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
【发布单位】81302 【发布文号】闽政[2001]9号 【发布日期】2001-04-05 【生效日期】2001-04-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增加离退休人员
离退休费四个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政〔2001〕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增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四个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1〕14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就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人员离退休费等三项工作,提出如下贯彻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一、具体政策
除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财政部实施方案规定的政策外,其他有关具体政策问题明确如下:
(一)机关、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的工勤人员学徒期、熟练期待遇及转正定级工资标准按附表执行。
(二)按闽人福〔1984〕119号文办理退职的人员和经批准按月领取退养费的民办教师,每人每月按70元增加退职、退养生活费。
(三)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按劳人险〔1983〕3号文规定享受100%退休费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勤人员,按在职同等级同条件人员的增资额增加退休费;其中,增加退休费低于100元的,按100元增加。
(四)副厅级及以上职务退休的、1952年底以前参加革命工作和大中小学教师中领取100%退休费的退休人员,按在职同职务同条件人员的增资额增加退休费。
(五)比照机关办法套改确定离休费的企业、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按劳人险〔1983〕3号文规定享受100%退休费的企业退休工人以及“5・12”退休干部,按机关同职务同条件人员的增资额增加离退休费;其中,增加离退休费低于100元的,按100元增加。
(六)从2001年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规定。年终奖金的发放对象是年度考核为称职(合格)及以上的人员,奖金标准为当年12月份本人的基本工资,下一年1月份兑现。基本工资,机关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津贴及警衔津贴;事业单位包括职务工资、津贴及教护龄津贴;工勤人员包括技术等级(职务、岗位)工资和津贴。
(七)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否参照上述规定执行,由各设区的市和省直主管部门决定。
二、二、经费来源
这次调整工资和增加离退休费所需经费,按现行工资和离退休费开支渠道解决。其中,行政机关和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由预算内、外资金统筹解决;财政定额或定项补助的事业单位由单位自行解决,个别确有困难的,由同级财政部门酌情补助;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参照机关事业工改的企业化管理单位,根据单位承受能力和效益情况确定,如要参照执行,所需经费由单位自行解决;对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的机关事业单位,凡在职工作人员按调整档案工资后的基数交纳养老保险费的,其离退休人员增加的离退休费由机关社保机构按规定标准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没有按增资规定缴费的,此次增加的离退休费由单位自行解决;企业离休干部、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按劳人险〔1983〕3号文规定享受100%退休费的退休工人以及“5・12”退休干部,凡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由社保机构负责支付;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由原资金渠道解决。
三、三、组织领导
这次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和增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干部职工的亲切关怀,也是继续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并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这项工作平稳进行,切实把好事办好。
(一)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发放管理的暂行规定》(闽政〔1999〕文174号),在工资政策的执行和工资发放顺序上,要保证国家出台的工资政策及时足额兑现,今后不再新欠中央出台的工资和离退休费。
(二)凡有拖欠中央出台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离退休费的市、县(区),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努力筹措资金,包括要用省、市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解决拖欠问题。其中,对2000年以来出现拖欠未补发到位的市、县(区),这次中央出台的调整工资和增加离退休费政策推迟执行,待全部补发到位后,再执行这次中央的调整工资和增加离退休费政策,具体执行时间报省人事厅、财政厅核准;对1999年前历年存在拖欠的市、县(区),须于2002年底前全部补发到位,具体由所在市、县(区)人民政府定向补发计划,并报省人事厅、财政厅备案。
(三)对于在省、市财政转移支付后仍难以按这次调整后的标准足额兑现工资和离退休费的市、县(区),要坚决取消各地自行建立的津贴、补贴,以优先保证基本工资和离退休费的发放,确保国家工资政策的落实,取消的津补贴项目要报省人事厅、财政厅备案。其他市、县(区)也要认真清理、整顿自行建立的津贴、补贴,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要求和原则,实行规范、严格、透明的地区附加津贴制度。
(四)各级人事、财政部门要抓紧对调资方案的审批和资金筹措工作,尽快将这次中央的增资政策兑现到广大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手中,具体贯彻执行情况应及时向省人事厅、财政厅反馈。
(五)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要抓紧对企业离休干部和企业“5・12”退休干部增加离退休费的发放工作,与机关、事业单位同步进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00一年四月五日
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增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四个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1〕14号)(略)
附表 机关、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的工勤人员学徒期、熟练期待遇及转正定级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
┏━━┯━━━━━━━━┯━━━━━━━━━━━━━━━━━━━━━━┓ ┃项目│ 学徒期、熟练期 │ 转正定级工资 ┃ ┃标 ├───┬────┼──────┬──────┬──────┬─┨ ┃ 准│ │待遇(机│高中肄业以下│ 大专毕业 │大学本科毕业│ ┃ ┃ │年限 │关含奖金├───┬──┼───┬──┼───┬──┤津┃ ┃工种│ │,事业含│等级 │标准│等级 │标准│等级 │标准│贴┃ ┃ │ │津贴)│ │ │ │ │ │ │ ┃ ┠──┼───┼────┼───┼──┼───┼──┼───┼──┼─┨ ┃技术│第一年│360 │初级工│280 │初级工│293 │初级工│306 │见┃
┃工人├───┼────┤一档 │ │二档 │ │三档 │ │津┃ ┃ │第二年│375 │ │ │ │ │ │ │贴┃ ┠──┼───┼────┼───┼──┼───┼──┼───┼──┤标┃ ┃普通│半年 │360 │普通工│268 │普通工│280 │普通工│292 │准┃ ┃工人│ │ │一档 │ │二档 │ │三档 │ │表┃ ┗━━┷━━━┷━━━━┷━━━┷━━┷━━━┷━━┷━━━┷━━┷━┛
注:1.中专、技术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新参加工作后,当技术工人的,第一年执行学徒第二年的工资标准,满一年后按转正定级工资标准执行;当普通工人的,均应执行半年熟练期工资标准,期满后,再按规定执行转正定级工资标准。
2.新参加工作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在技术工人岗位工作的实行一年见习期,其工资:大专按395元、本科按415年执行;满一年后改按表中转正定级标准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工资管理有关问题的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工资管理,严肃工资发放纪律,现就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规定:
一、加强人员编制计划管理,严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进口”关
加强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和计划管理,按照进人服从计划、计划服从编制的原则,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进人手续。人事、财政部门凭编制使用和增人计划卡及经费供应计划办理工资套改审批、工资统发和财政拨款等手续;对超编人员,编制、人事和财政部门一律不办理列编、增人和核发工资手续,不得纳入统发工资范围。
二、加强工资管理,严把审核发放关
1、及时办理调动人员的工资转移手续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工作,由调出单位开出工资关系转移手续,连同行政介绍信或任职文件(处级干部)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工资转移等手续。凡属财政统发工资人员,调出单位应先报市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办理工资帐户注销手续,组织、人事部门凭财政工资帐户注销通知单办理工资转移手续。对从县、市、区财政统发工资单位调至市直统发工资单位的工作人员,调入单位在办理工资手续时,须持有原单位同级财政和人事(组织)部门签具意见的工资转移证明。
到县、市、区任职的领导干部及在市直单位之间调动工作的人员,坚持工资关系随行政关系走的原则,调出单位应及时办理工资转移手续。从调动的下月起,由调入单位发放工资,并按调入单位的工资标准与单位性质套改工资与津贴福利。对个别工资关系未随行政关系及时报转的人员,财政部门根据有关任职通知,在文件下发1个月后,可先停发工资,再通知单位补办报转手续。
2、加强脱产学习人员的工资管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脱产学习,要严格按组织、人事部门关于干部教育有关规定执行。除机构改革分流学习、组织公派脱产学习以及单位工作需要公派脱产学习的人员外,其他自费脱产学习3个月以上的人员,脱产学习期间一律停发工资,所在单位应及时向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申报办理工资停发手续。凡脱产学习人员行政关系已转出的,单位应在1个月内到人事、财政部门办理工资转移、销户手续。
单位工作需要公派脱产学习1年以上的人员,应与单位签订脱产学习合同,并交纳每年不低于3000元的保证金,学习期满后应回原单位工作不少于3年。对违反合同规定的,单位应依合同约定扣除其保证金抵补财政发放的工资额,上交财政。凡有公派学习1年以上人员的单位,应自学习开始之日起1个月内,将有关批准资料、保证金收据及合同复印件报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和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备案。未及时报送有关资料的,视同自费学习处理。
3、关于辞职、辞退和停薪留职人员的工资处理
按照政策规定,机关工作人员不允许停薪留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愿辞职的,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政策规定申请停薪留职的,先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研究同意(停薪留职的须签订合同),按干部职工管理权限报批,并及时报组织、人事、财政部门核停工资。辞职人员自批准的下月起,停薪留职人员自签订合同的下月起停发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未申请辞职、停薪留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连续超过10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超过20个工作日的,聘用单位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并自合同解除的下月起停发工资。国家公务员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1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批准辞退,报组织、人事备案,自辞退批准的下月起财政部门停发工资。
4、关于借调人员的工资处理
凡属财政统发工资人员,到企业或财政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3个月以上的,由借调单位发放工资,其所属单位应及时到市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办理工资报停手续;借调到市直以外单位工作的,单位应从其借调之月起到财政部门报停工资并报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备案。借调人员回原单位工作的,由单位提出申请,经人事和财政部门核准后恢复其工资。
5、关于死亡人员的工资处理
凡财政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其所在单位应及时向组织、人事、编制、财政部门申报办理停发工资及其他有关手续(从死亡的下月起停发工资)。所在单位办理其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时,应提供死亡证明、火化证明、工资(离退休费)发放销户证明,报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办理福利待遇审批手续,再报市财政局办理经费核拨及工资销户手续。
6、关于受行政刑事处罚人员的工资处理
机关、事业单位受行政刑事处罚人员的工资问题,要严格按照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处理意见的复函》(人函〔1999〕177号)精神处理:①对取保候审、被监视居住及公安机关强制收容教育、强制戒毒的在此期间停发工资,只计发生活费;②被羁押人员,羁押期间停发工资;③对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判处管制和被劳动教养、治安拘留后仍保留公职者,均按判处缓刑的工资处理办法处理,即在缓刑执行期间,停发原工资;④对安排了临时工作的缓刑人员,按规定的比例计发生活费;⑤对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处罚的人员,在服刑期间停发工资。执法部门在向单位下发处罚通知的同时,抄送给组织、人事、财政部门。所在单位在接到处罚通知的当月内到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核批工资及其他待遇。凡属财政统发工资的人员,单位还应及时到市财政局办理停发工资或发放生活费的手续。
7、关于受党纪政纪处分人员的工资处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党纪政纪处分,涉及到工资核减的,由纪检、监察部门在下发将处分决定到所在单位的同时,抄送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市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所在单位应及时将其工资处理意见报市人事局,市人事局工资福利科根据处分决定,按《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停职审查期间工资处理意见的通知》(人发〔1999〕134号)、《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纪律处分工资问题意见的通知》(人发〔1999〕135号)文件精神办理工资核减手续,从受处分的下月起执行,并及时报财政部门予以核发。
8、长期请病假人员的工资处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病假2个月以上的(特殊病因,经批准的除外),按国务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52号)等有关文件规定处理。凡职工长期病休的,必须出具县、市以上综合性医院证明并经主管部门批准,报人事局备案,并按比例核减审批工资。凡属财政统发工资人员,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凭人事局工资福利科核减审批工资单核发工资。病愈后正式上班再按政策核准恢复其工资。
9、关于工作人员离退休后的工资处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达离退休年龄的,单位应在其到达离退休年龄的当月(副处以上干部在批准文件下发的当月内),及时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离退休手续。凡属财政统发工资人员,办理离退休手续后,应及时报市财政统发工资办(中心)办理在职工资帐户注销手续,从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下月起发放离退休费。对已到达离退休年龄而未及时办理离退休手续的,要追究单位的责任,人事部门也只凭其到达离退休时的档案年龄办理离退休手续。对已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了离退休手续而未及时报财政部门注销在职工资帐户的,财政部门可凭组织、人事部门提供的离退休审批资料办理在职工资销户手续,并从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下月起发放离退休费。
三、严格按人员所在单位及岗位性质的工资标准执行
机关、事业单位经费来源性质按机构编制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确定,如单位经费渠道性质改变的,从文件下发的下个月起,所有人员按新的编制性质相对应的工资标准来执行,单位要及时报人事部门办理工资标准套改手续,并报财政部门发放。事业单位要按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63号)的精神执行聘用岗位工资,坚持科学设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四、强化组织领导责任,严把监督检查关
1、各机关、事业单位是加强工资管理、防止“吃空饷”工作的主要责任者,必须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单位“一把手”对本单位编制、人事、工资管理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领导责任,单位人事(政工)部门负具体责任。单位要如实申报人员工资变动情况,及时办理工资异动有关手续。
2、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严禁徇私情、乱开政策口子。工资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工资政策;财政部门要严格审核;机构编制部门要严格控编;公、检、法、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及时将行政刑事处罚和党纪政纪处分人员的处理决定送达有关单位。要建立起单位及时申报,主管部门认真审核,人事部门严格审批,财政部门如实核发的工资管理机制,坚决杜绝“吃空饷”现象。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工资管理工作涉及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各单位必须严肃认真对待,严禁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组织、人事、编制、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工资执行情况和“吃空饷”情况进行检查。各级各部门要相互监督,对存在违反工资政策和“吃空饷”现象的要及时举报。要严肃工作纪律,对单位隐瞒不报或不及时报告造成违反工资政策和“吃空饷”现象发生的,经查证核实,按照有关工资政策以及《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规政策,除追缴“吃空饷”金额外,对单位或直接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编辑:smart)
第三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财政部、人民
【发布单位】81302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1]120号 【发布日期】2001-07-05 【生效日期】2001-07-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国务院办公厅
转发监察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审计署关于
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的意见的通知
(闽政办〔2001〕20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各行政事业单位、省级各金融机构:
现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审计署关于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41号)文转发给你们,同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请你们一并遵照执行。
一、一、切实加强对清理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里决定该项工作纳入“省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清理整顿预算外资金、‘小金库’工作小组”的工作范围,下设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清理整顿工作办公室为办事机构(简称省“清户办”),地点设在省财政厅,由省监察厅、财政厅、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审计厅、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各地也要参照省里的做法,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清理整顿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尽快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及时解决清理整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二、明确清理整顿的责任分工。清理银行账户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明确任务,分工负责,搞好协调配合。各级政府、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好本地区和本部门的清理整顿工作。监察、财政、审计、人民银行、以及机关事务管理机构等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又要加强合作,共同做好银行账户清理工作。
三、三、清理整顿工作的原则。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我省制定的有关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对本级及所属单位开设的所有银行账户,先清后理,实事求是地提出取消、归并或保留的意见并尽快上报省“清户办”。原则上,一个财务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只能开设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主管部门可开设一个专用存款账户,作为分配和下拨所属单位经费之用;预算外收入未完全执行“票款分离”管理方式的单位,可保留一个收入过渡专用账户,一个支出专用账户。凡法律、法规规定的和经省政府批准的,可开立特设账户。凡未按规定开设的银行账户,要一律取消;多头设立的账户,要一律归并;确需保留的账户,要如实登记上报,经批准后的由主管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严禁违反规定多头开户。
四、四、清理方式及填报要求。为了确保银行账户清理工作取得实效,做到应清不漏,我省采取单位自查自报和金融机构提供单位账户开设情况,进行双向核对的清理办法。各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及时报送清理整顿情况的详细文字材料、本部门及所属单位所有银行账户汇总的自查表(含软盘)、单位出具的保证函等有关资料。各金融机构要如实提供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账户的开设情况,并按单位级次(省级、市级、县市区级)汇总后连同软盘分别报送同级“清户办”和上级管理行。各设区的市“清户办”要报送本级及所辖县(市、区)账户清理整顿情况详细文字材料和汇总后的自查表(含软盘)。福州市的各金融机构管理行应于2001年7月16日前将省直行政事业单位的开户有关资料一式四份上报省“清户办”,省直各主管部门、各设区的市“清户办”应分别于2001年7月20日、7月25日以前将前述有关资料一式四份上报省“清户办”。
五、五、违规处罚措施。对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开设情况逾期不报、少报、漏报的,一经查出,该账户的资金按“小金库”论处,并全额没收上缴同级财政部门。对擅自开设银行账户的单位,由财政部门停拨单位预算经费和财政专户款项。对金融机构隐瞒不报的,按《 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予以处罚,并撤销漏报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注销在该金融机构已设立的财政性资金银行账户,相应取消该金融系统代理有关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清算业务的资格。对以各种名目设立的“小金库”,本着自查自报从轻,被查从严的原则,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如发现在清理整顿期间违规转移资金等问题,将予以严肃查处。监察机关、审计部门应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违规行政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1.银行账户清理自查情况登记表(略);
2.银行账户清理自查情况汇总表(略);
3.《保证函》(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七月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
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机关事业单
位工资调整
2016时事政治:机关事业单位工资6月底前调整到位月人均涨300元
2016时事政治:机关事业单位工资6月底前调整到位 月人均
涨300元
原标题:总理划定时间表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6月底前调整到位
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记者李金磊)“去年,国务院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政策,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确定落实时间表。
这意味着,在今年6月底前,近
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将得到调整。根据人社部此前透露,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为300元左右。
李克强是在12日举行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做出上述表示的。15日,李克强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全文公布。记者注意到,他在讲话中还指出:“既要坚决堵住‘偏门’,解决公务人员以权力参与分配、牟取不当利益问题,也要打开‘正门’,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何时调整?
——今年6月底前调整到位
今年1月1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同时,官方明确,配合这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也将同步调整。
随后,有媒体曝光了公务员工资制度调整的方案。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在1
月19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证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三个实施方案,一是公务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调整。这些文件已经发到各单位。
但是,至于公务员工资调整具体何时落地,此后并未有明确消息。“什么时候涨工资”也成为广大公务员群体关心的问题。
现在,这个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在5月12日召开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要求: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
随着这一时间表的明确,中国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工资,将在今年6月底得以调整。
调整多少?
——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
据了解,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是xx年工资制度改革时确立的。公务
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从xx年至本轮调整前,公务员基本工资已9年未涨。
那么本轮工资调整到底会涨多少?对于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每个月的工资条虽然会增加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缴费,但由于基本工资的上涨,最终实发工资的数字则将会变多。
在1月23日举行的2016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透露,这次调整基本工资标准,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增加的基本工资大部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的改革成本。考虑这些因素,实际增资幅度并不大。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
李忠指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基本工资实行全国统一标准,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因各地工资水平的不同存在差异,对工资收入水平较高地区的部分人
员,这次增加的工资可能不足以完全弥补个人缴费,当期收入还会有所下降。
怎么调整?
——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
在5月12日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还指出,现在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既要坚决堵住“偏门”,解决公务人员以权力参与分配、牟取不当利益问题,也要打开“正门”,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使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保障他们的合理待遇和应有的尊严。
事实上,“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是本次工资制度调整的突出特点之一。根据李忠透露,中国机关事业单位近4000万在职人员,有近800万人在乡镇工作,将通过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适当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基层公务员长期工作在一线,条件相对艰
苦,工资水平普遍相对偏低,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稳定基层工作队伍,鼓励人员向基层流动。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明确,在完善工资制度的同时,冻结规范津贴补贴工资增长,各地各部门不得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和调整津贴补贴标准。今后要通过建立基本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等措施,逐步实现基本工资在工资中占主体。
在专家看来,合理的工资结构应该是基本工资占主体、其他工资项目为补充。随着本轮工资制度的调整,“基本工资低、津贴补贴高”的不合理工资结构将得到优化,而这也有助于平息公众对公务员福利待遇高的争议。
来源:http:///?_id=bk5379
第五篇: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
忠县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
公开考试调动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空缺职位补充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拓宽机关、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渠道,更好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渝人发„2006‟44号)和《重庆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渝委办发„2008‟17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本县各类县级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忠州镇、东溪镇、复兴镇、黄金镇、新生镇(以下简称五镇)机关补充公务员,县属事业单位和五镇镇属事业单位补充专业技术人员、职员(含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以及前述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工勤人员,适用本办法。国家政策性安置人员、由上级任命和聘任的领导干部、涉密等特殊岗位人员、公务员流动到企事业和事业单位流动到企业人员、急需引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及紧缺专业人才、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不适用本办法(以下简称公开考调)。
第三条公开考调坚持德才兼备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四条公开考调在编制限额内,根据空缺职位(岗位)的任职条件及要求,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第五条公开考调工作由县人事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和管理。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具体负责实施,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协助配合。
第六条公开考调工作人员,原则上每半年组织一次,上半年在5月至-1-
6月开展,下半年在10月至11月开展。特殊情况可适时开展。
第二章考调范围、条件及程序
第七条本《办法》第二条所列空缺职位(岗位)补充调入工作人员,原则上面向本县同类性质单位、同类经费渠道、同类个人身份的在职职工中公开考试选调,凡符合条件者均可报名考试,每次只能报考1个职位。
第八条参考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考调职位(岗位)相同的职工身份和经费供给渠道;
(二)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时间满3年及以上。由政府委托为乡镇基层单位定向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到定向单位工作服务年限满5年;
(三)近2年考核均在称职(合格)等次及以上;
(四)具有考调职位(岗位)所要求的年龄、文化程度和专业或职(执)业资格及技能条件;
(五)具有考调职位(岗位)所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考调职位(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
(一)报考者当年连续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未经批准逾期不归超过10个工作日的;截止报考时1年内,累计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未经批准逾期不归超过20个工作日的;
(二)经单位同意外出考察、进修、离职学习期满,未按时回单位上班的;
(三)因贪污、盗窃、行贿、受贿、吸毒、赌博、参与色情活动、营私舞弊、弄虚作假欺骗组织,以及犯有其他严重错误,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又不宜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者刑事处罚的;
(四)正在党纪、政纪处分期间;正在接受纪律或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近5年受过刑事处罚的;
(五)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执行公务回避的。
第十条公开考调工作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考调计划;
(二)发布考调信息;
(三)报名及资格审查;
(四)考试、考核;
(五)公示考试、考核结果;
(六)公示后无异议的,提请县人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拟调动人员;
(七)根据人事领导小组研究确定的拟调动人选,分别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书面通知到拟调入单位试用;
(八)试用期满由用人单位考核并提供考核结果,提请县人事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报送调动审批材料,分别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发文调动,办理工作移交和相关转移手续。
第三章考调计划、信息发布与资格审查
第十一条编制考调计划。县级部门和县直属事业单位由用人单位负责编制,县级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和乡镇属事业单位由主管部门负责编制。考调计划报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计划内容包括:县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人员编制数、空缺职位(岗位)数、考调补充的职位(岗位)数。
第十二条发布考调信息。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根据用人部门、单位提供的考调数量和条件,于报名前15个工作日在忠县政务网和《忠州报》上发布。
考调信息包括:用人单位名称、性质、考调的职位(岗位)、身份及人数等;报考条件;考试、考核的时间(时限)、内容、范围;报名时间、地点、方法及需交验的证件;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十三条报名和资格审查。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和考调部门共同负责,报名时必须严格审查报名资格、条件和需交验的证件原件及其复印件。需要做身体目测的,要认真、准确地做好目测和记录。
对符合报考资格和条件的人员,不得拒绝其报名参加考试。
报名结束后,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按报考职位分类随机编排准考证
号,并填写、通知参加考试人员签领《准考证》。
第十四条报考比例要求。考调计划数与实际报名合格人数必须达到1:3的比例方能开考,如未达到比例,相应递减考调计划人数或取消考调计划。
第四章笔试、面试与考核
第十五条笔试主要测试报考人员必需掌握的综合知识和与报考职位(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面试主要测试报考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考核主要是考察报考人员近2年的德、能、勤、绩、廉表现。
第十六条笔试。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每科分值满分为100分。公务员职位和参照公务员管理职位公共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及其配套的相关知识,专业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特殊职位加试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职员岗位公共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专业科目为《管理基础知识》;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公共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专业科目为本专业(行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勤人员岗位公共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的部分内容,专业科目为本岗位的基础知识和工作技能。
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均实行闭卷考试,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共同组织实施。考试内容原则上按重庆市人事考试中心制定的考试大纲范围执行。考试的命题、制卷、阅卷等工作,按照县人事工作领导小组决定的方案进行。
第十七条面试。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会同用人部门、单位组织。面试根据实际需要可采取答辩、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参加面试人员按实际考调人数1:2的比例,从笔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确定。面试分值为100分,面试成绩当场公布。面试成绩未达到60分者,不得确定为拟调人选。
第十八条公示。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将笔试、面试和总成绩,在忠县政务网和《忠州报》公示。
第十九条考核。根据考调人数按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等额确定考核对
象。由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分别到原工作单位进行资格复审,考核了解思想政治表现及廉洁自律等情况,到纪检监察、公安司法部门了解是否有党纪政纪处分、刑事治安案件处罚情况。考核结果为“合格”、“不合格”。
第五章试用
第二十条根据考试、考核结果,由县人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拟调动人选,并在忠县政务网、《忠州报》上公示7天。
第二十一条对公示无异议的,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分别对拟调动人选向所在单位发借用通知,借用期即试用期,试用期为一年。
第二十二条 拟调人选试用期间,由试用单位进行管理,并负责对其德、能、勤、绩、廉的综合表现严格考核,试用期满后分别向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报送试用期间的综合表现及试用合格或不合格的书面考察报告。
第六章调动
第二十三条试用期满,对试用合格的,由试用所在单位写出鉴定报告,分别报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然后提请县人事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对试用合格,经研究同意调动的即发调动通知;对试用不合格的,分别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书面通知试用人员回原单位工作。
第七章纪律与监督
第二十四条报考者不得报考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关系的单位。
组织考试、考核工作的工作人员与报考人员之间有上述亲属关系或者因其他原因可能影响考试、考核公正的,也应当回避。
第二十五条 考调工作坚持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的监督。县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公开考调工作的监督。
第二十六条严肃考调工作纪律。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严肃处理。
(一)报考人员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报考资格的;
(二)报考人员在考试、考核过程中有舞弊行为的;
(三)报考人员所在单位负责人不据实介绍表现情况或者伪造有关档案材料的;
(四)工作人员在报名时不严格审查报名者必备的相关证件和报考资格,擅自放宽条件的;
(五)工作人员指使、纵容他人舞弊,或在考试、考核过程中参与舞弊,甚至故意泄露试题的;以及在考试、考核工作中违反相关规定,影响考试、考核公平、公正,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六)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
第二十七条对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骗取考试或者违反公开考调纪律报考的人员,视情节轻重取消考试资格,宣布考试成绩无效,对已参加试用或者已调动的,一经查实,予以清退回原单位,并在忠县政务网予以曝光,直至给予纪律处分。
第二十八条对在报名和考试、考核工作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违反考调工作纪律的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调离原工作岗位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二十九条报考人员及工作人员在考调工作中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条公开考调工作的考务经费,按照以支定收的原则,由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个人支付,在资格审查合格领取《准考证》时交清。收费标准报县物价部门审批后执行。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