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创新(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4 21:5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创新(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创新(小编推荐)》。

第一篇: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创新(小编推荐)

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创新

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创新

[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使各行各业都向着国际化发展,石化企业也不例外。石化企业要走向世界,必须要策划自身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和搞好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创新工作。经营战略是根本,技术科技是依托,只有两者兼备了,才能建设高度国际化、现代化的石化企业。

[关键词]:石化企业

国际化经营 战略 技术创新 前 言

随着世界经济向国际化、区域化、集团化方向的高度发展,一个更为广阔意义上的全球市场正在形成,这无疑将大大加快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企业都会成为全球市场的一个成员,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那么如何使石化企业“走出去”,借助全球化的好处来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这将是关系石化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艰巨课题。下面从经营战略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和研究。中国石化企业的现状分析

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石油,石化工业进入了以资产重组为特征的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大型跨国石油,石化公司间出现了全面购并联合,形成了以埃克森-美孚公司,BP阿莫科—阿科公司,英国壳牌公司,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为首的四强,这些超大规模集团将在全球石油石化市

第 1 页

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场起着长久的均衡作用,必将改变世界石油,石化产业的竞争格局,对21世纪石油,石化产业的发展态势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中国石化内部层次不齐,其国际化经营阶段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如勘探开发板块的钻井公司,它们已经拥有一部分的海外市场,建立了一些海外分公司。它们能以国际化战略做指导,以全球化市场为导向制定生产计划,根据不同的生产环境做出合理的方案,能很好的扎根于国外市场。中石化中原油田油气储运管理处以“立足中原,巩固西北,面向全国,涉足国际”为战略指导思想,积极推进机构改革,实行运输产品多元化、差异化,推行“岗位标准化、流程规范化、系统专业化”的生产措施,逐渐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并开拓了加纳输气项目部。这足以说明中国石化企业有能力走向国际,参与国际竞争。

但是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相比,与率先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目标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弱项仍然很多。我们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①、部分中国石化企业对实施的国际化经营缺乏总体的和长远的谋划;②、在不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民族文化的情况下,盲目套用国内的生产经营方式,建立国际化的组织构架。③、中国石化企业普遍缺乏与国际化经营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第2 页

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创新 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由于石化企业的良好优势,其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应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实力,生产能力,选择一定的业务领域和国际经营区位,拓展跨国经营活动,利用内部化的优势获取更大的市场利益,在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逐步把自身建设成为具备强大国际竞争能力的石油化工企业。

(1)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企业的制度改革,合理改变自身的组织机构。石化企业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是走向国际化的基础和前提,然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政府机构和石化企业内部的人事制度管理机构的改革。如果石化企业的一些经营活动(如开拓市场),由于对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的经济利益有损而遭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涉,各种行政指令、各种非法行径堂而皇之的对企业进行“制裁”。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企业都很难正常运行,走向国际化也将无从谈起。石化企业进行机制机构改革时,要遵循简洁化、层次化、权责对等等原则。要统一指挥,要使各层人员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权利和职责,这样才能到达责权明确、信息通畅、管理高效的目的。同时,石化企业要熟悉和善于运用各种国际游戏规则,既避免“违规受罚”,更要用规则保护自身权益。

(2)树立国际化经营战略思想,建立合理的国际化经

第 3 页

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营模式。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石化企业带来了发展空间和增长机遇。石化企业可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特点、基础水平,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国际化战略经营模式。单以进入模式而言,就可分为“先难后易”式和“先难后易”式。前者是直接到成熟、稳定的市场经济下参与竞争,它从客观上要求企业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创新力,而且要能承受起短时间内的挫折乃至一定时间内的亏损;后者则是从发展中国家入手,减少承担的风险,并借此累积国际化经验,储备在全球经营的国际化人才,熟知国际化规则等。因此,石化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前,要结合自身实际,重视信息的搜集研究,有充分的信息手段和足够的耐心研究目标市场,把握好“走出去”的时机和节奏,选择好“走出去”的方式。

(3)弘扬企业文化,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国际化建设。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哲学、经营宗旨,以及关于企业和职工的精神内涵与追求,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和态度等。客户认同一个企业,首先便被这个企业所传达的文化内涵所感染,这是客户行为的一项显著特征。所以,弘扬自身的企业文化,将之推向国际社会、渗入国际市场,是石化企业走向国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文化各异的国际社会中,企业文化所宣传的应是一种脱离地域关系的文化,要易与当地人融合,这样在国际化经营中也会事半功倍。

石化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要将产品销往国外(或是劳

第4 页

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创新

务输出、技术输出),面对的客户是成熟、理性的。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对产品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对产品的挑剔远非国内能比。那么,对于产品的质量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这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做扎实。只有把自身的基础工作做好了,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才能有实力往国外市场上去竞争。

在石化企业进军海外时,品牌是公司和产品的符号和象征,也是公司的代名词。它们简洁而有内涵的图形,结合企业名称,在宣传中最能抓住客户,而客户在连续合作时所依据的的第一标准当然也是品牌的选择。因此石化企业要走国际化道路,对其品牌形象的建设要高度重视。

(4)推行人才国际化战略。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和核心。国际化人才战略是跨国公司成功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保证,海外经营一定要雄厚的国际贸易人才,即注重高级人才的国际化。以中海油为例,近年来,中海油在跨国经营中成功地实施了国际化人才战略。一是聘请“洋高参”,有限公司成立高层次的决策咨询机构“国际顾问委员会”,聘请著名大学教授、壳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出任委员。二是引进国际人才,即有限公司纳入外籍员工。三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聘请国际著名机构和投资银行,在国际运作中发挥专业优势。

第 5 页

石化企业的技术创新 石化企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竞争的根本。技术创新可以带来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例如改善生产工艺、优化作业过程从而减少资源消费、能源消耗、人工耗费或者提高作业速度。另一方面,新技术的诞生,往往可以带来全新的产品,技术研发往往对应于产品或者着眼于产品创新;而新的产品构想,往往需要新的技术才能实现。下面从四个方面来对技术创新做出阐述。

1、技术创新的三要素和两结合

技术创新工作多种多样,但总体可以总结为以下“三要素”和“两结合”。

(1)技术创新目标国际化,着手攻克世界性难题。石化企业的一些技术创新成果在课题领域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具有一定的水平和先进性。因此到具体的技术创新工作中不能闭门造车,每一个技术创新课题都要在高起点上开发,必须从全球范围去考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全面、动态地了解全世界在这一课题上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这个起点上针对性的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例如,在制冷行业的全球性课题CFC替代工作上,海尔不是从头开始研究,而是先去了解目前全球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和趋势,制定课题及主攻方向,并同国内外的科技资源相结合,攻克这一世界性难

第6 页

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创新

题,并成功这一技术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上。无污染超节能电冰箱以其卓越的技术水平,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创1.2亿元的巨大效益。

(2)技术创新课题市场化,以顾客的难题为指导。石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课题必须以市场为基准,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不只是为提高成果水平而开展,而是要以客户的需求为指导。如果执意要以成果为核心,那将会给企业自身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例如,2012年诺基亚市值148亿欧元,相比2007年底1100亿欧元峰值,已缩水超过900亿元。诺基亚财报显示,这家手机巨头去年第四季度实现净营收100亿欧元同比下降21%;季度净亏损10.7亿欧元。在智能手机时代来临时,相比android的开放性,诺基亚的symbian是不开源的,后者失去了很多的发展机会。然而,诺基亚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扔是选择致力于开发自己的系统,以致迎来如此不堪的局面。

(3)技术创新成果商品化,以市场效益为标准。根据“技术创新课题市场化原则”来源于市场的课题,通过“技术创新国际化原则”达到国际水平,最终通过商品化,回到市场,并以市场效益作为标准,来衡量此项技术创新工作是否成功。为了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能得以顺利的实施,可以结合下面两项措施:“科技人员待遇与市场效果相结合”、“科技人员职责与成果的延伸开发相结合”。

第 7 页

石化企业的技术创新

科技人员待遇与市场效果相结合: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人员是关键要素为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多出科技成果,并带来良好的市场效果,企业必须摆脱吃大锅饭的形式,要采取“科技人员待遇与市场效果相结合”的办法。企业的科技人员可以没有固定的工资,每月只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其工资全靠科技人员自己的工作成果和市场效果。为了及时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的科技开发,企业需制定“技术创新工作效果标准”,如新产品开发中,新开发系列、扩展系列、改进系列都有相应的工资标准,若具有好的市场效果,还设有另外的提成。只要科技人员工作富有创造性,市场上有效果,企业就要根据效果大小按标准兑现。成果多、市场效果效果显著就拿得多,反之拿的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科技人员职责与成果的延伸开发相结合:国内市场日趋饱和,企业需要制定项目开发终身制度,产品开发不是一开发出来就算完成,而是根据市场的潜在要求,进一步延伸开发,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例如,从事油气储运的石化单位,在输油、输气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从事其它类别的管道运输行业。只要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横向的延伸也是企业发展不错的选择。

2、建立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

要想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第8 页

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创新

紧盯世界最新成果,运用全球科技资源,建立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关键。

(1)开发课题不断优化调整机制。为提高创新课题的起点,并不断优化调整,企业需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运行方案。例如,利用每月月初,各与技术创新有关的部门一起专门研究和分析目前在在企业现有领域和将进入的领域的创新课题,根据世界最新科技成果,优化调整创新课题,使其创新课题始终处于领先水平。

(2)不断挖掘科技人员潜能机制。人员素质不断挖掘是为了提高科技的潜能,企业一方面注重敬业精神的培养,让每个员工都在高度责任心下,认认真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推广竞争机制,让广大科技人员在科技竞技场上“拼搏”,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企业要给员工提供相应的“舞台”,满足科技人员的发展需求。这样一来,每个科技人员自觉主动的取争工作,同世界水平比高低,使企业不断的培养出人才。

(3)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进行科技研究机制。人类已经进入大科技、大经济、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确的时代,技术创新工作中没有必要而且也补可能从头开始做,重要的是如何运用现有的全球科技资源为我服务。例如,企业模仿制生产创新者的产品。模仿是创新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模仿

第 9 页

石化企业的技术创新

不只是简单地仿制,它包含着渐进的创新、对原设计的不断改进。如录相机是美国公司的创新,但日本通过模仿掌握这项技术后,对产品进行了改进,使录相机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强烈的国际竞争中最强有力的武器,如果企业一味地按部就班,那么它将迟早被国际化市场淘汰。因此,石化企业要始终以客户的需求为课题,以市场的效益为评价,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致力于技术创新工作。同时,要大力培养国际化经营的高素质人才与国际上大的石油石化企业论伯仲,比高低;要建立起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机制,做到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建立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总之,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网络延伸、服务延伸和业务延伸。石化企业要走向国际化就必须站在世界发展的高度来确立自己的发展战略,理清思路,重视技术创新,创建经得起考验的优势地位,才能长远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德昌.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思考.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09.3 :6-9.[2 ] 封智勇.我国石油化工产品国际化经营的现状与制约因素.国际化经营,2008 ,15(4):73-75.[3 ] 王潇,企业国际化经营实例剖析.全球贸易经济类核心周刊,2005 ,95-96.[4 ] 陈建明,综合商社.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华东经济管理.2005.7 ,26-28.[5] 郭辉.浅议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方略.石油化工技术经济,1999 ,08:36-38.[6] 潘强.谈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国石化,1996 02,24-28.第10 页

第二篇: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石油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中国石化作为国有特大型石化企业和国际石油化工市场竞争的主体,只有在国际化经营中采取正确的经营策略,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国家石油安全和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 中国石化 国际经营 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il market, as large state-owned China Petrochemical Sinopec International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and the main body of market competition, only in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the business strategy to take the correct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both home and abroad markets on a global scale to achieve optimal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to achieve security and the pursuit of national oil companies to maximize profits.[Key words]

Sinopec International Business 2

Strategy

目录

一、前言...................................................................(1)

二、中国石化集团国际化经营分析.............................................(2)

(一)我国石化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2)

(二)中国石化面临的任务................................................(2)

1、加强技术改造,扩大装置能力..........................................(2)

2、积极采用新技术,降低加工成本........................................(3)

3、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3)

三、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和紧迫性.................................(3)

(一)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成长的必然选择...........................(4)

(二)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4)

(三)石化企业国际化竞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5)

四、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遇到的问题与障碍.................................(5)

(一)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不强....................................(5)

(二)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比较单一................................(6)

(三)中国石化企业缺乏国际化经营的专门人才..............................(6)

(四)中国石化企业投资结构与方式不太合理................................(6)

(五)信息化建设不足与跨国公司相比......................................(6)

五、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路径选择.........................................(7)

(一)制定全球竞争战略,建立国际战略联盟................................(8)

(二)实施国际化经营,选择最佳的路径模式................................(8)

(三)实施国际化经营,推行人才国际化战略................................(9)

(四)体育营销成就中国石化国际化品牌...................................(10)

六、中国石化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12)

(一)战略目标.........................................................(12)

(二)战略保障措施.....................................................(13)

七、结论..................................................................(14)参考文献..................................................................(15)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一、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生产、经营等活动将纳入全球经济之中,全球将成为一个统一的网络化的市场体系。面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中国在新世纪里的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进程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

目前,中国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自1978年以来,批准设立的外资企业己达30多万家,实际利用外资2500多亿美元,引进外资对弥补我国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利用后发优势迅速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都十分有利。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正把传统工业和技术成熟的部分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即使是某些高技术产业,也力求扩大和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大量吸引和利用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另一方面,遍布全球、发展迅猛的跨国公司日益成为我国与西方大国进行经济合作的载体,我们可以利用它扩大出口,把中国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中国加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过程。然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负面影响,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已经在经济、科技、金融、贸易等领域占巨大优势,并力图维护不合理、不正当的世界经济竞争秩序,这必然会使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石化企业要回应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在全球性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

二、中国石化集团国际化经营分析

(一)我国石化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

随着世界经济利润最大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石油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中国石化作为国有特大型石化企业和国际石油化工市场竞争的主体,只有在国际化经营中采取正确的经营策略,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国家石油安全和追求企业利益。

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石油,石化工业进入了以资产重组为特征的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大型跨国石油,石化公司间出现了全面购并联合,形成了以埃克森-美孚公司,BP阿莫科—阿科公司,英国壳牌公司,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为首的四强,这些超大规模集团将在全球石油石化市场起着长久的均衡作用,必将改变世界石油,石化产业的竞争格局。

(二)中国石化面临的任务

为了我国石油化工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努力降低加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近期主要任务有4个方面。

1、加强技术改造,扩大装置能力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实现2000年和2010年原油加工能力分别达到2亿吨和3亿吨以上,乙烯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和800~1000万吨这个设想目标,必须扩大装置规模,拥有一批千万吨级能加工高硫原油的装置百万吨级乙烯生产装置及相应的下游装置,形成规模经济。

2、积极采用新技术,降低加工成本

降低加工成本是一个综合因素,除了大力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扩大装置能力,形成规模,以及采用新型高效设备,以节约能耗、物耗和管理费用,提高收率和生产率外,还应在提高加工深度、提高气体资源综合利用率、优化原料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取得成效。

3、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

从节能和环保考虑,应尽早消灭70号汽油,用90号以上汽油取代,实现无铅化;要改善柴油安定性和十六烷值,并提高柴/汽比;要加快润滑油品种牌号升级换代的速度。合成树脂要加快专用料的发展,在农用薄膜、家用电器、电线电缆和工业管道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合成纤维在发展涤纶、腈纶的同时,适当发展锦纶和丙纶,在品种牌号上要突出差别化、功能化和非服装用纤维等新产品的开发。

三、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全球化。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提出了 “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同时,中国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我国企业对外开放水平。因此,中国石化企业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石化企业必须走出国门,更好的开发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更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从而切实提高我国石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是一个全新的、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任何企业都逃避不了国际的竞争。企业的成长一般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国内到国际的发展过程。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必然会走向国际化。所以说企业的海外经营不仅是一种战略选择,而且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中国需要建立自己的跨国公司。例如中国石化2005年8月最新公布的中国500强排名榜上,以6342亿元营业额名列榜首。之所以取得如此业绩,与近年来中国石化一系列国际化大型项目建设密不可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快的形势下,中国石化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思路。在石油业上、中、下游各领域,与BP、埃克森美孚、壳牌、沙特阿美等国际石油石化公司合资合作,使中石化企业快速成长。

(二)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强劲,企业的经营方式也由一般的国内竞争向高级的跨国竞争转变。在当今这个世界,只有能参与全球性竞争的企业,才是能够实现可持续性成长的企业。例如中石油在国际化经营中,以41.8亿美元出价赢得了哈萨克斯坦石油(PK公司)的竞购。此番收购,是中国公司历史上第一次收购了在海外上市的能源公司。这也是中石油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向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石化企业国际化竞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2004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长速度为9.50%。而当年第一到第三季度石油和化工工业现价工业产值增长速度为28.7%,远远高于GDP增长速度。预计到2010年前后,中国仍将进口大量的原油、燃料油、LNG、LPD等等,以满足国内持续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所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石化企业来说是很好的基础。

四、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遇到的问题与障碍

随着中国市场的完全开放,中国石化企业也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从企业层面,还是存在许多困难与障碍:

(一)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不强

很多中国石化企业要么没有企业国际化经营观念,要么对海外经营投资、扩张顾虑太多,国际化进程开展不利,目前一些大型石化公司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缺乏关于“往那里走”、“怎么走”等问题的长远战略规划。目前,中国石化企业的海外投资虽然已初具规模,但 国际化经营效果并不理想。据有关部门调查,国有石化企业在境外投资不赚钱甚至赔钱的约占2/3,海外投资项目中大约只有1/2是赢利的。这种局面的形成除石化企业缺乏“走出去”的经验外,与“走出去”之初缺乏明晰的战略思路和战略定位有着直接关系。

(二)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比较单一

主要是简单进出口贸易,对于设立的海外分支机构也较少。目前只有少有的企业,例如中石油公司国际化开始于1993年,在美国石油城休斯敦建立了办事处。很多企业还只是停留在进出口原油的贸易阶段。

(三)中国石化企业缺乏国际化经营的专门人才

石化企业海外经营一定要有雄厚的国际贸易人才,要能够懂得相关的国际法规,熟悉和了解当地的法律环境。目前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急需大量国际性经营的人才。但很少有企业对人才大量投资。从1991年中石油从海外派出一期100多名业务精英跨国培养,人才投入累计超过亿元。

(四)中国石化企业投资结构与方式不太合理

在国外市场的选择上游资源比重明显不足。比如中石化在勘探开发、炼油营销、化工业务占用资本的构成比例为25:50:25,而国外三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BP)三块业务占用资本比例约为52:33:15。两者相比较,中石化油气勘探开发明显不足。

(五)信息化建设不足与跨国公司相比 中国石化企业包括中石化、中石油等五百强企业无论在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信息化建设都存在明显不足。

众所周知,现在国际石化市场早已为跨国化工集团公司所垄断,它们凭借着庞大的规模、雄厚的财力和先进的技术占据了世界石化贸易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作为刚刚起步的中国石化企业,尚处在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与跨国石化公司相比,仍还处于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核心竞争力不强、跨国经营程度不高、企业经营效益自然不好。例如,2008年,埃克森美孚的资产总额达到1742.78亿美元(约合14424.47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达到2370.54亿美元(约合19620亿元人民币);利润达到215.10亿美元(约合1780亿元人民币)。而中石化2003年资产总额才达到4008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171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达到300亿元。中石化是一个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石油企业,但中国石化的产业链呈现头小尾大之势---其原油资源比起庞大的炼油业务来说是太小了。目前,中国石化的油气开采收入只占全部营业额的10%,公司所需的原油70%以上依赖外购,其中进口原油占原油需求量的比例达到60%,而且呈现出递增趋势。与跨国经营的石化巨头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所以我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道路仍然漫长。

五、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路径选择

通过对我国石化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分析,以及指出我国石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所碰到的种种困难与障碍,我们认为我国石化企业缺乏国际化经营的长远规划和战略部署,不能 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性,所以我国石化企业必须在推进其国际化经营之初,必须确立企业的全球竞争战略。

(一)制定全球竞争战略,建立国际战略联盟

全球竞争是企业跨国经营的必然选择,我国石化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应该尽快确立企业全球战略,坚持战略先行。战略先行的指导思想对开展跨国经营尤为重要。目前中石化实施“走出去”战略进入国际市场,在经营方式上,先通过战略联盟与资源国石油公司或国际大石油公司合作,后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单独勘探开发。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战略联盟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普遍的国际化经营模式。我国石化公司国际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国际化经营必须加强于国外企业的合作。比如2006年,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分别开始与国际石油三大巨头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谈判并先后达成战略联盟的一系列框架协议。其中之一就是中石化将选择江苏、福建、广州三地,与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共同经营1500个加油站。对于中石化,组建战略联盟联手走出去,通过互补优势、共享利益、共担风险、获取知识等方式有效增强联盟各方自身实力,降低成本和风险,延伸价值链,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二)实施国际化经营,选择最佳的路径模式

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石化企业竞争日趋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石化企业必须走出去的迫切需要。但是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一个从国内经营转向跨国经营的循序渐进过程,大多从扩大直接商品出口开始,逐步走出国门,直接对外投资,进行跨国经营,其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商品国际化阶段,即积极从事直接出口,把商品销售到国外;国外生产阶段,即通过海外投资,在国外直接进行生产和销售。比如与国外厂商进行长期合作,或在国外直接投资建厂生产;跨国公司阶段,即企业生产和销售国际化,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成熟阶段。通过进行跨国经营,在全球成立若干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最优化配置。在一般的国际化路径中进行选择,具体的经营模式看哪个更适合其不同状况进行取舍。比如考虑走出去时,在海外设立办事处、分公司,大力推广其品牌的影响力。或者就与跨国石化企业或本地大规模企业,进行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与战略联盟。也可以进行海外投资与运营(子公司),建立中国自己的跨国石化公司,通过在多个国家建立子分公司,由母公司或总公司进行决策,为用户提供服务。例如中国石化企业为了抗衡跨国石化企业,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强的地位,于1997年11月19日,中国石化企业第一次“战略联盟”产生,由金陵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仪化集团有限公司、南化集团公司和江苏省石油集团组建起中国东联集团公司,从而实现国内石化企业的强强合作,以抵御外来的竞争对手。同时也可以进行直接海外投资,比如2005中石油和中石化共同组成的中国石油投资集团收购了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厄瓜多尔的石油资产和管道资产,其总额达到14.2亿美元。

(三)实施国际化经营,推行人才国际化战略 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和核心。国际化人才战略是跨国公司成功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保证,海外经营一定要有雄厚的国际贸易人才,即注重高级人才的国际化。以中海油为例,近年来,中海油在跨国经营中成功地实施了国际化人才战略。一是聘请“洋高参”。有限公司董事会9个成员中有4人是外方专业人士;有限公司成立高层次的决策咨询机构“国际顾问委员会”,聘请世界著名大学教授、BP石油公司、壳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出任委员。二是引进国际人才。有限公司外籍员工有1000多名。三是充分利用外脑。聘请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和投资银行,在国际运做中发挥专业优势。

(四)体育营销成就中国石化国际化品牌

体育营销在国外己有成熟的理念和操作方法,但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体育营销是依托于体育活动,将产品与体育结合,把体育文化与品牌文化融合,形成企业文化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文化性的特点。它要求把企业资源重新整合,一切经营活动都要服务于体育营销,实现体育文化、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从而引起消费者与企业的共鸣,在消费者心中形成长期的特殊偏好,成为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

中国石化借助国际体育赛事和国际化的媒体打造国际化品牌。借助国际体育赛事和国际化的媒体打造国际化品牌。借助万众瞩目的体育赛事,中国石化登上了更高的传播平台,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石化的品牌形象不断亮相国际舞台,产品质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中国石化在培育卓越素质和核心价值、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同 时,近年来不断强化品牌意识,丰富品牌内涵,提高品牌影响力,努力赋予其高科技、国际化的“人格魅力”。2005年,中国石化先后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和十运会合作伙伴,中国石化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北京奥组委、中国奥组委以及参加2以拓年冬奥会和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资金、石化产品及相关服务。“中国石化”与举世暇目的体育盛会联系起来,在国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2006年,中国石化正式加人奥林匹克博物馆“捐赠者纪念墙”,中国石化名称和标志将与世界知名公司一起,展示在奥林匹克博物馆。借助Al等国际重大车赛,较好地树立了长城润滑油品牌的国际化形象,“长城”品牌价值达到108.13亿元。通过不懈努力,“长城”润滑油有信心成为与美孚、壳牌一样的国际化品牌。

2000年中国石化成功在香港、纽约和伦敦上市,为积极发展主营业务,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2006年,中国石化集团将集团非核心业务处理完之后,核心业务打包让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收购,从而实现整体上市。为了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就需要掌握和控制石油产业链中最具竞争力的领域:成品油流通领域包括石油仓储、原油和成品油批发、成品油零售等环节。同国外公司的竞争就是争夺市场份额占有率,终端销售就是各方争夺的焦点。为此,形成布局合理、标识统一、服务优良的零售网络是燕得市场和提高占有率的必然选择。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必然带来降低成本、推出新产品的良好作用,从而提升中国石化产品的竞争优势。加快兴建大型石化合资联合企业进程,使其成为我国石化行业引进新技术管理手段的开端和新的 经济增长点。现在,我国新的大型石化合资项目已初显轮廓。坚持进口原油多元化的同时,提高勘探和加工技术,加快民用原油储备库的建设,可避免过度受市场影响,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取得竞争优势。通过广告策划,提高中国石化品牌的知名度,进而提升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中国石化将赞助具有公益性质的科学考察项目和大型体育赛事以及社会公益活动,作为营销策略之一。通过广告策划,树立中国石化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了顾客对中国石化产品的认同度。

六、中国石化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中国石化集团已经基本形成了自身较强的所有权优势,但在国际化经营战略方面仍需进行全面部署。

(一)战略目标

中国石化集团作为特大型石化企业,有着较强的综合实力,有专业化的协作体系和较稳定的供应和销售渠道,有自己的品牌,其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应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实力,生产能力,选择一定的业务领域和国际经营区位,拓展跨国经营活动,利用内部化的优势获取更大的市场利益,在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逐步把自身建设成为具备强大国际竞争能力的跨国企业集团。

战略实施阶段划分。(1)战略准备阶段。企业的经营战略一经制定,接下去便是实施问题。企业要正确地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以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2)跨国公司阶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国际化经营运作,即约用5 年~10 年的时间,使中国石化集团进入跨国公司阶 段。这一阶段,公司的国际竞争势力增强,积累比较丰富的国际经营经验,初步建立国际生产体系,包括原油勘探开采,炼油化工生产,初步建立起国际营销体系和信息网络,并且建立起中国石化集团的国际品牌形象。(3)全球企业阶段。进入跨国公司阶段后,再通过5年~10年的跨国经营,使中国石化集团的整体竞争实力进入跨国石油公司前5 名。在这一阶段,应选取适当的进入方式,涉足北美、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实现在全世界范围的有效配置,把中石化集团培育成全球性大企业。

(二)战略保障措施

1、以“三改一加强”为指导思想,提高企业竞争力。与世界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石化集团虽然具备了较大的规模,但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大企业制度改革力度;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分离分流不良资产,强化核心优势;加强管理,提升经营决策的科学性。

2、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必须尽快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强化研发部门实力,集中力量开发对全局有突破性作用的项目,加大技术开发投入,着眼长远发展,创造国际竞争的所有权优势。

3、大力培养国际化经营的高素质人才。与国际上大的石油石化企业论伯仲,比高低,就必须有一批懂业务,肯钻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有一批具备全球眼光的经营管理者。要建立起培养人才,吸引人 才的机制,做到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建立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七、结论

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网络延伸、服务延伸和业务延伸。中国石化企业可以通过国内或国际合作为“走出去”打下良好基础。中国石化企业“走出去”首先以“引进来”为基础,并通过扩大与跨国石化公司在国内的合作而真正“走出去”。针对中石化而言,作为中国石化行业中巨头之一,是一家集原油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成品油销售为一体的特大型石化公司。但其炼油60%依靠进口,与国外大型石化公司全球竞争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摆在中石化前面的路必须是尽早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化经营,到国外去寻找油气资源,通过国际市场来培养其国际竞争力,从而能与跨国石化公司抗衡,并在国际石化市场占据一席。

参考文献

[1] 杨德林,张建中,迪 晶:现代企业国际化经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2] 廖 钦:美国《石油情报周刊》公布2002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排名[J].《国际石油经济》,2004~2 [3] 朱 训:《实行全球能源战略,建立全球供应体》,《国际石油经济》[J].2004 [4] 刘文纲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24 [5] 温青山主编.国际石油公司发展战略与财务管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102~111 [6] 董辅,萧灼基.2004年经济分析与展望.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74 [7] 马永红,魏祯,陈清江,等:《基于随机前沿面的全球石化行业技术效率相关研究》,《现代化工》,2005,25(3)中国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8] 倪健民.国家能源安全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 何兴.现代石油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全书[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4.[10] 王育宝,吕璞.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资源科学,2005,(11):2-6.[11] 刘跃.中国石化技术创新战略和管理模式的变化[J].中国科技论坛,2003 [12] 刘妍,王宇奇.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报,2004 [13] 黄继新.中国石油的全球触角[N].经济观察报,2004-10-25(42).[14] 董秀称,寿玄成.加入WTO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影响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2003 [15] 严绪朝,杨景民.为二十一世纪石油加油——中国石油工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报告[M].[16] 王宇奇.中国石油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对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2,[17] 杨嵘.中国石油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经济评论,2004 [18] 曹湘洪.我国石油化工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19] 何作云.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节能潜力和相关措施初探[J].当代石油石化,2004

第三篇: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习题

模拟训练题

一、名词解释

1.战略联盟

2.合资企业

3.间接出口

4.直接出口

5.国际化战略

6.非股权安排

7.BOT项目

二、简述题

1.简述基本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2.简述出口的阶段性。

3.简述BOT投资项目的选择标准、实施条件及风险。4.简述合资经营的基本形式。5.简述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动机。6.简述企业战略联盟的优势。

三、选择题

1.下列属于股权安排的是(B)。

A、风险(创业)合同B、合资企业

C、国际转包D、工程承包

2.上海施乐复印机属于下列(C)类型的合资。

A.生产合作B.科研合作C.营销合作D.配送合作

3.关于多国本土化战略和全球化战略,下列描述错误的一项是(C)。

A.业务经营的区域定位都超越了本国国境

B.都是为了通过跨国的经营运作获取某种竞争优势

C.都寻求在所进入国外市场上实行基本一致的战略模式

D.都是通过股权或者非股权安排来跨国界经营的控制与协调

4.关于战略联盟,下列描述错误的一项是(D)。

A.合并或兼并是战略联盟的结束

B.联盟的各方必须是独立的实体

C.战略联盟本质上是联盟各方的一系列协议安排

D.战略联盟从相互之间的完全公开市场行为到联盟的终结,中间包括一系列分立的联盟类型

5.战略联盟最重要的控制手段是(B)。

A.协商B.收益权安排和控制权安排

C.联盟各方的市场地位D.联盟的资源投入沉淀成本

6.交互分销协议被看成战略联线的一种补充形式,其原因在于(A)。

A.协议中往往包含比较多的授权成分

B.协议的各方不是独立的实体

C.牵入了资金股权安排

D.可能会涉及多家企业实体的参与

7.关于虚拟企业,下面描述错误的是(C)。

A.可以看成某种战略联盟,因为它实际上涉及到了资源互享的优先权问题

B.可以看成某种战略联盟,因为它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些特定或者标准化协议

C.不能看成战略联盟,因为它根本没有涉及到联盟中的实体控制问题

D.虚拟企业往往会涉及到信息的共享

8.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讲,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竞争优势效应包括(ABC)

A.转移特殊竞争力

B.实现区域经济效益

C.实现最佳经验曲线效应

D.降低成本和扩大市份额

9.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基本类型包括(ABCD)。

A.国际战略B.多国本土化战略

C.全球化战略D.跨国战略

10.战略联盟的主要目的包括(ABCD)。

A、防御B.追赶C.维持D.重组

四、论述题

1.论述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目的。

2.论述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形式。

3.论述国际化经营中市场进入的模式及其优缺点。

五、案例

1999年8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科龙声学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这个联合实验室将专门从事家用电器噪声和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有关人士认为,中科院与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室,是技术与市场直接结合的一种崭新尝试,竟对科技界和企业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推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家电噪声控制水平、促进科学技术向市场转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中科院声学所与科龙集团决定发挥各自在技术和市场上的优势,开展长期的真诚合作,共同研究家电噪声和振动控制技术并加以应用。双方合作建立的“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科龙声学实验室”(下称“联合实验室”),分别设于北京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和广东顺德的科龙集团公司内,统一挂牌。“联合实验室”每年根据市场需求设立研究课题或技术攻关项目,完成后可申请或接受社会课题以扩大影响。中科院声学所在与科龙集团合作期内不得再与家电行业其他单位建立类似产品的联合实验室和类似项目合作。

中科院声学所是国内实力最强的噪声控制技术研究单位,全所共有科研人员70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就有5人。与企业合作建立实验室,在声学所的历史上是第一次。通过合作,可以促进声学所的科研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使声学所的科研人员走出“象牙塔”,直接与企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改变过去科研工作特别是应用研究偏离企业和社会需求的状况。声学所将借此开始全面系统地进入家电领域的噪声和振动控制研究。

科龙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制冷家电企业集团,主要生产冰箱、空调和冷柜,拥有“科龙”、“容声”、“华宝”、“三洋科龙”等多个品牌。“容声”牌冰箱和“科龙”牌空调都是中国家电行业的名牌产品。容声冰箱连续8年产销量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科龙空调连续6年在全国空调质量检测中名列前茅。科龙公司对产品噪声的控制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产品噪声低于国家标准,但技术无止境,科龙追求精益求精的境界。科龙集团几年来一直坚持“科技领先,质量取胜”的经营方针,特别是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运用。科龙集团在日本设立了研究所,在公司内部建立了一套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共有工程技术人员2000余人,确保科龙集团始终站在科学的前沿阵地,保持长远的科技竞争优势。现在,科龙集团与中科院声学所建立联合实验室,是提高噪声控制技术水平的最佳捷径,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占领噪声控制技术的制高点,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科龙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思考题

1.结合案例内容和相关背景资料,分析中科院声学所和科龙集团建立联合实验室的基本战略考

虑和战略意义。

2.从科龙集团的角度,结合案例内容和相关背景资料分析联合实验室可能会给科龙集团带来的竞争优势基础。

第四篇:第七章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第七章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1.“雄狮”碰壁欧洲TCL国际化掉转船头

2003年11月,号称“Today China Lion”的中国家电巨子TCL和法国汤姆逊公司正式签订协议,双方合并DVD机和彩电的资产及业务,成立TCL汤姆逊电子公司(TTE),其中TCL国际控股成为合资公司的主要股东,占67%的股份,汤姆逊则占33%的股份。一夜之间,TCL一跃成为全球彩电业霸主。TCL认为,欧美市场更为成熟,并且已经被其他品牌所垄断,在这一市场发展自己的品牌意味着更高的投入和更多的风险,采取兼并当地企业的方式降低了自己的成本和风险。

只不过,令业界公认的经营奇才韦尔奇一筹莫展的汤姆逊欧洲业务,同样令李东生深陷泥潭,截至2006年9月末,TCL多媒体在欧洲业务上的累计投资损失约2.03亿欧元。最终,TCL不得不选择退出。2006年10月底,TTE的大股东相继发布公告称:TTE将从2006年10月底至11月初,通过友好的才式结束其在欧洲的业务;终止除了OEM之外所有电视机的销售和营销活动;对目前在欧洲从事这一业务的大部分员工,以及欧洲的部分附属公司进行重组;视情况变现在欧洲的资产和库存。

TCL在重组方案上选择了“壮士断腕”,即尽可能地止损,特别是抛弃负担,保留有利可图的资产。TCL方面一再表示,退出只是暂时的,其自有品牌肯定会重新进入欧洲市场=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es home to,在欧洲则用Haier and higher。由当地市场的经营人员决定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资料来源:潘云良,苏芳雯.海尔管理教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想一想:公司层国际化战略还有其他类型吗?

5.沃尔玛的本土化

本土化是沃尔玛国际化的保障。其在中国的做法正好验证了它的这一战略。目前,整个沃尔玛中国总部的外籍管理人员仅占中国所有员工的1%。沃尔玛的商品95%来自本地,其在中国的采购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中国已经成为沃尔玛全球最大的供应商之一。为能很好地迎合消费者心理,沃尔玛实行多业态并举的策略.形成了以大型超市卖场与会员店为“纲”、小而多的社区店为“目”的格局。例如设专柜,从最初的购物广场向现在的大卖场、社区店转变,等等。

在中国,沃尔玛在华南以深圳为中心、西南以昆明为中心、华北以北京为中心、东北以大连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沃尔玛的本地化策略正是它全球化扩张的一部分。而在其充分本地化的人力资源和全球采购资源的支持下,沃尔玛比其他外资零售企业更可怕。因为它的庞大采购实力,足以支持它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保持长期不盈利的水平而最终占领市场,最后用并购和改造的手段把自己的直接对手吃掉。

只有充分的本地化才能锻造出国际化经营的跨国企业。这是沃尔玛的过人之处。

资料来源:穆健玮.沃尔玛的全球化和本地化.http: //www.xiexiebang.com.请思考:沃尔玛是如何实施多国本土化战略的?

6.哈根达斯国际差异战略的选择

(1)企业简介

1961年马塔斯正式成立哈根达斯公司,1989年,哈根达斯从欧洲起步,以比普通冰激凌贵5-10倍的价格,通过精致、典雅的休闲小店模式销售,成 为顶级冰激凌品牌,2001年12月,雀巢公司买下哈根达斯美国商标使用权,并计划收购全球的品牌使用权。

1996年哈根达斯正式开拓中国,分别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大连等15个城市开设了51家专卖店,1000多家零售点,销售额年增长40%以上。以“纯天然原料加工”,“高价质优”成为冰激凌市场的高端品牌。

中国冰激凌庞大的市场容量,吸引了众多的“淘金者”,其中固然包括“和路雪”、“八喜”等国际知名品牌,也可见“蒙牛”、“伊利”、“光明”等国内 奶业领袖,于是中国冰激凌市场就出现了“群雄逐鹿,各占天下”的局面。因此,实行差异化战略,定位高端无疑是个聪明的举动,这意味着竞争对手的锐减———哈根达斯不需要在那些陌生的地方市场与价格低廉的地方品牌拼规模,而是瞄准了只占市场20%的高端客户,用品质、品牌和服务的优势,将他们培养成为哈根斯的忠实消费者。

(2)实施差异化战略的重点 • 独特的品牌定位

在开拓一个新市场的时候,哈根达斯一般会采取“三步”策略:

第一步,建立品牌的旗舰店,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创造一个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选址策略上,哈根达斯会选择大型城市的繁华地段,譬如在上海 旗舰店就选在了繁华的南京东路,这里人流量非大,广告的效果非常明显。

第二步,所有的旗舰店都不惜重金装修,竭力营造一种轻松、悠闲、舒适、具有浓厚小资情调的氛围旗舰店的投入可高达数百万元,但最终达到了营造浓厚时尚气息的目的。

第三步,创造口碑,不断保持注意力。为了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哈根达斯重金礼骋不少明星为哈根达斯捧场,并邀请出入高档办公场所的公司白领、高级主管等参加特别组织的活动,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高贵时尚生活方式”的代言人。

• 细腻的情感营销

哈根达斯赋予自己的品牌以爱情的内涵,为自己贴上永恒的爱情标签,把自己的产品与热恋的甜蜜连接在一起,其店里店外发散的浓情蜜意,更增添品牌的形象深度。在每年情人节的时候,哈根达斯除了特别推出由情人分享的冰淇淋产品外,还为情侣们免费合影留念,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与忠诚。

除此之外,哈根达斯还经常在高档写字楼、影院、高档餐馆给特定人群派发印制精美的哈根达斯卡片、书签,不知不觉中,消费者心中便有了这种产品品牌概念。

• 细致的客户关系管理(CRM)CRM源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商业模式,一种旨在改善企业和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制,企业通过提供快捷周到的优质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营业额的增加,达到顾客和企业的双赢。哈根达斯的目标消费群体很小。因此哈根达几乎不做电视广告,而是将大量精力实施人性化CRM管理。哈根达斯实行了会员制度,通过专门析客户的电脑系统,研究出客户消费的规律曲线,定期给他们寄直邮广告。此外,哈根达斯自办杂志推销新产品,不定期举办核心消费群体的时尚PARTY,听取他们对产品的意见,进行双向沟通,不断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 一流的跨文化营销

跨文化营销是本土化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跨国公司经济一体化战略的一种创新模式。跨国司在全球营销过程中,应考虑世界各地的传统差别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注重将企业整体营销战略与地的实际营销环境特点相结合,以满足当地客户。

跨文化营销也是哈根达斯拓展中国市场的战之一,哈根达斯在中秋、除夕等中国传统佳节,不时机地推出自己的创新产品。如春节期间,哈根斯推出了富有创意的“团圆”系列产品,中秋佳节根达斯也推出自己的月饼系列。同时哈根达斯还推出了中华美食冰淇淋,包括冰淇淋制作的年糕、叉烧包、小笼包和春卷等。并以“年年有鱼”“花开富贵”“步步高升”等别具中特色的名称,处处彰显高端的产品品质与本土文的融合。

资料来源:朱勇、刘培,企业差异化战略的选择——哈根达斯国际化战略分析及启示,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年3月,第30卷第2期。

请思考:哈根达斯是如何实现国际差别战略的?

7.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2001年6月,海尔并购意大利一家冰箱工厂。海尔收购的这家意大利工厂,地理位置优越,在其所在地区聚集了许多著名制造厂家,如惠而浦、CANDY、扎努西等,都在此有制造基地。该项目的合作,使海尔获得“三个窗口”,实现“两个辐射”。“三个窗口”,即信息窗口、技术窗口、采购窗口;“两个辐射”,即从意大利向其他欧洲国家辐射,从冰箱向其他产品辐射。

2002年1月,海尔集团同日本三洋电机公司宣布将在家电领域开展合作。两家公司在日本设立销售海尔产品的合资公司,海尔集团借此进入日本市场。海尔集团和三洋电机公司合资设立的三洋海尔公司中三洋电机出资60%,海尔集团出资40%。三洋海尔公司通过三洋在日本的渠道销售海尔的产品。通过合资企业,海尔解决了在日本建立销售渠道的难题,确保产品进入日本市扬。

资料来源:潘云良,苏芳雯.海尔管理教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想一想:海尔进入意大利和日本市场的方式相同吗?企业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8.星巴克:在咖啡中喝出文化

在白领阶层,流行着这样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不在办公室,就在星巴克;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作为全球新式咖啡文化代名词的星巴克(Starbucks Coffee),自1971年创立后,就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提倡的在上班和家庭之外“第三空间”休闲享受的概念已被广为接受。

星巴克的经营理念是:品牌背后是人在经营。因此里巴克严格要求自己的经营者认同公司的理念,认同品牌,强调动作、纪律、品质的一致性。

星巴克对加盟者的要求非常苛刻,这就需要星巴克的加盟者绝对服从总部的要求。星巴克总部对加盟者的要求甚至细到每个杯子的摆放。据说每个星巴克咖啡店的设计都需要美国总部的审批。

除此之外,培训也是连接星巴克加盟店和美国总部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星巴克,产品并不只是咖啡,透过巨大的玻璃窗,看着人潮汹涌的街头,轻轻啜饮一口香浓的咖啡,更多的是“体验一种感觉”。由此,产品的超值利润自然得到实现。如何让地区授权方、员工充分了解这种文化,星巴克总部是通过公司上下一层层的培训来保证的。

资料来源:http: //www.xiexiebang.com.请思考:星巴克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是什么? 9.沃尔玛——兼并创造价值

当沃尔玛进军英国市场的时候,英国的零售市场早已发展成熟,因此它通过兼并的方式进入。1 999年,沃尔玛收购了英国的A.sda集团。这是一家实力强大、管理完善的连锁超市集团,是英国零售业巨头之一。尤其是Asda与沃尔玛的风格非常接近。实际上,Asda集团很久以来一直在借鉴沃尔玛的经营宗旨与经营模式,因此几乎根本无须进行任何企业文化方面的改造。Asda的一些经营理念与沃尔玛如出一辙,例如,当日特价制,无促销,积极销售独有品牌的产品,重视客户服务,把员工称为“同事”等,就连服务口号“乐于助人”郝与沃尔玛的“顾客至上”非常相似。2002年,Ascla-举创下150亿美元的销售额。

2002年1月14日,沃尔玛宣称,将以全现金方式收购英国第四大超市连锁公司Safeway公司。沃尔玛借助其英国子公司Asda来筹划与英国第二大超市连锁店森斯伯瑞公司联合投标,参与收购Safeway的竞争。Safeway占有英国零售市场的10%市场份额,此举将奠定沃尔玛全面制服英国零售业,而成为市场霸主。

资料来源:穆健玮,沃尔玛的全球化和本地化.http: j/www.xiexiebang.com.请思考:沃尔玛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是什么? 10.奥康——合理的价值链地理布局

从3万元起家,历经十余年时间,奥康集团不仅享誉中国市场,还走出国门,拥有5家海外分公司,迅速朝国际化企业集团迈进。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实际也是企业的价值链在地理上的拓展。奥康集团根据皮革产业的价值链构成特点,以及中国和外国的经营环境特点,采取了“两头在外,中间在内”这一合理的价值链地理布局。

所谓“两头在外”,是指奥康集团将价值链的最上游环节和最下游环节,即产品研究开发和产品市场销售这两大环节,设置在国外。意大利作为一个世界制鞋中心,同中国相比,市场更为完善也更为国际化,信息渠道也更为畅通,将产品研究开发放在意大利,使得奥康的技术人员可以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了解市场和技术两方面的进展,从而缩短公司产品的开发周期,使公司的皮鞋产品可以紧跟国际潮流。“中间在内”,则是指奥康将价值链的中间环节,即皮鞋产品的生产环节放在中国,如广州、温州、璧山等地的生产基地。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房地产价格都远低于意大利,将生产环节放在中国,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奥康还同国内其他厂家发展委托加工的合怍关系,既避免了大量投资与基建,又能在订货量增大时保证供应。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

11.奥康——潇洒走世界

奥康公司国际化经营始于1998年。进军国际市场之初,虽有着雄厚的技术开发实力和生产能力,但在皮革产品国际市场营销方面,既缺“硬件”——海外销售渠道和关系,又缺“软件”——具有国际营销经验的人才。为了扬长避短,奥康集团进军海外市场的第一步,选择了国际名企——意大利GEOX公司,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

GEOX公司具有300多年历史,在欧洲市场同行业排名第一,营销网络遍布全珠50多个国家,双方合作被誉为是国内制鞋行业与国外同行之间进行的一宗最大的强强合作案例。

奥康集团选择GEOX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已形成技术开发和生产优势,而不会受制于人;同时,利用合作伙伴的优势,可以弥补奥康不足,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并对我国的制鞋企业的营销模式的变革都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皮革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奥康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并且获得发展,没有品牌支持是不可能的。为此,公司决定采取“高质优价”的销售策略,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创立自己的品牌和信誉。

据悉,2000年以来,奥康连续三年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二位,在国外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因此而获得的丰厚利润也很快弥补了早先优价销售的亏损。几年来,奥康的国际化经营迅猛发展,每年以66.7%的速度增长。除了国内的营销总公司及各省分公司、GEOX中国公司、重庆璧山西部鞋都外,还拥有奥康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及其在意大利米兰、美国纽约、澳大利亚悉尼、印尼雅加达、西班牙等地建立的分公司,另外在韩国首尔、日本东京、中东以色列、东欧匈牙利以及俄罗斯莫斯科拥有代理商。2003年,公司已岌展成为国际化企业集团。资料来源:http: //www.xiexiebang.com.中国时尚品牌网。

12.五矿全球圈矿

中国最大的金属贸易公司——中国五矿集团(下称“五矿”),正加速布局海外铁矿石资源领域。

马骏(五矿办公厅主任)称,五矿在西非毛里塔尼亚的铁矿项目,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目前正在对勘探资料进行论证。“严格来说,这个项目不能算是收购,而是同毛里塔尼亚国家矿业公司合作的一个铁矿石勘探项目;这也是五矿在海外铁矿石开发上,第一个从勘探阶段做起的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加速布局上游矿产资源,五矿还在“适度参与细分钢铁领域的生产,选择进入有助于提高黑色、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控制能力的冶炼加工环节”。

此前,在海外收购上,五矿很少投资“从零开始”的矿产项目。和五矿的其他海外铁矿石项目相比,毛里塔尼亚项目可视为五矿在铁矿石投资模式上的一次新尝试。

马骏告诉记者,五矿同毛里塔尼亚国家矿业公司有长达5年的合作关系,今后将进一步深化双方在贸易、勘探开发、投资等方面的合作。“由于双方建立了密切的信任关系,毛里塔尼亚国家矿业公司将其铁矿石项目的一部分交由五矿勘探、开采。”但马骏拒绝透露五矿在该矿区的具体投资金额,“这是双方的约定”。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上述铁矿石项目合作从2007年开始,项目位于毛里塔尼亚塔扎迪特矿区,主要由五矿旗下的邯邢矿山局、德国五矿和毛里塔尼亚国家矿业公司组建合资公司进行开发,2008年初投入实施,目前已完成野外勘探,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已进入尾声。

来自五矿网站资料显示,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面积103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毛里塔尼亚国家矿业公司创建于1952年,年铁矿石生产规模约1200万吨,公司生产总值占国家GDP的12%。

此外,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毛里塔尼亚已成为我国第九大铁矿石供应国,2009年1-9月,中国从毛里塔尼亚进口了490万吨铁矿石,较上年同期规模增长了三倍。

“之所以选择从零进入,是因为塔扎迪特矿区是毛里塔尼亚国家矿业公司的主要矿区之一,自开发以来运营总体稳定,铁矿石品位也在60%左右,主要为欧洲等地供应长协矿。”上述知情人士介绍。

而马骏表示,尽管在产项目风险更小,但五矿并不会拘泥于单一的投资方式,选择从零开始,是因为“五矿在勘探技术上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1)重点关注海外中小矿山

除了毛里塔尼亚,五矿还正在澳大利亚、非洲其他地区、巴西等地寻找新的铁矿石项目。

“五矿在海外矿产资源的收购上,将不限定具体的地域,将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马骏称。

10月28日,在五矿可持续发展报告会上,五矿总裁周中枢表示,将加大对矿山的投资,尤其是中小矿山。马骏解释,之所以重点关注海外中小矿山,是因为目前铁矿石产业链基本被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三大矿商控制,三大矿山的垄断地位使得世界其他有效产能无法释放。

“三大矿山的垄断地位,也与投资布局有关。如果我们加大对中小矿山的投资力度,能帮助这些产能释放出来,从而削弱三大矿山的垄断力度。”马骏说。

在2009年国际矿业大会上,周中枢已呼吁业界重视对矿产资源的投资。“矿业发展要考虑经济活动的实际需求,必须提前布局,在投资上先行一步,但实际情况是,全球矿业领域投资不足的问题,非常普遍。”

周中枢以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FMG为例,“FMG是幸运者,如果获得中国高达60亿美元的投资,FMG一定会很快发展起来”,而“类似FMG这样缺乏开发投资的中小矿业企业很多,分布范围也很广”。

马骏表示,五矿正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并努力抓住合适的收购机会。(2)向金属加工环节延伸

上游控制金属矿产资源,下游掌握营销网络,这是五矿近年来确立的发展战略。但目前,这一战略又在延伸。

马骏表示,五矿将适度进入冶炼加工环节,包括钢铁和有色金属,但前提是“有利于提高矿产资源控制能力”,以及“有利于以加强公司的产品供应能力”。

目前,五矿已在金属加工环节进行了初步尝试。

在钢铁方面,2008年,五矿联合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与印度MNS公司、KGC公司以及SigmaMinmet合资在印度成立新印度钢铁有限公司,该公司将建立一家具有600万吨球团、250万吨钢的综合钢厂,目前该项目的建设方已经进驻工地,尚未进入正式的运营阶段。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投资印度钢铁业。

此外,德国五矿有限公司投资建立了意大利五矿公司,收购了德国不莱梅PILZ不锈钢加工中心。

在国内,五矿先后投资了五矿营口、贵州铁合金公司、湖南铁合金公司等项目。其中,10月初,五矿营口已正式启动宽厚板升级改造项目。

在有色金属方面,2008年4月,五矿旗下的五矿有色完成对欧洲最大的PCB(电子电路板)用硬质合金微型钻头和铣刀生产厂商——德国HPTec公司100%股权的收购,成为五矿钨产业向深加工环节发展的一步。

截至2008年底,中国五矿已拥有铁矿石储量6.4亿吨,焦煤3.1亿吨,钨矿26.6万吨,铝土矿4800万吨及约1.3亿吨铬矿探矿权。

13.中铝力拓再度携手 控讨合作蒙古铜金矿项目 在蒙古铜金矿项目上进行合作,将有利于中铝和力拓发挥各自的优势。”10月29日,一位接近中铝的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中铝和力拓正就蒙古铜金矿项目的合作进行探讨。

当日,澳大利亚报纸《The Age》援引知情人士称,力拓正就蒙古Oyu Tolgoi铜金矿项目与中铝商谈合作。

蒙古Oyu Tolgoi铜金矿是世界上最大的未发开铜金矿之一,其位置与中蒙边境线仅隔80公里。根据开发商与蒙古政府签订的协议,加拿大矿业公司Ivanhoe Mines拥有上述铜金矿的66%,而力拓拥有Ivanhoe Mines19.7%的股权,并有权进一步提高到46.6%。

根据计划,在2013年底之前,Oyu Tolgoi将开始生产,预计前10年年均生产逾45万吨铜及14.18吨黄金,而整个投资规模高达45亿美元。

“中铝近几年一直在关注蒙古Oyu Tolgoi铜金矿的发展。”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在这一项目中,中铝与力拓将在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市场等方面进行商谈。Ivanhoe Mines还希望从中国获得电力供给,凭借中铝与中央电力企业间的良好关系,将有利于Oyu Tolgoi铜金矿的电力保障。

而对中铝来说,铜是与铝并列的三大板块之一。但中铝铜冶炼加工能力非常强,唯独铜精矿资源有所不足。

“中铝如能入股Oyu Tolgoi铜金矿,肯定有利于改善其铜精矿自给率过低的局面。”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铜精矿自给率不足两成,“高质量的铜精矿在国内前景广泛”。

对于中铝、力拓的再度牵手,这位人士表示,“什么事情都得往前看。”“虽然之前中铝入股力拓失败,双方关系一度紧张,但无论是从自身发展,还是股东利益等角度出来,特别是在现在经济环境仍比较恶劣的情下,肯定是要进行合作的”。

事实上,“中铝和力拓的关系已经正常”,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从中铝和力拓高层到具体的职能部门,双方的联系已经正常化,并准备就可能的项目进行合作。

“不过,这也不能说是双方已经完全恢复到中铝入资力拓之前。”上述知情人士认为,中铝与力拓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合作无可厚非,“项目的合作与双方的态度,并无必然的联系,即使以后双方公开某个合作项目,但也不能说明双方已经和好如初”。

中铝集团即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铝业”),在刚出炉的中国五百强中位排第47位。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商,同时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原铝生产商,而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型铝市场。氧化铝和原铝是中国铝业的主要产品。氧化铝是通过一系列化学过程从铝土矿中提炼所得,是生产原铝的主要原料,而原铝是广泛使用的金属,也是进行铝产品加工的主要原料。14.阳谷华泰在对印度反倾销应诉案中取得胜利

2005年7月初,全国最大的橡胶防焦剂CTP(PVI)生产企业——山东阳谷华泰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接到印度反倾销局的终审通知,该案件历时一年多,以印度公司被迫撤诉,产品CTP(PVI)在印度市场不存在倾销和同行业损害而告终。而对中国的MBTS则做出倾销裁决,征收相应的反倾销关税。

自2004年7月7日以来,应印度国内最大的橡胶助剂生产商NOCIL公司的申请,印度反倾销局对原产于中国的橡胶防焦剂PVI.橡胶促进剂MBT.MBTS、CBS以及橡胶防老剂RD等产品立案进行了反倾销调查。涉案中圉企业十多家,参加应诉的只有3家,阳谷华泰是其中之一。

阳谷华泰在这场不期而遇的国际贸易官司中,没有畏惧退让,而是积极地磅请国内及印度知名的律师事务所进行了应诉:一是通过了解印度申请企业及其下游行业的实际状况,做到了知己知彼;二是认真研究了印度关于“市场经济地位”的申请标准和程序;三是在代理律师的指导下准备了大量翔实、准确的数据资料及证明文件,并在规定时间内按时提交到印度反倾销局;四是以《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规则》和印度反倾销规则为基础,既配合了印度反倾销调查机关的实地核查,又据理力争,维护了自身市场经济地位应有的权益。在商会、应诉企业及代理律师的共同努力下,该公司首先争取到了“市场经济地位”待遇,这样就彻 底排除了印度政府以第三国情况作为评判依据的可能,为应诉反倾销案排除了一个最主要的前期障碍。

在应诉过程中,阳谷华泰始终做到有条不素,有理有据,对印度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准备了文字版、电子版两套针对性材料,使对方无懈可击。在事实面前,申请立案的印度NOCII-,公司不得不以撤诉结束这场官司。这场胜利为阳谷华泰今后对印出口业务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扫清了障碍,也为国内企业应对国际反倾销诉讼树立了一个艮好的榜样。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15.绿色贸易壁垒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固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贸易措施,如过分高于国际公认或大多数国家所能接受的环保标准,或比本国商品更高的环保标准,从而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者进口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的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的理论依据来自于国际环境公约、WTO协议中的环境条款、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IS0 14000)、绿色标志制度、进口国国内环境与贸易法规、进口国环境与技术标准等方面。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和环境的优势实行“绿色贸易壁垒”的倾向愈加明显,致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形势面临不利局面。

绿色保护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涉及资源环境与人类健康有关商品的生产、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要达到一定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的压力。这些绿色保护措施,还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在具体实施时容易受发达国家的刁难和抵制。对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涉及面就更大更深了。

资料来源:林汉川,田东山.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及其突硝弗程r,中国软科学,2002(3).

16.美国宝洁公司国际化经营婴儿尿布的尴尬

始创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2007年销售收入和净利分别达到764.8亿美元和103.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2%和19%,实现了连续多年的健康成长。公司经营的300多个品牌里,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就达23个,有人们所熟悉的玉兰油、海飞丝、潘婷、碧浪、佳洁士,等等。

作为美国婴儿尿布头号生产商,世界知名的市场营销战略之王宝洁公司国际化经营婴儿尿布的教训同样很有代表性。宝洁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把美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婴儿尿布推向世界,进入中国香港和德国市场。在一般情况下,宝洁公司每进入一个市场都要经过“实地试营销”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但是,这次宝洁公司认为,婴儿尿布就是婴儿尿布,这种尿布已经在美国销售多年,受到普遍好评,因此决定跨越试销阶段,直接进入中国香港和德国市场。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大大出乎宝洁公司的意料。中国香港的消费者反映,宝洁公司的尿布太厚,德国的消费者却反映,宝洁公司的尿布太薄,吸水性能不足。同样的尿布,怎么可能同时太厚又太薄呢?宝洁公司经过详细调查才发现,婴儿一天的平均尿量呈然大体相同,婴儿尿布的使用习惯在中国香港和德国却大不相同。中国香港的消费者把婴儿舒适作为母亲的头等大事,尿布被尿湿就更换,因此,宝洁公司的尿布就显得太厚;德国的母亲比较规律,早晨给孩子换块尿布,然后到晚上再换一块,于是宝洁公司的尿布就显得太薄。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改编。

17.百年柯达

美国柯达公司由乔治‘伊士曼创立于1880年,产品涉及民用影像、专业影像、磁记录产品、医学影像等四大领域,全球500强排名最高34位,年营业超过160亿美元。

柯这的胶卷在1899年已畅销于日本市场。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日本工业的恢复和重振,柯迭公司与许多外国企业一样被迫迁出日本。之后40年中,随着日本工业的逐步发展,富士公司顺理成章地在日本本土驭得了很大进展,占据了79%的市场份额,并开始向海外拓展。而柯达的产品仅占有15%的市场份额。

1984年洛杉矾奥运会期间,富士公司在柯这公司的后院里成功地放了一把火,出价700万美元,取得了奥运会指定彩色胶卷的专用权,一举进入了原来固若金汤的美国市场,给柯达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柯迭公司立即调整了经营战略。

(1)进军南美洲市场。柯迭胶卷及摄影器材在南美洲市场始终打不开销路,敌不过富士。于是柯达公司与中东地区的一家禽蛋公司签订了一份合约,双方约定用1 000万只鸡蛋做广告。柯达公司奇谋突萌,利用以色列鸡蛋在南美洲各国十分畅销的契机,与以色列出口鸡蛋的公司约定,在其出口到南美洲的鸡蛋上印“柯达”彩色胶卷的商标,然后运到南美洲各国销售,柯达公司给这家公司500万美元。这家公司当然乐意接受,因为它平时每只鸡蛋只售0.1美元,现在可卖0.5美元,升值5倍,而柯达公司此举也不吃亏,从此使其产品进入了南美洲市场。

(2)反击日本本土。与此同时,柯迭公司又迅速从三个方面对富士公司控制的日本本土市场发起进攻。首先,在日本的东京、大阪等大城市设立销售公司,共投入500万美元与当地日本商人合作经营,借助他们的力量开展促销活动。其次,向日本的摄影器材工业投资,利用日本人已有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扩大自己的实力。例如,买下了日本启农工业公司的20%股份,这家公司生产20毫米小型照相机和影片摄像镜头,但知名度不高。柯达公司则将该公司的产品贴上自己的商标出售,既帮助启农公司摆脱了困境,又使柯达品牌重新出现在日本。最后,不惜成本进行广告宣传,柯迭公司花了几百万美元在日本各大中城市竖立起霓虹灯广告牌,在电视和报刊上大量投放广告,同时还对日本流行的相扑、柔道、网球等运动大搞赞助治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柯达公司主动对日本体育代表因子以资助,并重新夺回奥运会指定胶卷专用权标志。1990年,柯迭公司在日本的销售额已达13亿美元,比5年前增加了6倍。

(3)争夺中国市场。20世纪80年代,富士胶卷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高迭70%。为此,柯达在中国市场上走了关键一步,与中国政府签订了“98协议”:柯这投资10亿美元,整合中国除了乐凯以外6家感光材料企业,与厦门公元、福州福达、无锡阿尔梅纽建合资公司,其他上海、天津、辽宁的三家企业不参与合资,部分资产出售给柯达,先后破产清算;协议规定中国在三年内,不接受柯这之外的任何影像企业的合资项目。10亿美元的合资计划实际执行中追加到12亿美元。全行业合资计划的一个后果是:柯达把富士拒绝在中国市场三年。2002年富士重返中国时,柯达胶卷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已经攀升到60%,而富士在中国市场已经沦为二线品牌,只能和乐凯、柯尼卡、爱克发等厂家争夺剩余的40%市场份额。

(4)经营战略转型。2002年9月16日,柯迭和中国联想集团宣布合作,在全国300家联想1+1专卖店建立“联想数码影像中o”。同日,柯达与韩国三星电子宣布联手,在中国推出手杌影像下载服务。9月24日,柯达宣布与四川长虹进行技术合作,人们拍摄的照片可以制成柯迭照片金碟,并通过与之兼容的长虹DVD机播放,让消费者安生家中便可以欣赏制作的电子相册。

2003年9月26日,曾经制造出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拥有1000多项影像技术专利的柯达公司,直面传统产业优势的消退,正式对外公布了其“全力以数码为导向”的战略调整计划,“旨在以消费者、医疗和专业胶片影像产品和服务为根本,利用数码技术的力量将公司业务扩展到一系列商业领域,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公司业务范围,并进一步成长为数码影像市场的领导者”:柯达首次承认其传统影像市场在萎缩,并郑重宣布不再向传统的胶卷业务进行任何重大的长期投资。

2003年10月29日,在充分尊重“乐凯控股、使用乐凯品牌、乐凯拥有经营决策权1三大前提下·柯达奉乐孰签订了合作协议。柯迭公司为这一合作将投入现金总额达到1亿美元,并另加其他资产,合作期限为20年。合作后,乐凯将继续生产和销售乐凯品牌的产品,2003年年底,柯达在华的连锁冲印店已超过9000家。柯达巩固传统影像市场、向数码影像转型的战略37面铺开。2005年第三季度,柯达亏损达9.1亿美元,而2006年第三季度,亏损已降为0.37亿美元。

案例讨论题

(1)柯达公司为了占领目标国际市场,主要采用了哪些市场进入方式?(2)查找20世纪90年代中国感光材料行业的背景资料及柯达公司当时的现状,分析中国政府做出感光材料全行业合资的动因,感受柯达公司作出此项战略决策的决心和勇气。

18.海尔集团的国际化经营

(1)海尔集团的“走出去战略”

海尔集团坚持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设计中心18个,工业园10个(其中国外2个,分别位于美国和巴基斯坦;国内8个,其中5个在青岛,合肥、大连、武汉各有一个,海外工厂13个)。营销网点58800个,服务网点11976个。在国内市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的市场份额均达到30%左右;在海外市场,海尔产品已进入欧洲15家大连锁店的12家、美国10家大连锁店的9家。在美国、欧洲初步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目标。海外13个工厂全线运营。

随着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推进,海尔与国际著名企业之间也从竞争向多边竞合关系发展,2002年1月8日和2月20日分别与日本三洋公司和台湾声宝集团建立竞合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发展。

2002年3月4日,海尔购买位于美国纽约的原格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坐标志性建筑作为北美的总部,此举标志着海尔的三位一体本土化战略又上升到新的阶段,说明海尔已经在美国树立起本土化的名牌形象。海尔在海外美誉日渐扩大:据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与分析机构EUROMONITOR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海尔集团目前在全球白色电器制造商中排名第五,海尔冰箱在全球冰箱品牌市场占有率排序中跃居第一。2002年12月26日出版的美国《远东经济评论》公布亚太最佳企业排名,海尔位居中国最佳企业第一名。2003年1月,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了2002年全球最受尊敬企业名单,海尔雄居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第一名。1999年12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评出“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张瑞敏荣居第26位。

为应对网络经济和加入WTO的挑战,海尔从1998年开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资金流的运动,加快了与用户零距离、产品零库存和零营运成本“三个零”目标的实现。业务流程再造使海尔在整合内外部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资源,目前,海尔物流、商流、制造系统等都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始社会化运作。2002年海尔创造新的资源,在家居、通讯、软件、金融等领域大展身手。

海尔在管理和企业文化上的创新与贡献也引起世界管理界的关注与高度评价,目前,海尔已有十多个案例分别被收进哈佛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等世界著名学府的MBA案例库,成为全球商学院的通用教材。海尔的发展主题是创新、速度、SBU,3万名海尔人正在努力成为人人自主经营的SBU(战略业务单位)。

海尔目标是进入世界500强,成为世界名牌。海尔创本土化海尔名牌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本土化认知阶段、本土化扎根阶段、本土化名牌阶段。这就是海尔走向世界的“三部曲”:第一步,按照“‘创牌’而不是‘创汇’”的方针,出口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打“知名度”;第二步,按照“先有市场,后建工厂”的原则,当销售量达到建厂盈亏平衡点时,开办海外工厂,打“信誉度”;第三步,按照本土化的方针,实行“三位一体”的本土发展战略,打“美誉度”。第一步是播种,第二步是扎根,第三步是结果。“三部曲”是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海尔人对国际化经营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 “先难后易”达到认知——靠质量让当地消费者认同海尔的品牌。

首先,海尔认为必须在观念上转变传统出口的误区,出口是为了创牌而不仅仅是创汇,用“海尔一中国造”的著名品牌提升创汇目标。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海尔采用“先难后易”战略,先进入欧美等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分量极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取得名牌地位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人发展中国家,并把使用海尔品牌作为出口的首要前提条件。海尔冰箱能摆在自己的老师——德国家门口,靠的是揭下商标、打擂台的形式建立起的海尔产品高质量的信誉。

• “三位一体”扎根——海尔在海外三位一体的结构已在当地扎根。为了实现海尔开拓国际市场的三个1/3(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海外生产海外销售1/3)的目标,海尔在海外设立10个信息站6个设计分部,专门开发适合当地人消费特点的家电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1996年开始,海尔已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美国等地建立海外生产厂。1999年4月份,海尔在美国南卡州的生产制造基地的奠基,标志着海尔集团在海外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诞生,即设计中心在洛杉矶、营销中心在纽约、生产中心在南卡州。“立足当地融智与融资,发展成本土化的世界名牌”,总裁张瑞敏把海尔的这一思路概括为“思路全球化、行动本土化”,思路必须是全球化的,即使你不去思考全球,全球也会思考你。行动本土化目的在于加快品牌影响力的渗透过程。海尔的本土化表现在广告上都应本土化,如海尔在美国的广告语是“What the world comes home to”,在欧洲则用“Haieran-dhigher”。

• 超前满足当地消费者的要求创造本土化名牌。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目标是创出全球知名的品牌,要创名牌,仅有高质量是不够的,必须和当地消费者的需求紧密结合,而且要超前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海尔超级节能无氟冰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它既解决了国际社会对于环保的要求,又考虑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在开发无氟冰箱的同时实现了节能50%的目标,不但发明了一项世界领先的成果,还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效果。海尔超级节能无氟冰箱达到德国A级能耗标准,德国消费者凡购买海尔超级节能无氟冰箱可得到政府补贴。在美国,海尔产品达到美国2003年的能耗标准。

1999年4月30日,海尔集团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生产基地奠基,生产基地位于南卡州首府附近的汉姆顿市;生产基地占地44.5万平方米,计划分六期建设。首期项目是建筑面积为2.7万平方米的电冰箱厂,该项目已于2000年3月建成投产,设计年产能力为50万台,在美国冰箱企业中排名第六。

(2)海尔为什么在美国设厂

首先是海尔进一步拓展美国市场的需要。1998年、1999年中国出口美国的冰箱分别为4718万美元、6081万美元,其中海尔冰箱分别占1700多万美元、3100多万美元。据统计,在美国建一个冰箱厂的盈亏平衡点是28万台,海尔现在的冰箱出口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据统计,目前在美国180L以下小冰箱市场中,海尔已占到超过30%的市场份额,2002年有望达到50%,但海尔大规格冰箱长期以来因远隔重洋而无法大批量进军美国市场,项目见效后,海尔冰箱在美国市场的产品结构将更加合理,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

其次,在美国设厂可以有效规避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如运费,去年美国就曾将亚洲运往美国的集装箱运费提高50%左右不等。此外将来还会遇到技术壁垒等“入世”也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海尔认为“进入”成本是进一步拓展美国市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3)本土化关键是融智

美国海尔是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海尔认为美国海尔的本土化关键一点是能否融智,即如何使海尔文化得到美国海尔人的认同。因此海尔没有采取派出人员的做法,而是聘用当地的美国人来经营当地的海尔。

如美国海尔贸易有限公司的总裁就是美国人,他叫麦考,年薪25万美金。先让这个总裁认同海尔文化,再通过他的言传身教影响其他美国海尔人。这些工作是中国总部派去的海尔人无法做到的。

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符合美国市场和美国文化的。海尔产品在美国市场的迅速发展更坚定了麦考的信心,他认为海尔是一个充满朝气,非常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他说有信心使美国海尔在最短的时间里占到海尔全球营业额的1/3。

为了开拓美国市场,他经常加班工作,特别是在美国人看来星期天工作是不可思议的,麦考经常把软件和笔记本电脑带回家工作。麦考经常来青岛海尔总部,他认为是接待他的海尔业务人员的敬业精神和高效率工作作风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并影响了他。他说他要把海尔作为终生追求的事业。

美国海尔是海尔集团从海尔的国际化阶段到国际化的海尔阶段的标志。

除美国海尔外,海尔还于1996年起,先后在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伊朗等国家建厂,生产海尔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目前,已建的海外工厂有13个。在世界主要经济贸易区域里都将有海尔的工厂与贸易中心,使海尔产品的生产、贸易都实现本土化,不仅有美国海尔,还有欧洲海尔,中东海尔等。在融资、融智的过程中使海尔真正成为世界的名牌。海尔的国际化是国际化海尔的一个基础,只有先做到了海尔的国际化才能去做国际化的海尔。国际化是海尔的目标。海尔在追求国际化的时候,要求各项工作都能达到国际标准,如同参加一项比赛,先要具备参赛的资格。主要工作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质量;二是财务;三是营销。质量要达到国际标准,财务的运行指标、运行规则应该和西方财务制度一致起来,营销观念、营销网络应达到国际标准,自身具备这种素质就可以进入国际市场去,所以“出口”是针对海尔的国际化而言;但国际化的海尔就不同了,“海尔”已不再是青岛的海尔,设在中国的总部也不再仅仅是向全世界出口的一个产品基地。中国的海尔也将成为整个国际化的海尔的一个组成部分,还会有美国海尔、欧洲海尔、东南亚海尔等。

请思考:

(1)总结海尔集团的“走出去战略”。(2)海尔集团为什么要在美国设厂?(3)从海尔的国际化阶段到国际化的海尔阶段,海尔集团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第五篇: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

学校名称

学校图标

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中国石化企业经营研究

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简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820亿元,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的有关国有资产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力,对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目前,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境内公众股占4.81%。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建筑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制造;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财富》2010年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7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和我国加入WTO,不仅我国市场将向外国企业全面开放,而且外国市场也将更大程度地对我国企业开放。这无疑将大大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对于我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石油和化学工业来说,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那么中国石化企业又该如何走出国门,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将是关系中国石化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艰巨课题。下面针对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分析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2004年我国石化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2.425万亿元,销售收入

2.33万亿元,利润2700亿元。中国是国际石化企业投资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石化产品进口国之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石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并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目前,我国石化企业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引进来”的道路,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以及发展出口贸易在企业国际化经营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2005上半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940.67亿美元,同比增长30.1%,进出口贸易作为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而以境外直接投资为主要特征的“走出去”步伐较为缓慢,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只有像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大石化企业在海外有过直接投资,其他中小型石化公司根本不具备国际化经营的条件。但是随着全球

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成为WTO的成员国,我国石化企业也在加快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具体表现为:

1、我国石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一直以来,西方石化公司都注重自身的国际化。现在也到了中国石化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的时候。最近的“沃尔玛现象”昭示中国石化的国际前景,早在10—15年前,在美国最大的商品零售商沃尔玛的货架上,只有不到20%的商品产自中国,而且大多是低廉的小商品;如今,中国商品已超过了80%,产品种类涵盖各类日用品,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正是从商品的低价格和高质量的角度上看,中国商品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特别是中国具有无限的人力资源优势,包括在高价值产品、产品质量与多样性、服务及石化行业的技术支持、石化行业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优势等方面。而且目前我国石化企业正在通过国际合作、对外投资等形式进行国际化探索。

2、中国石化企业已有些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

从2003年年底的世界石油与化工公司的市场资本排名来看,中国石油公司、中国石化公司分别排在第6位和第11位,市场资本分别达945亿美元和356亿美元,与西方大型石化公司相比,已经具有一定资本竞争力,特别是中石油、中石化还分别与国际石油三大巨头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谈判并先后达成战略联盟的一系列框架协议,从而提高自身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3、中国石化企业内部层次不齐,其国际化经营阶段也具有很大差异

按照国际化经营,目前中国石化企业一般可以为三个不同等级:绝大多数尚不具备国际化经营的石化企业;初步具备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以及已经展开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对于他们自然采取的国际化经营方式大相径庭。

二、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遇到的问题与障碍

随着中国市场的完全开放,中国石化企业也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从企业层面,还是存在许多困难与障碍。

1、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不强,很多中国石化企业要么没有企业国际化经营观念,要么对海外经营投资、扩张顾虑太多,国际化进程开展不利,目前一些大型石化公司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缺乏关于“往那里走”、“怎么走”等问题的长远战略规划。目前,中国石化企业的海外投资虽然已初具规模,但国际化经营效果并不理想。据有关部门调查,国有石化企业在境外投资不赚钱甚至赔钱的约占2/3,海外投资项目中大约只有1/2是赢利的。这种局面的形成除石化企业缺乏“走出去”的经验外,与“走出去”之初缺乏明晰的战略思路和战略定位有着直接关系。

2、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比较单一,主要是简单进出口贸易,对于设立的海外分支机构也较少。目前只有少有的企业,例如中石油公司国际化开始于1993年,在美国石油城休斯敦建立了办事处。很多企业还只是停留在进出口原油的贸易阶段。

3、中国石化企业缺乏国际化经营的专门人才,石化企业海外经营一定要有雄厚的国际贸易人才,要能够懂得相关的国际法规,熟悉和了解当地的法律环境。目前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急需大量国际性经营的人才。但很少有企业对人才大量投资。从1991年中石油从海外派出一期100多名业务精英跨国培养,人才投入累计超过亿元。

4、中国石化企业投资结构与方式不太合理,在国外市场的选择上游资源比重明显不足。比如中石化在勘探开发、炼油营销、化工业务占用资本的构成比例为25:50:25,而国外三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BP)三块业务占用资本比例约为52:33:15。两者相比较,中石化油气勘探开发明显不足。

5、信息化建设不足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石化企业包括中石化、中石油等五百强企业无论在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信息化建设都存在明显不足。

众所周知,现在国际石化市场早已为跨国化工集团公司所垄断,它们凭借着庞大的规模、雄厚的财力和先进的技术占据了世界石化贸易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作为刚刚起步的中国石化企业,尚处在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与跨国石化公司相比,仍还处于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核心竞争力不强、跨国经营程度不高、企业经营效益自然不好。例如,2003年,埃克森美孚的资产总额达到1742.78亿美元(约合14424.47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达到2370.54亿美元(约合19620亿元人民币);利润达到215.10亿美元(约合1780亿元人民币)。而中石化2003年资产总额才达到4008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171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达到300亿元。中石化是一个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石油企业,但中国石化的产业链呈现头小尾大之势---其原油资源比起庞大的炼油业务来说是太小了。目前,中国石化的油气开采收入只占全部营业额的10%,公司所需的原油70%以上依赖外购,其中进口原油占原油需求量的比例达到60%,而且呈现出递增趋势。与跨国经营的石化巨头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所以我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道路仍然漫长。

三、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路径选择

通过对我国石化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分析,以及指出我国石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所碰到的种种困难与障碍,我们认为我国石化企业缺乏国际化经营的长远规划和战略部署,不能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性,所以我国石化企业必须在推进其国际化经营之初,必须确立企业的全球竞争战略。

1、制定全球竞争战略,建立国际战略联盟

全球竞争是企业跨国经营的必然选择,我国石化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应该尽快确立企业全球战略,坚持战略先行。战略先行的指导思想对开展跨国经营尤为重要。目前中石化实施“走出去”战略进入国际市场,在经营方式上,先通过战略联盟与资源国石油公司或国际大石油公司合作,后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单独勘探开发。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战略联盟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普遍的国际化经营模式。我国石化公司国际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国际化经营必须加强于国外企业的合作。比如2000年,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分别开始与国际石油三大巨头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谈判并先后达成战略联盟的一系列框架协议。其中之一就是中石化将选择江苏、福建、广州三地,与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共同经营1500个加油站。对于中石化,组建战略联盟联手走出去,通过互补优势、共享利益、共担风险、获取知识等方式有效增强联盟各方自身实力,降低成本和风险,延伸价值链,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2、实施国际化经营,选择最佳的路径模式

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石化企业竞争日趋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石化企业必须走出去的迫切需要。但是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

是一个从国内经营转向跨国经营的循序渐进过程,大多从扩大直接商品出口开始,逐步走出国门,直接对外投资,进行跨国经营,其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商品国际化阶段,即积极从事直接出口,把商品销售到国外;国外生产阶段,即通过海外投资,在国外直接进行生产和销售。比如与国外厂商进行长期合作,或在国外直接投资建厂生产;跨国公司阶段,即企业生产和销售国际化,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成熟阶段。通过进行跨国经营,在全球成立若干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最优化配置。在一般的国际化路径中进行选择,具体的经营模式看哪个更适合其不同状况进行取舍。比如考虑走出去时,在海外设立办事处、分公司,大力推广其品牌的影响力。或者就与跨国石化企业或本地大规模企业,进行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与战略联盟。也可以进行海外投资与运营(子公司),建立中国自己的跨国石化公司,通过在多个国家建立子分公司,由母公司或总公司进行决策,为用户提供服务。例如中国石化企业为了抗衡跨国石化企业,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强的地位,于1997年11月19日,中国石化企业第一次“战略联盟”产生,由金陵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仪化集团有限公司、南化集团公司和江苏省石油集团组建起中国东联集团公司,从而实现国内石化企业的强强合作,以抵御外来的竞争对手。同时也可以进行直接海外投资,比如2005中石油和中石化共同组成的中国石油投资集团收购了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厄瓜多尔的石油资产和管道资产,其总额达到14.2亿美元。

3、实施国际化经营,推行人才国际化战略

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和核心。国际化人才战略是跨国公司成功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保证,海外经营一定要有雄厚的国际贸易人才,即注重高级人才的国际化。以中海油为例,近年来,中海油在跨国经营中成功地实施了国际化人才战略。一是聘请“洋高参”。有限公司董事会9个成员中有4人是外方专业人士;有限公司成立高层次的决策咨询机构“国际顾问委员会”,聘请世界著名大学教授、BP石油公司、壳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出任委员。二是引进国际人才。有限公司外籍员工有1000多名。三是充分利用外脑。聘请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和投资银行,在国际运做中发挥专业优势。

中国石化大事记

中国石化167.8亿股H股股票于2000年10月18日、19日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三地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

2001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国内公众股28亿股。

2003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54位。

2008年9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于当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买入方式增持中国石油股份公司6000万股股份。中国石油集团增持前持有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的股份数量为***8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86.29%,增持后持有公司的股份数量为***8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86.32%。[1]

200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通过境外附属公司向中国石油集团收购其间接持有的太阳世界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以实现对中国(香港)石油有限公司51.89%股权的间接收购。而收购已于2008年12月18日完成。[2]

200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石化首次挺进全球前10名,以全球第9名的座次成为该榜单中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

2010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财富》2010年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7位。

下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创新(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创新(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报告 [摘 要]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是当今世界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近几年来中国逐步解除金融政策壁垒,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

    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联想的国际化战略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的企业集团必须从战术营销向战略营销转移,并高度重视新经济所引发的超级竞争。在超级竞争中,企业集团开始从一般的策略竞......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指导老师:彭艳班级:市销901 姓名:张雨薇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在与本国不同的各种环境条件下,本国总公司为实现生产经营目标,对经营......

    李宁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李宁公司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 李宁公司背景: 李宁公司由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先生于1990年成立,自成立以来在我国体育用品市场一直占有极高的地位,其市场占有率一直领先于国内其......

    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 --xxx公司国际化经营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XXX同志在领导干部座谈会上谈到今后......

    建筑企业国际化经营之路

    建筑企业国际化经营之路 随着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发展,20多年间,建筑企业的跨国经营国际化发展也日益发达,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繁荣,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也在不时扩大。国际工程投资......

    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战略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战略初探 作者:彭朝林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4年第01期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是深圳支柱产业。本文介绍了深圳高新技术企业......

    联想国际化战略

    联想国际化的过程与启示 联想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个样本,其国际化过程有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国际化是一个长期战略 柳传志在创办联想的那天起,就立志把联想办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