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管个人法律风险(发言稿修订版)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个人法律风险实证研究成果报告
(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是课题组上市公司高管法律风险管理项目首席研究员刘克滥。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个人法律风险实证研究成果报告”。基于我们对国内上市公司2011年对外披露的信息以及中国证监会、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等机构所发布的信息和数据的分析,我们对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个人法律风险形成以下三方面认识,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个人法律风险发生概况
截止2011年11月17日,共有263名上市公司高管发生个人法律风险,涉及上市公司64家:其中上海证券交易上市的公司中有22家公司高管发生个人法律风险,共60人次;深圳主板上市公司有21家公司高管发生个人法律风险,共151人次;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有19家公司高管发生个人法律风险,共52人次;创业板上市公司有2家公司高管发生个人法律风险,共2人次。发生的个人法律风险涵盖了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其中涉嫌刑事犯罪7起,8人;承担民事责任4起,4人;被行政机关处以警告、罚款、市场禁入12起,67人;被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或者通报批评、监管谈话34起,178人。
二、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个人法律风险发生的特点分析
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上市公司高管个人法律风险的发生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财务状况较差的公司高管法律风险发生比率明显高于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
在64家涉及高管个人法律风险的上市公司中,有11家是ST或者*ST公司,占比达到了17%,并且其中有两家目前已经暂停上市。截止2011年11月17日,沪深两市共有ST和*ST公司127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5.6%,也就是说占上市公司总数5.6%的ST和*ST公司贡献了17%的高管个人法律风险事件。
第二个特点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个人法律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在发生高管个人法律风险的64家上市公司中,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有39家,占比61%,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5家,占比39%,其中4家为央企控股,占比6%。从违规人数的维度上看,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发生高管个人法律风险187人,占发生法律风险高管总数的71%,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管发生个人法律风险6人,占发生法律风险高管总数的2%,其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发生个人法律风险70人,占发生法律风险高管总数的27%。
第三个特点是高管个人法律风险发生领域集中在信息披露违规和违规交易两个领域。
在2011年发生的高管个人法律风险中,涉及信息披露违规的33起,205人,占违规总数的52%,占发生个人法律风险高管总人数的78%;涉及违规买卖股票的25起,25人,占违规总数39%,占发生个人法律风险高管总人数的9.5%。
第四个特点是信息披露违规和违规交易背后隐藏着更多的法律风险事件。
在证监会和交易所公布的33起信息披露违规的处罚中,有3起涉及大额对外担 保事项没有披露,有4起涉及关联方或大股东占用资金事项没有披露,其中数额最大的1起,大股东累计占用上市公司资金30多亿。在这7起对外担保和资金占用事件中有6起发生在《刑法修正案
(六)》通过之后,且其中1起未经过公司内部的审议程序。
第五个特点是发生个人法律风险的高管在严格的执法环境下可能承担的风险将更大。
我们对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2011年公布的33起信息披露违规逐一进行了分析,其中有14起情节比较严重,在这14其当中,有5起是发生在2006年6月29日《刑法修正案
(六)》之前,根据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不涉及刑事责任;其余9起发生在《刑法修正案
(六)》通过之后,并且有1起已经进入刑事程序,当事人财务总监李某被提起公诉;剩余8起如果在从严的执法环境下,也不能完全排除涉及更严厉法律责任的可能性。
部分已经被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处罚的高管人员实际上已经接近刑事犯罪的雷区。只是由于上市公司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这一风险并未完全暴露出来。一旦执法环境更加严格,上市公司高管将要承担更为严重的法律责任,带着金手铐跳舞并不只是一个传说。
三、高管个人法律风险成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1.高管个人法律风险成因
经过我们对64家上市公司的263名高管个人法律风险情况的仔细比对,我们认为其法律风险发生或者说违规行为的发生根本上都是基于某种理性判断,这种理性判断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即预期违规净收益=预期违规收益-预期违规成本。其中,预期违规收益包括预期经济收益和实施违规行为的心理满足感;预期违规成本=违规的直接成本+违规的机会成本+违规的惩罚成本×被判罚的概率。
对于高管个人来讲,预期的违规净收益越高,那么就会具有越强烈的违规冲动,这就使违规事件不仅会发生,甚至应该发生。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个人法律风险发生率的显著差别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首先是预期违规的收益不同。发生个人法律风险的民营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一般都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和可置换性,这就导致其违规收益实际既包含个人利益,又包含公司利益;相反,国企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的个人违规行为要么不会带来公司利益的增加,要么增加的公司利益无法置换成个人利益。在实施相同的违规行为的情况下,其预期违规收益要低于民企控股上市公司高管,导致其预期违规净收益低,这样违规的动机就没有那么强烈,因此导致个人法律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民企控股上市公司高管。
其次是预期违规成本不同,这主要表现在违规的惩罚成本不同上面。一般来讲,除刑事处罚外,民企控股上市公司高管的违规行为对个人不会造成太大的惩罚成本,其仍可以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存在,对社会地位和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位置也不会造成影响;而国企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一旦发生违规情况,就可能导致其遭受党内处分、行政处分,丧失在公司和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在实施相同的违规行为的情况下,其违规预期成本要高于民企控股上市公司高管。
预期违规收益低,而预期违规成本高,从而导致预期违规净收益低,因此,国企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的违规冲动要明显弱于民企控股上市公司,个人法律风险发生概率相应的当然也会低。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欺诈上市,一家民营控股公司一旦上市,就会给担任高管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带来大量的财富;而对于一家国有控股企业来说,即使有股权激励计划,公司上市也不会使得高管个人一夜暴富,何况对于国企 高管来说其预期违规成本更高。今年发生的一起欺诈上市案已经印证了我们的分析。
2.高管个人法律风险应对策略
既然高管个人法律风险的发生是基于成本-收益分析而形成的理性判断,那么这些风险应当怎样应对呢?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第一,重新评估违规成本,审视预期违规收益是否真正能覆盖违规成本。预期违规成本并不等于现实违规成本。很多高管对于预期违规成本的评估显然是存在重大缺陷的。预期违规成本中很重要的一项是违规的惩罚成本×被判罚的概率。违规惩罚成本取决于立法的规定,被判罚的概率取决于司法和行政的执法力度。
首先,对于违规的惩罚成本很多上市公司高管认识比较狭隘。单纯从个人的成本角度理解违规惩罚成本。其实在很多情形下个人违规不仅导致个人遭受惩罚,也导致公司遭受惩罚。在监管机构截至2011年11月17日公布的64家涉及高管个人法律风险的上市公司中,有27家上市公司同时受到处罚。这些处罚不仅导致了上市公司的经济性成本的产生,而且导致了行为性成本和信誉性成本的产生。因此,高管个人违规惩罚成本实际上要比一般认识大得多。
其次,很多高管对被判罚概率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陈旧的层面。认为上市公司是地方政府的下蛋金鸡,地方政府出于对GDP、税收和就业岗位的考虑,会对上市公司开绿灯,监管部门也是投鼠忌器,对上市公司及其高管的处罚也会比较“仁慈”。诚然,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于中国的资本市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变化。2006年以来,相关国家机关陆续颁布了《刑法修正案
(六)》、《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等规定,不断完善打击证券违法、犯罪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增加违规的惩罚成本的同时,也促使执法力度不断加强,近几年来证监会和交易所每年立案调查和进行的行政处罚、公开谴责都是在以20%以上的幅度增加,司法机关对于证券犯罪案件的介入也不断深入,欺诈上市,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的刑事案件不断见诸报道。
这些都使得判罚概率在不断上升,也使实际违规成本在不断增加。依据陈旧认识和不切实际预期而做出的行动,最终可能导致违规净收益为负数,给高管个人和上市公司带来巨大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
第二,通过法律架构和交易结构的设计,以合法方式实现同样的预期收益,形成更为理性的替代方案。
例如,对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不得要求上市公司为其垫支工资、福利、保险、广告等期间费用,也不得互相代为承担成本和其他支出;上市公司不得以下列方式将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给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使用:
1.有偿或无偿地拆借公司的资金给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使用;
2.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关联方提供委托贷款;
3.委托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进行投资活动;
4.为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开具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承兑汇票;
5.代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偿还债务;
6.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方式。
然而,在我们进行实证研究时,我们发现在证监会和交易所2011年公布的4起涉及高管个人法律风险的关联方或大股东占用资金事件中,都是公然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要么直接拆借资金,要么虚构交易、开具无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承兑汇票,要么代控股股东偿付债务。这些行为不仅导致公司和高管个人遭致行政处罚,而且使得高管个人触及到《刑法修正案
(六)》一百六十九条“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最终的结果都是以非常大的实际违规成本换来非常小的实际违规收益,甚至是负的收益。
在我们看来,这样的一种成本-收益模式实际上只需要进行一些交易结构上的设计就可以变得合法,并且更有效率。还以上述大股东融资问题为例:进入2011年,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市场上的流动性不足,信托融资成为很多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同时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很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收益率出现比较大的下降,一些上市公司纷纷购买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信托型理财产品。如果我们将这两种经济行为加以结合,就可以在法律上设计出上市公司大股东或者关联方从相应信托公司融资的合法渠道,同时不会涉及到变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
通往罗马不是只有一条路。一些法律上的有效设计不仅能帮助上市公司相关方实现其利益诉求,而且会有效减少了上市公司高管个人的法律风险。这一点对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高管尤为适用,因为股权控制关系,其预期违规收益中不但包含个人利益,也可能包括上市公司利益,因此其有着更强的违规冲动。只有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同样的预期收益才能从根本上降低高管个人的法律风险,并从长远上有利于上市公司发展。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二篇:企业高管们法律风险
企业高管需面对的刑事法律风险
文/朱勇律师
一、企业高管刑事法律风险现状
随着《2012中国企业家犯罪媒体案例分析报告》发布,企业管理层犯罪成为社会、司法界热议的话题。盘点近几年来的中国企业家刑事犯罪案例,仅2011、2012两年间,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受理的企业经理职务以上管理人员犯罪案件,约占全部职务、经济类犯罪总数的5%。
从国企老总到民企创始人,或贪污受贿、或行贿、或渎职、或合同诈骗、或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或逃税,一时间官员高管落马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如曾经国美的黄光裕,如当下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集团“加多宝”与“王老吉”之争等。从一个个体行为发展成一个刑事或民事案件,经媒体和社会关注,成为一个社会事件。这些案例,均发端于企业高管的违法违规行为。因此,高管的刑事法律风险需加倍警惕。
即便如此,目前的企业界仍未对高管刑事法律风险防控给予足够重视,仍就明目张胆、肆无忌惮,且呈燎原之势。我们不禁要问,企业高管作为社会精英群体是不懂法还是对法律缺乏敬畏呢?
在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管理高峰论坛上,万科集团首席律师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目前在中国普遍存在着法律不如法规、法规不如规章、规章不如政府红头文件、红头文件不如领导批示,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企业家们拿出大量精力攻领导、弃法律就不足为奇。尤其目前选择性执法泛滥,法律失去了规则的刚性而变成一种弹性工具,违法者获利,守法者吃亏,谁还愿遵守法律?虽如此但法治在进步,大量案例告诉人们,领导是靠不住的,关系是靠不住的,唯一能
让企业家稳健前行的是——法律,这才是企业家内心应当坚守的正能量。
二、公司高管的法律界定。
根据《公司法》第217条规定: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三、从企业高管刑事犯罪的罪名分布来看,常见犯罪类型。
1、贪污侵占挪用类犯罪;
2、行受贿类犯罪;
3、非法经营类犯罪;
4、诈骗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其他犯罪类型。
其中以贪污侵占挪用类犯罪和其他类型犯罪占比重最大,高达统计案例的71%(摘自: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企业高管刑事犯罪案例分析)。
四、企业高管刑事案件的发案特点。
1、“权利”成为发案的核心要素,表现为“用权”和“买权”。企业中经理以上管理层人员,掌控了一定的管理实权,包括企业事务的决定权、人事权、财权等等。如果,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制约、监管机制,相关人员就很容易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为自己牟利。这也是为什么贪污、侵占、挪用犯罪,高发的原因所在。而在部分国有垄断行业中,企业的管理者代表国家掌握了大量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控制权,很多周边行业和下游企业,为了从国有企业中获得利益,自然有求于这些企业的管理人员。于是有些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便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开展类似权力寻租的活动,出现了不少国企管理层人员受贿的案件。
2、企业资金链断裂、融资困难、竞争激烈迫其铤而走险是犯罪的重要诱
因。近几年来,国内多地出新“崩盘”的现象,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如温州、广东、福建等地。一时间成为圈内聚会大家常常提及的话题,其中是有一些骗子公司进行的犯罪运作,但也确实有中小企业主是为了融资而有意为之。为了融资,还有一些企业高管通过诈骗、虚假交易等手段,制造虚假业绩和财务报表,欺骗风投、担保公司和银行,究其原因都是为了企业融资。
3,企业整体发展布局不平衡,集中在特定行业,直接导致资源的严重短缺,势必会迫使企业铤而走险排除异己。现在有些企业家,特别是一些中小私营企业,缺乏必要的守法意识。遇到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合法性问题,而是所谓的“潜规则”。
五、企业家及公司高管对刑事法律风险的认识误区。
高管刑事责任风险的问题不仅关系到自身的人身权、财产权,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也关系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许多企业高管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说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自以为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甚至还有自己的“保护伞”,因此他们往往把法律当“儿戏”。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也许还存在着“没有花钱摆不平的事”的意识。还有一部分靠自己“闯出来”的企业高管,把企业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为所欲为,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心存侥幸。当然,也有一些企业高管,他们确实不懂法,无法预见或者判断当时行为后果的严重性,结果走上了犯罪道路。重视关系,轻视法律,这是非常危险的。应当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注重法律知识储备,加强与律师等专业人士的沟通,从而有效管理风险。
六、法律顾问是企业家和高管避免刑事法律风险的最后屏障
2004年国资委就发文加强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的工作,去年国资委又发文要求“央企副总任法律总顾问”。从政府管理层面上讲,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提升公司
法务工作的权重对于公司管理的重要性。现实中的多数公司的法律顾问还是“松散型”:有官司你打,事后救火;而国外公司法律顾问则是“紧密型”:“有事找我律师”,因为律师知道老板和公司所有的事情。会用法律顾问,才是一个精明的经营者,因为法律顾问,表面上是你的反对者,实际上是管理者和公司避免法律纠纷包括刑事纠纷的最后屏障。对企业家和公司高管来说,法律服务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须品。
第三篇:法律风险防控发言稿
学习法律法规 防控法律风险
持续提升井站管理水平
——泸州作业区阳42井
阳42井是蜀南气矿泸州采气作业区众多井站其中之一,是向泸州市华润天然气公司供气的重要窗口;也担负着向武骏玻璃、CNG加气站和鱼塘民用的供气任务;同时还担负着调控管网压力和间歇井的生产任务等工作。由于近年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井站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法律风险防控的重要性。从2014年年底开始,我站以法律风险防控为重点,以法律风险辨识为指引,加强各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不断强化管理水平,持续提高班组员工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
一、学习法律法规,提高法律风险意识
在新的《安全法》和《环保法》颁布实施后,我们感觉到安全环保形势的严峻。同时也让我这个井站长感觉到肩上责任重大。井站涉及法律风险多,管理的事务杂。在我们的岗位上方方面面都涉及到法律风险。其中目视化管理的内容25项,生产现场操作和管理的41项。如何让井站员工和自己掌握采气和配气过程中法律风险,一直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首先是通过培训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员工的法律风险防控意识。井站每月开展两次法律法规的培训和两次法律风险防控知识的自学。每次集中培训后进行培训效果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纳入业绩考核内进行绩效考核。通过培训和自学,逐渐让大家掌握了我站在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和安全环保等66项法律风险源,逐条掌握了对应的防控措施;二是组织员工共同参与法律风险辨识。根据我站的实际工作情况,同时运用我们学到的法律法规知识,对我们管道、井口、日常的设备维护保养以及用户的供气、计量等多方面工作进行了法律风险辨识。通过风险辨识,认真分析风险特点,进一步细化应对措施。三是依靠全班员工控制风险。我觉得法律风险防控是整个井站全体员工共同的工作。通过学习、运用、预防和控制,增强了我们防范风险的信心,让我站可以从容面对各类生产和经营风险。
二、规范岗位操作,规避法律风险
起初,我站员工素质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对岗位法律风险不了解或认识不足。在部分岗位实际操作中存在不规范或违反操作规程操作的现象。通过学习了法律法规后,大家逐渐认识到不规范操作可能涉及的法律风险。
在去年的某一天,一位新来员工在进行分离器排污操作时,由于排污阀开度控制不当。瞬间造成站内积油池污水飞溅外溢,幸好发现及时,站上员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用消防沙快速地修筑了围栏,避免了污水流至站外造成环境污染。井站周边是附近农户的菜地和果树,污水一旦外溢后果将不堪设想。事后,我们立即开展了针对此次事件的分析。导致事件的原因:一是对新来员工岗位操作培训不到位;二是操作员工对排污操作的风险意识不强,对操作不当会造成的后果认识不到位;从那次事件以后,类似的操作再也没有出现过同样的问题。
随着管理进一步规范,站上员工主动规避法律风险的意识增强。我们在污水转运,更换脱硫剂以及废旧脱硫剂的处理等工作上下足了功夫。
1、井站生产污水的处理,采用指定有资质的污水转运单位拉运至指定站进行回注。在进站前核对转运车辆和人员的资质,装水前核对罐装水的方数,检查确认连接管道完好情况、并对车身正面和侧面进行拍照留档、站上建立污水拉运登记台帐。每一车水拉运的离站时间、到达回注站的时间和以及井站气田水运输签运单都进行了相应的登记。确保每一方气田水都完全回注或处理,避免气田水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严格把好各个环节的管理,有效地规避了气田水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前几年,某个单位出现过由于气田水处理和转运管理不规范。为了省事和节约成本,司机将车上气田水在途中直接排至路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后来经当地老百姓举报后,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取证后,转运单位和司机受到了严厉的处罚。新的《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后,类似的事故再发生,处罚会更严重。
2、脱硫装置是用于含硫天然气的净化和处理,为了保证气质达标,站上每月10号、25号分别进行一次硫化氢含量测定。在H2S含量接近标准值时,立即汇报进行脱硫剂更换。在更换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作业许可的要求,认真履行属地监督职责和义务,对更换过程全程监督。确保作业人员的规范操作,操作环境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硫化铁粉遇空气自燃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和废脱硫剂的妥善处置。严格按照操作卡步步确认,及时制止和纠正施工单位的不规范操作。对废脱硫剂立即采取用水喷淋的方式,避免自燃发生。对废弃脱硫剂的运输和处置,站上建立了《干法脱硫富剂处理台帐》。台帐上明确了运输单位车辆号牌、转运时间、转运物品的数量、转运目的地及包装完整情况等。以上每项内容,运输司机和当班员工确认后在台帐上签字。
正是有了事故的教训和法律法规学习,让我们更清楚如何规避与岗位相关的法律风险。同时也使我站在管理水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关注易发风险,严把风险防控关
1、我站处在复杂的城乡结合地段,由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突飞猛进。我站的井口和关联管线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施工方在施工前,没有及时和当地政府、气矿及作业区进行良好的沟通。施工过程中对我们的管线造成很大安全隐患。作业区为了加强管道的管理,成立了专门的巡管班,共有专职巡管工 28 人,对整个作业区近1000公里管线进行日常巡护。同时对专职巡管人员进行双重管理。一是巡管班的直接管理,二是中心站的监督管理。巡管工将每次巡护的结果到中心站进行汇报,让站上清楚管线的存在的静、动态隐患及隐患处置的具体情况。为控制管线风险和应急处置管线突发事件提供了依据。确保管线可靠、安全运行,从根本上保证气井的正常生产和用户的平稳供气。
2、每年春节和乡里乡亲家里红白喜事,周边居民都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习惯。有几家离我站距离较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主动走进农户家中,向他们宣传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说明我们井站是易燃易爆生产作业场所,附近不能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并告知如果燃放烟花爆竹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和危害。通过站上员工专门的讲解和日常与他们的交流,最终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遇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时,也选择离我站较远的地方。从而消除了这项安全隐患。针对我们的井口和管道,我们利用巡检的机会对管线周边居民、工厂等进行管道保护法的宣传。让他们了解管道存在的风险和危害,以及危及和破换管道的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四、加强治安联防、营造和谐治安环境
1、结合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和井站的实际情况,我站与地方政府进行协调,建立了警企联防机制。鱼塘镇派出所将我站列为他们的巡逻点。定期进行治安巡逻,确保我站治安环境的稳定。
2、我站与周边住户保持友好交往,多次组织与周边居民各种应急联动演练。通过法律法规宣传和应急联动演练,不断发现和纠正他们的不安全行为,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以及突发情况下如何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如何应对和处理治安突发事件......我们既是关系友好的邻居,同时也是治安联防的好搭档。
五、严格落实绩效考核
为了切实加强法律风险防控的学习和执行。我站制定了班组法律风险防控考核标准。我将员工的培训学习后的测试结果和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在作业区考核中占5%的权重,与员工的业绩薪酬直接挂钩。同时按照岗位需要和个人特点,划分了责任区域并落实到人头。区域责任人检查本区域的操作是否规范规范、风险点的防控是否执行到位等员工表现情况,每次记录,每周通报,每月考核。目的是让员工了解法律风险防控知识学习的必要性,法律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法律风险存在和贯穿于生产运行的各个管理环节。每个岗位都或多或少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一旦发生,如果没有预先的防范意识,往往会给单位和个人带来严重危害。法律风险发生导致的后果就是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只有全员共同参与才能筑起一道全方位的法律风险防火墙。经过多年的工作和学习的积累,我体会到大多数的管理,不过是将以往的经验教训不断总结后并加以改进,变成我们所用的一些管理办法。法律风险防控也一样,它分散存在于各种文件、规章制度中和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只要我们坚持以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为主的原则,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法律风险自然而然也就降低了。
法律风险防控效果好坏,源于我们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源于我们对岗位法律风险的认知和辨识;源于我们心中的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责任心......
第四篇:法律风险管控建议
川开集团法律事务风险管控建议书
为了保障和规范法律事务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依法维护集团公司合法权益,依据法律法规、集团公司章程和相关规定,联系实际,提出以下风险管控建议:
一、加强与提高各公司管理层、业务员的法律风险意识,树立五大理念,即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意识;业务流程中的程序与规则意识;项目论证合法性审查意识;事后诉讼中举证的证据意识;借助法律专业人士的把关意识。
二、建立和完善以法务部为核心的法律事务管理制度,高度重视法务部在对外经营及内部事务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的投资或经营事项(如进出口公司)。
三、法务部须遵循以事前防范法律风险和事中法律控制为主,事后法律补救为辅的原则。
四、法务部划分为非诉事务岗和诉讼事务岗,双方根据历年的诉讼纠纷和非诉讼事务,不断地发现和识别法律风险源,制定和不断修正相应的控制措施。
具体体现在,非诉事务岗需要制定合同范本,审查各类合同,提供详细的法律意见书,参与重大事项的谈判和把关工作,参与企业的合并、分立、产权转让等重大经营活动等有关法律事务。诉讼事务岗则参与企业的诉讼、仲裁、行政复议听证等事项。
非诉事务岗和诉讼事务岗在合同制订、审查,诉讼案件处理等方面要相互配合,互相协调,作为一个整体全面履行职责。
五、集团公司应为法务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营造有利于法务部工作人员充分发挥潜能的用人环境。
六、以文件形式下达通知,对于涉及法律的事项需及时征询法务部建议及意见。法务部人员根据工作需要查阅公司有关文件、资料,询问有关人员,各部室、所属单位应给予支持、配合。
七、对合同的审查与管控:
1、把合同文件作为企业经营最重要的武器。建立完善合同审核审查、监督检查、纠纷预警等合同管理工作制度,对重要合同法务部应先期介入、全程参与。
2、进一步强化合同集中统一管理,加大对重要合同的法律审核力度,推进操作性条款的研究,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3、所属单位发现对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中存在问题时,要积极与各方协商,积极咨询、听取法务部人员的建议,要及时依照合同所赋予的权利及法律程序督促对方履行,并做好证据材料的收集工作;对方当事人经过催告仍不履行,或已经丧失履约能力的,要及时依法解除合同,情况十分复杂的,要及时向集团公司汇报,经过集团公司统筹意见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自身在履行合同文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八、加强内控,防患于未然:各公司随时对经营过程中已经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不要等到事情几乎不可挽回或挽回成本已然巨大再采取补救措施(如进出口公司),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法务部及相关部门汇报。
九、加强对在外地的分公司(项目部)法律事务的管控及管理,对项目经理进行谨慎的选拔任用,在确定项目经理时,要考察该人员的实际履行能力,业务素质、人品道德、工作作风等因素。
十、对于案件及债权的管控:
1、对全部债权进行梳理,对可能超过诉讼时效的采取补救措施,对证据存在缺陷的及时采取补正措施。
2、对不同的债权采取分类处置方案,尽可能及时处理,太久的搁置或催收将增加债权落空的可能性。
3、法务部在收到法院传票等诉讼材料、有关部门的待处理单、律师函等相关案件材料后,做好收案工作,及时联系相关单位及负责人,把相关材料复印件转到相关部室及所属单位。
4、在法律纠纷处理过程中,未经分管领导批示,任何人不得向对方作出实质答复、提供文件资料,案件知情人应坚持保密原则,不得泄露案件的信息内容。
5、对于案件处理进程中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和关系协调,涉案单位应积极、主动配合法务部或所聘律师开展针对性工作,保证案件处理的顺利进行。根据案件情况、纠纷性质,选择和解、调解、仲裁、诉讼中最适合的纠纷解决方式,将损失减至最低。
6、加强对法律纠纷案件的管理,定期对所属单位发生的法律纠纷案件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其发案原因、发案趋势、处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建立健全防范法律风险的机制。
7、案件处理完毕后,由法务部负责对全案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材料,并向有关部门、人员酌情通报,条件允许可作为法制宣传教育材料加以运用。法务部应当系统、全面地对案件材料进行整理归档,发挥好信息库作用。要充分利用自身案件资源,定期统计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处理纠纷的水平。
十一、本建议书适用于川开集团公司和子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及所有的控参股公司。
第五篇:最新公司高管个人辞职报告
最新公司高管个人辞职报告
最新公司高管个人辞职报告1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很抱歉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提出正式辞职。
我始终认为我们公司在本行业里是个一流的公司,不管是公司的规模,管理,企业文化还是对员工的待遇,福利。从还没毕业我就开始关注我们公司,我的许多学长和老乡也在公司就职,虽然在公司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我还是学到很多,作为一个刚刚跨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能在这样一个国有控股的大公司实习,磨练,是一个很好的'经历。
但其工作性质和内容在我深刻接触以后发现确实不太适合我,并且父母都已年迈,家里无人照顾,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在经过深思熟虑以及和父母的商议过后,我在此时选择离开公司,我想对公司和我都是一个很好的结果。这个决定完全是出于个人原因。
除此之外,我也想对公司提出一点个人的意见,xx的工作氛围以及环境还是不错的,同事都很友好,并且能够互相帮助,这在本行业里边我认为是很重要的一点,但在选择船舶管理层是我希望公司能够慎重考虑,不仅要考虑到其个人技术水平,还应顾及到其管理能力与员工的亲和力。当然这仅仅是个人意见而已。
我很遗憾不能为公司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只有衷心的祝愿公司的业绩一路飙升,公司的领导以及同事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最新公司高管个人辞职报告2
尊敬的领导:
您好!
自xx年入职以来,我一直很喜欢这份工作,但因某些个人原因,我要重新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最终选择了开始新的工作。
希望公司能早日找到合适人手开接替我的'工作,并希望能于今年x月底前正式辞职,如能给予我支配更多的时间来找工作,我将感激不尽,希望公司理解!在我提交这份辞呈时,在未离开岗位之前,我一定会尽自己的职责,做好应该做的事。
最后,衷心的说:“对不起”与“谢谢”。
祝愿公司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最新公司高管个人辞职报告3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很遗憾这个时候提出辞职。可能,我天生不是做管理者的料,我必须承认,在xx的这一年半里,我做的很失败,我对自己很失望!有人说,在哪跌倒的,就应该从哪爬起来。可是,我没有这个勇气了,我想放弃了。我的离开,对xx来讲,应该算件好事,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财务主管会对公司有很大帮助的。
我很感谢公司给我提供的大舞台,感谢领导对我长久以来如此的'信任和支持!我想我今后恐怕很难再遇到这么友善的领导了,但是,我恐怕注定是群舞中最不起眼的那个,无法担当领舞的角色,既然如此,为了不拖累公司,不成为公司成长的瓶颈,也为了减少我对自己的失望,我想,我还是离开吧,把这个财务主管的位置空出来给能够为xx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的人才吧。
当初选择来到xx,是正确的。我不会忘记领导对我的信任,同事对我的帮助,更不会忘记我婚礼上大家那一张张的笑脸与一声声的祝福,这些将成为我无法磨灭的记忆!现在,虽然我是流着泪写下的辞职信,可我依然不会后悔——离开,并不代表厌恶,并不代表要舍弃、要忘记!我真心的希望xx能过成长壮大,希望我们曾将在例会上的那些玩笑能够成真,希望有一天,我可以骄傲的别人说“xx集团财务部最初的建立还有我的一点点功劳呢”!
我愧对公司给我提供的机会,愧对领导对我的信任!所以,我选择离去,一方面,减少对自己的失望,减少痛苦,另一方面,不要成为公司成长的瓶颈!
对不起!我的朋友们,珍重!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最新公司高管个人辞职报告4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
我自20xx年xx月xx日进入xx股份有限公司,年月日调入xx部门,至今已过半载,正是在这里我开始踏上了社会,完成了个人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变——从一个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在过去的半年里,公司给予了我良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学到了一些新的东西充实了自己,增加了自己的一些知识和实践经验。我对于公司半年多的照顾表示真心的感谢!今天我选择离开并不是我对现在的`工作畏惧,承受能力不行。经过慎重的思考,我发现在公司的工作离我的职业目标渐行渐远。人如果偏离了自己的职业目标,那剩下的光阴只会虚度一生,碌碌无为,不会给公司带来任何价值,相信公司领导能给予充分的谅解。
我也很清楚这时候向公司辞职于公司于自己都是一个考验,公司正值用人之际,公司项目的开展,所有的前续工作在公司上下极力重视下一步步推进。也正是考虑到公司今后推进的合理性,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为了不让公司因我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我郑重向公司提出辞职。
祝公司项目推进顺利创造辉煌,祝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最新公司高管个人辞职报告5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董事长和董事会给予我的机会和信任,让我在xx集团内担任重要岗位工作,并获得了更加丰富人生经验。
从我来公司之前,就对公司的良好发展前景充满向往,希望能加入这个团队,在公司开辟的新增长点或新项目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与大家一起共同创造和见证公司的发展,在工作和成效中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但x年多来,由于市场条件的变化和公司决策计划的调整,使自己能在这里发挥的环境条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自己的'价值也难以得到应有的体现,本人日益对自己可能无法在公司创造本人原先期望的价值而感到惶恐。因此,本人特此请求辞去在xx集团常务副总裁的职务,希望董事会批准。
最后,再次董事长和全体员工的这半年来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衷心祝愿xx集团的明天更加兴旺发达。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