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国考申论模拟卷: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
2013国考申论模拟卷: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
(以下材料内容是由中公教育专家编撰提供,更多内容请多关注中公教育官方网站)
注 意 事 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1.一些论坛和微博上爆出“宜都将现25岁美女镇长”。一名1986年出生的女孩牟阳,拟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提名为镇长人选。短短3小时内,该消息引发近千微博网友热议。如同湖北29岁的周森锋全票获任市长、25岁的王圣淇当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一样,这位同为80后的女镇长的任职引来阵阵疑云,也属情理中的事。其原因并非确凿地指向某些影影绰绰、看似有、实则尚未得到求证的疑点,比如“美女”、“年仅25岁”等,而仅仅是公众心中疑虑的一种折射。
在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及有一定关系、背景的人淤塞着平民阶层上升的渠道,“拼爹”才有出路、真才实学无用,似乎在时下正趋向于共识。在此语境下,任何看似突兀的破格提拔官员之举,总是难免惹来特别的关注。在这些关注中,尤其是那些呈现于网络上的“闲言碎语”,质疑、愤激的成分多过于改革开放事业后继有人的喜悦,但客观上也起着监督违规、确保公平的正向作用。所以,这种社会情绪的抒发,既不可漠然视之,也无需惊慌失措、过度解读。受过去“人选人”方式的影响,制度选人、公正透明等原则迄今并未完全、充分地实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中,对干部任用程序走选举、还是走行政任命路径尚未廓清;对干部的日常考察、考核的机制仍未规范化操作,以至于常常是即兴提拔、仓促上阵。如此则给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留下了巨大的运作空间,干群对立和社会的不信任情绪在日益加剧。
从官方公布的牟阳个人资料来看,与微博爆料内容基本一致:该女孩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镇上和市统计局任职,由一般干部到局办公室副主任、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再到镇长,也属于步步升迁,而算不上“坐直升飞机”,只是提拔的步子快了些,但谁又能否认是因为其工作出色的缘故呢?
2.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为官者信仰缺失、道德败坏,却振振有词地说“社会变了”,不变就“跟不上潮流了”;作风霸道、颐指气使,却颠倒黑白地说“如今老百姓难管了、不听话了”,全然不把群众利益放在眼里;私欲膨胀、巧取豪夺,却振振有词地说“市场经济就是要开放搞活”。有的地方只注意考试成绩和选拔程序,不注意对人选素质的全面衡量,尤其是德行的深入考察,结果选出的干部群众不认可,甚至产生“做人好不如做题好”的非议。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上,往往由上级来评价,这显然是不够的,对政府工作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公众。同时,干部升迁更多是由上级官员的意志和主观好恶决定,而不由下面的群众来决定,“公众满意度”对一个干部升迁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做法导致现实中一些干部只“唯上”而不“唯下”。他们只对上级领导和官员负责,而不对辖区里的老百姓负责。显然,这种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违背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服务理念,是造成一些干部作风漂浮的根源所在。
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成果的主要综合指标,尽管GDP用来衡量经济发展有其局限性,但在现时条件下,仍是判断经济形势、出台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已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追求量的增长”重过“追求质的提高”的观念,仍然大有市场。在不少地方,尽管领导干部在公开场合不再像以前一样强调GDP的重要性,可是在不少人心目中,“GDP排名”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再具体到干部考核,选用GDP这样显性、量化的指标,肯定比“调结构”、“保民生”等指标更简单,也更有“可操作性”。这直接导致一些地方的干部考核陷入GDP至上的悖论,只追求GDP数值的增长,而对民生福祉、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收入分配等有所忽略。这种做法导致现实中一些干部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搞大拆大建、快上抢上,虚报工作业绩,违背了科学发展的理念,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在人才选拔中,注重选拔对象的教育程度、文学素养、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综合、推理和判断能力。就初任考试而言,英国的专业技术职务自然要以专业知识为主,而“通才”观念主要体现在行政类官员的初任考试以及晋升到高级文官的人才类型中。
“通才”标准强调个人学历,故公务员录取者多为剑桥、牛津等名牌综合性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这种选拔人才的标准,使“专才”在文官队伍中地位低下且日益减少,无法进入高级行政人员的行列,参与行政决策和政策制定。但现代社会的政策与决策主要依赖于专业知识,英国人在实践中也逐渐发现以“通才论”考选公务员有很大弊端,于是在上世纪60年代就着手改革,力求“通专结合”。“通专结合”要求公务员知识面宽广,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既要重视公务员的知识和学历,也不轻视公务员的专业性和技能。
新加坡对公务员的考评很严格,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考评体系。程序上,按照自我报告、上级考评和更高一级复签的办法,每年考评一次。考评报告分为两种,一种是工作报告,主要考评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包括个人品质、态度、责任等。这是公开性的,考评结果要反馈给被考评人本人;另一种就是潜能报告,主要考评公务员开阔的视野、分析能力、想象力和现实感,也就是李光耀所说的“直升机”素质。这是秘密性的,主要作为公务员升迁级别的依据。
新加坡不搞上下级双向考评,也不搞同级左右互评,目的是鼓励各级领导大胆管事,对下属严格要求,不怕得罪人,树立领导层的权威,提高公务员的执行力,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同事之间因互评带来的人为矛盾。
在美国,对公务员的评估主要是根据公务员本人胜任工作的能力和工作业绩,而不是年资高低、亲疏关系、党派关系等其他因素。工作业绩就是按照工作要求,对公务员的劳动成果所作的评定。美国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工作成绩良好者继续任职,工作成绩不好者必须改进,工作达不到标准者予以解职”。人事部门每年都要定期对公务员进行全面评定,政府机关首长必须根据评定结果决定对公务员的奖惩任用。公务员评估考核的结果作为公务员任用、晋升的唯一依据。
4.我国古代的官吏考核,开始于秦汉,完善于唐代,历代王朝都积累了丰富的考核经验。伴随着郡县制的产生,中华民族开启了官吏考核的历史,而且考核制度越完善,考核方法越科学,统治者的地位就越巩固。
秦汉时期,统治者对官吏实行考课制度。考课就是对官员政绩的考察,即今天的考绩。考课是用于将职位责任同官员的能力行为联系起来,以考绩的标准来约束和激励官员,以考课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黜陟,以便劝善戒恶,使考绩得以发挥作用。秦代的考课是通过上计制度进行的。上计制,即郡臣于年初将一年的赋税收入预算写在木券上,呈送国君,国君把木券一分为二,国君执右券,臣下执左券。合乎标准的留任,不合乎标准的则罢免。上级官吏对下级官吏的考课也采取同样的办法。考课后分列等级,宣明优劣,决定升迁黜罚。
唐代初期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官员的政绩,考核有了较大发展。唐代初期制定了考课法。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令:房玄龄、王硅掌内外官考;凡百司之长,岁校其属功过,差以九等。当时尚书省吏部是负责考课的机关。考绩的目的是为了黜恶陟善。考课的等第不仅直接关系到官阶的升降,还与俸禄的加与夺、官位的外迁、解职相关。唐制规定: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中品以下,四考皆中中者,进一阶;一中上考,复进一阶;一上下考,进二阶。计当进而参有下考者,以一中上覆一中下,以一上下覆二中下。上中以上,虽有下考,以上第。有下下考者,解任。唐代官吏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小考只定等第,记入考状备案。大考是综合几年来小考的等第来决定对官吏的赏罚黜陟。考课在唐代作为管理官吏的一种重要的制度,考课定等第和复考都有严格的程序,考绩与奖罚黜陟直接相关。宋代对官吏的考绩亦称磨勘。宋真宗时,文武官员三年为一任期,一年考一次,三考为一任。宋仁宗时文官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虽有视考绩情况决定升迁的规定,但实际上是凭年资叙升迁,不问其功而问其久。结果官以资则庸人并进。由于宋代不重视考绩,基本按年资论升迁,所以宋代官员多因循守旧,不求有功唯求任期内不发生过错,到期得到升迁就满足了。
明代考绩分文武两个系统进行,文官考绩由吏部考功司负责,武官考绩归兵部武选司负责。文官考绩方式主要是考满,武官考绩亦称军政。考满,即按任职年限考核,以检查是否称职,并给予相应的处置,侧重于褒奖、提升。考满等级开列之后,按等处置。处置的基本原则是:称职者升,平常得复职,不称职者降。清代对各级官吏的考核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考满每年进行一次,称为一考,三考为满。吏的汇考,每三年一次。对京官的考察称为京察,对地方官吏的考察称为大计。清代考察具体工作由吏部清吏司主持,清朝政府总结了明朝后期考核制度松散、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进一步发展了封建官吏的考察标准。顺治四年(1647年)颁布四格八法制度。所谓四格,即守、才、政、年。守分廉、平、贪三类;才分长、平、短三类;政分勤、平、怠三类;年分青、中、老三类。根据上述四格,综合考核成绩分为三等:称职、勤职、供职。所谓八法,即:一贪与酷者,革职提问;二软与不懂者,革职免官;三年老有病者,退休离职;四才力不及与治事浮躁者,酌情降调。考核时,除由都察院协同工作外,还有六科给事中负责监督,徇私者按保举连坐法予以处分。所以,清代初期官员比较廉洁,国力也较后强盛得多。
近代中国,虽然存在战乱和军阀割据,但考核未断。民国时期,县、区政人员均由省政府或部门负责考核。民国20年后逐步形成考核制度,主要形式有检定考试、高等考试、普通考试、特种考试、县长考试等。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对干部的考核,一般通过一年一度的鉴定形式进行,先自我鉴定,经小组评议,后由单位或组织作鉴定,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50~60年代,干部考核的内容,主要是政治态度、阶级立场、社会关系及工作表现、思想作风、群众观点、学习、团结等,尤为重视政治标准。每次政治运动,如三反、五反、肃反、审干、整党、整风、社会主义教育等,都必须作个人鉴定或小结,并经群众评议和单位鉴定。工作调动、抽调搞临时工作或脱产学习较长时间,结束时也要搞鉴定和考核。提拔重用的由组织专门考核。5.让干得好的优秀干部在竞争性选拔中考得好、上得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考察干部实绩,防止简单以分取人。
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实绩是干部德才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集中反映,是评判干部的基本依据。坚持实践标准,把握实绩依据,才能选出实干之人,彰显实干导向,营造实干之风;防止以考取人、唯分是用,才能不让真心干事的人吃亏,不让投机取巧的人得利。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应当作为竞争性选拔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原则。
考察重实绩,就是要把干部的实绩考深考准,以实绩论高低、辨优劣。要突出实绩考察的重要性,加大实绩评价权重,使之不仅成为“优先”条件,而且起到“加分”作用。要注重实绩考察的准确性,综合运用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考察、延伸考察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干部实绩,深入分析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起到的实际作用。要增强实绩考察的公开性,推行民意调查、实绩公示等方法,通过个人“亮绩”、群众“评绩”、组织“核绩”,检验干部实绩的“含金量”。
任用不唯分,就是要对考试成绩与工作实绩综合分析,不以一张考卷、一场演讲“论英雄”。要坚持原则、认真把关,不能怕担责、图省事、走形式,谁分高就取谁、考上谁就是谁。要把分数票数与实际能力、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任职经历与发展潜力等结合起来,全面衡量人选的“考绩”与“德绩”、口才与口碑、临场发挥与一贯表现,真正做到好中选优、人岗相适,有效避免“干得好不如考得好、实绩好不如成绩好”的现象发生。
6.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温家宝总理也曾指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的工作宗旨和追求,既是为官之道,更是为官之德。要做官,先做人;要立业,先立德。为官者“头顶三尺”是法律,脚下支撑是官德。为官如果没有良好的官德,就不可能廉洁自律;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就会栽跟头。这不仅是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道理,也是党中央一再要求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德与才的辩证关系,认真落实“以德为先”的具体体现。既注重“考能”更重视“考德”,真正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多方面了解、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全面准确掌握干部情况。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曾指出,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德”上。李源潮部长同时还指出,领导干部要有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的敬畏之心。约束官员之“德”,就是让他们有所敬畏,而不是为所欲为。约束官员之“德”,不全在所谓政绩指标,而在于“公开监督”,在于“群众满意度”。
官德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的“标尺”,政治素质的“试金石”,党风纯正的“风向标”。官德彰,则风清气顺;官德失,则滋生腐败;官德正,则民心安定。可以说,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党和国家大业的兴衰成败。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官德的制度化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规范官德的法规相继出台。不管是《公务员法》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还是地方性法规,既是行为规范,又是道德约束,无疑是从政道德制度化建设中一个重要举措。
总之,“官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干部言行是否一致,权力是否滥用,道德修养如何,是否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各级不妨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凡“发现德行不好的干部一律中止了提任程序,对反映较多但又一时查无实据的拟提任干部做出暂缓使用”,把选任干部的“考核表”交由民意来填写,让与官员有关的各类“门事件”、各种“雷言雷语”等“花边”新闻销声匿迹,这样,官员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就不会乱来,官德缺失现象才会一天天好转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仅仅将“考德”作为选拔任用干部一种“硬件”,也是有其局限的。因此,只有把制度规范的他律与操守信念的自律有机结合,以信仰作为制度执行的基础,以监督作为制度落实的保证,硬、软件更加科学完备,中央和地方法规才有更可靠的保障。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请依据“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在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及有一定关系、背景的人淤塞着平民阶层上升的渠道,‘拼爹’才有出路、真才实学无用,似乎在时下正趋向于共识。”这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2.“给定资料2”中提到了近年来公职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有损公务员形象的现象,请概括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国外有关公职人员考核晋升的措施和方法。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关于我国目前的公务员考核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假设你是某省政府的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情况说明的内容要点。内容分为三部分,“目前的现状及原因”、“历史上官员考核的大致情况”、“道德考核的重要意义”。(20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800-1000字。(以上材料内容是由中公教育专家编撰提供,更多内容请多关注中公教育官方网站)
第二篇:2018国考申论模拟题:模拟卷
gwy.wendu.com
2018国考申论模拟题:模拟卷(2)
给定资料 资料1 旅游市场秩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也是旅游部门长期以来的工作重点。2009年12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要求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提出“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的具体要求。这既是对旅游业发展提出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也进一步深化了旅游“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意见》出台两年多来,为实现“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的目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转变工作方式、创新管理手段、强化服务职能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以《意见》的出台为标志,我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质量问题成为关系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质量工作成为旅游工作的中心和重点。
2011年全国游客满意度为82.36%,旅游行业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2012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假日办受理的投诉电话同比下降了33%,说明两年来旅游市场标本兼治的效果已初步显现。但是,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期,旅游市场出现不协调、不一致乃至发生矛盾、纠纷的情况非常普遍,而旅游生产经营和服务又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和依托性,旅游消费是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游客要求和期望值高,大部分游客旅游经历有限,旅游理论知识的宣传普及也需要一个过程。2012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发生在三亚、厦门等地的欺客宰客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影响持续发酵,再一次打持久战的准备。
资料2 2012年1月28日,微博实名认证用户罗迪发布微博称:“朋友一家3口前天在三亚吃海鲜,3个普通的菜被宰近4000元。他说是被出租车推荐的。邻座一哥们指着池里一条大鱼刚问价,店家手脚麻利将鱼捞出摔晕,一称11斤,每斤580元共6000多元。那哥们刚想说理,出来几个大汉,只好收声认栽。”正是这条微博不经意间引发了对宰客现象的热议,一时间引来了全国各地网友的口诛笔伐,着名的旅游城市三亚一时间声名狼藉。
就在三亚宰客事件在网络上被热炒之后,全国各地又陆续有一些宰客事件被曝光。例如,知名旅游城市厦门也爆出“天价菜单”事件:春节期间,苏州游客丁先生等7人,在环岛南路一家海鲜排档一顿饭吃掉9560元:有人在香格里拉疑似遭遇“药托”,买了14万元的藏药;有人在丽江遭遇黑车、黑导游,还有被古镇酒吧美女酒托“敲竹杠”。
在调查中,对于问题“你在旅游过程中被‘宰’过吗”,有48.5%的人回答“有过数次被‘宰’的历”,有44.16%的人回答“偶尔被‘宰’过”,还有7.35%的人回答“基本没被‘宰’过”。海南省工商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指挥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三亚是投诉重点,三亚地区的消费申诉举报共44宗,占全省申诉举报量的45.36%;其次是海口地区有18宗,占18.56%。海南全省受理申诉举报热点仍是服务类,共计50宗,占申诉举报总量的51.55%,主要有住宿、餐饮、旅游服务等;其次是商品类申诉举报47宗,占申诉举报总量的48.45%。
资料3 春节是旅游的高峰。然而,许多人高高兴兴出门,却难以开开心心旅游。记者暗访了沈阳市的几家旅行社,在报价方面就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便于比较,记者选择了东南亚旅游热线中的泰国普吉岛线路。比如同为2月20日沈阳出发的普吉六日游,记者咨询的6家
gwy.wendu.com
旅行社报价从4880元到8150元不等。近一倍的差价主要是所含自费项目不同,报价7000元以上的所谓“极度尊享团”和“至臻帝王团”,是将3000多元的自费项目捆绑销售囊括在报价中。而以低价吸引游客的所谓“品质团”因地接导游胁迫消费项目繁多而成为游客投诉众矢之的,胁迫手段包括中途甩客,不管就餐等。为减少事后纠纷,旅行社倾向于推荐“打包销售”。即使这样,也存在同一旅行社同一团型却不同报价的乱象。比如2月24日出团的普吉“至臻帝王”线,中国国旅(辽宁)国际旅行社总部报价8150元,其沈阳太原街营业分部报价为7500元。对于原因,该旅行社辽宁总部办公室负责人推说“不清楚”。
记者在辽宁国际商务旅行社有限公司看到了这样的“霸王条款”:12岁以下儿童一律不占床,18岁以下儿童不享有泰式按摩或SPA。而儿童按成人交的团费一分不少,55岁以上的老人还要额外加收300元。该旅行社营销经理杨晓萌介绍,老人和孩子去港澳和泰新马等线路所额外交的费用更多,在1000元以上。记者调查了解到,对孩子、老人甚至教师、媒体记者进行额外加价的现象在沈阳多家旅行社都存在。辽宁国际商务旅行社网络营销中心总监赵生起解释说,这是境外旅游地接社的要求,原因是老人、小孩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低,而教师、媒体记者一般比较理性,很少冲动购物。说白了是地接导游嫌拿到的消费回扣少。记者依然困惑:既然宣传“极度尊享全程无自费”,何来嫌游客消费低一说?猫腻在于格式合同中标明的购物店,一般情况,游客去购物店是必去的“景点”,而且时间充裕。另外还有一些猫腻虽然投诉少,但已成行业潜规则。如提前收取导游小费,只有4天的旅游行程却收取6天小费。再如宾馆星级标准含糊其辞,执行的地方标准不统一等等。
资料4 现在,中国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其规模与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中国旅游研究院2012年1月10日发布《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4》,预计2011年全年旅游业总收人为2.2万亿元,同比增长18%。在已经公布数字的30个省区市中,有6个省的总收入超过3000亿,有21个省的总收人超过1000亿。这些数据均表明,旅游已经成为一个市场规模在2万亿以上的产业,甚至成为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在全球经济不振,国内经济结构转型面临难题的情况下,各地旅游产业表现优异、增长迅速,可以说是扩大内需的一大“亮点”。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皆应珍视旅游业的这份“成绩单”,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和法治环境。
大量的游客投诉至少在事实层面表明,一些地方在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旅游环境的改善之间出现了严重脱节。很多地方政府往往热衷于大手笔投入当地旅游景点的硬件,却在规范旅游市场、塑造良好的旅游软环境方面少有为。这当然和一些地方官员的政绩需求有关。比如,地方官员有短期的政绩需求,十几亿元投人景区当然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打击“宰客”等种种行为虽关系到当地的长远发展,却往往见效慢。在一些地方政府看来,即便在这方面“零作为”,往往也不会影响旅游业收入的增长。
资料5 “2006年,云南提出了旅游‘二次创业,提质增效’的发展要求;2009年,云南省正式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综合改革发展的第一个试点省。丽江作为云南旅游业发展的排头兵,在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和改革发展中探索积累了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遇到些什么困难和问题,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进行认真总结,作为省政府将于5月召开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研究决策依据。”云南省旅游局副局长何池康在2012年3月12日进行的省旅游局调研组赴丽江调研座谈会上如是说。
2007年以来,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的“二次创业”,让丽江旅游“版本”不断升级。2009年,“大玉龙”景区投资9000多万元,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产品。同时,丽江市重点景区建设不断推进,“一体两翼”的旅游格局初步形成:老君山国家公园开工;泸沽湖女儿国小镇加快建设;丽江古城投资2亿元,用于狮子山环境整治、古城维护和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gwy.wendu.com
丽江市以旅游服务为突破口,规范旅游市场,把47家旅行社组合为6个旅行社集团,做大旅游企业。走进白鹿旅行社,宛如进人一个“大超市”,整整一层楼有千余人在办公。为解决导游“导购不导游”的问题,从业人员都有1000多元的底薪,社会保障到位,但佣金必须交到旅行社再分配。市场管理也由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行业自律,最初四星级的玉龙花园酒店,因服务不过关,被旅行社协会不断“降级”,如今一颗星也没了。
资料6近年来,浙江旅游景区紧紧围绕加快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做文章,在景区开发建设工作中“勇为人先、真抓实干”,取得了“又好又快”的成绩和“活”的经验。2011年,全省纳入统计范围的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4382.6万人次,同比增长17.24%,其中收费景区实现门票收入51.79亿元,同比增长14.2%。
从资源上看,浙江如今拥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18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13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言,浙江省以18个景区与贵州省并列全国第一。虽然景区资源丰富,但浙江仍不忘大力提升景区服务品质。舟山普陀山景区通过严格执行礼貌用语、首问责任制、承诺制等规范行为,精心制定了助残服务、义工制度、助困基金服务机制。尤其去年以来,积极倡导“三支清香”表诚心活动,坚持抓好寺庙环境保护管理,成为全国首批十个宗教旅游场所文明燃香试点之一。2011年景区共接待海内外香游客519.6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8.62%。
资料7 在第3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浙江省旅游局首次在官方微博“诗画浙江”上举行3·15旅游维权微访谈,浙江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和浙江微博律师团针对网友提出的旅游维权问题进行了积极回应。针对游程中的购物问题,浙江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在微博上提示:游客可对照旅游合同进行监督,不要盲目消费;购买贵重物品时,一定让商家出具正规发票,发票内容要包括出产地、品质、等级等;游客认为商品质量有假,要先进行鉴定,假如有假,可以索赔。有网友提出旅游消费维权到底靠什么,浙江微博律师团回应说,游客合法权益的保障,需要3个方面的支撑:一是旅游企业的诚信经营;二是相关管理部门的积极作为;三是游客的理性消费和理性维权,三者缺一不可。据了解,微访谈开通期间,数千名网友通过微博咨询旅游消费领域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资料8 “要加强旅游行业监管工作,欢迎媒体共同监督,曝光典型的违法违规案件。”湖南省旅游局局长杨光荣在湖南省旅游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表态,显示了湖南整治旅游市场的决心。
2011年,凤凰、张家界和韶山等地旅游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被媒体频频曝光,在湖南旅游业界引发较大震动。湖南省旅游局高度重视,加大整治力度,对10家旅行社予以通报批评,对涉嫌违规操作的8家旅行社依法立案查处,并对1家五星级旅行社进行了摘牌处理。这些举措对旅游市场上的不法行为起到了较强的震慑作用。据悉,2012年湖南将建立重大旅游违法违规行为披露制度,公布对涉事责任企业和人员的查处结果,积极引导舆论媒体及社会各方参与监督,推动全省旅游质监工作。
资料9 我国旅游业正迈入新的起点,即国务院文件中第一次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从以往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到要为国家谋划战略性支点;从“旅游事业”到“旅游产业”到“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国旅游正在经历一场嬗变。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认为可能需要10年左右或更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邵琪伟说,小平同志1979年登黄山时提出旅游业要加快发展。中国旅游业从小平同志倡导开始起步,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中国旅游业真正进人到产业化发展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期,在这之前只是把旅游业作为一个事业来发展,最早是为外交服务的,那
gwy.wendu.com
个时代人均生活水平使老百姓要先考虑温饱问题。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推向战略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阶段,这和全球是同步的也是领先的。
如何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这是中国旅游业面临的崭新命题。邵琪伟认为,要办好旅游绝不仅仅是一个加大投入、促进宣传的单向课题,而是要做诸多的统筹考量。
《财经国家周刊》:“十二五”期间,我们国家将经历一场转型,国务院2009年41号文件已经确立了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崭新地位.您认为应该如何理解“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内旅游业的作用和角色? 邵琪伟: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目前正进入到了一个黄金发展期,之所以有如此格局,前提是国家改革开放、前提是经济快速发展,前提是老百姓收人水平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其中一部分国民达到了中等以上收入水平。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旅游行业的努力,更是我们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反映。我手上有一组大数字,预测到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将超过5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达到4.5万亿元,2011年已经是26亿人次了。按照现在我们基础设施的发展,比如通达性和接待能力的改善,老百姓出游能力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不断增强,旅游产业在现在的基础上还将快速发展。因此我们有一个表述,叫中国旅游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的发展阶段,这两个特点可以让大家了解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大众化”就是全民旅游,旅游“走人寻常百姓家”,才有国务院批准的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而“产业化”就是要为大众提供更多的旅游消费产品和消费服务,在规模庞大、形式多样的旅游消费拉动下形成一个大的产业。所谓战略性支柱产业是一个经济学的表述,这一产业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间占有相当的比重,产生相当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当然现在还没达到,只是描述了一个目标。
《财经国家周刊》:您认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是个怎样的过程?另外,达到这个发展目标,您认为将经过多少年的发展? 邵琪伟: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产业的增加值占到C,DP的5%以上,就是支柱产业,占到8%以上就是战略性支柱产业。国务院提出这个目标后,我们经过反复的研究探索,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基本思路。
„„
我们现在由一个被动的需求阶段转向一个主动地推动和开发阶段,我们要把需求告诉各行各业。我们旅游部门主导搭建了两个平台,一个是在天津办了一个旅游产业博览会,主旨是推动大型旅游制造业为主;我们在浙江义乌办了一个旅游小商品博览会,从研发开始搞各种各样的旅游小商品,2011年有28个国家来参展;我们在苏州也搭建了一个旅游服装博览会平台。为加快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迈进,我们在工作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旅游业,另外,加强与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重点推动与信息、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抓一批城市和企业试点。两年来,我们重点推动北京、江苏的南京、镇江、苏州等有条件的省市开展智慧旅游城市试点。积极推动将智慧旅游初期成果直接应用于旅游产业要素,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快速成长,旅游电子商务业务成为多数旅游企业新的赢利方式。还注重运用现代最新科技提升旅游服务和行业监管水平,积极推进“全国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建设,努力转变旅游监管方式,提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水平。
旅游业要真正成立一个战略性支柱产业要10年或更长时间,我主张打牢基础,不要急于求成。科学发展需要打好基础,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因此我们现在不要太急,要在短时间内变成战略性产业是不现实的。
《财经国家周刊》:国民对旅游的参与越来越多,同时对旅游市场存在的服务质量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有意见,2012年春节出现的三亚宰客事件就是最近的一个例子,您认为下一步我们应该如何促进旅游市场监管到位?
gwy.wendu.com
邵琪伟:我们国家旅游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市场秩序不规范,像春节期间三亚和一些地方出现的投诉,变相强迫游客消费,这种行为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现在中国还没有《旅游法》,我们一个法治国家,这样大的市场无法可依绝对不行,老百姓这方面对我们这个行业有意见,我接受。值得欣慰的是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牵头,相关部门参加起草的《旅游法》已经有了较好的一个草案,经过立法程序后,将尽快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当然也有执法不严的问题,由于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我们规范市场还需要时间,市场发展太快,我们的人才储备也不足。在旅游的高峰时期供求关系发生剧烈变化,市场上就发生种种不规范的事情,这与我们行业的诚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也有很大关系。游客遇到问题,应该告状有门,投诉有门;但是反过来讲,用我们行业里的一句话就是:旅游企业要诚信经营,旅游者也要理性消费。
我们这个服务行业要让它真正规范有序地建立起来,它需要一套非常有序的法律法规直至行业规范。比如,我们国家服务费制度不完善,基层服务人员收入不高,这样服务人员就很难提高职业荣誉感和尊重感,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旅游大行业内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根据给定资料,概括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不规范的表现及其原因。(25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500字。【参考答案】
我国旅游业发展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旅游软环境不尽如人意。一是“宰客”现象严重,很多旅游城市的饭店菜价昂贵,“天价”消费事件屡屡发生;二是报价混乱,旅行社中同一日程、同一线路报价不等;三是地接导游胁迫消费项目繁多,利用中途甩客、不管就餐等手段强制消费,同时存在提前收取导游小费的问题;四是歧视加价,境外游中对孩子、老人甚至教师、媒体记者执行“歧视性加价”的现象普遍存在;五是宾馆星级标准含糊,各地标准不统一。
我国旅游业发展不规范原因体现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面。
政府方面,一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作为规范旅游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旅游业没有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够到位,惩罚力度不够;三是地方官员因政绩需求,往往热衷于硬件方面的投入,却忽视了旅游软环境的建设。企业方面,首先部分旅游企业不能够诚信经营,缺乏行业自律;其次,基层服务人员收入不高,职业荣誉感和尊重感不强,容易导致从变相强迫消费行为上进行获利。消费者方面,缺乏理性消费和理性维权意识。
第三篇:2018国考申论模拟题:模拟卷
gwy.wendu.com
2018国考申论模拟题:模拟卷(4)
给定资料 材料1:
如果想提取自己的住房公积金,需要经过哪些手续?很多人都会选择在所在地方政府的门户网站上查询相关信息。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了我国4.5万个政府网站应当承担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职能,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但是,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发布的《中国行政透明度报告·2009》(以下简称“报告”)中,同样是省级政府的门户网站,在主动公开信息方面有着天壤之别。在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公积金查询”栏目,可以查到关于申请住房公积金的所有信息,包括提取公积金的条件、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办理机构和办理费用五个方面,报告调查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中键入“住房公积金”、“公积金”等信息,找不到任何相关信息。
报告指出,北京市主动公开信息的内容广泛,特别是行政收费信息公布及时、全面;通过明确公开时限和建立多部门公开信息的协调机制,保障了主动公开的及时性、准确性;政府公报出版的连续性强,分类细致,便于查阅;政府网站的集成度高、检索功能完善、栏目设置合理,发挥了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新闻发布会制度已经规范化;政府信息公开的指南和目录也较完备。
上海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制度,作为议事协调机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担任总召集人,行政级别高于主管部门--市政府办公厅。2009年,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新的“三定方案”明确了信息公开职责,并增设政府信息公开处为专门机构。根据《2009年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专职人员已经达到165人。
在主动公开信息的广泛性这一测评指标中,北京市政府比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得分高出9分。《关于印发北京市2009年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附件中,包含了具体的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从而获得了满分;在政府网站的检索功能测评指标中,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首页设有“搜索栏”,经过研究团队的实际测试,支持标题搜索、全文搜索、模糊搜索等多种搜索。
在“依申请公开”这一测评指标中,天津市成为报告特别提出的优秀范例。天津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的“依申请公开”栏目,可以在线填写并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而且申请时仅要求提供申请人姓名、证件号、联系方式等,没有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研究团队发起了5宗信息公开申请,都在法定期限内获得了回复。两宗拒绝提供信息的理由分别为:“请与市红十字会联系,因为不属于本单位公开范围”和“申请内容不明确”,没有违反条例之处,而且对不属于本机关公开的事项,提供了相关机关的名称或者联系方式,说理较为充分。
在这份报告中,得分超过60分的省级行政单位共有12个,及格率为40%。而在被测评的43个国务院下设机构中,及格的仅有银监会和商务部。
值得关注的是,被测评的各省(区市)与下属地市相比,总分往往领先下属地市十多分甚至二十多分,“这个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政府信息公开自上而下推行的现状,也说明了目前我国信息公开的资源集中于高层级政府机关。”王锡锌认为,“目前信息公开在地方政府落实得不好,越往基层落实得越差。95%以上的县级政府甚至没有专门负责信息公开的机构,而信息公开需求的重心在基层,资源配置的重心却在高层,二者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
“报告显示,在全国分区统计中,中南地区的平均得分最高。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行
gwy.wendu.com
政透明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例。所以,我们建议推广信息公开的典型,着力解决中央与地方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域发展不平衡和不同层级政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王锡锌教授建议。
材料2:
2009年10月22日广州市财政局一公开政府“账本”,就引来大批想来“审一审”的市民。昨天和前天,首次公布市直部门预算的市财政局官网被市民“点爆”,大部分时间处于难以登录状态。广州市财政局的网站23日一度因为蜂拥而至的下载浏览而“瘫痪”了。
这是中国内地城市第一次在网络上将政府“账本”完全摊在了阳光下。点击打开后可以看到,文件完全由图片格式构成,占用了2.08G的硬盘空间。如果打印成普通杂志般大小,将会如两块砖头厚。此次公开的预算涉及从市委办到食检所的114个部门,每个部门的预算内容包括“部门基本情况”、“预算收支基本情况”、“项目支出基本情况”“收支预算总表”、,及详细的“收入预算总表”和“支出预算总表”。
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说:“这只是一个开始,明年只要我们的部门预算经过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就立刻上网,向社会公开。”
以最为庞大的、足足有18页的广州市教育局预算情况为例,人们除了可以看到教育局的商品和服务支出外,还可以看到农民工子女教育补助经费、技工教育支出等详细科目,以及每一所市属学校的预算收支情况。广州市的举动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有关专家指出,这一举措是近年来广东乃至全国各地持续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化建设步伐的一个新高潮。
24日记者多次查阅这些部门的预算,但大部分时间都打不开,而且查阅起来并不方便,需要过许多道关卡才能看到预算真容。可能由于查阅人数较多,网站打开非常慢,打开一个页面要么打不开,要么显示不完整,需要不断刷新许多次才能打开。
部门预算公开采用的是简单的文件下载索引列表,需要逐个下载后才能观看,而文件完全由图片格式构成,占用空间很大,下载非常费时间。
记者打开预算文件后,发现预算内容还是比较详细的。如,在广州市社保局预算中,“项目支出基本情况”分为 “经常性专项支出277010.89万元”、“一次性专项支出10581.71万元”,并用文字叙述了各项支出的大致内容,如,“广州市城镇老年居民养老政府资助资金17819.12万元”、“市高级技校1084.1万元:模具精密加工配套设备,新建课室多媒体及监控设备,更新教学电脑130台”。
不过,各部门预算都还有待进一步细化的地方,许多地方只是“点到为止”,较为含糊,如广州市委办公厅的“支出预算总表”,只简单罗列了行政运行、专项服务、专项业务、事业运行等几项,而预算总额达到9548.83万元,公众对这些预算的具体去处并不太了解。公众十分关注的公款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这“三公”消费在预算支出中没有找到相应踪迹。
材料3:
针对社会普遍关心的土地市场问题,国土资源部在近日发布的《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中表示,该部门户网站专门开设“土地市场”频道,加强对土地市场信息的发布。今年,国土资源部将把政府信息公开纳入领导目标责任考核中。
报告称,2009年,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集成中国土地市场网、中国城市地价网、中国国土资源报及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网站的相关信息,专门开设“土地市场”频道,设置了土地出让、供地计划、地价信息、用地审批、土地规划、土地利用、政策法规、违法案件、土地资源概况、市场分析、理论探讨等栏目,建立有效的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和监管系统,权威发布各种土地市场信息。
2009年,该频道以及相关网站共上传监测监管系统数据90万余条,其中土地交易合同(包括出让合同和划拨用地决定书)33.9万条,发布土地供应计划、出让公告和供应结果三
gwy.wendu.com
类信息共计7.8万条,对加强和改善土地宏观调控,有效引导土地市场预期,促进土地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土资源部认为,目前的政府信息公开主要是结果的公开,政策措施解读不够,行政审批过程公开不够,社会公众参与不够。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国土资源部将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要求各司局和单位切实负起责任,及时、准确地公开所产生的政府信息;同时对条例施行前产生现依然有效的政府信息进行集中梳理,按照轻重缓急逐步予以公开。
同时将重点建立政务公开的目标责任和考核评估制度,明确将考核的原则、内容、标准、程序、方式和奖惩,纳入到领导目标责任考核中,把政务公开与各项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贯穿于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各个环节。
材料4:
“钓鱼式执法”被公众质疑有“罚款经济”利益驱动。为查究竟,北京律师申请上海市18个区县的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以及上海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19个执法单位公开近两年来处罚黑车的罚款数额,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上述机关应当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但很多人认为,北京律师很可能会得到“不尽如人意的答复”,因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没有具体规定什么可以公开?公开范围笼统、原则,不具有强制性。
这些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2009年7月中旬,重庆的车主们严重质疑市政管理委员会:为什么燃油税改革后,养路费和部分公路收费都被取消,而重庆仍然收取路桥费?政府应该公开路桥费的收支情况。但相关负责人却说:“此事敏感,不能说。”上海一孟姓业主,曾要求上海市虹口区城市规划管理局公开国际明佳城《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审核意见单》,该局以“该信息属于行政机关调查、讨论、处理过程中的信息,因其内容不确定,公开后可能影响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为由,拒绝公开。
针对此,某法律专家建议:“法律必须对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作出界定,否则实践中,行政机关常常以‘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为借口,妨碍信息公开。”
当前,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政府机关、涉密单位日常工作越来越依赖计算机信息系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机关、单位涉密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比较薄弱。针对这种情况,2010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对涉密信息系统实行分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保密设施、设备规划建设和配备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采取分级防护的措施,可以使涉密信息系统的防护重点更加突出,方法更加科学。而保密设施、设备与涉密信息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将从源头上彻底解决机关、单位在涉密信息系统建设与使用管理中的安全保密问题。
新修订的保密法规定:“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这样规定,既强调依法保密,又强调依法公开,这就非常正确地规定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在二者之间划出了清晰界限。
正如一个公民要保护自身信息的安全,一个国家也要保护自身信息的安全。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同时,也要看到,信息资源应该合理充分利用,掌握和使用信息也是一项权益,特别是公民有权利也有责任了解政府信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监督政府。不应以保密为由拒绝公开那些应依法公开的信息。信息保密和信息公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的关系,关键是要做到依法保密,依法公开,做到保放适度。该公开的不公开,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该公开的公开了,同样也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当前,既有定密过多、范围过宽、解密不及时的问题,也有该定不定、该保不保、高密低定的问题;既有该公开而不公开的问题,也有不该公开而公开的问题。这两类情况同时存在,同样有害,都有违保密法的基本原则。
这次修订对保密与公开的关系作了充分考量。一是明确规定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gwy.wendu.com
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二是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三是明确规定机关、单位定密不当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四是明确规定解密制度,设计了自行解密和审查解密两种解密方式。
材料5:
今年,7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对网友提出的三类问题的回应出现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的页面上。此前,6月25日,上海市市长韩正也曾在《地方领导留言板》发表公开信,对今年网友的46条留言进行分类回复。这些问题涉及住房保障、户籍制度改革、“世博大礼包”发放等热点话题。据悉,上海市已经出台具体解决方案,并在逐步实施中。
作为唯一一家覆盖全国的互联网官民互动平台,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已经走过4个年头。截至目前,日均接收留言1300-1500条,有41位省级主要负责同志、157位地市级主要负责同志对网友留言做出公开回复。
“领导会看我们的留言吗?”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设立之初,工作人员接到网友电话问得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5个“80后”编辑会耐心向网友解释:留言板上所反映的问题,编辑都会交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专门工作人员,以供领导审阅、批示。
近年来,领导干部上网已成现实,国内政府门户网站数量已逾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网上民意重视的程度加强,“政府2.0”的概念逐渐流行开来,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认可,地方门户网站上纷纷出现了“留言板”、论坛等互动版块。
人民网总裁、总编辑廖玒认为,既然互联网已进入了Web2.0时代,电子政务也不能停留在单向传播阶段,应当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中,网民和党政领导可以进行双向的沟通。《地方领导留言板》便是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搭建起来。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人民网也不能回避,应当有一个地方,把大家对同一类问题的想法聚到一起。”廖玒说。
国家行政学院某教授认为,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新事物,推动了公民参与政治,推动了民主化进程,有助于社会开放,利大于弊。
网友对网络问政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现在,《地方领导留言板》的编辑们很少被问及诸如领导人会不会看到网上留言之类的问题了,越来越多的网友参与到网络问政的活动之中。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2009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面对“您认为哪个渠道最能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问题,高达69%的受访者选择“网络”,而选择“信访”的受访者仅占2.5%。
正如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所言:“领导干部不仅要上网收集‘网情’,更要下网办好‘网事’,实现政民互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6:
政府网站为谁办?这看似一个简单而基本的问题,但在我们的网站实际动作中并没在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会出现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一些政府网站往往以政府部门形象展示、自我宣传为主,充斥其间的很多是政府官员活动和讲话。即使是信息发布,也是以我为主。不是看网民要什么,而是看我想要发布什么。如果不想发布,则以保密需要为挡箭牌。而国外政府网站主要是从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的,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异。二是一些网站的重要评价原则是领导满意不满意,而不是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第三个问题是目前很多政府门户网站内容客户意识不强,分类较乱,服务对象不明确。从我们国家地级、县级政府门户网站服务内容分类情况来看,按照以用户对象提供服务的分类非常少,更没有形成个性化的定制体系。由于网站的建设理念不清晰致使定位不准确,浏览的人往往不知道这个网站的建设主旨是什么,要体现什么作用。
其实,政府网站服务政府与服务公民应是一个有机的统一,因为我们的政府本身就是
gwy.wendu.com
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政府网站应该充分体现政府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因此,我们的网站建设首先是应体现亲民、利民、便民的建设思路。我们的政府门户网站应该树立民众第一的服务意识,把服务好网民作为就是最好的形象展示。
在政府网站的服务意识方面,美国政府网站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从设计的服务栏目,呈现的服务窗口,以及可以通过该网站进入的其他网站的便利程度和查询、搜索的便捷性来看,都是一流的。也就是说,通过该网站,充分体现了美国政府的服务公民意识。正如美国总统在关于电子政府的讲话中所宣扬的――这是美国的21世纪的政府,是你们的政府,是很容易接触的政府。从FIRSTGOV网站的首页所提供的服务来看,几乎包括目前网站所可能提供的各种服务,例如“关于我们、帮助信息、网站地图、搜索、高级搜索,主题选择,客户调查、参考资料”;而且在网页下面还有“隐私与安全,常问问题回答(FAQ)、联系我们,与我们连接等服务内容。这些内容的丰富提供,充分显示了网站的人性化服务特征。
结合给定资料的具体事例,围绕“加强政府信息公开 打造阳光政府”,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中心明确,事实与观点紧密结合;(2)语言畅达,条理清楚;(3)总字数800-1000字。
信息公开就能打造“阳光政府” 古代有个故事叫“三人成虎”,说的是第一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可以不信,第二个说街上有老虎,就将信将疑,第三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就不得不信了。人们最终之所以会相信有老虎,是因为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只能选择相信谣言。
当前社会频发民告官现象和群体上访事件,虽然因素众多,但其中一条主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公开,群众不了解真相,当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碰撞的时候,导致误判,产生怨气。细究原因,责任要归在政府等公共机构身上,因为它没有及时公开信息,导致了民众的误信错判。据媒体披露,在一些地方,群众之所以会阻挠一些项目建设、围堵政府大门、集体上访等等,原因就在于信息掌握不全面,对可能导致的后果拿不准。通过公开信息,让公众与政府一起关注重大决策,可以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但能化解社会矛盾。而且能增加群众与政府的向心力。
如何消除群众对政府的误判,保持政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笔者认为:必须打造务实政府、为民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阳光政府。政府是否务实、为民、依法、诚信,关键是要做到信息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群众最关注什么,就告诉群众什么,领导知道多少,群众也知道多少。只要信息公开透明,就会避免类似“三人成虎”这样事件的发生。
怎样做到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府?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机制,依靠制度推进并予以规范。首先,推进重大决策听证制度。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重大决策前组织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增加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众参与度,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对听证事项、听证组织、听证程序、听证结果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要进行明确,并配套听证的监督与管理措施。其次,推进重要事项公示制度。实施重要事项公示,就是要让各级人民政府及部门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时和决策后的实施过程及时向社会进行公示,真实地向社会公开行政机关实施的,涉及公共利益、群众切身利益以及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等方面的重要事项。通过各种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进行公示,认真吸收、听取群众的意见,充分采纳合理建议,认真答复群众提出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其三,推进重点工作通报制度。行政机关在推进重点工作的过程中和工作完成后,向社会进行通报,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并监督其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各项工作部署的执行有力和落实到位,确保抓出成效。其四,推进政务信息查询制度。实行政务信息查询制度的目的,就是通过丰富和完善各种政务信息查询平台,及时、高效地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务信息的多样化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证民众的知情权,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
总之,政府推进信息公开,不仅是施政观念的进步,而且是一种开放心态。通过建立
gwy.wendu.com
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等措施来打造阳光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既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增强政府的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又能够消除群众的疑虑和误判,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篇: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
申论试卷: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
注 意 事 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1.一些论坛和微博上爆出“宜都将现25岁美女镇长”。一名1986年出生的女孩牟阳,拟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提名为镇长人选。短短3小时内,该消息引发近千微博网友热议。如同湖北29岁的周森锋全票获任市长、25岁的王圣淇当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一样,这位同为80后的女镇长的任职引来阵阵疑云,也属情理中的事。其原因并非确凿地指向某些影影绰绰、看似有、实则尚未得到求证的疑点,比如“美女”、“年仅25岁”等,而仅仅是公众心中疑虑的一种折射。
在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及有一定关系、背景的人淤塞着平民阶层上升的渠道,“拼爹”才有出路、真才实学无用,似乎在时下正趋向于共识。在此语境下,任何看似突兀的破格提拔官员之举,总是难免惹来特别的关注。在这些关注中,尤其是那些呈现于网络上的“闲言碎语”,质疑、愤激的成分多过于改革开放事业后继有人的喜悦,但客观上也起着监督违规、确保公平的正向作用。所以,这种社会情绪的抒发,既不可漠然视之,也无需惊慌失措、过度解读。
受过去“人选人”方式的影响,制度选人、公正透明等原则迄今并未完全、充分地实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中,对干部任用程序走选举、还是走行政任命路径尚未廓清;对干部的日常考察、考核的机制仍未规范化操作,以至于常常是即兴提拔、仓促上阵。如此则给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留下了巨大的运作空间,干群对立和社会的不信任情绪在日益加剧。
从官方公布的牟阳个人资料来看,与微博爆料内容基本一致:该女孩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镇上和市统计局任职,由一般干部到局办公室副主任、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再到镇长,也属于步步升迁,而算不上“坐直升飞机”,只是提拔的步子快了些,但谁又能否认是因为其工作出色的缘故呢?2.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为官者信仰缺失、道德败坏,却振振有词地说“社会变了”,不变就“跟不上潮流了”;作风霸道、颐指气使,却颠倒黑白地说“如今老百姓难管了、不听话了”,全然不把群众利益放在眼里;私欲膨胀、巧取豪夺,却振振有词地说“市场经济就是要开放搞活”。有的地方只注意考试成绩和选拔程序,不注意对人选素质的全面衡量,尤其是德行的深入考察,结果选出的干部群众不认可,甚至产生“做人好不如做题好”的非议。
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上,往往由上级来评价,这显然是不够的,对政府工作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公众。同时,干部升迁更多是由上级官员的意志和主观好恶决定,而不由下面的群众来决定,“公众满意度”对一个干部升迁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做法导致现实中一些干部只“唯上”而不“唯下”。他们只对上级领导和官员负责,而不对辖区里的老百姓负责。显然,这种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违背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服务理念,是造成一些干部作风漂浮的根源所在。
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成果的主要综合指标,尽管GDP用来衡量经济发展有其局限性,但在现时条件下,仍是判断经济形势、出台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已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追求量的增长”重过“追求质的提高”的观念,仍然大有市场。在不少地方,尽管领导干部在公开场合不再像以前一样强调GDP的重要性,可是在不少人心目中,“GDP排名”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再具体到干部考核,选用GDP这样显性、量化的指标,肯定比“调结构”、“保民生”等指标更简单,也更有“可操作性”。这直接导致一些地方的干部考核陷入GDP至上的悖论,只追求GDP数值的增长,而对民生福祉、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收入分配等有所忽略。这种做法导致现实中一些干部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搞大拆大建、快上抢上,虚报工作业绩,违背了科学发展的理念,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在人才选拔中,注重选拔对象的教育程度、文学素养、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综合、推理和判断能力。就初任考试而言,英国的专业技术职务自然要以专业知识为主,而“通才”观念主要体现在行政类官员的初任考试以及晋升到高级文官的人才类型中。
“通才”标准强调个人学历,故公务员录取者多为剑桥、牛津等名牌综合性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这种选拔人才的标准,使“专才”在文官队伍中地位低下且日益减少,无法进入高级行政人员的行列,参与行政决策和政策制定。但现代社会的政策与决策主要依赖于专业知识,英国人在实践中也逐渐发现以“通才论”考选公务员有很大弊端,于是在上世纪60年代就着手改革,力求“通专结合”。“通专结合”要求公务员知识面宽广,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既要重视公务员的知识和学历,也不轻视公务员的专业性和技能。
新加坡对公务员的考评很严格,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考评体系。程序上,按照自我报告、上级考评和更高一级复签的办法,每年考评一次。考评报告分为两种,一种是工作报告,主要考评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包括个人品质、态度、责任等。这是公开性的,考评结果要反馈给被考评人本人;另一种就是潜能报告,主要考评公务员开阔的视野、分析能力、想象力和现实感,也就是李光耀所说的“直升机”素质。这是秘密性的,主要作为公务员升迁级别的依据。
新加坡不搞上下级双向考评,也不搞同级左右互评,目的是鼓励各级领导大胆管事,对下属严格要求,不怕得罪人,树立领导层的权威,提高公务员的执行力,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同事之间因互评带来的人为矛盾。
在美国,对公务员的评估主要是根据公务员本人胜任工作的能力和工作业绩,而不是年资高低、亲疏关系、党派关系等其他因素。工作业绩就是按照工作要求,对公务员的劳动成果所作的评定。美国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工作成绩良好者继续任职,工作成绩不好者必须改进,工作达不到标准者予以解职”。人事部门每年都要定期对公务员进行全面评定,政府机关首长必须根据评定结果决定对公务员的奖惩任用。公务员评估考核的结果作为公务员任用、晋升的唯一依据。
4.我国古代的官吏考核,开始于秦汉,完善于唐代,历代王朝都积累了丰富的考核经验。伴随着郡县制的产生,中华民族开启了官吏考核的历史,而且考核制度越完善,考核方法越科学,统治者的地位就越巩固。
秦汉时期,统治者对官吏实行考课制度。考课就是对官员政绩的考察,即今天的考绩。考课是用于将职位责任同官员的能力行为联系起来,以考绩的标准来约束和激励官员,以考课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黜陟,以便劝善戒恶,使考绩得以发挥作用。秦代的考课是通过上计制度进行的。上计制,即郡臣于年初将一年的赋税收入预算写在木券上,呈送国君,国君把木券一分为二,国君执右券,臣下执左券。合乎标准的留任,不合乎标准的则罢免。上级官吏对下级官吏的考课也采取同样的办法。考课后分列等级,宣明优劣,决定升迁黜罚。
唐代初期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官员的政绩,考核有了较大发展。唐代初期制定了考课法。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令:房玄龄、王硅掌内外官考;凡百司之长,岁校其属功过,差以九等。当时尚书省吏部是负责考课的机关。考绩的目的是为了黜恶陟善。考课的等第不仅直接关系到官阶的升降,还与俸禄的加与夺、官位的外迁、解职相关。唐制规定: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中品以下,四考皆中中者,进一阶;一中上考,复进一阶;一上下考,进二阶。计当进而参有下考者,以一中上覆一中下,以一上下覆二中下。上中以上,虽有下考,以上第。有下下考者,解任。唐代官吏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小考只定等第,记入考状备案。大考是综合几年来小考的等第来决定对官吏的赏罚黜陟。考课在唐代作为管理官吏的一种重要的制度,考课定等第和复考都有严格的程序,考绩与奖罚黜陟直接相关。
宋代对官吏的考绩亦称磨勘。宋真宗时,文武官员三年为一任期,一年考一次,三考为一任。宋仁宗时文官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虽有视考绩情况决定升迁的规定,但实际上是凭年资叙升迁,不问其功而问其久。结果官以资则庸人并进。由于宋代不重视考绩,基本按年资论升迁,所以宋代官员多因循守旧,不求有功唯求任期内不发生过错,到期得到升迁就满足了。
明代考绩分文武两个系统进行,文官考绩由吏部考功司负责,武官考绩归兵部武选司负责。文官考绩方式主要是考满,武官考绩亦称军政。考满,即按任职年限考核,以检查是否称职,并给予相应的处置,侧重于褒奖、提升。考满等级开列之后,按等处置。处置的基本原则是:称职者升,平常得复职,不称职者降。清代对各级官吏的考核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考满每年进行一次,称为一考,三考为满。吏的汇考,每三年一次。对京官的考察称为京察,对地方官吏的考察称为大计。清代考察具体工作由吏部清吏司主持,清朝政府总结了明朝后期考核制度松散、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进一步发展了封建官吏的考察标准。顺治四年(1647年)颁布四格八法制度。所谓四格,即守、才、政、年。守分廉、平、贪三类;才分长、平、短三类;政分勤、平、怠三类;年分青、中、老三类。根据上述四格,综合考核成绩分为三等:称职、勤职、供职。所谓八法,即:一贪与酷者,革职提问;二软与不懂者,革职免官;三年老有病者,退休离职;四才力不及与治事浮躁者,酌情降调。考核时,除由都察院协同工作外,还有六科给事中负责监督,徇私者按保举连坐法予以处分。所以,清代初期官员比较廉洁,国力也较后强盛得多。
近代中国,虽然存在战乱和军阀割据,但考核未断。民国时期,县、区政人员均由省政府或部门负责考核。民国20年后逐步形成考核制度,主要形式有检定考试、高等考试、普通考试、特种考试、县长考试等。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对干部的考核,一般通过一年一度的鉴定形式进行,先自我鉴定,经小组评议,后由单位或组织作鉴定,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50~60年代,干部考核的内容,主要是政治态度、阶级立场、社会关系及工作表现、思想作风、群众观点、学习、团结等,尤为重视政治标准。每次政治运动,如三反、五反、肃反、审干、整党、整风、社会主义教育等,都必须作个人鉴定或小结,并经群众评议和单位鉴定。工作调动、抽调搞临时工作或脱产学习较长时间,结束时也要搞鉴定和考核。提拔重用的由组织专门考核。5.让干得好的优秀干部在竞争性选拔中考得好、上得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考察干部实绩,防止简单以分取人。
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实绩是干部德才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集中反映,是评判干部的基本依据。坚持实践标准,把握实绩依据,才能选出实干之人,彰显实干导向,营造实干之风;防止以考取人、唯分是用,才能不让真心干事的人吃亏,不让投机取巧的人得利。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应当作为竞争性选拔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原则。
考察重实绩,就是要把干部的实绩考深考准,以实绩论高低、辨优劣。要突出实绩考察的重要性,加大实绩评价权重,使之不仅成为“优先”条件,而且起到“加分”作用。要注重实绩考察的准确性,综合运用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考察、延伸考察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干部实绩,深入分析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起到的实际作用。要增强实绩考察的公开性,推行民意调查、实绩公示等方法,通过个人“亮绩”、群众“评绩”、组织“核绩”,检验干部实绩的“含金量”。任用不唯分,就是要对考试成绩与工作实绩综合分析,不以一张考卷、一场演讲“论英雄”。要坚持原则、认真把关,不能怕担责、图省事、走形式,谁分高就取谁、考上谁就是谁。要把分数票数与实际能力、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任职经历与发展潜力等结合起来,全面衡量人选的“考绩”与“德绩”、口才与口碑、临场发挥与一贯表现,真正做到好中选优、人岗相适,有效避免“干得好不如考得好、实绩好不如成绩好”的现象发生。
6.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温家宝总理也曾指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的工作宗旨和追求,既是为官之道,更是为官之德。要做官,先做人;要立业,先立德。为官者“头顶三尺”是法律,脚下支撑是官德。为官如果没有良好的官德,就不可能廉洁自律;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就会栽跟头。这不仅是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道理,也是党中央一再要求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德与才的辩证关系,认真落实“以德为先”的具体体现。既注重“考能”更重视“考德”,真正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多方面了解、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全面准确掌握干部情况。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曾指出,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德”上。李源潮部长同时还指出,领导干部要有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的敬畏之心。约束官员之“德”,就是让他们有所敬畏,而不是为所欲为。约束官员之“德”,不全在所谓政绩指标,而在于“公开监督”,在于“群众满意度”。
官德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的“标尺”,政治素质的“试金石”,党风纯正的“风向标”。官德彰,则风清气顺;官德失,则滋生腐败;官德正,则民心安定。可以说,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党和国家大业的兴衰成败。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官德的制度化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规范官德的法规相继出台。不管是《公务员法》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还是地方性法规,既是行为规范,又是道德约束,无疑是从政道德制度化建设中一个重要举措。
总之,“官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干部言行是否一致,权力是否滥用,道德修养如何,是否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各级不妨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凡“发现德行不好的干部一律中止了提任程序,对反映较多但又一时查无实据的拟提任干部做出暂缓使用”,把选任干部的“考核表”交由民意来填写,让与官员有关的各类“门事件”、各种“雷言雷语”等“花边”新闻销声匿迹,这样,官员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就不会乱来,官德缺失现象才会一天天好转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仅仅将“考德”作为选拔任用干部一种“硬件”,也是有其局限的。因此,只有把制度规范的他律与操守信念的自律有机结合,以信仰作为制度执行的基础,以监督作为制度落实的保证,硬、软件更加科学完备,中央和地方法规才有更可靠的保障。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请依据“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在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及有一定关系、背景的人淤塞着平民阶层上升的渠道,‘拼爹’才有出路、真才实学无用,似乎在时下正趋向于共识。”这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2.“给定资料2”中提到了近年来公职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有损公务员形象的现象,请概括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国外有关公职人员考核晋升的措施和方法。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关于我国目前的公务员考核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假设你是某省政府的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情况说明的内容要点。内容分为三部分,“目前的现状及原因”、“历史上官员考核的大致情况”、“道德考核的重要意义”。(20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800-1000字。
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1.请依据“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在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及有一定关系、背景的人淤塞着平民阶层上升的渠道,‘拼爹’才有出路、真才实学无用,似乎在时下正趋向于共识。”这句话的理解。(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参考答案】
这句话的内涵意在指出,现如今一个人在意图寻求发展的时候,学识与专业的知识已经不再重要,是否具有某些特殊的背景才是通向坦途的资本。〔4分〕这是一种倒退的社会现象,在公职领域更为严重,关系和家世成为公职人员考核选拔的隐性规则。〔3分〕这严重地导致了人才的流失,公职人员形象的破坏,政府服务能力的不足。〔3分〕 【评分说明】
三个要点,句子的内涵要点4分,影响和消极意义各3分。要点相近或相符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2.“给定资料2”中提到了近年来公职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有损公务员形象的现象,请概括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参考答案】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务员考核中注重上级评定,而忽视群众的意愿。我国干部的考核机制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体制的局限导致了公务员“唯上”思想的产生。〔3分〕
二是公务员考核中关注政绩中量的增长,而忽视实绩。GDP的增长,是可以从量上衡量一个公务员政绩的最好尺度,这就造成了一些干部目盲追求GDP,忽视利民的实效工作。〔3分〕 三是公务员考核中偏重于才能,而忽视素质的评价。其根源是公务员晋升考核制度中重才轻德思想的影响。〔4分〕 【评分说明】
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和第二个要点3分,第三个要点4分,第三个要点必须出现“重才轻德”这一关键词方可得分。
每个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国外有关公职人员考核晋升的措施和方法。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关于我国目前的公务员考核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参考答案】
英国由于“通才”晋升考核的局限导致公职人员专业技能的不足,而后改革为“通专结合”标准,既要求了学历,又考查专业技能。〔2分〕新加坡采取的是自我报告、上级考评和更高一级复签的办法,这种制度有效地避免了考核晋升中产生的矛盾,更有利于提高行政能力。〔3分〕美国主要以公务员本人胜任工作的能力和工作业绩作为评定参考,并且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实施。〔3分〕
上述措施对我国的公务员考核的启示:一是在选拔和提拔公务员时,不但要注重学历的要求,也要加强相关专业技术的考查,做到因岗求才。〔4分〕二是改革自上而下的考核体制,消除公务员的“唯上”思想,使其全面的发挥自己的才能。〔4分〕三是转变考核方式,“重量”转变为“重质”,更多关注于实际工作的质量和实效。〔4分〕 【评分说明】
六个要点,第一个2分,第二和第三个分别3分,第四、第五和第六个要点分别4分。每个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三、假设你是某省政府的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情况说明的内容要点。内容分为三部分,“目前的现状及原因”、“历史上官员考核的大致情况”、“道德考核的重要意义”。(20分)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参考答案】
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情况说明近年来,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中频现一些有损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有违公职职业道德操守的事件,暴露出我国公务员考核晋升制度存在的严重问题。〔2分〕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中存在重才轻德的弊端,忽略了对公务员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考查。〔2分〕
我国古代的官吏考核,开始于秦汉,完善于唐代,历代王朝都积累了丰富的考核经验。伴随着郡县制的产生,中华民族开启了官吏考核的历史,而且考核制度越完善,考核方法越科学,统治者的地位就越巩固。〔3分〕
在当下公务员考核中加入道德考核意义重大。首先,这是对官员负责的要求。为官如果没有良好的官德,就不可能廉洁自律;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就会栽跟头。〔3分〕其次,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3分〕最后,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党和国家大业的兴衰成败。〔3分〕 【评分说明】
本题分值构成分为结构分和要点分两项。
按照题目规定的三部分组织答案结构的,4分。要点共7个,16分。
每个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800-1000字。【参考例文】
干部选拔以德为先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落脚点
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向世人宣称,我们的新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们政府的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我国公务员政治思想觉悟的培养,时刻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三十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有了历史性的腾飞,在社会各方面的建设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绩面前我们确实感到可喜,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一批批的贪官落马,公务员队伍中出现变相的“世袭制”,干部选拔中的弄虚作假,等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
200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已经提上日程,这是我们国家在经济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行政管理职能的建设,使其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能更有效地为民谋利,为民谋福。公务员队伍是政府能够正常运作的生力军。如果生力军出现了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服务质量。因为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需要大量有能力的人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去,所以在选拔和提拔公务员时,过多的看重了一个人的才能和其是否能胜任领导经济建设的工作,而忽视了个人道德品质的考查。这种做法的积极作用在某一个历史时期确实不容忽视,但是也暴露出了干部队伍中的软肋,为公务员队伍的长远发展埋下了不利因素。我国正在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这要求政府的执政理念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而在这当中公务员的“德”的考核应当作为先头军。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具备承担领导工作应具有的素质,才能真正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之中,才能使百姓真正感受到政府的力量。
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德为先。公务员在具备了道德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将其才智和能力发挥到人民和国家所期望的方向上,才能在国家的建设中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因此,干部选拔必须加入道德考核标准,落实“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如此才能选拔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品德高尚的、才智出众的人才,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百姓的幸福服务,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评分说明】
一类卷〔32-40分,基准分36分〕:能围绕“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立论,观点鲜明、准确、见解独特;能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论据充分;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无误;不少于800字。
二类卷〔24-31分,基准分28分〕:能围绕“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立论,观点明确、合理;能联系社会实际,论据较充分;结构完整,层次较清楚;语言通畅,书写工整无误;不少于800字。
三类卷〔16-23分,基准分20分〕:能围绕“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立论,观点不够明确;联系社会实际不够紧密;结构欠完整,条理不够清楚,语言不够通顺;不少于600字。四类卷〔15分以下,凡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均在本等级计分〕:一是观点完全脱离材料;二是篇幅不足600字;三是不分段落、标点的;四是摘抄原文为主的;五是文面错误较多的。说明:
1.没有标题,扣2分。
2.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数1000字以外,每超过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少于800字,每少50字,扣1分。
第五篇:2018国考申论模拟题:模拟卷
gwy.wendu.com
2018国考申论模拟题:模拟卷(1)
给定资料
1.一些论坛和微博上爆出“宜都将现25岁美女镇长”。一名1986年出生的女孩牟阳,拟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提名为镇长人选。短短3小时内,该消息引发近千微博网友热议。如同湖北29岁的周森锋全票获任市长、25岁的王圣淇当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一样,这位同为80后的女镇长的任职引来阵阵疑云,也属情理中的事。其原因并非确凿地指向某些影影绰绰、看似有、实则尚未得到求证的疑点,比如“美女”、“年仅25岁”等,而仅仅是公众心中疑虑的一种折射。
在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及有一定关系、背景的人淤塞着平民阶层上升的渠道,“拼爹”才有出路、真才实学无用,似乎在时下正趋向于共识。在此语境下,任何看似突兀的破格提拔官员之举,总是难免惹来特别的关注。在这些关注中,尤其是那些呈现于网络上的“闲言碎语”,质疑、愤激的成分多过于改革开放事业后继有人的喜悦,但客观上也起着监督违规、确保公平的正向作用。所以,这种社会情绪的抒发,既不可漠然视之,也无需惊慌失措、过度解读。
受过去“人选人”方式的影响,制度选人、公正透明等原则迄今并未完全、充分地实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中,对干部任用程序走选举、还是走行政任命路径尚未廓清;对干部的日常考察、考核的机制仍未规范化操作,以至于常常是即兴提拔、仓促上阵。如此则给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留下了巨大的运作空间,干群对立和社会的不信任情绪在日益加剧。
从官方公布的牟阳个人资料来看,与微博爆料内容基本一致:该女孩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镇上和市统计局任职,由一般干部到局办公室副主任、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再到镇长,也属于步步升迁,而算不上“坐直升飞机”,只是提拔的步子快了些,但谁又能否认是因为其工作出色的缘故呢? 2.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为官者信仰缺失、道德败坏,却振振有词地说“社会变了”,不变就“跟不上潮流了”;作风霸道、颐指气使,却颠倒黑白地说“如今老百姓难管了、不听话了”,全然不把群众利益放在眼里;私欲膨胀、巧取豪夺,却振振有词地说“市场经济就是要开放搞活”。有的地方只注意考试成绩和选拔程序,不注意对人选素质的全面衡量,尤其是德行的深入考察,结果选出的干部群众不认可,甚至产生“做人好不如做题好”的非议。
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上,往往由上级来评价,这显然是不够的,对政府工作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公众。同时,干部升迁更多是由上级官员的意志和主观好恶决定,而不由下面的群众来决定,“公众满意度”对一个干部升迁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做法导致现实中一些干部只“唯上”而不“唯下”。他们只对上级领导和官员负责,而不对辖区里的老百姓负责。显然,这种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违背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服务理念,是造成一些干部作风漂浮的根源所在。
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成果的主要综合指标,尽管GDP用来衡量经济发展有其局限性,但在现时条件下,仍是判断经济形势、出台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已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追求量的增长”重过“追求质的提高”的观念,仍然大有市场。在不少地方,尽管领导干部在公开场合不再像以前一样强调GDP的重要性,可是在不少人心目中,“GDP排名”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再具体到干部考核,选用GDP这样显性、量化的指标,肯定比“调结构”、“保民生”等指标更简单,也更有“可操作性”。这直接导致一些地方的干部考核陷入GDP至上
gwy.wendu.com 的悖论,只追求GDP数值的增长,而对民生福祉、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收入分配等有所忽略。这种做法导致现实中一些干部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搞大拆大建、快上抢上,虚报工作业绩,违背了科学发展的理念,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在人才选拔中,注重选拔对象的教育程度、文学素养、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综合、推理和判断能力。就初任考试而言,英国的专业技术职务自然要以专业知识为主,而“通才”观念主要体现在行政类官员的初任考试以及晋升到高级文官的人才类型中。
“通才”标准强调个人学历,故公务员录取者多为剑桥、牛津等名牌综合性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这种选拔人才的标准,使“专才”在文官队伍中地位低下且日益减少,无法进入高级行政人员的行列,参与行政决策和政策制定。但现代社会的政策与决策主要依赖于专业知识,英国人在实践中也逐渐发现以“通才论”考选公务员有很大弊端,于是在上世纪60年代就着手改革,力求“通专结合”。“通专结合”要求公务员知识面宽广,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既要重视公务员的知识和学历,也不轻视公务员的专业性和技能。
新加坡对公务员的考评很严格,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考评体系。程序上,按照自我报告、上级考评和更高一级复签的办法,每年考评一次。考评报告分为两种,一种是工作报告,主要考评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包括个人品质、态度、责任等。这是公开性的,考评结果要反馈给被考评人本人;另一种就是潜能报告,主要考评公务员开阔的视野、分析能力、想象力和现实感,也就是李光耀所说的“直升机”素质。这是秘密性的,主要作为公务员升迁级别的依据。
新加坡不搞上下级双向考评,也不搞同级左右互评,目的是鼓励各级领导大胆管事,对下属严格要求,不怕得罪人,树立领导层的权威,提高公务员的执行力,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同事之间因互评带来的人为矛盾。
在美国,对公务员的评估主要是根据公务员本人胜任工作的能力和工作业绩,而不是年资高低、亲疏关系、党派关系等其他因素。工作业绩就是按照工作要求,对公务员的劳动成果所作的评定。美国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工作成绩良好者继续任职,工作成绩不好者必须改进,工作达不到标准者予以解职”。人事部门每年都要定期对公务员进行全面评定,政府机关首长必须根据评定结果决定对公务员的奖惩任用。公务员评估考核的结果作为公务员任用、晋升的唯一依据。
4.我国古代的官吏考核,开始于秦汉,完善于唐代,历代王朝都积累了丰富的考核经验。伴随着郡县制的产生,中华民族开启了官吏考核的历史,而且考核制度越完善,考核方法越科学,统治者的地位就越巩固。
秦汉时期,统治者对官吏实行考课制度。考课就是对官员政绩的考察,即今天的考绩。考课是用于将职位责任同官员的能力行为联系起来,以考绩的标准来约束和激励官员,以考课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黜陟,以便劝善戒恶,使考绩得以发挥作用。秦代的考课是通过上计制度进行的。上计制,即郡臣于年初将一年的赋税收入预算写在木券上,呈送国君,国君把木券一分为二,国君执右券,臣下执左券。合乎标准的留任,不合乎标准的则罢免。上级官吏对下级官吏的考课也采取同样的办法。考课后分列等级,宣明优劣,决定升迁黜罚。
唐代初期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官员的政绩,考核有了较大发展。唐代初期制定了考课法。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令:房玄龄、王硅掌内外官考;凡百司之长,岁校其属功过,差以九等。当时尚书省吏部是负责考课的机关。考绩的目的是为了黜恶陟善。考课的等第不仅直接关系到官阶的升降,还与俸禄的加与夺、官位的外迁、解职相关。唐制规定: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中品以下,四考
gwy.wendu.com
皆中中者,进一阶;一中上考,复进一阶;一上下考,进二阶。计当进而参有下考者,以一中上覆一中下,以一上下覆二中下。上中以上,虽有下考,以上第。有下下考者,解任。唐代官吏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小考只定等第,记入考状备案。大考是综合几年来小考的等第来决定对官吏的赏罚黜陟。考课在唐代作为管理官吏的一种重要的制度,考课定等第和复考都有严格的程序,考绩与奖罚黜陟直接相关。
宋代对官吏的考绩亦称磨勘。宋真宗时,文武官员三年为一任期,一年考一次,三考为一任。宋仁宗时文官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虽有视考绩情况决定升迁的规定,但实际上是凭年资叙升迁,不问其功而问其久。结果官以资则庸人并进。由于宋代不重视考绩,基本按年资论升迁,所以宋代官员多因循守旧,不求有功唯求任期内不发生过错,到期得到升迁就满足了。
明代考绩分文武两个系统进行,文官考绩由吏部考功司负责,武官考绩归兵部武选司负责。文官考绩方式主要是考满,武官考绩亦称军政。考满,即按任职年限考核,以检查是否称职,并给予相应的处置,侧重于褒奖、提升。考满等级开列之后,按等处置。处置的基本原则是:称职者升,平常得复职,不称职者降。清代对各级官吏的考核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考满每年进行一次,称为一考,三考为满。吏的汇考,每三年一次。对京官的考察称为京察,对地方官吏的考察称为大计。清代考察具体工作由吏部清吏司主持,清朝政府总结了明朝后期考核制度松散、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进一步发展了封建官吏的考察标准。顺治四年(1647年)颁布四格八法制度。所谓四格,即守、才、政、年。守分廉、平、贪三类;才分长、平、短三类;政分勤、平、怠三类;年分青、中、老三类。根据上述四格,综合考核成绩分为三等:称职、勤职、供职。所谓八法,即:一贪与酷者,革职提问;二软与不懂者,革职免官;三年老有病者,退休离职;四才力不及与治事浮躁者,酌情降调。考核时,除由都察院协同工作外,还有六科给事中负责监督,徇私者按保举连坐法予以处分。所以,清代初期官员比较廉洁,国力也较后强盛得多。
近代中国,虽然存在战乱和军阀割据,但考核未断。民国时期,县、区政人员均由省政府或部门负责考核。民国20年后逐步形成考核制度,主要形式有检定考试、高等考试、普通考试、特种考试、县长考试等。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对干部的考核,一般通过一年一度的鉴定形式进行,先自我鉴定,经小组评议,后由单位或组织作鉴定,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50~60年代,干部考核的内容,主要是政治态度、阶级立场、社会关系及工作表现、思想作风、群众观点、学习、团结等,尤为重视政治标准。每次政治运动,如三反、五反、肃反、审干、整党、整风、社会主义教育等,都必须作个人鉴定或小结,并经群众评议和单位鉴定。工作调动、抽调搞临时工作或脱产学习较长时间,结束时也要搞鉴定和考核。提拔重用的由组织专门考核。
5.让干得好的优秀干部在竞争性选拔中考得好、上得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考察干部实绩,防止简单以分取人。
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实绩是干部德才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集中反映,是评判干部的基本依据。坚持实践标准,把握实绩依据,才能选出实干之人,彰显实干导向,营造实干之风;防止以考取人、唯分是用,才能不让真心干事的人吃亏,不让投机取巧的人得利。考察重实绩、任用不唯分,应当作为竞争性选拔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原则。
考察重实绩,就是要把干部的实绩考深考准,以实绩论高低、辨优劣。要突出实绩考察的重要性,加大实绩评价权重,使之不仅成为“优先”条件,而且起到“加分”作用。要注重实绩考察的准确性,综合运用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考察、延伸考察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干部实绩,深入分析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起到的实际作用。要增强实绩考察的公开性,推行民意调查、实绩公示等方法,通过个人“亮绩”、群众“评绩”、组织“核绩”,gwy.wendu.com
检验干部实绩的“含金量”。
任用不唯分,就是要对考试成绩与工作实绩综合分析,不以一张考卷、一场演讲“论英雄”。要坚持原则、认真把关,不能怕担责、图省事、走形式,谁分高就取谁、考上谁就是谁。要把分数票数与实际能力、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任职经历与发展潜力等结合起来,全面衡量人选的“考绩”与“德绩”、口才与口碑、临场发挥与一贯表现,真正做到好中选优、人岗相适,有效避免“干得好不如考得好、实绩好不如成绩好”的现象发生。
6.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温家宝总理也曾指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的工作宗旨和追求,既是为官之道,更是为官之德。
要做官,先做人;要立业,先立德。为官者“头顶三尺”是法律,脚下支撑是官德。为官如果没有良好的官德,就不可能廉洁自律;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就会栽跟头。这不仅是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道理,也是党中央一再要求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德与才的辩证关系,认真落实“以德为先”的具体体现。既注重“考能”更重视“考德”,真正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看清人、识准人,才能选好人、用对人。深入甄别、准确鉴定干部德才表现,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干部提拔前,必须多方面了解、多渠道考察、多侧面审视,全面准确掌握干部情况。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曾指出,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德”上。李源潮部长同时还指出,领导干部要有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的敬畏之心。约束官员之“德”,就是让他们有所敬畏,而不是为所欲为。约束官员之“德”,不全在所谓政绩指标,而在于“公开监督”,在于“群众满意度”。
官德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的“标尺”,政治素质的“试金石”,党风纯正的“风向标”。官德彰,则风清气顺;官德失,则滋生腐败;官德正,则民心安定。可以说,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党和国家大业的兴衰成败。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官德的制度化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规范官德的法规相继出台。不管是《公务员法》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还是地方性法规,既是行为规范,又是道德约束,无疑是从政道德制度化建设中一个重要举措。
总之,“官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干部言行是否一致,权力是否滥用,道德修养如何,是否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各级不妨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凡“发现德行不好的干部一律中止了提任程序,对反映较多但又一时查无实据的拟提任干部做出暂缓使用”,把选任干部的“考核表”交由民意来填写,让与官员有关的各类“门事件”、各种“雷言雷语”等“花边”新闻销声匿迹,这样,官员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就不会乱来,官德缺失现象才会一天天好转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仅仅将“考德”作为选拔任用干部一种“硬件”,也是有其局限的。因此,只有把制度规范的他律与操守信念的自律有机结合,以信仰作为制度执行的基础,以监督作为制度落实的保证,硬、软件更加科学完备,中央和地方法规才有更可靠的保障。
请依据“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在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及有一定关系、背景的人淤塞着平民阶层上升的渠道,‘拼爹’才有出路、真才实学无用,似乎在时下正趋向于共识。”这句话的理解。(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参考答案】
gwy.wendu.com
这句话的内涵意在指出,现如今一个人在意图寻求发展的时候,学识与专业的知识已经不再重要,是否具有某些特殊的背景才是通向坦途的资本。〔4分〕这是一种倒退的社会现象,在公职领域更为严重,关系和家世成为公职人员考核选拔的隐性规则。〔3分〕这严重地导致了人才的流失,公职人员形象的破坏,政府服务能力的不足。〔3分〕
【评分说明】
三个要点,句子的内涵要点4分,影响和消极意义各3分。要点相近或相符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