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大学434国际商务考研名词解释总结
名词解释
欧洲美元:Eurodollar,是指储蓄在美国境外的银行而不受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监管的美元。因此,此种储蓄比相似的美国境内的储蓄受到更少的限制而有更高的收益。
米德冲突:一般地,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内部均衡,以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均衡。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工具无法使用。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内外部同时均衡,在政策取向上,常常存在冲突。但国际收支逆差与国内经济疲软并存,或是国际收支顺差与国内通货膨胀并存时,财政、货币政策都会左右为难,经济学上称之为米德冲突 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某项活动要有外部收益,而且是活动的主体得不到的收益。溢出效应分为经济溢出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等。
棘轮效应,又称制轮作用,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高峰收入。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货币差额论属于重商主义,是重商主义早期的观点:“货币平衡理论”出口值超过进口值时,他们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并主张采用行政政策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重商主义晚期的观点是“贸易平衡理论”,即贸易差额论。认为所有的购买都会减少货币,所有的售卖都会增加货币。因此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必须坚持扩大出口、减少进口甚至不进口的原则。因为只有这样,贵金属或者货币才能流入国内,增加一国的财富量。
均衡贸易条件是指当一国需要进口的商品恰好是另一国所愿意出口的,并在数量上也相等,而用于进口支付所出口的商品及其数量又恰好是另一国愿意接受的,两国贸易便达到了平衡;商品交换比率及相对价格也稳定不变时的贸易条件。特惠关税简称特惠税又称优惠税,是指进口国对从特定的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税或减免税待遇。但其他国家或地区不能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要求享受这种优惠待遇。特惠税税率一般低于最惠国税率和协定税率。特惠税有互相惠予和单方惠予(非互惠)两种形式。
进口需求收入弹性是指进口数量变动的百分率与国民收入变动百分率之比 特里芬难题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督委员会的常设委 员会———“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的简称。该协议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有效地扼制了与债务危机有关的国际风险。
托收(Collection)是出口人在货物装运后,开具以进口方为付款人的汇票(随附或不“随附货运单据),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它在进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出口人收取货款一种结算方式。属于商业信用,采用的是逆汇法。
顺贸易偏向增长:如果进口增长率高于国民收入增长率,则对于进口依赖增加,进口的收入弹性大于1,称为顺贸易偏向增长。逆贸易偏向增长:如果进口增长率小于国民收入增长率,则进口依赖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进口的收入弹性大于1,称为逆贸易偏向增长。
备用信用证 简称SBLC(standby letters of credit)又称担保信用证,是指不以清偿商品交易的价款为目的,而以贷款融资,或担保债务偿还为目的所开立的信用证。它是集担保、融资、支付及相关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金融产品,因其用途广泛及运作灵活,在国际商务中得以普遍应用。但在我国,备用信用证的认知度仍远不及银行保函、商业信用证等传统金融工具。鉴此,认识备用信用证的法律性质及功能所在,并予以合理应用,无疑有助于企业更有效率地参与国际竞争
货币外部性不是所有具有外部性的关系都将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在纯粹竞争的条件下,当一个人的活动水平影响另一个人的财务状况时,不一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这就是假外部性——货币外部性。货币外部性产生于经济活动中一些投入和产出的价格变化。如:皮鞋的需求量增加会导致皮革的价格上升,因此影响皮包消费者的福利
有效保护率也叫有效关税率,又称实际保护率。指整个关税制度(和有效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给予净重增值的影响。一种产品在国内外加工增值差额与其国外加工增值的百分率。也就是由于整个关税制度而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部分相比的百分比。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
假远期信用证(Usance Letter of Credit Payable at sight)的特点,系汇票为远期,按即期付款;付款银行同意即期付款,贴现费用由进口商承 担。换言之,是出口商开立远期汇票,但信用证明文规定按即期收汇,这种 作法的实质是由开证银行或付款银行对进口商提供融通资金的便利,所须支 付的利息由进口商承担。
见索即付保函是担保人凭在保函有效期内提交的符合保函条件的要求书(通常是书面形式)及保函规定的任何其他单据支付某一规定的或某一最大限额的付款承诺。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 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奥肯定律(Okun'slaw)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的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契约曲线又称效率曲线,是(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或者(在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勒纳指数(纳什袭断势力度)通过对价格与边际成本偏离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强弱。勒纳指数在0到1之间变动,勒纳指数越大,市场中的垄断力量越强;反之,竞争程度越高。在市场完全竞争时,勒纳指数等于0 汇票(Bill of Exchange/Postal Order/Draft/Money Order)是由出票人签发的,要求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一定期限内,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票据。汇票是国际结算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信用工具 实际有效汇率是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一国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通常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有时它也用来形容一国国内,指一个或多个消除了关税和贸易配额、并且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较小的区域。
特许经营(Franchise)是指特许经营权拥有者以合同约定的形式,允许被特许经营者有偿使用其名称、商标、专有技术、产品及运作管理经验等从事经营活动的商业经营模式
欧洲债券(Euro bond)是票面金额货币并非发行国家当地货币的债券。是指以外在通货(external currency)为单位,在本国外在通货市场(external currency market)进行买卖的债券。欧洲债券不受任何国家资本市场的限制,免扣缴税,其面额可以发行者当地的通货或其他通货为计算单位。对多国公司集团及第三世界政府而言,欧洲债券是他们筹措资金的重要渠道。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或称(Single market),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要实现共同市场的目标,还要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实现成员国经济政策的协调。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弗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 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所谓“撇脂定价法”(market-skimming pricing)又称高价法,即将产品的价格定的较高,尽可能在产品生命初期,在竞争者研制出相似的产品以前,尽快的收回投资,并且取得相当的利润。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降低价格使新产品进入弹性大的市场。一般而言,对于全新产品、受专利保护的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的产品、流行产品、未来市场形势难以测定的产品等,可以采用撇脂定价策略。
要素密集度:X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x=Kx/Lx,大于Y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y=Ky/Ly,即kx>ky,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capital-intensive)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labor-intensive)产品。关税同盟(Customsun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
生产外包(Production outsourcing)又称为制造外包,是以外加工方式将生产委托给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达到降低成本、分散风险、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的目的,即是将一些传统上由企业内部人员负责的非核心业务或加工方式外包给专业的、高效的服务提供商,以充分利用公司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的一种管理策略。生产外包要遵守有关的原则,而且实施生产外包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
国民待遇(nationaltreatment),又称平等待遇,是指:所在国应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公民享有的同等的民事权利地位。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通常包括:国内税,运输、转口过境,船舶在港口的待遇,船舶遇难施救,商标注册,申请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民事诉讼权等;不包括领海捕鱼、购买土地、零售贸易等。外汇倾销(Exchange Dumping)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称为外汇倾销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
价格升级:在一些国际市场上, 超额利润是存在的, 但通常, 导致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价格不成比例的差异的原因是产品从一个国家出口到另一个国家的过程中附加了很多成本, 这里称之为价格升级。
逆向倾销是指母公司从海外子公司输入廉价产品,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销售海外产品而被控告在国内市场倾销,这种情况在国际营销实践中时有发生.它与其他倾销的区别是首先它是由国外向本国内的倾销,打击的是国内同行业经营者,其次它是一个公司内部之间的物质流动是跨国公司的倾销,再次它有很强的隐蔽性,可以以物质在跨国公司的流动来掩盖倾销的目的躲避关税.石油美元(Petro-dollar)是指上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输出国由于石油价格大幅提高后增加的石油收入,在扣除用于发展本国经济和国内其他支出后的盈余资金。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也有人把产油国的全部石油收入统称为石油美元 转移定价是指跨国公司内部,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代产品,提供商务、转让技术和资金借贷等活动所确定的企业集团内部价格。国际清偿力:亦称“国际流动性”,指一国政府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通资金的能力。它既包括一国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的现实能力即国际储备,又包括融资的潜在能力即一国向外借款的最大可能能力。套利(arbitrage):,广义的套利在金融工程的定义中是指可以通过金融工具的组合建立一种投资组合,建立该组合时不需要成本,而且将来可以产生非负的收益
套汇是指利用不同外汇市场的外汇差价,在某一外汇市场上买进某种货币,同时在另一外汇市场上卖出该种货币,以赚取利润。在套汇中由于涉及的外汇市场多少不同,分为两角套汇、三角套汇和多角套汇。贫困化增长是某些特定发展中国家发生的情况,它的含义为:当一国由于某种原因(一般总是单一要素供给的极大增长)使传统出口商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严重恶化,该国国民福利水平绝对下降。雁形模式(Flying Geese Pattern)理论,是指依据技术差距论,对于早期模仿国可能向后进模仿国发展贸易,形成与创新国相关对应的理论格局。在国际贸易具体实践中,发展中国家把从欧美等技术先进国家引进技术生产的商品,进一步向最不发达的国家转移。
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为了最大限度的减轻赋税,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规定的购买商品的价格。也指中国国营商业系统内部批发企业之间组织商品流通时的结算价格
对等贸易也称对销贸易、反向贸易或互抵贸易,一般认为这是一种以货物或劳务(包括工业产权和专有技术等无形财产)作为偿付贷款手段的一种贸易方式。它把进口和出口结合起来,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交易,交易双方都有进有出。并求得各自的收支基本平衡 冲销式干预:在国际金融领域,冲销式干预是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它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国债市场上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
第二篇:国际商务管理名词解释1
1、微观国际商务管理:是指某个企业或企业集团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做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2、招标:指购买产品或(服务)发包工程的机构欲将购买商品(服务)的名称规格、原材料或零部件、技术服务,在一段时间内,由输入方用进口技术和设备生产的产品或所
得的收益偿付输出方的技术与设备价款的贸易方式。
20、转移价格: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内部交易时采用的价格,由于转移价格的水平可以不受市场正常价格限制,因此通常认为调高或以法令形式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交易实行限制的一种制度。
37、对外加工装配业务:是一种委托加工的贸易方式,由国外委托方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承接方企业按委托方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委托方在国外销售,承接方收取工缴费。对于委托方数量等级等成交的条件、方式、要求或者发包工程项目的概况、数量、质量、工期要求等信息,提供给多家愿意提供产品(服务)或承包工程的机构,要求后者对提供产品和承包工作的价格和其他条件进行报价,然后从中选择与自己条件最接近、最优越的投标人达成交易的行为。
3、仲裁:又称公断,是指买卖双方在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签订书面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双方必须遵照执行。
4、FOB:即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价格术语之一。采用这一价格术语是指卖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把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责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5、许可证贸易:又称许可贸易,是交易双方以签订技术使用许可协议的形式所进行的技术贸易,即通过签订许可证协议,许可人允许受许可人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他的专利、商标或专有技术,而受许可人支付一定的报酬,作为取得此项使用权的价格的交易。
6、国民待遇原则:是指世界贸易组织的任一成员方在本国市场上对来自其他成员方的进口产品,在从其入境到被最终消费的整个过程中给予的一切待遇不应低于本国的同类产品。
7、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压力下,自动规定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商品对进口国的出口额度,超过额度即禁止出口。
8、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是一种银行信用,一经开出就是独立的完整的合同文件,在信用证方式下,实行的是凭单付款的原则。信用证支付解决了汇付和托收中买卖双方风险承担责任严重不平衡的缺陷,使买卖双方的权利都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9、福费庭业务:是指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设备贸易中,出口商把经进口商承兑的并经进口商往来银行担保的、期限在半年以上到5-6年的远期汇票无追索权地售予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前获得货款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
10、离岸货币市场:离岸货币指存放于货币发行国之外的货币,因这种业务最初出现于欧洲而被成为欧洲货币。经营离岸货币业务的市场被称为离岸货币市场。
11、国际商务项目调研:系统的收集、记录和分析国际市场信息,以使企业能正确认识市场环境、评价企业自身行为,为其国际商务决策提供充分依据。与狭义的市场调查不同,它是对商务活动全过程的分析和研究。
12、不可抗力:又称人力不可抗拒,是指在合同签订以后,不是由于订约者任何一方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当事人既不能预见,又无法避免的意外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
13、品质机动幅度:指经交易双方商定,允许卖方交货的品质与合同要求的品质略有不同,只要没有超出机动幅度的范围,买方就无权拒收。
14、国际保理:又称保付代理业务或承购应收账款业务,是指出口商以商业信用形式出口商品,在货物装船后立即将发票、汇票、提单等有关单据卖断给承购应收账款的财务公司或专门组织,即保理商,收进全部或部分货款,从而取得资金融通的业务。
15、总包合同:指约定一家承包商组织实施某项工程或某阶段工程的全部任务,对业主承担全部责任,履行承包商所拥有的全部权利的合同。
16、回避不确定性:是指不同文化中社会成员对不确定性风险的接受程度,即人们感觉到不确定性的威胁并建立制度和信念来减少或回避这一不确定性的程度。
17、要约:也称发盘或发价,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都属于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提出要约的一方成为要约人,另一方成为受要约人。
18、出口信贷:是指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本国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进口商提供的贷款。出口信贷主要用于期限长、金额大的出口商品。
19、技术补偿贸易:指技术输出方向技术输入方提供制造某种产品的技术、机器设备、调低交易价格就可以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或者子公司相互之间实现转移资金的目的。
21、国际商务:是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有关商品、服务、技术、生产要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交易或交流活动。
22、联合体投标:是指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的行为。组成联合体的目的是增强投标竞争能力,减轻联合体各方因支付巨额履约保证金而产生的资金负担,分散联合体各方的投标风险、弥补有关各方力量的相对不足,提高共同承担的项目完工的可靠性。
23、合同的解除:指合同在其有效期限届满和按合同约定的条件得到履行以前,经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发出通知,提前结束合同的效力,从而解除合同规定的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24、密集分销:指制造商尽可能通过更多的批发商、零售商销售其产品,当消费者对购买地点的便利性要求较高时,提供较高的分销密集性是十分重要的。
25、外汇掉期:是指在某一日期即期卖出甲货币,买进乙货币的同时,反方向买进远期甲货币,卖出远期乙货币。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短期内可以使用乙货币而在长期又能确保以甲货币的形式实现外汇保值。
26、国际商务管理:是指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27、权利距离:是指一个社会中不同的组织和机构成员在权力上的差异程度。它强调的是人们如何看待不同个体在社会中权力大小的原因,如体力、智力、出身背景、职位上的差异,以及对权力的不平均分配这一事实的态度。在那些非常尊崇权威、强调服从的社会中,权力差距往往非常大。
28、倾销:是指以低于产品正常价值的价格,将产品输入到另一国的商业行为,一般认为,当外国企业通过倾销的方式将本国企业驱逐出某个行业的市场后,会利用其垄断地位抬高产品价格,谋取垄断利润。
29、循环信用证:指被全部或部分使用后,其金额可恢复使用直至达到规定次数或累积总金额为止的信用证。这种信用证适用于分批均衡供应,分批结汇的长期合同,以使进口方减少开证的手续、费用和押金,使出口方既得到收取全部交易货款的保障,又减少了逐笔通知和审批的手续和费用。
30、限制性商业惯例:也称限制性商业做法、限制性贸易做法,是指企业或经济组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其他企业进入市场或以其他不正当方式限制竞争,从而可能或将会对贸易或商业产生不利后果的做法或行为;或者通过企业间正式或非正式、书面或非书面的协议或安排而具有同样作用的做法或行为。
31、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和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32、国际多式联运:是以集装箱装载形式把各种运输方式连贯起来进行国际运输的一种新型运输方式。
33、象征性交货:是指卖方按合同规定在装运港口将货物装船并向买方提交约定的、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全套合格装运单证,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无需保证到货。反之,如果卖方提交的单据不合要求,即使合格的货物安全运达,也不算完成成交。
34、交钥匙工程承包:指工程承包方负责完成从拟订建设方案、设计、采购设备、土木工程、安装调试到人员培训等全部工作,直到项目建成,验收合格之后才交给委托方的一种工程承包形式。
35、整体产品:即市场营销中的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人们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事物,包括实物、服务、场所、组织、想法等,既包括有形的物体又包括无形的服务、观念。整体产品概念中由三个层次构成,即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利益产品。
36、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了达到维持本国货币的汇价和平衡国际收支的目的,提供的设备价款,可结合补偿贸易的做法,以劳务所得的工缴费抵偿。
38、拍卖:是专门经营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在规定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的章程和规则,将货物公开展示,由买主出价竞购,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
39、特许经营:一般指一家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企业。将其商标、商号名称、服务标志、专利、专有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方法或经验转让给另一家企业使用,由此收取特许使用费的交易合作形式。特许专营权的接受方不仅要保证自己的产品达到特许方产品相同的技术标准,而且在产品的形式与服务的风格上也应与之保持一致。
40、弗罗廷贷款:指国际企业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通过一家国际银行作为金融中介进行的贷款。这样做可以绕过东道国政府为限制外国子公司将资金转移到母公司而设置的障碍,同时还可以避税。
41、项目评估:是指在有限的人力、时间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被评估的项目所进行的专业化分析和筛选过程。
42、佣金代理:又称一般代理,是指在同一代理地区、时间及期限内,同时有几个代理人代表委托人行为的代理。佣金代理人根据推销商品的实际金额和根据协议规定的办法和百分率向委托人计收佣金,委托人可以直接与该地区的实际买主成交,而无需向佣金代理人支付佣金。
43、可转让许可协议:指受许可人经许可人同意,并在许可协议允许的条件下,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把协议项下的技术提供给第三者使用,但他要对原许可方负责。
44、核心竞争力:是指对企业的战略和业绩水平发挥根本性作用的资源和特长。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对于其他企业的资源和特长而言的。一般来讲。可以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和能力应该是企业独有的。其他企业很难模仿或很难取得的。
45、精益生产:也称柔性制造,是指以较低的成本制造多品种的小批量产品的制造技术,它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实现上述目的,即:减少复杂设备的生产准备时间和生产准备的次数;通过更好的安排生产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制造工序的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
46、最惠国待遇:是指一成员方对于原产于或运往另一成员方的产品给予的利益、优待、特权或豁免,应立即无条件的给予原产于或运往所有其他任何一方成员方的相同产品。即wto一个成员方给予其他任何一个成员方的产品的优惠待遇,所有其他的成员方的相同产品均有权享受。
47、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的限额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则不允许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
48、邀请招标:又称无限竞争招标,是一种由招标人选择若干供应商或承包商,向其发出投标邀请,由被邀请的供应商、承包商投标竞争,从中选定中标者的招标方式。
49、交叉许可协议:指许可协议双方将各自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或专有技术相互交换。供对方使用,双方的权利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非独立的。交叉许可一般不收取报酬。
50、资本预算:对投资的效益、成本和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的活动。资本预算技术可以使企业管理层按照合理、客观的方式对不同的投资方式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估,从而作出更科学的投资决策。国际企业的资本预算包括现金流量估计和现金流量折现两个步骤。
第三篇:国际商务(小范围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四、名词解释
1.进口替代战略:就是通过 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纠正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
2.出口导向战略 :就是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以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4.对外贸易 :是指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13.贸易术语:是指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英文缩写字母来表示价格的构成和买卖双方在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手续、费用和风险的责任划分。
14.支票:是以银行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即存款人对银行的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委托或命令。
五、简答题
1.重商主义的理论要点:)将货币与财富混为一淡,他们中的多数人把货币当作财富的唯一形式。2)一国货币财富的来源,除开采金银矿藏外,就是要发展贸易,认为财富主要来源于流通领域。3)从流通领域能增加一国财富总量的只能是对外贸 易,而不是国内贸易。4)在对外贸易中,要遵循少买多买的原则。5)大力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保 护和发展本国工商业,增加国际收支盈余。
2.超保护贸易主义的特点: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2)保护的目的变了。3)保护转入进攻性4)保护的阶级利益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5)保护的措施多样化。6)组成货币集团,划分世界市场。
7.出口导向战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容易受到世界市场波动的冲击。2)工业部门主动性差。3)债务负担加重。
8.国际贸易的含义及其特点: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 主要形式。特点:1)由于各国语音、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法律和贸易法规等不同,对贸易对手资信调查和市场调查不易,所以,国际贸易的困难大于国内贸易;2)国际贸易在内容、程序等方面均比国内贸易复杂得多,货币与度量衡制度、商业习惯、海关制度,以及国际汇兑、货物运输与保险等也均比国内贸易复杂;3)经营国际贸易可能发生的风险多,包括信用 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以及政治风险等。
六、论述题
1.试述出口导向战略的含义及其实施的政策与措施。P25、26 2.试述贸易术语的含义及意义。P43、44
四、名词解释
1.经济全球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五、简答题
2.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特点。P70-74
六、论述题
1.试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P58 2.试述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P64-65
四、名词解释
1.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家间服务输入和服务输出的贸易形式。
2.过境交付:是指一国向另一国提供服务,没有人员的流动,而是通过电讯、邮电、电脑网络等完成的服务。6.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企业间将技术商品的使用权进行跨越国境的贸易行为。
五、简答题
1.服务贸易的特点:第一,产品的无形性;第二,服务的生产、交易和消费同时进行;第三,服务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第四,服务贸易保护更具刚性和隐蔽性;第五,营销和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六、论述题
1.试述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是指国家间服务输入和服务输出的贸易形式。表现形式:1)国境交付2)境外消费3)商业存在4)自然人流动。
2.试述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的异同: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二者都是无形贸易,但技术贸易往往只是使用权的交易,而服务贸易既是使用权的交易,有时所有权的交易;技术的交付,往往不是双方关系的终结,仅仅是开始,而服务的交付则是双方关系的了结;由于技术可连续收出多次,其成本多次分摊,因此技术贸易不能一次收回总开发费用和预期利润,而服务贸易则要一次收回成本和预期利润。
四、名词解释
1.转口贸易:是指一国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转卖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4.国际展览会:是指某一国家通过选择适当的场所,将其商品集中进行展出和销售的贸易方式。
5.国际博览会:是指在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城市定期举办,各国商品集中展销一种贸易方式。
7.补偿贸易:是在信贷的基础上,一方进口机器设备或技术,不用现汇支付,而以产品或劳务分期全额或部分偿还价款的一种贸易做法。10.电子商务(广义):是指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企业外部网的整个商务活动,及其相关领域的综合电子化运作方式。
五、简答题
1.国际商务代理的概念和种类:是代理人和委托人在法律上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亦即代理人有委托人授权代表委托人向第三方介绍业务签订合同或办理与业务有关的各项事宜的独立经营雨雾的人。种类:总代理、独家代理、一般代理。
3.补偿贸易的主要特点:1)补偿贸易是在信贷的基础上进行的,设备引进方要承担利息;2)设备供应方必须承诺回购对方产品或劳务的义务;3)补偿贸易是一种通过商品交易起到利用外资作用的交易方式。
4.补偿贸易的含义及其具体做法:是在信贷的基础上,一方进口机器设备或技术,不用现汇支付,而以产品或劳务分期全额或部分偿还价款的一种贸易做法。做法:1)直接产品补偿法2)间接产品补偿法3)劳务补偿法。
5.国际租赁的优点:1)国际租赁是筹措资金的最好形式2)国际租赁及到生产的各个领域3)国际租赁可以有效地解决商品的购销矛盾。
六、论述题
1.试述国际商品招标投标的含义及特点:招标和投标时一种贸易方式的两个方面。招标是指招标人发出招标通知,说明拟采购的商品名称、规格、数量及其他条件,邀请投标人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投标的行为。投标是指投标人应招标人的邀请,按照招标的要求和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招标人递价,争取中标的行为。特点:其一,招标方式下,投标人是按照招标人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进行的报盘。其二,招标投标属于竞卖方式,即一个买方面对多个卖方。2.试述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异同:共同点式“两头在外”,即原材料来自国外,成品又销往国外。不同点:第一,来料加工子啊加工过程中均未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原料运进和成品运出属于同一笔交易,原料供应者及时成品接受者。而在进料加工中,原料进口和成品出口时两笔不同的交易,均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原料供应者和成品购买者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第二,在来料加工中,我国企业不承担销售风险,不负盈亏,只收取工缴费。而在进料加工中,我方是赚取从原料到成品的附加价值,要自筹资金、自寻销路、自担风险和自负盈亏。
3.试述电子商务的涵义(广义)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指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企业外部网的整个商务活动,及其相关领域的综合电子化运作方式。影响:1国际贸易的运作环境发生变化2.国际贸易流程发生变化3.国际贸易的竞争方式有所不同4.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途径发生变化。
四、名词解释
1.ATA单证册 :是货物临时进口免税的国际海关文件,是货物在一个国家临时出口又复进口、在另一个或几个国家临时免税进口又复出口或国境的国际通用的通关文件。
2.关税 :是指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12.倾销 :当某种产品大量而廉价地投向某一市场,造成该市场的波动,并导致该市场上的其他竞争者销量困难时,产品销售者的这一行为就是倾销。
15.原产地规则:是指一国家或地区为确定货物原产地而实行的普遍适用法律、法规及行政决定。
五、简答题
2.征收财政关税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征税的进口货物必须是国内不能生产或无代用品而必须从国外输入的商品;第二,征税的进口货物,在国内必须有大量消费;第三,关税税率要适中或较低,如税率过高,将阻碍进口,达不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
4.关税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价格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和国内效应
6.倾销的特征:1)倾销是一种低价销售产品的措施2)倾销是一种人为地低价销售措施3)倾销说的目的和动机具有多样化4)倾销是一种不公平贸易行为
7.倾销的类别:1)服务倾销2)运费倾销3)外汇倾销4)社会倾销5)间接倾销或第三国倾销6)产品倾销
8.原产地规则适用的领域:1)国别配额2)反倾销措施3)优惠性贸易待遇4)国别贸易统计5)原产地标记6)反倾销法中的反规避条款。
四、名词解释
1.进口配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以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2.进口许可证制:是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11.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管辖的地域内划出一定非关境的地理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以吸引外商从事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活动。
13.保税区:是由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设置的特定地区和仓库。
五、简答题
3.出口信贷的含义及其种类:含义:是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例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对本国出口厂商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种类分两种:卖方信贷和卖方信贷。
5.经济特区的特点:1)以扩大出口贸易、开发经济和提高技术水平为目的的2)有一个开放的投资环境3)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4)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5)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6.经济特区的类型:1)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2)保税区3)出口加工区4)科学工业园去5)自由边境去和过境区6)综合型经济特区
7.出口管制的对象:1)战略物资及其有关的尖端技术和先进技术资料2)国内的紧缺物资3)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4)需要“自动”限制出口的商品5)本国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重要商品和出口额大的商品6)跨国公司的某些产品
六、论述题
1.试述环境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消极影响:1)导致国别歧视2)引起贸易的技术壁垒3)导致费用的增加和竞争力的改变;有力影响:1)环保产业市场的扩大2)绿色产品市场的繁荣。
四、名词解释
3.BOT方式:是指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类方式,也是一种私营机构参与基础设施的开发和运营的方式。
五、简答题
1.企业跨国经营与国际化经营二者之间的异同:企业跨国经营和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都指的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国际市场发生联系。不同的是前者指企业跨越国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投资,从事生产和经营;后者指企业或在本国接受外资,或进行海外投资,无论是母国的企业还是东道国的企业,其生产和经营都和国际市场发生不同程度的直接联系的过程。
四、名词解释
1.国际投资环境: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完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
五、简答题
1.国际投资环境的涵义及其特点:涵义: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完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特点:1)综合性——各种因素交织主次作用相互补充2)系统性——任何一种因素变化都可以引起连锁反应3)动态性——各种因素变化都可以引起环境变化。
六、论述题
1.试述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动因:1.自然资源导向型2.市场导向型3.低成本导向型4.先进技术导向型5.优惠政策导向型。
四、名词解释
1.跨国公司 :指总部位于某一国家,但通过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实体。
2.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在作出重大业务决策时,据以考虑全球性的机遇、全球性的决策以及展望未来全球效果的计划。
五、简答题
1.跨国公司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各分公司必须能够对一些重要的外部环境主题作出反应‘第二个特征是其各个分公司可以共同的利用公司的资源,包括资产、专利、商标、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第三个特征是其各个分公司被共同的战略目标连为一体。
3.跨国生产和经营中推行标准化的作用:1).降低设计费用,缩短建设时间2).加强生产的专门化,促进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3).降低技术复杂性,从而减少技术培训的需求,方便技术的调整和更新。4).便于公司总部的统一控制和协调。4.跨国生产本地化的主要表现:1.产品本土化2.利润本土化3.生产本土化4.管理本土化
六、论述题
1.跨国公司的涵义及其全球战略的主要内容涵义:指总部位于某一国家,但通过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实体。主要内容:1.确定战略规划的时间2.对公司内部环境进行评估3.对公司外部环境进行评估4.确定公司的业务5.分析公司存在的原因6.拟定公司的发展战略7.实施公司的战略目标。
第四篇:2014年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总结
2014年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总结
其实拟录取结果已经公布整整一个月了,只不过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各种放松,早就计划要写的考研总结也迟迟没有动笔。前几天处理了调档函和政审表的事,接下来就只剩下等录取通知书了。今天翻了一下备忘录,才发现写总结这件事已经不能再拖了。
南京大学的图书馆学专业比较特殊,从2012年开始,它的研究方向分成了A、B两组。其中A组是比较传统的方向,B组是专门的“数字图书馆技术”。A、B两组的考研初试和复试内容是不太一样的,并且B组方向的考生单独排名,过去三年都是3个名额。
我考的是B组数图方向,初试分数是政治64+英语75+专业课一124+专业课二131=总分394。之所以选择数图方向,是因为我本科是工科专业,而数图方向比较偏技术。2012年和2013年的初试目录中,B组需要考数学三,且复试会考高级编程语言(C语言或Java语言)。不过2014年的初试目录改成了考两门专业课,且复试改成了考数图综合,在考试难度上有所降低。
不过由于2014年A、B两组的四本参考书目中只有一本不同,所以虽然我考的是B组,但有些东西考A组方向的同学也可以参考一下。A、B两组的具体不同可以参见今年最新的招生目录。
另外,鉴于图书馆学有很多都是跨专业的考生,所以我只想写写专业课的复习。对于英语和政治,网上有很多很多复习经验,我也没有更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南大是自主划线的,图书馆学属于管理学大类,近三年的复试线都是60,60,90,90,360。所以英语和政治无论如何要保证在60分以上,否则单科不过线的话就太不值了。
接下来就具体说说专业课复习。虽然今年目录里已经不再称A、B组,为了方便起见,下面还是会写A、B。其中A代表非数图方向,B代表数图方向。
南大图书馆学给定的参考书目是四本,分别如下:
A组:
《信息检索(多媒体)教程》(1-5章)沈固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文献学引论》张志强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图书馆学基础》吴慰慈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信息组织》马张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7章)。
B组:
《信息检索(多媒体)教程》(1-5章)沈固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文献学引论》张志强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信息组织》马张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7章);
《信息技术导论》(第1章、4-7章)杨建林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在每一组中,专业课一考前两本书的内容,专业课二考后两本书的内容。
可见A、B参考书目有三本是完全一样的,通常简称为信息检索、文献学、信息组织。这三本书近几年所占的分值依次是50分、100分、50分左右。A组专门考的《图书馆学基础》占大约100分,B组专门考的《信息技术导论》大约也占到100分左右。
所以四本书孰轻孰重,根据分值也可判断。需要注意的是:《文献学引论》是2012年开始使用的参考书目,它不同于之前的《文献学导论》,在买参考书的时候不要买错了。当然如果可能的话,两本书都看看也有好处。不过据说后者已经绝版了,很难买到。
考试题型:近几年已经不再考名词解释了,通常只有简单题和论述题。简答题分值在6到10分不等,论述题在12到20分不等。2013年的668甚至直接是15个10分的题目。但是不考名词解释不等于一些名词的定义就不用记了,在回答简答和论述题的时候,通常还是需要先稍微解释一下涉及到的相关名词,再去回答涉及到的其他内容。也就是名词解释其实融合到了大题当中。具体的题型可以结合历年真题自己分析。
专业课一:668文献信息管理基础。专业课一涉及信息检索和文献学两本书。这两本书看起来都挺厚的,其实真正看书的时候,很多内容都是了解性的,初试要考查的内容近些年来也比较固定,只不过部分知识考查得越来越灵活,需要多多思考和总结。
信息检索并没有像它听起来的那么高深,也不用担心它会考多么偏技术的东西。这本书考查的内容已经越来越灵活,而且偏向于结合实际应用。比如考查如何利用可能的检索工具去查找某一领域的某种文献,或者像2014年考的谈谈你对网络百科的使用心得等等。这种题目标准的答案在书上是没有现成的,需要自己在看书过程中结合真题专门地总结整理一下。当然信息检索这本书中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还是会考查的,但内容会非常有限,比如我信息检索的笔记最后只有13页(Word,5号宋体字),而这其中大概只有七八页是书上的内容,剩下的都是结合真题自己整理和总结的知识点。
文献学参考书挺厚的,但我认为这本书是最简单的,因为可考查的知识点非常固定,有的题目甚至就是历年真题中出现过的,比如“文献交流的障碍及其克服”考了很多次,2014年又考了。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也很容易总结成考试题的形式。由于占的分值比较多,可能考查的知识点也是比较多的,这本书我最后的笔记有19页。需要注意的是,指定参考书中有些内容可能写得并不好,遇到时不妨去网上补充一下相关的知识。还有一部分内容考试会考,但书里没有。比如文献规律里的一些东西,比如2014年考的文献链。这个可以找一下南大《文献学》这门课的课件,把里面涉及到的一些内容补充到复习笔记里。
专业课二:A组988图书馆学、信息组织基础理论与方法;B组990信息组织与处理。专业课二涉及信息组织和图书馆学基础/信息技术。专业课二我感觉稍微要难一些,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尤其是信息组织,内容比较专业,如果是跨专业的话看书的时候会比较痛苦。给的建议是,如果有些内容一时不能理解,那就暂时死记硬背。有时间对一些不理解的知识点多在网上查查,或者请教这个专业的同学。其实即使不理解一样东西,只要你把内容背下来,对考试的影响也不会很大。不像是数学这样的科目,不理解可能就不会做题。
信息组织我认为是四本书里面最难的一本了,跨专业看第一遍的时候非常痛苦,感觉所有内容都是考点(因为都没听说过)。幸运的是这本书只考50分的题,而且有一两个题目几乎是必考的,比如给定书目按中图法归类,比如近几年对MARC考查比较频繁。不幸的是这本书的知识点非常多而且琐碎,背诵起来也比较痛苦。所以这本书我建议最后看,如果你不是四本书同时在看的话。需要提到的是,文献学中有部分讲近现代分类法的内容,这个会在信息组织里考,两本书可以结合着看,并把内容都整合到信息组织这边。这本书看的时候没有比较好的办法,就是一点一点慢慢啃书吧。
A组的图书馆学基础,我不是很了解,这本书是A组专业课二的重点。这本书我也没有仔细看过,从历年真题来看,考的内容还是挺多的。参考书密密麻麻全是字,在理解上应该问题不大。具体可咨询考A组的其他学长学姐。
B组的信息技术,参考书指定的是1、4~7章,其实第8章的内容反而会考不少,这是因为数字图书馆技术方向的导师研究的内容会涉及到第8章的一些东西,比如语义、本体、机器学习等等,所以第8章一定也要看。这本书虽然比较偏技术,但是初试时也不没有考查太技术的东西。即使今年考了关于Java的一个题,也是让说说Java语言及其特点。比较技术一些的例如用XML描述一个书目,稍微学习一下的话也很容易掌握。大多数内容还是考查某个知识点的概念、特点、方法、应用等等。所以个人认为这本书初试考查的内容也并不难,不要被书的名字给吓到了。
我的复习过程是这样的:
我把四本参考书一共看了三遍,同时把笔记也整理了三遍。第一遍看书的时候把所有指定章节的内容都仔细看了一遍,目的是对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尽管很多内容其实是不考的,但是看过之后有利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理解。第一遍做笔记其实就是在抄书,顺便说一下,我做笔记全部是在电脑上打字的,觉得这样做笔记比较快,而且后期比较方便删改整合。第一遍笔记摘抄了165页word,约18万字。这一遍花的时间还是挺多的,将近一个月,平均每天看40页左右的书。看完第一遍之后,如果提到某个知识点,你能回想起它在哪本书的哪个地方,并且所做的笔记也没有遗漏,这一遍就很成功了。
第二遍基本是个过渡,同时开始结合历年真题,最好有之前考过的学长学姐指点下每本书的重点。也就是第二遍的时候开始有意识地分析重点,同时删减第一遍笔记中几乎不可能考的知识点。如果有人帮忙画一下重点是最好的,如果没有,那就从历年真题的出题思路中把握一下,同时不妨这么去分析:有些内容很明显不可能当作一个有意义的点去考查,不能出成考题的形式,那这些内容就可以认为非重点,也就不会考。第二遍的笔记就在这个过程中删减处理,最好还能把每本书中相关的知识点都集中在一块,而不必局限于按照章节的顺序。这一遍下来,如果你看到一个知识点,能够在心里默默地评判出它被考的可能性大小,这一遍也就算OK了。
第三遍是最重要的一遍了。在这一遍的时候,我把可能考查的知识点开始整理成标准答案的形式。因为180分钟的时间考150分的题目,按照1分钟写30字-40字的标准,除去冗余的时间,1分的题目大概也就是写30-40字。例如一个知识点顶多会出个简答题,我就会把答案整理成200字左右的笔记。可能出论述题的,那就多整理一些比如400字左右。有时候答案就在书里,但是写得太多,就必须压缩一下,否则考场上根本也写不完。有时候书里的内容太少,那就去网上查一下做点补充,把答案丰富起来。这个过程就不仅仅是看书了,很多内容都需要额外地查一下其他资料,同时自己多多思考多多总结,把笔记完善起来。最后我第三遍的笔记是79页,有8万多字。
第二遍和第三遍总共花了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整理完之后最重要的就是第三遍的笔记了,我在考试前的12月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背诵这8万多字的笔记,这期间基本就不再去看书了,然后背完之后就直接去考试了。
专业课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参考书目和历年真题,再比较重要的我认为是个人的总结和整理。你可能会拿到以前考过的人的笔记或是什么什么资料,但是最好有一个自己看书和自己做笔记的过程。每个人看书的思路是不一样的,所把握的重点也不会一样,别人的东西可以拿来参考,也会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如果不去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也很难保证能够取得别人当时的成绩。
至于学院导师的相关论文,有时间最好还是看一下。参考书之外的资料,能多看看自然是有好处的,但没时间看的话也不要太担心,因为不看影响也没有那么大。这涉及到一个效益和时间比的问题,花很多时间看课外的资料,考试可能只用到一点点,有时候也是得不偿失的。但是还是那句话,多看点东西,总是没坏处的,只要有好时间和精力。
关于联系导师的问题,可以联系,最好先是邮件,联系方式从学院网站上去找。初试前也可以不联系,比如我是初试成绩出来那天才联系的导师,因为我自己都不确定初试成绩就一定能过复试线,更不用说导师了。所以初试前不联系导师,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不用在这个上面纠结。
关于跨学校跨专业问题,图书馆学有很多是跨专业的考生,而且图书馆学还是比较偏文的,很难理解的知识点不会很多。退一步讲,即使有的知识因为跨专业而理解不了,你只要能背过它考试就能写上。极端一点说,如果一个人把四本参考书都背了下来,那专业课至少也能考到平均水平以上。说到这个同时我想说,请不要太计较自己的本科出身,不要问“我是二本的某某学校,考南大是不是不现实”之类的问题。考研最重要的是一个人自己的努力,如果你有决心一定考上,那你敢不敢把四本书都背下来?何况初试并不会让你把四本书一字不差地背下来,我也只不过背了79页的笔记而已。理工类考数学的专业我不敢说,但是对于多背点就能多考点的专业,我实在想不出来考高分跟学校出身有什么关系,都是考研的人谁也不会聪明到不用背就能考好,也没有谁会认为自己笨到什么都背不过吧。另外也不要提“本科学校不好会不会被歧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拿不出更多的努力去改变这种可能的偏见(比如初试考更高的分,比如本科有非常优秀的经历),就不要抱怨学校和导师在面对差不多的学生时会优先考虑了985和211等等。南大一定会提供给你一个相对公平的考研过程,但如果你还是不能出彩,换做是你,你有足够的理由去选择自己吗?
想到了什么就写了什么,也没有按条按目地梳理一下,不过还是希望对将来考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的同学有点帮助。
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加我QQ:123三二三381(Simon)。另外我这里有2003年-2013年的历年真题,以及我对2014年考研真题的回忆版(668+990),以及我自己整理的三遍笔记。需要的同学加我QQ后可以跟我要,全部免费赠送。
祝各位好运!
备注:本文属个人原创,所提到的观点和内容仅供参考。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未经本人同意,请勿随意更改,谢谢!
Simon
2014年5月4日
第五篇:2018暨南大学国际商务考研经验
研途宝考研 http://jnu.yantubao.com/zykzl
报考专硕拟录取,现在分享一下复习之路,回报一路走路的论坛和战友
1.英语。没怎么复习,把真题做了一遍,发现历年真题在第一次做的时候都能拿70+的分数,就果断放弃英语的复习。在12月上半月再把真题做多一遍,下半月狂复习作文、模板。最后得分也是70+
2.政治。7、8、9月没复习政治。10月、11月看一遍红宝书(或者肖秀荣的精讲精练),然后只做选择题。对,完全忽略大题。
12月上半月,依旧做选择题,另外做做时事政治题。12月下半月,买一本《肖秀荣最后四套题》,狂背吧,把每一套题的所有简答题
都背下来,我当时可是每道题都默写出来的。在《肖秀荣最后四套题》问世之前,千万不要浪费任何时间去背任何政治大题。在《肖秀荣最后四套题》问世之后,不背《肖秀荣最后四套题》简直就是冒险。最后得分也是70+
3.数学。前面说了,我前期、中期几乎不复习英语和政治,把50%的精力放在数学。数学不多说,论坛很多经验介绍,我的心得就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必须保证正确率,多做几遍《660题》
4.专业课。我复习顺序是:国贸、国金、实务。在七月、八月我把国贸、国金的指定教材认真地看了一遍,并做好笔记。因为这两门内容比较零散,可能我看完国金,就忘记之前看的国贸了,或者你看到国贸的最后一章,就忘记它第一章讲什么了。因此,在看完国贸、国金之后,一面看实务的同时,一面做国贸、国金的练习题,去图书馆借呗。实务这门不难,都是记忆性的东西,在九月看完第一遍实务就可以了。到了十月,开始结合之前的笔记,开始国贸、国金的第二轮复习,同时开始做暨大历年真题(网上都有),这个阶段不求快,但求深入理解,认真总结,归纳可能出的大题,标记可能考的简答题(方便十二月的时候背诵),这是第二轮复习,持续到11月吧。在这个阶段同时,开始实务第二轮的复习,同时去图书馆借一些习题册来联系,绝对,不练不行。到了十二月,在把该背的都背背吧。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研途宝考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