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集团推进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工作 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银光集团推进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工作 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二O一一年六月三日)贺宜平
大家好!刚才,张振中副总经理对银光集团推进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明确指出当期及今后开展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重点工作和目标。孙总会计师主要从企业经营状态、成本控制、费用降低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办法。我完全赞同,请各单位会后结合《银光集团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总体推进方案》,认真领会、落实。下面,我就推进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工作谈谈个人看法。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是将生产经营要素、管理要素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一种管理方式。正如张振中副总经理前面提到的“只有把它植入企业基础管理的土壤中,才能有生命力”。近几年,银光集团围绕基础管理开展了精细化管理、5S管理等 工作。纵向来看,企业的基础管理有了很大的改善,正是这种通过持续不断抓基础管理,夯实企业基础建设,使我们在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时,取得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有这些还远远不够,管理永远无止境,这是谁决定的?不是上级领导,也不是我,而是市场决定的。满足于现在的管理状态,而不去持续改进,企业只能是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圈中淘汰出局,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切切实实的危机。当前,全球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大宗原材料引发的恐慌,可能是整个世界新危机的杠杆支点;美联储维持低利率以及坚持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计划不变,会进一步加重全球通货膨胀预期;日本受自然灾害侵袭,将加大纸币注入市场的力度,债务危机的风险可能会持续升级。国内今年仍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紧缩政策未来有望向“中性”靠拢,经济环比增速趋势放缓,内需延续下降趋势,从我们的主导产品TDI可以明显感到这一点。总体来看,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已成为常态,企业竞争范围全球化,竞争规则国际化,竞争手段多样化态势越来越明显,对企业认识市场、顺应市场、把握市场的能力,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接踵而至的危机提出了迫切要求。从企业自身来看,今年1-5月份,整个集团的盈利水平不断下滑,完成工业总产值2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3亿元,亏损5253万元,亏损额占销售收入的2.46%。从“两头市场”来看,这种不利的形势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导民品价格长期维持在低位运行,如TDI平均售价只有19849元/吨,较年初预算的22000元/吨,下降了9.8%,基本上就在成本边缘徘徊,实际是亏损的。二是甲苯、硝酸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加大了企业生产环节成本控制方面的压力。另外“两金”占用居高不下,TDI产品销路不畅,库存超过16000吨,占用资金近2个亿多元,整个银光集团的存货占用资金高达7.2亿多元,这是很可怕的一个数。还有,泵阀产品的应收账款高达2.25亿元,而其累计收入仅1.67亿元, 这些数据说明我们的管理状态,到底怎么样,大家好好思考。同志们,市场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盲目乐观、或存侥幸,肯定是不行的。如何应对这种不利局面?兵器集团总经理张国清指出“基础管理是企业决胜于市场的最基本战斗力”。我们只有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强化基础管理,不断挖潜降耗,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地位。开展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工作,是整个兵器集团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强化基础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夯实基础管理,应对不利形势,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因此,要将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工作作为银光集团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
一、以市场为导向,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银光集团作为兵器集团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的7家试点单位之一,在查找问题、制定措施时,通过组织各部门讨论,我们认为“全员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还比较缺乏,适应市场的能力还严重不足,参与市场竞争的危机意识不强”是制约我们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核心是我们在开展各项工作的时候要“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这是经济发展恒古不变的道理。“十一五”期间银光集团在经济规模和效益、员工生活质量上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同时很大程度是我们遵循了市场规律,按市场规律办所致。但是,企业发展稍好一点,一部分人员就不知道怎样按市场规律办事了,花钱大手大脚,不注重节约,这在市场形势好的情况下,体现的不明显,但在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特别是现在,企业全面亏损,问题就凸现出来了,连续的亏损已经给企业的现金流带来了风险,这个时候靠什么来竞争?没有捷径,就是靠成本降低。所以我一再强调:银光集团开展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必须围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来做。以TDI产业为例,前几年,TDI产品的市场反应是供不应求,国内各个TDI生产企业纷纷扩产。现在呢,发展很快,我们也是在顺应市场规律,现在出现转折了,供大于求,价格曲线走向了低谷,这还没有到最严峻的时候,基本上维持在一个低状态的平衡中。将来巴斯夫、拜耳等几家公司产能进一步释放,产能达到80万吨,目前的需求约50万吨,而未来3-5年国内TDI的供需平衡的状态才能建立,我们的情况已经很严峻了,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要有生存空间,就必须在内部节约挖潜上下功夫,把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下来,以此提高市场竞争力。前一段时间我们的TDI产品卖不出去,是因为我们的价格比别人的高,价格一降,一个星期就把库存销完了,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产品不是没有市场,完全是价格的比拼。就是说,市场现在要求我们搞精益化生产,搞精细化管理,致力于在任何一个环节上消除浪费,把我们的成本降下来,不这么干,市场就过不去,市场就不接受。今天,白银本部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都来参加会议了,面对当前的市场形势,我们要认真思考“如何开展工作”,把市场给企业的压力传递下去,增强全体员工的危机意识,通过开展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活动,把全员的智慧凝聚起来,把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使改善的成果尽快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以人为本,动员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目前,银光集团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的总体推进方案已经定稿印发,在制定这个方案的过程中,经过一次专题会、两次班子会专门讨论,我觉得定稿的方案基本能起到指导作用。希望各单位按照方案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推进步骤,扎实做好此项工作。但要明确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长远的战略性任务,必须是全员参与的一项工作,必须培养全员运用精益管理的思想方法,创新思想,创新实践,实现各项管理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改善、持续提高,塑造具有银光特色的精益文化。怎样让员工能够深入的参与到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中,我们管理者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员工的心,企业的根”,让每一位员工准确把握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的思想精髓,要让员工深刻了解,只有了解才能很好的接受,才能在工作中去运用,才能有效的去解决问题,达到改善的效果。所以说“解决问题就是创新”,不要一谈到创新就认为它是深不可测、不着边际的理念,其实“创新就在身边”,“创新人人可为”,只要有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在头脑中,就能不断创造出奇迹。在过去的基础上有了进步和提高,这都是改善,都是创新。二是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要重视员工的创新成果,重视员工的合理化建议,我们开展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核心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在物质资源上的降低。事实上,人的智慧是最大的资源,而且开发人的智慧谋求增长与开发物质资源谋求增长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智慧是无限的,其带来的效益也是无限的,关键是看怎样去利用它。我们公司有那么多的管理型专家,我们计算过没有,全体员工的潜能还有多大未挖掘出来?挖掘出来还能降低多少成本,创造多少效益?日本丰田公司提出“最大的浪费是对员工智慧的浪费”,把浪费上升到人本主义的高度,形成了丰田的精益之路。我们在开展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时讲“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员工的智慧发挥到极致,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因为只有他们才最熟悉生产线,最了解什么地方容易出问题,什么地方应该进行改造,我们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对待员工提出的每一项建议和意见,要经常倾听基层的声音,了解基层的情况,尊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员工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工作受到了尊重,工作积极性才能很好的得到发挥。管理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管理的过程是组织发动的过程,即发动群众。在座的管理者切记这一点。只有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说是全员参与改善,我们的工作才会得到提高,我们的管理才会上水平。
三、以班组建设为支撑,从基础和细节上体现精益 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要从基础管理抓起。基础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在班组,我们工作的重点就应放在班组建设上,尹家绪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提到班组建设,说明班组建设的重要性。班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是激发企业活力的细胞,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基础管理就得从班组抓起。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生产作业最终要靠班组来落实,大量的基础数据、原始资料由班组整理完成。我们要立足于班组这个基础平台和载体,推进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的持续改善与提高活动,最终实现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提升。班组建设要引起各级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要加大对班组建设的考核力度,让管理人员眼睛盯着基层,这是一个导向,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重心要下移,要将标准化、量化指标分解到班组。“五好一准确”优秀班组建设要在标准上下功夫,标准要不断提高,标准不是十年不变,十年不变说明我们的管理水平十年就没有提高,建立完善的达标标准体系,管理部门不能与基层脱节,部门要建立班组建设的工作标准,考核要与基层挂起钩来,建立和完善不同单位、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工作环境的工作标准,标准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班组的实际工作内容,制定出相应的操作性强的标准。班组建设不只是党群部门的职责,党政领导都有班组建设的职责。班组长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线指挥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联系企业管理者和一线员工的纽带,是企业的兵头将尾。班组长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班组建设的成效,从而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思想、经营目标在班组的落实程度,决定着基础管理水平能否随着企业发展而持续提升。通过班组长立足现场抓基础管理,抓精益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合理化建议的持续改善与提高活动,抓“两提高、两降低、两优化”,既是整个工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把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班组、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个人的根本保证。在推进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班组长作用的发挥,把加强基础管理工作与班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一句话,要把责任层层落实,层层都有责任。兵器集团提出:“用3到5年的时间,使全系统班组管理水平达到中央企业一流班组的水平”。我们就必须积极行动,首先要抓好班组长这支队伍,今年,集团要对全公司的班组长进行一次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的培训,抓好班组长基本素质的提升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工作,使班组长全面掌握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活动的思想、方法、工具、途径,推动这些工作在基层班组深入、持续、扎实开展,不断提升班组基础管理水平。我们要深入推进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工作,就是将具体的工作标准化、量化,我们要在标准化、量化上下功夫,量化的目标就是建立可以执行的标准。要做好量化、标准化工作,计量很重要,计量跟不上,量化的基础就没有了,在计量方面,白银本部做的还可以,外埠分公司的差距就很大,计量跟不上,推行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就无法开展。没有现场的支撑,数据都不真实、不具体,就谈不上提高工作水平了,更谈不上给企业创造效益了。我们要通过真实、可靠的数据,通过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管理上的问题,技术上的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支撑依据。建立一个标准,达不到标准就有问题,目标是无止境的,我们的工作要无限接近目标,工作越做越精、越做越细,我们才会有市场竞争力,企业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眼睛向内,苦练内功,积极应对企业面临的困难 银光集团推行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工作,确立的三年目标是:到2014年银光集团总产出90亿元,成本费用率下降6%,全员劳动生产率15.61万元/人〃年,总资产周转率1.13次,净资产收益率20.84%,资产保值增值率123.26%,闲臵资产下降率40%,质量损失率0.3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3.75吨标煤/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80.8吨/万元,“五好一准确”优秀班组达标率98%以上,“安全零事故”。必须牢记目标,三年内我们的成本费用率要下降6%,任务怎么完成,相关部门尽快将任务分解下去,我们不留退路,拼了命也得完成目标。今天的动员大会,就是“冲锋号”,要全集团上下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围绕“两提高、两降低、两优化”,开展工作,下去各单位必须将会议精神传达到全体员工,将任务分解下去,将压力、危机意识传递下去,让每位员工都要能感觉到有压力,感到有危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才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勒紧裤带过日子,我们的目标任务才能完成。
(一)抓基础,应对危机 管理,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我的管理思路还是坚持张总提出的“抓基础,渡难关”,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近几年,通过推行精细化管理、5S管理,企业的基础管理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我们的基础管理与国内先进企业比较,还相当薄弱,还是比较粗放,更别说与国际同行业先进企业相比了,我们的管理与其相比差距更大,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今年,半年快过去了,但我们的任务呢?前5个月银光集团都在亏损,下半年形势更是不容乐观,我们还是要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做好艰苦奋斗、攻坚克难,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功夫要下在内部,苦练内功。加强基础管理,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很关键,成本高、价格就高,市场不认你,成本降低了,我们的产品就有市场竞争力。市场竞争拼的就是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我们要眼睛向内,与自己较劲,我们左右不了市场,只能适应市场,唯一的办法就是苦练内功,要求全体干部员工提高危机意识,各岗位要逐步建立末位淘汰制,将危机一层一层传递到基层,传递到每一位员工,使得全体干部员工积极行动起来,抓好基础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创新项目建设 通过调研了解到,各分子公司的节能减排项目都存在进度缓慢的问题,必须加快实施进度,管理的精髓就是能够善于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快速的解决它。海尔有“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说法,什么意思?就是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要快、要好。如果方案成熟了,就要加快实施步伐,要早日实施,早日创造效益,晚了就没效益了。前几天到东方公司去调研,东方公司班子对发展有一套规划,要扩能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依我看,有机遇,也有风险。干什么事情都先考虑风险是对的,因为干什么事情都会有顺利的一面,同时也伴有风险的一面,我们管理者是干什么的呢?并不完全是分析看到有风险就不干了,世界上有哪个事情没有风险呢?难道我们就因此而不干了吗?其实我们再去总结和分析我们做过的成功的事情和失败的案例,不难看出一个很有规律性的东西,大凡成功的事情,我们谋到位了,干到位了,它成功了。大凡失败的事情,我们谋不到位,干也不到位,努力的不够,就失败了。所以我们管理者是干什么的呢?就是在确定了发展方向和目标后,用心、用力、甚至用命去解决可能造成风险的一切问题,谋好事,干好事,把事情干成功,谋好事,干好事,是化解风险的关键所在。这几年,TDI公司通过节能减排、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成本降了许多,但仍然还有降低的空间,管理越粗放,抓管理、降成本的潜力就越大,管理上有不到位的地方,就有节约挖潜的空间,必须抓好过程控制,源头治理,减少末端治理的压力。红光公司提出的“莫把财富变包袱”的观点,我觉得提的非常好。管理不好、不到位,该赚的钱赚不到,反而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让企业背上了沉重包袱,管理上水平了,就会给企业带来效益,就是企业的财富。红光公司在这方面收获很大,尝到了甜头才会去总结,才会更好的去执行。这个观点要在全集团进行推广,鼓励广大员工贯彻这一观点。杰克〃韦尔奇的无疆界管理思想,大家都听说过吧,他认为满世界的无形资产(主要指管理方法)就看你怎么去用,只要是好的管理方法就直接拿过来为我所用,可以减少摸索的过程,少走弯路。
(三)加快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步伐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创新能力上。这是其他企业所无法效仿的东西。关于创新,国清总经理讲得很好,创新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把想干的事情干成了,把正在干的事情干好了、干漂亮了,今天干的跟昨天干的不一样,这都是创新。我们一直在讲 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如何快速发展,需要动力,动力从哪里 来,就是建立一个好的机制,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推动 各项工作向前发展,有一个好的机制运转起来比领导天天吆喝要强得 多。
凡是干得很成功的事,不乏好的机制,失败了,肯定是在机制建 设上缺乏思考。建立一个好的机制,用机制来推动管理创新和科技创 新。用机制来管理比人治要好的多,机制的力量大于领导的力量,这 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机制创新。企业快速发展,缺乏人才,要靠自
己培养,别的地方出人才,我们培养不出来,说明我们人才培养的机 制不行。培养人才与栽树一样,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这就是机制,在培养人才方面我们管理部门、管理者能提供什么样的土壤、水分和 阳光,才能更有利于人才的快速培养和成长,下一步要重点研究。
(四)加强领导,做好表率
“加强领导” 就是领导要加强,领导加强什么?加强领导的自身 建设,就是
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推进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工作,带头开展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活动,带头抓“两提高、两 降低、两优化” 活动,带头抓好班组建设,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依靠广大员工参与管理,重视员工的合理化建议。这是各级领导
苦练内功的功夫点。领导是种子,把种子播到每个员工的心中,它才
能结出“全员参与和重视管理”的果实来。领导做表率,要做好的表率,领导的所作所为,要让员工从内心服你,而不是屈从你,要让员工从内心愿意跟你干,而不是被迫着干,只有自己想好好干,才能把工作干好。我们做每一件事,切不可“一言堂”,“我是领导,我说了算”,首先听一听基层员工的想法和意见,集大家的智慧,工作成功的几率会更高。
(五)加快集团总部转型,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几次集团总部的会议,我发现,集团总部各部门对分子公司的情况了解很有限,反映出我们深入基层不够,调查研究不到位,各分子公司有各自的管理思路和方法,拿来研究,变成集团的,集思广益,集大成,集出来的智慧是大成的智慧。要将集团总部逐步转变成为一个服务型的团队,我们一直提管控,如何管控,就是要通过提升服务层次,服务到位。管理层级多了,最容易形成官僚主义,有些事谁都想管,而有的事却没人管。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就是内部官僚主义,在体制设臵中,多一个管理层级就多一层官僚主义,我们要尽可能的将体制造成的官僚主义降到最低,通过管理关系的逐步理顺,制度建设、文化建设逐步加强,减少官僚主义对企业发展造成的障碍。管理并不是权力越大,被管理者就越服从你,光有权力不行,还要有“权威”,权力要与能力、威信、威望结合起来,才具备了“权威”,才能发挥管理的效果,管理者要有威信、威望,就得有胸怀,要能容各种事,能容各种人,有的干部始终不明白这个道理,相信和依靠各分子公司的能力,协调和积极解决好各分子公司提出的困难和问题,虚心听取各分子公司的意见和建议,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提高,你就有了威信、威望,你就有“权威”了。要加大对部门领导工作效率、工作能力的效能监察,督促管理目标的如期完成,做好过程控制,尽快改变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习惯性做法,减少官僚主义作风,减少各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杜绝上级将责任推给下级,部门将责任推给分子公司,必须加快工作作风的转变,提升服务水平,使我们的分子公司在一种积极进取,和谐顺畅的状态下去努力工作,要知道,管理者只有解放了被管理者,才能最后解放管理者自己!企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要通过抓管理,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对标管理,找差距,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对标的范围很广,其中管理对标是一大块,从管理上去对标,明确我们目前该抓什么,下一步工作怎么开展,精细化管理的突破点是什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标不只是分子公司、分厂的事,机关也要对标,抓好管理对标,通过对标才能发现管理中的不足和问题,“办法总比问题多”,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怕就怕发现不了管理中的问题,这样就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了。办公室没有马列主义,怎样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坐在办公室是想象不出来解决办法的,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标管理找问题,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管理水平才会得到提高。同志们!银光集团作为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工作试点单位,必须强力推行,并要持之以恒,党、政、工、团全面参与,在这项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臵,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特别是各单位一把手,要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把基础管理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好,为建设高科技国际化兵器银光化工,打造有抱负、负责任、受尊重的兵器银光团队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在精益生产推进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的精益生产推进动员大会,涉及的人员到班组长一级,范围很广。为什么要在全集团范围内、特别是在制造这个领域内全面开展精益生产活动?我想讲五点意见。
第一,关于宗申对精益生产、精良制造、精细管理的执着追求问题。我想说的是,宗申对精益生产、精良制造、精细管理的追求是一直没有放弃过。这一点,我们很多员工在加入宗申后,或多或少有些感受,特别是来得比较早的员工。大家知道,我们早在90年代就曾经用一些简单的办法,比如说配放大镜、吊葫芦这些方法来训练大家的精益生产理念和习惯。那个时候大家还不晓得老板为什么要搞这些名堂。今天在座的都是管理人员(班组长也属于管理层,是基层管理人员),我们的现场有大量的问题存在,作为管理者(不管你管几千人、几百人、几十人、几个人,都是管理者)看不见,不解决,我一下去就发现大量的问题,为什么我看得到你们看不到?大家找的理由就是眼睛问题、水平问题等等。眼睛有问题我就给你配个放大镜,把这些问题放大了来看;水平问题实际上是托词和借口,没得哪一个人水平低,我觉得是不负责任、不用心工作的问题。如果要深入分析的话,是人品问题、道德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
以前企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关于精益生产的标准、规章制度,但大家没有很好的执行,以前的配放大镜、吊葫芦说明宗申对精良制造、精益生产的追求还不够。但是在全集团发展过程中,我们的进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跟不上市场竞争的要求,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宗申集团要大张旗鼓地推进精益生产?我想跟大家简单的谈谈中国制造业的现状。我们不说远了,就说重庆。重庆的摩托车、汽车行业,我是了解得比较多的,整个在管理上、在装备上,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大量的粗放型管理、低水平制造,完全拼价格、耗资源。这种情况放在全国,也基本如此。今年国际经济风云变幻,人民币大幅升值,倒台了多少企业!这些企业实际上是没有内涵的,没有竞争力的,一有风吹草动,这些企业就惶惶不可终日。看起来中国的出口多少多少亿,但是中国的产品没有什么附加值。为什么?因为中国首先在制造管理上没有价值,更不用说你造出来的产品,会有什么附加值?中国大陆多的是代工、oem,是人家叫你怎么做就怎么做,出卖劳动力,而且是廉价劳动力。中国改革开放30年,说起来取得了辉煌成就。大家看一下微观经济,刚才我说重庆,你们大致上都了解,整个发展情况、企业生存状态,非常不乐观。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了30年,整个民族创造巨大财富,当时号称可以把美国整个国家买下。中国改革开放30年,现在的国民平均收入是美国人的4%,辛辛苦苦积累几十年的那点财富,也就是2万来亿美元(经过这次危机,还剩几个就不说了),创造的财富就这么一点点,十几亿人!日本是多少人?天壤之别!
我们宗申同样没有脱离这种低水平、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我们同样没有创造出什么价值来。宗申赚的利润比别人多好多吗?我们经常洋洋得意,沾沾自喜,因为我们在全国摩托车行业中利润水平位居第二,大长江第一。但是我们比较的对象大长江,本身就是一个和我们相类似的企业,大长江300万台摩托车也才几个亿的利润。本田在印度做200多万台,本田赚的钱,大长江也差得远;再跟本田在巴西的工厂比一下,那简直是天差地远。也就是说,大长江不是宗申的标杆企业,宗申找的对比的对象标准还应更高。宗申现在也没有脱离这种粗放型管理、低水平经营,没有脱离恶性竞争这个漩涡。
中国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国家一天到晚都在喊要产业升级,要改变这种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大规模、低水平增长方式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增长方式转变。怎么去转变?这是摆在中国制造业面前的一个课题。又比如说,我们宗申认为在国内竞争非常困难,我们想走出去,怎么走出去?我们XX年曾经走出去过一次,布了几个点,但是以失败告终,亏得一塌糊涂。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竞争力。我们没有一套适应国际化的精益生产、精良制造、精细管理模式,企业没有达到精确运转的水平,你走到哪里去都注定会失败。现在我们又准备走出去,我们这几年做了很多工作,在内部管理上下了很多功夫,但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还是感到力不从心。首先就是我们的员工队伍达不到国际化的要求,我们内部的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等等这些制度保障还有很多欠缺、不完善,因此走出去感到很困难。外面有没有机会?有很多的机会,有很多的商机,但是我们仍不能抓住。
我们长期追求精良制造,宗申的企业文化里面提倡专一专注、精细精通的这种职业精神。这些东西,企业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但是我们原来是不系统的,原来我们在方法上面可能有问题,所以我们现在要重新开始。在两年以前,我请了日本专家来,给两轮车公司搞精良制造、精益生产,还专门为此组建了团队,培训了一帮人,但搞了就搞了,搞到最后也没有把这些经验很好地运用推广,没有在两轮车公司全面地展开,最后也没有效果。这说明什么?说明领导不重视!今天又把这个工作摆到重要日程上来,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绝不会放弃,因为这是企业存亡的根本所在。宗申是一家以制造业为主业的公司,如果我们脱离了这个基本的要求,我们是没有出路的。这是我说的第一点。
第二,关于我理解的精益生产和通过精益生产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我理解的精益生产,不光是指生产环境,而是包含了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今天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很多该来的没来,这是我们管精益生产的领导对这个概念理解有误差。精益生产应该涵盖我们的九大要素和环节。难道销售就不要精益销售吗?难道行政就不要精益管理吗?难道财务就不要精确计算吗?我们不要理解为只是生产环节的问题,集团的方方面面、各个业务板块、各个环节全部要涵盖精益的理念、精细的理念、精确的理念,要非常广泛的理解它,在平时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把它具体化,向员工全方位地灌输。如果我们某些环节是比较粗放的,而某些环节达到了精益,这些环节是不可能衔接的,在运行中是要出很多差错的。
所以,精益生产覆盖的面,是集团所有的业务。我们集团有多方面的业务,比如有矿山,难道矿山就不要精益生产?不光是制造业需要。矿山怎么搞精益生产、精细管理?全中国的矿山很多,自从宗申介入矿业后,我看了很多,应该说基本上都是非常粗放、原始的生产模式,所以精益生产在中国的矿业大有作为。
我还没有参观过外国的矿山,我准备选一个外国做得比较好的矿山去看一下,看一下他们的整个矿山开采、选矿、运输,整个作业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和状态。再比如我们有金融公司,金融公司怎么来实施精益理念?它的精确控制和计算怎么才能达到?所以精益概念是涵盖全集团的所有业务范围。再说我们的食堂,新食堂做到现在这个样子,得到过很多人的赞扬,包括外来的接口单位人员、政府官员,但实际上离我的要求还差得远。比如红烧肉这道菜能不能有一套量化的标准?原材料是什么样?最后的产品状态是什么样?加些什么样的佐料?用什么样的烹调方法?我要求把所有的食品标准化,厨师说他达不到,凭什么达不到?40个菜全部要标准化。你们吃的饭,有些粑有些硬,现在我要求,一个锅里多少米多少水、在什么温度下蒸、多长时间拿出来……这些都要形成标准,这样标准化以后,米饭的软硬一致性就能够保障。所以行政后勤更应该实施精益生产、精细管理,可以细到肉眼看不到的程度。
另外,从人的层面来说,精益生产活动要全员参与,必须覆盖全体员工。特别是班组长以上的管理层,是执行这个计划的核心团队,管理层在执行中必须起关键作用。
今天这个会,从到会人员来看,大家理解的精益生产还局限在生产环节,好像精益生产活动只是制造、质量、研发的事,因为只有这三个主管领导坐在这里,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今天我们第一次动员会在这个范围,接下来必须全面的扩大覆盖范围。
第三,关于精益生产的工作安排。我强调一点:实施工作计划,一定要有制度保证,各方面、各条线在实施这个活动中,要检查你的制度保障是不是完善的?制度保障了,我们下面的工作才有保障。检查规章制度健全没有?工作流程具备没有?考核机制建立没有?激励机制建立没有?基本方法、思路确定没有?管理者要对下面进行指导和指引,要对下面进行约束和管理,必须要有制度保障。各条线要全面展开这项工作,第一轮做出来肯定有差距,所以要不断的完善和修正。
第四,关于加强培训的问题。实际上今天的动员大会就是一个培训。在集团层面上叫动员会也好,叫工作布置会也好,都是培训。在我们实施这项工作当中,培训非常重要。首先必须要有优秀的团队,才能把这个计划向前推进,达到效果。管理层人员要把这个培训计划拿出来,集团的培训中心即将投入运转,专门拿来培训内外人员。精益生产如何在全集团范围分期分批的展开培训?分层级的展开培训?人力资源部门和各主管部门要拿出计划来,最终要达到一个目的——就是管理人员全部培训,合格了才上岗从事管理。
同时,要强化班组的培训。班组培训要面向全体员工。各个公司特别是制造公司都有员工的学习场地,但是这块场地目前的利用率都不高。我在国外看到,工厂车间设有学习场地的企业非常多。实际上我们车间的员工场地就是一个重要的培训基地。精益生产的培训,一开始要制订培训提纲,要有计划,还要有考核。
基层员工的培训尤为重要。班组的培训一定要形成常态,在时间安排上、在制度保障上、在创造条件方面,各个公司第一负责人必须重视,做好部署,让培训真正出效果。我办企业,一直追求一个目标,就是我的员工、穿我们宗申工作服的人,其观念和行为就是要跟外面的不一样。但是这个怎样才能达到呢?我觉得培训是一个途径,不断的灌输、说教、示范。不要寄希望于培训一回、两回就见效,不行!培训十回、二十回看效果是否明显,让其习惯成自然,先成为习惯后成为自然!
第五,关于持之以恒的问题。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是由企业平时做的一些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大家都在学习丰田的模式,但是丰田在管理上的很多细节是很多企业做不到的。丰田为什么做得到?一些很小很小的细节,最后就形成这个企业强大的竞争力。
我们现在的社会很粗放,在这个时代出生的人也很粗放,因为你是时代的产物,你受大环境的影响。我经常遇到一些非常粗放的人,我们公司就不泛这种人,粗得不得了。要搞精益生产、精细管理,就是要脱胎换骨,从粗人变成有品位的人、很精细的人、很有内涵的人。在座各位管理人员要思考!我也遇到很多搞制造业的老板,中国的,不管恭维!我遇到很多外国的老板,欧洲的、日本的,就是不一样。为什么?我们的时代造就了我们这种粗放型的人格,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脱颖而出。当然,就如市场竞争一样,当中必须要有一个痛苦的过程,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
我认为,宗申要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我们在座的各位都要努力再努力,我们要跟其他的凡夫俗子有区别才行。企业上下要一起努力,如果我在上面使力,你们在下面不使力,精益生产就干不成。
精益、精细是我参加工作开始、甚至在农村当知青挖地的时候就追寻的理念。做事要认真,你认真是过日子,不认真也是过日子;你混时间是过日子,你不混时间、认认真真也是过日子,但是哪一种有价值?精益生产必须坚持不懈。古人说十年磨一剑,现在是十年磨不出一剑,不是钢火太撇,是那个磨刀石撇了,所以要20年磨一剑、30年磨一剑、50年磨一剑。一个企业要成功,短时间是不可能的,宗申要为这个目标不懈奋斗。先不说做一个伟大的企业,就说做一个受人尊重、有示范效应的企业,这就是对社会的贡献,是对中国制造业的贡献。我想,这对宗申、对宗申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篇: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工作安排
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工作安排
为非标分厂现场管理规范化,并逐步推进整洁生产工作现场,进一步促进分厂本安全、稳定、生产高效、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全体职工树立“生产整洁化、管理精细化、现场规范化”的理念。特制定2011年分厂现场管理目标及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5S管理为指导,各项政策规程为依据,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现场管理工作。倡导现代企业现场管理文化,提高员工现场管理意识,为2011年现场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建立开展“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注重细节、现场整洁有序”的现场管理模式。
二、2011年现场管理原则
规范现场,持续改进,提高素养,节能降耗,鼓励先进,遏制落后,高效生产,环境井然。
三、2011年现场管理工作目标
1、各班组的现场环境、作业区整洁卫生;
2、各班组机台的现场定置,物料摆放,整齐有序;
3、开展现场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宣传,培训和5S工作推进;
四、2011年现场管理工作指标
1、分析检查分厂生产现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步骤,有重点进行整改,整改率不低于98%;
2、各机台生产岗位原始记录差错率在1%以下;规范化和完好率在98%以上;
3、现场管理相关资料学习培训达100%;
4、建立月份现场管理竞赛评比,对现场检查情况予以通报,并按相关规定予以奖罚;
5、有序生产宣传培训普及率90%以上;
6、生产现场巡检率100%;
五、2011年现场管理工作计划
六、现场管理工作具体措施和具体要求
1、组建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领导机构(见附页),明确主体责任,一把手挂帅,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现场管理责任制,落实监管和考核力度;
2、加深现场管理相关知识教育培训、结合生产实际日常性和阶段性的教育,提升员工素养和现场管理的能力。计划本阶段性学习培
训每人不低两次日常教育学习,主要通过资料及现场指导的形式进行。
3、要求全体职工共同维护整洁有节的作业场所,激励职工“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精神。
4、宣传推行现场管理5S有序生产工作,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杂物、垃圾产生;
5、创造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素养、自觉遵章守纪(工艺、安全和劳动纪律)、扭转“习惯性”违章,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6、加强现场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自行整改,做到有检查、有整改、有记录,使现场管理实现良好的循环。
非标分厂
二〇一一年八月九日
第四篇:办公室精益化管理工作体会
办公室精益化管理工作体会
自公司精细化管理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公司办公室按照精益、精细管理工作要求,遵循部门职能定位,以“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绩效考核”为工作准则,着力管理规范,强化职责履行,优化服务流程,在充分发挥办公室“综合协调、参谋助手、承上启下”作用的过程中,全面提高了办公室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增强了办公室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有效促进了公司工作的协调、高效运转。
一、抓基础,不断优化精益管理体系
在精细化企业管理活动当中,公司办公室按照“优化流程、分清责任、明确标准、强化保障”的基本要求,从部门工作的薄弱环节入手,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努力夯实内部基础,有效提升了部门管控能力和管理水平。
优化了工作流程。根据我个人所分管的职责范围,对分管的重点工作流程进行了认真梳理,编制了档案管理系统、公务接待、外事办证等业务流程图共20余份,明确了影响该业务的因素、过程目标、控制方法、主要接口和边界责任,理顺了工作流程,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细化了管控指标。将档案科和秘书科的岗位绩效指标由细分到月度,由单一的工作完成指标扩展到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实现了工作由一般性强调向量化到人、限时完成转变,指标内容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改善了工作完成效果。所分管的部门今年上半年以来,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良好,精细化管理成效明显。
建立了基本管理制度体系。根据办公室的工作职能和流程,按照“定岗、定责、定标准”的要求,对工作岗位、岗位目标、岗位职责进行梳理和规范,共修订完善了部门岗位工作指导书20余篇;建立健全了从文秘服务到事务管理、从外部协调到内部运转等各个方面的制度,共修订完善制度13份,其中新增制度6份,将办公室工作及部门人员的行为纳入管理规范之中,确保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效有序。
完善了考评机制。根据岗位绩效考核体系的要求,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切实制定了分管科室的月度绩效考核办法,有效开展了岗位月度绩效考核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统一标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考核的可信度、精确度;在操作手段上,通过完善二级目标考核制度,按月考核各个岗位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有效提高了部门工作的完成率。
锻炼了员工队伍。按照精细管理培养人才的目标,办公 室努力打造卓越团队,着力提升员工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深化了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增加每月绩效自评打分环节,变领导监督为个人自查,改进了工作程序,提高了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有力增强了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推进了部门各项工作上水平。
二、重细节,不断提升精益管理水平
办公室是公司领导的左右手,是承上启下、联系公司领导和职工群众的桥梁,是上下沟通、协调关系的纽带,是确保公司正常运转的神经枢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更新观念,寻求突破,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办公室工作要走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道路,必须要在细节上下功夫,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细节决定成败”,忽略细节,可能招致严重后果,造成无法补救的损失。要树立精品意识,通过抓细节提高执行能力、抓小事提升服务水平,养成严密细致的工作习惯,脚踏实地干小事、干琐事,把细节做好,把基础打牢,从而帮助领导谋大事、谋全局。
加强协调,用心服务。作为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中枢和纽带,办公室要进一步提高协调能力,坚持从企业实情出 发,本着节俭、高效的原则,加强横向、纵向沟通,加强与公司各个部门、厂矿,以及地方政府、部门、行业及相关业务部门的交流衔接,搞好服务保障工作,为公司发展创造健康、和谐的外部环境,树立和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
升级管理,务求实效。从改善工作实际效果的目的出发,不断强化管理力度,创新管理观念,提升管理水平,推动管理进步。在纵深推进精细化企业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公司要求,结合部门实际,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促进管理从精细走向卓越。
提升素质,强化保障。深化部门职工精细化管理意识,注重培养辅助决策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落实能力和促进和谐能力,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并按照打造“复合型、通用型”人才的标准,着力培养员工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性,把每一个员工锻造成胜任各项工作的多面手,为全面推进部门工作上水平提供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管长远,不断完善精益管理长效机制
精益化、精细化管理的背后是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是一种上下一心、追求极致的大众思维模式。因此,要树立精益化、精细化管理是全员发挥智慧、力量和集体结晶的观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任务的观念,培育理念、细化于制、构建系统是基础,执行落实到位才是关键,要求重在执行。这需要把握两个关键:第一,自上而下的层级传递性。精细化的 管理理念与制度是否能行得通,行得久,关键在于企业的领导层是否能身体力行,坚持不懈。如果领导层对自己倡导的理念和规定的规章制度不能言行如一、一曝十寒、朝令夕改,实施精细化管理绝对不可能成功。第二,上下结合的群众性。精益化、精细化管理最终要形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既是企业领导的个体文化,也是企业团队的群体文化。只有先进的企业文化被职工群众所掌握、认同和自觉执行,形成上下互动、齐动的时候,才能转化成巨大无比的物质力量,形成强大而持久的企业综合竞争力。
那么该如何提高执行力,实现精细化管理呢?
我认为首先应该树立一种危机意识。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道出这样的道理。有了危机,辩证的看待、处理危机,才能使企业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危机是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源源不尽的动力。同样,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从思想上有着根本的转变。只有树立了这种危机意识,全体干部职工有了紧迫感,才能产生积极向前的动力。
其次,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制度就是我们企业干部职工应该遵守的企业“内部规矩”。制度是规范企业运行的根本,只有制定切合企业经营实际的规章制 度,不断的发展完善,同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效率。我们行业已经拥有了一整套较为科学的规章制度,并且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好的运用这些制度,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运用这些制度。
第三,要赏罚分明,拒做“老好人”。适当的惩戒和激励措施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虽然我们在制度中已经明确了奖罚的条款,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真的做到奖罚分明了吗?有功不奖,有过不罚,这种情况是全国各大国有企业都面临着的问题,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员工创造的积极性,更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赏罚制度,严格执行这些赏罚制度,刻不容缓。
第四,要全面加强基础管理。俗语有云: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关注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7月3日现场会上,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强调创新管理模式、搞活企业机制的重要性。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抓好公司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企业执行力的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我们经历很长时间的粗放式管理,人的思维的转变也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都转变,但是面临着潜在的竞争压力,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通过不断的探索,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新路子,我们的未来才会更美好。
第五篇:精细化管理和精益生产原则(范文模版)
精细化管理和精益生产原则
原则1:消除八大浪费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八大浪费涉及:过量生产、等待时间、运输、库存、过程(工序)、动作、产品缺陷以及忽视员工创造力。原则2:关注流程,提高总体效益管理大师戴明说过:“员工只须对15%的问题负责,另外85%归咎于制度流程”.什么样的流程就产生什么样的绩效。改进流程要注意目标是提高总体效益,而不是提高局部的部门的效益,为了企业的总体效益即使牺牲局部的部门的效益也在所不惜。原则3:建立无间断流程以快速应变建立无间断流程,将流程中不增值的无效时间尽可能压缩以缩短整个流程的时间,从而快速应变顾客的需要。原则4:降低库存需指出的是,降低库存只是精益生产的其中一个手段,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和降低成本,而且低库存需要高效的流程、稳定可靠的品质来保证。很多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时,以为精益生产就是零库存,不先去改造流程、提高品质,就一味要求下面降低库存,结果可想而知,成本不但没降低反而急剧上升,于是就得出结论,精益生产不适合我的行业、我的企业。这种误解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原则5:全过程的高质量,一次做对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检验只是一种事后补救,不但成本高而且无法保证不出差错。因此,应将品质内建于设计、流程和制造当中去,建立一个不会出错的品质保证系统,一次做对。精益生产要求做到低库存、无间断流程,试想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后面的将全部停止,所以精益生产必须以全过程的高质量为基础,否则,精益生产只能是一句空话。原则6:基于顾客需求的拉动生产JIT的本意是:在需要的时候,仅按所需要的数量生产,生产与销售是同步的。也就是说,按照销售的速度来进行生产,这样就可以保持物流的平衡,任何过早或过晚的生产都会造成损失。过去丰田使用“看板”系统来拉动,现在辅以ERP或MRP信息系统则更容易达成企业外部的物资拉动。原则7:标准化与工作创新标准化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标准化并不是一种限制和束缚,而是将企业中最优秀的做法固定下来,使得不同的人来做都可以做得最好,发挥最大成效和效率。而且,标准化也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标准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原则8: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其智慧和能力,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为企业也为自己做得更好。在丰田公司,员工实行自主管理,在组织的职责范围内自行其是,不必担心因工作上的失误而受到惩罚,出错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只要找到原因施以对策,下次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精益的企业雇佣的是“一整个人”,不精益的企业只雇佣了员工的“一双手”.原则9:团队工作在精益企业中,灵活的团队工作已经变成了一种最常见的组织形式,有时候同一个人同时分属于不同的团队,负责完成不同的任务。最典型的团队工作莫过于丰田的新产品发展计划,该计划由一个庞大的团队负责推动,团队成员来自各个不同的部门,有营销、设计、工程、制造、采购等,他们在同一个团队中协同作战,大大缩短了新产品推出的时间,而且质量更高、成本更低,因为从一开始很多问题就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在问题带来麻烦之前就已经被专业人员所解决。原则10:满足顾客需要满足顾客需要就是要持续
地提高顾客满意度,为了一点眼前的利益而不惜牺牲顾客的满意度是相当短视的行为。丰田从不把这句话挂在嘴上,总是以实际行动来实践,尽管产品供不应求,丰田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以前,从不盲目扩大规模,保持稳健务实的作风,以赢得顾客的尊敬。丰田的财务数据显示其每年的利润增长率几乎是销售增长率的两倍,而且每年的增长率相当稳定。原则11:精益供应链在精益企业中,供应商是企业长期运营的宝贵财富,是外部合伙人,他们信息共享,风险与利益共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遗憾的是,很多国内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时,与这种精益理念背道而驰,为了达到“零库存”的目标,将库存全部推到了供应商那里,弄得供应商怨声载道:你的库存倒是减少了,而我的库存却急剧增加。精益生产的目标是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不花力气进行流程改造,只是简单地将库存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当你不断挤压盘剥你的供应商时,你还能指望他们愿意提供任何优质的支持和服务吗?到头来受损的还是你自己。如果你是供应链中的强者,应该像丰田一样,担当起领导者的角色,整合出一条精益供应链,使每个人都受益。原则12:“自我反省”和“现地现物”精益文化里面有两个突出的特点:“自我反省”和“现地现物”.“自我反省”的目的是要找出自己的错误,不断地自我改进。丰田认为“问题即是机会”-当错误发生时,并不责罚个人,而是采取改正行动,并在企业内广泛传播从每个体验中学到的知识。这与很多国内企业动不动就罚款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绝大部分问题是由于制度流程本身造成的,惩罚个人只会使大家千方百计掩盖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现地现物”则倡导无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要深入现场,彻底了解事情发生的真实情况,基于事实进行管理。这种“现地现物”的工作作风可以有效避免“官僚主义”.在国内的上市公司中,中集集团可以说是出类拔萃,在它下属的十几家工厂中,位于南通的工厂一直做得最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通中集的领导层遵循了“现地现物”的思想,高层领导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到生产一线查看了解情况、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