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9届高三语文备考计划(定稿)
2019届高三语文备考计划
一、指导思想:
1.紧密结合高考形势,吃透2018《考试说明》精神,明确《考试说明》中每一个考点的要求、范围、难度,明确出题点并找出规律,搞好知识点全面复习。以《考试说明》为行动指南,以2018年全国卷为实践样品,揣摩2019年命题趋势,探讨各种题型及其应对策略,以策略指导教学实践。
2.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中心,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要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上下工夫,使学生始终保持适当的兴奋度;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领悟为基础、以学生的运用为落脚点,使学生全面介入教学活动而不是被老师牵着走。
3.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切实加强高三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要帮助学生形成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清晰审题能力、感悟归纳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方法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清晰规范的语言表述能力。教师要争取让学生在每一堂课、每一个步骤都有所悟,有所得。
二、教学目标:
1.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对重点知识分考点进行复习,建立知识系统,力争做到小块不丢分,大块得高分。
3.梳理知识网络,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审题能力,规范答题要求,强化踩分意识,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
4.强化阅读和写作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具体安排
“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编制教学进度,不致于“盲人走黑路”。教学进度突出讲授与复习的有机结合,重点与难点的合理分配。坚持“三条腿”(专题、作文、阅读)走路。基本能力要求(比如字体、卷面、规范化等)贯串其中;以练为主,讲练结合。
高三语文复习分为三轮:
第一轮(2018.8—2019.3)重在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第二轮(2019.3—2019.5)重在专题复习,查漏补缺; 第三轮(2019.5)重在强化训练,提高实战能力。一轮复习
8月1日— 9月25日①梳理必修1—5教材中的文言文知识点。②归纳复习18个文言虚词和120个文言实词以及100个古今异义词语。③记忆古代文化常识。④文言文阅读训练。
9月26日—11月5日分专题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
11月16日—1月31日①论述类文本阅读②小说散文阅读③传记新闻阅读
2月1日—3月10日①语言文字运用②古诗词背诵篇目③针对一月统考查漏补缺 二轮复习
3月10日—5月1日①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生在语基、表达等考点的弱势环节复习。②注意在生活中为阅读与作文积累材料。③本月内30%的时间用在做题上,注意总结命题规律与特点。
3月10日— 4月15日①偏重阅读古诗文与现代文。②练习作文的写作。③多做模拟题。④关注有关考纲的信息。
4月16日—5月1日①重点是作文。②整个二轮复习已近尾声,要检测一下学生二轮复习的总体效果。
三轮复习
5月2日—5月31日①研读考纲,它是高考命题的依据。②大量做模拟题,要注意准备纠错本,记录自己的弱势环节,做好查漏补缺。③多看优秀范文。营造作文亮点。④回归真题,多做各校模拟题。
6月1日—6月6日调节,可适当看书,保持良好心态。
四、复习备课方法和措施
(一)强化积累,夯实基础
语文贵在积累。诵读和练习是语文积累的不二法门。诵读是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语文高考必须重视诵读这个环节。各班除早自习外,每天宜再安排20分钟诵读时间,制订好诵读计划。诵读的内容,可参见下列这些。
①诵读高中语文考纲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达到会背诵,会翻译,会解词。
②词(包括成语)。对高考内容进行全面撒网。循序渐进,达到熟练程度。
③时文美文。自选和由教师推荐一些报刊上的最新时文,通过诵读,汲取思想精华,领悟写作技巧,积累语言材料。
④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特别留意与自己喜欢的文体相同的文章,积累语言素材,掌握考场作文的一般写作规律。
(二)考点训练,实现突破
考点训练是语文备考的核心,考点的训练必须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掌握方法,逐步推进,巩固知识,扩大视野,提升能力。
1.语言基础
(1)词语:掌握辨析近义词的方法,了解常用虚词及复句的相关知识,扩大熟语的积累量,重点掌握常见错误类型。
(2)病句:熟练掌握《考试说明》中的六种类型,培养分析能力,总结辨析方法。
——突出实际运用能力。
2.语言表达
复习常见类型,关注新题型,多做创新题;贴近生活,注重实用。——依照规范操作。
3.名句名篇
名句名篇重点在课内,暂以《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64篇古诗文为准,读、背、默不间断。
4.现代文阅读
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把握观点主旨是关键,培养阅读兴趣,总结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和规律,点拨答题技巧。
——审清要求,依文作答。
5.古诗鉴赏
广泛阅读,加强积累,进行鉴赏技巧的总结分析和点拨,授之以渔,以不变应万变。
6.文言文阅读
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注重翻译的“信、达、雅”。强化语境意识,能分析概括文中观点、态度,领悟人物形象,体会
表达技巧及语言特色。
(1)实词——重视积累(重点是“大纲”上规定的120个实词),巧妙推断具体语境中的词义。
(2)虚词——突出重点(18个虚词),辨明用法。
(3)句式翻译——直译为主,避开误区。
(4)分析综合——重视人、事、理。
对文言句式的复习,要注意五个联系:
①把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与对词类活用的分析联系起来;
②把对实词意义的理解与辨析特殊句式联系起来;
③把理解文句与掌握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联系起来;
④把课外材料与课本联系起来;
⑤把文言中的辨词析句与现代汉语最基本的句法分析联系起来。
7.写作训练——打造文体强势,突出文章亮点。
突出两种文体(记叙文,议论文),强化三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在标题、开头、段首、结尾等处画龙点睛,设计亮点。
第一学期按片段和类型分别训练规范文,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及写作技巧,并训练书写能力,每二至三周一次,注重指导与评讲;第二学期与考试结合,按题型训练速度,精讲精练,注重积累时事焦点方面素材。
(三)强化合作意识,做到精诚团结,艰难与共。
做到六个统一:统一资料,统一教学安排,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教学时间,统一教学检测。注重备考研究,加强集体备课。
要研究《高中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尤其要研究《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考项,要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对《考试说明》中新修订的内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明确复习目标,调整总复习的训练思路。要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心理、知识结构,研究教法学法。把准考点,理清知识点,找准教与考,教与学的结合点。
面对新教材、新高考,教师一定要有集体备课意识,这可以说是解决目前新课程教学难的重要突破口。利用每周集体备课时间讨论没一个考点的重点、授课思路、方法及典型试题,精心完善每一个考点复习的学案和教案。集体备课流程是:主备人→研讨→研究课→研讨→集体教案(主备人须准备学案、精讲教案、典型例题、变式训练、回顾反思、知识结构;讲解构思和教学程序)。各位教师要博采众家之长,对自己的个人备课进行二次加工,集体教案→个性发挥 →上课,下课后教师还要根据教学情况第三次对个人备课进行反思、修改,从而实现备课的最优化、个性化。
(四)讲究复习方法,注重学法指导,精讲精练,增效减负,提高学生的主观题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1.培养学生定下心来读文章的习惯。
对文章要总体把握,有总体印象,答题时注意上挂下联,到文章中寻找对应点。在阅读中,一些同学不会从文字出发欣赏“细节”,从而逐步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没有养成“依言”入情悟道的习惯,精读文章,学会欣赏“内涵”,更谈不到情感得到调动与熏陶,思维得到“内化”与拓展了。
复习知识重要,复习方法更重要;师生要经常归纳各个知识点的规律性的东西,力求能举一反三。尤其是主观题的训练,不能只停留在教师宣布“参考答案”上,要让学生自己练,自己讲答题的思路,自己互相评价答题的优劣,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掌握答题的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复习任务是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建立内在联系;锤练思想方法,提升解题能力;加强知识综合,提高应用能力。为此,教师要多开展一些有效复习的策略研究,特别要多研究学生,实现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三讲”——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疑点、难点);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知识的迁移、思路的点拨)。“三不讲”——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能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做题能解决的 问题)不讲;过偏的问题(超越本阶段教学深度的问题)不讲;过难的问题(超越高考题难度的问题,讲了也不懂的问题)不讲。注重教学的反馈与矫正,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2.提倡运用“探究式复习模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基本模式:例题引路——感悟探究——巩固训练 例题引路:以近年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中的典型试题为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答题的基本要求和思路。例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它是检测的标尺,是分析失误的前提,是归纳总结的基础。
感悟探究:教师设计问题启发学生:你在做这道题时是怎样思考的?说说你的思路。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谈出各自的看法,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思路与方法。然后教师对此类试题的将来考察方向作前瞻性预测。“探究”即是对命题规律的探求,也是对答题思路的归纳和方法的总结。
巩固训练:配合备课组精选的试题进行逐项训练,以此培养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是对思路、方法的验证与应用,进行有效的训练从而达到能力层级的要求才是终极目的。当然,训练的类型要全面,难度要适中,能力要求要到位,要多动手。
变式:变式1:纠正错误——分析归类——巩固练习
变式2:练习——析误——总结——迁移
变式3:归类梳理——析练合一
变式4:心理探源——排除干扰——迁移巩固
(五)上好每节复习课,成功在于课堂 【总要求】
1.紧抓五“点”:知识点、能力点、重点、难点、缺漏点。
2.坚持三“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强化训练,培养考试的能力;精讲精练,举一反三;
3.授予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练前指导,及时反馈,有效评价;
4.加强检测,分考点进行专题测试与综合考试并举,做好考前指导,考后讲评,落实复习目标;
5.让学生每节课均有所得,主要训练均在课堂完成。【不同类型课型要求】 1.知识复习课。
各种命题角度典型实例导入→归纳知识要点、弄清高考命题角度→典型例题训练→评讲点拨解题思路、归纳做题方法→迁移训练(包括高考试题未出现的命题角度)。2.阅读鉴赏复习课。
课前布置预习(要求学生阅读并完成文后试题)→上课第一环节指导整体把握文章(全文和各个局部写了什么,文章思路和结构,文章重点和特点)→上课第二环节进入答题,进行答题程序与方法指导(要求学生通读题目,把握每个命题指向;审清每个试题的题意,明确解答要求;锁定每个题目的研读区间,探究答案;分析解答要点,规范表述)→课末小结环节,归纳文章阅读程序和解答试题基本步骤→布置课外训练作业。3.综合试卷评讲课。
评讲试题要走出“对答案”和“就题论题”的教学模式。评讲时,一要注意突出重点。错误面大的题目、分值大而得分率不高的题目、新题型的题目、思维难度较高的题目应该成为评讲的重点。二要注意将错误原因的分析和运用基础知识解答结合起来,使训练起到强化和运用知识的作用。4.作文指导课
作文指导与训练,既要分散又要相对集中,既要系统化又要系列化。即作文指导与训练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板块(即系列化),穿插于各项专题复习之间,每次训练要保证相对集 中的时间对某一板块进行整体指导(即系统化)。
A.审题意识。高考作文的审题不可能成为一大障碍,但也不是一眼就能看到底的,需要好好琢磨,细细思辨。只有领会命题意图,才能把握写作思路。
B.文体意识。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平时训练要有文体意识,记叙文就是要有描写意识;议论文观点鲜明,要有思辨意识、哲理意味;散文要有人有事,揭示哲理。
C.结构意识。段落不要分得太零碎,以免给人一种很散的感觉,不要故作高深写“题记”,不要分成“一”、“二”、“三”、“四”,很自然的分成4——6个自然段即可,要文气贯通,一气呵成。D.“亮点”(创新)意识。一个巧妙机智的构思,一个精彩的段落,一段内涵丰厚的句子,一个有个性的词汇,甚至一个有如诗眼的字,一个非常有特点的标点符号,都可以作为亮点,提升文章的层次。有的考生喜欢故作深沉,故意把文章写得很“含蓄”,缺乏开点题的意识,以致使得观点不亮。要凸显自己的亮点,不怕张扬,不怕“招摇”,把文章的语言美、立意美、结构美发挥到极致。
E.语言意识。尽量“装潢”作文的语言。要进行写好一段排比或一段比喻的训练,进行写好一段逻辑性强的文字的训练,进行写好头一段精辟有哲理的话的训练,进行写出一段生动形象的话的训练。总之,要在语言上“征服”阅卷教师。
首先,学科组要制定详细的作文教学计划。其次,学科组要认真研究课本,从课本中挖掘作文素材,研究课本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写教学反思。第三,教师要整合信息广泛收集资料,编写校本教材。
具体做法:①长与短结合(即整篇、分段与组句训练相结合);
②文与纲结合(成篇训练与拟提纲相结合);
③读与写结合(读课文、读时文、读高考优秀作文,促写作);
④练与评结合(练规范,练技巧。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六)依据《课标》和《考试说明》精选习题(套题)、加强训练(限时限量),讲求实效
进入高三以后,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语文有这样的感觉:语文知识不少,管用的不多;学习的课文不少,考试考到的不多;做的练习不少,心中有底的不多。问题就出在练习的针对性、典型性、有效性上面,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以高考试题、试卷为蓝本,本着“题型要对路,材料要典型”的原则,全面地研究高考试题、试卷,包括它的总体设计、各题的考查目的、设问的角度、干扰项设计的特点、解题思路等等,并在此基础上精选习题,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应当在学生做题的基础上,注重有效指导,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练习和反思、总结时间。防止学生被淹没在题海训练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解答出题目后对同类知识的比较、辨析和对方法、规律的总结、归纳的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练就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习题的选用应以以下三点为标准:一是知识的高含量。试题要最大限度地增加覆盖面,尽可能囊括最多的知识点。二是思维的开放度。适度开放,给考生以思维的空间,而不是就题论题,死记答案。三是文化内涵的厚重性。各地试卷在选材上都趋向于文化含量高、文学色彩浓的文章,命题时注意挖掘其内蕴。
学科组要组织教师对资料进行筛选,重新组题,自己编题,形成校本特色。学科组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给学生训练的题目,老师必须先做一遍,不选错题、无答案题,对偏题、过难题做适当处理。
(七)认真落实教学策略,进行质量分析,对缺差情况采取补救措施
在教学中切实落实“培优强中抓基础”“低起点,小坡度,小步走,勤反馈,及时补,滚动递进”的教学策略,既关注教材,更关注学生;注重因班制宜,因材施教,力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均有所提升,尤其对临界生的语文学习要多关心帮助。教师每次模拟考试之后要认真采集数据,最好建立“学生语文成绩档案库”,对学生个体和班级集体情况进行质量分析,把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测验成绩都加以细化和分解,明确学生在哪一部分失分较多,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是需要大面积的补救还是需要个别辅导;全面清楚地了解每个小题的答题情况和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对一个阶段的复习作出小结,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老师要做清醒的老师,学生要做明白的学生。
(八)讲评课、研做高考题方面
每周安排一节公开课,全组听课,听完后,本组教师要进行很好的评课,每位教师至少提一条优点、两条缺点。每位教师两周做1套高考题。
第二篇:高三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高三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一、高三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1、立足于学生的“学”来抓备考。把主要任务确定为控制与诱导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构筑语文知识和能力体系,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对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把职责的根本确定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力求让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显现。
2、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抓备考。少一些功利色彩,多一些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身的语文学习习惯,关注自身的生活态度。提倡“以汪洋恣肆之笔,写济世为民之文”。鼓励学生思考人生,洞察社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放眼宇内,面向未来。
3、立足于母语教学的特点抓备考。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早晨自习,力求书声朗朗;课外阅读,讲求读思结合;推荐时文美文,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评点新闻杂论,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通过持之以恒的积累,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滋养学生的良好语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高三语文三轮复习的侧重点:
一轮复习——搞梳理,重积累。二轮复习——抓重点,补缺漏。三轮复习——用术语,讲规范。
三、高三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做到“六化”
“序化”,即掌握了知识的主次、先后、纵横、上下等等关系,使原有的知识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序列化结构组块,牢牢地储存在记忆的仓库中;“类化”,就是将复习地知识采用类聚法归类,达到“一道题,一组题,一类题”的效果;“细化”,就是将复习知识细分,做到全面不遗漏;“深化”,即合理适度地向知识的纵向拓展,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知其所以然;“活化”,就是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增强情境性,精选鲜活的例题进行讲解,加强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精化”,一是指复习内容要精,二是指善于将知识梳理归纳,做到“纲举目张”,以便“厚积”能“薄发”。
四、高三语文教学的基本思路:
1.合理规划
(1)第一轮复习(2011年9月-2012年3月上旬)全面复习打基础——“地毯式复习” 将考纲知识点细化、全面化,语言基础知识天天做一点,一月轮一遍,反反复复几个来回。
对高
一、高二学过的文言文,必须重读,凭借“温故”,达成“知新”。不是读一遍,而是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读三至五遍,甚至多到六七遍;不是突击读一阵子,而是天天读,坚持不懈。养成“硬读”的习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借助于工具书和有关试题理解文本,因为撤除一切依赖,直接进入文言语境,容易形成文言语感,掌握文言模式,提高解读能力。现代文阅读题必须精心选择,近几年高考试卷上的阅读题,应列为首选。练习过后,必须认真评讲,组织学生讨论,讨论的重点不是错在哪里,而是为什么会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容易出错,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弥补、纠正等。多读是基础,做阅读题还牵涉到答题的技能,一味试误不能真正提高应试能力,要以读为本,打好基础,正确训练,熟以生巧,才能从容应战。古诗鉴赏要善于建模,分四个层面推进。作文重在思维启迪和文体、语言的优化。
(2)第二轮复习(2012年3月上旬-2012年4月下旬)
重点复习上台阶——“专题复习”(将知识点收拢,纲举目张,针对性完善,化知识为能力)
重锤敲打阅读和语用两题,化大为小,模糊的知识清晰化,清晰的东西条理化,条理的东西简约化。
作文开始段,深入分析段,文采段等亮点的设计,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风格和特长。
(3)第三轮复习(2012年4月下旬-2012年6月初)综合训练攀高峰“补漏式复习”(针对性训练)
前期继续查缺补漏,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应试技能,多方收集考试信息,精心编选试题,强化训练;后期适度训练,注意学生的心理调试。适当回归基础,大量补充时文。
2.研究高考。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考试说明》、高考真题、高考试题评价报告都是研究的重点。高考试题这条鱼再大,也游不出考试说明这口缸。要特别注重研究近五年特别是近三年的高考考题。高考考题是对考纲的最直接的阐释,任何“题典”“题霸”“题库”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更何况其间所透出的不同风格和暗含的改革发展信息,也都值得我们倍加关注。在高考试题研究上“五找”:①对历年高考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②对近三年高考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③对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④对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⑤对各地调考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操千琴而晓声,观百剑而识器”,从众多的典题中,品位领悟、把握高考真谛和命题趋势。研究高考发展趋势和变化,从历年高考试题和各种资料中精选一些典型的题目,整理出一套精要实用的复习资料。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把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在考点上,提高复习效率。
3.精选资料。
用好《创新设计》,用足用透最近3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近几年高考试题学生至少做三遍。第一遍,成套做,了解高考考点;第二遍,分类做,研究解题步骤;第三遍,重点做,掌握答题技巧。专题复习时,以高三老师自己所选试题为主,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精讲精练。
在精讲精练上下功夫。精讲,指讲重点,讲关键,启迪学生思维。“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才是目的。”精练,从老师层面讲是指所讲的内容要精选精编。无论内容、数量,还是难度、梯度都要反复推敲。从学生层面讲是要力求把每一次训练都当作高考来对待。
5.注重落实。
力求让学生“每一节语文课都有事做,每做一步都尝到甜头”。细化复习内容,化虚为实,化大为小,督检到位,反馈及时,确保落实。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错题集、一个摘抄本。改变传统的做题方法,平时用铅笔答题,考后用红笔纠正错误。语言基础知识我们分解到每周的早自习,一周落实一点,一周进行一次检测,持续进行,形成序列。
6.以考促教。
认真对待每次考试的命题、制卷、阅卷和讲评,尤其是要抓好月考和每次模考。每次考试命题要做到科学有效,思路清晰,意图明确,亮点纷呈;阅卷做到公平公正,标准统一;讲评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特别是注重细节的研究。如学生最大问题是什么?最常见的失误有哪些?学生错误答案从哪里来?为什么会这样答?并根据这些思考注重答题过程和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如何审题,仔细阅读题干和题肢,领会命题意图,使学生答题做到思路清晰,要点醒目,术语准确,书写规范,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全面提升学生的应试技能。同时,注重考后错题更正情况的反馈,善于利用每次考试反省、调整和指导复习。
7.重视作文。
专人负责,心中有数,胸中有纲,指导有法,训练有序,讲评有得。其一,单周练随笔,双周练考场作文。定期编印“考场作文选编”。其二,坚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使学生把握时
代脉搏,感受时代精神,拓宽写作视野,指导学生注重生活积累、认识积累、文化积累。坚持“作文素材”的积累摘抄,指导学生进行专题性的素材积累,在课外分类整理教材中的经典素材、报刊杂志中的新颖素材、影视中的鲜活素材以及学生自己作文中的名言警句类素材。其三,分步骤进行专项训练。以学生考场作文为例子,进行全年级作文讲座。如,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表达,如何开头结尾,如何安排结构等等。其四,在注重讲评的同时坚持个别辅导,面批面改。有的放矢地指导求学生处理好表意深刻与内容充实、材料丰富与结构严谨、注重文采与表达流畅、注重创新与偏离题意的关系。
8.集体研讨。
发挥整体优势,集合大家的力量。板块分工:
冯世雄:高三复习备考整体规划,复习进程调控,专题训练设计或安排,现代文阅读的选题与教案设计。
王庆:高三作文训练设计与落实。
白延林:早读计划安排与落实,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板块的复习规划与落实。
郝艳峰:诗歌鉴赏板块的复习规划及试题精选,美术考生语文学科补习方案的制定与落实。
王媛:优秀时文的挑选与推荐,作文素材编撰规划与落实。
李改改:学生课外阅读安排与落实,《考试报》优秀栏目推荐,历次检测试题的试做与筛选,高考真题的筛选。
高彩娥:抓语言运用部分经典试题和新题型的筛选,高秋燕:完成历次检测试题的试做与校对,高考真题的筛选与推荐。
刘文化:负责高三学生语文学法的指导与语文活动的组织。
做到三个统一:统一资料,统一进度,统一打法。好资料,大家分享;好做法,立即推广;好作文,统一打印;重难点,集体攻坚。
(工作月安排另附)
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1年8月
第三篇:高三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内乡三高2014——2015学年秋期高三工作计划
一、复习进度安排
高三语文复习一般分为三轮:第一轮(2014.9—2015.1)重在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第二轮(2015.2—2015.4)重在专题复习,查漏补缺;第三轮(2015.5—2015.6)重在强化训练,提高实战能力。
第一轮复习:
9.1---9.31 文字、修辞扩展、压缩、虚词(18个)实词(120个)。
10.1---10.30高中教材一、二册背诵诗文、词语、仿句、句式变换、文言语语段。11.1---11.30高中教材三、四册背诵诗文、语法、病句、简明、连贯、得体、12.1—12.31 高中教材五册背诵诗文、文学常识名篇、名句梳理、诗歌鉴赏
1.1—31 现代文阅读、综合练习
二、教学案的编制和使用
1、及早思考,明确到人。在开学初就明确了各个专题的具体责任人,要求责任人及早思考,深思熟虑,形成草稿。
2、具体智慧,完善学案。在授课前一周,将草稿发到每个教师手中,每个教师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学案。
3、统一行动,重视个体。在每周备课组会议上,所有教师各抒己见,见仁见智,最终讨论确定正式学案。但由于文科与理科学生实际不尽相同,不同班级之间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还特别重视个体差异,要求所有教师针对自己班级的实际,进行二次备课。
4、学案确定后,提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做好预习。
5、学案一般包括典型例题、知识讲解、课堂巩固练习、课后巩固练习四部分。课后巩固练习主要是针对知识讲解的内容来命题。
三、第一轮复习的具体措施
(一)采取“超低空、地毯式、拉网式”的复习策略,夯实基础,建立知识体系。
学生底子薄弱,我对此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就决定了第一轮复习起点不能高,容量不能过大。与其在高空作业,不如踏踏实实地给学生一些东西。因此我们采取了“超低空、地毯式、拉网式”的复习策略,把知识全面的给学生,学生得到的知识是实实在在的。
(二)构建立体式复习体制,早读、课堂、自修处处到位,知识、方法、能力层层推进。
我们的学生学习自觉性是不高的,而且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更不高,这就要求在复习中抓一个“实”字。要求“实效”,就必须实在的工作,早读、课堂、自修处处到位,构建立体式的复习体制,让学生时刻感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当然,实在的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求的高效,因此我们先夯实基础,再点拨方法,最后才提高能力,层层推进。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并不可怕,高考并不可怕。
(三)处理好复习中的四个问题,一切为学生服务,一切以实效为前提。
1.课堂力求做到精致化。提倡增大课堂复习容量,不是追求过多的讲,过多的练,面面俱到。而要敢于取舍,重点问题舍得用时间,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提高学生必需的能力。
2.讲练比例要科学。第一轮复习容易形成“满堂灌”或“堂堂做”,这些都是不好的做法,这样都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确立了教为考服务,以考促教的策略,合理分配好讲练时间。
3、学生主体作用要明确。课堂中有的讲得多、讲得快,学生被动听、机械记,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僵化、应变能力差;有的简单提问,过多的板演,貌似气氛活跃、讲练结合,其实是老师的惰性行为。因此在课堂上就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出了一个原则:学生应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思维中去。
4、讲评的方式要高效。学情抓不住,讲评随意,对答案式的讲评是影响讲评课效益的大敌。做到评前认真阅卷,具体分析,评中归类,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纠正。也可采取“自助”的办法,让学生讲方法,析错误,展开争论。这种方式,由于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极易让学生接受。
四、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以“本”为本,注重延伸拓展。
学生对语文课本上的东西,掌握的比较差。特别是文言文,很多学生再回头看的时候,感觉到很陌生,而且高考中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跟课文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因此
确定了以“本”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充分的掌握课本,并注重向课外的适度延伸,力求课本与高考的要求的和谐统一。
语文组
2014/9/2
第四篇:2017高三备考计划
高三22班复习备考计划
高考是场考验心力、智力和体力的持久战。根据高三特点和学校的指导思想,我认为高三复习备考最忌讳复习无序,各科教师要根据所教班级特点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并指导学生个人拟定相应计划。在剩下的备考日子当中,不同学情的学生应综合考虑自己的学习情况,贴合实际地为自己度身定做复习计划,重点复习相关知识,有条不紊地应战。
一、对不同程度的同学分类指导
1、尖子生:扎实基础,稳步前进
尖子生在复习的时候通常会遇到同一个问题——表面上看,老师的授课和讲解太“浅”了。作为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的优等生,必须意识到这样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并不是“鸡肋”。“听讲”的意义在于必须突破“听”,要把这个过程变成考验基础与思维能力的“演练场”,利用老师谈到的内容来实现知识的深度贯通,变被动为主动,找准自己在方法上的特点,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追求更高的复习效率。
2、中等生:重视双基,重点专练
3、后进生:抓中低难度题目,拿好基础分
教学中一定要做到:精选精练,以中低难度的题目为主,不把过多时间放在高难题目上。对做过的题目,一定要及时整理,进行总结、反思、归类、查漏补缺、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难度,培养学习的兴趣。
4、偏科生:强优补弱,一科也不能少
对于偏科生来说,应该合理使用复习方法,优化各个学科的复习时间,把大容量的知识化整为零。若理科强文科弱,可采用每天做适量练习题的办法来保持解题状态,以节省时间多背单词、词组、语法以及语文名句,多做古文阅读,提高这种长线科目中能够相对快速见效的题型的水平。如果是文科强理科弱,在冲刺阶段更应注意对文科知识结构系统的梳理,保持稳定性。对理科的攻坚切记不可盲目多做题,因为这样反而会导致知识系统的混乱。可多做些典型题型,牢固掌握学科知识的规律和原理,把主干摸清摸熟,从对知识“点”、“线”的巩固拓展到“面”。
二、复习环节指导
1、第一阶段,是整个高三第一学期时间。这个阶段时间大约五个月,约占整个高三复习的一半时间左右。这个阶段可以称为基础复习阶段。学校里每一个科目都在逐册逐章节地进行复习,考生自己也应该和学校的教师步伐一致,进行各科的细致复习。
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五个月,把每一科在高考范围内的每个知识点都逐章逐节、逐篇逐段,甚至逐字逐句地复习到,应做到毫无遗漏。
多位考上大学的同学的共识都是第一轮复习十分重要。理科考生陈武作为刚刚经历过高三复习的过来人,他的感受很深:一轮复习是查缺补漏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相当于把以前的内容再讲了一遍,所以以前没弄懂的问题一定要在这个阶段弄清楚,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老师不会再这样详细地梳理和讲解学过的知识,开始进入综合复习。所以第一轮复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紧跟老师的节奏,做相应的同步练习,把以前没懂的弄懂。
小提醒:这个阶段,复习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这时候循序渐进、查缺补漏、巩固基础,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时候把边边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复习到,才能在今后更多的时间去攻克一些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
2、第二阶段的时间从寒假开始至第一次模拟考试前,大约四个月。这个阶段是整个复习中最宝贵的时期,堪称复习的“黄金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时期复习任务最重,也最应该达到高效率的复习。这个阶段也称为全面复习阶段。考生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找到每科中的一条宏观的线索,提纲挈领,全面复习。
小提醒:这个阶段的复习,直接目的就是第一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模拟是高考前最重要的一次学习检验和阅兵,是考生选报志愿的重要依据。一模成功,可以使自己信心倍增,但不要沾沾自喜;一模受挫,也不要灰心丧气,妄自菲薄。应该为一模恰当定位,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
3、第三阶段从一模结束至高考前,时间大约两个月。这是高考前最后的一段复习时间,也可以称为综合复习阶段。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有些考生可能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这个时期应当把“卸包袱”当成一个重要任务。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放松一下绷得紧紧的神经。
小提醒:在此阶段,每天不必复习得太晚,要赶快调整进入高三以来紧张复习中形成的晚睡的作息习惯,以保证充沛的精力。另外,这个时期不必再做过多过量的习题,更不应死抠难题和偏题,应该做少而精的练习。
三、班级复习备考措施:
1.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常规管理工作
(1)主动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及时做好学生的调适工作,全面把握班级发展动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休息习惯,确保不出安全事故。教育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2)抓两头、促中间,把经常进前一百名的同学列为600分的培养对象,每次考试过后都找他们谈谈考试的得与失,并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借助家长的力量,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当然,也有几位同学,纪律涣散,精神萎靡,习惯性的睡觉或走神,借助高
三、高考的压力,进一步的加强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一年的努力,希望他们可以上本科。还有临界生,是提高本科上线的关键,及时的找他们谈话,让他们找准自己的弱势科目,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提高,同时注意考试技巧的培养,希望他们能进步,并稳住成绩,争取能上本科。
(3)上学期紧抓数学英语不放,下学期猛攻文综。
(4)立足班会课,结合问卷调查和一对一谈话,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关注他们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引导他们团结,积极,有责任心,有毅力,会主动排遣烦恼,积极疏导不良情绪。
(5)统一战线,做好科任老师和学生的协调工作,群策群力,团队合作。及时和家长联系,汇报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有问题和家长商量,尽可能多的获得他们的支持。
2.月工作主题以及周工作计划
上学期:
9月份主题为:“我和我的理想”。让学生看到光明,感觉高考大有希望,让学生制定一个目标。第一周:《高三,我来了》主题班会 第二周:狠抓学习规范。
第三周:加强理想教育,立定学习目标。第四周:快速调整状态,制定新的学习计划。
10月份借主题班会这个契机,完成每一位学生的面对面交谈,与学生近距离认识,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让他们感受到爱。
第一周:国庆放假前加强假期学习动员。第二周: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学生学习
第三周:问卷调查中,和问题较特殊、紧急的同学及时沟通,帮助他们梳理心情,解决问题,尽快投入学习。
第四周:分批或者一对一谈话。11月份主题为:“学法指导——突破一点,改变预言;由点到面,全面提升”。第一周:针对调查以及谈话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给及他们学习方法上的指导。第二周:第二次月考复习。
第三周:针对考试情况,分批谈话,掌握个性与共性。
第四周:心理学家武志红的文章《我如何一年圆北大梦》给大家方法上的指导和情志上的鼓励。
12月份主题为:“超越挫折——变逆境为机遇”。差生往往是挫折商很低,他们无法正确的去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挫折,首先在心理上让他们超越自己,才能在学法上有所突破,主动的学习。
第一周:关注中下层同学。这个时候,很多长期努力,但是成绩不见明显进步的同学,非常需要鼓励。
第二周:完成偏科学生的交流,帮助他们重视弱势学科。第三周:第三次月考复习冲刺。
第四周:借助圣诞节营造温暖气氛,鼓励同学之间加强沟通,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1月份主题为:“悦纳自己”。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很多同学在这个时候,会进入一个瓶颈期,学习会有所懈怠,而且天气比较寒冷。同学们的心情会比较不好,怀疑自己。所以这个月,会给大家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防止学生出现极端心理问题。
第一周:元旦收假,引导学生快速收心。用新年契机,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第二周:“悦纳自己”主题班会。第三周:期末考前回顾,总结提升。
第四周:考前冲刺,给自己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家长会以及假期学习动员。下学期: 3月份:
第一周:22班成人仪式。
第二周:第一次统考前状态热身。
第三周:百日冲刺大会以及引导学生在考后全面分析自己,认识自己。第四周:关注偏科同学和差生,鼓励他们一切都还来得及。4月份:“在高考强风中不动如山”。以心理学家武志红的同名文章做题目,给大家一系列的备考建议。加强尖子生辅导,关注临界生。
第一周:备考心态调整,班会“在高考强风中不动如山”。此时同学们因考试次数太多会有些浮躁,引导他们把每一次考试当成高考。第二周:第二次市统考。第三周:尖子生谈话。第四周:临界生谈话。5月份:“调整你的高考生物钟”。关注学生临考心理,让他们感受到爱与压力并存,轻松而不失紧张。
第一周:考前一个月方法指导:回归基础、回归课本,保证训练,调整身心。第二周:考前平常心,轻松而不失紧张。
第三周:关注身体生物钟(心理、睡眠、饮食、各科的兴奋状态时间点)。第四周:同上。6月份:“考试进行时”。考前叮嘱,给考生的N条建议。考试中及时调适。考试后个别心态不稳的同学也要积极跟进。
以上是一些初步的设想,后期会根据学校、年级的部署以及学生具体情况做相应调整,相信在2017年的高考中,我的高三22班会打一个漂亮战。
第五篇:高三备考计划
左权中学校2014年高考备考计划
一、基本情况
教师42人,应届学生总数650人。文科和理科班级总数13个,其中文科班6个,理科班7个。其中理科,重点班5个,普通班2个;文科重点班3个,普通班3个。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潜能”的教育理念,发扬左权中学传统的团队精神,通力合作,狠抓班风学风。增强质量意识,严把课堂教学关,严把考试分析关,严把高考信息整合关。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培养尖子生,大幅度提升高考升学率。
三、主要工作
(一)教育工作
1、强化常规管理,引导学生树立目标
高三这一年,班主任和广大教师应一如既往抓好班级常规管理,包括出勤与纪律、安全与卫生等方面的工作,特别要严格履行学校制定的请假制度。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明确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奋斗目标。
2、齐抓共管,增强争先进位意识
年级组是由班集体组成的。教师“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集体教育才能形成合力。任课教师要
克服本位主义倾向,顾全大局,广泛听取意见,注重过程管理。班主任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及时,准确了解学校内外情况,配合学校实施有效教育。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为实现阶段目标和目标而展开竞争,力争2014年高考有新的更大的突破,为左权中学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3、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高三学生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疲劳、焦虑、自卑、过度兴奋或过度紧张等心理状况,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一起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特别是每次考试前后,要重视个体指导,关注后进生,把握学生心理动向。及时调整学生学习、生活的心态和兴奋点,保持适度紧张,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工作
1、认真学习,精心制定教学计划
年级组、备课组要认真研究、总结我校往届高三的成功经验,研究《考纲》、《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断搜集高考信息,把握高考动向和高考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各科任教师要根据高考教学内容、总课时数及不同层次班级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2、加强研究,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全体高三老师要把集体目标的达成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优化学科教学。各备课组应增强集体备课意识,认真组织和开展好听课评课
活动,教师之间有针对性提出批评意见;备课组还要在实现新老教师对接、与往届教师特别是上届教师对接方面做好文章。
3、注重效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高三阶段的教学以复习、练习为主,各教师课堂教学中应用科学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注意把握复习的高度、深度和效度。体现高度:充分备课,复习课的内容既要抓住每一个考点、知识点,又必须作精要归纳;体现深度:选题既要注重基础性,又要具有综合性,力求由浅入深,触类旁通;体现效度:要把知识点的回顾与足量的巩固练习结合起来,做到讲练结合。
4、重视反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高三教学任务重、难度大,教学中要重视学情,一切从效果出发,各教师要从学生实情出发,及时批改作业以及试卷,真正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补”,不断调整教学的思路和方式,提高教学的实效。
5、强调规范,减少无谓失误。
围绕练习与测试,教师要指导学生规范答题,规范书写,并引导他们最终将规范变成习惯。
四、具体工作
1、教学进度(复习):
第一阶段: 2014年3月上旬结束一轮复习。
第二阶段:2014年3月中旬——2014年4月底,完成高考第二轮复习,即专题知识复习阶段。
第三阶段:2014年5月初——2014年5月底,完成高考综合训练.。
第四阶段:5月底——6月初,回归课本,查缺补漏,调适心理。
2、考试、练习安排
(1)、一天一练
(2)、配合学校组织好月考及各类练兵考试。
3、.认真做好考试情况分析工作
我们要求各备课组、各班班主任、各科任教师要认真分析考试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教师存在问题、学生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年级领导小组要加强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存在问题的学科和班级要多给以帮助和支持。
4、大型活动安排
1)优秀学生表彰大会。
2)高三备考指导。
3)心理调适专家讲座。
4)迎战省模拟考试动员。
4)高考百日动员大会。
5)高考规范答题和技巧讲座。
高三年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