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
《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五年级欣赏课《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熟悉乐曲各部分的主题旋律,并能够分辨出各部分的主题旋律。
2、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3、了解乐器曲笛、小提琴、吉他的音色,感受乐器音色的丰富表现力。
4、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体验、感受,能用深情、和谐的歌声、乐声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手拉手保护地球村的心情。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学生的能够分辨出各部分的主题旋律。教学难点:
分辨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教学用具:
钢琴、音响、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音乐课上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唱歌了,其实,还有一件事比唱歌还重要,那是什么呢?——听!对,只有认真听,才能会唱歌,也只有用心听,才能唱好歌。今天我们这节课主要就是聆听!
1、仔细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青蛙、蛐蛐、布谷鸟……
2、你觉得这些声音是从哪里传来的?
森林,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乐曲就和森林有关。音乐家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森林狂想曲》
【设计意图:强调聆听的重要性,引领学生很快进入课堂。创设意境,感受大自然的声音,为下一步找出在全曲中出现的次数做铺垫。】
二、森林的初见
1、初步聆听(初听全曲)
预设问题:全曲中音效出现的次数?这几处音效在力度上有什么不同?这样的力度变化让你联想到什么?
三处:乐曲的开始、中间、结尾处。
力度变化:由弱渐强、强、由强减弱
音乐联想:开始处,仿佛走进了森林;中间处,仿佛是动物的狂欢;结尾处,仿佛离开了森林。
【设计意图:感受全曲,对乐曲留下整体的印象。欣赏森林的美景,感悟森林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喜爱森林的情怀。】
2、介绍乐曲
《森林狂想曲》是拥有全世界第一张台湾大自然音乐的光碟,是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自然观察家杨雅棠、留美制作人吴金黛、金曲奖制作人及演奏音乐奖得主范宗沛,全心全意为台湾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乐创作。制作过程耗时5年,深入全台山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溪流……等近100种台湾自然声音,再配以悠扬的乐曲,创造了这动听的乐曲。
【设计意图:了解音乐创作的背景,引导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为深入的了解作品做好感情铺垫。】
三、森林的狂欢
1、分析旋律特点、音乐情绪
师:让我们怀着对动物的这种爱惜之情,和对环境的保护之情,再次感受乐曲。在听的过程中,思考歌曲的旋律特点和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节奏明快,旋律跳跃,似森林深处的溪水、山泉。喜悦、欢快的音乐情绪。
2、熟悉旋律(1)熟悉A段旋律。
听A段音乐,生点图形谱,先用la模唱旋律,再视唱歌谱。
师:在这热闹的森林中,动物在一起快乐地唱歌跳舞,其中有段旋律,是动物们最爱唱的,他们用特别的方式记录了下来,你能破解吗?在加音符随琴演唱,(2)熟悉B段旋律。
听B段音乐,学生先用la模唱,再唱简谱。师:听听动物们这次唱的又是哪一段?
(3)熟悉C段旋律。
听C段音乐,学生先用la模唱,再唱简谱。
师:还有一个乐段我们称它为C段,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设计意图:主要采用听、唱结合的方法,熟悉乐段,降低听辨的难度,学生能够正确的演唱三段旋律。先听旋律,再让学生进行模唱,提高学生的模唱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3、听辨乐段,分析乐曲结构
请同学们听音乐表演,当听到A主题音乐时,同学们可以坐着拍手。听到B主题的音乐时,全班同学起立,二人对拍。听到C主题音乐时,同学们可以离开座位转圈。我们在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用A、B、C把同学们的表现记录下来,把下面的表格填充完整。
师生评价:结构图正确与否。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熟悉各乐段旋律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分析出乐曲的结构】
4、听辨乐器的编配
师:这些动物都充满了音乐灵性,它们不仅能唱歌,为乐曲伴奏,还会演奏乐器,听,他们都演奏了什么乐器?请用动作告诉我。(1)播放笛子的音乐,了解吹奏乐器竹笛。(2)播放小提琴的音乐,了解弓弦乐器小提琴。(3)播放吉他音乐,了解弹拨乐器吉他。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笛子、小提琴、吉他的演奏,进一步熟悉旋律。】
5、拓展
欣赏陶笛吹奏的《森林狂想曲》
【设计意图:用模仿演奏乐器的方式完整的听全曲,感受乐器音色的丰富表现力。】
四、森林的祝福
1、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2、演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五、小结
感谢音乐家、自然录音专家、自然录音专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自然之声,让我们每个人都来保护野生动物,让我们手拉手,保护我们的地球村。一起祝福森林,愿森林的歌声永远这样美好……
【设计意图:深化本节课的主题: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第二篇:五年级音乐上册 森林狂想曲 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最新版
森林狂想曲
课 时:1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手拉手,地球村》《绿色的歌谣》,器乐合奏《森林狂想曲》。教学目标:
1.提高《手拉手,地球村》《绿色的歌谣》的演唱质量。2.能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
教学重点:记忆《森林狂想曲》的主题,并演唱演奏 教学用具:多媒体、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复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和《绿色的歌谣》。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提高演唱的质量,唱出新意,所以我们
要进一步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的内涵,才能充满感情地演唱。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森林狂想曲》,这节课我们要亲自奏一奏,这将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这是一件很有趣的工作,不仅可以使我们提高合作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自己演奏,实现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真是其乐融融,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二、复习歌曲《绿色的歌谣》。
复习几遍后请学生设计演唱方式,仍可有多种方式,不要设“标准答案”。
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此歌中一些颇有特点的词曲结合之处,如:
这一句中,如将第1、3小节改为和就失去了这首歌曲的特色之一了,可见即使是歌词不变曲调也不变的情况下,歌词与曲调如何配合也将会影响歌曲的情绪与风格,这一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是可以并应该能理解的了。
三、复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重点练习二部合唱部分,有条件的班级可要求学生既能唱第一声部也能唱第二
2017.3.1 最新版
声部,如有可能最好能初步学会二声部的歌谱。
在练习中要多次强调在唱准自己声部的前提下,要能同时倾听其他声部的演唱,使合唱更加和谐。
四、合奏练习《森林狂想曲》(乐谱见课本第48页)。(1)带领学生吹奏A段旋律。(2)带领学生吹奏B段旋律。
(3)带领学生吹奏A段的第二声部旋律。(4)带领学生吹奏B段的第二声部旋律。(5)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合奏A段,再合奏B段。(6)按谱面要求进行合奏,即A、B、A。
(7)加入“音效”,即音效—A—音效—B—音效—A—A—音效。(进行实况录音)。(注意课本中合奏谱的第一小节是引子,并不是A段的旋律,在A段多次出现时这一小节可不奏。)
(8)放录音,共同欣赏、评价。
同学们演奏得很好,这是我们“班级版本”的《森林狂想曲》,你们还可以在文娱委员的带领下把C段也学会,就可以按录音里的顺序奏出全部的《森林狂想曲》了。
五、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都很高,请大家保持这种学习热情,更加自觉地、经常 地接近音乐、理解音乐、热爱音乐。教学反思:
学生能听出乐曲的各个主题,并且在器乐合奏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很高。板书: 森林狂想曲
音效—A—A—B—A—B—C—A—音效—A—B—A—B—C—A—音效
2017.3.1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森林狂想曲》反思
欣赏《森林狂想曲》教学反思
《森林狂想曲》是五年级的一首欣赏曲。它是表现台湾南部热带雨林中自然声音。在这堂课中,我先播放《大中国》视频音乐。了解祖国的大好山河。引出课堂情景——台湾热带雨林。然后进入欣赏部分。
本节课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都很高,请大家保持这种学习热情。我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能力,通过感受乐曲,想象乐曲中都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感受音乐传达给人们的不同情绪,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在欣赏中,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听出、说出部分动物的声音,学生能感受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也能够听听出每个乐段的位置,成功的作出了练习题。
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电子琴教学,弹出曲子的第一旋律,并进一步学习。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增强识谱能力,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音乐的能力。课堂音乐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参与性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课堂器乐课音乐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参与
性强,但学生的思维有限,必须给他们以相应的提示,这个提示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刚刚好,能作到这一点也不是很容易,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才能与学生达成共识,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森林狂想曲》教案
音乐欣赏课《森林狂想曲》教案
教材分析: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欣赏曲,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台湾乐曲,表现了在台湾的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昆虫丰富、奇异而和谐的鸣叫声奏出的一首优美的森林狂想曲,同时也表现了森林居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其中既有电声乐器,又有陶笛演奏,更有在森林中各种动物、昆虫的鸣叫声的录音和风声、雨声、流水声的录音,使人听起来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乐曲中现了几十种动物的叫声,在柔和的月光下,蟋蟀、青蛙、蝉、鸟等如舞动的精灵,在大自然的舞台上演出了一曲浪漫的森林狂想曲,是一部有现代意味的狂想曲。
教学目标:
1、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情绪。
2、熟悉主题,培养音乐记忆能力。
3、了解乐曲的曲式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感受真实的音效。教学难点:对主旋律的哼唱与情感体会。
教具:幻灯片课件,电子琴,能制造音效的物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到过原始大森林吗?(集体回答)你们喜欢大森林吗?如果能让我们亲身去感受原始大森林的神奇,亲耳倾听大森林的美妙声
响,那该多好啊!可是我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包括老师在内,恐怕这个机会都不多。今天为了弥补这个小小的遗憾,老师特地为大家带来了一首乐曲,它的名字叫《森林狂想曲》。这首美妙的乐曲,表现了在台湾的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丰富、奇异而和谐的鸣叫声。希望这首乐曲能给大家带来一种身处原始大森林的神奇感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二、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听:
在欣赏之前,老师要提出三个问题,需要大家认真思考。(出示小黑板)
第一:乐曲的情绪怎样?
第二:乐曲中录制了很多动物的叫声,也就是“音效”。请大家把你听到的动物的叫声记下来,看谁听到得最多,而且最好能模仿其中的一种。
第三:要认真听一下这首乐曲都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主旋律,也把它记下来,好吗?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欣赏中认真思考,正确的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大家有信心吗?
2、提问:
(1)老师从每位同学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大家都在认真倾听。看看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你是否找出来了。
第一:乐曲的情绪怎么样?(板书:欢快、优美)
(2)那么你都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呢?(提问4-5名学生,并请学生模仿其中青蛙、知了的叫声。师根据生答依次贴出蟋蟀、青蛙、小鸟、知了、猫头鹰,并适时给予鼓励)刚才这两位同学模仿得不错。老师把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单独录制了下来,想不想听听?每听完一种,你要说出这种动物的名字。(播放录音)同学们听得认真,回答的也不错。我看有的同学已经在偷偷的模仿呢。
(3)乐曲简介:你的表现令老师非常满意。所以我再送给大家一个礼物——有关《森林狂想曲》的简介,想不想听?这是一首数码音乐作品,它的曲作者吴金黛来自我国的宝岛——台湾。大家知道吗?台湾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位于北回归线的鸟类集聚地,森林的生态资源相当丰富。这部以《森林狂想曲》命名的专辑共包括8首乐曲。我们刚才欣赏的是第一首,也是最好听的一首。这部音乐作品中动物的叫声是录音师花费5年的时间在原始森林中采录的。乐曲中共出现了一百多种动物的叫声。确实,这部音乐作品来之不易呀!
(4)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没回答。回忆一下,这首乐曲中有哪些乐器参加了演奏?(提问1-2名学生。有竹笛、小提琴、吉他。)
我们都知道乐器可以分为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那上面的乐器各属于哪一类呢?竹笛是属于(中华民族乐器)那小提琴、吉他呢?(西洋乐器)一中一西两种乐器组合在一起有没有给人一种特别不和谐感觉呢?(没有)反而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3、学习主旋律A、B、C。
好,请同学们坐好,刚才我们欣赏的过程中,你是否听出这首曲子有几个乐段组成?(3个)这么欢快、优美,令人陶醉的乐曲,想不想学会?
那好,我们现在就采用学习歌曲的四部曲来学习,不过乐曲没有歌词,就剩下几步?三步。哪三步呢?我们一起复习一下。
第一步:打节奏。第二步:模唱旋律。第三步:唱旋律。
下面,我们就来分别学唱ABC各段的旋律。先来看A段的旋律。a首先师指旋律,生打节奏。b接着,生用la音模唱旋律。c最后,演唱旋律。
d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乐句有什么不同?
(只有结尾的音不同,其余完全相同。)对,演唱的时候大家注意。(2)自学B段的旋律。
a:大家演唱的非常好,看来A段难不住大家,那好,下面大家运用学习A段旋律的方法来自学B段,看谁学的又快又好。
b生按照学习A段的方法演唱B段旋律。C检查自学情况。(3)自学C段的旋律。a简介弱起小节。
b既然AB两个乐句大家这么快就掌握了,相信C段也难不住大家。下面大家按照学习AB段的方法演唱C段的旋律。
4、用手势巩固ABC各段的旋律。
刚才每位同学学习的都很认真,老师为大家高兴。那么究竟谁学习的最认真呢?下面我们来一个小小的过关测试。看谁能顺利通过。老师分别用不同的乐器演奏A、B、C各段旋律,请你仔细听辨一下。(生用手势表示)A用1个手指,B用2个手指,C用3个手指。看谁能全部答对,有没有信心。
(1)首先,用吉他音色演奏B 段旋律。(2)接着,用电子琴音色演奏A段的旋律。(3)最后,用笛子演奏C段的旋律。
5、完成练习:
a看来,大家都通过了过关测试。不过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打开课本,看一下课后有这么一道题。这次测验如果谁能通过就说明你是最棒的!
b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填充)。(全部填写的A的同学请举手)
音效—A—A—B—A—B—C—A—音效—A—B—A—B—C—A—音效
三、模仿、创编。
a没想到有这么多同学表现这么棒!下面来训练一下我们的合作、创编的能力。分小组按照这个顺序即音效—A—音效—B—音效—A—音效。共同探讨、创造分工,模仿森林中你想到的各种声音,看哪位同学模仿的最逼真。
b师生合奏,班级《森林狂想曲》。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依次抽查了。下面我们师生按照这个顺序ABC三段可以演唱,音效部分可以任意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大家准备好了吗?同学们表演得很好,这是我们“班级
版本”的《森林狂想曲》,大家还可以在文娱委员的带领下把C段也学会,就可以按录音里的顺序奏出全部的《森林狂想曲》了。课后,可要加油呀!
四、课堂小结
如果我们人类能每天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大森林里,那该多好呀!可是,如今,森林被乱砍乱伐的现象很严重,我们美丽的地球逐年被破坏。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动植物更是我们的朋友。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大家园,音乐工作者以他们的方式赞颂着自然、呼吁着人类保护自然,而我们能够为地球母亲做点什么呢?(不伤害小动物、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摘花、不打鸟)同学们说的真好,只要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片绿,珍爱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小生灵,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人类就能生活在这样美丽、神奇的大森林里;我们的的地球将会变得越来越美丽、和谐。我们共同期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第五篇: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原稿)
欣赏《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
执教人:梁世慧
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狂想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轻快活泼哼唱主题旋律。
2.让学生了解民族乐器曲笛,小提琴音色,感受乐器音色的丰富表现力,熟悉乐曲各部分的主题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4.让学生感受森林的无尽魅力与神奇,深刻体会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教学难点:
分辨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在了解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教学用具:手风琴、字母图片、竖笛、音响、打击乐器、有关乐谱、多媒体课件等。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森林狂想曲》是拥有全世界第一张台湾大自然音乐的光碟,是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自然观察家杨雅棠、留美制作人吴金黛、金曲奖制作人及演奏音乐奖得主范宗沛,全心全意为台湾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乐创作。制作过程耗时5年,深入全台山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溪流„„等近100
种台湾自然声音;新颖并充满创意的制作概念,使乐曲中的自然音源与音乐的节奏、调性相合无间。现在大家听到的是这张专辑的第一首曲子《森林狂想曲》。本曲由三个不同的主题旋律伴着多种自然声音组成的音效交替而成,乐曲开始由弱到强似由远及近的鸟声、蛙声„„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热带森林。随即奏响的第一主题节奏明快,旋律跳跃,似森林深处的溪水、山泉,紧接着曲笛和小提琴轮流奏响主题,虽然一中一洋,但不感到异样,配以轻快的伴奏配器,似乎带有一丝喜悦的感觉,似乎是一个热闹的开场白。你可以听听各种大森林的动物,合着曲子有节奏地叫着,还有蛙的声音。一场森林音乐会就要开始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阶段目标:开门见山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去旅游,同学们认真听,看你听到了什么„„
二、完整听赏全曲(第一站:听森林)教师播放音响(课件1)。
1、学生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情绪。
师:谁能告诉老师,在这首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在乐曲中你听到了几处没有音乐旋律伴奏的声音?(教师提示是在乐曲开始、结尾、还是中间?)
生:听到了蝉声、蛙声和溪水„„乐曲开始、中间、结尾共三处。
师:大家再来听一听这神奇的声音。听一听这三处的力度有什么不同?好像什么?
教师分别播放乐曲开始、中间、结尾的音效。(课件2)
2、教师讲解什么叫音效?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真实声音的重现,在音乐中被称之为“音效”,音效的作用就是给人一种真实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师:谁能来学一学这些好听的声音? 生1:吹口哨学鸟叫。(可能)生2:学布谷鸟叫。(可能)生3:学青蛙叫。(可能)
师:他们学得太棒了!我们大家都来学一学好吗? 学生即兴模拟蛙鸣鸟叫。
师:大家学得简直比音乐家现场录的还像,老师都陶醉了。
师: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们觉得这首乐曲应该叫什么名字?
生: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
师:同学们请为这首乐曲起个名字。(可能有:《美丽的大森林》《森林的早晨》等)
师:同学们给乐曲起的名字真好听,音乐家也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森林狂想曲》。
3、教师出示课题——《森林狂想曲》
三、听辩情绪(第二站:唱森林)阶段目标:听辩三个主题的旋律、情绪
1、这首乐曲这么好听,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第一主题。出示乐曲的第一主题旋律。师:这个主题的速度是什么样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教师播放第一主题。(主题一:课件4)教师画出第一主题的情绪声线图 生:速度稍快,旋律跳跃。
师:大家来唱(奏)一唱(奏)这个主题,感受它欢快的情绪,老师用琴弹奏,学生轻声哼唱。
2、记忆第一主题
师:现在我们在来完整地欣赏一遍音乐。当听到第一主题时用一种动作表示,如拍腿或拍手等。听听这个主题出现了几次?
教师播放全曲。(课件5)
学生用动作表示第一主题,并回答共出现了7次。
3、听辩第二主题(课件6:播放课件主题
二、主题一的课件)教师画出第二主题的旋律声线图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段旋律与第一主题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生:音域比第一段旋律高。
师:大家来唱一唱这个主题,感受他的情绪和音高,学生轻声跟琴哼唱。
4、听辩第三主题(课件7:播放主题
3、主题2)教师画出第三主题的情绪声线图
师:我们来听一听这段旋律与上第二旋律在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段旋律很抒情。
师:大家用“啦”跟着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这着段旋律。
四、听辨结构(第三站:闯森林)阶段目标:听辨乐曲结构,了解曲式特点。
再一次听辩教师播放全曲。(课件8)
1、分辨民族乐器——曲笛和西洋弓弦乐器——小提琴的音色魅力及演奏方式。
师:这首乐曲的主题多次出现,欢快的旋律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那明快的音色你们知道是什么乐器主奏的吗?让老师告诉你们吧!
乐曲主题是由两种不同类别的乐器主奏的。一是民族吹管乐器——笛子;还有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西洋弓弦乐器——小提琴。它们同属于高音乐器,音域很宽,高音明亮,表现力非常丰富。现在老师放两段音乐片段,你们听一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可以模仿一下这种乐器的演奏姿势。
2、听辩乐曲结构教师播放全曲。(课件9)
师:当听到主题A时,用“啦”演唱,再听一听还有几个和第一主题不同的旋律? 学生用“啦”演唱主题A,并回答还有几个和第一主题不同的旋律?(生:两个)
3、听辨多段体结构(可机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听辨结构)
师:同学们听辨得非常准确,全曲共由三个主题交替构成。我们分别用字母ABC表示三个主题。现在我请两位同学来到前边,将三个主题曲式结构用字母排列出来。其他同学听音乐表演(第一主题坐着拍手,第二主题起立二人对拍,第三主题可离开座位转圈等,音效部分模拟自然声音)。除三个主题外,听到的声音用你喜欢的图案表现。如:≈
学生活动:听音乐表演。学生板书(抽学生板书)
4、师生评价:结构图正确与否。
五、创造与拓展(第四站:护森林)阶段目标:感受音乐的情绪,自主创编节奏
1、创编节奏为乐曲伴奏
师:乐曲这么动听,你们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吗?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分组表现主题或音效。学生活动:
第1组律动表现第一主题。
第2组在座位上演唱主题并拍手伴奏
第3组吹口哨模拟鸟叫。第4组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第5组奥尔夫节奏乐模拟动物界、自然界美妙的声音。
师:音乐家将自然界原音与音乐天然地结合在一起,我们也学他们,将你们喜欢的好听的声音与今天我们熟悉的主题结合在一起创作出更好听的《森林狂想曲》吧!(老师用琴弹奏乐曲的主题A.主题B.主题C,学生给老师伴奏)
2、渗透法制教育,(今天我们欣赏到的美妙音乐来自大森林,我们要怎样做,这美妙的音乐才不会消失)(播放课件10图片)
六、小结
师: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动植物更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大家园,让我们从现在起,做一个环保小使者,努力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好不好?那么今天的森林之旅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开心吗?让我们大家在这动听的乐曲伴奏下,再一次走进那神奇的世界吧!
教师播放全曲的flash动画(课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