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常见燃烧现象总结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 =点燃= 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 2CuO
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现象:A、在纯的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在空气中燃烧(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1、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第二篇:网站被K常见现象总结
网站被K常见现象总结
在网站推广和优化的工作中,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个词,那就是“网站被K”,其中K就是英文单词Kill的简称,意思就是网站被封杀、删除、清空的意思。不过执行这个权利的是搜索引擎,所以我们在做搜索引擎优化的过程中,要时刻小心自己的网站被K。下面总结几点常见的网站被K的现象,以供大家参考。1.由于服务器导致网站被K
服务器运行不稳定,当搜索引擎抓取信息时,服务器有没有正常运行,这样的话,搜索引擎会认为你的网站服务器不行了,从而舍弃你的网站。还有就是同一服务器下的站点有网站被惩罚,导致ip被惩罚,也会影响到你的网站。2.robots.txt文档导致网站被k
现在的搜索引擎都遵守robots协议,但是robots建议不要乱用,如果设置不当,直接影响搜索引擎抓取收录工作。
3.优化过度导致网站被k
优化过度,一般常见的就是在优化过程中对于优化的方法使用过度,比如关键词堆砌,发布垃圾链接,或者使用门页等技术,这样搜索引擎一旦发现,就会给予惩罚处理。4.网站被攻击导致网站被k
如果你的网站不够安全,而被人攻击。数据丢失,或是网站页面被挂了黑链,这都是很危险的。一般情况下,轻者网站降权,重者直接K站。
5.友情链接导致网站被k
这个其实和挂黑链的效果是类似的。有的站和你的网站交换友情链接,如果对方网站被搜索引擎认为作弊,并受到惩罚,那么你的网站就会收到牵连,或被降权,或被K站。所以在要经常检查网站的友情链接网站,不要交换垃圾链接。
6.文章质量低导致网站被k
你的网站如果大量的采集或复制别的网站的内容,那么你的网站的内容就属于是没有多大价值和意义,对于这样的网站,搜索引擎一般不会太友好,或者降权,或者K站。
第三篇:常见化学反应--燃烧 教学设计
常见化学反应----燃烧
一、指导思想:
运用课前预习,课中探究归纳,课后巩固三部分完成本节的知识学习。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学的一种方式,更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通过先学后教,给学习提供支撑。针对每节课所要解决的若干个知识点,精心选取支撑这些知识点的素材,录制 “微课”(微课视频)或者发送预习内容,供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课前预习,以帮助学生完成某个知识概念的理解与建构。学生在预习学习中难免会产生疑问,便带着迫切求知的渴望进入课堂,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精心准备好上课内容,创建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并学会归纳总结。课后习题的练习,注重学生对其知识的运用,能解释生活实际问题,并能让学生明确化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并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利用预习学习,实验学习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兴趣;
2、通过活动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激起对化学的学习欲望;
2、通过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拓展,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
难点:探究讨论燃烧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以及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对比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实验器材(蜡烛,火柴,酒精灯,小石块,木炭,棉球,烧杯,手帕,酒精,镊子等)
课前预习部分 【预习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重点)
2,初步学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难点)★预习学习过程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什么是燃烧?燃烧有什么条件?
学生预习并填写课本p92 表4-1 物质的燃烧 观看微课视频
1.白磷红磷的燃烧 或者
2.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预习思考题】
1,物质与 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2,可燃物与 发生的一种剧烈的 氧化反应叫做燃烧。3,请在填写燃烧需要的条件。
(1);(2);(3);
附 思考题答案: 1,氧
2,氧气,发光,放热
3、要有可燃物、要有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预习知识应用】(检测题)
1、《 三国演义》中的 “ 赤壁之战 ”,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 “ 借 ” 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 “ 火箭 ” 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 火箭 ” 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的原因是________。
(3)孔明 “ 借 ” 来的 “ 东风 ” 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使火势更旺。
附【答案点拨】
本题要 “ 用燃烧三要素回答 ”
(1)“ 火箭 ” 能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满足使木船着火燃烧的所有条件.故答: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2)部分船只逃脱,相当于 “ 移走可燃物 ”,破坏了燃烧所需要满足的条件,这些逃脱的船只没被烧掉.故答:移走可燃物;
(3)随着风吹空气流动,使火场得到氧气补充,燃烧更加剧烈故答:充足的氧气。
预习扩展天地
小红同学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她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它们都能在空气中燃烧.小红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
(1)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_____;
(2)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_____;
(3)如果要使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小红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
同学们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课堂学习中加以解决
四、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燃烧。燃烧,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而且也给我们带来了痛苦,例如812天津爆炸事件。那么失控的燃烧到底是如何造成的?通过这节课学习,让我们更好的利用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学生倾听,思考
联系天津爆炸实际情境,很好的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
【板书】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展示图片】
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以前都学习过哪些物质的燃烧? 学生回答
碳、铁、镁、蜡烛、硫、磷、等物质的燃烧现象 【学生讨论】
再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讨论燃烧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重新理解归纳燃烧的特征:发光、发热、剧烈、有新物质生成。【板书】
1、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教师强调】 发光、发热、剧烈、化学反应
【设疑】 在生活中我们常碰到以下的一些现象,如野炊时,要点燃篝火必须先要用纸片进行引燃;在燃烧过程中,如果树枝压得太紧,火容易熄灭;在熊熊燃烧的篝火下面,泥土却“安然无恙”,不为火所动。我们如何来解释上述现象?看来燃烧都需要哪些条件呢? 【过渡】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板书】
一、燃烧的条件:
【学生分组实验】 分三个组进行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1】 将分别蘸有酒精和水的小棉花球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教师巡视,矫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交流讨论】
实验小组发言,实验现象及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酒精能燃烧,水不能燃烧。结论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即可燃物。进而举例哪些物质是可燃物,哪些物质不是可燃物。【实验2】 点燃两支小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教师巡视,矫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罩住的蜡烛逐渐熄灭,另一支正常燃烧。结论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教师对燃烧概念进行充实】 指出该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燃烧是氧化反应的实质)
【实验3】 分别点燃一根小木条和一个小煤块,观察哪个更容易被点燃,分析比较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小木条更容易被点燃。结论是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温度不同。
【教师】 引导学生得出着火点的概念,通过常见物质的着火点列表,知道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着火点。
【交流讨论】 结论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学生重新理解燃烧的条件
【板书】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三个条件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同时成立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缺一不可
【演示实验】 对燃烧的条件做进一步研究论证
烧不坏的手帕实验
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对燃烧的发生有更清楚的认识。
【设问】 怎样点燃木柴、火柴、蜡烛、蜂窝煤?为什么点燃方式不同? 【学生】 讨论、得出结论。【小结】
在通常情况下,物质的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进一步加深印象,并强调这三个条件共同构成“火三角”。
【课堂练习与巩固】:
1、课本P93 交流与讨论
2、用所学知识来加以解释生活中生煤炉或者野炊是将树枝架空点燃。
板书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一、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二、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缺一不可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同时成立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材的安排是先预习,然后从燃烧现象和实验入手,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我在备课时考虑,学生在生活中和前期的化学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也具备一定的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如果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感性认识、知识和能力储备,抛开课本的教师演示实验进行探究的做法,做一个思维的探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起新知识,然后把实验设计和操作都交给学生,从思维上提高一个层次,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先让学生自己预习有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反应现象等各方面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得到燃烧的共同特点,之后,请学生将这些共同特点整理为一句话,即可得到燃烧的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课前实验视频观看,推导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就是水到渠成的了。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学生自主研究实验燃烧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教师指导。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学生通过已有的各种储备,在回顾预习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整理的过程就是让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不仅如此,课堂上肯定学生的知识来源于自己,极大的鼓舞了学生,让他们从自主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收获自信和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第四篇:物质燃烧现象归纳
物质燃烧(受热)实验现象,表达式
镁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①发出耀眼的白光②放热③冒白烟④生成白色固体
表达式:镁+氧气 氧化镁Mg+O2MgO(白色固体)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①发出黄光②放热③产生大量白烟
五氧化二磷P + O2 表达式:磷+氧气 P2O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①发出白光②放热③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二氧化碳C + O2表达式:碳+氧气CO2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①发出白光②放热③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④瓶内出现水雾
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①剧烈燃烧,火星四溅②放出大量的热③生成黑色固体
四氧化三铁Fe+O2Fe3O4(黑色固体)
硫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①发出淡蓝色火焰②放热③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表达式:硫+氧气 二氧化硫S+O2 SO2
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①发出蓝紫色火焰②放热③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表达式:硫+氧气 二氧化硫S+O2 SO2
铜在空气中受热
实验现象:红变黑
CuO 表达式:铜+氧气 氧化铜Cu+O2
在氧气中点燃会出现如下现象的是:
1、耀眼的白光:镁
2、白光:镁、磷、木炭、蜡烛
3、水雾:蜡烛
4、生成物在常温下只有气体:木炭、硫
5、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
6、生成浓厚的白烟:镁、磷
7、生成黑色固体:铜、铁
8、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炭、蜡烛
9、蓝紫色火焰:硫
第五篇:常见教育心理学十大现象
你必须知道的十大心理规律
我们的心理是非常奇妙的一件事情,科学家们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来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至今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解答方案。现在我们要说的就是存在于我们人群当中的一些心理怪象,了解这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人群当中。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 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 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 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着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 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 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 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 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心理规律六: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 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
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
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心理规律七: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心理规律八:蝴蝶效应
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 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心理规律九: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 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 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 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
所以,妈妈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心理规律十:登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