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选题
请学生围绕浙江改革开放的话题,从“改革引起的变化”、“改革带来的影响”、“改革取得的成就”、“改革存在的问题”、“改革获得的经验”、“改革的重大意义”等角度,选择社会调查主题,确定社会调查内容,设计社会调查方案,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写出社会调查报告。
鼓励大家自主选择主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浙江的实践调查 1.小微民营企业调研 2.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调研 3.企业劳动力素质的调研 4.浙商回归政策的实效调查研究
5.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以某村(如航民村、滕头村)为例 6.外向性企业调研 如:万向、康奈、越美集团
7.浙江民间资本去向调研——以某市(县、镇)为例 8.市场调研系列: 如义乌市场调研
全国最早的小商品市场调研 桥头纽扣市场调研
娃哈哈民营企业发展新模式调研 大唐袜业调研
吉利汽车的成长之路调研 9.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 10.浙江家族企业调研
11.统筹城乡发展调研——以某市(县、镇)为例 12.创新农地流转制度调研——以某市(县、镇)为例 13.海宁皮革城调研 14.绍兴中国轻纺城调研 15.诸暨华东珠宝城调研 16.杭州四季青服装城调研 17.余姚中国饲料厂城调研 18.某市A股上市情况调研 19.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调研 20.农民收入问题调查——以某村为例
21.产业升级或经济升级调查(某个地区、某个企业。新增)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在浙江的实践调查 1.村民自治调研
2.创新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机制的经验调研 3.余杭的“自荐海选”调研 4.天台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调研 5.余杭“法治指数”调研 6.工会维权的模式调研 7.浙江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案例 8.大学生村官成长调查(新增)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浙江的实践调查 1.发展文化产业调研 2.“文化强市(县)”调研 3.我的家乡“最美人”调研
4.廉政文化建设调研——以某县(镇、乡、村)为例 5.胡庆余堂的中药文化调研
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研——以某市(县、镇、乡)为例 7.嵊州越剧文化产业区块调研 8.东阳中国木雕城调研 9.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调研 10.杭州高新区动画产业园调研 11.浙江人的创业精神调研 12.浙江省各地文化建设新案例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在浙江的实践调查 1.教育问题调研方面的选题: 次发达地区师资队伍现状以及成因调查
乡村孩子成长环境的调查报告 对某地留守儿童调查
农村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查
现代职业教育现状调研——以某市(县、镇)为例 2.民营企业家慈善调研
3.城市交通“治堵”问题调研——以某市(县、镇)为例 4.社保模式调研——以某市(区、县、镇)为例 5.长兴教育券制度调研 6.全国最早的小商品市场调研 7.某私立中学调研
8.农民健康保险调研——以某市(县、镇)为例 9.玉环县构建高教为民服务中心调研
10.宁波市海曙区独创81890政府服务热线调研 11.枫桥经验调研 12.(已取消)
13.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调研——以某市(县、镇)为例 14.外来人员管理服务模式调研——以某市(县)为例 15.社会管理体系调研——以某市(县)为例 16.都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的调查——以某市为例 17.医疗改革效果调研——以某县(镇、村、社区)为例 18.浙江社会管理创新案例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在浙江的实践调查 1.雾霾对实现“中国梦”的挑战的调研——以浙江省某市为例 2.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调研 3.安吉生态文明试点建设调研 4.县级生态城市调研 5.沿海生态保护调研
6.丽水生态立市建“绿谷”调研 7.慈溪旧货综合利用创造大产业调研 8.蓝天生态农业园调研 9.绍兴蓝星水资源优化配置调研
10.新安化工集团:经济和环境“双赢”调研 11.金光集团:亚洲最大废纸回收再生生产线调研 12.巨化集团的循环经济模式调研 13.慈溪旧货综合利用创造大产业调研 14.某县环境问题调研 15.某“癌症村”调研 16.村庄整治调研
17.“两美”浙江(建设美丽浙江 创造美好生活)调查(新增)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在浙江的实践调查 1.椒江试行党代会常任制调研
2.农村基层组织的“先锋工程”建设调研 3.下城区的楼道党支部建设调研 4.宁波公推直选党委书记调研 5.长兴的党员言行考评实践调研 6.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典型案例 “聚焦‘绿色浙江’”专项社会调查
(建议指导老师重点引导并亲自参与)1.杭州下沙环境状况和居民满意度调研 2.杭州城区环境状况和居民满意度调研 3.杭州郊县环境状况和居民满意度调研 4.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环境状况比较调研
5.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居民对环境状况满意度比较调研 6.浙江省各地环境状况和居民满意度比较调研 7.某城(镇)生态环境与治理执法的公众评价
8.农村居民对水环境状况的满意度——以某县市(镇)为例 9.某市市民环境卫生意识调查 10.农村居民环境卫生意识调查 11.各地居民对污染治理的满意度调研
(七)12.自来水水源安全及水质状况的调研 13.“五水”共治调查(新增)
第二篇:2013大学生社会实践 参考选题
2013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考课题
一、志愿服务专项
1.暑期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
2.暑期返乡支教行动
3.暑期社区志愿服务行动
4.暑期志愿服务开展状况调研行动
二、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1.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发展现代服务业对策研究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社会心理变迁
4.新生代农民工创业与城市社会适应
4.节水型社会建设
5.中国慈善业成长与发展
6.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发展调查
7.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8.产业更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9.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三、“三农”热点问题
1.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3.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调查
4.科技兴农若干问题的思考与调研
5.乡镇企业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探究
6.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先进典型
7.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
8.农村卫生条件现状调查
9.农村精英人物与新农村建设
10.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学生村官基层适应状况调查
四、教育改革与发展
1.教育资源的均衡性调查
2.新课程改革实施难点及改进
3.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导与改进
4.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问题研究
5.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情况调查
6.我国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7.农村教师生存现状调查
8.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研究
9.公费师范生培养与发展前景调研
10.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育人功能调研
11.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
12.汶川、舟曲地震灾区学生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13.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
14.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青少年教育
五、价值与文化传播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
3.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现状调研
4.中国城市雕塑现状与发展调研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媒体价值取向研究
6.初高中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研究
7.网络文化建设与传媒公信力提升关系研究
六、公共卫生安全
1.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
2.大学生营养与健康调查
3.青少年性健康知识和艾滋病知识普及教育
4.初高中学校食堂卫生情况调查
5.农村百姓对疾病防御方面的了解的调查
6.食品安全与民众对免检产品信心指数调查
附件2常见媒体联系方式
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网http://practice.2000y.net/中国社会实践网http://《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myear@yahoo.com.cn《中国大学生》杂志编辑sunboy2277@sina.com《广西日报》投稿信箱xgw@gxrb.com.cn《中国大学生》杂志sunboy2277@sina.com《南国早报》.com
第三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考选题
附件1:2018年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考选题
1、改革开放40年以来家乡发展变化
2、改革开放与我身边的变化
3、改革开放40年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调查
4、跨境物流的协作
5、零售业如何对接一带一路
6、一带一路战略区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探索
7、大学生对学术造假的态度调查及分析
8、就业压力下的大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调查
9、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
10、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11、调查家乡所在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进步的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12、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调查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们对幸福的认识,包括幸福是什么、怎样获得幸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等,运用价值观有关理论加以分析。
13、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梦”的认同现状调研
14、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和看法调查分析
15、关于依靠科技走向富裕的现状调研
16、“五大发展理念”在的落实状况调研;
17、“精准扶贫”政策在的落实状况调研;
18、“一带一路”战略对经济发展影响状况调研;
19、“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执行环境调研;20、“互联网+”的影响状况调研;
21、“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状况调研;
22、建党97周年红色文化调研;
23、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认识调研;
24、社会各个阶层(或某阶层)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信心的调查;
25、具有某省特点的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
26、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状况调查及组件流失的原因;
27、“八项规定”出台后党风廉政建设变化情况调研;
28、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调查研究;
29、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和实践研究;30、微博、微信等对大学生价值观、生活方式、教育、学习、工作的影响;
31、在校大学生对本专业热爱度情况调查;
32、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调查分析;
33、大学生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和思考调查;
34、大学生对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现状的认识调研;
35、大学生在乡创业情况及面临困境调研;
36、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保障调查分析
37、城镇中小学生周末的生活现状调查
3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报告——以某一个具体的村庄为个案
39、农村(小城镇)居民就学意愿调查 40、城市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调查
41、城市(农村)青年业余时间学习与技能培训的现状调查
42、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的调查
43、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施情况调查
44、中小学校环保教育情况调查
45、城镇居民消费意愿调查
46、根治城市“牛皮癣”的办法研究
47、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48、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49、青少年对孝文化的认同度调查与分析 50、孝文化在和谐社会、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51、和谐社区创建问题调查
52、城市社区文化的基本现状以及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
53、公共文化发展状况调查
54、青年的生活形态和品牌消费意识调查
55、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56、90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调查
57、大学生对学术造假的态度调查及分析
58、就业压力下的大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调查
59、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
60、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61、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情况调研 62、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调查 63、老百姓关于反腐倡廉的看法调查 64、农村税费改革对当地农村生活的影响调查 65、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与状况的调研 66、老百姓的法律普及程度调查 67、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研究 68、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调查研究 69、“限购令”发布后对房价的影响 70、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71、本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状况调查
72、经济落后地区农民对子女上学的心理状况调查 73、中学生对当前课程安排的看法调查
74、关于调整教育结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调查研究 75、社会对高校人才需求特点调查分析 76、大学生兼职的调查 77、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
78、农村养殖及种植业科技含量的调查 79、关于街道垃圾分类的调查 80、新农村建设与扶贫模式的调查
第四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选题指南
附件1: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选题参考指南
一.社会生活类
1.大学生心目中党和政府形象的调查与分析 2.人文精神在大学生活中的表现的调查与研究 3.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的调查与研究 4.贫困大学生适应城市和大学生活的调查与分析 5.目前中小学教学体制的利弊调查于分析 6.大学生暑期打工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7.大学生暑期实践的目的和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8.假期打工对今后就业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9.大学生兼职类型取向的调查与分析 10.大学生对考证的认知的调查与研究
11.大学生对国家大事关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2.可持续发展状况调查与研究
13.下岗职工家庭生活状况与生存策略的调查与研究14.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与研究
二.人生理想类
1.大学新生立志的的调查与分析 2.对人生价值实现途径的调查与分析 3.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4.大学理想职业的调查与分析
8.对大学生考资格证目的的调查与分析 5.大学生对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差异性分析 6.大学生就业要素调查与研究
7.在校创业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8.大学生人生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9.大学生考研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10.大学生对创业和就业所持态度的相关调查与分析 11.大学生对理想实现自信心的调查与分析 12.大学生出国留学的目的的调查与研究 13.大学生对口就业的比例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4.大学生认识观的调查与分析
三.新生适应类
1.大学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的典型案例分析
2.对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调查与对策分析 3.大学新生不适应新人际环境的典型案例分析 4.大学新生课外读书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5.新生军训学习收获与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6.大学生对目前大学生活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7.大学生对生活环境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四.高校管理类
1.早操或早点名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
2.检查宿舍对大学生的影响 3.晚点名利弊关系调查分析
4.对大一新生不允许使用电脑的看法的调查与研究 5.对不允许大学生在宿舍内使用电磁炉等电器的看法的调查与研究
五.道德修养类
1.大学生文明形象的塑造的调查与分析 2.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4.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理解的调查与分析 5.大学生道德目标的调查与分析
6.大学生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调查与分析 7.大学生人品与就业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8.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9.崇拜明星偶像对大学生人生观与道德观影响的调查与研究
11.素质与学历高低关系的调查与研究 12.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六.专业、学习类
1对上大学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2对大学学习目标的调查与分析 3对专业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4大学生对学业管理方法与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5大学生学习投资效益的调查与分析 6大学生自由选择专业意向的调查与分析 7大学生对公共选修课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8大学生如何利用学习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9大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意向的调查与分析 10长沙若干高校教学特点的调查与分析 11大学生考研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12大学生学习障碍及排除的调查与分析
13大学生到图书馆读期刊资料的目的性的调查与分析 14各年级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料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5保研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6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17课堂出勤率的现状及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18学习环境与氛围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19 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的调查与研究 20 英语四六级的重要性的调查分析 21当代大学生对选修课的看法
22论文素养对大学生重要性的调查与研究 23大学生表达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24大学生自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5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接受与传承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6金融危机影响下建筑行业的发展与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27大学生逃课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七.生活消费类
1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与分析 2大学生租房现象的利弊分析
3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4大学生手机用途的调查与分析 5贫困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6不良消费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 7贷款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8大学生消费指标的调查
9大学生的主要生活费来源调查
10大学生在外用餐消费状况的调查及分析 11大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费用
12女大学生最喜爱化妆品品牌的调查与分析 13大学生服饰消费水平及欣赏类型的调查与分析 14大学生中数码产品拥有与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15大学生对“山寨”的看法和使用的调查一分析 16大学生聚餐原因及消费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17大学生对奖学金的分配利用的调查与分析 18大学生对“俭朴”的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八.心理健康类
1维护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2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3大学生抑郁心理的自我防范和调适的调查与分析 4大学生郁闷心理的防范与矫治的调查与分析 5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6男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7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8课桌文化及其反应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9大学生心理空虚状况的调查及分析 10大学生渴望交友的心理调查与分析 11大学生高自杀现象的调查与研究 12大学生兴趣取向的调查与研究
九.恋爱交友类
1大学校园中恋爱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2大学生恋爱利与弊的调查与分析 3大学生择偶标准的调查与分析
4大学生中失恋心态调节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5大学生恋爱中的道德约束问题研究与思考 6大学校园内若干恋爱行为调查与分析
7大学生恋爱开始的时间及原因的调查与研究 8异地恋对大学生的影响
9大学生对校园爱情的看法的调查于分析
10大学生追求异性的动机和方法的调查与研究 11大学生恋爱最终结果的调查与分析 12大学生对师生恋看法的调查与分析 13对大学生恋人同居的看法的调查与研究
十.人际交往类
1大学生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2通过个案分析大学生交往存在的障碍与解决对策 3大学生同性交往类型的调查与分析
4大学生异性交往的类型和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5大学师生交往的途径和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6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主要障碍及对策分析 7沟通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研究与思考 8影响大学生人际吸引因素的调查与研究
9大学生对团队精神的认识和理解的调查与分析 10大学生人及排斥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11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典型案例分析 12人脉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分析 13大学生与家人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14大学生社交礼仪知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5校外人员进校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十一.网络使用类
1互联网对大学生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2大学生上网聊天主题的调查与分析 3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大学生上网与学习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5电脑暴力游戏对大学生心理负面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6网恋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7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利弊的调查与分析 8不同年龄段对网络使用的差别的调查与研究 9大学生对3G的使用与看法的调查与研究 网络实名制的调查与分析
10网络购物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1大学生对电子网络发展及其社会影响的认识的调查与研究
十二.课余时间类
1大学生课外读书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2大学生作息时间的调查与分析 3大学生时间观的调查与分析
4大学生课外娱乐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5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6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7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调查与分析
8大学生处理学习与校园生活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9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与分析 10大学生周末生活的调查与分析
11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安排的调查与分析 12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13大学生课外自主锻炼与自主学习时间的调查与分析 14 大学生对自愿服务工作的心理态度的 调查与分析
15做学生工作对学生自身影响的调查于研究 16大学生通电话的时间与内容的调查与研究 17大学生假期期间作息时间的调查与分析
18大学生假期在家期间做家务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19对大学生在校内摆摊看法的调查与研究 20大学生暑期留校的调查与分析
21大学生对学生会的看法的调查与分析
十三.新农村调研类
1.农村建设规划
2.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3.个体农民经济收入的调查与研究
4.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5.农村基层组织的调查与研究 6.农村宗教信仰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7.农村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8.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现状及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9.农村城镇化进程的调查与研究 10.农民工权益保护现状调查 11.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研究 12.农村医疗保险问题研究 13.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研究
14.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调查与分析 15.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调查与研究 16.地方农村风俗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17.村党支部与村民选举关系之探讨
18.后农业税时代村级医疗卫生机构问题与对策分析 19.中国农村宗族活动的兴起与对策 20.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研究 21.“三农”政策普及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消费水平与消费层次的调查与分析 23 关于农民文化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24 农村住房结构分析调查
25农民的生活环境问题调查于研究 26 农村生活中节能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27农民劳动时间与其收入的关系的调查与研究 28不同地区农民工工资差异的调查与分析 29农民工权利保障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0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的调查与分析 31城乡居民平均住房面积的调查与分析
32大学生村干在农村建设岗位的分布调查与分析 33农民休闲娱乐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34当地民俗的调查与研究
35新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体制的完善与规划调查与分析
36农村孩子辍学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十四.建筑物调研类
1公寓式楼层、房间结构与功能调查分析 2农畜类建筑的结构与功能的调查与研究 3楼层水、电、气结构的调查分析 4建筑用途及其特点的调查与分析 5餐饮业建筑的结构特点的调查研究
6建筑工地各种工种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十五.日常生活类
1经常蜗居宿舍、食泡面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于研究 2大学生饮食规律的调查与分析
3大学生吃方便食品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4大学生平均睡眠时间的调查与分析 5大学生看电影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6大学生卧谈会话题的调查与分析
7大学生对学校食堂的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8大学生身体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十六.其他
1餐饮企业运营规律的调查与研究 2水污染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3灾后人民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4生态保护工作的调查与研究 5我国人口素质问题的研究
6福利院老人的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7中学生心目中偶像的调查与分析 8中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9大学生对中国未来发展所持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10关于中国经济复苏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11今年高考生对矿大的了解情况及报考意向的调查与分析
12对灾区儿童心理恢复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3课桌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十七、低碳、环保主题
十八、其他
(本指南仅供参考,可以自行立项立题)
第五篇:社会实践参考选题
参考选题:
1、贵州大学某某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
2、新时期大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精神研究
3、根据红色教育基地考察,写一篇革命先烈事迹、精神的研究报告。
4、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情况调查研究——以某某学院为例。
5、当代大学生人生格言类型、人生追求研究。
6、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调查分析报告——以某某学院为研究重点。
7、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调查——以某某学校为研究重点。
8、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某某学校为研究重点。9、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与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及对策研究——以某某村为调查个案。12、农民税赋负担问题调查——以某某村为研究重点。13、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以某某学校为例。
1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查——以贵阳市某某村为研究重点。
15、农业现代化问题调查——以贵阳市某某村为研究重点。
16、食品安全的调查——以贵阳市某某社区为研究重点。
17、贵州大学学生对社团的态度及社团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18、大学生寝室文化的调查分析——以某某学校为例。、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以贵阳市某某社区为研究重点。20、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以贵阳市为研究重点。21、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以贵阳市某某村为研究重点。22、贵阳市“背篼”工生活状况调查。、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以贵阳市为研究重点。24、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25、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某某大学为研究重点。27 大学生宗教意识与宗教信仰的调查以某某大学为研究重点。
28、残疾人事业与共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研究——以贵阳市某某社区为研究重点。2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以某某村为研究重点。30、新农村建设与残疾人扶贫机制探讨---以某某村为研究重点。31、贵州省农村养老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某某地区为研究重点。32、欠发达地区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贵州省为研究重点。
33、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状况及其改善途径探讨——以某某乡镇为研究重点。34、社区残疾人工作新机制与新模式探索——以贵阳市某某社区为研究重点。
35、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及其改善途径研究——以某某乡镇为研究重点。
35、关于大学生学习压力的调研——以某某学院为研究重点。
36、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以某某学院为研究重点。
37、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研——以某某学院为研究重点。
38、对大学生课桌文化的调查与思考研究——以省直高校为研究重点。
39、贵州大学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40、贵州大学花溪校区外来务工人员(楼管、保洁员、保安等)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41、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以贵州大学某某学院为研究重点。
42、大学生择业取向调查分析——以贵州大学某某学院为研究重点。
43、贵州大学男生群体心理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44、贵州大学女生群体心理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45、中国传统道德在新时期的价值研究
46、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的差别研究
47、花溪区公民遵守公德现状研究
48、大学生诚信意识调查——以某某大学为研究重点。
49、大学生恋爱误区分析——以某某大学为研究重点。
50、大学生BBS发言中文明情况观察分析——以某某大学为研究重点。
51、大学生学生干部的素质研究——以某某大学为研究重点。
52、大学生道德现状的调查分析——以某某大学为研究重点。
53、劳动合同违约问题研究
54、大学生道德现状的调查分析以某某大学为研究重点。
55、贵州大学构建和谐校园的调查与分析。
56、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调查分析——以某某大学为研究重点。
57、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状况的调研——以某某大学为研究重点。
58、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研——以某某大学为研究重点。
59、贵阳市公民道德素质状况调查。
60、贵阳市公交车文明乘车的观察与思考。
61、大学生法律意识与行为调查研究——以某某大学为研究重点。62、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贵阳市某某乡镇为研究重点。63、贵阳市某某社区城中村研究。64、贵阳市交通拥挤的现状及对策思考。65、贵阳市某某社区老年公寓调查与研究。
以上参考选题,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选择若干选题设计教学实践方案,提出目的要求和考核记分方式。
此实施方案在马列部部务工作领导下,以教研室为单位、以教师为主导具体组织实施。部里承担培训教师、制定实施方案,督促检查责任。教研室负责编写实践教学大纲,组织教师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各项工作。附件:
参考方案、参考选题
实 践 项 目 一
【实践名称】贵阳市某某区外来务工人员(楼管、保洁员、保安等)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实践目的与要求】
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既关乎民生,更涉及维护稳定、构建和谐。通过对贵阳市某某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状况的调查,能够部分描述出这个群体的生活状况和工作状况,揭示出他们的真实想法与内心需求,为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环境、解决各类劳资问题、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提供有益参考。【实践步骤】
1、指导学生拟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内容、制作调查问卷、采用实地访谈、实地观察、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3——5人一组,并指定负责人。
3、各组自行准备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和采用的社会调查方法、写出的调研报告和调查结果的报告情况给出实践教学成绩。
实 践 项 目 二
【实践名称】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实践目的与要求】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人生的事业在这里奠基,成功的希望从这里起步,刚刚走出高中繁重学习任务的大一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通过这次调查,希望能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摆正恋爱与学习的位置。【实践步骤】
1、指导学生拟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内容、制作调查问卷、采用抽样调查、实地访谈、实地观察、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3——5人一组,并指定负责人。
3、各组自行准备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和采用的社会调查方法、写出的调研报告和调查结果的报告情况给出实践教学成绩。
实 践 项 目 三
【实践名称】参观革命烈士陵园 【实践目的与要求】
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陵园,旨在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和继承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理想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起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发学习的理想和抱负。【实践步骤】
1、任课教师收集革命烈士陵园有关资料。
2、组织参观。
3、参观结束后每人写一篇2000—3000字心得体会。【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和提交的心得体会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实 践 项 目 四
【实践名称】开展爱国纪念日的纪念活动 【实践目的与要求】 通过开展爱国纪念日的各种纪念活动,使学生铭记历史,增进对史实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践步骤】
1、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重大爱国纪念日的相关资料。
2、播放相关的爱国主义电影,举办爱国主义学习座谈会。
3、每人写一篇2000—3000字心得体会。【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和提交的心得体会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实 践 项 目 五
【实践名称】评选“家乡之最” 【实践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更深切地了解和热爱家乡的大好河山和灿烂文化,进而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同时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分析乡情、县情、省情、国情,增进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实践步骤】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3——5人一组,并指定负责人。
2、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自己家乡的人文、地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情况。
3、写2000—3000字心得体会。
4、召开“家乡之最”展示交流会或报告会,提倡学生用多媒体展示“家乡之最”。
【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和提交的心得体会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实 践 项 目 六
【实践名称】开展“热爱生活 珍爱生命”宣誓活动 【实践目的与要求】
旨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惜青春,增强敢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实践步骤】
1、在全班范围内征集誓词。
2、评选优秀誓词。
3、集体宣誓。
4、学生写出2000—3000字心得体会交流体会。【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和提交的心得体会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实 践 项 目 七
【实践名称】征集“和谐班集体”创建方案和主题词 【实践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和谐班集体创建的目的意义和内容途径,增强创建和谐班集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优良环境。【实践步骤】
1、任课教师提出创建和谐班集体方案和主题词征集的具体要求,即主题鲜明突出,具有本班特色,具有可操作性。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到4人,并指定负责人。小组协作完成,方式不限。
3、提出具体成果,每组学生最好能用PPT形式演示他们的方案和主题词,并简单说明理由。
4、学生以“我和和谐班集体”为题,写出2000—3000字心得体会。【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和提交的心得体会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实 践 项 目 八
【实践名称】开展自我激励、团队协作训练 【实践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活动,引导学生做自信、乐观、积极、健康、具有创造精神并对生命意义有感悟的人。【实践步骤】
1、组织登山活动,先选好登山路线,做好登山动员。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指定负责人。
3、让组员之间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要求在登山过程中组员相互帮助鼓励,不让一个成员掉队,使每个组员都能感受到被人关注的氛围,同时也有向他人表示关注的义务和机会。
4、登上山峰后组织相关活动游戏,教师可以之前准备。
5、写出2000—3000字心得体会。
【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和心得体会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实 践 项 目 九
【实践名称】开展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 【实践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活动,引导学生做将诚信作为自身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实践步骤】
1、指导学生拟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内容、制作调查问卷、采用抽样调查、实地访谈、实地观察、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3——5人一组,并指定负责人。
3、各组自行准备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4、召开调查报告会,分析诚信现状,并提出建议。【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写出的调查报告和调查结果的报告的情况给出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实 践 项 目 十
【实践名称】大学生生活消费情况调查分析 【实践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活动,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从而了解这一群体的消费方式与观念。【实践步骤】
1、指导学生拟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内容、制作调查问卷、采用抽样调查、实地访谈、实地观察、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3-5人一组,并指定负责人。
3、各组自行准备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4召开调查报告汇报会。【考核方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写出的调查报告和调查报告汇报情况给出实践教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