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
诗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从古诗词歌赋中汲取养料,让学生通过吟诵提升文化素质。开展古诗吟诵的校本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更重要的是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了学生幼稚的心田,让他们成长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引领他们漫步经典诗歌的长廊,发现美,欣赏美。倡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尽情吟诵中,追求真知的乐趣,提高学习的质量,激发文学的兴趣。
开展古诗吟诵的校本课程是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有效措施。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初步掌握一些诗律等简单结构以及古体诗的对仗、压韵等。
3、掌握几种古诗吟诵的方法
4、营造吟诵诗文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5、会赏析、吟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古诗词。
6、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古诗的感受,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培养学习古诗的乐趣和愿望。
具体措施:
1、“读故事学古诗”。因为故事中的一些句子是与诗句一一对应的,这些句子又恰好是诗句的最好的解释。让学生在轻松的过程中理解古诗,达到熟读成诵。
2、“重吟诵增积累”。老师让学生反复地读,读出节奏和重音。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
3、“做比较深感悟”。通过比较吟诵,让学生从中产生移情体验,进行知识牵引,拓展视野,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
4、后期力求让学生“在吟诵中学会唱”。老师利用“半吟半唱”伴随手语的方法来进行尝试教学,帮助学生领略诗境的美,陶冶情操。
5、在黑板一角上,开辟“古诗角”,由值日生上课之前带领同学吟诵,要求学生每周背一首,并且抄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让古诗词的吟诵声充满校园。
6、通过丰富多采的诵读形式,引领学生从读诗、背诗、赏诗中培养读书兴趣。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结合这学期的工作重点,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落实教师的“准备、教学、审批、辅助、考核”。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工作创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我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二、主要任务
1.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了解新的教育教学资源,查阅相关教学活动资料,观看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记录和教学理论讲座视频,学习《有效教师》、《有效培训》和我教的英语课程标准,撰写具有一定质量的自学笔记,整个学期8次。期末交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案例或教学反思。
2.端正态度,提高认识,了解新课程理念,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工作的需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促进相互提高。这学期按照学校的要求参加了18场以上的讲座。内容真实,有一定的质量评价。本学期积极参加双周刊计算机远程培训,并做好记录和自学笔记,按时完成。
3、认真理解和掌握“准备、教学、审批、辅助、考试”的基本要求。
4.认真制定学校“三五”期间“基础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细则,做好“基础型”教师的初评工作。
三,英语教学
这学期我在教四年级的'英语。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始终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重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学期的英语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目标和任务
1.能够按照第四次会议和第三次会议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够根据第四次会议的要求掌握所学的句型。
3.能够运用日常交际语言,善用四向句型,沟通简单,说话大胆,发音正确。
4.借助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能够理解清晰的文字和录音。
5.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6.养成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习惯。
7、能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任务。
8.会唱学过的英文歌和民谣。
(二)教材的关键难点
1.能够按照第四次会议和第三次会议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够根据第四次会议的要求掌握所学的句型。
3.能够运用日常交际语言,善用四向句型,沟通简单,说话大胆,发音正确。
4.借助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能够理解清晰的文字和录音。
(3)主要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使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进行了大量的语言训练和练习。
3.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4.设计全面高效的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书写工整规范正确。
5.根据“准备、教学、审批、辅助、考试”的基本要求,每节课结束后都要对学生进行测试,以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毕业班英语教学要全面开展,新课结束后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第四,加强学习,提高质量
利用专业学习和业余时间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反思和借鉴名师,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第五,教学进度
2月13日-3月1日第6单元
3月2日-3月15日第7单元
3月16日至3月30日
4月1日-4月20日第9单元
4月21日-5月4日10
5月5日-最终评估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依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和任务性的教学途径,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及新课标的理念,这学期我们将开展英语校本课程来提高英语课堂效益,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加强英语的实用性,让英语走进学生们的实际生活。
二、活动目的:
通过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语感。通过听说读写唱演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提高英语综合素质。加强学习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外语课堂效益,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加强英语的实用性,拓展使用英语的时间和空间。
三、我校英语校本课程的内容:
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认知发展水平和情感需要,确定校本课程的内容为四项:歌曲,歌谣,字母发音规则,课本剧。教师通过查找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确定了各项的具体内容。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一)歌曲与歌谣教学
1、在每节课中渗透。在每节课的课前欣赏或演唱,以营造英语学习氛围,用反复欣赏、略讲主要词意、逐步跟唱的自然习得形式进行。
2、灵活运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用于学习新内容前营造气氛,在学习新内容后,学生感到疲倦时,用它来调节、放松学生的情绪。下课前用它来巩固,让学生课后还有余音在耳的感觉。
3、唱演结合,培养学生艺术气质。鼓励学生试着用旧谱编新歌唱,试着自己编歌谣吟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二)字母发音规则
通过口诀等形式使学生熟练掌握每一个字母的基本发音规则,进而进行拼读、拼写单词的训练,最终帮助学生解决单词难背诵的问题。
五、教学模式及方法:
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努力提供选择空间、交流机会。多采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教师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服务角色,交流共享。将“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可爱,课堂上他们大多是爱提问的孩子,孩子们对于老师介绍的温州家乡风情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特别生活在温州乡镇的农村孩子对温州的方言有浓厚的兴趣,校本课程所涉及到的温州话——是地区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温州话——我们故乡的吴语,凝结着瓯越人民生活感情和人文理想,也显示了温州人的个性与精神。校本课程有意识拓宽了孩子视野,增长了孩子的知识。我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具有“我爱温州、温州是我家”的新温州人。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影响了温州话的生存。因为大力推广普通话,学校规定课堂上师生不能讲温州话,统一讲普通话,这样学生讲温州话的机会很少。虽然中小学都设置了地方课程,但乡土教材也是以现代白话文编写、以普通话教学的,所以学生基本没机会学讲温州话。另外,外地来温打工的越来越多,温州”土著”外迁也越来越多。这使得班级里的俚语参差不齐,于是大家便渐渐形成只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面对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和地方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我以极大的热情,尝试着将温州童谣引进地方课程课堂,用以弥补教材的生硬和不足,拉近课堂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地方课程教学更加风趣、更加生动,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根据我校学校、教师、学生、等实际情况,自主教学,教学内容以“学说温州话”和“温州童谣”为主题,引导低年级的学生了解温州,我爱温州,了解温州话也是一份伟大的文化遗产,有普通话不能替代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教学内容:共有三章,第一章人物称谓,人物称谓包括亲属称谓和职业称谓,根据教学需要穿插情景对话与童谣。第二章数字教学内容,穿插情景对话与童谣,重点学习童谣《温州是个好地方》。第三章时间和情景对话与童谣。尽可能让孩子多学些温州童谣。体会温州方言的优美以及文化意义,激发学生学说方言的兴趣以及爱温州方言、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本主题是“我爱温州、温州市我家”。校本特色课程的一大主题。在开展“温州小吃”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孩子们对温州的文化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我们的家乡——温州,也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和感情。然而,现在的温州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普通话,有已渐渐淡忘温州的方言该怎么说,有的`甚至不会说温州话。为了让孩子们从小不忘自己是温州人,或从小在温州长大。温州是生他养他的故乡,本学期我们以“温州童谣”为切入点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在生活中,孩子们常随着似懂非懂似准非准地娓娓朗诵,但对其所描绘的内容和蕴含的意境又常常难以理解。一为培养孩子对民间童谣的兴趣,有利于优秀的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二为孩子提供轻松学习温州话的良好氛围,使温州方言得以传承。
1、使孩子了解温州的地形地貌,了解温州的历史,培养孩子爱温州的情感。
2、了解温州话的特点上。学说温州话的亲属称谓的含义。学会发音。
3、了解温州话的特点上,学说温州话之一的数字,并通过温州童谣及温州话民歌《叮叮当》和歌曲,体会温州的民俗风情。
4、在了解温州话的基础上,通过看看,听听、说说、讲讲,唱唱温州童谣,掌握6一8首童谣
5、能用说说、唱唱、讲讲,演演、等方式创造性地表现温州童谣。是孩子们初步感受温州文化的丰富和多彩。
6、在颂唱童谣,做游戏过程中提升对温州方言的审美力,培养热爱温州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使孩子掌握基本的温州方言。
2、初步体会温州童谣意境,理解民谣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课件、视频、录音机等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2、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温州话的困难。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4、玩玩、做做、学学,切实提高学生劳动能力。把科普教育与游戏、比赛、表演等方法相结合,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六、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所需课时数1始业教学
2亲属称谓(一)1课时
3童谣《吃馄饨》
4亲属称谓(二)
5童谣《梅梅你真早》
6职业称谓(一)
8职业称谓(二)
9童谣《温州是个好地方》
10数字(一)11五一放假
12童谣《叮叮当》
13数字(二)
14时间(一)
15时间《十二月令》(二)
16时间(三)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校资源功能,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开创学校特色品牌,提高办学水平。
二、课程目标:
1.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引领全体学生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从而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2.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精神。针对我校实际,确立“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动手、善于合作”的校本课程目标。
3.以学校为基地,与外部力量合作,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
三、课程内容:
主要有分学校篇、家乡篇、育人篇、安全篇、安全篇和环保篇。三年级主要学习学校篇和家乡篇。
四、主要措施
1.新教学理念做引领,指导具体活动实践
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树立十种新型的教育观,即新型的教师观;新型的教学观;新型的学生观;新型的质量观;新型的课程观;新型的人才观;新型的教学方法观;新型的过程教学观;新型的教学手段观;新型的终身学习观。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建立合理的激励评价管理机制,确保校本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要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会教能编的教师,学校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同时,要研究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并与学校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采用恰当的行政手段,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
五、具体课程安排:略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6
《课程标准(__年版)》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回归与尊重,不仅需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而且应注重学生自主发展。
我们知道,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有意义的学习应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新知。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情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合理,灵活。下面谈谈我对学习《课标》后的几点体会。
一是教学内容,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才能有益于学生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数学。注意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这样的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确就在身边,现实生活的确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
二是强调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学生有权选择他们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能力;
三是内容强调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异。然后因材施教。
学习《课标》,我学到了很多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的许多理论知识。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做的四件事是: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更多地在激发学习兴趣上下功夫,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原动力,是学生对数学有厌学到乐学,最终达到会学。
二、引发数学思考。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会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也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发展。
三、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和日常课堂教学行为紧密相关的,认真听讲、善思好问、预习复习、认真作业、质疑反思、合作交流等等,这些学习习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刻意诱导,潜移默化,点滴积累通过较长时间的磨练,最后方能习以为常,形成习惯。
四、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件事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方法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蕴涵。这里的恰当是指学习方法要反映数学学习的特征,对学生而言,不仅是适宜的而且是有效的。
学习数学的的重要方式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实验、推测、计算),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教师讲授给学生自主以启发、动力、灵感、方向,学生自主给教师讲授以反愧分享、调控、反思。对学生创新认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小学数学新课标的理论知识,以后我会用这些理论知识去指导我的数学教学。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在巩固校本课程已有成效的基础上,要把校本课程做得更加扎实并进一步推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努力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为了使我校的校本课程继续为学校凸现特色做贡献,还要更加丰富我校的校本课程内容应是我校发展的又一阶段,我们还要进一步挖掘“课程资源”向多学科辐射,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发挥教师的特长,开发更多的活动内容。在实施中,要努力为学生搭建自主选择的平台,服务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育教学中还要努力争取家长的参与,尤其是民族采风的一些内容,应该让更多的家长参与进来,努力使家长更多地了解我们的课程,了解我们的学校。
校本课是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综合性和实践性是校本课的主要特征,本校的校本课程内容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类的研究性学习性质的校本课程,在这一学期,我们要让学生更多的走出学校、走出课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必须重视与各课程间、各个部门间的相互贯通、相互配合。加强校本课程间、校本课程与其它各科课程间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加强课程的整体效应,还要注意学校各部门间人力、物力资源整合,相互配合。另外,我们的教学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本学期不管是对老师的评价还是对学生的评价还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二、主要工作:
1、民族体育项目真正做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体育课堂。在全镇普及的.基础上加强训练,各完小都建立起一支能参加比赛的队伍,在春运会上,把绫球和推铁环作为比赛项目。
2、民族音乐与舞蹈项目要开展以年级为单位的展示与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表现欲望。请学校的其他教师及学生家长参与展示活动,了解民族音乐舞蹈进入课堂的成果,以便得到他们更大的支持。学期内,在校内普及的基础上,建立合唱、口风琴、舞蹈等课外小组。
3、民族采风项目在本学期中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完成主题活动,借助校本课、品德课、综合实践课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线的一系列活动。主题活动中,教师要协助学生做好调查、采访、实践活动等,记录更多的采风资料。主题活动中努力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每个主题活动后要及时总结、及时鼓励、表扬,评选出最佳小组。
4、民族工艺项目每个主题活动中及时评价,活动后各班评出优秀作品在六一节展出。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学生在活动中的感想与收获及时收集,评出的优秀作品交少先队广播站广播。
三、工作安排:
二月:
1、布置本学期校本课教学任务及课程安排。
2、组织校本课教师的培训与研讨活动。
三月:
1、建立课外小组。
2、组织校本展示课活动。
四月:
1、组织第一届风筝比赛。
2、清明节祭奠民族英雄扫墓的实践活动。
3、民族体育项目绫球单项赛。
五月:
1、组织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2、组织学生校本日记评选活动。
3、筹备民族团结教育校本展示活动。
六月:
1、利用庆“六一”活动,进行校本展示。
2、总结反思本学期工作。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2、以推动我校“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为目标,加强本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个性,加强校本课程研究,创立合作、探究的校本教研氛围。
二、教学目标:
1、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自我的家乡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并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从小立志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完美。
2、提高综合本事,发挥学生潜能。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识范围一般,知识面比较狭窄,在这方面加强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以便使学生能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上学期学生对名胜学习,学生们了解了家乡名胜由来、搜集歌颂家乡名胜的诗歌、并将自我游览的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受到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的情感熏陶,提高了语文素养。
四、具体措施:
1、注意积累相关校本课程资料,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积累经验。
2、充分收集、挖掘本地的各种资源,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实验。
3、综合与开发有机结合。
五、对教师的要求: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中认真思索,积极钻研培养学生本事的方法,不断反思,构成经验。
六、个人业务学习安排:
1、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并积极参与研讨。
2、积极参与相关的`教研活动,努力学习电脑新技术,在实践中提高课件制作水平,促进校本课程的教学。
3、研究教材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他山之石,能够攻玉,努力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使自我的教育教学经验得以迅速提高。
4、利用休息时间,多多阅读教育教学期刊,搜集、筛选并积累有益相关信息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七、实践活动:
1、办一期介绍家乡的手抄报。
选择自我最喜欢的一处家乡景色,画下来或拍成照片,并在下方配上一首小诗。要求图文并茂。
2、搜集革命先烈的故事,开一次读书演讲会。
八、时间安排:
校本课程《可爱的家乡》与《国学启蒙》隔周上一课。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9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摸索出积累、背诵古诗词及诵读古诗文的方法。利用古诗文诵读课,营造古诗文诵读的'氛围。
2、开展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古诗文学习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诵读提供资源和帮助。
第一周 教学《寒食》自学《送春》
第二周 教学《秋夕》 自学《客中初夏》
第三周 教学《首夏中行吟》自学《暮江吟》
第四周 教学《凉州词》自学《前出塞》
第五周 教学《夏日绝句》自学《题临安邸》
第六周 教学《过故人庄》自学《农家》
第七周 教学《回乡偶书》自学《登科后》
第八周 教学《浣溪沙》 复习《寒食》
第九周 教学《卜算子 咏梅》
第十周 教学《青玉案 元夕》
第十一周 教学《富贵不能yin》
第十二周 教学《九思》
第十三周 教学《五日三省吾身》
第十四周 教学《叶公好龙》
第十五周 教学《名言名句精选》
第十六周 教学《名言警句》
第十七周 古诗词诵读竞赛
第十八周 手抄报评比学期总结评比、表扬 教学评价 组织开展古诗文手抄报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检查和了解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情况。 为您服务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0
一、学情分析及教学主线安排
近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所以,我们选用《弟子规》为媒介,在向学生教授美术知识的同时对孩子进行思想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美术课堂主要以弟子规为媒介,继续进行漫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淡化画种,以造型要术为基础,鼓励和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造型要术及其规律,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运用造型要素与不同的媒介、用不同的方法来重新组合或进行创造的综合能力;学习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来欣赏、表现、应用为一体,注重美术学科与德育的相互渗透。
三、教学技法与时间安排:
1、2周加强油画棒的画法,学会渐变色和对比色的画法。
2、4周加强线条的练习。
5、6周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7、8周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
9、10周对四格漫画进行系统的学习
11、12周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制作。
13、14周用撕或剪等方法制作动物、画框、帽子等。
15、16周撕纸贴画的学习。
17、18周学习剪纸。
19、20周水粉画动物
四、工具准备:
1、油画棒
2、黏土
3、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生宣纸、毛毡
4、剪刀、彩纸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1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学情和学校的软硬环境等情况,《快乐科普》校本课程共设置五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科技创新思维与观念通识讲座,主要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观念进行开拓,启蒙学生的发明观;(1课时)
第二部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及发明技巧的学习,主要掌握各种创新思维方法,学会使用最有效的发明技巧进行自己的发明创造;(3课时)
第三部分是进行创新结构模型的科技制作。锻炼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体验到从创意产生到设计再到实践最后制作成功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素质的重要环节;(5课时)
第四部分是进行科普故事和科普剧本的写作与创作学习。掌握科普故事中科学知识的表达,故事的.新颖性和科学性的体现,剧本编写等。(5课时)
第五部分是进行科普剧的排练与表演。语言表达训练、形体表演能力训练、科普剧舞台表演要领训练,完整剧本排练与展演等。(6课时)
结合课程开展的实践活动
1.学生作品的展示活动:每学期一次全校展示,展示的方式一种是写成创意贴在展示板展示,一种是制作成作品模型等展示,还有发明经验介绍活动。
2.科普剧公开展演活动,可以在六一儿童节、科技艺术节进行。
3.参加创新类的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原创微型科普剧本创作大赛暨青少年科学表演大赛等。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2
一、教材简析:
我校的校本课程是以适合学生阅读为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发本地区资源,以此作为校本课程教材。以《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为主题,校长为课题组长,由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组成。
七年级以《书香幽径》为主题,八年级以《梦寻书香》为主题。九年级以《书香满园》为主题。包括经典古诗文、美文选读、名著选读。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以及随着学校图书室藏书的丰富,发现本书中的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合七八年级学生的学习了,如古诗词,学生都已经学习过了,就不必要再教学了。因而,本学期另外推荐学习诗词和一些新进的书,对校本教材进行整合教学。
二、学期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引领,引导学生多进图书室、多读课外书,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2、让学生学会自主与探究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提高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4、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改造、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5、通过综合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收集信息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地处农村,学生来源素质较差,家长一般为普通农民的子女,几个是外来民工子女。虽然家长主观上也有要求子女有出息的`愿望,但缺少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学生大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习惯,更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另外,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学生很少有课外书,个别有藏书的也只有少量。
四、教学措施:
1、利用校本课程时间,有组织的上好校本教材。
2、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坚持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用笔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
3、充分利用图书室资源,每月推荐阅读1—2本书,组织班级读书交流会,推进学生阅读教育。
4、结合学校“综合研究性学习”的校本教研主题,指导学生进行综合研究性学习,挖掘、展示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3
一、总体安排
1、准备活动、乒乓球操
2、触球训练80%[其中单球学生对练40%,队内各种形式比赛训练40%]
3、发球训10%
4、身体素质体能训练10%
二、训练计划
单球训练计划:
1三点走动攻50板3组交换
2拨侧摆速30板3组交换
3正手攻---正手位中台两点走动拉15板3组交换
4反手拨---侧身位中台两点走动拉15板3组交换
5正手位中台对拉10板3组
6发下旋反手短球,正手位抢攻命中30颗交换
7侧旋发球30分比赛【突出侧旋球质量,提高发、接球能力】
多球训练计划:【A组】
1反手搓—正手拉下旋1盆
2正手位中台两点拉上旋1盆
3全台不定点上旋1盆
4正、反手搓球摆短1盆
多球训练计划【削球】
1正、反手削1盆
2正手搓—反手削1盆
3反手搓—正手削1盆
4全台不定点削球1盆
老师陪打单球训练计划:
1发下旋---反手搓2板—正手位拉下旋形成不定点相持
2发下旋---侧身位抢攻形成不定点相持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4
教学内容
学习校本教材51—101页古诗。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把诗文诵读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诵读兴趣和综合素养。
周次
内容安排
第一周
教学《九九歌》。自学《采莲曲》。
第二周
教学《绝句》(一)。自学《绝句》(二)。
第三周
教学《忆江南》。自学《鸟鸣涧》。
第四周
教学《出郊》。自学《芦花》。
第五周
教学《咏华山》。自学《古朗月行》。
第六周
教学《寻隐者不遇》。自学《遗爱寺》。
第七周
教学《送员二使安西》。自学《鹿柴》。
第八周
五一放假
第九周
教学《长干行》。自学《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第十周
教学《古谣》。自学《蚕》
第十一周
教学《三字经》(一)。自学《三字经》(二)。
第十二周
教学《三字经》(三)。自学《三字经》(四)。
第十三周
教学《三峡谣》。自学《听弹琴》。
第十四周
教学《赋得古原草送别》。自学《赋新月》
第十五周
教学《明日歌》。自学《相思》。
第十六周
教学《送兄》。自学《山中送别》。
第十七周
诵诗文擂台赛
第十八周
总结、评比。
教学评价
通过组织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写、画古诗文等评价方式检查和了解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情况。
3、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的教学计划
时间稍纵即逝,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教学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的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不断完善写字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实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技能以及“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大部分学生经过几年的写字学习,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学生的书写工整率还算可以,但入体率不高。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不正确,个别学生的书写比较草,书法基础较差,有待加强。
三、工作重点
1.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特别是各种不同的偏旁或同一偏旁在字形不同位置所占的空间大小及笔画的变化。
2.写字时做到字迹工整、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4.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和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
5.激发学生和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对汉字书法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坐姿。
2、能正确掌握汉字的书写笔顺及间架结构。
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汉字的优美。
4、能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五、具体措施
1.在教学中,适当向学生讲述一些有关汉字起源与发展的知识,介绍一些古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引导学生欣赏书法作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采用书法比赛、作品展览等方式鼓励学生好好写字,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写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起他们的写字兴趣。
2.认真上好每周一节的写字指导课,优化写字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做到训练有度,在教学内容上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使学生体验到书写的乐趣,树立信心。
3.重视写字课教学,先讲后练,提示注意点,再让学生去练习,使学生的练习能够有章可循,从而提高写字水平。
4.要做到课堂指导和课后练习相结合;处理好写字与识字的关系;处理好写字教学与课外书法活动的关系。
5.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法兴趣和特长,带动全班同学参与到写字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写字水平。
六、教学进度
随课堂进行练习,一课一练。
4、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的教学计划
一、课程名称:简笔画
二、授课对象:三年级
三、授课时间:星期五
四、授课教师:张娜、李杨梅
五、授课时间安排:
常规课堂教学—节校本课(每周一节)
六、课程开发的背景:
1、课程特点
简笔画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物象最典型、最突出的特点,以简洁的线条进行表现的绘画形式。小学生学习主要是靠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而简笔画使用尽可能少的笔划线条,塑造简洁、生动、易懂的形象,把它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是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倍受儿童欢迎的教学手段。因此,合理运用简笔画,在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学生从绘画的素质上看千差万别,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因,有因地域不同而不同,造成他们对美术课兴趣的不同,所以,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别。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差距也很大,如年岁、个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点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导、调动其潜意识及思维的积极性,努力使横向、纵向所造成的差距缩短,提高每个学生对简笔画课程的兴趣。
七、课程目标
1、让学生欣赏老师提供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学习优秀绘画技巧及绘画形式。
2、通过各种形式的简笔画,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表现能力、掌握多种形式的简笔画技巧。
八、教学措施
1、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加强简笔画与其他学科的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5、教学手段生动有趣,运用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改革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重视对学生绘画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作业。
7、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简笔画教学。
8、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和核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9、利用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的教学计划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一种在纸上剪出来的画,人们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门楣、窗面、灯笼等上面,以表达喜乐的感情及生活感受,因此,我们又称剪纸为“剪书”或“窗花”。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所以根据本学期学生年龄特点,我在选材方面作了调整选择了剪纸。
一、指导思想:
提高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我校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积极培养学生的剪纸兴趣,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努力开拓我校校本课程的广阔空间与美好前景。
二、内容及目标:
1、认知:了解剪纸的发展、工具、步骤及表现手法、技法、种类
2、操作:能熟练使用剪刀,明确对称图形的特点和不同的折纸方式,会用折-画-剪的方法剪双喜、树木叶子花鸟鱼昆虫动物图案、日常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及简单的人物、服装、建筑、灯笼、水果、蔬菜、食品等。
3、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中渗透剪纸的相关知识。
剪纸是手工制作中的一种,,本学期主要训练学生用剪刀、刀刻的能力。我根据不同学年设定了不同内容与要求。学期初剪刻简单的植物、剪刻简单的花鸟、剪刻人物,本学期分别上缴两份作品。
为了让家长看到,了解到孩子在校本课程中有哪些收获,在学生每做完一份作品时,我会将其缩封好后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看看学生的作品,更进一步了解我校校本课程。
三、在为学生评价时,我从一下几点进行:
1、学习态度,上课的参与状况。
2、学习效果,作品的上缴情况。因为本科涉及到剪刀与刻刀的使用,所以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学生的安全,强调安全第一。
6、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走进古诗文(中年级版)第二十到第四十首。
教学目标
一、过古诗文的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
二、通过古诗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民族经典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协助学生积累一定的古文常识,为进一步学习古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周次
内容安排
第一周
《长歌行》 《山居秋暝》
第二周
《田园乐》 《望庐山瀑布》
第三周
《赠花卿》 《江南逢李龟年》
第四周
《别董大》 《滁州西涧》
第五周
《望洞庭》 《浪淘沙》
第六周
《钱塘湖春行》 《山行》
第七周
《江南春》 《芙蓉楼送辛渐》
第八周
《江上》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九周
五一放假
第十周
《竹石》 《饮湖上初晴后雨》五一放假
第十一周
《三衢道中》 《江春晚眺》
第十二周
《村晚》 《绝句》
第十三周
《梅花》 《大林寺桃花》
第十四周
《夜雪》 《早梅》
第十五周
《枫桥夜泊》 《题菊花》
第十六周
《马诗》 《咏柳》
第十七周
机动
第十八周
考查
教学评价
一、口头背诵。
二、书面检测。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5
校本课程就是根据自己的学校的特色进行练习,在这个基础上有所提高,并得到展示。那么我校的特色是篮球,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改进动作技术。教师组织学生做些相关篮球球性的动作,进入练习情境当中,引发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同时起到活动热身的目的。每个学生人手一球进行自由练习,根据学生自己平时看到或创造发明的玩法进行练习。给学生提供思考、合作的机会,提高学生自练、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在同伴面前大胆的展示,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可以把学生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教学当中来,不断改进校本课程的进度和传授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身体素质。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出经验,只有在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很好的练习,掌握简单技能和方法。作为教师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低年级着重以原地运球为基础,也可以不同形式的游戏进行运球,提高学生兴趣和能力,能较好的掌握运球节奏、动作的熟练性;中高年级可以根据不同的水平,进行不同的动作技能,因材施教,有不同层次的水平,在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目标,让学生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练习,提高不同水平的学生。同时也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懂得团结协作的精神。
高年级基本上掌握运球、传球的技能,进行一些稍微复杂的运动技术,小测试、评比等形式锻炼学生意志和体能练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苦和累的精神。
每周上两节校本课程,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提出不同要求和方法,进行分别的.练习,同时也展示给大家看一看,有没有进步,并谈一谈你的体会,和同伴交流经验。在不同组内进行比赛,同过比赛,可以看到自己动作还需要哪个地方改进,再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再比一比,有没有提高。在提高这个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快乐。由不懂到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通过练习,在不同的层次上有所不同的进步,也体验到不同的感受,也掌握到动作的方法和规律。虽然有所提高了,还需要加强努力学习,那么教师在今后教学的方法上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感到有乐趣而愿意参与,同时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活动。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及教学主线安排
近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所以,我们选用《弟子规》为媒介,在向学生教授美术知识的同时对孩子进行思想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美术课堂主要以弟子规为媒介,继续进行漫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淡化画种,以造型要术为基础,鼓励和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造型要术及其规律,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运用造型要素与不同的媒介、用不同的方法来重新组合或进行创造的综合能力;学习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来欣赏、表现、应用为一体,注重美术学科与德育的相互渗透。
三、教学技法与时间安排:
1、2周加强油画棒的画法,学会渐变色和对比色的画法。
2、4周加强线条的练习。
5、6周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7、8周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
9、10周对四格漫画进行系统的学习
11、12周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制作。
13、14周用撕或剪等方法制作动物、画框、帽子等。
15、16周撕纸贴画的学习。
17、18周学习剪纸。
19、20周水粉画动物
四、工具准备:
1、油画棒
2、黏土
3、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生宣纸、毛毡
4、剪刀、彩纸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探索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反思自身实践,外部经验,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发展,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我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实施目标:
1、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培养自信心、建立“自我概念”、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
2、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开发、设计、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特别是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争取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撰写有特色的案例。
3、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过分看重学科成绩的倾向,以学生全面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一种更适合学生需要的育人环境。
三、校本课程内容:
目前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有:经典诗词赏析读本《书香小筠》综合实践活动教程《我动手我快乐》心理健康教程《聆听花开的声音》《淡墨痕》。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整体建设发展的目标设立了以下各学段校本课程内容安排:一至二年级是《书香小筠》三至四年级是《我动手我快乐》五年级是《聆听花开的.声音》
今后我们将在这基础上陆续开发《文明礼仪》、《爱我梨乡》、《数学与生活》等系列校本课程。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力度,在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相关项目开发小组,设立组长,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积极组织运作,撰写方案,组织人员,落实编写任务,反馈信息,充分发挥作用。
2、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旧课程理念,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目的,明确如何开发校本课程,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3、加大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经费投入,设立专项拨款,立项拨款;鼓励教师结合家乡特点、学校特色自立、自报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对表现突出,有创新的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4、严格校本教材课程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正式课表,保证有课时,有教师,有文本,有计划;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有计划地灵活使用课时,对有些课作弹性化处理,使校本课程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并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资料,积累经验,不断充实完善、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
5、坚持校本课程研讨制度,把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年内举行至少四次校本课程研讨活动,并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资料,有总结,有课题。
6、积极营造校本课程开发氛围,校本课程的限定项目和自主项目有机结合,挖掘教师内在潜力,提倡教师独立或合作申报项目,学校领导部门及时给予技术与经费方面的支持。
7、学校的各部门、各条线积极地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有利条件,如图书馆、电脑房、科技室等,专任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学校应给予有力的支持。
五、校本课程实施的组织和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教学管理人员随机听课、测评,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2、任课教师边工作边培养有经验的老师、骨干带新教师;任课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
3、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撰写校本课程案例、论文。
4、明确课堂常规,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要做到“三不,两认真”:不迟到,不上没准备的课,不随意调课、代课;认真编写教案,认真搜集课程资源上好课。
5、校本课程小组及教导处将采取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方式定期把检查结果予以反馈。
6、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有记录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本学年将在校本课程的评价方面作一些尝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
3、对课程的评价召开校本课程评估会议,不断完善我校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3
暑假里,校领导针对我校学校实际,组织部分骨干教师编写了两套校本教材:《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国学经典阅读》。并将在本学期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本事和课程开发水平。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总体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从小积淀祖国语言文字,增强语文素养,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人格品质。
三、课程实施的提议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突出该课程的特性:
1、突出课程的生活性
要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资料的主要来源;要紧扣儿童行为习惯培养要求,以正确的行为习惯观念引导儿童开展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活动。
2、突出课程的全面性
要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程资料要让儿童感兴趣,并涉及到学习、生活、游戏各个方面,涵盖儿童的全部生活时空。要从学校扩展到家庭,从课堂扩展到社会,在学校、社会、家庭的配合和联结中交互构建,弹性延展。
3、突出课程的实践性
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行为习惯实践活动为课程呈现形态,重视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要经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实践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实践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而非单纯地讲教材;儿童更多地经过实践,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并在生活中主动加以体验、实践,养成良好的习惯。
4、突出课程的.活动性
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养性,在活动中修身,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仅仅贴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学校的“活动育人”特色。
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遵循习惯养成教育的原则
1、从最简单、最容易做到的开始
宁少勿多,宁易勿难;注重行为细节,循序渐进,反复训练。
3、先做后知,重在实践。
好习惯是养(天天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所以,能够不明白,但必须去做。
2、严格要求,坚持就是胜利
严格要求:养成贵在严格,没有严格就难养成,所以,身教为先,耐心细致;绝不姑息纵容,决不敷衍。坚持就是胜利:不断重复,养成好习惯的秘诀就是重复,好习惯不在难,能够从简单的开始,但要不断地重复。持之以恒,永不放弃。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好习惯在坚持中养成!
五、具体措施
(一)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我校将以讲座、自学、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切实抓好实验进程
我校校本课程,学生的参与面广、可开发空间大,课程研发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实验的管理与督导,不断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实施。教师必须按照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按照学校对各科的课时要求之规定,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
(三)切实搞好教师大赛及评价
本学期将组织全体校本课程教师的教学展示课活动,经过大赛的评比,使每位教师更充分的利用和挖掘校本课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提升教师的研究本事的同时,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和修正校本课程。
教师考核评价
(1)定期查阅教案,听课评价,作出意见反馈,给予指导。
(2)召开学生座谈会,开展学生评教师活动,并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改善教学。
(3)任课教师交流感受,互补互学,取长补短,及时反思、总结。
(四)切实组织好学生展示
依据不一样年级所学校本课程资料的不一样,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评比活动,检测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效果,激励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考核评价
(1)检测对良好行为习惯知识的掌握,以试卷答问形式进行。
(2)日常行为举止的观察检测,以此为重点,学校定期讲评,及时鼓励,加以强化。
(3)学生自我检测,互相交流收获感受。
(4)学生互相评价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掌握学习知识与培养行为密切结合,重在行为培养。
(5)综合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等级评定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评定。
总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的使用和管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供给更广阔的空间,以此促进我校新课程的改革,使我校的素质教育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4
本学期,根据四年级上册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校本课程教学的主题为《速算巧算与实践应用》。本课程是四年级四个班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申报的,每周五的第六节课集中活动。为更好的开展本课程,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继续进行的课程改革。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努力营造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校课程开发,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2、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认识有价值的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学好数学的勇气。
3、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技巧和计算的能力。
4、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具体措施:
1、以校本课程的教学理论为依据,挖掘数学教学资源。
2、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注意把辅导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2、以兴趣为老师,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等能力。
3、以竞赛为抓手,形成强势效应,让学生学习数学,喜欢数学。
四、课时内容:
校本活动内容分为三个版块:
第一版块:思维热身操;
第二版块:智力快车(速算、巧算、相遇问题、植树问题、鸡兔同笼、倍数问题);
第三版块:数学大视野(数学阅读、数学动手操作、数学游戏、数学写作)
五、具体活动内容安排
次数内容
第一次速算(一)
第二次速算(二)
第三次速算(三)
第四次巧算(一)
第五次巧算(二)
第六次巧算(三)
第七次相遇问题(一)
第八次相遇问题(二)
第九次植树问题(一)
第十次植树问题(二)
第十一次鸡兔同笼(一)
第十二次鸡兔同笼(二)
第十三次倍数问题(一)
第十四次倍数问题(二)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可爱,课堂上他们大多是爱提问的孩子,孩子们对于老师介绍的温州家乡风情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特别生活在温州乡镇的农村孩子对温州的方言有浓厚的兴趣,校本课程所涉及到的温州话——是地区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温州话——我们故乡的吴语,凝结着瓯越人民生活感情和人文理想,也显示了温州人的个性与精神。校本课程有意识拓宽了孩子视野,增长了孩子的知识。我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具有“我爱温州、温州是我家”的新温州人。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影响了温州话的生存。因为大力推广普通话,学校规定课堂上师生不能讲温州话,统一讲普通话,这样学生讲温州话的机会很少。虽然中小学都设置了地方课程,但乡土教材也是以现代白话文编写、以普通话教学的,所以学生基本没机会学讲温州话。另外,外地来温打工的越来越多,温州”土著”外迁也越来越多。这使得班级里的俚语参差不齐,于是大家便渐渐形成只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面对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和地方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我以极大的热情,尝试着将温州童谣引进地方课程课堂,用以弥补教材的生硬和不足,拉近课堂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地方课程教学更加风趣、更加生动,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根据我校学校、教师、学生、等实际情况,自主教学,教学内容以“学说温州话”和“温州童谣”为主题,引导低年级的学生了解温州,我爱温州,了解温州话也是一份伟大的文化遗产,有普通话不能替代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教学内容:共有三章,第一章人物称谓,人物称谓包括亲属称谓和职业称谓,根据教学需要穿插情景对话与童谣。第二章数字教学内容,穿插情景对话与童谣,重点学习童谣《温州是个好地方》。第三章时间和情景对话与童谣。尽可能让孩子多学些温州童谣。体会温州方言的优美以及文化意义,激发学生学说方言的兴趣以及爱温州方言、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本主题是“我爱温州、温州市我家”。校本特色课程的一大主题。在开展“温州小吃”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孩子们对温州的文化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我们的家乡——温州,也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和感情。然而,现在的温州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普通话,有已渐渐淡忘温州的方言该怎么说,有的甚至不会说温州话。为了让孩子们从小不忘自己是温州人,或从小在温州长大。温州是生他养他的故乡,本学期我们以“温州童谣”为切入点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在生活中,孩子们常随着似懂非懂似准非准地娓娓朗诵,但对其所描绘的内容和蕴含的意境又常常难以理解。一为培养孩子对民间童谣的兴趣,有利于优秀的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二为孩子提供轻松学习温州话的良好氛围,使温州方言得以传承。
1、使孩子了解温州的地形地貌,了解温州的历史,培养孩子爱温州的情感。
2、了解温州话的特点上。学说温州话的亲属称谓的含义。学会发音。
3、了解温州话的特点上,学说温州话之一的数字,并通过温州童谣及温州话民歌《叮叮当》和歌曲,体会温州的民俗风情。
4、在了解温州话的基础上,通过看看,听听、说说、讲讲,唱唱温州童谣,掌握6一8首童谣
5、能用说说、唱唱、讲讲,演演、等方式创造性地表现温州童谣。是孩子们初步感受温州文化的丰富和多彩。
6、在颂唱童谣,做游戏过程中提升对温州方言的审美力,培养热爱温州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使孩子掌握基本的温州方言。
2、初步体会温州童谣意境,理解民谣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课件、视频、录音机等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2、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温州话的困难。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4、玩玩、做做、学学,切实提高学生劳动能力。把科普教育与游戏、比赛、表演等方法相结合,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六、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所需课时数1始业教学
2亲属称谓(一)1课时
3童谣《吃馄饨》
4亲属称谓(二)
5童谣《梅梅你真早》
6职业称谓(一)
8职业称谓(二)
9童谣《温州是个好地方》
10数字(一)11五一放假
12童谣《叮叮当》
13数字(二)
14时间(一)
15时间《十二月令》(二)
16时间(三)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
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二、教材分析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共安排有十四个单元,本学期将完成前十个单元的教学。各单元话题灵活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本册书将学习的一些语法知识点有:被动语态,虚拟语气,情态动词,定语从句等。同时每个单元都增加了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并增加了任务型学习成分与语篇输入,提供了一篇具有跨文化内容的阅读文章及相关的练习,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是太扎实,英语学习成绩普遍不高,这让领导和我们任课老师都很忧心。提高这届学生的英语成绩也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在教学中,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太少。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七、八年级的单词都还不会,这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九年级新知识的理解与接受,同时做题时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部分得分率也不高。(二)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有惰性。学生不善于做英语笔记,当堂会的内容,接下来会很快忘记,再则,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背诵英语课文的习惯,学过就忘。(三)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尤其是那些偏科和成绩较落后的同学,总是觉得英语太难,索性就不学了,甚至课堂上就不听老师讲授。(四)不用心。记得快,忘得也快。教师反复讲解的问题出现的原因,下次出现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所以然。综上所述,我认为本学期重点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加大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管理,肯投入时间与精力,相信本学期学生的成绩会有很大的突破的。
四、教学目标
本册出现单词和固定短语很多,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单词、句型及语法,适当复习七八年级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优良的英语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技能。
并提高本册英语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观意识,结合课外学习,达到教学的最优秀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做到持之以恒,培养同学们的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教学措施及要求
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对学生进行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因材实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力争让不同学生全面发展;
要求:
a类学生:课堂上要求能回答较难提问,思考问题积极,教学任务能当堂完成,课后要求阅读一定量课外读物,考试时要求失分不大。
b类学生:加强双基教学,多鼓励多表扬,使他们爱好英语,并且用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使他们时时有危机感。要求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能回答上课提出的稍难问题。
c类学生:教学中多关心、多爱护他们,平时与他们多进行谈话,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平时对他们要求严格但要求不过高。
2、采用“任务型”活动教学,鼓励学生参与体验与交流,让学生增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严格要求学生抓好落实,强化所学,让每位学生皆有所获。
3、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利用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精心备课,明确每堂课的基础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上好每一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情,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以利于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7
一.教材分析
1.内容结构分析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立” 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
夏至、冬至:古称“ 日北至” 和“ 日南至” ,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春分、秋分:“ 分” 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 暑” 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处暑:“ 处” 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2、教学重难点
(1)、注重实践的过程,实事求是地反映生活。
(2)、走向社会,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
3、组织有关的活动素材。
(1)、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一些节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1、体验健康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
2、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3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各种自然事物是互相联系的,认识节气对农业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变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三、具体的措施及注意的问题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8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使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沟通,消除代沟,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2、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3、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认教学的本体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作为民主的、积极的和创造的实践活动来开展,使学生成为追求真、善、美的主体。
2、民主性原则: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朋友关系,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以求课程开展扎实有效。
3、合作性原则: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也可通过其他小组帮助解决,或者寻求老师的点拨引导,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合作,以求共同提高。
4、趣味性原则;根据小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做到难易适中,形式丰富,内容新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在参与中自信起来,以求实效。
三、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
(一)以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良好人际关系的殿堂。 校园礼仪:尊重老师 、尊重同学、学会请教、学会商量、学会倾听、学会劝阻、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学会师生间的'礼仪 …… 家庭礼仪:做客礼仪、迎宾礼仪、待客礼仪、祝贺礼仪、邀请礼仪、服饰礼仪、上下辈之间的礼仪 …… 社会礼仪:问路礼仪、乘车礼仪、购物礼仪、影剧院礼仪、邻居间的礼仪……
(二)以丰富有效的活动形式推动“文明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1、师德榜样。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2、每周落实。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使学生通晓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3、学科渗透。各科教学之中继续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
4、课外实践: (1)调查走访:走访商场等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知识。
(2)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上网、上新华书店与各级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
(3)竞赛展览:举行邀请函设计活动、感恩语言描绘活动、手抄报评比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锻炼能力。
(4)角色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四、校本课程实施的建议和要求
1、加强领导,广泛动员,让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20xx年3月,学校举行“文明礼仪伴我行”校本课程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动员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做文明礼仪的先锋。根据工作部署,制定出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学校家庭礼仪、校园礼仪 “社会礼仪”教育要形成高潮。
2、宣传礼仪。组织学生校园礼仪演讲活动。培训学生宣讲员,利用寒暑假和公益活动时间深入社区和家庭进行文明礼仪的宣传活动。通过家长学校和培训文明礼仪宣传员,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礼仪知识的宣传,营造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新气象的良好氛围。
3、建立监控激励机制。将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表现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对校本课程教育实践活动普及广泛,工作成效显著的班级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将评选校园文明礼仪示范班级。各班级在实践研究过程中也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达到要求的学生给予鼓励。
4、大通过开展师生校园礼仪风采展示、征文、知识和演讲比赛,讲身边发生的礼仪故事、争创文明礼仪先进班级和文明使者、制作文明礼仪手册等活动,展现师生员工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9
本学期,我又进一步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通过本次学习,我更充分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教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我们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切实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本人通过对新课程的学习,对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数学观的改变。
《新课程标准(修订稿)》,将数学观更改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有现实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数学观念,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二、关于数学课程。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处理好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与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强调学生主体作用与突出教师组织和引导作用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之间的关系。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2、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代学生观认为,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我们的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内在素质,即自然天性,小心加以呵护、开发。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与可能。数学课程必须立足于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它应当是“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课程,而不能成为专门用来淘汰的“筛子”。要改变陈旧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要牢记两条,一是除了知识传授之外,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二是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课标解读工作自上而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们在旬阳中学阶梯教室参加了20__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会,感触颇多;特别是师训中心老师对于数学素养的解读,及其风趣的举例,更让我印象深刻。在这个活动中,我的体会颇多。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观点将小学数学内容归纳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特别突出地强调了6个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
2、通过新课标解读,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过程,应当是学生和教师互相作用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壤之别。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0
《课程标准(__年版)》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回归与尊重,不仅需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而且应注重学生自主发展。
我们知道,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有意义的学习应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新知。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情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合理,灵活。下面谈谈我对学习《课标》后的几点体会。
一是教学内容,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才能有益于学生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数学。注意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这样的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确就在身边,现实生活的确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
二是强调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学生有权选择他们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能力;
三是内容强调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异。然后因材施教。
学习《课标》,我学到了很多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的许多理论知识。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做的四件事是: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更多地在激发学习兴趣上下功夫,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原动力,是学生对数学有厌学到乐学,最终达到会学。
二、引发数学思考。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会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也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发展。
三、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和日常课堂教学行为紧密相关的,认真听讲、善思好问、预习复习、认真作业、质疑反思、合作交流等等,这些学习习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刻意诱导,潜移默化,点滴积累通过较长时间的磨练,最后方能习以为常,形成习惯。
四、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件事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方法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蕴涵。这里的恰当是指学习方法要反映数学学习的特征,对学生而言,不仅是适宜的而且是有效的。
学习数学的的重要方式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实验、推测、计算),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教师讲授给学生自主以启发、动力、灵感、方向,学生自主给教师讲授以反愧分享、调控、反思。对学生创新认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小学数学新课标的理论知识,以后我会用这些理论知识去指导我的数学教学。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1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表现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显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际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量力而行原则;
4、个性化原则。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开发学校教师资源。
2、谭坊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全校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大型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学习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个体主动化;评价方式质性化;评价行为日常化;评价结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4、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2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
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
1、总目标
导语: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重保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符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3、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校本教材的开发内容,主要有“课程整合、课程新编和课程选择三种。
课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学科间的整合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两方面。
课程新编: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先在语文学科中试编《古诗文诵读》、《名人警句集锦》等。
课程选择:选修课和活动课,教材以选择为主,选修课以学校开发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教材。
除以上四门课程外,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是多样化的。
三、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保证机制
(一)学校成立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
组 长:宋新停(校长) 全面负责语文科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樊磊(教导主任)。
审议教师申请的《校本课程纲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具体发展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其中教科室:负责课程实施的设计指导和理论指导。 教务处: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
组 员:语文教师
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纲要或教材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载体,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中,编写教材或纲要,是最艰难、最关键的环节。校本课程研究
小组,要组织一批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善于思考问题的、文笔能力比较强的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三)采用“三板块”形式,进行全员性通识培训。
(1)理论学习
购买有关课改的书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探索》。我们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了面向21世纪, 要树立十种新型的教育观即新型的教师观;新型的教学观;新型的学生观;新型的质量观;新型的课程观;新型的人才观;新型的教学方法观;新型的过程教学观;新型的教学手段观;新型的终身学习观。
(2)专题研究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活动实践
每学期,我们都计划按两个环节进行。
①年段研讨:每学期要以年级或年段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实践研讨。
②对外展示:每学年结合市级的各种教研活动对外展示,努力倡导新教材要活用,旧教材要再创造,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要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训的特点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发挥网络的作用
(四)建立以“四定四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确保校本课程实施。主要建立了三个机制,
1、激励机制: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要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会教能编的教师,学校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
2、评估机制:要研究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并与学校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要恰当的采用行政手段,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
3、投入机制:要有基本投入,要舍得投入,要优先投入。以上计划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适时进行调整。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2、以推动我校“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为目标,加强本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个性,加强校本课程研究,创立合作、探究的校本教研氛围。
二、教学目标:
1、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自我的家乡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并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从小立志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完美。
2、提高综合本事,发挥学生潜能。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识范围一般,知识面比较狭窄,在这方面加强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以便使学生能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上学期学生对名胜学习,学生们了解了家乡名胜由来、搜集歌颂家乡名胜的诗歌、并将自我游览的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受到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的情感熏陶,提高了语文素养。
四、具体措施:
1、注意积累相关校本课程资料,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积累经验。
2、充分收集、挖掘本地的各种资源,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实验。
3、综合与开发有机结合。
五、对教师的要求: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中认真思索,积极钻研培养学生本事的方法,不断反思,构成经验。
六、个人业务学习安排:
1、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并积极参与研讨。
2、积极参与相关的教研活动,努力学习电脑新技术,在实践中提高课件制作水平,促进校本课程的教学。
3、研究教材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他山之石,能够攻玉,努力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使自我的教育教学经验得以迅速提高。
4、利用休息时间,多多阅读教育教学期刊,搜集、筛选并积累有益相关信息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七、实践活动:
1、办一期介绍家乡的手抄报。
选择自我最喜欢的一处家乡景色,画下来或拍成照片,并在下方配上一首小诗。要求图文并茂。
2、搜集革命先烈的故事,开一次读书演讲会。
八、时间安排:
校本课程《可爱的家乡》与《国学启蒙》隔周上一课。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4
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武安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课程共同开发、实施的原则,实施校本课程教学。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我校的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打破已有的“校校同课程,生生同书本”的格局,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发展的兴趣和需要,适应学校、社区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有利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
二、提高认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学校将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教师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我校科技种植、国防教育、手工制作等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宽广,内容丰富多彩,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师都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石海未
副组长:张丽丽刘腾
成员:郭爱宾赵天亮陈书魁
郝振川梁洪敏石立华
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学校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因此,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专家、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2、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3、选择性:校本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因此,教学时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内容,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4、开放性:校本课程教学时,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在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上级领导、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5、灵活性:校本课程教学时,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1、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
校本课程的实施通过三个角度来进行:
分层: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个人意愿,组建教学班,进行分层次教学。
分组:按课程类型、学习内容、学习程度、教学目标等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以实施课程计划。研究性课程以实验班进行为主,班内分组进行。
分块:校本课程安排在每双周校本课进行。学校所有教学和活动场所根据课程安排划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块。
2、校本课程教学常规管理:
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导处和教科室负责,主要负则排课、教师教案的检查、教师上课情况的检查、均衡学生选修科目和班级的选择,监督学生上课的情况。
对学生上课的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由教导处负责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要求教导处的常规管理方法讲究科学,工作要细致入微,确保校本课的正常运作。
对教师备课的管理和教研、科研管理由教科室负责。学校以教育科研为载体,《太极拳》校本课程具体由张晓锋负责;《书法》具体由张华东负责;《大棚菜》具体由刘腾火负责;
校本课程在讲授的内容上执行校本教材,在讲授方法上不同于国家课程,它注重学法指导,强调学生思维的开启,强调知识的拓宽,课堂气氛要轻松愉快,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47人,多数学生基础较好,对校本课程学习感兴趣,少数学生的基础差,学习态度不够明确,在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三、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四、教学措施
(一)切实抓好实验进程
我校校本课程分为二大版块,学生的参与面广、可开发空间大,课程研发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实验的管理与督导,不断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实施。
(二)切实组织好学生展示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评比活动,检测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效果,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