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郎口中昌乐二中高效学习考察报告
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高效学习考察报告
11月21日—11月24日,我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京师博学组织的考察,考察期间听取了天津市教研室王敏勤教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学术报告、听取了两所学校领导的报告,与两所学校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内心感到非常震撼,现将本次考察学习所见、所思汇报如下:
一、两校基本情况:
杜郎口中学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镇,距县城23公里,是一所公办农村初中。学校教职工60余人,16个教学班,600多名学生。学校自1997年推行“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改革,2005年开放校园,每天至少400—500名全国各地的教师前来考察学习,迄今为止共有30余万人。
昌乐二中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是一所民办完全中学。学校有教职工652人,176个教学班,9800名学生。学校推行“271高效学习模式”,每天考察学习者络绎不绝,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杜郎口中学的学校管理
杜郎口中学的管理推行三横(三个年级组)六纵(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体音美六个学科组)一动(验评组)一静(质检组)一核心(教学效果)的管理模式,管理非常高效。每年校长聘任一名业务校长,业务校长聘任三个年级主任和六个学科组长,年级组长聘任班主任,先由初三班主任聘任教师,再由初
一、初
二、的班主任间科优先聘任学科教师,可落聘、重聘,跨级代课。班主任作为领导,分配每名科任教师负责纪律、晚睡、卫生、吃饭等一方面的工作,并对其进行考核。科任教师再就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聘学生干部。班主任对教师教学进行管理与评价。验评组随时对年级组、学科组、教师、班级的活动过程进行考评,质检组对教学质量、教育效果做出考核评价,每周一排名。在大反馈屏上公布。学校最后每月对年级组、学科组、班级进行排名,直接与津贴挂钩,最好的年级组中最差的教师要比第二名年级组中最好的教师津贴高,有效形成了全员管理的格局。走进杜郎口中学,一个人工作的不努力就会影响整个年级组和学科组,教师办公室忙忙碌碌,根本无暇聊天,或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所以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大家都在自觉的维护着卫生,管理着学生,主要是一个人的工作与许多人相关,大家都在监督每一个人,管理每一个学生,想想我们学校,由多少教师(领导)见了垃圾会自动弯腰捡起来,有多少人见到学生的不良行为会制止,很少有人管,一个人管就没效果,久而久之就没人管了,我们在学生管理中缺位太多。杜郎口中学起步之初,任何时候、地点都有管理。宿舍、楼道、厕所、放学路上。正是有他们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所有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他们都想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开会不愿前排坐,大多学校只是嚷一嚷,不起任何作用,他们给座位排了顺序号,如果1号空着,从第2号起每人交2元罚款,没带钱,现场借,借不到,会计给借,必须现场交。例如验评组发现某个区域卫生不好,不论什么原因,会叫来年级组长,年级组长叫来班主任,班主任叫来管卫生的教师,依次叫来班干部,值日生,大家到齐之后,都看着,由年级主任亲自做一次卫生。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解决当前没办好的事情,他们聘任的领导可随时更换。充分体现能者上、庸者让的思路,但聘用的人员无论多出色,都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要能维护制度。
杜郎口中学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有六大法宝:
1、领导是标准。领导班子要四有:有品格、有本钱(服人)、有思路、有力度。
2、榜样是旗臶。各方面、各层面都要树立典型,树立学习的榜样,他们是旗臶,是开路先锋,让他们引领团队勇往直前。优秀班级、文明宿舍、教改典型、学习标兵、3、评比是武器。
4、整改是核心。
5、创新是主线。
6、发展是根本。
三、昌乐二中的学校管理
昌乐二中是一个万人大校,教育航母。走进校园,我除了赞叹就是感慨。一切都井井有条,教师学生精神面貌极佳,由于在昌乐二中时间有限,对其管理方式了解不深,但我从教室中看到他们学生管理的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自主管理。每个年级都有学生会,负责对整个年级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班级每天有值日班长,值日班长在当天早上发表施政演讲,安排当天工作,记录每天班级大事,表现好的,表现差的。班委会还组织了很多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班有班名,例如,追风x班、梦想x班,立志、超越、追梦、立行、火炬、冠群、旭日、非凡等,班有班徽,班训,如“仁爱若水,诚信似根,上进如树”等,班歌、班旗,将学生凝聚在一起。班级有学生管理的共同宣言,学生生日榜等。
四、早操、课间操
“身体是灵魂的寓所,没有了身体,灵魂就会在天空游荡”这是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的话。两所学校早操非常整齐,都有大广播带操。杜郎口中学早操有值周班级派学生在评比上操质量,操上完后现场表扬和批评,值周班级再出一个小节目,然后播报一分钟简明新闻。操后,我看到受批评的班级在操场马上整改。昌乐二中每天两次课间操,每次30分钟,跑1600米。用他们的话说,上操后要达到让学生能出汗,要喝水的目的。跑步后,做几分钟放松运动。我赞叹别人操上的好,与我同行的一名甘肃张掖的老师说,这操不行,他们学校的早操是学习衡水中学的高密度跑操。我从网上下载了这个视频,果然非常整齐。
五、教学
多年前,陶行知先生抱着一只公鸡走上了武汉大学的讲台,开始了他的学术报告。在众人惊愕的目光里,陶先生撒了一把米在讲台上,然后按下鸡头让其吃米,不吃;掰开公鸡嘴巴硬灌,仍坚持不吃,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陶先生于是将公鸡放手,公鸡便欢快啄米不已——这就是著名的“鸡吃米”的故事。
毋庸臵疑,鸡是应该吃米的,不吃米,公鸡怎么打鸣报晓,母鸡怎么生蛋卵蛋呢?亦如我们的学生,不学习知识,怎么能从一个朴素的自然人成为能融入社会、自主生活的社会人呢?他们的生命怎能因知识而得到升值呢?
我们常作的一项工作是在重复强调一个事实,抱怨学生差,这是拿能考上大学、能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的标准来衡量。这种想法是好的,但这个世界有达官显贵、有贩夫走率。如果我们用如此单一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这么多年,我们不是白工作了吗?想想,难道我们的脑海中差生没有一个比优秀生成功的实例吗?每一个学生最终都要融于社会,有不同的生活轨迹,有些同学经过我们的培养上大学,上大专,有些上技校;有些从自卑变自信,有些从性格孤僻变开朗,有些改掉了不良嗜好,有的从犯罪的边缘重回生活的轨迹……,这都是教育的力量。
教师要成为教育的内行,我们的学生难管,刀枪不入,这是我们一贯的看法,可感恩教育放的一段录音,为什么让我们的学生如此动容。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在我们的教导下何时自发上台流露过真情,在陌生人的启发下做到了。细想想,他们在会场上座位上安排,高三在中,高
一、高二在两边,女生在前,男生在后,不准相互看,营造氛围,都有科学道理。从这个层次讲,我们的水平也有问题。
昌乐二中是民办学校,只要交钱,什么学生都要,他们教育观
——教育即成长,教育即解放。
——教育就是对人的成全,培养完整的人。——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观一
——教为不教,学为成长。——教学就是导学做三位一体。——教学即引领,教为学服务。
——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课堂上问题意识和提问精神的培养。
考试观
——考试无处不在,考试是对学习的检验和督促,而不是学习的目标。
——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违背教育规律。——考试是通过知识考人品。——高考成绩只是教育的副产品。
他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杜郎口中学的教室没有讲台,没有大声训斥,课堂弥漫着平等、合谐的气氛,学校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学,学生在讲,老师在用高超的艺术组织着学生,驾驭着课堂。他们重视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各种课程都很重视,他们认为心灵手巧,手巧才能心灵,成绩只是教育的副产品。我们的课堂民主气氛就差一点,老师关注学生的成绩多一点,教育观没有先进,但几年下来,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成绩也没有搞上去,我们教育的效果是较差的。
杜郎口推行“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第一个三指的是课堂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第二个三指的是三种课型:预习、展示、反馈,六指的是课堂教学六环节:明确目标、分配任务、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试。昌乐二中推行“271高效课堂”,其内涵是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合作学会、10%的教师教会,从学生的组成方面,20%的特优生、70%的优秀生、10%的待优生,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20%是智商、70%是情商、10%是行商,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20%(约10分钟)老师诠释学习目标、组织课堂教学、课堂引领、激励、点拨,70%(约3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展示点评、质疑拓展,10%(5分钟)学生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两种模式教学大体相同。教师在课前备课,编写导学案,年级主任、学科主任审核签名,印刷后在课前发给学生,备课非常细致,教学目标课前写在黑板右上角,目标分解成知识点,(他们认为教师要熟悉本学科、本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有将课程标准细化成课堂知识点的能力),有定义、有辨析、有习题、有时间分配,例如,我拿到的一份教师的备课稿,对课堂时间的分配有“明确目标2分钟”,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到黑板上做题。组长分别负责找出同组中同学出错的题(10分钟),归纳出错点讨论交流,以备讲解(8分钟),分组展示(15分钟),穿插巩固,及时给学生留巩固时间(5分钟),达标测试(5分钟)。
杜郎口中学教室一周都是黑板,没有讲台,走廊墙上也是黑板,学生每人分配一小块,学生不是排排坐,全班分成六个小组,小组内每2名同学为搭档。每组设一名组长,教师在上课时充分使小组间竞争、评比,小组内不学习的同学由其他同学拉着学。每组桌上两个粉笔盒。课间休息15分钟,每个小组在自己的黑板最上边沿写一句名言,老师早早到教室将本节课内容、习题分配给学生抄到黑板上,课堂上教师基本不讲,学生你争我抢,一个讲,大家听,随时准备纠正错误,有人记录小组发言次数。我看到一节课,黑板从前面转到侧面,转到后面,学生不停的移动,无须举手,抢上就说,听课人也多,寻老师在哪里都不太容易,需要老师发言时,手一拍,能马上静下来。粉笔用量那么大,没有一个粉笔头在地上。课堂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作用,学生书写、口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听课完全是看学生,令人赞叹,完全是一种享受。
例如,初中二力平衡、高中安培力。
下课快结束时,有质检组或班主任进教室,拿着一沓白纸,分发给学生,学生马上把本节内容写上去,考核教学效果,在昌乐二中听课时,教师讲双曲线,刚下课,听课的校长不满意,当场批评教师,上的什么课,没充分备,没组织好,上了一节课,最后的结果是这节课内容很难。
学生管理:
两校学生管理效果很好,不见大声呵斥,不见罚站。只是发挥了学生自主管理和评比的作用。评比小组实行连带,一个不行影响小组成绩。学生中没有上课玩手机的,在教室我看到班级抵制手机的宣言,每个同学都签名按了手印。晚自习我去教室,当天召开了班主任会,有具体的教育内容,每个班都在进行,也是以讨论为主。总之,理不讲不明,明理了才会执行。班级有自主发展排行晋级榜。用军衔、游戏中的等级给学生晋级排行。
校园文化建设:
两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参与面广,教室有全班学生的写真合影,小组合影及宣言,校内有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的照片,学生会的照片,标语也是学生的,教室的,下面就带照片,走廊全是学生的墙报,总之,一切都是校本的,很多是我没听过,没见过的。
我经过此次考察学习,对我校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1、成立学生会,发挥学生会的考评作用,逐步推广学生的自主管理。
2、发挥班主任津贴、课时津贴、教学质量奖的评价、奖励作用,研究统筹协调三种津贴、奖金发放办法,缩短考评周期。
3、发挥各方面检查带动作用,班子检查时要用检查反馈表,反馈包括检查人,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反馈给教学、教育处,并公示小黑板上。
4、切实引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篇: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报告
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报告
走进杜郎口中学,“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等横幅标语“涌入”笔者的眼帘,几名带有“农村”特征的学生正在清理垃圾筒,不远处一名同学很自然地捡起了一个烟头„„不乏“尘土”但依然整洁的校园,让笔者很难想像这就是8年前面临撤并的一所农村学校。
“专家型”的教师和“实干型”的干部
杜郎口中学现有教师105人,其构成情况是:从年龄结构上来看,35岁及以下79人(占75%),36-45岁12人,46-54岁14人;从职称结构来看,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级职称教师24人,初级职称教师72人(占68%),无职称员工6人;从学历结构来看,本科13人,专科89人(85%),中专、高中3人。又据谢老先生介绍,其实他们的教师队伍整体构成并不理想,教师的原始学历中没有一个是本科毕业的,就是师范专科、中师和电大、教育学院毕业的也仅占教师人数的40%。面对这样的一个师资现状,杜郎口人深刻地认识到:“外得于人”并不能保证教师的发展,发展要靠“内得于己”。为此,杜郎口中学一方面采取了即时、有效的四层管理(校委、学科、年级、班级)模式:之所以即时,是因为每次听课后,学校都会对讲课老师打分,并进行简评、反馈;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杜郎口的管理是以班级为基础,直接指向课堂教学的,问题一经发现,立即分析原因所在,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改进。特别是班主任的最后的考核,就是对这个班所有任课老师教学过程、教学成绩综合的评价,“班主任有聘任老师、管理老师甚至辞退老师的权利”;另一方面,坚持“日清周结”的点评反思——学校领导班子每天要对老师的工作进行反馈。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分别由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的代表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做点评;下午第一节课前,由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三个综合学科的老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解剖、分析。这样的点评反思我们随时都能看到,每口教室外的“小黑板”上有每位教师的反思展示,每个办公室外的“小黑板”上有每个学科组的反思展示。据说这样的展示由原来的“每天一次”到现在的“每周两次”;第三就是杜郎口的教师“业务论坛”了,在每周六下午,全体老师要一一登台演讲,结合自己的工作,谈经验、谈教训、谈措施、谈方法,老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据悉,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业务论坛已经组织了70多个专题,稿子如果堆积起来,已经有两米多高了。谢老先生说“业务论坛是杜郎口校本研究的一大优势,对老师业务理论的提高,对课堂技能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确实是这样的,在我们满足于校本教研中集体备课的“复备”之时,杜郎口已经由课堂中的“学生互动”过渡到校本研究中的“教师互动”了。就是这样的一个教师群体,经过几年的“教改洗礼”,如今的杜郎口教师个个都是“专家型”的,这并非笔者夸张,例证有三:其一是笔者所见,在我们参观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安排了学科组教师与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专业的对口交流活动,数学组的讲解教师是一位非常年轻的教师,他非常从容地介绍了“预习、展示、反馈”三种课型的授课程序,还结合具体的课例谈个人的体会,他说“展示课中的问题都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教师将之收集、整理、分类后写在活页纸上,教师还要提出一些可预见性的问题、可拓展的部分、学生的易错点等,看似松散的课堂,其实正像放风筝一样,‘线’在教师手上”,就是新课程的专家又有几个能有如此的实践经验呢?其二是笔者所闻,曾经有一次杜郎口中学与同属农村教育取得典型性经验的我省洋思中学的教师同台展示观摩课,在千人观摩的大会上,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很快就将“陌生”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并使得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就是特级教师又有几个能达到如此境界呢;其三是笔者所听,从谢老先生口中得知,杜郎口中学2005年新分配一个大专生,来校工作仅一年,工作就非常出色,习得“杜郎口精神”之精髓,被聊城市一所有名的中学看好,学校也非常大方地主动“输送”,提出的条件是要对方学校派两个教师到杜郎口任教,这就是“一个换两个”的神话,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普通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究竟有多长的路要走。打造一支德高业精、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层干部当属教师范围,限于篇幅自不多说,在此仅实录该校干部的任课情况与一天的工作概括,以此来引起大家的思考。“业务校长李吉涛任初二两个班的语文,后勤校长陈爱波任初一4个班的地理,初三年级主任李维博任初三两个班的语文,初二年级主任张代英任初二4个班的地理,初一年级主任李守明任8个班的体育。教务主任崔海军任初三两个班的物理,副主任时静任初三两个班的数学。他们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承担着学校的管理工作。早上5点起床,查学生到班情况,班主任签到,宿舍卫生,上操,开晨会,上、下午指导教师常规工作,听课,评课,查学生的纪律,学习,生活,与师生座谈,鼓劲,协调师与师,生与生,师与生等各种关系,晚上坚持到师生入睡后,至10:30才回家休息。他们在事与事之间穿梭,在人与人之间驻足。业务校长李吉涛家离学校60里,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都已60多岁,却因忙于工作,麦秋时没给家里帮过一把,父母十几次电话把他催回家,他只能双膝跪地,流下惭愧的热泪。新婚的张代英,为把工作干好,多次做丈夫工作,发誓3年不要孩子。工作狂李守明每天工作坚持15小时,3年如一日,没喊过一声苦,没叫过一声怨。总务副主任刘峰夏天每晚背药桶,喷打厕所,没嫌过味。有一次修电动大门,把手上的肉挤掉一块,也没休过一天班,没报过一分钱。后勤校长陈爱波晚上回家(他家在温陈中学,离学校近60里地),早5点便按时赶回。学校领导班子,没有一次集体到饭店吃喝,没有一人多沾过一分钱。”
见识“乱”的课堂和领略好课的“特征”
从校长室出来,上午的第二节课正在进行中,按常规的想法,此时课已经上到一半,是不好再走进课堂听课的。当我们来到教学楼内时,真的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说这里的课堂教学是“超市”,真的一点都不过分,虽然我们心理有点准备,但还是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全校24个班级的课堂全部对外开放——名副其实的开放,每口教室的前后门都开着,听课教师可以任意“穿梭”于其间。笔者最先来到的是初三(1)班的教室,正在上英语课,教室中的课桌一改传统的“秧田”式为“小组独立”式,每一小组6—8人,相对而坐,“散乱”的室内摆放,“三个面向”的黑板,“零乱”的各具特色的坐姿,“随意”地夹杂着方言味的插话。一会儿,教室更“乱”了,一位“小先生”走到北面的那块黑板前很大胆地讲了起了,所有学生就“忽拉”一下“动”了,全部围在那块黑板前,最前面的同学基本是“蹲”着的,后面的同学大都是站着,甚至有的是“趴”在前一个同学的身上。前面“小先生”在“煞有介事”地讲着,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有人“发表”自己的意见。一个“小先生”讲完后另一个又主动地出来讲另一题,不仅有题意的分析,还有解题的思路,同时还要相关知识点的回顾,更使笔者感到“惊诧”的是还有本题的易错点及解题的方法归纳,让我感觉他“俨然”就是一位“老师”,彼时我却不知道这节课真正的老师在哪里。第三节课,一种割舍不掉的“数学情结”促使笔者想完整地听一节数学课,可是走遍了初三和初一两个年级的所有教室都没有发现有数学课,于是乎决定“走听”。在初三的一节化学课上,上课伊始,所有的学生就都在“各自”的黑板前默写化学方程式,教室内的三块黑板很快就被“占领”,教室外的一面“白板”也“爬满”了学生(这部分学生可能是前天内容没有默对的同学,有人在检查默写的情况),没有黑板可“爬”的学生干脆就“趴”在地板上写了起来„„不到10分钟的时间四块大黑板已经被写得满满的了。随后笔者来到了另一个班级,也是一节化学课,看到所有学生都围在了一起,中间是两个学生在做实验,只有一套实验器材,最外层的学生干脆站到了凳子上,甚至有的还站到了课桌上,笔者没有挤到跟前,不知做的是哪个实验。接着笔者来到了初一的一口教室,这是一节历史课,看到这样的景象:教室里“人声嘈杂”,有的站着,在很认真地背书,有的坐着,在“交头接耳”,有的在黑板前边背边写,有的是“你提我答”。走出初三和初一的教学楼,笔者来到了初二的教学楼上,进入初二(3)班的教室,这是一节地理课,教室的一块黑板上写满了填空题,一位“小先生”正在提问,不同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实录。
“目不斜视”的学生和“毫不留情”的同事
之所以说这里的学生“目不斜视”,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其“定力”如此巨大,是成人也难达到的。24口教室全部开放,每天参观的人数达到近千人,这样多的教师如果平均分到每口教室的话,每口教室中也有40—50人,何况流动或穿梭在每口教室之间呢,不要说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像“超市”,这么多的观摩教师不更像农村集市中的“赶集者”吗?同时,穿梭于教室间的教师们还不时地“窃窃私语”,有时受学生感染还不免激动地“大声议论”一番。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你一定无法想象是怎么样的一种热闹非凡的“景象”!你一定会担心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并且是日复一日,有可能还是年复一年的情况下,学生能安心学习吗,笔者来这里之前也是有这样担心的,来此之后才发现这样的担心是多余,或者说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完全不必要的,因为这里的学生学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无视于听课教师的存在”,真正的是“我的课堂我主宰”!笔者很好奇也很想检验一下学生是否真能做到这样,有意地问身边的正在上课的一位同学,想了解一下情况,这位同学根本就“不理会”我问的是什么问题,而是小声地对我说了五个字“老师,我在上课”!我当时从这“掷地有声”的五个字中强烈地感受到这样环境造就出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心中不免再一次地被“震撼”撞击。
与学生们的学习“定力”一样让笔者感受到震撼的还有来自教师管理上的“毫不留情”。试想想,全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如此地“高度一致”,一定是有外界巨大的推动力存在!是的,据资料显示,在课改初期,“许多教师依然心存疑惑:我们这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还学不好呢!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少讲,恐怕更是‘玩火’。许多教师玩起了‘捉迷藏’:不让明讲,就偷着讲;不在讲台讲,就在台下讲。”杜郎口人清醒地认识到“对于杜郎口中学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新的课堂教学还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幻影。”他们在反思,“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改革课,若没有引领与实践,恐怕依然在教师的心里难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为此,崔其升校长通过上好示范课、过关课和跟踪课这“三课”,让全校教师一步一步向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上“逼近”。他们一方面上好示范课。首先,是学校领导班子上好示范课。从崔其升到其他学校领导,全部走上课堂,并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其次,便是各科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崔其升有意在各科教师中培养课堂教学改革的骨干,旨在通过他们的示范课,引导更多的教师走向课改之路。看到自己同事的大胆尝试以及获得的成功,老师们也有了一试为快的积极愿望;另一方面是上好过关课,之所以称之为“过关”课,崔其升校长认为“一是说明这一关并不好过,从而引起所有教师的高度重视;二是此关必过,不过则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第三方面是上好跟踪课。起初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水平不一,个体素质也有差异,所以,仍有个别教师被阻隔在“关”外。于是,“由学校领导或骨干教师对这些教师跟踪听课,有的放矢地指导,直到他们真正过关为止。”应该说这“三课”对于全国大部分学校来说都会做到,并且也都在做,而杜郎口人没有停止在这“三课”上,而是采取了与此配套的“一谈二警三停”的相应惩戒措施。从谢局长给我们的材料上看到“所谓一谈,就是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崔其升先与其个别谈话,谈课堂要求,谈教师角色,谈学生表现,谈课堂程序,谈教改意图等,指出问题所在,点明改革方向。所谓二警,就是第二次再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所谓三停,就是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让该教师停课一周,专门听优秀老师的课,研读教改理论,学习组织发动学生的方法,由业务主任作专题辅导等。”谢局长在给我们介绍时就特地讲了这是“动真格”的,他们没有玩虚的。另据谢局长介绍,这里的教师听课分成四级:第一级是学校的5人考评组,每天听3位教师的课,要求必须指出一个毛病,还要给出改进建议,不仅如此,还将听课情况进行量化,于第二天公布出来;第二级是年级组听课;第三级是教研组听课;第四级是班主任组织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听课。并且与考评组听课一样,都要给被听课者打出具体的“分数”并予以公布。同时,学科之间还相互评价,每周要将所有学科排出“名次”来!如果说这是耳闻的话,那么笔者目睹的却是真实的。你无论是在教室外,还是在办公室外靠墙根的地面上,都能看到及时更新的很多的“小黑板”(其实是白板)。每口教室外的放在墙根上的“小白板”就是该班每个任课教师的“反思板”,据说原来是每天一更新,现在是每周两次更新,其内容有“成功之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等三个栏目,写得非常实在;而每个办公室外的墙根上摆放的“小白板”则是每个学科组的工作反思,其栏目设置同教师的“反思板”。透过这些“很不起眼”的“小白板”,我们可以看到该校抓教学常规的实在性。我们深知教师的工作环节是“备、教、改、辅、考、评、析”,但往往知道却未必躬行,而躬行却未必坚持,有时就是做做样子,这也应该是杜郎口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吧。
第三篇: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报告(精选)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2012年10月24日至26日,在我县教育局杨占良局长的带领下,我县各学校校长、教师代表、部分教研人员一行220人,对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进行学习考察,作为考察团的成员之一的我,虽然时间只有两三天,远没有把握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真正内涵与精髓,但杜郎口中学那种崭新的理念、激情的课堂令人感动、兴奋。学习之后,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在,我将我在杜郎口中学学习过程中的所闻所见所感作简单的整理,请教于各位同仁。
聆听报告阅读资料
9月25日,我们聆听了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关于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报告和冯恩洪、桑新民等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当晚,回到宾馆阅读了崔其升、崔期同著写的《润物无声——杜郎口中学精细化管理档案》初步了解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下面,我先介绍一下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1、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到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三大板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程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3、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用、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穿插巩固——各小组分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试——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直击课堂
10月25日,我们走进了向往已久的杜郎口中学课堂。
一、教室布设。
我重点介绍七年级教室,教室里没有讲台,四面墙上都是黑板。
1、正面墙:挂着一块大黑板,黑板上方墙上有横幅:以人为体、关注生命。这是杜郎口中学的办学理念。下一点位置是级班宣言:团结奋进,拼搏进取,开拓创新,铸就辉煌。右下面是班组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后面墙:黑板上方墙上写:张扬个姓,塑造品格,展现自我,成就未来。
3、左右墙柱:左右墙没有黑板。柱上张帖学生自己创作的格言,比如①精彩课堂,由我主宰;②课堂小舞台,生活大天地;③我参与,我快乐;④你挣我辩,快乐无限等。
4、教室中间:全班48人,课桌分为6组,每一、二小组的黑板在正面墙,第三、四小组的黑板在左、右面墙,第五、六小组的黑板在后面墙。每小组的黑板上面都写有本组的奋斗口号,比如,第一小组的口号是:我努力,我拼搏,我第一!
二、直击课堂。
我则重听了七年级一节数学课,时间是10月26日上午10:10~10:50,其过程大致如下:
代数式(展示课)
(一)教师开场白:(10:10~10:12)教师讲清本节课教学要求。
(二)学生展示写:(10:12~10:22)展示开始后,各小组同学争先恐后地走上各自黑板,有的写解题过程,有的写解题思路,有的写关键点,有的写易错点,有的归纳解题规律,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学生积极主动,教师巡堂时而和学生交流。
(三)教师点评:(10:22~10:24)①指出有些同学书写不够工整;②第二小组有位同学解题有错,没有同学改进。
(四)学生展示讲:(10:24~10:50)这是课堂最精彩的部分。
1、第一小组展示:(10:24~10:29)
2、第二小组展示:(10:29~10:33)
3、第三小组展示:(10:33~10:40)
4、第四小组展示:(10:40~10:45)
5、第五、六小组合为一组展示:(10:45~10:50)
每小组每位同学都兴趣勃勃,拿着粉笔,争着抢先到黑板前点评解题解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当一位同学讲时,其他同学围在黑板前认真听,认真思考,这位同学刚停完,另一位同学便冲上去展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浓,积极性高,教师时而在关键时刻点评一两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组织者、引导者。感受深刻
通过这次学习,我大开眼界,深受教育。我体会最深的有四点,这四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一、要树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我们应该尊重生命,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变苦学为乐学,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地方,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就是充满快乐的过程。杜郎口中学没有厌学、缀学现象,根本原因就是让存在差异的学生都感到学习是一件乐事,人人愿学,个个乐学。
二、要彻底放开课堂。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组织得如此生动成功,是因为他们彻底放开了课堂,不仅是形式上取消讲台,把学生分组学习,更重要的是彻底解放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自主学习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
三、要大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名能够驾驭开放课堂的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文化知识,恰当的教学智慧、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标准。杜郎口中学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做得相当成功。学生能否有效地自主学习,关键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教师只要引导得当,就会取得成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进步,在专业发展上不断成长。
四、要改善学校管理。
能否放开课堂,能否让学生自主参与,关键在于教师。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是: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个惊喜;我的课堂,我主宰;我参与,我快乐等。而教师能否发展关键在于学校。学校要给教师课改的天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先进教改经验,推进教学改革,同样让教师进行自主教学,领导、老师、学生要和谐发展。
我们学习杜郎口,一定要学习其经验的精髓,因地制宜,根据校情、师情、生情,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创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才能开创出一条自己的成功教改之路。
第四篇: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报告8
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报告
2011年10月16日至20日,受学校安排与局领导一起赴山东杜郎口中学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聆听学校领导专家的讲座和到学校听课、观察、探访、交流,收获颇丰,感触颇深,特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报告如下。
一、杜郎口中学基本情况
杜郎口中学是茌平县最东部的边远乡镇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学校现有教职工105人,学生1260人,20个教学班。1997年前被划入撤并行列的薄弱学校,升学人数是个位数,学生辍学率达三分之二。为改变面貌,学校自1998年创造了一整套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几年间发生了惊人变化。这个曾连续十年考核全县倒数的学校,2002年开始,每年综合考评都跨进全县前三名。专家认为“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成果是原生型、开创性的,是课堂教学的革命性变革。”
创造的奇迹
1997年杜郎口中学排名全县第23名,之前连续10年全县倒数。
1998年杜郎口中学实施教学改革的当年排名第17名;1999年杜郎口中学排名全县第14名;2000年杜郎口中学在改革后的第三年排名全县第4名。
2003年-2007年杜郎口中学的排名连续3年位居全县前3名。
2005年中考该校486名毕业生中的268名报考了重点高中——茌平一中,被录取的有267人,重点高中录取率为55%。
2008年杜郎口中学重点中学的录取率达72%,位居全县第2名。
二、杜郎口中学的亮点教学模式
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新课程理念和教育理想在课堂的具体实践。杜郎口中学在“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杜郎口中学独特的教学环境“三三六”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室里面没讲台。杜郎口中学砸了讲台,撤了讲桌,虽然“事不大”,但确实是“砸”了传统的根基。崔校长说:讲台是“神台”,讲桌是“霸权”。有讲台在,就容易滋生垄断和独裁,就无法建立真正的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也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发自心灵的激励、鼓舞、感化、召唤。教师讲课的地方没了,教师该怎样教学?这无疑是对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一次彻头彻尾的“颠覆”!课桌摆成长方块。教室中的课桌一改传统面向讲台的纵横排列,而是摆成6个方阵,教师科学分组,每组6—8人,分两排相对而坐,目的就是便于学生互助、合作、交流。小组内选出能力强的学生当组长(组织者),教室内外皆黑板。教室里一面窗户,三面黑板,教室外墙壁上也是黑板(或一排白板),每块黑板都被划分为若干块小黑板,每人都有固定的一块,学生就可以自由地在黑板上写、画。教室里写不下,就到外面的黑板上写,也可以在地上写。那属于学生自己的黑板,既标志着传统教师独霸课堂权力的瓦解,也昭示着学生课堂主动学习权力的回归。有人玩笑地提议崔校长申请“黑板面积最大的教室”世界吉尼斯纪录,有专家曾这样评价说:“杜郎口把黑板这种最原生态的教具运用到了极致,黑板哪里还是黑板,简直就是‘魔板’了”。
上课教师不讲课。杜郎口中学实行“10+35”课堂时间分配模式,即一堂课教师讲授不得超过10分钟,学生活动不得少于35分钟,也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每节课每位学生至少有一次“出头露面”的机会,他们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主动、有效地学习着,快乐、幸福地成长着。教师都上三种课。在杜郎口中学,学校没有自习课,所有的课都是正课,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教师都按三种课型备课上课: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这三种课型后来成为杜郎口中学创立的“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模块。所谓“三三六”,即自主学习的三大特点:主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大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学习杜郎口,最大的收获不是课改的新理念新模式,而是我们身边的教育所缺少的课改实践,因为“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小组里每个学生都是小演员、小老师、合作伙伴。
理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一直是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我们校也开创了“四环节”教学模式,虽已初具模型,但我们是刚刚起步,有些方面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带着取经的心态,我们走了进杜郎口中学。身临其境的感受了老师作用: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活跃的课堂氛围之中,看到这些你就会相信,新课改的实现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会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的课堂将会更加自主高效,让课改不再成为一个口号,让教育理想成为现实。
初进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楼,感官上有点乱,走廊里,教室里有很多观摩学习的老师,加上杜郎口中学特有的“师生”互动方式:互动的时候,学生大批的从座位上离开,或者到三面黑板前或者到临时讲台上演示、讲解,这种情形几乎和我们身边的课下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课堂不免让人有些怀疑,教师怎么组织教学,学生能安心学习么?但无论我们走进哪个教室,认真的听几分钟课之后,我们都能感受到,活跃的氛围之下,是井然有序的教学活动,学生紧跟老师的节奏,很集中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说,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成效和他们课堂本身的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的模式是分不开的。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分为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课,老师和学生一起明确预习目标,同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几个探究题目,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然后一起探讨,老师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基本掌握了重点、难点,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分析错误案例,疑难解惑,学生最后做好双色笔记。
在我们听过的一节数学展示课《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在黑板上解设未知数,并列出不等式,组内还与其他同学在黑板山写上本题的关键点和易错点,以此警示和提醒,当学生完成问题时,我们平时上课到此也许就结束了,但是人家的老师并没有结束,话锋一转,让组内一学生说出不等式每一项的含义而且还指出不等式的含义并找出知识列出不等式的关键性语句,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暴露他们的不足,教师及时给予指正,在学习中感受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逻辑性,一字之差会天壤之别。学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教师在关键处、难懂处随时点拨,让学生不时地体验 “豁然开朗”之感,真正发挥教师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整个过程,学生通过自主的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度的挖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学生的板书和语言表达能力让我们去学习的老师大为之感叹。
杜郎口中学的这种自主课堂主要源于教师的观念的转变,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而是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创设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把一切机会让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地去构建自己地知识体系和网络,充满热情地张扬自己的个性,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
反馈课,是对近来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和检测。这样的反馈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尤其是差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更加自信,个性更加张扬,思维也更开放,学生的知识在相互渗透中自然的交融,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融会贯通。同一个知识点经过学生反反复复的自主思考自我训练,就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三、前瞻的教育文化独特的校园文化和浓厚的学术氛围
1、前瞻的教育文化校园文化
在杜郎口中学的校园、甬道、楼房的各处都有醒目的标语牌,上面都是关于素质教育的诠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解读、前瞻的教育理念的浓缩、“三三六”教学模式的概括等方面的宣传,人们在漫步的同时,自觉不自觉的受到了熏陶和感染。可以说,走进杜郎口中学,真正会感到“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棵树木能育人”。
2.浓厚的学术氛围
在杜郎口中学教学楼后面有一个百米文化长廊,上面有师生的课外创作、教师的教育反思、学生的剪纸绘画作品,还有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在教学楼道的墙壁上和教室的空白处都有学生在各科学习中的感悟和点滴的体会,以手抄报的方式展示出来。有些非常精彩,有些还很稚嫩,但都凝聚了师生的心血,给校园增色不少,漫步其中,仿佛走进了知识的海洋,无形中领略了杜郎口人的教育智慧。
3.无处不在的“名师名生”
杜郎口中学在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公寓楼的楼道中张贴了许多的“名师名言”喷绘挂图。和其他学校不同在于,我们总习惯于张贴名家画像,名人名言。而杜郎口张贴的是本校教师、本校学生的照片和格言,他们用非常简洁的方式把教师和学生打造成了“名师”、“名生”。每一句格言都洋溢着积极上进,追求卓越的精神。
4.整齐划一的队形队列
最醒目最亮丽的还是杜郎口中学的课间操-跑操。全体学生统一穿校服,全体教师统一着蓝色西服,白色手套,学生以班为单位由学生干部组织,教师也独立组成两个方阵队列。以操场中线为界,分则四列纵队分向两边,合则八列纵队并排而上,秩序井然,调度有序。跑操队列整齐,规范标准,动作到位。尤其是教师队列和做操阵形也和学生一样,绝不敷衍。
5.触及实质的检查反馈
杜郎口中学的常规反馈每天有几次:一是每天中午的年级组反馈,由年级组长组织,主要反馈一天中该年级组各班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每天下午的学科组反馈,由学科组长组织,主要交流反馈同学科同年级、同学科不同年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师生活动反馈,如课间操后的检查反馈,由学生会值日干部负责,主要通报该年级各班活动情况,并排出班级名次。所有的反馈都公开公正,不粉饰优点,不掩饰缺点,而且重点落在查找原因和改进措施方面。所有的教师都能以阳光的心态对待指出的问题,主动自我反思。教师针对学生的缺点不是惩罚,而是耐心的帮助,促使其彻底纠正。学校微机中心将所有的反馈意见在电子屏幕上展示出来,滚动式连续播放。
6.发自内心的工作反思
新课改提倡教后反思,使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杜郎口中学教后反思非常落实,教案的每一课时后面都有补写的反思内容,涉及到备课准备的不足,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课堂组织方面应改进的方面,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方面的缺陷,甚至连从其他老师的课堂上取来的“好经”都记载在上面。看了老师们课后反思,你不会不被他们的真诚所感动。更难能可贵的是,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们各部门、各班级、各学科的负责人都有工作反思,写在小黑板上展示在办公大楼的楼道醒目处,而且不断更新。他们不怕自己的缺点暴露在师生面前,甚至惟恐自己的缺点不被别人发现。这不是说杜郎口的老师有多么高尚,我觉得关键是他们有一颗平常心,他们深知只有不断发现不足,改正不足,自己才会有进步,有发展。杜郎口杜讲究抽象的师德,他们提出“工作就是人品,表现就是道德,课堂就是师德”。教师只有不断反思,寻找差距,求得发展,就会赢得学生,这是最形象的师德。
7.整洁文明的生活环境
寄宿制学校最难的就是学生宿舍的管理和卫生,可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公寓整洁美观,给人的感觉是自然天成,其文明程度绝不是一两次的突击整顿搞出来的。用他们的话说,学生自入校后通过内务整理训练所要求的标准就是平时检查的标准,宿舍内被褥叠放的位置、大小、床单铺的宽度都是统一的标准,就连白天学生离开宿舍时,卷动式窗帘上面所要下垂的长度都是统一尺度。他们是这样要求的,也确实做到了。走进学生公寓,虽然没有军营的庄严,但有旅馆的温馨。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其身心必然是愉悦的。学生餐厅以班为单位,由生活教师组织学生就餐,不拥挤、不抢位、不喧哗,卫生文明,秩序井然。
8.不绝于耳的美文诵读
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课文诵读是语文课堂上的事,杜郎口中学却把它贯穿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课间操后有一名学生登台朗诵,然后带领师生齐声背诵,那种执着和虔诚令人感动。在就餐的时候,各班也是齐声背诵着名篇名段整队带入餐厅的。据他们介绍,大型集会会前各班基本上就是背诵竞赛,让学生在名篇美文的诵读中度过会前的等待时光。
9.自由奔放的活动课堂
乍一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竟然有点疑惑:这是课间还是在上课?学生每六人一组,餐桌式围坐在一起,有翻看课本的,有查阅资料的,有低头做预习笔记的,有相互探讨交流的,有在黑板上展示的。整个感觉是“乱”—没有章法,没有统一的要求。但仔细观察,学生都在积极的“动”——动手、动口、动笔、动脑。学生的表情是轻松愉快,甚至是眉飞色舞的。没有我们的课堂常见的昏昏欲睡、心不在焉、愁眉苦脸。到了展示环节,学生可以到教师前、后、侧及教室外任何一块黑板的展示内容前参与评价。在反馈环节,全班同学一会在前面,一会儿在侧面,一会儿到了教室后面,一会儿带到教室外面,针对学生展示中出错的内容进行重点讨论。学生发言积极踊跃,气氛活跃。再加上参观学习的老师出出进进,熙熙攘攘,整个教室就如同自由市场,有人把这称为“教育超市”,这再形象不过了。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却丝毫不受影响,在展示发言中学生灵敏的思维、精妙的语言、坦然的表情、自如的举止令观课者叹为观止。
三、杜郎口中学的内涵前瞻的管理理念
1.独特的学校文化
明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解放学生”,“先育人再教书,先做人后学习”,“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等等,这些都是杜郎口中学的开拓者们探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新课程理念的诠释和领悟,那玲琅满目的彩色喷绘装点在校园的通道、花园、围墙等醒目的地方,从不同的侧面诠释他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前瞻的管理理念。“权力下放,责任上移”是杜郎口中学基本的管理理念。权力下放就是学校实行全员聘任制,校长聘任业务副校长,业务副校长聘任学科组、年级组、验评组、质监组、课程中心五名组长。学科组聘任该学科的授课教师,供班主任选聘。年级组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教师。负责考核教师、管理教师的是班主任。把管理权真正意义上的层层下放,杜郎口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责任上移就是学生犯了错误责任在教师,教师有了失误责任在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没做好责任在年级组长,年级组长工作滞后责任在业务校长,业务校长工作不能推进责任在校长。责任倒查,层层牵制,形成一个严密的循环链。在杜郎口中学没有推卸责任,只有自我反思,因为任何一个失误都影响到自己和上下管理层的业绩和荣誉。
科学的课程理念。杜郎口中学始终坚持课改就是“放生”学生;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回归“课堂主权”是为了人人学会。所有这些坚持就是为了解放孩子,还课堂给孩子,让孩子们做自己课堂的主人。使每一节课都要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要洋溢着生命气息,体现出教育对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人文关怀。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你会真切地感到澎湃着生命的激情,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洋溢着生活的希冀,奔放着青春的力量。
蕴含人文关怀的规则规范。崔其升校长告诫学校管理人员“制度是绝情的,管理是无情的,可领导是有情的”,所以领导干部必须有“资本”,即他总结概括出的“四有”、“八性”。“四有”就是有品格、有思路、有本钱、有力度、;“八性”就是自觉性、责任性、示范性、育人性、开创性、转变性、持久性、原则性。概括起来说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具有“责任、自律、向上、落实”的基本素质。在教师管理上,除了基本的制度约束外,在醒目的地方张贴《教师的十二项修炼》、《教师的仪表规范》、《教师因何而精彩》等文明公约,促进教师的自我修炼。同时把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感悟、经验总结凝练成“教育格言”,制成“名师名言”张贴在校园的公共场所,用教师自己的格言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引领教师发展和成长。在学生教育方面,非常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他们把学生会干部、优秀组长、优秀学生、进步学生、尊师之星、文明之星等方面的优秀学生都制成喷绘张贴在学校醒目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虽然稚嫩,但非常的真诚。试想,在学生时代就能被奉为名人而受到尊重,是他一生的精神财富,他的人生格言也就成了他做人的标尺,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
原汁原味的教后反思和课外创作。杜郎口中学最醒目的就是校园内的百米文化长廊、教学楼楼道的教后反思和教室内外的师生创作,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校园文化。教师的教后反思非常质朴,原汁原味,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深刻反思,没有掩饰,没有推诿,而且每天更新。这在其他学校是不可思议的,但在杜郎口中学却是非常平常的事。师生的课外创作以印制或手抄报形式展示出来,涉及到各门学科和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虽然质量不高,但促进了师生的发展和成长,其作用无法估量。
2.朴素的教育哲理
“教不会的不一定学不会,听不懂的不一定学不懂。”为了彻底改变课堂结构,杜郎口在改革之初提出了“0+45”,用崔其升的话说“封的就是那张管不住的嘴”。为此,杜郎口撤掉讲桌,拆掉讲台,学生成餐桌式排布,把课堂全部还给学生。当然,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有其必然的缺陷,遭到了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及社会各界的非议。在此基础上,崔其升及时调整,提出了“10+35”,就是教师的讲不能超过10分钟。在评课标准上,提出学生活动在35分钟以上评为优,30分钟以上评为合格,29分钟以下评为不合格。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走下讲台,学生走上讲台。教师也是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学生也是教师,解答学习过程中的疑问。通过学生的自学预习、同伴互助、小组交流、班内展示、反馈评价“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现在杜郎口又推进“0+45”模式,把课堂完全还给了学生。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自由、开放、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用学生的话说就是“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
必须从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常规教育评价注重教师的教,主要关注教师对教材的领悟和把握、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板书设计、口语表达等等,也就是看的是教师的个人素质,靠的是“嘴皮子功夫”。杜郎口独辟蹊径,关注学生的学,他们评价课堂的唯一标准就是“能让学生学进来并且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能让学生学进来并且学会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这就实现了角色转变: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才是课堂的“成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点拨和引导,是学生的领路人。
没有纯粹的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把德育寓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这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把德育割裂开来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人习惯于苦口婆心的空洞说教,或者以批评代替教育,以惩罚代替教育,结果收效甚微。原因在于这种做法不能触动学生的敏感神经,隔靴搔痒,甚至更激化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杜郎口没有纯粹的德育,也没有纯粹的德育工作者,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德育渗透其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他们重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表现自己,塑造自己,通过考核、评价、激励、奖励弘扬真善美,使学生通过内省提升自己,净化心灵,触及灵魂。在活动中他们更多的是赏识、赞扬、肯定,当然也不排除批评,他们的批评直接点到人,点到事,并提出改进措施。杜郎口中学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在班级管理中,每门课教师负责学生管理的一个方面,责任到人。比如语文教师负责学生生活,那么每到吃饭时间就去组织学生整队带入餐厅,组织学生有秩序的打饭、收拾碗筷、打扫卫生,直到用餐结束再整队带出餐厅。在往返餐厅的路上师生一起齐声背诵语文课的名篇名段,使这项本来单调枯燥的工作充满了激情,充满了乐趣。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礼让,集体观念增强了,行为习惯养成了,师生关系也融洽了。
管理唯一的功能是“激励”而不是惩罚。在杜郎口中学,你会感到到处是“名师”,处处有“名生”。在校园醒目的地方教师和学生的挂像代替了名人画像,教师和学生的格言代替了名人名言,这些教师和学生在享受到“名人”的荣誉带来的心理满足时,也不断的激励自己更加努力,促使自己更加完美,更令人尊重。杜郎口中学不同时期的优秀学生、进步学生、优秀小组长等都制成挂图张贴在醒目的地方,每个人都有一句信奉的格言,他们还评选各种荣誉称号,制成“学习小勇士、学习小猛士、学习小名士”的小绸花佩戴在胸前,让学生体验成功的荣誉感。一个班级36人,班干部、小组长和科代表就占一半多,让学生在为班级服务的同时培养主人翁的责任感。每个年级组建一个学生会,学生会干部45人,也制成挂图张贴出来,他们的姓名、班级、个人特长、获得的荣誉以及工作承诺都展示出来。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是干部,每个学生都有荣誉。这种激励学生的做法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完善,比惩罚的效果好得多。
“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在杜郎口中学校门口矗立着一块石碑,他的背面镌刻着一个醒目的红色“实”字。“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工作做实就不平凡”这是杜郎口人对他们荣誉的最好诠释。
解读“三三六”模式
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模式是经山东省教科所陈培瑞等人总结归纳而形成的。一是课堂自主学习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到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以多元化的课堂活动调动全体学生参与体验。“快节奏”就是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二是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预习”包括知识构建、储备、搜集信息及情感体验,初步形成三维目标。它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的环节。“展示”就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就是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良好势头。
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是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展示提升”要求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穿插巩固”环节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环节里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仔细分析“三三六”,我们发现有以下优势:一是强化了参与意识。课堂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组织模式,学生通过当“小主持人”、展示预习成果、参与病例诊断、展示自己的课堂生成等方式体验探索的喜悦,享受成功的快乐。有的课把学习目标、任务、重难点、考点、以及解答、评价、批改、板书也都交给学生独立完成,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激情。课堂上取消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每一名学生的做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都能体验到参与和被赞赏的快乐。二是感受学习的快乐。杜郎口老师把“激励、唤醒、鼓励当作教师组织课堂的三大法宝”。在实践中他们归纳整理了情感激励法、唤起注意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竞赛评比法、小品表演法、擂台比武法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切实的感受学习过程中实实在在的快乐。三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杜郎口的课堂,对学生持之以恒的要求是五个字“读、思、问、议、评”。“会读书”,做到不多字、不丢字、不读错音、不破句、不断句,能准确表达语气和文意;“会思考”,善于发现文章中的问题,并作出解答;“会提问”,对把握不准的和有争议的问题能提出质疑,引发思考;“会议论”,在展示和讨论时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会评价”,通过讨论能对自己和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评价其优点和不足。四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不仅是掌握知识,也应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开拓思维、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杜郎口的课注重培养“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良好习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五是有效重复强化了学习内容的巩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预习时结合课本和资料整理了一遍,小组讨论时针对自己不理解的难点交流了一遍,展示时把答案全面的梳理了一遍,在反馈环节又把易错的和不完全理解的强化了一遍,通过这样几次重复,本节课的内容基本上已经融会贯通,实现“零作业”水到渠成。何况学生的预习笔记非常全面,囊括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连学生的课堂生成都记录在案,还有必要再做作业吗?
第五篇:杜郎口昌乐二中学习心得
讨论和展示的强大作用
——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学习心得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迎来了一次重大的挑战和机遇。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一方面学生的年龄正是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好奇心求知欲很强,驱使其好学;另一方面社会、网络的诱惑,现行教育体制的遏制,又影响到学生,使其厌学。我们常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其实风雨越大,我们越应该让他们放手去拼,享受搏击风暴的乐趣,只有使其学会使用风帆,才会走得更远。
杜郎口做为一个乡镇中学,师资力量无疑是薄弱的,招生层次也有限。但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呢?将课堂还给孩子,这就是他们的方法。教师通过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策划”出每天的课堂,学生通过提前完成学案、讨论问题、展示成果、纠正错误、本节小结。主动地完成知识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生研究的成果得到展示和肯定又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336”的模式最大的贡献就是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原本学风散漫的校园变得激情四射,从而学生的成绩取得了显著地进步。
昌乐二中做为一个私立中学,招收的学生是公办学校不要的,他们的大胆改革为自己的学校撑起了一片天空。走进昌乐二中的校园,不难看出杜郎口的影子,只不过这里条件更优越,教学手段更丰富。“217”模式,设计得比较理想,不过从其效果来看,“217”仍然是他们的奋斗目标。做为一个完全中学,高中尤其高三的教学显然不能完全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是由高中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定了的。那是不是就不需要将课堂还给孩子了呢?肯定不是这样的,做为私立中学解决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仍然是首要的。尽可能多的给学生一个平台去展示,激发他学习的乐趣是必须的。那么高中的自主学习,教师的准备工作就难得多!论点、课题的设计分解,例题的编排,练习的选择尤为关键,既要达到教学目标,又要依据学生的能力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备课、选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难度大大的加大,以至于一周一名教师顶多能承受10节课的备课量。但精心的设计换来的成效是明显的,学生的进步也显而易见。
综合这两所中学的分析,该模式下的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该教学模式下,受益最大的无疑是后进生和中等学生,因为:第一从我了解的学生讨论内容上,还是偏浅偏窄;第二优等生既不缺乏学习的动力也不缺乏自学的能力,只有后面的学生才缺乏这些,反而优生如果耗费大量时间去参与基础问题的讨论就变成了陪读,当然适量的交流也有利于优生自身知识的巩固;第三从两所学校的成效上,杜郎口已经把这种方法做得非常成熟了,前期的培养和后期的管理也很到位,成绩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始终难以达到顶尖。昌乐二中的校长对其成绩可以避而不谈,但我们学校不能!昌乐二中的学生是他们从初一就开始培养,6年后的升学率提高明显,但一本率却极低,甚至并没有达到他们“271”的目标!这些已经说明他们的方法针对于优生培养并不成熟!
由于学校之间的目标不一样,他们的模式可取,但绝不能照搬。综合两所学校的优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适合我校的课堂设计应该包括如下步骤:①教师备课中在辅导资料上划分出重难点,重点分解成课题讨论,难点要有自己讲解的准备,②学生提前完成辅导资料,写出自己的疑问(分组列在黑板上),划出自己的难点。③课堂设计:10分钟讨论答疑,依据黑板上各组的疑问和难点,学生之间讨论互答解决一部分,20分钟展示点拨,学生处理基础问题,教师点拨难点,10分钟巩固练习并解答出现的问题。④课后辅导、巩固、复习。其中课堂上的“121”时间分配,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照顾中等或者后进生,又能留下时间对优生进行拔高,还能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
曲靖一中周炯
20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