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开到CMU,我的2018美国CS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共5篇)

时间:2019-05-15 00:4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南开到CMU,我的2018美国CS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南开到CMU,我的2018美国CS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第一篇:从南开到CMU,我的2018美国CS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从南开到CMU,我的2018美国CS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背景

本科:南开计算机 GPA:87.76 G:162(V)+170(Q)+3.0 T:27(L)+30(R)+23(S)+26(W)=106 最终去向:CMU MITS

前言

刚刚走过申请季,即将于今年八月入读 CMU 的 MITS 项目,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申请心得,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一、我的背景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背景以及申请中一些硬件上的要求~

绩点:按照南开的百分制是 87.76,换算成 4.0 后是 3.7,major 是 88+,这个绩点在申 CS 的 人里面只能说是刚好达标吧,不能算很突出,不过好在也没拖后腿。所以大一大二的同学要 好好利用时间,GPA 永远不会嫌高~GPA 对于审材料的组委会来说,永远是最快了解你的学习能力的方式。对于大三的同学,可能现在有些已经没有时间再弥补 GPA 上的缺陷。除了 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外,例如实习暑研拿到一封好的推荐信,等下我会详细讲这部分,有些同学的 GPA 弱只是因为体育呀,政治呀之类的课拉了下来,这种时候一定要善用自己的 major GPA,特别是理工科,对专业能力还是很看重的。

GT 成绩

G:162(V)+170(Q)+3.0 T:27(L)+30(R)+23(S)+26(W)=106 我的 G 成绩可以说是挺逗的了,V 和 Q 都考得很好,但是 AW 确实也很低。一般在各个学校 的admission requirement里面,都不会对G做明确要求。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讲,达标GRE 应该是 325+3.5,这个成绩就不会因为 G 影响你的申请了。AW3.0 对于大部分学校还是够用 的,但是例如宾大的 CIS 项目,至少 3.5+,好多人说今年要求是 4.0,宾大对这个卡得还蛮 严的,基本就是没达标的话直接在系统里就筛掉了,所以我很早就收到了宾大的 rej 所以还 是建议各位把 AW 刷到 3.5 及以上是最保险的。

大部分学校会在 admission requirement 里对托福成绩进行要求,托福成绩对于理工科要求一 般就是 100+,少部分学校会更高,比如布朗的 CS 项目要求就是 105+,有些学校会对托福的小项分数进行要求,比如 UCLA。各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想去的项目 requirements 里的具体 要求,来给自己设置目标分数线。我个人认为 100 是底线,105+最好,S 23+,W 25+。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其他背景:美赛 M 奖+3 段科研经历。第一段科研是学校的市创项目,做的是计算机图形学 相关的东西,第二段是在学校实验室做图数据挖掘,最后一段就是暑研在普渡做一些机器学习相关的东西。我个人而言,后面两段经历对我比较重要,我不仅通过这两段经历获得了三封推荐信,而且因为我想申的方向偏数据一点,这两段科研也让我的 PS 和 CV 有这方面相关的东西可写,且思路会比较连贯。

二、时间安排

总的来说,我觉得趁早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拖, 这是我的血泪教训。大一大二的同学,还是多注重一下成绩,这两年的学分占比很大,基本决定你最后的成绩档次。

关于 GT,我是大一考过一次托福,大三下考的 GRE,大四上二刷了一次托福。大一那次是试水就不多说了。选择大三下考 GRE 是因为当时我们专业的已经比较空了,所以能给我比较充分的时间准备,大概花了三个月,从二月到五月。托福准备时间要稍微短些,因为当时 要慌着准备文书选校的问题,所以大概只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刷 TPO,好在刚从美国回来, 感觉英文那个氛围还在,而且对于阅读单词这些,也会有之前准备 GRE 时的积累,所以一 次就过了。一般而言大家的 GT 准备时间都在三个月左右,当然需要看个人的英语底子而定。

不过其实我这样的时间安排还是比较紧迫的,因为当时是九月底考的 T,但是如果一次没过, 想再刷的时候,就会错过一些学校的 ddl,比如加州系列,就都截止得很早。最好是能在大 三拿下 GT,这个成绩找暑研的时候可能会用上。还需要注意的是 GT 成绩的有效期。GRE 是五年,基本不用担心。但是托福只有两年哦!所以大二下以前考的托福在你申请的时候,都过期了。有些学校要求是有效期到申请就可以了,有些可能会要求到入学,这个需要看项目要求,但是大三上考的是妥妥能用的~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其他的时间安排,比如科研这些,我建议各位同学还是要在大二大三积累一些科研的经历, 我们院的话,之前好像是因为实验室座位比较紧张所以一般不招大二的同学,不过在大三上 的时候基本所有实验室都会开放,而且老师们也很乐意你去,这其实是个很好的机会,而且 找暑研的时候,如果之前没有任何科研经历,这个 CV 怕是不是很好写。大二的时候也可以 参加一些竞赛,大佬们自然有能力参加 ACM 就参加,这个肯定是 CS 的首选,实在不行的, 像我一样参加个建模比赛也是丰富简历的一种方式。

大四上开始就是申请季了,在九月就会确定好要申请的学校项目,然后一直到十一月会准备 好所需要的所有文书,包括 CV PS,而且如果推荐人找的是中国这边的老师,你还需要自己 完成推荐信这部分。PS 的话,我是准备了两版,一版用于 professional 的项目,一版用于 academic 的,这两版的最大区别在于 career goal 的写法,其余部分还是差不多的。针对于不 同项目的文书,除了要改对学校表忠心的部分,还是要留意一下官网上是否对文书有其他的要求。

剩下的就是根据各个学校的 ddl 进行网申啦~需要注意的是寄送 GT 官方成绩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托福的成绩寄送有点慢,所以我采取的方法比较保险,在世毕盟(GGU)老师们的提醒下,我基本都是 ddl 前一个月就把 这些寄送出去了。还有就是很多学校的录取采取的是 rolling basis,即先到先得,而且有些项目本身收的人比较少,比如布朗的 CS,所以交晚了可能本来有机会也会变成没有机会...所以 我还是之前那个建议,趁早,别拖。

三、关于暑期科研

首先是找暑研的时间。我在时间上的拖沓还是给自己添了不少堵。暑研最好是能在大三寒假的时候就开始准备,比如自己的 CV 之类的。大概二三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给美国的教授发邮件套磁了。这个肯定是越早越好的,类似申请时的 rolling basis,教授 实验室的名额肯定是有限的,越早机会肯定越大。我自己就是晚了些,大概四月的样子才开始套。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找暑研的方式除了发邮件和教授套瓷以外,还可以注意一下有些学校的实验室是有明确的招 暑期实习生的公告哦,但是这种一般截止得比较早,所以,不要拖!我很后悔的就是当时 Berkeley 的数据库实验室就有这种明确的公告,但是截止时间二月中旬就到了,所以就没有机会了。还有就是可以看一下学校有没有类似暑研的项目,比如我们院就有和 UCLA 那边实验室合作的项目,这种一般会比较方便,自己更省事一点,但是同时,也没有办法选择自己想做的方向,都是直接安排好的。关于和教授套磁, 听了世毕盟申请课程,又和GGU mentor meeting了之后就知道具体要怎么套了。如果教授回复了你的邮件就是有希望的啦~有些教授还会有一些小小的考核,比如面试之类的,虽然当时普渡那个教授是让我准备了两封这边老师的推荐信。

然后就是找到暑研后,在去美国之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增加教授对我们好感度。这个部分在出发之前,GGU的老师们专门和我meeting讨论了一遍。其实这一点我自己做得并不是很好,我只是自己看了些论文,但是我后来在普渡认识了一个朋友,他的方法是很值得借鉴的,在去之前的一个月里,他每周都会看一篇他暑研教授的论文,并且写一篇 summary 发给这个教授,甚至发现了这个教授的论文里的一个typo,再加上暑研期间,他表现得也很积极,所以教授对他的印象相当好,直接评价是highly motivated的学生。而我这个朋友申恰逢今年申 PHD 失利,这个教授就直接让我朋友留在了这个实验室当了全奖的 PHD。我觉得这个方式学弟学妹们可以参考一下,并且这个能帮助大家,特别是一些科研经历不是很丰富的同学们,快速地融入科研的氛围,为暑研也是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去暑研的时候可以带点这边的小特产过去,当时我是买的那种夹心麻花带了过去了,除了给教授,也分给实验室其他人,借此也和实验室的其他 PHD 处好关系,在暑研过程中,其实教授大部分时间是很忙的,和你直接接触的其实一般都是实验室里的这些 PHD学生,教授也会从他们那儿得到很多你的信息,所以和实验室的其他人处好关系是很有必要的,而且 也能给你暑研一个愉快的学习工作氛围。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在科研方面,教授都是很忙的,所以一般是不会主动来找你的,但是如果你们之间缺乏交流,那就算你做得再多,教授可能也不知道。所以这个时候,你要主动去和教 授沟通,当然这个要视情况而定,我当时普渡的那个教授就非常喜欢和学生 meeting,所以一般我有什么问题或者新的想法都会直接去找他,他也会比较开心。但是我也听说有的教授 不喜欢学生直接去找他。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利用上组会的时间。和国内实验室一样,一般我们每周的组会会有人做 presentation,分享一些最近做的东西的进程,或者最近看的论文。这种时候一定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很大方地提出来,也会给教授一 种你很有motivation 的感觉。同时也让教授给你的推荐信里“有东西”可写,才能真正的成 为一封有力的推荐信。

还要注意的一点,这个也是GGU mentor反复提醒我的,就是从实验室离开,并不代表就是暑研结束。回国之后,还应该和教授保持联系,如果教授有需要,也可以在家帮着做一点科研项目。就算不跟教授继续做项目了,也要记住偶尔给教授发个邮件,比如圣诞节,新年之类的,发个简单的祝福会让教授觉得你不是只为了推荐信,更有人情味一点~

四、最后的话

回顾整个申请季,最初的梦校就是CMU,如今圆梦也算是为曾经付出的努力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感谢申请季GGU的carry,感谢我的mentor,培训师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每一个在申请季给予我支持的亲人盆友~CMU我来咯!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第二篇:从CS到MFE,美国金融工程硕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Wednesday, 11 May 2016 从CS到MFE,美国金融工程硕士申请总结

背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GPA: 3.38 TOEFL: 106 GRE: 157+170

录取结果:Cornell MFE, Baruch MFE, Umich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写在前面

当心痛地看着Deposit从我的卡中流逝时,申请可算告一段落了。尽管大二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走上出国的道路,由于拖延症的作祟,总觉得时间也还是有的,就一味的任性把申请的事宜放在了脑后,时不时回想却总不警觉。直到去年5月份加入了世毕盟留学(GGU),极富个人魅力的鹏哥和眼神深藏如无底洞般的龚老师给我敲响了警钟,我才更好的知道自己的规划,决计将警钟转化成鼓声而非丧钟。

选择GGU

于我个人而言,选择GGU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申请之初,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不是如何准备考试,如何逼迫自己付出努力,而在于缺乏一种全局的视角,对申请流程大局的把控。缺乏相应的全局观,就会迷失在此起彼伏滔滔不绝的申请准备的森林中,光靠蛮力而非智取,自然体会不到柳暗花明的快乐。如许多人toefl,gre一味的刷分,找了一份份的实习却总觉得不再找几份对不起自己,科研亦是如此,恨不得一生下来就开始拼命准备申请让自己的简历琳琅满目。GGU于我的意义就在它给我打了强心剂,利用其众多成功申请案例的经验去指导你如何去准备,并指出申请的康庄大道,让我更游刃有余地度过申请的时光。

关于GPA

有一点不得不提一下,就是GPA。由于大一太过于放松,我大一的GPA接近3,毋庸置疑,这的确给我的申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哥大MFE与CMU MSCF都没有给我面试机会。关于GPA想说两点,一是尽管美国学校审查材料是全方位衡量一个学生的,但它们在录取过程中拥有的你手头的材料主要就是成绩单,简历,文书以及推荐信,而成绩单是最客观的评价标准,是申请人无法修改的指标,所以若GPA低,申请确实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的。二是申请金工时尽管总体的GPA重要,但金工看中的课程(数学,经济,计算机编程)的成绩更加重要,很多学校申请时都需要单独写出上述课程的成绩,可见申请学校对于某些课程而非总体GPA的侧重。

英语成绩

Wednesday, 11 May 2016 英语成绩是出国同学都需要攻克的关卡,金融工程专业所必须的英语考试包括TOEFL和GRE(很多申请需要不接受GMAT)。归根到底,这两个英语考试的总体形式在一定时间内基本没有什么改变,并且题型也是确定的,所以这时候走过来的大神的经验是值得珍藏的。对于英语的准备,我的建议是考前先通览一遍论坛上的考试经验总结,从中选取适合自己的,制定出相应的一套学习计划(如ChaseDream),在平常时间不是完全充裕时将需要积累的先沉淀(如背单词,听力这种不能一蹴而就却又是必须的要求),并专门空出一段闭关修炼突击英语。除外,英语考试的战线不宜拖得太长,并且Toefl考试最好不要留到大四上才准备,不仅仅心态上会受到影响,考位也是很大的问题。

实习与科研

对于金工项目的申请来说,实习和科研是十分重要的。金工项目需要申请者拥有利用数学的思维(数学知识)去解决金融问题(金融背景),并能快速将其实现的能力(编程水平),所以数学,金融,编程能力对于金工申请者而言最好是要掌握的。再者,衡量一金工项目好坏的标准是学生的就业率如何,所以对于学校而言,他/她们认为的promising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即为毕业后能很好找到工作的学生,这样他/她们能项目才能源远流长流芳百世。为此,它们会看中你是否拥有实习的经历,毕竟实习过与没有实习过的候选人在找工作经历上是有区别的。对于科研与实习的选择,我的切身体会是在实习单位并非Big Name(如著名外资)的前提下,实习的内容要远大于形式,这在面试中将得到很好的证明。在面试中面试官尽管会问实习,科研的相关情况,但如果实质的内容并非金工相关,甚至“沦落”为端茶倒水,试问又怎么好意思说出口呢?更何况,面试官大多只会过问金工相关的实习内容,若没有,又将有什么谈资?面试完毕,只会觉得实习科研到头来一场空。(Big Name当然不算)

第三篇:从厦大到CMU信息管理系统,我的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从厦大到CMU信息管理系统,我的申请总结 个人背景:

本科院校:厦门大学

系别专业:管理科学系电子商务专业 GPA排名:4/32 IELTS:7.0 GRE:155+170+4.5 经历:国内专业相关实习其他:无发表无牛推

申请情况:

申请专业:master项目,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辅以个别商业分析或工程管理专业

录取情况:CMU(MISM), Umich(MSI), UT Austin(Information Studies), Syracuse U(Information Management), UW Seattle(Information Management), GWU(Information Systems), Florida(Information Systems & Operations Management).申请过程:

我的申请开始的较晚,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把申请的很大希望寄托在世毕盟(GGU)上。当时我还在专心准备GMAT考试,由GGU派给我的第一任流程负责人朔姐和第一任mentor负责开展初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简历制作、选校等。由于我身在厦门,和GGU的联系只能通过微信,邮件,meeting通过Skype语音会话进行,但是沟通十分顺畅,申请进度没有因为“异地”受阻。GMAT考试失利后,我听从GGU建议立刻转战GRE。这期间由于一些原因,负责我申请工作的流程负责人换为Amy姐,mentor换为Hybur,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申请工作的进度,我的选校基本定下,CV也基本定稿了。在一口气顺利拿下IELTS和GRE后,我正式投入申请工作,主要是撰写文书。因为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项目文书要求天差地别,所以我撰写文书的过程尤其漫长,一直到学期末才算基本结束。这段难熬的日子多亏了Amy姐和Hybur,他们在我身上的投入早已是自发的,我们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申请提交后,Amy姐和揣铎姐每天跟踪查看我的申请状态,直到录取结果出来。个别学校需要进行面试的,GGU也有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专人负责模拟面试。目前为止,我手头有比较满意的学校了,还在等待剩下一些学校的录取结果。

以下针对申请季个人比较有感触的环节展开说明

关于时间:

申请期间时间似乎永远是不够用的,很多问题最终都是时间不够的问题。我在2015年8月份准备GMAT首战期间和GGU签下合同,申请工作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而正式投入申请是10月底搞定语言考试后。我认为那已经是最后关头了。且不说正式的申请工作,光是语言考试就够很多人喝一壶的,考一次就得一个月砸进去,谁也不知道哪一次是最后一次。我属于运气还可以的,没被反反复复的语言考试耽误进度。语言考试后,还有许多申请材料要准备,无论留学机构能帮到多少,自己都要保持高的参与度,毕竟是自己的申请,所以时间紧张的话,材料必然准备不充分,又要虐心了。然而虐心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时间紧迫,很多机会无法把握。如果趁早拿下语言考试,就有时间多选课刷GPA,找实习,帮教授搞科研,或者申请GGU的暑期科研项目,这些都能实实在在提升申请者的竞争力,不要到用时方恨少。另外,我在GGU的说服下才从GMAT转战GRE,并且一举拿下,如果我早些联系GGU,早点认清GRE才是我的最好选择,时间至少能多出一个月。因此,申请开始的时间永远不嫌早;如果考虑通过留学机构申请,务必尽早联系,可以少走弯路。

关于语言考试:

上部分说了,语言考试是个时间黑洞,谁也不知道哪一次是最后一次。班上两位同学,分别是大三下学期和大三暑假开始准备,都签了彻底包办一条龙的中介。他们中一位八月初高分拿下GMAT,然后一直考TOEFL,到十一月中旬才上100;另一个到几乎所有申请截止TOEFL也没到100。语言考试除了时间问题,还需要注意的是量体裁衣,谨慎选择。我因为大二为了出国交流考过IELTS,对TOEFL完全陌生,所以最终保守选择用IELTS申请美国高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的申请。此外,由于学长姐们都是考GMAT,所以我也毫不犹豫决定考GMAT但以失败告终。GGU鼓励我参加GRE考试,不仅考核内容对我来说更简单,而且MIS专业用GRE可以申请的项目更多。于是我大胆转战GRE并且一举拿下理想成绩。但无论是对IELTS的保守选择,还是对GRE的大胆争取,皆因悔不当初,形势所迫。因此,语言考试的选择很重要,一定要提前了解项目官网上罗列的语言考试要求,是否接受IELTS/TOEFL?是否有单项分要求?是否接受GMAT/GRE?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

关于个人背景:

个人背景我自己总结就是申请者的“三围”硬背景和九维软背景等。三围即GPA、IELTS/TOEFL和GMAT/GRE,这些就是硬条件必须有,该刷的平时都要好好刷。九维背景即(顺序和重要性无关):发表、科研、实习、项目、课程大作业、比赛、交流、学生工作、证书。九维背景不必样样都有,而是尽可能在申请前填满,最好是不同的维度体现不同的能力品质,必将会成为申请利器。

等到申请时候,三围基本定下,重点在于九维软背景的利用,最重要的一点是:匹配,即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能够让自己和申请项目match的背景。于我而言,到大四申请的时候,个人背景基本无法得到实质提升,GPA、语言成绩和各种经历都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但是在制作CV和撰写PS的时候,在世毕盟mentor的指点下,只要搜肠刮肚一般都能从九维软背景中找到不少亮点,最终形成了CV和十来篇“花样百出”的PS。

关于MIS专业

MIS可谓是个杂家,其master项目既出现在商学院,也出现在信息学院,即使同一所大学里B School和I School都设置了此类专业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不同的MIS项目自然代表了不同流派,大体分为两大类:技术流派和商业管理(非技术)流派,但是申请时,我发现各个MIS项目如八仙过海,什么样的要求都有,必须针对每一个项目做具体准备。虽然不同流派会注重申请者不同的背景,但是一般需要这三类背景:①technology,即有基本的计算机方面的背景,比如数据库课,java软件编程项目等;②economic management,即经济管理商业方面的背景,比如创业比赛,企业相关实习经历等;③analysis,即对数据信息的处理分析能力,比如使用spss分析问卷等。MIS专业申请者首先应当增加和梳理自己在这三方面的亮点,作为申请的基石,再考虑每一个项目的具体要求做个性化准备。

关于选专业与选校:

专业的选择就是“从心”,通过了解学长姐们的出路、官网或论坛的资料,自己做出选择,一定要自己了解,方向错了,来了录取都不会去的。因此,要对专业方向心里有数,不过只要知道大致方向,不需要确定太细的方向。此外,不太建议同时申请两三个不太相关的专业方向。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在专业方向选择之后,就是选项目选校。这一步要考虑的东西就非常多,比如项目课程设置、时长、工作年限要求、就业方向和情况、是否STEM,比如学校地理位置、生后成本、周边企业等。

我在申请之前对美国高校不甚了解,选校时也在忙英语考试,所以将选校完全交给了GGU。GGU先是列出了许多学校项目以及概况给我,之后正式开出选校名单,我再给出一些意见,由GGU帮忙调整并敲定最终名单。从目前的录取情况来看,当初的选校策略对头。虽然选校成功,但是选校列表中的一些学校,我在后来仔细了解后并不感兴趣,但是都已经申请完了。这不是说GGU给的选校出了问题,而是我自身对学校和项目的不了解导致了现在的一点后悔,毕竟是自己没有把一些意愿告诉GGU。比如申请者希望毕业后在美国工作还是立即回国,这就影响到项目选择,希望留下工作的应当申请属于STEM专业的项目,毕业后可以留在美国的时间比非STEM专业毕业后要长非常多。我觉得最理想的情况是,申请人自己要主动了解自己专业的项目和学校,初期时候能清楚说明自己的想法,再由GGU从策略上完善选校。重要的是主动了解,平时养成刷项目官网和留学论坛的习惯,了解课程设置、实习要求或就业方向等,很多自己的偏好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才会意识到的。主动了解是自身参与申请的第一步,越到后期,越会明白自己保持较高的参与度对申请大有裨益。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

第四篇:从上海交大到CMU MSCF, 零实习非典型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背景: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金融专业 G: 164+170+3.5 T: 109(22S +27W + 30R + 30L)Apply for: Financial Engineering AD: CMU MSCF(accepted), Columbia MFE, Columbia MathFin, Uchicago FinMath, UW CFRM

前言

我非常乐于分享经验这类无形资产,但是我的申请确实有点“非典型”,借鉴意义很低,不过也可以给后来人,特别是那些苦苦挣扎于补某一门短板的小朋友,一点激励和慰藉(毕竟靠着几乎为零的实习经历也是可以进Tier1的)。

其实我对自己一直没什么信心,在空白的等待期,心里已经盘算好了没有合意结果的退路。第一个Offer是三月生日前一天晚上收到的,哥大金工,我还跟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雨晴姐说,哥大肯定瞎了眼了。因为其他学校毫无音讯,我甚至有一种偏见就是收留我的项目肯定不怎么样。

但是也许这种没有自信反而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深信不疑。因为我相信无论之后去往何处,我都依然会努力,毫不松懈,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在哪儿不忘晒校训)。大二暑假准备GRE的时候,我说我要一次考上330,培训指导的人好一点的说悬,直白一点的说痴心妄想,然后我就自己独立地准备了40天,一击克G。规划申请背景的时候,世毕盟的mentor极力劝我找份实习,确保有一份实习的推荐信,可我还是铤而走险地放弃了可能的实习。整理要申请的学校列表时候,周围人劝我选几个保底的学校,我很毅然地删到只剩下Top10中我想去的。但是从“被看轻”到“被看得起”并不是拿了几个Offer就完成了,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于三围成绩

我是心在四方,身体里住着敢闯敢拼的灵魂,所以很早就想出国了。语言关对我来说不是难事,所有的考试都是一场KO速战速决,没有任何后患。大一考好雅思为申请学期和寒暑假交流做了准备,大二下考完GRE,大三上把申请用的T落实好。我们专业课的设置和金融工程很对口,数学和金融的核心知识都在必修课里,另外针对一些薄弱的地方,我去电院修了金融工程的建模课练练编程,在多伦多大学交换的时候修了以Presentation为主的Case Study的课程来训练表达。

虽然现在回头看觉得GRE和90+的GPA还是有一点点的辉煌,但是我记得更多的是背后的血泪。数学是高中最差的一科,可能因为不服输所以报了数院,但我现在都记得大一一边哭一边写数分的痛苦;准备考G的40天闭关修炼,每天睡前都觉得脑袋发烫,真切地体会到了“烧脑”一词。想必但凡有自我要求,都必须要付出对等的代价。就像如果同类的课程放在我面前,我肯定不假思索地会选择有含金量的,更加demanding的。“选择更难的那一条路” 对我而言更像一种习惯。有时候带你往前走的力量,正是那些小小的习惯。关于科研实习和其他经历

科研和实习方面我一点发言权都没有。唯一的科研是世毕盟引见的,大三下半个暑假去香港城市大学做一个供应链对风险传递影响的偏量化的研究,但是迫于时间太短(前被Yale Summer Session夹断,后被多伦多的交换卡死)并不出彩。实习只有一个远程的,时长一个月的,完全凑数的量化实习,并且我觉得并无裨益所以没有要supervisor的推荐信。

但是有得有失,我的海外交流经历就非常炫目了(捂脸 其实名大于实):寒假牛津大学 + 暑假耶鲁大学 + 秋季多伦多大学学期交换(想想我那一年签证就办了5个,跨洋飞了4个来回,也真的是很拼的)… 以至于所有的面试官都让我谈谈三段交流的感触和收获,甚至在我拿到哥大offer拒绝了其他项目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会说你的背景非常有趣,就算不来我们项目,可以聊聊吗?

我私以为出国的这三段经历不仅仅歪打正着让申请有好的结果,它们更是重要到能改变我人生的轨迹。我学到了甄别能力(discernment)能够决定你的格调,勇敢地去追求ask for what you want才能从石墙上敲开一扇隐蔽的门,我认识了更多优秀的人(而不仅仅是未来我要踏入的领域的精英),真实地感受到这个世界大到可以穷尽你的一生去探索。四年来听的道理都是相似的,但是经历过才会懂个中真谛。

世毕盟(GGU)低年级的时候一直害怕这个专业,编程+数学大概够很多人做一辈子噩梦了,所以还是会犹豫。也是为了让自己下定决心,所以找了同行的人督促我走下去。别人的专业我不了解,但是金工这个领域的申请世毕盟还是有压倒性的优势的。我在世毕盟的Mentor是个很厉害的交大学长,甚至给全体学员开职业规划的公开课,在我大三刚加入GGU一头雾水的时候,他帮我从头到尾梳理了申请的背景,查缺补漏,在写文书的时候给出画龙点睛的指导意见,会把行业的真刀实枪提前剧透给你。带我的雨晴姐和如冰姐一直很有耐心,我一度因为没有实习想放弃申请,她们就隔着十二个小时的时差给我打电话,一边打镇定剂一边出招;拿到面试的时候,及时地给我安排Mock Interview,用强大的面经锁定offer。在这里有一起奋斗的同僚,拿到结果之后GGU第一时间把大家聚起来,也因此结识了很多同道中人,并且在分享会上一次次被小伙伴的专业、口才所震慑。大概英雄所见略同,有缘早晚相会。

结语

申请季结束了,我竭尽全力完成的事情,无论结果如何都没有遗憾。需要感谢的人我都私下问候感谢了,也无需赘述。想讲一个小插曲:其实我是最后一个拿到CMU 面试机会的人,17号收到面试邮件,18号面试,20号出结果,22号是我决定是否去哥大金工的ddl。我去选面试时间的时候,只有一个available的选项了,我选完就是一片灰色。这个Offer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正正好好砸到我头上,我也只能相信,也许运气就是实力的一部分。以后的日子只能更加努力,让实力配得上好运气了!

第五篇:美国材料学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美国材料学博士申请总结

清华材料

GPA: 88(强行四舍五入)TOEFL: 103 GRE: 152+168 科研:勉强算三段吧,没有论文 海外暑期研修:有

Offer: UC Berkeley AS&T PhD, Duke 材料PhD, UC Davis 硕士 Rejection: UIUC, Harvard, Stanford×2(博士拒一次,硕士拒一次)Decision: Duke PhD

前言:

申请博士还是很看缘分的,感觉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比较看缘分吧,不论是找导师,找室友,还是找对象。虽然有句话很俗套,但还是拿来说一下: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碰到什么样的人。并不是越厉害的老师就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然你也可以觉得我是在为自己不牛开脱)。所以,申请的时候其实你基本有一个定位了,前三年是怎么过的,基本决定了之后你能去什么样的学校,找到什么样的导师。所以,最好前两年就决定是否出国,早作准备比较好(当然也见过某些院系年级第一临时起意搞完GT拿到神校的情况,当然这就不适合我这种划水的同学了)。

GPA:

我感觉这个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没什么可说的。看到我那几封拒信,就应该知道低GPA基本是不可能逆袭神校的。所以一定要尽可能地考高分,当然高分不一定代表你真的学得好,但是学得好的一般都能考高分的。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排名也很重要!!有的老师会问排名的。但是如果你排名不高,就不要在CV里写了,写个分数,0.5以上四舍五入,并不违法,反正官方给的分数也是精确到个位。

科研:

我写的顺序基本是按照重要性吧,所以GT会放在后面了。我勉强算做了三段科研吧,当然都没有做出什么成果,但是这三段科研还是让我在学术方面对材料这个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申请的时候也有所针对。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第一段做的是纳米颗粒的合成,第二段暑期研修做的是X射线衍射(XRD),第三段是大四上学期以及现在在做的计算材料。这三段科研按研究手段可以大致分为合成(synthesis),表征(characterization),还有模拟(simulation)。经过这三段实验之后,我最后决定做偏向模拟和表征的方向,这也是我毕设的方向,也是我博士期间的课题。至于为什么的话,模拟和表征有理论模型和公式,可以算一算,觉得比较开心。

对于读博士和做科研来说,找到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方向很重要。如果你说喜欢的不适合,那我建议还是选喜欢的吧,都大学快毕业了,喜欢的也不太会变了,不适合可以慢慢学。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多了解自己的本科专业,找到愿意从事的方向。另外,科研老师往往也是给你写推荐信的老师,所以不管怎么样,每段科研都认真对待。

暑期研修:

暑期研修属于科研的一部分,但是我把它单独拿出来说一下,因为这段经历对我个人的提升比较大,无论是个人能力,思路,还是申请。

首先就是联系暑期研修,我记得当时发了两百封邮件,最后找到了暑期研修。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发得越多越好,后来我觉得发了这么多都石沉大海的主要原因是CV写得不好,邮件内容也没有条理。

CV的话可以找世毕盟要一些之前的看一看。邮件的话我觉得第一段说明来意,第二段介绍自己,最后加一个CV就差不多了。

然后就是暑期研修期间了。首先暑假期间可以亲自体验美国的生活和博士的生活,可能你体验完就不想读博了。同时,暑期研修可以要到推荐信,甚至直接是暑期研修老板的录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可以利用暑假面套一些你心仪的学校。

比如我暑假去的南加州大学电子系,就顺便面套了UCLA,Berkeley(Caltech太吊不理我,Stanford去的时候正好劳动节,在那瞎逛了两天)。而这次面套也为我拿到了一个Berkeley 的offer,而且这个老师还是化学系的。置于面套有什么技巧的话,就是对自己CV里做的东西了然于心,其余看缘分。

看到上一段会发现我暑期去的是电子系,拿到一个化学系老师的offer。(当然这并不是化学系的offer,是Berkeley一个交叉学科的项目,Applied Science & Technology,好像主要招PhD,推荐大家申一下)。所以,在最后申请之前,不要把自己定得太死,不一定非要哪个专业,哪个方向,像我这样的同学,当时想到的首先是有书读!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

最后,暑期研修对我未来的科研方向起到了转折点的作用。由于暑期研修是和XRD相关的,但又不是课程里学到的那些东西,因此我接触了一些新的模型和公式,也对X射线的理论有了更多认识。最后实验结果从数量级上来看还是不错的。回国之后觉得有公式算一算挺好的,干脆去做计算好了。碰巧带我做计算的老师超级好(感觉每个带我的老师都很好),接触一段时间之后也觉得计算挺不错的,就决定了主要申请这个方向了。所以后来发邮件套磁的时候,主要都是这个方向的老师。

再补充一点,暑期研修碰到了非常好的师兄师姐,对我帮助也很大,相信你们暑期研修也会碰到很好的师兄师姐。

选校&推荐信:

这俩放一块说吧,因为后者往往会限制前者。

选校基本就是我自己选的。浏览一个学校院系的网站,看是否有喜欢的老师(这里我用的是喜欢而不是感兴趣。回到前言,导师是你将来五年期间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人,一定要想好啊。至于何为喜欢,我主要看研究方向,学术水平,组内成员,还有看脸),如果基本没有的话,那么这个学校我就不申了,好像决定得有点草率。这样和之前说的首先有书读好像有点矛盾,主要是因为我个人的想法在申请过程中也是一直在改变的,现在觉得博士还是不要将就,选喜欢的老师,喜欢的科研方向,学校其次。我之所以决定去杜克就是因为和老师面试感觉不错,做得方向我也很喜欢,虽然学校专排不好,但我还是不愿意去Berkeley学习自己并不了解的化学方向。

发现有喜欢的老师之后,就是发邮件套磁了,如果有一两个回复你的话,那么就申这个学校,如果没有,但是你还是很喜欢这几个老师的话,那就强行申吧。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你会发现上述的情况过于理想,因为你会受到一个重要因素的限制,那就是推荐信的数量。我的推荐信组成是国内科研老师+班主任+国外科研老师,每人12封,所有学校都一样。因为如果你申某些学校如果少了某个和你关系密切的人的推荐信是不太好的,而有些老师你又不能要太多推荐信,所以这就对你的选校数量产生了影响。

上面其实也说了推荐人的选取,那就是和你关系密切的人,主要就是带过你的老师。选校的话,能不能保底看套磁情况,而不是看排名,像我的话,以为排名低可以保底的学校一个都没保住。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

CV&PS CV之前已经大概说了,自己改改就好。像我的话,没有Award和Publication可以写就很不好了,所以前三年一定要努力啊!

PS的话一般认为写清楚为什么选我们学校,为什么我们学校要你。然而我感觉我写得比较偏心路历程了,因为三段科研基本不相关,如何从纳米转到XRD,再转到计算,我主要依靠自己想法的转变进行串联,但是主线是不变的,就是我是一个热爱科研,渴望投身科研的好同学!写PS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比较清楚地审视自己,也是在写PS的过程中我才完全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读博,为什么要做这个方向。

G&T 托福首战97,二战103。我感觉基础不错的话,直接做TPO就挺好的。

GRE首战151+163+3.5(别问我数学为什么这么低),二战152+168+3。感觉GRE主要是单词,verbal从来没做完过。

建议:心理上不要恐惧;短期内花时间搞定,比如两个月GRE,一个半月TOEFL,拖久了心理会疲惫。

面试:

如果面套也算面试的话,那我还是面了很多。

首先是UCLA面套了三个老师。第一个要不招人,只是随便聊聊。第二个我迟到了,没聊几句他就去开会了。所以有用的是第三个,第三位老师照着我的CV一条一条地问,甚至很多无关的问题,比如一些课外活动的经历,当时我就吓傻了,之后关于XRD的专业问题答得不清不楚。所以建议就是对自己写的每条东西都要很清楚,并且不要被突如其来的问题影响心态。

Berkeley面了两个老师,第一个老师向我介绍了他的实验室,问我对哪个方向感兴趣,然而我并不懂他做的方向,然后他就直接说good luck了。第二个老师没怎么问,后来申请的时候就拿到了offer,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建议就是对你要面试老师的科研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之后申请季面了杜克和wisconsin的老师,都是计算方向,问了我之前做过的科研,以及介绍他们自己科研方向并询问你的兴趣。建议就是介绍自己科研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把为什么做,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讲清楚。

总结: 去年四月报了世毕盟的DIY博士项目,特别感谢雪莲姐和mentor的帮助,各种问题都可以随时骚扰!再次感谢各位帮助我的老师家长,师兄师姐以及同学,祝各位同学都能申到满意的学校!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

下载从南开到CMU,我的2018美国CS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南开到CMU,我的2018美国CS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