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进展综述
国内外生态城市环境规划研究进展综述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 ecological urban environment planning Research Development
冯嫄 10260134
54(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 475001)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已深入人心,“低碳”一词的兴起,更是引起了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道路的热烈讨论。介绍了生态城市从发展初期到现代建设的探索过程,其中包括生态城市概念的发展历程,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原则、措施,并且通过对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模型与类型分析,对比了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建设模式,同时也探讨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景与展望。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
1.生态城市基本内容
1.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研究计划中首次提出,1980年代以来,逐渐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
虽然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提出的时间并不久远,研究时间也较为短暂,但是其理论早已深植人心。中国历史上许多的文人墨客用他们的诗歌或者画作或多或少的表达着他们寄居与山水之间的美好愿望,然而从现实角度出发,如果想要将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相结合,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而在欧洲古代城镇和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的村庄也可以看到生态城市的雏形,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生态理念体系。现代生态城市的思想起源于英国社会活动家E.How ard 与1898年提出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一种近似于理想化的城市建设模式,基本思想是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但是真正有意识、有组织的对生态城市进行系统性研究则始于20世纪20-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问题和城市生态环境与人的关系等方面的城市社会学研究。从1990年至今的20年中,在全球范围内共召开了7次“生态城市国际会议”,每一次的会议都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体制与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并逐步的完善。
但迄今为止,生态城市的概念尚无公认的、确切的定义,有关生态城市的建设还在探索当中。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O.Yanisky(1981)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强调人类技术与自然的充分融合,以期最大限度达到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追求“物质、能量、信息”城市生态系统三要素的高效利用,以及系统整体的良性循环。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王如松从系统论的角度,认为生态城市系统是由社会、自然、经济三个子系统组成,与1984年提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在此基础上,王如松针对中国城市发展现状沿用O.Yanisky的定义,提出生态城市是社会、自然、经济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有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王如松,1988)。
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理念被提出后,也被广泛应用与生态城市而概念与建设目标中。王如松从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角度对生态城市做出了更全面的解释,认为生态城市是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通过改变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域内外可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文明的生态社区(王如松,2009)。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的概念在发展历程中,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其的诠释也在逐步发展着变化并且不断完善。
1.2生态城市的内涵
从近年来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结果来看,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应该是:在一定区域内,以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遵循生态学原理与生态经济规律,把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破坏的回复以及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培育天蓝、水清、地率、景美的生态景观。生态城市通过其结构,对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劳动就业、治安防灾、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实施高效的管理,以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适度增长,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和谐。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殷实、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态社区,最终实现区域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
1.3生态城市的特征
1.3.1 生态城市首先应是一座绿色的园林城市,城市绿地覆盖率较高(50%以上)
1.3.2 生态城市是一座环境质量良好的城市。空气清新,有害气体的含量保持在最低水平,不会居民的健康带来危害。无酸雨、扬沙之虑。河水清澈,可供居民安全饮用和鱼类生存。城市垃圾经无害化处理后被安全输出。城市通风良好,排水通畅。
1.3.3 生态城市是一个宁静的城市。生产和车辆发出的噪声被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工厂、铁等噪音源和居民区之间被森林、高墙等隔开,不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影响。
1.3.4 生态城市的建筑风格应该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并讲究高尚的文化品味。建筑密度较低,留有充分的空地,高层建筑被严格限制,保证城市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2.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论
从全世界角度而言,生态城市规划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关生态城市的理论、规划思路、设计方法和管理机制都还不够成熟,它需要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和城市规划、环境规划、园林景观、城市地理以及文化、教育等多领域的共同协作。采取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研究方法,是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向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并适宜向以下几个方向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1)生态城市建设方向;(2)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3)生态城的评判标准与指标体系;(4)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发展形态;(5)生态城市的住区;(6)生态城市的交通;(7)生态城市的绿地生态系统;(8)生态城市的循环系统;(9)生态产业建设与旧有产业结构的调整;(10)生态城的城乡协调关系;(11)生态城的规划设计方法;(12)生态城的管理与调控机制
2.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纵观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应审慎地看待我国目前以为牺牲地区环境品质和未来发展所需的生态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应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建设道路。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2.2.1社会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设计要重视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体现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态规划要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平是这一原则的核心
价值。
2.2.2经济生态原则。经济活动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生态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要贯彻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效率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2.2.3自然生态原则。城市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基本规律,维护自然环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性,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
许的承载能力之内。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适应与改造并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平衡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2.3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
2.3.1 充分利用保护好城市周围的自然环境。把城市周围的山岭以及河流、湖泊周围加以绿化和美化。植树种草、整治水体,营造青山碧水的风景区,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城市自然保护区,没有条件的城市可以规划建造环城森林带等。
2.3.2 搞好城市规划,精心安排市区绿地,建设花园城市。新规划城市应留出相当比例的空地用于绿化,老城市应结合城市改造,舍得拿出空地搞绿化,以改变原有的城市形象。
2.3.3 大力建设生态住宅小区。住宅是城市居民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场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及其周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新建一般住宅小区绿地比例不应低于35%,高档住宅小区不应低于50%。
2.3.4 环境质量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环节,蓝天碧水是生态城市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建设中必须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工厂必须实现清洁化生产:污水、废水和噪声只有达标后才允许排放,垃圾必须经处理后安全输送出城市。对那些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企业则应毫不留情地加以关闭。
2.3.5 要积极使用清洁能源,改变我国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今后应多开发水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代替以煤发电,以天然气发动汽车,以太阳能供热等,并组织力量开发煤的洁净化处理技术,减少空气污染。
2.3.6 要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变废为宝和高效率使用资源。如将污水集中处理后循环使用,将工业废渣用作建筑材料,将生活垃圾送入 专门工厂封闭焚烧用来发电和生产有机肥料等。
3.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与类型分析
虽然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但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概念提出至今,在深入理论研究的同时,国外在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建设尝试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其他城市建设提供了范例,也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带来参考与借鉴。通过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分析,可将其建设模式划分为规划调控型、环境美化型、污染治理型、资源循环型以及功能转化型五大类。
3.1规划调控型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从城市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模式和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等宏观调控层面上,应用生态学原理,制定明确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原则和途径,并指导和落实到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上。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为代表的一些城市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阿德莱德成功实践了R.Regis-ter提出的“影子规划”。其根据城市的发展状况,制定了从1836年早期欧洲移民到澳大利亚,到2136年生态城市建成,时间跨度为300年的生态城
市建设发展规划,该规划由代表阶段性目标的6幅规划图组成,并针对各阶段性目标分别提出具体的建设措施,体现了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马交国等,2005)。阿德莱德的案例展示了在具有清楚的城市生态规划和发展框架情况下,应如何创建生态城市。
3.2环境美化型
都市生活的便利与乡村优美环境的完美结合是E.Howard所追求的理想中的城市。其田园都市理论立足于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体现了人们要求与大自然融合、恢复良好生态环境的愿望,是城市与自然平衡的良好展示。“花园城市”新加坡,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和谐,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龙泳合,2008),是环境美化型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建设,与人们对自然的关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追求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分不开的,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应同自然界物种的繁衍进化协调进行,最终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城市。新加坡在城市建设初期开始引入“花园城市”的理论,并坚持不懈地予以实施,将城市与自然紧密结合(鞠美庭,2007)。在规划和建设中特别注意到建设更多的公园和开放空间;将各主要公园用绿色廊道相连;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利用海岸线并使岛内的水系适合休闲的需求。经过几十年努力, 新加坡已建设成为举世公认的花园城市和生态型城市。
3.3 污染治理型
继工业革命使欧洲城市出现严重环境问题后,20世纪50年代来,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工业化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特别是其工业的大发展,城市环境也逐渐恶化。全球范围内都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灾难性事件频发,逐渐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针对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环境和生态窘状,从治理污染、维护居民健康、改善人居环境的角度,对以世界七大公害,即大气污染、水质污浊、土壤污染、噪音、震动、地基下沉、恶臭为对象进行环境治理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其中德国弗莱堡即是针对城市环境污染进
行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
德国弗莱堡在制定了可行的环境、能源和气候保护等方面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各项具体措施的实施使生态城市建设得以扎实有效地进行。此外,弗莱堡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推广节能建筑,广泛应用高技术节能设备,并注重城市空间绿化,使得该市的城市环境保护对德国其他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德国的“环保首都”。
3.4 资源循环型
循环型城市的建设将循环经济模式贯穿和渗透在城市发展的产业
结构、生产过程、基础设施、居民生活以及生态保护各个方面,是建立在城市功能的合理定位、充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和高科技基础之上进行生产消费活动的城市,是新形势下实现城市新发展思路的重要探索。日本北九州即是该类生态城市建设的典范。
从20世纪90年代,在对城市污染进行强化治理的基础上,日本北九州市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生态城市建设构想(侯爱敏等,006)。此外,日本川崎市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进循环经济,环境大为改善,成为以高科技和先进环保技术著称的清洁城市,在日本乃至世界上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3.5 功能转化型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其城市发展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城市的功能转型是个世界性难题,通过生态城市建设进行资源枯竭型城市功能转型是这些城市发展新的出路。法国洛林的城市转型即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法国洛林(煤钢城)位于法国东北部,是法国历史上以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而著称的重化工基地。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因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洛林下决心实施了“工业转型”战略。一是彻底关闭了煤矿、铁矿、炼钢厂和纺织厂等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二是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重点选择了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
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高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经过大约30年的时间,洛林变成了蓝天绿地、环境优美的工业新区,由衰退走向了新生(徐敏,2007)。
4.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和发展
4.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历程
1987年在北京召开的“城市与城市生态研究及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推动了生态城市的建设。1980年代后期,上海市进行了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设计研究。我国也是宣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早发展中国家之一(张坤民,等,2003),其重要标志是于1994年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
其后,国家环保局于1996年编制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1996-2050)》,目标是在2050年全国生态示范区总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50%左右。1998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在2010年基本改变城乡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状况。
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进行基于以生态原理的规划实践。在《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指导下,出现了一批生态城市规划试点,如长春、阜新、娄底、北京、上海、天津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扬州、常州于2001年开展中德合作的生态城市规划研究工作。至2003年底,全国已有135座城市在不同层次及角度提出了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黄兴宇,2004)。国家环保局在2003年出台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
近期,从追求城市管理的合理性与生活便利性出发,提出数字化城市、智能化城市的建设;在全球变暖问题成为世界人们关注焦点的当今,生态城市建设更是进入了低碳社会构建的新阶段。不难看出,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正是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
4.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
在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方面,我国与国外城市具有相似之处。深圳在建市之初,即提出生态立市的战略目标,生态理念贯穿于其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是我国规划调控型模式的典型代表;环境美化型生态城市建设的典范是杭州,当城市建设走过了设置完善、布局合理的过程后,是否具有美感成为杭州城市建设的重心,“交通美学”也成为其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山东威海、辽宁大连等也属此类型;由于中国城市大都面临着多多少少的工业、交通等污染问题,污染治理是其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主要方面;资源循环型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天津、南京和贵阳等城市的主要目标;而矿产资源丰富的淮北、抚顺、大庆等城市则面临着资源枯竭,城市发展亟需功能转型的挑战,国际上功能转化型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对这些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5.生态城市规划的前景与展望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们逐渐对开放空间的存在价值取得了共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居环境对自身的存在影响,因此,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城市建设新的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建设实施也逐渐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加强生态城市的建设,进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新课题,并且从我国国情出发,建设生态城市才是长久可持续之路。
由于国内的生态城市建设才刚刚起步,所以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城市成功的建设案例,以期找到适合自身的建设方案,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条建议:
(1)树立科学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观
(2)实行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平等协调发展
(3)健全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
(4)加强公众教育,加强文化建设,普及生态文化,引导公民广泛参与。
生态城市的建设就是一的不断创新与实践的新理念的发展过程,这不仅是自然与社会物质空间的融合过程,更是对新文化、新理念、新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过程,通过对生态城市的建设,改造的不仅是人类的聚居环境,更重要的是人类的生存发展模式。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环境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必须走城乡生态化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吴伟 王磊 董磊,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浅谈,2008(2)
[2]姚焕英,生态城市——— 环境战略的新认识,陕西环境,2003(6)
[3]黄敏,如何实现城市的生态规划,科技创新导报,2011
[4]李玉文 闫娜,环境规划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环境科学动态,NO.1 2005
[5]达良俊田志慧陈晓双,生态城市发展与建设模式,现代城市研究,2009(7)
[6]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展,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N0.3 Jun.2001
[7]黄肇义 杨东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国外城市规划,NO.3,2001
[8]张坤民 温宗国,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进展,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No.6 Dec.2001
[10]郭怀成 尚金成 张天柱,环境规划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第二篇: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建设
摘要: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当今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思想,主要包括环境问题策略论,科学技术作用论,市场、政府与公众作用论以及“弱化”和“强化”论等基本内容,它为解决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启发,即要树立现代生态观,积极发展生态科技,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众的作用,建设生态城市系统。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理论;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反思而产生的。它最初由德国社会学家胡伯提出,并首先在一些西欧国家特别是荷兰、德国和英国产生了较大影响。经过近30年的发展,生态现代化理论从一开始强调技术创新对生态现代化的作用,到注重政府和市场等其他因素在生态转型中的作用,再到关注全球生态现代化的研究,逐渐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开始由概念走向行动,人们的环境意识正不断得到提高。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现代人对生态需求与消费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21世纪是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下一轮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从一个城市来说,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下一轮 城市竞争的焦点,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这是明智之举,更是现实选择。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一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两大战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当然要贯彻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三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城市,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四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编辑本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状况。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约有20多座城市如广州、上海、宁波、昆明、成都、贵阳、长沙、扬州、威海、深圳、厦门、铜川、十堰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而国外,比如新加坡的“花园城市”,日本北九州,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等都是比较有名的生态城市。通过比较可发现国内外生态城市实
践上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则集中反映了我国生态城市实践与国外相比所存在的差距,对这些差距的认识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能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指明努力的方向。
结语:总之,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呈燎原之势,许多城市都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并付诸实施,取得一系列喜人的成果,这无疑会进一步促进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的完善以及实践水平的提高。但是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实践与国外成功经验相比,仍存在着在交通组织形式、公众参与机制以及体现社会公平上的不足之处,如何弥补这些不足之处以提高我国生态城市的质量是今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如何在生态城市实践中更好地体现我国在历史、文化与传统上的优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也是我们需要反复进行思考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北京园林学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出版
2.《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同济大学出版社——沈清基、吴斐琼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08出版)。
3.《城市水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忠玉,蒋洪强 编——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03出版)。
第三篇: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摘要:本论文概述生态城市的定义、特点,着重阐述生态城市的规划理论。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规划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finition of eco-city, features, focuses on ecological urban planning theory.Keyword:eco-city,strategic plann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导言
1.1研究背景
21世纪的历史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历史。在整个 20 世纪,世界的城市化率不高于 13%,而到了 2000 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 50%,且仍有强劲的增长势头。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巨大的效益、推动社会的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引发了环境污染、住房短缺、交通拥挤、生态破坏、资源的过度枯竭等城市病的出现。一些世纪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警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问题是 21 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我国的城市化近年来同样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的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迅速膨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但悲哀的是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走了西方的老路,我们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这是我们为经济发展付出的高昂的、沉重的代价。于是中国人开始寻求一条新的道路,积极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观正在形成。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城市,逐步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理论体系。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而且实现了同代以及代际之间的公平,另外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得整个社会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
生态城市建设正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的进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经验,但到目前为止,相关理论研究仍比较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领域,对生态城市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模糊的、表象的、感知的层次上,还有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解决,这使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时常会陷入迷茫,甚至走入误区,至今还没有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体系仍有待完善。因此对生态城市的进一步系统研究十分必要。尤其是在我国,生态城市研究才刚刚起步,而现实是许多城市已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这都更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给出回答,亟需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生态城市
2.1 定义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生态城市不仅体现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意愿。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研究过程中提出
来的,他把生态城市定义为“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与自
然的物质和生活方式”。
1981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提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是技术与自
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可是这一概念过于理想化,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1987年,雷吉斯特在起专著《生态城市伯克利》一书中把生态城市定义为:生态城市追
求人类与自然的健康与活力,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康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
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这种定义增加了生态城市的可操作性。
我国学者对生态城市的概念也不断取得进展,黄光宇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系统工程等现
代科学与技术手段来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
能源,提高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
体,互惠共生。
李扬帆、朱晓东、黄贤金等根据生态城市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全球性、基础性等特征,构建了生态城市系统概念模型框架:
2.2 特点
2.2.1和谐性
这里的和谐不仅指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的和谐,还有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在过去的发展中,人类过于重视物质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从而一度使人与自然关
系变得紧张,泥石流、沙尘暴、土地盐碱化、酸雨等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生态城市的发展就是要改变这一切。我们要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同时更要保护自然,营造
一个充满绿色、充满生机、充满关心和爱心的人居环境。
2.2.2高效性
生态城市一改现代城市的“高耗能”、“非循环”的运行机制,科学高效地利用各种资
源,不断提高生产力,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所
能,各得其所,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
2.2.3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可以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
满足现代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用“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保证城市发展的健康、持续、协调。
2.2.4整体性或系统性
生态城市不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力整体
利益,生态城市是由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等子系统组成的具有开放性、依耐性的复合生态
系统。各子系统在“生态城市”这个大系统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均衡发展。
2.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区域概念,是建立在区域平衡的基础上的,而且
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城市。生态城市是以
人——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就广义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加强合作,共享技术
与资源,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络系统,建立全球生态平衡。广义的区域观念就是全球观念。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的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
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从此,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指
导人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
3.1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内涵
可持续发展既不单纯指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也不单纯是指自然生态的持续发展。而
是人与自然地共生与共进,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和稳定。因此,可
持续发展,是对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内在本质的反印。它不仅揭示了自然生态的内在规
律,也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它的总体要求是:第一,调控的机制能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发展不能超载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第三,发展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创造一
个多样化的、稳定的、充满生机的、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态城市规划
4.1 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生态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计划等,基于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以生态学、建设学、城市学、社会学、经
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建
设目标和发展方向,布置生态区城市建设体系,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城市社会、经济、环境
协调发展、规划布局的合理设计等,生态城市规划要解决的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问题,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4.2 基本原则
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1)生
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保护、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2)生态基础设施,即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3)居民的生活标准;(4)文化历史的保护;(5)
将自然融入其中。另外,在生态城市规划上,还应考虑四个基本问题:即人口问题、资源问
题、经济发展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4.3 一般程序
规划是系统规划,规划的过程起源于控制论的思想,最简单的控制理论包括:辨识环境、确立目标、价值度量、构成系统概念、系统分析、开发求解方案、决策。根据系统论控制论
思想,依据生态城市规划基本理论,结合生态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
术)设计了生态城市的规划编制基本程序。
4.4平台
在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流程和规划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往往需要一个规划的工作平台,这样可以使规划编制运行的更加合理,提高规划的效率。根据规划的特点和内容以及工作的一般方法,设计了生态城市规划平台,它包括方法研究平台、技术设计平台和规划编制平台。后记 前景展望
本章简单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定义、生态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和生态城市的规划理论,从而
对生态城市的规划有了初步的认识。据此,我们对生态城市的前景进行一些展望。我们的基
本态度是:形式严峻,困难很多,但趋势好转,前景乐观,可以预言。生态城市并不是一个
不可企及、尽善尽美的理想意境,而是一个逐步逼近、可望可及的具体目标。所以我认为,今天的生态蓝图,明天定会兑现。
参考文献:赵运林、周东升 编著。城市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
郑卫民、吕文明、高志强、张长发编著 城市生态规划导论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杨荣金、舒俭民编著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经济日报出版社
第四篇: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我们该何去何从
其实刚开始选这门课程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是讲什么的,但是当我深入了解它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我们的城市规划是那么的重要,生态建设是那么的重要。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深深的了解到,我们中国,更甚北京的规划真的有些糟糕。我们的生态城市规划到底应该怎么做。我们需要好好的探讨。
其实在不久之前,我刚刚稍微读了一下《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在里面有一章就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很清楚,一个没有绿化的城市被视为没有生命的城市,不重视绿化城市的领导被视为缺乏文化修养的决策者。自然界的地理景观,人类集聚区的生态环境,从本质意义上说,是人类发展度量其自身存在的一种视觉事物,她因人的视觉而存在,她因人类追求而精美。所以在我们的城市中应该多增加一些绿化。但绿化并不是只单单增加一些树和草的数量。我们可以把这些都转化成一个个小的街心公园。小小的街心公园里不仅有成片的树木,绿油油的草地,还有供附近居民休息歇脚的凉亭与石凳。这样,一个小小的街心花园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绿色植物,增加了绿化面积,还方便了附近居民的游玩与休息,这岂不是一举两得。其实公园并非要最大的好,每个社区都有一个小的街心公园岂不是更方便附近居民的出行。所以一个小小的街心公园也成了我们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笔。
但是看看我们的城市规划,各个政府为了完成上级给定的绿化面积不惜占用了耕地来植树种草。举一个小例子,就发生在我身边。为了完成北京市给的绿化面积的任务,丰台区政府就强行吞掉了我所居住地方的耕地,并且把地里种的植被铲倒,又重新种上新的树木。这一举动惹恼了当地的居民,并和政府人员发生了肢体冲突。其实,政府大可不必这样做,就算是为了增加绿化面积,又何必放倒耕地里原有的数目呢。这样岂不是又费力又费钱好没有落的百姓的支持,造成民怨四起。所以对于增加绿化面积,我们应该更好地制定政策,不能盲目,更不能跟风。我们现代人不仅要追求富裕丰度的物质生活享受,而且还追求优美的生态城市中的人居环境。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具有原始意味的深刻联系是十分有趣的,但也与现代城市中的各种植物、生物环境相互依存也是生态城市的灵魂。
第五篇:日韩生态城市规划总结
从日、韩低碳型生态城市探讨相关生态城规划实践(上)
日期:2013-05-10
来源:《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2期
提 要: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重视,最近国内外的城市发展政策都将焦点集中到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上。于是,实现现有城市发展模式向低碳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就成为城市领域共同探讨的新课题。目前,我国正在积极与新加坡和欧洲国家共同对生态城规划建设进行实践研究,在此背景下,首先对生态规划建设起步较早的日本和韩国的典型低碳型生态城市进行案例分析,然后利用归纳总结的规划要素构想出适合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紧凑型城市空间结构,最后针对中新天津生态城与日本和韩国的低碳生态城市比较分析中
得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日本,环境模范城市,韩国,低碳绿色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改善建议
随着全球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的逐步升级以及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日渐重视,在解决全球温室化问题和扩大绿色经济带来新发展动力的角度上,生态城市成为世界各国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转变旧有发展模式、谋求城市新兴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在此背景下,欧美等国家率先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概念,日本也于1993年开始陆续开展生态城市城镇规划(1997)及环境模范城市(2008)等规划项目。如今日本政府已取得了20个左右示范事业项目的经验技术,其中一部分规划项目仍在建设之中。采取与日本类似政策的韩国从2008年开始实施“低碳绿色增长战略”新国家政策议程,先后颁布实施了“国家能源基本规划”(2008-08)、绿色增长国家战略与五年规划(2009-07)、绿色城市城市规划制定方针(2009-09)以及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2010-01)等多个政策项目和方针条例。
对于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我国而言,无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看,探讨生态、低碳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日本和韩国多年来在低碳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规划技法,如果能够结合我国国情将之灵活运用,必将会对我国生态城规划带来一定推动作用。日本和韩国的低碳型生态城市案例分析及规划要素归纳
1.1 日本环境模范城市的案例分析
1.1.1 发展概要
为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07年日本内阁通过了《21世纪立国战略》,确定了综合推进低碳社会、循环社会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建设目标。2008年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发表了题为“为实现低碳社会的日本努力”的讲话,即“福田蓝图”,明确了2050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比目前减少60%-80%的长期减排目标以及部分拟推行的减排措施,明确了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远景和目标,为日本实现低碳社会指明了方向(孙萍,2011)。以此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开展“低碳绿色发展”,并将其作为激活日本经济中长期增长动力的长远
战略来对待。
2008年7月,日本政府分别在不同地区选定了在减少温室气体效果上具有显著成果的6个地方特色城市作为“环境模范城市”,将它们打造成“低碳绿色发展”的平台,并作为成功范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其中包括人口超过70万人的“大城市”横滨、九州,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地方中心城市”富山市、带广市,以及人口不到10万人的“小规模市县村”熊本县水保市、北海道下川町等。2009年1月又选定了东京市、塄市、饭田市、丰田市、祷原町、宫古岛市和千代田区等环境模范城市。同时,为了促进环境模范城市的波及效果最大化,还根据城市规模的不同整理出了低碳型环境模范城市的示范模型(表1)。具体目标包括3项:①生活方式、城市或交通从根本上进行转变;②国家选拔出在温室气体排放得到大幅度减少的城市,并促使这些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③促使市民和地区企业共同参与,激发地区全体共同实现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环境模范城市计划旨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社会形成,实现以城市为主体的生活方式转变,提出了3方面的指导性发展理念:城市转型发展、能源综合利用和资源有效开发:①“城市转型发展”提倡发展紧凑城市,重塑城市形态,建设适宜步行生活的城市,应对城市蔓延和空心化;转变交通体系,合理发展大运量、节能的交通工具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推广使用环保型汽车,应对由于私人汽车过度使用而导致的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化石能源消耗;改革住宅建设,大力推广200年住宅(永久优质住宅)和能源节约型住宅;②“能源综合利用”鼓励普及可再生能源,有效使用未利用能源;③“资源有效开发”要求大力保护森林资源,资源的利用实现动态平衡(王纯彬,潘瑜,2010)。
1.1.2 典型案例
(1)富山市
拥有人口约42万人、总面积1242km的富山市由于曾经人口增加和机动车大众化等原因,导致市区产生无序蔓延、中心市区空洞化、大规模商业设施郊外选址和公共设施开支扩大等一系列问题。自2008年被选为环境模范城市以来,为了实现到2030年、2050年与2005年相比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减少30%、50%的预期目标,富山市制定实施了《富山市环境模范城市行动计划》(2009.3),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市民意识变革、居住需求变化、交通体系整顿和紧凑城市实现等相关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政策(表2),并在促进紧凑城市实现方面提出了“加强以铁路为主的公共交通的活性化,在公共交通沿线集中布置居住、商业、文化等主要功能,构建以公共交通为轴线进行据点中心开发的紧凑城市”的基本方针。
2一般来说,中小城市主要遵循一极集中的同心圆城市形态,大部分人口和城市功能高密度集中在城市中心,距离市中心越远,城市密度就越来越低。这种城市形态虽然有利于节省财政开支,但是不利于注重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的生活空间形成。鉴于这一点,富山市提出了利用步行圈和公共交通来构建紧凑型城市空间结构的未来构想(富山市都市整备部都市计
划课,2008)。
为了推动“紧凑型城市发展和公共交通轴”将来城市空间构想的实现,作为日本率先将公交路线和站点周边整顿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富山市提出了将TOD开发概念进行公式化的“汤圆与串”目标城市空间构想(图1),强调城市中心的层次化配置,将城市整体划分为包括市区的14个地区生活圈,这些地区生活圈都是单独的紧凑城市单位,并都有各自的地
区生活据点。
实现紧凑城市的关键就是以主要公共交通为轴线、以车站站点为中心来设定步行圈,诱导商业、居住、文化、娱乐等多样化功能和生活设施集中布置到火车站和公交干线沿线的站点周边生活据点,强化所有轨道、运行频率较高的公交路线、地区生活据点等与市中心连接的公交路线的灵活衔接,从而提高市民利用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图2)。这种结合LRT网络的步行城市生活空间的创建,旨在促进过于依赖汽车的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以公共交通为中心的精小型城市目标、温室气体最少化排放的可持续性城市结构的实现。
此外,在公园绿地的整顿方面,富山市提出的基本方针主要包括3点:①每个地区生活圈都布置一个绿色据点;②表现多样化绿色功能的公园绿地的适当布置;③创建绿色贯穿的市区,包括除了公园以外的街道树、公共设施和住宅区的绿化等。
(2)带广市
带广市是一个人口约17万人、总面积约为2.95km的北海道地方中心城市,制定了到2030、2050年温室气体排出量与2000年相比分别减少为30%和50%的中长期目标。为
2了这个目标的达成,《带广市环境模范都市行动计划》主要提出了五大发展政策及建设公共交通中心型紧凑城市的未来城市空间构想(表3)。
目前,具有机动车高度依存性的低密度扩散型城市结构已经不适应社会、产业和生活的发展要求,带广市在应对高龄化社会的同时,积极推进据点集中型城市空间的转换及维持生活的产业发展等重要课题,制定了3项基本方针:①与人口减少和地区环境问题相对应的集约型城市构造的转换;②创建谁都愿意居住的城市;③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地区产业活性化等。为促使这3种基本方针得以顺利实现,带广市制定了“形成激活现有资源的富有魅力核心城市,创建据点集约型/多核心连接型城市结构”的未来城市空间构想(带广市都市开发部都
市计划课,2003)(图3)。
按照这个未来城市空间构想,带广市将城市空间结构分别从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和公园绿地等3个方面着手制定基本规划方针和发展战略。
a土地利用:在市中心加强交通节点周边商业、业务、娱乐、文化和医疗功能的集聚,在贯通市中心的轴线街道周边强化土地高度利用和新功能的植入。在公交主干线道路沿线设置地区生活据点,调整地区居民生活空间的适当规模,合理布置生活便利设施的选址。重视密度的层次化设定管理,在市中心布置高密度的中高层住宅,距离市中心越远,逐渐转变成中等密度的中低层住宅区,直至低密度的低层住宅区。
b道路交通:重视道路体系的等级构成,确保各级道路的交通通畅及土地利用的诱导,设定城市主要交通轴和生活据点连接轴,加强连接市中心与地区生活据点之间的公交轴线的有机衔接,改善步行、自行车道路及停车空间的便利性。
c公园绿地:形成绿色中心据点,通过绿地外环轴限定市区开发边界,重视河流和绿地的相互结合,强化公园与内外绿地轴之间的连续性,建立水系轴、外环轴和都市贯轴三大绿
地轴与公园绿地、街道树的绿地网络。
1.1.3案例分析
与以前的环境共生城市事业和生态城镇事业相比,日本环境模范城市的规划要素更加综合全面,特别在城市空间构想方面,明确指出紧凑城市理念应作为构建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方针,这一决策对于实现中心市区活性化、建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多核心据点型城市形象
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为第一批地方中小型环境模范城市,富山市和带广市都通过TOD开发概念推动活用公共交通的据点集约型、多核心层次化连接型城市空间结构的实现,还分别从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和公园绿地3个方面提出基本方针和整顿方针,从而切实有效地推动紧凑型城市规划建设的进行。同时,还在地区资源和新/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市民节能环保意识和生活方式转变、环境共生型节能住宅建设等各个方面制定了发展政策。
1.2 韩国低碳绿色城市的案例分析
1.2.1 发展概要
针对当今气候变化形势,韩国通过一系列绿色城市关联政策来逐渐发展低碳绿色城市开发模型,其中包括环境部2007年的生态城市、2009年的绿色村庄,以及绿色增长委员会的共生城市和国土海洋部的低碳绿色城市等。
韩国国土海洋部于2009年6月指出,将来需要建设具有新能源活用和导入分散型雨水管理系统的低碳能源节约型新城,同年7月制定实施了《创建低碳绿色城市的城市规划制定方针》,以实现公共交通主导型、紧凑型空间结构为目标,另附上公共交通中心型空间结构的示意图(图4)来明示低碳绿色城市的具体结构形态。并且,强调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应遵循下列6种基础原则:①商业,居住、业务和公园等功能布置在步行距离范围内;②构建与地区各种功能直接联系的步行亲和性道路空间环境;③多样化的住宅形态和居住密度等的混合规划;④保全敏感的环境区域和良好的开发空间;⑤形成以邻里活动为重点的公共空间;⑥将现有邻里地区与公共交通相连接来推动开发进行(韩国国土海洋部,2009)。
2010年1月13日制定的《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赋予低碳绿色城市概念具体定义:“低碳”是通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增加生态能源的使用和普及,扩大绿色技术的深入及整合碳汇要素,将温室气体降低到适当水准以下;“绿色城市”是具有整合的紧凑型城市空间构成、混合土地利用、以公共交通为中心的交通体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活性化、水/资源循环构造以及最大程度降低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出量等绿色增长要素的城市。
1.2.2 典型案例
韩国至今还没有建设完成的生态城市案例,但有2个低碳生态城市东滩2期新城和检丹新城正在建设之中,可以对它们的规划书进行分析。它们的建设目标是,为今后的低碳型城市建设提供可以参照的以亲环境土地利用规划、绿色交通体系、自然生态与资源循环等为核心价值的示范住区,设定以车辆移动和步行尺度为基准的圈域,加强从城市中心向外逐渐减少的密度发展管理,把以实现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一体化设计的亲环境土地利用作为核心战
略来进行(徐民浩,等,2011)。
(1)东滩2期新城
为了实现低碳型生态城市目标,华城东滩2期新城遵循职住近邻、公交导向开发TOD和亲环境土地利用等新城市主义规划理念,首先对城市空间结构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了构想:①周边地区和功能联系:设置南北轴和东西轴两条干线道路的交通体系,构建连接城市内部生活圈的循环网络;②设定综合型广域CBD和车站圈特定地区:在南北轴的广域铁路上布置车站圈中心功能,设置广域CBD和中心据点;③生活圈相互联系:为了形成以TOD概念的生活圈创建与车站圈相连接的社区廊道,在循环主干道路据点上设置基础生活圈中心。
然后,为使以新型公共交通中心的循环型城市空间结构能够实现,分别从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和公园绿地3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划构想。
a土地利用:促进紧凑型城市的实现,在广域城市中心进行中心功能的混合化和立体化,为谋求城市自足功能和社会性的融合进行多样化住宅建设,以车站圈为中心的城市功能复合开发,从而提高城市居民出行的可达性和效率性。
b道路交通:在循环路线上导入新型交通工具,在公共交通轴沿线上的车站节点处布置各种复合换乘中心,构建以社区廊道为中心的人车共存生活街道、连接城市全体的步行道路网络,以及与新交通站点相连的自行车道路。
c公园绿地:顺应自然地形构筑绿色和蓝色网络,绿地与步行轴连接形成社区廊道,构筑各个绿色据点相互贯通的绿色网络,布置与山林连接的生态公园和湖水公园的主题据点公
园。
(2)检丹新城
距离首尔中心和仁川机场20km处的检丹新城为了实现以新城市主义规划理念为导向的“亲环境公共交通中心城市”建设日标,致力推动日前以机动交通为中心的空间规划模式转变,以城市铁路换乘站点和步行圈为中心,布置商业、业务、居住等功能集聚的中心据点,构建与中心据点相连接的步行/自行车道路网络的公共交通中心型城市空间。
检丹新城在构筑具有高度通行性的道路体系的同时,尽量将过境交通和内部交通分离开来,按照道路的功能和特征将主干路和循环型次干路进行等级性划分,并全力构建确保步行专用道路和自行车道路等使用便利性和环保节能的绿色智能交通体系。
在公园绿地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和绿地轴进行城市公园和据点生态公园建设,各生活圈内部布置循环绿地和绿地轴。考虑城市内部绿地空间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绿色环境共享,将广域绿地轴与现有或新建的公园绿地相连形成绿地网络,创建符合城市规划和空间构想概
念的公园绿地体系。
1.2.3 案例分析
与2007年起步的生态城市事业相比,低碳绿色城市事业囊括了包含城市空间结构在内的许多城市规划要素,将来的规划建设效果值得期待。从东滩2期新城和检丹新城来看,这两个城市导入许多新的规划概念,即环境亲和性土地利用、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制定规划、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新生能源利用等,可以说是依照“韩国城市规划方针”(2009)制定的符合低碳能源节约型绿色城市概念的新城市规划。但是,比较偏重于温室气体最小化排放的技法的导入和适用,而且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虽然明确指出根据TOD概念进行公共交通中心型紧凑城市的规划目标,却没有像富山市和带广市那样提出比较具体的城市空间规划建设适
用方案。
1.3 日本和韩国的低碳型生态城市规划要素的归纳与适用
1.3.1 日本和韩国的低碳型生态城市规划要素
低碳型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主要可以归纳出6种共同要素,即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公园绿地、水环境、能源利用和资源循环等。通过这6种基本要素将日本和韩国的政策方针和规划事例的对应内容分类整理,便可归纳出两国低碳生态城市的主要规划要素(表5)。
1.3.2 规划要素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
在前面提到的低碳生态城市六种规划要素中,与城市空间结构有直接关联是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和公园绿地等3项。而其它3种规划要素属于进行城市管理规划或者单体建筑设施规划需要反映的项目。从先后关系来看,城市规划时应当首先进行将来城市空间构想,然后才展开城市基本规划和管理规划。再从重要度方面来看,只有将城市规划的首要阶段城市空间构想做好,才能为接下来的总体规划制定打好基础。并且,在日本的“城市规划运用方针”(2003-11)和“环境示范城市选拔纲要”(2008-04)以及韩国的“低碳绿色城市城市规划制定方针”(2009-07)中,城市空间结构都被列为城市规划中最受重视的项目。于是,笔者只把与城市空间结构有关3种规划要素作为主要参照标准进行分析研究。
从表5可知,日本和韩国的低碳型生态城市都谋求构建TOD开发模式为导向的公共交通中心型紧凑城市空间。如果将日本和韩国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要素之中与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体系,道路交通体系,绿地生态体系)相关的规划要素进行归纳整理,便可以得出日本和韩国的低碳城市的紧凑型城市空间结构意象。
(1)在空间结构和城市形态上
构建活用公共交通的据点中心型紧凑型城市空间形态,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集聚和城市边缘的边界清晰化,从而避免市区面积的无序蔓延和空心化,达到明确区分限制开发地区和
开发地区的效果。
(2)土地利用体系
中小城市主要遵循城市中心多核化设定的规划理念,进行层次化中心配置,设定从城市中心到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地区生活据点,强化中心商业设施的集聚性和连续性,在公交沿线上和交通节点步行圈集中布置居住、商业、业务、公共设施、公园等主要功能,谋求功能复合型土地利用规划。在居住密度构成方面,整体上进行中高等密度开发,但包括高、中、低等富有层次性的密度规划管理。城市中心周边以中高密度为主,距离城市中心越远密度也随之降低,到郊区部分进行低密度开发(考虑城市天际线和通风廊道)。
(3)道路交通体系
交通规划应与土地利用规划相互结合,在公共交通节点采用TOD开发模式,构建抑制机动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中心的绿色交通体系,建立以轨道交通与LRT/BRT路线为骨骼的市区公交系统,通过公交轴线将市中心与地区据点有机连接,形成道路体系的等级构成,加强步行·自行车道路网络与公共交通之间的连接,强化步行道路与主要目的地之间的连接,创建通过步行便可以满足日常需求的生活环境空间。
(4)公园绿地体系
每个生活圈布置一个绿色据点,并布置在步行圈(10min步行距离)范围内,通过绿地外环轴限定市区开发边界,加强绿色据点与外部绿色生态的相互联系,强化公园与内外绿地轴之间的连续性,构筑锲型绿地体系,重视周边自然环境和亲水空间的有效利用。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案例分析与改善建议
2.1 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案例分析一中新天津生态城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在中国东部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京津城市发展轴的北侧、天津滨海新区内海滨休闲旅游区内,总面积约30km2.2020年生态城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35万人左右,同时能够容纳外部就业人口6万人和内部暂住性消费人口3万人(图5)。
天津生态城规划贯彻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开发模式转变的理念,提倡以绿色交通系统为主导的紧凑型城市布局模式,实现绿色交通系统与土地使用的紧密结合,提升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的出行比例,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创建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高服务、有利于社会公平的交通模式。关键绩效指标计划在生态城内通过支持混合用途开发和职住邻近来减少出行导致的尾气排放。另外,生态城以公交为发展导向的理
念鼓励市民更多地利用公共交通。
为减少市民机动车出行的日常需求,生态城设置了多层次的“社区中心”(生态细胞、生态社区和生态片区)的嵌套系统(图6)。生态细胞是可容纳8000人的400m×400m的基层居民社区,其社区中心服务半径200-300m。每四个生态细胞集合组成一个约30000人的生态居民社区,其社区中心服务半径约400-500m。综合片区由4-5个居住社区组成,片区中心服务半径为800m,而4个片区构成了生态城。这种结构符合当前最科学的“生成整体论”的哲学思想,即每一个构成系统整体的局部都包含了整体的特性,局部是整体的表现。
从天津生态城与日本和韩国的典型案例比较分析来看,3个国家生态城市都是通过TOD开发概念进行据点中心型紧凑城市规划建设,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慢行交通优先的绿色交通体系,尽量保全和保护现有水边空间和公园绿地,形成贯穿城市整体空间的绿地轴体系。总体来讲,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城市与空间发展规划有可能打造成一个可复制的生态城模板。但是,与日本和韩国的生态城市相比,天津生态城在土地利用中的城市中心配置、混合用地布置和密度分区管理,以及道路交通中的步行社区空间和综合公交系统方面尚存亟需改善之
处。
2.1.1 城市中心配置
同一级别的中心点往往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只有在一个中心点交易区域之外才能形成另外一个中心。然而,如果两个同级别中心点的交易区域部分重合(即一些顾客可以选择两个不同方向的商业中心点购物),相同的商业设施不仅要在同一个中心点上竞争,还要扩大到其它中心点,商业竞争强度必然将急剧加大。北部片区中心和中心区2商业面积几乎相同,间隔距离也太近,这就造成处于相同区位的两个中心商业的交易区域重叠,相互之间的商业竞争自然会牵制彼此的发展活力。久而久之,它们要么都会因为商业规模限制而无法容纳更高等级的生活需求,迫使居民更加愿意选择外部出行购物,从而导致两个中心的同时衰退;要么随着一个中心点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大大增强,势力范围急速扩张,直至成为一个更大规模的中心,而另一个中心点却因难以发展而逐渐衰退。
2.1.2混合用地布置
从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图(表6)可知,为了激发和维持商业中心的活力和魅力,城市中心和北部片区中心的周边都布置了混合用地。然而,东北部片区中心和南部片区中心周边却没有进行混合用地的布置。并且,如果商业规模减少,城市中心区2是无法支撑那么多混合用地的发展需要的。同时,行政中心也难以吸引大量居民的集聚和往来,导致其直属行政
办公设施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2.1.3密度控制管理
天津生态城现有规划虽然强调满足公共交通的高密度开发,但只是在城市整体上对总密度做出了统一标准,却没有像带广市和韩国生态城市那样注重密度的层次性设定,这种结构布局对于城市天际线和通风廊道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
2.1.4步行社区空间
天津生态城现有社区单元采用了面积较大的400x400m街区规划设计,除了出入口通道和步行道外,没有其它道路或进一步的街区细分。如果城市布局采用这一设计作为基础,居民利用步行便能轻易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目标就会大打折扣,也对步行生态社区的形成不
利。
2.1.5综合公交系统
天津生态城轻轨交通LRT具有速度快、运输量大、舒适性强等许多优点,是能够实现环境可持续性和减少财政支出的解决方案。但是,现在规划的LRT路线上单独LRT交通工具不利于中心轻轨交通廊道沿线地区的活力和魅力提高,也不利于公交系统的持续性运行,并且对于LRT站点步行圈之外的居民来说,到达公交站点的距离大于步行尺度,步行便利性自然是大打折扣的,这必然会引发更多的小汽车出行。
2.2 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的改善建议
2.2.1 土地利用体系
(1)城市中心配置
从日本和韩国的生态城市案例来看,在生活圈中心位置都布置一个中心据点,这样的中心形态在居民步行到达城市服务设施方面有利于促进移动距离的最小化,并能维持和激发商业中心的活力。一般来说,每个商业中心不仅有自己的交易区域(指其能吸引的主要顾客分布区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业中心商业设施的类型和规模),更有其自身的服务目标和价值。而且这种服务目标和价值不仅是概念上的,还会潜移默化地甚至明确地影响人们购物行
为、购物地点的选择。
并且,几乎所有类型的商业更愿意分布在中心点上,特别是交通最方便、人流量大的交通中心节点上。在这样的节点处,顾客购物的交通、时间成本可以极小化,商店的交易范围、客流量能够极大化,能够充分地分享经济增长的利益极大化。在现代社会,为了减少顾客的购物成本,传统的小商店逐渐衰弱,“一站式”的购物中心成为最普遍、最典型的商业形态
(邹永军,丁红,2005)。
由此可见,处于靠近北部片区中心位置的片区中心的商业规模应当得到增加,促使其内部大型高级商业比例和交易区域都得到扩大,以至于达到其作为次中心所应具备的多样化功能设施服务水平,有利于减少居民乘坐机动车辆的外部出行,达到强化片区中心活性化的效果。同时,还应当让中心区2担当起北部片区邻里中心的角色,适当减少其商业规模,达到能够满足站点来往乘客和周边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程度就足够了。只有这样对城市中心进行层次性配置,才能正常发挥各级中心在各种功能适当配备和自身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角色作用,从而维持和促进各级商业中心的稳定和繁荣。
(2)混合用地布置
日本和韩国的生态城典型案例都采用TOD开发概念在公交站点周边进行混合用途开发,以此来激发公交站点周边中心商业的活力。混合用途开发除了能够满足居住、工作和娱乐消遣等各方面生活需求外,Llewelyn-Davies指出了城市混合用途开发的其它优点:“更便捷的设施使用,上下班拥挤程度最小化,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对建筑与空间更有效的利用,对生活方式、地点和建筑类型更多的消费选择,更好的城市活力与街道生活等”(Llewelyn Davies,2000)。混合用途开发的理想点在于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城市中心区的活力与魅力、增加住宅的选择机会,同时也有利于交通的持续发展等方面。
因此,天津生态城的东北部片区中心和南部片区中心应该布置混合用地,同时还要将中心区2周边的混合用地适当减少,因为商业规模减少后的中心区2已经无法维持现在的混合用地规模。那么,位于北部片区的城市行政设施也应当移动到城市中心,与城市中心的商业、办公、娱乐文化等主要城市功能进行混合功能开发。城市居民只要来到城市中心就能一次性到达各种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发挥公共设施的规模集聚效应,有助于实现“一站式”满足生活需求和增加城市中心活力的效果,克服原来规划设计导致的移动距离增加引发的机动车辆
利用的可能性和出行频率的提高。
(3)密度分区管理
从案例分析可知,日本带广市和韩国低碳生态城市都提出了城市居住密度的层次性设定管理,这样的空间结构不仅有利于创建多样化的建筑高度和空间布局的城市天际线(skyline),还有利于城市通风廊道的形成,能够改善片区微气候和大气循环,有效缓解城市中心的热岛效应。并且,韩国学者通过对外国生态城市的规划要素的总结分析,将韩国公共交通中心型空间结构示意图(图4)进行补充和完善,最终创建出适应生态城市建设的绿色TOD城市空间模型(图7)。
由此可见,天津生态城片区单元应在LRT站点周边进行层次性的密度分区管理,可以划分为3级密度分区,并将城市密度与功能配置相互结合进行规划设计。
a密度1区:从激活和维持城市中心的活力和魅力的角度来看,需要在公共交通节点周边进行商业、办公、行政、居住和公共设施等功能复合开发,并在公交节点400m范围布置中高密度的高层复合住宅区,提高人口密度和建筑容积率,尽可能保证更多居民(特别是平民阶层和老人)通过步行就能容易到达公交站点,从而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出行率,维持和加强中心商业设施的活力(图
8、图9)。
b密度2区:在距离公交节点400-600m范围内进行中等密度开发,主要是以居住和商
业为主的功能复合开发。
c密度3区:距离公交站点600m以外区域采取低密度开发模式,以低层住宅开发为主,这样可以保全生活居住区附近的自然环境,尽量增大外围绿地生态覆盖率,达到减少生态足
迹的效果。
2.2.2 道路交通体系
(1)步行社区空间
成功的生态城市规划取决于是否能够促进社区内部非机动交通连接性的提升。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能够鼓励人们利用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最大程度强化慢行道路连接性的提升,最终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步行式社区空间。而若想使社区步行的优先性和可达性得到强化,街区规模的界定成为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在构建步行优先的生态城市方面,公交为导向开发TOD理念的创始人彼得·卡尔索普主张建设由方格化道路覆盖的小尺度街区,因为小尺度街区与大街区相比,具有提高街道活力和渗透性、视觉性效果和可识别性等许多优点。
Siksna通过对经历150年发展变化的美国和澳大利亚城市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80-110m之间的交通网格是最理想的,更细致的步行网格(50-70m间隔)主要集中在步行密度很高的零售商业区。少于200m的小型街区的城市仍然保留着便利的网格尺寸,而在大中型街区城市的交通网格超过300m的话,会给地区交通带来不便(Matthew Carmona等,2009)。莫丁在《城市设计-绿色尺度》中认为理想的街区在70×70-100×100m的面积范围,并且欧洲一些著名城市的街区规模一般也都控制在200m以内(徐轩轩,胡斌,2010)。此外,参与曹妃甸生态城规划的瑞典SWECO根据在中国的经验认为,生态城的路网应更密且道路断面较窄,但街坊地块如果很小则很难进行开发,其尺寸必须够大以允许多种功能的开发和进一步的细分。在反复实验对比后,选择了220×220m作为街坊尺寸。这样的街坊氛围很人性化,而且交叉口间距也适合开车和行人过街需要。同时,这样的框架内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街坊类型,包含多种混用的形态,街坊和建筑空间富有弹性,可根据城市发展在将来灵活改变
功能(尤纳斯·颜伯格,丁利,2009)。
综上所述,街区规模的适当范围最好是70-220m。与其相比,天津生态城的街区规模400×400m明显偏大。国外很多城市,例如纽约、巴黎和斯德哥尔摩,以及国内很多年代久远的老城,一个400m×400m的街区有时可容纳十多个街区。因此,天津生态城的生态社区应当进一步划分为规模适当的小街区单元,进而增加更多较密的步行路网,从而提高步行密度来强化商业活力和和步行便利性。由于中心街区主要以商业设施为主,从城市空间渗透性和步行便捷性来考虑的话,交通网络应当进行最小化设定。而且,距离中心区越远,街区用途逐渐以社区居住为主,交通网络也应随之增大,但最好不要超过220m。通过富有差别化的交通网格设计,不仅能够提高社区活力和空间多样性,还有助于形成步行优先的生态街区,以及强化城市空
间的稳定性和适应力。
(2)综合公交系统
针对老龄化社会的一系列城市问题,日本和韩国的生态城市规划都将焦点集中到改善公共交通系统来提高公交手段便利性等课题上。如今我国也像日本和韩国一样正在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今后老龄化形势会更加严峻,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6.7%,年均净增老年人口800多万人,超过新增人口数量。于是,现在的城市规划设计应当将老龄化社会的应对措施纳入到规划考虑范畴。考虑到老年人自家车驾驶不便和移动距离短等特点,除了尽可能在步行可达范围内提供多样化生活服务设施之外,还要进行如何改善公交体系才能更加为老年人提供出行便利性的研究和探讨。
在交通领域存在着一种“路径依赖”理论:即人们一旦习惯了机动交通出行方式,就很难转而选择身边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再者,考虑到老龄化的社会特征,提高公交系统的便利性和可达性将成为今后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而天津生态城现在的LRT路线布置存在一些乘坐不便、运行频率低等问题,需要其它公共交通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而快速公交BRT(Bus Rapid Transit)则能够成为LRT的有力补充。
其实,LRT和BRT彼此是相辅相成的。从系统特性方面来看,LRT虽然平均运行速率较快且运载量较大,但就运行频率而言却无法与BRT相媲美。BRT调度成本较低,通常能以富有弹性和频率较高的班次服务来弥补自身运载量少的缺点,最重要是的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满足各个地区的运输要求。并且,通过具有优先性的专用道路设计,以及灵活而富有弹性的班次调度管理,BRT还能将步行圈之外的居民区以及其它乘客集散地相连接,形成兼具弹性与效率的公共交通系统。
因此,天津生态城在城市规划初期不仅需要针对老龄化社会进行低床式公交系统的导人和规划,还应当考虑在LRT路线上建立整合的LRT+BRT+常规公交系统,特别充分利用LRT和BRT新型公交手段之间的优劣互补特性,创建结合BRT的无间断运转轻轨系统,通过BRT将外围地区的乘客送往地铁站,并通达重要的旅客集散地,为那里无法靠步行抵达地铁站的人们服务。这样的综合公交网络降低了日常生活对自家车的依赖性,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可以随时随地乘坐公共交通,尽量让乘客在公共交通网络中享受到无缝换乘,有利于促进公共交通系统的存续和发展,从而推动以绿色公共交通为主导、慢行道路系统为中心的可持续性低碳生态城市的实现。结语
从日本和韩国的低碳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来看,未来的城市空间规划目标都是旨在构建遵循TOD开发理念的公共交通主导型多中心紧凑城市空间结构,这与其它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政策发展方向是一致的。然而,中国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尚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城市相关的理论基础、方法体系、规划设计原理、政策体系以及相关的建设技术和实践经验。借此,希望能够促进紧凑型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从而通过可持续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成功转型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北海道建设部城市规划局都市计划课.带广市综合都市交通体系调查[EB/OL].2008.(Hokkaido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town development station City Planning Division.Obihiro integrated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survey[EB/OL].2008.)
[2] 尤纳斯·颜伯格,丁利.曹妃甸生态城城市形态与城市意象分析[J].世界建筑,2009(6):34-43.(JERNBERGJ,DING Li.The urban patternandcityimage of Caofri Diane co-city[J].World
Architecture.2009(6):34-43.)
[3] 具滋勃.促进绿色城市实现的TOD推进战略[R].韩国汉阳大学,2011:52.(KOOP Jahoon,Promoting strategy of TOD towards green city[R].Kore3 Han Yang University.2011:
52.)
[4] DAVIES L Urban design compendium[R].English Partnerships/Housing Corporation,London,2000:39.[5] 栾志理.日·韩低碳型生态城市规划对我国的启示[C]//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2011:
3.(LUAN Zhili.Implications for Chinaffon,low-carbon ecocity Of Japan and korea[C]//Conference on Urban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2011:3.)
[6] 韩国国土海洋部.创建低碳绿色城市的城市规划制定方针[R].2009-08.(MLTM OfSouth Korea.[7] Matthew Carmona,等.Public places-urban spaces[M].康泓彬,等,译.韩国首尔:大家出版社,2009:157,160.(CARMONA M.et a1.Pubhc places-urban spaces[M].Kang Hong-Bin,SEOUL Korea,et al,translate.DAEGA Publishers.2009:157,160.)
[8] 带广市环境模范城市都市推进部.带广市环境模范城市行动计划(概要版)[R].2009-03.(Obihiro Environmental Model City Development Department.Obihiro environmental model
cityaction plan(abstracC)[R].2009-03.)
[9] 朴锺澈,金正渊.低碳绿色城市的规划要素和空间构成上的城市规划制定方案[J].韩国首尔:韩国
地域开发学会志,2010,22(1):17-52.(PARK Jong Chul,KIM Jeong Youn.Urban planning measurements in pursuit of a low-carbon green city[J].Korea Seoul: the Korea Reg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2010,22(1):17-52.)
[10]孙萍.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启示[J].中国市场,2011(52):113-114.(SUN Ping.Experience and enligh Cenment of Japaneselow-carbon economy[J].China Market,2011(52):113-114.)
[11]徐民浩,等,实现绿色城市的公共交通廊道的构建方案[R].韩国安阳市:国土研究院,2011:28.(SEO Min Ho.et al.Planning of the transit-oriented corridor towards green city development[R].Anyang city Korea,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for Human Settlements,2011:28.)
[12]富山市都市整备部都市计划课.富山市总体规划第1篇全体构想[R].2008:25.(Toyama Urban Development Department.Overall plan of Toyama urban master Plan[R].2008:
25.)
[13]富山市地域公共交通综合连接计划[R].富山市,2011-03:35.(Toyama Region Public Transportation Comprehensive Plan[R].Toyama,2011-03:35.)
[14]王纯彬,潘瑜.“环境模范城市”计划的启示[J].浙江经济,2010(8):54-55.(WANG Chunbin,PAN Yu.Implications for“environment model city[J].Zhejiang Economy,2010
(8):54-55.)
[15]徐轩轩,胡斌.混合:城市街区的多元化营造[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24):75-78.(XU Xuanxuan,HUBin.Mixing:the creation of diversification in city blocks[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0(24):75-78.)
[16]邹永军,丁红.城市商业的空间结构[J].商业研究,2005(313):49-51.(ZOU Yongjun,DING Hong.Analysis of city commercial spatial structure[J].Commercial Research,2005(313): 49-51.)
作者简介:栾志理,韩国国立木浦大学,都市与地域开发系,博士生,1211979222@163.com;朴锺澈,韩国国立木浦大学,都市与地域开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jcpark@mokpo.a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