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融生态县创建进展情况
邱县农村信用联社
开展金融生态县创建达标活动进展情况
按照《邱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金融生态县创建达标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邱县联社积极参与了全县金融生态县创建达标工作,努力打造和谐诚信金融,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现在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做一个简要汇报。
一、推进信用区域建设
结合省联社提出的“农信进万家”活动,邱县联社今年的目标是进农户不少于1000户、评定信用户不少于210户、评定信用村不少于1个,评定信用乡镇不少于1个;进基地不少于1家;进市场不少于1个;进企业不少于30家,完成评级授信10家。目前已进农户500户,评定信用户93户,进企业10家。
二、打击逃废债行为
截止11月30日邱县联社不良贷款余额27924万元,比年初下降4308万元;不良贷款占比30.09%,比年初下降6.83个百分点。多措并举,确保实现不良贷款“双降”。一是实行责任清收。对逾期多年的贷款,限令放款责任人在规定时间内收回,对未及时收回的,在放款责任人工资中扣收。二是实行销户清收。要求各信用社对96年以前的小额农户 贷款进行销户清收。三是开展公示清收。利用各种方式将欠款户贷款公诸于众,宣传借债还钱的道理,迫使拖欠户、赖债户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自觉还款。四是开展协助清收。联社选择不良贷款数额大、收回难度大的重点户,抽调科室人员由联社领导带队,协助信用社上门上户清收,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五是开展依法清收。经联社与法院协商,在全县信用社开展依法收贷活动。期间,共计起诉59户贷款户、涉及金额200万元,在法院的帮助下,共收回贷款本金36.5万元,贷款利息3.5万元。
三、完善金融服务功能
增强竞争意识,提高信用社市场竞争力。一是不断提高柜台服务质量。面对与同业间的差距,扬长避短,以为客户提供优质文明服务为切入点,从提高服务水平、转变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方式入手,进一步端正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作风,推行站立服务、微笑服务、限时服务,以热忱、文明、高效、快捷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提高信用社市场竞争实力。二是继续提高电子化服务水平。加强对计算机岗位人员的辅导培训,鼓励广大员工参加计算机专业学习和参加社会上计算机等级考试,提高农村信用社办公自动化水平。三是加大硬件建设。今年分别在营业部、城关信用社、马头分社、香城固信用社安装了自动取款机,目前已全部安装到位。
四、强化征信体系建设
为配合信用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县域信贷支农效率,县信用联社在县政府、县金融办、县人行、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承担起为全县农民建立电子档案,建立农村信用体系的责任。农村信用体系以农村经济主体信用评价与信用档案建设为基础,信用评价包括对农村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乡(街道)“三信”的评定,评定以“三信”对象是否诚实守信、按期偿还债务为核心,信用档案将对“三信”对象的借贷、还贷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信用体系中“三信”对象的信息将根据实际情况定时进行更新。邱县人民银行下达邱县联社采集任务24537户,邱县联社对农户信用档案采集工作于2010年7月底前全部完成,共累计采集农户信用档案 24537户。
五、加大宣传力度
今年先后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一是“农信进万家”活动,我们重点是以“五进三送”为手段,立足邱县实际,围绕县委、政府全民创业总体部署,以“进农户”为契机,帮助农民拓展思想观念,为农民增收致富、调整种、养、加结构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围绕县域“两白一绿”主导产业和棉纺产业的发展,研究产业发展状况与趋势,对优质客户利用“进企业”、“进基地”的机会,了解企业所需,帮助企业提升经营能力和水平,加大新增贷款的支持力度。二 是11月28日,以“多一份金融了解,多一份财富保障”为主题的银行业公众教育服务日宣传活动,宣传内容紧密贴近公众日常生产生活,开展了真假货币辨别、安全使用银行卡、警惕非法集资、认识理财产品四个主题内容的宣传。并结合自身业务,全方位向公众介绍了中小企业贷款、农户贷款、商户贷款、公职人员贷款、下岗失业贷款等一系列信贷业务品种,使公众对金融常识及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八日
第二篇:生态示范区县创建项目进展情况总结
推进绿色决策和绿色政府创建步伐,扩大生态环境教育普及面是生态示范区县创建的一项重要举措之一。自XX年以来,围绕项目建设,强化协调指挥,发挥上下联动机制,保障了绿色政府建设稳步实施,现就项目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绿色政府创建工程概算投资额为300万元,实际完成300万元,占计划数的100%,其中机制建立、推行生态发展与环保决策和管理科学化投入70万元;生态绩效考评考核体系建立投入90万;公众生态环境教育科普宣传等方面投入140万元。分投资完成情况为:XX年54万,XX年70万,XX年83万,XX年年93万,项目投资额呈逐年增长势头,有力地助推了绿色政府、绿色决策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公众对生态示范区县创建的认知率、认可率均已达95%以上,生态建设有序深入进行。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生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项目实施中的有关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调相关部门间的行动,将绿色政府创建任务纳入目标考核责任状,层层抓落实推进,实行半年一考评,一考核,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
2、制定方案,细化措施。按照整体推进,分布实施的原则,突出重点,有序组织实施。制定了《绿色政府、绿色决策创建方案》、《绿色政府创建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创建绿色政府相关保障措施》,从组织领导,机制建立,体系构建等方面逐一明确。同时,细化创建工作任务,制定了绿色创建政府创建项目分实施计划安排表,强化各项工作举措,注重实效。
3、建章立制,创新管理。从建立健全生态建设、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强化监督,做到依法行事,遵章办事,有章可循,制定和完善了《休宁县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工作的决定》、《休宁县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此外,健全了环境监督管理生态创建考核考评制,并充分发挥电视报刊、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报道生态建设先进典型,激发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发挥政府在生态创建中的协调作用,提高服务保障力,积极探索区域治理新经验、好做法,创新管理模式,为绿色政府创建提供良好的前提保障。
4、加强教育,营造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增强公众对绿色政府、绿色决策创建重大意义的认识,着力构建公民生态意识大教育体系,一是突出政策宣传;二是突出项目宣传;三是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宣传;四是围绕生态建设,集中开展宣教;五是抓成果报道,大力营造生态创建的浓厚氛围。并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不断提升各级各部门的生态意识和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始终,倾力打造绿色休宁,促进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形成了上下配合、统筹兼顾、平稳运作的工作格局,创建氛围日渐浓厚。
三、项目创建成效
1、机制不断完善。各级、各部门均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工作机制,实行环保与发展并重的决策制度,部门间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生态建设目标任务分解为具体的目标。监督举报管理机制健全,建立了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和长效的创建宣传教育机制,并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法律和规章,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2、生态建设体系不断健全。一是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生态农业不断发展,生态工业不断壮大,生态旅游长足发展,生态城市做美做大,实现了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生态环境体系,着力实施了碧水、蓝天、绿色、宁静、洁净工程,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质量大为改善,生态效益不断显现;三是建立生态文化体系,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经营,茶叶、蔬菜、菊花等绿色产业链不断延伸,绿色有机食品畅销市场。
3、生态意识深入人心。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加强新闻舆论宣传与监督,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显著增强,认知率达到95%以上。广大群众对改善环境、创造美好未来的创建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和强化工作措施,创建绿色政府,打造“绿色休宁”,构建碧水青山福人家,促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同认知和自觉行动
第三篇:14年金融生态创建实施计划
2014年金融生态创建实施计划
为打造“诚信凤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确保2013年政府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实现政、银、企共赢,促进县域经济、金融、社会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一业带三化”县域特色经济发展道路,以创建“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社区、信用企业、信用农户”为手段,大力开展金融生态环境、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在全县营造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改善投资环境,形成资金洼地效应,推动县域经济金融又好又快
发展。
二、创建目标
(一)力争40%的乡镇达信用乡镇。
(二)力争30%的村达信用村。
(三)力争20%的企业达信用企业。
(四)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增长20%以上。
(五)将凤凰县打造成“州级金融安全区”。
三、创建措施
(一)大力开展信用知识宣传。一是开展信用知识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乡镇、进农户“五进活动”,掀起诚信宣传热潮;二是组织金融机构上街开展宣传咨询;三是组织开展企业法人、财务人员信贷知识、财务知识、信用知识培训;四是利用电视媒体举办专题讲座、专访活动;五是在县城制作固定宣传牌、横幅等,开展诚信知识宣传;六是在机关单位、金融部门中开展“贷款融
资机制”和“八项机制”、“八项制度”等内容的学习和考试。
(二)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信用政府、信用乡镇、信用社区、信用农户、信用企业“五个信用”创建活动,按照创建标准组织评选信用单位,并予以授牌(信用企业8—10个、信用乡镇7个、信用村50个、信用农户13400户)。
(三)在全县公职人员中开展银行信用卡恶意透支专项整治活动,力争清收欠款70%以上,盘活信贷资产,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入。
(四)开展公职人员逾期贷款专项清收活动,力争清收率达70%以上,打造诚信机关、诚信公务员,为全县诚信作表率。
(五)开展金融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支持配合筹建县小额贷款公司,拓展融资渠道,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六)组织金融机构开展“重服务讲诚信、重支持讲实效”服务活动,积极开展信贷产品创新,确保贷款增长20%。
一是组织协调劳动、财政、农村信用社探索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二是支持帮助邮政银行探索“三农”信贷产品,加大猕猴桃、椪柑、烟草、生姜等产业开发的支持力度。三是调研、分析我县农村金融新需求,加大“三农”支持力度,发展壮大农村优势产品,实现产业富民;四是加大对银企洽谈签约项目贷款的跟踪,督促金融机构讲信用、重实效,确保贷款及时发放到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凤凰旅游业强势发展,实现旅游强县。
以上这篇2014年金融生态创建实施计划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能够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范文尽在:工作计划,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管理资料下载网,谢谢。
第四篇:常州市金融生态镇创建考核办法
常州市金融生态镇创建考核办法(试行)
(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创建金融生态县活动方案的通知》(常政办发〔2007〕109号)精神,推进全市金融生态创建工作,客观评价各镇金融生态创建工作和金融生态状况,不断增强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实现地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第二条 本考核办法是对《常州市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办法》(常金稳办〔2007〕6号)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第二章 考核对象和主体
第三条 本考核办法的考核对象是常州市各镇(含市<区>级经济开发区,下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情况。
第四条 金融生态镇创建考核工作由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组织开展,常州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具体承办。
第五条 辖市(区)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要做好金融生态镇考核的各项常规工作,并配合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做好考核工作。
新北区金融生态镇创建工作由区政府指定单位负责,并报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三章 考核指标
第六条 按照各类指标对于金融生态镇创建的不同功能,将考核指标体系划分为二类,即一票否决性指标和考核性指标。一票否决性指标是对金融生态镇的基本要求,考核性指标是对金融生态镇创建的综合描述。
第七条 金融生态镇的一票否决性指标包括:
(一)金融机构挤兑事件。挤兑事件包括储户挤兑银行存款和寿险投保人大范围群体退保等事件。
(二)金融机构重大违法违规经营。重大违规经营的标准为违规金额在一百万元以上,或性质极其恶劣,被监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经营许可证的。
(三)金融机构重大经济案件。重大经济案件是指金融机构内部发生30万元以上并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经济案件。
(四)社会上发生严重影响金融秩序的非法金融活动。
(五)发生其他严重影响地区金融稳定的事件。
第八条 金融生态镇考核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性指标共设三部分(见附1)。
(一)当地政府推动金融生态镇创建工作情况考核,占30%;
(二)金融运行外部环境考核,占40%;
(三)金融机构运行质量考核,占30%。
第九条 当地政府推动金融生态镇创建工作的考核内容包括:金融生态镇创建组织建设、创建活动开展与推进、金融债权维护、突发金融风险事件处置、银企关系建设等情况。
第十条 金融外部环境的考核指标包括:GDP增长率、人均GDP、财政收入增长率、利用外资(含异地
内资)、节能环保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农民人均纯收入、信用企业覆盖率、信用农户覆盖率、企业逃废债落实率、社会认知度、金融满意度等。
第十一条 金融机构运行质量指标包括存款增长率、贷款增长率、不良贷款率、信贷投向状况、金融企业社会责任、金融机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金融机构内部职工违法违规行为等。
第四章 考核标准
第十二条 金融生态镇实行按考核评价,设“常州市金融生态良好镇”和“常州市金融生态示范镇”二个级次。凡当年考核评分在80分以上,一票否决性指标全部达标,且被所在辖市(区)评为金融生态示范镇的,可评为“常州市金融生态良好镇”;凡当年考核评分在90分以上,一票否决性指标全部达标,且被所在辖市(区)评为金融生态示范镇的,可评为“常州市金融生态示范镇”。“常州市金融生态示范镇”必须在“常州市金融生态良好镇”的基础上产生,每年新认定的“常州市金融生态示范镇”原则上不超过常州全辖现有乡镇总数的15%。
第五章 考核程序
第十三条 金融生态镇考核评价分自评、审核、认定和授牌四个阶段。创建活动所在镇人民政府负责对金融生态镇创建进行自评,凡符合金融生态镇标准的,由镇政府向辖市(区)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申报;辖市(区)金融稳定协调小组办公室初步审核后,向辖市(区)金融稳定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发放征求意见函(见附2),经辖市(区)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同意后,向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申报;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经审核、抽查,报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认定并授牌。
第十四条 每年4月底前,各辖市(区)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组织金融生态镇自评和申报工作。6月底前,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审查、抽查,并报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最终认定。第十五条 金融生态镇申报要履行严格的程序,镇级申报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提请授予金融生态良好镇(示范镇)的请示文件;一票否决性指标完成情况、金融生态镇创建考核表;定性指标得分依据;各辖市(区)申报材料中除上述材料外,还需提供审查报告、向辖市(区)稳定协调小组各成员征求意见汇总情况,以及辖市(区)金融稳定协调小组初审意见。
第六章 表彰与奖励
第十六条 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根据认定情况,对符合“金融生态良好镇或示范镇” 标准的提请市政府予以授牌表彰。
第十七条 对金融生态创建措施得力、工作卓有成效的相关部门或单位可评为“创建金融生态镇工作先进组织”。先进组织申报工作由各辖市(区)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随金融生态镇申报材料一并上报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行。
附件:1.金融生态镇创建考核表
第五篇:宝鸡市创建金融生态城市纪实
宝鸡市创建金融生态城市纪实
秋天,注定是个收获的季节。就在全市干群铆足劲冲刺全年任务目标之时,从首都北京传来佳音:在 11月 2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金融市长年会上,我市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称号。这项殊荣得来不易,因为宝鸡曾经上过全国金融生态城市评比“黑名单”。有人形象地形容,我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巨大变迁,犹如凤凰涅槃,荣誉的背后是艰辛的努力。
抉择:创建金融生态城市
在人行宝鸡中心支行一班人的脑海里,至今依然保存着这样一些难忘的记忆:本世纪初,由于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变化,使我市工业经济陷入发展低谷。一些企业缺乏诚信,千方百计逃债赖债,全市金融机构 2000年的不良贷款率高达
39.52%。面对全面亏损,被迫收缩经营阵地,累计撤销的机构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就连市信托投资公司,也因资不抵债而退出市场。在中科院金融研究所公布的《 2004年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中,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名次被划在 E级(最后一级 ,属金融风险区)、资产质量在 291个城市中排名第 206位。被列入金融生态“黑五类”名单后,上级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上收信贷发放权,提高信贷准入门槛,造成贷款投放持续下降。于是,贷款难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最大“瓶颈”,也成了历届人代会必不可少的提案,市内各大金融机构成了众矢之的,每年经济工作会议上被反复问责。其实,金融机构也是满肚子苦水无处可诉。因为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利润,面对日益增长的存款和持续低迷的放贷,他们也急得团团转。万般无奈,不少金融机构只好舍近求远,在外地选择更为安全的地方投放贷款。
否极泰来,转机发生在观念的深刻变化。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名次靠后、资产质量位列全国 200位之后的结果,深深震撼了市委、市政府领导。与此同时,各级干部也通过市政府举办的“企业家智慧之光”大讲坛,接受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关于“金融知识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洗脑”。于是,区域投融资环境不佳、金融风险较大,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就成了全市上下的共识。经充分调研论证,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战略性决定:从 2005年开始,举全市之力,打造“诚信宝鸡”品牌,把宝鸡建设成为全国金融生态城市,力争建成全国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并将创建目标列入市委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和市政府“十一五”规划。市政府在全省首开先河,成立了由市长、副市长任组长、副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市委政研室、公检法、人行宝鸡中支、市银监局等 20多个职能部门为成员,人行行长任办公室主任的创建金融生态城市领导小组;并将各县区和市级部门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列入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序列,这在全国都不多见。从那以后,一场轰轰烈烈的金融生态环境整治之战在全市打响了。
诚信:一根主线贯穿始终
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金融生态,说到底是个关于诚信的命题。其核心是“诚信道德工程、征信体系建设、信用维护机制”三项内容的建立和完善。
企业缺乏诚信,实质是还贷能力差的变相反映。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努力提高企业还贷能力。市上加大国有企业改制改组力度,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生产能力,使一大批濒临破产或经济效益徘徊不前的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涌现出诸如宝石机械、宝钛集团、秦川发展、中铁宝桥、宝石钢管等大批国际有名、国内有位、行业领先的优秀企业。2006年以来,全市 GDP增速连续保持在 14%以上,位居全省前茅。特别是今年,通过项目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全面实施,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在国际经济急速滑坡的大背景下,全市 GDP增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16.1%。与此同时,市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全民创业,着力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使我市成为外来资本争相进入的“洼地”。截至目前,外地人在宝鸡创办企业已达 1200多家,从管理、技术、理念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带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市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客观地提高了企业的还贷能力,不少企业出现了金融机构主动上门联系贷款的喜人局面。
随着破解融资难问题由“融冰”到“破冰”的一步步深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认识也在升华,创建力度也日益加大。特别是今年春天,市委、市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任后,进一步加强了创建工作的领导力量和组织力量,市委书记亲自担任创建领导小组顾问,并吸纳更多的职能部门参与创建。市委书记唐俊昌、市长戴征社多次深入各金融机构和企业调研,研究探讨融资问题,指导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协调解决融资难题。市委、市政府及时采纳人行宝鸡中支关于树立“大金融”理念、疏通“间接融资”渠道、开辟“直接融资”渠道、对接政银企多方、联袂破解难题等多项建议,积极主动引进浦发、交通、兴业等股份制银行来宝设立分支机构,并带动东亚、招商、民生、中信等股份制银行纷纷涉足宝鸡信贷市场。目前,这些外埠金融机构对宝鸡企业贷款已达 50.11亿元。宝鸡市商业银行是 2001年才成立的“年轻”银行,业务发展长期缓慢,市政府在协助其清收盘活不良资产的同时,组织高新技术总公司、力兴钛业等优质企业入股 5300万元,使该行业务经营很快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与此同时,市政府还组织多方力量,积极筹建岐山硕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及陇县、凤翔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
环境就是生产力,抓发展必须抓环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指出,政府的职责就是创造环境,特别是创造良好的投融资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理直气壮地指导各金融机构借助法院依法清收不良贷款,确保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逐年下降。与此同时,新闻媒体加大了对逃废金融债务的企业的曝光力度,金融机构也对逃赖债典型企业联合实施“不提现、不开户、不贷款、不结算”的制裁措施,通过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千方百计打压赖账者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市上成立招商引资企业联合审批办公室,设立由发改委、外经贸局、外管部门组成的综合服务大厅,推行“一个窗口对外、一个图章放行”的便捷式服务,税务、海关、商检、金融等部门根据需要派员现场办公,有效提高了招商引资行政办公效能。截至目前,我市外商投资总额达 4773万美元。
企业、居民等经济主体的诚信守约,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市政府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挤出大笔资金,并通过其他方式募集资金,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贷款排忧解难。然而,这个担保是有条件的。市上同时组建了中小企业协会,谁欲享受担保待遇首先必须入会,而入会者必须要过金融机构有无不良信贷记录的审核关,担保公司的大门只为诚实守信者敞开。市发改委、人行宝鸡中支等部门则联合启动了“十佳诚信女企业家”评选活动,按照借贷信用等 9项指标,评选出十佳女企业家,通过媒体宣传在社会上树立榜样。市政府还委托中国诚信信用管理公司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评定结果面向社会公布,成为企业信用名片。人行宝鸡中支通过征信体系对个人和企业建立“诚信档案”,并实现了全国联网。任何个人或企业只要在“诚信档案”里留下污点,谁都别想拿到银行贷款。人行宝鸡中支还组织辖内各金融机构深入开展信用社区、乡镇、农户创建活动。如今,这个网络已遍布西府大地。
合作:搭建政银企对接新平台
当好政银、银企合作的“红娘”,是创建金融生态城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首要选项。市上建立了融资项目申报系统,市发改委、国资委、工交办和中小企业局定期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企业融资项目,并通过县区企业主管部门建立企业融资需求的申报通道,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放贷需求。人行宝鸡中支则积极奔走在政府、银行、企业之间,搭建起了银企信息网、项目推介会、银企联谊会等多个银企对接平台。并组织编写了宝鸡经济金融要情、企业融资指南和银企项目对接名录,为银企架起了相互了解的金桥。2006年以来,人行宝鸡中支多次协助市政府举办了全市项目洽谈会、推介会、联谊会等交流活动,仅去年就促成 12个重点项目、18户企业签订贷款协议 22亿元,资金到位率达 85%以上。最近,为缓解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背景下信贷收紧、企业资金链紧绷的问题,他们策划举办了全市项目建设年金融服务活动,向金融机构推介项目 186个、总投资 161.75亿元,金融机构随即走访企业 149户,签订合作意向 88.65亿元。人行宝鸡中支还促成东岭集团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 4.5亿元短期融资券,实现了宝鸡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零的突破。宝鸡外汇局延伸外汇服务链条,率先在全省推出“远程核销”业务,节约了企业经营成本,促进了县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当好党政部门决策的金融助手,是辖内金融机构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人行宝鸡中支积极支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加入全省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组织多家担保机构为企业融资提供配套服务,解决了信用担保规模与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不匹配的问题。针对宝鸡上市公司少、直接融资比重低的问题,人行宝鸡中支于 2007年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推动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建议并被采纳。市政府随即成立上市办,每年从财政拨出专款,用于企业上市辅导、培训等服务。目前,全市已建立了上市公司后备资源库,东岭集团、红旗民爆、忠诚机床等 5户企业的上市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人行宝鸡中支还将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组织召开金融机构联席会等多种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区域支柱产业、企业自主创新和新农村建设,开展信贷创新,扩大信贷投放。2006年以来,辖内各国有商业银行累计向宝鸡二电厂、大唐热电、西宝高速、宝天高速等重大项目投放贷款 34.49亿元,为我市大企业大集团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建行宝鸡分行获悉宝石钢管拟参与印度“东气西输”项目后,迅速抽调内部资深人员组成项目营销专家团,帮助企业与欧美及国内多家企业竞标,使该企业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获得总价约 5.1亿美元的螺旋埋弧焊管订货合同。涉农金融机构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工程,全力满足“三农”发展的融资需求。目前,全市已有 45.2万户农户拿到小额信用贷款证,贷款余额高达 42.46亿元,超过 80%的农户依靠这种融资过上了小康生活。
灵活落实货币信贷政策,方能有效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执行绩效。今年,针对冰雪、地震灾害引发的信贷投放不足问题,人行宝鸡中支要求辖内各金融机构区别对待,全力保证了抗击灾害、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人行宝鸡中支迅即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实施国库救灾资金与灾民直接“点对点”发放,成功直拨灾后重建资金和灾民生活补助金 5181.1万元,开辟了全国抗震救灾资金国库直拨先河。同时,他们还督促金融机构通过“帐篷银行”、“绿色信贷通道”等形式,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发放各类贷款
10.01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人行宝鸡中支的主动作为,受到上级行和地方党政领导的高度肯定,先后荣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殊荣。
春华秋实。通过政府主导、人行推动、部门联动、银企互动,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一步,我市还将创建全国金融生态模范城市。我们相信,通过创建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西府大地必将成为资本聚集的“洼地”、投资兴业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