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PDF总结

时间:2019-05-15 09:5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PDF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PDF总结》。

第一篇: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PDF总结

地理模块 3 参考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 30 道小题 每题 2 分 共 60 分

区域

A.都有明确的界限 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区域的特征有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开放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图 1 中甲位于华北平原 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 1 回答 3 6 题。

3.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A.广泛种植水稻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

° 4.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5.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 C.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D.盛行风向

6.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图 图 2 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 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I 阶段

美国

日本

II 阶段

韩国、香港、中国台湾等

III 阶段

中国

A.玩具制造 ①劳动力因素 A ①②

B.汽车工业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B ②③

图 2

D.钢铁工业

C.石化工业

④市场 D ①③④

②国际援助 ③内部交易成本 如投资环境

C ①②③

据报载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 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 区 土壤遭受严重侵蚀 基岩裸露 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 回答 9 11 题。“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 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 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 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但近些年来人地矛 盾十分尖锐。据此回答 12 13 题。

12.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气候变暖

13.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B.土壤疏松 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14.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建设巨大航运网 B 保护环境 发展旅游业

C 发展林业 改善气候

D 兴建众多大坝 疏通河道

读图 3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单位:mm 完成 15 17 题。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C.②④ B.②③ D.①④

丙 甲地降水较丰富 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图 3

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

A.年降水量不足 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 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 人均耕地少 D.广泛分布红壤 土壤肥沃 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 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 主要原因是

A.伐木难度大 成本高 C.进口木材 成本低

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读图 4 回答 19 22 题。图中 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A 水源 C 光照

B 地形 D 土壤

④ ③ 图中 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 但地理环境差异 显著 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水源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土壤 由图中提供的信息 可以推断 所在的省区 开发

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 太阳能、水能 B 风能、石油

C 太阳能、石油

D 水能、天然气图中 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 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 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 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 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 回答 23 25 题。在江苏省内 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A 北部地区 C 中部地区

B 南部地区 D 北部和中部地区 图 5 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A B C D

图 5 近年来 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 江苏省具有的

优势条件是 A 丰富的矿产资源 C 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B 较高的科技水平D 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26.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灾情进行监测 主要运用了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GIS 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 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 27 28 题。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 可以

A.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C.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D.为商业网点选址 对 2000 年与 2006 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 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29.在野外考察旅行时 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 GPS 信号接收机 你就能随时知道

A.自己所在的季节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30.“数字地球”是

A 指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B 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C 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 用 GPS 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二、综合题 共 4 道大题 每题 10 分

阅读资料和图表 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资料一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 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

国 70 左右 煤炭产量高达 80 以上 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

人数 万 140 120 100 80

表 1 德国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1970年

40 20 0

。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试从地理环境变化角度分析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

读图 7“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和相关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表 2 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 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优点

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

缺点

资料 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西气东输工程是从塔里木盆地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如

图所示。新疆的天然气非常丰富 但经济发展滞后 相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 天然气得不 到充分利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能源消费量很大 以煤 炭为主。长期以来这里能源资源贫乏 所需能源主要从外区调入。

试从调出、调入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 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有__________ 选择填空。

A 增加就业机会

B 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

第二篇: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长三角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

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 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 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2.遥感(RS)

⑴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⑵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3.全球定位系统(GPS)⑴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⑵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⑶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4)应用: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提供导航服务 4.地理信息系统(GIS)

⑴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⑵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3)功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5.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西北地区概况

⑴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⑵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⑶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

⑷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2.荒漠化

⑴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⑵表现:耕地、草地、林地等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我国西北

地区最为突出。

⑶原因:

自然因素:①气候干旱,多戈壁荒漠;②植被稀疏,多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④气候异常: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的变率大

人为因素:

①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②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环保。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⑴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⑵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⑶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⑷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⒋水土流失 ⑴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③植被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径流能力差 ④土质疏松,抗蚀能力低 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坡地开垦

⑵后果:①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②河流含沙量加大,呵护预计严重,旱涝灾害频繁

⑶整治措施: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④开矿时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复垦工作

⑷“六字”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森林资源现状

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⑶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热带雨林

⑴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⑶雨林生态

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②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地贫瘠+生态难以恢复)⑷热带雨林破坏

①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②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⑹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措施:①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③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④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⑤设立国际基金,是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⑥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1.能源分类

⑴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 ②市场广阔: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3.能源基地建设:

⑴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 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⑵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煤炭。

4.能源的综合利用

⑴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

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⑵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⑶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⑵调整产业结构: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⑶“三废”的治理:①煤矸石:用于发电、供热和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②煤泥:干燥后再利用;③废水:沉淀净化。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⑴重要性: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⑵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⑶开发注意:①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②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③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⑷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①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②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③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 ④矿产:煤铁铜等丰富。2.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⑴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⑵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⑶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3.流域的综合开发

⑴开发的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⑵形式:一盒六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开发,并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⑶开发项目:在防洪、航运、发电、旅游、供水、养殖、提高水质、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4统一开发和管理。

⑷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⑸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

大规模的水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第三篇:外研版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Module 5 Great People and Great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Ⅰ.单词拼写

1.It is our desire that every child can have ________(平等的)opportunities to get education of high quality.2.Few people know the ________(重要性)of good health until they are ill one day.3.The scientist was awarded for his great ________(贡献)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China.4.I had a heated ________(争论)with the taxi driver about who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accident.5.We are attempting to improve the living ________(条件)to satisfy their basic need in life.6.Children often have a strong sense of________(正义).

7.________(有影响的)figure as he is,he is also a father,a son and a husband like you and me.8.Everyone is supposed to have the ________(自由)to choose their way of life.9.________(诚实)is an important quality and virtue a person has.10.The project was based on the ________(原则)that every person's experience was equally valuable.Ⅱ.完成句子

1.这位老人抚养了一百多位孤儿。

The old man has ________ more than 100 orphans.2.我引以为豪的儿子结果没有考上大学。

My s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iled to be admitted to a college.3.他的公司为我们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His company 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development of our industry.4.总之,我要感谢你们为我所做的一切。

__________________,I'd like to thank you for all you've done for me.5.我买这本书的原因是它是关于历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I bought the book was ________ it was about history.Ⅲ.单项填空

1.—Is the flower beautiful?

—Yes,at ________ it's ________the one you bought for me.A.last;as bad asB.least;no better than

C.last;not betterD.least;no worse than

2.In some ways,his beliefs were similar to ________of Confucius.A.thatB.one

C.thoseD.ones

3.Today the public is much concerned about the way ________.A.nature is being ruinedB.which nature is ruined

C.on which to ruin natureD.of nature to be ruined

4.(2012·哈尔滨模拟)Nearly all educators believe that a challenging situation can often ________the best qualities of a person.A.bring upB.bring about

C.bring forwardD.bring out

5.(2012·潍坊模拟)—I'll join the music club ________Mary is in the club,too.—You mean if Mary joins the club you'll do,too.A.in caseB.so that

C.now thatD.on condition that

6.There are cases ________ the word “school” is used as a verb.A.thatB.when

C.whereD.which

7.The chairman was forced to ________ because of being charged with abuse of power.A.retireB.resign

C.reserveD.respond

8.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food here, compared to ________ in your hometown?

A.thatB.those

C.anyD.some

9.We often ________ the importance of honesty when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A.speakB.talk

C.stressD.tell

10.Taking more exercise can ________ your health.A.contribute toB.appeal to

C.apply toD.occur to

11.Although Steward,a retired high official,is well-known to most people in the town,he has become less ________than before.A.accessibleB.beneficial

C.influentialD.essential

12.I got to love Hangzhou ________I went there in 2011 and tha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________Longjing Tea.A.the first time;had tasted

B.for the first time;had tasted

C.the first time;have tasted

D.for the first time;tasted

13.(2012·德州模拟)Taobao is Asia's largest retail(零售)network platform,________people can buy and sell many kinds of things.A.whereB.when

C.thatD.whose

14.(2012·青岛模拟)The ________why he is absent today is ________he has got a bad headache.A.reason;thatB.reason;because

C.cause;thatD.cause;because

15.(2013·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诊断测试)Jack left ________ message for me, saying he was in ________ trouble.A.a;theB.a;不填

C.不填;不填D.the;a

Ⅳ.阅读理解

A

(2011·陕西,B)Most people know that Marie Curie was the first woman to win the Nobel Prize, and the first person to win it twice.However, few people know that she was also the mother of a Nobel Prize winner.Born in September, 1897, Irene Curie was the first of the Curies' two daughters.Along with nine other children whose parents were also famous scholars, Irene studied in their own school, and her mother was one of the teachers.She finished her high school education at the College of Sévigné in Paris.Irene entered the University of Paris in 1914 to prepare for a degree in mathematics and physics.When World War I began, Irene went to help her mother, who was using X-ray facilities(设备)to help save the lives of wounded soldiers.Irene continued the work by developing X-ray facilities in military hospitals in France and Belgium.Her services were recognised in the form of a Military' Medal by the French government.In 1918, Irene became her mother's assistant at the Curie Institute.In December 1924, Frederic Joliot joined the Institute, and Irene taught him the techniques required for his work.They soon fell in love and were married in 1926.Their daughter Helene was born in 1927 and their son Pierre five years later.Like her mother, Irene combined family and career.Like her mother, Irene was awarded a Nobel Prize, along with her husband, in 1935.Unfortunately, also like her mother, she developed leukemia because of her work with radioactivity(辐射能).Irene Joliot-Curie died from leukemia on March 17, 1956.5.Why was Irene Curie awarded a Military Medal?

A.Because she received a degree in mathematics.B.Because she contributed to saving the wounded.C.Because she won the Nobel Prize with Frederic.D.Because she worked as a helper to her mother.答案:B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三段最后三句可知,居里夫人的女儿艾琳·居里之所以获得军人奖章是因为她在抢救伤员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

6.Where did Irene Curie meet her husband Frederio Joliot?

A.At the Curie Institute.B.At the University of Paris.C.At a military hospital.D.At the College of Sévigné.答案:A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四段前两句可知,艾琳·居里是在居里研究所遇到后来成为她丈夫的弗雷德里克·约里奥。

7.When was the second child of Irene Curie and Frederic Joliot born?

A.In 1932.B.In 1927.C.In 1897.D.In1926.答案:A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四段最后一句可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于1927年,第二个孩子是五年后出生的,也就是1932年。

8.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was Irene Cuire different from her mother?

A.Irene worked with radioactivity.B.Irene combined family and career.C.Irene won the Nobel Prize once.D.Irene died from leukemia.答案:C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一段中的“...and the first person to win it twice”可知,居里夫人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再根据最后一段可知,艾琳在1935年和她的丈夫一起荣获诺贝尔奖。故C说明了她和她母亲的不同之处。

第四篇: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提纲

地理必修Ⅲ复习提纲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1.3 区域发展差异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③ 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 区域经济联系

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⑤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调入和调出区及沿线地区都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3、产业转移

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和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1、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3、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4、治理措施:①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④合理用水⑤控制人口增长。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功能: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3、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3、治理经验:①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经济效益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交通运输发达;先进的科技与发达工业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合理布局,规模生产,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美国主要农业带:

3、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过度垦殖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能源消耗大;化肥、农药污染严重。

措施: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推广休耕、免耕、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2.5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1、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

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因素: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对外开放政策④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⑤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4、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问题: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

3.1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由5个部分组成:硬件、GIS软件、地理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工作流程:地理数据输入、存储(数字化过程)→地理数据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地理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不同的图层储存不同的地图要素。)

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略)

3.2 遥感(RS):一种探测技术,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根据

运载工具的不同,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工作流程: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波谱特征)→传感器收集→传输与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应用成果。现代遥感优点: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用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军事侦察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

3.3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的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系统(接收设备)。GPS信号接收机主要有三种: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应用领域:军事、交通、邮电、地矿、建筑、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管理、旅游探险等等。

3.3 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是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热点问题:

1、工程建设: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杭州湾大桥

2、宇宙:冥王星不再列为太阳系大行星,降等为太阳系矮行星

3、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4、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厄尔尼诺

5、环境问题: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北方的荒漠化与沙尘暴、太湖蓝藻暴发

6、重点区域: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

7、GPS、北斗导航系统

8、珠穆朗玛峰测高

9、国家或地区:美国、德国、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

浙江省情: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位于东经118°01'—123°08',北纬27°01'—31°

10',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人口4679万,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5%。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海之滨,北与上海、江苏相连,西 与安微、江西接壤,南邻福建,东临东海。山多岛多,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境内地形起伏较大,浙江西南、西北部地区群山峻岭,中部、东南地区以丘陵和盆地为主,东北地区地势较低,以平原为主。丘陵山地广布,因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梅雨),7、8月常出现伏旱天气。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是我国受台风、暴雨、干旱、寒潮、大风、冰雹、冻害、龙卷风等灾害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土壤为红壤,耕作土壤为水稻土。农牧林渔业发达,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油菜、棉花、棉花、茶叶、蚕丝、柑橘、毛竹等。浙江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浙江矿产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

现代化交通网络发达,以省会杭州为枢纽,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南昌)、萧甬(杭州萧山—宁波)、金温(金华—温州)等铁路构成了浙江铁路运输网络。重要港口有宁波北仑港。

产业结构多年来以轻型工业为主,目前重化工产业开始成为浙江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浙江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众多。全省的区域性块状经济颇具特色,浙江海宁的皮革,桐乡的羊毛衫,嵊县的领带,永康的小五金都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浙江专业市场繁荣,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是全国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

旅游资源丰富,有雁荡山、普陀山、天目山等名山,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等名湖,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湖——千岛湖水库。京杭大运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低山丘陵多有岩溶奇景,金华三洞、庐瑶琳仙境令人叹为观止。全省旅游重点则为杭州,素以“人间天堂”驰誉世界,文物古迹遍布城内外,因此成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和五大旅游热点之一。

第五篇: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试题

6.图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逆辐射

B.地面反射

C.大气削弱作用

D.地面削弱作用

7.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8.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9.下列四幅风带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

B

C

D

10.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11.下图中表示南半球气旋示意图是()

A

B

C

D 12.当今,导致大气成分比例发生不合理变化的人为因素有()①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②大量生产制冷设备

③大量植树造林

A.①②

④大量开荒种地 C.②④

D.③④

B.②③

13.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近地面风向

14.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5.下图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气流

二、综合题

16.读下面的资料和图,完成以下活动。

资料一

图“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B.乙地位于30°N附近D.②是盛行西南风

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资料二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2003年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将要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

17.读“我国12月某日11时天气形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甲地为 压,中心为 气流,其天气状况为。(2)从图中看冷空气正向 方向移动,我国华北地区经历了一次 锋天气过程。

(3)此时北京的天气情况是,过境后北京的天气情况是。

(4)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应用的知识点。热处气流上升,冷处气流下沉。白天山顶接受光热多,气流上升,谷底气流去补偿。

2.C 解析:北方夏季的暴雨、清明时节雨纷纷、冬季寒潮是锋的活动,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形式。

3.A 解析:气流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在南半球向左偏转。4.D 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地表白天获取热量减少,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地面损失热量减少,从而使气温日较差减小。

5.B 解析:高空气流平行于等压线,在北半球向右偏,所以吹西风,飞机逆风飞行。6.C 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7.D 解析:人造烟雾可使二氧化碳增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8.D 解析:近地面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冷,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高空为低压。

9.A

解析:西风位于中纬地区(即30°~60°纬度范围)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气流向右偏。

10.A 解析:②是副热带高压带。

11.A 解析:南半球气旋特征是气流由四周向中部辐聚,呈顺时针。12.A 解析: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大量生产制冷设备释放氯氟烃等。13.B 解析:图中d为水平气压梯度力;a与气流垂直,是地转偏向力;h为摩擦力;c为近地面风向。

14.C 解析:海洋热容量大,阴天日较差小,二者结合,所以温差最小。15.A 解析:甲处是副热带高压。

二、综合题 16.(1)上升

(2)1998(3)

(4)全球变暖(或全球平均气温上升)(5)至少说出二点,言之有理。

①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A控制人口增长;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C提高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利用率;D开发清洁能源)。

②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量(A植树造林B固碳技术)。③建设海岸防护堤坝。17.(1)高 下沉 晴朗(2)东南(或东)冷

(3)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升压、雨雪;气温降低、天气晴朗。

(4)有利,大风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使大气质量变好;降温可以有效杀灭病菌。

或不利,大风降温造成出行不便;大风降温造成冻害。

下载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PDF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PDF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 人类的生产劳动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高中地理必修三之传统工业

    传统工业的定义 以煤炭、钢铁为基础,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为主要工业部门,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 一、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比较 主要特点面临的问题 初期阶段 成长阶......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设计者:华龙飞 课程标准内容: 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了解综合治理及保护的措施。 教学目标:......

    高中地理必修三3.1山西煤矿

    一、通过材料简要说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8分) 材料一:山西省以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是我国煤炭第一大省,素有“煤海”之称;分布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建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课标中对必修3有三个大的要求: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

    高中地理会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总结

    1. 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 ) A.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B.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仅次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 高于河外星系的天体系统 ( ) C. 2. 当地球运行到九月二......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仰,风俗习惯,战争,自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人......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教版) 一、区域的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