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生态文化理念强化民族地区城市规划建设
以生态文化理念强化民族地区城市规划建设
——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为例
姓名 赵军学号 w0949136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是基于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规律,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来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为目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文化。只有把文化内涵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才是完美意义的富有生机的生态文化建设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生态文化 环境
一、引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伟大产物。城市产生与发展源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的发展又强有力地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规划工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立下了历史性的功绩。在长时期大规模建设、城市快速发展、又同时处于体制转轨、法制不健全、人们思想观念急剧转变的背景下,中国城市30年来发展基本有序,城市规划功不可没。
二、城市环境问题的初步辨析
中国目前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大城市群城市化速度更是处于高速发展之中,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2000年城市化水平为49.2%。21世纪初,中国三个超大型大城市群均已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整体形成“三二一”或“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该阶段,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和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使许多生态环境问题更为突出,表现为城市生活用水的水质水量以及水源问题;生活垃圾处理场所的限制;城市绿地进一步缩小;光、电磁波的污染等。但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念也深得人心以及人类对自身利益和生存环境的再认识,各种防污治污意识和能力相应提高,从而使城市的发展步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阶段。
三、加强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是基于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规律,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来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为目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文化。只有把文化内涵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才是完美意义的富有生机的生态文化建设。当今时代,搞好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非同寻常,要切实增强生态文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一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社会文明发展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后,正在逐步走向生态文明阶段。工业文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迫使人们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和新的文明抉择,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时代产物,是生态文明的基础,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繁荣生态文化。
二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创造适宜人们生产生活和全面发展的生态文化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文化发展要求。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并从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发展理念等方面为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精神动力,有利于促进人们自觉地热爱自然、珍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改善民生的客观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文化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只
有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就巴彦淖尔市而言,建设生态文化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人文资源,我们要顺应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潮流,以构建生态文化体系为保障,以保护自然生态体系为基础,以建设生态文化重点工程为着眼点,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对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的引领、服务和保证作用,全面协调文化与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适合于广大市民生活和工作的良好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味,全面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四、构建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大网络
建设生态文化,必须培育一批生态基础良好、带动力强的生态文化品牌,发挥好示范带动效应。搞好我市城市生态文化建设,要按照以“两河为带、道路为网、园林(广场)为片、庭院小区为点”的绿化格局,将近郊绿化和城区绿地相衔接,主要突出“市区绿化、通道绿化、郊外绿化”三个重点,努力凸显“街有特色、园有景观、区有文化”的绿化品味,尽早实现“把红城建在绿色中”的目标,使广大市民住在林中,行在景中,工作、生活在生态园中。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程:
一是抓好公园、广场和街头绿化建设工程,唱好塑造城市园林景观的重头戏。要结合每处园林、广场、街头绿地的地理位置、面积、特点,高品味进行绿化规划设计,高水平、高标准建设施工。对具有文化内涵的绿地建设,要独具匠心,巧妙构思,通过绿化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充分反映我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每个公园、广场建设,都要精心设计,精雕细刻,多搞一些融艺术性、观赏性、文化内涵于一体的园林小品,展现兴安盟中心城市的时代风貌。
二是抓好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建好城区绿色通道。要以每条街路具有独自特色为原则,逐步扩大常绿、吸尘、消音等林草品种的种植区域。在城区道路两侧,多种植高大遮阴乔木和针叶林,增加绿化覆盖率;实行多层次立体绿化,乔灌花卉合理搭配,体现季节变化,增加视觉效果。把新植绿带和更新改造同步推进,结合城区危旧平房改造和道路综合整治,重点抓好胜利路新址连接线等道路的绿化带改造,调整植物配置,改善植物结构,打造精品道路绿化,提高绿化档次,努力构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格局,形成贯穿城区、连接内外的绿色通道。
三是抓好城市外围生态工程,扩大城市周边绿化效果。以市人武部生态基地建设的典型示范为引领,突出“军民共建”主题,形成绿色屏障。在植树造林中,注重突出文化内涵,创新绿化形式,在原有团市委组织的种植“青年林”的基础上,可增设一些有纪念性意义的活动形式,如开展“妇女林”、“儿童林”、“成年林”、“生日纪念林”、“结婚纪念林”等植树绿化活动;也可开展企业冠名的植树造林活动,在全市上下大力掀起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活动,提升全民绿化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省际大通道两侧和城区外其它道路两侧,要广植以本土树木为主的速生用材林、风景林、防护林,充分利用横向贯通的省际通道和纵向平行的公路开发建设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城市入口绿化,要按照新的规划高标准进行设计,形成城市入口绿化景观,树立我市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四是抓好品位提升工程,打造生态文化园林景区。新世纪的生态城市建设应逐渐赋予文化内涵,贴近人们生活环境园林化的方向发展。要开发成集蒙元文化与草原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五是抓好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净化城市环境。要加大城区空气、饮用水、噪音净化的控制管理力度,强化对“三废”排放的整治措施,努力营造“碧水蓝天、环境幽雅、生活和谐”的人居环境。
五、强化生态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抓住重点带动全面。我们要按照建设蒙元文化城、绿色工贸城、山水园林城的生态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生态文化建设成果,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和更高的档次,净化城市环境,努力塑造城市新形象。重点要强化以下五方面措施:
一是抓规划。生态文化建设的规划、建设和管护要坚持科学性、超前性、先进性,注重人性化、生态化,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地方特色,融观赏、文化、运动、休闲功能于一体,使绿化与文化相结合,绿化与生态相结合,绿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绿化与群众生活相结合。要进一步明确中长期绿化整体规划和设计思路,科学调整覆盖城乡、兼顾各中心片区重点绿化项目的绿化系统规划,牢固树立“绿线”是“底线”、“绿线”是“高压线”的观念,放大绿色手笔,做足绿色文章。做到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建植绿,占绿补绿。选择有实力、有资质的园林专业队伍进行规划建设,确保生态文化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绿化施工,一步到位、一次成型。
二是抓管理。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城市绿化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要防止种而失管,管而不细,防止出现一年新、二年旧、三年荒的现象。要重点抓好树木绿地的抚育管理,从工程监管、园林修剪、抚育水浇灌、日常养护管理四个环节抓起,完善养护管理网络,使生态文化建设抚育管理细致化、科学化。要求各级各部门都要切实担负起对本地区本部门园林绿化工作的规划、建设、管理、协调等职责,统筹组织实施好各项绿化工作,要明确专人负责抓绿化,确保有人抓、有人管,使生态文化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三是抓项目。生态文化产业是前途光明、市场广阔的朝阳产业。我们要围绕生态文化产业建设项目,鼓励各种投资者投资生态文化产业,着重抓好“青山绿地、碧水蓝天”工程建设,大力建设生态公益林、工业防护林、农田林网、新农村绿化、特色林业产业等与城乡生态文明环境建设紧密相关的重点工程项目,以“林带+林区+园林”的绿化模式,促使城乡绿化面貌发生深刻改变,基本形成多效益、多色彩、多层次、多结构的城市生态文化体系,提高生态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
四是抓投入。为扎实推进生态文化建设,要坚持多方筹集资金原则,逐步建立起政府、社会多方投入,高效、稳定的城乡绿化资金投入运行机制。从今年起,我市将加大生态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每年绿化筹资计划在1亿元以上,并且政府每年投入不低于1500万元,确保为城乡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五是抓宣传。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进行宣传报道,精心设计、设立生态文化建设宣传广告标语,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态文化建设保护意识,同时要加大对毁绿占绿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 人人自觉主动维护城市生态文化环境的良好氛围。
总之,城市规划既是经济规划,又是环境规划,也是社会规划,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规划。这决定着我们的思考,也决定着应采取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我市在生态文化建设中要坚持念“绿”字经、打文化牌、走特色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大力促进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努力塑造城市文明形象,着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光金.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M].湖南:湖南出版社,2006.11
[2]钟甫宁,傅龙波,某舒宁.永恒的追求——可持续发展[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12
[3]张启人.城市规划系统工程[M].北京:建设部干部学院,2000.[4]陈秉钊.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5]巴彦淖尔市城市规划方案.城市管理局.
第二篇:以“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以“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逐步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中国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总体的生态与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面对这种态势,必须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多方面着手系统有序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使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键词:绿色;生态文明;重大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 D 267
文献标志码 :A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可持续发展思想由共识变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意识执政理念、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日益得到全球共识,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理论范畴与实践方向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围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相继通过了一系列相关重要文件,《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可持续发展纲要》(2000年)等等。
我们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生态文明的总要思想。
党的十八大集中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成为党在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需要我们很好的学习领会与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论述的生态文明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形态,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新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绿色”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义,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新的五年规划有了新的内涵,提高到了新的层面,迎来的将是新的愿景。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1]。一直以来,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在还应看到,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也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粗放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11.5%,却消耗了全球21.3%的能源、45%的钢、43%的铜、54%的水泥;原油、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56.4%和66.5%,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已居世界第一。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增长模式,努力走出一条代价小、排放低、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第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人民群众过去“求温饱”,现在“盼环保”,希望生活的环境优美宜居,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们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实际效果取信于民。
第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维护生态安全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任务。中国已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须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尽自己所能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2]。
二、我国生态环境的情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我们的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换来的发展,目前资源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资源消耗巨大,能源利用率低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由于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中国每单位GDP的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4倍。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中国单位 GDP 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二)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
中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共364座县级以上城市缺水。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近2800km河段鱼类灭绝;湖泊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受富营养化污染;淮河水系,80%水呈黑绿色,过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
(三)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
据水利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其中,水蚀为165万km,风蚀为191万km。近50年,每年水土流失丧失的土壤肥力相当于4000~5000万吨化肥。中国是荒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建国以来,全国共有66.7万公顷耕地沦为沙地,有235.3万公顷草地变为沙漠,退化草地面积达1.05亿公顷。
222
(四)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
人均森林和草原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32.3%,其中森林覆盖率13.92%,居世界第120位。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1/3,并仍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草原超载放牧、乱采滥挖严重,鼠虫灾害频繁,状况堪忧。
(五)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目前,中国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对人们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大气和水,还有有毒化学品、固体废弃物、噪声等污染。2007年5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形势严峻。而自1997年以来,癌症成为中国人的第一死因,每年有近130万人死于癌症。
三、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3]。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这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与发展建设的基本状况。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从源头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建构综合协调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必须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得力措施建构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协调机制。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而忽视了绿色GDP的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有问题,它非但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更因为片面强调GDP增长会助长盲目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社会失衡,反过来又使GDP的增长难以为继。在对一方领导干部进行评介时,不仅要看其对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还要考察他们如何解决环境和社会等问题,尤其要考察其在处理生态与经济矛盾时的决策表现是否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
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维护环境执法的权威,改变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要建立健全环境问责制,使环境保护成为硬政绩。
(三)健全法律法规。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必须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有了可以遵从的、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保驾,环保机
关在全社会的管理、执法过程中更加地顺利,民众在生活中才能正确认清破坏生态的现象,从而自觉地监督、举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的高度,是始终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全社会所共享。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理念、生态道德,构建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牢固建立在公众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的基础之上,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生态文明规定人人遵守的良好风尚[4]。
全民都要树立“切实保护好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生态、珍惜自然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观念,这样才能既建设山清水秀、和谐美好、生态优良的人类家园,又实现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发展要求。惟有允许并且倡导民间力量参与环保事业,惟有放开社会及民众的舆论监督,生态文明的观念才能真正在全党领导干部和全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树立起来。
(五)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水平
节能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而落实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是关键[5]。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科技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积极运用高技术对农业、工业、服务业进行生态化改造,通过清洁生产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努力攻克大气污染控制、水体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生态文明要求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从而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充分体现新型工业化的要求。高新技术和专利技术是发展生态文明的技术支撑和推动力,环保产业是生态文明的产业支柱和有力的催化剂。环保产业以物质循环利用、废物最小化为追求目标,为清洁生产、废弃物充分利用和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物流服务。
(六)广泛参与全球生态交流与合作,创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国际环境 我们人类都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人类、全社会都应该做的事情。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技术,人类的智慧各种各样,所以我们国家要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广泛参与全球生态交流与合作,创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国际环境。做到:第一,积极参与国际生态文明制度构建。第二,加强双边、多边区域合作。第三,保障国际贸易中我国的生态安全[6]。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每一个国家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既需要较大的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也必须承担保护全球气候的义务。加强国际合作走低碳发展道路,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必由之路。目前,欧盟、加拿大近年来与中国在污水处理和沙漠治理的合作项目较多,取得了良好效果。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也于2009年拉开了序幕。中国应和发达国家联合对去碳高新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开发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和潮汐能,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篇: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是党中央立足基本国情和“十三五”规划目标,审慎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新的阶段性特征,对发展理念的时代性探索,不仅清晰描绘了发展的生态底色,同时也指明了面向“十三五”目标加强生态治理、增强民生福祉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一、绿色发展契合了生态治理的现实诉求
提出绿色发展是为了应对近年来我国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严峻的生态形势,是在问题导向下对发展理念的创新。推进绿色发展,有利于更好应对资源环境约束挑战,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全球生态安全。
1.绿色发展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回应,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全面”,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协同发力,以更好满足人的各种方面需求。近年来,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形式日趋多样、水平不断提高的特点,从追求物质生活到追求精神生活,从关心物质文明建设到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从关心经济建设到关心政治建设,从关心人与社会发展到关心人、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目前,我们已经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发展动力、发展结构、发展条件、发展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源环境承载逼近极限,已经构成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增强生态治理能力,提升生态治理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必须得到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增强绿色发展动力,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底色。
2.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新时期党执政兴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在人与自然和谐视阈下,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举措,充分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攻方向和精准着力点,目的是要打造科学合理的发展布局、构建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培育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实施、有序推进、同向驱动,补齐生态短板,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使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更多成果和更大进展,由蓝图变为现实。
3.绿色发展有助于构建全球生态新秩序,更好服务全球生态安全。近年来,生态问题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应对气候变化、全球生态治理、共建共享人类共有绿色家园已成为各国的统一行动,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新世纪以来,各个国家更加积极追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蓬勃发展。尤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为尽快提振经济,纷纷将绿色确立为本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色调,加紧战略规划、加大资金支持、加强制度保障,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美国将绿色转型上升为国家战略,瞄准高端制造、信息技术、低碳经济,发挥技术优势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日本推出绿色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欧盟加快建立节能型、环保型、绿色型、创新型经济,并积极出口绿色技术,旨在抢占未来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同时,也有一些国家为了维持竞争优势,试图增设和提高绿色壁垒,为全球生态安全增添了不稳定因素。我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必须主动适应这一趋势,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实践,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发展,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开展生态绿色外交和绿色国际合作,推进全球生态秩序和生态规则的变革与重构,促使全球绿色发展格局形成,提升全球生态安全水平,更好地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绿色发展创新了生态治理机制
绿色发展理念在多个方面创新了生态治理的体制机制,这些制度创新将有助于进一步促使我国完善生态治理体系、改进生态治理方式、提升生态治理水平。
1.绿色发展理念创新了生态治理协同机制。多年来,由于缺乏综合性的法律法规,没有统一的规划及布局,不同地方在生态治理上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各个地方只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负责,导致地区生态治理出现“九龙治水”、“治而不愈”的问题。就同一地方而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加之土地、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工作欠缺衔接性和协调性,致使地方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无限需求与资源环境的有限供给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不断重蹈“一边投巨资、下大力搞治理,一边无序开发、造成破坏”的覆辙。绿色发展理念提出要使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探索建立跨地区环保机构,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这些是对生态治理地区、区域、部门协同机制的创新,将更加有效解决一些地方在生态治理中遇到的问题。
2.绿色发展理念创新了生态治理市场运作机制。长期以来,我国生态治理遵循政府主导的单一推进机制,政府对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组织制定和实施生态治理政策计划,负责生态治理投资和监管。应该承认,这一机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是可行的、有效的。但随着生态治理进入深水区、生态治理难度显著加大,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已不能有效推动生态治理事业的发展,生态治理效率低下与公众对生态治理要求失衡的问题逐渐显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对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不够高、生态治理的投资有限。
生态治理,看似是资源环境问题,其背后实质也是经济问题,既应该发挥政府的作用,也要借助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和聚集生态治理资本上的优势,驱动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理念提出要有序开放开采权,改革能源使用机制,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建立健全资源使用权及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构建投融资机制,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将有助于构建和完善生态治理的市场机制,拓宽生态问题解决及生态事业发展的渠道,有效补充政府主导机制的短板和不足。
3.绿色发展理念创新了生态治理考核评价机制。绿色发展理念提出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从现实来看,将有助于揭示和反映领导干部任职期内自然资源资产是否有序开发、节约集约利用,是否存在严重损失浪费、重大生态破坏的污染环境等问题;领导干部在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生态治理资金筹集及使用、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违纪问题。从长远来看,将促使领导干部在任期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严守生态红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更加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在绿色发展中推进生态治理增进民生福祉
绿色发展理念将保护和生态治理纳入到发展体系,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发展的生态导向。接下来,应使理念意义上的绿色发展付诸实践、真正接地气,在绿色发展中加强生态治理,更好地维护人民生态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1.营造绿色发展氛围,促进生态参与,优化生态治理格局。首先,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生态治理顶层设计,深化生态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和完善以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划定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能源安全体系,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其次,媒体应加大对违背绿色发展理念企业、公众道德失范行为的监督曝光,同时,对遵循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进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绿色发展典范。
再次,企业、公民、民间环保组织等,应利用政府搭建的平台建言献策,形成加强和改进生态治理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通过以上努力,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生态治理格局,构建高水平、全覆盖、管理科学、运转有效的生态治理体系。
2.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绿色发展新业态,增强生态产品供给效率。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既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必须借助绿色产业、绿色经济才能实现。人民所需要的生态产品,可分为必需型和一般型两类:必需型生态产品,就是指洁净的空气、干净的水、无公害的食品,这些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福祉,是老百姓健康生活的保证、幸福生活的前提。提供必需型生态产品,有赖于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有赖于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践行。一般型生态产品的供给,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绿色经济。政府要从财政、税收等方面加大对绿色发展新业态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传统产业跳出产业局限和壁垒,顺应快速发展的产业技术革命趋势,依靠绿色技术主动升级改造,推动行业、产业实现绿色清洁生产。将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建立绿色产业大数据库、绿色产业智库,发展绿色金融,打造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和智能消费体系,引导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贸易、绿色消费发展。
3.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实践,加强全球生态治理合作,创设绿色发展国际环境。一是从全球和战略的高度,从我国发展实际出发,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承担节能减排的国家责任,作出生态治理国家自主贡献。
二是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加强与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机构或组织在全球生态治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创新全球和国家层面的生态治理体制和机制,构建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国际生态治理规则、形成合作共赢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共同打造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
三是着力搭建地区性、全球性生态治理互动平台,开展科学技术交流、政策对话和项目实施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合理引进发达国家绿色技术装备和服务模式,借鉴其在绿色产业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链、价值链,在绿色发展的国际环境下全面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绿色发展所追求的不是经济社会单向度的发展,而是人、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推进绿色发展,提升生态治理能力,必须毫不动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第四篇:大力建设生态文化
大力建设生态文化
编辑:admin 时间:2011-3-10 20:04:00
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是“十二五”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顺应这一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努力建设一个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高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以和谐自然观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可以引领全社会认识自然规律,了解生态知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促进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内在推动力。因此,以建设生态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提升生态生产力,是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江西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生态文化是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化;是基于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规律的文化;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来满足人的多重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是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及消费方式的文化。生态文化的价值功能主要表现在:正确引导人们科学认识生态价值,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实现人们思维方式的生态转型;科学地协调好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整体平衡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是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战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不仅要抓好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还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生态伦理道德,发展生态科学技术,努力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共同价值观和自觉行动,促使人们自觉地热爱自然、珍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推行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是孕育生态文明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它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新变化。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互惠互利为基本特征的生态文化孕育着生态文明,也就是说,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以作为生态文化核心的和谐自然观为前提的。生态文明秉承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批判地吸收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倡导绿色生产和适度消费,节约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实施循环经济,使经济增长由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因此,生态文化是主导人类健康、有序、文明发展的力量源泉。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重要内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集经济、生态、文化、社会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生态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重要条件。也就是说,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弘扬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从其本质属性看,生态文化是生态生产力的客观反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既是自然生态的有效延伸,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事实上,生态价值本身含有丰富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的实现可以丰富经济价值。生态优势是江西最大的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突出生态这个特色,以发展为核心,以生态文化理念为引导,通过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互动互促的有益探索,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生态生产力,实现生态的经济价值,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树立生态理念,倡导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及其存在的内在价值,担负起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因此,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化启蒙将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根植于公众的心灵,即以先进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在微观上逐渐引导公众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转型,在宏观上逐步影响和指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要始终围绕提升生态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这一目标,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推行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态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精神要素,如和谐思想、生态道德、生态伦理等,也包括物质要素,如生态产业、生态城市、生态景观等。因此,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精神文化、生态物质文化和生态制度文化的建设。
生态精神文化是生态文化的灵魂,是生态文化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建设生态精神文化,就是用生态文化新观念、新知识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生产方式,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价值取向,树立生态环境是资源、资本的价值观,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弘扬生态文化就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的理念。目前,我省上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生态立省的理念也已渐入人心,但要使生态理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还任重道远。为此,一要用科学理论来引领和推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生态伦理、生态科技等科学知识,夯实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理论和知识基础。二要加强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尤其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经营者生态文化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将生态文化融入政府管理文化与企业文化之中,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行为的自觉行动。三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继续通过主题教育,组织宣讲团,宣传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目标等;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博客等新兴媒体, 通过大众和社会喜闻乐见的专栏、专题报道以及文学、戏剧、电影等形式,全面、深入、系统地传播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科学知识,传播生态文化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传递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等各种信息。
生态物质文化是生态文化的外在表现,其主要体现在产业经济生态化和生态资源产业化。首先,产业经济生态化是弘扬生态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将先进的生态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从而带动生态生产力的提升,是今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弘扬生态文化的主要切入点。应以创建新型工业体系为发展方向,以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平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推行包括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和绿色营销在内的生态化生产方式;立足于鄱阳湖地区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生态工业、高效生态农业、现代物流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产业长足发展的生态产业链条完整的生态产业体系;加快启动建设一批能够促进生态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重大项目与重大工程,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生态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生态产业一体化优势。其次,发挥生态优势,促进生态资源产业化。要加强生态能源的开发和保护,在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开发与保护和谐统一的原则下,加快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使能源结构适应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快推进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围绕生态休闲这一主题,将生态理念作为旅游发展的主线,依托丰富的“山、水、树、竹”和“古色、绿色、红色”等资源优势,着力推进生态旅游大开发;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态人文资源,通过加强宣传赣鄱文化和历史文化名人,广泛开展鄱阳湖流域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组织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赣鄱文化、喜爱赣鄱文化,增强文化认同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生态制度文化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保障。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通过先行先试,努力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使生态文化建设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要建立绿色决策机制,从完善地方法规体系和管理体系入手,使决策体制符合生态文化的导向,遵守“人与自然共生”的基本法则;建立绿色GDP机制,积极探索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和相关的统计制度,将环保工作实绩列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和企业效益评价中,实施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环境准入等制度,使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成为党政领导及企业经营者的自觉行为;建立生态建设的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拉动社会需求,引导和鼓励绿色消费,建立科学的市场准入机制,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产品进入市场,建立生态补偿市场机制,实现生态补偿的市场化、产业化;完善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关系。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制定科学的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启动生态文化建设工程。生态文化丰富的内涵表明,生态文化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清晰的内容以及有效的保障体系。因此,必须尽快制定出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意见,编制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加强生态文化的科学研究,加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当前,要加大生态文化科研投入,启动生态文化研究工程,围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积极开展生态伦理、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建设战略等方面的研究,促进生态文化学科体系的建设,培养生态文化研究的高层人才,为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积极研发和推广生态科学技术,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文化的广泛传播,不仅可以唤醒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而且可以对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更大作用。目前,要积极研究开发清洁生产技术、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等,形成低碳化、生态化的技术体系,通过推广和应用新型低碳经济技术方式,引领经济发展实现绿色转型。
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丰富生态文化产品。生态文化产业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一项前途光明、市场广阔的朝阳产业。要充分发挥我省生态自然资源和生态人文资源的作用,既要做大做强山水文化、树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等物质文化产业,也要大力发展以赣鄱文化和历史文化名人为题材的影视、音乐、书画、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产业,还要发展培训、咨询、论坛、传媒、网络等信息文化产业。要鼓励各种投资者投资生态文化产业,提高生态文化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扩大对外文化传播交流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打造赣鄱文化品牌,推动赣鄱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龚建文
来源:《江西日报》
第五篇:以五大理念为引导,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以五大理念为引导,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随着我市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全市各地普遍出现了“特色危机”和“记忆消失”的城市问题,也就是说粗俗的城市文化和文化雷同正蚕食着我们对故土的记忆,城市经营和城市改造中如何延续城市生态文脉成为了难点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不够充分和深入。一些片面的观点认为环境优美的城市即为生态城市,将卫生城市、花园城市等同于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内涵模糊不清。而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它有着综合性的内涵。二是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有待完善,建设和管理中涉及的许多相关部门责任不明确,使得规划编制与实施脱节。三是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有待改进,指标的选取和定值缺乏地域特色;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动态性;当前指标体系未能很好地反映出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四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地域界定和对区际关系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将乡村排除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范围之外。五是缺乏有效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生态城市建设形成了依靠政府力量开展的局面。
因此,笔者想通过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提出与市域人与文化、人与环境、文化与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五大城市建设理念,与大家共同探讨。
地理人文理念。城市的发展建立在城市区域的拓展与旧城的改造上,这样往往带来大规模的“拆”与“迁”,这样能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但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对原住民社会文化结构的冲击。如原住民的人缘与地缘结构关系,会因拆迁的推进,这种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结构关系也因此而消失——泛指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对自然的人文关怀是人和人类社会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所需要的美好精神要素,也是地理学中最具人文精神的部分。那么,我们在城市改造的过程是不是应该慎重对待原住民社会关系的解构与重构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地理学倡导的是人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只能把公众意愿和精神需要体现在未来的发展中,特别是通过合理的解决回迁安置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城市建设步伐的快速推进。
环境优先理念。充分利用现状水网系统、滨水绿地进行规划区域生态廊道的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东方景观大道沿线洛河公园生态廊道、开发大道沿线灵湖景区城市生态涵养区到三江湿地保护区沿线保持连贯,使规划区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有机地引入城市生活区内,与区内的城景水景,相互交融,有机结合,构成生态宜人的良好城市居住环境。因此,在政府和企业层面,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制度,认真落实各项减排政策措施,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持续、均衡削减。大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严控“两高一资”行业,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构建“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落实“一河一策”的治污原则,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狠抓异味、扬尘污染治理,强化土壤、重金属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切实落实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在公建设施层面,要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加强环境基础设施运营监管,实现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个性塑造理念。城市形象是一个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市容建设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全新概念。城市形象既是构成城市的各种因素总和的外在表现,又是城市公众对这些因素形成的城市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印象、看法和评价。一种方言、一份小吃、一套服饰等,都可能构成相关城市印象的长久印记。人们普遍认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总体评价和认知,包括理念形象、行为形象、视觉形象。具体来讲它包括城市的软件和硬件,其中城市软件包括:城市的精神理念、城市的文化氛围、城市的管理水平、城市的风土人情、市民的道德风尚等;城市硬件包括:市容市貌、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基础设施等。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一笔无形资产,对内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对外能够迅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招商引资,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及其他优势资源的聚集和流动,加速城市全方位的发展。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建设要从以物质生产和单纯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和保持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协调、平衡的发展模式。城市形象设计要有利于城市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这是推动城市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全方位、立体化建设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城市的拓展与改造因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极易带来高强度的开发,而忽略了规划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内涵,临海城区经商传统悠久,地域文化丰富,是我们临海人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古城区有很多历史文化古迹,除了江南八达岭国家文保单位外,还有一系列的宗祠、博物馆、紫阳古街群,这些都构成了临海的地域文化脉络和文化底蕴。因此,在建设和提升新城区的整体品位时,应该有意识地留住地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物质精华,如宗祠、庙宇、古建筑群、商号及环境等。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把新的规划区真正建设成为一个记忆留在身边的生活区。
弹性规划理念。城市建设最显著的技术特点表现在土地运作上的资金平衡和城市环境的有效改善,而房地产开发和建设的特点都是土地需求的不定量性,有的大、有的小。为适应土地买方市场需求的不定量性,就要求规划保持一定的弹性,在城市道路组织和地块大小布置上,有利于配合不同类型,不同规划的房地产企业的进入。同时在开发位置与时序上也要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易者先行,回笼资金,难者后动,厚积薄发,从而保证开发建设具有持续性的市场支撑,并且能够保证城市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
生态文化理念。注重发展生态产业 将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发展,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有没有可以让人称道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品位。这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灵魂,是它的精气神韵。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通过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等,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的小集镇,天生有一种典型的过渡性质。如果不足够重视小集镇生态问题,不仅城市建设将陷入小集镇污染的汪洋之中,城市的持久发展得不到通过农村城镇化了的较高素质人才的供给而停滞不前,而且对于全市的农村来说也将是灾难性的,从东大河、城区主要河道的环境污染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我们再也不能重蹈城市“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因此,生态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罔顾生态的发展必将危及自身、贻害后人。我们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最显著的标志是群众生活质量提高,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是生态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我们的体制机制、发展规划、政策措施,都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作指导;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要以符合生态文明理念为旨归。积极倡导并推行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鼓励绿色消费,建设低碳城市,繁荣生态文化,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全民参与的行动。
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能够增强人民的幸福感,也是区域竞争的优势,对吸引投资者、招引优质项目十分有益。同时,建设城市生态文明,蕴藏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了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途径。特别是农村的农业经济是建立在一种脆弱的生态基础上的产业,任何的环境污染,对农村经济来说的打击都是巨大的。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会带来良好的生态空间,必将对农村产生积极的扩散效应。
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城市化新平台就是这场革命的先行区。生态学视角下的“生态临海 活力临海”发展理念是实现我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的“生态学”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蕴含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内容的诠释。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