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公民文明素质教育教案(七)5篇

时间:2019-05-14 21:5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年公民文明素质教育教案(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年公民文明素质教育教案(七)》。

第一篇:2009年公民文明素质教育教案(七)

2009年公民文明素质教育教案

(七)第七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时间:2009年7月23日

地点:市教育局七楼公民文明学校 授课人:吴文侠

全面建设小康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总体上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指导、协调和保障;另一方面,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利益需要,以调动 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进我国小康建设。对政治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大致可以梳理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

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加快推进主义现代化,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毫无疑义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努力改善党的领导。”[1]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已经这样提出问 1

题。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党的领导已经有很大的改进。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长期形成的权力过分集中于党委、以党代政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某些地区、部门、单位还比较严重,领导干部作风漂浮,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不能起到团结群众、领导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一些领导干部生活腐化,以权谋私,严重失职、渎职。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进一步加以解决,否则,我们党就不能胜任领导的职责,就有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

与此同时,时代在发展,党也要不断前进。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阶级结构、组织形式以及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阶段还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进一步展开。这些变化,给我们党执政和领导各项事业带来了一系列新课题。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人们在就业和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的流动性比过去大大增强。现在,在党政事业机关和国有企业之外,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活动领域。很多人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就业,不少人自谋职业。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与基层组织 的关系也与过去不同了。许多农民常不在农村,流进了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依靠过去的方式实施党的领导,显然是不够的。党的领导如何更加切实有效地覆盖和市场发展的广泛领域,是一个认真研 2

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又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全国现在私营企业近150万家,个体工商户3100多万户,从业人员1.3亿人。不管从经济实力上看还是从人数上看,分量都不轻。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继续给予积极鼓励和引导。而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如何加强党在这些领域中的领导,切实把这些领域的群众团结和组织在党的周围。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党要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新的办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切实维护好、协调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尚未解决的旧问题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加快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以改革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改进党的领导。

二、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

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与政治参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经济越发展,政治参与就越高。现代民主政治本身就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什么经济发展和政治参与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呢?这是因为:第一,经济发展促进分化,造就了利益主体 的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各利益主体为谋求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就会设 3

法去影响政治体系。第二,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强了人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第三,经济发展促进了政府职能的扩大,这意味着政府扩大了在中的作用。当公民感到自己的利益越来越与政府的活动相关时,就会越来越努力去影响政府的构成和决策。第四,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使人们得以有时间有财力去参加政治生活。当然,并非所有的经济发展都一定会带来政治参与的扩大。政治参与能否扩大,还要看其他因素的作用,但经济因素为政治参与的扩大创造了基础,提供了动力.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人民大多数过上了小康生活。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城镇人口已超过4.8亿,城镇化率近三成八。分化明显。文化教育取得丰硕成果,文盲半文盲的人口比率大为降低,中学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率逐年提高。这些巨大的变化使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从近年来城乡基层选举、信访、国家公务员报考等渠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积极性的增长。

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愿望,我们应当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通过丰富民主形式、完善民主制度、健全法规等办法,为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提供制度保证。根据美国学者亨廷顿等人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如果没有强有力和灵活的政治制度,政治参与的增加便意味着**和暴力。我们应当引以为 4

戒,通过民主制度建设,发展人民民主,防患于未然。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发展人民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而奋斗。

三、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

发展主义民主,建设主义政治文明,法律制度是保障。发展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也是保障。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进步的要求,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和建设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到现在为止,我国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比如,我国前些年制定的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担保法等,虽然基本上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有的还残留着计划经济的痕迹,有的则缺乏应有的操作性。这些弊端在当时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我国主义市场经济那时还处在发育之中,建立其上的法律上层建筑也只能反映当时经济基础的水平。

现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的全面进步,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法制建设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既为完善法律制度提供了动力和条件,也对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我们要根据新的情况调整、建立和健全有关法规,加强执法力 5

度,以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适应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继续推进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进程,实现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 中的伟大创造,把那些成功的民主形式和经验进一步上升为法律制度。

第二,适应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继续完善主义市场经济法制。要把前些年没有条件建立健全的经济法规逐步建立健全起来,把不合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法 规清理掉,同时,把那些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正确的新的政策办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为依法治国提供法律保障。

第三,适应加入WTO的需要,切实做好各项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工作,严格依法行政,保证司法独立公正。

第四,适应稳定的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的法规制度,加强政法工作和国家安全工作。

四、进一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进步,向政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政府管理和服务质量的好坏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国家兴起行政改革的浪潮。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廉价高效、廉洁公正。

我国在实行以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中,逐步改变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1982年、1988年、1993年特别是1998年的第四次政府机构改革,基本上建立起了与我国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套行政管理体制。政府机 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比较大,因此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没有最终完成,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带有阶段性和过渡性的特点,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是: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政府管理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仍然存在;政府组织机构及其权力、职责的配臵还不尽科学,职能交叉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机构设臵随意性大;行政程序不规范,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还不高;政府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行政透明度与行政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较严重,服务意识还比较差。这些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加入WTO后,变得越来越突出,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的一个迫切的要求。

五、进一步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人才就是决定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 7

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领导干部,能不能吸引和用好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把他们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是要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提出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废除了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但是,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与整个改革开放的形势还不相适应。当前,干部人事制度还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如,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不畅,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更新交替机制不健全;任用干部的权力过于集中,封闭运作的方式仍没有完全打破,选拔任用干部中失察失误的情况时有发生;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人才资源整体开发程度不高,浪费严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挫伤了一部分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不利于小康的建设,不利于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发展。

当今世界国际间的激烈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吸引来和运用好尽可能多的各方面人才,谁就能把握获胜的先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化,资金、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自由度将不断增大。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吸引住和运用好人才的有效的干部人事制度,必定在国际人才争夺战中处于不利的地位。8

因此,十六大报告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我国小康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六、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

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党是执政党,决策正确与否,事关重大。如何保证决策正确,减少决策失误呢?实践证明,还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靠得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方面,总的是做得比较好的,重大决策是符合实际符合人民利益的,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很少搞调查研究,很少征求班子其他同志的意见,往往在没有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就由个人说了算,导致决策失误的事时有发生。一些部门的决策往往主要从本部门的利益来考虑。一些分管的领导往往为自己的“领地”说话,很少从全局来考虑。诸如此类的情况,一方面固然说明了个别领导干部的素质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的决策机制还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全面建设小康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化,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将会层出不穷,为了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予以应对。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参与意识都会有进一步的提高,要求我们的 9

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切实体现他们的利益要求。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决策机制,就成为全面建设小康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又一个必然的要求。

七、进一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

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或者监督制约不力的权力,是危险的权力。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改革开放后,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发生了大量权力腐败的问题,这再次敲响了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的警钟。客观地说,这些年来,我们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的重要性,并采取不少有效的举措,但权力被滥用的问题依然严重,以权谋私的行为不时被揭发出来。这和权力结构不合理、权力配臵不科学、权力运行不规范、权力内部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有很大关系。现在权力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权力过分集中,并且往往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二是本来应当相互制约的权力,如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没有分开,不少权力部门自己制定规矩又自己执行,而且与部门利益挂钩,导致权力被滥用。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就不可能消除腐败现象。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问题十分不满,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解决不好,我们就不可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如果任其发展,我们还 有可能亡党亡(主义之)国。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使领导者手中的权力真正用 10

来为人民谋利益。

八、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政治思想教育,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主义教育;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等等。

在全面建设小康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利益主体多元化、生活多彩化、思想观念复杂化、利益要求多样化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发展,要把不同思想观念、不同利益要求的人们团结起来,把全体人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就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同时,各种矛盾还会大量地产生。这些矛盾中大量的将是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当然要依靠法制,但除了法制这一手,根本的还要靠教育,靠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起一个和睦的小康环境。

在全面建设小康的一定时期内,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上还会有广泛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容易受其左右,发生贪污腐化、不重视甚至破坏民主法制等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人民不满,容易引起动荡,破坏现代化建设的环境。当代世界上一些国家在转型中出现不同程度动荡的教训我们要引以为

戒。要使人们的政治行为文明进步,一靠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二靠健全法制。政治思想 教育是根本。没有政治文化素质的提高,有了好的法制也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和遵守。因此,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也是建设小康政治文明自身提出的要求。

在全面建设小康阶段,面对国际国内的深刻变化,以及我们党自身队伍的发展变化,我们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就加强自身建设。加强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全党。

第二篇:公民素质教育教案(一)

公民素质教育教案

(一)时间:2013年2月17日 地点:学校道德讲堂 授课人:校长 周红霞 授课对象:全体教职工

题目:明确思路,细化管理,提高素养,加快发展

新的学期,新的一年,结合学校创建活动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促活力,精细管理提效能,锤炼队伍树形象,提高质量求发展”的办学思路,从常规管理和集体教研入手,狠抓教学过程管理,着力提升精细化水平,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将以高效课堂为依托抓好教学管理、以解决问题为依托抓好教育科研管理、以养成教育为依托抓好德育管理、以服务教学为依托抓好后勤保障管理,奋力向“管理制度化、制度规范化、规范常态化”的理想境界迈进。为此,我讲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以人为本促活力

记得在上学期开学的第一个全体教工会议上我讲了“共享学校发展成果”问题。这次我要说一说教师健康问题。健康的教育需要健康的教师。学校非常关心教工的健康,我们大家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健康:一是身体健康,要平衡膳食,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戒除不良行为,警惕疾病的早期信号,增强安全意识、及早防范;二是心理健康,“人不如意事常八九”,要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心理 免受不良因素的伤害,并能找到心理压力的平衡点,有效地使压力化为动力;三是心灵健康,要正确地理解人生、理解社会,正确看待生老病死、看待悲欢离合,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人生的尊严,并从自己的信念中汲取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四是社会人际关系健康,要能够积极而又良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与人和睦相处,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依靠的关系;五是智力健康,学会健康用脑,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提升自己对新事物的开放程度,以及对信息提出疑问、进行评估的能力,并能够正确地作出情感反应。为此,学校工会等群团组织要围绕教师健康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适合教工工作特点和季节特点的文体活动,组织好三八节活动、包饺子会餐、迎新年联欢、假日徒步、大课间活动、天天做广播体操等,为教师健康做贡献,提升教工幸福指数和职业认同感,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

再说一下工作态度问题。实践证明,能力虽然重要,但是责任心更具有决定意义!态度决定过程,态度决定结果。客观地说,我们教工队伍还是经得起考验的,从敬业精神到工作态度,从职业素养到教育实践,都是足可信赖的。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很严重的问题,如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够,工作态度不端正,集体意识不清晰等,工作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缺乏大局意识;利益面前,患得患失,缺乏担当精神;荣誉面前,只看到自己,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缺乏客观态度;出了问题,不是寻找原因,改进工作,而是为错误辩护,似乎要证明错的应该;更有甚者,吃大家的饭,砸大家的牌子,为一己私利做损害学校和大家利益的事情!做人是不能这样的!敬业爱岗是一种行动!它需要我们时时刻 2 刻、通过每一件事情去认真践行!漂亮话只能赢得一时,没有行动支撑最终都会成为笑柄!发现差距需要智慧,承认差距需要胸怀,而缩小差距是一种水平则需要能力。我们不仅要有勇气发现问题,更要有能力解决问题!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明辨是非,摈弃不良行为,积极优化我们的工作环境,努力形成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真诚向善的人际环境、公正高效的管理环境,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促进我校的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应该自尊自励,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我们大力倡导奉献实干之风,要满怀激情干,不要精神懈怠;要扑下身子干,不要夸夸其谈;要只争朝夕干,不要拖拖拉拉;要一丝不苟干,不要马马虎虎;要齐心协力干,不要貌合神离。全体职工,都要知道自己身居何位、该干何事、应负何责,都要把心思用在干事上、把精力投到落实中,扎扎实实干,兢兢业业干,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要讲团结、讲奉献、树正气,用阳光的心态、宽广的胸怀、善良的动机待人处事,沉着、冷静、理性、智慧,谋事,干事、成事、担事,学会理解、包容和协作,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维护集体和团队的利益,把自我成长同人生幸福和学校发展结合起来,团结协作,彼此关爱,相互支持,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努力在工作中收获亲情和友情。

“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同样,教师工作也是不应该有任何借口的!我们是教师,也是家长,“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教师,你就努力做什么样的教师”;每一个教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件微不足道 3 的事,小而言之是为我们自己和家庭的现在和未来,大而言之就是为我们的教育和民族的现在和未来!

2、精细管理提效能

“天下之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一切伟大都是细节积累的结果。同样,一切失败也都是源自细节的失误。教育无小事,所以,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也都是我们应该在意并精心做好的!我们要牢固树立规范化和精细化意识,积极探索、丰富其内涵和常规内容,推进常规管理的日常化。开学初,教务处已经对教学常规进行了专题培训。这是一个新的起点,要求明确了,落实才是关键。教学部门一定要以落实教学常规为载体,以高效课堂为核心,以集体教研和讲赛比武为手段,立足实践需要,立足教师需要,立足课堂需要,把管理措施落实好:要严格教学常规巡查,从教室到操场,从候课到上课,从教案到作业,把检查作为改进优化的手段,在实践中反馈、思考、改进,在规范中优化、提升、创新;要严格教案、作业批改检查,突出对备课与上课,作业布臵、批改与讲评,听课与评课,反馈与反思等过程的管理和监督;要紧抓课堂监控,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注重“堂清”检测,指导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布臵作业,批改做到类批、点批、面批、互批相结合;要做好“月教学质量检测”,实行年级学科组分头命题,集体定稿,做到“统一检测、统一阅卷、统一分析”的“三统一”。全体教工都要认真看待这些规定,并努力落实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当然,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教学常规的制定和落实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服从高效课堂需要。那就要有利于促进“课堂”成为“学堂”,有利于实现“三要三突出”:一要堂堂有目标,突出针对性; 4 二要学生动起来,突出自主性;三要精讲加精练,突出实效性。只有这样,我们的规范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

不仅是教学过程管理,我们还要借鉴先进学校的办学经验,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学校工作规范和精细管理实施方案,内容除了教学还要涵盖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养成教育工作、总务后勤工作等学校各方面工作在内的精细化管理内容和程序及精细化管理各项检查反馈措施,积极丰富完善部门工作程序和流程,明确常规管理的内容、措施、过程和效果,确保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科学性,努力在习惯中、在养之有素中体现质量。各科室要根据学校工作目标,树立“精心、精细、精品”观念,大胆创新,从落实制度、完善管理、增强能力、提升水平入手,紧紧围绕“细、实、严”,勤讲、勤查、勤整改,科学合理安排相关工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以目标促管理,以落实促管理,不断研究精细化管理,实践精细化管理,完善精细化管理,努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精细化管理体系,积极推动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3、锤炼队伍树形象

按照构建高效课堂的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要努力在以下三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加强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我们的管理人员大都是兼职的,他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琐碎的管理工作,还要像一线教师一样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他们确实要比普通任课教师辛苦许多。但是,你们得知道,把你们放在管理岗位上,不仅是工作需要,更是对你们各种能力的一种认可。“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做事中你们才能更快的 成长起来,也只有在做事中磨练自己才能担当起更重要的责任。所以,你们要克服困难,加强修养,特别是提升团队精神和执行能力,积极主动地工作,要能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担得起事情、经得起考验,并且不过多地在意物质和荣誉的回报。只有管理人员间同心同德,同力同为,互相补台,学校整体工作才能群策群力,众志成城。

二是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要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鼓励教师树立大教育观和全面质量意识,强化师德,提升师能,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切实挑起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负责的重担;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职业修养,改进工作方式,管好自己的手不乱出,管好自己的嘴不乱说,以微笑、激情、博爱去面对家长和学生,想其所想,急其所急,热情、勤勉、检点和自省,只有这样才能有广大群众满意的学校和教育;要积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针对教师的需要,提倡智慧互补、成果共享,学会带着问题学习、带着思考体察、带着比较分析、带着理性反思,解决好专业发展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每学期要精读一本书,并写出读书摘记和心得,不断丰富教育视野和教育能力;要切实关注青年教师成长,每学期开展两轮青年教师常态课评比活动,每月进行三笔字展评,期末举办“三笔一画”基本功比赛,继续组织好岗位标兵示范课,加强校内外教研交流。

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班集体活动的指导者,还是学生身心健康的保健者、思想灵魂的塑造者。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可以成就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要通过落实业务研修、评先晋职等优先的制度,营造以从事班主任工作为荣 的氛围,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成长,加强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和爱心教育,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工作水平,不断使班主任真正成为教书育人队伍的主力军和师德建设的排头兵。

还有教师习惯问题。学校教育所发展和完善的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师要有“读书”的习惯。读书是教师职业的要求。对教师而言,读书可以获得教育眼光,可以获得教育智慧,可以获得教育能力。要获得比较广泛的知识,就必须多读书、读好书、读有用的书。坚持长期的广泛涉猎,知识之球就会越滚越大,讲起课来就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教师要有“思考”的习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可以使人知识广博,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思,可以使人提高判断力,增强应变力,激发创造力。因此,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应该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这样才能在自己积累独立获取知识的经验和方法的同时教会学生。

教师要有“科研”的习惯。要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做研究型的教师,讲研究型的课。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富有哲理:“经常分析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深入考察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过程的实质,研究大量的事实进行概括,做出结论,思考如何使学生的脑力劳动变得更有成效——这就是最有生气的、最富有成效的科研工作。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科研工作最紧张的时刻就是上课和听课:自己上课,听别的同志上课。课,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所在;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就是教育信念萌发的园地。”

4、提高质量求发展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质量是立校之本。没有质量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没有质量的学校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得讲质量。去年至今,李庆红书记多次在全市教育系统大会上提出质量问题,呼吁“旗臶鲜明抓质量、千方百计上质量”,无疑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常规管理要讲质量。备课管理要突出“四清”重点,强化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要求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发挥集体力量,吃透、钻透教材,统一明确堂清重点;课堂监控要突出“堂清”方式,做好课前一分钟候课,保证课堂有效教学时间,抓细节、提质量、重实效,积极探索高效课堂常规化、常态化的流程模式;课堂作业要突出准确高效,课堂作业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体现差异,批改及时、反馈有力,保证“堂清”的到位;质量检测要突出针对性,采用的试卷要有较高的信度,能较好体现阶段重难点,并有一定的导向性,能够瞻前顾后、承上启下,为阶段知识乃至整册教材知识的掌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堂教学要讲质量。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战场,是教师成长的主渠道,是学校工作的根本点。落实教学常规,做好过程控制,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要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方法,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使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都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要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控制教学过程,坚持课前候课,抓好集体教研,组织优秀教师示范课,开展青年教师赛讲课,落实管理人员听课制度,切实把检查落实作为改进优化 8 的手段,在实践中反馈、思考、改进,在规范中优化、提升、创新,确保教育教学过程的质量。

教育科研要讲质量。要积极开展教师行动研究,教学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师行动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用一种客观、冷静、开放的眼光观察教师和教学,使教师在实践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促进教师与课堂共同成长;集体备课、集体教研、研讨课、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要能发挥提升常态课的效应;由于责任心不强,课堂管理能力不足,导致常态课低效、随意的问题必须解决;布臵作业的质量不高、数量随意,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作业批改失于粗疏,纠错不力,致使作业效率不高、效果不好的现象要逐步消除;要精心研究复习课方法和复习作业布臵,增强复习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漫无目的、不经选择的简单重复性作业,消除不必要的课业负担。

5、做好重点工作,彰显办学特色

一要细化养成教育,培养优良习惯。习惯决定人生,小学阶段的习惯培养非常重要。因此,以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仍是本学年工作重点之一。我们要着眼于“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总目标,细化养成教育内容、目标和措施,把习惯培养落实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里,把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具体化、生活化,突出阶段性和渐进性,逐步形成一套合乎实际、便于操作、效果明显的养成教育体系。学习习惯方面,可以从课前准备、上课听讲、回答问题、作业书写、自我纠错、定期复习、课外阅读、考试须知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简单实用的行为规则,让学生熟记于心,逐步践行;行为习惯培养方面,可以从孩子出门上学 9 起就开始教育和引导,从上学、放学到纪律、卫生,从饮食、锻炼到交往、集会,内容涉及日常行为、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校园安全、节能环保、爱校护校、文明礼仪、健康卫生等,分段要求,悉心指导,反复教育。同时,教师是教师学生养成教育的示范者和引领着,我们要求教师约束、检点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养成教育,做学生的楷模,增强了学校教育的正向效应。

二要深化经典诵读,推进书香校园。努力营造“书声琅琅、歌声朗朗、笑声朗朗”的快乐校园仍是我们今后的目标。我们要继续利用“同背一首诗”、国学诵读、课前诵读、诗苑、书法展示台、“书香班级”评选、校园文化墙等营造读书环境;书法展示台要坚持天天更新,特别是落实好老师的书写,这一方面给学生以示范,另一方面也是对教师基本功的促进;班级文化建设要加强,用好室内外墙壁,要面向全体给每个孩子以表现的机会和空间,或书或画或字,有好的就更新,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学校教育的育人效果。

三要突显办学特色,夯实立校之基

特色乃学校生存之本。新学年,我们要积极寻求特色建设的方法和途径,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向兄弟学校学习,向名校学习,从特色课程建设、特色活动创新两方面探索、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的办学特色,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成长空间,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和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施展。

全体教工同志们,新的学期,新的一年,我们要以创建工作为 10 载体,脚踏实地,努力上进,努力提高学校的发展能力;我们要克服薄弱环节,围绕重点,坚定信心,为把我校办成一所“学风浓郁、教风严谨,管理精细、质量过硬,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人民满意学校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三篇: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量极度扩张,社会分工更为细化,没有人能成为通才、全才。那么,人才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什么?毫无疑问,当属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他们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关系到我们的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养思想高尚、文化深厚、专业精深,身体心理健康良好的跨世纪大学毕业生,是时代与民族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与庄严使命。

一、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素质教育虽然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其内涵大家却都是熟悉的:就是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亦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健康的体院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与我们过去常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实并不完全相同。首先,全面发展理论因其过于抽象、在实践中难以操作成监控;而素质教育可以将几个方面的素质分解为一项一项的比较具体的内容,结合社会的实践、学校、个体的实际,把抽象的方针、目的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第二,素质教育的内容,有一些是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所未提及的,或虽包含在全面发展理论之中,但又不甚明确。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人们所理解的“人的全面发展”很容易被误解为以统一的模式去塑造全体学生或培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素质教育则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

从我国古代的“射御礼乐书数”,到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的“实践教育”,从“T”型人才结构理论,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通才”培养模式和“超越零点项目”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对“素质教育”的尝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指导,他们都还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性指导的法规性支持。

“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中小学存在的“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倾向而提出来的,但高等教育中“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影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弱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比之基础教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实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已达到了3—5年翻一番的程度,知识更新的周期更是越来越短,那种“上一次大学,管用一辈子”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科学教育信受青睐,而人文教育 1

则受到冷落,这种急功近利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大学生盲目迷恋高新科技教育,忽视冷落了人文思想与精神的培育。

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处于一个嬗变过程中,对大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的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前瞻性很强的系统改革工程。它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意义十分深远。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针,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现代大学应该是为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和“知识经济”社会提供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其核心是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统一。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持别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即要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思想观念,要明确面对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继承、传授知识,高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广阔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等等。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改革教育思想,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教师参加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讨论,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深入地研究新形势下教育特点和规律上来;同时,也要吸引学生参加讨论。形成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的教育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是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先导。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等教育继承和保留了科学、严谨、系统化等优良传统,但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象仍很严重,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真正的落实。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改革的重点将放在这样几个方面,即研究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和培养模式,以及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专业结构;研究各专业或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及人

才规格;研究主要专业或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基础课程、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并形成一批新教材;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整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体现“有组织、较系统、起点高、立意新、整体性”等突出特点。

调整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结构,要特别重视抓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成为使学生从文化知识、文化修养层面得到提高和加强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对理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以促进文理知识相互渗透和融通,使学生“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化上提高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努力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学生读书会、学生社团活动、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专业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积极开展社会文化调查、社会调查和教育调查,让学生在广阔而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大背景中接受熏陶,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

三、大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一些误区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紧迫课题。当前,不管在区域整体推进层面,还是在高校具体实施层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不容忽视的也存在着某些误区,有待于澄清是非,提高认识。

误区之一,是把学校特色教育当成是素质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全面性特征,只是开展一些课外的文体活动、书法讲座、音乐、体育竞赛等;片面理解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只讲少数学生的所谓特长、特色等。教育部领导多次强调指出:素质的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开展素质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注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学的过程,使受教育者在这三个方面获得协调的同步的提高,以期造就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如果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形式主义的搞一些花架子,把它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就会事与愿违,走向它的反面。

误区之二,就是把素质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免试教育。一些人认为考试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就会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这实在是一种误解。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些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文化素质是基础。对受教育者是否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完善严格考评手段,对之进行认真地考评,才能推动素质教育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那种降低考评要求,放松考评管理,甚至放任自流的想法和做法,也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误区之三,是把实施素质教育仅看作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我们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教职员工的历史使命,也是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但是,实施素质教育毕竞是前无古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涉及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涉及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凡此种种都说明:它不仅需要教育界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就学校内部而言,实施素质教育也不仅仅是教务部门的事,也是全校各部处以及党政工团妇的事,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担负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职责,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推行。

我们欣逢盛世,只有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才能为大学生拓展出一片广阔的自由空间,使之展翅翱翔于祖国21世纪的天空。

第四篇: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的教育

—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何加强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研究者必攻的难题,到目前为止关于道德修养教育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教育体系。借此教育思想大讨论之际,浅谈个人一点关于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的肤浅观点。

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们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獈、唯我独尊的习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作为大学承担着培养四化建设所需人才的摇篮,在人才质量把关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人才质量关上起着重要意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我们在大学期间赶先进,加强道德修养特别是社会公德意识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内容。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公民存在,大学生首先应具备最一般的公德意识;作为正在接受系统高等教育的先进群体,大学生不应混同于一般公众,更应具备与大学生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较高层次的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风尚和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志,遵守社会公德,是对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大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类社会群体,但社会公德的失范现象在他们身上却屡见不鲜,这反映出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还有所欠缺,这也是为什么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原因。高校德育要紧抓公德意识这一核心要素,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实现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形成高尚人格的前提和基础。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履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是一个人养成良好道德习惯,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的起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道德人格的完善,就应该从培养公德意识开始。同其它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人的道德修养也只有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大学生只有培养和树立起公德意识,自觉地以社会公德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进而达到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境界。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比较低层次的道德要求,一般说来,它所要求的是最基本的文明行为。有人认为,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应该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事,对大学生还讲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岂非“小题大作”?诚然,社会公德教育早在中学阶段、小学阶段甚至学龄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人的大学阶段,才是生理心理蓬勃发展并日益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臻定型,思想道德日趋完善的重要时期。正如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言青年期是“人的第二次降生”,因此,必须深化和加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为形成高尚品格打下坚实基

础。我国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要求,这无疑也说明加强大学生公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

2、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造就合格人才的起码要求和基本标准。

恩格斯在评述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发展时,曾经热情洋溢地讴歌“这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无疑是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的成长及其特征同时代的要求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可以说这是时代与人才成长的永恒的辩证法。那么,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应该造就怎样的人才?很显然,绝不会是那些不学无术,一无所长的庸庸碌碌之辈,也绝不会是那种“思想骑墙”、“有奶便是娘”的所谓“知识分子”,人才应是“德”与“才”的统一,应是“德才兼备”的人。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理想,有道德。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程度如何,是衡量大学生是否有德的最直接的表现,也是衡量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指标。如果缺乏公德意识或者公德意识比较差,那么,聪慧的人将变得险恶和狡诈,健壮的人也会显得野蛮和粗莽,而貌美的人,也同样会流于庸俗和乏味。可见,有德无才是庸才,无德有才是害才,有德有才才是实才。因此,潜心向道,严谨治学,才是合格人才的本色。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正是塑造“人才灵魂”的基础工程,也是造就合格人才的起码要求和基本标准。

3、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进步状况,它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方面。在精神文明复杂的结构体系中,道德处于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或者说,道德是精神文明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组成部分。而在道德领域,社会公德又以其范围上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内容上的总括性和一般性,以及结构上的传统性和沿袭性而区别于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成为社会道德的基础。由此可见,社会公德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自然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内核。作为青年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一类群体,透过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最能看出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也最能反映出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可以说,它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具体指标。大学生本身也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建设者。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具备很强的公德意识,都能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典范,就会对社会发生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有助于安定、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形成,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生能否“自善其身,兼善天下”,能否开风气之先,创时代业绩,能否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 既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的现在,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21世纪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眼光来看待。

二.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意义

1、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它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这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关于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

1、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作为成人教育学院这一特殊的学院,招收的学生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首先修养,又怎样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时而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讲话、看小说、零食等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不说或懒说,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教师不但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职责,而且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如果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走上工作岗位上如何能肩负四化建设的重任呢?所以说应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并设立专项研究机构,根据学生状况因材施教。我们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走向社会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大学阶段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大学生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由于我国经济落后,教育投资相对于发达国家如杯水车薪,教育体制毕竟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进入大学教育的学生毕竟是经过激烈竞争的优胜者,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以题海战略为主,父母、老师一般都认为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其他方面的缺点都被良好的成绩所掩盖,这叫“以优遮百丑”,这样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就要好好享受一翻,没有负担放纵自己,长此以往就很危险,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对大学教育是多么重要啊。所以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当注重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加强大学生学英模、赶先进,自觉提高道德修养的学习氛围,从过去全社会学雷锋,学习孔繁森等给人们的思想也带来一定浪潮,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将学习先进、英模的活动开展的怎样呢¡至今我所见的也只是学术报告、信息交流等一些专业技术报告。而各行各业的先进事迹报告在我们高校讲座中几乎没见过,也只是从报纸、新闻里能见到。特别是我国最近发生的“非典”灾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在这非常时期涌现出来的白衣天使的先进事迹,很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学习。她们的道德品质是那么高尚,我们的高校教育者应在“非典”结束后将这些“白衣英雄”请进我们高校,给我们的当代大学上一堂活生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类似这样的活动应多开展,这将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有深远的意义。

3、以高校为主,进行道德教化。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的主阵地。高校遵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两课”教学为核心,有目的、有

计划、有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的灌输与教育,高校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集中、有序的道德教育,其教育方式的特点和效果是任何其它教育手段无可比拟的。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言传身教,训导学生;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熏陶学生。高校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还要注意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小事着手,要求学生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班级的一桌一椅,尊敬师长,友善同学等等,于小事上见精神。

4、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育人。在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的过程中,学校是主阵地,但是,学校不是万能的,光靠学校唱独角戏是行不通的。学校不是远离社会的孤岛,变革时代的大学生更不能远离社会环境而遗世独立。另一方面,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务实心态,也具有比一般社会大众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必须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公德意识的培养合力。关注大学生成长,培养合格大学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同样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只有整合和发挥社会道德教育的整体功能,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就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社会教育来说,家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源”。来自家庭的公德意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及良好的家风来进行的。我国目前约有2.7亿个家庭,如果每一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来自家庭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积极影响便是不言而喻的了。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有重要影响的还有大众传播媒介,如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是一定道德观念、道德榜样得以传播的载体,更能以其特有的多样性、生动性和艺术感召力引起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对心灵发生巨大的振荡和感染作用。尤其是在日益信息化的今天,大众传媒的道德教育作用越来越突出出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总之,社会公德意识的教育是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多方位的,对于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而言,有人概括说要争取“四面八方”的配合和支持,即家庭、学校、社会和政 府四个方面,教育、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公安、司法、群众团体八个方面,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真的不无道理。

5、以“自律”来强化和巩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单靠来自学校和社会外在的道德教育,是无法完成的。他律必须转化为自律,才会成为内心永恒的道德法则。也就是说,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不仅是学校和社会的事,更应该是大学生自己的事。因此,必须唤起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律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

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内容。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公民存在,大学生首先应具备最一般的公德意识;作为正在接受系统高等教育的先进群体,大学生不应混同于一般公众,更应具备与大学生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较高层次的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风尚和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志,遵守社会公德,是对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一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我想我们都会有所感悟。不只是单纯的认为只要学好专业一切就行了,专业过关并不代表你在社会上获得承认。我们应该把学好知识和加强思想道德相结合,才能在社会的竞争洪流中占据先机。

第五篇:实施公民素质教育总结

2011年4月,四川省xxxx高级中学被xx县委确定为xx县公民素质教育工程示范点建设示范单位,这是xx县教育系统唯一的入围单位。公民素质教育工程是深入贯彻四川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努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我县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我校根据县委宣传部和县文明办《关于印发〈xx县公民素质教育工程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剑委宣发[2011]14号)文件精神,学校党总支迅速制定了《关于实施xx县公民素质教育工程示范点建设的意见》(剑x党发[2011]7号)文件精神,全面部署和落实了学校加强公民素质教育的各项工作。历经半年的公民素质教育,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校师生的各项素质得到提高,但也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先总结如下:

一、成立各级领导小组,工作有条不紊

1、学校城里领导小组

学校首先成立了公民素质教育领会到小组:党总支书记、校长xxx建平为组长,负全责;副组长为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成员为学校各党支部书记、各处室主任。领导小组副组长、成员负责公民素质教育的指导、规划、督查、宣传、实施、考核等各项工作。

2、成立各职能部门

党总支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德体艺卫处、校工会、校团委、教务处、总务处、学校各部、班分别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责任到部门,实行部门一把手责任制。

形成了在党总支领导下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机制和局面。

3、建立各种执行部门

学校的公民素质教育在各级领导的负责下,具体的每一项工作,学校以教师为主题城立了教师素质提高的组织,以部、班为单位城立了各种提高公民素质的小组。

校党办带领学生党校、团委、学生会负责思想道德建设,校工会负责学校师生精神文明、文化艺术建设,德体艺卫处负责日常管理、安全事故、法规校纪、行为规范、体育活动建设,教务处负责学生的学习风气、实验实习、兴趣活动、继续教育建设,总务后勤处负责财务财物的管理、分配、发放。招生就业处负责师生的职业培训、招生就业,办公室负责办公事务、接待工作。

各部、各班分别就每项具体工作落实到班、到人。

公民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成立的各个组织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我校的这项工作自始至终进行得有条不紊,按时按质完成了工作。

二、围绕素质教育,布置重点工作

学校围绕育人这一教育的本质,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公民素质教育工程结合起来,将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与各项创建素质教育示范点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而提升了学校工作的绩效和水平并提高了素质教育。

1、将教职工的政治学习、业务培训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及“四讲一提高”、“三心一弘扬”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倡导“感恩自强促发展,立足岗位作贡献”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师德高尚、作风优良、治学严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将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执政能力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结合起来。以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以教职员工为重点,加强法律法规、师德师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青年学生为重点加强廉政文化教育。改进干部作风,加强效能建设和责任追究,进一步推进“三务”公开。开展“作风大整顿、信访大下降”活动,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3、将安全教育与开展“百日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活动结合起来。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工作认识和安全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安全防范;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力度;建立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和机制,形成人人讲安全,时时事事抓安全的工作局面,有效地确保了校园平安,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4、将学生的德育工作与养成教育、法纪教育、感思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结合起来,立足于培养合格的中职生和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劳动者,德育工作成效更加显著。

5、将“清洁城乡行动”的开展与“文明单位”的创建结合起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将卫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和素质的提高细化并纳入日常工作加以检查、督导,将师德师风建设细化并纳入到教育教学工作考核,促进了师生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6、将学校藏区“9+3”的校风学风建设与学校常规的校风学风校结合。2011年9月,我校迎来了我校的首批来自阿坝州十三个县的藏区“9+3”学生,四川省委、省政府下达了对于他们的校风学风整顿。我校以此为契机,全员进行整顿,也加强了学校的素质教育。

7、执行国家的职校生“2+1”模式,加强师生的素质教育。新模式要求加强学生的职业生生存能力、岗位动手能力、超前的适应能力。我校为此加强学生的实际就业的能力,加强实训,在2011年秋的广元市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的奖励超过半壁江山。毕业证、技能等级证、计算机、普通话、书画技能已经是我校师生必备的生存技能。

三、推行素质活动,全面培育新人

1、认真开展了公民素质教育宣讲活动。我校通过教育例会、资料印发、专栏墙报、文化标牌的宣讲,让广大师生员工了解了我国公民素质存在的问题、原因与背景,并结合我县、我校实际,让广大师生员工认识到开展公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而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对学校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工作的认识。

2、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学校结合创建和谐社会、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新校区建设开展了以感恩中国共产党、感恩人民政府,感恩社会、报效祖国,感恩父母,感思师长,感恩同学和朋友,感恩大自然等为内容的感思教育系列活动。对于灾后重建工作,在我校在师生中开展了感恩黑龙江的教育活动,让老师学习龙江支教老师的优良师德风范,立足本职岗位,努力为学校发展作贡献。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征文比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活动,并将5月设立为感恩教育月,开展感恩系列主题教育,使其经常化、制度化。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逐渐领悟了人生的第一课,在感恩中成长,表现出了文明礼让、体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勤奋学习、勤于动手实践、爱护环境卫生等良好的教育效果。

3、开展广泛的文体活动。学校增添了文体设施,开展了师生篮球运动会、学生乒乓比赛、羽毛球比赛、棋类比赛。课外活动时间,学校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添置了高档音响设备,成立了校学生合唱团、学生舞蹈队、教师合唱队,开展了第八届艺术节;开展了“清明祭祖,爱我中华”及以“感恩、爱国”为主题的端午节等节日文化活动或主题班会。对者一系列活动进行了征文、演讲赛,既丰富了师生校园生活,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增强了师生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崇尚科学,遵守法纪等方面的意识与素质。

4、深入开展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由于中职生毕业后都将走向社会这一广阔天地去就业、立业、创业,语言文化素质又是一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我校非常注重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这一国家法定的语言文字的推广,在师生中大力开展培训、达标活动。将普通话的使用作为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加以考核,将普通话作为合格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加以规范,经常开展诗歌朗诵、演讲等比赛活动。从XX年年起在学生中普遍开展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去年我校高二800余名学生参加测试,一半以上达到国家二级水平。目前,学校师生员工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正在进一步提高。

5、开展了“文明细胞”的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校园文明细胞、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清洁城乡”行动,在教职工中开展“文明职工”、“双文明户”的创建活动,在校内各处室部门开展了创建“文明处室”,学生中开展了“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等文明细胞的创建和评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认真检查、评比,及时通报,并总结表彰,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引领,促进文明习惯的养成,提升了文明层次。

6、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活动。结合“清洁城乡”活动,学校进一步加大了以改善校园环境卫生状况,加强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管理为重点的环境整治活动,加强了对校园内及周边、校园内公共场所及教职工、学生寝室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由校工会、行政办、德体艺卫处定时不定时地进行联合督查,公布结果并实行奖惩,进一步优化了校园环境卫生面貌,促进了师生员工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巩固了以往的教育效果。

7、继续巩固养成教育成果,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原来已开展的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基础上,继续巩固和加强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将学生个人卫生、寝室内务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的治理与保持情况纳入日常检查。不仅校园日常卫生的巩固,而且学生个人的理发、洗澡、洗衣服、被子及发型、指甲、服饰都作为日常检查和考核的内容,并将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检查情况与班级日常管理和班主任的考核挂钩。同时,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了德育课教学,将德育的内容丰富到守法纪、懂规矩、净环境、知感恩、明礼仪、知荣辱、讲诚信、做真人等做人的方方面面。

8、开展了学生技能训练,技能竞赛活动。学校除开展好课堂专业教学外,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制定了集中技能实习方案,做到“做中学,做中教”,理论和实践结合,同时还积极参加广元市2011年9月举办的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以绝对优势得广元市26个参赛单位第一名。为学校技能教学工作、技能训练增添了光彩。

9、开展了“严肃学风,优化校风”整治活动。根据学生实际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校制定了详尽的整治方案,开展了严肃学风,优化校风活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10、开展了学生业余党校培训学习活动。学校党总支充分利用学生党校这个思想宣传阵地,向学生大力宣讲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并积极吸收优秀分子到党组织中。

11、创造藏区教育成功的典范。面对新生事物,我校积极应对省政府的藏区“9+3”教育。我校先后排除人员到藏区组织招生,参加学习、培训。学校认真分析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周密合理的安排:学校挤出最好的食宿设施,提供最优秀的老师,摸索最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最负责的挂联师生。这让藏区远离家乡的孩子在我校留得住学得好生活习惯,他们都认为,来xx职中不虚此行。从2011年秋入学以来,四川省85所模范职业中学的一万多名藏区学生,给很多学校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我校的情况却是汉藏和平相处,藏区学生乐于学习、积极上进。2011年10月底,四川省市委书记李崇喜率省公安厅、省教育厅专程到我校设差我校的藏区学生教育工作,慕名而来的兄弟学校不胜枚举。

四、教苑奇葩,素质楷模

职业教育是一个关乎社会和谐,惠及千家万户,利在子孙后代的教育。为此,在这次的素质教育活动中,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高素质的师生。

1、为学生身心憔悴的xxx老师

xxx老师原是一个身体强壮但性情温和平易近人的青年教师。他家在离学校7公里的普安镇,只有文化不高爱人在家抚养教育刚读初中的孩子,70公里之外的老父母还在农村辛勤劳作。2011年9月,不顾他还有高二两个班的班主任和四个班的数学课的繁重的工作任务,学校安排他负责藏区基础班的学生的班主任和教学工作,他义无反顾地接受了。从此,他和藏区新生一起吃一起住,备课、改作业他都是在藏区学生的班上或者寝室,连洗衣的时间是学生睡后才跑到食堂边的公用水管,学生生病了他通宵在县医院陪护,学生没钱了一定是他自己掏腰包支付。新生心理有问题用心理辅导,行为不正确用事例去教育。可是,他还担任了老生两个班的课啊,他从来没有因为新生而落下一节内容!他也和其他老师一样,完成了本年读的继续教育,哪怕是半页钢笔字都没有拖欠。

国庆节连着中秋节,学校只给与藏区有联系的老师放假一天,即使是这短短的一天,他也是和藏区的孩子在一起过的,中秋节那天,还是他11岁的孩子自己乘公交车到学校给他和藏区学生送了几盒月饼!为了藏区学生,x老师两个月瘦掉了十几斤。

2、精灵神算子赵小慧

高二财会班的赵小慧,一个普通的农家小女孩,她没有出众的家世,她没有迷人的形象,在学校,但是她有极高的声誉。赵小慧是我校财会技能的佼佼者,点钞、珠算、做账、心算全校无出其右的了。

很多人面对职业高中在犹豫、在迷茫。赵小慧只有坚定的信念,她说:“我看了cctv的《状元360》就着迷。”她也说:“那才是新时代的劳动者!”

高一还耍了一学期的她,在学校的素质教育活动中,她毅然决定:从头再来!她把凡是能利用的时间用在了财务业务训练上,她把凡是能利用的钱用在了学习上,她把凡是能学习的人当作楷模,不到一年,她成了学校财务技能的标杆。

3、一个上进的群体

藏区来的孩子,他们在文化背景、思想性格、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语言交流上和我校的本地学生截然不同。

面对新学校的新环境,我校的88名藏区新生,他们鉴定信心,从头学起,从新生活适应起。才来时,有好多人根本就不能和老生交流,有些人的汉语还要从“a”、“o”、“e”这些汉语基础开始,数学也得从数数,形成数字概念来学习,英语更是没有任何基础。但现在,他们基本上能用汉语交流,数学也能进行小学低年级的运算了。在很多专业,老师们说最用功的其实还是藏区的学生。他们和老生在一起学习、生活、娱乐、活动、参加实训、举行活动。现在,他们已经成了学校活动的主力军之一。思想意识上进了,法纪观念加强了,交流沟通能力增加了,学业长进了,专业技能提高了,他们已经迅速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素质提升的榜样,是我校素质教育成功的创举。

五、当今我校素质教育的问题

1、继续从分发挥全面教育的功能

由于受整个社会公民素质教育不平衡的大环境的影响。我们的职业教育面临的社会、学生家庭、学生自身的苦难还比较大。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生、学校的综合教育功能还没有取得全面的胜利。

2、中加强法纪意识、道德意识以及科学信仰意识教育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3、继续在教职员工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工作者本身的公民素质也还非常必要。

4、坚定信念,迎接新挑战的教育。

我们马上要接待第二批藏区新生,我们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对突发事项的能力还要继续锻炼。

我们确信: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自觉履行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努力将与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关系密切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我校的素质教育水平还会上到一个新台阶,不愧成为xx县教育界素自己也的典范。

下载2009年公民文明素质教育教案(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年公民文明素质教育教案(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民文明知识

    公民文明知识【1-9】(一)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

    文明公民倡议书

    同学们: 在现代社会,社会公德已经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文明公民倡议书。作为当代的小学生,我们要逐渐养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文明公民倡议书

    文明公民倡议书 文明公民倡议书1 居民朋友们:文明从衣食住行起步,健康生活从身边小事做起,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小餐桌,大文明,承载的不仅是人类的生生不息,更传承了中华......

    文明公民倡议书

    文明公民倡议书 文明公民倡议书1 全国人民们:我们要爱护好环境,不能随地丢垃圾,所以特地写了牌、增倍了清洁工,可是有些人仍然死教不改。我们的一言一行,可能影响到全班、全校、......

    文明公民事迹材料

    我叫许丽娟,现年38岁,家住新华南路玻璃纤维厂家属楼。家中有一个 65岁的公公和 64岁的婆婆,丈夫,弟弟,妹妹和一个女儿。在生活中,我勤俭持家,辛勤教育子女,被大家公认为好媳妇,也是和......

    2011年度文明素质教育培训

    2011年度文明素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单位文明程度,在部机关逐步形成道德规范、崇尚科学、依法办事、卫生健康、行为文明的良好风气,特......

    争做文明公民倡议书)

    争做文明公民倡议书范文(共9篇) 争做文明公民倡议书 城市的形象是由每一位市民的形象组成的。xx是我们的家园,营造美好家园,塑造城市形象,是每个xx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

    做文明公民承诺书(范文大全)

    做文明公民承诺书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承诺书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承诺书是单方意思表示,不具有合同效力。承诺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文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