胶封使用非锁口式胶囊,用明胶液封口。
4.1.5软胶囊剂 1.软胶囊剂的组成 1)软质胶囊由明胶-甘油-水组成 2)囊心物(药料)(1)固体药粉(2)药物的油溶液或混悬液(3)药物的非油性(PEG200、PEG400)溶液或混悬液
2.软胶囊剂的制备【熟】 1)滴制法:软质囊材(胶液)置于双层喷头的内层,药料置于双层喷头的外层,两层内的物料以不同的速度喷出,胶液包裹定量的药料,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剂中,经冷凝而制成无缝的球形软胶囊。2)压制法:胶液经干燥制成胶片(软质胶囊),将药液置于两胶片之间,通过加压模具使胶片紧密结合形成多种形状的软胶囊。4.1.6胶囊剂的质量检查【熟】 1)外观 2)水分硬胶囊剂内容物的水分不得超过9.0%。3)装量差异 4)崩解时限 5)溶出度凡检查溶出度的胶囊不再检查崩解度。4.1.7胶囊剂的包装与贮存【熟】
影响胶囊剂的质量包装贮存温湿度和时间。一般应选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玻璃容器、透湿系数小的塑料容器和泡罩式包装,在<25℃、相对湿度<60%的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4.2滴丸剂 4.2.1滴丸剂的概念【熟】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的基质加热融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经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
4.2.2滴丸剂的特点【熟】 1.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 2.工艺条件易控,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药溶于基质,稳定性增加; 3.可使液态药物固体化,便于服用、运输。
4.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5.也可外用(耳、眼科用),能延长药效。
4.2.3滴丸常用基质 1.水溶性基质 PEG类(PEG4000、PEG6000、PEG9300)、肥皂类等。2.脂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等。4.2.4常用的冷凝液液体石蜡、植物油、水等。
4.2.5滴丸剂的制备 1.工艺流程【熟】药物与基质加热熔融混匀→滴入冷却剂→冷却→洗丸→干燥→选丸→(包衣)→质检→分装
2.制备的操作要点 1)选择合适的基质与冷凝剂 2)滴管的口径应合适 3)滴制过程应控制好各部位的温度
4.2.6滴丸的质量要求 1.外观 2.重量差异 3.溶散时限普通滴丸30min;包衣滴丸1h。4.3 微丸 4.3.1微丸的概念【熟】药物与辅料构成的直径小于2.5mm的实心球状制剂。4.3.2微丸的特点【熟】 1.可以直接吞服,较普通丸剂服用方便,药效迅速。2.可以装入硬胶囊中制成胶囊剂使用。3.便于药物的配伍,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4.微丸可包衣,达到缓释和控释的目的。
4.3.3微丸的制备 1.工艺流程药物粉碎过筛混合→制颗粒→干燥→(包衣)2.制丸粒的方法 1)流化沸腾制粒法(一步制粒法)2)喷雾干燥制粒法
3)包衣锅法(滚转制粒法)4)挤出滚圆法 5)离心抛射法 6)液中制粒法 第四章胶囊剂、滴丸剂和微丸历年考题
A型题
1.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为 A.风化性的药物B.具苦味及臭味药物c.吸湿性药物D.易溶性药物E.药物的水溶液(答案B)提示:什么性质的药物不适宜制成胶囊剂是历次考试中一个常常考到的知识点 2.不影响滴制法制备胶丸质量的因素是
A.胶液的处方组分比 B.胶液的粘度C.胶丸的重量 D.药液、胶液及冷却液的密度 E.温度(答案C)3.胶囊剂不检查的项目是
A.装量差异B.崩解时限C.硬度D.水分E.外观(答案C)4.制备肠溶胶囊剂时,用甲醛处理的目的是
A.增加弹性B.增加稳定性c.增加渗透性D.改变其溶解性能E.杀灭微生物(答案D)B型题
[1-5 J 现有乙酰水杨酸粉末欲装胶囊,如何按其装量,恰当选用胶囊大小号码 A.0号 B.1号 D.3号 C.2号 E.4号(答案AECBD)1.0.55g 2.0.15g 3.0.25g 4.0.33g 5.0.20g [6一10] 空胶囊组成中各物质起什么作用
A.成型材料 B.增塑剂C.遮光剂 D.防腐剂 E.增稠剂(答案BCEAD)6.山梨醇 7.二氧化钛 8.琼脂 9.明胶
lO.对羟基苯甲酸酯 X型题
1.滴丸剂的特点是
A.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B.固体药物不能制成滴丸剂 C.生产车间无粉尘
D.液体药物可制成固体的滴丸剂 E.不宜用于耳腔(答案ACD)2.有关硬胶囊剂的正确表述是
A.药物的水溶液盛装于明胶胶囊内,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B.可掩盖药物的苦味及臭味
C.只能将药物粉末填充于空胶囊中 D.空胶囊常用规格为0—5号
E.胶囊可用CAP等材料包衣制成肠溶胶囊(答案D)[历年所占分数]O~3.5分
第5章栓剂
重点内容
1.栓剂的概念、特点和质量要求 2.影响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 次重点内容
栓剂的常用基质、制备方法、置换价、质量评价与包装储存 考点摘要 5.1 概述
5.1.1栓剂的概念【掌】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5.1.2栓剂的分类【掌】
1.肛门栓(直肠栓)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等。可发挥局部和全身作用。2.阴道栓为球形、卵形、鸭嘴形等。主要发挥局部作用。5.1.3栓剂的特点
1.常温下为固体,体温下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中。2.发挥局部作用,如通便、止痛、止痒、抗菌消炎等。3.发挥全身作用。
5.1.4与口服制剂比较,发挥全身作用栓剂的特点【掌】 1.部分避免首过效应,降低副作用、发挥疗效; 2.不受胃肠PH或酶的影响;
3.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4.对不能吞服药物的病人可使用此类栓剂; 5.不能口服的药物可制成此类栓剂。6.生产率较低,成本比较高。5.1.5栓剂的质量要求【掌】
1.药物与基质混合均匀,外形圆整光滑,无刺激性。2.硬度适宜。塞入腔道后应能融化、软化或溶化,释药。
5.1.6栓剂的治疗作用【掌】
1.局部作用的栓剂通常不吸收。如痔疮栓、局麻栓、消毒栓等故应选择熔化或溶解、释药速度慢的栓剂基质。水溶性基质制成的栓剂因腔道中的液体量有限,使其溶解速度受限,释放药物缓慢,较脂肪性基质更有利于发挥局部药效.如甘油明胶基质常用于起局部杀虫、抗菌的阴道栓基质。
2.全身作用的栓剂用于全身作用的栓剂主要是肛门栓。(1)药物吸收途径
栓剂直肠给药后的吸收途径:
①药物通过直肠上静脉→门静脉→肝脏→大循环。②药物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髂内静脉→下腔大静脉→大循环。③药物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
阴道用栓剂给药后,阴道血管与大循环相连,不经肝脏,且吸收速度较快(2)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 ①生理因素
1)用药时不宜塞得太深,距肛门2cm为宜。距肛门口6cm处,易受肝脏首过作用的影响。2)在直肠内保留的时间长,吸收完全。
3)无粪便的存在,有利于药物的扩散及与肠粘膜的接触。
4)腹泻、肠梗塞以及组织脱水等均能影响药物从直肠部位吸收的速率和程度。4)直肠液的PH值为7.4,中性而无缓冲能力,溶解的药物能决定直肠的pH。②药物的理化性质
a脂溶性与解离度:直肠粘膜属类质屏障,对分子型药物有选择通过性。pKa>4.3,pKa<8.5,药物主要以分子状存在,易吸收。脂溶性大(油-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易于透过。b粒度:影响释放、溶解及吸收。混悬型栓剂中,药物粒径小,吸收快。c溶解度:吸收的限速过程。药物的溶解度小直肠中溶解的少,吸收少。③基质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基质的溶解性与药物相反时,利于释放与吸收。
④吸收促进剂及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加入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药物的释放与吸收。吸收促进剂可直接与肠粘膜起作用,改变膜通透性,加快药物的转运过程。5.2 栓剂基质【熟】
5.2.1对栓剂基质的基本要求
1.熔点适宜,即室温时有适宜的硬度与韧性,体温时易软化、熔化或溶解。2.熔点与凝固点之差小。
3.安全,对粘膜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性。4.稳定,在储藏过程中不发生理化性质的变化,不易生霉。5.2.2基质的种类 1.油脂性基质
1)可可豆脂同质多晶的组成防过热,β型稳定,乳剂基质; 2)香果脂和乌桕脂 3)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4)合成脂肪酸酯
2.水溶性基质
1)甘油明胶不溶化、缓效、阴道栓基质; 2)聚乙二醇类(PEG)不溶化、缓效、有刺激性; 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水溶性,与PEG同; 1)吐温-61 2)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类(Polyoxy 40 stearate)3)泊洛沙姆(Poloxamer)188型多用,促吸收,缓释;
4.栓孔内涂的润滑剂
1)脂肪性基质的栓剂,常用软肥皂、甘油各一份与95%乙醇五份混合所得; 2)水溶性或亲水性基质的栓剂,则用油性为润滑剂,如液状石蜡或植物油等。3)可可豆脂或聚乙二醇类,可不用润滑剂(不沾模)。
5.3栓剂的制备【熟】
5.3.1制备方法热熔法、冷压法、搓捏法(隔纸搓捏)。热熔法应用最广。
5.3.2栓剂药物的加入方法
1、不溶性药物,应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再与基质混匀。
2、油溶性药物,溶解于已熔化的油脂性基质中。基质的熔点或使栓剂过软,可加适量鲸蜡调节。
3、水溶性药物,与已熔化的水溶性基质混匀;或用适量羊毛脂吸收后,与油脂性基质混匀;或将提取浓缩液制成干浸膏粉,直接与已熔化的油脂性基质混匀。5.3.3置换价
1.置换价的概念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的重量之比。
2.置换价(f)的计算公式 f=W/[G-(M-W)] G为空白栓的平均重量;W为每粒含药栓的平均含药量;M为含药栓的平均重量。4)置换价的意义根据置换价计算基质的用量。
计算公式 X=(G-W/f)n 式中n表示拟制备栓剂的枚数。5.4栓剂的质量评价及包装贮存 5.4.1栓剂的质量检查【熟】 1.重量差异
2.融变时限油脂性基质栓30min内全部融化、软化,或触压无硬心;水溶性基质栓60min内全部溶解。3.熔点范围测定 4.体外溶出速度试验 5.体内吸收试验
5.4.2栓剂的包装与贮存
原则上每个栓剂都要包装。一般栓剂应贮存于30℃以下密闭贮存 栓剂历年考题 A型题
1.全身作用的栓剂在直肠中最佳的用药部位在 A.接近直肠上静脉 B.应距肛门口2锄处 C.接近直肠下静脉 D.接近直肠上、中、下静脉 E.接近肛门括约肌(答案B)2.不作为栓剂质量检查的项目是
A.熔点范围测定 B.融变时异检查 C.重量差异检查 D.药物溶出速度与吸收试验 E.稠度检查(答案E)3.关于可可豆脂的错误表述是(答案C)A.可可豆脂具同质多晶性质 B.β晶型最稳定
c.制备时熔融温度应高于40℃ D.为公认的优良栓剂基质 E.不宜与水合氯醛配伍
4.制备栓剂时,选用润滑剂的原则是(答案C)A.任何基质都可采用水溶性润滑剂 B.水溶性基质采用水溶性润滑剂 c.油溶性基质采用水溶性润滑剂,水溶性基质采用油脂性润滑剂 D.无需用润滑剂 E.油脂性基质采用油脂性润滑剂
5.下列有关置换价的正确表述是
A.药物的重量与基质重量的比值 B.药物的体积与基质体积的比值
C.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 D.药物的重量与基质体积的比值、E.药物的体积与基质重量的比值(答案C)6.栓剂中主药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称
A.酸价 B.真密度 c.分配系数 D.置换价 E.粒密度(答案D)X型题
1.下列有关栓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栓剂使用时塞得深,生物利用度好 B.局部用药应选释放慢的基质
C.置换价是药物重量与同体积的基质重量之比
D.pKa<4.3的弱酸性药物吸收快
E.药物不受胃肠PH、酶的影响,在直肠吸收较口服干扰少(答案ACD)2.增加直肠栓剂发挥全身作用的条件是 A.粪便的存在有利于药物吸收
B.插入肛门2cm处有利于药物吸收
C.油水分配系数大释放药物快有利于吸收
D.油性基质的栓剂中加入HLB值大小11的表面活性剂能促使药物从基质向水性 介质扩散有利于药物吸收
E.一般水溶性大的药物有利于药物吸收(答案BDE)[历年所占分数]0~5分。
第6章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
重点内容 1.软膏剂的概念和质量要求 2.软膏剂的常用基质、制备方法、质量评价与包装储存次重点内容 1.眼膏剂的概念、特点、质量要求和制备方法 2.凝胶剂的概念、常用基质、制备方法、质量检查与包装储存 考点摘要 6.1 软膏剂 6.1.1软膏剂的概念【掌】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匀制成的具有一定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6.1.2软膏剂的分类
1.按基质的不同分油脂性基质软膏(油膏)乳剂基质软膏(乳膏)水溶性基质软膏(水膏)2.按分散系统分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3.按作用不同分局部作用的软膏全身作用的软膏 6.1.3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1.均匀细腻、稠度适宜。2.无刺激性、无过敏性。3.性质稳定。4.用于创面的软膏应无菌。6.2软膏剂的基质包括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6.2.1 油脂性基质【掌】1.油脂性基质的特点 1)强疏水性物质,包括烃类、油脂类、类脂类。2)能促进皮肤的水和作用,对皮肤有保护、软化作用,无刺激性。3)性质稳定,不易长菌,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4)油腻性大,不易洗,不适宜有渗出液的皮肤。2.常用品种 1)凡士林(软石蜡)半固体,分黄、白两种。吸水性差,加入羊毛脂、表面活性剂可改善。2)固体石蜡、液体石蜡、蜂蜡、植物油、氢化植物油不单独使用,常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3)羊毛脂不单独使用,吸水能力强,能吸收二倍重量的水形成W/O乳剂。4)硅酮俗称硅油或二甲基硅油。不污染衣物,促药释放与透皮。降低水溶性刺激性。6.2.2乳剂型基质1.基本组成 1)油相硬脂酸、蜂蜡、石蜡、高级脂肪醇、液体石蜡、凡士林等。2)水相蒸馏水。3)乳化剂一价肥皂类、多价肥皂类、高级脂肪醇、脂肪醇硫酸酯类、脂肪酸山梨坦类(司盘类)、聚山梨酯类(吐温类)、聚氧乙烯醚类等。4)防腐剂尼泊金类、山梨酸等。5)保湿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2.分类 1)O/W 型亲水性乳剂基质,又称“雪花膏”。不油腻,易洗,易涂布,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液的皮肤损伤及皮肤瘙痒症。易霉变,易变硬,不适宜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忌用于糜烂、溃疡、水泡及脓包症(会引起“反向吸收”)。糊剂含大量固体吸水性粉末,有收敛、消炎、吸收分泌物等作用,常用于亚急性及急性炎症。2)W/O型亲油性乳剂基质,又称“冷霜”。6.2.3水溶性基质1.特点为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无油腻,易涂展,可吸收组织渗出液,可用于润湿、糜烂创面。但润滑性差,易变干,易长霉。
2.常用品种1)甘油明胶2)纤维素衍生物: MC、CMC-Na 3)聚乙二醇(PEG)高分子量的与低分子量的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6.3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掌】 6.3.1研和法基质已形成半固体时采用此法。6.3.2熔和法通过加热,使基质熔化、混均,再加入药物研磨混匀。6.3.3乳化法1.专用于乳剂基质软膏剂的制备。将处方中的所有油溶性组分(包括药物)一并加热熔化,并保持温度80℃左右,作为油相;另将其余水溶性成份(包括药物)溶于水中,并控制温度稍高于油相;将两者混合,不断搅拌,直至冷凝,即得。药物在水或油中均不溶者,可待乳剂基质制好后,再用研和法混匀。2.乳化法中油、水两相混合的方法: 1)两相同时掺和 2)分散相加到连续相中 3)连续相加到分散相中 6.4软膏剂的质量评价【掌】 6.4.1外观色泽均匀、细腻、稠度适宜,无粗粒感。6.4.2粒度混悬型软膏作该项检查。不得检出大于180μm的粒子。6.4.3装量限度量 6.4.4微生物限度 6.4.5无菌用于大面积烧伤及严重损伤的皮肤的软膏,应无菌。6.4.6主药含量 6.4.7物理性质熔点、黏度与稠度、酸碱度。6.4.8刺激性 6.4.9稳定性 6.4.10药物释放、穿透及吸收的测定 6.5软膏剂的包装与贮存常用锡管、铝管、塑料管包装。常温避光、密闭贮存,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
6.6 眼膏剂【熟】 6.6.1概念专供眼用的灭菌的软膏剂。6.6.2特点(与滴眼剂相比)疗效持久;能减轻眼睑对眼球的摩擦;适用水不稳定药。6.6.3质量要求 1.均匀、细腻、易于涂布; 2.无刺激性; 3.不得检出金葡菌和绿脓杆菌; 4.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眼膏剂不得加入抑菌剂和抗氧剂。(绝对无菌)6.6.4常用基质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按8∶1∶1的混合物。6.6.5制备方法1.基质必须经熔化、滤过、灭菌(150℃至少1小时)处理。2.必须在洁净、灭菌的环境下,用研和法制备。3.不溶性药物必须制成极细分,并通过9号筛。6.6.6质量要求装量、粒度、金属性异物、卫生学
6.7凝胶剂【熟】 6.7.1概念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稠厚状液体或半固体外用制剂。6.7.2分类1.按分散系统分单相凝胶剂(药物溶解在基质中)多相凝胶剂(药物混悬在基质中)2.按基质溶解性能分水性凝胶剂油性凝胶剂 6.7.3常用基质1.卡波姆(Carbomer)2.纤维素衍生物 6.7.4质量检查同软膏剂 6.7.5贮存的要求1.贮藏中药物微粒应分散均匀,不应下沉结块,混悬凝胶剂的标签上应注明“用前振摇”。2.常温下应保持胶状,不干涸或液化。3.应置于避光密闭容器中,于25℃以下贮存,应防止结冰。历年考题
成形法 [历年所占分数]l一3分 第7章气雾剂、膜剂和涂膜剂 重点内容
气雾剂的概念、特点、分类、组成和质量要求 次重点内容
1.气雾剂的制备方法与药物吸收 2.喷雾剂、吸人粉雾剂的概念
3.膜剂的概念、特点、常用成膜材料和制备方法 考点摘要
7.1气雾剂 7.1.1概述
1.气雾剂、喷雾剂、吸入粉雾剂的概念【掌】与区别【掌】 气雾剂:药物与适宜的抛射剂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密封容器中而制成的制剂。使用时,借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
2.气雾剂的特点【掌】
1)使用方便,药物直达作用部位,速效。2)无首过作用及胃肠道破坏。
3)药物以雾状喷出,可减少对创面的刺激性。4)稳定(容器密闭、避光)。5)可以用定量阀门准确控制剂量; 缺点:
1)成本较高(耐压容器、阀门系统和特殊的生产设备)。
2)抛射剂有致冷效应,多次使用于受伤皮肤创面可引起不适与刺激; 3)抛射剂有一定的毒性,不适宜心脏病患者作为吸入气雾剂使用。4)易发生爆炸。7.1.2分类【掌】
1.按相的组成分
1)二相气雾剂(溶液型)有液体和气体两相,可加乙醇或丙二醇、聚乙二醇作潜溶剂 2)三相气雾剂
(1)混悬型气雾剂(混悬型)有气体、液体和固体或气体和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共三相。(2)乳剂型气雾剂(乳剂型)药液与抛射剂的乳剂,使用时内容物以泡沫状喷出。2.按分散系统分:溶液型、混悬型(形成烟雾状)及乳剂型(W/O型或O/W型乳剂)三类。3.按医疗用途分有三:吸入、皮肤与粘膜、空间消毒和杀虫用气雾剂 7.1.3质量要求
1.无毒、无刺激。
2.喷出物的雾滴或雾粒要细小、均匀,剂量准确。3.泄漏与爆破应符合规定,确保安全使用。4.用于烧伤、烫伤的气雾剂应无菌。
7.1.4吸入气雾剂中药物的吸收【熟】
1.肺部吸收快,速效不亚于静脉注射。原因:肺吸收表面积大;肺泡内气血扩散。2.影响吸收的因素
1)药物的性质①小分子药物吸收快;②脂溶性(油/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吸收快; 2)微粒的大小控制在0.5~5μm范围内最适宜。太细随呼气排出;太粗沉降吸收慢。7.1.5气雾剂的组成【掌】
包括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四部分。1.抛射剂
1)抛射剂的作用抛射药液的动力兼溶剂。
2)抛射剂的种类:一般分为氟氯烷烃(又称氟里昂Fieon)、碳氢化合物及压缩气体三类。(1)氟氯烷烃类即氟利昂(Freon)类,常用的有F11、F12和F14,多混合使用。不宜心脏疾病患者作为吸入气雾剂使用。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
(2)碳氢化合物可用的有丙烷、正丁烷等。不宜单独使用,常与氟氯烷烃类合用。(3)压缩气体液化的二氧化碳、氮气等。2.药物与附加剂
1)药物可是液体、固体和半固体。不溶性的药需微粉化,并干燥至含水量在0.03%以下。2)潜溶剂用于溶液型气雾剂 3)润湿剂用于混悬型气雾剂 4)乳化剂用于乳剂型气雾剂
5)抗氧剂 6)防腐剂
3.耐压容器玻璃容器塑料容器金属容器
4.阀门系统控制内容物喷出(并可控制喷出剂量);防止泄漏。7.1.6气雾剂的制备工艺【熟】
容器、阀门系统的处理与装配→药物的配制与分装→充填抛射剂→质量检查。
7.3膜剂
7.7.3.1膜剂的概念【熟】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
分类:膜剂可供口服、口含、舌下或粘膜给药,外用可作皮肤创伤、烧伤或炎症表面 的覆盖。据膜剂的结构类型分类,有单层膜、多层膜(复合)与夹心膜等。7.7.3.2膜剂的特点
1.给药途径多可口服、口含、舌下或粘膜给药、皮肤用药等。2.剂量准确
3.稳定性好
4.可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5.载药量少仅适用于剂量小的药物。7.3.3质量要求外观应完整光洁,厚度一致,色泽均匀,无明显气泡;剂量准确;性质稳定;无刺激性、毒性。
7.3.4常用的成膜材料与附加剂【熟】
①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有明胶、阿拉伯胶、琼脂等;成膜性差,与其它成膜材料合用。
②聚乙烯醇(PVA)其聚合度和醇解度不同则有不同的规格和性质。05—88和17—88等规格,平均聚合度分别为500。600-和1700~1800,以“05”和“17“表示。两者醇解度均为88%±2%,以“88”表示。均能溶于水,PVA05—88聚合度小,水溶性大,柔韧性差;PVAl7—88聚合度大,水溶性小,柔韧性好。以1:3混合使用则能制得很好的膜剂。③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常用于制备制备眼、阴道、子宫等控释膜剂。7.3.5制备方法(一)膜剂一般组成
主药
成膜材(PVA等)0~0.70%(W/W)增塑剂(甘油、山梨醉等)30%~100%
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十二烷基硫酸、豆磷脂等)0—0.20% 填充剂(CaC03.SiO2、淀粉)1%一2% 着色剂(色素,Ti02等 O—O.20% 脱膜剂(液体石蜡)0~2%(W/W)(二)制备方法【熟】 1.匀浆流延成膜法
2.压-融成膜法(热塑制膜法)
3.复合制膜法适用于缓释膜剂的制备 7.4涂膜剂
7.4.1概念【熟】将药物和成膜材料溶解在挥发性有机溶剂中制成的外用液体制剂。使用时涂于患处,溶剂挥发能形成薄膜。7.4.2特点
1.制备简单,使用方便。
2.涂于患处形成薄膜,对患处有保护作用,又能释放药物起治疗作用。
3.一般用于治疗慢性无渗出液的皮损、过敏性皮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4.有机溶媒易挥发、燃烧,制备和贮存中应减少挥发,防止燃烧。7.4.3涂膜剂的处方组成
1.药物
2.成膜材料聚乙烯缩甲乙醛、聚乙烯缩丁醛、火棉胶等。3.溶剂乙醇、丙酮、乙醚等。4.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
7.4.4制备方法将药物、成膜材料、增塑剂共同用溶剂溶解,混匀,分装于密闭的容器中,即得。历年考题
[历年所占分数]l一2分 第8章注射剂与滴眼剂
重点内容
1.注射剂的概念、特点、分类及质量要求 2.注射用水的概念及质量要求 3.注射剂的附加剂
4.热原的概念、组成、性质、污染热原的途径及热原的除去方法
5.溶解度及溶解速度的概念,影响溶解度及溶解速度的因素及增加溶解度的方法 6.滤过的概念
7.注射剂的制备过程 8.灭菌的概念和物理灭菌法 9.输液的概念和质量要求
10.营养输液和血浆代用液的概念、种类和质量要求 11.注射用无菌粉末、冻干制品 12.渗透压的调节
13.滴眼剂的概念和质量要求 次重点内容
1.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2.滤过的原理、方法、影响因素及滤过器 3.空气净化的标准、测定方法及洁净室的设计 4.空气滤过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5.D.z、F、Fn值的含义 6.冷冻干燥的基本原理
7.滴眼剂的附加剂和制备过程 考点摘要 8.1概述
8.1.1注射剂的概念【掌】注射剂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以及无菌粉末或浓溶液。8.1.2注射剂的分类
1.按分散系统分【掌】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粉针。
2.按给药途径分类【熟】
1)静脉注射液 5—50ml、静脉滴注量可多至数千毫升,且静脉注射剂不得加抑菌剂; 2)椎管注射液不可超过10ml 3)肌肉注射液 1—5ml
4)皮下注射液 1—2ml 5)皮内注射液 0.2ml以下
6)穴位、腹腔、关节腔、动脉内注射剂液等 8.1.3注射剂的特点【掌】 优点:
1.药效迅速作用可*。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3.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4.可发挥局部定位的作用。5.可产生定向作用。缺点:
1.使用不便且注射疼痛 2.研究和生产过程复杂。3.安全性低于口服制剂 8.1.4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掌】
1.含量合格
2.无菌不得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
3.无热原特别是剂量大的、供静脉及脊椎腔注射的。
4.澄明度合格针对溶液型注射剂而言,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
5.不溶性颗粒(在100ml及100ml以上注射液中,每lml含10u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0粒,25u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粒)6.安全性不应对组织产生刺激或发生毒性反应。7.稳定性保证产品在贮存期内安全、有效。8.pH值合格控制在4~9范围内。
9.渗透压合格脊椎腔内注射的药液必须等渗;输液应等渗或稍偏高渗;其他注射剂原则上要求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
10.降压物质必须符合规定,以保用药安全。8.2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8.2.1注射用水【掌】
1.注射用水、纯化水、灭菌注射用水与制药用水的区别
纯化水为原水经适宜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或试 验用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
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无热原水。为配制注射剂用的溶剂
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经灭菌所得的水。主要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 射液的稀释剂。
制药用水包括纯化水、注射用水与灭菌注射用水。2.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掌】
1)必须通过细菌内毒素(热原)检查。
2)一般检查项目 pH值(5.0~7.0)、氨含量、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重金属等。(蒸馏水的检查项目)3.注射用水的制备
1)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与反渗透法。电渗析法与反渗透法广泛用于原水的预处理,供离子交换法使用,以减轻离子交换树脂的负担。离子交换法制得的离子交换水主要供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使用,也可用于洗瓶,但不得用于配制注射液。2)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
塔式蒸馏水器隔沫装置能除热原;废气排出器能除去二氧化碳、氨等废气(已淘汰)。多效蒸馏水器耗能低、产量高、质量优、可自动控制。汽压式蒸馏水器与多效式蒸馏水器特点类似,但耗能较大。4.注射用水的收集与保存
1)收集时,初馏液应弃去一部分,并防止污染;
2)保存时,应80℃以上或65℃以上保温循环存放,灭菌密封保存。8.2.2注射用油【了】
1.精制并灭菌(150-160℃、1-2h)后用。
2.符合药典要求应无异臭、无酸败味;色泽不得深于黄色6号标准比色液,10℃应保持澄明。碘值、酸值和皂化值是评定注射用油的重要指标。3.避光密闭贮存,防氧化酸败。
4.常用的注射用油为芝麻油、大豆油、茶油等。8.2.3其他注射用溶剂【了】
1.水溶性非水溶剂:乙醇、甘油、1,2-丙醇、PEG300、PEG400等。2.油溶性非水溶剂:苯甲酸苄酯、二甲基乙酰胺等。8.2.4注射剂的附加剂【掌】
目的:增加溶解性和稳定性;减少疼痛和抑菌
常用的附加剂有: 1.pH调节剂有盐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醋酸-醋酸钠缓冲剂等。增加稳定性和溶解度,减少刺激性。2.表面活性剂有聚山梨酯类(吐温类)、泊洛沙姆(普朗尼克)、卵磷脂等,可用作增溶剂、润湿剂、乳化剂使用。
3.助悬剂有明胶、MC、CMC-Na等,混悬型用。4.延缓药物氧化的附加剂
1)抗氧剂亚硫酸氢钠(中性)、焦亚硫酸钠(酸性)、硫代硫酸钠(碱性)(药pH影响)2)螯和剂 EDTA-2Na 3)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氮气 5.等渗调节剂氯化钠、葡萄糖
6.局部止痛剂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苯甲醇、三氯叔丁醇等。用于肌肉和皮下注射时产生疼痛的制剂。
7.抑菌剂三氯叔丁醇、苯甲醇(二有抑菌止痛)、硫柳汞等。只能在必要时加入。多剂量装的注射液,采取低温灭菌、滤过除菌或无菌操作法制备的注射液,应加入适宜的抑菌剂。静脉和脊椎注射禁用抑菌剂。一次用量超过5ml的注射液应慎重选择。
8.3热原
7.8.3.1热原的概念【掌】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脂多糖是热原的主要成分和致热中心。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热原致热作用很强。8.3.2热原的性质【掌】
1.耐热性 180℃3~4小时才能彻底破坏。通常灭菌热原不被破坏。2.可滤过性热原体积小(约1~5nm),可通过一般的滤器和微孔滤器。3.被吸附性热原在水溶液中可被活性炭、石棉、白陶土等吸附而除去。
4.水溶性与不挥发性热原溶于水,但本身不挥发,制备注射用水依据。但蒸馏器中一定要有隔沫装置,以挡住溶在水蒸气雾滴中的热原。
5.不耐酸碱性热原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破破坏。8.3.3污染热原的途径【掌】
1.从注射用水中带入从注射用水中带入热原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蒸馏器结构不合理或操作不当,除热原不完全;二是注射用水在贮存中被微生物污染。故应使用新鲜注射用水,最好随蒸随用。
2.从其他原辅料中带入
3.从容器、用具、管道和设备等带入 4.制备环境中带入 5.从输液器带入
8.3.4除热原的方法【掌】
1.高温法适用于针筒、其它玻璃器皿。洗涤后,干热250℃、30min。2.酸碱法适用于玻璃容器、用具。用洗液或稀NaOH液处理。3.吸附法适用于注射液。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白陶土等。
4.滤过法适用于注射液。滤过法包括交联葡聚糖凝胶滤过、反渗透法滤过、超滤法滤过。8.3.5热原检查方法
1.家兔法体内热原试验法。家兔对热原的反应和人是相同的。用直肠温度计或直肠热电偶测定测定家兔的体温。
2.鲎试剂法体外热原试验法,其原理是利用鲎的变形细胞溶解物与内毒素间的凝胶反应。特别适用于不能用家兔法检验的品种,如放射性药物和肿瘤抑制剂等。此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但因其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外的内毒素不够灵敏,尚不能代替家兔法。8.4药物溶解度与溶解速度 8.4.1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掌】
1.溶解度药物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物的最大量。一般以一份溶质(1g或1ml)溶于若干毫升溶剂中表示。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表示药物的大致溶解度。
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药物极性、溶剂、温度、药物晶型、粒子大小、加入第三种物质)1)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极性对药物的溶解影响极大。
2)药物的性质药物极性大小与溶剂相似则药物易溶;药物的晶型也影响溶解度,多晶型药物中的稳定型的溶解度较亚稳定型的小;药物的颗粒大小只是当药物微粉化后才影响溶解度(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加)。
3)外界因素温度对有些药物的溶解度影响较大;附加剂(如助溶剂、增溶剂、pH调节剂等)也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8.4.2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掌】 1.制成可溶解性盐 2.引入亲水基团 3.使用混合溶剂
4.加入助溶剂
5.加入增溶剂影响增溶的因素
(1)增溶剂的性质增溶剂的种类不同或同系物增溶剂的分子量不同,增溶效果不同。同系物的碳链愈长。其增溶量也愈大,但通过增长烷基链增加增溶量是有限度的。
(2)增溶质的性质增溶剂的种类和浓度一定时,药物的分子量愈大,体积愈大,胶团,所能容纳的量愈少,即增溶量愈小。(3)增溶剂的加入顺序
(4)增溶剂的用量
8.4.3溶解速度及其影响因素【掌】
1.溶解速度的概念溶解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溶解药物的量,一般用单位时间内溶液浓度增加量表示。2.影响因素
固体药物的溶解是一个扩散过程,根据Noyes-Whitney方程,增加溶解速度的方法有: 1)升高温度,增加药物分子的扩散系数D;
2)搅拌,可减少扩散层的厚度δ;
3)减小药物粒径,增加药物与溶出介质接触的表面积S。
8.5滤过
8.5.1概述滤过是指用多孔性介质(滤过介质、滤材),使固-液或固-气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操作。滤过是药剂中的一项基本操作,用于液体药剂的除杂质、除沉淀、除细菌、空气的净化及除去溶剂。
8.5.2滤过机理与影响因素 1.滤过机理 1)介质滤过
(1)表面(筛析)截留作用粒径大于滤过介质孔径的固体粒子被截留在滤过介质的表面。常用的筛析作用的滤过介质有微孔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等。(2)深层截留作用粒径小于滤过介质孔径的固体粒子在滤过过程中进入到介质的内部,被截留在介质的深层而分离的作用。如砂滤棒、垂熔玻璃滤器、石棉滤过板等遵循深层截留作用机理。
2)滤饼滤过固体粒子聚集在滤过介质的表面之上,滤过的拦截作用主要由所沉积的滤饼起作用。
2.滤过的影响因素滤过的压力、药液的粘度、滤过介质的孔径、滤饼中的毛细管半径与长度等
3.提高过滤速度的措施
1)改变压力采用加压或减压的方法 2)降低药液粘度趁热滤过
3)加入助滤剂减少滤材的毛细孔堵塞。常用的助滤剂有活性炭、纸浆、硅藻土等。4)更换滤材或动态滤过减小滤渣的阻力
5)先粗滤再精滤滤过时先用孔径大的滤过介质(如滤纸、棉、绸布、尼龙布、涤纶布、砂滤棒等)滤过,再用孔径小的滤过介质(如垂熔玻璃、微孔薄膜等)滤过。
8.5.3滤过器
1.砂滤棒砂滤棒对药液的吸附性强,难以清洗。2.垂熔玻璃滤过器
1)特点化学性质稳定,对药液pH值无影响;滤过时不脱渣,无吸附作用;易清洗,可热压灭菌。
2)按形状分类滤棒、滤球和漏斗。
3)规格是按滤板孔径大小来划分的,有1~6号。6号孔径最小,在2μm以下,可用于滤菌;4号多用于减压或加压过滤,3号多用于常压过滤。3号和4号垂熔玻璃滤过器常用于注射液的二级滤过(精滤)。3.微孔滤膜滤过器
1)特点微孔滤膜的孔径小而均匀,对微粒的截留能力强;空隙率大,阻力小,滤速快;无介质脱落;不影响药液的pH值;吸附性小;滤膜用后弃去,不会产生交*污染。主要缺点是易堵塞、易破碎。药液需经粗滤和精滤后才可用微孔滤膜滤过,使用前需做完整性检查。2)应用微孔滤膜的孔径在0.0025~14μm范围内,孔径不同则用途不同。(1)需要热压灭菌的水针剂、输液的滤过,其目的是除去少量微粒,提高注射液的澄明度,常用0.6μm和0.8μm孔径的滤膜;
(2)用于热敏性药物的除菌滤过,如胰岛素、辅酶A、ATP、细胞色素C、血清蛋白、丙种球蛋白等,常用0.3μm或0.22μm孔径的滤膜;
(3)微孔滤膜针头滤过器,用于静脉注射,防止微粒或细菌注入体内;(4)菌检。
8.6空气净化技术
8.6.1空气净化技术的概念
8.6.2空气净化的意义减少或消除由于异物污染对制剂质量的影响,保证制剂的安全性。8.6.3空气净化的标准按每升空气中含≥0.5μm和≥5.0μm粒子的最大允许数为标准,洁净室的净化程度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00级、1万级、10万级、30万级。洁净室空气质量除洁净度(微粒数)要求外,还有温度(18~26℃)、相对湿度(40%~60%)、压力(保持正压)的要求。这四个要求是洁净室设计的标准。8.6.4含尘浓度的测定方法 1.光散射式粒子计数测定法 2.滤膜显微镜计数测定法 3.光电比色计数测定法 8.6.5空气滤过
空气净化的手段主要是滤过,采用不同的滤过方法和过滤介质,滤除空气中的微粒。1.空气滤过机理
空气滤过属于介质滤过,也分为表面滤过与深层滤过,同时也存在着惯性作用、扩散作用、拦截作用和静电作用。
2.空气滤过的影响因素
1)微粒的大小大粒径的粒子由于惯性、拦截作用显著容易滤除;小粒径的粒子扩散作用显著,易被介质吸附而被滤除;中等粒径的粒子滤过效率低。2)滤过风速
3)介质纤维直径和密实性 4)附尘作用 3.空气滤过器 1)初效滤过器 2)中效过滤器 3)高效滤过器 8.6.6洁净室的设计
1.设计的标准制剂生产厂房的内部布置必须根据药品的种类、剂型以及生产工序、生产要求等合理划分区域,通常分为一般生产区、控制区、洁净区、无菌区。一般生产区没有洁净度要求;控制区的洁净度要求为10万级;洁净区的洁净度要求为1万级的一般无菌工作区;无菌区的洁净度要求为100级。2.洁净室的气流形式
1)层流由高效滤过器送来的洁净空气,如果是以层流形式进入洁净室,则可达到100级的洁净度。分为水平层流与垂直层流两种形式。
2)乱流(紊流)洁净空气以乱流的形式进入洁净室,只能稀释含尘空气,达到10万级的洁净度。
8.7注射剂的灭菌及无菌技术【掌】 8.7.1概述
1.灭菌法的概念是指用热力或其他适宜方法将物质中的所有微生物杀灭或除去的方法。灭菌效果以杀灭芽胞为准。而“防腐”指的是用低温或化学药片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消毒”指的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注意区分此三个概念。
2.药剂学中灭菌原则既要除去或杀灭微生物,又要保证药物的稳定性、有效性与安全性。8.7.2物理灭菌法
1.干热灭菌法指利用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
1)火焰灭菌法不适宜药品的灭菌,而适用于金属、玻璃、陶瓷等物品的灭菌。
2)干热空气灭菌法在高温干热空气中灭菌的方法。本法穿透力弱、灭菌温度较高,灭菌时间较长。药典规定为160℃~170℃需2小时以上;170℃~180℃需1小时以上;250℃需45分钟。热原经250℃30分钟或200℃以上45分钟可遭破坏。本法适用于既耐热又不允许湿气穿透的物品的灭菌,如注射用油、油脂性基质、玻璃容器、耐高温的药粉等。
2.湿热灭菌法在饱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中进行灭菌的方法。此法灭菌效率高,因为有水分存在,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使微生物的蛋白质更容易变性或凝固而死亡。1)煮沸灭菌法是把待灭菌的物品放入沸水中加热灭菌的方法,通常煮沸时间为30~60min。
2)流通蒸汽灭菌法是在常压下用100℃流通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通常灭菌时间为30~60min。
流通蒸汽法和煮沸灭菌法的灭菌效果不如热压灭菌法可*,不能保证杀灭所有的芽胞,但操作简便、使用安全。适用于一些不耐热且容量小的肌肉注射剂,还可以考虑加入抑菌剂。3)热压灭菌法是用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1)特点灭菌可*,能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胞,应用广泛。(2)灭菌条件 115℃(67kPa),30min;121℃(97kPa),20min;126℃(139kPa),15min。(3)适用范围凡能耐受高压蒸汽的制剂(如输液、注射液、眼药水、合剂等)、玻璃、金属容器、瓷器、橡胶塞、膜滤过器等均能采用此法。
(4)使用该法的注意事项:a必须使用饱和蒸汽;b必须将灭菌器内的空气排除;c灭菌时间必须从全部药液温度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d为避免压力和温差太大而使物品冲出或玻璃瓶炸裂,灭菌完毕后必须使压力逐渐降到0,才能放出锅内蒸气,缓慢打开灭菌锅。4)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1)细菌的种类与数量
(2)药物的性质与灭菌的时间(3)蒸气的性质应使用饱和蒸气(4)介质的性质
5)低温间歇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制剂的灭菌。但费时、对芽胞的杀灭效果不理想,必要时应加入抑菌剂。3.射线灭菌法
1)γ-射线辐射灭菌法特点是不升高被灭菌产品的温度,穿透性强,适用于维生素、抗生素、激素、医疗器械、高分子材料等不耐热的物品的灭菌。还可对已包装好的制剂灭菌,可减少污染。
2)紫外线灭菌法最强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54nm。其灭菌的机理是,紫外线作用于微生物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同时空气受紫外线照射产生微量臭氧,从而起共同杀菌作用。本法适用于物体表面、无菌室的空气及蒸馏水的灭菌。
3)微波灭菌法该法适用于水性药液的灭菌,具有快速、均匀、节能、环保等特点。4.滤过除菌法是指用除菌滤器除去活的或死的微生物的一种方法。常用的除菌滤器有微孔薄膜滤器(孔径0.22μm)或G6号垂熔玻璃漏斗。本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物溶液,以及水和气体的除菌。除菌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操作,以免污染。
8.7.3 D、Z、F、F0值的意义 1.D值微生物的耐热系数,指在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90%所需的时间。以分钟表示。2.Z值灭菌的温度系数,指某一种微生物的D值减少到原来的1/10(下降一个对数单位)时,所需升高的温度值(℃),通常取10℃。3.F与F0值是验证灭菌方法可*性的参数,具有简单、准确、灵敏的特点。1)F值是验证干热灭菌法灭菌效果的参数,其参比温度是170℃;
2)F0值是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灭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1)物理F0值参比温度是121℃,是以最耐热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作为微生物指示菌,该菌在121℃时,Z值是10℃。数学表达式: F0=△tΣ10(T-121)/10(8-2)显然,F0值为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所相当的时间。它是把各温度下的灭菌效果都转化为121℃下灭菌的等效值。因此,F0值是标准灭菌时间(min)。在灭菌过程中,只要记录灭菌温度与时间,就可算出F0值。F0值为8~12min。
(2)生物F0值其值等于D121值与微生物的对数降低值的乘积,即: F0=D121×(lgN0 -lgNt)(8-3)
式中,N0为微生物的初始数,Nt为灭菌后预期达到的微生物残存数,又称染菌度概率。一般Nt达到了10-6,即认为达到了可*的灭菌效果。式中可见,N0越大,灭菌时间越长。故制备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污染。8.7.4化学灭菌法
1.概念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死的方法。不能杀死芽胞,仅对繁殖体有效。目的在于减少微生物的数量,控制一定水平的无菌状态。
2.气体灭菌法利用环氧乙烷气体、甲醛蒸气、丙二醇蒸气等杀菌性气体进行杀菌的方法。环氧乙烷可应用于粉末注射剂、不耐热的医用器具、设施、设备等。甲醛气体、丙二醇气体适用于操作室内的灭菌。
3.化学药剂灭菌法利用药液杀灭微生物的方法。该法常应用于其它灭菌法的辅助措施。常用的有0.1%~0.2%苯扎溴铵溶液,2%左右的酚或煤酚皂溶液,75%的乙醇溶液。
8.7.5无菌操作法和无菌检查法
1.概念把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
2.特点必须在无菌操作室或无菌操作柜内进行。所用的一切用具、材料以及环境,均须灭菌处理。按无菌操作法制备的产品,最后一般不再灭菌,大多需加入抑菌剂。3.适用范围不耐热的药物制成注射剂、眼用溶液、眼用软膏、皮试液等。4.无菌检查方法 1)直接接种法 2)薄膜滤过法 8.8注射剂的制备
8.8.1概述
1.注射剂的工艺流程包括容器的处理、注射液的配制、滤过、灌封、灭菌、检漏、质量检查、印字包装等步骤。
注射剂的容器和处理方法检查一切割一圆口一安瓿的洗涤一干燥或灭菌 注射剂的制备流程原辅料的准备一配制一滤过一灌封一灭菌一质量检查 2.对环境洁净度的要求
1)容器的干燥、灭菌应在控制区内进行;冷却应在洁净内进行。2)注射液的精滤、灌装、封口也应在洁净区内进行。3)可灭菌的产品可在控制区操作。
8.8.2注射液的配制
1.首先要按处方组成核对所有原辅料的规格要求,计算投料量,分别准确乘量。
2.配液的方法有浓配法和稀配法。稀配法适用于原料质量好的药品。对易产生澄明度问题的原料应用浓配法。对不易滤清的药液,可加0.1~0.3%的注射用规格的活性炭处理后再过滤。活性炭可起到吸附杂质、热原和助滤的作用。活性炭一般在酸性条件下使用,碱性溶液中有时出现“胶溶”或脱吸附作用,反而使药液中杂质增加。配好的药液经过pH值和含量检查合格后,才可进入下一工序。
3.配液用注射用水的贮存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4.配液用的注射用油应150℃~160℃1~2小时灭菌,冷却后进行配制。8.8.3注射液的滤过
注射液的滤器的种类与选择
(1)垂熔玻璃滤器常作精滤或膜滤器前的预滤。型号的选择,以上海玻璃厂为例,3 号多用于常压滤过,4号可用于减压或加压滤过,6号作无菌滤过。(2)砂滤棒、粗滤
(3)微孔滤膜器。常用醋酸纤维膜、硝酸纤维膜、醋酸纤维与硝酸纤维混合酯膜、聚 四氟乙烯膜,滤膜孔径在0.65-0.8μm者,作一般注射液的精滤使用,滤膜孔径为O.3或0.22μm可做除菌过滤用。
1.滤过的重要性滤过是保证注射液澄明的关键操作。2.滤过装置
1)高位静压滤过装置
2)减压滤过装置
3)加压滤过装置压力稳定、滤速快、产量高、质量好,适用于大生产。注射剂生产中的滤过一般采用三级组合滤器,即砂滤棒→垂熔玻璃滤球→微孔膜滤器。
8.8.4注射剂的灌封
1.灌封指的是灌装和封口两个步骤。这是注射剂生产中最关键的操作。灌封应在同一间室内进行,灌注后应立即封口,以免污染。必须严格控制灌封室环境的洁净度(如在洁净区内进行)。
2.封口的方法:拉封、顶封。粉末安瓿或具有广口的其它类型安瓿,都必须拉封。封注射剂的玻璃安瓿要达到以下要求:玻璃安瓿应无色透明,应具有低膨胀系数、耐热耐洗涤,有足够的强度,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熔点较低,不得有气泡。
3.某些不稳定的产品,在灌封前后需通入惰性气体,以置换安瓿中的空气。常用的惰性气体有氮气和二氧化碳。
注射液的机械灌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剂量不准确、封口不严、出现大头(鼓泡)、瘪头、焦头等。
8.8.5注射剂的灭菌和检漏
1.灭菌注射剂灌封后应尽快灭菌。从配液到灭菌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般12小时)。要根据注射剂的性质选择灭菌方法与条件,既要保证灭菌完全,又要保证注射剂的质量。不耐热的品种,一般1~5ml安瓿可用流通蒸气100℃ 30min灭菌;10~20ml安瓿100℃ 45min灭菌;对热不稳定的产品可适当缩短时间,如维生素C、地塞米松磷酸钠等,缩短为15min。凡耐热的产品,宜采用115℃30分钟热压灭菌。按F0值大于8验证灭菌效果。
2.检漏一般应用灭菌检漏两用灭菌器即可检漏。利用有颜色的水在负压状态下渗透进有缝隙的安瓿而将其检出。
8.8.6注射剂的质量检查包括澄明度检查、热原检查、无菌检查、含量测定、鉴别、pH值测定、毒性与刺激性试验、降压物质检查以及特定的检查项目。
8.8.7注射剂的印字包装
注射剂的印字可避免生产多品种时产生混药或临床使用时发生差错,对保证用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印字的内容主要有名称、规格、批号等。
8.9输液【掌】
8.9.1输液的概念与质量要求
1.概念输液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的注射剂。
2.质量要求输液的质量要求基本同安瓿剂,但更严格。对无菌、无热原及澄明度这三项,更应特别注意。
1)无菌、无热原。
2)澄明度要求更严格,还需作微粒检查。3)pH值尽量与血浆相等。
4)渗透压应等渗或偏高渗,不能用低渗溶液输入静脉内。5)输液中不得添加抑菌剂和止痛剂。3.输液制备与注射剂基本一致
输液配制,通常加入0.01%一0.5%的针用活性炭,活性炭有吸附热原、杂质和色素 的作用,并可作助滤剂。输液的滤过,精滤目前多采用微孔滤膜,常用滤膜孔径为0.65-0.8μm,或用加压三级(砂棒一G3滤球一微孔滤膜)过滤装置。8.9.2营养输液掌】
1.概念将患者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以及适量的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制成的供静脉输入体内的大剂量的注射剂。2.分类按成分不同划分 1)糖类葡萄糖注射液
2)氨基酸类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3)脂肪类静脉注射脂肪乳剂,植物油为主要成分,加乳化剂与注射用水制成O/W型乳剂。4)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类 8.9.3血浆代用液掌】
1.概念在大失血等应急情况,用于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的静脉输入体内的大剂量的胶体型注射剂。具有代替血浆的作用,但不能代替全血。常见的品种有右旋糖酐注射液,按分子量不同分中分子量、低分子量、小分子量三种。羟乙基淀粉注射液(706代血浆)。2.质量要求除符合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外,还应不妨碍血型试验;不妨碍红细胞的携氧功能;在血液循环系统内保留较长时间,但不得在脏器组织中蓄积。8.10注射用无菌粉末
8.10.1概念专供注射用的无菌粉末,简称粉针。使用前用无菌注射用水溶解。
8.10.2适用范围在水中不稳定的药物、不能在溶液中加热灭菌的药物,均须制成粉针。如抗生素类药物、酶制剂、血浆等生物制剂。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8.10.3分类
1.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制备本类粉针的关键是原料药物的精制,通过精制得到无菌粉末,在无菌条件下分装即得。在水中特别不稳定的药物适合制成此类粉针。可采用气体灭菌、乙醇洗涤等方法将原料药物精制成无菌粉末,分装时要控制环境的洁净度及相对湿度,以保证产品无菌和良好流动性。有些药品在干燥条件下可耐受一定时间的高温处理,则产品可经过一定条件的补充灭菌。如青霉素钠盐可经120℃1h灭菌。
2.注射用冷冻干燥产品简称冻干制品。将药物的除菌水溶液经无菌分装,并在无菌条件下冷冻干燥、封口而制得的产品。具有产品质地疏松、溶解迅速、含水量低、剂量准确等优点。特别适合对温度敏感的药物。8.10.4冷冻干燥的原理 冷冻干燥是将含有大量水分的物料(溶液或混悬液)先冻结成固体,然后在高真空条件下加热,使水蒸气直接升华而干燥的方法。冷冻干燥的原理可用水的三相图加以说明。由于干燥过程是在低温及密闭条件下进行的,特别适合于热敏物料及无菌产品的制备。
冷冻干燥机是根据冷冻干燥的原理设计的,分为制冷系统、真空系统、加热系统、控制系统四部分。
冷冻干燥的工艺过程:测定产品的低共熔点一预冻一升华干燥一再干燥 8.11注射剂新产品的试制 8.11.1新产品试制的主要工作 1.处方与工艺设计前的基础工作
2.注射剂的类型、注射途径与剂量的确定 3.处方与工艺设计的实验研究
8.11.2渗透压的调节
与体液渗透压相等的溶液为等渗溶液,如0.9%NaCl溶液。人体可耐受的渗透压,肌肉注射为0.45%~2.7%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相当于0.5~3个等渗浓度的溶液。若静脉输入大量低渗溶液,可引起溶血,甚至导致死亡。但可输入大量高渗溶液,只要注射速度缓慢。对低渗溶液,需加入渗透压调节剂。常用的调整方法如下:
1.冰点降低法计算将药液调整为等渗溶液需加入等渗调节剂的量,可用下式计算: 0.52=a + b W W:配成等渗溶液中需加等渗调节剂的量(%,g/ml)。a:未经调整的药物溶液(1%)冰点下降摄氏度数(℃)。
b:1%等渗调节剂溶液的冰点下降摄氏度数(℃),若用氯化钠为等渗调节剂,则b=0.58。2.氯化钠等渗当量法与1g药物呈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量称氯化钠等渗当量,用E表示,可按下式计算: 0.9%V=E W + X X:药物溶液中需加等渗调节剂的量,g;
V:欲配制药物溶液的体积,ml;
E:1g药物的氯化钠等渗当量(可由表查得或测定); W:溶液中药物的量,g。8.11.3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
1.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是一个物理化学的概念。等渗溶液也会产生溶血。2.等张溶液是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是—个生物学概念。等张溶液不会产生溶血。在新产品试制中,即使所配溶液为等渗溶液,应进行溶血试验,必要时调节成等张溶液。8.12滴眼剂
8.12.1概念【掌】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以水溶液为主,包括少数水性混悬液。8.12.2分类
1.滴眼剂可工业生产,供治疗和诊断使用,用于消炎、杀菌、散瞳、缩瞳、局麻等。2.洗眼剂供眼部冲洗用,不发给病人自用。如生理氯化钠溶液,2%硼酸溶液等。8.12.3滴眼剂的质量要求【掌】
质量要求类似注射剂(除无热原检查外),只是严格程度有所不同。
1.无菌眼部有无外伤是滴眼剂无菌要求严格程度的界限。用于眼外伤(包括手术后)的眼用制剂,要求绝对无菌。一般滴眼剂要求没有致病菌,不得检出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pH值 pH值在6~8范围内眼睛无不适感,控制在5~9范围内,一般可以耐受。
3.渗透压滴眼剂的渗透压应与泪液相等,但眼球可适应相当于0.6%~1.5%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
4.澄明度重点是检查有无玻璃屑、较大纤维和其他不溶性异物粒度。对混悬型滴眼剂应进行微粒检查,含15μm以下的颗粒不得少于90%。
5.粘度应有适当的粘度,可增加药物在眼内的停留时间,增强疗效,又可减小刺激性。6.稳定性有一定的稳定性。7.刺激性无刺激性。8.12.4滴眼剂的附加剂
1.pH调节剂常用缓冲液,如磷酸盐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等。2.渗透压调节剂氯化钠、磷酸盐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
3.抑菌剂对于多剂量装的滴眼剂可加入抑菌剂。抑菌剂的作用要迅速、对眼无刺激。常用的有硝酸苯汞、硫柳汞、苯扎氯铵、三氯叔丁醇、羟苯酯类(尼泊金类)、山梨酸等。4.粘度调节剂甲基纤维素(MC)、PVP、PVA等。合适的粘度在4.0~5.0cPa.s。5.其他与注射剂相似,有稳定剂、增溶剂等。8.12.5滴眼剂的制备
制备工艺与注射剂几乎相同。
1.用于外伤和手术的滴眼剂按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分装于单剂量容器中密封或熔封,最后灭菌,不应添加抑菌剂,一经开启,不能放置再用。
2.一般滴眼剂应在无菌条件下配液、分装,可加入抑菌剂。若药物稳定,配液后可先装在大瓶中灭菌,再在无菌条件下分装。可多剂量包装。8.12.6滴眼剂的药物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 1.吸收途径
1)角膜:药物→角膜→前房→虹膜
2)结合膜:药物→结合膜→巩膜→眼球后部 2.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1)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 2)药物通过外周血管的消除 3)pH与pKa 4)制剂的刺激性
5)滴眼剂的表面张力 6)滴眼剂的粘度
注射剂与滴眼剂历年考题
A型题
1.关于灭菌法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A.灭菌法是指杀死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B.微生物只包括细菌、真菌
C.细菌的芽胞具有较强的抗热性,不易杀死、因此灭菌效果应以杀死芽胞为准 D.在药剂学中选择灭菌法与微生物学上的不尽相同
E.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化学成份和新陈代谢影响极大,许多物理方法可用于灭菌 提示:灭茵法是本章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各种灭菌方法适用的环境和物品(答案B)2.滴眼剂的抑菌剂不宜选用下列哪个品种
A.尼泊金类 B.三氯叔丁醇 C.碘仿 D.山梨酸 E.苯氧乙醇(答案C)3.大体积(>50m1)注射剂过滤和灌封生产区的洁净度要求是 A.大于1000,000级 B.100,000级 C.大于10,000级 D.10,000级 E.100级
提示:要掌握注射剂的不同生产工序对洁净区级别的要求(答案E)4.制备注射剂的环境区域划分哪一条是正确的 A.精滤、灌封、灭菌为洁净区
B.精滤、灌封、安瓿干燥灭菌后冷却为洁净区 C.配制、灌封、灭菌为洁净区 D.灌封、灭菌为洁净区
E.配制、精滤、灌封、灯检为洁净区(答案B)5.作为热压灭菌法灭菌可*性的控制标准是
A.F值 B.F0值 C.D值 D.z值 E.Nt值(答案B)6.有关滴眼剂错误的叙述是
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B.正常眼可耐受的PH值为5.0=9.0 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50tan D.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人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
E.增加滴眼剂的粘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答案E)
7.在注射剂中具有局部止痛和抑菌双重作用的附加剂是 A.盐酸普鲁卡因 B.盐酸利多卡因
c.苯酚 D.苯甲醇 E.硫柳汞(答案D)8.制备维生素c注射液时,以下不属抗氧化措施的是 A.通入二氧化碳 B.加亚硫酸氢钠
C.调节PH值为6.0-6.2 D.100”C 15min灭菌 E.将注射用水煮沸放冷后使用(答案D)9.油脂性基质的灭菌方法可选用
A.热压灭菌 B.干热灭菌
c.气体灭菌 D.紫外线灭菌 E.流通蒸汽灭菌(答案B)10.热原组织中致热活性最强的是 A.脂多糖 B.蛋白质
C.磷脂 D.多肽 E.葡萄糖与蛋白质结合物(答案A)11.有关滴眼剂的正确表述是
A.滴眼剂不得含有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B.滴眼剂通常要求进行热原检查
c.滴眼剂不得加尼泊金、三氯叔丁醇之类抑菌剂 D.粘度可适当减小,使药物在眼内停留时间延长 E.药物只能通过角膜吸收(答案A)12.滤过除菌用微孔滤膜的孔径应为
A.O.8μm B.0.22-0.3μm C.O.1μm D.O.8μm E.1.0μm(答案B)13.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不包括
A.灭菌器的大 B.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C.药物的性质 D.蒸汽的性质 E.介质的性质(答案A)14.冷冻干燥制品的正确制备过程是
A.预冻一测定产品共熔点一升华干燥一再干燥 B.预冻一升华干燥一测定产品共熔点一再干燥 c.测定产品共熔点一预冻一升华干燥一再干燥 D.测定产品共熔点一升华干燥一预冻一再干燥
E.测定产品共溶点一干燥一预冻一升华再干燥(答案C)15.生产注射剂最可*的灭菌方法是
A.流通蒸汽灭菌法 B.滤过灭菌法
c.干热空气灭菌法 D.热压灭菌法 E.气体灭菌法(答案D)注射剂与滴眼剂历年考题 B型题
[1-5]请选择适宜的灭菌法
A.干燥灭菌(160~C,2小时)B.热压灭菌
C.流通蒸气灭菌 D.紫外线灭菌 E.过滤除菌 1.5%葡萄糖注射液 2.胰岛素注射液
3.空气和操作台表面 4.维生素c注射液
5.油脂类软膏基质(答案BEDCA)[6-10]请写出下列除热原方法对应于哪一条性质 A.180~C3-4dx时被破坏 B.能溶于水中 c.不具挥发性 D.易被吸附 E.能被强氧化剂破坏 6.蒸馏法制注射用水. 7.用活性碳过滤
8.用大量注射用水冲洗溶器 9.加A.KMn04 10.玻璃容器的处理
提示:热原的性质是本章经常被考到的知识点之一(答案CDBEA)[11-15] A.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B.10%维生素C注射液 c.5%葡萄糖注射液 D.静脉注射用脂防乳 E.丹参注射液 11.制备过程需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值,成品需检查热原 12.制备过程需用醇去杂质,调节溶液的PH值及加抗氧剂
13.制备过程需用碳酸氢钠调节溶液的PH值及加人抗氧剂,并通二氧化碳 14.制备过程需加乳化剂并需检查成品的热原
15.制备过程需调节溶液的PH值3.5-5.0及加入适量氯化钠(答案CEBDA)提示:“应试指南”中所给的处方、分析及其工艺一直是历次考试的考点之一 [16-20]在维生素c注射液中
A.亚硫酸氢钠 B.二氧化碳
C.碳酸氢钠 D.依地酸二钠 E.注射用水 16.能起抗氧化作用的是 17.用于溶解原I辅料的是
18.对金属离子有络合作用的是 19.与维生素C部分成盐,减轻局部刺激作用的是 20.用于除去药液及安瓿空间内氧气的是(答案AEDCB)[21-25] A.抑菌剂 B.等渗调节剂
c.抗氧剂 D.润湿剂 E.助悬剂 下列注射剂附加剂的作用是 21.聚山梨酯类 22.甲基纤维素 23.硫代硫酸钠
24.葡萄糖
25.硫柳汞(答案DECBA)X型题
1.关于安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应具有低膨胀系数和耐热性
B.对光敏性药物,可选用各种颜色的安瓿 c.应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 D.要有足够的物理强度
E.应具有较高的熔点(答案ACD)2.100级洁净厂房用于
A.粉针剂原料药的精制、烘干、分装 B.复方氨基酸输液的配液
C.棕色合剂(复方甘草合剂)的制备 D.注射用胰蛋白的分装、压塞
E.0.9%氯化钠注射剂(2Inl)的配液(答案AD)3.可作为氯霉素滴眼剂PH调节剂的是 A.10%HCI B.硼砂
c.尼泊金甲酯 D.硼酸 E.硫柳汞(答案BD)4.冷冻干燥的特点是
A.可避免药品因高热而分解变质
B.可随意选择溶剂以制备某种特殊的晶型 C.含水量低
D.产品剂量不易准确,外观不佳
E.所得产品质地疏松,加水后迅速溶解恢复药液原有特性(答案ACE)5.处方:维生素C 104g 碳酸氢钠 49g 亚硫酸二钠 2g 依地酸二钠 0.05g 注射用水加 1000ml 下列有关维生素c注射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酸氢钠用于调节等渗 B.亚硫酸氢钠用于调节PH c.依地酸二钠为金属螯合剂 D.在二氧化碳或氮气流下灌封 E.本品可采用115~C、30min热压灭菌(答案ABE)6.有关灭菌叙述正确的是 A.辐射灭菌法特别适用于一些不耐热药物的灭菌
B.滤过灭菌法主要用于含有热稳定性物质的培养基、试液或液体药物的灭菌 c.灭菌法是指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D.煮沸灭菌法是化学灭菌法的一种
E.热压灭菌法可使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降低(答案ACE)
7.关于热压灭菌器使用的错误表述是 A.灭菌时被灭菌物排布越紧越好 B.灭菌时必须将灭菌器内空气排出
C.灭菌时须将蒸汽同时通人夹层和灭菌器内 D.灭菌时间必须由全部药液温度真正达到100℃算起
E.灭菌完毕后应停止加热,待压力表所指示压力至零时,才可打开灭菌器。(答案AD)8.影响药物溶液降解的外界因素有(答案ACE)A.PH值 B.药物分配系数 C.环境的温度 D.药物结晶形成 E.溶剂的介电常数 9.在生产注射用冻干制品时,常出现的异常现象是 A.成品含水量偏高 B.冻干物萎缩成团
C.喷瓶 D.冻干物不饱满 E.絮凝(答案ABCD)[历年所占分数]7—13分
第9章液体药剂
考点摘要
9.1 概述【掌】
9.1.1概念液体药剂是指将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溶剂)制成的内服或外用液体制剂。9.1.2特点
1.分散度大、药效快。
2.给药途径多,使用方便。
3.分散度大,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水性药液容易霉变;携带、运输和贮存都不方便。9.1.3质量要求 1.浓度准确。
2.均相液体药剂应澄明;非均相液体药剂的药物微粒应分散均匀。3.口服液体药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4.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
9.1.4液体药剂的分类 1.按分散系统分 1)均相液体药剂
(1)低分子溶液剂简称溶液剂,药物以<1nm的微粒状态(分子或离子)分散在溶剂中。(2)高分子溶液剂是由高分子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如明胶溶液、胃蛋白溶液等。
2)非均匀相液体药剂是药物以多分子聚集体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不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包括溶胶剂、混悬剂、乳剂。2.按给药途径分 1)内服液体药剂如合剂、糖浆剂等。
2)外用液体药剂如洗剂、搽剂、滴耳剂、含漱剂、灌肠剂等。9.2表面活性剂
9.2.1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及结构【掌】
表面活性剂是指能够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表面活性剂为双亲性分子结构,包含了亲油的非极性烃链和一个以上亲水的极性基团。但要注意两亲分子不一定都是表面活性剂。如对固体表面具有显著润湿作用的物质也称表面活性剂。7.9.2.2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掌】
1.阴离子型起表面活性作用的是阴离子。
1)肥皂类通式为RCOO-M+。分为碱金属皂(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等)和有机胺皂(如三乙醇胺皂)。这两类皂有较强的亲水性,可作增溶剂和O/W型乳化剂使用。碱土金属皂(如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亲水性很弱,只能作W/O型乳化剂及疏水性润滑剂使用。注意一价和二价皂亲水性用途区别。2)硫酸化物通式为ROSO3-M+。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又称月桂醇硫酸钠)、十六醇硫酸钠。作软膏的乳化剂。
3)磺酸化物通式为RSO3-M+。如二辛基琥珀酸硫酸钠(阿洛索-OT)、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后者为广泛使用的洗涤剂。2.阳离子型起表面活性的是阳离子,也称为阳性皂,为季铵化物,通式为:[RNH3+]X-。由于其毒性较大,常用作消毒杀菌剂,如苯扎氯胺(洁尔灭)和苯扎溴胺(新洁尔灭)等。3.两性离子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在碱水溶液中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具有很好的起泡、去污作用;在酸性溶液中则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1)卵磷脂属天然表面活性剂,从卵黄和大豆中提取而制得。分子中的负电荷基团是磷酸型阴离子,正电荷基团为季铵盐型阳离子。本品毒副作用小,可作为静脉脂肪乳剂的乳化剂使用,也是制备脂质体的主要材料。
2)氨基酸型与甜菜碱型氨基酸型与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则为合成的表面活性剂。氨基酸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Tego”杀菌力很强而毒性小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4.非离子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解离,亲水基团一般为多元醇,亲油基团是长链脂肪酸或长链脂肪醇以及烷基或芳基等。
1)脂肪酸山梨坦商品名为司盘(Span),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分为司盘20、司盘40、司盘60、司盘65、司盘80、司盘85等。其HLB值从1.8~3.8,是常用的W/O型乳化剂。常与吐温配合使用。
2)聚山梨酯商品名为吐温(Tween),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其结构与脂肪酸山梨坦比,增加了聚氧乙烯基团,亲水性大大提高,HLB值在8以上,可用作增溶剂、分散剂、润湿剂及O/W型乳化剂。与司盘的命名相对应,有吐温(聚山梨酯)20、40、60、65、80、85等多种。
3)聚氧乙烯脂肪酸酯/醇醚商品名为卖泽(Myrij)/苄泽(Brij),两类都具有较高的HLB值,亲水性较强,可作为增溶剂及O/W型乳化剂使用。
4)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又称为泊洛沙姆(Poloxamer),商品名为普朗尼克(Pluronic)。通式为HO(C2H4O)a-(C3H6O)b-(C2H4O)aH。相对分子量可在1000~14000。聚氧丙烯基团比例增加,则亲水性增加。Poloxamer188(Pluronic F68)是一种O/W型乳化剂,是目前可用于静脉乳剂的极少数乳化剂之一。9.2.3表面活性剂的特性【掌】
1.形成胶束与增溶作用亲水性较大的表面活性剂以较低的浓度分散在水中可形成真溶液。随其浓度增加,多个表面活性剂分子会缔合形成胶束,能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达到CMC后,由真溶液变为胶体溶液,并具有增溶作用。一些水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会进入胶束的不同位置而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这个过程称为增溶,而表面活性剂则称为增溶剂。1)温度对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的影响
(1)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超过某一温度时溶解度急剧增大,称这一温度为Krafft(克拉费特)点。Krafft点越高的表面活性剂,其临界胶束浓度越小。Krafft点是表面活性剂应用温度的下限。(2)对于某些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而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这一现象称为起昙,此温度称为浊点或昙点。吐温类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但泊洛沙姆188等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常压下观察不到浊点。
2.亲油亲水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油亲水平衡值(HLB值)。HLB值越大,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越强,反之亦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时,其HLB值具有加和性。
HLB值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其用途也不同。HLB值为3~6者,适合用作W/O型乳化剂,如司盘类表面活性剂;HLB值为7~9者,可用作润湿剂;HLB值为8~18者,适合用作O/W型乳化剂;HLB值为13~18者,可作增溶剂。3.生物学性质
1)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药物如果不在胶束内部或容易从胶束中扩散出来,则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一般会促进药物的吸收。
2)毒性与刺激性是选择时要考虑的重要指标。表面活性剂毒性大小的一般顺序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毒性较大,只作为消毒杀菌使用。
(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溶血作用和刺激性,也只能用作外用。
(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毒性较小,可用作口服。其中Poloxamer188毒性较低,可供静脉注射用;而吐温80的溶血作用虽然最小,但也只能用于肌肉注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卵磷脂是静脉注射剂中最常用的。
9.2.4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常用于油的乳化;难溶药物的增溶;悬浊液的分散与助悬;增加药 物的稳定性;促进药物的吸收;固体有润湿、起泡与消泡、去垢等作用。9.3液体药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9.3.1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 1.极性溶剂 1)水 2)甘油
3)二甲基亚砜(DMSO)2.半极性溶剂 1.乙醇
2.1,2-丙二醇
3.聚乙二醇(PEG)3.极性溶剂
在水中难溶解或不稳定的药物,可选用非极性溶剂,大多作外用液体制剂的溶剂。常用的有脂肪油(麻油、豆油、花生油等)、液体石蜡、醋酸乙酯等。9.3.2液体药剂的附加剂
液体药剂的处方组成,除药物与溶剂外,其余均为附加剂,包括: 1.防腐剂
2.芳香矫味剂 3.着色剂 4.增溶剂 5.助溶剂 6.乳化剂 7.润湿剂 8.助悬剂
9.絮凝剂、反絮凝剂 10.抗氧剂
9.3.3液体药剂的防腐 1.防腐的重要性
2.液体药剂的卫生学要求
《中国药典》中关于药品卫生标准中对液体制剂规定:口服药品1g或1ml不得检出大肠杆菌、不得检出活螨;外用药品1g或1ml不得检出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还规定了细菌数、霉菌数的限量。3.防腐措施 1)防止污染
2)添加防腐剂
4.液体药剂常用的防腐剂 1)羟苯酯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也称尼泊金类,常用的有尼泊金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本类防腐剂在酸性溶液中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作用最强。通常是混合使用,效果较好,内服、外用制剂均可选用。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本类防腐剂抑菌能力。
2)苯甲酸与苯甲酸钠二者可作为内服或外用制剂的防腐剂用。苯甲酸在水中难溶,在乙醇中易溶,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最适pH值是4。苯甲酸钠在水中易溶。3)山梨酸在酸性溶液中效果较好。
4)苯扎溴胺又称新洁而灭,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外用消毒防腐剂,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稳定,耐热压。
5)醋酸氯乙定又称醋酸洗必泰。9.3.4液体制剂的色、香、味 1.甜味剂
1)蔗糖、单糖浆、橙皮糖浆等。2)甜菊苷甜度比蔗糖大300倍左右。
3)糖精钠
4)阿斯帕坦,又称蛋白糖或天冬甜精,甜度比蔗糖高150~200倍,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症患者。
2.芳香剂
1)天然香料从柠檬、薄荷、桂花等中提取的香料。
2)香精由人工合成的香料,如苹果香精、香蕉香精等。
3.胶浆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等,通过干扰味蕾的味觉而发挥作用。4.泡腾剂泡腾剂遇水后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麻痹味蕾。
5.着色剂
1)天然色素为植物色素,如红色的紫草根、黄色的胡萝卜素、蓝色的松叶兰、绿色的叶绿酸酮钠盐、棕色的焦糖。矿物色素主要有氧化铁(棕红色)。天然色素多供内服制剂选用。2)合成色素我国批准的内服的有苋菜红、柠檬黄、胭脂红等;外用的有伊红、品红、美蓝等。6.其他
1)分散剂能帮助药物在溶剂中均匀分散的附加剂,如增溶剂、助溶剂,乳化剂。
2)稳定剂增加药物稳定性的附加剂,如润湿剂、助悬剂、抗氧剂、螯合剂、pH调节剂等。9.4溶液剂、糖浆剂和芳香水剂 7.9.4.1溶液剂
1.概念低分子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可以口服、外用。2.制备方法溶解法。工艺流程:
药物称量→溶解→滤过→质量检查→包装
主要操作是溶解与过滤。溶解时要取3/4的溶剂,加入称好的药物,搅拌使其溶解。必要时要加热帮助溶解,难溶性药物还可加助溶剂促进溶解。溶解了的药液要过滤,并通过滤器加溶剂至全量。
3.质量要求含量准确、澄明、稳定、色香味。.9.6乳剂
9.6.1概述
1.乳剂的概念
乳剂是一种液体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分散于另一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称小液滴为分散相(内相,非连续相);另一种液体为分散介质(外相,连续相)。乳化剂是乳剂不可缺少的组分,可称为中间相。乳剂的基本组成为内相、外相与乳化剂(或油相、水相与乳化剂)。2.乳剂的分类
1)按分散相质点大小分:
(1)普通乳剂液滴一般为0.4~10μm,为乳白色不透明液体。(2)亚乳剂是指液滴粒径为0.1~0.5μm的乳剂,如静脉注射乳剂。(3)微乳剂是指液滴粒径小于0.1μm的乳剂,为透明液体。2)按分散相与分散介质性质分:(1)水包油(O/W)型
(2)油包水(W/O)型
(3)复合型乳剂分为O/W/O与W/O/W二类。3)乳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1)液体药剂口服、外用(2)注射剂肌肉、静脉注射(3)栓剂(4)软膏剂
(5)气雾剂 9.6.2乳化剂
1.乳化剂的基本要求 1)乳化力强能强烈地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并能在小液滴周围形成牢固的膜,以维持乳剂的稳定。
2)安全毒副作用与刺激性小。
3)稳定化学稳定性与生物稳定性好。2.常用的乳化剂
1)O/W型乳化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吐温类)、卖泽类、苄泽类、泊洛沙姆、阿拉伯胶、西黄芪胶、卵磷脂等。
2)W/O型乳化剂硬脂酸钙(镁、锌)、脂肪酸山梨坦(司盘类)。3.乳化剂的选择
1)根据乳剂的类型选择主要参考乳化剂HLB值。
2)根据乳剂的给药途径选择乳剂的给药途径有外用、口服、局部注射与静脉注射,选择乳化剂时应考虑到乳剂的安全性。
3)根据乳化剂的稳定性选择乳化剂对一定的pH值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且不与药物之间发生配伍变化。
4)乳化剂的混合使用混合乳化剂有更大的适应性,混合使用可满足理想的HLB值、适当的粘性及膜的牢固性的需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混合使用(如脂肪酸山梨坦与聚山梨酯的混合使用);非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混合使用。但不能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
9.6.3乳剂形成的条件
1.有油相、水相与乳化剂三个基本成分存在,且油、水两相有适当的相体积比,分散相的浓度一般在10%~50%之间。
2.做乳化功,如搅拌、研磨、强烈振摇等。
3.乳化剂吸附在乳滴表面,形成乳化膜,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形成乳剂。9.6.4决定乳剂类型的因素
1.乳化剂的性质是主要因素,乳化剂的HLB值大,可形成O/W型乳剂。
2.相体积比内相体积在10%~50%时,乳剂较稳定;当内相容积超过74%时,乳剂就转型或被破坏。
9.6.5乳剂的制备 1.干胶法与湿胶法
1)乳化剂先与油混合,再加入水乳化的方法称干胶法; 2)乳化剂先与水混合,再加入油乳化的方法,称湿胶法。
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时要采用这两种方法。采用这两种方法时,均需先制初乳。初乳中油、水、胶需要一定比例,如以植物油、鱼肝油为油相时,油、水、胶的比例是:4:2:1。2.新生皂法油相中(植物油)含硬脂酸等有机酸;水相中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乙醇胺等碱;两相混合,保持70℃~80℃,则可生成新生皂乳化剂,不断搅拌,即形成乳剂。外用的乳剂、乳膏剂主要用此法。以钠肥皂、三乙醇胺皂为乳化剂,可制成O/W型乳剂。以钙肥皂为乳化剂,可制成W/O型乳剂。
3.机械法将乳化剂、油相、水相混合后,用乳化机械制成乳剂,可小量或大量制备。常用的乳化机械有乳钵、组织捣碎机、乳匀机、胶体磨、超声波乳化装置等。
4.微乳的制备微乳除含有油相、水相和乳化剂外,还含有辅助乳化剂,乳化剂与辅助乳化剂的比例在乳剂中占的比例高达12%~25%。采用机械法制备。5.复合乳剂的制备
采用二步乳化法。先制一级乳,再将一级乳作为内相,选择适当的乳化剂,制成二级乳。如W/O/W型复合乳的制备,先选择亲油性乳化剂(如吐温类)与油相和水相混合,用机械法制成W/O型一级乳;再将一级乳与水和亲水性乳化剂(如吐温类)混合,用乳化设备做乳化功,即可得到复合乳剂。9.6.6乳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
药物在乳剂中应尽量分散细小、均匀。药物溶于油相者,可将其溶于油中(溶于水相者,可先将其溶于水中),再与另一相及乳化剂混合,制成乳剂。9.6.7乳剂的稳定性
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在制备或放置过程中,常发生以下几种变化: 1.分层
2.絮凝 3.转相
4.合并或破坏
5.影响合并和破坏的因素有: 1)乳滴的大小与均匀性 2)乳化膜的牢固程度
3)温度、光照、微生物等 9.6.8乳剂的质量评价
除应符合液体制剂常规要求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乳剂的物理稳定性: 1.乳滴大小的测定
应符合规定粒径的要求。可用显微镜、透射镜、库尔特计数器测定。2.分层现象的观察
3.乳滴合并速度的测定 4.稳定常数的测定 9.7混悬剂
9.7.1概述 1.混悬剂的概念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微粒的大小一般在0.5~10μm之间,但小到0.1μm、大到50μm的微粒,都是药剂学所涉及的范围。分散介质大多为水,也可以为植物油。2.选择混悬剂的条件
1)难溶性药物、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的药物; 2)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
3)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 4)为安全起见,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该制成混悬剂。
3.混悬剂的质量要求
除制剂的常规要求(含量合格、化学性质稳定、卫生学合格)外,混悬剂的特殊质量要求如下:
1)微粒大小符合规定要求。
2)微粒沉降速度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3)有一定的粘度。4)外用的易涂布。
9.7.2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
1.微粒的沉降静置时微粒会自然沉降,沉降速度服从Stokes定律,根据该定律,可采取两个措施延缓微粒的沉降速度:一是减小微粒的半径(r);二是增加混悬剂的粘度(ε),可加入助悬剂。
2.微粒的荷电与水化混悬剂的微粒有双电层结构,表面带电,带电多少用δ电位表示。微粒荷电使微粒间有斥力,加之微粒表面水化膜的存在,利于混悬剂的稳定。
3.絮凝与反絮凝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后,可降低混悬剂的δ电位。δ电位降至20~25mV范围内,微粒会形成疏松的絮状沉淀,使混悬剂不结饼,摇后易分散。发挥此种作用的电解质称絮凝剂。混悬剂浓度很高时,其流动性可能很差,如果加入适量电解质可使微粒表面带电增加、斥力增加,可改善其流动性,发挥此种作用的电解质称反絮凝剂。
4.结晶增长与转型混悬剂中药物微粒大小不会完全一致,当微粒处于微米级时,小粒子的溶解度大于大粒子的溶解度,这一规律可用Ostwald Freundlich方程式表示。所以混悬液在放置过程中,小微粒数目减少,大微粒数目增加,微粒沉降速度加快,混悬剂的稳定性降低。可加入抑止剂来阻止结晶的溶解和长大。
制备混悬剂时,若使用的药物是亚稳定型结晶,则在放置后可能会转变为稳定型结晶,出现微粒沉降或结块现象。
5.微粒的润湿疏水性药物以水为分散介质时,易结团而难以均匀分散在水中,这是由于固-液界面张力较大而引起的,可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降低固-液界面张力,增加药物与水的亲和力。发挥此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润湿剂。6.混悬剂稳定剂
1)助悬剂甘油、糖浆、阿拉伯胶、纤维素类、硅皂土、触变胶等。
2)润湿剂表面活性剂,HLB值在7~11之间,如吐温类。
3)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所用的电解质相同:枸橼酸盐、酒石酸盐、磷酸盐等。
9.7.3混悬剂的制备 1.分散法
通常用此法。药物首先要粉碎至规定粒度,再加液研磨,1份药物可加0.4~0.6份液体,研成糊状可取得最好的分散效果。疏水性药物与水的接触角>90,不能被水湿润,必须加一定量的润湿剂。
2.凝聚法
1)物理凝聚法用物理的方法降低药物的溶解度,使其聚集并从分散介质中析出,形成混悬剂。如醋酸可的松滴眼剂。
2)化学凝聚法用化学反应方法将两种成分生成难溶性的药物微粒而制成混悬剂。如硫酸钡混悬液。
9.7.4混悬剂的质量评价
混悬剂除液体制剂的常规质量评价外(含量、卫生学等),还需考查其特殊的物理性质。1.粒度大小的测定可用显微镜与库尔特计数器检查。2.沉降容积比(F)的测定是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混悬剂的容积之比。F值越大,混悬剂越稳定。沉降容积比被《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于附录的制剂通则中。
3.絮凝度(β)的测定β值越大,絮凝效果越好。
3.重新分散试验通过转动或振摇,容器底部的沉降物分散得越快,说明分散性越好。4.流变学测定
9.8其他液体药剂及液体药剂的包装与贮存
9.8.1其他液体药剂(注意区分概念,了解使用方法和用途)
1.合剂在临床上,除滴剂外,所有的内服液体制剂都属于合剂。合剂可以是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的液体制剂。单剂量包装的合剂又称口服液。2.洗剂指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洗剂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以及它们的混合型液体制剂。如复方硫磺洗剂。
3.搽剂系指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的液体制剂。以乙醇和油作分散剂较多。4.滴耳剂、滴鼻剂、滴牙剂
5.含漱剂指用于咽喉、口腔清洗的液体制剂。如复方硼酸钠溶液。
6.灌肠剂指经肛门灌入直肠使用的液体制剂。按用药目的不同分为三类:
1)泻下灌肠剂如生理盐水、5%软皂溶液等。
2)含药灌肠剂与栓剂的作用特点相同。可发挥局部的治疗作用,如消炎、收敛等。也可通过直肠吸收发挥全身作用,如兴奋、镇静、降压、退热等。3)营养灌肠剂如5%葡萄糖溶液。
7.灌洗剂指清洗阴道、尿道、清洗胃的液体制剂。
8.涂剂指用纱布或棉花蘸取后涂搽皮肤或喉部粘膜的液体制剂。如复方碘涂剂。9.8.2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
1.对包装材料的要求化学性质稳定;能减少和防止外界因素的影响;坚固耐用;体轻、美观、便于运输、贮存、携带、使用。
2.对标签的要求习惯上内服液体药剂的标签为白底蓝字或黑字;外用液体药剂的标签为白底红字或黄字。
3.贮存条件密闭贮存于阴凉、干燥处。第九章液体制剂历年考题 A型题
1.Span 80(HLB=4.3)60%与Tween 80(HLB=15.0)40%混合,混合物的HLB值与下述 数值最接近的是哪一个
A.4.3 C.8.6 B.6.5 D.10.0 E.12.6(答案C)提示:HLB值的计算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出计算题的考点之一。
2.吐温60能增加尼泊金类防腐剂的溶解度,但不能增加其抑菌力,其原因是 A.两者之间形成复合物 B.前者形成胶团增溶 c.前者不改变后者的活性 D.前者使后者分解 E.两者之间起化学作用(答案B)3.理论上乳剂中分散相的最大体积分数近为
A.35% B.45% C.75%D.65% E.55%(答案c)4.复乳WI/O/W2型,当W1不等于W2时是指下述哪一项
A.一组分一级乳 B.二组分一级乳 c.二组分二级乳 D.三组分一级乳 E.三组分二级乳(答案E)5.关于表面活性剂的叙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
A.能使溶液表面张力降低的物质 B.能使溶液表面张力增加的物质 C.能使溶液表面张力不改变的物质 D.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急剧下降的物质 E.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急剧上升的物质(答案D)6.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的商品名称是
A.吐温20 B.吐温40 C.吐温80 D.司盘60 E.司盘85(答案C)7.下列物质中,对霉菌和酵母菌具有较好抑制力的是 A.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B.苯甲酸钠 C.苯扎溴铵 D.山梨酸
E.桂皮油(答案D)8.根据Sto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成正比 A.混悬微粒的半径 B.混悬微粒的粒度
c.混悬微粒的半径平方 D.混悬微粒的粉碎度 E.混悬微粒的直径(答案C)提示:对 Stokes定律要掌握公式的形式和各字母代表意义 9.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作用 A.西黄蓍胶 B.海藻酸钠 C.硬酯酸钠 D.羧甲基纤维素钠 E.硅皂土(答案C)lO.处方:碘50g,碘化钾100g,蒸馏水适量,制成复方碘溶液1000ml。碘化钾的作用是 A.助溶作用 B.脱色作用 C.抗氧作用 D.增溶作用
E.补钾作用(答案A)11.最适于作疏水性药物润湿剂HLB值是 A.HLB值在5-20之间 B.HLB值在7-11之间 c.HLB值在8-16之间 D.HLB值在7-13之间
E.HLB值在3-8之间(答案B)12.有关表面活性剂的正确表述是
A.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要在临界胶团浓度(cMC)以下,才有增溶作用 B.表面活性剂用作乳化剂时,其浓度必须达到临界胶团浓度 C.非离子表面活性的HLB值越小,亲水性越大
D.表面活性剂均有很大毒性
E.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杀菌作用,故常用作杀菌和防腐剂(答案E)13.下列质量评价方法中,哪一种方法不能用于对混悬剂的评价 A.再分散试验 B.微粒大小的测定 C.沉降容积比的测定 D.絮凝度的测定 E.浊度的测度(答案E)14.不宜制成混悬剂的药物是
A.毒药或剂量小的药物 B.难溶性药物
c.需产生长效作用的药物 D.为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药物 E.味道不适、难于吞服的口服药物(答案A)15有关HLB值的错误表述是
A.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
B.HLB值在8-18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作O/W型乳化剂
C.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有较低的HI.,B值,亲油性表面活性剂有较高的HLB值 D.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有加合性
E.根据经验,一般将表面活性剂的HLB值限定在0-20之间(答案C)16.关于高分子溶液的错误表述是
A.高分子水溶液可带正电荷,也可带负电荷
B.高分子溶液是粘稠性流动液体,粘稠性大小用粘度表示 c.高分子溶液加入大量电解质可使高分子化合物凝结而沉淀 D.高分子溶液形成凝胶与温度无关
E.高分子溶液加人脱水剂,可因脱水而析出沉淀(答案D)17.能用于液体药剂防腐剂的是
A.甘露醇B.聚乙二醇C.山梨酸D.阿拉伯胶 E.甲基纤维素(答案c)18.单糖浆的含糖浓度以g/ml表示应为多少
A.70% B.75% C.80%D.85% E.90%(答案D)提示:还要知道单糖浆的含糖浓度以g/g表示应为64.7% 液体制剂历年考题 B型题
[1-5](答案AEDCB)A.司盘20 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C.苯扎溴铵 D.卵磷脂E.吐温80 1.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
2.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3.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4.阳离子型表面性剂 5.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6-10](答案BECAD)A.Zeta电位降低 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
C.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作用 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 E.乳化剂类型改变 6.分层 8.酸败 10.破裂 7.转相
9.絮凝
提示:乳剂的稳定性是本章一个常考考点,本试题基本函盖乳剂所有不稳定因素 X型题
1.具有乳化作用的辅料
A.豆磷脂 B.西黄蓍胶 c.乙基纤维素 D.羧甲基淀粉钠 E.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答案ABE)2.具有防腐作用的附加剂有
A.尼泊金 B.乙醇 C.甘露醇D.聚乙二醇 E.苯甲酸(答案ABE)3.疏水胶体的性质是
A.存在强烈的布朗运动B.具有双分子层 c.具有聚沉现象D.可以形成凝胶 E.具有Tyndall现象(答案ACE)4.关于芳香水剂正确的表述是
A.芳香水剂系指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
B.浓芳香水剂系指用乙醇和水混合溶剂制成的含大量挥发油的溶液 C.芳香水剂应澄明
D.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多用蒸馏法制备
E.由于含挥发性成分,宜大量配制和久贮(答案ABCD)[历年所占分数]4.5~11分 第10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历年考题 A型题
1.关于药品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A.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稳定性受湿度影响,与PH值无关 B.药物的降解速度与离子强度无关 c.固体制剂的赋型剂不影响药物稳定性
D.药物的降解速度与溶剂无关
E.零级反应的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答案E)2.下列有关药物稳定性正确的叙述是。
A.亚稳定型晶型属于热力学不稳定晶型,制剂中应避免使用 B.乳剂的分层是不可逆现象。
c.为增加混悬液稳定性,加人能降低ze诅电位,使粒子絮凝程度增加的电解 D.乳剂破裂后,加以振摇,能重新分散,恢复成原来状态的乳剂 E.凡受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的催化反应称特殊酸碱催化反应(答案C)X型题
1.影响固体药物氧化的因素有
A.温度 B.离子强度 C.溶剂 D.光线 E.PH值(答案AD)[历年所占分数]0—1分 第11章制剂新技术 重点内容
1.微型胶囊的概念和特点 2.包和物的概念和特点
3.固体分散体的概念和特点 次重点内容
1.囊材、微囊化方法及微囊的质量评价方法 2.包和材料和包和方法
3.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材料、制备方法、速释与缓释原理 考点摘要
第一节微型包囊技术
1、概述【掌】将固态或液态药物(称为囊心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称为囊材中而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称为微型胶囊,简称微囊,其直径为1~5000μm。使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骨架中所形成的骨架型微小球状实体,称为微球,药物微囊化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掌】 ①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②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
③防止药物在胃肠道内失活,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④控制药物的释放: ⑤使液态药物固态化: ⑥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
⑦使药物浓集干靶区抗癌药物制成微囊型靶向制剂,可将药物浓集于肝或肺部等靶区,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2、常用囊材【熟】 1).天然高分子囊材:明胶、阿拉伯胶、海藻酸盐、壳聚糖、蛋白类
2).半合成高分子囊材:羧甲基纤维素钠、醋酸纤维素酞酸酯、乙基纤维素(不溶于水)。3).合成高分子囊材有生物不可降解和生物可降解两类囊材。生物不可降解且不受pH影响的囊材:聚酰胺、硅橡胶等。
生物不可降解但可在一定pH条件下溶解的囊材: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等。
生物可降解:聚碳脂、聚氨基酸、聚乳酸(PVA)等。(该类共同点:无毒、成膜性及成球性好、化学稳定性高、可用于注射给药。
3、微囊化方法【熟】 1).物理化学法
(1)单凝聚法它是在高分子囊材溶液中加入凝聚剂,使囊材溶解度降低而凝聚并包裹药物成囊的方法。常用的凝聚剂有强亲水性电解质硫酸钠或硫酸铵。
(2)复凝聚法:系使用两种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复合囊材,在一定条件下,两种囊材在溶液中将发生正负电的结合而凝聚成囊。经常配合使用的带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材料的组合。
(3)溶剂一非溶剂法将囊材溶于某溶剂中(作为溶剂),然后加入一种对囊材不溶的溶剂(作为非溶剂),使囊材溶解度降低,引起相分离。(4)改变温度法:本法不需加入凝聚剂,而是通过控制温度成囊。常用乙基纤维素作囊材,先在高温下将其溶解,降温时溶解度降低而凝聚成囊。
(5)液中干燥法:从乳浊液中除去分散相挥发性溶剂以制备微囊的方法称为液中干燥法,亦称溶剂挥发法。液中干燥法的干燥工艺包括两个基本过程:溶剂萃取过程和溶剂蒸发过程。2).物理机械法:制备微囊的物理机械法有喷雾干燥法、喷雾凝结法、多孔离心法及锅包衣法(包括空气悬浮法亦称流化床包衣法)等,喷雾干燥法最常用。3).化学法
(1)界面缩聚法亦称界面聚合法,系将两种以上不相容的单体分别溶解在分散相和连续相中,通过在分散相与连续相的界面上发生单体的缩聚反应,形成囊膜,包裹药物形成微囊。1.辐射交联法该法系将明胶或聚乙烯醇在乳化状态下,经γ-射线照射发生交联,再处 理制得粉末状微囊。
4、微囊中药物的释放 1.微囊中药物释放机理
2.影响微囊中药物的释放速率的因素
5、微囊的质量评价主要内容:
1)微囊的形态与粒径每个样品测定的微囊数应不少于500个。2)微囊中药物的含量
3.微囊的载药量与包封率
载药量=(微囊内的药量/微囊的总重)×100% 包封率=(微囊内的药量/微囊内的药量+ 介质中药量)×100% 4)微囊中药物的释放速率可参考≤中国药典≥药物释放度测定方法中第二法(浆法)测定,亦可将试样置薄膜透析管内按第一法测定。第二节包合技术
1、概述【掌】
包合物是一种分子被包嵌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中而形成的复合物。一般将具有空穴结构的(包合材料)分子称为主分子、被包嵌的(药物)分子称为客分子,将包合物称为由主分子和客分子构成的分子胶囊。包合过程是物理过程而不是化学过程。利用包合技术将药物制成包合物后的优点在于:【掌】 ①药物作为客分子被包合后,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②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③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或味道: ④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
⑤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⑥防止挥发性药物成分的散失:
⑦使液态药物粉末化等。
特点:促进药物稳定化,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刺激性,使液态药物粉末化,掩盖药物不良臭味,防止药物挥发,达到提高疗效等目的。
2、包合材料和包合方法 1)包合材料
包合材料是包合物中的主分子,能够作为包合材料的有环糊精、胆酸、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但药物制剂中最为常用的包合材料是环糊精,(1).环糊精(CD)常见环糊精有α-CD、β-CD、γ-CD三种类型,分别由6、7、8个葡萄糖分子构成,其立体结构为上窄下宽,两端开口的环状中空圆筒。圆筒的内部呈疏水性,开口处为亲水性,其结构易被酸水解破坏。三种环糊精的基本性质:除环状中空圆筒空穴深度相同外,其他性质均不相同。其中以β-CD在水中溶解度最小,毒性很低,所以最常用。
环糊精形成的包合物一般为单分子包合物。对药物的一般要求是:①无机药物一般不宜用环糊精包合;②有机药物分子的原子数大于5,稠环数应小于5,分子量在100~400之间,水中溶解度小于10g/L,熔点低于250℃;③非极性脂溶性药物易被包合:④非解离型药物比解离型更易包合。(2).环糊精衍生物:
①水溶性环糊精衍生物在这类环糊精的分子中引入羟丙基、葡萄糖基后,其水溶性将发生显著变化,用于难溶性药物,使其溶解度大大增加,因此可作为注射剂中药物的包合材料。
②疏水性环糊精衍生物目前主要为乙基化β-CD衍生物,其溶解度比β-CD更低,吸湿性更小,在酸性条件下更稳定,固用于制备缓释制剂。(2包合方法 1.饱和水溶液法 2.研磨法 3.冷冻干燥法 4.喷雾干燥法
第三节固体分散技术
1、概述【掌】固体分散物(solid dispersion)也称为固体分散体,是固体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于另一种水溶性、难溶性或肠溶性固体载体中所制成的高度分散体系。固体分散物的特点:【掌】 ①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 ②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 ③可使液态药物因体化;
④采用水溶性载体可加快难溶性药物的溶出,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制备速效、高效的制剂:
⑤采用难溶性载体可制备缓释制剂并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第二篇:药剂学练习题
《药剂学》练习题
总 论
一、名词解释
1.药剂学
2.药典
3.处方
4.GMP
5.GLP
6.DDS
7.OTC
8.USP
9.制剂
10.剂型
二、思考题
1.药剂学的分支学科有哪些?试分别解释各学科的定义。
2.药剂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药剂学总体发展可划分为哪三个时期?
4.现代药剂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5.目前颁布的中国药典和国外药典有哪些?最新版本是哪一版?
6.简述药剂学的进展。
7.药物剂型可分为几类?试分别叙述。
8.剂型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哪些?
9.药物制剂和剂型的发展可分为哪四个时代?试分别叙述。
10.药物制剂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11.试述药物制剂与多学科的关系。
浸出制剂
一、名词解释
1.浸出制剂
2.超临界流体
3.流浸膏和浸膏
4.汤剂和合剂
5.酒剂和酊剂
6.浸出辅助剂
二、思考题
1.试述浸出制剂的基本分类、特点和主要质量控制内容。
2.试述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对制剂疗效、稳定性的影响。
3.常用浸出溶剂和辅助剂有哪些?
4.浸出过程可分为哪四个阶段?并简述之。
5.影响浸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常用的浸出方法有哪些?并简述之。
液体制剂
一、名词解释
1.液体药剂
2.溶解、溶解度和溶解速度
3.潜溶和助溶
4.增溶和胶束
5.HLB值、CMC、cloud point
6.乳剂和混悬剂
7.凝胶和胶凝
8.絮凝和反絮凝
9.微乳和复乳
10.Zeta 电位
11.娇味剂
12.芳香剂
13.着色剂
14.掩蔽剂
二、思考题
1.液体制剂的特点及其分类方法有哪些?简述均相和非均相液体制剂的特征。
2.试述分散度与疗效、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3.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几种?
4.根据 Noyes-Whitney 方程,简述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5.试述表面活性剂定义、分类及结构特点。
6.影响表面活性剂增溶的因素有哪些?
7.试举例简述各类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和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8.简述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
9.何谓胶体溶液?有哪两类?
10.试述分子胶体和微粒胶体在结构、性质和稳定性方面的异同点。
11.热溶法冷溶法制备糖浆剂的优缺点有哪些?
12.试述乳化剂定义、种类及其乳化作用机理。
13.试述决定乳剂类型的主要因素及其转相方法。
14.简述微乳和普通乳剂的主要区别及其制备方法。
15.混悬剂处方中常用的稳定剂有哪几类?
15.何谓絮凝和反絮凝剂?其作用机理如何?
16.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其质量评价方法有哪些?17.防腐剂的溶解度为油相:水相=20:1,用于10g油作成的乳剂100g中,使之在水相中有效浓度为0.1%(g/g),该用多少克防腐剂? 无菌制剂和灭菌制剂
一、名词解释
1.灭菌制剂和无菌制剂
2.注射剂和输液
3.等渗和等张
4.热原和反渗透
5.原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 6.滴眼剂和洗眼剂
7.海绵剂和冻干制剂
8.灭菌法
9.无菌
10.防腐和消毒
11.湿热灭菌法
12.低温间歇式灭菌法 13.F 值和 Fo 值
14.工业净化和生物净化
15.层流和紊流
二、思考题
1.药剂学中灭菌法可分为哪几类?物理灭菌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2.影响湿热灭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使用热压灭菌设备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4.试述净化空气过滤机理及影响因素。
5.何谓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和制药用水?蒸馏水与注射用水有何区别?
6.注射剂处方中应用什么水?滴眼剂中用什么水? 7.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蒸馏水机有哪些?有何特点?
8.热原的组成、性质及除去方法?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及其检查方法有哪些?
9.常用滤器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及选用原则如何?
10.注射剂容器的种类和式样有哪些?安瓿应符合哪些要求?
11.注射剂常用的附加剂有哪些?起何作用,常用浓度为多少?
12.设计10% 维生素 C 的处方,试分析上述处方,简述制备过程和制备注意事项。
13.输液剂分为几类?输液在生产中及使用中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措施决?
14.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处方设计的关键是什么?生产中易产生的问题有哪些? 15.试设计静脉注射脂肪乳剂处方,简述处方设计中的关键和注意事项。
16.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的特点有哪些?冷冻干燥的原理是?简述冷冻干燥制剂生产过程。冷冻干燥过程中易出现的异常现象有哪些?
17.试述滴眼剂的质量要求,它与注射剂比较有何异同?
18.滴眼剂常用的附加剂有哪些?如何选用?
19.配制 1000ml 0.5% 盐酸普鲁卡因溶液,需加入至少多少克氯化钠使其成等渗溶液(1% 盐酸普鲁卡因水溶液的冰点下降度为 0.12,1% 氯化钠水溶液的冰点下降度为 0.58)
20.噻孢霉素钠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 0.24,配制 2% 滴眼液 500ml 需加多少克氯化钠或葡萄糖?
21.简述滴眼剂中药物吸收的主要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22.简述活性炭在制备注射剂中的作用及其注意事项。23.输液软袋包装有哪些优点?
半固体制剂及其他制剂
一、名词解释
1.plasters
2.films
3.雪花膏和冷霜
4.凝胶剂 5.ointments
6.涂膜剂和膜剂
7.suppository
8.置换价 9.gargarisms
10.nasal drops
11.ointments
二、思考题
1.软膏剂的基质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2.O/W 型乳剂基质有何特点?在处方设计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O/W 型和 W/O 型乳化剂主要有哪些?其 HLB 值范围是多少?
4.凡士林、羊毛脂各属于何类?有何特点?
6.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有哪些?乳化法制备乳剂型基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7.眼膏剂的基质、制备方法和质量要求,与软膏剂比较有何不同?
8.凝胶剂常用基质有哪些?简述卡波姆的性质及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9.膜剂的常用成膜材料有哪些?制备工艺有哪几种? 10.试述成膜和透皮制剂在临床使用中的区别。
11.膜剂和涂膜剂有何特点和区别? 12.试述栓剂的基本种类及其特点
13.常用的栓剂基质有哪些?为什么可可豆脂通常应缓缓低温加热升温,待熔化至 2/3 时停止加热,让余热使其完全熔化?
14.栓剂直肠吸收途径有哪些?设计全身作用栓剂应考虑哪些问题?
15.栓剂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如何测定可可豆脂的置换价?
16.简述鼻腔用制剂的种类、吸收特点及其发展前景。试分析下列软膏剂的处方,简述其制备过程
①硝酸甘油乳膏
处 方: 硝酸甘油
20g 硬脂酸
180g 单硬脂酸甘油脂
105g 白凡士林
130g 月桂醇硫酸钠
15g 甘油
100g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1.5g 蒸馏水
加至
1000g 制备过程:
②复方醋酸曲安缩松乳膏
处 方: 醋酸曲安缩松
0.25g
尿素
100g 硬脂酸
125g 单硬脂酸甘油脂
35g 白凡士林
50g 液状石蜡
100g 三乙醇胺
4g 氮酮
15g 丙二醇
50g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15g 蒸馏水
加至
1000g 制备过程:
气雾剂、干粉吸入剂与喷雾剂
一、名词解释
1.气物剂
2.抛射剂
3.干粉吸入剂
4.喷雾剂
5.冷灌法
6.压灌法
二、思考题
1.试述气雾剂的分类、特点和主要组成?
2.抛射剂可分为几类?最常用的抛射剂是什么? 3.试述药物在肺部快速吸收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4.设计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气雾剂处方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5.试述喷雾剂和吸入粉雾剂两种剂型在处方设计和装量方面有何特点?
固体制剂
一、名词解释
1.固体药剂和粉体学
2.比表面积和休止角
3.流能磨和胶体磨
4.CRH
5.填充剂和崩解剂
6.润滑剂和润湿剂
7.基质吸附率
8.片剂和胶囊剂
9.缓释和控释片
10.分散片和泡腾片
11.舌下片和咀嚼片
12.松片和裂片
13.水性包衣技术
14.溶出度和释放度
15.崩解迟缓
16.等量(体积)递加
17.现代包装
18.阻隔作用
19.PTP
20.SFDA
21.SP
二、思考题
1.简述口服固体制剂的体内吸收过程及一般固体制剂的吸收快慢次序。
2.根据 Noyes-Whitney 方程,简述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因素及增加难溶性药物溶度的方法。3.粉体的粒子径有几种表示方法?粒径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4.粉体的流动性常用的表示方法是什么?影响粉体流动的因素有哪些?改善流动性的方法有哪些?
5.常用的粉碎器械有哪几种?试分别叙述其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6.粉碎的药剂学意义如何?粉碎的方式有哪几种?分别简述并比较其特点。
7.试述 HPMC 的特性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8.简述 CMC-Na、MCC、PVPP、CMS-Na、l-HPC、PVP、PEG 等材料特性及应用。
9.药物制剂中常用肠溶材料有哪些?
10.增加固体制剂中药物溶出度的方法有哪些?
11.试述散剂的定义、分类、主要特点和质量要求
12.混合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13.试述颗粒剂的定义、分类、特点及质量要求。
14.试述胶囊剂的种类、特点、规格和制备方法。
15.软胶囊和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16.滴丸剂的基质和冷凝液是如何选择的?
17.试述片剂的种类、特点和质量要求?
18.片剂分为哪四类辅料?各举 2-3 例说明。
19.润滑剂可分为哪三类?举例说明各有何作用? 20.崩解剂的作用机理主要哪些?比淀粉崩解作用强的崩解剂有哪些(试举4例)?崩解剂的加入方法有几种?
21.制粒的目的有哪些?简述普通湿法制粒过程,还有哪些制粒的方法?
22.简述单冲压片机与旋转式压片机的主要部件,比较其特点?
23.粉末为何要制成颗粒后才能压片?若粉末直接压片,对原辅料应用有何要求?
24.影响片剂成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片剂制备过程中常出现哪些问题?试分析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简述解决方法?
25.包衣的目的是什么?胃溶型薄膜衣和肠溶型薄膜衣的主要材料有哪些?
26.常用的增塑剂有哪些?
27.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哪些?素片、薄膜衣、糖衣和肠溶衣的崩解度有何要求?
28.试分析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处方,简述其制备过程及操作注意事项。
29.试设计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规格 25mg,每日口服 3 次,每次服一片)的处方(需处方分析),并简述其制备过程释药原理。
30.简述布洛芬泡腾片和分散片的处方设计关键点和注意的问题,试比较泡腾片和分散片与普通片剂的区别;目前,国内上市的分散片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31.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包衣方法有哪些?悬浮包衣法有何优点?试简述包衣操作方法。
32.最新版中国药典测定溶出度的方法有哪几种?根据 Noyes-Whitney 方程简述难溶性药物为什么要进行溶出度研究?如何建立某药物制剂的体内外相关关系?
33.分散片和舌下片有何特点?下列药物最适宜设计的剂型有哪些?(硝酸甘油、阿奇霉素、心得安、异丙肾上腺素、雌二醇),试分别叙述。
34.试述水分在片剂成型过程中的作用。
35.影响片剂崩解和溶出的因素有哪些?
36.粉末直接压片如何解决流动性和可压性?
37.简述单冲压片机的安装和压片过程。38.药物制剂外观的作用和意义有哪些?
39.制剂常见外观变化类型有哪些?与制剂质量有何关系? 40.色香味调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1.无糖型制剂中一般加入哪些物质作为甜味剂? 42.药物制剂中可采用的掩味技术有哪些?
43.药品包装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44.药包材按使用方式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45.药包材应具备的基本性能有哪些?有哪些质量要求?
46.输液软袋包装有哪些优点?
制剂新技术
一、名词解释
1.包合物和包合技术
2.固体分散体
3.熔融法和溶剂法
4.共沉淀物 5.低共熔物和固态溶液
6.微囊、微球和微粒
7.流化床包衣法
8.环糊精
二、思考题
1.固体分散体有哪几种类型?固体分散体有何特点?
2.常用的固体分散技术有哪些?简述其适用范围。
3.固体分散体的载体类型有哪几类?试分别举例说明其应用特点。
4.简述固体分散体的速效和缓释原理。
5.环糊精结构有何特点?为何常用β-CYD 包合药物?
6.环糊精衍生物有哪两类?试举例说明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7.包合作用有何特点?常用的包合技术有哪些?
8.述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9.药物微囊化有何特点?简述微囊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10.微囊的囊材分为哪几类?能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有哪些?
11.简述单凝聚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备工艺;影响单凝聚法成囊的条件和因素有哪些?
12.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例简述复凝聚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
13.制备微囊的物理化学方法有哪些?简述主要内容。
14.影响微囊粒径的因素有哪些?
透皮吸收制剂
一、名词解释
1.TTS
2.penetration enhancers
3.离子导入法
4.压敏胶
5.粘合力
二、思考题
1.试述 TTS 的特点和类型?
2.膜控释型 TTS 的基本组成有哪几部分?试分别叙述。
3.试述渗透促进剂的种类和离子导入技术的原理。
4.试述制备微贮库型经皮吸收制剂的基本工艺。
5.试述体外透皮试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缓释、控释制剂
一、名词解释
1.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s 2.controlled-release preparations 3.渗透泵制剂
4.胃内滞留(漂浮)型制剂
二、思考题
1.简述缓释、控释制剂的主要特点和类型。
2.简述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3.利用溶出原理制备的缓释技术有几种?试举例说明。
4.渗透泵型片剂可分为几类?试简述单室渗透泵片的基本组成和影响渗透泵片释药的因素有哪些?
5.缓释、控释制剂中主要起缓释作用的辅料有哪些?试分类叙述。
6.试述离子交换型缓释、控释制剂的主要优点。
7.植入给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简述植入给药系统的类型。
8.简述胃内滞留片的释药原理及制备工艺。
9.影响口服缓释、控释制剂设计的理化因素有哪些?
10.骨架片分为哪三类?分别叙述其缓控释辅料主要有哪些?
11.微孔膜包衣片与肠溶膜控释片在处方组成和释药机理方面各有何区别?
靶向制剂
一、名词解释
1.TDS
2.主动靶向制剂
3.被动靶向制剂
4.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二、思考题
1.试述靶向制剂的分类、主要特点及基本要素。
2.试述脂质体的基本组成与结构特点?
3.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有哪些特点?
4.简述制备含药脂质体的基本方法(4 种以上)和给药途径?
5.何谓包封率和渗漏率?两参数对脂质体质量有何影响?
6.乳剂的靶向性有何特点?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对其靶向性有何影响?
7.微球有何特性?试简述微球的制备方法。
8.纳米囊和纳米球有何特点和应用?
9.主动靶向制剂是如何分类的?试叙述之。
10.何谓靶向前体药物?常见主要类型有哪些?
11.物理化学靶向制剂常见主要类型有哪些?试简述之。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技术药物
2.等电点
3.变性作用
4.蛋白质沉淀和凝固
5.自控式释药技术
二、思考题
1.生物技术药物主要来源于哪些技术?主要产品类型有哪些?
2.蛋白质药物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提高其稳定性?
3.生物技术药物的新型给药系统有哪些?并简述之。
药物制剂的设计
一、名词解释
1.biopharmaceutics
2.absorption
3.active transport 4.bioavailability
5.AUC、Tmax、Cmax
6.生物等效性
7.生物膜
8.表观分布容积
9.配伍变化
10.相互作用
11.配伍禁忌
12.协同作用
二、思考题
1.处方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试述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并简述各过程。
3.试述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机理,并比较各吸收机理特征。
4.试述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因素。
5.试述口服制剂在胃肠道吸收速度的次序,为什么?
6.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可分为哪几类?
7.绝对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有何异同点?
8.试设计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案
9.普通制剂和缓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案有何异同点?
10.配伍变化有哪些类型?
11.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属于哪一类?主要现象有哪些?
12.在输液中添加注射剂时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13.影响注射剂配伍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14.药物体内相互作用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在吸收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方面?
15.试述配伍变化处理的原则和主要方法。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一、名词解释
1.pHm
2.广义酸碱催化
3.晶型
4.抗氧剂
5.协同剂
二、思考题
1.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的途径有哪些?试分别举例说明。
2.影响药物降解的处方因素有哪些?外界因素有哪些?试分别叙述解决方法。
3.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有哪些?试分别叙述之。
4.固体制剂稳定性的特点有哪些?
5.稳定性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第三篇:药剂学习题和答案
药剂学-学习指南
一、解释下列术语 1.药剂学 2.灭菌 3.滴丸剂 4.栓剂
二、单项选择题
1.以库尔特计数法所测定的粉体的粒径属于()
A.有效径 B.Stocke径 C.等价径 D.平均径 E.定方向径
2.为了增加混悬液稳定性而加入的适量电解质被称为(A.絮凝剂 B.助悬剂 C.抗氧剂
D.防腐剂 E.润湿剂
3.溶胶剂与溶液剂之间最大的不同是()
A.药物分子大小 B.药物分散形式 C.溶剂种类 D.体系荷电 E.临床用途
4.注射用油的灭菌方法宜选用()
A.热压灭菌 B.干热灭菌 C.过滤除菌 D.流通蒸汽灭菌 E.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5.一贵重物料欲粉碎请选择适合的粉碎的设备()A.万能粉碎机 B.气流式粉碎机 C.胶体磨
D.球磨机 E.超声粉碎机
6.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散剂混合质量的因素()
A.组分的比例 B.组分的堆密度 C.组分的色泽
D.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组分 E.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
7.控制滴眼剂质量时,一般不要求()
A.pH B.无菌 C.澄明度 D.热原 E.黏度
8.一般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是()
A.原辅料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整粒与分级-干燥-装袋
B.原辅料混合-制湿颗粒-制软材-干燥-整粒与分级-装袋
C.原辅料混合-制湿颗粒-干燥-制软材-整粒与分级-装袋
D.原辅料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与分级-装袋
E.原辅料混合-制湿颗粒-干燥-整粒与分级-制软材-装袋
9.制备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A.制成盐类
B.制成酯类
C.加增溶剂
D.加助溶剂
E.采用复合溶剂
10.常用于固体分散体载体不包括
A.硬脂酸盐
B.吐温类
C.聚乙二醇类
D.聚乙烯吡咯烷酮
E.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三、简答题
1.药物剂型按分散系统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2.制药用水包括哪几种?各有什么用途?
3.简述制剂中药物降解的途径及稳定的方法。4.何谓胶囊剂?分为哪几类?有何特点? 5.简述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上的应用。
四、应用题
1.根据盐酸达克罗宁乳膏处方:
盐酸达克罗宁
10g
十六醇
90g
液状石蜡
60g
白凡士林
140g 十二烷基硫酸钠
10g
甘油
85g
蒸馏水
加至1000g ① 分析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并说明是什么类型的软膏基质?写出制备方法。
答案:
一、解释下列术语 1.药剂学
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2.灭菌
系指用物理、化学或机械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以获得无菌状态的过程。3.滴丸剂
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基质加热熔融后溶解、乳化或混悬于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成球状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主要供口服用。4.栓剂
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专供腔道给药的一种固体制剂。
二、单选题
1.C
2.A
3.A
4.B
5.D
6.C
7.D
8.D
9.D
10.A
三、简答题 1. 答::分为:①溶液型: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注射剂等
②胶体溶液型: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
③乳剂型:口服乳剂、静脉乳剂、部分搽剂等
④混悬型:合剂、洗剂、混悬剂
⑤气体分散型:气雾剂
⑥微粒分散型:微球制剂、微囊制剂、纳米囊制剂
⑦固体分散型: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等
2. 答:制药用水包括:①纯化水: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方法
得的供药用的水。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或实验用水。②注射用水:纯化水经蒸馏所得。配制注射剂的溶剂。③灭菌注射用水:注射用水经灭菌所得的水。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3. 答:水解:酯、酰胺基团的药物易发生水解反应。稳定方法:
(1)控制温度:配制过程,或需灭菌时,缩短时间,降低温度。(2)调节pH:通过实验,将溶液的酸碱性控制在最稳定的pH。(3)改变溶媒:部分或全部有机溶媒代替水,如用乙醇、甘油、丙二醇或它们的混合物,以减少酯类药物水解。(4)降低溶解度:将药物制成难溶性盐,以降低其溶解度,增加酯类药物稳定性。(5)制成固体制剂:如粉针剂、干糖浆剂、颗粒剂等,临用时溶解注射或冲服。
氧化:药物分子结构发生失去电子,或失去荷正电的原子或基团,或获得氧,或获得荷负电的原子或基团。稳定方法:
(1)控制氧含量:蒸馏水煮沸,通入惰性气体(CO2,N2等)。2)加抗氧剂:焦亚硫酸钠0.05%~0.2%,亚硫酸氢钠,VE等。(3)pH:一般随pH升高而加速。(4)螯合剂:EDTA-2 Na 4. 答:胶囊剂系指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剂和软胶囊剂两类。
胶囊剂具有下列特点:(1)病人服药顺应性好,胶囊可掩盖药物不适的苦味及臭味,使其整洁、美观、容易吞服。(2)提高药物稳定性,如对光敏感的药物,遇湿热不稳定的药物,可装入不透光胶囊中,防护药物不受湿气和空气中氧、光线的作用,从而提高其稳定性。(3)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胶囊剂与片剂、丸剂不同,制备时可不加粘合剂和压力,所以在胃肠道中崩解快,一般服后3~10min,即可崩解释放药物,显效较丸、片剂快,吸收好。(4)能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如因含油量高而不易制成丸、片剂的药物,可制成胶囊剂。(5)处方和生产工艺简单,与片剂相比,胶囊剂处方中辅料种类少,生产过程简单。(6)可使药物具有不同释药特性,对需起速效的难溶药物,可制成固体分散体,然后装于胶囊中;对于需要药物在肠中发挥作用时可制成肠溶胶囊剂;对需制成长效制剂的药物,可将药物先制成具有不同释放速度的缓释颗粒,再按适当比例将颗粒混匀,装入胶囊中,即可达到缓释、长效的目的。
5.答案:①增溶剂:HLB值在13~18的表面活性剂适合作增溶剂。
②乳化剂:HLB值在3~6的表面活性剂适合作W/O型乳化剂; HLB值在8~18的表面活性剂适合作O/W型乳化剂;
③润湿剂:HLB值在7~9的表面活性剂适合作润湿剂。
④起泡剂和消泡剂:表面活性剂有较强亲水性和较高的HLB值,在溶液中可以降低液体的界面张力而使泡沫稳定,这些物质称“起泡剂”。
在产生稳定泡沫溶液中加入一些HLB值为1~3的表面活性剂,可与泡沫层争夺液膜表面而吸附在泡沫表面,代替原来的起泡剂,使泡沫破坏,这种用来消除泡沫的表面活性剂称“消泡剂”。
⑤去污剂:HLB值一般为13~16。常用的有油酸钠,脂肪酸的钠皂、钾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⑥消毒剂和杀菌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用作消毒剂。
四、处方分析题 1.① 盐酸达可罗宁为主药;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主要的乳化剂;十六醇既是油相,可增加基质的稠度,又起辅助乳化及稳定的作用;白凡士林作为油相,并增加基质的稠度;甘油为保湿剂;液状石蜡有润滑作用。(3分)形成O/W型乳剂基质。
② 取十六醇、液状石蜡、白凡士林,置水浴上加热至75~80℃左右使熔化,另取盐酸达可罗宁、十二烷基硫酸钠依次溶解于蒸馏水中,加入甘油混匀,加热至约75℃,缓缓加至上述油相中,随加随搅拌,使乳化完全,放冷至凝。
第四篇: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三、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适合热敏性药物粉碎的设备是(C)
A.球磨机 B.万能粉碎机 C.流能磨 D.锤击式粉碎机 E.冲击式粉碎机
2.流能磨粉碎的原理是(B)
A.圆球的研磨与撞击作用 B.高速弹性流体使药物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器壁之间相互碰撞作用
C.不锈钢齿的撞击与研磨作用 D.机械面的相互挤压作用
E.旋锤高速转动的撞击作用
3.工业筛的目数是指(D)
A.筛孔目数/l厘米 B.筛孔目数/1厘米2 C.筛孔目数/1寸 D.筛孔目数/1英寸 E.筛孔目数/英寸2
4.当主药含量低于多少时,必须加入填充剂(A)
A.100毫克 B.200毫克 C.300毫克 D.400毫克 E.500毫克
5.以下可作为片剂崩解剂的是(C)
A.乙基纤维素 B.硬脂酸镁 C.羧甲基淀粉钠 D.滑石粉 E.淀粉浆
6.在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处方中(主药含量每片300毫克),干淀粉的作用为(B)
A.填充剂 B.崩解剂 C.粘合剂 D.润滑剂 E.矫味剂
7.对湿、热不稳定且可压性差的药物,宜采用(E)
A.湿法制粒压片 B.干法制粒压片 C.粉末直接压片 D.结晶直接压片 E.空白颗粒法
8.“轻握成团,轻压即散”是指片剂制备工艺中哪一个单元操作的标准(C)
A.压片 B.粉末混合 C.制软材 D.包衣 E.包糖衣
9.下列各组辅料中,可以作为泡腾颗粒剂的发泡剂的是(E)
A.聚维酮淀粉 B.碳酸氢钠硬脂酸 C.氢氧化钠枸橼酸 D.碳酸钙盐酸 E.碳酸氢钠枸橼酸钠
10.微晶纤维素为常用片剂辅料,其缩写为(D)
A.CMC B.CMS C.CAP D.MCC E.HPC
11.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不适合添加的辅料为(E)
A.淀粉浆 D.滑石粉 C.淀粉 D.液体石蜡 E.硬脂酸镁
12.下列宜制成软胶囊的是(C)
A.O/W乳剂 B.芒硝 C.鱼肝油 D.药物稀醇溶液
13.以下属于水溶性基质的是(D)
A.十八醇 B.硅酮 C.硬脂酸 D.聚乙二醇 E.甘油
14.不宜用甘油明胶作栓剂基质的药物是(C)
A.洗必泰 B.甲硝唑 C.鞣酸 D.克霉唑 E.硼酸
15.栓剂在常温下为(A)
A.固体 B.液体 C.半固体 D.气体 E.无定形
16.关于气雾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只能是溶液型、不能是混悬型 B.不能加防腐剂、抗氧剂 C.抛射剂为高沸点物质
D.抛射剂常是气雾剂的溶剂 E.抛射剂用量少,喷出的雾滴细小
17.软膏剂稳定性考察时,其性状考核项目中不包括(E)
A.酸败 B.异嗅 C.变色 D.分层与涂展性 E.沉降体积比
18.下列属于含醇浸出制剂的是(E)
A.中药合剂 B.颗粒剂 C.口服液 D.汤剂 E.酊剂
19.下列不属于常用的中药浸出方法的是(E)
A.煎煮法 B.渗漉法 C.浸渍法 D.蒸馏法 E.薄膜蒸发法.盐酸、硫酸、枸橼酸、酒石酸等为常用的浸出辅助剂,主要用于促进以下哪种成分的浸出(A)
A.生物碱 B.有机酸 C.苷 D.糖 E.挥发油
四、简答题(共20分)
1.分析Vc注射剂的处方,说明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简述制备工艺(10分)。
维生素C(主药),依地酸二钠(络合剂),碳酸氢钠(pH调节剂),亚硫酸氢钠(抗氧剂),注射用水(溶剂)
制备工艺(略):主要包括配液,溶解,搅拌,调整pH,定容,过滤,灌封,灭菌。
2.试写出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流程(5分)。
主药、辅料→粉碎→过筛→混合→加粘合剂造粒→干燥→整粒→加润滑剂→混合→压片
3.写出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5分)。
水杨酸 1.0g(主药)羧甲基纤维素钠 1.2g(基
质)
苯甲酸钠 0.1g(防腐剂)
五、计算题(共5分)
[处方] 盐酸丁卡因 2.5g
氯化钠 适量
注射用水 加至 1000ml
欲将上述处方调整为等渗溶液需加入多少克氯化钠?请用冰点降低数据法计算,已知盐酸丁卡因1%(g/ml)水溶液冰点降低度为0.109℃.蒸馏水 16.8ml(溶剂)甘油 2.0g(保湿剂)
2008年秋季学期《药剂学Ⅱ》课程试题 A卷
(适用于2005级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卷面分数80分
一、名词解释(2分×5,共10分)
1.药物制剂稳定性:药物制剂在生产、贮藏、使用的过程中,保持其物理、化学、生物学稳定性、从而保证疗效及用药安全。
2.聚合物胶束:由合成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一种热力学稳定的胶体溶液。
3.渗透泵片:是口服定时给药系统的一种,由药物、半透膜材料、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进剂组成的缓控释制剂。
4.脉冲系统:是口服定时给药的一种。根据人体生物节律变化特点,按照生理和治疗的需要而定时定量释药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是定时定量给药释药系统的一种),在规定时间释药的制剂。
5.pH敏感制剂:利用在不同pH环境下溶解的pH依赖性高分子聚合物,使药物在不同pH部位释放发挥疗效的制剂。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填空(1分×10,共10分)
1.表面活性剂是一种两亲分子,一端是亲水的极性基团,如(羧酸)、(羧酸盐(或其他亲水基团)),另一端是(亲油部
分),一般是(烃链)。
2.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为(水解)和(氧化)。
3.药物有“轻质”和“重质”之分,主要是因为其(堆密度)不同。
4.药物制剂处方的优化设计方法有(单纯形优化法)、(拉氏优化法)、(效应面优化法)。或析因设计、星点设计、正交设计、均匀设计
三、选择题(不定项选择,请将序号填在括号内,2分×15,共30分)
1.关于药物溶解度的表述,正确的是(B)
A.药物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大的量 B.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所溶解药物最大量
C.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物的量 D.在一定的压力下,一定量溶剂中所溶解药物最大量
E.在一定的压力下,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物的量
2.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机理,是由于形成了B
A.络合物 B.胶束 C.复合物 D.包合物 E.离子对
3.临界胶团浓度的英文缩写为B
A.GMP B.CMC C.HLB D.USP E.ChP
4.维生素C降解的主要途径是(B)
A.脱羧 B.氧化 C.光学异构化 D.聚合 E.水解
5.下列关于药物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通常将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袁期
B.大多数药物的降解反应可用零级、一级反应进行处理
C.若药物降解的反应是一级反应,则药物有效期与反应浓度有关
D.对于大多数反应来说,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更为显著
E.若药物的降解反应是零级反应,则药物有效期与反应浓度有关
6.下列关于药物稳定性加速试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E)
A.试验温度为(40±2)℃ B.进行加速试验的供试品要求三批,且为市售包装 C.试
验时间为1、2、3、6个月 D.试验相对湿度为(75±5)% E.A、B、C、D均是
7.一级反应半衰期公式为(D)
A.tl/2=1/Cok B.tl/2=0.693k C.tl/2=Co/2k D.tl/2=0.693/k
E.tl/2=0.1054/k
8.口服制剂设计一般不要求(C)
A.药物在胃肠道内吸收良好 B.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 C.药物吸收迅速,能用于急救
D.制剂易于吞咽 E.制剂应具有良好的外部特征
9.主动靶向制剂(AB)
A.表面亲水性 B.药物载体表面连接免疫抗体 C.表面疏水性强 D.靶向于肝脾组织器官
10.热敏脂质体属于(B)
A.主动靶向制剂 B.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C.是免疫制剂 D.是前体药物
11.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包括(ABCD)
A.控制扩散原理 B.控制溶出 C.渗透压原理 D.离子交换原理
12.经皮吸收制剂包括(ABCD)
A.膜控释型TDDS系统 B.粘胶分散型TDDS系统 C.骨架扩散型
D.微储库型
13.透皮促进剂的促渗机理有(BC)
A.增大皮肤细胞 B.溶解皮肤表面油脂 C.使角质层发生水合作用增加扩散面积 D.降低药物分子大小
14.经皮吸收制剂体外研究方法有(AB)
A.单扩散池法 B.双扩散池法 C.转篮法 D.浆法
15.生物技术包括(ABCD)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发酵工程 D.酶工程
一.最佳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佳答案)1.基于升华原理的干燥方法是 C A.红外干燥 B.消化床干燥 C.冷冻干燥 D.喷雾干燥 E.微波干燥
2.某片剂主药含量应为0.33g,如果测得颗粒中主药含量为66%,那么片重应为E A.0.1g B.0.2g C.0.3g D.0.4g E.0.5g 3.不适合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是 D A.微粉硅胶 B.可压性淀粉
C.微晶纤维素 D.蔗糖 E.乳糖
4.为了防止片剂的崩解迟缓,制备时宜选用的润滑剂为 A A, A辅料(接触角=36度)B.B辅料(接触角=91度)C.C辅料(接触角=98度)D.D辅料(接触角=104度)E.E辅料(接触角=121度)
5.在胶囊剂的空胶囊壳中可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钛作为 C A.抗氧剂 B.防腐剂 C.遮光剂 D.增塑剂 E.保湿剂
6.适合制备难溶性药物灰黄霉素滴丸的基质是 E A.MCC B.EC C.HPMCP D.CAP E.PEG 7.《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平均重量在1.0-3.0g的栓剂,其重量差异限度为B A.±5.0% B.±7.5% C.±10% C.±12.5% D.±15% 8.关于眼膏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是供眼用的无菌制剂
B.用于眼部手术的眼膏剂不得加入抑菌剂
C.常用1:1:8的黄凡士林,液体石蜡和羊毛脂的混合物作为基质 D.难溶性药物制备眼膏剂时,应先研成极细粉末并通过九号筛 E.眼膏剂的缺点是有油腻感并使视力模糊 9.关于膜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可供口服,口含,舌下或黏膜给药 B.可制成单层膜,多层膜和夹心膜 C.载药量高 D.起效快
E.重量差异不易控制
13.关于液体妖姬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分散度大,吸收快
B.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外用
C.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 D.携带,运输方便
E.易霉变。常需加入防腐剂 14.属于非极性溶剂的是 D A.甘油 B.乙醇 C.丙二醇 D.液体石蜡 E.聚乙二醇
15.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B A.硬脂酸钾 B.泊洛沙姆
C.十二烷基硫酸钠 D.十二烷基磺酸钠 E.苯扎氯铵
16.对于宜水解的药物制剂生产中原路的水分一般控制中 B A.0.5%以下 B.1.0%以下 C.2.0%以下 D.3.0%以下 E.4.0%以下
17.不属于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的是 C A.高温试验 B.加速试验 C.随机试验 D.长期试验 E.高温试验
18.不属于饱和物制备方法的是 A A.浓融法
B.饱和水溶液法 C.研磨法
D.冷冻干燥法 E.喷雾干燥法
19.不属于经皮给药制剂类型的是 C A.充填封闭型 B.复合膜型 C.中空分散型 D.聚合物骨架型 E.微储库型
20.关于药物精品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吸收的主要途径是汗腺,毛囊等皮肤附属器 B.吸收的速率与分子量成正比
C.分子型药物增多,不利于药物的经皮吸收 D.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
E.药物与基质的亲和力越大,释放越快
24.关于蛋白多肽类药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口服吸收好 B.副作用少 C.稳定性好 D.作用时间长 E.活性降低
二.配伍选择题(32题,每题0.5分。题目分为若干组,每组题目对应同一组备选项,备选项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每题只有1个最佳答案)【25-27】 A.11.0 B.17.4 C.34.8 D.58.2 E.69.6 25.A和B两种药物的CRH分别为71.0%和82.0%,两者等量混合后的CRH值是 D 26.A和B两种抛射剂的蒸汽压分别为12.5和22.3两者等量混合后的蒸汽压是A 27.A和B两种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分别为16.6和18.2两者混合后的HLB值是 B 【28-29】
A.可溶性颗粒 B.混悬颗粒 C.泡腾颗粒 D.肠溶颗粒 E.控释颗粒
28.以碳酸氢钠和有机酸为主要辅料制备的颗粒剂是 C 29.能够恒速释放药物的颗粒剂是 E 【30-31】
A.肠溶片 B.分散片 C.泡腾片 D.舌下片 E.缓释片
30.能够避免药物受胃肠液及酶的破坏而迅速起效的片剂是 D 31.规定中20℃左右的水中3分钟内崩解的片剂是 B 【37-38】
A.1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 E.120min 37.脂肪性基质的栓剂的融变时限规定是 B 38.水溶性基质的栓剂的融变时限规定是 D 【39-41】
A.白蜡 B.聚山梨酯80 C.叔丁基对甲酚 D.单硬脂酸甘油酯 E.凡士林
39.可作为栓剂吸收促进剂的是 B 40.可作为栓剂抗氧化剂的是 C 41.既可作为栓剂增稠剂,又可作为0/W软膏基质稳定剂的是 D 【42-45】
A.十八醇 B.月桂醇硫酸钠 C.司盘80 D.甘油 E.羟苯乙酯
42.属于软膏剂脂溶性基质的是 A 43.属于O/W软膏剂基质乳化剂的是 B 44.属于软膏剂保湿剂的是 D 45.属于软膏剂防腐剂的是 E
【53-54】
A低温间歇灭菌法 B干热空气灭菌法 C辐射灭菌法 D紫外线灭菌法 E微波灭菌法
53、不升高灭菌产品的温度,穿透性强,适用于不耐热药物灭菌的方法是 C
54、可穿透到介质的学问,通常可使介质表里一高产田的加热,适用于水性注射液灭菌的方法是 E 【55-56】
A大豆油 B大豆磷脂 C甘油 D羟苯乙酯 E注射用水
55、属于静脉注射脂肪乳剂中乳化剂的是 B
56、属于静脉注射脂肪乳剂中渗透压调节剂的是 C 【57-60】
A羟苯乙酯 B聚山梨酯80 C苯扎溴铵 D硬脂酸钙 E卵磷脂
57、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C
58、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D
59、属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E 60、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B 【61-63】
A在60℃温度下放置10天
B在25℃和相对湿度(90±5)%条件下放置10天 C在65℃温度下放置10天
D在(4500±500)lx的条件下放置10天 E在(8000±800)lx的条件下放置10天 61、属于稳定性高温试验条件的是 A 62、属于稳定性高湿试验条件的是 B 63、属于稳定性光照试验条件的是 D 【64-67】
A复凝聚法 B喷雾冻凝法 C单凝聚法 D液中干燥法 E多孔离心法
64、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相互交联且与囊心物凝聚成囊的方法是 A
65、在高分子溶液液中加入凝聚剂而凝聚成囊的方法 C 66、从乳浊液中除去分散相挥发性溶剂以制备微囊的方法是 D 67、使囊心物高速穿过囊材的液态膜进入固化浴固化成囊的方法是 E 【68-69】
A酶诱导作用 B膜动转运 C血脑屏障 D肠肝循环量 E蓄积效应
68、某些药物促进自身或其他合用药物代谢的现象属于 A 69、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药物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部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 B 【70-72】
70.表示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血液浓度—时间关系式的议程是 A 71.表示多剂量(重复)血管外给药首剂量与维持剂量关系的公式是 B 72.表示以尿中排泄物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公式是 D 三.多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答案,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73.以非均匀系构 CDE A.溶液型
B.高分子溶液型 C.乳浊型 D.混悬型 E.固体分散型
77.常使用药物水溶液,注射剂量可以超过5ml的给药途径有 AB A.静脉注射 B.脊椎腔注射 C.肌内注射 D.皮下注射 E.皮内注射
78.关于注射剂质量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DE A.无菌 B.无热原 C.无可见异物
D.渗透压与血浆相等或接近E.PH值与血液相等或接近79.需要加入抑菌的有 ABCD A.低温灭菌的注射剂 B.滤过除菌的注射剂 C.无菌操作制备的注射剂 D.多剂量装的注射剂
E.静脉给药的注射剂
80.属于半极性溶剂的有 AB A.聚乙二醇 B.丙二醇 C.脂肪油
D.二甲基亚砜 E.醋酸乙酯
83、不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有 BD A.粒子大小 B.颜色 C.晶型 D.旋光度 E.溶剂化物
84、属于药物制剂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有 ADE A.结块 B.变色 C.产气 D.潮解 E.液化
第五篇: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三、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1.适合热敏性药物粉碎的设备是(C)A.球磨机 B.万能粉碎机 C.流能磨 D.锤击式粉碎机 E.冲击式粉碎机 2.流能磨粉碎的原理是(B)A.圆球的研磨与撞击作用 B.高速弹性流体使药物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器壁之间相互碰撞作用 C.不锈钢齿的撞击与研磨作用 D.机械面的相互挤压作用 E.旋锤高速转动的撞击作用 3.工业筛的目数是指(D)A.筛孔目数/l厘米 B.筛孔目数/1厘米2 C.筛孔目数/1寸 D.筛孔目数/1英寸 E.筛孔目数/英寸2 4.当主药含量低于多少时,必须加入填充剂(A)A.100毫克 B.200毫克 C.300毫克 D.400毫克 E.500毫克 5.以下可作为片剂崩解剂的是(C)A.乙基纤维素 B.硬脂酸镁 C.羧甲基淀粉钠 D.滑石粉 E.淀粉浆
6.在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处方中(主药含量每片300毫克),干淀粉的作用为(B)A.填充剂 B.崩解剂 C.粘合剂 D.润滑剂 E.矫味剂 7.对湿、热不稳定且可压性差的药物,宜采用(E)A.湿法制粒压片 B.干法制粒压片 C.粉末直接压片 D.结晶直接压片 E.空白颗粒法 8.“轻握成团,轻压即散”是指片剂制备工艺中哪一个单元操作的标准(C)A.压片 B.粉末混合 C.制软材 D.包衣 E.包糖衣
9.下列各组辅料中,可以作为泡腾颗粒剂的发泡剂的是(E)A.聚维酮淀粉 B.碳酸氢钠硬脂酸 C.氢氧化钠枸橼酸 D.碳酸钙盐酸 E.碳酸氢钠枸橼酸钠 10.微晶纤维素为常用片剂辅料,其缩写为(D)A.CMC B.CMS C.CAP D.MCC E.HPC 11.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不适合添加的辅料为(E)A.淀粉浆 D.滑石粉 C.淀粉 D.液体石蜡 E.硬脂酸镁 12.下列宜制成软胶囊的是(C)A.O/W乳剂 B.芒硝 C.鱼肝油 D.药物稀醇溶液 13.以下属于水溶性基质的是(D)A.十八醇 B.硅酮 C.硬脂酸 D.聚乙二醇 E.甘油 14.不宜用甘油明胶作栓剂基质的药物是(C)A.洗必泰 B.甲硝唑 C.鞣酸 D.克霉唑 E.硼酸 15.栓剂在常温下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