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德育工作规划
学校德育工作规划
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以及省、市、区有关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针对当前中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积极探索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规律,开展四项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努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进一步落实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德育职能,初步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工作局面,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把握学校整体规划,以人为本,构建德育框架。培养学生“礼仪、诚信、勤俭、学习、健体、卫生”等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为祖国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具体目标:
1、德育组织网络化。三年内,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学校为主渠道,党政群齐抓共管、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营造全社会关心的育人氛围。
2、德育队伍专业化。至2007年,100%的班主任接受轮训,德育专职干部和德育管理教师接受专业培训;培养1——3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持证上岗。
3、德育评价科学化。力争在三年内,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教师绩效考核、德育学科评价和学校德育工作评估四项德育评价机制。
4、德育资源最优化。三年内,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校内德育阵地”三大基地横向沟通的德育基地网络。
5、德育效果最优化。创建市级以上文明校园、绿色学校验收,在各项质量评比和竞赛中继续保持全区第一地位。
三、主要措施
(一)丰富教育内容,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贯彻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结合民族文化、历史名人、革命传统等教育,开展系列活动,学校要着重落实好“四个一”,常抓不懈:即每周一次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每周一次举行升降国旗仪式,每学期一次组织参观或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一次以上组织全校性主题教育。
2、以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六种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以诚信和亲情教育为切入口。要树立诚信立校、诚信立教、诚信育人的思想,通过“创诚信校园”、“当诚信少年”等形式,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立身之本,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形成以重信、守信为荣的良好校园氛围。大力开展以孝敬长辈、友爱同学、关心幼小、帮助弱势为基本内容的亲情教育,培养学生珍爱真情、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自觉养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行为习惯。
4、以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今后法制教育着重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普及教育,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参观、开设模拟法庭以及案例分析、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聘请的法制副校长能更好地指导学校法制教育。二是要加强学生不良行为的纠偏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课,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经常性心理辅导活动,接受咨询,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咨询、辅导服务,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
5、以环保教育为底线。重点开展环境保护意识教育。通过加强环保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通过组织校园集体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劳动意识、锻炼劳动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的能力。积极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禁毒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二)拓宽育人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全员育人。德育工作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学校每位教师都应强化育人意识,自觉地承担起育人责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人格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加强教职工师德建设,建立健全的师德考核制度,规范全体教师的育人行为,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团、队组织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以正面激励为主的原则,大力开展榜样教育、先进教育,用身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教育学生。
2、学科育人。高度重视学科德育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充分挖掘所教学科中的思想道德内涵,有机地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努力探索教书育人的内在规律,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现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学校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应把育人放在首位。一堂好课,首先要体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3、班级育人。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基层组织,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挥班级德育主阵地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班会以及团队、劳动、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能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和谐的学生关系,形成良好班风,以开展“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的创建为抓手,积极探索班集体建设的内在规律,使学校优秀班集体面不断扩大。
4、实践育人。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德的基本途径,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建立和完善学生社会实践制度,组织公益劳动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等活动内容,结合各种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让学生丰富生活体验,开拓视野,增进理解,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5、网络育人。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工具,以其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已经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因此要面对现实,充分认识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因势利导,挖掘网络信息资源,发挥网上德育阵地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正确的信息传播。学校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德育网站、德育网页,开展网上教育活动,同时要重视网络污染等消极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开展网络文明教育,重视对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拒绝网上不良内容等教育。
6、环境育人。学校要从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文明行为的角度出发,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达到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布置合适的目标。重视教室环境布置,学校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争创绿色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和文明校园。学校将更加主动的与社区及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密切配合,不断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7、家庭育人。家庭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学校将主动承担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设立家访记录卡、学生行为习惯记录卡、家校联系卡等,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状况并及时教育。
(三)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1、德育科研机制。德育科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针对新时期教育规律和特点,加大德育科研力度。建立健全德育研究机构,配好专兼职德育科研教师,三年内,学校要将德育教研纳入教科研整体工作之中。成立德育研究会,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掌握教育工作动向,为德育工作决策服务。确立学校德育课题,激励学校所有教师参与德育课题的研讨。
2、德育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德育教师绩效考核、德育学科评价及学校德育工作评估四项德育评价机制。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师评、校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最终引导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3、德育激励机制。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出发,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各类先进集体评比的重要依据,把德育与教师的行政奖惩、职务晋级、职称评聘等挂钩,与学生的先进评比、素质评定等结合,建立一套有利于调动师生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师生素质、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今后三年,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奖励制度,着重开展德育先进集体、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优秀班主任、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先进集体、个人评选活动。
总之,通过采取切合我校实际、科学、有效的德育措施,力争在三年内形成“严谨治教、和谐施教、情深研教、奉献乐教”的校风,使学生“尊师、守纪、诚实、勤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二篇:学校德育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
水北中学2008-2012学校德育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
为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为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德育的动力、保障和导向作用,根据省教育局关于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狮城中学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施方案》。
一、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德育队伍精良,德育资源优化,德育管理顺畅,德育氛围和谐;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人文校园,使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祖国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德育目标。
(二)具体目标
以养成教育为主,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使学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树立具有“朝气蓬勃、举止文雅、智慧多元”的学子形象;形成德育组织网络化,进一步拓展德育空间,通过网络宣传德育、展示德育,让家长了解德育;推动全员德育,强化教师德育参与意识,形成“人人做德育、事事有德育”的教育理念;完善德育评价机制,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运行。
初一年级: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加强两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行为习惯以训练为主,道德意识以身边的先进事迹感染为主,使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尊敬父母和长辈、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的观念。
初二年级:以增强辨别是非,识别真善美,自觉抵制外来干扰的能力为主线,明确学习目的。能够较正确地看待和评价自我和他人,具有初步的自我调控能力,能够正确处理交友与学习的关系,进一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初三年级:以强化良好的品质养成教育和理智感、成人感、独立意识的引导与教育为主线,加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做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二、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1.坚持学期目标与学年目标相结合,学年目标与三年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个体思路与总体思路相结合,班级、年级活动与学校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上级精神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传统特色与与时具进相结合的原 则。
4.坚持实行分级管理与各处室协调合作原则,保障管理渠道的畅通。
5.坚持“激励性”与“民主性”相结合原则,创造条件让更多人员参与管理,发扬民主作风。
三、德育工作的内容
(一)加强对学生两个习惯的养成教育。
1.学生的行为习惯
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日常管理常抓不懈,常规工作“细节细抓,实事实干”。在对学生“两个习惯”的养成教育上下功夫,提高我校学生整体的规范性。认真
贯彻落实《学生管理制度》,遵循“起点低、标准高、教育严、处理宽”的教育原则。从到校、进校中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在课堂、课间、课余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生的学习习惯
以自觉独立完成作业为切入点,德育组要对个别学生进行一对一面查,做好相应的记录,及时反馈给相应人员。重视学科德育,努力挖掘学科德育资源,充分发挥课任教师德育功能。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加强年级组、班主任队伍建设
领引一支家长、师生称赞,具有“奉献精神强、钻研劲头足、适应能力快、专业水平高”管理技能精湛的班主任队伍。打造一支“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投入、特别能钻研、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忍耐、特别能舍己、特别能付出、特别能团结”具备团体作战能力的年级组队伍。
领引具备水平,打造需要能力。为班主任,铺路搭桥,切实兑现“谁为德育工作添彩,学校就为谁争光”的承诺。做好“班主任培训”工作,开展评选、表彰先进年级组长、优秀班主任,评选优秀德育论文及优秀主题教育评选工作。
2.借助每年的“师德教育月”活动,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推进全员德育。
(三)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1.认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
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访谈、调查)等活动,采用视频、图片、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身边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就,认真组织征文及演讲活动。
加强礼仪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1)强化学生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进一步落实中学生十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巩固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果,开展校级文明礼仪示范班、文明礼仪标兵评选活动。
(2)开展寻找身边的道德榜样、宣传身边的道德榜样、学习身边的道德榜样的主题教育。开展校内评选 “十佳中学生”、“文明礼仪标兵”活动,定期召开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
(3)从实际出发,深入开展“三礼教育”进社区道德实践活动,宣传文明礼仪、传递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3.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制观念。
(1)建立有不良行为及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档案,严格管理,定期谈话,了解其思想动向,班主任、家长和德育处积极配合,做好对不良行为学生的转化工作,并有教育转化工作记录。
(2)定期召开研讨会,分析、研究、探讨不良行为学生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做到教育工作,有理论支撑,有有效方法。
4.加强时事政策的学习教育
以时事政策教育教材《中学时事报》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每次发放《中学时事报》的当周,作为时事政策教育周,各班利用晨检读报学习,指定时间专时专用,形成制度化。
(四)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每学期举办一次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讲座,每学期接待心理咨询学生不少于
10名,并做好相应记录。做好学校卫生、学生身体健康教育与“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工作,坚持每天活动一小时的锻炼常规。
(五)探讨家、校结合的有效途径
从实际出发,以班级为单位,深入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效果。继续开展“家校互动”,积极营造“校呼家应,家求校应”的家校互动局面。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规范学生管理工作,以学校特色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创建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利用好现有的橱窗、板报、荣誉墙等设施,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精神,提升育人水平。
通过五年文化建设,使我校主流文化更加突出,人文氛围更加浓厚,师生发展更加全面,育人机制更加完善,建设师生广泛参与的具有较强生命力和持久力的校园文化。争取成为朝阳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七)加强毕业年级的德育管理,认真落实德育流程,针对毕业班的特点,精选活动内容,设计好活动形式,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四、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与职责
德育工作的完善必须有完善的领导体制给予保障,强化职责管理,形成以校长为领导体制的核心,德育组、教务处、总务处、工会、团委齐抓共管,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
领导体制的职责
(一)校长:领导、指导和支持德育开展工作,为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把握处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性问题。
(二)德育组:
1.依据学校德育总体目标规划,制定学校学年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安排每月德育活动重点,明细月德育工作内容,落实周重点工作。并负责检查、督促及评价。
2.完善校规、校纪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抓好各项常规的检查、评比、反馈,保证学校有良好的教学秩序。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做好德育队伍的管理。实行每月一次班主任例会学习及每周一次年级长例会制度,将培训在实践中进行,评优在业绩中体现。
4.完建立学生活动组织体系,努力挖掘学生活动项目,组织好学生的各项德育活动,力争做到每名学生掌握一项艺术技能,两项体育技能。
5.加强德育科研,积极参加各级别的论文征集活动,提倡班级课题、年级课题、学校课题的开发,每学年召开一次德育研讨会,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6.做好校、市级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及争创“十好班级”的活动。
7.整理好相关德育材料的归档工作。
(三)教务处
指导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参与听课评课,制定规定或措施对学科渗透德育提出要求并检查落实。
2.合理安排相关学科(比如品德、政治、心理教育),有计划地落实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德育学科的德育功能,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氛围。
(四)总务处:
1.树立为德育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措施、增强服务效果。
2.保障德育活动场地和设施配套齐全。
3.适宜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净化、绿化,营造德育育人氛围。
(五)工会:
1.抓好教职工政治,师德教育工作,协调和处理好教职工各方面的关系,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项教职工活动中去。
2.组织好每年的师德月活动,加强全员德育意识。
(六)团委:
1.领导和主持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工作,明确职责。把握好发展团员的标准,加强学生团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起到“一名团员、一面旗帜”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会的功能,建立学生会各分部,主持开展学生自我教育活动。
2.负责各个系列常规主题教育与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团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好宣传、文化建设、团组织建设等工作,协助做好常规管理。
(七)年段长:
年段长日常管理到位、效率高,凝聚力强;工作氛围和谐,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各项活动表现突出。
年段内责任分工具体、明确;工作措施具体、可行;年段成员了解工作重点;责任人责任清楚;计划实施过程资料齐全;总结内容具体、详实、有改进措施;有年级组工作制度,活动记录齐全。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学生活动;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年级家长会。年级管理工作有创新、年级活动有特色。
五、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
(一)班主任工作
1.确立班级德育目标,制定班级学期、学年德育工作计划,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规章制度。
2.组织和建设好班级集体,做好个别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
3.根据德育大纲的内容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4.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5.配合本班、本年级各科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年段内形成教育合力。
6.做好家校互动工作,每学期完成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要加大个别学生家访的密度,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全程教育。
7.坚持“学生在校,班主任在岗”的原则,组织指导班级日常管理,检查督促班级常规的落实。
8.配合德育组开展工作,组织指导学生德育考核;组织评选各级“三好学生”各级奖项的评选活动。
9.配合德育组做好学情分析工作,全面掌握学生家长情况、生活状况、学习成绩等信息。认真填写好“学情分析样本”,撰写好“学情诊断性分析”及“学情复诊性分析”学情调研报告。
10.配合好年段长做好年段的其它工作。
(二)学科教师
1.结合学科特点,拓展教材,全方位渗透德育,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习做人。
自然科学类,可以渗透辨证法与方法论;文史地,可以传承中华美德,激发
爱国之心;思品政治的每一单元,可以作为一个专题讲座等。学科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对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形成不同年龄段学生使用的不同主题的资源体系。
2.根据学生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切实体现出教学中的德育目标。
(三)德育综合实践活动
落实德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远足、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社会服务和军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丰富课外活动课程
各种科技、文娱、体育及班团队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活动(包括课外兴趣小组和各种社团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提高他们审美能力。
(五)校园环境建设
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是形成整体性教育氛围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学校要积极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加强校园环境管理,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影响。要充分发挥校歌、校训和校风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利用黑板报、壁报、橱窗、广播、图书馆、荣誉室、等多种形式专用场所,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六)家庭和社会
通过家访、家长会、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建立教师家长协会等多种方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庭教育,每学年对家长培训不少于一次,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开发利用社会的德育资源,开辟青少年教育的社会教育舆论阵地,利用好社会德育基地,提供青少年需要的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
六、德育工作的的措施
(一)抓常规、促养成1.强化了德育常规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建立了班主任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检查制度、表彰制度、例会制度等,形成了德育管理的整体效应,保证了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加强学生“两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每学期校内设立“学习态度奖;学习勤奋奖;学习进步奖:学习帮扶奖;学习成果奖”等奖项,做到奖惩分明,激励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优良行为,淡化自己的不良行为。
2.注重过程管理,坚持常抓不懈,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班风、学风抓起,以管理促落实,做到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以量化考核为基础,以学生值日检查、教师值日检查、德育组常规检查为保障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德育组每周集中对各班情况进行检查,促进学生自觉规范自身形象。
(二)强抓德育队伍建设,推进全员德育
1.发挥德育三大功能(保障、导向、激励)组成由校长任组长,德育组、教务处、总务处、工会、团委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对德育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
2.组建由年段长、班主任、教研组长、学科教师组成全员德育育人小组。德育组负责加强对年段长和班主任定期指导和培训(年级组长每周一次,班主任每月一次),教务处负责对教研组长和学科教师指导和培训。
3.组织学生会按要求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指导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团委负责对学生会的指导和培训。
(三)狠抓班集体评价,不断优化班集体建设
1.把握班集体评价的内容和原则,遵循主体性、发展性、激励性、差异性等原则,客观全面的评价班集体建设工作。
2.明确细化班级管理细则,完善班级考核制度,通过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的评价手段,借助问卷调查、材料汇报、评估量化等评价载体,对班集体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督促。以争创“十好班级”活动为载体,树立行为文明,管理规范,班风正,学风浓的典型班级。
(四)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校德育特色
1.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环境、校园橱窗、班级环境进行规划,增加德育教育宣传内容,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2.丰富学校文化活动,赋予德育特色。比如:运动会、艺术节、教职工体育比赛、师生书画比赛等活动。
3.加强学校社团建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
(五)丰富德育内容,追求特色发展
1.进一步加强我校的德育特色发展:(三、四、五、六教育活动系列)重点做好“抓好四个环节,促进四个转变”(抓卫生,促环境转变;抓纪律,促秩序转变;抓仪表端庄,语言文明,促精神状态转变;抓集合、上操集体活动,促班风、校风转变)的行为养成教育工作。丰富特色活动内容。
2.以年级、班级为单位,进行篮球、乒乓球、跳绳、棋类比赛等活动项目的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
七、德育工作的管理与评价
(一)各处室领导分别负责本处室人员的德育管理与评价,实行过程管理监督和指导。
(二)认真吸收家长对学生的德育评价、对教师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
(三)规范教师育人行为,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努力做到“十个提倡,十个反对”。(即:①提倡“只要你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学好”,反对“就你拉我们班的后腿”;②提倡“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反对“你再这样,就把你家长叫来”;③提倡“你真的很出色”,反对“我教这么多年书,还没见过你这样笨的”;④提倡“经过努力,相信你一定能行”,反对“你把这道题再给我写„„遍”;⑤提倡“你的回答很有见解”,反对“别人都懂了,怎么就你不懂”;⑥提倡“老师很愿意帮助你”,反对“不愿意上课就出去”;⑦提倡“你别着急,再想一想,你回答得很好”,反对“你真让人失望,谁教你谁倒霉”;⑧提倡“谁都可以会有错误,只要改正了,你仍然是好样的”,反对“你怎么这样没有教养”;⑨提倡“你很有个性,希望你能发扬长处,克服不足”,反对“我看你一辈子就这样了”;⑩提倡“谢谢同学们对老师的信任和支持”,反对“你给我站起来”。)建立德育评价机制,逐步制定实施《年级组建设评估指标》、《主题班会评价标准》、《班主任日常教育行为规范》、《年级组长日常管理行为规范》、《班级管理评价标准》、《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评选先进年级组》、《十好班级、优秀班主任》等评价体系。
第三篇:学校德育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
宁利中学2013-2015学校德育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
为积极构建和谐校园,为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德育的动力、保障和导向作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宁利中学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施方案》。
一、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德育队伍精良,德育资源优化,德育管理顺畅,德育氛围和谐;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活力校园、温馨校园,使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祖国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德育目标。
(二)具体目标
以养成教育为主,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使学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树立具有“朝气蓬勃、举止文雅、智慧多元”的学子形象;形成德育组织网络化,进一步拓展德育空间,通过网络宣传德育、展示德育,让家长了解德育;推动全员德育,强化教师德育参与意识,形成“人人做德育、事事有德育”的教育理念;完善德育评价机制,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运行。
初一年级: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加强两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行为习惯以训练为主,道德意识以身边的先进事迹感染为主,使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尊敬父母和长辈、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的观念。
初二年级:以增强辨别是非,识别真善美,自觉抵制外来干扰的能力为主线,明确学习目的。能够较正确地看待和评价自我和他人,具有初步的自我调控能力,能够正确处理交友与学习的关系,进一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初三年级:以强化良好的品质养成教育和理智感、成人感、独立意识的引导与教育为主线,加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做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二、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1.坚持学期目标与学年目标相结合,学年目标与三年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个体思路与总体思路相结合,班级、年级活动与学校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上级精神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传统特色与与时具进相结合的原 则。
4.坚持实行分级管理与各处室协调合作原则,保障管理渠道的畅通。
5.坚持“激励性”与“民主性”相结合原则,创造条件让更多人员参与管理,发扬民主作风。
三、德育工作的内容
(一)加强对学生两个习惯的养成教育。
1.学生的行为习惯
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日常管理常抓不懈,常规工作“细节细抓,实事实干”。在对学生“两个习惯”的养成教育上下功夫,提高我校学生整体的规范性。认真贯彻落实《学生管理制度》,遵循“起点低、标准高、教育严、处理宽”的教育 1
原则。从到校、进校中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在课堂、课间、课余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生的学习习惯
以自觉独立完成作业为切入点,德育组要对个别学生进行一对一面查,做好相应的记录,及时反馈给相应人员。重视学科德育,努力挖掘学科德育资源,充分发挥课任教师德育功能。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加强年级组、班主任队伍建设
领引一支家长、师生称赞,具有“奉献精神强、钻研劲头足、适应能力快、专业水平高”管理技能精湛的班主任队伍。打造一支“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投入、特别能钻研、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忍耐、特别能舍己、特别能付出、特别能团结”具备团体作战能力的年级组队伍。
领引具备水平,打造需要能力。为班主任,铺路搭桥,切实兑现“谁为德育工作添彩,学校就为谁争光”的承诺。做好“班主任培训”工作,开展评选、表彰先进年级组长、优秀班主任,评选优秀德育论文及优秀主题教育评选工作。
2.借助每年的“师德教育月”活动,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推进全员德育。
(三)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1.认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
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访谈、调查)等活动,采用视频、图片、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身边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就,认真组织征文及演讲活动。
加强礼仪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1)强化学生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进一步落实中学生十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巩固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果,开展校级文明礼仪示范班、文明礼仪标兵评选活动。
(2)开展寻找身边的道德榜样、宣传身边的道德榜样、学习身边的道德榜样的主题教育。开展校内评选 “十佳中学生”、“文明礼仪标兵”活动,定期召开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
(3)从实际出发,深入开展“三礼教育”进社区道德实践活动,宣传文明礼仪、传递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3.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制观念。
(1)建立有不良行为及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档案,严格管理,定期谈话,了解其思想动向,班主任、家长和德育处积极配合,做好对不良行为学生的转化工作,并有教育转化工作记录。
(2)定期召开研讨会,分析、研究、探讨不良行为学生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做到教育工作,有理论支撑,有有效方法。
4.加强时事政策的学习教育
以时事政策教育教材《中学时事报》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每次发放《中学时事报》的当周,作为时事政策教育周,各班利用晨检读报学习,指定时间专时专用,形成制度化。
(四)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每学期举办一次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讲座,每学期接待心理咨询学生不少于10名,并做好相应记录。做好学校卫生、学生身体健康教育与“阳光体育”活
动的开展工作,坚持每天活动一小时的锻炼常规。
(五)探讨家、校结合的有效途径
从实际出发,以班级为单位,深入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效果。继续开展“家校互动”,积极营造“校呼家应,家求校应”的家校互动局面。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规范学生管理工作,以学校特色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创建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利用好现有的橱窗、板报、荣誉墙等设施,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精神,提升育人水平。
通过五年文化建设,使我校主流文化更加突出,人文氛围更加浓厚,师生发展更加全面,育人机制更加完善,建设师生广泛参与的具有较强生命力和持久力的校园文化。争取成为朝阳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学校。
(七)加强毕业年级的德育管理,认真落实德育流程,针对毕业班的特点,精选活动内容,设计好活动形式,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四、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与职责
德育工作的完善必须有完善的领导体制给予保障,强化职责管理,形成以校长为领导体制的核心,德育组、教务处、总务处、工会、团委齐抓共管,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
领导体制的职责
(一)校长:领导、指导和支持德育开展工作,为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把握处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性问题。
(二)德育处:
1.依据学校德育总体目标规划,制定学校学年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安排每月德育活动重点,明细月德育工作内容,落实周重点工作。并负责检查、督促及评价。
2.完善校规、校纪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抓好各项常规的检查、评比、反馈,保证学校有良好的教学秩序。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做好德育队伍的管理。实行每月一次班主任例会学习及每周一次年级长例会制度,将培训在实践中进行,评优在业绩中体现。
4.完建立学生活动组织体系,努力挖掘学生活动项目,组织好学生的各项德育活动,力争做到每名学生掌握一项艺术技能,两项体育技能。
5.加强德育科研,积极参加各级别的论文征集活动,提倡班级课题、年级课题、学校课题的开发,每学年召开一次德育研讨会,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6.做好省、市级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及争创“十好班级”的活动。
7.整理好相关德育材料的归档工作。
(三)教务处
指导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参与观课议课,制定规定或措施对学科渗透德育提出要求并检查落实。
2.合理安排相关学科(比如品德、三生、心理教育),有计划地落实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德育学科的德育功能,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氛围。
3.德育处责任分工具体、明确;工作措施具体、可行;德育成员了解工作重点;责任人责任清楚;计划实施过程资料齐全;总结内容具体、详实、有改进措施;有年级组工作制度,活动记录齐全。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学生活动;每学
期至少召开一次年级家长会。
(四)总务处:
1.树立为德育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措施、增强服务效果。
2.保障德育活动场地和设施配套齐全。
3.适宜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净化、绿化,营造德育育人氛围。
(五)工会:
1.抓好教职工政治,师德教育工作,协调和处理好教职工各方面的关系,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项教职工活动中去。
2.组织好每年的师德月活动,加强全员德育意识。
(六)团委:
1.领导和主持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工作,明确职责。把握好发展团员的标准,加强学生团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起到“一名团员、一面旗帜”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会的功能,建立学生会各分部,主持开展学生自我教育活动。
2.负责各个系列常规主题教育与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团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好宣传、文化建设、团组织建设等工作,协助做好常规管理。
(七)班主任:
班主任日常管理到位、效率高,凝聚力强;工作氛围和谐,科任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各项活动表现突出。班级管理工作有创新、班级活动有特色。
五、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
(一)班主任工作
1.确立班级德育目标,制定班级学期、学年德育工作计划,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规章制度。
2.组织和建设好班级集体,做好个别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
3.根据德育大纲的内容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4.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5.配合本班、本年级各科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年段内形成教育合力。
6.做好家校互动工作,每学期完成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要加大个别学生家访的密度,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全程教育。
7.坚持“学生在校,班主任在岗”的原则,组织指导班级日常管理,检查督促班级常规的落实。
8.配合德育组开展工作,组织指导学生德育考核;组织评选各级“三好学生”各级奖项的评选活动。
9.配合德育组做好学情分析工作,全面掌握学生家长情况、生活状况、学习成绩等信息。认真填写好“学情分析样本”,撰写好“学情诊断性分析”及“学情复诊性分析”学情调研报告。
10.配合好年段长做好年段的其它工作。
(二)学科教师
1.结合学科特点,拓展教材,全方位渗透德育,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习做人。
自然科学类,可以渗透辨证法与方法论;文史地,可以传承中华美德,激发爱国之心;思品政治的每一单元,可以作为一个专题讲座等。学科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对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形成不同年龄段学生使用的不同主题的资源体系。
2.根据学生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切实体现出教学中的德育目标。
(三)德育综合实践活动
落实德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远足、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社会服务和军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丰富课外活动课程
各种科技、文娱、体育及班团队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活动(包括课外兴趣小组和各种社团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提高他们审美能力。
(五)校园环境建设
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是形成整体性教育氛围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学校要积极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加强校园环境管理,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影响。要充分发挥校歌、校训和校风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利用黑板报、壁报、橱窗、广播、图书馆、荣誉室、等多种形式专用场所,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六)家庭和社会
通过家访、家长会、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建立教师家长协会等多种方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庭教育,每学年对家长培训不少于一次,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开发利用社会的德育资源,开辟青少年教育的社会教育舆论阵地,利用好社会德育基地,提供青少年需要的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
六、德育工作的的措施
(一)抓常规、促养成1.强化了德育常规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建立了班主任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检查制度、表彰制度、例会制度等,形成了德育管理的整体效应,保证了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加强学生“两个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每学期校内设立“学习态度奖;学习勤奋奖;学习进步奖:学习帮扶奖;学习成果奖”等奖项,做到奖惩分明,激励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优良行为,淡化自己的不良行为。
2.注重过程管理,坚持常抓不懈,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班风、学风抓起,以管理促落实,做到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以量化考核为基础,以学生值日检查、教师值日检查、德育组常规检查为保障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德育组每周集中对各班情况进行检查,促进学生自觉规范自身形象。
(二)强抓德育队伍建设,推进全员德育
1.发挥德育三大功能(保障、导向、激励)组成由校长任组长,德育组、教务处、总务处、工会、团委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对德育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
2.组建由年段长、班主任、教研组长、学科教师组成全员德育育人小组。德育组负责加强对年段长和班主任定期指导和培训(年级组长每周一次,班主任每月一次),教务处负责对教研组长和学科教师指导和培训。
3.组织学生会按要求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指导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团委负责对学生会的指导和培训。
(三)狠抓班集体评价,不断优化班集体建设
1.把握班集体评价的内容和原则,遵循主体性、发展性、激励性、差异性等原则,客观全面的评价班集体建设工作。
2.明确细化班级管理细则,完善班级考核制度,通过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的评价手段,借助问卷调查、材料汇报、评估量化等评价载体,对班集体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督促。以争创“十好班级”活动为载体,树立行为文明,管理规范,班风正,学风浓的典型班级。
(四)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校德育特色
1.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环境、校园橱窗、班级环境进行规划,增加德育教育宣传内容,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2.丰富学校文化活动,赋予德育特色。比如:运动会、艺术节、教职工体育比赛、师生书画比赛等活动。
3.加强学校社团建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
(五)丰富德育内容,追求特色发展
1.进一步加强我校的德育特色发展:(三、四、五、六教育活动系列)重点做好“抓好四个环节,促进四个转变”(抓卫生,促环境转变;抓纪律,促秩序转变;抓仪表端庄,语言文明,促精神状态转变;抓集合、上操集体活动,促班风、校风转变)的行为养成教育工作。丰富特色活动内容。
2.以年级、班级为单位,进行篮球、乒乓球、跳绳、棋类比赛等活动项目的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
七、德育工作的管理与评价
(一)各处室领导分别负责本处室人员的德育管理与评价,实行过程管理监督和指导。
(二)认真吸收家长对学生的德育评价、对教师和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
(三)规范教师育人行为,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努力做到“十个提倡,十个反对”。(即:①提倡“只要你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学好”,反对“就你拉我们班的后腿”;②提倡“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反对“你再这样,就把你家长叫来”;③提倡“你真的很出色”,反对“我教这么多年书,还没见过你这样笨的”;④提倡“经过努力,相信你一定能行”,反对“你把这道题再给我写„„遍”;⑤提倡“你的回答很有见解”,反对“别人都懂了,怎么就你不懂”;⑥提倡“老师很愿意帮助你”,反对“不愿意上课就出去”;⑦提倡“你别着急,再想一想,你回答得很好”,反对“你真让人失望,谁教你谁倒霉”;⑧提倡“谁都可以会有错误,只要改正了,你仍然是好样的”,反对“你怎么这样没有教养”;⑨提倡“你很有个性,希望你能发扬长处,克服不足”,反对“我看你一辈子就这样了”;⑩提倡“谢谢同学们对老师的信任和支持”,反对“你给我站起来”)。建立德育评价机制,逐步制定实施《班级建设评估指标》、《主题班会评价标准》、《班主任日常教育行为规范》、《班主任日常管理行为规范》、《班级管理评价标准》、《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评选先进年级组》、《十好班级、优秀班主任》等评价体系。
第四篇:牟定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8年学校德育工作规划
牟定县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学校德
育工作规划
一、工作目标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注重发挥骨干班主任的示范作用,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年级、班级管理的特色化,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3、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和安全教育,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积极开展家访活动,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为立足点,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二、本学期重点推进工作
(一)以德育示范班创建和“示范生”评选为载体,抓好德育常规工作,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上学年,我校进行了德育示范班创建的实验工作,班级通过开展争创示范班活动,班级凝聚力明显增强,班级、班风、学风明显改善。本学期将全面进行德育示范班的创建工作。由德育处确定本学期供自选的六个行为规范示范班即纪律示范班、文化建设示范班、卫生示范班、间操示范班、自我管理示范班、自定义示范班以及标准。各班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每学期至少选择三项,也可以多选。各班自行填写申请表和自评表,并对照标准组织全班学生积极投入创建工作中。评估验收每两周进行一次。通过德育示范班创建工作,达到促进学生发展和 促进学校发展的目的。
在德育示范班评选的基础上,本学期将尝试评选各种“示范生”,通过这个活动,真正把学生身边好的典型树立起来,让学生有学习的榜样,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地提高。其他学生对照“示范生”标准,找到了自己差距和不足,家长通过示范生评选,对孩子可以有进一步的了解,对孩子的成长也能投入了更多的关注,特殊学生通过“示范生”评选活动可以得到应用的关爱,可以重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认真搞好两个方面的争创,即:学生争创“示范生”,班级争创“示范班”,两方面齐头并进。
(二)以“感恩在心,报恩在行”为主题,继续全面实施“感恩”教育。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决定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对全体师生实施“感恩教育”。上学期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学会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他人,感激社会,感激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师生不仅学会了感恩的实际行动,更体会到感恩他人的快乐,从而能更乐于奉献,乐于感恩,本学期要求全体师生继续从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道理,既有感恩心,更有报恩行。在家庭尽孝心,在学校献关心,在社会献爱心。即至少做到:在家庭,孝敬父母,孝敬前辈,孝敬老人,讲文明礼貌;在学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团结同事;在社会,遵守公德,遵纪守法,尊老敬贤,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爱护自然。
(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为目标,加强校园卫生环境管理工作。
卫生工作不能放松,还要继续提升学校卫生环境,这就需要学校德育处及各年级从思想到行动上更加重视卫生工作才行。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1、重新划分卫生区。划分卫生区尽量做到各班的任务量均衡。8 月 30 日 召开班主任会时就把卫生区划分布置下去,第一周试运行,第二周开始评比。
2、加大检查督导力度,把检查情况及时记录、反馈,并能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3、教给学生正确的劳动技巧,纠正学生的不良劳动习惯,避免水点、泥点溅到墙上。如如何正确使用拖布,如何正确清扫等。
4、各班要有针对性制定卫生管理办法,各项责任到人。
5、加大对楼道内、班内、操场上吃零食的检查,避免乱丢乱扔。
6、奖罚分明。每两周对数据进行一次汇总,评出卫生示范班。对于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彰。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对于乱扔垃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处罚或处分。牟定县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学校德
育工作规划
一、工作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贯彻“德育无痕”、“生活德育”理念,实施“重体验、善激励、促情感、求自律”的特色德育模式,把德育内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渗透于教育教学,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丰富德育活动,创新德育途径,探索规范化、课程化、体系化的校本德育,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涵养精神的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特色校园。
二、具体措施:
1、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推进帮辅教育和德育渗透工作,努力实现全员参与,人人育人;健全制度,时时育人;加强管理,事事育人;优化环境,处处育人;探索实践校社共建、家校共管、警校共建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
2、组建德育课题研究实践小组,围绕德育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科研课题,积极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并将经验成果推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不定期的组织班主任到华师合作办学校学习,开发校本培训课程,以德育心声读报、心理辅 导和班会组织为抓手,引导督促强化班主任专业能力。(实现三个掌握:①掌握班级教育的智慧和方法。②掌握各类的班会组织技能;③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手段。锻造形成一只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年龄梯次合理的班主任队伍。)
4、完善德育学分和素质评价机制,深入进行卫生、秩序、仪表、纪律等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强化检查评比,严格精细管理,促进优良校风。
5、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学生干部管理体制,开发并实施学生干部培养课程,增强“三自”效能。
6、注重校本德育建设。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组织优秀专业教师,以礼仪、青春期教育为突破口,辅以国学、价值观、心理等内容,构建“博雅堂”校本德育课程。规范班会形式内容,统一组织实施,形成我校特有的班会实施模式。
7、继续开发布置校园文化景点设施,深入进行班级、宿舍特色文化建设,促使校园环境更加洁净优美;以学生社团建设为重点,引入企业文化元素,组织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精彩精致的学校文化活动,培育旅校精神文化特质。牟定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学校德
育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德育育人为根本宗旨,以行为规范养成为基本目标,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遵章守纪教育及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抓好“如何做人”的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内在修养,提升学生的精神品味。
2、进一步整顿学生的学习纪律,坚决杜绝上课期间学生四处游荡的懒散习气。
3、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从外形上树立一中学生朴质健康的良好形象。
4、进一步抓好环境卫生治理,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5、进一步加强寄宿生管理,以寝室文化建设为推手,搞好寝室卫生值日及内务整顿,保持寝室整洁有序。
6、进一步抓好校园外学生不文明行为的整治工作,加强每天上学及放学高峰期校园周边区域的专人值班巡逻,坚决杜绝学生吸烟喝酒、打架斗殴、谈情说爱及敲诈勒索等败坏学校声誉的丑恶行为。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政教处自身整顿
1、进一步强化德育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整顿和业务素质提升,树立务实高效的德育工作理念,提高组织、管理和服务能力。
2、通过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力争做到人人讲奉献,讲团结,讲师表,顾大局,识大体,打造一支务实、高效、进取的德教工作团队,保证政教人员以正确的思想方向、良好的师德形象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3、通过加强业务素质建设,使德教工作人员克服工作上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能针对学生身上发生的问题,从环境、心理动机等多方面发现它的成因,用道德、纪律和法律的标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经和方法,最终促成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1、为班主任队伍营造政治上厚爱、待遇上从优、生活上关心的良好氛围,真正激发班主任队伍投身班级管理的工作积极性。
2、开展一次全校性的班主任暑期集中培训,全面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3、指导和协助班主任抓好班级常规管理,通过班主任的细致工作,大力纠正学生在遵章守纪、仪容仪表、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促进各班建立良好的班纪班风。
4、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组织一次高一年级优秀班主任到武汉的外出参观学习。
(三)强化年级组管理职责
年级组长在德育工作方面的主要职责有二:一是加强对本年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二是加强对本年级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督促。具体体现在:
1、狠抓本年级学生在学习纪律、仪容仪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勤检查,勤督促,勤教育,使学生做到文明守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爱校如家。
2、做好本年级日常违纪学生的教育及转化工作,并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呈报处分材料。
3、狠抓本年级学生升旗、工间操、大型集会等重大活动的纪律整顿,强化本年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4、做好本年级班主任的政治思想工作,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并组织开展本年级各班级常规管理质量“比比看”竞赛活动,努力形成本年级班班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
(四)强化保卫科工作职能
学校保卫科应进一步强化门卫管理,指导和督促经警确保校门口人员及车辆进出有序。除此以外,保卫科应加强学生上学及放学高峰期校园周边区域逐日值班巡查,对发生在校园周边区域的学生不文明行为予以坚决制止。
(五)抓好家校共建工作,构建德育工作网络
1、制定家长学校培训计划,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增强家长在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责任感,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2、建立定期家校联系制度,邀请家长委员会委员定期到校 参观、指导工作。
3、加强家长委员会委员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4、开好家长会,做好家访工作,定期向家长、学生征集意见
①期中考试后组织召开家长会,创设家长与学校交流、沟通的平台。
②不定期开展对家长与学生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时改进工作。
5、积极寻求派出所、消防队、司法局等其他部门的支持与配合,邀请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及理想前途教育,不断扩展学生德育工作的范围与层面,共同治理校园周边环境。
(六)做好学校卫生与疾病防控工作
确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实行政教处主要抓,各部门负责人分头抓,全校教职员工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实行环境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工作的分块负责制度,定期检查考核,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达标。
1、环境卫生实行“三制 ”管理
①卫生包干制:学校的环境卫生实行划区分班包干,明确职责,坚持每天打扫,做到室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有序,校园清洁区内整洁无杂草,无卫生死角。
②检查评比制:学校卫生专干每天对各教室及清洁区的卫生情况进行不定时检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以促使各班卫生 工作到位。
③考核奖惩制:卫生检查评比的结果为班级考核的内容之一,并作为优秀班级评比的重要条件。
2、抓好个人卫生,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做到“八个不”:
①不吃不洁食物。②不乱扔果皮纸屑。③不随地吐痰。④不乱涂墙壁、课桌。⑤不随地大小便。⑥不乱倒垃圾。⑦不吸烟喝酒。⑧不不修边幅。
3、进一步加强学生健康教育
①健教人员要做好经常性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办好卫生保健知识宣传专栏,搞好每两周一次的卫生专题讲座。
②班主任要协助健教人员做好本班学生健康保健工作,确保本班学生健康知识及格率100%以上,知晓率98%以上。
4、做好防病控病工作
①做好晨检晨报工作,并做好逐日检查记载。
②做好季节性、流行性及传染性疾病常见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
(七)加强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
建立健全各种安全制度;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大型活动预案和学生外出活动预案;实行班级安全日自查制度及门卫和寝室夜间巡查制度等;每月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除;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继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如征文、主题教育、周五离校教育、节假日离校教育、观看安全警示片,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节假日发放 告家长书,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安全管理与教育;开展必要的疏散演练,增强学生的安全实战能力;邀请派出所、司法局法制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和禁毒专题教育,提高师生安全与法制意识。
第五篇:学校德育
1.谈谈现代学校德育如何创新?
答:1)树立多维“道德”观;2)构建以”生命,实践”为基础的学校德育体系;3)创建开放式、层次式、一体化的道德教育课程体系;4)建立内涵丰富、多层次的道德内容体系;5)强调道德教育过程中个体的动态参与。
2.近现代中国学校德育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答:1)复杂性和斗争性;2)德育内容上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感情;3)提高政治觉悟是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3.结合实际论述社会变迁对社会道德的影响。答:
1、社会变迁对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
(1)社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社会的开放与多元
(2)社会道德从以血缘家族为中心走向以血缘为中心(3)社会道德的监督作用与约束作用逐渐减弱(4)专业道德要求的日益丰富与发展(5)局部区域的道德问题全社会化
2、社会变迁在改变整个社会道德大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家庭环境
(1)小型家庭需求的变化(2)儿童成长环境变化(3)家庭能力变化
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理解学校德育评价的失调。答:1)德育评价标准多元或双重 2)德育评价主体的分裂 3)德育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5.结合实际分析与论述当前德育理想的失落状况。答:
一、价值关怀的缺失
(一)学校知性论德育范式对人生价值的忽视
(二)社会焦躁与功利思想对人生价值的忽视
(三)矛盾的价值观念对明确的人生价值观的损害
二、德育层次性的模糊 首先,道德教育是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的结合,而学校德育只找到了道德规范的教育途径,对于道德理想的引导常常处于道德缺失的状态。其次,忽视学生道德水平发展的层次性
最后,学校德育本应该是道德理论层面和道德实践层面相结合的活动,但是学校德育更多的停留在了知识理论层面,而在实践层面上,学校可以采用将现实生活引入课堂,而让学生共同投入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践体验的机会却大大减少了,其中不乏学校的对集体实践的范围与时间的人为收缩。
三、教师的“去圣化”
(一)教师称呼的泛化暗示教师”去圣化”
(二)教师的工具化与技术化的负面影响
1、教师“去圣化”与”去权威化”的混淆
2、教育的工具化技术化取向致使教师片面发展
3、专业片面发展的教师缺乏立志崇高的愿望
4、教师缺乏承担起崇高职责的自信
6.结合实际,谈谈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成因以及对策。答:
常见的网络道德缺失表现有:传播网络病毒、骚扰破坏程序、侵犯他人隐私、追逐网上情色、恶意攻击他人、利用网络弄虚作假、网络成瘾。
网络道德缺失成因:第一、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虚拟性容易造成人的非理性化倾向,有些人在网络中隐藏真实身份,做出有违道德标准的行为。
第二、多元化和异质性的信息影响。大学生思想尚不成熟,所以当他们面对异质的文化和价值观时,总是不知如何选择,以致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最终实施了不当的网络行为。
第三、网络道德教育的缺失。一些高校在向大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出现了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技术教育脱节,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法律法规教育和道德方面的理性疏导。
第四、社会环境的复杂也是引发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社会上的道德原则、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有着更加广泛、更为直接的影响。
对策:
1、增强教育者的信息素质;
2、健全学校德育信息网,建立网上德育新阵地;
3、制作生动直观的多媒体德育软件,直接在网上开展竞争;
4、以互联网为工具,改革学校德育试。
7.结合实际分析与论述现代社会中个体道德发展的困惑与矛盾。答:
一、不确定的道德观念
二、确保共性与崇尚个性的融合
三、平等的权利与责任的日益重视
四、社会与个人选择的艰难
(一)现代社会宽广的选择范围带来了选择困境
1、选择的责任与必然承担责任的要求
2、更多选择带来的选择困境
(二)如何确立正确的选择态度:“用进废退”的原则
8.简述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并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在学校德育中运用好该理论。
答: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他对品德问题的基本观点是:道德行为的决定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以及各种客观条件、榜样和强化等。他认为只要利用一定的条件与方法,奖励学生的适当行为,就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班杜拉等人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有关道德行为获得的基本概念:
1、抗拒诱惑,2、赏罚控制,3、模仿学习。在德育工作中老师可以进行生活情景模拟训练,帮助学生明确是非观,养成良好习惯,要突出榜样的作用,赏罚要分明。第三次作业答案
1、简答
制定德育任务的依据。
答:制定德育任务的依据是:
(1)是根据国家**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提出的。
(2)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方针提出的。
(3)德育的任务反映了年轻一代年龄特征的需要。
2、简述当今世界中小学德育改革的趋势。
答:面对全球生态化,网络化以及多元文化碰撞与交流的大趋势,世界中小学德育表现出以下几大改革趋势:
(1)各国都更加重视品格教育和美德教育。重新强调学校德育要注重对学生美德、基础性道德的养成,强调情感、个性和人格的培养。(2)强调道德主体性的培养。面对网络时代价值多元的冲击,各国都强调学校德育要教育学生学会判断,选择,强调教师要有信息识别判断能力,善于引导学生选择,使学生在德性成长中逐渐成为道德的主体。
(3)强调情感和认知的协调。学校德育不仅是传递关于道德的知识,也不仅仅是培养发展道德认知能力,还需要培养与发展道德情感,更要有行动,使学生学会践履道德,学会承担责任,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融合,达到知情意的统一,学做合一。
(4)强调德育的生活指导功能。各国学校德育都强调对生活基础的关心,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逐步体验更高的道德境界。
3、简述德育的主要特点。
答:德育的主要特点:(1)鲜明的社会性和阶级性(2)年龄阶段性
4、简答学校德育工作评定的具体指标。
答: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灵魂,德育渗透在学校工作的所有方面。学校德育工作评定包含丰富的内容,请如领导机构、队伍建设、校风校纪、制度建设、德育管理、德育学科、学科渗透、德育活动、经费投入、基地建设以及家庭杜区协调等等。但最主要的测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学校德育课程质量评定、德育活动质量评定,德育工作管理的评定、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评定。对这些内容的测评,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以多种方式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听取汇报、现场考察,观摩活动、查看会议实录、个别访谈、听课评课、问卷调查、召开座淡会等,其次,在全面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汇总整理、综合分析,以求较客观准确地把握全貌。
5、简述高速发达的物质社会对于社会道德的影响。
答:高速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扩展与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同时也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影响。如:
1、高速发达的物质社会丰富了社会道德的需要,随着社会物质产品的增长,人类物质社会不断向世界各个角落和各个生活层面延展,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阔,由物质关系衍生出的道德关系变得日益细化而丰富。
2、高速运转的社会形成了对道德与教育的迫切需要。
3、以物质增长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道德的挤压。然而,现实表明,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财富并不能保证提供给每个人公正公平的发展机会,社会问题也因此不能随着物质产品的丰富而消融,在学校教育中也发生大楼林立却不见大师等类似的问题。
6、简述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意义。
答: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意义有:
1、教师道德修养的特殊性,道德作为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实践和精神的双重方式发挥作用的。教师道德鲜明地表达了教师的义务、责任以及教师行为方面的准则,教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职业,加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使教师更好地从事教师工作,获得职业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感。
2、教师道德对教育事业具有促进作用。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教师的辛勤工作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付出的努力,教师能否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是和教师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分不开的。
3、教师道德对未成年人学生具有示范作用。教师是培养未成年人的特殊性职业,教师道德中的职业道德部分主要对教师群体发生作用,既可以更好地调节教师队伍的关系,加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又可以调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塑造教师良好的形象。
4、教师道德对社会生活具有导向作用。在社会生活中,教师是良好社会风气的倡议者和代表者,教师道德是维护职业信念和职业尊严的基础,教师道德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在社会上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风范。
不知做的有没有错,请你们参考参考,并提出修改的意见,谢谢 7 简述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内涵
答: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它是调节教师活动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等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在平时工作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同时教师还要做到以下三点:
1、充满爱心,忠诚事业。
2、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3、以身作则、行为示范。8 简述教师的德育能力。
答:教师的德育能力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的道德问题进行感知、监控、处理和反思的能力。教师德育能力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主要包括感知能力、监控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教育机智等。教师的德育能力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引入道德世界,实现与学生共同的道德成长,在德育活动中逐步培养起教师道德的智慧。
9、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及对你的启示?
答: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对偶故事法,即根据所要研究的道德现象,设计编制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对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行为是非对错的评价,从中揭示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3、可逆性阶段(8-10)。
4、公正阶段(11-12岁)。总之,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皮亚杰关于道德观念掌握与发展的研究,除了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具体目标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启示,即要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某种道德观念.必须遵循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自然规律,必须联系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基础;只有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辨析和反省,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果学校道德教育内容超越了学生道德认知发展规律的内在制约,超越了学生的日常道德经验水平的认知基础,就会变成无效的空洞说教。
分析题: 1.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他只能造成精神的缺乏。
请分析你如何理解此段话。
答: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是终生的,我们老师不能忽视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师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人师表是我们教师必须时刻要做到的。每一个成人都应该记住,只有当他们的行为正直而高尚的时候,他所坚持的道德观念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中去,没有实际行动就谈不到道德。为儿童树立榜样首先意味着激励孩子去做好事。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于,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2.一位老师在班里搞了一个特殊的班团活动――通过虚拟情景进行德育体验(老师事先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名为《洗衣机里的猫》的游戏和电影《洗澡》中的一些片断,以此为基础,在计算机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一个动画故事《先救谁》和一组连环漫画,在活动中播放并分别要求学生谈感想、作评论、进行选择、开展联想。以连环漫画的使用为例: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四幅漫画,第一幅是在一间房子里,一张桌子上摆着一个黑包,两个人正在握手;第二幅是一个人拿着黑包在前面跑,另一个人在后面追;第三幅是两个人相对而立,其中一个人正在开包;第四幅是一个人拿着黑包在跑。再让学生对这四幅漫画进行重新排序,并配上说明词。有的学生以4-2-3-1排序,分别配以”有小偷”“追”、”终于捉住了”、“多谢你挽回了我的损失”,最后总结为见义勇为――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有的学生以1-4-2-3排序,分别配以”朋友见面分外亲热””、“有人偷包”、”死死盯住”、“看你往哪儿跑”,最后总结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还有学生以2-3-4-1排序,分别配以”抓小偷”、“让我瞧瞧都有些什么”、”这个包归我了”、“见者有份”,最后总结为:坐地分赃,可耻。这次班团活动搞得特别成功,学生们过后的评价是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感想丰富、记忆深刻。问题:结合该案例,说明运用活动法开展德育活动应该遵循哪些程序?该活动存在哪些不足? 答: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在中学里,最难搞的便是班团活动。每次搞活动,都有学生昏昏欲睡,或者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态;假如班主任不在场,有的学生甚至会开溜。但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使班团活动变得焕然一新。上面的案例实际上属于一种德育游戏。游戏是人的天性,人类实际上正是通过游戏走向成熟,而游戏又是电脑特别是网络所长,充分利用好电脑与网络的这一长处,不仅使德育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也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供了方便,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教学为主,辅以少量实践的德育方式,发挥了德育应有的魅力。
3.春秋时代,鲁国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赎回来,事后可由国家报销。子贡是孔门高徒,经商有方。一次,他赎了一个同胞归国,事后却拒绝了国家支付的赎金。孔子听说后对子贡说:”你这是不对的,因为,你开了一个坏的先例,从此不会有鲁国人再肯为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 请结合此段材料分析子贡和孔子的道德理念。答:鲁国立那条法律的用意是为了鼓励每一个人只要有机会,就可以惠而不费地做一件大好事,哪怕你暂时没有预付偿金的能力,也应该去借来赎金为同胞赎身,因为你不会损失任何东西。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从而可能造成社会道德水准的滑坡,因为头顶已经高悬了子贡这样的道德高标,谁若赎回同胞后再去领国家支付的赎金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然而又有几人有足够的财力可以保证损失这笔赎金不致影响自己的生活呢?
子贡也许料不到导师对自己的行为会如此痛心疾首。其实让孔子操心的不单单是“那条好法律”,更令他感到揪心的是道德本身的安危。子贡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最后,道德的根本目的,不是束缚精神,而是解放精神。
4.“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都在于教师忘却――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请分析你如何理解此段话。
答:没有交往就没有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在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时代,储存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如何寻求和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走进新课程中,必须重组师生关系。新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将不再是单向传递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不但要有能力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要同学生进行各式各样的认识交往,只有通过心灵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才能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教师在和学生进行灵活的课堂交往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活经验纳入课堂,创生知识,教学才会富有吸引力,才能实现“教与学相长”。
5.某中学男生向该班某女生写了一份情书,以表白爱意。女生收到后,愤然将情书交给班主任。班主任认为为了”杀一儆百”,遂在班会上将“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结合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方法等有关知识分析该案例。
答:(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重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6.某教师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小H,父母离异,她跟随着父亲和后妈生活。后妈带来一个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处处偏向自己的孩子。小H父亲很忙,经常在外,没有经历关心她。偏偏小H个性刚强,为此不听后妈任何教育,关系非常紧张。后妈就把小H的情况告诉老师。小H一直认为自己在老师眼里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也同样爱理不理,尤其对于个人卫生更是脏得无法形容。同学要求她整理好自己的书包和课桌,相反,她却将座位搞得更乱更脏。经过观察,老师挑选了一个机会。
一天放学时,老师让小H在教室留下,告诉她想请她带一封信给她后妈。当着她的面老师强调了好几遍,信是写给她妈妈的,不允许她擅自拆看。随后老师将信留在教室,称自己去取信封让她稍等。学生点头答应,但一脸的不情愿。老师便走出了教室,在外暗暗地观察,没一会,发现小H谨慎地打开信读了起来,渐渐的脸上露出了微笑。稍后,老师走进教室将信封好交给了她。其实,孩子原本认为老师带信是为了告状,却没想到老师在信中写了她的很多闪光点,并表扬了她,让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之后的日子里,小H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好转。通过多次这样的教育,慢慢地小H 的各方面有有了很大的变化,上课听讲认真了,下课能与同学一起做游戏了,也能经常看见她的笑容了。有时小H也很愿意把自己心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向老师倾诉,后来小H的后妈打电话来说小H与她关系变好了,得感谢老师的辛勤教育。问题:请结合德育实施原则和实施方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该案例。
答:教师运用了疏导性原则。所谓疏导性原则就是德育应该像大禹治水一样,重在于疏导,使学生明白道理。
7.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民主、独立、多元、信息化和崇尚自由与个性的市场经济时代。中学生张三说:我不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更不想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我长大了不想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我保证遵守法律,不做违法犯罪的事,也不做不道德的事,我通过诚实劳动而生活。你如何对待张三的观点?
答:张三过分注意个人主义,过分强调个性化生活,也不利于个人的生活成长,社会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交往,没有基本的道德准则,就不能开心的生活。
8.甲同学与乙同学是从小学到初中的亲密挚友,有一天他们班一个同学的手表丢了,非常着急,四处寻找,甲同学也帮助到处寻找,但没找到。他晚上到乙同学家玩时,意外地发现了那块手表,同学追问,乙同学承认是私心太重拿了手表,并要求甲同学为他保密,但又不肯按照甲同学的要求把手表还给那位同学。甲同学出于友情,决定只拿回手表,不对外说此事。
问题:请根据所学德育有关知识,甲乙同学的行为进行评判。
答:道德两难问题,首先乙同学犯了2个错误,一是最基本的道德错误,偷东西本身就是错误的,二是不敢承认错误。对于甲同学处在是友谊和道德两方面的困惑中,甲同学处理还是可以的,在不伤害乙同学的自尊心,又能把手表归还,就是有一个点,这种做法可能会助长乙同学这种不良的习惯。
第二次作业
1.层次德育论。
答:这类主张是一种把德育分成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综合认识观。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有四部份组成,即思想教育、**教育、法纪教育。
2.个体道德发展的矛盾。
答:1)不确定的道德观念;2)确保共性与崇尚个性的融合;3)平等的权利与责任的日益重视;4)社会与个人选择的艰难 3.简述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
答:1)科学性;2)整体性;3)双向性;4)实践性;5)**性; 4.教师德育行为的要求是什么?
答:首先,教师德育行为应符合道德的要求;其次,教师德育行为应避免负面的作用;最后,教师德育行为应选择适当的手段。5.简述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意义。
答:1)教师道德修养的特殊性;2)教师道德对教育事业具有促进作用;3)教师道德对未成年学生具有示范作用;4)教师道德对社会生活具有导向作用。
6.我国古代的”三纲五常”是指什么?
答:三纲即“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五常指“仁、义、礼、智、信”。7.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有哪些?
答:1)教师要向学生表达老师之爱;2)教师要和学生进行对话沟通;3)教师要向学生展现**作风;4)教师要与学生进行道德合作
8.简述师生关系中的尊重信任原则。
答: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从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和信任学生出发,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使道德要求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变在他们的自觉行动。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亲近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从而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9.学校德育评价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答:1)综合性原则;2)终身化原则;3)多元化原则;4)动态化原则 10.德育管理目标确立的原则有哪些?
答:1)全面考虑与突出重点原则;2)目标的整合一致原则;3)先进性和可行
11.简述学校网络德育管理的基本策略。
答:1)增强教育者的信息素质;2)健全学校德育信息网,建立网上德育新阵地;3)制作生动直观的多媒体德育软件,直接在互联网上展开竞争;4)以互联网为工具,改革学校德育方式。
12.简述学校德育目标管理实施的基本步骤。答:1)计划阶段;2)执行阶段;3)总结阶段 13.儿童的道德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智力、性别、亲子关系、友伴关系、社会文化背景 14.新型德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答:1)教师既是道德教育者又是道德学习者;2)教师既是道德示范者又是道德实践者;3)教师既是道德知识的传递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15.关于德育的本质,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答:1)宏观德育论;2)中观德育论;3)微观德育论;4)层次德育论
16.宏观德育论的基本观点或含义是什么?
答:这种德育观包含的德育内容最广泛,涉及思想教育、礼仪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类主张主要出于教育行政部门,如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礼仪、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概念是教育行政部门从德育工作的角度对德育进行的界定,属于德育工作概念,而不是德育学科学术性概念。
17.中、西方传统学校德育的共性是什么?
答:1)都重视道德和道德教育的传统;2)强调教师的以身作则;3)知行结合,躬行实践;
18.西方近现代学校德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1)学校德育从宗教化走向世俗化;2)学校德育从神华走向人性化;3)学校德育的组织化和科学化;4)学校德育理论和方法种类繁多。
19.孙中山提出的”三 主义”和“八德”分别是什么?
答:三 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20.请简要回答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交织。
答: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2)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碰撞中寻找生机与活力的中国文化。21.为什么教师既是道德教育者又是道德学习者?
答: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做一个合格的道德教育者,但是人的本质的不确定性和发展的潜能,决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即定的道德完人,教师也是一样,同样需要不断学习、进步和成长,教师不是已成的人而是成长中的人.22.简述教师自编测验德育评价要注意的问题。
答:1)测验应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2)注意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在解释结果时应慎重;3)测验应该能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升华和发展。23.简述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柯尔伯格通过对儿童两难问题回答的分析,探讨了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一般状况,并根据其特点将儿童品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2)相对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3)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
24.简述改革**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演进的主要特点。
答:1)内容逐渐拓展;2)取向逐步”融合”;3)要求逐渐层次化、序列化。25.《礼记・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三纲领”和”八条目”分别是什么?
答: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造就道德主体或再生产道德主体的过程。正确
2、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思维发展阶段不能超越道德推理发展阶段
错误
3、教师的身份认同就是教师道德发展共生共长,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道德发展的内源性基础。正确 4、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在德育方法上越来越体现人化的特点,把学生看作具有**人格的人,是完整的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正确
5、古希腊时期,雅典道德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军事训练为主,通过严酷的军事体育操练把氏族贵族子弟培养成体格强壮的武士。错误
6、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利用一定的条件与方法,**励学生的适当行为,就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于发展
正确
7、面对社会发展的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市场化、多元化等特征,我国学校德育应”以不变应万变”。错误
8、中国传统学校德育把知识与智慧看得比道德更重要,强调智德统一。而西方传统德育强调“德教至上”。
错误
9、蔡元培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总长期间,主持制订了”忠君、尊孔、读经”的教育方针。错误
10、教师在德育活动中应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秉持的价值观,绝对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与学生
错误
11、学校德育促进儿童道德的成长是由专门的德育教师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来实现的错误
12、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中国古代重视外部行为训练和习惯的养成,而西方古代重视“自我内省”。错误
13、西方一些学者曾呼吁”光明自东方来”。表明: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代表着世界德育的未来。错误
14、学校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工程,每位教师都负有促进儿童道德成长的责任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