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初中作文
数学初中作文1
今天我们班有公开课,大约有10多位外地的校长来我们班听课,是第2节课,教室外面摆了10几张凳子给客人。
到了第2节课 ,杨老师来了,杨老师先带我们玩了游戏--数字定位,我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回答的很快,因为我答对了杨老师表扬了我,我很骄傲,让我有了自信,杨老师说了学会倾听才是最棒的,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仔细听,我就仔细听别人回答问题,别人回答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有的人忍不住举手了,有的人还是呆呆的,不举手,今天杨力辉他对数字定位很熟练,回答得很好,还有些人也回答得很好,这堂课我们还做了拍手倍数游戏,训练我们对倍数的理解,我对倍数还不是太熟练,所以要加油哦!
课很快就上完了,我们就下课了。
数学初中作文2
神奇的数学,到处都是。
走进宽敞的校园,进大门就能看到大大的`操场中间竖立的篮球架像9,投球的圆环像0,两边大树像一排排像1,五星红旗升起时像4,同学的耳朵很像3哦!
每次和妈妈逛超市,也能看到各种商品前的黄色小标签上标示着青菜3元,大米4元,苹果5元,土豆2元,好神奇!看着那两节的莲藕像极了8,鸡蛋和0一样圆圆的,火腿就像1啦。
马路上,公园里可以到处见到数字样的物体,长长的马路像1,高高的天桥像2,大公园里有大水池,会有1、2条小船在上面划来划去。树上也会挂上3、4只鸟笼子,很多老爷爷出来遛弯时就会带上。
小朋友们,你们仔细观察,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哦。
数学初中作文3
我的数学老师姓程。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脸上总是带着慈祥的笑容。衣服穿的得体大方。对我们学习要求很严格。
在课堂上,老师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我们很快掌握新的知识。她有时还找我们谈心呢,要我们给她的教学方法提建议。多好的老师呀!像辛勤的`园丁浇灌着我们这些小花朵。
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思考题不会做,程老师走来耐心地给我讲解,一步一步地给我分析。最后,我终于做完了这道难题。经过老师的认真教学,我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瞧!这就是我们的程老师,我不但很喜欢她,而且很敬佩她。
数学初中作文4
暑假我在家里做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口算题卡1—30页,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道题我不会做,可是最后,我通通都做齐了,想知道为什么吗?那我就告诉你们吧!
在我做第二页的时候,就有很多道题不会做,这时候妈妈教我: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这样子记忆就方便多了。接着在28页,有一道有余数的`除法我不会:65÷3。妈妈教了我竖式的计算方法,让我开始慢慢学会怎么计算,所以我现在知道65÷3=21…2了。
其实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只要虚心问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就会慢慢地教你。学会了做起来就很容易了。
数学初中作文5
我尊敬的老师有很多,但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她姓皇,叫皇甫玉娇。
皇老师是一位知识渊博、心地善良、和蔼可亲的好老师。有一次,我的.数学练习册错了几道题,放学后,皇老师把我叫她的到办公室,她没有批评我,而是耐心地给我讲了半个小时,一直到我懂了并且改正了为止,多么负责的好老师啊!
数学初中作文6
说起我的数学老师,还真的有不少,因为几乎我们每学期都有换数学老师,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年级教我们的老师――肖丽和老师。
肖老师教我们十分细心,也十分有耐心,跟我们就像大朋友似的,我们都十分喜欢肖老师。
老师从来不打学生,也不会用肮脏的语言批评学生,更不会嘲笑学生,我觉得能做到这几点的都应该是一名十分优秀的教师,能做到尽职。
初中数学“合作—互动”式教学策略的创新方式
构建主义者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项集体活动的过程,这其中既包含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过程,又包含了生生之间的合作探析的过程。教学活动中,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缺少生生之间的合作,就失去了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予以重视和培养,提供充足丰富的实践载体,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是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落实能力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任务之一。“合作—互动式”教学策略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交流探讨等形式,进行知识内容教学、问题案例解析的活动过程。它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互动交流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简要论述新课改下“合作—互动式”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略。
一、创设融洽轻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愿意参与合作互动
初中数学新课程强调指出,要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利用学科优势,设置有效教学情境。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愿意参与师生互动,畏惧师生互动,“身在曹营心在汉”,效能低下。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关系“紧张”,教师“高高在上”,一方面学生主动参与互动意识薄弱,消极情感大于积极情感,主动参与互动合作积极性不强。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保证“合作—互动式”教学策略有效开展,就必须将积极情感的培养作为其首要条件,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走进学生之中,通过交流、谈话、谈心等形式,与学生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同时,要分析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相关度,创设具有一定真实性和现实意义,贴近情感“敏锐区”,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参与合作互动“发自内心”。
如在“等腰梯形的性质”新知导入环节,为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互动意识,设置了如下教学过程:
师:出示等腰梯形形状的教学画面,通过画面,你能告诉这个图形是什么图形呀?
生:是一个梯形。
师:这个梯形的形状与我们见过的梯形具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它的两个腰分别相等。
师:揭示等腰梯形定义。
师:请同学们阅读书本,从书本上找出梯形的性质?
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探知活动。
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以及设置生动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动参与合作探析、互动交流的“潜意识”得到有效的“激发”,能够带着积极的学习情感主动参与到师生之间共同探知“等腰梯形的性质”的教学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数学教师培养学生愿意合作互动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贴近学生情感“发展区”,贴合教学重难点,展现生动性、趣味性和融洽性。
二、奠定交流互动的教学技能,让学生能够参与合作互动
学习技能是学生深入开展学习活动,探析问题的“能力保障”和“方法保证”。部分初中生合作互动学习活动效能低下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未能掌握进行合作互动的方法和策略,包括对新知内容的掌握和解题策略的运用。因此,在开展合作—互动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将解题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互动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的探索新知要点内涵,探析解决问题策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合作中掌握解题策略,锻炼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合作、协作意识和交流、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在“若直线y=-2x-4与直线y=4x+b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则b的取值范围是多少?”问题案例教学中,教师采用合作—互动式教学策略,让学生组成合作探析小组开展互动探析、解答问题活动。学生小组探析认为:“此题是一次函数图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性质的问题案
例”,此时,教师进行解题策略指导,向学生指出:“此题设置的意图是要说明:两条直线相交问题,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点的特征,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进行问题解答活动。最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得出解题规律:“联立y=-2x-4和y=4x+b,求解得交点坐标,x和y的值都用b来表示,再根据交点坐标在第三象限表明x、y都小于0,即可求得b的取值范围”。这一过程中,教师将“探究”作为一种发现式的学习方式,渗透其中,使学生在交流研讨和实验验证结果的合作互动过程中,解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团结协作能力、交流沟通得到有效锻炼。
三、利用双边互动的促进功效,让学生高效参与合作互动
教育学指出:“发展是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三个领域的发展,包括归纳总结、检测和迁移训练三个环节。”学生个体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等双边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相互帮助,从而获得认识上的发展,技能上的提升,情态上的树立。在合作互动教学策略中,评价活动是其重要形式。因此,在合作互动式教学策略实施中,教师要利用评价活动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实施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活动形式,让学生个体在有效评价的合作互动中,学习愿望得到激发,学习习惯有效养成,知识迁移有效训练,为高效合作互动活动开展提供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