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档案管理建议
公司档案管理工作建议
为响应《关于对公司各分公司档案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福建分公司对公司档案情况进行了统计及上报工作。在此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查处了一些不足,对公司现有制度设立及执行情况进行了反思。现根据通知要求,对以下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1、档案管理机构及职责
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及集团公司各项规定的要求的提高,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保证各类档案完整齐备、分类清晰,需要各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收集,专门部门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我们单位目前的状况是存在着,档案专业人员需求与企业降本增效压力之间的矛盾。我们公司不少项目部基于成本压力,也没有配备资料员,各专业施工员自己跑资料、自己存资料。因为施工员现场工作非常繁琐,应急情况较多,因此施工过程中资料传递过程中难免遗失。普通资料丢失可以补做,但如果丢失的是工程签证,能否补签成功是一个未知数。少遗失一份签证,其价值往往远大于一个资料员的工资成本。
2、档案保管及利用
无专门档案室及资料员的情况下档案保管与借阅肯定是不规范的,保管过程中存在遗失风险,而借阅过程中出借人忘记收回,借阅人忘记归还的可能性更大。出于对档案管理的考虑,希望公司能够发布正式文件,建立档案管理专人专室制度。当然考虑到项目有大小,希望新规定不要一刀切。而根据项目产值分档区别执行。将是否建立档案室、设置专职资料员的决定权交给制度,让项目领导有规可依,避免个人决策面临着降本增效压力与档案管理要求两难的选择,提高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
3、对公司档案管理的要求
公司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度与各分公司及广大员工利益息息相关。分公司或者职工个人需要查询职工的个人档案、社保档案、执业类证书注册情况,现在通用做法是打电话咨询有关部门的同事,有时候该同事并不主管这块,性质就变成了请人帮忙,既耽误该同事工作时间,查询效率也低。为打通查询渠道,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建议凡不涉及国家企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档案材料在内网公开,让公司职工都可以查阅。
4、公司档案培训内容方面的要求
-加大档案管理标准化的教育力度,培训次数可以适当增加。而现阶段在职工的意识中,安全质量成本进度都非常重要,往往对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档案也是效益,完备的档案可以规避企业的法律风险。还有很多工程事故中的责任人员凭借工程档案的证明作用避免了刑事责任,实实在在的挽救了自己的人生。
5、公司档案考核方面的建议 1)考核制度
档案管理包括制度建立、执行、考核、改进等流程。其中考核是通过对结果的检查评价来逆推制度、执行中的经验和不足,为之后工作的循环改进不断提高奠定基础。考核工作在程序上要求具有严格严肃性,在实体上要求具有客观真实性。程序是实体的保障,实体是程序的目的。因此为保证考核结果真实有效,可以制定严格的考核程序,包括书面报告,派员调研,定期抽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检查之后的“回头看”等措施。
2)奖惩措施
奖惩措施是各部门各专业重要的管理手段,对于提高积极性效果明显。依据考核结果对优秀单位进行奖励表彰,奖励肯定是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对于不作为的单位进行通报甚至处罚。为以后的循环改进提供动力。
第二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建议论文
【摘要】
档案工作,是各个组织、单位对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涉及的有价值的相关历史性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的活动,其具有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还是规范管理的基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档案管理科学化的保障性工作。针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本文从提高认识,加强投入,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性保障;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把实体管理变为信息化管理;优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结构,提升工作能力;加强档案网站建设,落实档案信息公开;注重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安全性,避免蓄意篡改、非法利用;规范档案信息录入,保证电子档案信息真实、准确;完善数字档案馆建设共七个方面阐述了笔者的建议。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建议
档案工作,是各个组织、单位对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涉及的有价值的相关历史性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的活动,其具有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还是规范管理的基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新情况、新原则与新理论,确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方法,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档案管理科学化的保障性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投入,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性保障
各组织、各单位,为进一步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领导在思想上要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为了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硬件上要保障资金投入,包括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扫描仪、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移动存储设备、服务器等。对于财力资金有限的单位,可以按照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先购置极缺的设备,采用逐年增购的方式来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所需的硬件条件。
二、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把实体管理变为信息化管理
传统的档案管理,是以纸质材料、照片、录像光盘作为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档案交接程序多,档案占用存放空间大、存放时间长容易发生档案材料的变性,甚至无法辨识。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必要的纸质材料需要原始性存档之外,很多档案材料可以采用电子文档、移动硬盘的形式进行存档。这种信息化变革,节约了纸张的同时也简化了档案交接工作过程,高效而节约。并且,电子档案容易保管,且安全性较高。
三、优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结构,提升工作能力
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是专业技术性人员,因此各组织、单位在配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时要充分论证从业人员的学历的专业性,还要定期的组织从业人员学习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新知识、新方法。此外,因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因此要针对这一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在岗职工安排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努力将档案工作队伍培养成会档案管理、又会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满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人员的需要。
四、加强档案网站建设,落实档案信息
公开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通过档案网站建设,能够实现远程在线档案服务和信息公开。当前,一些组织、单位虽然建设了档案工作网站,但是还处于低层次的起步阶段,档案工作网站维护不及时,档案管理工作信息不公开、服务功能无人应答回复,甚至一些栏目是空白。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档案网站建设,完善档案网站的功能,及时维护,互动高效,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实现信息公开。
五、注重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安全性,避免蓄意篡改、非法利用
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必然涉及到安全性的问题,要高度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提升,设置防火墙和安全扫描监控系统,防止档案信息被蓄意篡改、非法利用。对于档案网站用户,要建立实名制准入验证,拒绝非法访问和未授权访问。要根据用户进行分类,以授权不同的档案信息查询权限。对于重要档案信息、机密档案信息、敏感档案信息,为了保证安全性要与互联网隔离储存。
六、规范档案信息录入,保证电子档案信息真实、准确
电子档案信息在录入时,容易出现错误。因此,要加强对电子档案信息的内容的审核以及录入的检查校对,最大程度的减少电子档案信息的错误,力争电子档案信息录入准确、真实。为了便于开展电子档案信息的核对和录入工作,档案部门要建立统一的档案工作要求,明确电子档案材料的格式模板和内容标准。
七、完善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开拓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另一项组成部分。数字档案馆是数字时代或者说大数据时代档案馆的发展方向,是现代的新型档案馆,是对传统档案馆的升级。档案工作是否现代化,我国能否成为档案强国,其显著标志就是看是否建成数字档案馆。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集成的档案信息数量与内容更加广泛,更便于档案信息统计、查询、保存。数字化档案馆建设不是一个组织、一个部门的事情,是多个组织、多个部门协调建设的关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信息管理的统筹规划与衔接,要在同一个平台下通过同一个数据库质量管理系统完善数字化档案建设。传统档案馆必须向数字档案馆转变,才能适应档案环境的新变化,开拓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冬梅.浅谈信息时代的档案利用工作[J].科技与经济,2001,(5).[2]刘英萍.浅议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J].档案与社会,2005,(12).[3]李香仙.浅谈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7期.
第三篇:改进车辆购置税档案管理的建议
改进车辆购置税档案管理的建议
车辆购臵税(以下简称“车购税”)是由车辆购臵附加费(以下简称“车购费”)通过费改税的方式转换而来的一个新税种,自2005年1月1日由到国税部门组织征收以来,现行的管理模式仍然沿用原交通部门收费的管理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车辆数急剧增加,现行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尤其是车购税档案管理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现行车购税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车购税档案的管理模式是国税部门对应税车辆完成税款征收开具税收完税证后,核发《车辆购臵税完税证明》正、副本,再按照“一车一档”的原则建立车购税档案,纳税人凭《车辆购臵税完税证明》副本在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办理车辆入户手续;当车辆发生过户变更、转籍时,在办理完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变动手续后,需要到原办理车购税纳税申报的部门同时办理车购税电子数据和纸质档案变动手续。近几年来,随着居民购车热情日益高涨,车辆也随之增多,二手车交易也更加活跃和频繁。据统计银川市2007年共办理车购税过户、变更、转籍和换补业务4848笔,2008年增加到7795笔,而2009年则达到了10668笔。档案管理日趋繁琐复杂,并且凸显了对车辆的管理,增加了车辆购臵税征管
部门的工作量,严重制约了税收征管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
(一)档案存放难,无期限保存。新车档案数量逐年大幅增长,旧车档案急剧膨胀,再加上车主在报废车辆时根本不告知车购税征收部门,使报废、灭失的车辆购臵税档案无法及时清理,导致这部分车购税档案被无谓地永久保存。近年国家对车辆的报废年限进行了调整,某种程度上延长了机动车的使用年限,增加了机动车的交易量,车购税变更业务量随之增加,档案数量也随之增加,机动车报废期限的不确定性,至今任何文件也未给车购税档案的保存设臵明确的期限,造成档案只增加不减少无限期保存,且车购税档案室仍占用原交通部门的办公用房,面临无处存放越来越多档案的境地。
(二)重复劳动,随车辆变动而变动。车购税是在车辆购臵使用环节一次性征收,以后车辆再发生过户变更转籍时均不再具有纳税义务,而目前的管理方式是,每次在车辆发生交易行为车辆所有权发生变化后,在办理完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变动手续后都要办理车辆购臵税变更手续,这些变更业务对车主来说,不但需要提供繁杂的手续。还要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对国税部门来说,新车主已不具有纳税义务,仍要花费大量时间、人力审核车辆所有权变更的资料,增加了征纳双方的各种成本。
(三)车购税档案资料不全,查找困难。车购税是由车辆购臵附加费延续而来,又历经交通部门征收费、交通部门代征税、税务部门征收,征收系统几次变更,档案资料也有大的转移,造成电子数据与纸质实物档案不完整不匹配,查找困难。虽然根据《车辆购臵税征管理办法》的规定,车主应在向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机构办理车辆变动手续之日起30日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档案变动手续。但因没有处罚规定,经常会出现纳税人到公安车管部门办理车辆变动后,不再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完税证明变动手续。税务部门往往无从知晓哪些车辆过户或转籍变更了,纳税人办理车辆档案转籍时,因中间手续变动、资料缺少,查找车购税档案不仅花费大量精力和人力,有时还会因档案无法找到而引起争议的情况。
二、现行法规为改进车购税档案管理提供了依据
费改税之前,车辆购臵税原名车辆购臵附加费,由交通部门下设的车辆购臵附加费征收管理办公室负责征收,并实行单一的“一车一档”的车辆购臵附加费建档制度和车辆所有权转移过户制度。在特定时期内,这一办法为交通部门上路稽查核对建立了资料依据,对防止车辆购臵附加费的流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费改税以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臵税条例》《车辆购臵税征收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实施,车辆购臵税征收的法律规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车辆购臵税的征管以《税收征管法》为基础,依法计征,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为税务机关的职责,而不是对车辆的管理。
第四篇:改善基层档案管理现状的几点建议
改善基层档案管理现状的几点建议
摘 要:基层档案室管理对基层单位各项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基层档案是基层单位历史面貌的再次体现,是基层单位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资源,所以不能忽视基层档案室的建设。目前,从基层档案室的实际情况看出,基层档案室管理的现状并不好,存在人员专业素质低、档案室基础设施落后、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等众多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基层档案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基层档案室管理的现状,指出改善基层档案室管理现状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基层档案室;管理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3-000266-01
一、基层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基层档案室人员存在的问题。
基层档案室工作人员相当于基层档案室的武装队伍,如果档案室人员存在任何问题,那么直接影响档案室的工作效率,对基层档案室的管理工作非常不利。基层档案室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概括成以下两点:
1、档案室人员配置不专一。与基层单位中心工作相比,基层档案室的人员配置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和随意性,档案室人员大部分都是兼职工作人员,导致档案室专业人才偏少,造成档案室管理非常随意的不良局面。专业人员少,对于档案室的专业要求高的工作很多人员都盲目操作,严重降低基层档案室的工作效率。
2、档案室人员流动过快。因为通过了解档案可以比较快速、全面的了解单位的工作职能和业务工作,所以基层档案室往往用单位的新进人员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在熟悉单位的中心工作后,领导一般会给他们重新分配工作。这就造成了档案管理人员的更换频繁,极不利于档案的管理。
(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基层档案室尤其是镇村级档案室,出于经济方面考虑,基层政府对档案室管理分配的投资较少,导致基层档案室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档案保管条件差,档案受潮、破损、遗失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三)基层档案室法制建设不健全。
由于基层档案室法制建设不健全,再加上基层档案室管理不严格,导致档案室工作人员法制意识淡薄,工作过程中未对《档案法》引起高度重视,不了解其中的工作规范,最终出现工作人员违反法律的不良现象,对基层档案室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四)基层档案室管理不严密。
基层档案室管理不严密是以上三点问题的起因,管理不严的问题可以说是最终之重的问题,因为管理不严就会导致人员配置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以及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下面我们将基层档案室管理不严的问题概括为以下三点:
1、对档案室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基层政府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导致出现疏忽管理、缺少投资等现象,对业务部门指导的不重视往往变成基层档案室管理不规范的起因,导致基层档案室专业人才的缺失,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使基层档案室工作停留在最基本的档案信息收集等一系列简单的工作层面上,阻碍着档案室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2、档案管理不规范。基层档案室缺乏专业人才,在专业人才少,工作量冗杂的情况下,档案室管理出现严重的不协调,有的单位对材料的归档重视不够,还有的档案室人员对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划分不够准确,最终导致档案室的归档率、准确率比较低等等。
3、档案检索和利用效率不高。由于进行计算机录入和扫描需要较大的工作量,大部分基层档案室不愿拿出过多的财力、精力进行这项工作,所以检索方式还以手工为主,导致档案检索效率不高,严重降低了档案室档案服务工作质量。
二、改善基层档案管理现状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档案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想要搞好基层档案室的管理工作必须要具有质量高的后备队伍,档案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体现他们的整体质量,所以基层档案室的管理必须要重视工作人员的选拔和聘用。为此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1、加强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教育。档案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基层档案室的工作效率,所以必须抓紧对人员的培训教育,安排定期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努力提高人员的综合素养。
2、完善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基层档案室工作人员的选拔聘用不能随意进行,必须要通过严格的考试和审查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提高档案室后备队伍的整体质量,减少兼职工作人员,使档案室工作人员的配置更合理和专一。
(二)完善基层档案室基础设施。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基层档案室有必要应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设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档案材料的归类和保存等工作的质量。因此,完善基层档案室的基础设施势在必行,各基层政府必须加强对档案室管理的重视,加大投资,支持基层档案室的管理工作,实现基层档案室档案管理的高效率性。
(三)完善基层档案室法律或规章制度。
加强对档案室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宣传和长期的培训班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档案室工作人员对《档案法》和其他法律的认识,明确违反法律规章制度的后果,实现档案室管理工作有法必依的目标。
(四)重视基层档案室管理工作。
对基层档案室管理的重视不够是引起其他问题的根本原因,所以必须重视基层档案室的管理工作,档案局的专业人士应当加强对基层档案室的指导力度,使之走上规范化道路。基层档案管理得到上层部门和人们群众的重视,改善档案保管条件,这是档案管理有序、高效进行的前提,因此,重视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势在必行。
三、结语
总之,虽然基层档案管理作为某一个地区档案管理的很少一部分,但是基层档案是不可缺少的历史财富,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基层档案室的管理工作。努力解决基层档案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做到管理的规范化,重视基层档案室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有序、高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饶明杰.浅谈基层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G].“庆祝建国60周年”档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11)
[2] 常文娟.改进基层单位办公室档案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3(16)
第五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和建议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和建议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为加强管理,1988年,1989年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通知》,进一步明确、规范了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特别是,自1996年两部委联合发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以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正轨。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开始为下岗失业、社会流动职工提供档案托管服务,根据职能(哈编字[2004]329号),开展为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保存档
案并提供相应服务。从2005年起,开始接收哈尔滨市国有企业并轨改制的职工档案,该档案由企业到失业保险中心审核失业待遇后送至我中心统一管理。从2005年10月以来,共为35万人次职工提供过档案托管服务。根据近年来档案管理的实践,本文着重探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中国论文网 /8/view-12982649.htm
1.档案管理不规范,档案移交不及时
有的单位对档案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用人制度不规范,考核、档案工资晋升、评定机制不健全,不注意平时材料的形成,导致档案材料缺失,这给办理参加社会保险、职称评定、退休、出具人事档案相关证明和办理流动手续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离岗的“两不找”人员和已辞职、辞退、解除劳动合同等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普遍存在,在这些流动人员档案中,有些没有及时移交
专业档案保管机构,有些没有人事权限的单位擅自保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造成部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丢失、材料不齐全、手续不完备、档案材料归档不及时等情况出现。如何处置这些档案,一直是困扰档案管理者的难题。
2.“弃档”现象较严重,原因复杂
造成“弃档”现象的原因较多也较为复杂,通过对中心管理档案的分析,以下几种情况较多。
(1)用人观念的变化,使人事档案作用逐步淡化。随着企业深化改革和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众多跨国公司、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地转向去做人才的背景调查,而越来越忽略对人事档案和人事关系的关注。调查显示: 有68%的被访者认为人事档案在求职及职业发展中不重要或作用不大。企业经理通常是采取面试方式、”合格不合格干了就知道”的方式评价聘用员工。这将在录用源头给人事管理留下漏洞。
(2)人才流动日益频繁,断档、重复建档的问题时有发生。户籍管理体制的松动和用人单位地域观念的淡化,为人员合理流动提供了空间和条件。有些人甚至不顾组织是否同意,一走了之。由于敢于不顾组织是否同意而跳槽的人,多数是市场急需的人才,有的行政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对跳槽的人采取扣留档案的办法“挽留”人才,造成了流动人员“人质档案”现象屡见不鲜,“人质档案”在原单位被长时间搁置,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而新用人单位在当地人事部门重新建档,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断档、重复建档的问题。
(3)人事档案保管机构以营利为目的。据了解,现有的人事档案保管机构,均为盈利性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因此,现行的人事代理费收取较高。档案的保管部门,应充分体现公共服务职责,逐渐减少收取代理费用。物价部门必须严格监管,坚决执行“ 收支两条线”,明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
服务性质;财政部门在资金上应当向档案保管机构倾斜,给与必需的补助。
3.各收档部门恶性竞争严重,管理混乱
按原劳动部颁发的《职业介绍规定》(劳部发〔1995〕408号)、《职业介绍服务规程(试行)》(劳部发〔1998〕1号)、《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200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0号)、《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28号令)均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服务范围中包括“保管档案”及“从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业务”。但从2008年起,社保局社服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企业职工托管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各区存档部门均打破原有存档范围限制,互相之间恶意竞争、争抢档案资源。
4.档案分散造成企业劳资办事不便
近期,部分在我中心存档的并轨改制企业的劳资人员反映,其在一个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档案被要求存在不
同的地方,导致他们对职工的后续服务工作不方便进行,职工查找档案得到不同的地方去查找,企业劳资人员办理档案业务也得去跑好几个地方才能办完。
从2008年3月起,我中心存档人员退休需到局机关服务中心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办理退休手续,我中心只负责申报登记及档案移交工作,但经办几年来,因办理手续需要到几个不同部门,给存档人员造成较多麻烦。
5.人事代理缺少特色服务
目前人事代理还处在单一服务阶段,在很多业务领域里还是空白,缺少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无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
6.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尚未健全,部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变化较大,对人事档案管理业务不熟悉,有待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抓好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要做到定期培训与平时学习相结合,每年进行新知识、新技术专题培训,为他们提供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高新知识的机会。要注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提倡创新能力与对传统精华的继承相结合。构建一支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事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7.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在人才合理流动的前提下,必须强化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以确保其完整性、真实性。
(1)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营造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氛围。要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政策规定,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建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定期培训,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
(2)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政策法规。一是对过去不合时宜,制约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政策加以完善,建
立全国(至少是全省)统一的法律法规,杜绝各自为阵的现象。二是加强对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力度,规范人才中介机构的管理,不准民营和合资人才中介机构从事人事代理和人事档案管理以及人事调动业务,促进我国人才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
(3)创新人事服务形式。要不断丰富人事档案的内容,提高人事档案的使用价值,经常了解用人单位和人才对人事档案材料的新要求,树立人事档案利用的“受众”意识,变过去“守摊式”服务为“开发式”服务,重视研究人事档案用户的多方位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认真做好人员配置、经费来源、安全保密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档案管理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促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朝着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4)明确职责,理顺关系。组织人事部门和劳动部门要本着对流动人员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与政府职能部门沟
通与协调,明确各自的人事档案管理范围。强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应以服务为主,应充分体现公共服务职责,逐渐减少收取代理费用。明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性质,财政部门在资金上应当向档案保管机构倾斜,给与必需的补助,发挥好档案托管机构的作用。
(5)建议将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职工档案在失业保险中心审核失业待遇后统一到专业存档部门进行托管,以确保其企业职工档案集中管理,方便企业职工及劳资人员办理档案业务,为存档人员提供最方便、快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