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碣镇环卫所企业化改革初探
东莞市石碣镇环卫所企业化改革初步探索
二0一二年二月
石碣镇环卫所企业化改革初探
石碣镇环卫所副所长
刘锡志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高效型运转体制、减轻政府财政开支压力、理顺政府和环卫所体制关系。现对石碣镇环卫所企业化改革进行初步探索和可行性分析。
一、石碣镇环卫所现状分析
石碣镇环卫所成立于2001年4月1日,环卫所办公地点设在石碣镇彩虹路,成立之初有环卫工人220人,现有工作人员
名,洒水车 台,扫路车
台。负责石碣镇城区部分路段的道路清扫、垃圾运输、道路洒水、生活垃圾处理费及污水处理费催缴等相关业务。属于镇财政拨款的企业单位性质。
二、环卫所企业化改革的必要性
1、环卫工作市场化趋势必然要求环卫所企业化改革。
目前东莞市正在逐步推行环卫、绿化、市政管理工作全面实行市场化管理,这就日益逐步缩小了环卫所的工作范畴,环卫所企业化改革必须顺应这一趋势。
2、环卫所的卫生管理工作与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的环境卫生工作存在职能重叠。
依照东莞市城市管理局的管理规定,东莞全市于2003年成立了各镇(区)的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的工作范畴中包括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所以环卫所的卫生管理工作与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存在职能重叠。
3、环卫所占用的资源发挥的效率不高
成立环卫所是政府花费了大量财力、物力、场地、并配备了相关编制人员。但现在环卫所的工作范围日益缩小,环卫所占用的资源发挥的效率越来越小,这不符合建立节约高效型运转体制的要求。环卫所企业化改革势在必行。
三、环卫所企业化改革初拟方案
环卫所企业化改革可以有两种模式进行。一种模式是环卫所完全脱离政府,和政府没有任何产权方面的关系。第二种模式是环卫所和政府联合组建清洁环卫公司,政府以现有环卫所资产折旧以及土地资产入股,组建的环卫清洁公司按照市场化、企业化、现代管理模式进行经营运作。
采用第一种模式需要解决几大问题:首先是如何妥善安置环卫所现有工人及管理人员。其次是对环卫所现有资产进行盘点和清算。再次是政府对环卫所企业化改革的态度是全力扶持(比如给予政策优惠、特许经营权等)还是秉着甩包袱的态度听之任之,让其自生自灭。
采用第二种模式需要严格界定环卫所和政府所占股份比例,明晰产权地位及经营权和利益分配比重等;政府在环卫所企业化改革过程中要充分给予政策、资金、场地、技术人才等方面大力支持和指导;在后续经营中,政府要对改制后的环卫所在业务方面给予适当的优先权,先保证改制后的环卫所成活下来。为以后其他事业单位改制改革做出有益探索,做到“试点一个,成活一个,成功一个”。
1、按企业化经营方式,改革运行机制
1.1 通过向全社会优选有实力、有资金、有管理能力投资管理公司出资和镇府联合组建石碣镇环卫清洁总公司,镇府按环卫所现有资产折旧算成股份,其他资金不足通过银行贷款、职工入股、职工集资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
1.2 积极面向社会拓展有偿服务项目,环卫所充分发挥保洁专业队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深入大工厂、单位、洽谈厂区、单位庭院保洁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保洁承包合同。
1.3 成立清运清掏公司,垃圾清运,厕所清掏全部实行有偿承包合同制。
1.4 办理相关资质及营业执照,积极参加石碣镇及以外镇区的环卫投标竞争。
2、按企业管理模式,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
2.1 环卫所按照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量,科学、合理地设置工作岗位,每一个单位的岗位数量、岗位条件、岗位报酬都要向群众明确公布,所有职工一律经过自我报名、环卫专业知识考核、综合考评和向群众公示等四个阶段竞争上岗。
2.2 为解决人浮于事问题,环卫所将各单位定编后精简下的富余人员充实到严重缺员的清洁工及其他一线岗位,凡不愿应聘者,每人只发一定的生活补贴,实行待岗。2.3 在干部人用上,打破现有的人事干部制度,不搞终身制,实行聘任制,竞争上岗,任人唯贤,采取“公开招聘、自我推荐、民主推荐、民意测评组织审定”的方式,全环卫所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选任原则,选择年富力强、事业心强、有管理水平和开拓进取精神的人才充实到中层干部队伍,每年进行一次领导述职测评,从理论水平、领导能力、团结协作、联系群众、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测评。
3、改革工资分配制度,实行工效挂钩
3.1 打破现有的工资制度,原则上在什么岗位,拿什么工资,以岗定薪,岗动薪动,环卫所所有职工全部实行岗位工资,工资向一线倾斜,实行工效挂钩,使全所人尽其才,按劳取酬。
3.2 改变工资结构,将所有干部和职工的档案工资分为基础工资和浮动工资两部分,把基本工资与绩效挂钩,体现效益优先原则。
3.3 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分配制度、奖惩制度、领导带班监督考核。
四、环卫所企业化改革可行性分析研究
1、由于目前环卫工作还没有完全实现100%的市场化运作,环卫所企业化改革可以充分利用自有的资源和政府扶持政策优势,从事部分环卫工作的特许经营,充分壮大自己的队伍和管理运作能力。藉以时日,可以完全有资本和能力去参加其他地区的环卫保洁投标竞争。
2、环卫所企业化改革能部分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一定会得到当地政府及村社区群众的积极支持和拥护。
3、环卫所的专业化、机械化保洁作业能有效减少保洁成本,对于面积大的厂区及保洁量大的单位来说具有较大吸引力。
五、环卫所企业化改革存在的困惑或风险
1、环卫所企业化改革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时间。前期必须做足充分的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工作,学习其他地区环卫所改革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
2、政府和环卫所关系理顺需要时间来解决。人员解散需要时间来做思想工作,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慢慢逐个消化,不能一刀切,操之过急容易引发群众**和上访。
3、环卫所的资产清算需要和折价处理既不能过高,也不能造成政府资产流失,如何公正公平合理的清算需要仔细考虑?
4、环卫所企业化改革后的可持续发展是否经得起市场的考验?镇府是否有足够的业务量支持改革后的环卫所继续成活下去,如何迈出石碣镇范围,将业务扩展到其他地区,参与其他环卫保洁工作的投标竞争,在市场化的大浪潮中能否经得起冲击并且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5、纵观石碣镇全镇环卫状况,政府每年保洁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不小,但是收到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乱摆乱卖多,小摊小贩多。要从根源上查找原因,是监管不力还是体制问题,是其他管理部门的不作为还是环境卫生宣传不到位。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会给环卫所企业化改革后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六、探索环卫所企业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1、为了缓解有限财政投入下的企业运作压力,在部分社区、街道、项目上,环卫服务应由无偿服务逐步适当向有偿服务转变。
2、环卫所的企业化改革,对镇区环工的政府管理职能有所冲击和弱化,政府应加强公共环境卫生的舆论宣传与监督,构造全社会关系城市环境卫生的和谐氛围。
3、政府要加大城市综合执法局的管理力度;加强对石碣镇全镇六乱的整治工作力度;对不听劝告的乱扔乱倒垃圾加大处罚力度,为营造整洁靓丽石碣、为各环卫企业创造和谐有序的工作范围。
第二篇: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三部曲
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三部曲
地勘单位改革走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改革给地勘单位带来的酸甜苦辣无数,但 改革的步伐始终没有停顿,并且越走越坚定。但地勘单位的改革到目前为止始终在事业单位 的圈子中徘徊,没有新的突破,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地勘单位的改革必须跳出这个圈子 已经是迫在眉睫了。本文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深入分析地勘单位改革的现状,提 出地勘单位改革的三个阶段的思路,并着重探讨事企分开,重组企业的问题。
一、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三段论
物质世界的发展进化都必须遵守客观规律,都有其不可逾越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地勘单 位企业化改革也同样受客观规律的支配,同样要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 提出“三化”开始,到地勘单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化,笔者认为大体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国办发[1999]37号文件印发的《地质勘查队伍管理 体制改革方案》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的召开止(以下简称属地化);第二个阶段是从属地化开始到地勘单位内部完成事企分开,企业重组(以下简称事企分 开);第三个阶段是从事企分开到地勘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化为 止(以下简称企业化)。
经历了20多年改革的地勘单位,已经走完了第一个阶段,也就是说地勘队伍属地化的改 革已经完成,按照《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要求,在完成属地化以后,地勘单位 必须进行企业化改革,《改革方案》提出的“企业化”其本意是指地勘单位整体事改企,但 这一改革至今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虽然地勘单位从观念上基本明确了企业化是地 勘单位改革的方向,但操作的难度相当大,以致属地化3年以来,企业化改革仍然举步维艰。这其中虽然原因很多,但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分析,并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笔者认为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同样不能超越历史阶段,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完 不能超越的各个阶段。地勘单位经历了50多年的事业体制的运作,事业单位的观念根深蒂固,属地化改革虽然为地勘单位体制改革开辟了道路,但归根结底是管理模式上的改革,是将 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模式转变为地方政府管理模式的改革,地勘单位属地化前后的事业性质没 有改变,地勘单位的体制改革仍处于改革的初级阶段。鉴于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地勘单位企 业化改革必须在属地化和企业化中间划分出一个新的阶段。如果把属地化之前近20年的改革 作为第一阶段,那么地勘单位整体企业化就是第三阶段,划分出的新阶段即第二阶段应该是 地勘单位内部开办的各类企业要与原地勘单位脱钩并独立运行,这个阶段的改革基点还是在 事企并存的基础上建立的,但现阶段的改革目标是各自独立运作。待时机成熟时因势利导进 入第三阶段,即全面开展地勘单位整体企业化的改革。简而言之,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应该 经历属地化-事企分开-企业化三个阶段才能最终完成,地勘单位才能真正融入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大潮之中,从根本上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经济腾飞做出贡献。
二、地勘单位内部事企分开是企业化改革成败的关键
事企分开作为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三个阶段中的第二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提出将地勘单位内部的事企混合运作转变为事企分开运作的思路,是在客观分析地勘单位现 阶段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地勘单位从事业一步跨入企业难度之大,主要大在观念和资源两 个方面,从观念上讲,“地勘单位是事业单位”的观念根深蒂固,主观上认为事业单位是“ 保险箱”,而地勘费拨款的存续成为主观观念难以转变的客观支撑。从资源上讲,无论是人 力资源还是资产和资金现阶段都不具有整体转制成企业的实力。
提出三段论的思路是要在属地化和企业化之间建立一个缓冲阶段,在这个阶段进一步进 行观念的更新,进行资源的积累,进行结构的调整,进行企业的重组,真正完成地勘单位内 部兴办的各种企业独立运作。
事企分开的目的不应该是甩包袱,其目的应该是重组企业。很多地勘单位在兴办各种企 业的时候,其初衷大多是转产安置富余职工,目的是使其自负盈亏以减轻地勘费增量不足的 压力,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所以地勘单位兴办企业从一开始就进入了事企不分、混合运作的 圈子,地勘单位投入到内部企业的国有资产还是在地勘单位的统一管理之下,地勘单位既是 投资者又是管理者,其实是管理不到位(用管理事业单位的办法管理企业怎么能管好呢),投资收不回(观念上没有把投入企业的资产当做投资怎么会考虑投资回收呢)。地勘单位对 企业承担着无限责任,企业在运作中执行地勘单位财务制度,财务成果不能单独反映,实际 上没有进行自主经营,也无法实现自负盈亏。既形不成生产性积累,又没有发展后劲,完全 违背了企业必须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基本目标。因此地勘单位内部企业基本游离于市场环境之 外,市场竞争力极弱。这种企业如果不进行企业重组,其生命力是可想而知的,甚至会拖垮 地勘单位。因此,地勘单位进行事企分开的改革,其关键就是内部企业的重组。
笔者认为,地勘单位内部事企分开,企业重组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勘单位与企业的隶属关系转变为产权(或股权)关系,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地勘单位兴办的内部企业,几乎是清一色的单一投资主体的格局。因此地勘单位事企分 开,企业重组首先要打破这种格局,切不可直接换牌为国有企业,也不能改制为国有独资公 司。如果权益资金结构在重组后仍然保持单一国有投资主体的格局,重组的企业不可能长期 健康发展。所以必须首先解决权益资金结构问题,即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单一的国有资 本退居到多元股东的地位上,并以股东的身份依据《公司法》行使股东权利。这不仅是身份 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变企业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因为单一国有资本(或国家股)过度安定,风险极小,对企业经营责任者和企业员工来说,风险意识和对权益 资金的关注程度不强,与企业重组前没有区别,所以重组后的企业必须实现权益资金多元化,形成国有法人权益资金、社会投资者权益资金和企业内部职工权益资金三足鼎立的权益资 金结构,营造多方权益者对企业较强的权利监控意识。
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重要条件就是新的投资者必须认为投入的资金与企业核实的资金在价 值上等值,如果重组后企业资产不能如实反映资产现值,就不能吸引新的投资者,那么企业 重组后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问题就无法解决,转制为公司制的设想将无法实现。即使要求本单 位职工按量化给职工的资产拿出相同的资金以职工持股会为投资者入股,也是不可能的。2.地勘单位和企业执行各自的行业财务会计制度。统计报表、财务报表自成体系,各自 反映各自的信息
自1996年地勘单位财务制度转轨以后,除部分以企业性质注册的局管企业(如探矿厂、基础工程公司等)执行相应行业财务制度外,地勘单位内部兴办的企业仍然执行地勘单位财 务制度,企业经营成果与地勘单位财务成果在同一报表上汇总反映。其弊端是企业没有按照 企业自身经济运行的规律进行企业运作,地勘单位财务成果把地勘费拨款、自身市场经营收 入和内部企业经营收入合并统计,没有真实反映地勘单位和企业各自的经营成果,企业盈亏 在统计报表和财务报表上也得不到清晰地反映。因此,事企分开,企业重组在财务管理上必 须彻底分开,各自独立反映各自的真实状况。企业要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改国家基金核 算为资本金核算,改制造成本核算为完整的全成本核算,改按劳分配为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 相结合,完全按企业模式运作。
3.地勘单位内部继续按照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模式管理地勘单位主业,企业要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
事企分开运作不是在外在形式上分开就达到目的了,分开运行的外在形式比较容易达到,但分开运行的内涵要花大气力才能真正实现。就地勘单位来说,继续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 管理的任务相当繁重,既然事企分开只是地勘单位整体事改企的过渡阶段,就不能满足于事 企分开运行的阶段成果,一定要不断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完善各种责任制度,为适时整体 改制做好思想观念、产业结构、人员、资产的准备和积累。就企业来说,独立于地勘单位之 外后,不能停留在现有水平上,必须转变观念,在思想上真正脱离母体,以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为目标,规范企业经营,扩充企业实力,壮大企业规模,实现自我发展。否则不但不能发 展,连生存都可能出现危机。
4.地勘单位和企业各自独立进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缴纳的各种费用应以地勘单位和企 业的独立身份单独缴纳
在地勘单位内部事企混合运作的现状下,企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没有独立的户头,即使 已经进入社保体系的地勘单位,也是以地勘单位为整体统一进入的,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劳动保险等。凡是向社会缴纳的各种费用如住房公积金、水电费、治安费、卫 生费等等,也都是以地勘单位的名义向社会统一缴纳的。事企分开运行,在这个问题上也必 须严格分开,真正体现企业承担本企业职工社会保障责任的独立性,企业必须承担本企业应 该承担的各项费用。
实现上述改革后,地勘单位事企分开的格局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立,经过一定时期的 运作后,通过市场环境的优胜劣汰,内部企业就成为了真正的独立于地勘单位之外,游戏于 市场经济之中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独立企业了。地勘单位通过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活动,有效 地运作了国有资产,企业化经营的观念得到了更新,有了相当强的承受能力,就可以说事企 分开的阶段基本完成,地勘单位整体事改企的大门就打开了。
三、地勘单位事企分开运行只是过渡阶段,必须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积极稳妥地进入企业化阶段
从第一阶段的改革实践看,地勘单位的整体事改企不可能象属地化管理的进展那样短期 见到成效,但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的大趋势是历史的必然,即使地勘费继续存在,在国家已 不再下达勘查找矿项目的今天,如果省地矿局利用地勘费基数安排勘查找矿项目,从理论上 讲就是一种企业行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地调项目,基本上采用招标形式,已经从理论 和实践的角度体现出劳务承包的性质,无疑是地质勘查市场的经营活动,地勘单位以合同形 式承包地调项目,同样体现出企业经营行为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地勘单位对“经营”的 概念已经十分熟悉了,但是把地勘单位的“经营”与“地勘企业经营”的概念联系起来就不 太熟悉了,尤其对“经营是以独立承担经济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利益整体为对象”的概念更是 十分淡漠。事改企的关键就在于把地勘单位的“事业管理企业经营”改变为“地勘企业经营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别,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事改企的关键。除此之外,还必须加 强科学管理,这里所强调的管理是地勘企业的科学管理,而不是原来地勘单位的事业管理,这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别,地勘单位在事改企的过程中必须以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构建地 勘企业管理的新格局,在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经营机制的改革,对干部管理制度、劳动用工 制度、工资分配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等等都要进行配套改革。
国办发[1999]37号文件印发的《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中已经明确提出: “地勘队伍要面向市场,面向区域经济,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构筑新的经济增长 点,开辟非地质勘查业的生产门路。”这就是说地勘队伍属地化以后,要想仍然依靠国家资 金扶持而生存,不面向区域经济的大市场,不开辟非地勘业的生产门路,就只有死路一条。地勘单位是否能继续生存发展,关键看企业化改革是否成功。因此地勘单位如果还是死抱“ 事业单位”的观念不变,或者仍然事企混合运作,就会错过改革的大好时机,一旦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到位,很可能把地勘单位推向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如果说地勘单位以前 的企业经营行为是一种受事业观念支配的企业经营行为,那么地勘队伍属地化以后,地勘单 位必须充分利用《改革方案》给地勘单位事改企的优惠政策,用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经营意识 主动积极地完成第三阶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地勘单位应该积极研究和探讨地勘单位企业化的理论,并在企业化 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形成新的思路和模式,正确认识地勘单位改革所处的阶段,实事求是地解 决现阶段可以解决的事企分开,企业重组的问题,真正实现事企在体制上的分开运行。那么 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改革就一定能够成功,地勘企业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程。
第三篇: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改革现状的调研报告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改革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动向
一)、事业单位前期改革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等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事业单位的活力,国家对事业单位及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1988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探索阶段,主要对人事制度进行了改
革的尝试和摸索;第二阶段1988至1993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推进阶段,主要改革了事业单位统一管理的模式;第三阶段1993至1998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全面推进阶段,主要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得到明确,部分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宜宾路桥公司属此类);第四阶段1998年至今,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加快推进阶段,主要进行裁员、推行聘用制度、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完善分配制度、健全人事监督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目的是激发事业单位自身的活力。
这一系列改革逐步改变了高度集中统一的事业单位体制及管理模式,将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好的结合起来,幷初步改变了事业资源配置手段单
一、事业机构效率低下等问题。20多年积极探索与实践,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也由传统的单一管理体系变成了目前的形式多样、运行机制各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发展状况大相径庭的庞大的事业单位管理体系。表现在:
1、提出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原则。1993年3月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事业单位要按照政事分开和社会化的原则进行改革。1996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出台的《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再次明确指出:事业单位的改革“遵循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的方向”。改革方向和原则的明确,有利于事业单位改革在目标导引下系统设计,在原则规范下稳步推进,从而提高改革的效率,降低改革的成本。
2、扩大自主权,转变经营机制。扩大、落实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改变事业单位财政供给范围与方式,转换事业单位经营机制,促使事业单位走向独立。主要措施:推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改变财政供给模式;转变经营机制。
3、引入竞争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各类人才工作特点与成长规律的管理机制,激活各类人才的活力就成了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措施有: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从政事一体化中剥离出来,建立体现事业单位性质与特点的人事分类与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领导人的任用方式上,改变了过去的单一委任制,采取委任、聘任、招标等灵活多样的任用方式,或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或者在事业单位内部通过竞争上岗确定领导干部人选;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解决专业技术人员一次评定终身、能上不能下等弊端;推行聘任合同制,变国家用人为单位用人,推进事业单位人才的社会化,解决能进不能出人浮于事等问题;改革分配机制,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实行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政策,幷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力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强化工资分配的激励机制,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幷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4、打破条块分割、面向社会服务。国家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封锁,面向社会服务;依据就近服务、区域覆盖原则,调整事业单位布局,通过区域规划合理配置事业资源;提倡事业单位相互开放、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互通有无。这些措施改变了事业单位条块分割、重复建设、自我封闭、各自为战的状态,优化了事业资源配置,调整了事业单位布局,提高了事业单位的服务能力与经营水平。
5、提倡社会事业社会办,打破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格局。国家逐步放宽了所有制限制,打破了政府包办事业单位的做法,积极倡导社会事业社会办的方针,引导社会力量进入事业领域,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从而拓宽了事业资金的来源。
6、加强法制建设,初步形成法规体系。依法管理、依法改革,力求将事业单位管理和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事业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社会事业发展与事业单位改革的努力方向。
二)事业单位前期改革的局限
纵观20多年来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和事业单位的演变,可以看出,改革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幷且在新的形势下还产生了一些新的严重问题。从总体看,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对事业、事业单位的性质的认识还存在许多模糊之处,政事不分、政事难分等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投资与举办主体多元化、社会事业社会办的局面还没有形成,事业机构设置不合理、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等问题十分突出,
第四篇: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改革现状的调研报告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改革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动向
一)、事业单位前期改革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等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事业单位的活力,国家对事业单位及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1988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探索阶段,主要对人事制度进行了改革的尝试和摸索;第二阶段1988至1993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推进阶段,主要改革了事业单位统一管理的模式;第三阶段1993至1998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全面推进阶段,主要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得到明确,部分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第四阶段1998年至今,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加快推进阶段,主要进行裁员、推行聘用制度、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完善分配制度、健全人事监督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目的是激发事业单位自身的活力。
这一系列改革逐步改变了高度集中统一的事业单位体制及管理模式,将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好的结合起来,幷初步改变了事业资源配置手段单
一、事业机构效率低下等问题。20多年积极探索与实践,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事业单位的 管理体系也由传统的单一管理体系变成了目前的形式多样、运行机制各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发展状况大相径庭的庞大的事业单位管理体系。表现在:
1、提出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原则。1993年3月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事业单位要按照政事分开和社会化的原则进行改革。1996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出台的《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再次明确指出:事业单位的改革“遵循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的方向”。改革方向和原则的明确,有利于事业单位改革在目标导引下系统设计,在原则规范下稳步推进,从而提高改革的效率,降低改革的成本。
2、扩大自主权,转变经营机制。扩大、落实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改变事业单位财政供给范围与方式,转换事业单位经营机制,促使事业单位走向独立。主要措施:推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改变财政供给模式;转变经营机制。
3、引入竞争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各类人才工作特点与成长规律的管理机制,激活各类人才的活力就成了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措施有: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从政事一体化中剥离出来,建立体现事业单位性质与特点的人事分类与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领导人的任用方式上,改变了过去的单一委任制,采取委任、聘任、招标等灵活多样的任用方式,或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或者在事业单位内部通过竞争上岗确定领导干部人选;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解决专业技术人员一次评定终身、能上不能下等弊端;推行聘任合同制,变国家用人为单位用人,推进事业单位人才的社会化,解决能进不能出人浮于事等问题;改革分配机制,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实行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政策,幷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力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强化工资分配的激励机制,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幷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4、打破条块分割、面向社会服务。国家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封锁,面向社会服务;依据就近服务、区域覆盖原则,调整事业单位布局,通过区域规划合理配置事业资源;提倡事业单位相互开放、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互通有无。这些措施改变了事业单位条块分割、重复建设、自我封闭、各自为战的状态,优化了事业资源配置,调整了事业单位布局,提高了事业单位的服务能力与经营水平。
5、提倡社会事业社会办,打破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格局。国家逐步放宽了所有制限制,打破了政府包办事业单位的做法,积极倡导社会事业社会办的方针,引导社会力量进入事业领域,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从而拓宽了事业资金的来源。
6、加强法制建设,初步形成法规体系。依法管理、依法改革,力求将事业单位管理和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事业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社会事业发展与事业单位改革的努力方向。
二)事业单位前期改革的局限
纵观20多年来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和事业单位的演变,可以看出,改革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幷且在新的形势下还产生了一些新的严重问题。从总体看,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对事业、事业单位的性质的认识还存在许多模糊之处,政事不分、政事难分等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投资与举办主体多元化、社会事业社会办的局面还没有形成,事业机构设置不合理、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等问题十分突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没有明确,产生事企业难分等不利发展的新问题。表现在:
1、消极应对多,主动探索少。中国改革是以经济改革为先导,属于经济始发型改革。经济改革导致经济的发展与经济体制的转轨,经济发展与体制转轨要求政治、社会、文化诸多领域的变革、发展与之相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就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展开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业单位改革最初是以适应、被动应对的姿态出现。事业单位特别企业 化管理单位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仍按照成熟一个、研究一个、改革一个、先修渠、再放水思路,设想事业单位改制方案、考虑人员如何分流等问题。其间,事业单位不但坐失发展良机而且成为了其它组织分流人员的“分洪”渠道。
2、局部试点多,总体设计少。由于事业单位改革的被动应对,使得事业单位改革常常局限于某个局部、某个行业、某个事项上,总是缺乏通盘考虑、系统设计。尽管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比较系统地对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发展方向等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但从实践看,该《意见》存在明显不足:首先,提出的改革与发展思路、措施主要集中在国有事业单位,未涵盖全部事业领域。其次改革目标主要集中在机构问题,其它问题没有涉及。再次尽管在改革过程中也提出要将机构、人事、分配等改革与行业特点、行业要求结合起来,但是就如何结合,结合后亏损或赢利怎么办等问题幷没有在理论与实践中解决好。最后,是改革目标不清晰、配套措施缺乏,有些思路和措施考虑不周,过于强调行政控制。实际上,该文件真正落实主要是调查研究、搞好试点、先易后难及防止一刀切、齐步走等方面。
2、行业推进多、体制变革少。事业单位涉及众多的行业,各个行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各个行业都有自己遇到的特 殊问题、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因此,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必须结合行业特点、遵守行业发展规律特别是市场规律。1985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社会事业行业性的改革政策与文件,推进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交通等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但是社会事业作为一项事业、事业单位组织作为一类组织,除了行业特点、行业规律、行业体制外,还存在共有的、深层次、整体性的特点、规律、体制,它包括和市场经济结合的产权及派生产权制度、财政关系、组织机构、人事制度、监督控制多方面。正是由于对这些共性的、深层次、整体性的问题研究不深、探索不够、创新不足造成了很多问题:现行改革难以触及体制深处,只能停留在行业特点甚至枝节问题上,难以使改革向纵深推进;改革不涉及事业单位体制,不符合投入市场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由此恶化了政事不分、事企难分等现实问题,这部分单位的最终属性尚未形成明确思路幷为中国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所认同;改革以局部展开,分行业、分地方推进方式进行,造成了改革的不平衡,各行业、各地方、各系统强调各自特点、自身规律,出台的政策大相径庭,前后不一致,左右差距大,不利于社会事业改革的平稳过渡、整体推进。
4、体制内改革得多、体制外改革得少。1956年中国完成三大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事业单位几乎完全进入体制之 内,形成国家包办、国家包揽、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改革开放之后,有关事业单位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体制内进行,也就是说事业单位改革几乎成了社会事业改革的代名词。体制外事业单位的发展、改革更加缓慢。尽管1988年国务院发布《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条例》,第一次给了民办事业一个名份,但对其相关问题如:人事、财务、税收等规定模糊,歧视仍然存在。名称本身不科学不仅不能揭示这类组织的内涵,而且也无法与社会团体区分,因为社会团体具有民办、非企业特征,但显然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不是一类组织。体制内改革多,体制外改革少造成的问题是:首先,将事业单位分成两块,不利于事业单位及社会事业改革总体目标的设定与改革的整体推进。其次,改革不自觉给了体制内过多的考虑、过多的优惠,不利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也给体制外民办事业单位二等国民地位待遇。
三)事业单位改革滞后的成因
尽管中国改革总体上是全方位的、整体性的,但是改革最迟缓似乎就在中国社会规模巨大、作用重要的一个领域: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发展起来幷至今依然保留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社会组织。中国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但在计划体制基础上形成的事业单位不仅将其性质功能、组织特征、管理体制基本保留下来,而 且其机构在新的条件下还快速膨胀。事业单位改革远远落后于政府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这已经为大多数学者和大部分实践工作者认同。由于改革滞后导致事业单位机构不断膨胀,财政负担不断加重、效率提高缓慢、事业服务供给不足,影响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交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事业单位是计划体制在当今中国依然比较完整保有的最后一块阵地、最后一方“净土”。130万个事业单位,近3000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绝大多数依然在计划体制色彩浓厚、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下运行和工作。
事业单位改革滞后的现实成因是:在中国改革总体次序选择上,确定以经济改革先行、政府机构改革紧密配合、事业单位跟随适应的推进顺序;在改革方式上,主要以问题应对方式应对社会事业发展中显现、突出出来的问题,使改革缺乏前瞻性、整体性、系统性,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国家迄今为止尚未推出一个关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1);在改革实施上采取点上试行、局部推进的方式,使改革相对分散乃至分割在机构、人事、财政供给、产权等方面,以及
教育、卫生、文化、交通等行业;在改革的价值取向上,过分突出事
(1)郑国安等:《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机械工业出版社XX年第45页。
业单位稳定的价值,事业单位长期作为社会系统的“稳定器”、政府改革和企业改革的“后花园”,不仅改革的力度始终落后与企业改革和政府改革,而且把事业单位作为分摊改革成本的主要场所(2);在改革的决策上,政策设计的理论基础不够明确,事业单位、专家、社会公众、参与不够充分,特别是事业单位职工没能参与,政策实施缺乏制度化检验、评估机制,从而影响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改革滞后的理论成因是:支撑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理论探讨的学科基础分别来自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各个学科往往从各自角度分别进行研究,理论基
础、分析方法、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对事业单位的定性,从政府
组织、公务法人(3)、到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4)在到市场主体等等,尚未能形成一致的看法;有关部门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探讨不够深入,得出的结论是产业化、社会化(5)、非政府组织化、现代事业制度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理论与现实缺乏有机结合,理论研究尚未系统介入改革的政策研究、政策设计、政策实施、政策评估等环节中,因此难以为事业单位现实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而理论本身也无法从丰富的改革与发展中获取更多更坚实的现实经验。
(2)周翼虎等:《中国事业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XX年版,第40页、第296页。
(3)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国务院法制办政法劳动司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须知》,团出版社1992年出版,第6页。
(4)成思危主编《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民主与建设出版社XX年版,第11-17页。
(5)1996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出台的《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事业单位的改革“遵循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的方向”。
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特殊性
一)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困难处境
中国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中存在着体制不顺、产权呆滞、激励失
效、约束乏力,人归上级管、事由上级定,政事不分、事企难分,机
构臃肿、人浮于事、机制僵化、发展乏力等情况。面对发展机遇和竞争对手时无法真正竞争,养懒了一批本来勤劳的人,荒废了一批能干好的人,流失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人,留下了一批不应留的人。从宜宾路桥公司的改革发展实践中深切感到:如果对事业单位的性质、企业化管理的要求、事业与企业职能定位不清楚;对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体 制弊端认识不清;直接用企业化管理来经营事业单位,将会进一步损害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整体。纵然可以针对现有问题进行一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改革,也会导致企业化管理事业
单位逐渐丧失生命活力。
XX年中国加入WTO,进一步加快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走向全球竞争,任何一家参与市场竞争的单位,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无法迎接全球化的挑战。企业化管理事位,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无法迎接全球化的挑战。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面临着良好机遇和重大挑战,首先要熟悉幷面对外国企业的竞争压力,其次最重要的是理清管理思路培养自身的生命活力,然后才是与各类企业展开竞争,才有可能抓住机遇。从宜宾路桥公司的实践看,要想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必须进一步改革体制、理顺机制。但目前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政策上,都很难找到对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导向性说法,如果长期不能在发展策略上有所作为,将使宜宾路桥公司不能持久的生存。其资本不具有流动性无法和社会资本融合,最终丧失生命力后难逃“不改革等死,要改革找死”厄运。单位的生存发展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经营管理者和所有职工命运,也自然制约着行业的稳定和发展。
二)行政体制改革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导向
以公共服务为中心推进政府改革,是”十一五”期间中国整个改革的中心和重点之一,这是XX年中国城市论坛上首发的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XX年的中共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均明确提出了“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大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力度,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政府的治理模式以及包括社会保障、教育等在内的公共服务体系都面临着结构性调整。在政府治理模式上,中国开始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机构的规模日趋小型化,政府作用的范围逐步收缩。在这种制度背景下,作为政府职能转换和公共服务的替代性提供者,事业单位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十一五”期间,与行政体制改革同时进行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仍然处于攻坚阶段。金融体制改革、大型国企改革等等,都是下一步改革面临的难题。但从总体来看,无论金融体制改革、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都与政府治理改革不到位分不开。企业化管理的公路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改革基本停留在改革事业单位用工制度、创新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制研讨等层面上。不管从改革的政策规定,还是从各级地方政府的改革实 践,大家都对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研究远远弱于国有企业。使得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改革缺乏操作理论依据,也缺乏改革实践经验。XX年中国第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事业单位除了教育和基础科研部门外,其它都要通过改革,三年内走向市场。XX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指出,要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强调“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这些指向为宜宾路桥公司改革发展提出了要求也指出了前进方向。
三)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困难的特殊性
事业单位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基层组织。它是中国第二大类组织,是中国人才资源的重要聚集地,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有各类事业单位130多万个,有工作人员2900多万人;它拥有国有资产近3000亿元;中国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医生和教师都集中在由各级政府出资举办的各类事业单位,其各项事业费用支出占财政支出的30%以上。事业单位肩负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和社会建设的等多种责任,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中一支重要力量。以事 业单位的社会功能为标准可分为以下几类:行政执法型事业单位、政事兼容型事业单位、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研究型事业单位、生产型事业单位。这些功能种类中,部分研究型和绝大部分生产型的事业单位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它们先天性质是事业单位,与其它事业单位不同的是,在中国经济走市场经济的道路以后,它们按照企业管理的要求从事经营活动,发展一段时间后究竟符合事业单位性质还是符合企业性质就成了一个问题。
如此众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被确定走入市场后,确实为执行企业化管理已经采取了人事改革、分配制度调整等手段。这些调整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脑体倒挂现象,缓和了一些企业管理与事业单位属性的尖锐矛盾。在调整和改革的初期也确实起到了调动积极性的作用,但这种折衷的手段很快就引发了负面的效果,激励失效和约束不力;单位没有人事权和决策权;分配要向其它事业单位看齐等等。旧病未除又添新伤,管理目标无法定位、管理的原则走向模糊,管理工作更加被动,其事业单位方面的公益性与企业赢利性难以兼顾,管理变形加剧。每个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窘境在具有各自特点的同时,又都带有某些普遍性的特殊原因,具有某种“制度化生产的”性质。
第五篇:市新华书店企业化改革初显成效
文章标题:市新华书店企业化改革初显成效
2006年,___市新华书店大力推进企业化改革,积极稳妥地处理各种历史遗留问题,真正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改革目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___市店现有职工74人,其中离退休人员(含内退)23人,在岗人员51人,人员多、包袱重、职工
思想观念陈旧是此次改革的主要问题。同时,该店因历史原因,外欠款达330多万元,5年以上旧书库存近100万元。职工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五金”缴费基数低,水电改造难度大,费用高。另外,离退休人员的许多待遇不能得到较好落实,致使该店的企业化改革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面对种种困难,___市店党总支、经理室一班人采取得力措施,奋力推进企业化改革:
一、书店组织职工反复学习和宣传企业化改革文件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思想工作。该店先后召开职工大会、在岗人员座谈会、离退休人员谈心会、部分人员交心会等大大小小会议23次,店领导分别同职工谈心近百人(次),到老职工家走访12次,解决各类问题和矛盾50多个。由于宣传发动到位,思想工作到位,问题解决到位,职工的认识逐步提高,由被动到主动、由抵触到支持、由疑虑到理解,逐步形成了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紧紧依靠政策,分步实施,全面推行企业化改革。此次改革是新华书店成立70年来首次脱胎换骨式的改革,企业体制要改,用人机制要改,工资分配制度要改,沉重包袱要减。为此,___市店紧紧依靠上级政策,分步推进各项改革,较好地完成了改革任务。主要体现在:(1)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完成;(2)全员解除了劳动用工合同;(3)副经理、中层干部和一般员工竞岗竞聘工作完成,目前领导班子职数由5人减到3人、科室由9个减到4个、中层干部由11人减到4人、员工由51人减少到22人;(4)实行全员聘用制,新聘用人员一律签订合同制用工合同,副经理聘期两年,其他一律聘期一年;(5)对于书店多年来遗留下来的老大难问题,书店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根据企业经营实际情况予以妥善解决;(6)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等“三金”得到初步解决,仅2006年“三金”新增支付35万元;(7)职工队伍保持了稳定;(8)经营工作保持了稳定。
三、企业化改革大大促进了新华书店经营工作。近一年时间,___市新华书店大刀阔斧的改革,呈现喜人的局面:(1)书店包袱进一步减轻。在岗员工一次性减少29人,干部和科室减少一半,仅此一项每年减少费用支出近30万元;(2)大大提升了人气,增强了凝聚力。改革后,单位体制变了,用人机制活了,薪酬同效益持钩了,如今人人思发展,个个抓销售,全员跑市场,书店面貌一新,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3)经营收入逐步增加。以11月为例,中心门市图书收入同比增长20,教材征订新增加5个品种,码洋30多万元,员工岗外推销近10万元,所有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形势看好;(4)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改制后,书店重新修订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5大类36项,对原有的经济工作指标及考评措施进一步量化、细化,分解到部门和个人,真正做到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市新华书店企业化改革初显成效》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新华书店企业化改革初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