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校举办初三毕业生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平和心态 轻装上阵 —— 我校举办初三毕业生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时光飞逝,中考已近在眼前,初三毕业班学生们已进入关键的冲刺阶段。为帮助初三学生备战中考,释放压力,提升临场应试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取得优异成绩,6月12日上午,我校为全体初三学生和家长举办了“平和心态,轻装上阵”考前心理辅导讲座。全体初三毕业生、部分家长及领导老师聆听了讲座。
本次讲座有幸邀请了吉林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聘请的督导专家、国家级专业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吉林市校外教育指导中心李德水老师。
讲座中,李德水老师以其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及丰富的咨询经验为同学们分析了中考前可能会出现的烦躁和焦虑,细致地剖析了其成因,用幽默的语言、丰富的案例,教会了孩子们一些应考妙招和考前心理调适方法。
主会场内,学生们在积极交流互动,整个讲座气氛活跃而融洽。
家长们在专心聆听,会心体会。
主会场外,初三各班学生都在班级分会场认真听讲。初三五班分会场。
咨询阶段,学生们在认真聆听指导。
马校长做总结,希望同学们认真地将在讲座中学习到的方法和技巧学以致用,让自己的潜能在最后的备战日子里发挥到极致。
此次讲座,一方面帮助学生排解了备考的紧张心理,给那些为中考深感担忧的学生提供制胜的策略,增添前进的动力,以轻松愉快、奋发向上的姿态去迎接中考;另一方面也将提升我校领导和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认识,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第二篇: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国家心理咨询师
江骏
如何调整考前心态
套用一下压强公式:P=F/S,就是说承受心理压力的强度等于所受压力大小与自身排解压力的经验或渠道多少的比值。
减少压力的一般方法:
1、不计较(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2、学会放弃
3、放慢生活节奏
4、懂得找人倾诉
5、听听轻音乐
6、大笑或大哭
7、„„ 高考(或中考)是考生智力(知识和技巧)、毅力(心态)和体力(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的较量。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激烈)——手心出汗、心跳加快、头晕头痛、脸色苍白(怯场)进场一片空白,出场什么都知道——影响真实水平发挥
据心理学家测试,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情绪,只是程度不同。
一、正视自己的实际水平,降低心理预期目标
压力来源于自己对自己期望过高,他人对自己期望过高。
老子《道德经》33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高考表现有三种:
1、超常
2、正常
3、失常(田忌赛马)
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站,只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考好高考也只是人生的一个短期目标。
希望越大往往失望越大。(动机与效果成倒U字形关系)
不要过分考虑我将要上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专业这些问题,活在当下就好。
二、进行自我质辩,端正考前心态
1、我为什么过度紧张?有必要吗?
2、即使考得不好,我以后就毫无作为吗?我不可以复读吗?
3、你事前的态度决定了你行为的结果。正确看待高考,尽心尽力就行。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改变不了他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心态。
三、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养成正常的学习规律
1、确保充足睡眠,注重睡眠质量。改变错误认知(睡不着考不好),构建积极心理暗示(偶尔失眠不影响考试,睡5、6个小时就行了),创造有利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洗热水澡、泡脚、喝点醋等)。大愚之举:睡不着就去跑步,跑累了就好睡了。睡不着就干脆看书、做题,时间别浪费了。吃点安眠药好睡些。
2、也不要走极端,考前大睡(或大醉)、登山游玩、专调心态将适得其反。
3、考前一周早睡早起,调整生物钟与高考同步。
4、一切不要标新立异,正常、平常、自然最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四、注意饮食、适度锻炼、调控情绪
1、注意饮食卫生,注重食物品质(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
2、不要过度运动,更加注重静养。(听听轻音乐、看看轻喜剧、聊聊童年趣事)
3、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培养积极情绪,增强思维能力。
五、保持适度焦虑,周全安排一切
1、焦虑程度与考试成绩呈倒U形关系。
2、遵循遗忘曲线,及时复习、择要复习。
3、整装(准考证、身份证、文具用品、水杯、手表等)待发(吃早吃好、考前20分钟适时到校)
考场实战技巧
1、考前肢体运动,增加兴奋感。
2、谈点或想点与考试无关的高兴事。
3、进场后按揉两侧太阳穴,轻重缓急要适度。
4、轻闭双眼做做深呼吸。(绵长)
5、凝视考场一个点1分钟,缩小视野、集中注意力。
6、答题先易后难,允许蒙的题目绝对不要空在那里。(大愚之举:看到不会的就PASS。先攻高分数题。先做作文吧。)
7、还紧张那就“洗洗脸”、挠挠头、叹叹气。
8、考完一场过一场,考后不谈试题难易与对错。
考前焦虑测试
下面是十二道心理测试题,主要是测试一下你考前焦虑程度。
答题说明:“从来没有”测试题中提及的情况,得一分,“偶尔有”得两分,“经常有”得三分,“总是有”得四分。
1、考试之前,我总是担心考不好;
2、对考试已有充分准备,但我还是非常紧张;
3、考试时,我总是很自信并且感到非常轻松;
4、在重大考试中,我紧张得连肠胃也不舒服了;
5、遇到重大考试时,我就会发呆发愣;
6、考试时,我总会想是否能拿到高分;
7、开始发卷时,我就非常紧张;
8、中考、大考、月考时,我总感觉心跳加快、心里发慌;
9、在考试中,我老是想着考不好的后果;
10、考试中我很紧张,连平时会做的题目也忘记了;
11、考不好的想法老是干扰我无法集中思想答题;
12、考完试后,天天想着我的得分是多少。
得分解释: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得分情况分析一下,总分在21分以下都正常,22分—35分轻度焦虑,36分以上请找心理老师咨询。(2012年5月15日)
第三篇:初三学生考前心理辅导讲座方案
初三学生考前心理辅导讲座活动方案
为了让初三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面对中考,我校政教处特请国家二级咨询师、学校专职心理教师石明老师为我校初三年级全体学生做考前心理辅导讲座。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主题:良好心态,伴你阳光应考
二、时间:2016年4月3日(周三)16:05—17:05 ;
三、地点:阶梯教室一层;
四、与会人员: 初三年级全体学生、班主任、年级组长;
五、组织部门:政教处;新闻稿: 吕翠;摄影:韩建群;
六、主持人:政教主任李秀芹;
七、主讲人:心海导航站石明老师;
八、活动要求:
1.要求学生携带笔本按时参会,每班各20名学生带凳子参加; 2.请同学们按秩序上下楼,同时进行防拥挤、防踩踏安全演练; 3.请同学们认真做好笔记,并填写考试焦虑量表; 4.要求各班心理领航员、安全员带袖标参加。
政教处 2016年4月13日
第四篇:对初三学生做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对初三学生做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为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使初三学生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参加中考,日前,针对初三学生目前的学习和心理现状,渌洋中学由心理健康教师担任辅导教师,从考前焦虑心理、考试怯场心理、考后心理等方面,对全体初三学生做了一次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针对初三学生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辅导教师指出:焦虑不但不会使自己尽快缩短与同学的差距,还有可能因为情绪干扰而影响复习的效果。为克服焦虑心理,辅导教师提出:
第一,不要与任何人比较,首先自己跟自己比,关键在于自己是不是得到进步。每一次考试失利之后都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郁闷、烦躁。这种状态至少损失一周的安静复习时间,对复习讲无疑是雪上加霜。中考前的每一次考试都是进步的机会,发现问题,改善复习策略,提高成绩才是根本。
第二,理智地面对自己的实际水平,订立科学的目标。目标的订立不仅使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更要起到帮助我们坚强信心的作用。建立自信心:就是说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毅力。考生在受到挫折后可以通过自我鼓励、自我鞭策的方式来使自己重新鼓起勇气,这其实也是建立信心的一种。
在考前心理辅导中,有学生提出,在这一段时间里的学习很用功,平时小测试成绩还可以,为什么在“一模”、“二模”中成绩却不好? 辅导教师指出:中考是学生人生选择的重要关口,到这个阶段都可能有些波动,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素质好的学生还能一如既往地复习、考试,承受不住压力的学生,就可能影响到复习的心态,在正规考试如“一模”、“二模”或中考中,考试的状态会受到影响,影响到正常水平的发挥,进而影响到成绩。对于这一点,首先学生自己要树立信心,要锻炼自己承受压力的能力,现在离中考还有一段时间,姑且先不去想“一模”、“二模”的成绩,每天只想那些现在必须完成的复习任务,问一问自己现在是否努力了,复习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先把现在的路走好。
对成绩不是太好的学生,一不能盲目自信,二更不能自卑。
辅导教师同时指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复习方法的科学性是复习效果的关键。如何有效利用复习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成绩呢? 首先,要紧跟老师的节拍。只有跟着老师,你才能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每一次测试成绩,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相对成绩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在班级、年级中的位置。
其次,每天对老师上课讲的专题,要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自己的掌握了多少,老师分析试卷时,一定要认真对待,对自己不会的题目或做错的题目,都要认真做一遍,那印象才深刻,课上抄老师的答案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再次,归纳是飞跃的基础。要想收获自己的成果,就一定要善于归纳,如果仅做题是无法实现质的飞跃的。题目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善于归纳和总结,如果你能归纳出题目的不同类别,题目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就没有畏惧感了。
通过考前心理辅导,初三学生对今年的中考充满了信心。
第五篇: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调整心态,轻松迎考
——干驿初中6月中考心理辅导讲座
同学们:
中考就要来了,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大声告诉老师吧,中考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回答的好,看来同学们的确准备得很充分了。而且也乐观自信,非常好。)(回答的声音很小。如果我要是在你们读七年级或八年级的时候问你们一句,明天期中考试,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一定会听到特别响亮的声音:准备好了。因为我现在就在教七年级的学生,只要问他们准备好了没有,他们总会大声地告诉我准备好了。)
为什么今天,有很多同学不能大声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因为面对中考这么大型的考试,大多数同学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波动:可能有的同学这几天越想多学却已经学不进去了;或者经常为失眠、食欲不振而烦恼;心理总是担心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怕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怕自己的功夫没用到;总之心情越来越烦躁、成绩无缘无故下降、人际关系也不像以前那么好了。
这些考前心理失衡的表现,表明你对中考的高度重视而且因为太重视而引起了过高的焦虑。当然也是所有的同学都这样,我们在座的各位毕业生可能存在这样的几种心态:
第一,很轻松,无所谓,没有把考试当回事情,因为没有学习上的压力,这样的学生要么过于自信,要么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这会使他们进入不了考试状态,考试时兴奋不起来,激发不起考试的劲头,往往考不出实际水平来,就像运动员参加百米竞赛一样,跑前不紧张,无所谓,跑起来也没有劲头。
第二种心态,对考试有点紧张,虽有点压力但能转化为动力,这会促使他们努力备战加强复习,他们对自己有信心,有合理的学习目标,能为考试全力以赴,复习效率也比较高。
第三种心态:这也是较多学生的学习、复习状态,尤其是在高手如云的班级。学生很担忧、紧张考试,弄得自己情绪很不好,整天郁郁寡欢的。
有学生曾对我说:“老师,我非常努力的学习,我很希望能考好,如果这次失败了,我觉得我完了。”“老师,我很想努力复习把考试考好些,可我发现我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掌握,现在离考试又不远了,拿起书本我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老师,语文试卷上要是出现了XX题目我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回答呢?”还有些学生对自己要求严格,不容许自己有一点浪费的时间,有时候出去玩玩了,跟同学聊天了,过后就自责起来,觉得自己没有把握住学习时间。或者在玩在聊天的时候还想着学习的事情。大脑里大部分时间都装着课本上的东西。这些都是中考前内心焦虑的表现。
一、考前心态与考试成绩的关系
心理学有一个很出名的定律,叫耶克斯—多得森定律。它很科学的反映了这样一种现象:如果人完全缺乏紧张、毫无压力,会导致没有学习动力,这是不利于学习的;而过度的焦虑紧张又会导致学习的失败。对考试而言,如果带着适度的紧张应考,会激发人身体的应激水平,激起人的挑战精神,这将有利于考生超水平地发挥。考前适度紧张是好事。考前的适度紧张有相当多的好处。首先,适度的紧张能使我们保持学习的警觉性,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它使我们具有一种明确的考试意识,我们会因此而珍惜每一分钟,提高学习效率。紧张还能提示我们面临的考试目标,使我们知道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进行安排。
其次,适度紧张会调动身体的能量,使我们以充沛的精力完成学习任务。在紧张的时候,人的精力和体力比平时要强。在非常时刻,有些人会使出平时难以想象的力量完成任务。
最后,适度紧张还有助于保持大脑足够的兴奋性。平时,我们在学习中难免会有抑制的时候,容易疲倦。但在紧张的时候,就会兴奋,因而促进大脑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在考试中,我们一般不会感到抑制,即便在两个考试之间的休息中,大脑也处于兴奋状态。就是说,正是适度紧张使我们的大脑保持了大考必要的兴奋状态。
如此说来,当我们有些紧张时,我们还需要为此不安吗?我们还会想方设法让自己一定要绝对地平静下来吗?我们还会让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紧张焦虑的这种情绪上吗?不不,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大家都这样,表现不同而已,它还有些益处呢,是我的朋友不是我的敌人!
但紧张过头与不足都是一样有害的。因此我们要学会识别过了头的紧张,及时地做好心理调整,从而把这种焦虑、紧张控制在我们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达到超水平发挥的最佳效果。
二、考前的心理状态及调试方法。
理论上讲我们都应该而且能够将自己的情绪控制在最佳状态以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好,而事实上是很多同学还是会因情绪的干扰而在重要的考试中发挥失常。一个人的表现=潜能-干扰。一个人的表现不佳,并不是他没有这个潜能,而是因为有干扰存在,从而降低了他的表现。干扰时刻存在,因为人类有思想,时刻在思考。表面看,干扰是来自外界,实际上,所有的干扰都是来自内心,来自人们对于外界的看法和态度,来自于心里的恐惧、担心等念头——正所谓我是一切的根源。
一个人不敢上台演讲,不是因为他不具备演讲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讲,演讲就是说话。只是他在担心和恐惧,担心讲不好被人笑话,担心出丑……这些干扰最终成为了他不能上台的“元凶”。而我们对考试的过于担忧就是让我们考试发挥失常的一种重大干扰。
考试前和考试中我们所面临的干扰主要有以下这样一些:
(一)对考试失败的过分担忧
有些考生总是在考试之前就一直对并不存在的考试结果忧心忡忡。“万一考砸了怎么办?”“如果这次考砸了,家里会……同学会……”等等一类的想法总是困扰着考生,使其难于集中注意力,难于入眠,记忆力衰退。
这些夸大了考试重要性的想法和考生自己想象的“严重后果”不仅使其无法好好复习迎考,同时加重了考生对考试的焦虑。
对策:适当调低对考试的期望值。过高的期望值和过低的自信相互作用,才产生重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对考试的过度焦虑。中考跟平时大小的考试并没什么两样,反倒较为科学、客观和公正。一般来说,只要准备充分,考出好成绩是没有问题的,完全没有必要将其神圣化而整日忧心忡忡。你可以这样问自己:我的命运完全取决于这次考试吗?中考万一落榜就永远失去求学的机会了吗? 就算真的名落孙山并且不再中考,我就不会有所作为了吗? 要确立这样的思想:“考上最好、考不上仍有出路”,通过这样的理性思索与回答会使你思路变宽,紧张变缓,心态变得轻松自然。
(二)考试前焦虑
心理学家调查发现,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其实面对考试并不是就我一个人紧张,别人都那么轻松应对。其实只要是正常的人正常的心态,那么面对大型的、对其有着相当影响的考试时都必然会紧张的。对策1:如果是以往考试失利造成的“心有余悸”,那就把这次考试的结局预计得更惨一点。当你把最差的结局接受下来时,紧张往往有趋于松缓。
心理学上对心理上出现问题的人有一种治疗方法,叫做冲击疗法。这种疗法也许会对我们克服心理障碍有点帮助。如果你总是担心考试失败,你可以这样给自己进行冲击疗法:你一个人在一个空旷的屋子里,自己想像着自己考试考砸了。接下来你的老师、你的同学、你的父母、你的亲戚朋友、你的邻居,他们陆续地来到你的身边,想想他们怎样的指责你、数落你,对你失望透顶,你伤心至极。这时候你的身心交瘁,你彻底的崩溃了。然后他们一个个慢慢的从你眼前消失,你慢慢的整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对自己说: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一切都还将继续,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我还将继续我的生活,我会面对崭新的生活。对策2:把考试焦虑“合理化”,即承认重大考试引起焦虑是必然的,带着焦虑一样会赢得考试。
对策3:把考试焦虑“普遍化”。如果你认为焦虑之感是你的“专利”,那么这个“专利”就会把焦虑“加工”成恐惧。如果你确信千万名考生都像自己这么紧张,你会获得一种意外的“天塌大家顶”效应——既然如此,反而放松。
对策4: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约几名与你心态类同的学生,经常模拟中考情境。这种模拟次数多了会使你对考试气氛产生一种“习以为常”心态,真的面临考场也就不会被紧张吓得太紧张。
在考前也可以自己一个人在心里模拟中考的情形:首先,想像到我来到的考场——干驿高中,我的考室就在第二楼的东边第三个教室,我提前十五分钟走进了考场,走进考场时我听到了广播在播送考场纪律,走在我前面的是一个女生,她穿着红色的短袖,穿着白色的鞋子。我快步地走到她的前面去了。我快速地来到我的考室,找到我的座位。我的座位靠着窗„„我慢慢地拿出文具盒、准备考证,我把钢笔、铅笔拿出来,我又拿出垫写板。监考老师走进了教室,这是个个头高大而又有些威严的男老师,但他态度很和蔼。他慢慢地分发试卷,他教我们填写试卷上的考号、姓名等。我打开试卷,仔细看题。然后铃声响了,我开始答题,一切都是那么从容,顺利。(根据情况你还可以把这个过程想像得更加细腻,越细腻越好。)还有些同学在考前的学习过程中总是喜欢跟着别人的脚步走,一方面担心自己被落在后面,一方面又怕别人的突破方法自己不知道,于是他们总喜欢知道别人现在在做什么、怎么学的、学到哪里了。
当他们看到别人在早早地把一套模拟卷做完后,他们也会放下手头还未复习完的书而去匆匆地把卷子也做了。这样的结果是往往是书未看仔细,卷子也未做好。
其实别人怎么做那是他的事,自己的事有自己的特点。也许你的学习速度是慢一些,但这是你的特点,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你也完全可以做得很好。既然可以做得很好,慢一点又有何妨呢?现在的青少年不都在喜欢自己的个性吗,你为什么不能容忍自己的个性呢?
我们应该看一些后来成功的人,当初的学习方法在别人看来也许像蜗牛一样在爬,但它们持之以恒。因为他们相信这是适合他们自己的方法——鹰有鹰的速度,但不一定每一只鹰都会抓获猎物:蜗牛有蜗牛的速度,但它凭此已在地球上生活了数十万年。因此你要相信自己的方法、自己的特点,也要放开心怀去容忍它。这样你对自己的自信心会增强很多。明白每个人的学习风格不一样,不要盲目与他人比较,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最重要。
(三)中考临近,有的学生会出现“学习停滞”的状态。
有两种原因可以导致这种“滞学”状况。一是过度复习致使大脑过度疲劳,无法吸收新信息。第二个原因是眼睛盯着书本,心中想着结局。对中考结果的过度担心使盯着书本的眼睛无法投入地读进去,不过是“盯着”而已。
对策1:科学用脑注重效率,睡眠充足,劳逸结合。考生在复习时要集中精力,注重效率,讲究方法,在大脑疲劳时要及时休息、及时调整,每次学习不超过5 0分钟,要保持休息l 0分钟,当然,这里的休息不仅是趴在桌子上“静修”,而是多采取室外体育活动的方式进行“积极休息”。运动是很好的减压方式。对策2:对结果不过分牵挂,那么被这种牵挂所分散的精力就会转化为你的学习效率。我们倒是可以听听轻音乐、和朋友家人聊聊天,或者干脆自己大声的唱上几句,以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
对策3:饮食清淡、营养丰富。考前身体消耗比较大,合理的饮食可以及时补充体能消耗,提高大脑的学习效率。绝对不要饮含有添加合成色素的饮料,因为合成色素会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情绪容易焦虑的同学忌饮咖啡、浓茶、可乐等易引起精神兴奋的饮品。
(四)考场上焦虑怎么办?
暗示,要建立正确的信念——我自信、我冷静、我细心、我成功。对策1:同时要学会放松,进行简单的放松训练: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慢慢呼气、吸气,同时放松全身肌肉。持续做3—5分钟的练习,也能缓解紧张情绪。
如果手发抖,就把手放在双腿下压着,这样手就不会发抖了,并对自己说,我自信,我冷静,我细心,我成功。
对策2:一分钟自我暗示。即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能激励自己,使自己能心情平静和增强信心的话,在心中默念3至5遍。比如:“我已平静下来,我能够考好”、“我有信心,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我现在的情绪很好,今天我学了很多东西,真令人高兴”、“我这门学科学得很好”等等。
考试前保持良好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感觉刚好考试这段时间到了自己情绪的低潮期,你就得多做点功课,这里的功课不是做题目,而是调节心绪的功课。尽量保持充足的睡眠;选择合适的时间做点运动,哪怕是回家时跑跑步也好,也可以打打球放松一下;做做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找人说说话,也可以是发泄性的话,说不出口用笔写写也行;多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照镜术”。就是利用照镜子来调节情绪的技术。当情绪抑郁时,可以多照镜子,对着镜子里面的“我”说话。如每天早晨起床后,照着镜子对自己说笑一笑,笑一笑。结果会真的笑起来,也可以说:
“我感到情绪稳定。” “我感到心情愉快” “我今天比昨天好多了”“只要我愿意,我随时都可以选择快乐,我的一切会越来越好”。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情绪管理的游戏,善于管理情绪的人就比较容易取得成功!
我们刚刚讲到也有对考试放松的,好像没把它当回事的。那是因为没有找到学习动力,对学习本身就是抱无所谓的态度,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你们对高中生活不向往,可能是因为家人为你们选择了另一条路,削弱了你们对学习的追求;也可能是因为自己自己长期以往失败的打击过多而磨灭了自己的斗志;还可能沉迷于某些事物而让自己的注意力分散,剥夺了自己的学习时间。面对中考我们不能以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来回避,而应该调整好心态,做好迎接中考的准备。过去了的失败、懊恼都让他过去,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眼下的中考,相信你们一定会收获到很多的。不仅仅是考试成绩,还有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人生体验。
最后祝同学们在迎接中考的日子每天都有好情,每天都大收获,每天都自信心,每天都有踏实感。学得有趣,学得有序,学得有效。快乐自信地走进考场,认真谨慎地做好考卷,顺利满意地等待考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