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摘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在新加坡工业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独立后的新加坡,坚持在“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东方”,高度重视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公民道德教育。作为儒学源头的中国,很有必要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正确处理儒家思想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丰富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重大任务。
[关键词]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儒家思想;和谐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0-0108-03
一、新加坡的思想道德教育
新加坡地处欧亚两洲的交通要冲,深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独立后,新加坡人种复杂、宗教信仰多样,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趋势。为了避免矛盾和纠纷,统一国民思想,发展经济建设,新加坡政府认识到必须加强对国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儒家伦理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加坡文化建设的目标转向重振传统文化、弘扬东方美德、抗拒西方颓废思想。新加坡政府认为,在华人占主体的社会中,提倡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华人主体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是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被新加坡化的文化。例如,新加坡将“五伦”观念做了修改,把“父子”改为“父母与子女”,把“君臣”改为“国家和人民”,把“兄弟”改为“兄弟姐妹”,并对“五伦”的内容赋予了现代解释,如强调男女平等、强调国家领袖和普通民众都应该对对方尽职尽责等。具体的教化内容包括:强化国家意识,坚持爱国教育、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实施德治教育、民本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等等。为了使儒家思想更深入人心,新加坡政府不但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儒家思想现代化研究,而且从那时起,也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课程,以使儒家思想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为全社会普遍接受其共同价值观奠定思想基础。
(二)共同价值观教育
李光耀曾说:“如果伦理和道德价值观的水准低落,新加坡就会走下坡路。因此,我们是否能维持稳定和保持我们的优势,问题不在经济发展方面,而是在于社会道德的结构。”①新加坡政府认识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要有全社会和各民族认可的共同价值观。于是,新加坡政府提出,必须在全社会建立共同价值观。这一提议在社会各阶层人士中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经过认真讨论和辨析,新加坡人对此形成了基本的共识,并且制定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于1991年提交国会正式修订通过。这就是著名的新加坡五大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共同价值观是在博采新加坡各种族价值观念共同精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既包括了东方文化的传统价值,又确定了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所应具有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品格教育
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新加坡各级学校中普遍重视学生的品格教育,培养学生爱国、诚实、勇敢、善良等好品质。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院长拉保绍曾说:“品格教育课程通过个案、讨论和郊游等方式将廉洁、进取、毅力、关怀、合作与尊重别人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这些价值观不但对学生的将来有所帮助,在个性发展上也将终身受用无穷。”②新加坡品格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这种品格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国民教育
新加坡的国民教育始于1988年,当时国民教育被政府定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措施之一。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指出:“国民教育,应该培养出共同的国家意识,使学生了解我们的过去对今日和将来的影响。国民教育必须双管齐下,兼顾到认知和情感。”③在国民教育政策指导下,新加坡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通过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推展国民教育,对学生灌输政府所提供的为国尽忠的价值观念,使学生成为一个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新加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独立后的新加坡,坚持在“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东方”,高度重视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公民道德教育。新加坡前教育部部长陈庆炎博士在国会上说:“儒家思想中的许多要点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在制定公民道德教育课程时,没有理由不把儒家思想的精华吸收在内。”③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加坡模式”的儒学运动是其对儒家思想的一次创新点。从那时起,新加坡也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课程。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儒家思想外,新加坡政府及其学校还在社会上开展各种儒家伦理的教化实践活动,使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新加坡政府倡导的“新八德”以及共同价值观运动等,都是对儒家思想的重新改造、批判与继承。
新加坡以儒家伦理价值追求为基本精神,强调正直、诚实、忠诚、信任、同情心和责任感这些核心价值,同时吸收西方的科学精神和其他民族气质,形成了一种视野开阔、立足国情、求同存异、强调特色的总体特征。新加坡创造的现代化模式,否定并粉碎了韦伯关于儒家文化不能产生资本主义的命题和“东方世界注定不得现代化”的断言。
二、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纵观新加坡的思想道德教育,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经历了批判、改造和转化后,可以化解西方文化的不足,成为现代化的精神动力。目前在我国,在马克思主义占据统治地位的整个文化意识形态里,如何找到传统的儒家伦理与马克思主义这两种文化的结合点,使二者兼容并蓄、共同发展,成为现代化征途中的一股强大精神动力,是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努力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处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因此,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体现民族性才能大放真理的光芒。我国是一个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华传统文明正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向历史更深处拓展的文化动力。
(二)儒家经典教育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两种文化并无冲突,能够和谐发展
自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马克思主义就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处于核心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中华传统的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开卷首篇文章中,马克思就严厉抨击普鲁士的书报检查制度,他风趣地说:“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我是一个幽默家,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激情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没有色彩就是这种自由惟一许可的色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精神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惟一合法的表现形式;精神只能披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自然界却没有一枝黑色的花朵。”⑤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在对待人类思想文明的态度上表现出很大的包容性。同时,这段话也科学地启示我们如何对待人类的精神产品。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传播并为中国的民众所接受,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中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所奋斗的社会理想不谋而合。由此,以儒家伦理为主的中华传统文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并为人们选择和接受的思想文化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因。
实践雄辩地证明,儒家经典教育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无冲突,只有大力发扬并重视中华传统美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也给予儒家伦理现代化以新鲜血液。这两种文化的和谐发展无疑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吸收、弘扬儒家伦理的精华,不断充实、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李光耀曾指出:“在我管理新加坡的经历中,特别是1959~1969年的这几年,使我相信,如果大部分新加坡人没有儒学精神,我们很难克服我们的困难和挫折。”⑥新加坡的实践也证明了儒家思想缝合了东方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以及西方文化全球蔓延中所出现的文化裂痕。中国是东方文化的发源地,虽然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内容已经不合时代的要求,但是儒家伦理中作为民族文化精华部分的道德和价值观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在对待儒家伦理的态度与做法上,我们不能像泼洗澡水时连同婴儿也一起泼掉。所以在德育内容的设置上,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儒家思想要有时代的更新,不断充实其内容,实现传统观念和范畴的现代化改变,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动源。
(四)赋予“忠”以时代特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新加坡政府特别强调“八德”中的“忠”――爱国,并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各种途径的爱国主义教育,突出强调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民族自豪感,鼓舞了各民族为新加坡的繁荣而团结奋斗,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感召力。自古以来,儒家就十分推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等为国担忧、报效祖国的精神境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要一如既往地进行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首先,爱国主义教育要深入到广大的农村。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主体的国家,这也是我国的国情,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其次,要激发广大民众的爱国心与爱国热情。这种热情需要理性的指导,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则表现为理性的爱国。再次,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小进行,尤其要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大力宣扬爱国主义,使他们从小就树立国家意识,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努力奋斗。
[注释]
①④⑥赵康太、李英华:《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③戴胜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版。
1972年
第二篇:论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及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论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及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 作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东亚国家,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在兼容古今中外的思想精华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不论是新加坡精神的形成,还是大力推行德育,这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关键词 新加坡;道德教育;精神文明建设
新加坡与中国相比,也经历了从独立到崛起的过程。作为早期的移民国家,其思想传统的形成来自早期移民将本国的文化传统带入并相互交融。其国民中有7成左右是华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同样作为亚洲国家,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十分成功,其道德教育兼收古今中外的精华思想,同时坚持东方文化价值,形成了“新加坡精神”,在其国内具有十分有力的号召力。这对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 新加坡德育开展的背景
新加坡在独立之前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存在的,一度还曾为日本所占领。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是新加坡居民的三大民族,这三大种族之间在历史、文化、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宗教信仰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并且这些移民对其来源国有着密切的情感联系以及认同意识。1959年新加坡实行自治,人民行动党执政,将发展重点放在经济上以改变落后局面。1965年建国后更是专心致志于现代化建设,当时的新加坡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大量引进,现代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蜂拥而入,人们竞相追逐、仿效。学校的伦理教育已不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政府虽有所意识,但没有应变措施。原有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岌岌可危,个人主义流行一时,新加坡面临全盘西化的危险。[1](P105)
国家的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新加坡居民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在物质水平上升的同时,来自西方文化的糟粕,如吸毒、性自由、色情犯罪等也日渐突出,逐渐严重的社会现实使得新加坡政府意识到,腐朽、堕落的思想会对整个新加坡国民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冲击,甚至会使所有的工业化成果毁于一旦。在这个背景下,新加坡的道德教育逐渐发展起来,渐渐形成当今这种吸收来自各种文化的精华,同时又保留自己独特成果的德育特色。
二. 新加坡道德教育的内容及特色
新加坡在独立之后,一直十分重视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一)、新加坡道德教育发展阶段及内容
新加坡独立之后,对公民的道德教育便落在培养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上面。这个阶段中,有一点十分值得重视的便是重视培养学生对国家的义务意识,这点与我国现行的政治教育不谋而合。例如在初高中的政治教材在税收这个内容上,便十分注重强调“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对于学生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守法意识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974年,新加坡政府对公民课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了研究,推行集公民意识、历史、地理于一体的“生活教育”课程,在这三科的内在联系中,使用母语进行教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发展其爱国思想十分有益。1979年,新加坡政府委派文化部长王鼎昌为首,组成了一个委员会全面调查、研究新加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于1979年5月提交了《道德教育报告书》。以该报告书为引导,新加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公民教育进行全面反思和探讨。在这个报告书的指导下,新加坡经过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公民教育的反思,重新制订了公民教育计划。其内容包括:
1)所有学校的所有班级都开设正式的公民教育科目,并成为师资训练的必修科;
2)公民教育的内容结合个性与共性教育;
3)公民教育不只在学校进行,还要求与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并在全社会开展各种运动,使公民教育成为全社会都关心并参与的大事;
4)教学方法除课堂讲授外,还采用讨论、讲故事、参观、视听教材和社会义务活动等方法来进行。
根据《道德教育报告书》的建议,新加坡教育部先后成立了两个小学公民教育教材组,编写赵主活与成长》、《好公民》教材,由各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用其中一套。在中学,公民教育厂分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阶段。低年级中
一、中二开设《生活与成长》和《公民时事》,也由各校任选其一。[2]
20世纪80年代初,以石油提炼、电子电器、船舶修造为主题的新型工业发展起来,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航运中心、炼油中心、以及亚洲的金融中心。在新加坡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的同时,西方的“西化”触角逐渐深入,再加上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性,这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是不利的。在这个背景下,新加坡开展了大规模的公民道德教育改革活动,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
1、发表《道德教育报告书》。该报告找出了公民道德教育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2、全面反思道德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公民道德教育进行综合性的反思,得出许多宝贵经验。
3、实施全面的公民道德教育。经过反思之后,再次提出实行公民伦理道德训练。
4、开设“儒家伦理”课程。
5、提出“共同价值观”,其核心内容为:“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3](P448)
(二)新加坡道德教育的特色
第一、以儒家文化为代表
新加坡本身是一个移民国家,超过七成的居民都是华人,深受儒家思想及传统的影响。在这种居民构成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儒家思想的号召力和向心力便是新加坡道德教育的中心。
在共同价值观中,充分体现出儒家文化的忠孝、礼义、仁爱、廉耻思想,其内容无不在教育公民“安身立命”,追求社会和谐,相互尊重和共同发展,只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对儒家思想有了新的表述。在坚守儒家思想精华的同时,基于本国特色,又跟随时代发展,新加坡的道德教育走出了一条不同的东方道路。第二、以严明立法与公民教育双管齐下为保证
在公民教育高度重视对公民意识的培养的同时,新加坡还采用了严格的法律制度。其法律的严格程度,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与之相比。李光耀有在其自传中提到了一种理论,他说新加坡人文化低,需要严格训练,就像宠物,必须严格训练,训练好了,它自己就知道到外边拉屎撒尿了,那时候就不必用严峻的法律去规范它了。严峻的法律在道德发展的最初阶段是十分有用的,毕竟法律作为最低的道德,只有得到充分的遵循和实现,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在强有力的法律后盾的保障下,新加坡的社会风气得到了很好的净化,公民素质也有了极大地提高。
新加坡素以法律法规严格而闻名全球。在新加坡,打劫、盗窃被捉,至少要
坐牢3年,打鞭5下。鞭刑,是目前世界上很少有国家使用的一种酷刑,判鞭刑最高的多到25鞭。新加坡鞭刑使用的是皮鞭,打鞭要求一鞭下去,皮肉皆开,疼痛难忍。打完一鞭后,医生便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受刑者不能承受下一次鞭打了,便停下来,过3个月再继续打。而且,打鞭时,各家报纸的记者去拍照,第二天登在报纸上,传遍全国。
中国有句俗语,“乱世重典”。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各种制度体制问题丛生,各种矛盾相互冲击,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律法惩治等级,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第三、立体化的教育网络的形成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包含多种途径。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的公民道德教育课程作为主渠道,一只是新加坡中小学的必修课。除了专门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将道德教育寓于各科教学之中,使得学生不仅在课堂时间内受到德育的熏陶,更在充分发挥各科“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之下,将中小学生道德教育成效提上了一个台阶。这是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富有成效的重要原因。[4]
在课堂之外,新加坡中小学还普遍开展了多项辅导活动,榜样、阐释、规劝、环境、体验等,特别是社区活动。新加坡的社区服务活动十分规范,1990年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一项学生社区服务计划,旨在从小培育学生的服务精神,以便养成更好的集体意识。这样,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影响下,这三种教育资源各取所长,相得益彰,使得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正面经验和积极的体验,有效的将所学应用于所用,真正的实现了知行的合一。
三. 新加坡的德育成果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公民道德教育网络的构建
新加坡在以学校为中小学生道德教育主阵地的基础上,又综合了来自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合力,再加上各种类型的群众性运动,如文明礼貌月、尊老敬贤活动、升旗仪式、植树活动等,使得学生能在一个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的环境内习得道德实践和道德经验,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新加坡市民多应该具备的各种美德。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借鉴新加坡的这方面经验。在现阶段,中小学生每周都有升旗仪式,在不同的节假日老师还会要求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班会、家长会,在活动后上交心得体会等。但是在多位一体合力作用方面仍有些欠缺,学校的道德教育重点与家庭、社会的教育和宣传总是有一定的不同时性,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某些学校周边环境混乱,网吧、游戏
厅、台球厅等屡禁不止,这不仅扰乱了学生健康正常的学习成长环境,在整个社会中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校园暴力现象屡屡发生,该反思的,不仅仅是学校一方,更有我们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还有整个社会。
(二)、对于教育主体的尊重,注重学生的个人生活体验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上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八荣八耻”,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意识,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991年,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白皮书》提出了五大“共同价值观念”,其核心内容为:“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这两种价值观教育都十分重视个人对的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意识,重视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但是与新加坡的“共同价值观”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荣辱观教育缺乏的是对个体的重视和发展。每个公民,不论其年龄大小,只有先成人,才能论其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就是这样的一个顺序。
对教育主体的尊重,不仅包括教学过程中教育双向过程的把握,更包括整个社会对于个人贡献的承认与重视。例如,中国越发重视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技术专利的保护。在这种背景之下,必定会鼓励更多的人们发挥其聪明才智,为整个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发挥法律的约束作用
新加坡是世界上法律极为严格的国家之一。在这种背景之下,每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和道德操守,在街道上没有人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珠宝店和银行关门时仅仅采用玻璃门便足够,这也使得新加坡获得了“花园城市”的美誉,成了世界上很多国民向往的居住圣地和旅游天堂。
目前,新加坡现行法律有400多种,法律调整的范围非常广泛,从政府权力,商业往来,一直到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全部囊括。一旦发现无法可依或者需要修改的,立刻交由国会处理。2008年初,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法律分类目录”(以下简称“白皮书目录”)统计,截止到当时我国共有229部有效法律(含《宪法》)。与新加坡相比,我国法律数量不仅少,而且修改和制定的效率也相对低。在百度中键入
“遭遇法律空白”后,约有202,000条记录;在谷歌中键入同样的字符,找到543,000条记录。例如有关青少年校园暴力的保护、新婚姻法、新兴项目团购等方面,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的保护和规定,使得公民权益难以得到充分的保护,相关侵权行为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惩处。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缺乏对违反德育要求行为的惩处,导致现今道德现象混乱,榜样效应失衡,道德规则失范,再加上西方腐化堕落思想的侵蚀,造成现今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高,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的结果。
我们必须认识到,单靠法律本身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许多问题的产生都与社会中的各种制度和体制问题息息相关,也许只有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问题才能得到缓解。我们的德育水平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王学风.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2(8)
[3] 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 王勇.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2)
第三篇:思想道德教育
专题: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
(一)怎样进行感恩教育
新型师生关系(概述)
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学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话题一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之本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以法执较,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1、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点,爱岗敬业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起码要求。
(2)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育人。育人的途径包括信息传递、组织指导、示范感召,(3)历来的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作为为师之本。
2、师爱的特点
(1)师爱是“泛爱”,不是“偏爱”(2)师爱是“严爱”,不是“溺爱”(3)师爱既可“育人”,又可“交人” 3.如何做到爱学生
(1)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是基础,信任学生是表现。(2)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3)体贴入微,严格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严而有“格”,在教学和德育工作中,都应该按照相应规章制度和各种行为规范中的具体要求,按“三好”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学生;二是严而有“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要求,得当处理;三是严而有“恒”,即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持之以恒,这充分体现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持久性;四是严而有“方”,即是要求教育学生时要讲究方法,刚柔并用,寓刚于柔。(4)要以法治教。
我们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第一,新型的师 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第二,要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第三,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第四、要讲求民主,宽松和谐。第五、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话题三 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
1.班主任的新涵义
班主任是学校任命、委派,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话等方面工作的教师。
2.班主任地位的加强
《班主任暂行规定》中指出,班主任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与一般的教师不同,具有特殊地位,主要表现为:(1)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与任课教师不同。他们在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中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较为突出,班主任工作的绩效反应比任课教师来得强烈和持久。
(2)班主任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的特殊性,使班主任容易成为学生生活天地中的主要依靠对象和长者、智者、仁者的化身,最容易成为学生家长共同教育子女的主要参谋和“场外指导”。
(3)班主任能成为学校领导评价教师能力水平的参照系,成为一名任课教师能否评先、奖优、晋级的重要条件。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新时期班主任教育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3.班主任的新作用
班主任新的特殊地位,使得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新的重要作用:
(1)班主任是实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骨干力量,对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全面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起着保证作用。
(2)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引路作用。
(3)班主任在协调任课教师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教育上起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4.班主任角色的新形象
新时期班主任角色的新形象应该包涵以下五个方面。(1)师表楷模的新形象。(2)科研型学者的新形象。(3)务实型博爱者的新形象。(4)心理医师的新形象。(5)社会活动家的角色形象。新时期班主任角色的转换与定位 1.由“偏爱型”走向“博爱型” 2.由“专制型”走向“民主平等型” 3.由“简单粗暴型”走向 “细致耐心型” 话题四 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
新时期的班主任必须冷静思考,把握时机,不断的学习,依据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掌握全新的教育方法,以新的工作艺术,一丝不苟、常抓不懈地统领班主任工作。
1.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⑴在培养目标上,树立新的学生观,把新一代学生培养成具有个性特长和创造精神的人才。⑵在师生关系上,树立新的民主教育观,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⑶在活动方式上,树立开放、整体的教育观,让每个学生都能创造奇迹。
⑷在促进发展上,树立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的教育观。
2.采用新的教育方法
⑴开放的教育方法。
⑵自主管理的教育方法。⑶严慈相济的教育方法。⑷多方协调的教育方法。3.掌握新的教育方式
⑴统筹兼顾,一丝不苟。
⑵常抓不懈,和谐管理。4.发挥班主任人格的魅力
我们平时说“教书育人”,所谓“育人”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谁知班主任的愁滋味
1.新时期对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给班主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2.新时期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使教育艺术化 3.新时期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方式需要新的变化
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新方法
第一,坚持以身作则。
第二,继续努力学习。第三,勇于大胆创新。第四,勤于刻苦实践。第五,善于提练总结。
2.形成较高威信的新技巧
什么是班主任的威信?简单说就是班主任的非权力影响力,概括地说就是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尊重和信赖。也就是班主任老师的能力、学识、品格、教学艺术等各因素在学生心理上唤起的信服和尊崇的效应。那么新时期班主任如何在学生中形成较高的威信呢?
第一、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第二、优化自身心理品质。第三、具有坚强的毅力。
第四、形成多样的能力。
第五、要注重首因效应。即是指给人的“第一印象”,第六、具备广博的知识。
第六,善于搞好课堂教学。
4.在专业发展中成长
保证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必须强化如下工作。
⑴提供政策保证,为班主任专业发展保驾护航。
⑵ 强化职前教育,为班主任专业发展夯实基础。
⑶强化校本培训,为班主任专业发展营建基地。现时班主任的专业培训更需要校本培训的支持。新时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
新时期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下面的基本素质。
1.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觉悟,有强有力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表现。
2.优秀的道德素质
班主任的道德素质,是班主任素质结构中极为重要的内容。3.精湛的科学文化素质 4.优秀的能力素质
5.健康的身心素质
6.良好的风度仪表素质
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点
话题一 尊重学生人格、个性是真爱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3.尊重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创造精神 4.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和情感
5.坚持教育民主,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话题2 尊重学生,并不是允许学生去做
如何应对学生课堂的问题行为
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的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
问题一:上课时打瞌睡
●叫醒学生
●使学生难以打瞌睡
●让他坐在教室的前部或靠近讲台的地方 ●出其不意地提问他
问题二:在课堂中插嘴
●把有插嘴倾向的学生安排坐在靠近你的位置,这样安排使你能够在他要脱口而出时,暗示他安静并举手。
●不理睬插嘴的学生,只提问举手的学生
●教学生检测他自己的行为: ●教会易冲动的学生该如何保留他的想法: 问题三:擅自离开教室
●当学生没在教室,及时通知领导或班主任,保持冷静,不惊扰其他学生。
问题四:制造噪音
●让学生知道他正在发出噪音,明确告诉他弄出的响声分散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并表明以后若再发出噪音,干扰课堂会受到批评。
●走近发出噪音的学生,靠近他站一两分钟,还可以用眼神与他交流。你出现在他眼前足以让他停下来。
●给学生以实在的关注,如在他表现积极、学习上取得成功时表扬他。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认可.他就不会用不合适的方法引人注意。问题五:小偷小摸行为 ●要求归还丢失的东西
●要求学生写字条: ●就偷窃行为及其后果教育学生,让他明白偷窃是错误的行为。●考虑告知校长和父母
●如果你知道是谁偷了东西,不要告诉其他人,一定不要在公共场合指责他。
1.正确认识人格与品质的区别 2.保证课堂教学的良好环境 ⑴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
②强化和巩固课堂规则、秩序。确立了课堂行为准则,就要去维护它,遵守它,不断的巩固它。③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
话题3 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1.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⑴教师与不同学生的互动存在差异。
⑵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同一行为的评价不同。
⑶让部分学生享受不正当“特权”。
3.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建构教学过程公平
⑴一视同仁,正视差异。
⑵体谅和宽容。
⑶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
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尊重 师生的情感关系与伦理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教育关系。而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伦理关系是社会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对教师和学生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义务和应该得到的权利的规定。这种规定是一般的、非个人的。
班主任的专业要求
一、新的时期,对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给班主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二、新的时期,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使教育艺术化
1、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
2、利用主题班队会,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培养同 学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提高班主任的个人修养,艺术的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
4、因势利导积极的对后进生进行教育。
三、新的时期,家庭与学校之间出现空白,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方式需要新的变化 班主任工作的新对象
一、新时期中小学生的长处
1、兴趣广泛,知识面宽,具有较强的信息搜集能力
2、个性鲜明,思维开阔,具有求异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呐喊:“80后一代”的另类表达
3、敢想敢说,为人热情,开朗、乐观
二、新时期中小学生的不足
1、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
2、情感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
3、嫉妒、报复心理强:自尊心太强,变成了虚荣心,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
4、自私、利己主义思想普遍
5、任性、固执、爱发脾气
三、新时期班主任的工作对策
1、了解学生
2、必要的指导、恰当的点拨
4、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造性及个性特长 课程改革中的班主任
一、做好班主任角色的转换与定位
1、由“偏爱型”走向“博爱型”
2、由“专制型”走向“民主平等型”
3、“简单粗暴型”走向 “细致耐心型”
4、由“限制型”走向“开放型”
二、掌握方法,做好新课改下的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工作要有创新,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
2、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3、严格教育与宽容教育相结合
4、协调与科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全方位了解学生
日见疏离的师生关系
当前,在师生关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以及接受教育方面权利的违法现象还比较普遍,有的还十分严重。体罚学生的情况屡禁不止。师生伦理关系、情感关系的深层次问题还有: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教师包办代替的,不重视学生个性特长和发展,在评价、班级管理等过程中侵害学生人身权益,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无限制地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和学习负担。更为世人关注和谴责的是,现在,经济领域的价值规律被移植到师生的伦理关系之中,世俗的请客送礼、行贿索贿的腐朽现象在教育行业不断发生,且愈演愈烈。
怎样进行环境教育
所谓教师惩戒权,是教师为了维护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依据《义务教育法》赋予教师的教育权力,针对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破坏学校校纪规章的学生而行使的一种教育管理权。它既是基于教师职业地位而拥有的一种强制性权力,也是教师职务权利之一。爱,是教育亘古至今的主题
(一)爱国,是教师社会责任的体现
(二)爱教,是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基本途径
(三)爱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1.师爱是父母之爱的延伸 2.师爱,教育成功的条件
(四)爱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保证
(五)爱己是合格教师的起点,是成熟教师的根本条件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点,爱岗敬业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起码要求。
(2)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育人。育人的途径包括信息传递、组织指导、示范感召,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沟通学生和教师心灵之间的桥梁,是教书育人的基础。
(3)历来的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作为为师之本。
师爱的特点
⑴师爱是“泛爱”,不是“偏爱”。⑵师爱是“严爱”,不是“溺爱”。
⑶师爱既可“育人”,又可“交人”。3.如何做到爱学生 ⑴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⑵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⑶体贴入微,严格要求。⑷要以法治教。
如何在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中痛苦着,但要活着,还要快乐着?理想的教育在何方?
1.我们需要理想的教育
2.教师要追求理想教育
不负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殷切期望
1.在理论上,明确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之间的关系 对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三点:
第一,尊重爱护和严格要求是“爱生”的两种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尊重和严格要求的共同基础。
第二,尊重、爱护学生是严格要求学生的基础和出发点,而严格要求是尊重、爱护学生的具体体现。这也就暗示着,尊重和爱护既可能体现为对学生的宽容、关怀、信赖、理解,也可能体现为严格要求;
第三,尊重和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各种教育要求得以产生实效的条件,从而也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条件
怎样进行赏识教育
家校关系(概述)
话题一 家庭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是家长根据自己对孩子的期望目标,按照一定的计划、步骤,通过各种中介因素(如家庭物质环境、精神文化生活、心理气氛、长辈的语言和行为等)去影响孩子,孩子又以自己的情绪和言行等表现反作用于家长的一种连续的双向的互动过程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的起源
(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的责任
(一)家庭教育的合理定位
(二)家庭教育的目的
家庭教育的目的,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做人教育”,二是“成才教育”。
做人教育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使孩子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
第二、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
第三、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
家庭教育的科学化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家长要尊重孩子。其实,要注意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与情感沟通。第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家庭教育中应如何按《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呢? 第一、在内容上,要知晓《意见》的规定,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第二、在方法上,要做到两个统一,即知与行的统一;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的统一。第三、在步骤上,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起步。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又是思想道德的体现。
二、家长要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
(一)家长必须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
所以必须如此。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这是由《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该法的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二、这是由家长的“教师”职责决定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师是干什么的?《礼记》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要为人师表就得品德高尚,以身示范。
第三、这是由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的。他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从观察模仿开始的,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都起到示范作用。
(二)家长要在艰苦奋斗方面做子女的表率
(三)要在诚实守信方面做子女的表率
(四)在真诚待人方面要做子女的表率
(五)在尊重他人方面做表率
三、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
(一)关心单亲家庭子女
心理健康危机是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的最大难点,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有以下几大心理特征:
第一,心理封闭,敏感且攻击性强。
第二,消极情绪明显,常感到自卑苦恼,怀疑自己的能力。第三,持久性差,不能长时间做一件比较枯燥无味的事情。第四,性情孤僻,不愿与外界进行交流,有的胆小。
(三)关心困难家庭子女
(四)关心流动人口家庭子女
家庭教育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的起源
(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值过高,使青少年处于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下。(二)单亲家庭、生活困难家庭和流动人口家庭的出现,使这部分家庭的子女教育面临新的困惑和问题。社会、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
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责任
《怎样进行赏识教育》 家校关系(概述)
话题一 家庭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亲属在内。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的起源
(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二、家庭教育的责任
(一)家庭教育的合理定位
(二)家庭教育的目的
家庭教育的目的,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做人教育”,二是“成才教育”。
做人教育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使孩子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
第二、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
第三、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家庭教育的科学化
三、社会、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
话题二 家庭教育的实施
一、家长要重视对子女的道德启蒙
第二、在方法上,要做到两个统一,即知与行的统一;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的统一。
第三、在步骤上,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起步。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又是思想道德的体现。
二、家长要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
(一)家长必须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
第一、这是由《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
第二、这是由家长的“教师”职责决定的。
(三)要在诚实守信方面做子女的表率
(四)在真诚待人方面要做子女的表率
(五)在尊重他人方面做表率
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充实提高的家长们必须了解如下七个教育观点:
1.教育的核心是做人;
2.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3.孩子一生下来就是权利主体,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家庭、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参与权,玩也是孩子的权利之一;
4.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多欣赏孩子才能帮助他成功; 5.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比成绩好更重要; 6.向孩子学习,一家几代人共同成长;
7.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不同的爱将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命运。
三、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
(一)关心单亲家庭子女
心理健康危机是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的最大难点,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有以下几大心理特征:
第一,心理封闭,敏感且攻击性强。
第二,消极情绪明显,常感到自卑苦恼,怀疑自己的能力。第三,持久性差,不能长时间做一件比较枯燥无味的事情。第四,性情孤僻,不愿与外界进行交流,有的胆小。
(三)关心困难家庭子女
(四)关心流动人口家庭子女 家庭教育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的起源
(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值过高,使青少年处于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下。
(二)单亲家庭、生活困难家庭和流动人口家庭的出现,使这部分家庭的子女教育面临新的困惑和问题。
社会、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责任:
(一)家庭教育的合理定位
(二)家庭教育的目的 家庭教育的目的,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做人教育”,二是“成才教育”。
(三)家庭教育的科学化
如何使家校教育保持同步
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
(一)关心单亲家庭子女
(二)关心困难家庭子女
(三)关心流动人口家庭子女
这部分少年儿童最大的心理障碍是自卑,医治其自卑心理的灵丹妙药是尊重他们。
第一教师要尊重他们的心灵。也就是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个人意愿、理想志向、生活习性等。
第二对他们不歧视,无特殊对待。教师要时刻想到他们,在各种教育教学过程中,与他们平等相处,对他们同对其他孩子一样,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第三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部分孩子自尊心的养成是非常艰难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做到不体罚、不辱骂、不随意地当众批评他们、不随意向家长告状以养成并强化他们的自尊心。
对这部分学生思想道德的评论,要以他们原有的基础出发;要坚持正面评价,以奖励、激励为主;要立足于关爱、帮助、扶持和引导。通过这样的评价为他们提供改进、发展和完善的机遇。怎样进行健康上网教育
加强与家长联系的好方法:
1、QQ交流时尚、快捷、高效。
2、班主任利用互联网建立班级网页,成立网上论坛。
3、类似“家校e”信息平台、“校讯通”平台系统、教育一网通等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家校互动功能。
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创新。
1、定期给每位学生家长寄信、家校联系卡、家校联系单、家校联系册,2、定期如开家长会,组织开放教学和 “家长接待日”活动,成立家长学校。
利用这些先进的交流工具有什么技巧呢?
1、利用OICQ与后进生的家长进行交流,在初使阶段最好是隐藏身份。
2、要慎用学生的隐私。
巧用班级日记 ——善于运用行为表现观察评价法
所谓班级日记,是班级成员“大家”写的日记。
要使班级日记充分发挥它的功效,班主任老师要做到:
首先要积极营造心理交流的“场”。怎样联系忙碌的家长
建立畅通的家校关系。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方法: 1.家长会。首先,会前将不同知识水平的家长分类,向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对家长的调查工作,调查的内容包括:年龄、工作、爱好、性别、性格、知识层次、家庭状况等。然后在家长会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可以向家长倾吐学生的心声,要求家长全面的关心学生的成长,并让家长就如何丰富学生的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献计献策。教会他们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其次,让家长变成家长会的主体,留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恳请家长对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提出建议、意见,倾吐孩子们的心声。2.家访。
3.开设家长信箱。4.约谈。
5.星期五信封 如何对待学生的过失:
家长要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 所以必须如此。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这是由《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该法的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二、这是由家长的“教师”职责决定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师是干什么的?《礼记》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要为人师表就得品德高尚,以身示范。
第三、这是由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的。他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从观察模仿开始的,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他们都起到示范作用。
(二)家长要在艰苦奋斗方面做子女的表率
(三)要在诚实守信方面做子女的表率
(四)在真诚待人方面要做子女的表率
(五)在尊重他人方面做表率 家校沟通时应该注意什么? 1.倾听。2.对不同的家长采用不同的交流技巧。3.摆正自己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4.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5.进一步明确与家长交流、沟通的目的。6.不要利用学生家长的权力办私事。7.运用通俗易懂、具体形象的语言与家长交流沟通。
8.多给学生肯定和表扬。
“家校e”信息平台上留言实例。家校的电子沟通。怎样与家长沟通更有效 怎样批评更合理
家庭教育资源如何开发。家长要重视对子女的道德启蒙: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应如何按《意见》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呢?
第一、在内容上,要知晓《意见》的规定,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
第二、在方法上,要做到两个统一,即知与行的统一;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的统一。
第三、在步骤上,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起步。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又是思想道德的体现。
面对留守儿童
第四篇:思想道德教育
青林乡大土小学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案
水城县青林乡大土小学
2012年11月20日
水城县青林乡大土小学关于加强青少年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案
为贯彻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夏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意见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促进我校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有用人才,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青少年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为重点,把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主旋律,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我校学生思想实际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创设适合于每个学生健康个性发展的育人氛围,以倡导班级文化为契入口,确立学校文化,开创我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二、实施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切实保障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学校成立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目的是统筹协调和指导教育系统未成年青少年学生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职责是定期听取有关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汇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度,及时了解和分析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研究和解决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重大问题。校全体行政、年级组长、全体班主任切实抓好工作的落实,特别是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班会对学生的教育作用,积极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班级辅导活动课的有效做法,不断提高班会质量和教育工作质量。
未成青少年学生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严孝(校长)
副组长:彭垚(副校长),吴有华(政教主任)
组员:敖归唐寒王琴李婷杜能田年艳陈月李玉碧刘琴琴李燕李大琴张德懿蕾常芹
(二)、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增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组织全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学习讨论,使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充分利用学校各种会议及宣传窗、黑板报、横幅多种形式,开展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结合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网吧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问题,色情书刊对学生学习的干扰,校园侵害案件问题为重点,组织力量,开展专题研究,召开家长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提出切实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三)、立足实际,明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
根据我省有关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1、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大力开展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活动,弘扬和培育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教育。要积极挖掘和利用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区情、校情,实现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文明市民意识和学校主人翁意识的有机结合。要精心安排各种主题教育,如主题班会、主题团会等,组织好学生成人
宣誓活动,开展好“学雷锋,做好事”等活动。
2、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对学校周边环境及时治理,班主任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负责自己所负责的区域。包干保洁,不能存有一丝一缕的脏垃圾等等。保证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3、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各班级要结合实际,认真宣传、贯彻教育部修订发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重点进行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要按照与道德品质教育相结合,与操行评定工作相结合,与评选先进工作相结合,积极探索学生文明行为的动态管理模式和综合考评制度。要通过开展“创建文明示范班”等活动,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学生自律。
4、积极开展法制纪律教育。
严格执行校规校纪,对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并将处分情况通知学生家长。对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学生,要学生的监护人积极配合。创造条件举办各种法律讲座,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等活动。
5、主动开展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加强对学校网站的管理,规范网上内容,开辟学生栏目,了解情况,广泛宣传,引导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讲究网络文明,科学地利用网络。学校在网上大量提供和不断更新健康向上的内容,为学生利用网络接受教育、收集信息、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
(四)、强化措施,改进方式方法,不断增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突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增强思想道德课程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各课任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紧紧围绕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使教材内容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群体。要加快学校班团活动课的改革,多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
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注重运用现代化手段优化课堂教学。重视思想品德学科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和作用的发挥。各教研组深入挖掘各科教材中蕴含着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德育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德育内容。要加强时事政策和法制教育,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2、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每位教师要树立“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观念,充分利用社区德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积极参加各级青少年各项竞赛,在学生中长期开展“阳光工程”,广泛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活动并结合各种节日,精心设计教育活动,规范教育过程,重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严肃认真地组织好升、降国旗仪式,要在国家的重要节日、纪念日和民族传统节日期间,利用入学、入团、晨会等教育契机,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要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和学生会的作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3、重视家庭教育,促进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
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和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宣传家庭教育成功的个案和策略,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明确在教育学生的工作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明确向学校反映情况和问题的正确途径,不断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和社区环境。要大力开展影视教育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优秀教育影视片,并渗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向学生介绍优秀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
文化产品。努力营造“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教育网络。
4、面向全体,关注特殊群体学生教育。
要积极探索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加大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矫治工作力度,做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要用疏导的方法,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积极开展学生自我管理与评价活动,采取周评价的办法,把工作做实、做细,探索出一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5、广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积极宣传先进典型,树立榜样的引路作用,举办师德讲座,特别对众多青年教师要新老结对进行传、帮、带,同时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继续完善量化考评机制。
6、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和交流,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社会各界对学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建立跟踪调查制度,及时了解学生毕业后的品德表现,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对学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供支持。
三、2012年学上半年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总结工作经验。抓良好学风形成。做好会考和高考的备考工作,严格中期考试纪律,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召开学生家长会,召开年级家长委员会会议,沟通家校联系。
第二阶段:开展“两整一抓”活动。整治校园环境,整顿学生纪律,抓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重点组织开展整治学生的上网及校园周边环境。以抓学生按时到校,环境卫生,文明礼貌,学生服饰,住宿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等为重点,抓好基础文明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搞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
第三阶段:做好学生考前心理辅导工作,小结,反馈,完善日常基础管理,建立长久机制,强化社会监督职能。
水城县青林乡大土小学
2012.11.20
第五篇:思想道德教育
某学校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汇报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直是教育的头等大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市教育局本着“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在德育内容、实施途径、保障措施、评价制度改革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改革和尝试,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课堂为主阵地,加强德育学科渗透。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的主渠道,我们要求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充分利用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等有机统一与教材之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加强各学科德育内容渗透,比如音乐、美术课侧重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强调德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班风、学风、校风,树凌然正气,给未成年人提供良好学习环境。
二是以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模式为机制,确保德育有实效性、针对性。通过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努力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充分利用校外德育活动基地、爱国教育基地、共建单位等社会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感恩教育等,将学校教育进一步延伸,形成家、校、社会合力教育,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位一体体系。
三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主题教育为载体,丰富德育内容。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利用特殊节日、纪念日、升旗仪式、班队会、校会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四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加强体验教育。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注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学校每年都按照工作计划部署相应的道德实践活动,比如向雷锋学习文明礼貌月、爱国卫生月、9月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暑假/寒假读一本好书活动等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升华,在潜移默化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道德品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治理是一项社会工程。我们将积极协调、某派出所综治、司法等多部门共同参与,针对学校周边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力争使学校周边环境有较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