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top信息管理项目CMU MISM录取之申请总结
美国top信息管理项目CMU MISM录取之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个人背景简介
个人背景情况简介,国内某211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修过金融双学位(成绩很烂),三维中等偏上,有两个水实习,无高大上科研,无牛推。混申美国的MIS(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科学)和MEM(工程管理)的Master。以下的内容是基于像我这样经历很水的人来展开的,背景不相似者基本无参考性。
关于GPA
很多时候,gpa可能是招生委员会对于你的第一印象,毕竟是自己大学三四年一个个学分、一门门专业课慢慢积攒下来的,而且是得到过学校的盖章认证的,可以说gpa是对一个人大学的学习情况一个最真实的体现,所以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gpa会确保你通过各个项目的初步筛选。没的说,GPA 是越高越好,但也是最难提高的。所以必须要从大一就意识到绩点的重要性,不要等到大三想出国时才发现绩点不够用。
关于准备语言考试
在整个漫长的申请季中,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坚持和主动。申请出国留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学这件事看起来是要比考研轻松的,但是其实从我们开始复习托福考试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漫长的拉锯战。对于我这类英语底子没有那么好的人群来说,考上3.4次托福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托福和gre 的学习,个人觉得不需要去报某东方的辅导班(VIP 一对一除外),因为只要把指定的单词掌握扎实,再加上坚持刷题,考一个够自己申请的分数是基本没问题的。托福的口语比较难提分,可以选择世毕盟留学独家提供的口语模拟考试练习,外教会一对一的给你一些很有针对性的建议,甚至是考场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个人感觉这个练习对准备口语考试还是十分有帮助的。
GRE更是一场关于单词的拉锯战,但战线不宜拉得过长,因为背过的单词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个人建议在刷过2-3遍单词后再开始做题,结合题目来巩固自己曾经背过的单词效果会很好多。平常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给自己计时做题,做完后要自行订正,对于出错的题目一定要弄清错因,吸取教训,争取下次碰到类似的题目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也要善于总结,不管是在词汇的复习过程中还是刷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总结一些考试重点词汇、重点题型做归纳整理。总之,在语言考试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背、多记忆、多总结,千万不能怕麻烦。当然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这方面也就不多说了。
关于选校
选校的时候,世毕盟会给你一个选校列表,都是综排相当不错的学校,但也不一定都符合自己对项目要求和预期,所以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地理位置、学费、专排、职业规划、课程设置、项目时长等)进行适当的调整。有一些在综排上没有很显赫的学校还是有一些学术科研方面很棒、学生就业情况不错的项目的。所以这个就需要自己主动的多去了解,不管是从学校官网上的、留学论坛、还是学长学姐那里,一定要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总之了解的信息越充分就越利于自己的选校。
关于选校的数量,我个人觉得10左右就足够了。这样说的原因是虽然美国学校在录取时没有什么确定或者严苛的标准,但是通过之前的申请案例,每个人通过三维和一些学术成果的比较,是大概能够预估出来自己的最后申请结果的(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短板的话)。所以就申请一些往年录取同学水平基本差不多的学校就可以了。保底学校1-2所就够,不需要4-5所,因为如果学校太过保底的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话即使你最后拿到了录取也不太情愿去。
关于专业相关实习
想出国的同学们都应该知道实习这方面的经历虽然不是强制的,但如果没有相关实习的话,申请的时候一定会受到限制,因为像我这样申请美国偏职业的master还是挺看重你的工作经验的,对于在校生来说就是实习经历了。有一些学校的网申系统就会让你填写一些工作经验方面的内容。所以不管实习经历水不水,都一定要有这方面的经历,不然你在写PS的时候都不太好具体阐述你的职业兴趣、团队能力什么的。个人建议还是通过学校的导师推荐一些专业相关度高的实习比较靠谱,对自己的能力有提升、简历上有的可写、甚至可以拿到老板的推荐信。
关于文书
文书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招生官需要通过你关于自己的1000字左右的介绍来对你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所以这就要求文书一定要写的丰富、立体,才能给学校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申请过程中,要主动和世毕盟Mentor沟通,反复修改自己的CV/PS,把自己大学四年的经历做更深一步的挖掘,当然这是针对像我这样没有很出彩的学术科研经历的人来说的。一些曾经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做过的项目也被我拿来写成自己做过的学术研究。我在PS中提到的Data analysis,其实真心只是每天对着信息系统进行基本操作,但我就写到这让我意识到在真实世界information system对business的价值是什么。换句话说,挖掘就是换个角度描述你的经历。当然这都是实打实的经历中挖掘,但是不要胡编,不要无中生有,否则不但很容易看出来,面试时也会被问的哑口无言。
最后,需要针对每个学校的每个program进行适当的调整,要说明为什么这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适合你,你打算在攻读这个硕士学位时做什么project,并且这个项目恰恰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实现你的职业规划、职业目标等等。
对于Resume/CV,首先,把你认为和你申请最有用的写上去就成了,但更重要的是polish,这点和PS的挖掘完全一致,而且要多运用积极的词,比如coordinate,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maintain, complete,以及具体的细节,像数字,第几名,多少人参加等等。
总之,文书的创作是个持续的过程,是个不断修改的过程,有时候甚至在提交之前还是要修改。
关于MIS
可以说MIS是个工商结合的专业,虽然在cs大神看起来这个专业很渣,但它对于本科阶段工科背景不强的同学转cs来说是个很好的跳板。由于美国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不是很多,而且每个学校叫的名字也不一样,学科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需要自己去了解,看项目是否和自己的需求对口。
简单说一下我申请到的项目的一些具体信息,其他的没有申请也没有详细了解过就不阐述了
1、CMU-MISM(21month)
基本上申请MIS 方面的同学都会申请的项目吧,毕竟是传说中的专排第一(MIT除外 =。=)。分三类,12 month(需要三年工作经验)、16month(应届生最好的选择)、21 month(一年在澳洲的阿德莱德,第二年再回匹兹堡)。
我是申请后被调剂的,个人觉得基本211 gpa3.5+, T100+,G320+ 申请到21m 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是在cmu,所以如果选择留美当码农的话是个很好的选择,项目的毕业生就业数据也很好看。
2、Umich MSI
这是密大的一个信息学院下面的项目,我申请的track是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retrieval。但是其实这个学院最厉害的track是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人机交互),是一个比较偏设计、偏文的专业,可以做用户体验设计、web前端开发等等,对于不想当纯码农的同学来说是个比较合适的选择。当然,由于不是纯cs,就业数据也就没有cmu那么好看。
3、UNC-MSIS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听学长学姐说这个项目比较偏理论,做的project没有那么Practical,课业压力不大,有充足时间刷题找工作。
想说的话
感谢世毕盟留学,感谢世毕盟的mentor,一位优秀又有想法的清华学长,给我的PS,CV等不厌其烦地提出过很多次宝贵意见;感谢培训师、盟盟陪我走过整个漫长的申请季,帮我处理推荐信、网申、模拟面试、语言polish等等,拯救了我这个拖延症晚期。感谢每位曾经帮助过我的师长、同学、朋友,没有你们的鼓励我大概早就放弃了。总之,选择出国这条路真的很艰辛,一定要想好了再行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要对自己负责。
由于时间有限,只能码这么多了,其中不乏一些无用的话,所有错误和不足之处请见谅:)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第二篇:美国TOP信息管理项目CMU-MISM录取之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美国top信息管理项目CMU MISM录取之申请总结
背景简介
211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修过金融双学位,三维中等偏上,有两个水实习,无高大上科研,无牛推。混申美国的MIS(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科学)和MEM(工程管理)的Master。以下的内容是基于像我这样经历很水的人来展开的,背景不相似者基本无参考性。
一、关于GPA 很多时候,gpa可能是招生委员会对于你的第一印象,毕竟是自己大学三四年一个个学分、一门门专业课慢慢3积攒下来的,而且是得到过学校的盖章认证的,可以说gpa是对一个人大学的学习情况一个最真实的体现,所以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gpa会确保你通过各个项目的初步筛选。没的说,GPA 是越高越好,但也是最难提高的。所以必须要从大一就意识到绩点的重要性,不要等到大三想出国时才发现绩点不够用。
二、关于准备语言考试
在整个漫长的申请季中,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坚持和主动。申请出国留学这件事看起来是要比考研轻松的,但是其实从我们开始复习托福考试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漫长的拉锯战。对于我这类英语底子没有那么好的人群来说,考上3.4次托福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托福和gre 的学习,只要把指定的单词掌握扎实,再加上坚持刷题,考一个够自己申请的分数是基本没问题的。托福的口语比较难提分,可以选择世毕盟留学独家提供的口语模拟考试练习,外教会一对一的给你一些很有针对性的建议,甚至是考场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个人感觉这个练习对准备口语考试还是十分有帮助的。
GRE更是一场关于单词的拉锯战,但战线不宜拉得过长,因为背过的单词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个人建议在刷过2-3遍单词后再开始做题,结合题目来巩固自己曾经背过的单词效果会很好多。平常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给自己计时做题,做完后要自行订正,对于出错的题目一定要弄清错因,吸取教训,争取下次碰到类似的题目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也要善于总结,不管是在词汇的复习过程中还是刷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总结一些考试重点词汇、重点题型做归纳整理。总之,在语言考试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背、多记忆、多总结,千万不能怕麻烦。当然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这方面也就不多说了。
三、关于选校
GGU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选校的时候,世毕盟会给你一个选校列表,都是综排相当不错的学校,但也不一定都符合自己对项目要求和预期,所以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喜好(地理位置、学费、专排、职业规划、课程设置、项目时长等)进行适当的调整。有一些在综排上没有很显赫的学校还是有一些学术科研方面很棒、学生就业情况不错的项目的。所以这个就需要自己主动的多去了解,不管是从学校官网上的、留学论坛、还是学长学姐那里,一定要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总之了解的信息越充分就越利于自己的选校。
关于选校的数量,我个人觉得10左右就足够了。这样说的原因是虽然美国学校在录取时没有什么确定或者严苛的标准,但是通过之前的申请案例,每个人通过三维和一些学术成果的比较,是大概能够预估出来自己的最后申请结果的(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短板的话)。所以就申请一些往年录取同学水平基本差不多的学校就可以了。保底学校1-2所就够,不需要4-5所,因为如果学校太过保底的话即使你最后拿到了录取也不太情愿去。
五、关于专业相关实习
想出国的同学们都应该知道实习这方面的经历虽然不是强制的,但如果没有相关实习的话,申请的时候一定会受到限制,因为像我这样申请美国偏职业的master还是挺看重你的工作经验的,对于在校生来说就是实习经历了。有一些学校的网申系统就会让你填写一些工作经验方面的内容。所以不管实习经历水不水,都一定要有这方面的经历,不然你在写PS的时候都不太好具体阐述你的职业兴趣、团队能力什么的。个人建议还是通过学校的导师推荐一些专业相关度高的实习比较靠谱,对自己的能力有提升、简历上有的可写、甚至可以拿到老板的推荐信。
六、关于文书
文书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招生官需要通过你关于自己的1000字左右的介绍来对你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所以这就要求文书一定要写的丰富、立体,才能给学校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申请过程中,要主动和世毕盟Mentor沟通,反复修改自己的CV/PS,把自己大学四年的经历做更深一步的挖掘,当然这是针对像我这样没有很出彩的学术科研经历的人来说的。一些曾经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做过的项目也被我拿来写成自己做过的学术研究。我在PS中提到的Data analysis,其实真心只是每天对着信息系统进行基本操作,但我就写到这让我意识到在真实世界informationsystem对business的价值是什么。换句话说,挖掘就是换个角度描述你的经历。当然这都是实打实的经历中挖掘,但是不要胡编,不要无中生有,否则不但很容易看出来,面试时也会被问的哑口无言。
GGU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最后,需要针对每个学校的每个program进行适当的调整,要说明为什么这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适合你,你打算在攻读这个硕士学位时做什么project,并且这个项目恰恰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实现你的职业规划、职业目标等等。
对于Resume/CV,首先,把你认为和你申请最有用的写上去就成了,但更重要的是polish,这点和PS的挖掘完全一致,而且要多运用积极的词,比如coordinate,maintain, complete,以及具体的细节,像数字,第几名,多少人参加等等。
总之,文书的创作是个持续的过程,是个不断修改的过程,有时候甚至在提交之前还是要修改。
关于MIS 可以说MIS是个工商结合的专业,虽然在cs大神看起来这个专业很渣,但它对于本科阶段工科背景不强的同学转cs来说是个很好的跳板。由于美国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不是很多,而且每个学校叫的名字也不一样,学科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需要自己去了解,看项目是否和自己的需求对口。
简单说一下我申请到的项目的一些具体信息,其他的没有申请也没有详细了解过就不阐述了 CMU-MISM(21month)基本上申请MIS 方面的同学都会申请的项目吧,毕竟是传说中的专排第一分三类,12 month(需要三年工作经验),16month(应届生最好的选择),21 month(一年在澳洲的阿德莱德,第二年再回匹兹堡)。
我是申请后被调剂的,个人觉得基本211 gpa3.5+, T100+,G320+ 申请到21m 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是在cmu,所以如果选择留美当码农的话是个很好的选择,项目的毕业生就业数据也很好看。
Umich MSI 这是密大的一个信息学院下面的项目,我申请的track是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retrieval。但是其实这个学院最厉害的track是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人机交互),是一个比较偏设计、偏文的专业,可以做用户体验设计、web前端开发等等,对于不想当纯码农的同学来说是个比较合适的选择。当然,由于不是纯cs,就业数据也就没有cmu那么好看。
UNC-MSIS 听学长学姐说这个项目比较偏理论,做的project没有那么Practical,课业压力不大,有充足时间刷题找工作。
GGU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
八、想说的话
感谢世毕盟,感谢世毕盟的mentor,一位优秀又有想法的清华学长,给我的PS,CV等不厌其烦地提出过很多次宝贵意见;感谢雪莲、盟盟陪我走过整个漫长的申请季,帮我处理推荐信、网申、模拟面试、语言polish等等,拯救了我这个拖延症晚期。感谢每位曾经帮助过我的师长、同学、朋友,没有你们的鼓励我大概早就放弃了。总之,选择出国这条路真的很艰辛,一定要想好了再行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要对自己负责。
GGU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
第三篇:横扫美国top物理学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共)
横扫美国top物理学博士申请总结
个人背景
Overall GPA: 93.3/100 ranking 2/66(基科应用)Major GPA: 96.9/100 ranking 1/103(物理系)GRE: 161 / 169 / 4.0
TOEFL: 108 海外科研经历:2015 Summer UCB Feng Wang Group 申请结果
PhD Offer: UC Berkeley Physics, Caltech Applied Physics, Harvard SEAS M.S.Offer: Stanford EE
PhD申请本质上是一个双向选择,寻找最佳匹配度的过程。在申请的过程中,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和教授,也需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以及自己与申请项目的匹配度,来赢得Committee的青睐。我的申请本身没有太多好说的,不如让我来谈谈我的科研经历和方向选择,对读者未必有参考价值,但是仍不失为一个故事。
大二下学期和大三,我在清华换过许多科研方向,包括计算材料学,原子分子光物理,半导体器件,微纳光电子学。其中我在黄翊东教授的微纳光电子学实验室做了比较长时间的一段科研。所有这些科研组,或是直接无视本科生,或是让本科生打杂,或是研究方向没有新意,或是只注重技术没有什么有趣的想法。我在每个组都做了一些事情,但是没有兴趣坚持下去。令我更加难受的是多数教授并不会认真听我的见解,只是机械的安排本科生做一些机械的工作。在黄翊东教授组的时候,我把一篇paper的初稿都写好了,但是在修改文章的某一刻突然就觉得我做出来的工作很没有含金量,发表这样一篇水文章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决定把这个工作转给了组里的一个博士生,放弃了这篇文章。在这段时间,我觉得科研真是没什么意思,也就那么回事。关于方向选择我想过很多,考虑过转系,考虑过读硕士甚至直接工作。我不知道我适合做什么工作,适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在世毕盟以及往届学长的建议下,我开始联系暑期科研。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别的科研方向,接触一些有新意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申请考虑。在联系暑期科研的过程中,我在世毕盟的Mentor帮了我很多,从一开始向我推荐可能的教授,指导我办理各项手续,到后来给我一些暑期科研的建议及注意事项,让我明白暑期科研短短的两个月目的是什么,工作应该有什么侧重点。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
去年暑期在UC Berkeley 的Feng Wang组的科研经历,转变了我对科研的看法。简要的概括Feng Wang组出色的方面,大概是物理图像和想法。实际的体系会有各种各样的复杂性,物理图像的作用是透过各种杂乱的现象和各种繁琐的数学形式看见究竟在发生什么过程。想法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科研工作有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长期规划,是否知道当前的工作是想干什么,以及工作有没有新意,有没有对科研或应用的积极影响等。合理的科研方式,就是构思一个idea,而后逐步深入这个课题,并且探索这个课题涉及的其他方面。Feng Wang本人智商很高,物理图像简明清晰,实验技术也很全面。在讨论中,教授能理解所有我能想到的想法并给出更明晰更准确的阐述。在Feng Wang组里我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渴望学习的感觉。暑期的两个月以内,我完成了两个理论和计算的小课题,实验上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并给出了简要的物理图像。
暑期结束以后,Feng Wang邀请我去Berkeley读PhD。如果我愿意去Berkeley,他就给我写一封私推;如果我不确定是否想去Berkeley,他就写一封正常的推荐信。我当时考虑了一个多月才回复。在这一个多月期间,我和一些学长及清华物理系的几个老师征询了意见,也广泛了解了其它学校的研究组的情况。在看过足够多以后,我觉得很可能到时候我手里拿着一把offer还是去了Berkeley。于是我表达了我愿意去Berkeley,Feng Wang给我的Berkeley申请写了一封私推。一定意义上讲,我的申请季已经结束了。
后来的事情也没太多好说的了,在世毕盟的督促和帮助下,我有条不紊地度过了申请季。我申请了六所学校(其中Columbia在收到第一封其它offer之后已撤回),拿到了三个PhD,一个硕士。上个学期我在Berkeley做毕业设计,3月的时候我参加了Caltech和Harvard的Open House。我和许多教授谈过,除了Prof.Donhee Ham以外没有任何其它教授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一切就像我当时想过的那样,我拿了一把offer,最后还是去了Berkeley。
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功利地做一些事情,但是不应该忘记理想。当有充分的条件的时候,我愿意坚持自己的行事原则。我的专业课平均分是97,但是我大学四年除了作业没有额外做过一道题。我愿意放弃一篇已经写完的paper。因为我觉得,科研不是为了取得什么纸面上的成绩,而是为了学点知识做点事情,享受思考过程本身。最后,希望每个有梦想的人,都可以做真实的自己。
终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
第四篇:My own story,我的哥大录取之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范文
My own story,我的哥大录取之申请总结
讲故事之前:
作为一个人生只过到不足四分之一长度的人,我不敢妄谈哪些事是人生大事,哪些东西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度过的这二十年里,出国留学是我做过的最重大的一次选择。很多人都有人生理想,但我没有。抑或者说,我的人生理想太多,所以等于没有。进大学之前的十二年学习生涯中,我一直都是一个顺着环境走的普通学生,考得好会被奖励,考得差会挨骂,于是自己也努力学,在同学之中,我从来都不是最优秀,最踌躇满志的那种。
上了大学之后,结识了各种朋友,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人可以这么的聪明,而他们竟然就在我的身边;人类对知识的探究和了解竟然已经如此之深,而自己的认识竟仍然如此肤浅;世界竟然是如此的多元和吸引,而我所生活的世界竟然如此的小。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不是井底之蛙,而是井底之蛙再底下的那只小虫。我要去认识更多的聪明人,我要去进一步探索宇宙的真理,我要去看看更外面的世界,我要出国。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些故事。
G:
烤鸡是一段很长的故事。长者们说,烤鸡词汇背30遍之前,不必谈技巧。现在想起来好像确实是这样,准备GRE的那一年多里主要时间就是背单词,红宝和3000加起来肯定过30遍了。由于平时还有专业课的学习,所以一直不能专心背单词。慢慢背的后果就是背一段忘一段。不过还好都坚持下来了,因为当背单词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感觉就没那么痛苦了。151+170+3.0虽然不算高分,但也是能用的成绩了。而我两次考鸡的最大心得就是:词汇量以及对词汇的熟悉程度真的是GRE的决定性要素,现在回头想想,如果GRE词汇背了60遍,那应该会更高一些。
T:
说起T,简直是我永远的痛。前后总共考了5次,结果最高还是91。简直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愧对曾教过我的九个英语老师。在我收到的所有拒信里,拒绝理由一半以上都是如此的言简意赅:同学你托福太低了。成功经验是没得讲了,这儿可以分享一点失败的经验。我的托福之所以一直很低,主要原因是听力和口语太低了。口语只考过一次20,其他都是更低。听力只有一次22,其他都低于20。所以说大家有空多听听英语,多练练口语,这些的确是需要日常积累的呢。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文书&世毕盟:
这两块故事可以放在一起讲了,因为文书写作的每一个细节都有世毕盟的影子。决定出国之后,决定开始找中介,但是我懒,不愿意四处跑,但是我有一个特别勤劳的室友。同样要申请出国的他,在那个暑假跑遍了北京的无数中介,有名的没名的。最后跟我说,根据他的判断,最靠谱的就是两家,其中一家就是世毕盟。于是我决定分别去这两家咨询,最后还是选择了世毕盟。从深邃稳重的鲜拓老师给我的咨询意见,到靠谱的咨询师Jozy给我的各种指导,以及给力的晖晖姐在CV和PS上对我的帮助,无一不是我申请路上的巨大动力。作为一位GPA不高且托福很低的选手,PS&CV是我最有竞争力的项目。为了出国,我做了很多的科研工作,在世毕盟导师的指导帮助下,我的PS和CV则完美地将它们呈现了出来,最后取得了名校的offer。
科研经历:
在和世毕盟导师第一次meeting的时候,晖晖姐给了我一张CV表,就是CV所需要填的资料,科研经历,实习经历,GT等等。我绞尽脑汁,最终半页就写完了,当时我的经历就是这么少。而在申请季开始,准备提交正式CV的时候,我发现我的CV写两页都不够。我所在的专业相关实习极少,所以主要是科研经历,可见为了申请我都做了多少的科研工作。我前后跟过三个导师,也就是我三封推荐信的作者,两个组会同时听了一年,科研经历大大小小加起来得有七八段。大学四年我最忙的一个学期就是大四上学期,一边考T,一边做科研,一边忙申请,一边学专业课,一边打比赛。那段时间真是紧张而充实。也因为有了世毕盟的帮助,才使得这些都能有条不紊地同时进行着。
还有:
故事讲到这儿也差不多了。有些事儿没讲,比如GPA的重要性。因为我真的不知道。欲知详情,可以求助鲜拓老师。最后补一点,就是拿到offer之后的事儿。唔...最近几天疲于办理各种签证材料,简直是身心劳累。所以在此先提醒各位想要申请出国的小伙伴们,日后拿到米帝offer之后一定要早点办理留美的相关事宜,不然会很赶的。
后记:
弹指一挥间。
四年的时间在我们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是那么的短暂,但是这短短的四年是最热情如火的青春,是最奋意进取的岁月。就快离开北大了,才发现对她的感情竟已如此深沉。
且行且珍惜。与君共勉。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
第五篇:美国金融学博士项目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美国金融学博士项目申请总结
我在2014年年底无意间了解到世毕盟。因为这家做高端留学申请,并且对PhD申请很有经验,就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申请会跟留学咨询机构发生任何联系。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2015年年初还是接触跟世毕盟了一下。我最初的想法是,如果能起一点帮助,总不是坏事。
既然都是要读博的人了,搜集信息和整理总结的能力自然不会太差的。所以第一次跟园姐聊的时候我就明确表示,不会pay for any public information。我记得她思考了片刻,最后还是比较自信地给了我肯定的答复。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事后来看购买世毕盟的咨询服务还是达到了预期价值的。
介绍经验之前,先说说商学院博士项目的特点。与动辄发几十个offer的其他一些专业的博士项目不同,商学院招生人数普遍偏少。而一旦录取,几乎全部提供全额奖学金和生活费,大多数的系也很少中途开除学生。以金融系为例,一个典型的博士项目每年招收2~4个学生,其中可能有1~2个会是华人学生。就业市场上,因为毕业生供给少,而商学院的教职,以及各专业业界岗位的需求不小,就业情况总体较好。另一方面,毕业生的收入相较其他大多数院系也较为丰厚。这对很多对学术研究感兴趣的学生都有吸引力,所以入学申请的竞争激烈程度很高。从录取率来看,商学院各专业一般都在2%~5%左右。申请人数年年创新高,其中finance的申请者数量最多,management和marketing次之。大多数申请者有硕士学位,还有很多申请者在读其他专业PhD项目,甚至已经拿到了一个PhD学位。我个人今年campus visit见到的某校金融系其他拿到offer或在waitlist上的学生中,有2个是美国经济学博士在读生,一个是在私募基金工作的沃顿MBA,还有一个是外国高校的青年教师。经常见到有数学,统计学,物理学或者工程学的博士申请金融学或商学院其他专业博士项目。因为竞争激烈,要从这个申请者的pool里脱颖而出,对大多数申请者来说都是不容易的。材料的重要性排序大致是:推荐信>研究经历>教育背景>GPA>GRE(GMAT),TOEFL。不过,上述几项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通常来说,能在排名较高的项目第一轮筛选中幸存的申请者的材料,大多没有硬伤。当然,如果哪一项特别突出,其他方面比较差,也是瑕不掩瑜的。光靠这几项整体不差可能还不够,因为筛选进入录取委员会的讨论投票阶段之后,成功的申请者也是靠闪光点脱颖而出的。世毕盟在这方面给我的帮助最大,因为mentor本身就在很好的学校在读,作为高年级学生,可以花时间介绍一些他们系或者美国普遍的情况,以及学术界的人评价申请者的一些风格。这些idea对修改CV和PS很有帮助。
在申请之前,建议可以尝试一些学术研究工作。通常可以以RA的形式为自己所在学校有经验的教授工作,顺便也可以得到一封高质量的推荐信;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还可以以coauthor的身份一起做一个project。如果有富余时间,建议做一份业界的实习,甚至全职工作一两年。这样的经历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个informed decision:我们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做什么样的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而不是在模仿别人或者满足家人的期望。如果经过这个过程,我们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做学术,那就趁早放弃申请博士的想法。这对你来说可能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在未来一些年里,你的工作压力会较小一些,而挣的钱会更多一些。如果发现自己真的愿意吃这份苦,享受这种生活,那就只能义无反顾,风雨兼程。
在商学院博士项目的申请中,GRE(GMAT)和TOEFL分数不重要。考的高固然是好事,但并不能帮助你脱颖而出;考的太低,却有被从pool里很早直接筛掉的风险。说分数不重要,我的意思是,申请者应该不用太费力就能考出一个decent的分数(比如G320+,T100+)。如果你很费力很费力后都还达不到这个水平,那可能博士项目暂时还不适合,可以再考虑考虑。对于这两个考试,我建议准备申请的同学们尽早搞定,把后面的时间留到更重要的事情上。我的GRE在2011年本科交换时考了,后来一度放弃出国了,好在还没过期,正好申请时用上了。TOEFL是在2015年暑假时准备了2周就去考掉了,一次搞定,也没有浪费过多的时间。如果风险厌恶程度较高,在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连报2场托福(间隔2周),这样不用花太多时间准备,一旦第一场没发挥好,还有补救机会。
建议国内的申请者尽量申请更多的项目。与正在美国读Master或者其它专业PhD的申请者不同,从国内直接申请的同学大多是没有项目可以保底的。所以除了那种“即使录取了也肯定不想去的”学校以外,大可以从下往上多申一些。一般来说,越是排名高的金融系,方向就越全面,因而top项目大多申请者都会申。排名越往下的学校,金融系的faculty人数一般越少,方向也越有所偏重。对于这些学校,值得花一点时间了解active的教授的研究的是不是自己也感兴趣的东西。一开始,我担心申请的项目太多,会加大推荐人的工作量,也会给人一种类似投机分子的不好印象。经过跟mentor的交流,基本打消了这个顾虑,与几位推荐人沟通后,最终申请了大概30个项目。
大概在1月上旬,申请就全部提交出去了。如果比较顺利的话,从2月开始,就陆续会收到若干通过邮件发送的面试邀请。拿到面试,恭喜你,说明离录取就更近一步了。一般来说,一个系会面试15~30个学生,其中3~5个会拿到第一轮的offer,排在他们后面几个会被放到waitlist。面试之前,可以好好休息放松一下,然后花时间大致了解下面试官的情况,并为面试做一些准备。这期间我世毕盟的mentor帮我做了一次mock interview,我从中得到了一些有帮助的建议。
最终决定能否录取的就是面试了。正所谓盘带半场,就看临门一脚。面试的表现主要靠过去几年自己的积累,但可以通过临时准备得到一定的提升。过去的积累,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能不能把自己感兴趣或者已经做过的研究工作讲清楚,英语听力是否能听懂各种口音,口语表达是否流利,遇到尴尬的情况时能不能得体地处理好等等。不同的教授面试有不同的风格,其中一些比较特别。比如某系的教授面试我时很犀利,抓住简历上一个点就一直提问,并且不等我回答完一个问题,就会打断然后进一步challenge。这种情况下,就很考验所谓的economic intuition,能不能灵活的给出令其信服的回答对录取结果影响很大。但也有很多值得我们临时准备的。比如也有的教授面试比较中规中矩,从why PhD, why Finance, why our school到研究经历等慢慢问过来,这些问题的答案一定要想好(其实前两个why如果回答不了自己的话,建议还是要慎重考虑是否申请)。Skype一定要调试好,我在一个面试时这软件一直出问题,搞得对面两个教授有点不耐烦,后来不得不改为打电话继续面试,这样印象挺不好。另外一般面试的最后都会让申请人提问题,可以提前想好要问哪些。一场一场的面试结束后,会陆续收到offer,rejection或者waitlist的通知。人们往往以top10, top20,top30, top50, top100等来划分项目的层次。对金融学项目的排名,可以参考UT Dallas Top 100 Business School Research Rankings或者ASU Finance Rankings,以金融学三大顶级期刊发表数量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结合各个项目毕业生placement情况作出进一步判断。很少有申请者会放弃更高层次的项目而选择较低一层次的项目,所以如果拿了offer不去,对方也会理解,但请记得及时告知,让那个系有足够多的时间录取其他申请者。同一个层次的学校之间的选择要更慎重一些。每年的4月15日是美国学校协议约定的被录取者作决定的deadline。临近这时,基本尘埃落定,我的申请季也结束了。有努力,也有一些懈怠;有惶恐,也有过得意。虽然多少有点遗憾,没去到最想去的项目,但也算心满意足。感谢我的mentor给我提供的许多中肯的建议,以及coordinator的各种帮助。也祝将来的中国学生能申请得比我们更好,去到最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