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学之妙 悟学之道(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5 09:3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感学之妙 悟学之道(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感学之妙 悟学之道(范文模版)》。

第一篇:感学之妙 悟学之道(范文模版)

感学之妙 悟学之道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道:“在非洲,瞪羚羊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超过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瞪羚,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在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告知,这是结果为王的时代,没有人会在乎你的熬夜加班和勤思苦想,在别人看来,done so yet or not才是唯一的价值标准。所以我们自觉或被迫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奔跑。

奔跑的过程让我们无暇顾及身旁环境的悄然改变,当静心阅读和沉潜思考变成了一种奢侈;当“没有时间”或者“没有精力”变成了逃避学习理所当然的借口;当面对崭新的知识和理论时,固有思维却力图以“成功经验”的名义延长知识的陈旧周期时,我们真的需要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难道学习真的没有必要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国际著名的全球问题研究机构罗马俱乐部1999 年发表了第六个研究报告《学无止境》,报告提出:“对于我们来说,学习意味着对于知识、对于生活的接近。它强调主动精神,它包括获得和实践为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上所必须的新的方法论、新的技能、新的态度和新的价值。学习是预备处理新的情况的过程。”并就此提出要改革传统的“适应性学习”为现代的“创新性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早在1972年的报告书中就开始使用终身学习的概念,提出“每一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 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五年发展出来的新技术可能就会淘汰过去五十年甚至一百年里积累的技术,所以,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坚持终身学习,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这样才能在这个生理寿命逐渐延长、知识寿命日益缩短的社会里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

既然继续学习确有必要,那么学习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教育专家鲍西埃认为成人有六种学习目的:一是职业提高,即为求得个人职业的进步做准备。二是社会交往,即希望通过学习活动扩大人际交往,增进人际友谊并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同。三是社会刺激,即借助学习这种社会群体活动以摆脱生活的单调、孤寂的状况。四是外部期望,即某些职业的特殊社会威望或待遇, 成为一些成人的学习欲望与动机。五是服务社会组织,即希望提高社会活动能力以便更多、更好地为社会组织服务。六是认识兴趣,即以学习充实精神生活,认为学习即享受。

正源于以上的目的,我们立志攻读在职研究生的同学走进了久违的教室。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相长”和“学学相长”,同学们掌握了转向思维的能力,跳出了本行业、本专业的固定看法,懂得从整体架构的角度出发考察问题,每一次问题研讨,大家都用心去听,寻观点、思逻辑;每一次课间交流,大家都聚精会神,捉亮点,想问题;每一篇课后作业,大家都翻阅资料,求方法、找启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质疑,真正掌握了调查事实、逻辑分析和科学决策的原则和方法。

回顾数月来的历程,我体会到,在职研究生课程的学习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要有毅力。同学们都是来自各个不同的岗位,工作任务繁重,相当多的同学还有子女牵累,家务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毅力是难以坚持的。毅力是一种对自己的负责和执着,一种完成艰难任务的持久力,它的源泉是理想、目标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毅力同时也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就是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学习。古人云:“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毛主席说:“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这些都充分说明学贵有恒,学习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勤奋的态度,坚韧的毅力。毅力能够决定我们在面对学习和诱惑时的态度取舍,看看我们是倒了下去还是屹立不动,如果想学业有成,单单靠着“一时的热劲”是不成的,一定得具备毅力方能成功。二是要善于挤时间。在职读研要求每隔一周要有两天的学习时间,而对于有些同学来说,工作任务往往会积压到周末才能做完,这就需要科学地管理时间。时间管理与目标设定、目标执行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提出要把事情分轻重缓急,我们应该把“必须做的事”和“尽量做的事”分开,把坚持学习当做“必须做的事”从而做到最好,把日常性工作作为尽量做的事,在工作时间内以“日事日毕”的理念尽量完成,不占用学习时间。此外还要注意生物钟的运行规律,少一些觥筹交错、减一点棋牌娱乐,按时作息,这样才能在学习时有最好的状态。

学习的过程让我想起了保龄球比赛: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如果每次砸倒9个瓶子,最终只能得90分;而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将得到240分。学习进步的规律也是这样:只要你每次比别人稍微优秀一点,能再多坚持一会,最后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收获,这种结果的叠加就是效应的逐级放大。在职读研刚刚开始几个月,每一位同学都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掌握方法、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为自我价值的体现和多元化的成功迈出坚实的一步!

第二篇:读《学记》,悟“凡学之道”

读《学记》,悟“凡学之道”

李立

用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去厘清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只能说是探了探“皮毛”。王安石做学问讲求“深思慎取”,比之古人,不及十分之一。

回顾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从有了人类社会始,便有了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教育。人类的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得到延续和发展。

可以说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劳动,从直立行走,语言的产生,制造和使用各种工具等等,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类”。中国古代教育,也不无例外地起源于劳动。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伐檀》,就是伐木工人一边劳作一边歌唱的劳动号子:“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学记》正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在探究古代教育发展历程的过程中,首先是对《学记》进行了较系统而全面的学习。《学记》是耸立在古代教育历程中的一座高峰,其中阐述了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并论及教学为师之道,可以说,《学记》蕴含的是智慧。

“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是智力教育的另一要素,模糊却伟大,而且更重要——古人称之为‘智慧’。没有一些基础的知识,你不可能变得聪明;你轻而易举地获得知识,但未必习得智慧。”(怀特海《教育的目的》)我们今天研习《学记》,就是要运用古人的智慧,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习得智慧。

人类,万物之灵。若不学习,同样不懂为人处世之道。所以,君主治理国家,管理人们,要从教育开始。是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我们尊奉为“圣人”的孔子,更是注重对百姓的礼乐教化。《学记》开篇有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即是强调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一定要从教育开始。

《学记》中阐述的教育原则,都和当时的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可以看出原初的“学徒式教育”的影子。在劳作中,我们的先祖传授生存技能,传授生存之道。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此即教学相长原则。

美好的佳肴,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的美味;有至善的道理,不去学习它,也不会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学然后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才知道自己不通达。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不够通达,然后才能发愤图强。用现在的视角来理解这段话,教学实践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或者说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个相互促进的过程。我们常用一句话来形容教与学的关系——水涨船高。学生对学习进行深入的探究,就会向老师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促使教师也向更深层次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就体现了相互促进的过程。

随着教育的发展,“学徒式教育”逐渐向官办学校发展。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推行“保民而王”思想时有这样的语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其中的“庠”和“序”,就是夏商时期设立的学校。“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遂)有序,国有学。”一家中设有私塾,一党中设有庠,一遂中设有序,一个国中设有学。由此而知,学校教育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学校的设立也是统治阶级对礼乐教化的重视。

有了学校,就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次第进行教学,学习要循序渐进。“比年入学,中年考校(jiào)。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进者说(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一年考察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三年考察是否尊重专注于学业,乐于与人群相处;五年考察是否博学笃行,亲近师长;七年考察在学术上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及对朋友的选择,这时候可以称之为小成。九年时知识通达,能够触类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违背师训,就可以称之为大成。这时候才能够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然后附近的人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自然万物有其生长的节律,教育自有其教育的规律。教育不能拔苗助长,教育要循序渐进。至此,我想起了卢梭在《爱弥儿》中阐述的“自然天性教育观”,他反对那些外在的对儿童成长的干预,他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是自由的教育,他根据儿童的不同成长阶段,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不管哪种文化背景下的教育,都必须尊重教育之规律。

西周时期,学校称为“序”,分“国学”和“乡学”。“国学”分“小学”和“大学”。小学即文字训诂之学,大学诗书礼乐之学。《学记》中有:“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小)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â),孙(逊)其业也;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大学”开学的时候,学生都穿着礼服,以素菜祭祀先贤圣师,教育学生要先具有谦卑恭敬的态度;祭祀时,齐诵《小雅》(指《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学习这三首诗所描述的长幼有序,劝勉学生莅官事上之道;入学时击鼓召集学生,然后发放盛有所发经书的书筐,这样是为了让学生恭顺于学业;夏楚(教鞭)两件东西,是为了让学生害怕,用以整肃学生的威仪;夏祭之前天子诸侯不视察学校,不考查学生经业,是为了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愿去学习;教师时时观察学生,而不加以指导,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让学生在心里翻来覆去的思考,直到怎么想也想不通,想来想去都无法表达时,才去启发,这样学生才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如果有疑难问题必须请教老师时,则推举学长一人请教老师,初学者只可以听,不允许插嘴,教育学生要知道谦让,长幼有序不能逾越次第。

谦卑恭敬,长幼有序,是为尊师重道。提到尊师重道,我倒是想到了“下车问疾”的故事,汉光武帝刘秀将擅长《诗》《书》的桓荣请到宫中,不仅做自己的老师也做太子的老师。当老师生病不能起床时,光武帝就步行到桓荣家探望,并送给老师床茵、帷帐、刀剑和衣被。光武帝如此尊师重教,深得民心,使他统治的国家成为当时的强国。

尊师重道,是从学生的角度谈师生关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人与人的交往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相互尊重的协作关系,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共同体”。教育界关于“主体性”问题的议论此起彼伏,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教学是一个多边互动的过程,主体交互转换。教师的“引领”作用发挥时,教师便是临时性主体。当突显学生思维过程时,学生又成立临时性主体。“主体性”不是单方面一贯的主体性,是交互转换的。尊师重道要提倡,但不应该是单向的,彼此的尊重才是教学活动的前提。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良匠的儿子,想必也能学习补缀皮衣(古代工艺相近);良弓的儿子,想必也能制作畚箕;刚学驾车的小马,都事先把小马系在车后,而车子就在马的前面,让马跟着学习。我们传授知识,不是一味向学生灌输已有的知识经验。而是能活学活用,触类旁通。《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却不得明白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教给他一个方面,他却不能以此来说明另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萨尔曼·可汗在总结他的翻转课堂的实践时提出了“知识地图”的概念,即是建立起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他强调不能将所学知识割裂开来,构筑“知识地图”,才能更为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落实所学。我们将知识分成章节进行教学,在教学时就要竭力建立起章节之间的联系。研究显示,一个人参加了体育锻炼,就会建立起记忆的节点,构筑起记忆之网,这样的网一旦建立,便会保持于大脑。构筑“知识地图”也正是基于记忆的规律。

我们的古人不光是在从事生产劳作,他们没有把思想意识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他们还善于总结,并能从生产、劳作中走出来,把大量的生产〃生活经验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

佐藤学在《课程与教师》一书中提出“反思性实践家”的概念,我们的教学应该是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的过程。每个教师都要努力地成为“反思性实践家”。读书要反思,教学要反思,一切与教育有关的,我们都要有所思。读《学记》,我是以仰望的姿态来读的,但我不会迷信《学记》。我要在体悟《学记》的同时,结合各种教育教学的理论,用个人的视角,充实自己的理论观念,形成个人关于教育教学的新认识。

第三篇:教 学 感 悟

教 学 感 悟

谢小丰

进入小学的教学整整七年了,回头看看自己的小学教学之路感悟颇多。自己虽然已经从事教育工作十二年,但由于一直以来是在中学与小学高年级工作,对于小学一年级教育却是很陌生,尤其是教数学的同时还担任班主任工作。迈进办公室的那天,犹如初出道的学生,心里惶惶然,只能一边学,一边教。好在我所在的本级部的几位老师都是小学教育战线上的精兵强将,她们是我学习的目标和榜样,同时也给予我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自己便也暗暗地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加油,你能行!自此,我给自己定下严格的要求:

一、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尽快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时时留心学习本年级几位老师的班级管理方法,遇有问题及时向她们讨教,即使是作业量的布置,作业本的使用,作业的批改方法,我也向她们一一询问,尽量把自己的不足缩到最小。平时做到多听学校有经验数学老师的课,凡是校内的公开课、研讨课我都不放过。在每一轮的听课评课过程中,都做好笔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实践并加以创新,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我也真切感受到了做一名老师的责任和光荣,也更深爱这门职业。

二、对班里的后进生常抓不懈,让班里尽量杜绝不及格现象。对于几个后进生,我采取以下方法:第一关是一对一的帮助,给她们每个人找一个比较负责认真的同学,天天课后陪他们一起学习,并负责给他们检查作业,对于完成比较好的同学,由小组长奖励该同学一个小奖章,五个小奖章换一个成长币。最后是老师每单元的抽查,对于

在抽查中进步大的结对子的两个同学都给予奖励。对于这几个后进生,平时也多与他们的家长联系,让家长在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对自己的儿女进行辅导,在学校尽量抽时间给她们补课,经过努力,这些学生不管是在成绩方面还是在思想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平时做好家校联系,学生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问题学生的存在往往与家庭教育有一定的联系,平时做到多与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对于有问题的家庭,则进行家访,用自己的真情感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他们,让他们认识到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作用,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对于教学,我坚信只要有一颗爱生如子之心,只要有一颗奉献之心,只要付出,就有收获。

第四篇:学习传 统 文 化 感 悟

学习感 悟

《大学》里讲的人生追求八个层次,修身之前要正心。孟子讲:“平其心,养其性”,也是说要先平心,才能养性。就是说,修身首先要修心。修得良好的心态,是人生修养的重要基础。那么,现代人需要修养什么样的心态呢?

一是要有乐观的心态修养的核心,是要寻求心里的平衡,这种平衡主要靠自身的心态。

人的心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乐观主义者,一种是悲观主义者。实际上你仔细考察就会发现,乐观主义者并不一定比哪些悲观主义者的处境好,这关键是一种态度。真正的乐观主义者,他99次失败,有一次成功,他也会在成功当中得到快乐,甚至连续100次失败了,他也能够在对希望的憧憬当中得到快乐,这是乐观主义者。

二是要有平静的心态诸葛亮用一句话告诫儿子:“非宁静无以致远”。现在有很多人在办公室里挂一幅字,“宁静致远”,就是从这来的。意思是说,静下心来,潜心苦学,冷静地观察世事,才能高瞻远瞩,明察秋毫。

三是要有积极的心态什么叫积极的心态?任何事物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面,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如果你的注意力经常盯在积极面上,那你就是积极的心态。否则,你就是消极的心态。

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消极的话,那他的知识越多就会越反动,他的智商越高,他就越容易闯下大祸。因为他总是负思考、负见解,都是消极的注意力。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对“厚德载物”的理解

人要想做到厚德载物,你不能总是高高在上,你要做到德高身低才行,你得把自己的位置尽量放的低一些。

老子有一句话叫“上善若水”,他说最高尚的道德应该像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浇灌庄稼,庄稼丰收,百姓富足;君子应该像水一样善利百姓。魏征曾经对唐太宗说,“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害怕自己感到满足,不再进步,就想到大江、大海之所以大,是因为它把自己的位置放的比小溪小流更低。这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发,你要想得到更多的人的拥戴,你要想拥有更多的朋友,你就应该放下身段,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

厚德才能载物。人要做到容载万物,其实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厚德。先增厚美德,才能容载万物。

为什么有的人做生意,钱挣到一定程度就出事?为什么有的人做官,做到一定程度就出事?就是这个人的德行,承载不了这样的财富、地位和荣耀。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讲要“重积德”,孔子说,“德之不修,吾之忧也,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一个人修养不够,格局不够,不要急于干大事。有些人着急,后备这么长时间,什么时候能重用我呀?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说,不用愁得不到职位,应该愁自己有没有才德担任这个职位。不愁别人不知道自己,该追求自己有什么才德可以被人知道。

从历史上看,凡是有所成就的君王,选人用人都是重德,只有曹操这个奸雄,在创业初期,急需人手,曾经公开实行过“唯才是举”,只要是个人才,不管你有德没德,一概重用,不看小节看才能。可是到了最后,他的根基稳固以后,还是把那些有才没德的小人,找个理由全杀了,最终还是重德。

第五篇:品 读 国 学 感 悟 人 1

品读国学 感悟人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读书给我带来太多的精神上的享受,读书同时又净化了我的心灵。每当我空虚寂寞的时候,就靠读书来充实自己。每当我百无聊赖的时候,就以读书打发时光。每当我对人生感到迷茫的时候,就在书籍中寻找答案,经年累月,日久年深,自然形成了读书的嗜好与习惯,如果一天不读书就像缺少了点什么。

陶渊明说:“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经常以此诗警示自己不要虚度光阴,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高,境界得到升华。

繁华尘世,争名逐利,不择手段,有些人为一己之私,突破道德的底线,有些人甚至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发人深省。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是否做到同步发展,还有什么缺失,值得人们沉思。于是人们返朴归真,以求在传统文化中获得启迪。诚然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弘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为困扰人们的问题提供指导。

“读一本好书,就像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记不清有多少个静谧的夜晚,多少个闲暇的白昼。我也曾捧起先哲们的著作,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聆听他们的谆谆教诲。领略他们的迷人的风采,炫目于他们思想的火花。徜徉于诸子百家的书海,掩卷常思,折服于古代圣贤的睿智,惊叹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诸子百家的思想典籍中,儒家学说对我影响颇深,也有一些心得,儒家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仁”,所谓仁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即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体系,也是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思想对于治国理政,修身养性,读书学习,为人处世,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也有颇多可借鉴之处。儒家思想在《论语》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此书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

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就是基于儒家施行仁政的具体表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则是孟子对国家、君主、百姓三者之间关系的精辟论述。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教诲我们如何控制我们的情绪,以求恰到好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指出了什么是正确的学习态度,不仅要求我们择师从善,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还要以不善者为师,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要引以为戒。“静坐当思己过,吾日三省吾身”说明了如何使德行日进。从孔子对弟子颜回的赞语“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我们看出了颜回安贫乐道的美德。“言必信、行必果”告诉我们做人言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阐述的则是修为达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结果。“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揭示了如何对待父母,不让他们担忧。

读到这些不胜枚举的至理名言,只觉得言简意赅、词句警人,满口余香,让人回味无穷。同时也较为深刻地理解了儒家思想长盛不衰,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真正原因。品读国学经典,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规范道德标准,不断提高自身修为。学以致用,我们将会终生受益。

下载感学之妙 悟学之道(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学之妙 悟学之道(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香菱学诗”悟考场作文之道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从“香菱学诗”悟考场作文之道 作者:夏国荣 来源:《新高考·高三语文》2012年第08期 近日读《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一节,联想到刚刚看过的2011年浙江......

    学易经悟人生

    学易经悟人生 易经里面包含了世间的万事万物,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人生哲理和人生的价值观,下面就从易经里面学到的人生价值观与大家分享一下。1、人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悟国学,学做人”

    “悟国学,学做人” ——古塔区国学教育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石油小学 六年一班 高舒扬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古塔区“悟国学,学做人”系列主题活动动员大会! 我......

    学易经悟人生

    学《易经》悟人生 摘要:《易经》是一部讲述天地万物本源规律的书,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人”的规律。它可以用来指导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把一切变得更简单、更容易、更幸福。《......

    感 悟

    感 悟(教学案例) 工作将近二十年,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酸甜苦辣,五味其全,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有时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有时充满烦恼,路途艰险。通过下而二个案例从中感悟。 案例一:由于......

    我 对 大 学 生 活 的 感 悟

    带着梦,带着理想。我们来到这梦的港湾——大学。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一个自由呼吸的地方。他孕育着我们,让我们在这里成就梦想,放飞希望。然而在这方净土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着......

    学后感

    关于经典营销创意案例的学后感 这几天一直在看关于营销创意案例的文案,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作为一个文案策划,创意是必备的条件了,有时候一个好的创意就能让企业在濒临死......

    学后感

    学后感——处理难管学生的几招之我见学习了本课程之后,本人对学生的管理底线和原则性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理顺了不少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更多不解的情况,并积极采取更多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