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节约型监狱的新思考

时间:2019-05-14 21:5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节约型监狱的新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节约型监狱的新思考》。

第一篇: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节约型监狱的新思考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节约型监狱的新思考

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的需要。当前,国家机关都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努力在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做到节约,监狱也不例外。作为国家刑法的执行机关,要想积极建立节约型的监狱,就必须要加强内部控制。通过分析当前监狱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探讨如何建设节约型的监狱,努力倡导节约型社会。

关键词:内部控制;节约型监狱;思考

中图分类号:D631.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5-0000-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积极促进资源的节约型发展。在此号召下,提出了节约型监狱的建设,旨在加强监狱的内部控制,使其发展也可以做到可持续。下文通过分析内部控制的概况、当前发展现状以及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节约型监狱的必要性,引发思考,共同为这一计划建言献策,推动节约型监狱的建设。

一、监狱内部控制的概况与发展现状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经营方针得以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做到经济性、效率性而在单位的内部采取的一系列自我调整、评价和控制的方法和措施的总称。一项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可以控制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使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都可以纳入到内部控制的范围之内,其次事权划分更加明确具体,并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内部控制还要求形成科学的机制,只有控制的效果良好才可以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然而就目前监狱内部控制制度来看,其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难题。具体有:

1、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人们普遍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财务会计制度,与监狱管理没有太多联系,这种观点固然是片面的。其实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在于此,它分为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两个方面,不仅仅涉及到会计方面,而是贯穿于整个监狱管理全过程,具体包括财务管理、项目投资、物资采购、基本建设等各个环节。由于监狱的高层管理者没有正确的看待内部控制制度对监狱循环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导致监狱的内部控制制度长期执行不力,监狱管理不严,这就最终使得浪费与腐败的现象发生,与节约型监狱的建设理念相违背。

2、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监狱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行需要广泛的管理人员参与,这就使得人在制度的执行上起到关键的作用。然而当前大多数的监狱中对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分工还存在许多不足,导致无法对执行人员进行及时专业培训,这就使得监狱内部控制中的一些专业岗位没有人员可以胜任,加之监狱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重改造管教管理、轻内部控制管理的现象,最终影响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执行,这也就加大了节约型监狱建设的难度。

3、监狱对于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不健全

众所周知,内部控制制度涉及层面非常广泛,包括项目投资、市场采购、法律信息等多个学科知识理论,同时还需要各个组织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然而监狱自身的诸多特点很难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完善的建设,同时针对监狱的管理活动而设置的考评指标还未能统一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监狱内部控制的建设。

二、监狱实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监狱是一个国家的刑法执行机关,有着其独特的政治目标,即改造、惩罚罪犯。监狱主要是为行政执法服务,然而当前在政府的长期庇护下,监狱逐步淡化了市场经济的观念,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铺张浪费的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国家在财政、税收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我国监狱管理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完善。当前要想建设节约型的监狱,就必须积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资金使用的效益。

其次,监狱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完成后,内部控制部门可以对其各项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包括日常业务的授权审批和会计预算的核算、执行以及资产安全等,同时也可以对执行各项环节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保证监狱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做到节俭节约。总而言之,加强监狱的内部控制,是建设节约型监狱的必要保证,将会极大的促进监狱自身发展。

三、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节约型监狱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内部控制的概念、发展的现状与必然要求,我们可以发现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节约型监狱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各部门不应该急于求成,必须在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以保证节约型监狱的顺利建成。

1、优化内部控制的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的实施,也是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节约型监狱的基础。首先要在授权审批的各个环节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责任制度,使各个部门之间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保证做到节俭节约;其次可以设立专门的委员会,帮助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最后监狱要实施合理的人事政策,做到职责明确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保证节约型监狱的顺利建设。

2、提高监狱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人员的素质,并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

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于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节约型监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关键点,积极关注员工的素质水平,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加强员工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监狱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其次监狱要明确每一个员工的职责权限,始终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针对每一项任务实行严格的奖惩,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推动节约型监狱的建设。

3、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为建设节约型监狱提供制度保障

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审计机构制度、授权审批制度以及内部会计稽核制度等。首先要结合监狱的自身特点与相关部门的规定制定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制度,对监狱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不断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其次要逐步完善监狱的授权审批制度,对监狱的各项业务工作严格把关,保证职责的明确性;同时也要严格监管审批的流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做到监狱管理的节约化。最后我们要明确会计稽核制度是会计机关自身对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目的在于防止核算的差错与人员的舞弊。通过会计稽核对监狱的日常核算进行监督,及时纠正会计上出现的错误,提高核算工作的质量水平。监狱要设立稽核岗位和稽核人员,在财务上严格把关。通过建立各项制度,为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节约型监狱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4、严格把控财务收支,从源头上节流

经费支出的控制是内部控制中的核心,也是降低监狱运行成本的中心环节。在把好经费审批关的同时,还要细化管理经费开支的各个项目,通过建立符合实际且便于执行的约束制度,严格把控开支的范围和标准。对公用经费的支出从源头上就严格控制,对每一笔费用精打细算,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把各项经费降到最低。要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支出管理工作,积极响应国家节约的号召。其次在财政支出项目上做好绩效评价工作,严格把控财务收支。再次加强物资采购的工作程序设计,完善招投标的工作制度。

四、小结

总而言之,任何道路都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认识到当前监狱内部控制的发展现状,懂得建设节约型监狱就必须严格加强内部控制,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克服建设道路上的阻碍因素,从环境、管理人员、制度约束等各方面着手,严格把控财务的收支,从源头做到节流。同时还要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节约型监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积极参与,无论是哪一个行业都要积极响应,共创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杨从义.关于对监狱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研究[J].财经界,2015(12).[2]张其祥.关于加强监狱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几点建议[J].财经界,2014(26).[3] 刘晓媛.监狱警察自由裁量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学位年度).[4]于绪暖.试论监狱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8).[5]彭玉梅.治理型内部审计在X省监狱系统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6]翁卿.大力提升现代监狱财务管理水平[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5(04).

第二篇: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若干思考

所谓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 Way Commission)报告中把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

内部控制一词,最早出现在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前身)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指为保护现金和其他资产,检查账簿记录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Control”一词是从拉丁语“Contrarotulus”派生出来的,其中 “Contra”意为“对比”,“rotulu”意为“宗卷”。著名学者塞缪尔。约翰(Samuel Johnson)将这一最初的意思定义为“由另一个职员保管的登记账簿或账册,可由他人逐项检查。”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阶段。内部牵制思想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这在早期被认为是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理想控制方法。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认为内部控制应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或称内部业务控制)两部分,前者在于报告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后者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后来,西方学术界在对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进行研究时,逐步发现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且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90年代,美国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思想,并逐步将各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统一起来。

1985年,由AICPA、美国审计总署(AA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及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共同赞助成立了全国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该委员会所探讨的问题之一就是舞弊性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其中包括内部控制不健全问题。基于该委员会的建议,其赞助机构又组成了一个专门研究内部控制问题的委员会-COSO委员会。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并在1994年进行了增补。COSO报告提出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观点:

1、明确内部控制的“责任”。COSO报告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制定与实施的责任问题。该报告认为,不仅仅是管理人员、内部审计或董事会,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确立这种组织思想有利于将企业的所有员工团结一致,使其主动地维护及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而不和管理阶层相互对立,被动地执行内部控制。

2、强调内部控制应该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相结合。COSO报告认为,经营过程是指通过规划、执行及监督等基本的管理过程对企业加以管理。这个过程由组织的某一个单位或部门进行,或由若干个单位或部门共同进行。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过程的一部分,与经营过程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凌驾于企业的基本活动之上。它使经营达到预期效果,并监督企业经营过程的持续进行。不过,内部控制只是管理的一种工具,并不能取代管理。[!--empirenews.page--]

3、强调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过程。企业的经营活动是永不停止的,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也因此不会停止。企业内部控制是一项制度或一个机械的规定,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趋于完善。内部控制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

4、强调“人”的重要性。COSO报告特别强调,内部控制受企业的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员工影响,透过企业内的人所做的行为及所说的话而完成。只有人才可能制定企业目标,并设置控制机制。反过来,内部控制也影响着人的行为。

5、强调“软控制”的作用。相对于以前的内部控制研究成果而言,COSO报告更加强调“软控制”的作用。软控制主要是指那些属于精神层面的事物,如高级管理阶层的管理风格、管理哲学、企业文化、内部控制意识等。

6、强调风险意识。现代社会充满激烈竞争,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的主旋律之一。风险影响着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其在产业中的竞争力及在市场上的声誉和形象。COSO报告指出,所有企业,不论其规模、结构、性质或产业是什么,其组织的不同层级都会遭遇风险。管理阶层需密切注意各层级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7、糅合了管理与控制的界限。在COSO报告中,控制已不再是管理的一部分,管理和控制的职能与界限已经模糊。

8、强调内部控制的分类及目标。COSO报告单独对内部控制的目标进行了解析和阐释。目标的设定是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虽然它不是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但却是内部控制的先决条件,也是促成内部控制的要件。制定目标的过程不是控制活动,但其对内部控制的意义重大,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是否有存在的必要。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目标分为三类:与运营有关的目标、与财务报告有关的目标以及与法令的遵循有关的目标。这样的分类高度概括了企业控制目标,有利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同方面。

9、明确指出内部控制只能做到“合理”保证。COSO报告认为:不论设计及执行有多么完善,内部控制都只能为管理阶层及董事会提供达成企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目标达成的可能性,也受内部控制的先天条件所限制。

10、成本与效益原则。COSO报告明确指出,内部控制要建立在成本与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并不是要消除任何滥用职权的可能性,而是要创造一种为防范滥用职权而投入的成本与滥用职权的累计数额之比呈合理状态(即经济原则)的机制。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必须逾越的几个难点

一项好的内部控制,应该达到以下标准:其一,控制触角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没有控制死角,即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均纳入了内部控制范围。其二,事权划分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即内部控制制度能真正成为企业管理者的行为规范,操作方便。其三,控制程序规范,过程控制受到特别的重视,即内部控制要形成科学的机制,尤其是要把对经营管理过程的控制放在突出地位,通过控制,防患于未然。其四,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内部控制的功能可得到有效发挥。[!--empirenews.page--] 从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实践操作来看,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研究和解决“四个如何”问题。

1、如何把握授权的度。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在这里“量”上的度起到决定性作用,当量的变化到了极限时,必然引起质的变化。内控制度的量度界定也就成为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对于企业法人代表,既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权利的量度界定更是关键一环。出现重大舞弊经济案件的企业,很多都是授权不当引起的,是权力过大,而且控制不力的恶果。一方面,授权无“度”,直接制约内控制度效能的发挥。在巨大的权利面前,政策法律尚且相形见绌,何况一个内控制度;另一方面,对内控制度执行人员的授权也有“度”的学问,对不同的控制环节要有不同授权,才能使内控制度有效运行,不然容易产生新的舞弊土壤。不管哪个环节,在具体授权时,应以既能保证经营决策有效运作,管理制度有效贯彻,又能保证权力制衡得到落实。

2、如何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有效的内控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个人实施全方位控制。这里就存在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问题。社会实践告诉我们,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在任何地区、任何时候都存在,尤其是在我国这个受几千年封建思想影响的国度里,矛盾尤为突出。企业内控制度形同虚设,舞弊行为时有发生,所以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就必然成为内控制度实施中的一个难点。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的对象是指企业的权利操纵者,是对权力操作者的权利约束,也是对权力操纵者之间的权利制衡。这种独特的控制对象决定了提高受控度的艰巨性。本人认为,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关键有两点:一点是内控制度的科学性,另一点是主要决策者的受控程度。

3、如何提升规范控制程度。提起内控制度,人们往往想起出纳人员管钱不管账,管支票不管印鉴,管报销不管稽核等。其实内控制度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和所有环节。对于一个极为复杂系统工程的控制,不能靠人治,也不能靠简单的出纳控制、财务管理来实现目的,而是靠一套科学规范的内控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管理行为,让管理者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中,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完成任务,接受规定的控制管理。这里的重点,是对企业不同的经营管理活动制定出“怎么干”的标准。完成这个任务,要有丰富的知识、超前的意识、广阔的视野和扎实的作风。这无疑又是一个难点。

4、如何提高控制人员的熟练程度。企业内控制度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承担内控责任的主要是会计人员。因此,财务会计人员要真正能担当起控制的重任,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如上所述,科学的内控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大大突破了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大大超过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是投资、金融、市场、营销、法律、材料、信息、机械、生产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同时内部控制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矫正人的行为,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智慧和协调能力,培养大批这样的“全才”,显然需要很长的过程。[!--empirenews.page--]

三、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理性思考

思考之一:控与被控,需要永远协调的一对矛盾。控是规范,控是约束,控是对舞弊的否定,是对损失的扼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需要内部控制,这是主流,是规律。越是优秀的企业,规范管理越有无形的作用。内部控制对于保护企业意义非同小可。但控制毕竟是对于人而言的,是对人行为的约束,对人权利的限制,矛盾永远存在,协调控制与被控制之间的矛盾事关内部控制的成败。什么时候控制与被控制的矛盾协调得好,企业经营就稳定,企业效益增长就快。协调与被控的关系,一要把握重点,瞄准主要目标,有针对性地工作;二要善于抓住战机,善于捕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信息,以事实为先导,力争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要把自己主动置于受控制的地位,把握自己的行为;四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不断调整内部控制的思路,使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变化相适应。

思考之二:控面与控点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严谨的内控制度,不仅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把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全面置于经济监控之中,而且得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和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控制点与控制面有机结合,内部控制才能发挥良好的效益。那么,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时,如何找到控制点,通过点的控制起到牵动全身的作用,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的点应该在三个位置上:一是资金。对企业资金筹集、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控制,防止资金进入体外循环。二是成本费用。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严格实施监管,防止出现舞弊行为。三是权力使用。对企业各个经营环节经济活动操作者的权力实施有效监控,防止权力滥用,造成经济损失。

思考之三:控制与创新是相依相伴的两种手段。实施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健康发展,决不能让内部控制成为企业进步的障碍。在一定意义上讲,控制是为企业经营导航,控制自身没有资本增值的功能,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的源泉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企业才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生产经营才有足够的动力。这就告诉我们,保持企业发展不仅要实施内部控制,更重要的是促进企业创新。有活力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制度,对企业创新工程给予足够的支持,在支持中对创新过程实施控制,防止在企业创新过程中产生舞弊行为,或者打着创新的旗号行舞弊之事。只有把控制和创新两种手段都运用好,企业才会不断发展壮大。

第三篇:强化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

强化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建设

――基于GZ省大学城建设的思考

[摘要] 文章从内控角度梳理了高校新校区建设重点环节的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重点从几个环节规范新校区建设的工作流程,以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安全。

[关键词] 高等院校大学城建设内部控制

高校内部控制是高校党委、行政为保证学校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提高办学效率、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而建立的组织结构、实施程序等,控制主体是校内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控制客体是高校内部的相关活动。高校内部控制包括管理体制以及组织结构的控制,所以内涵要远远大于内部会计控制,其建立实施同样遵循全面、重要、制衡、成本效益原则。

高等教育是GY市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支撑,而GZ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GZ省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省属高校在中心城区布局集中,地域分布不合理,校园面积受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GZ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大力发展教育等事业,支持GZ优化高等学校布局结构。GY市出台了《中共GY市委、GY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驻筑省属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到,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区。

在GZ省政府主导下的大学城建设中,高校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仅从内控角度,梳理高校新校区建设重点环节的可能存在的风

1险点,重点从以下几个环节规范新校区建设的工作流程,以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安全。

1.树立正确的内控意识,完善内控制度

高校各级领导应提高新校区建设中对内控的重视程度,同时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如财务部门核算人员,仅以某职能部门所签订的合同条款进行审核付款,而不未对诸如某工程是否经招投标、工程建设合同条款是否合理完备等内容进行审核。

2.规范招投标阶段的工作

高校应贯彻2012年2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及《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等相关规定,降低因违规或规避招投标等问题而导致无相应资质的投标人中标、中标价格失实、投资失控等风险。

(1)对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公用事业项目,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达到相应标准)、已达到招标标准的项目依法进行招标,不通过分解划分成几个标段来规避招标。

(2)建立设计、勘察、监理、施工单位资料库,详实记录其资质、负责人及曾承担的项目等信息,并记录对其曾负责项目的客观评价。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了解是否有通过租借或受让的资质证书及资格进行投标,是否有投标人串通以谋取中标。如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中载明项目经理为同一人或通过其他现象判断是否是通过转让相应资

质、挂靠等形式,转包工程。

(3)应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确保概预算科学合理。高校应向设计单位提供详细的设计要求,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初步设计;应要求施工图设计单位的深度及图纸交付进度应符合要求,防止设计深度不足造成工期、质量、投资失控等问题。高校可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造价咨询工作,并依据“背靠背”的原则对概预算进行审核。

各高校新校区建设,分标段招投标,因设计文件不详细等原因,工程最终竣工决算价远远超出合同价。如在进行基础施工时,通常实际地质与勘察报告不符,无疑合同中基础部份的造价会与实际施工费用就不一致。所以应本着“风险分担”原则,合同中不能规定无限风险即所有风险规校方。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应在招标文件或合同中明确风险内容及其幅度。

(5)应约束中标人按招标要求履行义务。如工程建设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但中标的施工单位,通常以资金紧缺为由,向校方申请免交此保证金。这增加了中标人不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甚至不能完成中标项目的风险。《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四条规定,中标人不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取消其中标资格,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

3.拓宽新校区建设的融资来源渠道

资金短缺是目前各高校面临的巨大难题,尤其对于地方非部属高校而言。这使得高校最终仍以银行贷款为解决资金缺口。大量的资金需求与政府投入不足矛盾,使得高校不得不通过向银行贷款修建大学城。通

过银行贷款解决建设资金使高校面临财务风险提高,融资成本大幅提高(长期借款借贷利率高),资产负债率难以保持在恰当水平。

高校在保证较合理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应建立有效的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注重贷前充分论证,贷中全面监管,贷后安排归还。成立以校长为组长,财务、基建、监察、审计、工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贷款资金管理领导小组。高校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建设进度对资金的需求制定科学的资金使用方案,制订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要按照本息归还时间、额度要求,合理安排调度资金,以降低贷款成本、资金周转等风险。可参照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的思路,确定高校合理的贷款控制规模。

4.委托有实力、信誉好的监理公司进行全面监理

施工阶段全面监理涵盖工程施工、验收、交工、工程保修等阶段,包括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协调咨询等工作。监理方在高校大学城建设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校方应积极与监理方沟通,督促其按相关规范进行监理,避免工程监理不到位,物资质次价高,导致工程质量低劣,进度延迟。

5.规范竣工验收环节

高校应依照国家相关法律、规范的规定完成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和合同约定的内容,高校取得政府相关部门出具的 工程施工质量、消防、规划、环保等验收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后,组织竣工验收。如竣工验收资料中包括的由国家认证的检测部门出具的质量检测和功能性试验报告。对于检测部门与该工程相关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关系在《建

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第十六条中规定,不得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因为某单位可能具有设计、监理资质的同时,是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所以高校在委托检测机构时,应避免选择该工程的设计、监理等有厉害关系的单位。提高质量检测的客观和公正性,降低工程交付使用后的质量隐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教财[2004]18号).[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GZ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2012]2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2012(国务院令第613号).[4]财政部等.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5]GY花溪大学城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6]关振宇,段凤霞.论高校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及局限性与防范.财会研究,2011(5).[7]尚芳.建立健全高校内控制度.会计之友,2010(4).

第四篇:建设节约型监狱的六个坚持

文章标题:建设节约型监狱的六个坚持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它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借势律己,努力建设节约型监狱,对于财政保障不力、基建债务很重、创收能力很弱的怀化监狱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设节约型监狱,这是一个大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重六个“坚持”。

一、必须坚持全面性。就是要多角度、全方位地贯彻勤俭节约办一切事情的方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时时处处反对铺张浪费。具体地讲,就是要求从监狱到公司,从机关到基层,从创意决策到实施过程,从生产性支出到非生产性支出等等,都要厉行节约。否则,只要哪一个方面做得差,节约型监狱的建设就会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广泛开展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监区、节约型家庭活动,为建设节约型监狱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必须坚持全员性。建设节约型监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光凭少数人的努力是无济于事的,它是要靠全体监狱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因此,要全狱总动员,充分发动全狱所有人员都自觉地参与到建设节约型监狱中来,从处级领导到科级领导、从一般民警到普通工人、从在职人员到离退休人员,都要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积极投身到这项活动中来,为建设节约型监狱献计献策,身体力行。

三、必须坚持长期性。“节约如同针挑土,浪费恰似水推沙。”节约型监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设成的,而是要通过持之以恒的长期坚持,才能见成效。因此,必须坚持打持久战,从年初到年尾,从正常时期到非正常时期,都要常抓不懈,坚决防止时紧时松、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节约型监狱的各项措施扎扎实实、一件一件地落到实处。

四、必须坚持制度性。建设节约型监狱,人们的自觉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不可否定的。但仅靠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辅之以制度约束。制度的约束作用,在于它能够对狱属各科室、各单位及全体人员如何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监区乃至建设节约型监狱作出统一的、规范的、严格的、明确的规定,并以行政的手段监督执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建立一整套切合本狱实际的制度,对方方面面都作出规定,并严格执行。

五、必须坚持科学性。建设节约型监狱,不能随心所欲,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走极端。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坚持科学性,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节约型监狱的建设。一是建设节约型监狱,必须保证维持警察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而不能只强调节约,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二是建设节约型监狱,必须保证监狱的各项工作上新台阶。该投入的必须投入,该开支的必须开支,以确保各项工作能乘势而上,有更好的发展。三是建设节约型监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节约型监狱,不是为节约而节约,而是要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不断改善警察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让全狱警察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得到实惠。

六、必须坚持思想性。节约型监狱的建设,涉及到监狱的所有部门及单位,涉及到全狱的所有人员,具有明显的艰巨性。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要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当前,要通过教育,使全狱警察职工克服三种错误观念,即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观念;横竖比较、我们吃亏的观念;我做得不错了、与我无关的观念;树立三种意识,即主人翁责任意识,严于律已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第二,领导要模范带头。各级领导都要以身作则,争做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监区、节约型监狱的带头人。第三、要奖惩分明。对那些在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监区、节约型监狱中表现特别优秀、做出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做得差的单位和个人,则应及时批评,限期整改。

建设节约型监狱,既是经济工作,又是政治工作。认真做好这项工作,上符党风政风之所求,下合民警职工之所意。只要我们上下一心,持之以恒抓下去,就一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建设节约型监狱的六个坚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建设节约型监狱的六个坚持。

第五篇:关于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从单纯的服务型逐渐转为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自主办学。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和决策、管理自由度的加大使高校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单一地依靠行政手段很难对学校的办学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传统高校管理内部控制所带来的低效运行的弊端日益显露。尤其是近年来,高校腐败、破产案件频频曝光,集中反映了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极端薄弱的现实状况,为防止高等学校经济舞弊案件的发生,保证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制度。本文根据COSO 报告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对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及特点所谓高校内部控制,是指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根据COSO 委员会1992年公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构成要素具体有:1.控制环境。内部环境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有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单位内部、单位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5.监督。内部监督是单位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及时加以改进。

高校内部控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它持续流动于高校管理之中,并随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要求适时改进。其次,它是由高校各级管理层的人员共同实施,从校长到院系负责人,从行政管理部门到具体职能部门,全员参与、全员负责的一项活动。最后,它在形式上表现为一整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联结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这些方法、措施和程序能够帮助高校及时识别风险和处理风险,促进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

(一)负债规模巨大,财务风险较高由于内部控制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高校教育事业各项活动的开展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依据,在具体的筹资、融资等财务工作,以及教学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风险、浪费和失误。2004 年,国家审计署对杭州、南京、珠海、廊坊四城市“大学城”开发建设情况的审计调查结果表明,银行贷款占建设计划投资的近1/3,而实际取得银行贷款占已筹集到的建设资金的59.42%。山东省教育厅所属23 所高校2005 年5 月贷款余额为75.4 亿元,是2004 年总收入的1.57 倍。至2009 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公立高校银行贷款总额已经达到4 500 至5 000 亿元,且数额还在不断刷新。高校的债务压力越来越大,大大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对高校的日常经济运行、高校形象和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完善的高校风险评估管理体系,有效地预防、规避和控制风险,显得日趋迫切。

(二)费用支出失控,资源严重浪费高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样需要内部控制理论的指导和制度的约束,从而使高校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和最优化的配置,避免浪费。教育浪费即“教育领域的投入,即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未产生应有效益的现象”。物力资源主要指校舍、图书、仪器设备等显性资源,其浪费更是随处可见。首先,很多高校为了扩大招生,都加大了资金投入,新建了不少校舍,但班级授课仍然采用固定教室,而不采取多个专业、班级共同利用的流动教室,致使房子大部分时间是闲置的,导致变相的浪费。其次,有些学校建设了华丽的图书馆,但空房间数量多,藏书量不够,图书重复借阅率低,阅览的限制条件过多,资源利用率低。最后,校园绿化、基础设施重复设置,导致各高校之间、院系之间的各类人员、设备等资源也不能实现共享,形成了一定的隐性浪费。因此,重视教育

浪费现象,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已成为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三)信息化管理层次较低,沟通不畅一方面,在高等学校的内部,一般都实现了电算化,财务、资产、人事、教务和学生注册等部门大都使用专用软件进行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各部门内部自成体系,在部门间不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形成各自的信息孤岛。另一方面,在高校外部,高校也未能及时、充分的向社会公众披露相应的信息。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它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如高等教育能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教育服务是政府的责任,为了维护纳税人应享有公共产品的权益,高等教育必须公正、公开,提高高等教育信息的规范化、透明化。尽管我国高校在外部信息披露方面取得了较多经验,所发布的信息在学校运行与管理过程中发挥了较大作关于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南京医科大学丁新农雒敏周伶俐陆美娟①

【摘要】文章首先对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内涵进行阐述,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特点和要素的叙述,以COSO 内部控制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进而在分析当前国内高校内部控制现状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目前如何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加强; 高校; 内部控制

* 本文是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内部控制研究”(编号:09SJA630003)阶段性成果。

① 陆美娟为通讯作者。

但是,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实际和建设高教强国的需要出发,当前的信息披露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学校的财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完整,学校的非财务信息披露较少,缺乏一个系统、科学、规范的大学信息披露模式。

(四)高校领导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高校经济活动的范围已不断深入和发展,在资金的对外投资、新生招收、物资采购、基建项目发包等领域也发生了很多问题。如有些单位在资金的对外投资中片面追求资金的高收益,出现了资金投向不合理、资金期满难收回,投资效益不好,给学校造成一定的损失。有的学校在新生入学中,利用工作之便及学生家长入学心切的心理,收受钱财和礼金形成犯罪,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有的学校在物资采购中,由于市场经济开放,扩大了采购人员的权利,不正当竞争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回扣”使意志薄弱者失去理智,走向犯罪。还有些学校在基建项目发包中利用职务之便,索要或收受钱财,产生经济案件等等。2008 年在北大“北京高校预防职务犯罪论坛”公布的数据显示: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从2003 年以来呈逐年增长态势,过去5 年中,全国教育系统共破获职务犯罪案件6 500 件,7 000 余名教育蛀虫落网,涉案金额达到6 亿多元。

三、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加强高校内部控制是进一步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从政府直接管理的办学模式向由政府宏观调控、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模式过渡,使高校理财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财务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越来越大。这在客观上要求高校对校内财务管理模式、财务运行机制、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进

行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二)加强内控制度是高校防范财务风险的制度保障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6 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 500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2007 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 700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2008 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 907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国家要求高等教育扩大招

生规模,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推进了高校筹集渠道的多元化,以解决扩大规模带来的经济压力。高校融资渠道的多样化缓解了经费紧张的同时,带来财务风险和负债压力。此外,随着高校办学形式多样化、后勤服务社会化、兴办校办产业等,使高校的资金构成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资金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因为,加强内部控制,重视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对内有利于为各部门的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理顺内部经济秩序,从而确保财务工作科学、高效地开展;对外,有效地风险评估和科学筹资,能够规避风险,高效投筹资,有利于为管理者和投资者提供及时、真实的信息,树立信心和形象。

(三)加强内部控制是高校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客观要求加强高校内部控制,重视信息沟通,首先,有利于提高、改善学校自身的管理水平,即通过系统收集校内外与学校运行有关的信息,系统地了解和评估学校的发展状况,为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管理咨询。其次,通过为政府、公众和其他有关机构提供学校的有关信息,增强学校的透明度,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化社会对高等学校的“问责制”,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最后,通过公布信息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竞争实力,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竞争位势,形成优秀资源向学校聚合的发展态势,吸引优秀人才、各种建设资金、优质生源,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四)加强内部控制是高校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高校各种恶性经济案件频发,发案数量和金额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高校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内控制度有规不遵、有章不循,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导致内控制度威慑力下降。部分院校领导缺乏权利制衡与约束机制,权力高度集中,内部监督弱化,导致非法运作、严重侵蚀国家资产,造成重大损失。经济案件的频繁发生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只有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实施有效监督,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四、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的对策措施

(一)加快高校内部控制相关法规制度体系的建设高校内部控制功能的发挥,首先要有规范的理论指导和制度规范作为依据,而目前我国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特别是高校内部控制研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比较缺乏。目前,限于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情况,已发布实施的有关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律法规主要是针对企业,如2008 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 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由于这些没有考虑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也没有体现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和经费管理体制上的特殊性,诸如,收支两条线管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鉴于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状况,财政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制定体现高校行政事业单位特点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促进高校等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二)加强高校内外部信息的沟通和交流首先,在内部信息交流方面,高等学校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这些技术资源,搭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平台,将与学校经济活动有关的各业务部门的数据,通过该平台实现资产、财务、科研管理、人事、学生注册等信息资源的集成,在高等学校内部形成一个网状的四通八达的信息沟通渠道。这样在高校内部实现数字化校园的目标,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增加了部门之间相关业务的透明度,便于接受其他部门和员工的公众监督以及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其次,在外部信息交流方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信息披露模式,是高校内部控制的题中之义,必然要求。《高校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对高校提出了信息公开的基本要求,明确了信息公开的范围、目的、原则和职责分工,对信息公开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程序和要求做出了指令性规定。高校应在此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国外优秀的信息披露模式,如欧洲大学智力资本报告的主要模式等。

(三)建立健全高校风险评估制度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校的运营过程越来越趋于市场化,在竞争加剧的现实环境中面临的财务风险等各种风险。这些风险由于在内

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及作用下形成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从而使高校蒙受损失,造成其不能充分承担其社会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乃至危及其生存的可能性。高校应在可靠分析评估的基础上,适度贷款以解决经营风险与内控不足的矛盾,全面提升学校的潜力,并坚持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原则。在这种环境下,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成为高校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对来自高校各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建立起风险预警体系。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利用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对相关业务的内部控制风险进风险评价,并为高校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

(四)完善高校会计控制系统的建设《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会计控制系统。会计控制系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内部控制中心环节。主要包括会计信息控制、不相容职务与岗位控制、授权批准控制、财产保全控制、全面预算控制等。对校属各独立核算单位强制推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对财务部门所属会计机构人员岗位定期实行轮换制,是进一步履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进一步做好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基础。

(五)落实贯彻高校领导经济责任制目前高校产生的财务风险实质上是一种经济责任风险,它是由管理层的决策造成的。通过建立经济责任制,使各级领导承担起财务安全与风险控制的责任。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在具体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监督管理等方面能够指导经济决策、规范会计行为、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

(六)强化高等学校内外部监督和评价体系目前高校的监督机制分为内外两种。高等学校内部的监督和评价部门有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部门。这三个内部监督控制机构或者合署办公,或者分开办公。由于这些部门设立在高等学校内部,归属各高等学校管理,缺乏独立性,缺乏制度来保障他们的权利,使得他们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因此,需要加强纪检、监察和审计机构及队伍的建设,并建立配套的制度保障他们权利的实施。高等学校的外部监督力量太弱,难以有效监督。因此,需要加强高等学校外部监督力量,除了教育系统、税务部门的监督之外,更要加强外部审计的作用。国家可以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专门负责高等学校的审计工作。设立审计部门的花费大大少于通过审计节约的资金。同时,鼓励与支持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违法违纪行为曝光,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外部因素对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的影响,使各级领导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卢盛江,张甫香.高校负债现状、成因及对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117-120.[2]王先述.高负债状态下高校管理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53-156.[3]徐辉.高校风险评估管理体系研究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报,2008(9):59-64.[4]赵振红.高等教育资源浪费与对策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2):46-48.[5]李平.我国大学信息披露理论研究与欧洲经验借鉴[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63-68.[6]张俊.关于加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6):134.[7]张月玲,张慧鑫,刘梅月.我国高校财务风险评估探讨[J].会计之友,2007(11):28-30.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资产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生产要素,占据了企业盈利能力的主导地位。大量科技型企业致力于研究开发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近年来我国普遍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型企业R&D 支出的扶植力度,以此来提高民族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但随着巨额的R&D 费用产生,以及我国

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如何对巨额R&D 支出所形成的技术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技术资产

技术资产又称技术型无形资产,即无形资产中以技术为核心的资产,主要指本身不具有独立实体,有赖于一定的技术载体才能展现的,在一定时期内能对特定主体的市场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并为其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从资产计量角度来看,技术资产大致可以分为专利权、专有技术和工业版权三大类,技术资产作为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无形资产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1.技术资产是以创造性劳动为主的单一生产,其生产具有不可重复性,生产技术资产的劳动比生产一般资产的劳动具有更大的增值效应;2.技术资产作为一种资产,不是可以轻易就可获得的,但其供应却具有无限的空间;3.当企业拥有某项技术资产时,从法律上它是排斥他人同时拥有该项技术资产,但从物理意义上它不排斥他人同时使用该项资产。

技术资产计量模式探析

黄石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涂红星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如何打破传统的、以历史成本为主的技术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实力和技术发展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文章正是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科技型企业技术资产的会计计量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技术资产; 会计计量; 研究

下载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节约型监狱的新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节约型监狱的新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思考[五篇材料]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思考 [提要]近年来,由于内部控制理论的逐渐发展以及我国相关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的建立,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政策的贯彻及执行者......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范文模版)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 来源:发布时间:2011-12-28阅读人数: 330 人次 ◎ 喻利英 事业单位是国家政策的直接贯彻者和执行者,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相对滞后,内部......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 最近,笔者参加了由赤壁市财政局举办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培训,但发现其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却涉及甚少,而长期以来,由于行政......

    建设节约型矿井的几点思考

    建设节约型矿井的几点思考 建设节约型矿井的几点思考节约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大兴节俭之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每个公民和组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节约型园区建设的思考(精选)

    关于棋盘井工业园区发展循环产业链、 建设节约型园区的几点思考发展循环产业链、建设节约型园区是鄂尔多斯集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设工程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关于对七三一医院建设工程项目内部控制 的审计意见 行保处: 根据医院本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医院组成审计组于2014年9月20日对你处建设工程的内部控制管理情况进行了现场审计。经......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自查报告

    XXXXX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2016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川财会[2......

    内部控制建设六步法

    内部控制建设六步法 第一步:内控组织搭建与人员培训 首先,组织保障是建立健全内控的首要条件,根据《基本规范》的定义:内控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