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能集团应对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4 21:4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铁能集团应对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铁能集团应对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铁能集团应对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论文

前言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力资源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战略性资源。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国有企业由于管理机制上的缺陷出现了人才流失问题。由于人才的严重流失,许多国有老企业失去了改造创新的动力而逐渐萎缩、亏损甚至破产。通过学者们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人才流失现状的研究可发现,近年来,部分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出现了“三个缺乏”和在“三个断层”,即:有学历、有技术人才缺乏,高层次、高能力的人才缺乏,经营型、复合型的人才缺乏;人才年龄结构断层,有一定经验、年龄较轻的人才留不住;人才层次结构断层,一般性的人才较多,拔尖人才留不住;人才专业结构断层,热门专业及紧俏专业人才留不住。目前,国有企业人才战略制定和实施还处于萌芽阶段,企业常常是到了紧迫用人的时候才考虑如何获得人才。对于铁法能源公司过去是从事单一煤炭开采的企业,如今已在煤化工、建筑、机械制造、发电等项目方面已初具规模。因此,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人才工作体系,引进人才,建立自己的人才体系才能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正是通过对国有大型企业铁法能源公司的人才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为降低由于人才流失给国有企业带来的人才重置成本问题提供可借鉴的解决经验,希望对此问题的解决给予一定的帮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论文

1.3人才流失

所谓人才流失,是指在一单位内,对其经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是关键性作用的人才非单位意愿的流走,或失去其积极作用的现象。人才流失存在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之分,前者是指单位的人才因某种原因离开该单位另谋他就,给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造成困难,从而影响其经营发展。隐性人才流失则是指单位内的人才因激励不够或其他原因影响而失去工作积极性,其才能没有发挥出来,从而影响单位的经营发展。还可以概括为:从组织中获取物质收益的被组织认为是人才的主体终止其组织成员关系的过程。而国有企业人才流失是指人才自愿流出所在的国有企业。流出者的原因基本上相同,都是希望自身有个跟好的发展,从而得到跟好的收益(如工资福利水平的提高,职务的升迁,工作环境的改善等),但这种流出对企业会带来损失,是企业不愿看到的。

③王见刚.论企业人才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4.第226页.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论文

从事工程技术的人员为2534人。他们的职称、学历情况如下:高级职称420人,正高级职称18,中级职称934人,初级职称643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5人,研究生18人,本科650人,大专183人,中专437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5位。

据统计,虽然铁法能源的职工在2010年度减少了1023人,但其中主要是离退休和调出人员,对于招收的298名大中专毕业生和录用的新工人1020人(公司的技校毕业生为主),最终解除合同的仅有30人,只占到0.5%。而且,从趋势上分析情况较好,也就是说,铁法能源公司的人才队伍还是比较稳定。

2.3铁法能源公司人才流失情况

在一个单位中,都会有一部分数量极少的核心人才,他们有的懂技术,有的懂管理,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实的情况就是,国有企业中流失的就是这部分人才。有资料显示,2001年底,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223万,2002年底下跌至213.3万,2008年底跌至207.5万,2010年地跌至201.5万,从2001年至2008年平均递减百分率从4.3%降至2.6%,究其原因是由于近几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一些企业竞争力受影响,而我国国有企业所受影响相对小一些,相比之下工作较稳定,使得国有企业人才流动的动力减弱,但国有企业的人才现状还是不容乐观。在这个问题上铁法能源公司也不例外。

铁法能源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年至1999年铁法能源公司成立。这期间由于煤炭企业效益不好,人才流失多以中层干部为主,其中大部分流向民营企业、独资企业、市政单位和“下海”经商个人创业。据统计这期间有260名中层干部离开公司公司,占这期间中层干部人数的7.4%;第二阶段1999年至2008年,这一期间中层干部的1.1%(35人),技术人人员的2.1%(65人),高级技术工人(高级技师、技师)的1.8%(30人)离开其主要原因是薪金待遇和发展机会的影响,主要流向是调到其他国有企业、私人企业、煤炭研究所。这一期间公司着手新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煤炭为主导,加快非煤产业发展并实施了相应的人才战略。虽然,保持了

⑤ ⑤《2009中国人才报告——国有企业发展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现状》(黄皮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论文

3铁法能源公司人才流失原因

3.1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虽然,身为国有企业的铁法能源公司重组了劳资部门成立了人力资源部门,但实际上仍然是行政管理体制,而不是经营体制。劳动者并没有被企业视作生产力要素和经济资源来看待。虽然铁法能源公司也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在管理机制上仍然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3.1.1用人机制僵化

铁法能源公司的用人制度主要是全员劳动合同制和聘任制,就是把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劳动合同的形式明确下来,并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实行分级聘用。这种聘用制度仍是通过主管提名、人事部门考察、组织讨论方式决定。没有进一步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方式。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后,只要没有违反厂纪厂规,都会稳坐“交椅”,按时享受相应待遇。在人员配置机制上不规范,存在因人设岗现象,不能彻底落实因事配人,没有从分体现工作职位与个人能力上的职级对应原则。造成用人不当,人才缺乏与人才浪费并存。

国有企业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企业内部有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各种关系围绕着利益起着作用,可以借此把握晋升、培训等机会。这对有良好知识结构、高学历,而非圈子里的年青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况且国企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只能上,不能下”的现象,一般年龄越大、资历越深,职位级别越高,待遇就越好,年轻人很少有机会。致使人力资源年龄结构偏大,浪费了企业财力,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1.2管理理念落后

铁法能源公司1999年成立。其前身是铁法矿务局始建于1958年,也就是说,58年至99年间几乎是完全按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的。主要以完成政府下达的计划生产目标为目的,基本不参与产的品销售,企业的发展主要靠国家的投资和重视程度来实现。可以说,企业没有属于自身的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理念就是保证完成生产指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论文

4铁法能源公司应对人才流失对策

近几年,铁法能源针对人才管理上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引进先进的企业人才管理理念,实施人才引进和培养战略,来发展壮大自己的人才队伍,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4.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4.1.1建立科学的招聘政策和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

铁法能源公司的人员招聘,是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用人部门和专家组人员组成的招聘团队来进行的。人力资源部门只负责组织和服务,用人部门拥有计划、初选与面试、录用、人员安置与绩效评估等决定权。这种方式的变化使应聘人员的素质和所应征的职位更加匹配,有利于发挥出员工较高的绩效水平。

目前,铁法能源公司在选人用人上坚持“用人所长,能及匹配”的原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优胜劣汰,全员竞争上岗。一方面,重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坚决淘汰落后员工;另一方面,树立“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的用人理念,用事业留才,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最大限度的开发员工的潜能,提供锻炼机会与舞台;积极倡导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氛围,同构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绩效考评、动态管理,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打破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的用人机制,创造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

4.1.2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铁法能源公司自1999年10月成立以来,就开始实施人才战略方案。公司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人才,使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开发人力资源是组织人事部门的第一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坚持用事业发展吸纳人才,用人才引领产品开发,从而形成一支支撑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队伍。

为了使此理念深入人心,公司在加大对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的宣传力度的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人才优惠政策,对优秀人才在提干、薪酬、培训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保证在人才选拔使用上不搞论资排辈、不搞平衡照顾、不搞本位主义。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论文

缺陷是普通管理者的行为,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即善于发现企业的管理缺陷,更善于创造性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是管理创新)。

4.2健全教育培训体系

为提升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的业务素质,铁法能源公司针对不同层次和专业的员工建立了完备的培训体系,进而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培训储备人才,应对公司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为员工创造不断提升能力的机会。铁法能源公司实施了人才培训计划。

4.2.1发挥辽北技师学院的作用

辽北技师学院即铁岭工程技术学校,隶属铁法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铁法矿务局技工学校,创办于1958年,位于辽宁省调兵山市。学校占地1068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1100余平方米,办学规模3000人。各类在校学生3839名,在岗职工25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3名、本科学历158人,高级技术职称55人.拥有图书8万余册、报刊150余种;标准教室和专课教室90个,微机室5个、电子阅览室2个、多媒体教室10个,另有移动多媒体设备10套和自动化考试系统;电视直播间与各教室形成闭路电教系统;校园网、远程教育网系统完善;有电工电子、材料力学、通风等实验室8个,煤炭行业领先的模拟通风实验装置、矿井提升仿真模拟系统、电工电子实验台等设备400余台(套);有焊工、机加工、综采检修车间等实习实训车间11个,液压支架、防爆配电箱、数控车床等实习设备70余种600多台(件),各种工具、量具、仪器仪表等120余种5000余件;学校在生产矿厂设有10大实训基地,聘任了名誉校长和兼职实习指导教师;有8道400米环形塑胶跑道、人造草皮的足球场、7个塑胶篮、排球场地。学校是国家煤炭职业经理人二级认证机构、辽宁省地方煤矿管理人员资格培训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铁法函授站、煤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铁岭市普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所、铁岭市普惠制培训基地、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学校是全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中国百强企业教育培训机构、辽宁省技工培训公司煤炭行业核心校、辽宁省绿化先进单位、辽宁省13家综合培训基地之一,连续两年被公司公司评为“先进单位”。

⑧ ⑧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年鉴,2010.第108页.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论文

2)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原则。在肯定经营者劳动强度的同时,重视和肯定经营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鼓励员工学习提高自身文化技术,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工作贡献与报酬挂钩。

4)责任、风险与利益一致原则。以资产经营责任制为依据,经营管理者薪酬分配与公司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是公司高中层经营管理者薪酬水平与公司经营业绩相一致,与其职位所承担的责任、风险相一致。

5)收入来源唯一性原则。高中层经营管理者的薪酬与公司员工内部分配相分离,高中层经营管理者在年终兑现薪酬后不再领取其他工资收入,并实行先考核,后兑现。

(3)中高层经营管理者实行年薪制

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年薪分为基础薪金和风险薪金两部分,基础薪酬占60%,风险薪酬占40%;中层经营管理人员的年薪分基础薪金、风险薪金和职位消费三部分,在从年薪中扣除职位消费定额后剩余部分的60%,风险年薪占剩余部分的40%。高中层管理人员依据其与公司签订的目标利润指标和工作责任目标,与公司在年终统一考核评价,考核以利润指标为主要依据,对完成、未完成、超额完成给于不同的奖罚,完成当年利润指标的,年薪按标准支付。未完成将风险年薪全部扣除,并按下降比例相应扣减基础年薪。超额完成当年利润指标的,按相应比例增发效益工资。

(4)一般员工实行岗位工资制

对一般员工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效益工作为辅的分配办法。按照岗位差别把员工的工资与本人的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责任、劳动条件等要素紧密结合,克服平均主义,摒弃“论资排辈”,实行“一岗一薪”,坚持工资分配向技术含量高、艰苦岗位和重要岗位倾斜,调动员工积极性。

(5)定期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

通过大量的汇总、统计和分析,全面掌握员工对公司和目前工作各方面的满意度情况,以了解职工的工作和思想状况,有的放矢的合理调整激励政策,保证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定期对各部门和单位逐级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论文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流动日趋加剧。合理的人才流动能自发的调节了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率,在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也达成社会效用的最大化。然而,人才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却由于某些原因出现了不合理的流动,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本文就是以解决国内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为出发点,在微观的层面上予以研究,从人才流失给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着手,寻找原因,分析原因,最终给出企业应对人才流失的管理方法,并以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分析了铁法能源公司为防止人才流失所采取的对策。从而,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发展企业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管理思想。希望能为有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经验借鉴。

人才流失问题是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每个企业在人才流失的问题上都存在着不近相同的原因,文中关于铁法能源公司防止人才流失的对策研究还有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相信在今后的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上的研究还会有新的理论和新的看法,为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李剑.员工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2] 包宏图.铁法能源公司人才流失的思考[J].铁法能源发展瞭望,2008,2.[3] 孙宗虎.人资源部规范化管理工具箱[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4] 余凯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5] 沈培峰.人力资源[J].企业与经济管理,2007,2.[6] 李付高.浅析我国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企业与经济管理,2007,31.[7] 黄攸宝.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发展研究,2007,1.[8] 夏敏.谈应对企业人才流失的有效措施[J].大众科技,2006,7.[9] [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0] James W.Walker.Human Resource Strategy[M].New York:Business Books Press,2006.7-

第二篇:浅析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 要:本文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开始入手,阐述中民营企业人才管理问题及其国外相关专家理论,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运用相关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对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以及人才流失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对相关概念和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解;其次,通过对我国人力资源问题现状的了解,提出相关问题;然后,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点分析;最后,重点从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等方面,总结出一系列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的应对策略和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以有效整合民营企业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环境,避免和减少企业的人才流失,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民营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流失 机制

II

1绪论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由此可以说是否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构建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力资源管理是管人的艺术,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最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合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胡君辰、郑绍濂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认为许多民营企业虽曾经有过如日中天般的辉煌,但“初盛”转瞬即逝,其间教训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对人的管理。所以,如何在民营企业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一个学术界和企业界都必须正视的问题1。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特有的经济群体,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的规模大、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广,因此,民营企业的迅速强大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民营企业在发展2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要紧的是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问题。经营事业的成败,不容讳言,与治国同一道理,在于人事安排是否合宜。毫无疑问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纵观成功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有一整套成熟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体系,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和策略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保证和强大的动力,发展中的我国民营企业要想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更应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问 1胡君辰,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327页.题。杨炎平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提到:民营企业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纳了大量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向国家上缴了大量税收,创造出了大量社会财富,生产出了大量产品,赚取了大量外汇3。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机遇,但同时面临更多的问题,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2相关概念与研究基础

近年来,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为缺乏操作性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人才选拔途径不畅;重使用轻培训,只注重培训的形式和数量,忽视培训的内容和质量,员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民营企业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4。面对诸多的人力资源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在民营企业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2.1人力资源管理及民营企业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2。

民营企业是由本国公民出资兴办或经营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法人实体和非经济法人实体,具有自行组建、自行筹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发展的特征,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1.2.2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虽然民营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民营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争夺也逐渐白热化,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但由于下述原因,导致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3赵红英.论民营企业应重视人本管理[J].经济师.2001(8).4 S.M.paskoff.Ending the workplace diversity wars[M].Training,1996(8).2曹庆蓉.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2006.2

存在着许多问题。美国的詹姆斯.W.沃克在《人力资源战略》中从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结合的角度,论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不再被看做只是一种专属于人力资源职能人员的活动,在制定与实施企业战略的活动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核心管理活动。只有阐明了整个框架中的人力资源问题,管理人员才会共同取得支撑与发展一个企业所必需的的成果5。其特点有:

(1)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视人为“资本”,把人作为第一资源加以开发。(2)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动态管理, 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的调节和开发,将人力资源作为劳动者自身的财富,重视开发使用,强调人员的整体开发。(3)人力资源管理同时采取理性与感情化的管理。较多地考虑人的情感、自尊、价值,以人为本,多激励,少惩罚,多授权,少命令, 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尽可能地体现每个人的价值。(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创新性,不断创新技,完善考核系统、测评系统等科学术方法。(5)人力资源管理主体是市场运行的主体,行为受市场机制左右,而且须遵循市场通行规则和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特有的规律。(6)人力资源管理上升为决策层, 直接为企业的最主要的高层参与计划和决策。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参与者,提供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及系统解决方案,将人力资源纳入企业的战略与经营管理活动中,使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相结合。

2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调研抽样的企业时发现,30%的企业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只有26.3%的企业有规范的岗位责任说明书,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各项制度不规范。调查数据显示:能进行职务分析的占27.29%,有人力资源规划的占22.7%,有系统的培训计划的占18.1%,有规范的考核制度的占63.6%,有正式规范的薪资福利系统的占36.4%。可见,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对于企业来说,人才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讲,人才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才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5郭宇.雷尼尔效应与企业留人[M].中外管理,2002(7).2.1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的规模大、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广,民营企业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民营企业的迅速强大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并且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一部分,无疑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王璞、曹叠峰在《新编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实务》中详细描述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要分两部分:一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归纳综述;二是针对的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主要从管理战略、管理组织职能保障、资源规划、招聘管理、培训管理、人力资源激励、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详细分析。

2.1.1人力资源的特征

人力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性资源。它具有社会性、能动性、时效性、稀缺性、无形性、内涵性、隐蔽性、抽象性、作用的不确定性、系统协调性、生活性、可控性、变化性与不稳定性、再生性、独立性等特点。其特征有:(1)生成过程的时代性;(2)开发对象的流动性;(3)使用过程的时效性;(4)开发过程的持续性;(5)组织过程的社会性。

2.1.2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在世界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采取了诸多的管理方法,比如:(1)“抽屉式”管理,是在管理工作中,既不能有职无权,也不能有责无权,更不能有权无责,必须职、责、权、利相互结合;(2)“破格式”管理,在企业诸多管理中,最终都通过对人事的管理达到变革创新的目的。因此,世界发达企业都根据企业内部竞争形势的变化,积极实行人事管理制度变革,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3)“和拢式”管理,必须强调个人和整体的配合,创造整体和个体的高度和谐。在管理中,欧美企业主要强调个人奋斗,促使不同的管理相互融洽借鉴。

在我国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中,首先,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条例,使人们有规矩,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和发展机制,以便企业的人才不断地进步和前进;最后,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要为人才创造一个人才赖以发展的平台,为人才的发展塑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2.2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流失问题

据一些资料报道调查统计,愿意到中小型民营企业工作的大学生不到10%,硕士生不到3 %,博士生几乎为零。即使一些大学生和研究生满怀希望进入民营企业,但也很快又流出。由此看来,大学生在民营企业的存活时间和存活率分别为2年和50%,吸收的人才中高学历人才很少,这就决定了企业的高层管理人才的稀少。

我国民营企业人才的流失数量每年平均在50%以上,一些中小企业的流失数量在70%以上;可见,我国的民营企业的流失数量相当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发展。我国的国有企业的流失率在25%左右,而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率在50%以上,这说明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严重性。

据调查,2000年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率为30%,2005年人才流失率为35%,而在2009年得人才流失率为45%,由此看出,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和民营企业的日趋发展,人才流失率不断提高,成为了不得不注意的问题6。

在当今的大变革、大发展时代,员工已很少终身拘泥于在一个单位就业,流动性大大增加。“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一旦员工认为自己在当前企业没有更大的发展前景,或发现更好的能够利于发挥自己才能、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的机会,往往会产生“良禽择木而栖”和“跳槽”念头。据一些资料报道调查统计,愿意到中小型民营企业工作的大学生不到10%,硕士生不到3 %,博士生几乎为零。即使一些大学生和研究生满怀希望进入民营企业,但也很快又流出。由此看来,大学生在民营企业的存活时间和存活率分别为2年和50%。此外,有的民营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短期化。民营企业经营目标的短期性决定了其经营行为的短期性,这样的民营企业就像游击队,在市场上捕捉到一个机会,迅速获利后就转移目标,民营企业经营的短期性使员工看不到企业的未来,从而缺乏职业安全感,于是便频繁流动,并且我国民营企业多数规模较小,因此企业难以通过提供高薪、高福利来获取人才,企业的稳定性也比较差,因此员工的稳定性也比较差,也会不愿意选择在企业就业。

因此,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问题,对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影响。

2.3人才流失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6杨炎平.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N].中南民族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 2002(3).在世界经济大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近些年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成为了众多企业都争取的重要资源,但是,在企业人力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流动率上升,则人才流失就成为了人力资源的管理的重要问题,随着企业日趋对人才的需要加剧,人才流失问题显得越加突出。

2.3.1由于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的人才流失

在中国,民营企业普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甚至走进了激励的误区。首先,在物质激励上的问题。①分配不合理,没有达到多劳多得、公平分配的基本原则,因此大大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②许诺不兑现,有些企业对职工进行物质激励承诺,甚至签订了目标责任制的奖励合同,但是最终却是部分甚至完全不兑现,结果不但挫伤了职工继续工作的积极性,并且破坏了职工对企业的感情和对领导的信任;③采用非规范化的“救火分性激励政策。有些企业某一个部门出了问题,为了激励该部门的职工,就发放特殊的奖金。这种政策,实际上是奖罚不明,非但不能真正起到积极作用,还会引起企业内部的混乱。

其次,在精神激励上的问题。主要是使用承诺不兑现、领导缺乏感情投资、没有构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环境等。

最后,在竞争激励上的问题。一些民营企业没有真正了解竞争的激励作用,而过分强调职工内部的竞争,甚至认为,在各级领导后面都要培养一个替代性竞争者,才能迫使现任的各级领导努力工作,这样做实际上违反了企业安定和协作的原则。

2.3.2由于监督机制不合理导致的人才流失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的组织、激励和监督。“监”本身是监察,是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和可能违纪的情况;“督”是督促和协调工作的进行,以及督促违纪行为的改进。现代的分权是委托和代理关系,由于委托者和代理者不存在完全信息,因而就可能存在着违背合同或者想法避免执行合同的可能性,这就需要进行监督。如果监督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它会推动工作的前进;如果监督建立在对员工的不信任和采取处罚的基础上,就会产生反面作用,挫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引起监督人员与被监督人员的矛盾。目前,中国很多民营企业的监督机制不合理,将监督工作过多地放在了行为的结果上,有些企业甚至采取了惩罚性的监督机制,不但没有起到真正监督的作用,反而使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内部员工强摩擦增大,员工对企业逐渐疏远。最终导致人才资源的流失问题越6

来越严重。

2.3.3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规划不够完善导致的人才流失

①民营企业长期战略规划不合理,缺乏长期战略目标,只注重短期目标。这就导致了员工对企业的未来比较渺茫,从而缺乏职业安全感,于是便频繁流动和企业的人才流失。

②很多民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临到用时再去人才市场上招聘,临时抱佛脚使企业在急需某种专业人才时会因此找不到最佳的候选人。更糟的情况下,企业会因没有合适的候选人而出现人员不足的问题。这将大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人才吸收和采纳,即使吸收了新的人才资源,也会因为人力管理规划的不玩啥呢而最终导致人才流失。

2.3.4由于人才选拔方面的问题导致的人才流失

①人才观念存在误区,误区主要有重文凭轻能力,重资历轻道德,重招聘轻配置,重使用轻开发,重引进轻培养等。不少民营企业没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虽然求贤若渴,千方百计地招揽到了人才,但因难以发挥人才的效用而导致人才流失。虽然大多数民营企业都认同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但仍然没有从本质认识到人才的真正价值,从而导致人才观念的扭曲,以致最终出现人才流失的问题。

②很多民营企业的业务部门主管和人力资源部门在选拔的过程中更多的依赖自己以往的经验选拔人才,而不是凭借任职资格。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加快了信息传播的范围与速度。应聘者对面试问题的“防疫能力”大为增加,因此很多面试问题已经显得比较苍白。使很多人才在其岗位上不能人尽其能,发挥不出自身的优点和优势,长此以往,人才流失则难以避免。

2.3.5由于员工追求更大发展导致的人才流失

在当今世界一体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很少会一直在一个单位工作,他们往往为了更好的未来发展空间和机会,就会选择去更好的岗位和工作单位。因个人原因离职的员工,其大多是将企业当作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跳板,在企业工作对他们而言就是为了获得工作经验或是学习相关技术,一旦目的达到,他们就会选择到待遇更高、发展空间更大的企业工作。

2.3.6由于缺乏企业文化凝聚力导致的人才流失

第一,在我国,有的民营企业中缺乏企业文化,缺乏企业凝聚力,比如,企

业的战略目标透明性不高,内部分配不够公平,职业保障安全性不够,导致员工在工作当中没有归属感,员工的内部摩擦剧烈,这样就导致了人事关系愈来愈恶劣,最终导致人才流失。第二,有的民营企业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或本身技术、资金、人力缺乏等诸多因素,企业经济效益不稳定,员工感到本单位没有发展前途,没有安全感。第三,有的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工作职责不明确、缺乏基本的管理制度,甚至出现明显的内耗现象,导致员工无所适从。这种环境使那些想有所为的员工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只有无奈地选择离开。

3有效解决民营企业中人才流失问题的应对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一方面影响到了企业经济的发展,而人才的管理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人才的流失已经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迫在眉睫。

3.1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论,经济的满足只是最低层次的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员工只有在取得了在自我实现上的满足时才是与企业关系结合最为紧密的时候,实现企业同员工一道建立共同计划,在共同计划基础上就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实现员工的自我发展与管理,即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才能使员工溶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与企业共存亡。因此,要不断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

3.1.1基于团队和知识的员工激励机制

在整体化管理中,各部门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员工之间工作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大,不再是孤立运行,团队成为主要的工作形式,由于团队代替个人成为主要的工作单位,个人通常在各种要做的工作之间轮换,对生产率和工作质量负责的将是团队而不是个人。因此,民营企业就应该建立基于团队的员工激励机制。另外,在当今日益发展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一个新产品的价值将主要取决于其包含的新的独占性知识、技术和信息的多少,而不是在于它包含的原材料、能源或体力劳动时间的多少,员工们适应变化的能力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民营企业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激励员工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并以充分的8

灵活性来运用这些技能的激励机制。在知识经济日益兴起的今天,员工的工作将越来越成为知识性的工作,所以基于知识的激励机制更适合未来环境的要求,可以促进全体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使民营企业能适应急剧变化着的市场和技术环境,赢得竞争。

3.1.2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的激励方式

首先,物质激励方面,针对薪资管理的问题采用较为柔性的薪资计量方法。①薪点制。企业可以依职务、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特出贡献、管理幅度、管理半径、地区差异、责任与强度等因素确定每位员工的薪点;②计时制和计件制。计时制和计件制这种较为传统的薪资计量方法,对于某些生产型民营企业来讲颇为有效;③年薪制。员工的薪资应该随其在企业的服务年限或某一岗位服务年限的增加而自动加薪;④分红制。可分为以管理层为对象和以员工为对象的分红制两种。如营销类员工的薪资按其销量提成等。

其次,重视精神方面的激励。建立一个多维交叉的人员激励体系。不但有物质上的激励,还要有精神上的激励,包括:建立明确的组织目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有计划的进行工作轮换;授权;机会奖励,如培训,给予富挑战性的工作等;肯定员工成绩,强调积极方面等。

3.2完善企业的监督机制

在绩效考评中对员工进行监督,只有健全的监督机制才能真正保证绩效考评的公平公正,监督者应该从利益上与被监督者分离,而且监督者本身也要接受监督,如实行公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通报批评制度等,真正将监督落到实处,减少和防止偏见和感情效应带来的误差,提高员工的公平感。

3.3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和建立长远的战略规划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更加能够吸收采纳更多更好的人才,从而真正的为企业服务,另外也保障了人才的使用,减少了人才的流失。建立长远的战略规划可以为企业找准市场定位。市场定位就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找准位置。定位准了,才能赢得市场,才能获得竞争优势,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不断创造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样发展壮大的企业才能有

更好的人才管理机制,才能减少人才的流失。

3.4健全人才选拔机制

知识经济竞争的今天,人才是最重要、最稀缺的宝贵资源,又是唯一能获得经营暴利的源泉。企业只要作好 “理才”决策,就能取得经营主动权。民营企业要在今天的竞争大潮中做大做强,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至少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4.1确立正确的人才选拔标准原则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只有拥有优秀人才,才能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勃勃生机,为了求得优秀人才,树立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观念是十分必要的。民营企业应把选人放在首位,其选人标准应做到:任人为贤,要做到唯才是用;一专多能,尽量发挥人的潜能。即避免部门繁杂,管理重复,又使真正有用之才尽显其能,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严格选拔,加强培训。从多角度选出具有真正实学的人,对每位员工加强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增强后备,面向未来,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和减少人才的流失。

3.4.2按照科学的程序选拔人才

首先,准备阶段。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工作分析、人员分析等,明确用人岗位需要具备什么的人才,确定最佳的人才选拔程序;其次,选择阶段。这是正式进行人员选拔的阶段。为了保证能从众多的求职者中选出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需要经过心理测验和测评等技术来进行严格的筛选。国外企业一般把此工作分为初步面试、填写申请表、进行心理测试、最后面试、获取证明材料、体格检查六个步骤,逐步淘汰不合格者;最后,招聘总结及检验效度阶段。新人录用后,人才管理部门要进行总结,进一步探讨选择程序的预测效度。尽管这些步骤会有一定的变化,但实质是一致的,能有效的保证人才招聘的科学准确、客观合理。这样才能人尽其才,做到让人才有一个好的发挥空间,从而降低人才流失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4.3积聚人才

针对民营企业中人才的流失,要采取富有竞争力的优惠政策,吸引各方人才,以多条渠道形成企业人才群。第一,与各类高等、中等院校加强联合,使其为民营企业培养“用的上,留的住”的实用人才,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直接进10

入企业中、高层;第二,通过职业学校、短期培训等方式对具有初、高中文化的农村青年进行职业教育,充实到生产一线;第三,从大型企业、大专院校的离退休人员、国有控股企业下岗职工中进行挖掘人才。

3.5培养企业文化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它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它对稳定员工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通过一系列管理行为来体现,如企业战略目标的透明性,内部分配的相对公平性,人才使用的合理性,职业保障的安全性等,均能反映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个人对集体的认同,希望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相依的关系,最终使员工依恋并热爱自己的企业。企业文化需要引导、灌输、示范和融入制度里,继而融入员工的思维和行动中。这一工作虽然艰难,但要自觉地去做,就一定会有成果,因为它张扬的是一种精神。同时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员工生活不单调枯燥,关心培养员工,也发展了企业,真正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赢”。

74结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成为许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正处于“二次”创业时期,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党的十六大精神,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为民营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希望能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和有关学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以下工作:(1)本文在收集现有资料、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及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人才流失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

(2)针对我国民营企业的特点,系统的提出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流失问 7 Randall S.Schuler,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ixth edition),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M]1998

题的相应对策。

(3)重点从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机理机制、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有助于我国民营企业完善和减少人才流失的对策建议,以有效整合民营企业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和选择优秀的人才,解决民营企业中人才流失的问题,促进民营企业良性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君辰,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6).[2]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李亚.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1(1).[4]赵红英.论民营企业应重视人本管理[J].经济师,2001(8).[5]杨炎平.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N].中南民族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02(3).[6]王璞,曹叠峰.新编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实务[M].中信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次版.[7]郭建刚.当前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吉林大学,2008.[8]胡蜂.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演进的历程、问题与趋势.福州党校报[N],2003.(01):12-15.[9]曹庆蓉.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2006.[10]姜鸥洋.中宝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辽宁科技学.2008.[11]郭宇.雷尼尔效应与企业留人[M].中外管理,2002(7):45.[12]詹姆斯.W.沃克:人力资源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3]约翰.E.特鲁普曼:薪酬方案[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14]章景萍.企业员工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安徽大学,2007.[15]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七版)[J].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0).[16]S.M.paskoff.Ending the workplace diversity wars[M].Training,1996(8)20.[17]F.Jossi.From welfare to work[M].Training,1997(4).[18]Gary Dessl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inth

Edition),Prentice Hall[M],2003.[19] Gary Dessle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7th)[M].Prentice Hall, Inc.Newjersey,1997.[20]Randall S.Schuler.Managing Human Resource,(sixth edition),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M],1998.

第三篇: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 李小光 摘 要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但人才流失却在一些企业频频发生,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

响。对于中小企业,由于其资金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市场份额较少、企业知名度低等方面的不足,并且正处在需要人才的时候,人才流失成了不少企业的致命问题。本文从构建和谐的管理、培养卓越的文化两方面分别论述了人才流失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人才流失 问题对策

大部分中小企业在企业经营者素质、企业环境、创业计划、企业文化、市场导向战略、对人才的吸引能力等方面 [1],都存在

不同程度的不足,这为员工离职创造了客观条件。中小企业大都 稳定性较差,很难抵御未来巨大的市场风险。此时企业不仅难以 提供丰厚的物质吸引员工,同时也很难让员工获得足够的工作成 就感与优越感等精神层面的满足,企业很难实现员工的预期目 标。企业可以从团队组织、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管理,达到让员工满意,从而避免人才流失。一、构建和谐的管理

和谐的管理为员工能力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有

效的机制,减少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分歧,从而增强企业员工的 稳定性。员工与企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和谐的管理可以构建企业融洽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 作绩效。

(一)构建和谐的团队

良好的人际关系,融洽的工作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使团队成 员心情舒畅。团队成员不必为众多企业都存在的员工之间的钩心 斗角而大伤脑筋,这样就可以全力以赴致力于自己的工作。企业 管理者要鼓励团队成员相互交流,这样有利于获得自身获得更广 阔的知识和更直接的帮助。不断提高成员间相互配合的默契,同 时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也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共同完成组织目标,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为降 低企业离职率起到良好作用。(二)健全企业各项制度

企业各项制度的不健全,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产生分歧创造 了客观条件。中小企业管理者不能过分地看重企业经营业绩,应 当及早创建企业的各项制度,以一定的方式明确企业与员工双方 的权利和义务,并进行不断强化。特别对于薪酬制度和员工的职 业规划。在给员工提供合适的薪资的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职业生 涯设计,为企业员工提供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自我的机会。(三)运用共赢的理念吸引人

共赢是和谐管理的基本理念,共赢强调员工与企业双方受

益。企业不能通过牺牲员工的利益来实现企业的利益。在共赢理 念的前提下,企业的盈利必须依靠挖掘自身潜力来实现,靠提升

内部活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利益。企业应该把员 工视为自己的合伙人,双方合作,共同实现组织目标。企业与员 工合作成功后,双方都应获得相应的利益,这样建立起来的合作 关系才能更长久的维持下去。共赢体现出一种公正的价值判断,是企业对组织成员利益上的尊重。共赢不仅满足了企业员工物质 上的需要,而且在心理上能给员工一种保障和宽慰,更是企业用 人、留人、激励人的重要管理方式。二、培养卓越的文化

企业文化可以让企业充分发挥吸引和聚集人才的作用。形成 企业的卓越文化,使员工在心理上认同企业,就会产生较高的组 织承诺,员工的个人情感、信念在企业中就会有所寄托。另外,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容易重新塑造。(一)培养领导能力

企业管理者具有人格魅力能够让下属产生敬佩感和信赖感,从而促使管理者与下属之间思想的交流,意见能够沟通。中小企 业的发展处于不稳定、不清晰阶段,员工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主要从企业的管理者的表现。得体的服饰、优秀的品格、和谐管 理的能力等是企业管理者应注重培养的因素。成功的管理者会给 企业员工带来希望、信心、力量,员工就会看好企业前景并愿意 留在企业,有效地降低离职率。(二)搭建文化平台

企业文化得到员工的认同,才能发挥其作用,企业就会有凝 聚力,竞争力也会增强。企业管理者应该善于发现员工的长处,及时给予认可和表扬,并在之后的企业管理中不断加强,这样就 会逐渐形成一种文化趋势。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以身作则,凭 借自身过硬的素质感染下属员工,形成企业卓越文化的源头。在 适当的时候个体的需要会触发某种动机,动机提供了行为的动 力。企业管理者要合理满足和激发员工的需要,形成企业的核心 价值观。

(三)打造知名品牌

中小企业往往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部分管理者只注重于企 业经营业绩和利润的提高,忽略了品牌建设。知名品牌的打造不 仅利于企业长期的经营利润的增加,而且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组 成。品牌是企业文化的浓缩标志,是企业的名片。企业在发展过 程中,应当注重品牌建设。品牌折射着企业文化,体现企业的竞 争力。品牌建设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每一个产品、每一次 与客户交流,都是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者应当让 全体员工都树立起品牌意识,培养员工打造知名品牌的责任感和 自豪感。三、总结

中小企业通常面临资金短缺、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等诸 多困境。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有些管理者往往更关心企业的 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利润等指标,因为企业的营业收入是生存 的基础。但从长远来看,以上指标体现更多的是企业的短期效益

和经营状况,而企业若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关键的因素还应包括 企业人才策略和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员工工作能力、企业管理体 系的完善等。只有留住能为企业长期生存贡献智慧的员工,才能 让企业慢慢发展壮大。企业构建和谐的管理,培养卓越的文化,可以有效地避免人才流失,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参考文献 :

[1] 张帆.影响初创企业成长性因素的现状调查[J].企业 导报,2011.

[2] 全啸林.浅议以人为本的中小企业管理模式[J].管理 观察,2010.

[3] 仝德稷.留住精英:人性化管理的精髓[M].北京:企 业管理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

李小光(1989.6~),男,江苏徐州,苏州高博软件技术 职业学院,助教,2008 级学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作者单位 :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航空技术系 江苏苏州 市 2151

第四篇:中国人寿宿迁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

江苏开放大学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

中国人寿宿迁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

学校

宿迁开大

班级

13秋行政管理(专)

学号

***04

姓名

袁爱敏

指导教师

徐艳

职称

讲师

2015 年 5 月

中国人寿宿迁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在当今现代化的社会里,一个企业不仅仅是依靠它的硬件实力,软件实力的雄厚与否更是决定企业能否真正意义上成功的因素之一,因而,人才的竞争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国保险行业是处于发展初期的阶段,是一个正在蓬勃向上发展的“阳光产业”,有着非常辉煌的前景。面对这样一个“阳光产业”,它所带来的竞争是十分的激烈的。作为宿迁保险行业里的老大哥,中国人寿宿迁公司近几年来,频繁的大规模的人才流失给公司的经营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国人寿宿迁公司人才流失的现状、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出其人才流失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中国人寿宿迁公司 人才流失 应对策略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宿迁分公司于1997年11月24日在江苏宿迁成立,发展至今已有18个年头。在这18年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宿迁市分公司发展迅速,在岗员工186人,保险代理人3000人。2007年总保费收入3.84亿元,占据近80%市场份额,全面高质量完成了上级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成功踏入全省系统“甲A”公司行列。全年共赔付各类人身保险案件11384余起,万元以上案件达307余件,理赔金额1849万元,结案率99.8%。在取的如此辉煌成绩的同时,人才不断流失是摆在公司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必须重视的障碍。根据人才流失的现状,制定相应的策略去留住这些珍贵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一.中国人寿宿迁公司人才流失现状

(一).从人才的流动方向来看

纵观整个保险行业来看,在目前,保险业人才的流动主要表现为四种趋势:一是老公司与新公司之间的流动,二是国有保险公司与股份制保险公司间的流动,三是中资公司与外资公司间的流动,四是保险公司与中介公司间的流动。另据保监局一项统计表明,保险公司头一年的销售人员的流失率在某些公司里这个比例是高达 70%至 80%,这里面的人员流失包括了营销人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寿险业还是产险业,新进入的保险公司首先都会想到去现有的国有保险公司“挖角”保险人才。那么,这些新进来的保险公司就将这几家大型国有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逐渐瓜分。

(二).从人才流失的主体来看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销售岗位的销售人才是首当其冲的被“挖”对象,其中的销售骨干更是决定这家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除了销售骨干以外,中高层管理者、核保核赔师、理赔经理、精算师等也均是保险公司流失的重要人才。保险公司为了能够培养出一个既懂得保险业务知识,又了解中国保险市场的专业人才,往往需要花上十年的时间。而新进入的保险公司挖走已经培养成熟了的现成人才不仅节省了财力物力的消耗,又打击了竞争对手的实力,因此,“挖人”成为了中外合资以及新成立的保险公司的主要竞争方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股份制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的高级管理者和骨干技术人员有60%-80%以上均是来自于中国老牌国有保险公司,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的扩大。

(三).从人才流失的方式来看

在眼下不断的有新的保险公司成立的局面中,保险业界的保险人才争夺战就上演得愈来愈厉害。虽然对于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行业来说,频繁的人才流动是相对正常的。但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其中,如果是一个团队,甚至是一个部门从一家公司转移到另一家公司的话,这种情况就是不正常了。一个重要领导的离职,往往会影响到他手下的重要人员的去留。而像这么多人才集体换到另一家机构的现象也是直接影响了原公司工作上的正常衔接,同时,也会引发单位和个人、单位和单位之间的劳务纠纷,从而影响了保险市场的人员稳定情况。

(四).从人才流失的趋势来看

跳出国有公司,放眼那些跨国金融集团,他们为了在短时间内了解中国市场,亦或是为了更加长期的融入中国经济,同时也是为了降低他们的人力成本,必然会采取实施公司员工本土化的战略。他们首先将眼光瞄准在 30-45 岁年龄阶段之间的高级保险管理人才。其次通过猎头或是其它的人才招聘渠道,从多方面吸纳具有一定资质和工作能力的业务才人、管理人才等。对于这部分流出的人才来说,他们是国有保险企业中的骨干力量,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离开,只要是在某个时间段快速流出,必然会对他们所在的保险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害。二.对策与建议

(一).培养有利于公司发展的特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所在,是促进企业发 展的内在动力。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是为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所奉行的一种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就像一个人的名片,它不仅仅是一种品牌,也是一个企业招牌。好的企业文化、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的,吸引住现有的人才努力工作,吸引未来的人才愿意加盟。当然,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保险业在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进一步提升,保险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将越来越激烈,其保险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归结起来就是保险业管理水平的竞争,也是企业文化和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在市场中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的文化水平,而企业文化的制定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在市场中保持较高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管理界时常提倡的一个理论就是以人为本,因而一个保险公司的成长与发展,从根本上讲,其实就是对于人才的管理是否成功,也就是对招聘进来的人才是否留得住,是否能够发挥人才的长处为企业所用,如果是,这就是企业的成功。往往成功的管理者,都是在精神境界方面与下属沟通得很好。换言之,上升到一个企业,最能留住人才、管理好人才的方法就是运用好企业文化这面大旗,只有在这面精神旗帜之下,企业的人才才会为他所在的企业冲锋陷阵而不留遗憾。这就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对于留住人才的作用,其重要性在于企业文化对外是一面精神旗帜,对内是一股向心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人才的价值与企业的精神的完美融合;企业文化更是企业人才的一种精神薪酬与精神消费。

作为一个保险企业,他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目标、行为规范、司风司貌、公司精神、保险公司制度的总和,其核心是保险公司精神。保险公司精神是保险公司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积极向上的共同心理定势,共同价值取向和企业主导意识,它是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是保险公司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对保险公司的发展具有导向、激励、团结、促进的作用,是保险公司发展的指针和灯塔。

(二).建立科学完善合理的薪酬管理体制

薪酬体系的制定是企业实现对员工激励的重要措施和重要途径,而薪酬的制定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也是企业保留 和吸纳人才的重要措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薪酬体系的调整必须要坚持和遵循一定的原则。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接受性是需要坚持和遵循的最基本原则。

(三).建立不同岗位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

保险公司的员工通常情况下都具有较高的抱负,其工作责任心也相对较高,他们会比较关注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就要分析员工的基本特征,根据员工个人的优势制定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保险公司里那些工作业绩突出,工龄在 3 年以上的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最为关注的就是自身优势的发挥,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公司在对这部分人进行职业发展协助时,就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员工都希望公司能够给予明确的发展方向。因此职业生涯管理是公司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常包括帮助员工设计职业规划并逐步实现这些规划。

(四).构建更加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绩效管理的核心部分,也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企业利用绩效考核这一工具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绩效考核运用得当,可以激励企业员工,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如果利用不当,那么不仅仅使得绩效考核失去应有的作用,同时还要导致其他方面的问题。

绩效考核体系调整原则:(1)体现企业特征和战略一致性

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绩效考核指标应该能够全面的反应公司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以及市场特征等内容。在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能够准确的体现企业的经营现状,能够体现出企业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现状之间的差距。同时企业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应该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特征,从绩效考核指标中能够看出企业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因此,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一定要与企业的性质以及发展战略相结合。绩效考核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绩效考核能够让企业的发展战略得到实现。因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调整和设计必须能够体现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的特征。

(2)客观性和准确性

绩效考核的指标设计应该表现出客观性和准确性的特征,也就是说绩效考核是在事实基础上建立的,尽量避免绩效考核中的人为主观因素。在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过程中,尽量使用量化的指标,这样就能够准确的反映企业发展目标与目前发展现状之间存在的差距。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的过程中,对于同一部门同一岗位的工作人员,要制定相同的绩效考核指标,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实现绩效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保证绩效考核实施的公平性。因此在绩效评估之前,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确保信息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确定绩效评估的方法和评估目标。(3)及时性和应变性

绩效考核应该能够及时的反映企业和个人的业绩,绩效考核只有做到及时性才能够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如果绩效考核的相关信息过于滞后,那么其结果就会发生较大的偏差,最终不能够实现绩效考核的目标。因此,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同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还要表现出应变性的特征。绩效考核是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确保其随着企业战略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绩效考核要包含应变机制,在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企业员工的现实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人才作为保险行业的重要资源,能否留的住这类人才,不仅仅关乎人寿宿迁公司眼前的效益,更对人寿公司未来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充分认识了当前人才流失的现状之后,采取合理的方法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人寿宿迁公司必须重视的。只有留住他们,人寿宿迁公司才能更好地发展,更长久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宋佳美 《百货公司人才流失案例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 2011年10月

2.汪纯孝 伍晓奕 谢礼珊 《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 2006年5月 3.赵迎军 陈本勋 《企业员工流失心理与对策》 四川水里发电 2010 年8月 4.郑芬 《探讨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机电技术 2010年3月 5.王琴 《保险公司招聘营销员主要看重人脉资源》 南京晨报 2007 年 1 月 6.蒲宝成 《浅议如何加强人保财险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现代经济信息

第五篇:人才流失分析及对策研究

人才流失分析及对策研究

熊 海 滨

越来越多国有企业人才流向知名民营企业,笔者近几年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经过对所在企业流失的部分人才进行调查研究和梳理总结,体会到一些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浅显认识并提出部分建议对策。

一、国企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分析

国有企业在人才争夺中既存在一定优势,也存在明显的劣势。目前优势在于压力小、劳动保障各方面福利到位、工作相对稳定等低层次的优势,而人才本来就不惧怕压力,甚至愿意主动承担更大更多的重任,因而这些优势对人才吸引力较小;外资企业优势在于较高的薪酬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当薪酬和环境足够好引起了人才地位身份变化,使人才得到较高层次的满足,对人才产生较大吸引力;民营企业往往能满足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根据对笔者所在单位流失人才的调查,基本上都存在追求价值实现和高层次需求满足这样一种强烈心理。当国有企业人才认为现有工作平台很难满足其被尊重和价值实现需求时,则会对企业产生失望预期,而对企业外部环境预期较佳时,流失的动机便产生了。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了与国有企业同样健全的社会保障,甚至有的外资企业提供的软硬件环境和福利保障还更优越,而国有企业原有福-1-

利如房住、公费医疗改革后,使得优势不复存在。国有企业最大的弊端就是企业缺乏对未来的生存发展意识,受任期制等多方面体制所限,可能没有人为企业的未来负责,大多数都是只看眼前发展程度和业绩,很少会去实行真正严格的管理。而私有企业的经营者都会把企业看成自己的财产,去耐心、用心的经营,要发展自然会格外注重人才资源的培养和争夺。

二、人才流失因素分析

1、报酬低是人才离职的最大因素。当前国企最大阻碍就是体制的约束,尤其是薪资福利制度受制于行政部门而无自主权,即便效益好的企业也无法随时自主提供优厚待遇稳定人才。大量数据显示,人才流向实力更强规模更大的知名民营企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民营企业能提供国有企业无法比拟的薪资和完善福利保障,甚至有的给出报价是国企的十余倍,且薪资福利随个人才华展现和对企业的效用可以随时动态增减,对人才具有挑战性,也能激发人才竭尽发挥学识技能的动力。极具诱惑力的薪资福利是导致国企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待遇留人方面国企是处于明显劣势的。

2、原企业不能提供发展平台或发展平台,人才看不到职业生涯规划能在原单位实现。发展前景让人才感觉有吸引力、才会觉得值得留下来,并为之努力奋斗。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才去推动,人才的稳定需要事业来吸引,越是高层次的人才越看重事业、成就和发展前景。越来越多人才会对自己职业生涯作出大致规划,如果组织不能提供人才发展舞台,让人才展示才能机会不多或看不到在企业的未来发展位臵,往往容易导致人才流向平台更大机会更多更具规模的组织如一些知名民营企业。知名民营企业在事业留人上基本上做足了文章,这一点是比较成功的。

3、岗位职务的不规范设臵与晋升不合理,是诱发人才离职的较大因素。在一个组织中,员工的公平感与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离职率等都有密切关系。企业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责任人应公正处事摒弃个人偏见,努力营造公正公平、和谐竞争的组织氛围。尤其在人事任免工作上应该慎而又慎重,如果组织中职务晋升缺乏制度规范而不能选贤举能,既为其他职员树立不良典型,又容易挫伤职员整体工作积极性,最终导致人才产生另觅发展之地的念头。因而在职务设臵上应该形成能上能下的动态机制,尽可能为企业选拔出优秀的典型,树立工作正气,也能体现组织在事业发展上是规范科学的,在事业留人方面做好文章。

4、仅仅提高福利待遇并非是留住人才的保障,报酬的失衡可能是很多企业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责任人容易忽略的人才离职重要内因之一。经过对一些离职人才的调查,对组织报酬的不满意并非在于报酬的多寡,而在于失衡,既有分配层面的失衡也有心理层面的失衡。如果一个组织不能

区分职员勤奋与懒惰、能干与平庸从而动态分配薪资,即便组织提供了较优厚的待遇也会让人才产生离职的念头。因为优厚的待遇是针对所有职员,而不能体现人才与平庸者、表现较差者的价值区分,人才会在组织中感受不到被尊重感。因而越来越多企业根据每个职员不同表现推行绩效考核,实行差异化的薪资是可行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5、管理层容易忽略与职员的感情沟通,在感情留人工作上欠缺火候。有的企业即便待遇一般但人才离职率较低,很大原因在于职员对企业有亲切认同感。领导层有的会通过各类活动与职员增进了解拉近距离,通常职员在企业时间不长且对领导层没什么深刻印象,很难想象人才会因为感情因素留在一个企业。

三、防止人才频繁流失的对策建议:

在大多数关于人力资源研究专述中,提高薪资福利待遇成为一剂普遍开出的良药,但通过对企业实际案例分析和经过对流动人才调查发现这并非万能良药。

1、人才流失过程中,很大部分原因并非仅薪资福利待遇偏低造成,而在于一个企业薪资福利待遇的公正、公平感偏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特征明显,即便有的企业给出待遇不菲仍留不住人,有的在于待遇不公正,有的待遇不公开,员工间猜忌多,比如外资企业通常采取这一做法。当职员发现学历能力背景相当而待遇悬殊时容易产生因受

不公正对待而离职念头。有的企业晋升不科学不合理,甚至出现能者没有比平庸者享受更高薪资待遇,而导致职员产生价值被贬低感从而产生离职念头。因而,一刀切式普遍提高待遇并非是稳定人才队伍良方,建立科学合理用人、晋升机制,形成勤学上进、公正用人良性竞争局面,适度根据业绩能力拉开待遇差距是较好解决公正感缺失现象的办法。

2、企业管理层在经营过程中应加强人文关怀,最简单直接方法可以通过各类企业文化宣传和内部活动,与员工进行感情交流沟通,真正在感情留人上做好文章,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人都是讲感情的,通过对部分企业案例分析,尤其是口碑较好的外资企业和国内民营企业,领导层与员工互动机制都建立较好,即便在同行业给出不错待遇挖人,但优秀的企业同样能较成功地稳定住人才,使流失率保持较低水平。

3、企业管理层应着力改善公司办公和休息活动环境,在经济允许前提下尽力改善办公条件和活动休息空间,把企业打造成员工之家,在硬环境留人上要下点功夫。此外要真正切实改善职员生活条件待遇,通过各种形式帮扶解决职员困难,留住员工的心,在软环境留人上应下重力。

4、应把企业发展规划与人才职业发展规划结合,企业要发展,人才也有自身职业生涯发展愿望和需求。当人才在一个企业看不到未来发展蓝图时,极易产生寻求更好发展平

台念头。因而仅仅依靠提高福利待遇从这个层面看也未必是唯一良方,人才要发展,企业应提供更多平台和机制。福利不仅可以是金钱形式,同样可以出台激励制度不断培训员工技能,改善学习环境,让企业发展同时使人才自身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发展,人才增值同时也是为企业更好更高效服务。很多企业容易忽略对人才队伍的再次开发培训工作,其实对职业生涯规划明晰的人才而言,学习培训更是无形的宝贵福利。

二0一二年二月

下载铁能集团应对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铁能集团应对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人才流失的原因、影响及预防措施 一、人才流失的原因 纵观现代企业的人才流失,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类: 1、个人原因 因个人原因离职的员工,其大多是将企业当作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

    外贸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人才流失问题成为横在我国外贸企业发展壮大道路上的一块巨石。本文在明确人才对外贸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分析造成当前外贸企业人才......

    中国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及对策

    中国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及对策 2012年09月14日 15:01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期 作者:魏星月 张关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一、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人才流失,总体来说存在于以下四方面因素: 其一,薪酬体系因素;其二,激励体系因素;其三,企业文化因素;其四,执行模式因素。 1、关键因素,即企业本身与员工个......

    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屡屡碰到人才短缺、人才流失等问题,现代企业管理已经逐步变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才是......

    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流失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流失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张雪平徐礼云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嘀要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留住核心人才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

    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原因分析

    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原因分析 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原因分析 *****【摘要】:人才优势是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人才竞争是企业间竞争中最为本质的内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

    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点击次数 858次作者:陈飞亚来源:中人网发布时间:2006-09-08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人才作为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营销模式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