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档案记忆观视野下的企业档案管理

时间:2019-05-14 21:4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档案记忆观视野下的企业档案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档案记忆观视野下的企业档案管理》。

第一篇:浅谈档案记忆观视野下的企业档案管理

浅谈档案记忆观视野下的企业档案管理

[摘 要]企业档案管理岗位作为企业管理层中的重要工作岗位,对员工的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从档案的本质属性:记忆属性,看待档案管理工作。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从档案记忆观的角度看待当代企业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希望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档案记忆观;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D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353-01

前言

时间的车轮无情碾压了无数的历史潮流,让我们来不及回味就以匆匆而过。而我们唯有在残留的档案中来慢慢回想起历史上曾发生的种种事情。档案具有真实性,原始性,记录性,它是社会记忆的载体,是一种社会形态,又是社会记忆控制的手段。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有与它相对应的过去,对于它曾经的辉煌与经历都应记录下来。企业对应也要有它相关的档案管理,来储存它的历史。企业历史是企业发展的见证和记录,同样也是企业文化的沉淀和积累,而作为企业员工,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它们发扬光大,记忆观视野下的企业管理,能够实现企业历史资料的合理的优化和传承,我们今天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述和研究。档案记忆观

1.1 档案记忆观的基本观点 世纪 90 年代中期,档案界将“记忆”概念或观念引入学术研究和工作实践以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将我们所从事的传统的档案工作视为记忆保护性质的工(如,数字记忆工程、城市记忆工程等),随着档案界对“记忆”这一概念的重视和探讨的深入,“档案记忆观”作为档案学新视点被提出来。“档案记忆观是指人们对于档案作为社会各项活动的原始记录而具有的构建人类社会记忆的作用和价值的基本认识。”其核心内涵是:基于对档案社会记忆属性的深刻认识,把档案与社会、国家、民族、家庭的历史记忆联结起来,强调档案是一种社会(或历史、集体)记忆,档案馆是“记忆的保存场所”,并从个人乃至民族的根源感、认同感、身份感的高度去看待档案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1.2 档案记忆观的基本属性

1.2.1 数据属性:

记忆的本质内容中,包含了记忆的数据属性与记忆的情绪属性。在数据属性上,档案的数据性质与记忆的数据性质相吻合,同样多为数据载体的一部分而被记录着。

1.2.2 情绪属性:

档案的本质上,除了数据属性,还包含了记忆的情绪属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由于一件事物的数据触发相应的情绪,这就是档案的情绪属性,它依赖与数据属性而存在,在更低层的条件反射环境中,情绪属性也可以独立于数据属性而存在,譬如失去记忆的患者仍然对某件物品有着强烈的情绪条件反射。

1.2.3 可保存属性

记忆之所以被人们称之为记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可储存的能力决定的。在这个属性下,记忆能被人脑或类似的载体记录,并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在需要数据作用的时候,在通过不同的形式将数据返现出来。企业档案管理

2.1 企业档案管理的意义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档案作为保存其在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数据,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够提供很好的借鉴。且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员工的辛勤劳动,优良的档案管理能为企业的核心文化建设做好相关的基础的工作,保障员工在企业内的工作与生活均能满意。

2.2 档案记忆观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解

企业档案可以理解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相关记忆的保存,其中企业的运营数据,企业的重大决策,企业的人事变动等等都是企?I中难以磨灭的记忆。这些记忆证明了企业过去的存在关系,体现了企业过去的一系列工作的内容。

2.3 如何运用档案记忆观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

在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对企业档案的记忆性进行充分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优化,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优化的第一步。在企业档案管理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是企业档案工作的要点。

2.3.1 文案记录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过程中,企业的运营数据,重要的会议纪要,人员的人事档案等,均应当遵从档案记忆观中的数据属性,采用牢靠的数据储存方式进行储存。以便于日后企业在重大决策前对过往历史的查阅。

2.3.2 影音记录

对于需要将画面与影像记录下来的场合,需要通过摄影录像等相关手段对记忆进行记录,并做好相应的数据保存。

2.3.3 物品记忆

物品记忆更多用于对情绪、情感的保存工作。通过特定事件中对员工均产生情绪共鸣的情况,将事件中产生的物品进行保存,并给予展示,在员工看到物品时,能进而在大脑中提取与物品相关的记忆,并通过记忆得到一定的情绪。此举不仅利于企业的档案管理,更有利于企业的文化建设。服务

企业组织记忆是企业员工对企业认同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企业组织记忆的再现,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其更好的传承下去。企业档案工作是利用档案资源对企业文化以及核心思想进行宣传,是企业整个发展进程的见证和记录,是非常珍贵的资料。企业相关部门应该组织和开展各种培训教育活动,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要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和方法,使员工能够对企业的文化和历史产生情趣,并积极地投身到传承这些文化的工作中去,在这样的氛围下,人们就会被熏陶,对企业的认同也会进步一步加深,可以对档案服务的内容进行具体细分,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就是以时间为链条,收集并展示企业从创业初期到逐步发展的壮大的各个阶段的相关信息材料,通过文字记载、图片记载或影音记录等方式传递给所有员工;还可以进一步加以整理和编辑,制定出内容充实、重点突出、内涵深远的宣传主题,对于企业的档案管理者来说,也需要不断的更新管理理念和思想,认识当现代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再是以往的被动式和静态式,而是根据企业生产运营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利用服务,最大限度的开发档案的各种利用价值,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一定要加强主动服务的意识,让大众更为容易的接纳档案信息。任何的档案管理工作都不是为了建立档案而建立,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提供利用服务,企业档案管理的内涵和实质也正基于此。企业组织记忆的激活与传承与丰富的档案利用服务

记忆是人类进行身份认同的基础,企业组织记忆是企业员工认同企业的关键,“认同” 是员工对企业产生自豪感、归属感的情感之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组织记忆的激活与传承,有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美国社会人类学家保罗?康纳顿认为记忆的恢复借助了外来原始资料 ”,“档案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信息资源,它所承载的国家、民族、社群、个体的过往历程正是集体记忆所要存留、追溯的对象”[10],可见,档案既是记录集体记忆的载体和媒介,又是集体记忆激活的重要方式,然而,被动“躺”在档案馆(室)的文档资源,其记忆能量很难自动的释放,丰富的档案利用服务,是发挥档案独特价值,激活企业组织记忆的重要桥梁。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从企业档案管理中的记忆观视角对企业的档案管理进行详细分析,并对相关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此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丁华东.档案记忆观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探略[J].上海档案,2009(2).[2] 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第二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习作教学观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习作教学观

一、习作核心素养的认识与理解

对于“核心素养”,提出伊始,语文界进行了充分阐释,并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基础上,形成了“语文核心素养” 的基本认识,即“语文核心素养”包含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这四个维度之间存在何种联系?如何整合为有机整体?王宁教授这么解释:“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与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从这种论述角度出发,可以看出“言语品质”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言语经验”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培养,应该包含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之中。“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石,其他的素养都是融于“语文能力”培养之中的。

那么,习作课中的核心素养,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

二、课程标准中习作目标的层级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部分的总目标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在总目标的要求下,小学阶段又详细分为三个学段目标。细读学段目标的各项要求,可将其剖析为几个层面:

第一层面,写作意愿。“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述”“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注重写作兴趣的培养,懂得写作的目的在于交流与表达。

第二层面,写作内容。写自己想说的话,“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从自己原始的认识到内心体验,再到刻意观察,随着学生对周围事物与社会认知的加深,不断提升要求。

第三层面,写作技能。首先在表达方面,不拘形式写,写简单的纪实或想象作文,分段表达,学习常用的标点符号。其次在修改方面,从学习修改,到主动与他人交流。

第四层面,写作认识。首先是写自己的心里话和想象,其次写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再到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不仅仅是应对练习与考试,更是写出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个人的成长,是一种写真情、抒真情的自我表达。

三、课堂教学中“习作四有”

习作指导与评讲课堂教学之中,如何体现习作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达成课程标准的四层目标?具体体现为“习作四有”:

1.有兴趣想写――写作意愿。学生有兴趣想写作,乐于表达,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只有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爆发写作动力。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写作(修改)的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其内在的写作欲望。

如习作《未来的交通工具》的评讲课,可先回顾上一节课“当一日小小设计师”情境,唤醒学生对活动的记忆,接着,呈现多幅学生设计图,最后,邀请多名学生登台介绍。可设立小作家光荣榜,分设“书写认真奖”“语句通顺奖”“典型事例奖”等等,一是激发兴趣,增强信心,使学生乐写;二是正面引导,树立榜样,让全体同学有学习、借鉴的榜样,有努力的方向。

2.有内容可写――写作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话可写是许多学生最头疼的事。习作内容来源于生活,不能凭空想象。教师应创造条件,解决写作素材问题:

一是创造条件,引导观察,让学生有话可写。可进行一次体验活动,在活动中用不同感官去观察体会;可创设情境,学生摇身一变,成为设计师,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引导学生从外形、功能去观察,阐述自己的发明创造;可回放活动视频,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二是唤醒记忆,挖掘积累,让学生有事可写。可用图片再现生活场景,唤醒学生对有趣之事的美好回忆;可用话题讨论,勾起学生对往事的深深回忆……

3.有方法会写――写作技能。学生愿意表达,有话可写,还需要把生活中的素材,通过思考、联想、想象加工串联,用通顺、连续、生动、形象的语言,借助各种语言形式描写叙述出来。

一是语言示范。模仿是人的天性,习作是由仿写到独立写的学习过程。可以将整篇范文或优秀片段,作为学生模仿的样本。

二是细节锤炼。如中年级习作“?一次体验活动”写体验内容,可以抓住“想、做、说”三个字,既有动作、语言,可见可闻,实实在在,也有内心活动、思想情感,虚实结合。

三是锦上添花。习作要有点睛之笔,如文题、中心句、过渡句。要注重文题的提炼、推敲,重视文章过渡句的训练,如何承上启下。

4.有感受去写――写作认识。习作教学中,应注重情感真实,唯有真情才能让学生乐于表达,唯有真情才能让读者心灵颤动。如习作“记一次体验活动”,可引导学生体会范文中事前、事中、事后作者内心的感受,学习范文的表达方式。

四、习作课堂的“三组关系”

1.“点”与“面”的关系。小学习作教学不是一堂课要解决所有问题。一堂习作讲评课,不少教师从选材到指导,从布局到文题,评讲可谓面面俱到。可是,一堂课能解决得了这么多习作的问题吗?一课一得,一课有一个侧重点,勿贪多求全,而要重点突出,让学生在描写、选材、文题等方面,每次有一点突破,有一点通透。

2.“讲”与“练”的关系。习作指导课,时间安排要合理,好比游泳,教练在岸上讲十分钟,不如下水游一分钟。有的教师对例文分析过多,指导过多,留给学生写作修改的时间很少,导致讲了不练或练不扎实。所以,讲练结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3.“动”与“静”的关系。习作教学中,“动”的不仅仅是教师与个别学生,要让学生都“动”起来,用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评学生习作,在别人的习作中反观自己的习作,在交流合作中升华对习作要点的认识、对技能的掌握。课堂应是全部学生的课堂,是全体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所,不应是教师走流程的舞台。

(作者单位:扬州市宝应县泰山小学)

第三篇: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

摘 要: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理论,它强调以建构主体为中心,注重发挥建构主体的首创精神,重视建构中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倡导协作学习和交互式学习。企业文化具有不可复制的创造力和吸引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先进的文化建设理论不断涌现,但先进文化的执行力不强。本文试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探索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企业要在计划、组织、实施、再调整阶段关注各级员工主体决策的多元性,保障决策任务相关信息的透明性和开放性,完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建构共同愿景。

关键词:建构主义;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

一、企业执行力文化的执行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企业执行力文化的现状

1.在实施准备过程中,企业系统中相应主体间布置任务时任务布置得不明确、不清晰,导致理解偏差的状况普遍存在。比如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开一个会议,由于指示不清,导致最终的结果就变成形式性会议。

2.授权或布置任务时选错对象,要么受试主体不能胜任工作,要么受试主体抱怨任务无聊,或者受试主体工作负担太重。如果下达一个建设工程的任务给财务部门,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天方夜谭,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导致受试主体不得不学习本领域外的相关问题,事倍而功半。在执行过程中,实施主体对决定不加以跟进,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监控,导致任务不能及时完整完成。受试主体要么由于本身能力有限而不能及时完成工作,要么由于懒散态度问题不能按时完成工作。

3.在实施反馈阶段,存在形式反馈主义,既然任务已经完成,或者实施事实已经酿成,没有办法改变,除非遭受重大挫折,一般的反馈都是皆大欢喜,听不到真正的声音。因此存在解决问题时就事论事,同一个问题长期存在。比如解决面对文山会海,实施主体和受试主体都明明知道存在问题,但在会后的反馈过程中,大家都闭口不谈存在的问题。

(二)企业执行力文化不佳的原因

1.缺乏责任心。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经济追求力不断上升,有少数员工缺乏责任心,存在着“浮”、“懒”、“散”、“粗”、“虚”等方面的问题,形势变化了仍旧我行我素,任务明确了仍旧等待观望,工作部署了仍旧无动于衷,在非常时期仍旧按部就班;在关键时刻不能经受考验,面对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大局,无所作为、消极不为甚至是胡乱作为。

2.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不能自觉地贯彻实施主体的要求,而是随心所欲、各取所需,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还有的爱找借口推卸责任。出了问题怪下属,怪环境、怪条件差,唯独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还有的干部只顾眼前指标,不管长远发展,导致上级的指示精神在执行中失真走样甚至是背道而驰。

3.制度不完善。某些制度与实际脱节,又不能根据形势发展及时修订完善,在执行上缺乏可操作性;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着朝令夕改的现象,有些办法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缺乏针对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相互矛盾,结果导致政策变换频繁,连续性不够,刚性不足;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掺杂较多的人为因素,盲目性、随意性很强,制度形同虚设。

4.机制不健全。存在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导致多头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对既定目标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持续跟踪考核,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在工作安排上只有形式上的要求,没有实质上的检查和奖惩,抓落实仅仅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就会议落实会议上,失之于软、失之于宽,致使工作力度越来越小。

二、建构主义视野下企业执行力文化提升的措施

(一)坚持建构执行主体的多元性

主体教育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为思想基础。它关注和研究作为认识和交往活动主体的人的主体性及其发展与教育。主体思想以哲学中的主体及主体性概念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但它也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内涵,由于主体性问题是企业工作者的核心问题,在执行决策的准备阶段,企业各级部门都是决策的平等主体,不同主体的思想代表自己的意见,见解无所谓优势、好坏,只是关乎是否适合的问题。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无论是实施主体还是受试主体都是决策的执行者,两者只是分工不同,无所谓高下之分,保证高效工作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尊重各主体的自由发展,尊重各主体的差异性,注重各主体的个性发展,充分给予各主体的自由思想的权力和话语权力,从而在彼此建构中发扬自主性学习,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灵魂。只有自由地做、自由地表达,才能使建构主体获得真实的信息,从而建立准确的建构关系。在实施的反馈评估阶段,仍然要发挥各个主体的主动性,自觉寻找自身的成就与教训,并在各主体的互相建构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

(二)保证建构执行主体间信息的透明性和开放性

在唯一的永恒就是变化的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对称是保证执行力的关键环节。在经济社会中,信息优先占有在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各建构主体有权知道所有事实的真相,知道所有决策的真正目的和意图。罗尔斯说过,公正是社会组织中最重要的道德,就如真理对思想系统的重要性一样,作为人类活动的最高美德,真理和公正都是不能妥协的。只有信息透明和公开,才能接受公众的监督,才能保证公平性,才能建构真正的执行主体,才能使缺乏责任心的人无机可乘,才能使人们关注大局,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三)完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建构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向或景象,是由大家彼此个人愿景的交集逐渐融合出的共同梦想,成为牵引大家共同前行的指南。愿景目标得到员工的认同度越高,实践中的执行力就越强。企业应在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总体战略,在总体战略指导下建立合适的竞争战略,各职能部门建立相应的职能战略。

第四篇:生态美学论文: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生态美学论文: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中文摘要】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的更新转变。在社会形态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企业,应运而生。它对物质的生产、劳动效率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它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人类由原来的敬畏自然的极为消极的生存方式转变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主动从自然界发掘资源来组织生产的生存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生态系统的失衡,并由此引发了全球生存现状的一系列危机。生态美学概念的提出,恰好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角。生态美学提倡的基本理念是遵循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使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达到一种“诗意栖居”的状态。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这样,人类的发展才能在一种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氛围中进行,最终促进人、社会、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器,承担着促进社会物质进步的重任,其建设的好坏与否,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鉴于现...【英文摘要】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the way of human production and living mode has been changed while

the social development.Enterprise, a new mode of human production mode has risen at the historic moment since the social mode developed from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industrial society.It accelerates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labor efficiency and optimal alloc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Meantime, it also changes the mode of human living.People changed from negative production mode to positive pr...【关键词】生态美学 企业文化 和谐

【英文关键词】Ecological Aesthetics Enterprise Cultural Harmony

【目录】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企业文化建设3-

4Abstract4

摘要

第一节 研究

第一章 绪论7-1

1背景及意义7-87-8法8-11

一、研究背景7

二、研究意义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

第一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8

第二章 生态观与生态美学的阐释11-27

节 生态观及其分裂性矛盾11-1611-1515-16

一、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态观

二、生态观的分裂性矛盾分析及美学的观照第二节 生态美学及其价值指向16-2

3一、国内

外生态美学研究状况17-2020-23义23-2

4二、生态美学的基本内容与性质

一、理论意

第三节 生态美学的现实意义23-27

二、实践意义24-27

第三章 企业文化及相关

一、企

概念阐释27-35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内涵27-30

32一、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30

二、企业文化的约

四、企业文

第三

一、束功能30-31化的激励功能

31三、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

31五、企业文化的效益功能31-

32节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32-35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2-33

二、原因分析33-3

5第四章 生态美学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度分析35-47生态美学与企业的契合点35-4035-37

第一节

一、建设优美的企业审美环境三、二、培养和谐意识的企业社会责任感37-38

科技发展促使企业注重生态38-40化建设的指导作用40-45设的立足点40-42节点42-43突破点43-4

5第二节 生态美学对企业文

一、整体合一的世界观是企业文化建

二、天人和谐的伦理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

三、肯定自然内在价值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三节 当前生态与企业关系分析45-47

二、生态状况与企业关系分析

一、当前生态状况4545-4747-

53第五章 基于生态建设之上的现代企业文化第一节 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企业文化47-49

二、建设绿色环保型企业一、二、培养

一、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47-4848-49

第二节 企业文化建设应做好的工作49-

53明确生态美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49-50企业家的生态意识50-51责任感51-53

三、端正企业宗旨,增强企业的社会

致谢55-57

注释

总结53-55

第五篇:国际视野下的作文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改革较多是在教学层面进行的,比如我们研究作文教学的目标序列,作文指导的方法,作文的批改与评讲,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技能等等,而我认为我国作文教学有教学层面的问题,但主要问题却是存在于课程层面,作文教学问题与我国语文课程形态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仅从作文教学层面进行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过关的问题。

一、作文在语文课程中的位置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形态就是“以阅读为核心”组织教学。首先,语文课本主要呈现的是阅读文选,课文构成教材的基本内容,“听、说、写”等语文课程目标附着于阅读教学,且不成体系,与其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 地位很不相称;其次,语文课堂教学是以课文阅读为中心组织的,阅读是主线,听、说、写教学须见缝插针,其轻重取舍须服从阅读主线的需要,在超强势的阅读教学面前,听说写教学很容易遭边缘化,很难按照本身规律施教;第三,从教学时间看,阅读课时数一般要占四分之三甚至以上;最后从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看,语文课除了两周一次作文课,学生主要就是读课文,或者是听教师讲课文,每学期法定写的作文只有6~8次。以“阅读为核心”的语文课程形态,使得作文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位置一直未能真正得以体现。

事实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语文课程是以“表达”为重点建构的。比如日本“国语课”非常明确地认定其性质是“从言语教育立场出发的国语教育”,其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美、英等国也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母语课程首要任务。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的母语教材将“语言”和“阅读(文学)”分开编写,母语课程主要教材是“语言”,而不是“阅读”;美国、澳大利亚的有些学校,阅读课甚至没有教材,就是到阅览室读书。

再从语文课时分配看,许多国家小学阶段阅读课时数在语文课中的比例一般不到500/0,表达课时间超过阅读课时间。日本发行量最大的光村版《国语》第2册教材共9个单元,有4个单元侧重于阅读,每单元一篇课文,全册教材编选课文仅4篇,而偏重于写作的单元有3个,偏重于语言知识学习和综合表达活动的单元各1个,写作和听说领域学习时间远远超过阅读领域。

当下语文课程非常强调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以阅读为中心”的课程形态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化功能,其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样的课程形态有着与生俱来的缺陷:就是难以保证“表达”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其实“表达能力”是学习语文的难点,也是评价学生语文程度的 主要标志,但在我们语文课程中过于强势的阅读活动挤压了“说”“写”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严重影响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现代社会对学生的批评是“话说不好”,“文章写不通”,这些批评击中了语文课程在表达能力培养方面的软肋,然而,我们却始终如一地坚持“阅读为重点”的课程取向,没有将“表达”提升到相应的位置,这是非常不明智的。语文课程的重点取向如果不能加以调整,那么学生作文表达能力的过关也许永远只能是一个美丽的幻想。

二、关于习作文体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以记叙文为重点展开,“小学以写记叙文为重点”多次被写进语文教学大纲。直至2001年颁发的课程标准,才将小学习作文体修改为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其实,把文章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论说文和应用文四类,并非各国中小学作文教学通行的分类方法。日本的野村芳兵卫将作文分为三类:文学文章、实用文章、学问文章。前苏联聂恰耶娃把小学生作文分为记叙文,看图作文、听音乐作文,以及读书笔记等三类。英国尼尔森小学英语教材将习作文体分为“写实作文”和“非写实作文”两大类,写实文包括说明文、信息文、信件等写实文章,非写实文多为童话、故事、诗歌等可以虚构的文体。

日本《小学国语学习指导要领》规定了每个年段写作的文体,主要有见闻、书信、调查报告、记叙文、报道、课题报告、记录报告等等。美国小学习作文体分类更是呈多元化态势,各州制定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习作文体各异,比如纽约州奥尔巴尼市《小学英语语言艺术课程说明》中列出的习作文体有17种之多,包括个人记事、日志记载、事件报告、友好书信、对作品的回答、诗体文、自传、用法说明、现实小说、邀请信、寓言、民间故事、书籍报告、说明文、劝说信、写人的文章、商务信函,基本涵盖了学生生活中可能用到的主要文体。

世界各国五花八门的文体分类,反映出作文教学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偏重于文学写作的取向和偏重于实用文写作的取向。英国尼尔森教材习作分类和苏联聂恰耶娃的习作分类体现出对文学作品的崇拜,在作文训练的起始就把与文学创作最接近的记叙文体写作和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放在作文训练的重要位置,其写作心理经历与作家创作心路历程十分接近;而美国和日本的文体分类凸现的是实用文写作的取向,完全是按照生活中对各种文体的不同需求划分,其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社会交际能力,增强其生存能力和竞争力。我国小学习作文体分类的取向基本倾向于前者。

作文写什么内容,一直是我国小学生作文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学生也知道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是到了作文课上看作文命题,不少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其实这个问题的产生与记叙文写作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以记叙生活经历和情境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体,其习作内容大多为回忆性的生活事件,因而对写作者的生活积累以及对生活敏锐的感悟力和观察力要求很高。多数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缺乏和对生活缺少感悟而造成习作材料的困难,所以教师不得不把作文教学重点转移到作文内容的指导上。其实这些问题的产生归因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就能解决的。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表示“小学生不能从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开始,而是写观察作文,进行实物写生”。日本“生活作文”的写作理念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不写回忆性的记叙文,而写观察作文,写调查报告,要求教师事先让学生进行观察、进行调查,为写作文准备好充分的材料,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写作内容的问题。按照这样的思路写作文,学生写出的文章质量可能有高有低,但是绝对不会产生无米下锅的现象,避免了学生作文无内容可写的尴尬。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以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为主,改变了长期以来小学以写记叙文为重点的提法,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小学生认知规律的。近年来,语文教学中强调个性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协调个性发展与实际需要的关系成为语文课程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无疑这反映着人文精神和现代物质文明的冲突,也必然涉及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和实用功能之间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二者失衡的方向是不同的,当在某一方向严重失衡时,就要向相反的方向平衡,这是必然的。平衡是相对的,失衡是绝对的。从人的未来发展来看,二者不可偏废。

三、关于作文练习的方式

许多国家以表达为重点的语文课程取向,不仅体现在语

文课程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还渗透在语言课、阅读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通过考察各国习作教学方面的资料,可以发现许多国家母语课程中习作练习并不限于作文课范围,在其语言课、阅读课里也安排大量时间进行作文练习。

1.语言课上的写作练习。

美、英、法、俄等**语教材中专门安排有语言知识教学,包括语音、词汇、句子、标点等教学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语言知识教学不是单纯地讲解知识概念,而是结合语言知识的运用设计大量写话练习。

美国米弗林公司出版的二年级英语课本安排有五个单元语言知识教学。每单元均围绕所学的语言知识细分为15课,每课都结合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写作练习,称为“写作热身”,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写几句话或一篇短文。比如第一单元第1课是“认识句子”,第3课是“认识谓语部分”,写作热身题目分别是:

第1课写作热身:写句子

先为你的玩具画一幅画。

写一些关于玩具的句子。

大声朗读你的句子。

指定你的同学来说说这件玩具有什么作用或是你可以用它来做什么。

第3课写作热身:写一张清单

写三句话。列出你的学校或班级同学所做的工作。

朗读你所写的句子。

指定你的同学说出句子的谓语部分。

讨论你们是否喜欢这些工作。

如果按照一册教材五个单元,每单元15课统计,学生一年仅小练笔次数就达到75次。

2.结合阅读的习作指导。

日本国语教材有侧重阅读的单元,也有侧重写作的单元。但即便是侧重阅读的单元,一般也不完全是阅读训练,日本阅读课教学中每篇都要让学生写读后感。除此之外,阅读单元常常还结合课文设计若干听说和写作练习。比如光村《国语》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题目是《三个愿望》,课后安排了以下听说和写作练习:

听说练习:根据以下话题,选择一个进行发言。

自己经历的因为小事与好朋友发生争吵的事情。

和争吵的人成为好朋友,自己觉得很开心的经历。

自己想要实现的愿望。

写作练习:将自己刚刚发表过的谈话内容写成信,寄给课文中的人物“比克塔”或“诺比”。

互相扮演“比克塔”或“诺比”,给好朋友回信。写信方法:(略)

日本国语课本中侧重阅读的单元不多,但是每个阅读单元(即一篇课文)安排的教学时间少则6课时、8课时,多的有15课时。这么多课时,其中很多是用于听说练习和写作练习。每项写作活动大约都有2—3课时教学时间保证,这也是日本国语教学一篇阅读课文(即一单元)动辄需要上十来课时的原因。

英国、美国的语文教材,除了前面介绍的语言和阅读分开编写的教材,也有综合型的语文教材课,比如美国《开放阅读》教材,就是听说读写综合教

材,教材呈现方式也是阅读课文+课后练习。表面看与我国的语文教材接近,但在课后表达练习题目设计方面与我们有很大区别,其练习题所占篇幅大大超过课文篇幅,而且练习目标和内容都非常具体。用这样的教材上语文课,用于表达训 练的时间一般会超过用于阅读的时间。

据了解,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英国本土的英式母语教学大多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先阅读课文,然后再根据课文设计情境,进行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样的课不是写作课,更不是单纯的阅读课,它囊括了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应该 说是完整意义上的语文课。这样的课渗透着一种理念,就是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言语能力。

结合阅读进行习作练习,将听、说、读、写语文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是许多国家母语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我国的许多语文教师也赞同这样的做法,提倡读写结合,在阅读中适时地安排写作练习,这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只不过我国阅读教学安排写作练习,往往是教师个人行为,属于课堂教学中的自选动作,而不是教材的规定,因而在教学时间上往往得不到保证,因为课时计划中没有这样的安排。教师要在阅读课上安排习作练习,必须想方设法挤出时间,而这又会影响到课文阅读的质量。

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大部分教师就会很自然地放弃自选动作的选择,而完成教材的规定动作。因此,尽管广大教师都知道结合阅读的写作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十分有效,但受制于现行的语文课程形态和教材内容,同时缺少教学课时的支持,能够另外设计表达练习并挤出时间在课堂内实施,只有少数教师能够做到。

四、关于作文指导过程

以上介绍的是外国语文知识教学和阅读教学中的作文练习,那么国外的作文课指导过程是怎样的呢?从收集的资料分析,国外作文课指导往往不像我们这样用两节课指导写一篇作文,而是围绕写作设计一个个综合性的作文活动,围绕作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观察、收集材料、起草修改、发表展示等一系列活动。

美国麦克劳希尔《语言艺术》五年级课本有六个写作单元,每单元的作文都安排有“读范文、预写、收集资料、草稿、修改、发表”等六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详细的指导意见和明确的练习要求,每一步任务完成以后还有一个自我评价的清单和提示各种作业的小贴士,所占篇幅有20多页。每单元教学时间可能会1个月甚至更多,这和我们2节课写一篇作文完全是两个概念。

除了课时上的差别,美国学生写一篇作文经历的过程和我们习惯了的作文指导过程也有相当大的差异。下厩我们分析其中的几个环节。

预写,即作文构思。首先要求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和阅读对象,要胸中有读者,要换位思考读者的喜好,这样就使学生从社会交际这一层面来理解写作目的,从读者的角度去确定文章的主题和思路的组织。不为老师而写,为社会交际而写,其写作态度也由被动转为主动。

收集材料。这一步是解决学生作文材料问题的关键。美国学生作文材料一般不要求当场回忆,而是安排充分的时间到图书馆查阅或者上网检索,完全是开放式的。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材料,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容面对写作,而且能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

.作文修改。修改步骤要求十分具体,先是对照清单自我修改,然后是同伴互改,换个视角审视作文,最后还要根据清单校对自己的作文。其实我们的作文课也强调学生修改作文,也许因为缺少明确的修改步骤和可供操作的修改要求,因此效果并不理想。当然其间还有时间安排上的原因。

发表。美国综合性作文课都安排“发表”环节。不同的作文有不同的发表形式。比如写一篇自述文,可以采用演讲的方法来发表;如果写故事,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来发表。每篇作文如何发表,教材都有具体指导。这样的发表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表达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发起写作兴趣,更加投入地写好每一篇作文。

五、关于我国作文教学改 革的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学习语文旨在掌握一种社会交际工具,而工具的掌握重在运用,不在理解

许多国家小学语文课程取向不约而同地指向“表达”,而“表达”是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指标,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然而我国语文课程重点取向于阅读,语文课程与基础均呈现出以“阅读为核心”的构建形态。当下语文课教师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因而解读文本内容往往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活动。单元主题的显性呈现,使得文本的人文教化任务进一步强化,而语文知识、技能教学的不确定性,使得原本教学目标就不清晰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虚浮飘渺。每篇课文的人文教学目标是确定的,而语文教学目标,包括教学哪些知识,学习哪些表达方法,进行哪些表达训练,往往需要教师自己去揣摩,去选择,去添加,这就给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平添诸多障碍。

教师如果能够深刻认识我国语文课程形态的特点,增强语文课表达训练的意识,那么就能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行之有效的表达训练方法,这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将会产生积极的效果。长期难以解决的中小学生“语文不过关”瓶颈问题或许 就能迎刃而解了。

思考之二:改变小学生以写记叙文为重点的观念,努力降低学生习作材料的难度

小学生写作文,首先要有写作的内容,然后才是书面表达。“写什么”和“怎么写”,历来是指导学生作文的两个重点,其他国家也不例外。由于我国小学作文是当场命题,而且以写回忆性的记叙文为主,因而“写什么”的矛盾特别突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生写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实用文,为我们改变以记叙文为重点的写作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

如何化解学生作文材料的矛盾,国外同行的一些做法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前苏联提倡小学生写观察作文;新加坡小学华语课程目标规定学生看图作文和材料作文,或者是“改写、扩写短文”;日本小学写生活作文,作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而且题目事先布置,材料事先收集,作文时材料就不会成为大问题;美国小学作文虽然没有“生活作文”的概念,但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访问调查,收集材料,也化解了学生作文内容困难的矛盾。国外同行的这些做法能为我们解决小学生作文材料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或借鉴,很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思考之三:重视写作方法 的指导

在上世纪80年代,写作方法的指导一度成为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当时人教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编写了读写例话和习作例文,提示了中高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习作方法。广东的丁有宽、东北的常青等不少教师,对写作方法 教学作了深入的研究,使我国的作文教学在走向科学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下语文课程改革高扬人文性大旗,作文教学改革重视对内容的研究,对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这当然不错,但忽视了对习作方法指导的研究,使得上世纪的这些研究成果没能得以继续,这是非常遗憾的。其实学校教育的价值就在于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许多国家的写作教学除了重视学生的文体经验,非常重视写作方法技巧的指导。

思考之四:培养读者意识,增强写作的社会功能

许多国家的写作教学很重视“读者意识”的培养,认为写作者心中要有读者,明确读者对象,如写旅游,若写给父母看,就要以汇报为目的;写给兄弟看,主要以介绍为目的;写给游客看,则要以愉悦为目的了。对象不同,目的不同,表达方式自然就不一样。

其次是引导学生关注写作目的。文章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社会交际,学生学习写作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交际当然有所区别,但如果能在学生写作时赋予社会交际方面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写作的动机。许多国家的作文训练十分强调体现写作的“交际功能”,引导学生写“学以致用”的作文,为参与交际而写作文。让学生置身于一种非写不可的情境中,例如本地召开体育大会,便要求学生为外地运动员、参观者、记者等写本地导游书,而且要写出个性、特点。假如本地发生水荒,组织学生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然后发出节约用水的呼吁书等。

如果作文单纯是写给老师看的,为写作而写作,学生很可能缺乏动力,而作文一旦有了实际的社会效用,就容易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内驱力。

下载浅谈档案记忆观视野下的企业档案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档案记忆观视野下的企业档案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

    一,写出外国文学名著二十部。(20%) 《安娜卡列宁娜》《老人与海》《红与黑》《呼啸山庄》《基督山伯》 《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爱玛》《曼斯菲尔德庄园》《威尼斯商人......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总结1 本人于20xx年7月开始档案工作,在开展档案工作以来,我室在我公司领导和兄弟科室的支持和帮助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企业档案管理自查报告

    企业档案管理自查报告 导语:深入贯彻执行公司总部的文件精神,加强措施,加大力度,努力改进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力争使档案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下面由小编为您......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室在档案管理处的领导和兄弟科室的支持和帮助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强化职工思想教育,为了全面完成与档案管理处签订的各项工作目标,我们主要做了......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

    论文摘要: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人事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为人事工作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合理调配使用人力资源提供可靠的信息参考。新时代、新世纪的企业变革使它面临新的......

    企业档案管理分类

    这个是比较全面的档案管理分类方法 企业档案管理分类设置十个一级类目,即: 1、党群工作档案管理分类; 2、行政档案管理分类; A、行政事务 B、安全保卫 C、人事管理 D、公关接待......

    企业档案管理技巧

    一、什么是档案管理■档案的收集、鉴定■档案的整理、保管■档案的统计及利用 二、档案归档的方法 ■电子档案管理技巧及环境要求 ■文书类档案环境要求及分类技巧保存方......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2002年7月22日发布 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档案工作,促进档案工作为企业各项工作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