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ARCGIS实习报告
实习指导书
空间数据库建设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班级
0644151
姓名张毫杰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指导张卫国宋自影
河南城建学院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目录
Ⅰ、实习目的.......................................................................................................................1 Ⅱ、实习步骤.......................................................................................................................1
一、生成离散样本点数据...............................................................................................1
1、Excel转属性表....................................................................................................1
2、属性表生成样本点数据.....................................................................................3
3、样本点数据的导出.............................................................................................5
二、样本点检验与筛选...................................................................................................6
1、样本点检验.........................................................................................................6
2、删除离群值点.....................................................................................................7
三、空间插值...................................................................................................................9
1、IDW(反距离权重)插值法............................................................................10
2、Kringing(克里金)插值法..............................................................................11
四、DEM生成等高线....................................................................................................12
五、DEM转TIN..............................................................................................................14
1、IDW和Kringing栅格模型生成TIN.................................................................14
2、要素的立体显示...............................................................................................16
3、设置场景属性...................................................................................................17
六、样本点生成TIN.......................................................................................................18 七、三维图像可视化.....................................................................................................20
八、结果对比分析.........................................................................................................22 Ⅲ、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22 Ⅳ、实习心得.....................................................................................................................23 Ⅴ、参考文献.....................................................................................................................23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Ⅰ、实习目的
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我们明白数字高程模型在数据处理方面的重要性,坡度、坡向以及立体土地的挖土、石方量的计算,还是建筑物,山体之间的可通视性分析,精确的数字高程模型都是人们所需要的。然而,不同的获取手段将得到精度不同的数据,空间插值便是获取DEM主要手段之一。本次实习主要使用不同的空间插值方法,使用同一样本点数据对本学校的高程地形进行模拟,而采用的插值方法为IDW(反距离权重)法、Kringing(克里金插值)法和线性内插法简介或直接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对于反距离权重法和普通克里金插值法,其带估计属
s性值都是由已知点的属性值加权得来,可用由公式算出,两者的不同之处便在于z0zxWx已知点的权重计算,i1反距离权重法的权值比较简单,仅为距离的n次方的倒数,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数值,而克里金的权重较为复杂,我们首先可以确定学校的高程点在空间上是至少符合准二介平稳假设及本征假设的,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在此基础上又可以得出数据是符合标准正态分布的,因此便根据无偏性和方差最小的原则,借助变差函数求解出各点的权值。线性内插法是用三个相邻的点构成的三角形数据带入方程,联立求解,而三角形的选择是根据其三条边长度尽可能相等和三个角都是锐角的原则进行选取,从而将整个平面划分成若干连续的三角形。通过对三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得到最后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Ⅱ、实习步骤
一、生成离散样本点数据
1、Excel转属性表
本次实习以河南城建学院地形为例,利用空间插值法求出在给定的离散点坐标及其高程的情况下,不同的插值方法所生成地形效果的对比,以IDW(反距离权重法)和Kringing(克里金)插值法为例,首先查看Excel表格中的数据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图一
在给定的数据表中,Z对应了该点的高程值,X,Y分别为其平面坐标。在ArcGis中导入这些数据,在投影坐标系下令其生成不同的点,操作如下: 使用ArcToolbox->Conversion->Excel>Excel to Table 工具,将Excel表格转换为属性表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2、属性表生成样本点数据
将X,Y,Z的坐标信息用表格中的数据显示出来,相关参数设置如下: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结果如下图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3、样本点数据的导出
将表格生成的数据转换为SHP格式的数据,在ArcGis中,右键点击该图层,在下拉选项中选择Data—>Export data,选择已准备好的文件夹导出
图一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二、样本点检验与筛选
1、样本点检验
如图一显示,样本点的数量比较多,相应的会有一些测量误差较大的点,在后期的数据生成中,应该将那些误差较大或者时测量错误的数据即使删除。接下来便使用地统计分析的相关知识,对数据进行初步检验,检测其是否是正态分布,寻找数据离群值,将误差较大的数据删除。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从直方图和正态QQ图可以看出离散点数据大致符合正态分布
2、删除离群值点
使用直方图来寻找数据离群值,在直方图中当一个柱状条被选中时,改柱状条对应的离散点便会高亮显示,当某一高亮数据单独出现在其他数据周围或者某一高亮的数据群中出现单独的其他数据时,即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情况,可判断那些点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便是误差较大的数据,将这下孤立的离群数据删除。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修改后的样本点如上图所示
三、空间插值
接下来使用ArcGis中空间插值工具,将点数据的高程值Z更改名称为Elevation并进行插值计算生成DEM。在Spatial Analyst Tools->Interpolation中有多种空间插值方法,如下图所示,这里就IDW和Kringing方法进行展示,结果如下: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1、IDW(反距离权重)插值法
此处高程值选择Elevation字段搜索半径选择可变搜索半径,点数值为12,如上图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如图四所示,生成的DEM数据分为九个等级,其中黄色为高程的最大区域,灰色为高程值的最小区域。
2、Kringing(克里金)插值法
参数选择如上图所示,本事例中克里金方法为普通克里金,半变异模型为球面模型,生成的DEM数据如下图,分类方法同IDW插值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四、DEM生成等高线
然后使用工具箱中的3D Analyst Tools->Raster Surfase->Contour工具,用DEM高程模型生成等高线,相关参数设置如下图,在等高线间距复选框中,此处设置为1米,其他选项默认即可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反距离权重法生成等高线
克里金插值法生成等高线
五、DEM转TIN
1、IDW和Kringing栅格模型生成TIN 利用在ArcMap中空间插值生成的不同类型的高程模型在ArcSence中进行三维可视化操作,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导入数据,然后在工具箱中用栅格数据生成TIN。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图三
2、要素的立体显示
选择Base Heights(基本高度)字段,并在自定义表面浮动,将图层高程转换为场景单位的系数设置为自定义:3,结果如下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IDW(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生成TIN
Kringing(克里金)插值法生成TIN
3、设置场景属性
在模型中加入之前生成的等高线,高程值设置为基于相应的TIN,单位系数也为自定义:3
IDW(反距离权重)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Kringing(克里金)
六、样本点生成TIN 在ArcSence中用这些样本点生成TIN模型,首先使用工具箱中3D Analyst Tools->Data Management->TIN->Create TIN工具创建TIN,在输入要素中选择样本点数据,具体操作如下: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在参数选择时,将高程字段选择Elevation.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由样本点生成的TIN模型如下图: 七、三维图像可视化
接着在模型之上加入本学校的基本建筑物和高分卫星影像图,将生成的三个模型进行对比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样本点TIN模型
反距离权重TIN模型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克里金TIN模型
八、结果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图像的立体显示,可以知道,线性内插法对于由离散点直接生成TIN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进一步对比反距离权重法和克里金插值可知,反距离权重法在DEM和等高线的生成时,局部震荡较大,出现高程跃迁现象比较严重。而在满足假设的前提下,克里金插值的最终效果略优于反距离权重法插值,但是由于样本点较多,其优势并不明显,反而由于克里金插值法的运算量很大,其运算时间会远远长于其他插值方法。鉴于以上观点可知,在满足假设的前提下,若采样点较多,则不适用克里金插值,若采样点较少,且不是集中分布,则克里金插值优势明显。
Ⅲ、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在要素的立体显示时,高分的影像图和其他的矢量数据坐标系不同,通过查询相
基于TIN构造的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关资料将影像图从地理坐标转为投影坐标,但之后又发现图像并不重合,出现了错位的情况,再使用地理配准工具将其校正。
Ⅳ、实习心得
通过三周的实习,让我从空间插值的理论知识到软件上相应功能的操作都得到了深深的体会,从最基础的数学公式,到图形的显示,我深深明白了ArcGis这个软件的强大功能。有人曾经说,对于ArcGis若能掌握其60%,已经是专家,实习即将结束,我才明白自己掌握的与ArcGis相关的知识是多么渺小,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任何人的光芒都会显得黯然失色。虽然还有很多地方不能完全理解,但这也正是在未来的时间里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学习永无止境。
Ⅴ、参考文献
[1] 汤国安杨昕等,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 韦玉春陈锁忠等,地理建模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汤国安刘学军等,地理信息系统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二篇:ARCGIS实习报告
《ArcGIS实习报告》
学
号:
班级序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成
绩:
ArcGIS软件操作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通过学习Arcgis这款Gis应用软件熟练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深入理解GIS软件应用的核心部分,通过熟练Arcgis能掌握类似相关软件操作,加强动手能力。
实习过程:
1.对Arcgis软件整体掌握,并与之前各类软件操作对比和学习。
2.具体对软件操作掌握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数据的处理与变换、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3.Arcgis的空间分析能力的掌握: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三维分析、地统计分析、水文分析等。4.掌握Arcgis的空间分析建模。
实习内容:
根据学习内容,我们选择了《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第三章作为实习内容,本章内容分别为:初识ArcGIS、农田保护区域分析、度假村选址、屏幕矢量化及拓扑建库、投影转换及图形裁剪、注记及属性编辑与连接、燕麦试验田选址、商店选址评价、土壤肥沃度分析、统计图表、网络分析、ArcGIS中DEM 的建立及应用。
以下是实习内容截图
3.1 初识ArcGIS 1启动ArcCatalog
2.在arcmap 中加载数据
3.图层操作
(1)放大、缩小
4、改变drelief图层的显示图例
6.改变dsoils图层的显示图例
3更改地图显示比例尺
4、将ArcCatalog 右侧窗口中的Water Use 图层拖到 ArcMap 中。
3.2农田保护区域分析
3.2.1 问题和数据分析
1.问题提出
有一块受洪水影响的地区。政府为了保护土地,决定在河流北岸建一个水坝。我们的任务是找出水坝保护的农田范围。
3.2.2连接并添加数据
1.连接并添加数据,并改变dsoils
和
drelief 图层的地图符号。
3.1.5 找出洪水淹没区域
在本例中我们需要找出所有高程低于8米的区域。利用
栅格计算器(Raster
112
3.1.6 寻找可耕种区域
3.1.7 确定水坝保护的可耕种区域
314
3设置地图单元
516 选择记录 为area 字段赋值
718
2将选中区域保存为一个新图层
920
4.122
3重分类
4查看重分类结果
324
3.3.4 确定坡度小于3%的区域
1添加图层 2求取坡度 3图层显示 4统计坡度分布 5 取出失真坡度数据 6提取坡度小于3%的地区 7重命名
3.3.5 提取年平均温度高于 16.5 摄氏度 的区域
526
3.4屏幕矢量化及拓扑建库
添加了控制点
将CropLine图层设定为编辑状态
数字化
728
3.5投影转换及图形裁剪
3.5-5 裁剪结果 CropCov
930
3.7 燕麦试验田选址
3.7-5 加载roads 和 hydro 特征类
3.7-28 计算地块总价
3.8 商店选址评价
3.8-11 设置重分类边界值
132
3.9-19 建立一个标准差圆
3.10 统计图表
3.10-8 趋势线
334
3.12 ArcGIS 中 DEM 的建立及应用
3.12-4 离散点生成的DEM
3.12-12 离散点生成TIN
536
3.12-31 坡度图
3.12-34 曲率图
3.12-37 坡向图
738
3.12-45 可视域图
3.12-49 统计计算结果
940
实习心得体会
在这次软件操作实习中,我们按照课本的指导,亲自体验了如何用ArcGIS实现数据的采集与组织、数据的处理与变换、数据的可视化表达。空间分析能力、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三维分析、地理统计分析、水文分析等。
在一个个案例与任务中。我们熟悉了软件的操作,软件可以实现的功能,了解到了gis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哪些方面的问题。这使课堂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GIS知识。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训练了自己解决实际工程任务的能力,提高了专业技能。这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很大的帮助。此外,通过实际操作,书本的知识不再枯燥乏味。在制作一幅又一副功能各异的图片,完成书本要求的内容中。我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惊叹于GIS的强大功能,这使我们对GIS更加感兴趣。
地理信息系统为测绘人员提供了一个一体化工具,使我们可以将各种格式和来源的数据整合在一起,进行维护和管理、使用动态地图来可视化数据、关联信息。这不仅让我们更好的管理和分配资源,还可以进行建模和分析工作,使原始数据产生更为广阔的价值。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测绘工作者,除了要熟练操作仪器,掌握各类工程测量的方法外,还应该将熟练运用常见的GIS软件,借助GIS的强大功能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创造更多的幸福。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11年 12 月28日
1-41
第三篇:arcgis上机实习报告
课程实习报告
实习课程:《ArcGIS专业技能训练实习报告》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2012年 6月
20日
ArcGIS专业技能训练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通过学习Arcgis这款Gis应用软件熟练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深入理解GIS软件应用的核心部分,通过熟练Arcgis能掌握类似相关软件操作,加强动手能力。
实习步骤:
1.对Arcgis软件整体掌握,并与之前各类软件操作对比和学习。
2.具体对软件操作掌握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数据的处理与变、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3.Arcgis的空间分析能力的掌握: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三维分析、地统计分析、水文分析等。4.掌握Arcgis的空间分析建模。
实习内容:
根据练习内容,选择了练习第3、4、5、7、12章的内容,其余在课下自己练习完成,这些章内容分别为: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数据的处理与变换、数据的可视化表达、矢量数据空间分析、空间分析建模
Geodatabase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Geodatabase支持在标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表中存储和管理地理信息。一. 基于Geodatabase的数据库设计
Geodatabase支持面向对象的矢量数据模型,它将地理数据组织成一个数据对象的结构体系。在Geodatabase模型中,实体被表示为属性,行为,关系的对象。Geodatabase还允许用户定义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持对象之间参照完整性的规则。Geodatabase也定义了简单的对象,地理要素,几何网络,注记要素等多种对象类型。二. Geodatabase中的信息类型
1.表(table):是记录的集合,每个记录(行)中包括许多列(字段);
2.对象类(object classes):对象表示一个没有空间几何的实体,没有位置相关信息,但是可以通过关系类与要素联系起来,一个对象类作为一个表存储在Geodatabase中,一个对象是表中的一行。3.要素类(feature classes):表示有空间几何的实体,有位置相关信息。要素类是具有相同的属性和相同的几何表示类型的要素集合。1)简单要素类:没有拓扑关联,包括点,线,多边形,注记等多种类型,以要素的方式管理,存放在要素集内外均可。
2)复杂要素类则是有拓扑关联的若干个要素类的组合,必须存放在同一个要素数据集中,例如拓扑要素、几何网络等类型。
4.子类(subtype):在要素类内部可以划分若干个次一级的组,每个组是一个子类。每个子类有其自己的完整性规则和GIS行为。5.要素数据集(feature database):要素数据集是一个具有相同空间参照的要素类的集合。
6.关系(relationships):是一种表(或要素类)与表(或要素类)之间的联系机制。关系类建立在对象(或要素)类之间,由一个对象(或要素)类指向另一个对象(或要素)类。
7.栅格数据集(raster data sets):影像作为栅格表来管理。
8.拓扑关系(topology):拓扑关系将参与拓扑的各个要素类集成在一个拓扑图中作为一个拓扑单元来管理,规定同一个要素类中的各个要素如何与其他要素共享几何或不同要素类之间如何共享几何。9.元数据:对数据库中各个数据元素的描述。
10.几何网络(geometric network):若干个要素类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到几何网络的构造,Geodatabase通过拓扑关联保证参与到几何网络中的各个要素类的空间几何的连通性。几何网络将导致保证网络连通性的行为。
三. Geodatabase的优势:
1.所有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统一存储在商业DBMS中。
2.便于使用DBMS支持的多用户并发访问、事务管理、失败事务恢复、用户权限策略等机制,有利于空间信息共享、数据安全,提高了数据库性能。
3.支持智能化的要素、规则和关系。4.完善的用户支持。
四.Geodatabase数据库设计的内容
1.基本内容是规定 构成数据库的要素类、栅格数据集、其他表,以及表之间的各种关系。
2.其中,要素(或对象)类之间的关系通过要素数据集、关系类、拓扑来管理。
3.一个要素数据集中的各个要素类具有相同的空间参照;拓扑类、几何网络中的要素类受拓扑完整性约束。五
Geodatabase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1.用户视图建模 2.定义实体和关系 3.明确实体的表示 4.匹配到Geodatabase模型 5.组织地理数据集
六.将地理实体表示为Geodatabase数据类型
要在识别地理实体并决定其几何表示类型之后,决定数据如何在Geodatabase中表示。具体包括两方面处理:
1.决定各种地理实体的表示类型及其拓扑关系; 2.决定各实体的属性字段。
决定实体的表示类型的依据是其几何表示类型:点实体用点要素、简单节点、复合节点表示,线实体用线要素、简单边、复合边表示,面实体用多边形要素表示,表面实体用TIN或栅格数据集表示,空间位置无关的实体用对象(表)表示。
其中点、线、面实体的离散分布有两种:
1.独立分布的实体,与其他要素无关,可以表示为简单的点、线、面要素;
2.与其他要素的分布相关,这种点、线实体可以表示为节点、边要素,面实体表示为有拓扑关系的多边形要素。
考虑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定义复合要素类:平面拓扑和几何网络。平面拓扑强制保证要素不能相互交叉而没有交点。如土地或区划系统,采用平面拓扑管理要素间的公共边。
几何网络强制保持网络要素之间的连通性,是网络编辑易于操作。如对于线状系统,交通网络,多采用几何网络表示。 确定对象的属性类型
1.主要依据要素(或对象)的专题性质而定。
2.每个实体可能有多种属性,依据相关原则确定每种属性(字段)的数据类型,使用默认值、域等工具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六. 将数据组织到Geodatabase地理数据集
1.工作包括:
(1).划分要素类和子类(2).规定要素类的拓扑关系(3.)构建地理数据集(4.)组织地理数据库
(1)划分要素类和子类
下列情况下必须建立单列的要素类:
1)当各组相关要素的属性字段组合根本不同时 2)当各组相关要素需要有特有的定制行为时 3)当需要对各组要素赋予不同存取权限时
4)当有些要素要采用版本管理存取而另一些要素不需要版本管理时(2)规定要素类的拓扑关系
1)将相关要素分组为几何网络好或平面拓扑
2)如果要素类是独立点、线、面要素,那么它不参与几何网络或者平面拓扑
3)如果要素类是简单边、简单节点、复合边、复合节点,那么它参与几何网络的构成
4)如果要素类是拓扑关联的多边形要素类,其内部各个要素必须满足特定的拓扑关系(3)构建地理数据集
1)要素数据集是一个容器,使用它可以将相似的要素类组合在一起。2)将具有相同空间参照的要素类组织到同一个要素数据集中是有利的,因为不同要素数据集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细微的差别而引起数据不一致。3)同时参加到平面拓扑或几何网络中的各个要素类必须被组织到同一个要素数据集中。
(4)最后将要素数据集和要素类组合起来。
1)确定了各要素及其拓扑联系之后,最后需要将它们组合到地理数据库中。2)如果企业用户包括多个部门,不同部门使用不同的数据集。地理数据库可以安装企业组织结构部署。
4)如果使用personal Geodatabases,由于数据库容量的限制,必须对数据库按专题或空间进行分割。七. Geodatabase的建库步骤
1.在F盘中建立自己的文件夹070141; 2.在自己的文件夹中建立个人数据库database;截图说明
3.在personal database中建立点要素a,线要素aa,面要素aaa。八. Geodatabase的拓扑建立
若干个要素类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到几何网络的构造,Geodatabase通过拓扑关联保证参与到几何网络中的各个要素类的空间几何的连通性。几何网络将导致保证网络连通性的行为。
1.右键单击数据库database,点击new再点击Feature Dataset
截图说明:
出现对话框New Feature Dataset 在name中填写名字topology;2.点击“下一步”出现如下对话框,点击对话框中的Import,又出现对话框在Ext文件夹中点击Blocks.shp,点击Add即可添加数据;
截图说明;
再点击继续点击下一步,下一步,Finish,即可建立topology; 3.右键单击topology,点击Import,再点击Feature Class(mulitiple)
截图说明:
出现如下对话框,在对话框中点击第一个图标浏览,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加入Ex1中的两个数据Blocks.shp和Parcels.shp,点击Add;
点击ok,则topology中增加了Blocks.shp和Parcels.shp两个数据项; 4.右键单击topology中的Blocks,点击Properties 截图说明:
出现如下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的子类SubtypeField一栏下拉选择Res,在Subtype中设置Code和Description为0,nonres;1,res; 点击确定;
截图说明:
4.同理设置Parcels的Properties;
5.右键单击topology,点击new,再点击Topology:
6.在出现的如下对话框中点击下一步
7在.出现的如下对话框中点击下一步
8.在出现的New Topology如下对话框中点击Select All 截图说明:
9.在出现的New Topology如下对话框中,在Enter the number of ranks中填1;
10.点击下一步,在出现的New Topology对话框中,点击Add Rule,再Add Rule中的三栏中选择Parcels,Must Not Overlap With,Blocks,点击ok; 截图说明:
点击下一步,再点击Finish.再出现的对话框是否拓扑查询,点击否。则在Topology中建立了topology-Topology。
11.打开ArcMap,将topology-Topology拖到ArcMap的Layers中,则在Layers中添加了topology-Topology,Blocks和Parcels; 截图说明:
12.点击工具栏中的View,点击Toolbars,再点击Topology,将出现进行拓扑操作的Topology工具栏;在Editor下拉菜单中点击Starting Editor,将工具激活;
截图说明:
13.点击Topology工具栏的Topology Editor Tool图标,双击弧线段,在结点处进行操作即可
拓扑结果图:
第四篇:ARCGIS 实习报告
Arcgis 实习
第 二 次 实习报 告
班级:地信121 姓名:闻元武 学号:201201694 空间数据管理及属性编辑
一. 实验目的
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模型有关概念。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3.掌握根据GPS数据文件生成适量图层的方法和过程。4.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二. 实验要求
1.阐述基本原理和概念(要素类,要素数据集)。2.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特点。
3.1:M 空间查询的实现原理及应用实例。比较连接(Join)和关联(Link)关系的区别和应用。三. 实验内容
1.启动 ArcCatalog 打开一个地理数据库 1.1当ArcCatlog打开后,连接到指定文件夹Exec2.1.2 打开个人空间数据库——National,mdb。可以看到在National,mdb中包含有2个要素数据集,一个关系类和一个属性表。
2.预览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
2.1 ArcCatlog窗口右边的数据显示区内,点击“预览”选项切换到预览视图界面。在目录树中,双击数据集要素集- WorldContainer,点击要素类-Container94激活它。
2.2 在2.1窗口的下方,预览下拉列表中选择“表格”,现在你可以看到 Countries94 的属性表。查看它的属性字段信息。
2.3 在目录树下面,选择WorldCities。查看他的属性信息。
3.创建缩图,并查看元数据 3.1 在目录树中,选择地理数据库National中的要素类-Countries94,切换到“预览”视图,点击工具栏上的“放大镜”按钮,将图层放大到一定区域,然后再点生成并更新缩略图。这时,切换到“内容”视图界面下,并在目录树中选择要素集——WorldContainer数据查看方式更改为缩略图方式。注意此时,要素类的缩图图是不是发生了改变。缩略图已经不是原来的缩略图,而是放大之后的图片。
3.2 点击“元数据”选项页,查看当前要素类的元数据,了解当前要素类是采用什么坐标系,都有哪些属性字段,字段的类型等信息。在元数据工具栏中,从样式表中选择不同的样式,可以看到,元数据显示的格式发生了变化。4.创建个人地理数据库(Personal Geodatabase-PGD)4.1 创建个人地理数据库(Personal Geodatabase-PGD)。
4.2 在ArcCatalog的目录树中,定位到D:盘,右键点击这
D:盘,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建]>>[文件夹],文件夹名称改为 “myGeoDB”。右键选中这个文件夹,在出现的菜单中,点击[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这会创建一个名称为:“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 的数据库文件,将之改名为“YN.mdb”。
4.3 右键点击数据库文件“YN.mdb”,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导入]>>[要素类multiple],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打开要导入要素:县界 prj.shp/县城 prj.shp/道路 prj.shp(这些文件在 Exece2 文件夹下,按住Shift键并点击鼠标可同时选择多个 Shape文件)。
4.4 右键点击数据库文件“YN.mdb”,新建【要素集】,并围棋指定坐标系。
4.5 右键点击新建的要素集-KM,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建]>>[要素类],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要素类的名称-公交站点,点击<下一步>,再次点击<下一步>按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字段,修改字段的几何类型为“点”(表示此要素类中将要存储的要素类型是点要素,准备用来存储公交站点),点击下一步,我们添加两个字段“站点名称”,“公交站点编号”数据类型都设置成“文本”,点击“完成”按钮。
4.6 新建数据表:右键点击地理数据库-YN.mdb,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建]>>[表],输入“表”名称为“公交线路”,点<下一步>,再次点<下一步>,在对话框中,新添加两个字段
公交站点编号、公交线路(数据类型都设为“文本”),点击“完成”。
4.7 创建公交站点到公交线路一对多的关系(1:M):右键选择地理数据库-YN.mdb,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建>-<关系类>,对以下内容进行设定,其它设置接受默认选项。选择关系类型为一对多关系,这样可以建立公交站点到公交线路一对多的关系,因为经过一个公交站点的公交线路有多条,这样,在我们从公交站点分布图是查询某个公交站点时就可以查询经过这个站点所有公交线。
4.8 完成以上步骤后,在ArcCatlog中就可以看到,在地理数据库YN.mdb中,有一个有一个要素集(NewKM),其中包含一个要素类(公交站点)、一个数据表(公交线路)、一个关系类(公交线及公交站 1:M)
5.拖放数据到 ArcMap 中
5.1 启动ArcMap,新建一个空的地图文档,通过拖放的方式添加上面所创建的数据到ArcMap 中。在ArcCatalog中,点击“内容”选项页,在目录树中,点击地理数据库-YN.mdb,将要素类-“公交站点”及属性数据表“公交线路”拖放到ArcMap中。
6.编辑属性数据及进行 1:M的空间查询 编辑公交站点,及公交路线。
7.导入 GPS 数据,生成图层
7.1 启动 ArcMap,切换到数据源视图。添加 GPS 数据,选择GPS.txt。
7.2 执行菜单命令:[工具] >>[添加XY 数据],在XY 数据”窗口中,选择已添加的 XY数据表,指定X坐标字段(东经)和Y 坐标字段(北纬),按 GPS 系统采用的坐标系统为WGS_1984。确定后,在地图显示区域中,就会根据GPS 数据文件中采集的坐标信息创建点状的事件图层。
7.3 在图层控制面板(TOC)中,右键选中根据GPS 数据文件生成的事件图层。在出现的菜单中,执行[数据]>>[导出数据]命令,在导出数据对话框中,指定要导出的文件名称及存储位置。这样就完成了由GPS 数据文件生成图层的过程。
四. 实验总结
4.1 通过本次实习,我加深了对要素类概念的理解,要素类就是指具有相同的几何特征的要素集合,比如我们这里的道路的要素类,县城的要素类等。
4.2 通过本次实习,我还知道要素数据集就是一个集合,在这个集合里面,所有的要素类都具有相同的坐标系统。
4.3 Geodatabase 空间数据库模型的特点:Geodatabase在要素类和数据集中对空间参考信息进行了完整的定义。而且,Geodatabase空间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保存在同一个同一个要素类中。
4.4 1:M 空间查询的实现原理及应用实例:将两个属性表关联起来,其中一个属性表中的某一记录与另一属性表中多个记录相关联,当查询某一条记录时就可以查询到与其相关联的其他属性。如实验二中,当查询某一公交站点时,可以将通过此站点的公交路线都显示出来,就属于1:M空间查询。4.5 比较连接(Join)和关联(Link)关系的区别和应用: 区别:
连接:连接可以添加额外的属性数据到到当前图层,也可以使用这些额外的属性数据进行标注。关联:关联可以使数据关联到当前图层关联的数据并不像连接那样添加到图层的属性表中,而是在处理图层的属性数据的时候可以获取关联的数据。
应用:
连接:生成虚拟连接(并不修改数据源)虚拟表,适用:一对多,多对一。关联:在表A中选择一个记录,可以关联并同时选择表中多条记录,适用:一对多。
第五篇:Arcgis操作及开发实习报告
内容摘要:第一部分:学会使用A.第二部分:能够进行空.第五部分:熟悉并掌握.Arcgis操作及A.第一部分:“使用Ar.1.了解地理数据是如.3.通过浏览与地理要.4.掌握GIS两种基.5.初步了解设置图层.第二部分:”空间数据.1.利用ArcCat.2.掌握在ArcMa.3.掌握根据数据文件.4.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第三部分:“影像配准.1.利用影像配准(G.2.编辑器的使用(点.3.熟悉GRAMIN.注意:在基于ArcM.第四部分:”空间分析.1.了解基于矢量数据.2.掌握矢量数据与栅.3.为选择合适的空间.第五部分:“基于Ar.1.了解ArcObj.2.知道ArcObj.3.学会基于ArcO.《GIS应用开发实习.Arcgis软件,V.第一部分:学会使用A.第二部分:能够进行空.第五部分:熟悉并掌握.第一部分:”使用Ar.第二部分:“空间数据.1、启动ArcCat.4、创建个人地理数据.6、编辑属性数据及进.第三部分:”影像配准.第1步:地形图的配准.第4步:矫正并重采样.第5步:分层矢量化-.第6步:从已配准的地.第四部分:“空间分析.1、确定问题并确定分.第五部分:”基于Ar.第一步:使用VC向导.第二步:添加MapC.第三步:向视图类Ao.第一步:在工程资源中.根据条件通过对要素属.根据对象的空间相关位.用ArcObject.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了.1.ArcGis平台.答:ArcGIS9所.ArcSDE――一个.ArcIMS――是一.ArcGISServ.2.矢量数据,栅格,.答:空间数据包括坐标.ESRI公司的Spa.3.ArcGis空间.答:ESRI使用“g.4.空间数据库建库是.答:从整个的建库过程.1、数据库建模过程,Arcgis操作及开发实习报告--:张占阳。.2、数据监理过程。这.3、利用各种工具将各.为了保证数据库的一致.5.配准的目的是什么.答:以现有的已知控制.将适量数据或者栅格数.欢迎光临68互助网第一部分:学会使用ArcMap浏览地理数据;第二部分:能够进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第三部分:掌握影像配准及矢量化;第四部分:学会空间分析基本操作;第五部分:熟悉并掌握基于ArcObjects组件开发GIS;Arcgis操作及ArcObjects开发
一、实习课时和类型:学时:5周;实习类型:实践操作与软件开发;
二、实习目的:第一部分:”使用ArcMap浏览地理数据“实习目的:1.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的。2.认识ArcMap图形用户界面。3.通过浏览与地理要素关联的数据表,你可以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与其属性信息进行连接的。4.掌握GIS两种基本查询操作,加深对其实现原理的理解。5.初步了解设置图层显示方式-图例的使用。第二部分:”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实习目的: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有关概念及其特点。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3.掌握根据数据文件生成矢量图层的方法和过程。4.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第三部分:”影像配准及矢量化“实习目的:1.利用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工具进行影像数据地理配准。2.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3.熟悉GRAMIN GpS手持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注意:在基于ArcMap的操作过程当中请注意保存地图文档。第四部分:”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实习目的:1.了解基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基本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操作。2.掌握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间的相互转换、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缓冲区分析(Buffer)、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邻域统计(Neighborhood)等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和用途。3.为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工具求解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第五部分:”基于ArcObjects组件开发GIS“shi(实)习目的:1.了解ArcObjects的开发简介及其强大的功能。2.知道ArcObjects的组成以及常用的控件。3.学会基于ArcObjects进行二次开发。
三、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四、采用教材:《GIS应用开发实习指导》包含五部分内容;
五、仪器与工具:p3以上配置计算机;Arcgis软件,Vc++6.0软件,GIS开发实习数据等;
六、实习内容:第一部分:学会使用ArcMap浏览地理数据;第二部分:能够进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第三部分:掌握影像配准及矢量化;第四部分:学会空间分析基本操作;第五部分:熟悉并掌握基于ArcObjects组件开发GIS;
七、实习步骤第一部分:”使用ArcMap浏览地理数据“主要操作步骤:第一步:启动ArcMap;第2步:检查要素图层;第3步:显示其它图层;第4步:查询地理要素;第5步:检查其它属性信息;第6步:设置并显示地图提示信息;第7步:根据要素属性设置图层渲染样式;第8步:根据属性选择要素;第9步:使用空间关系选择地理要素;第10步:退出ArcMap;第二部分:”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主要操作步骤:
1、启动ArcCatalog打开一个地理数据库;
2、预览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
3、创建缩图,并查看元数据;
4、创建个人地理数据库(personal Geodatabase-pGD);
5、拖放数据到ArcMap中;
6、编辑属性数据及进行1:M的空间查询;
7、导入数据,生成图层;第三部分:”影像配准及矢量化“主要操作步骤:第1步: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第2步:输入控制点;第3步:设定数据框的属性;第4步:矫正并重采样栅格生成新的栅格文件;第5步:分层矢量化-在ArcCatalog中创建一个线要素图层;第6步:从已配准的地图上提取等高线并保存到创建的要素类中;第7步:根据GpS观测点数据配准影像并矢量化;第四部分:”空间分析基本操作“主要操作步骤:
1、确定问题并确定分析的目标和满足的条件;
2、针对应用问题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
3、准备空间分析中需要的数据;
4、制定分析计划并执行分析操作;
5、显示并评价分析结果;第五部分:”基于ArcObjects组件开发GIS“主要操作步骤:
一、创建AoSample工程;第一步:使用VC向导AppWizard创建单文档,工程命名为AoSample;第二步:添加MapControl控件,管理图层数据;第三步:向视图类AoSampleView中添加MapControl控件变量,使得其与视图连接起来;
二、图层数据加载及图层管理;
1、添加图层数据;
2、图层控制;(1)图层的删除;(2)图层压盖关系调整;(3)地图浏览操作;
三、空间分析;1:缓冲区分析:第一步:在工程资源中增加一个对话框资源,设置新的对话框,作为设置缓冲区的条件;第二步:在对话框中添加变量;第三步:在视图类中增加函数及变量;第四步:编写实现代码;2:空间查询:1)、基于属性查询;根据条件通过对要素属性信息查找相对应位置的要素,并在地图上高亮度显示出来,实习报告《Arcgis操作及开发实习报告--:张占阳》。主要用到的对象模型QueryFilter。QueryFilter为查询过滤器。2)、空间位置查询;根据对象的空间相关位置查询有关属性信息。要点:注意要素间的空间关系(相交、相接,叠加、穿越、包含,、在内部)。涉及对象模型为SpatialFilter。
八、实习结果用ArcObjects开发后得到一个基于矢量地图操作处理的小型软件,该软件包含图层控制模块(具体包括矢量地图的初始化、图层的添加、图层的调整、图层控件位置的自动调整、图层的删除等功能)和空间分析模块(具体包括空间属性查询、空间位置查询以及缓冲区分析等功能)。
九、个人收获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了解并掌握了Arcgis的基本操作,能够使用ArcMap浏览地理数据并进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而且能够对各种空间数据和信息影像进行影像配准及矢量化,同时也掌握了对空间物体进行空间分析的基本操作。此外,我们还熟悉并掌握了基于ArcObjects组件开发GIS系统,从而使得我们对自己的专业和所学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加深。
十、问题讨论1.ArcGis平台软件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实现哪些功能?答:ArcGIS 9所包含的三种服务端产品:ArcSDE――一个在多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管理地理信息的高级空间数据服务器。ArcSDE是一个位于ArcGIS其它软件产品和关系型数据库之间的数据服务器,其广泛的应用使得在跨任何网络的多个用户群体中共享空间数据库以及在任意大小的数据级别中伸缩成为可能。ArcIMS――是一个可伸缩的,通过开放的Internet协议进行GIS地图,数据和元数据发布的地图服务器。ArcIMS已经在不计其数的应用中部署了,主要是为Web上的用户提供数据分发服务和地图服务。ArcGIS Server――是一个应用服务器,包含了一套在企业和Web框架上建设服务端GIS应用的共享GIS软件对象库。ArcGIS Server是一个新产品,用于构建集中式的企业GIS应用,基于SOAp的Web services和Web应用。2.矢量数据,栅格,DEM数据在ArcGis的空间数据中是如何存储的(ArcGis的库结构形式)?答:空间数据包括坐标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部分。通常属性数据在关系数据库的存储中非常方便。但是对于坐标数据就比较麻烦,这是因为一个空间目标的坐标数据不定长,往往包括很多个坐标对,在关系数据库中不能使用一个字段来记坐标值。ESRI公司的Spatial Database Engine(SDE)、Mapinfo公司SpatialWare、Intergraph公司的GeoMedia。它们都是把空间数据(矢量数据中的几何数据、拓扑数据或栅格数据)以二进制数据块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而属性数据以常用数据类型的形式存储,空间数据一般存储为矢量要素和栅格数据,以及传统意义上属性表。比如:一个DBMS表可以用来存放一个要素的集合,表中的每行可以用来保存一个要素。每行中的shape字段存储要素的空间几何或形状信息。3.ArcGis空间数据库是如何操纵的?针对矢量,栅格,DEM数据各有那些处理功能?答:ESRI使用”geodatabase"这个术语来描述一个完整的地理信息集合。Geodatabase是使用ArcGIS软件管理的,并且可以虚拟地存储任何类型的空间数据。Geodatabase能够管理大容量的数据,在一个多用户的环境中,仍然有很好的表现。Geodatabase不仅可以管理所有的基本地理数据类型,包括简单矢量要素数据类型(点、线和多边形),也能够存储更复杂的高级要素,这些要素使用规则区定义关系、拓扑和要素行为。Geodatabase也能够管理要素属性、要素链接标注、表面模型、测量数据、地址数据、3D对象、CAD数据和图片。ArcGIS软件可以用于维护高质量的数据,并让它在编辑gong(工)作流中更易于控制。Geodatabase的结果就是可以比其它任何地理数据管理环境更好地模拟这个世界。4.空间数据库建库是处理的什么阶段,涉及空间参照系统(地理坐标系)?答:从整个的建库过程来看,建库主要由以下3个过程组成:
1、数据库建模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根据行业应用特点及对其的理解,制定出比较规范的数据规范,在逻辑上建设数据库。
2、数据监理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检测数据的正确性,从而保证建库的准确性。
3、利用各种工具将各种数据入库的过程。此过程主要是将可以得到的各种数据纸制数据,矢量数据,栅格数据,遥感数据等快速、准确的入到库中。为了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可操作性,数据库cai(采)用统一的坐标系、统一的编码体系和统一的属性数据。统一的坐标系是指,无论是地理坐标系还是平面坐标系都要求统一,以保证地物要素的连续。统一编码体系是指,相同的地物要素用相同的编码,否则数据库间、图幅间会出现无法接边的逻辑错误。统一属性数据是指,相同的地物要素在不同比例尺上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但应有相同的属性。5.配准的目的是什么?要实现矢量与栅格数据的同时显示需要哪些步骤?答:以现有的已知控制点为基础查找处理图像的地理标准点来实现对图像的准确配准,从而将图像坐标系由平面坐标或佚名坐标系转换到与控制点相对应的地理坐标系统,这样,将图像校正后即可以校正后的图像为基础尽享相应的地物提取或空间分析等。将适量数据或者栅格数据读入后,将其转化为栅格或者矢量数据图层,可以关闭或者打开相应的矢量或者栅格数据图层来实现矢量和栅格数据的同时可视化,也能够上下拖拽两种数据图层实现两种数据图层的上下压盖显示。欢迎光临68互助网更多精彩论文,网站建设,交流,互助论坛请到www.xiexiebang.com阳新晴到多云28℃到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