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众创时代——第三篇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笔记:
《众创时代》第三篇——变革与机会 11月6日
本书第10章讲到了如何帮助传统企业转型的问题,这一章节我认为是经过了前面9章内容的引导、解读C2C模式后,对现今传统企业最有价值的行动指导。
文中首先提到了目前企业存在的病症包括了一下三点:
1、认知缺陷,到职战略管失控。——企业管理者战略视野问题
2、方法缺陷,导致经营观混乱。——企业的经营组织能力
3、资源混乱,导致资源观落伍。——企业组织利用资源的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书中提到了“占位效应、网络效应、锁定效应”的三步转变战略。
第一步:占位效应——找到捅破天的那根针
对于我们珠宝事业部即将深入探讨的商业模式来说,这个可能是我们需要着重思考的首要问题。我们的客户痛点需求在哪里?或者说我们要以怎样的产品或服务去捅破行业需求的切入点,而这样的产品及服务恰恰使我们有足够自身优势的。第二步:网络效应——确定裂变空间
解决了切入点的问题,我们就要解决成功复制模式的问题。如何从一种产品或服务裂变发展成为几何式增长。书中讲到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就是“潜伏期打保龄球”。将用户细分、布阵为保龄球形状,然后从一个最恰当的入口,像打保龄球一样,准确有力的打入一球,引起连锁反应,市场堡垒不攻自破。另外提到的就是社交社群的引爆。第三步,锁定效应——构筑3T高门槛
所谓的3T是指:客户交互技术、信息技术、数据技术
通过这三个技术平台的提升,可以将一种商业逻辑转化为向外的“高阶门槛”。所以我在前两次读书笔记里也提到了,未来的竞争一定是技术导向的这样观点,再次得到了强调。
所以一个好的商业模式的确立或转型,起源于对的产品、或服务,因为可以解决某个领域的真实痛点;爆发于对成功经验的科学复制和社群化推广;最后通过技术手段的提升得到巩固。
第二篇:众创时代读后感(改)
众创时代读后感
想不到这本书现在还是这样的热销,当当网、京东网上有地区缺货的时候,怎样才能尽快能拜读到这本书呢,忽然想起了歌德书店,沈阳第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于是打个电话问了一下,还好真有一本。于是,立马杀到书店,这本书就归我了。
闻着新书的墨香,一股脑的先浏览了一遍,然后就开始细细的读。印在脑子里的就是“双创”、“互联网”和“2”这些东西了。
目前,机床集团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引导下,集团公司搭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顺风车,结合企业实际,吹响“大众创新,全员创效”的企业“双创”战略集结号,并把此作为引领企业度危求进、逆势作为的最强引擎,并通过此次改革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示范。
做为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如果我们不从战略高度认识“双创”的重要性,不从理论层面去丰富对“双创”活动的认识,我们势必会落伍于这个时代,甚至被时代所抛弃。这就是“势”,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如果不懂“双创”、不在内涵上把握“双创”的目的、意义、方向,将来的我们怎么开展有的放矢的安全环保工作?
书里面有段话我非常赞同。说:C2C商业生态圈模式让我们可以预见,人类历史上商业高速发展的300年来,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时刻即将到来,新竞争格局正在颠覆商业世界长期遵循的大企业、中型企业、个体户的旧有竞争格局和游戏规则。个人,无论是精英还是普通员工;企业,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作坊,同样都面临崛起或者沉沦的命运挑战。传统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创业者又如何成功开创新道路?这些都需要我们来认真思考和回答。
在几遍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书中的那些典型案例,结合自己所在单位以及职能,对吴教授书中的新观念、新思维、新论点等,也有了逐步的理解和认识。觉得我们的工作在互联网+和双创方面也是有题材可做。
一、双创方面(1)污水治理
公司三个园区的污水处理目前担负着处置各自厂区生产生活废水的职能,而且具备处置废乳液的资质,但仅限于本厂区产生的废乳化液。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将这个功能进一步升级申请危险废物处置资质,这样不但可以处置我们自己单位产生的废乳化液,而且可以面向社会服务,有偿处置周边企业的废乳化液,因为在沈阳地区能够处置废乳化液的企业寥寥无几,在环境保护越管越严的今天,这个项目潜在巨大的商机。
(2)环境检测工作
这个项目包含职业卫生和环境保护两部分内容:计量理化和安全环保部本身配置了气相色谱、直读光谱、金相分析等大型分析计量仪器和专业的计量检验人员,可以申请检测检验资质,开展职业卫生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检测工作。
这两项检测工作公司本身有需求,如果资质齐备,不但满足自身需要,而且可以开展有偿社会化服务工作。做为出身企业的检测机构,在为同行业开展检测服务,我们更有接地气的优势。
(3)组建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公司目前开展过ISO14001环境OHSAS职业健康安全双体系认证、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清洁生产审核等达标认证工作。培养了一批专业领域的技术型人才,如果能都对这些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可以组建一个针对安全、环境方面的专家团队,对外开展有偿的技术咨询服务。
二、互联网
1、应用“互联网+”建立新的安全环保体系
目前,在安全环保管理存在履行职责手段有限、管理设备不足以及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流动快、素质参差不齐,客观上影响安全环保工作的落实。仅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安全环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亟待探索和创新适合当前安全环保管理的新模式。
理顺安全环保工作的职能和流程,利用“互联网+”建设安环信息系统平台+APP打造全新的安全环保管理模式。可以包括企业管理、健康监护、员工培训、设备(职业病防护设施、环境保护设备设施)、环境检测、危险源排查等板块。
以员工培训为例,可以让职工通过手机app的进行考试答题、观看讲课视频、阅读专业知识、操作规程等方式改变以前答卷、讲课培训的组织方式,不但提高培训率,而且减少纸张、办公地点、教师资源的浪费。
危险源排查能够让职工通过随手拍的方式参与到危险源的排查过程中,能够真正让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环保工作中来,不但有助于消除安全环保监管盲区,而且及时的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另外由于有了大数据的收集,使公司更能掌握当前的安全生产状况,更加针对性的进行安全环保管理工作,降低企业的风险系数,促进公司生产的顺利进行。
公司喷涂厂房喷漆间(线)实现共享作业。目前公司涂装厂房分布在数控产业园、功能部件园、重大型数控机床产业园内。
众创时代,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不管你是否愿意,这个以十倍速冲刺的时代已经呼啸而来,生活在这个时代你必须调整心态应对挑战。作为公司的一员,尤其是安全环保战
线的一名士兵,更应该对此进行深入学习、认真思考、积极实践。如何在“互联网”“双创”的时代背景下创新的开展安全环保工作,是我们继续探索的课题。
第三篇:邓小平时代读书心得
读《邓小平时代》一书心得体会
傅高义教授所著的《邓小平时代》一书,运用丰富的史料和真实的历史事件,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作了全景式的描述。通过对《邓小平时代》一书的习读,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了一代伟人不平凡的一生,我认为其间最值得我学习的是:邓小平同志对党坚定的信仰、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的热爱和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他对党有着坚定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我们每个共产党人应当坚守的政治灵魂。像毛泽东和周恩来一样,邓小平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的坚定立场,在他“三起三落”的官场沉浮时也从未动摇过对党的信仰,而是铸就了他宠辱不惊,棉里藏针,外柔内刚,对自己的处境泰然自若的品格。他的一生都在为着国家的独立、发展、富强而奋斗。在他退出政治舞台时,给全体政治局成员的信中写到:“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退下来以后我将继续忠于党和国家的事业。”他一生坎坷无数,多年后回忆起往事,他仍然深情地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胸中有信仰,心中有人民,所以他能在逆境面前选择坚定,在是非面前秉持正义,在风浪面前从容淡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提升应对挑战和风险的能力,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他对祖国对人民有着无限的热爱。他的一生都在为着让人们生活地更好而顽强拼搏。傅高义在书中反复提及邓小平在七十年代末提出世纪末让国民经济翻两番的目标。针对解决温饱问题,奔小康这一决策,他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并带领全国人民朝着这个目标步步挺进。他所发动的改革开放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功不可没。邓小平同志完美的诠释了“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含义,他提出并坚持的改革开放战略,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大幅增强,使我们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他的所作所为无不体现了一个为官者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关键的转折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党的根基在于人民、血脉在于人民、力量在于人民。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怀揣着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之情,了解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设身处地考虑群众的诉求,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谋划工作站在群众立场,推进工作牢记群众观点,落实工作考虑群众利益,检验工作以群众满意为标准。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向小平同志学习,直面“四种危险”,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理论武装,牢记“两个务必”,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与嘱托;维护公平正义,诚实务实,带领引导干部群众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第四篇:大数据时代读书心得
生活,工作以及思维的大变革
——读《大数据时代》有感及所思
读了《大数据时代》后,感觉到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将要来临。虽然还不怎么明了到底要彻底改变哪些思维和操作方式,但显然作者想要“终结”或颠覆一些传统上作为我们思维和生存基本理论、方法和方式。在这样的想法面前,我的思想被强烈震撼,不禁战栗起来。
本书从思维、商业、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大数据时代在下的变革,这些变革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其影响程度可以与两次工业革命相媲美。作者在第一部分提出了三个比较令人震惊的观点,也就是大数据的精髓在于我们分析信息时的三个转变,这三个转变将改变我们的理解和组建社会的方法。并且作者将生活,工作思维的大变革和这几个方面紧紧联系在一起。
第一个转变是,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分析更多的数据,有时候甚至可以处理和某个特别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再依赖于随机采样。也就是说样本等于总体;第二个转变是对研究数据不会追求精度,而且追求混杂性,小数据时代下,追求精确度是合理的,因为我们收集的数据很少,所以要越精确越好,包括如今仍然也在使用这种办法;但是在某些时代,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快速获得一个大概轮廓和发展脉络,要比精确性重要得多,既然选择了整体性,肯定要忽视细节和确定性;第三个改变是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更需要了解一个东西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要找到关联无,通过一个良好的关联物的相关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捕捉预测未来。
这三个方面是大数据时代所给我们带来的思维上的改变,所谓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有了创新,有了拓展,相应的社会也就会有很大的变化。紧接着第二部分作者从万事万物数据化和数据交叉复用的巨大价值两个方面,讲述驱动大数据战车在材质和智力方面向前滚动的最根本动力。第三部分则是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下的弊端以及在管理上的措施。个人认为本书的精髓部分是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三个观点涉及的面很广,包括统计学、逻辑学、哲学等。后两个部分都是以第一部分这三个观点为基础展开阐述的。
这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三个转变,或者说是三个观点,可以说是哲学上说的世界观,因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所以这三个观点对传统看法的颠覆,就会导致各种变革的发生。首先是第一个,作者认为在抽样研究时期,由于研究条件的欠缺,只能以少量的数据获取最大的信息,而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获得海量的数据,抽样自然就失去它的意义了。放弃了随机分析法这种捷径,采用所有的数据。作者用大数据与乔布斯的癌症治疗例子说明了使用全部数据而非样本的意义,列举了日本“相扑”等来证明使用全体数据的重要性。这个观点足以引起统计学乃至社会文明的变革,因为统计抽样和几何学定理、万有引力一样被看做文明得以建立牢固的基石。我对这个观点还是比较认同的,如果真能收集到整体的数据而且分析数据的工具也足够先进,自然是全体数据研究得出的结果更令人信服。但是这个观点也过于绝对,就算是在大数据时代要想收集到全体数据还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因为收集全体数据要付出的代价有时会很大。比如说,你要检测食品中致癌物质是否超标,你不可能每一件食品你都检测一遍吧。
第二,要效率不要绝对的精确。作者说,执迷于精确性是信息缺乏时代和模拟时代的产物,只有5%的数据是结构化且能适用于传统数据库的。如果不接受混乱,剩下95%的非结构化数据都无法被利用。作者是基于数据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的考虑而做出这样的判断的,如果采用小数据一个数据的错误就会导致结 果的误差很大,但是如果数据足够多、数据足够杂那得出的结果就越靠近正确答案。大数据时代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精确性的优劣,甚至还说到大数据不仅让我们不再期待精确性,也让我们无法实现精确性。谷歌翻译的成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谷歌的翻译系统不像Candide那样精确地翻译每一句话,它谷歌翻译之所以优于IBM的Candide系统并不是因为它拥有更好的算法机制,和微软的班科和布里尔一样,谷歌翻译增加了各种各样的数据,并且接受了有错误的数据。
而在阅读这本书时,发现这本书中争议最大的一个观点,不仅是读者,就算是本书的译者也在序言中明确地说到他不认同“相关关系比因果关系更重要”的观点。作者觉得相关关系对于预测一些事情已经足够了,不用花大力气去研究他们的因果关系。作者用林登的亚马逊推荐系统的成功,证实了大数据在分析相关性方面的优势以及在销售中获得的成功。沃尔玛也是充分利用并挖掘各类数据信息的代表,从啤酒和尿布的案例,以及作者举的有关蛋挞和飓风天气的案例,都说明了掌握了相关关系对于他们策略的帮助。一句话,知道是什么就够了,不用知道为什么。很明显作者所举的例子都是属于商业领域的,但是对于其他领域来说这个观点就值得商榷了。比如说,在科学研究领域,你需要知其然也需要知道其所以然,找到事件发生的原理。用文中的一个例子说明,乔布斯测出整个基因图谱来治疗癌症,但是你治疗癌症你必须知道癌症发病的原理,知道哪一段基因导致了这种疾病,不可能只是说收集各种数据,然后利用其相关性来判断哪里出现了问题。
过度依赖所带来的后果。也用《少数派的报告》这部电影来说明如果痴迷于数据会导致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没有独立选择和自由意志的社会,如果一切变为现实,我们将被禁锢在大数据的可能性之中。所以书中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法,一种是使用数据时征询数据所有个人的知晓和授权。第二个技术途径就是匿名化。毫无疑问,大数据将会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的变革。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给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这是社会发展的潮流,不可逆转,我们只有顺应这种潮流,把握住大数据时代变革的思想,才能在时代潮流中成为佼佼者,在思维上思路上略高一筹,才能在行动中占得先机!
第五篇:大数据时代读书心得
一部似乎还没有写完的书
——读《大数据时代》有感及所思
读了《大数据时代》后,感觉到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将要来临。虽然还不怎么明了到底要彻底改变哪些思维和操作方式,但显然作者想要“终结”或颠覆一些传统上作为我们思维和生存基本理论、方法和方式。在这样的想法面前,我的思想被强烈震撼,不禁战栗起来。“在小数据时代,我们会假象世界是怎样运作的,然后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这种假想。”“随着由假想时代到数据时代的过渡,我们也很可能认为我们不在需要理论了。”书中几乎肯定要颠覆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也试图通过引用《连线》杂志主编安德森的话“量子物理学的理论已经脱离实际”来“终结”量子力学。对此我很高兴,因为统计学和量子力学都是我在大学学习时学到抽筋都不能及格的课目。但这两个理论实在太大,太权威,太基本了,我想我不可能靠一本书就能摆脱这两个让我头疼一辈子的东西。作者其实也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要颠覆它们的论点,毕竟还是在前面加上了“很可能认为”这样的保护伞。
近几十年,我们总是在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思维。在新思维面前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要破和立,要改变自己的传统,跟上时代的脚步。即使脑子还跟不上,嘴巴上也必须跟上,否则可能会被扣上思想僵化甚至阻碍世界发展的大帽子。既然大数据是“通往未来的必然改变”,那我就必须“不受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特定领域里隐含的固
有偏见”,跟作者一起先把统计学和量子力学否定掉再说。反正我也不喜欢、也学不会它们。
当我们人类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达到拍字节甚至更大之后,我们可以把样本变成全部,再加上有能力正视混杂性而忽视精确性后,似乎真的可以抛弃以抽样调查为基础的统计学了。但是由统计学和量子力学以及其他很多“我们也很可能认为我们不再需要的”理论上溯,它们几乎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基础——逻辑。要是不小心把逻辑或者逻辑思维或者逻辑推理一起给“不再需要”的话,就让我很担心了!
《大数据时代》第16页“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逻辑是——描述时空信息“类”与“类”之间长时间有效不变的先后变化关系规则。两者似乎是做同一件事。可大数据要的“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知道是什么就够了,没必要知道为什么”,而逻辑学四大基本定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中的充足理由律又“明确规定”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且逻辑推理三部分——归纳逻辑、溯因逻辑和演绎逻辑都是基于因果关系。两者好像又是对立的。在同一件事上两种方法对立,应该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要否定掉其中之一。这就是让我很担心的原因。
可我却不能拭目以待,像旁观者一样等着哪一个“脱颖而出”,因为我身处其中。问题不解决,我就没法思考和工作,自然就没法活了!
更何况还有两个更可怕的事情。
其一:量子力学搞了一百多年,为了处理好混杂性问题,把质量
和速度结合到能量上去了,为了调和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矛盾,又搞出一个量子场论,再七搞八搞又有了虫洞和罗森桥,最后把四维的时空弯曲成允许时间旅行的样子,恨不得马上造成那可怕的时间旅行机器。唯一阻止那些“爱因斯坦”们“瞎胡闹”的就是因果关系,因为爸爸就是爸爸,儿子就是儿子。那么大数据会不会通过正视混杂性,放弃因果关系最后反而搞出时间机器,让爸爸不再是爸爸,儿子不再是儿子了呢?
其二:人和机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逻辑思维而机器没有。《大数据时代》也担心“最后做出决策的将是机器而不是人”。如果真的那一天因为放弃逻辑思维而出现科幻电影上描述的机器主宰世界消灭人类的结果,那我还不如现在就趁早跳楼。
还好我知道自己对什么统计学、量子力学、逻辑学和大数据来说都是门外汉,也许上面一大篇都是在胡说八道,所谓的担心根本不存在。但问题出现了,还是解决的好,不然没法睡着觉。自己解决不了就只能依靠专家来指点迷津。
所以想向《大数据时代》的作者提一个合理化建议:把这本书继续写下去,至少加一个第四部分——大数据时代的逻辑思维。
合纤部车民
2013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