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优秀
《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优秀1
设计意图:
童话故事深受孩子的喜爱,其中《小红帽》的故事师幼儿非常熟悉的。因此,在欣赏故事之余,幼儿已经不满足于做故事的倾听者,而是会尝试着做表演者。而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对音乐活动非常感兴趣,善于并敢于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因此,我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学科教学,将音乐欣赏于文学欣赏有机的结合起来,用四段风格各异的音乐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诠释,并引导幼儿进行艺术表演活动。根据《新纲要》中: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演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欣赏四段不同风格的音乐,能将音乐与故事人物相匹配。
2、能根据人物特点和音乐节奏,创编相应的舞蹈动作。
3、能愉快地参与音乐表演。
活动准备:
1、情景创设:大森林
2、角色头饰:小红帽、外婆、大灰狼、猎人
3、音乐:《森林狂想曲》、《天使小夜曲》、《波斯市场》、《拉得斯基进行曲》、《小红帽》
活动重点:欣赏音乐,感受不同风格的乐曲特点。
活动难点:根据人物特点和音乐节奏,创编出相应的舞蹈动作。
活动过程:
1、进场律动
2、欣赏音乐《森林狂想曲》
1)、师:“欢迎小朋友来到美丽的大森林,森林里有什么?咦,那是什么?这是谁的帽子?”
师:“听,她来了!”
2)、欣赏音乐《森林狂想曲》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讨论小结出它是一段欢快、活波、跳跃、高兴的音乐。
3)、创编人物动作
师:“小红帽在这快乐的音乐中会干什么?请你来学学她。”请幼儿自己创编动作,教师提炼出好看的动作请集体学习,并提醒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做动作。
4)、集体配乐表演小红帽
3、欣赏音乐《波斯市场》
1)、欣赏音乐《波斯市场》,师:“听,谁来了。你为什么觉得是狼来了?”
2)、分析音乐特点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幼儿讨论小结出它是一段害怕、恐怖、诡异、偷偷摸摸的音乐。
3)、创编人物动作
师:“谁来学学大灰狼看到了小红帽,它会做些什么事情?”请幼儿自己创编动作,教师提炼出好看的.动作请集体学习,并提醒幼儿根据音乐节奏作动作。
4)、集体配乐表演大灰狼
4、欣赏音乐《天使小夜曲》
1)、欣赏音乐《天使小夜曲》
师:“我们再来听听这段音乐,猜猜这是谁呢?
2)、分析音乐特点
师:“这是谁呢?为什么觉得是奶奶呢?”
幼儿讨论小结出它是一段缓慢、轻柔、优美、连贯的音乐。
3)、创编人物动作
师:“奶奶在干什么呢?”请幼儿自己创编动作,教师提炼出好看的动作请集体学习,并提醒幼儿根据音乐节奏作动作。
4)、集体配乐表演外婆
5、欣赏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1)、欣赏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师:“大灰狼先来到了奶奶家,它把奶奶和小红帽都……,它躺在床上美美的睡着了,接下来呢?听!”
2)、分析音乐特点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猎人是怎么样的?”
幼儿讨论小结出它是非常有力、有精神、很勇敢、很激昂的音乐。
3)、创编人物动作
师:“猎人是怎么走路、怎么做动作的?”请幼儿自己创编动作,教师提炼出好看的动作请集体学习,并提醒幼儿根据音乐节奏作动作。
4)、集体配乐表演猎人
6、角色表演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四段不同特点的音乐,小朋友们都能用好看的动作表现出来,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听音乐完整的来表演一遍。”
7、出场律动《小红帽》
师:“我们在猎人的帮助下,战胜了大灰狼,大家真高兴呀!让我们一起到外边的草地上庆祝胜利吧!”
幼儿随音乐出场。
《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优秀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感熏陶和感染下,丰富大自然当中各种声音的情感体验。
【过程与方法】采用演唱和表演的方式,熟悉三部分的音乐旋律,提高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辨别各段旋律的顺序,了解曲式结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不同的情绪演唱三段音乐旋律。
【难点】根据音乐旋律配音效。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小动物的叫声(小鸟、蝈蝈、大象等),由学生猜并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
(二)新课教学
1、初次欣赏音乐片段,聆听音乐中的声音
师:从音乐中同学们听到了那些声音?能模仿它的声音吗?
学生自由回答并模仿听到的小动物的叫声(小鸟、蝈蝈、青蛙、流水等很多的声音)。
2、再次欣赏音乐片段。
(1)为音乐配伴奏
拿着乐器的学生跟随音乐敲击乐器,表演一种自然界的声音。
没有乐器的学生跟随音乐做身体律动,表演一种自然界的物体。
(2)简单介绍乐曲。
3、完整的欣赏音乐
(1)完整的感受音乐的情绪(轻松、愉快的心情)
(2)熟悉三段音乐主题。
①聆听音乐,分辨三段音乐主题。
②老师弹奏音乐主题A、B、C,学生学唱
老师示范并引导:演唱音乐主题A、B时用轻快、短促、高位置、弹性的声音演唱,注意旋律中的换气记号。演唱音乐主题C时速度稍慢,旋律要清晰,注意弱起和换气记号。
③学生再次跟琴学唱。
④整体演唱三段主题。
(3)学生根据旋律主题A,加入自己喜欢的声音。(加入音效)
(三)巩固提高,了解曲式结构。
1、学生根据图表,聆听音乐,判断音乐的.主题旋律
2、学生根据图表讨论分析曲式结构
师:请同学们给你们的小脑袋插上翅膀,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歌曲分为几段呀?(全曲共由三个主题交替构成,是一个多段体结构的乐曲)
3、了解音效(开头、中间、结尾处是很多自然界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音效)
4、完整的演奏音乐作品
(1)学生分三组分别模仿开头、中间、结尾的三个音效部分,并歌唱音乐主题、为音乐主题部分配伴奏。
(2)师生评价。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欣赏到更多更美的大自然音乐,再见。
《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优秀3
教学目标:
1、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情绪。
2、熟悉主题,培养音乐记忆能力。
3、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4、师生合作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2、师生合作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难点:在教师启发、指引下,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用具:电子琴、字母图片、打击乐器、乐曲主题旋律谱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
师:一组美丽的风景把我们带进了绿色的世界,谁能说一说你眼中的绿色是什么样的?
生:……(森林)
师:森林?同学们你们到过原始森林吗?
如果能让我们亲身去感受原始森林的神奇,亲耳倾听大森林的声响,那一定很美!可是我想同学们包括老师在内,恐怕这个机会都不多。今天为了弥补这个小小的遗憾,老师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首乐曲《森林狂想曲》,希望这首乐曲能给大家一种身处原始大森林的神奇感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走进美丽的大森林!
二、新课教学:
播放课件:《森林狂想曲》
师:谁能告诉老师刚才你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
生:……(青蛙。小鸟。知了。猫头鹰。蟋蟀……)
播放课件:5种动物
师:谁能模仿一下它们的'叫声?
生:……
播放课件:乐曲与作者的简介
师:《森林狂想曲》这是一首数码音乐作品,采用清新明快的民歌旋律为主题,加入森林中各种鸟鸣,构成一部有现代意味的森林狂想曲。鸟虫的鸣叫,动物的声息是在原始森林中采录的。台湾作曲家吴金黛利用自然之声的创作,使音乐获得自然之灵性。
师:下面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这首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有哪些?
生:……(笛子。小提琴。吉他)
播放课件:3种乐器
师:我们都知道乐器可以分为中国的民族乐器和外国的西洋乐器,那刚才我们认识的三种乐器各属于哪一类呢?
生:……
播放课件:乐器的分类
师:这一中一西两种乐器组合在一起有没有给人一种特别不和谐的感觉呢?(没有)反而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欣赏《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
执教人:梁世慧
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狂想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轻快活泼哼唱主题旋律。
2.让学生了解民族乐器曲笛,小提琴音色,感受乐器音色的丰富表现力,熟悉乐曲各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4.让学生感受森林的无尽魅力与神奇,深刻体会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教学难点:
分辨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在了解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教学用具:手风琴、字母图片、竖笛、音响、打击乐器、有关乐谱、多媒体课件等。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森林狂想曲》是拥有全世界第一张台湾大自然音乐的光碟,是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自然观察家杨雅棠、留美制作人吴金黛、金曲奖制作人及演奏音乐奖得主范宗沛,全心全意为台湾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乐创作。制作过程耗时5年,深入全台山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溪流„„等近100
种台湾自然声音;新颖并充满创意的制作概念,使乐曲中的自然音源与音乐的节奏、调性相合无间。现在大家听到的是这张专辑的第一首曲子《森林狂想曲》。本曲由三个不同的主题旋律伴着多种自然声音组成的音效交替而成,乐曲开始由弱到强似由远及近的鸟声、蛙声„„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热带森林。随即奏响的第一主题节奏明快,旋律跳跃,似森林深处的溪水、山泉,紧接着曲笛和小提琴轮流奏响主题,虽然一中一洋,但不感到异样,配以轻快的伴奏配器,似乎带有一丝喜悦的感觉,似乎是一个热闹的开场白。你可以听听各种大森林的动物,合着曲子有节奏地叫着,还有蛙的声音。一场森林音乐会就要开始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阶段目标:开门见山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去旅游,同学们认真听,看你听到了什么„„
二、完整听赏全曲(第一站:听森林)教师播放音响(课件1)。
1、学生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情绪。
师:谁能告诉老师,在这首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在乐曲中你听到了几处没有音乐旋律伴奏的声音?(教师提示是在乐曲开始、结尾、还是中间?)
生:听到了蝉声、蛙声和溪水„„乐曲开始、中间、结尾共三处。
师:大家再来听一听这神奇的声音。听一听这三处的力度有什么不同?好像什么?
教师分别播放乐曲开始、中间、结尾的音效。(课件2)
2、教师讲解什么叫音效?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真实声音的重现,在音乐中被称之为“音效”,音效的作用就是给人一种真实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师:谁能来学一学这些好听的声音? 生1:吹口哨学鸟叫。(可能)生2:学布谷鸟叫。(可能)生3:学青蛙叫。(可能)
师:他们学得太棒了!我们大家都来学一学好吗? 学生即兴模拟蛙鸣鸟叫。
师:大家学得简直比音乐家现场录的还像,老师都陶醉了。
师: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们觉得这首乐曲应该叫什么名字?
生: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
师:同学们请为这首乐曲起个名字。(可能有:《美丽的大森林》《森林的早晨》等)
师:同学们给乐曲起的名字真好听,音乐家也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森林狂想曲》。
3、教师出示课题——《森林狂想曲》
三、听辩情绪(第二站:唱森林)阶段目标:听辩三个主题的旋律、情绪
1、这首乐曲这么好听,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第一主题。出示乐曲的第一主题旋律。师:这个主题的速度是什么样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教师播放第一主题。(主题一:课件4)教师画出第一主题的情绪声线图 生:速度稍快,旋律跳跃。
师:大家来唱(奏)一唱(奏)这个主题,感受它欢快的情绪,老师用琴弹奏,学生轻声哼唱。
2、记忆第一主题
师:现在我们在来完整地欣赏一遍音乐。当听到第一主题时用一种动作表示,如拍腿或拍手等。听听这个主题出现了几次?
教师播放全曲。(课件5)
学生用动作表示第一主题,并回答共出现了7次。
3、听辩第二主题(课件6:播放课件主题
二、主题一的课件)教师画出第二主题的旋律声线图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段旋律与第一主题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生:音域比第一段旋律高。
师:大家来唱一唱这个主题,感受他的情绪和音高,学生轻声跟琴哼唱。
4、听辩第三主题(课件7:播放主题
3、主题2)教师画出第三主题的情绪声线图
师:我们来听一听这段旋律与上第二旋律在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段旋律很抒情。
师:大家用“啦”跟着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这着段旋律。
四、听辨结构(第三站:闯森林)阶段目标:听辨乐曲结构,了解曲式特点。
再一次听辩教师播放全曲。(课件8)
1、分辨民族乐器——曲笛和西洋弓弦乐器——小提琴的音色魅力及演奏方式。
师:这首乐曲的主题多次出现,欢快的旋律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那明快的音色你们知道是什么乐器主奏的吗?让老师告诉你们吧!
乐曲主题是由两种不同类别的乐器主奏的。一是民族吹管乐器——笛子;还有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西洋弓弦乐器——小提琴。它们同属于高音乐器,音域很宽,高音明亮,表现力非常丰富。现在老师放两段音乐片段,你们听一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可以模仿一下这种乐器的演奏姿势。
2、听辩乐曲结构教师播放全曲。(课件9)
师:当听到主题A时,用“啦”演唱,再听一听还有几个和第一主题不同的旋律? 学生用“啦”演唱主题A,并回答还有几个和第一主题不同的旋律?(生:两个)
3、听辨多段体结构(可机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听辨结构)
师:同学们听辨得非常准确,全曲共由三个主题交替构成。我们分别用字母ABC表示三个主题。现在我请两位同学来到前边,将三个主题曲式结构用字母排列出来。其他同学听音乐表演(第一主题坐着拍手,第二主题起立二人对拍,第三主题可离开座位转圈等,音效部分模拟自然声音)。除三个主题外,听到的声音用你喜欢的图案表现。如:≈
学生活动:听音乐表演。学生板书(抽学生板书)
4、师生评价:结构图正确与否。
五、创造与拓展(第四站:护森林)阶段目标:感受音乐的情绪,自主创编节奏
1、创编节奏为乐曲伴奏
师:乐曲这么动听,你们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吗?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分组表现主题或音效。学生活动:
第1组律动表现第一主题。
第2组在座位上演唱主题并拍手伴奏
第3组吹口哨模拟鸟叫。第4组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第5组奥尔夫节奏乐模拟动物界、自然界美妙的声音。
师:音乐家将自然界原音与音乐天然地结合在一起,我们也学他们,将你们喜欢的好听的声音与今天我们熟悉的主题结合在一起创作出更好听的《森林狂想曲》吧!(老师用琴弹奏乐曲的主题A.主题B.主题C,学生给老师伴奏)
2、渗透法制教育,(今天我们欣赏到的美妙音乐来自大森林,我们要怎样做,这美妙的音乐才不会消失)(播放课件10图片)
六、小结
师: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动植物更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大家园,让我们从现在起,做一个环保小使者,努力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好不好?那么今天的森林之旅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开心吗?让我们大家在这动听的乐曲伴奏下,再一次走进那神奇的世界吧!
教师播放全曲的flash动画(课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