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原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读马克思的《
一、人创造了宗教
文章开头,马克思就提出了反宗教批判的依据,那就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这一段论述详细的阐述了作者对于宗教的理解,以及他所分析的宗教产生的原因以及人们的心理。根据这些分析,马克思指出:“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
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是“锁链上虚构的花朵”。反宗教的斗争,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斗争。真正的幸福是现实的幸福。因此人民应该扔掉这样的锁链——让人陷于幻境,如同“鸦片”的锁链——理智地思考与行动,才能够建立自己的现实。
真理存在于真实世界而不是幻想的宗教中。因此对宗教、天国、神学的批判,变成了对法、尘世和政治的批判。这是我们应该要做的。
二、批判德国制度 历史法学派“以昨天的卑鄙行为来说明今天的卑鄙行为是合法的”。这样陈旧、腐朽的思想是必须要批判的。马克思强调:“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可见这种制度的危害性,可见马克思对它的不满和愤怒。批判是激情的头脑,是武器,是消灭这个制度,揭露这个制度之丑陋的武器。揭露就是描述,在政府制度的范围内,描述它所导致的巨大的压力、沉闷的情绪以及严重的狭隘性。这样的政府制度是卑劣的,它有害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批判它、揭露它。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相互对立,甚至必须承认自己被支配、被统治、被占有是上天的恩准,是正确而且肯定的!反观统治者,他们身价极高,人数又极少。这种状态是多么荒谬啊!人民难以提升对于自身社会价值的认同感,只能在被统治的状态下生存,而统治者则极易麻痹在权利之中,从而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心理越来越沉重的恶性循环。正因如此,人们只得寻求宗教这种幻想的方式逃避痛苦,寻求安慰。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是纵容这种制度的态度。因此我们才更应狠狠的与这种制度进行搏斗。如何进行批判呢?搏斗式的批判,关键在于给敌人以打击。让压迫的人们意识到沉重的压迫,让耻辱公开从而更加耻辱。让人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看到改变的强烈需求,才能激起人民的勇气,参与到斗争中来!以这样的方式,德国人民才有机会改变现状,实现社会的需求。
三、对现实的思考
反对德国现状的狭隘内容的斗争,对于现代各国也是意义重大的。旧制度是一个现代国家隐藏的缺陷。每一个现代国家都需要看到这些缺陷并且加以批判和改变。我们需要旧制度,需要对旧制度的批判来赢得社会的进取。然而现代德国制度向全世界展示旧制度毫不中用,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
同时,如果批判提高到真正的人的问题,这也是错误的。因为一个人不受国界的限制,所以个人的解放就不可能让国家得到解放。德国人在思想中、在哲学中经历了自己的未来的历史。批判观念历史的遗著,恰恰就是当代存在的问题的中心。在这一点上,德国是先进国家中最先使用这样的批判的。德国人民要做的,是把自己梦想的历史一并归入现存的制度,同时批判这种现存制度以及它的抽象继续。这意味着,哲学需要成为现实,才有可能去消灭它,而不是动动嘴,说几句坏话就能够否定的。德国的实践政治派的缺陷在于没有认真实现哲学;理论政治派的缺陷则是以为不消灭哲学就能够使之成为现实。
四、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称黑格尔的著作为德国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的和最终的表述,因此他的著作对于现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批判这样的思辨的法哲学,可以达到对迄今为止的德国政治意识和法意识的整个形式坚决否定的目的。如果德国的国家制度表现了旧制度的完成,那么它就表现了现代国家的机体本身的缺陷。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面向的是只有实践才能解决的课题。德国理论从坚决积极废除宗教出发,最终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的理论能够抓住人,所以能够说服人,从而掌握群众。马克思指出,现代的革命从哲学家的头脑开始。因此理论的解放对于革命有着实际的意义。我们的社会需要理论的解放以及一些彻底的理论,才会完成一次又一次向着更好的社会发展的革命。
五、面临的困难 文章提到,彻底的德国革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难——革命需要被动因素,需要物质基础。然而德国思想的要求和德国现实对这些要求的回答极其不一致,无法直接满足革命的需要。因此不只需要努力让思想成为现实,现实力求趋向思想也是相当必要的。德国在理论方面,处于现代各国的前端,但是在实践上还远远没有达到。也就是说,人民还没有表达出对于革命的需要,相当于缺乏彻底革命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制约德国彻底革命的一个很大障碍。德国分担了太多超出它的现状之上的国家制度的某些方面,而且有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因此马克思认为,如果不摧毁当代政治的普遍障碍,就不可能摧毁德国特有的这种障碍。从而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个阶级解放了自己,才有机会实现社会的普遍解放。但是,如果一个阶级要能够承担这样一个从事解放的任务,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狂热。这样才能使得这个阶级的要求和权利能够代表整个社会的要求和权利。除此之外,要使一个等级成为解放者等级,另一个等级就必定相反的成为公开的奴役者等级。然而在德国,没有一个特殊等级能够充分地和人民魂魄相同,有着敢于这样进行革命的开阔胸怀和大无畏精神。马克思称德国的道德和忠诚是有节制的利己主义。这种利己主义的狭隘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阶级的斗争。在这一点上,德国就不如法国人民的利己主义。法国人从社会自由的前提出发,创造一切条件。这些重重障碍,都无疑加大了德国解放的困难程度。
六、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德国解放的关键在于形成一个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而形成这样一个领域,表明了人的完全丧失,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本身。这些特点,指向了无产阶级这个特殊的等级。德国的无产阶级通过兴起的工业运动才开始形成。组成无产阶级的是有社会急剧解体产生的群众。无产阶级就是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无产者对正在生成的世界所享有的权利就同国王享有的权利一样。因此,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因此得出结论,德国解放的关键钥匙就在于无产阶级。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在德国,必须要摧毁一切奴隶制,从根本上进行革命,才能完成解放。解放的头脑是哲学,解放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七、总结
这篇导言的内容层层深入。首先指出了德国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德国的制度需要改变,引出了德国现在需要革命、需要解放的话题。接下来从各个方面讨论了德国进行革命的优势和障碍。其中包括哲学理论的先进奠定了理论的基础,但是德国社会缺少实践的勇气和动力。因此德国需要一个特殊的阶级,既能够反映整个社会普遍的需求,有能够展示出社会普遍的苦难。而无产阶级就是一个满足这些特点的阶级。因此,解放需要以无产阶级作为突破点,并且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作为立足点,才能进行革命,迎来解放,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对于德国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且一步步地解答了怎样才能完成解放改变社会现状的难题。我们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哲学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为批判社会现状提供了一个窗口,也为革命和解放提供了途径和可能。而且对于成功的革命而言,哲学理论和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篇文章深刻的思想,发人深省的内容,都对现实社会具有很深刻的借鉴意义。
第二篇:马原读书报告
[
中山大学]
《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姓名: 吴敏
学 号: 15343081
院 系: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6年12月2日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两句话是记忆中对《共产党宣言》的印象,也是让我热血沸腾的两句话.记得第一次看《共产党宣言》是上中学的时候,再一次的重温使我体会到了它鲜明的观点、严谨的体系、紧密的结构以及生动的叙述.读了《共产党宣言》这部慕名以久的著作,我感慨很深.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辨证观点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指引着工人阶级运动和前景的方向.里面的那句名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 更是为无数人传述.《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系统的阐述.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揭开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揭示了共产主义必然取 代资本主义并走向胜利这一客观历史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的《宣言》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唯物主义历史观:贯穿《宣言》全篇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宣言》的核心思想是关于“两个必然性”的原理.即运用唯物史观论证和阐明无产阶级运动的性质.目的,扼要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建党理论和基本策略.尤其是关于工人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和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历史作用,工人阶级先进政党的先进性、预见性、战斗性、原则性、策略性等特征,从而为工人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坚定了必胜的信心.《共产党宣言》科学地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进程和主要的历史任务.工人阶级解放的伟大旗帜:《共产党宣言》指引着工人解决前景的方向,是工人阶级解放的伟大旗帜.工人阶级有着最强大的力量,也有着最强大的解放自己的愿望,是推动历史_x0005_前景和解放的动力.工人阶级是解放旧社会和建立新社会中流砥柱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出现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石.它产生以后,在向工人阶级灌输的过程中,掌握住了千百万无产者的心灵,迅速地被觉悟的工人所接受,影响并形成了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工人阶级政党也在不断的进步和觉悟中产生了,也最终使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由自发斗争转换为自觉斗争.《宣言》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性质、条件与目的,以及在无产阶级解放过程终 工人阶级发挥的历史作用、承担的历史使命,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民群众中传播和接受后,就会具有一种神圣的不可战胜的物质力量.实事求是的原则 :任何一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由其产生和存在的历史背景,因此,在学习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对其基本的原理,作为实践者应当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对基本原理的个别性和一般性都应该由清醒的定位与认识.应该严格区分基本原理和具体原理,但是必须严格遵守基本原理,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解决具体问题.违背基本原理就是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方面,是觉得不允许的.马克思主义发表不到一个半世纪后,社会主义的实践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巴黎公社的创立;第二次高潮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第三次高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70年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一系列国家特别是在中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发展史给我们的启示: 《宣言》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做了生动的论述,对其发展的规律做了深刻的揭示,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做了科学的评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具有历史联系的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实现现代化尚需很长的一个历史过程,在这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先行者,因此作为后发型国家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当也可以从资本 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获得有益的启示.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决不是什么空想,而是已经或将要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是经过革命政党和人民持久奋斗终将取得最后胜利的崇高理想.同时表明,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很曲折的,它要经过多次的成功与失败、高潮与低潮,这样迂回曲折的历程.《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1]共产党人在革命运动中必须坚持的这条原则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同样适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历史同样雄辩地昭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将指引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与时俱进,勇立潮头--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成为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源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真理的力量是谁都无法抵挡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从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他和人民一道,锐意改革,励精图治,把一个逐步摆脱了贫困并开始走向全面小康的中国带进了21世纪,从而产生了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社会主义新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及一切旧社会的根本性标志.要充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伟大目标,不仅要消灭一切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而且要消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还要使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受到良好教育,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都极大提高.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人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利益才能达到高度一致,社会和谐才能达到最高境界.那时,“让别人的生活由于你的生存而更美好”,将会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信条,成为普遍的社会现实.社会主义的希望是有价值的人类生活的唯一基础.《宣言》所表达的思想和传达的精神是符合人们价值去向和发展目标的.我们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时俱进,敏锐地把握时代、形势和实践的新变动,以新的实践为基础,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曲折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环 境下,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时代条件的不断变化,社会生活的日益变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站在世纪的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一定会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向更高的生产力转移和发展!
参考文献:《共产党宣言》、百度百科等。
第三篇:马原读书报告
《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在高中历史课本中,《共产党宣言》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我们不厌其烦的背诵它的背景、内容、影响、意义,但直到进入大学的第三个学期,我才猛然发现,即使对于这篇文章的一切有关史实都曾倒背如流,我却从来没有完整地读过这篇文章的原文。所以,我就是带着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心情开始阅读《共产党宣言》的。
《共产党宣言》共有序言在内的五章内容。系统、清晰地论证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观点,由马克思执笔写成。而宣言本身,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所起草的纲领。
在最早的1873年德文版序言中,除了简要说明撰写宣言的过程目的,介绍一些不同译本之外,马克思还特意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但“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原理是具有长期指导价值的,而实际的运用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也从一方面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共产党宣言》第一章的开始,首先描述了当时欧洲大陆的时局情况:共产党与共产主义被压迫和抵抗。但也正是这种被当时旧势力所抵抗的这一事实说明,共产主义的地位被从反面确立了。作为一种新思想,被旧势力所重视并恐惧,正体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故宣言的第一句说道:“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幽灵这个词恰如其分的形容出了共产主义思想在当时的状态和特点:隐秘而令人不得不设防,游荡(传播)迅速不可阻挡。可以想象,在当时阅读宣言环境中、号召群众的目的下,这样的开始无非是精彩又振奋人心的。从这一层面来看,《共产党宣言》作为政治性文件,也有它的文学语言魅力。
第一个大标题是“资产者和无产者”,宣言鲜明的提出这两个阶级,并从这两个阶级入手,清楚地阐释了永恒不变的呢(至少是到现在为止永恒不变的)历史真理: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从古罗马到封建社会,再到资产阶级社会,宣言一步步剖析了“阶级斗争”是一直存在的,这一内在规律仍以周期轮的形式在顽固地进行着。尤其用了很多笔墨来解释当时的社会阶级情况以及成因(尤其在经济方面)。而在这一章中,给我最大触动的是以下这段话:
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这段话我曾在文学课上听老师提起过,当时大家都纷纷猜测它源于哪首诗歌或是哪篇散文。当答案揭晓时我们都是惊讶的。这次完整地阅读“共产党宣言”,联系起上下文再重新审视、欣赏这段话时,我又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震撼和直击人心的颤动。短短的三句话,概括了一切经济文化甚至政治背后的暗流涌动。我们的社会突然动荡的如此之快,以至于一切美好都经不起这样的速度而被破坏,以至于人们的思想顾不上很多需要被考虑的东西,以至于整个世界都变得极度的好又极度的坏。
第二个大标题是“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这一章解释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上一章中那样的“压迫与被压迫”的斗争关系,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这一章的末尾,宣言提出了“最先进的国家”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其中不难看到我国已经在实施了很大一部分。如对银行信贷的掌握、交通运输的垄断,这使我想到我国也在不断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如今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理论创新、管党治党多个方面都有总结和收获。
初读《共产党宣言》,可能我在很多方面了解的不够透彻、不够到位,但这一次“管中窥豹”,也使我受益匪浅。我深深感受到,共产主义从当年的一个飘荡在欧洲的幽灵成为现在祖国大陆以及更广阔的地方的努力目标,是多么伟大的过程。作为当前人类文明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星,它会指引我们走向远方。
第四篇:马原读书报告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读书报告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动化 连森炎 12350035 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讨论方面,我们伟大的毛泽东同志写了这么一篇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著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它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核心的,根本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文章批判了在认识论问题上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错误,论述了只有社会实践,只有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才是认识的根源。随后文章具体分析了人的认识活动过程。它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是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第二阶段是由精神到物质,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前一阶段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后一阶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紧接着文章论述了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即由精神变物质、由思想到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阐明了认识过程的无限性,即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它的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1978年《光明日报》上刊登的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宋明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为了领略儒家“格物致知”的说教,与朋友相约坐在书斋亭前去“格竹”,一连“格”了三天,非但没有“格”出什么“道理”来,反倒“格”出了一场大病。所谓“书斋哲学”、“坐而论道”,都脱离了实践却期待认识上的飞跃,便如纸上谈兵一般不切实际。毛泽东在1962年说:“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建议,从有较少的经验到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飞跃,就是突变,就是事物性质的变化。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来源于实践,而认识的深化离不开进一步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即“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它不但肯定了存在对思想的决定作用,同时还肯定了思想对存在的巨大的反作用,体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人的正确思想,也可以说人的理性认识,它从实践中来,也将付诸到实践中去。实践与认识往复循环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互渗透,辩证地对立统一的过程。理性认识与具体实践的相结合,不是松垮的单方面的结合,而是有机的,彼此渗透的结合。认识的目的、功能以及实践的本质决定了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所以说,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实践,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地紧贴人生轨道去探索,去求知,去谋求自身的发展。
我们不是圣人,我们总渴望有正确的思想装进我们的脑壳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以精短的篇幅,通俗地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最核心问题讲明白。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实践不是一个枯燥单调的过程,它的循环往复是其魅力所在。与我思故我在一脉相承而又更胜一筹的是我行故我在。我们总是嘲笑自己的理想太不现实,但却忽略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往往在通往理想的十字路口止步不前,畏惧失败,所以我们害怕尝试。是的,我们都渴望正确思想是从天而降地灌输到自己的脑子里边来不断给予自己追求理想的动力,来不断地为自己指引方向。这篇文章很好地阐明了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过程,那便是实践,而且也只能是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实践。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生活,从点滴之处身体力行,这不仅是个人必需的行动指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寻求发展,走向繁荣富强必须坚持的准则。
第五篇:马原读书报告
一、书名:《围城》
二、种类:中国现代长篇小说
三、字数:256千字
四、作者简介: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被称为“集作家与学者于一身”。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他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后曾留学英国,获副博士学位,后又留学法国,1938年归国任大学教授,他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等等。
五、主要人物:方鸿渐、苏文执、鲍小姐、唐晓芙、赵辛楣、孙柔嘉、曹元朗、周淑英、周厚卿、方遯翁、鹏图、凤仪、李梅亭、顾尔谦、高松年、汪处厚、董斜川、褚慎明等。
六、内容简介:《围城》曾一度被称为“新《儒林外史》”,是在一个比较宽阔的抗战背景下,来对庞大的知识分子群进行描绘的。小说采用西方流浪汉小说的情节结构方式,以留学归来的方鸿渐的经历为主线,描写抗战爆发以后从上海到湖南后方的一些知识分子,并从中探讨人的本性,人的存在价值,人的出路等问题。从中也阐明了: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人永远逃不出无尽的压力和束缚,永远要在无形的四堵墙下过完一生。
七、读后感:
围城造心
上面当然都是在定好这个主题之后上网百度的基本资料,下面就来谈一谈我个人对这本书——《围城》的读后感。
《围城》这本书从初中起我的语文老师们就开始推荐,让我们一定要看一看。高中的语文老师尤为甚,所以这次重读便是我的第三遍了。我喜欢重复,好听的歌喜欢单曲循环,好看的剧喜欢隔一段时间就重看一遍,好看的书也是这样。有人说你这样多没意义啊,不会无聊么。我想说,这就跟围城一样,你不进去永远不会知道在里面的人是什么感受,单曲循环的时候我享受的是它一遍又一遍情感的冲击,而你听到的只是重复曲调所以厌烦。所以你有没有想过《围城》不一定就代表束缚,不自由,禁锢,压迫,或是代指婚姻,甚至一般都是指婚姻的不幸福。因为如果围城里有我热爱的事物,有我爱的人,那我愿意被它“围困”。
钱钟书的《围城》时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围城》有其时代背景,但是我要说,这部书并不是一部具有时代局限性的作品。
书中方鸿渐是当时众多赴欧洲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中的一份子,应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他又不同于其他人。他代表了那些抱着“游学”心态来到欧洲,只等弄到学位后学成归国,享受留学生的地位和待遇的一部分人。不过,到底他也只是个成不了大事的假知识分子。那些混到学位的人转而对自己的“游学”经历如数家珍,回国后便大加宣扬。和那些人不同,方鸿渐对自己买到文凭并不以为然,每每有人提到他的文凭和博士学位,他总是感到心虚和惭愧,与前者相比,他还算有一点良心。其实,最初在买文凭之前,他也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直到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此后,他也始终不能摆脱假文凭带来的困扰,这在后来成为了他取得成功的绊脚石。
《围城》的人物塑造无疑是成功的,尤其是对主人公方鸿渐的刻画。方鸿渐“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能说会道,又好面子,兼具知识分子的清高和虚荣。可他心思简单,涉世不深,又犹豫懦弱,在人心不古、自私自我的时代,处处碰壁,屡遭挫折。赵辛楣对他的一句评价可谓一针见血:“你不
讨厌,可是全无用处。”这自然也是钱钟书为方鸿渐的定位。
方鸿渐是有人情味的,是可同情的。可这同情并不能扭转他的命运,因为是他自己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不得不如此。他痛恨骗子,可又买假文凭欺骗父亲、丈人,还用巧妙的语言安抚内心的不安;他明明不爱苏文纨,却僵滞着,不但没有勇气坦白,还说了许多违心的话,直到弄丢了心爱的唐晓芙;他也不爱孙柔嘉,却向爱情妥协,依然娶了她,结果不欢而散„„
方鸿渐的感情是围城最让人唏嘘压抑的地方。
在鸿渐读高中的时候,家里为他订了婚,对方是银行经理的千金周淑英。但方鸿渐却对她产生厌恶,要求解约。后来被父亲的一封信就搪塞回来了,且从此不敢妄想。就在准备结婚的前年,周淑英却意外地病逝,使得他又恢复了自由身,并深得岳父厚爱而得以赞助出国留学。
而后他认识了鲍小姐,也许是在法国留学几年的缘故,耳濡目染久了,自然潜移默化,所以法国体验夜生活的那一套他都搬到了油轮上——在油轮上与鲍小姐偷情。他们俩全然不顾,公然同出同入,形影相随,在甲板上聊天,上馆子吃饭,到舞厅跳舞......他们之间似乎有永无止境的甜言蜜语与天伦之乐。殊不知,这只是归途中两个匆匆过客的一种甜蜜邂逅,船一旦靠岸,将是曲终人散。
他在油轮上的这一幕,尽收苏文执的眼底,苏文执也曾用不屑来蔑视他和鲍小姐,但这都随着船的靠岸而烟消云散,苏文执对他的爱慕反而与日俱增。自从鸿渐去她家拜访后,她就总是想方设法地约他见面。他明白她的用意,他也知道自己不喜欢她,但是他却不挑明,反而似乎总是在迎合她,先是与赵辛楣为她争风吃醋,然后是在月圆之夜的意外之吻,这只能使得她越陷越深,最终只能以决裂的方式来告终。
偏偏上帝也不放过他,反而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一生深爱的女子竟然是苏文执的表妹——唐晓芙。唐晓芙在他的眼中就是一完美追求的形象。所以他总是想通过苏文执来接近唐晓芙。但是苏文执遭他拒绝后,怨恨和嫉妒使她对表妹使了坏,她从中作梗,告诉表妹,鸿渐在法国油轮上的偷情事件,使得鸿渐与唐晓芙之间的情感扼杀在了摇篮。
也许是失恋的悲痛,迫使得他离开到三闾大学去教书。从此,他又与孙柔嘉开始了另一段感情。他们的婚姻诞生于糊里糊涂之下。结婚之后,他们之间总
有没完没了的争执,还有来自双方家庭的压力,加之孙柔嘉的虚伪和心机,使得他们的婚姻以失败画上句号。
这就是鸿渐一生的情感遭际。从周淑英到鲍小姐到苏文执到唐晓芙最后到孙柔嘉,他每遇见一个女人,似乎就跳进一个情感圈套,被紧紧套住,且环环相扣,动弹不得。
原本,鸿渐毕生追求的也不过就是一份平平淡淡的真情实感,可命运捉弄,不幸落入生活的一个个圈套中,被圈圈套着,千回百转,最后又回到原点。因此,在《围城》的最后,鸿渐在绝望之中说到,“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时也是死的样品。”
脆弱的人性承担不起幸福的人生。钱老所理解的人生是悲剧的,可他用令人捧腹的语言把这人生无奈的忧伤之感轻轻藏起。他把一个知识分子的命运摊开了给我们看,从中我们明白人生如围城的沉重。但这沉重就像一个吊在心头的包裹,我们深知其重,苦于其重,却无可奈何。鸿渐一行前往三闾大学的途中,看到一个破门框,“好像个进口,背后藏着深宫大厦,引得人进去了,原来什么(也)没有。”这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正是这个经典的围城比喻的绝好注脚。我们好不容易进来了,于是,我们失望了„„
可是真正的人生真的就要像围城样么,充满压抑、压迫、束缚、禁锢?那就活的太傻了。人生就应该是五味调品——酸甜苦辣咸;应该是七色彩虹——红橙黄绿青蓝紫。就算是个围城,也要在心里装上爱、善良、正义、梦想住进这座围城,方鸿渐是可悲的,因为他给自己筑造了一个围城,里面却是懦弱、自私、贪婪。所以他的围城注定是座枯城,心是枯的。当一切人和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美好,当城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乐园。没有人会试图离开她,即使是自怜自哀的方鸿渐也会喜欢,假恶丑也会被同化为真善美。这样的围城谁不想永远被“围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