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新城情况介绍
产业新城情况介绍
产业新城位于县东南部、渝武高速公路进入四川的第一出口处,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7平方公里。新城与重庆市合川区接壤,处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之内,距离重庆、四川交界处仅5公里、县城10公里、嘉陵江水运码头3公里、兰渝铁路万善客货综合站20公里,到两江新区不足1小时、南充高坪机场半小时、重庆江北国际机场1小时,具备完善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交通网络体系。产业新城区位独特,具有培育西部中小城市的先天优势。
一、发展优势
(一)《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出台。2011年3月1日,国务院正式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渝经济区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三大经济增长极之后的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涵盖广安在内的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布局。位于“五带”中的渝广达发展带,具备打造临渝经济区的先决条件。
(二)“川渝合作示范区”确立。2007年以来,川渝两地先后签署《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互动框架协议》、《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等一系列合作协议。广
规划建设中的园区主路网结构图
能源信息配套。率先在建立了水、电、气“三大要素保障小组”。现有的水厂日供能力达1万吨。建成110KV变电站1座,主变2台,容量为47500KVA;35KV变电站6座,变压器10台,容量为50150KVA;启动220KV变电站建设。天然气储量1800亿立方,年供气能力7300万立方,日出气量20万立方;园区规划建设配气站1个,配置DN159x6mm中压燃气干管。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三网”融合、3G、数字电视等新技术,推进园区宽带信息建设,信息化水平较高。
市政设施完善。新建150吨/天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座,垃圾渗滤液处理站1座,建成后年处理垃圾5.48万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占地面积1.3公顷,日处理污水不少于1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2015年将达到70%以上,2020年达到90%以上。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100%。已建成道路2.15千米,敷设排水管网3.3千米,铺设供水管网1.6千米。
生活配套齐全。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场镇开发、风貌塑造”三大工程,场镇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场镇面积达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00余人,是省级试点小城镇和广安市重点发展小城镇。商业金融、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建设公租房230套,场镇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三)资源集聚。土地资源。现征用土地1500亩,完成土石方180万方,整理土地1200亩,新报征土地950亩,为打造川渝合作基地优先配置了土地资源。金融资源。作为川渝合作打造的产业新城,正积极通过高起点规划和优质土地资源,撬动域外金融资本向配置。目前,正通过1000亩的优质江景资源吸引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投入巨资打造产业新城。人力资源。全县拥有富余劳动力20余万人,各类学校、培训机构224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1.5万人,每年可提供大量的技工人才。针对两大主导产业的需要,规划建设职业技术培训城,开设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营销、会计等专业,为园区产业发展培育一般员工、6亩,以配套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及富士康为主,建设为集成电路、笔记本电脑、手机配套的各类新型电子元器件、PCB板、汽车电子、LED封装及应用、通信装备制造业、太阳能电池等配套型生产企业。到2015年,引进入园企业20—30家,建成研发中心3—5个,培育进入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达到2—3家,进入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百强的企业达1—2家,培育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公司1家以上。规划发展区用地3000亩,引进集成电路制造、平板显示器件、LED芯片制造、片式元器件等生产企业入驻。到2020年,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现代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
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起步区产业布局规划图
(三)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打造村镇合作的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搭建制度化、智能化的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
(四)生产服务配套基地。整合资本、科研、设计创意、商务、现代物流、人力资源等六大类生产性服务,搭建生产要素公共服务平台,依托产业园区建设,形成配套的高端房地产、生态休闲、商贸物流板块。
园区5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布局图
四、模式创新
(一)产城互动。以工业化催生城市化,以城市化支撑工业化。实现以城兴业、以业活城。通过在镇区发展各类生产型服务业,形成片区的生产型服务业基地;在物流产业聚集区和产业园区配套相应的高端房地产,实现城市建设和产
第二篇:丹徒新城历史文化介绍(精选)
丹徒新城位于312国道南侧,镇荣公路以西,十里长山以东。是丹徒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中心,具有浓厚文化韵味和鲜明时代气息的现代化花园城市。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沿政府办公楼向南以人民广场为主体,南与谷阳湖连接,北与驸马山、南山风景区相接应,形成丹徒新城南北向生态轴线,与东西向谷阳大道环境建设形成的生态绿化轴线交相辉映,体现“生态、自然”的城市风貌。
人民广场位于丹徒新城中心,整个人民广场分市政广场、市民广场和农业生态观光园三个部分地。行走在广场上,大有在森林公园散步之快感。广场上可游玩,可赏花,可品茶,可垂钓,可放风筝,可谓美哉!人民广场前有三匹马的雕塑,是根据韩世忠立马造韩桥的传说造的。宋金兵大举南下,胆小如鼠的皇帝逃到海里去了。沿海乡兵给敌人狠狠的教训。十万金兵不敢在东南边停留,准备退回北方。驻扎在松江、海口的韩世忠听说金兵要渡江北回,便同梁红玉合计,决定连夜把部下八千人开到镇江阻击。跑到靠圌山的时候,忽然被一条河挡住了。为了过河,军民同心,半晌时间就把一座石桥造好了。大军浩浩荡荡过了桥,赶到镇江,在金、焦二山布防,把守长江。把金军打的人仰马翻。人们为了纪念抗金名将韩世忠,就把这座七上八下的石桥,起名“韩桥”。
丹徒新城还有古邑广场、米芾广场。位于丹徒管委会边上的古邑广场则是另一番风情,广场中心在圆形的罗马柱中立着四尊古代青铜器雕塑,此原件为鸟纹兔形觥,系上世纪50年代在丹徒烟墩山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物,为国家一级文物。古邑广场为年轻的城市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当时的烟墩山还出土了 青铜器“宜侯夨簋”。根据底部铭文,郭沫若、唐兰等著名考古专家认为,宜是地名,侯是封号,夨是人名,指吴国君主仲雍的曾孙吴国第五尧国事周章,簋是指圆口四耳的器具。说明“宜”是镇江一带最早使用过的地名。叶说明了丹徒是苏州吴文化最早的发源地。
米芾广场犹如长山的客厅,一条扬溧高速公路从广场边上擦过。广场上垒有玲珑奇石,建书法墙和米公亭,广场中心竖立高大的米芾汉白玉雕石像。米芾为宋代书画大家,寓居丹徒四十多年,大观三年六月葬于长山。在此建广场来纪念这位大师,其意义非同寻常。错落大方的米芾广场整体结构为半圆形,面积39500平方米,分为南、中、北三个主要区域,广场背倚着的是巍巍十里长山和川流的扬溧高速,广场的建造遵循了文化、自然、气势的特点,是丹徒新城的又一新亮点。
主入口为广场中区,中心有一座飘逸俊秀的米芾塑像,米芾是著名书画家,所以塑像呈现了他动态的提笔状态,衣袂飘飘的米芾直到现在,还站在长山脚下提笔做着深深的思索;米芾爱好各种石头,所以塑像中的米芾是站在石丛中,表现了他“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的文人气质。塑像基座的栏杆上,还配有长山十景小诗,再配上米芾的书法,一切是浑然天成。主题雕塑后是象征了十里长山的假山,材质与前面的人物相互呼应,也相得益彰。
广场的南北两侧各有一雕塑,并以繁花和绿草相拥。南侧是“古邑丹徒”石雕,石雕还是以鸟纹兔形觥为底图,并配文字介绍了丹徒曾经的古名,是古时的丹徒,“古邑丹徒”南侧坡地的草坪的广场最高点,有一六角凉亭,为米公亭,是游人缅怀米公,放高望远,观光赏景的好去处;北侧有“十里长山”雕塑,整体结构是一本翻开的书,书面上刻着长山十景的地图,象征着丹徒正翻开长山开发美好未来的崭新一页,是现代的丹徒,南古北新,寓意隽永。
第三篇:连云新城介绍2011.3.12
连云新城介绍
2005年7月,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连云港市组织开展了东部沿海地区总体规划国际竞赛活动。经过64家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设计方案的比选整合,形成了富有前瞻性、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港口、旅游和产业发展规划。随着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正式把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在江苏沿海开发中处于重中之重的位臵,担当江苏沿海开发龙头的重任。紧接着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通过的又一国家发展战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首次将连云港纳入长三角规划,被定义为长三角北翼新的增长极。连云港所正迎来多重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期,连云新城项目也步入发展的提速期。
连云新城项目西至临洪河西堤,北以外堤为界,南至大港西路和规划中的242省道中心线,东以北崮山为界,规划面积48.88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31.24平方公里,围海造地面积17.64平方公里。连云新城的开发建设主体分别为连云区、开发区和金海公司,金海公司负责其中15.43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任务。
金海投资集团介绍
金海投资集团作为连云港市政府授权行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职能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16亿元。成立以来,公司坚持实施“产业实体”、“资本营运”双轮驱动战略,管理四大产业平台和在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股权,构建以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作为核心业务,实业投资作为发展之基,金融作为投融资平台的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集团公司框架。截止到2010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达到73亿元,对比成立之初翻了两番,相当于再造了4个金海;净资产五年增长27亿元,达到38亿元,增长245%。五年,系统累计实现销售(营业)收入26.7亿元,利润总额5.3亿元,上缴税金1.9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71%以上。公司整体运行效益、质量不断提高,奠定了市级同类企业的龙头优势地位,在全市的影响力以及在区域经济发中的推动作用越趋明显。下一步公司继续坚持以资本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以“资源经济”为核心战略,致力于以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品牌资源为主要经营领域,以东陇海产业带和江苏沿海开发为主要投资、服务领域,以投融资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为核心竞争力,彰显传承中国优秀传统、融合世界先进文明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打造成为一个富有实力、充满活力的金融资本和实业资本高度融合的综合性、现代化跨国集团公司。
项目报批情况
从2005年9月28日成立之日起,金海投资集团就开展了连云新城的可行性研究,先后与国内十余家科研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在短短的半年的时间内,就先后完成了《连云港连云新城陆域形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连云港连云新城陆域形成潮流数学模型计算》、《连云港市连云新城陆域形成工程堤线布臵布臵方案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连云港连云新城陆域形成工程岸滩稳定性研究》等13个相关科研成果报告,并取得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的专家审查。为申请区域性用海规划的批复奠定了理论基础。
原规划的连云新城围填海面积为20.66平方公里,根据国家海洋管理的有关规定,围填海面积超过50公顷就要上报国务院审批,且需层层上报、批复时间较长,但省政府对连云新城建设给予高度厚望,市委市政府也对金海投资集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在我们对围填海用海手续申报一筹莫展的情况下,省海洋与渔业局将国家海洋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区域建设用海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时间转发给我公司。
按照若干意见的要求,公司立即着手搜集有关资料、委托设计单位编制《连云港市连云新城用海总体规划》。由于国家刚开始实施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管理,各高等院校、科研、设计单位均无编制《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的经验。无奈之下,金海投资集团决定按文件要求自己编制。这一举措得到了省、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支持,为了使该规划符合规定,省海洋与渔业局领导多次来连云港指导用海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多次邀请国内海洋资深专家召开用海总体规划咨询会。在国家文件出台仅2个月的时间内,《连云港市海滨新区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就几易其稿报送国家海洋局。8月30日国家海洋局认可了规划方案,并同意开展连云新城区域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由于国家、省市海洋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由我们独立完成的全国第一宗城市建设区域性用海规划——《连云港市连云新城用海总体规划》,从编制、论证到最终得到国家海洋局的正式批准,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成为自国家海洋局《关于加强区域建设用海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出台后在全国范围内首个被批准的用海规划报告,连云新城用海总体规划的批复是连云新城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为此,市海洋与渔业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6特殊贡献奖。
严格按照国家区域用海批复要求,依法合规用海
金海投资集团从项目立项到工程管理,都是严格执行国家、省出台的海域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连云港市海滨新区用海总体规划的批复》 “对位于连云新城临洪河口附近的建设项目,还需根据《防洪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后,方可提出海域使用申请”。为此,金海集团通过比选,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完成了《临洪河口(水上、水下)地形及新沭河大断面测绘》、《连云新城陆域形成工程对临洪口泄洪数值研究》,编制了《连云港连云新城陆域形成工程新沭河防洪评价报告》并上报省水利厅。报告编制中,省、市水利部门多次专门就洪水评价事项进行交流,组织研讨会、论证会、成果汇报会议和专家审查会,高效推进了洪评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6月16日省水利厅批复了连云新城临洪河口的堤线方案。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公司也是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围填海项目的有关法律法规,自觉接受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包括动态监测管理——在推土机上安装GpS、资环管理等),定期不定期的向省市海洋与渔业局报告工程推进情况,项目完成后,及时按规定申请竣工验收。我公司的金海一期项目就是省海洋与渔业局的领导亲自主持验收的。
另外,我公司在实施连云新城的建设中,还践行对国家海洋局的承诺——做好维稳工作,保护好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公司向连云区政府缴了一亿多的失海渔民补偿金,解决了失海渔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确保了在工程建设中无一起上访事件发生。
对接资本市场,争取工程建设资金
作为连云新城建设的先行军和主力军,金海集团深感压力重大、责任在肩。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对接国内外资本市场为已任,把解决连云新城建设的资金困难,作为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顺利推进连云新城建设步伐,我公司除利用自有资金外,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寻求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期融资2.52亿元用于前期的海域使用权证申领、海域补偿等工作;另又充分挖掘海域使用权证的潜在价值,利用海域使用权证抵押,向工商银行贷款1.79亿元;2008年在国家宏观经济紧缩的大背景下,顶住重重压力,经过大量前期工作,成功发行了7年期10亿元“08连云发展债”,首次在境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并在短短5天时间内实现募集资金到位。这一创举不仅实现了通过资本市场和杠杆性操作为连云新城建设筹集大笔长期建设资金,而且优化了公司现有的融资结构,是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过程中的重大进步,奠定了金海在资本市场持续融资的基础。意义远不仅此,“08连云发展债”是自2008年1月以来国家发改委按照新程序核准发行的第一只资产抵押债券,在全国首次引入了A股股权质押、海域使用权抵押等新概念,这一破冰之举是对传统融资体制的重大突破,开创了此类债券发行的先河,也使“08连云发展债”成为连云港有史以来的首支企业债券、苏北苏中地区近五年来也是江苏省2008年首支成功发行的企业债券。
债券发行中得到国家发改委、省、市发改委在政策等方面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和帮助。省发改委亲自派员到我公司指导工作,省海洋与渔业局在办理海域使用权证抵押工作时也给予了多方面的协助。债券的发行开创了资产抵押债券的先河,带来了资本市场新的机遇和活力,确保了连云新城建设资金的需要。工程建设情况介绍
金海公司建设区域均位于外海,除了承担区域内的建设任务外,还承担了连云新城海堤及其两个涵闸的建设任务。项目建设前两年,我公司按照 “主攻海堤,多点推进,南北合围,东西对接”的策略加快连云新城的海堤工程建设,2009年年底10公里长的海堤实现合拢;近两年,公司将项目分为三期建设、从东向西递进开发,其中金海一期3.02平方公里,金海二期5.2平方公里,金海三期6.01平方公里。
金海一期工程是整个连云新城的先期启动工程,也是连云新城的亮点。2008年底完成金海一期总长为8490米的海堤及围堰;2009年9月完成金海一期吹填1063万方,陆域形成面积4350亩;2010年完成1500亩的地基处理;2011年将完成金海一期的主要道路的路面及市政配套工程和1000亩的地基处理。
金海二期吹填工程造地面积约7710亩,围堰总长9861米,吹填总量2200万方。自2010年6月10日正式开始吹填以来,金海公司克服道路狭窄、气候恶劣等不利条件,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同时为保障今年完成全部吹填任务,与施工单位多方协调,由原计划的5艘吹填船增加到8艘吹填船进行全天候24小时吹填,日吹填达20万方。经过197天的不间断吹填,顺利于12月24日提前完成全部吹填任务,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力争目标任务。该工程是连云港乃至全省范围内一次性围海吹填面积最大、施工难度最强的吹填工程,同时也是金海投资集团自2009年成功完成金海一期4500亩围海吹填工程后的又一亮点工程。在整个金海二期吹填工程过程中,不仅再次刷新了连云港市的吹填工程史,而且又一次创造了中标单价新低、吹填面积最大、日吹填量最多等多项第一。
金海三期工程造地面积约9015亩,围堰总长约11256米,吹填总量2400万方,目前已完成围堰5590米,余下的5666米将于今年年底全部完成,2012年完成吹填工程。
涵闸建设:连云新城海堤上共有三座挡潮闸,其中:新城闸、开泰闸由金海投资集团承建,西墅闸由连云区政府承建。项目报批得到了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两涵闸均被列入国家扩大内需的4万亿元项目,共争取省级以上资金补贴7704万元。为连云新城建设减轻了资金压力。
新城闸闸孔共4个,每孔净宽10米,排涝流量462 立方米/秒,工程核定总投资10703万元,其中:主体工程7274万元,省级以上补助5091万元,地方承担2183万元;施工围堰等工程投资3429万元,全部由地方自筹解决。
开泰闸闸孔共2个,每孔净宽10米,排涝流量232立方米/秒工程核定总投资7117万元,其中:主体工程3733万元,省级以上补助2613万元,地方承担1120万元;施工围堰等工程投资3384万元,全部由地方自筹解决。
为此,金海投资集团共承担涵闸项目建设资金10116万元。为确保两个涵闸的建设进度,公司不等不靠,在项目报批的同时,就结合海堤的建设进程,开展了围堰工程;另又克服环境差、天气恶劣、远离供水供电服务半径等困难,不计成本、千方百计协调、确保了工程的用电、用水需求。目前,两项目进展顺利,计划汛期投入使用。
2006年12月29 日,连云新城“陆域形成工程”正式启动,实现了在浅海滩涂上快速拉开大规模抛填的场面。五年来,连云新城项目在国家海洋局和省、市海洋与渔业局以及省市发改委、省市水利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工程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从最初的“建设零起点”到如今的“沧海变桑田”,连云新城正在白纸上描绘出一幅壮阔画卷。目前,已完成工程投资16亿元,抛填围堰25公里,吹填方量达3328万方,陆域形成面积12000多亩,其中:已完成地基处理面积2010亩;新建11.5公里的海堤为未来连云新城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重点水利工程——新城闸、开泰闸两座挡潮闸主体建设进展顺利,计划今年汛期投入使用。
五年来,金海人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开发的原则,充分彰显连云新城“城市国际化空间、复合功能都市感”、“城在海上,海在城内,人在绿中”、“注入本土文化元素、引领从容漫生活”的开发理念,通过对现有滩涂、盐田和浅海淤积带的改造和利用,未来将打造出一个集商务、行政、金融、物流、信息、旅游六大核心功于一体的海滨核心区,营造丰富多彩的岸线形式,崛起一座多功能的海上连城,充分彰显“与海相邻”的城市个性。未来的连云新城将被打造成为生态之城——湿地为邻,水系遍布,河湖相应,碧水蓝天,让人处于无限遐想之中;百桥之城——形态各异,特色鲜明,兼收并蓄,让人流连忘返;岛链之城——路岛相连,岛岛相望,城岛合一,富有诗意的岛链之城。在不远的将来,连云新城也必将成为北连青岛,南接上海,面对日韩的一座特色鲜明的东北亚新兴海港城市,必将成为生态环保、适宜居住的公园式新城。
工程推进中所采用的三种先进技术:
1、爆破排淤填石技术。是在抛石体外缘一定距离和深度的淤泥质软基中埋放炸药群,起爆瞬间在淤泥中形成空腔,抛石体随即坍塌充填空腔形成“石舌”,达到臵换淤泥的目的。经多次推进爆破,即可达最终臵换要求。通常的爆破排淤填石堤采用堤端加堤两侧爆破排淤,形成全清淤的抛石堤。我们还结合连云新城抛石围堤的使用特点,对爆破排淤法进行了改革,仅采用端爆加外侧爆或仅采用一次外侧爆破即可形成满足设计要求的围堤。该方法是爆破排淤填石法的进步,它简化了施工环节,节省了工程费用,经测算,每米抛石围堰节省工程投资约3700元,仅金海一期的围堰就节约造价近2775万元。
2、真空预压技术。是指在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表面先铺设砂垫层,然后埋设垂直排水管道,再用不透气的封闭膜使其与大气隔绝,薄膜四周埋入土中,通过砂垫层内埋设的吸水管道,用真空装臵进行抽气,使其形成真空,增加地基的有效应力。整个连云新城的地基处理主要采用这种技术,分为浅层地基处理和深层地基处理。用通俗的话讲,真空预压技术的使用原理和制作豆腐干的工作流程十分相似。听起来这个计划非常简单,但对于连云新城的建设却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不仅大大节约了工程造价、缩短了施工工期,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地基承载力需要,也为连云新城金海一期短短三年多的时间沧海变大地起了无比巨大的技术保障作用。
3、潮间带水下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技术。水下真空预压是软土地基加固的一种方法。通常为陆上施工。针对连云新城涵闸围堰内地基标高低,受潮水淹没影响的特点,开发了水下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技术。该方法解决了多年来潮间带软土地基加固的难题。该技术主要运用于新城闸和开泰闸项目上。
第四篇:三门县滨海新城产业发展规划
言 三门县滨海新城产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规划依据、目的及背景
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
产业发展规划
支撑服务体系 前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前言
三门,位于浙东沿海三门湾畔,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东濒三门湾,南接临海,西枕天台,北邻宁海。大陆海岸线长167公里,海域约481.7平方公里。全县总面积为1510平方公里,辖10镇4乡,总人口40万。
三门是连接宁波、温州的大陆桥,为长三角经济区南翼,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宁波机场、黄岩机场、北仑港、海门港距县城均在100公里之内;甬台温、上三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04国道、甬临省道、台州沿海大通道交汇境内;健跳港为天然深水良港,常年不淤,为省定台轮停泊点,健跳港区是台州港六大港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三门人民凭着永不屈服、敢闯敢拼的精神,在资源相对缺乏、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艰苦创业、奋力拼搏,走出了一条具有三门特色的工业兴县的道路。2003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9000余家,其中国有和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为68家;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8亿元,其中国有及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6.2亿元;已经形成了橡胶、机电、化工、工艺品等四大支柱行业。1978年~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人均GDP 万元。
当前,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动,三门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众多新的机遇与挑战。滨海新城建设,是三门在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三港三城”建
中心区块,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重要组成,未来的三门滨海新城。
(二)确立滨海新城在全市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1、三门乃至台州沿海城市与产业带的重要组成。
2、近中期作为三门县城东扩的重要功能区,远期为三门县城至六敖、健跳城市组合创造条件,构筑滨海城市新区。
3、形成三门湾资源保护与开发及华东电力城建设的综合服务与配套基地。
4、满足三门县城功能提升过程中的各项设施用地与产业用地需求,成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区块。
(三)确立滨海新城产业发展的重点
滨海新城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工业为主导,三产联动发展。
三、规划背景
(一)宏观区域经济发展背景
1、国际: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持续推进,跨国公司加大了对我国的战略性投资,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跨国资本流动不断加剧,国际产业结构面临新一轮的分工调整。中国是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的发展中大国,有着快速发展的市场容量和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和工业配套能力强等优势,是世界制造业转移和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地。台州把握这种趋势,可以更广范围地分享国际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机会,改造提升传统集群经济,拓展新兴产业,提升价值链,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国际贸易磨擦、较高的特征。省委、省政府将紧紧围绕推进“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构筑和谐社会。但作为资源小省,浙江在经济发展中的生产要素资源约束问题尤为突出,其中能源、土地和人才的短缺将在较长时期内成为制约浙江经济增长的瓶颈。这一系列的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台州夯实基础设施,“翻山越海”,更好地将本地经济和产业融入到长三角中去,分享集群效益和规模经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支撑制造业的升级;降低发展成本演就外来资本和当地民营资本的“联手好戏”
4、台州周边地区:处于甬台温这条浙江“黄金海岸”中部的台州,其南北温州、宁波的发展势头强劲。今后一个时期台州和宁波、温州的关系将更加紧密。
通过基础设施、产业关联和城市功能三个方面,台州与宁波将呈现更加密切的关系。随着杭州跨海大桥的建成,宁波将成为联系台州和上海的必经之路;随着洋山港建设、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将强化宁波港对台州的辐射;随着宁波北仑港地区开发程度的提高,穿山半岛东南部至象山等沿海地区将成为今后宁波区域开发的重点,这将有力地推进台州北部沿海地区的开发。宁波是长三角重化工业的主战场。随着台州制造业结构的重型化,台州将与宁波在装备工业、造船业、石化原材料工业以及部分加工工业上形成较强的产业衔接性。随宁波城市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生产型服务业规模的扩展和层次的上升,宁波城市功能对台州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更加显著。
以及台州市实施和推进四个工程(南北协作工程、北拓工程、“天仙配”工程、人才工程),为今后一个时期三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确定了发展方向。
(三)滨海新城区域位臵
三门滨海新城位于三门城市东部,属于晏站涂围垦工程综合开发区域,主要由东部珠游溪北侧用地、晏站涂围垦工程及花鼓漫岛构成,规划总用地3057.5万平方米,其中晏站涂围垦工程北临旗门港,南接海游港,西靠三门城东用地,东面与花鼓漫岛相邻。建设滨海新城是开发环海游港经济板块的主要举措,是实现三门城市从山谷向滨海发展跨越的客观需要。
第二部分
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
一、总体思路
立足滨海资源生态优势和环境基础,依托三门县橡胶、机电、工艺品等支柱产业,同时作为台州北部滨海产业拓展区,积极参与温台沿海产业带的区域分工和互补协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抓制造业发展,推动养殖、服务业等产业联动发展,促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转化,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实现在发展速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临港型产业发展、打造“平安三门”构建和谐社会等几方面走在全市前列的目标奠定基
第三部分
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原则
1、工业主导,三产联动发展原则
工业立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台州市今后一段时期坚持的发展战略,以现代大工业带动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滨海新城定位为三门县城东扩的重要功能区,因此在其产业发展上也必须以工业为主导,同时利用资源环境基础适当发展以养殖为重点的农业,以及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和为生产生活服务、完善城市功能的服务业。
2、特色支柱产业培育原则
对区域内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通过引导培育,形成若干个特色主导产业。特别是工业方面,根据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和台州今后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即重点发展汽摩及配件、医药化工、缝制设备、家用电器、塑料模具等五大主导行业,大力培育电子信息、新型材料、临港型工业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阀门泵类、鞋帽服装、工艺美术、食品饮料等传统特色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三门现有的、在区域中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支柱产业集群,同时从市内、省内、国内引进相关产业,通过引导培育形成若干个有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3、可持续发展原则
产业的发展必须牢固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生态环境是三门的型、多功能低压电器,中高压电器与电器成套设备等。依托电力能源基地建设,开发变压器、电网智能控制装备等电力设备。在三门现有的变压器、传输电缆等电力设备生产的基础上,通过从温州、温岭等地引进生产相关产品的规模企业,形成产业链,推进产业集聚。
(2)泵类制造业
依托三门原有机电行业发展基础,加快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汽车空调用泵、生产工业用特种泵等新型高附加值产品。
2、工艺品行业
巩固和拓展木制工艺品、节日灯、太阳伞、车内装饰件等国内外已有市场,加快引进先进的制造材料、工艺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制作水平,发展电子玩具等新型智能化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旅游休闲用品。
3、临港型产业
考虑到海游港岸线条件制约,区域主要是以发展为健跳港及猫头山修造船业配套的船舶及配件制造业为主,发展船舶配件产业。推进船舶制造业与模具塑料、普通机械制造、船舶五金、阀门与水泵等台州其他制造业之间的互动。
4、其它行业
依托南北协作工程,采用筑巢引凤的方式,主动参与区域产业转移,吸引台州南部区域的企业主要是汽摩配、家用电器以及塑料模具行业企业到区域内落户,从而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
1立足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通过协调统一、合理、合力开发,着重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和专项特种旅游等。
发展方向:统筹滨海新城的山水和丰富的湿地资源,主要发展滨海湿地的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整合滨海养殖区和生态农业区等特色资源,把山区生态旅游与海洋旅游结合起来,形成兼具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功能的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并与其他县市等合力开发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长三角南翼重要的生态旅游基地。
三、产业区域布局
1、总体布局
依据产业发展、分区功能、开发模式的要求,以“轴线组团、分区开发”引导新区整体布局,形成“一中心、两片区”的规划结构。
一中心:注重新区整体空间形态与山水生态绿廊的有机结合,规划依托海游港、正峙港,围绕正屿山、花鼓漫湖形成“到T”形的公共中心区,注重滨海景观面的塑造,两条轴线形成行政商业中心、体育会展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轴线的交点为正屿山中央公园。中心区在空间形态上强调山水的渗透与交融,轴向面江构筑新区中心轴线。
两片区:分别为西部的产业发展区和东部的居住生活休闲区。产业发展区以布臵工业产业、专业市场为主,适当安排居住配套和公建。居住生活休闲区主要利用花鼓岛优越的自然条件布臵重点布臵新城的居住用地,结合自然景观条件适当布臵少量度假与休闲用地。
2、分类布局
3环境引导,形成“一心、一轴、一带、二片、五单元”的布局结构。
“一心”为启动区的公共中心和生态绿化核心,围绕人工湖布臵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化开敞空间,形成启动区的中心。
“一轴”为在工业单元和滨海居住带之间形成连续的公共轴线。“一带”为沿海游港形成滨海生态居住发展带。“二片”为中心居住片和西部晏站居住片。
“五单元”为形成五片工业单元,分别为水岙门片工业单元、中心片工业市场单元、中心西北工业单元、中心西南工业单元和东片工业单元。
第四部分
支撑服务体系
滨海新城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支撑服务体系。在滨海新城内建立一套功能合理、配套完善的支撑服务体系,是建设滨海新城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滨海新城支撑服务体系发展的基本要求是:
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投资环境,有利于产业发展;
保障滨海新城内企业进行科研开发、产品生产、人才培训、信息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管理机构健全、管理方法先进、管理手段现代化; 保证企业员工和居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的各种需要。
5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保证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滨海新城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二、滨海新城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建立滨海新城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依靠国家的政策,充分利用滨海新城综合优势,通过实施指导性管理,提供综合性服务和创业指导,为中小企业的起步和发展提供局部优化环境。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吸引跨国公司、大企业集团以及国内科研院所来设立研发中心,支持企业到大城市设立技术中心;引导企业走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路子,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开放的、稳定的合作关系,把技术中心建成产学研联合基地,集中力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主导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建立面向行业和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开发推广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解决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完善技术信息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技术政策、科技成果、难题招标、新产品介绍和技术人才供求信息;完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加快引进国外先进的、关键的技术和装备,提高制造水平。鼓励企业引进技术装备,引导企业把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结合起来,加强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对引进的技术、装备进行二次创新,实现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飞跃。鼓励更多的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和生产工艺组织生产。
第五篇:产业新城县域经济发展新样本
产业新城:县域经济发展新样本
王小霞
2012-7-4 8:49:50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07月03日
中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城镇化已进入到与产业化对接、融合的阶段。“产业新城”已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实践。
“产业新城已成为我国城镇化浪潮中的重要方式。以中心城市和产业新城协调互动形成城市群的发展,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日前,在河北固安举行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固安“产业新城”模式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应走 “三区合一”城镇化之路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出席论坛时表示,与西方工业革命后的城镇化发展背景不同,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必须走自己独特的城镇化之路。这种新道路就是老城区+工业新区+农村新社区的“三区合一”。
厉以宁认为,与西方工业革命后的城镇化发展背景不同,中国能够把80%、90%的人都移到城里来吗?那中国城市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社会秩序的混乱也可想而知。所以说,中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城镇化道路。
他进一步解释说:“老城区的过去曾有很多商业、服务业中心,也建了很多工厂,但这些工厂迟早要迁出老城区。通过建工业新区,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各种试验区和创业园等,既能方便信息交流,又能方便社会、政府服务和管理,也能防止环境污染源的扩散。再加上经过改造后农村的新社区,届时,实现城乡
居民权利平等,公共服务到位,社会保障实现一体化,这才是中国的城镇化。”
“中国的城镇化速度的确非常快,这种快是一种自然规律,全世界富裕的国家,城镇化的程度都很高。美国也经历过相同的阶段。”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原主席奥斯坦·古尔斯比也在会上表示,在近25年来,很多美国人不去种田,来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但当这一人口流动的过程加速时,美国政府并没有预料到,也没有经过周密的规划。因此,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同时也产生了如交通拥堵、犯罪率增高、生活成本激增、城市污染等诸多问题。
奥斯坦·古尔斯比说,根据美国的经验,为了更好地应对城市化所带来的挑战,首先需要制定良好的政策和规划。以固安为例,“产城结合”,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与会专家也一致认为,中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城镇化已进入到与产业化对接、融合的阶段。以产业发展为先导,带动城市建设、功能完善与生态环境改善,形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新的城市形态“产业新城”,已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实践。
从“孤岛”到“产业新城”
在专家讨论中,“京南第一县”固安被与会嘉宾频频提及,其“产业新城”建设也受到众多好评。
自2002年启动固安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以来,园区坚持用建设城市的理念发
展园区,即以“城市规划高起点、产业促进新方法、城市建设高标准”来打造京南产业高地。经过10年开发建设,固安工业园区经济建设发展迅猛,重大项目纷至沓来;基础设施日新月异,产业承载力全面提升;环境建设成绩斐然,综合投资环境日益优化;民生建设硕果累累,人民幸福感显著增强。园区已占据了县域经济“半壁江山”,“产业新城”正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专家们一致认为,产业与城市的共生发展可以有效解决“空壳城市化”等弊端。在当前全球趋势及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固安工业园区“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产业新城建设理念将是探索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有益尝试。固安工业园区坚持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双轮驱动,以产业价值最大化贯穿始终,推动了园区价值最大化、城市价值最大化,并正在实现县域经济、区域经济价值最大化。
与会专家指出,固安 “产业新城”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带动了县域经济的整体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的产业新区,是河北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样板区域,为解决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升级方向和县域经济相对薄弱的矛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固安县委常委张建华在 “固安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十周年”发布会上向本报记者介绍,固安工业园秉持“产城融合”理念,经过十年建设,已从一个典型农业县成长为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十年中,园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5亿元增加到51.7亿元,增长了33.5倍;全部财政收入由0.13亿元增加到5.23亿元,增长了近40倍;工业总产值从2亿元增加到112亿元,增加了55倍;固定资产投资从10亿元增加到116.6亿元,增长了10.7倍;人均生产总值从7142.9元增加到24.62万元,增长了34.5倍。
目前,富有鲜明固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已具雏形,成为京南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地。京东方、东方信联、正兴车轮、航天振邦等大批国内行业企业进驻。固安完成了从农业县到工业县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