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制定西充县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关于制定西充县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
中共西充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县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生态经济强县,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生态经济强县
1.“十一五”时期的生动实践与宝贵经验。“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坚定不移创新体制机制,坚定不移优化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特色产业快速壮大,有机农业效益凸显,新型工业迅速发展,乡村旅游开局良好。基础条件显著改善,交通路网、产业园区、城乡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实现突破,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区域合作打开新局面。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五年的艰苦奋斗,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项目推动统揽发展全局;把思想解放作为永恒主题,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瓶颈;把以人为本作为执政根本,以富民惠民汇聚发展合力;把干部队伍作为主导力量,以作风转变强化发展保障,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西充发展新跨越。
2.“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综合判断“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西充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国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正在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总体上有利于加快发展。从省内市内看,四川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家园和南充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取得巨大成就,为我们融入都市发展、承接区域辐射带来难得机遇。从县内看,经过“十一五”发展,我县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十二五”时期,我县面临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大力扶持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成渝经济区规划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及扩权强县试点深入推进等重大机遇,西充完全有条件实现跨越赶超。同时,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仍然是西充最大的县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发展环境不优仍然是西充最大的问题,我县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竞争加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压力和挑战。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积极抢抓发展机遇,乘势奋进,超常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与总体要求。“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乘势奋进、超常发展”为工作基调,坚定不移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打造“一区三地”、推进“四个跨越”,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开创生态经济强县建设崭新局面。
“十二五”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县所有问题的关键,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促发展,努力实现发展速度更快、发展机制更活、发展质量更优、发展效益更好。
——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创新驱动能力。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
——共建共享,和谐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社会管理,改善群众生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富民和强县的有机统一。
4.“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地方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全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就业稳步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全面推进,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打造生态绿色屏障,努力建设川东北山水田园城市。——改革开放实现新的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体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努力建设充分开放合作新高地。
二、坚持项目推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发展条件
5.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南充建设川东北交通枢纽机遇,配合完成广南、巴南、成德南高速公路西充段建设,全力争取遂巴、南绵高速公路立项建设,加快出境道路、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改建西充至蓬溪、盐亭、蓬安等县际公路,力争建成西充至南充新的快速通道,形成畅通便捷的交通路网。
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九龙湖水库、升钟水库二期西充灌区、武引工程二期蓬(溪)船(山)灌区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加大病险水库整治力度,加快升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步伐,改善农业灌溉条件。扎实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田土改造等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7.加强能源信息建设。改造升级城乡供电网络,优化电网布局,提高用电质量。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拓宽天然气用户覆盖面。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促进能源利用方式改革。整合网络通信资源,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信息网络覆盖率。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
三、坚持品牌带动,放大有机产业优势,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8.拓展特色产业规模。按照“四带四片一走廊”的产业布局,依托项目驱动、龙头带动和专合组织推动,推进果蔬、畜禽、麻竹、蚕桑等优势产业组团式、规模化发展,初步建成立足成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有机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力争到2015年,建成有机食品核心基地20万亩,有机认证面积10万亩,有机农业覆盖面达到30%,创建国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户以上,带动现代农业整体发展。
9.打造现代农业品牌。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严格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创建一批全国知名的有机产品品牌。积极参与和开展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加快一线城市有机产品“旗舰店”建设,扩大品牌影响力,力争“中国西部有机食品基地县”获得国家农业部、环保部授牌。
10.提高助农增收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劳务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坚持集聚发展,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快速崛起
11.强力打造百亿园区。按照“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关联配套、循环利用”的原则,积极探索园区市场化、企业化开发模式,加快多扶食品产业园建设,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加快投融资体系和信息、物流等平台建设,增强园区承载能力。统筹园区产业布局,创新管理服务机制,使园区真正成为招商引资的新载体、产业集聚的新平台、经济腾飞的新引擎。力争至“十二五”末,园区面积拓展到10平方公里,园区产值突破150亿元,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达40%以上,跻身省级产业园区行列。
12.促进企业升级转型。加大政策扶持和要素倾斜力度,鼓励重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扩能增效。支持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创新理念,加强横向合作,全力做强做大,力争培育2户龙头企业上市。
13.大力培育产业集群。立足自身产业优势,主动承接产业辐射,以项目争引和建设为重点,以重点企业为龙头,促进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丝纺服装、烟花爆竹等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包装印务、冷链物流及有机农产品生产资料等关联配套产业。积极对接国家新兴产业支持计划,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五、坚持高端引领,增强旅游带动能力,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14.深度开发特色旅游。按照“产业带动、生态优先、资源整合、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现代农业、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旅游资源,建设九龙湖、张澜故居、“中国有机生态循环第一村”等标志性景点,打造集红色文化、现代农业观光、乡村度假休闲为一体的中国西部乡村旅游目的地、成渝南旅游圈的重要节点。力争到2015年,创建AAAA级旅游景区2个,实现旅游总收入20亿元。
15.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以北部新城区、城南新区、九龙湖片区等为中心,大力发展商贸服务、金融保险、物业管理等现代服务业,构建城市特色商业经济圈。加快有机食品连锁物流配送基地、多扶物流园区建设,打造有机农产品集散基地。积极引进知名品牌和连锁经营企业,招引业主建设五星级酒店,提升服务业档次和水平。
六、坚持城乡统筹,强化城市发展功能,全面建设川东北山水田园城市
16.加快推进城区建设。完成北部新城区建设,推进城南将军碑片区和九龙湖片区开发,县城建成区面积超过15平方公里。加快城市路网、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防工程等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城市公园建设、棚户区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把西充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川东北山水田园城市。
17.稳步推进集镇建设。按照“一核一带三组团”的空间布局,加快开发晋(城)多(扶)核心发展区,积极打造晋(城)凤(鸣)义(兴)发展带,统筹推进槐树组团、双凤组团、太平组团发展,形成以县城和多扶为核心、以中心场镇为支撑、覆盖城乡的城镇发展格局,力争到“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达到40%。
18.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示范片、扶贫连片开发项目村为突破,加快建设国道212沿线和高速公路沿线新农村示范带,统筹推进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打造人口聚集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和谐、管理民主科学的农村新型社区和示范亮点。
19.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县城为载体,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和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城市宜居宜业指数。
七、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增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20.深入推进生态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生态造林工程,全面推进高速公路沿线等绿色通道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水土涵养保护能力。全面实施生态环境修复、生态安全防范等工程,构建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宜居环境。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单位”等基层创建活动,引导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培养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向上的生态文化。
21.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加强饮用水源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快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水截排工程建设,推进西充河流域污染治理,严控水域面源污染。以农村“两建六改”和“五乱”治理为重点,加强畜禽养殖等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和燃煤行业、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控制监管,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快县城及中心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实行县乡垃圾集中贮运处理,改变环境“脏、乱、差”现象。
2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广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大力推行“菜-畜-沼-气”、“菜-畜-沼-菜(果)”等循环经济经营模式,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全面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共享、废物废料循环、能源梯级利用、产业相互补充。
23.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突出抓好重点高耗能行业的技改节能。加强能源、矿产和水资源的保护管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24.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地质、气象、洪涝等灾害防治,提高社会防灾抗灾总体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和避险搬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预防避让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健全应急指挥和救援救助体系,科学、有序、高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
八、坚持共建共享,加强社会建设管理,全面建设和谐文明家园
25.优先发展教育科技事业。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科学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巩固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加快发展成人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成人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大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不断加大研发和科普投入,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科普教育和知识产权保护,切实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
26.积极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就业安置工作。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大力开展就业援助和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水平。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
27.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和保障机制,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卫生监督体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医疗机构。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慢性病和精神疾病。
28.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形成“诚信、包容、奋进”的新时代西充人文精神。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布局合理、运转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强新闻媒体建设,提高对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管理、运用能力。积极发展文化品牌,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和园区,努力打造忠义文化、民盟文化、生态文化等精品文化。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化广电体制改革,加强广播电影电视数字化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增强人民群众体质。
29.不断加强人才工作。着力抓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加快集聚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优势产业提升、带动新型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团队。建立健全人才市场和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向重点产业行业流动。加快培育技能型实用人才和专业人才,促进人才开发的规模扩张和能力提升。创新人才政策机制,加大人才投入力度,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
30.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国家扶贫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大力实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基本解决上学、就医、住房、交通等突出民生问题。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缩小发展差距。
31.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改善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老龄人口设施建设,培育发展养老事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
32.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面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重点地区和特殊行业场所综合治理、“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信访和群众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决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深化和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生产,提高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九、坚持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打造充分开放合作高地
33.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抢抓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历史机遇,突出以商招商、资源招商、园区招商和产业链招商,主动承接农产品加工、丝纺服装、机械制造、清洁能源等产业,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升级同步。坚持资源择优配置,着力招大引强,努力营造开放、透明、高效的投资软环境,承接和引进一批有实力、有潜力、有带动力的大企业好企业。
34.深入推进区域合作。主动参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港澳台等经济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提高承接成都、重庆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35.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综合预算改革,健全政府预算体系,提高财政资金配置的整体效益。加强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健全土地、资本、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创新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行BT、BOT等运作模式,规范发展政府融资和担保平台,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强化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
36.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均衡配置,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条件。推进新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探索创新,完善村民民主管理制度,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行政社会管理体制。
十、坚持团结奋斗,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超常发展
37.不断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干部实践锻炼,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党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凝聚力覆盖,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十二五”发展的战斗堡垒。
38.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支持人大依照宪法履行职能,支持政协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群众自治机制。深化法治西充建设,扎实开展“六五”普法活动,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司法体制改革。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切实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新社会阶层的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加强党对武装工作的领导,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双拥”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39.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促进规划全面落实。大力倡导亲民为民的作风,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摆正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多办顺应民心的好事,多做化解民忧的实事,自觉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清简务本,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引导和鼓励各级干部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强化“十二五”发展的纪律保障,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进一步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大的气魄、更快的速度、更实的作风、更强的力度,奋力开创生态经济强县建设崭新局面。
第二篇:湖南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湖南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新特点,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委九届十次全会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总结经验、分析形势、谋划未来的基础上,讨论了制定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问题,并通过如下建议: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既是面临困难挑战较多的时期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成功战胜低温雨雪冰冻等严重自然灾害,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主导作用增强,农业基础地位巩固;经济素质明显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发展后劲大为增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各项改革全面启动并取得较大进展;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一批重点企业成功“走出去”,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整体和谐稳定,全省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这些都为我省“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未来五年,我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将面对一些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绿色发展蓬勃兴起;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内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环境和条件呈现许多新特点新变化。各省(市、区)都在抢抓机遇竞相发展,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对我省发展总体有利,特别是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速,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鼓励和支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都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我省“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产业实力,改善了交通条件,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凸显,工业化、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民生需求整体上从生存型迈入发展型,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全省上下形成了谋发展、求发展的良好氛围,为长远发展提供了持久的精神动力。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困难,把湖南的发展放在全国发展的大局中来分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仍然薄弱,人均水平低、综合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素质不高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3.“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制定和实施我省“十二五”规划,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坚持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着力点,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推进节能环保,保障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争做科学发展排头兵,为率先建成“两型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推进我省“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步伐,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牢牢把握这“两个坚定不移”,是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省正处于负重爬坡、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是解决湖南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全省上下必须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不动摇,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快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快转变才能加快发展,必须把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变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走优化发展之路。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需求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由低端向高端、由单一发展向全面发展、由不平衡不协调向统筹协调发展转变,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包容性。
――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落实到社会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大力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建设绿色湖南,推动资源利用由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向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节约集约型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走创新发展之路。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湖南。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走人本发展之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思维,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扩大开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我省国际化水平。
4.“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
力争到2015年,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和制度支撑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全国前列,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居民消费率上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区域发展趋向协调,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两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进展。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初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森林蓄积量和城市建成区绿化率明显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宜居水平明显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明显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社会建设和管理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城乡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就业比较充分,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壮大。社会管理进一步完善。
――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法治湖南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依法治省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公开、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我省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基本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5.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市场主导、引领发展的要求,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7大重点产业,实施新兴产业集聚、优势企业培育、核心技术攻关、名牌产品创建、人才资源开发5大基础工程,建立技术创新、投融资服务、共性技术服务3大支撑平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扩张和集聚集群发展,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力争使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和生产制造基地。
6.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坚持优势优先与整合提升并举、壮大规模与提升品质并重,推动优势资源向产业链核心环节、价值链高端环节集聚,加快推进新兴科技与传统优势制造业融合,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促进传统优势制造业“两型”化、高端化、品牌化。调整优化以钢铁、有色、石化为代表的原材料工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做大做强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改造提升以食品加工、纺织为代表的消费品工业,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
7.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配套率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千亿产业、千亿集群、千亿企业、千亿园区。依托园区建设,充分发挥核心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和大中小企业集聚功能互补作用,走集聚集群发展之路。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重大产业基地和特色专业园区,引导形成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特色专业园区,引导形成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10个千亿园区为核心、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园区为重点、县市园区和创业基地为配套的产业集群格局。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
8.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准入标准和管理办法,调整土地、水、电、气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大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优先发展金融、物流、会展、创意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旅游、商贸、餐饮、住宿以及居家养老、生活保健、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构建多层次的旅游经济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健康休闲产业优势,增强其对周边省份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9.加强能源安全保障。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化石能源高效和清洁利用,加强能源储备。积极发展核电,深度开发水电,有序发展火电,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沼气等其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形成水电、火电、核电等多元化发展的能源格局。
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态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基本形成“两型”农业发展模式和“两型”新农村。
10.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全省农业区域布局,加快构建农业主体功能区。着力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运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生产方式改造提升水稻、棉花、柑橘、油茶、畜禽、茶叶等传统支柱产业,推进农业生产的基地化、标准化、良种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提高农产品产出率、优质率。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城市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积极发展以杂交水稻种子为重点的种苗产业。集中力量创建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县(市、区),积极培育现代经营主体,推行现代经营模式,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以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构建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基地为载体,以整合提升农产品品牌为突破口,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计划,发展农产品加工集群,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
1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抓好重大水利枢纽和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塘清淤扩容和灌区配套改造,完善小微型水利设施,提高防洪减灾、雨洪资源利用和水资源调配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确保补划基本农田质量,重点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整合支农资金,突出支农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骨干企业为龙头、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农技推广、金融信贷、农业保险、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监管、优质农产品认证等综合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一批特色、专业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健全农业信用担保机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构建有利于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用于农业农村的机制。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继续抓好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管理制度。
12.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落实农业补贴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充分发挥小城镇对农民就业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发展城乡服务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加快培育职业化新型农民与产业工人,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扩大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扎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加大扶贫投入,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
13.全面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按照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乡村规划为龙头,以村庄整治建设为重点,以农民集中居住为导向,全面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水平。切实加强乡村布局规划,按照适度集聚、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乡村居民点的布局和数量。严格执行乡村规划,抓好村容村貌治理,引导乡村工业合理布局。着力开展农村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和沼气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覆盖面,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
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序推进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4.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按照布局合理、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生态友好、定位明确的原则,加速构建以长株潭为核心、环长株潭城市群(“3+5”)为重点、市州中心城市为骨干、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坚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完善城市功能区划,做大市州中心城市和省级边界地区中心城市;努力破解制约县城和中心镇发展的制度瓶颈,着力增强县城和中心镇的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建成一批高品质、特色型的精品小城镇。
15.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城镇规划设计和建设。强化规划约束,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完善城镇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革,加强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镇绿地建设和保护力度,推广绿色建筑,加强城镇无障碍建设。大力保护城镇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遗产,保持城镇特色风貌,提升城镇品位和魅力。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加大政策支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者住房供给。
16.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加快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籍限制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城镇的落户政策,促进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建立健全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问题的体制机制。
五、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
把推进信息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坚持以信息化支撑和促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形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和融合、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的新局面。
17.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集约建设、资源共享、保障安全的要求,加强新一代信息骨干网、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软件产业基地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云计算和物联网。加快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推进“呼叫中心”、“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等高标准、广覆盖的公共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服务平台。推进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城市等试点工程建设。
18.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按照产业化发展、市场化推动、国际化运作的思路,扶持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移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经济、消费类终端、新型显示器等信息产业集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突出加强与IT大企业的交流合作,推动国际知名电子企业来湘合作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三网融合增值服务、数字内容、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型信息服务业,构建现代信息服务业体系。加快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建设全国一流的移动电子商务核心平台,把我省建成全国移动电子商务产业的集聚区。
19.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强化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的应用,将我省建成全国网络经济高地。加强长株潭和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推动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信息化改造。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着力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加强节能减排的信息产品研发。大力发展涉农电子产品和信息服务产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供应链管理,带动上下游农户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力推进服务业信息化,改造提升优势服务业,加快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推进金融和保险业信息化,健全专业市场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20.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强人口、法人、地理空间等公共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应用,推动部门间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整合政务网络资源,构建全省统一、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网络。强化政府网站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推行网上办公、无纸化会议和行政许可在线办理。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城市社区信息服务和家庭数字化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灾害救援指挥、疫情预警预报等各领域的应用,让信息化建设为全民带来实惠。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湖南
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以节能减排为重点,推进绿色发展,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双赢。
21.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在全社会培育、宣传和推广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理念。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发展,利用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新兴产业,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循环利用,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低碳、清洁生产、高效节能、污染治理等绿色技术的研发、引进和应用,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大力推广绿色交通、节能建筑,积极倡导公众绿色消费,形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完善绿色科技经济政策体系,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建立绿色经济统计、跟踪和评价机制。
22.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以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抓好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减少水体和土壤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统筹协调湘、资、沅、澧四水流域及洞庭湖水资源管理和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保护饮用水源安全为主要目标,以重金属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快推进湘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繁荣的湘江生态经济带。加强矿产地质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有序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
23.加大保护和修复生态力度。按照生态建设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人工建设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加大对林地、湿地、风景名胜区及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统筹推进城乡绿化。积极探索生态环境补偿和生态保护设施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加快建立防灾减灾体系。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省建设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充满幸福感的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和宜居村庄,使湖南成为中部乃至全国最适宜居住兴业的地区之一。
七、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优化提升环长株潭城市群(“3+5”)、加速崛起湘南、扶持发展大湘西的要求,优化空间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4.深入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
规划和实施好试验区第二阶段的改革建设,充分利用先行先试政策,以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和保护作为试验区改革建设的突破口,重点构建有利于发展转型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一体化管理体制。着力实施好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和保护、“两型”产业振兴、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全覆盖、示范区建设、城乡统筹示范、长株潭公交一体化及“三网融合”等八大重点工程。加快建立“两型”产业体系,广泛开展“两型”单位创建活动,科学制定“两型”标准体系,实行“两型”标识,放大示范和引领效应。把长株潭建成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群和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25.优化提升环长株潭城市群(“3+5”)。统筹规划环长株潭城市群(“3+5”)的空间格局和目标定位,统一规划跨区域的资源开发、产业布局、设施配套、市场体系等重大问题。打破行政体制障碍,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城际铁路、机场、长株潭组合港和岳阳港等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动人口、产业、技术、资本和市场的聚集和
融合,放大同城效应。加快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把环长株潭城市群(“3+5”)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现代化生态城市群。
26.加快湘南开放崛起步伐。充分挖掘湘南区位、资源优势,重点对接粤港澳和北部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抓住机遇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现代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湘南建成全省对外开放的引领区、产业承接的先导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27.加大大湘西开发扶持力度。完善扶持政策,着力改善大湘西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把大湘西建成全国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将张家界建成世界旅游精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库区水淹区、边远山区、林区的扶持。继续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加强重大项目和优惠政策支持。推进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
28.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建立健全有利于主体功能区形成的利益导向机制、政策保障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配套实施差异化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等政策。支持重点开发地区增强产业和要素聚集能力,逐步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经济增长极。支持引导农业主产地区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支持生态地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建设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对禁止开发区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各类开发活动,引导人口有序转移。
29.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稳步推进强县扩权改革,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增加县域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县域基础条件。支持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县域和中心镇聚集,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提升县域产业支撑能力。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构建以县城、中心镇和工业园区为重点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八、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
经济增长稳定投资率,扩大消费率,增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形成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格局。
30.保持投资合理稳定增长。努力扩大投资总量,增强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形成投资消费良性互动增长机制,创造最终需求。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增强政府投资的导向性,促进政府投资更多地向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建设倾斜,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向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倾斜。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规划建设一批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落实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投资机制,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善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有效扩大民间投资。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分类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防范政府投资风险,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31.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形成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综合运输体系为目标,加快完善区际、城际、城市、城乡交通运输网络,继续抓好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内河航运和港口建设,突出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高速公路出省通道、网络连接线、市县连接线建设,推进内河航运扩容提质,提高航空运输能力,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加强油气管网、输煤通道和输配电网建设,构筑稳定可靠、安全高效的电力传输、煤炭运输和油气管网大通道。
32.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通过扩大就业、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发展消费信贷等途径,切实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采取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培育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完善促进消费政策,扩大住房、汽车消费,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健身、老龄服务、信息等消费热点,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推进城乡消费结构升级。规范消费市场秩序,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33.增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坚持走以质取胜、科技兴贸战略和集约化、多元化发展路子,大力扩大出口规模。着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延长加工贸易省内增值链,鼓励轻型化、精品化产品出口,扩大以承接服务外包为主的服务贸易出口。加强外贸出口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园区。增加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国内短缺资源进口,以进口促出口,提高外贸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九、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建设创新型湖南
坚持科教兴省,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造就新的湖湘人才群,构筑中部人才高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34.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鼓励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系统集成和形成完整产业链为目标,突出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高端品牌和产品。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依托重点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社会资金创办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科技“孵化器”,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
35.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动省部科技创新战略合作,促进军民科技有机融合。加强基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大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构建多层次、多渠道支持科技创新的投融资体制。全面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性法规,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增强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动力,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6.深入实施教育强省战略。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使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按照中央规定的比例要求,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切实解决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基本实现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序推进免费中职教育,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城乡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更加关注特殊教育,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37.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化、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和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推进全省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明显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和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推进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努力为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搭建平台和提供良好服务,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开创湖南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十、进一步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巩固文化产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中华文化及湖湘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8.提高全省人民文明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构建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科研方法创新。
39.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加快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艺术馆等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作生产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化精品,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抓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农民倾斜,促进城乡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加快省内主流媒体的建设和发展,重视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大力发展网络出版、手机电视等新兴传播业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把我省建成中部新媒体集聚区。完善和规范文化市场综合管理。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
40.加快发展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激励机制,加快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文艺演出、互联网站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股改上市,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和新兴网络文化产业集群,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多元化供给能力。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广电、出版、动漫等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加快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拓展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和文化产品交易平台,推动湖南创意文化产业园和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和主题公园建设,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十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把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与提升整体民生质量结合起来,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与解决新的发展条件下出现的民生问题结合起来,把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与民间自助的力量结合起来,加快形成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1.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建立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拓宽居民收入来源渠道,鼓励劳动者以资本、技术、专利等参与分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与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联动机制。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规范分配秩序,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控制和调节垄断行业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42.努力扩大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实施相应的财税、金融、产业等方面政策,健全城乡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面向所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长效制度,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工会和行业组织积极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4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衔接和协调,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安全生产和救灾应急等工作。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精确管理。
44.加快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改革发展。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和实施方案,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需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全省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加强医学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培养,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加强有效监管。加强药品质量和安全监管,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丰富群众体育活动,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45.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改善人口出生素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社区功能,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4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治理结构,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建立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决策机制。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社区建设,探索“社区管理社会化”,推行村(居)事务准入制度。加强和改善流动人口、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虚拟社会管理。创新治安管理与城市管理、市场管理、行业管理等有机结合的新模式。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构建信访、调解、综治“三位一体”的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和重大决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理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增强维护公共安全能力。
十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设法治湖南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提高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法治化水平,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47.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人权保障,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其按照各自章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发扬党管武装优良传统,完善全民国防教育体系,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积极开展军民共建,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48.加快推进依法治省。以依法执政为核心,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重点,加快推进法治湖南建设。探索完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运行机制和有效实现形式,提高各级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完善省委领导地方立法的工作制度,围绕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加强地方立法,从法制上保证省委重大战略部署的贯彻实施。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确保法律法规全面正确实施。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促进公正廉洁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大力培育崇尚法治、维护法律权威的新风尚,使依法办事成为社会的基本准则。
十三、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开放,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更好地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形成较为完善的有利于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体制机制。
49.完善有利于发展转型的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推动形成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改革资源环境税费制度,引导和激励市场主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逐步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突出发展银行、保险、信托、担保、证券和租赁等金融产业,鼓励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来湘设立分支机构,培育壮大地方商业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扩大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拓展服务领域,加强银企合作。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充分利用证券市场,支持各类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探索建立省属金融控股公司和场外交易市场。加快长株潭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着力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完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管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50.完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要的保障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重点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51.完善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坚定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加强规划体制改革,完善规划体制和实施机制。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提高政府公信力。
52.完善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加快省属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深化垄断行业和省属大型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健全和理顺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加快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和金融服务等领域,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和落实政策措施,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
53.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湖南国际化水平。制定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切实增强重要区域、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对国内外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营造开放新优势。加强外资投向引导,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利用外资规模。完善投资软环境,加强外资服务中心建设,实行“一站式”服务,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积极承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基地和园区。努力培育形成一批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和具有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骨干企业。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营运中心、研发中心等落户湖南,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制度,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开展跨国并购、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着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形成以境外工业园区为平台的“走出去”新格局。积极拓展以友好城市为主体的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支持长沙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化城市。抓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的历史性机遇,拓展和深化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将永州建成对接东盟的桥头堡。加强与央企对接和部委共建。加强与泛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等区域合作,实现共生发展、共生崛起。
十四、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54.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提高驾驭全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开拓国际视野,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
55.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狠抓工作落实。
56.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省广大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决策部署。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健全对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纪律保障机制,确保政令畅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谱写湖南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
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十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第四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对中 共中央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考研政治专项解读
——2011年考研政治必出题
中 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0月18日中国******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点击查看:冲刺必备:2011年考研时事政治热点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
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五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二O一一年至二O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仅仅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的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展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车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发奋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化现代建设。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励,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化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事,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答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