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素质教育年(推进意见)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4 05:5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民素质教育年(推进意见)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民素质教育年(推进意见)汇报材料》。

第一篇:公民素质教育年(推进意见)汇报材料

素质教育年推进意见

按照全县领导干部大会的总体部署,我们在开展‚素质教育年‛主题实践活动中,有的放矢,先后召开了农村各乡镇党群书记、宣传委员推进会、城镇15个牵头部门推进会和新农村建设中心户经验交流会。具体将在农村、中小学校、个体工商户、城镇社区、干部职工等五个层面丰富活动载体,凝心聚力推进落实。

一、提高农民素质,打造‚新型‛农民。

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着力打造创业型、知识型、技能型、道德型农民。年底评选出全县‚十佳新型农民‛,‚十佳好儿媳‛。

一是开展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农业技术和增收项目进村入户活动。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走乡进村入户和电视讲座等形式,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的讲解和培训。全年电视科技讲座30讲,举办各类科技培训300场(次)。这项工作由农委牵头负责。

二是开展“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活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尊老敬老、文明新风进万家‛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重点解决婚嫁大要彩礼、不尊老不敬老问题。7月份举办尊老敬老典型经验巡回报告会。这项工作由文明办和县妇联牵头,各乡镇党委具体负责。

三是着力培育新农村建设中心户典型。目前全县已经重点武装了50户各类中心户典型。今年还要培养武装规范化的中心户200户。这项工作由文明办牵头,各乡镇党委具体负责。

二、提高中小学生素质,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一是加强学生行为规范训练,抓好“四落实”。①课堂落实。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课堂上教师随时关注所有学生的行为规范,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②导行落实。利用班团队会、晨会、团队活动等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能体现在行动上。特别是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并让其宣传到家庭,约束到家庭,真正起到孩子讲公德,全家见行动的效果。③课间落实。设置卫生监督员、纪律检查岗,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形成良好的校风。④活动落实。组织开展以行为规范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将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素质教育活动。①举办第五届‚小作1

家杯‛作文大赛、第三届城乡教职工乒蓝大赛、绥棱县中小学生首届体育节。②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根据学校实际,组建艺术团,活跃学校文化气氛,培养拔尖艺术人才。③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在‚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下,根据学生兴趣和潜质实际,成立书法、绘画、声乐、器乐、舞蹈等课外兴趣小组,切实开展好艺术教育。④利用‚课堂演讲‛、‚课本剧创作与表演‛等活动项目,加强才艺训练。每年要以学校为单位举办一届艺术节。年底评选出全县‚十佳学生‛。

三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①加大中小学生‚控辍‛力度。要以辍学生、双差生、贫困家庭学生、劣迹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为重点对象,广泛开展帮学、帮富、帮教、帮德活动,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克服缺点、走出困境,步入先进学生行列。②开展‚三远离‛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远离不良网吧、远离乱花钱、远离不良嗜好。③开展‚六讲六做‛教育活动。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讲正直、做是非分明的青少年;讲礼貌、做言行文明的青少年;讲友善、做关爱他人的青少年;讲卫生、做身心健康的青少年;讲自立、做自强上进的青少年;讲诚信、做表里如一的青少年。‛

四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和引导学校教职工热爱学生,言传身教,教书育人,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年底,召开师德师风建设报告会,在全县评选出‚十佳教师‛。

上述工作均由教育局牵头负责。关工委、妇联、团委及乡镇党委参与。

三、提高个体工商户素质,广泛开展‚诚信绥棱‛建设活动。针对个别业户还存在着粗暴欺诈、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等不诚信现象,重点开展好三项活动。

一是在农资、酒类、肉类、煤炭、石油市场管理中常年开展“保优质、守信用”宣传活动。这项工作由农委、商务局、经济局分别负责;质监局、物价局、工商局配合。

二是以县农贸市场为重点,广泛开展诚信经营教育活动。对县农贸市场的管理,县社拿出了具体的办法,在县农贸市场划分五个经营区,每月评出2个先进经营区,2个后进经营区;每月评选诚信业户20户,发给流动红旗,实施动态管理。这项工作由县社负责。

三是在个体工商户中开展“保质量、讲责任”评选活动。加强

对个体工商户的检查监督,落实门前‚三包‛管理责任制,激发和调动其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年底将评选出全县‚十佳诚信个体户‛。这项工作由宣传部牵头,工商局、质监局、税务局、卫生局、物价局、市容执法大队负责。

四、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

一是坚持常年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要在7个社区设置公益性广告宣传栏,张贴《文明市民公约》《文明市民守则》、标语口号以及政策信息。这项工作由绥棱镇、城建局负责。

二是继续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组织‚放歌新绥棱‛广场系列文艺演出10场,内容以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为主。这项工作由宣传部牵头,绥棱镇、文体局和教育文工团参与。

三是开展“自家门前净起来、楼道阳台净起来、楼院环境净起来”等净化活动。年底,将评选出文明楼院5个、文明市民100名。这项工作由绥棱镇负责。

四是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今年要以城镇社区为重点,在‚家‛字上做文章,开展以德治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宣传和座谈。搞好巾帼文明街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培养合格人才。年末将评选出文明家庭10户。这项工作由妇联牵头,绥棱镇负责。

五、提高干部职工素质,树立部门良好形象。

一是大兴学习之风。①组织各党委、各单位利用中心组、学习日、上党课等多种形式,提高干部职工的政策素质和文化素质。②全年重点围绕形势任务、区域经济、效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集中进行4场专题辅导。目前,形势任务报告会已确定了专门讲师,正在备课,时间定在4月末。③围绕十七大和全县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公民素质建设、奥运、县情等内容,举办‚‘税务杯’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知识竞赛。活动方案已经下发,由宣传部牵头,两部、两办、纪检委、工青妇等几个部门参与,参加范围是全体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④组织全县各党委干部职工参观县展览馆,了解县情,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项工作由组织部和宣传部负责。

二是着力塑造卫生系统、政法系统良好形象。卫生系统要认真贯彻卫生部《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年末评选‚十佳医护‛。政法系统要围绕提高文明执法依法执法能力,把握运用政策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廉洁自律能

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开展教育活动。年底评选‚十佳警官‛。这项工作由宣传部牵头,卫生局、政法委分别具体负责。

三是强化责任监察和效能监察。①围绕五个产业、六城建设、六个年专项推进、农村十四项重点工作,开展以治庸、治懒和熟视无睹为重点的责任监察和效能监察,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②将各单位出台的优惠政策汇编成册向企业、社会公布,推行阳光政务,优化发展环境。③开展优良作风示范单位和优良作风先进个人‚双十‛典型评选,评选出优良作风示范单位10个,优良作风先进个人10名。

这项工作由纪委和监察局负责

第二篇: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量极度扩张,社会分工更为细化,没有人能成为通才、全才。那么,人才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什么?毫无疑问,当属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他们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关系到我们的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养思想高尚、文化深厚、专业精深,身体心理健康良好的跨世纪大学毕业生,是时代与民族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与庄严使命。

一、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素质教育虽然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其内涵大家却都是熟悉的:就是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亦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健康的体院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与我们过去常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实并不完全相同。首先,全面发展理论因其过于抽象、在实践中难以操作成监控;而素质教育可以将几个方面的素质分解为一项一项的比较具体的内容,结合社会的实践、学校、个体的实际,把抽象的方针、目的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第二,素质教育的内容,有一些是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所未提及的,或虽包含在全面发展理论之中,但又不甚明确。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人们所理解的“人的全面发展”很容易被误解为以统一的模式去塑造全体学生或培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素质教育则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

从我国古代的“射御礼乐书数”,到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的“实践教育”,从“T”型人才结构理论,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通才”培养模式和“超越零点项目”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对“素质教育”的尝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指导,他们都还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性指导的法规性支持。

“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中小学存在的“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倾向而提出来的,但高等教育中“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影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弱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比之基础教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实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已达到了3—5年翻一番的程度,知识更新的周期更是越来越短,那种“上一次大学,管用一辈子”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科学教育信受青睐,而人文教育 1

则受到冷落,这种急功近利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大学生盲目迷恋高新科技教育,忽视冷落了人文思想与精神的培育。

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处于一个嬗变过程中,对大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的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前瞻性很强的系统改革工程。它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意义十分深远。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针,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现代大学应该是为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和“知识经济”社会提供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其核心是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统一。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持别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即要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思想观念,要明确面对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继承、传授知识,高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广阔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等等。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改革教育思想,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教师参加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讨论,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深入地研究新形势下教育特点和规律上来;同时,也要吸引学生参加讨论。形成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的教育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是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先导。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等教育继承和保留了科学、严谨、系统化等优良传统,但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象仍很严重,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真正的落实。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改革的重点将放在这样几个方面,即研究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和培养模式,以及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专业结构;研究各专业或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及人

才规格;研究主要专业或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基础课程、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并形成一批新教材;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整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体现“有组织、较系统、起点高、立意新、整体性”等突出特点。

调整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结构,要特别重视抓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成为使学生从文化知识、文化修养层面得到提高和加强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对理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以促进文理知识相互渗透和融通,使学生“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化上提高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努力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学生读书会、学生社团活动、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专业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积极开展社会文化调查、社会调查和教育调查,让学生在广阔而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大背景中接受熏陶,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

三、大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一些误区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紧迫课题。当前,不管在区域整体推进层面,还是在高校具体实施层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不容忽视的也存在着某些误区,有待于澄清是非,提高认识。

误区之一,是把学校特色教育当成是素质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全面性特征,只是开展一些课外的文体活动、书法讲座、音乐、体育竞赛等;片面理解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只讲少数学生的所谓特长、特色等。教育部领导多次强调指出:素质的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开展素质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注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学的过程,使受教育者在这三个方面获得协调的同步的提高,以期造就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如果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形式主义的搞一些花架子,把它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就会事与愿违,走向它的反面。

误区之二,就是把素质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免试教育。一些人认为考试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就会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这实在是一种误解。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些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文化素质是基础。对受教育者是否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完善严格考评手段,对之进行认真地考评,才能推动素质教育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那种降低考评要求,放松考评管理,甚至放任自流的想法和做法,也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误区之三,是把实施素质教育仅看作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我们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教职员工的历史使命,也是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但是,实施素质教育毕竞是前无古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涉及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涉及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凡此种种都说明:它不仅需要教育界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就学校内部而言,实施素质教育也不仅仅是教务部门的事,也是全校各部处以及党政工团妇的事,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担负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职责,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推行。

我们欣逢盛世,只有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才能为大学生拓展出一片广阔的自由空间,使之展翅翱翔于祖国21世纪的天空。

第三篇:如何加强公民素质教育 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如何加强公民素质教育 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2009年5月11日至17日,按照区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我们在苏州市委党校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张家口市桥东区科学发展观教育专题班”培训。期间,听取了苏州市委党校领导及各方面专家关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招商引资的项目包装等专题讲座,实地参观考察了苏州市新加坡工业园区物流园、张家港市、华西村等,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苏州的魅力,接受了大量新视点、新思路。苏州的经济实力之强,发展速度之快,经济体制之活,城市化水平之高令人振奋、催人奋进。现就“如何加强公民素质教育,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调研课题做以下汇报:

一、苏州的基本情况及在创建文明城市上取得的成绩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28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624万,其中市区人口235万。现辖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五个县级市和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2005年,苏州市区及五市(县)率先全部达到了江苏省制定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指标,标志着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巩固小康建设成果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新阶段。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00亿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1.8亿元,增长35.4%;进出口总额预计2118亿美元,增长21.5%;服务业增加值1970亿元,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城市现代化建设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化率达到65%以上。人民生活整体跨入全面小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0元,所辖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前十位。

苏州市在推进城市文明建设方面,1999年苏州市(辖张家港市和昆山市)被评为首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02年苏州市和所辖5市(县)全部建成“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初步形成了全国首个“文明城市群”板块;2005年苏州市继续保持“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张家港市成为全国县级市中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

二、苏州在加强公民素质教育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上的启示

一是推进全国文明城市,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苏州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作为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城市现代化的理想选择,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着力于建设自然、经济、社会和谐一致,且富有市民凝聚力、归宿感、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城市。2005年,苏州用她的钟灵毓秀和璀璨文明,赢得了“人间天堂”的美誉;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苏州在和谐的韵律中创造了崭新的人间奇迹,以鲜活生动的实践诠释了现代文明。苏州市被评为“中国金牌投资城市”。在精神形态上,他们发扬“团结拼搏、负重前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走“率先创业、加快自强”的昆山之路,弘扬“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园区亲商理念,形成了“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城市精神,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环保城市、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

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等10多项全国荣誉称号,成为全国唯一覆盖全区域的创建文明城市先进群体。

启示一: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既包括经济的,又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要求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启示二:发展经济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首要任务。只有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保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提高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品位。

二是推进全国文明城市,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苏州市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以弘扬实践“城市精神”为主线,制定了《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组织实施了“十大工程”,即:城市精神塑造工程、文明素养培育工程、发展能力提升工程、未成年人教育推进工程、新苏州人融合工程、优质环境育人工程、先进文化服务工程、文明创建示范工程、城乡文明一体化工程。他们着力于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素质提升需求,以党员领导干部、未成年人和农民、外来务工人员为主,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全体创业者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发展能力都能不断提高。2006年有153万人次的农民接受了科技培训;建成了9225个外来人员集宿区,免费发放了40多万册维权手册,对180余万外来人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教育培训,提升了素质,为苏州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启示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最终目标。争创文明城市,根本在于不断提升人的文明素质,人的素质和品位的提升,首先是观念的更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最需要激发的就是全体市民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热情,使一切有利于创新发展、文明和谐的理念、创意和行动奔涌而出。

启示二:文化是文明城市的灵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我们弘扬先进文化、培育特色文化。既要做文化的繁荣普及工作,更要做文化的创新、创作产业,还要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着力把文化资源变成教育资源,使现代文明的市民素质和价值理念真正内化于心,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城市建设形成了城市的“筋”和“骨”,文化建设铸造了城市的“气”和“神”,凸现出“城市水平、城市风格、城市效率、城市精神”,能够发掘城市文化、历史与亲和力,提升城市的品位与魅力。

三是推进全国文明城市,要突出“公共空间”、“公共需求”、“公共服务”的关怀,着力改善民生,让公民在文明创建中共享文明成果。苏州市把建立完善公平公正的社会体制与机制作为现代化文明城市的基本品质加以追求。他们将城市精神渗透在规划布局、历史遗存和现代建筑中,体现自己特有的精神品质和素质;将城市公共空间赋予更多的人文感情、人文关怀,让市民感到亲切、温馨,感受到城市的美好。苏州的决策者们清醒地意识到:百姓不富,GDP数字再高也没有意义。为此,他们把富民优先作为发展的第一导向,大力实施以创业富民、产业富民等为主要内容的富民工程。在加快发展中,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注意防止两极分化。他们以现代化带动城镇化,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和一体化发展。全体公民“业有所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贫有所济”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苏州把改

善民生,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追求,把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城市引领人、凝聚人,使市民安居乐业的关键。他们率先普及了15年基础教育,率先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8.4%,城镇职工五大保险覆盖面超过95%,农民合作医疗人员覆盖率达到96%,在全国城市生活质量参评中位居第八位。

启示一:民生是文明之本,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争创文明城市就是要在居住环境与居住条件、生活出行与公共安全、社会福利与医疗健康、教育与文化娱乐、社会参与与社会公平、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内的各类物质和精神产品的供给,实现提高公民生活品质的目标。

启示二:共同富裕是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价值追求。现代社会是公民社会。公平公正的享有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享受公共服务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趋向。

三、加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在学习考察中,我们深深地感到,苏州在经济建设和文明城市建设上取得辉煌的成绩,在全国走在了前列,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很多。对照在苏州参观和学习到的经验,结合我区实际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立项推进,增强操作性,进一步把精神文明建设确立为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目标。按照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修订完善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和保证措施;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和量化,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指标体系、考核标准和考核细则。在今后一段时期,要围绕把我区建成精神文明城区的目标,以为民办实事、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素质、优化投资环境为重点,制定新一轮创建规划。

二是以人为本,强化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多种形式、途径、方法和手段,大力宣传我区创建精神文明城区的美好前景和时序进度、战略重点和任务措施。要用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塑造人。通过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强势营造氛围,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勇于争先,长于实干,乐于奉献,进一步激发创业活力、创新动力、创业能力。要用诚实守信引导人。通过开展诚信典型评选宣传等活动,培养各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通过公开承诺、社会监督、行风评议、跟踪督查,不断提高窗口单位的诚信服务水平。

三是顺应时代要求,凸现群众性,进一步拓展创建精神文明城区的宽广领域。积极探索非公经济领域文明创建的有效途径。以提供形象宣传、技能培训等服务为突破口,以相关职能部门联手齐抓为着力点,引导企业认真制定创建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新的社会群体文明创建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作用,坚持抓教育,立规范,推典型,建立创评机制,整治突出问题,营造创评氛围,积极探索社区文明创建的有效途径。

四是坚持“三个贴近”,增强实效性,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多办实事,组织实施“爱心奉献、文明关注”扶贫济困工程,发动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开展“结对帮扶送温暖”大行动。浓墨重彩,组织实施文明创建标志工程和精品工程。凝心聚力,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村)居民的作用,通过以群教群,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努力为社会稳定、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是加强制度建设,力求规范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各级领导应把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摆上重要位置,每年组织召开一至两次专题例会,观摩一至两个创建现场,树立一至两个重大典型,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开展。强化保障监督机制。政府应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经费列入当年的财政预算,保证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健全和加强群众监督、组织监督机制,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打造队伍建设机制。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采取管人与管事相统一的办法,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精神文明建设队伍网络。完善激励推进机制。适当增加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奖项和数量,用机制推进全区创建精神文明城区的力度。

第四篇:10年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意见

2010年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意见

2010年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反映强烈的教育难点热点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我市教育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

近年来,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办学条件极大改善,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进入了从外延型发展向内涵型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但总体来看,我市基础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尤其是个别地方和学校办学行为不够规范,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当务之急。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把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基础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着力解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中的突出问题

省教育厅在《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七个重点,即规范教学行为、规范招生

行为、规范办校办班行为、规范考试评价行为、规范教材使用、规范教师行为、规范收费行为。各地要按照上述七个方面的规范要求,标本兼治,狠抓落实。当前尤其要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围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参与社会收费培训”、“占用学生节假日集体补课和上新课”、“下达升学指标并以考试成绩排名排位”三个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确保今年底前对这“三个突出问题”整改规范到位。

三、明确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实施步骤

全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争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取得初步成效。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制定方案。主要任务:①各地各校把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相关文件印发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并组织学习讨论,领会精神实质,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业绩观;②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③市、县教育局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集中整治。主要任务:①各地各校对照国家、省、市的规定和要求,找问题、查原因;②针对查找出的主要问题确定整改重点,对重点问题和重点单位进行重点整治,力争在短期内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三阶段:检查督促,处理问题。市里将组织专项工作督查组进行抽查,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

第四阶段:总结经验,巩固成果。主要任务是对规范办学行为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深入研究分析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清理完善相关制度,宣传推广成功经验,建立规范办学行为长效机制。

四、强化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是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责任主体,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事,落实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本行政区域内规范办学行为的

各项工作。市教育局要负责抓好全市规范办学行为工作的指导、督查等工作,部署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行动,重点督查县教育局履行管理职责落实情况和市教育直属学校的违规办学行为。县教育局要提出区域内整体推进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认真排查和解决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市、县监察、物价、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要主动配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抓好乱办班、乱补课、乱发资料、违规招生、违规办学等行为的查处,确保我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扎实推进,收到实效。

严格督导检查。市、县政府目标督查室和教育督导部门要把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建立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相结合、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要严格问责,对违反规范办学行为规定的地区、部门和学校,要根据情况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销先进称号、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并追究相关负责人和责任人的责任。市教育局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县教育工作的目标考核之中,并与上级项目资金挂钩,实行两个“一票否决”,即凡违反规范办学行为规定的县在教育工作目标考核时为不合格,并调减其上级给予该县的教育项目资金。那一世范文网

强化舆论引导。各级政府及宣传部门要积极引导、组织各新闻单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宣传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使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人人皆知,社会各界充分了解,从而引导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要切实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对违规单位和个人以及重大违规事件要及时曝光。同时,要注重规范舆论导向行为,严禁不负责任的炒作和报道。

第五篇: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的教育

—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何加强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研究者必攻的难题,到目前为止关于道德修养教育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教育体系。借此教育思想大讨论之际,浅谈个人一点关于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的肤浅观点。

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们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獈、唯我独尊的习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作为大学承担着培养四化建设所需人才的摇篮,在人才质量把关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人才质量关上起着重要意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我们在大学期间赶先进,加强道德修养特别是社会公德意识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内容。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公民存在,大学生首先应具备最一般的公德意识;作为正在接受系统高等教育的先进群体,大学生不应混同于一般公众,更应具备与大学生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较高层次的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风尚和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志,遵守社会公德,是对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大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类社会群体,但社会公德的失范现象在他们身上却屡见不鲜,这反映出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还有所欠缺,这也是为什么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原因。高校德育要紧抓公德意识这一核心要素,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实现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形成高尚人格的前提和基础。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履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是一个人养成良好道德习惯,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的起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道德人格的完善,就应该从培养公德意识开始。同其它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人的道德修养也只有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大学生只有培养和树立起公德意识,自觉地以社会公德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进而达到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境界。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比较低层次的道德要求,一般说来,它所要求的是最基本的文明行为。有人认为,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应该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事,对大学生还讲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岂非“小题大作”?诚然,社会公德教育早在中学阶段、小学阶段甚至学龄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人的大学阶段,才是生理心理蓬勃发展并日益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臻定型,思想道德日趋完善的重要时期。正如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言青年期是“人的第二次降生”,因此,必须深化和加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为形成高尚品格打下坚实基

础。我国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要求,这无疑也说明加强大学生公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

2、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造就合格人才的起码要求和基本标准。

恩格斯在评述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发展时,曾经热情洋溢地讴歌“这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无疑是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的成长及其特征同时代的要求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可以说这是时代与人才成长的永恒的辩证法。那么,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应该造就怎样的人才?很显然,绝不会是那些不学无术,一无所长的庸庸碌碌之辈,也绝不会是那种“思想骑墙”、“有奶便是娘”的所谓“知识分子”,人才应是“德”与“才”的统一,应是“德才兼备”的人。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理想,有道德。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程度如何,是衡量大学生是否有德的最直接的表现,也是衡量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指标。如果缺乏公德意识或者公德意识比较差,那么,聪慧的人将变得险恶和狡诈,健壮的人也会显得野蛮和粗莽,而貌美的人,也同样会流于庸俗和乏味。可见,有德无才是庸才,无德有才是害才,有德有才才是实才。因此,潜心向道,严谨治学,才是合格人才的本色。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正是塑造“人才灵魂”的基础工程,也是造就合格人才的起码要求和基本标准。

3、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进步状况,它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方面。在精神文明复杂的结构体系中,道德处于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或者说,道德是精神文明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组成部分。而在道德领域,社会公德又以其范围上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内容上的总括性和一般性,以及结构上的传统性和沿袭性而区别于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成为社会道德的基础。由此可见,社会公德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自然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内核。作为青年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一类群体,透过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最能看出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也最能反映出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可以说,它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具体指标。大学生本身也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建设者。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具备很强的公德意识,都能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典范,就会对社会发生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有助于安定、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形成,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生能否“自善其身,兼善天下”,能否开风气之先,创时代业绩,能否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 既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的现在,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21世纪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眼光来看待。

二.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意义

1、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它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这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关于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

1、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作为成人教育学院这一特殊的学院,招收的学生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首先修养,又怎样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时而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讲话、看小说、零食等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不说或懒说,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教师不但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职责,而且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如果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走上工作岗位上如何能肩负四化建设的重任呢?所以说应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并设立专项研究机构,根据学生状况因材施教。我们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走向社会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大学阶段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大学生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由于我国经济落后,教育投资相对于发达国家如杯水车薪,教育体制毕竟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进入大学教育的学生毕竟是经过激烈竞争的优胜者,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以题海战略为主,父母、老师一般都认为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其他方面的缺点都被良好的成绩所掩盖,这叫“以优遮百丑”,这样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就要好好享受一翻,没有负担放纵自己,长此以往就很危险,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对大学教育是多么重要啊。所以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当注重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加强大学生学英模、赶先进,自觉提高道德修养的学习氛围,从过去全社会学雷锋,学习孔繁森等给人们的思想也带来一定浪潮,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将学习先进、英模的活动开展的怎样呢¡至今我所见的也只是学术报告、信息交流等一些专业技术报告。而各行各业的先进事迹报告在我们高校讲座中几乎没见过,也只是从报纸、新闻里能见到。特别是我国最近发生的“非典”灾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在这非常时期涌现出来的白衣天使的先进事迹,很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学习。她们的道德品质是那么高尚,我们的高校教育者应在“非典”结束后将这些“白衣英雄”请进我们高校,给我们的当代大学上一堂活生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类似这样的活动应多开展,这将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有深远的意义。

3、以高校为主,进行道德教化。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的主阵地。高校遵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两课”教学为核心,有目的、有

计划、有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的灌输与教育,高校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集中、有序的道德教育,其教育方式的特点和效果是任何其它教育手段无可比拟的。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言传身教,训导学生;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熏陶学生。高校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还要注意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小事着手,要求学生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班级的一桌一椅,尊敬师长,友善同学等等,于小事上见精神。

4、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育人。在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的过程中,学校是主阵地,但是,学校不是万能的,光靠学校唱独角戏是行不通的。学校不是远离社会的孤岛,变革时代的大学生更不能远离社会环境而遗世独立。另一方面,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务实心态,也具有比一般社会大众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必须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公德意识的培养合力。关注大学生成长,培养合格大学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同样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只有整合和发挥社会道德教育的整体功能,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就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社会教育来说,家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源”。来自家庭的公德意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及良好的家风来进行的。我国目前约有2.7亿个家庭,如果每一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来自家庭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积极影响便是不言而喻的了。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有重要影响的还有大众传播媒介,如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是一定道德观念、道德榜样得以传播的载体,更能以其特有的多样性、生动性和艺术感召力引起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对心灵发生巨大的振荡和感染作用。尤其是在日益信息化的今天,大众传媒的道德教育作用越来越突出出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总之,社会公德意识的教育是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多方位的,对于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而言,有人概括说要争取“四面八方”的配合和支持,即家庭、学校、社会和政 府四个方面,教育、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公安、司法、群众团体八个方面,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真的不无道理。

5、以“自律”来强化和巩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单靠来自学校和社会外在的道德教育,是无法完成的。他律必须转化为自律,才会成为内心永恒的道德法则。也就是说,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不仅是学校和社会的事,更应该是大学生自己的事。因此,必须唤起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律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

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内容。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公民存在,大学生首先应具备最一般的公德意识;作为正在接受系统高等教育的先进群体,大学生不应混同于一般公众,更应具备与大学生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较高层次的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风尚和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志,遵守社会公德,是对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一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我想我们都会有所感悟。不只是单纯的认为只要学好专业一切就行了,专业过关并不代表你在社会上获得承认。我们应该把学好知识和加强思想道德相结合,才能在社会的竞争洪流中占据先机。

下载公民素质教育年(推进意见)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民素质教育年(推进意见)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施公民素质教育总结

    2011年4月,四川省xxxx高级中学被xx县委确定为xx县公民素质教育工程示范点建设示范单位,这是xx县教育系统唯一的入围单位。公民素质教育工程是深入贯彻四川省“落实科学发展观,......

    公民素质教育教案(一)

    公民素质教育教案(一) 时间:2013年2月17日 地点:学校道德讲堂 授课人:校长 周红霞 授课对象:全体教职工 题目:明确思路,细化管理,提高素养,加快发展 新的学期,新的一年,结合学校创建活动......

    推进素质教育

    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方案作者:吕新春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更新时间:2007-11-4一、全面落实教育方针,严格按照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开齐学科开足课时。各校做到“......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享受均衡教育资源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坚持把学习作为教师最大的福利,主张“认真就是水平,实干......

    规范办学行为 推进素质教育汇报材料

    规范办学行为 推进素质教育 安阳县水冶镇一中规范办学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谨让我代表水冶镇第一中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校督导规范办学表......

    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教育厅关于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川教〔2009〕249号 各市(州)教育局、各县(市、区)教育局: 现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规范办学行为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规范办学行为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 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

    简短素质教育汇报材料

    让素质教育之花开遍校园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 我代表张良第一小学全体师生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让每个农村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