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永宁中学“导师制”实施方案
石狮市永宁中学“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永宁中学“导师制”实施背景:
1、我校班主任工作主要忙于班级日常事务和常规教育,繁杂的班级事务占用了大量做细致有效的工作时间,班主任与学生缺乏有效交流,疏远了师生情感,淡化了师生关系。
2、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导致德育工作渠道单一,方法机械,德育工作常常是班主任在班内发布或传达学校精神或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出现了“管、卡、压、罚”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3、任课教师出现“只管教学,不管教育”。常常出现科任教师抱怨班主任没有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或抱怨班主任没有把学生纪律教育好,导致科任教师对自身的定位有所偏差,而忽视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4、缺乏有力的评价机制,学生的品行表现出表面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而教师却往往以这种表象来评价学生的品德,忽视对学生深入了解与客观的评价。
5、缺少有效的教育途径,由于班主任面对全班学生,而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针性教育,对学生注重共性教育而缺少个性、心理教育。
6、传统教育体现了学生教育工作只是政教处、段长、班主任的事,学科教师难以在指导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时顾及其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7、学校教育与德育教育在管理上缺乏两者沟通的有效机制,班主任与德育工作者无法有效地贯彻到学生的生活,无法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生活质量,造成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
8、我校以往每年在高三范围内实行了导师制的措施,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成绩、家长反馈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永宁中学“导师制”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经验。
9、以往德育工作只注重满足社会需要,片面强调规范性,缺少德育工作针对性。
10、永宁中学高中部招生数减少,社会对学校高考要求不断提高,招收的生源属于中等学生,学生思想状态复杂。永宁中学初中生源数少,为了更好地让本校学生进入本校高中学习,也要求学校教育更要有针对性。
二、永宁中学“导师制”的内函:
“导师制”是指在“整体、合作、优化”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分解给老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让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采取个性化、亲情化地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学习和特长,形成了既管又导、达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目的,整体推进学生思想工作的发展。导师制是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模式,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育人组合,在学习、生活、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制观念、公民意识、特长发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帮助。
三、永宁中学“导师制”实施的意义:
1、通过实施“导师制”,导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材施教,强化个别指导,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通过实施“导师制”,能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有效促进全员、全程育人格局的形成;改变了传统德育工作只由少数人在实施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改变了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由于受导学生的情况复杂多变,迫使德育导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工作水平与能力,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同时“导师制”的实施扩大了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加强了德育工作力量,使任课教师能以教书育人为宗旨,把握时机,利用德育资源,使德育成为教学的有机部分。
3、通过实施“导师制”,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感,融洽了师生间的情感关系,使关爱每一位学生由口号转变为积极的实践。“导师制”能改变了过去班级只由段长、班主任管,学生只跟班主任有感情的局面。充分调动课任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的目光从课堂教学扩大到课堂管理、学生工作上,而且提升了课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能赢得更多学生的尊重和家长理解支持。提高导师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在学生当中的亲和力。导师融入亲情,进行换位思考,架起了师生之间的“心灵桥梁”,改变教师只说教的形象。
4、通过实施“导师制”,培养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由于师生比较熟悉,导师也往往会挖掘学生闪光点,从而进行思想、心理、学习上的引导,导师会因人而导,对受导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分尊重受导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避免过去班主任一人无法“因材施教”的局限,同时通过导师与家长的联系,也促进了学校与家长间的联系,双方整合优势,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学校的形象也会在社会中得到大力提升。
5、通过实施“导师制”,加强了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做好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促进学校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基础法制道德观念的形成。
6、通过实施“导师制”,为德育的亲情化、个性化提供有效的载体。
7、通过实施“导师制”能尽量最大化指导学生走向成功高考,最大化地让本校优等初中毕业生升入本校高中就读,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前提保证。
8、通过实施“导师制”更能发挥教师导的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永宁中学实施“导师制”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的“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打造重点”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构建学校“大教育”模式,紧紧围绕育人为中心,以其创新的态度、务实的传统、求真的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途径、新方法。同时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努力增强我校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实效性,走主体教育的特色之路。
五、永宁中学“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及机构: 组长:陈冬凝(校长)
副组长:李志鸿(书记)张长旺(副书记)黄龙木(副校长)陈美华(副校长)李刚晖(副校长)
成员: 陈建荣(政教处副主任)陈章维(教务处副主任)各年段长
小组长:各班班主任
办公室: 陈建荣
宣传:
咨询中心(信息收集与信息反馈中心):政教处
六、永宁中学“导师制”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生活习惯、科学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思想方法、明确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觉自律、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的良好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具有明辨是非、知荣辱、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
4、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5、培养学生在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的目标。
6、培养学生爱校情感,丰富校友文化。
7、增加本校初中优秀毕业生升入本校高中就读,增加高考上本科的数量、增加高考尖子生的数量。
七、永宁中学“导师制”导师的任务:
听取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导师是学生思想的培育者、是学生实现理想的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辅导员、是学生生活的指导员、是心理上的疏导者与维护者,是学生成功的引路者。做到及时接触了解学生,及时与家长沟通,及时与班主任及各科任教师联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八、永宁中学“导师制”实施方法与步骤:
1、导师开展工作方法:导师对受导对象深入了解建立档案,特别是学生的家长、家庭情况、道德品质、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特长、闪光点、不足之处等方面;通过谈心(情感交流)、开会、汇报及时了解学生发展动态与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与家长联络,指导家庭教育,共同探求教育方法;通过与班主任、科任教师的联系与协调达到共同教育的效果。
2、导师开展工作步骤:确定受导对象——建立受导对象档案——分别制定指导方案——开展个别或小组集体教育——跟踪落实(结合与家长联系、与班主任、各科任教师联系)——记录过程——客观评价——总结经验。
3、学校实施“导师制”方法与步骤:制定方案——动员培训——分发“导师制”工作手册——组织落实——接受咨询与指导——收集典型材料——检查落实——收集材料——考核——总结反馈
九、永宁中学“导师制”导师工作职责:
心健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培养良好的劳动、生活、卫生、学习、为人处事习惯,争做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的好学生。
2、教育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讲文明、有礼貌、尊师爱友的优秀品德,增强学生爱校情感。
3、鼓励学生刻苦学习、锤炼不怕困难的毅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人观和价值观。
4、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适应环境,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全面成才的信心。指导学生合理、科学选择就读方向(高中文理科及艺体生的选择)。
5、指导学生做好学期成长目标的制订与实施。
6、建立受导对象档案,记录成长过程并及时做好相关项目的登记工作,为班主任撰写鼓励性评提供客观评价意见与建议。
7、关注学生全面成长情况,时常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
8、与班主任、各科任教师及其他教师随时交流情况与工作经验,促进受导对象协调发展。
9、认真学习有关教育心理学、心理辅导等方面知识,不断提高“导”的素养。利用谈心、活动、家访、电访等形式对受导对象开展教育。
1、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保护学生身10、11、12、十、关心受导对象课外生活,指导他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化和经常与受导对象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在教育学生工作中的支持。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进网吧、游戏室、歌舞厅等娱专业实践活动。培养他发展正当的兴趣和特长。
乐场所。
永宁中学“导师制”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学校“导师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指导“导师制”工作的制定、计划、实施,调整、协调、总结、培训;召集有关工作会议、经验交流等;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做好信息与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与反馈;对导师工作情况的考核与评定。小组长(班主任)要及时向导师通报班级工作重点与方向,协调导师间的关系,汇总导师对本班学生的教育情况,对学生评价时多珍求导师的意见,组织召开导师协调会和教育情况汇报会,及时把握学生动态。
十一、永宁中学“导师制”导师工作要求、原则与方法:
1、原则上以一学年为导师指导工作一个周期,若教师、学生都有特殊变动可调整到一学期为一个周期,若学生提出更换,年段长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调整情况须报政教处备案)。
2、导师教育与指导学生时,不能与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相违背。
3、导师教育时要注重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和情况,从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进行工作和教育活动,教育时要讲究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4、导师教育时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积极进行教育引导。通过谈心、沟通、交流、联系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和违纪行为要坚持原则,善于批评教育,以理服人。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时,发扬学生道德品质养成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导师教育时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依法执教,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耐心帮助与指导,热情关怀。严禁体罚和侮辱学生。
6、导师开展教育活动时可采用小组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言传身教、活动相结合。
7、导师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做好过程记录、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
8、导师积极参与到永宁中学“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家访等活动过程中。
9、导师要处理好与班主任、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并及时沟通。
10、导师小组长(各班主任)可根据班级情况不定期召开相关导师会议,汇总信息,及时协调,通报班级工作重点与情况,或及时与相关学生的导师通报某学生的情况,以便达到协调发展。11、12、13、导师工作过程中要讲究方法、技巧及语言艺术。
每学期结束时,导师要把永宁中学“导师制”工作手册填完交政教处。每学期每位导师要找每位受导对象谈话至少4次以上;每学期每位导师要与受导对象的家长联系至少2次以上;每学期每位导师召开至少1次以上受导对象集体会议。14、15、16、每学期每位导师要进行一次对受导对象的评价,为班主任评价提供参考。每位小组长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导师通报或汇总会。
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都要负责至少6位受导对象的指导。(不同老师可适当增减学生数,但不能超过10人),任教多个班级的老师,必须要有所任教班级的学生。
17、安排每位教师的受导学生时,要做到好中差(从学生的表现、男女、成绩等)的比例要合理科学,原则上以任教班级的课时数的比例来安排,原则上班主任承担班内后进生的比例要大些(特别是班内后进典型人物),若班内后进典型学生要自选导师,并在对应导师愿意的前提下,可以调给相应科任教师。
18、实行“导师制”不是导师替代班主任工作,导师工作只是班主任工作的补充和延伸,导师是为学生做些更为细致的工作,导师侧重于情感教育,通过情感交流来达到对学生的教育,导师制是为了更好、更细、更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而导师也不能替代班主任工作,因此班主任与导师各自要定位好对学生教育的位置。
十二、永宁中学“导师制”考评与评估办法:
1、召开受导对象代表座谈会或随机抽查学生了解导师工作评价情况;
2、导师工作手册记录情况;
3、受导对象的思想表现、学科成绩、参加活动等变化情况;
4、年段长及班主任的评价情况。
永宁中学
二0一二年八月
第二篇:XX中学“导师制”活动实施方案
XX中学“导师制”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名师及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岗位,熟悉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教育教学技能,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快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队伍,经研究决定,在我校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之间开展为期二年的结对拜师“导师制”活动。
一、培养对象
2020年分配、人才引进和调入的青年教师。
二、培养期限
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
三、导师资格
1.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师德高尚,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在本学科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和教研水平优良。
3.原则上指导教师必须为中学一级及以上职称的同学科骨干教师。
四、导师职责
1.拟写一份学期指导青年教师规划方案。(一式三份,教务处、年级组和被指导教师各存一份)
2.进行师德教育,加强对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培养,引导青年教师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3.根据被指导青年教师的具体情况,指导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和专业发展,具体制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内容和措施,并督促实施。
4.指导青年教师熟悉备课、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考试等各教学环节。
5.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安排青年教师听课,使青年教师掌握教学方法;深入青年教师课堂听课、评课每学期不少于10个学时,并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和指导。要及时点评并填写听课记录,评课意见。(注意保存)
6.指导教师每学期应指导青年教师上好2节不同类型的公开课。
7.每次月考后要帮助被指导的青年教师分析考试的得与失,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
五、导师配备
1.指导教师的配备采用双向选择原则,由学校确定导师与被指导青年教师,并自行聘任。
2.为保证培养质量,原则上1名导师1名青年教师,最多不超过2名。
六、青年教师
(一)基本要求
1.思想端正,素质良好。
2.严于律己,主动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二)主要任务
1.积极主动并虚心接受导师指导,尊师重道,虚心求教,勤奋好学,积极进取。
2.在导师指导下制订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并付诸实施。尽快熟悉教育教学要求,掌握教学规律和教学规范,熟练掌握教学大纲,认真编制授课计划、教案和课件,充分准备课堂教学内容。
3.在培养期内听导师的课每学期不少于15课时,并做好听课记录。(每月交年级组登记盖章)
4.每次月考后,写一份考试总结和教学反思,并主动和指导教师一起分析考试的得与失,以便确定今后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思路。
5.学期末就个人思想、工作、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及时向导师报告并听取指导意见。培养期满,应对自己所完成的教学、教研工作和培养收获进行总结。总结成绩、收获体会,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和办法,存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
七、考核与奖励
1.期满学校对“导师制”活动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完成要求的指导教师,每月末按指导教师实际听被指导青年教师课的节数3倍计入课时补贴。
2.在阶段考试保优评比中,青年教师获奖,以同等奖次奖励给指导教师。
3.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期满教学考核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分别给与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800元、500元和300元的奖励。
4.培养期内,青年教师参加上级主管教育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指导教师获青年教师同等奖次的奖励。
八、本办法解释权在校长室。
第三篇:导师制实施方案
导师制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探索新形势下我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构建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全面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水平,努力实现学校提出教育教学目标,现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导师制的含义
导师制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科任教师身上,导师将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新模式。
二、实施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1、它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教书育人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是新时期、新形势赋予人民教师的育人新理念。学校必须改变仅仅依靠班主任、政治教师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片面认识和现状,让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自觉承担起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导师制为载体,建立一支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使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
2、它是中学德育创新的重要抓手
导师制是新形势、新任务下的一种德育制度创新,强调以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和谐发展,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我国新课程提出的三大目标之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目标,单靠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探索新模式下的学生学业、生活、品行指导方式和策略,从而有效地推动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导师制的管理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
三、实施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实施导师制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为指导,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变教育观念,探索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德育方式。提倡学生导师群体负责制,从教师灌输说教转变为师生平等对话,开展以沟通、理解、帮助为特征的个别教育,进一步有效推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2、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导师的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发展目标。
(2)个性化原则。导师要善于发现、研究受导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人本化原则。导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和个性差异,真诚关爱受导学生,努力成为受导学生的良师益友。
(4)渐进性原则。导师要根据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和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受导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
(5)保密性原则。导师在施导过程中,要尊重施导学生的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评价受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四、实施导师制的组织机构
为保证导师制实施工作的正常运行,加强对实施“导师制”的组织领导,成立学校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召开教职员工会议,阐明实施导师制的意义和方法,成立导师制实施工作小组,明确导师制工作小组成员职责。
领导小组
组长: 牟群欢
副组长: 金斌宏 林平胜
成员: 应素群 张海江 李玉红 吴海明 各年段长
职责:主要负责对实施导师制的领导和指导工作,审定学校导师制实施方案及导师名单。
实施工作小组成员:张海江、金鑫、王君素
职责:主要负责制定导师制实施方案,落实导师的报名、资格预审工作,确定导师的聘请名单并上报领导小组组长审核;具体负责《导师制实施方案》的落实,确定受导学生的名单,并负责对导师队伍的培训、管理与考核工作。
五、实施导师制的方法和步骤
1、摸底调查
(1)调查并确定能够胜任导师的教师。
(2)调查需要受导的学生及辅导的主要内容(学习、道德、行为、心理、体育、艺术等);(受导学生名单由各班主任提供并填写受导学生情况登记表。主要是问题生、学困生、偏科学生、家庭特殊的学生等。)
2、导师的确定及使用
(1)担任导师的对象:全体教职员工。
(2)导师的确定:根据自主、公开的原则,以年段和班级为单位,采取师生双向自愿选择和集体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由学校导师制工作小组初步确定人选,报学校导师制领导小组审定。
具体步骤为:所有科任教师原则上均应担任担任导师。由德育处根据德育工作情况统一汇总确定导师初步人选写出意见,报领导小组审核,最后由校长签字颁发聘书。
(3)结对办法:领导小组在确定导师的人选后,向师生张榜公布,并在各班提交受导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最后确定。每学年选择一次,原则上一名导师指导1—2名学生。
(4)导师与学校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书。
六、导师的主要职责和工作制度
1、导师主要职责
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要求,导师的主要职责是:
(1)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3)关心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指导受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4)指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受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
(5)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及其他科任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
2、建立导师制工作制度
(1)档案制度。为每位受导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对学生每一周期的表现及每次考试后的成绩逐一登记,分析对照,绘制学生学业、行为等变化曲线。建立受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症下药,制订受导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2)家访联络制度。建立定期家长接待日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与受导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导师必须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挂靠的更要作为重点)。密切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同探求教育方法。
(3)谈心与汇报制度
“导师”坚持每月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要求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建立导师工作记录袋,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4)建立小组活动制度
每个导师与所指导的学生构成一个小组,小组内与小组之间将由导师组织定期(每月一次)进行交流。
本小组内:导师定期与本小组学生集体交流,导师需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学生可以将上一周期自己在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或遇到的困难等如实讲出来,导师与其他小组成员均可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浓厚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心沟通氛围。
小组之间:导师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将同类型的小组成员(如同属于学习、道德、行为、心理等某一方面寻求指导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交流,以扩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观点碰撞,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5)导师培训制度
学校导师制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导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举办导师工作研讨及案例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导师的育人能力、工作水平及研究水平。
(6)导师考核制度
学校导师制工作小组根据下列四种情况,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一是每位导师的工作手册记录情况;二是受导学生和家长对导师工作的评价;三是受导学生的实际表现(包括品德和学习情况);四是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评价。
(7)导师奖励制度
A、导师在考核中评为优秀的在评优、评先、晋升职称及各类推优的评选中,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
B、学校每年对导师进行考核,被确认为合格的,在评职称时,每两年可以计一年班主任工作年限,每学年评出若干名“校级优秀导师”。
C、学校对优秀的导师优先提供外出学习机会,今后竞聘班主任岗位的必须是曾经担任一年及以上导师的并经考核合格的科任教师。
D、学校根据对导师的考核等级进行奖惩,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七、实施导师制应注意的事项
1、正确处理导师与教学的关系。实施导师制的目的是为了纠正长期以来“教书”与“育人”彼此脱离的现象,通过导师制,真正落实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因此,导师既要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状况,又要指导他们学会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正确处理导师与班主任的关系。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实施导师制是班主任工作的有力补充,不是取消班主任,也不是以导师取代班主任,班主任本身也是导师。在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将导师对受导学生的个别教育与班主任对班级的全面管理有机整合,两者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合效应。建立班主任制与班导师制并存,班主任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主要承担对学生行政班的管理,导师承担对教学班的管理,导师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由班主任协调导师、任课教师、教学班导师,相互通报和及时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形成管理学生的有效机制。
3、正确处理导师与家长的关系。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导师应多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导师应尊重家长,讲究与家长联络的方法,关注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与家长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第四篇:啸秋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讨论稿)
啸秋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试行稿)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坚持以“精心的学校管理,高效的课堂教学”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全员育人的大德育观,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决定本学期开始逐步完善并推行“德育导师制”。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改变教育观念,探索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德育方式。本着加强德育师资力量,强化教师育人功能,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在深入研究传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说教、笼统等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开展以沟通、理解、帮助为特征的个别教育,进一步改进创新工作方法。
二、“德育导师制”的内涵
“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说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任务适当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上,导师与班主任紧密配合,依据“修身垂范、用心沟通、竭诚交流、以德树德,以情动情,以志励志、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德育管理模式。
德育导师制中的导师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还要承认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从思想、生活、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各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
三、德育导师组织机构及职责
1、领导小组:
组
长:项洪文
副组长:冯强生、孙正宽
成员:行政领导和全体班主任
2、主要职责:
学生管理处制定管理方案,负责组织考核,进行操作过程协调。年级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教研室:负责相关科研。
四、导师工作原则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实效性的“个性化、亲情化、渐进化”的全员性的德育,是班主任工作必要有效的补充。
五、导师职责
导师定位:学生的良师益友,倾诉对象,不是训导是引导,不能把受导学生贴标签。导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参与管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全面提高素质,为学生发展成为坚强自信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导师通过参与管理、活动协助受导学生班级的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协助寝室搞好寝室管理与寝室文化建设,为受导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具体有以下职责:
1、思想引导:
⑴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优秀学生各类学生积极进步。
⑵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行为习惯。特别是要促进责任感、诚信与感恩孝顺等道德品质的形成。
2、学业辅导:
⑴ 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按照学生的个性、经历与基础,指导新课程选课,制订学习与发展计划,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⑵ 定期向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了解该生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⑶ 每次大考以后要帮助学生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
⑷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参考用书,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3、生活指导:
⑴ 关心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⑵ 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多方协作,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4、心理疏导:
定期与学生谈心,了解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做学生生理上的长辈,心理上的医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各类问题、烦恼、挫折。对受导学生反映的问题要与各相关部门、教师、家长联系,及时为指导对象分析情况、排忧解难。
5、参与管理:
导师确定联系班级后,要加强与班主任联系,要更多地关心联系班级。⑴ 积极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抓好班级管理,出好点子,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协助班主任做好难点工作。
⑵ 要积极参加该班级的活动,重点抓好班级文化建设,每学期至少要参加二次班级的主题班会,进行一次专题发言。
⑶ 一学年对每位受导学生至少家访一次,调动各方力量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⑷ 参加班级管理。每学期至少下四次寝室,协助班级搞好文化建设,营造学生良好学习、生活环境。
⑸ 班主任不在时应代理班主任完成各种工作,搞好班级日常管理。
六、导师的权利
导师的考核分为不合格、合格、优秀。
1、学期考核合格的导师有优生安排各类培训、进修的权利。
2、在评职、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以优秀班级中考虑、优秀德育导师)
3、每学期结束根据考核给一定报酬,优秀导师另给一些奖励并享受优秀班主任待遇。
4、新分配教师导师考核合格后获准担任班主任。
5、考核合格导师根据上级文件按一定比例计班主任龄。
七、导师与受导学生的确定
1、导师确定:
⑴ 全校教职员工自愿报名(建议中层干部、优秀教师、生活指导师和共产党员积极报名),根据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结果最终确定导师。条件成熟时可从校个聘请有经验和热情的退休教师担任导师。
⑵ 导师应有正确的价值皮帽:能为人师表;有工作热情;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⑶ 班主任不做自己班学生的导师。
2、学生确定:
⑴ 面向全体学生。本学期先试点各层次有代表性的学生(特别关注学业偏科、品德偏常、性格偏激及其他需要提高的学生),以后逐步推广,力争每位学生都师导师。优秀学生是本着“自愿选择、教师引导”的原则;其他学生则主要由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列出人选,再征求本人意愿与任课教师意见,为其配备导师。
⑵ 受导学生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单位(如寝室)。
⑶ 原则:学生 自己报名与班主任推荐相结合。学生报名后,班主任最后确定。
3、受导学生主要要求:
⑴ 尊敬师长,听从师长教导,在约见的时间应当按时到。要尊重导师,要主动跟 导师联系,取得帮助。
⑵ 要积极进取,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合理安排时间。⑶ 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培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4、双向选择确定导师与受导学生关系
从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开始,由学生与导师进行双向选择,具体步骤如下: ⑴ 向学生提供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名单。⑵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要。
⑶ 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初步列出导师名单。⑷ 导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班级的情况,选择受导学生。
⑸ 根据师生双方选择的情况,适当进行调配,最后确定导师与受导学生。其中导
师和受导学生的比例控制在1:5—6左右。
⑹ 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对导师进行聘任(一年一聘),明确导师的职责。⑺ 导师和受导学生见面,确定结对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5、导师与受导学生关系的调整
⑴ 如果学生不尊重导师,导师无法对受导对象进行指导,导师可以要求调整。⑵ 当导师不尽责,觉得导师对自己没有帮助,受导学生可以提出中止,有更合适
人选的可以请求调换导师。
⑶ 任课教师调整任课班级,年级段可以对结对关系进行适当调整。⑷ 结对关系无特殊情况,一般一年调整一次。
八、导师制的实施流程
1、宣传发动。目标:确定导师与受导学生人选。责任人:年级段与班主任。
2、关系确定。目标:确定导师与受导学生关系。责任人:年级段。
3、成立导师小组。目标:以班级任课教师为单位,班主任任导师组组长,经常的和这些导师沟通联系,了解和反馈学生受导的情况。责任人:班主任
4、活动开展。目标:各项制度(档案)建立,师生互动活动开展。责任人:学生管理处(制度手册);导师(活动开展);年级段、班主任(监督执行)。
5、检查评估。目标:每学期期中检查督促,期末一次量化考核,强化导师工作的实效性,增强导师工作的责任感、荣誉感。责任人:领导小组。
九、附:导师工作评估细则(另定)
十、附:导师工作手册
2007年3月
第五篇:永宁中学学生宿舍自查报告
永宁中学学生宿舍项目绩效评价自查报告
一、项目概况
永宁中学学生宿舍拟建于永宁乡原粮管所院内,项目新建主体三层框架结构学生宿舍楼1幢,建筑面积1378.6平方米,平面布局呈“一”字形,层高3.60米,室内外高差0.45米,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该工程设计为二级结构安全等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级,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分类乙类,框架抗震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永宁中学学生宿舍项目概算总投资362万元,其中建设工程费322.21万元,工程其它费用22.49万元,预备17.3万元。资金来源为2014年“全面改薄”中央财政资金346万元,庄浪县财政配套16万元。
永宁中学学生宿舍项目是根据教育厅《关于“全面改薄”项目实施计划审批权限下放的通知》(甘教厅【2014】83号)和省改薄办《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的批复》(甘教改薄办【2015】1号)精神,依据省改薄办2014年12份审定的《平凉市“全面改薄”项目规划(2014—2018)》平政办发【2014】141号,经市教育局、发改局、财政局研究审核批复的项目。
(二)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情况
永宁中学学生宿舍项目现以办理了土地预审、规划、环评、节能审查,消防、维稳、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齐全并由专人管理。
(三)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应实现的具体绩效目标:永宁中学学生宿舍项目解决了学生在外租住零散,管理不便,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
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永宁中学学生宿舍项目,计划工期366天,从2015年6月10日—2016年6月10日。
3.项目资金相符性及使用:项目资金申报的内容与具体实施内容相符;资金使用方面,我们做到了专户专账,专款专用,支付范围、标准、进度、依据符合规定。
(四)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并能严格执行;项目的实际支出符合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合理;各种帐务处理及时,会计核算较为规范。
二、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1.组织架构。为了使该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我单位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主任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专人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与协调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密切协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2.实施流程。①、首先组织项目规划技术人员和设计专家到项目现场,对现场情况进行规划分析、评估。②对现场进行钻探、勘测,出具地质勘探报告。③由庄浪县建筑设计室设计,平凉市建筑勘察设
计院审查并出具审查合格书。④平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标。⑤庄浪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中标后组织施工。
3.监管措施。在项目建设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文明施工,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和文明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现场监督管理,努力化解工程风险,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明确规范管理,强化责任,确保安全,保证质量的指导思想,并从思想观念、文明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材料等方面入手,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严把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关。
三、项目完成情况及质量情况
永宁中学学生宿舍项目于2015年6月15日开工,现已完成主体体框架的建设,计划2016年5月完成整体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建设均由庄浪县安检站、质检站、设计室、质量检测等相关单位组织验收后进行下一阶段施工,保证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四、项目效益情况
永宁中学学生宿舍项目的建设达到了以下目标:1.彻底消除了学生在校外租住房子的安全隐患。2.解决了学生校外住宿零散不便管理的现象。3.解决了学生需要家长长期陪读现象,培养了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集体生活学习习惯。
五、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永宁中学学生宿舍项目评价结果为优。该项目决策科学,依据充分,项目管理较为规范,项目完成后效果好,实施
后能达到预期目的,满足了家长和学生的需求,解决了学校管理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
1、项目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完善。
2、项目建设进度缓慢。
3、与施工单位相关协调工作不够。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通过制度建设,创新机制,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管理办法,做好与施工单位的相关协调工程,保证该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201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