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倡导担当使命扎根人民创新求精
大力倡导担当使命、扎根人民、创新求精
大力倡导担当使命
—— 一论突出抓好文艺界行风建设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关于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的论述,既是对文艺重要作用和崇高地位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切实担当起历史使命的殷切期待。中国文联九届七次全委会工作报告专章强调突出抓好文艺界行风建设,与会代表在交流讨论中也将加强文艺界行风建设作为重要议题,不约而同地将担当使命作为加强文艺界行风建设的首要选项,“担当”成为引人瞩目的热词。大力倡导担当使命,这是文艺界对总书记殷切期待的积极回应。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回望历史,古今中外,莫不如是。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记录时代的先声,优秀的作家、艺术家总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觉者。优秀的作家、艺术家,总是忠实而能动地把握时代脉搏,深刻而精准地反映社会存在,热情而艺术地铭记人民心声,广泛而持久地塑造民族精神。他们和他们的优秀作品一起,成为国家的象征,构成时代的精神高度、民族的精神图谱。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担当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文艺工作者,从来就有源于传统而又立足时代的勇于担当、不辱使命的情怀。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都自觉肩负起历史使命,与祖国同命运、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或创作大量优秀作品,激励斗志,指引方向,辨明义理,鞭挞丑恶,描摹着时代的风云,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或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大灾大难面前,在重要历史关头,以自己的巨大社会影响力,为国家分忧、为同胞解难、为社会加油。他们为民族竖起精神丰碑,历史也将他们的名字和作品铭刻在了民族的丰碑上。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全方位深刻变革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当下文艺界也出现了诸多症候。从作品内容来说,消解崇高、解构庄严、娱乐化、庸俗化不同程度存在;从创作态度来说,抄袭、山寨、粗制滥造等等屡见不鲜;从个人行为来说,追腥逐臭、攀附权贵、涉黄涉毒、道德失范等等时有耳闻。这些现象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但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放弃了担当,忘记了使命,丢掉了责任。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很好地担当使命,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鲜活、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积极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二要练好内功。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学养、涵养,不断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要唱响中国梦。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实践课题,自觉担当起中国梦主题创作的使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高扬中国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只有这样,广大文艺工作者才能真正担当起历史使命,文艺界行风建设才抓住了根本,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大力倡导扎根人民
——二论突出抓好文艺界行风建设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这样来论述文艺创作与人民的关系。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一个铁的规律。中国文联九届七次全委会提出大力倡导扎根人民的文艺界行风,既是对文艺规律的再次强调,更是对文联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
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到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70多年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始终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始终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创作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他们以自己伟大而生动的文艺实践,为“人民的文艺”作出了最好的注脚,也为“人民的文艺”增添了闪光的亮色。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随着时代的发展,世情、国情、社情、民情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物质富裕起来的人民对文艺的需求从来没有像当下这样强烈;另一方面,少数文艺工作者沉湎自我,不再沉下心来、俯下身子,不再接近普通人群、体验日常生活,形成需要与供给的不平衡。更普遍的情况则是,技术的进步让文艺创作的方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一些画家自得于以拍照取代速写,一些曲艺家满足于从网上找段子,一些作家沉湎于从道听途说里找故事原型……在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的情境里,弹指之间,大到国际风云,小到家长里短,都可一“网”打尽。于是,脱离人民、逃避现实,闭门造车、胡编乱造,无病呻吟、浮躁虚饰……种种乱象不可避免地滋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空间距离不再遥远,然而一些人与人民群众的心理距离、情感距离却越来越远。
感情体现立场,感情决定态度。文艺工作者要扎根人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建立与人民群众的情感纽带、血肉联系,“拆除心的围墙,架起心的桥梁”。深入生活,不仅要身入,还要心入,更要情入。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满含对人民的悲悯,他的作品因此流芳千古;柳青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扎根山村14年,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创业史》因此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只有对人民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从人民生活的沃土中汲取充沛的地气和营养,才能创作出真正接地气、有温度的作品,也才能冲破自己生活圈子的“小我”走向代表人民群众的“大我”。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时代变化了,科技进步了,网络发达了,文艺家有了更多元的渠道和人民保持联系,但务必切记,这一切并不能替代扎根人民之中,和群众面对面、手挽手进行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文艺志愿服务,是服务人民、扎根人民的有效渠道。在文艺志愿服务的旗帜下,在文艺志愿服务的舞台上,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慰问演出、展览展示、文艺培训、文艺支教等活动中,不断拉近与人民的感情,增强与人民的联系。中国文联九届七次全委会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健全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定点联系、蹲点体验、交流挂职、结对帮扶等多种途径,积极建立深入生活的联系点,最大限度地组织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到人民中去,感受人民追梦铸梦的火热实践,密切与人民的感情纽带。随着扶持力度的加大,机制的健全,广大文艺工作者必将在贴近人民、服务人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只有在贴近人民、服务人民、扎根人民的过程中,文艺界行风建设才能取得扎实有效的成果。
大力倡导创新求精
——三论突出抓好文艺界行风建设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而要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就要不断创新。“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文联九届七次全委会将大力倡导创新求精作为突出抓好文艺界行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把创新精神贯穿于文艺创作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伟大作品的产生,离不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氛围和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文艺创新风尚。
“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时代精神的文艺表达,始终回荡着创新求精的激情。回望历史,汉有大赋,雄辞壮采;盛唐诗篇,辉煌灿烂。放眼世界,绘画有法国印象派对新古典主义的突破;文学有俄罗斯从普希金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的峰峦迭峙、异彩纷呈。改革开放,春风鼓荡;创新进取,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脉动。创新求精,是历史的规律,是艺术的选择,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唤。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创新求精,就是要有“高原”更要有“高峰”,为伟大时代立精神、树正气,谱写壮美篇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迎来文艺发展的春天,文艺人才辈出,文艺百花争妍,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当前,要努力改变文艺创作存在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要扭转搜奇猎艳、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拖沓注水、机械生产的慵懒模式,就必须创作生产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这是文艺价值引领的必然要求。
“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创新求精,就是要遵循艺术规律,科学继承,深接地气,感天时之变化,发时代之先声。中华文艺,积淀丰厚,绚丽多彩。创新求精,必然是在继承和遵循艺术规律基础上的创新;科学创新,才能做到有效的继承。长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呼应时代,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但也有一些违背艺术规律的创作,或忽视艺术的美学规律,一味追求奢华包装、求大求全,或食古不化、食洋不化,生硬移植照搬,或盲目投入,缺乏艺术创新意识,浪费人力物力。创新求精,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传统,是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有效途径。
“惟进取也故日新。”创新求精,就是要志存高远,立时代潮头,始终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文化思潮日益多元,受众需求日趋多样,文艺创作的观念与手段、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定神静心,坚守价值,坚持品位,精益求精。追求思想精深,要深入开掘博大精深的传统思想资源、美学资源,深入火热生活,把握时代脉动;追求艺术精湛,要摸透艺术规律,善于提炼细节、塑造人物,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追求制作精良,要善于利用视听新技术和数字化、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融合和集成多种要素,进行深度创新。创新求精,是确立时代经典、树立时代标识、彰显时代风貌的重要手段。
创新求精,是途径和手段,也是规律和使命。长期以来,通过“五个一工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以及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各类文艺评奖和加强文艺评论引导等方式,推动了文艺体裁内容、表现手法、业态样式创新,取得了良好的实效。近年来,中国文联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组织优势,扶持和实施中国梦和爱国主义主题等重大题材创作项目,开展有效引导,示范效果明显。伟大时代,万象维新,有志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文艺工作者,当勇立潮头,独辟蹊径,以高标独领的精品力作,开创中国文艺的一片新天地。
第二篇:大力倡导课堂创新文化
大力倡导课堂创新文化
中国学生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信息,他们认为上课的目的就是获取信息,而英国学生则不然,他们在 课堂内以讨论为主,老师也认为信息完全可以在图书馆里获得,上课时间宝贵,应用来激发创造性思维,单纯的讲课是浪费时间。
中国学生心目中的老师是神情严肃的长辈,而英国老师会坐在学生旁边问问题,一起探讨问题,他们在课堂内既是师生也是朋友。
中国学生不喜欢打断老师的讲课提问题,认为这样做不礼貌,所以只在课后提问。英国学生往往是打断老师的讲课直接提问。英国老师认为课后提问是不礼貌的,影响了他们正常的休息时间。
中国老师一般以考试成绩好坏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而英国老师主要根据essay(小论文)写得精彩 与否来衡量学生学业的好坏。
法国有很多课程是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的,每位同学都有明确分工,不会有人帮你完成你应该处理的部分,即使有人替你完成,也是为了不影响组内其他人的分数,这种情况下,他们在提交课题报告时很可能会“漏”掉你的名字。
美国教师甚至亲自写信给那些课上过于“安静”的同学,请他们踊跃发言,因为课堂互动也被列为考核的标准之一。如果一个学生整个学期都一言不发,即使考试成绩再好,也得不到教师的认可。
应该说,我省以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为代表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引领我省课堂教学文化发生深刻的变革,课堂正由过去教师的“一言堂”变成现在师生、生生互动的“百家鸣”,交流、讨论、分享正在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但不能不说,在许多地方,这种变革仍然是服从于知识掌握、升学考试的,还处于从“知识中心”走向“问题中心”的路上。或者说,课堂的开放其目的仍然是为了提高知识技能掌握效率的,正所谓“高效课堂”,而不是着眼于尊重生命、促进学生发展本身。
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未来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要创建学习共同体,就要实现学习方式的三种转变:
1.在传统的课堂里,学生通常坐在教室里仅仅依靠脑神经细胞的活动来学习,新的学习方式则要求学生通过和教师、同伴、教材和环境的实际接触与对话,通过各种媒介化的活动(如观察、调查、实验、讨论等)来进行。
2.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通常是个人化的活动,学生很少通过交往互动进行合作性的学习,人们把不借助别人的帮助、独自解决问题的学习,称之为好的学习。而在新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是交互式的、合作性的,人们把“互惠的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借鉴的学习称之为好的学习。
3.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主要体现在获得和巩固预定的知识、技能上,新的学习方式则要求学生把各自的学习经验表达出来,在共同分享和交流中,帮助个体反思性地领会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在我看来,上述三个转变可以概括为,从“静学”向“动学”的转变;从“独学”向“互学”的转变;从“知识学习”向“经验学习”的转变。
未来课堂文化创新的方向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课堂文化创新之一:从课堂教学任务而言,要从“知识学习”转向“问题学习”。现在的课堂教学,大都围绕着教材内容展开教学,掌握教材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其实,这种学习主要囿于知识层面,真正有意义高价值的学习是基于内容学习的问题探究。
课堂文化创新之二:从课堂教学过程而言,要从“唯师”、“唯上”、“唯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倡导批判质疑精神。
某学校设计了一道“数学题”,然后对低、中、高三个年级段随机抽取的各20名学生进行测试。题目是这样的:一条船上载了25只羊,19头牛,还有1位船长,要求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船长的年龄是多少?
测试结果是大多数学生居然都算出了具体“结果”,只有少数学生对试题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且质疑者低年级学生居多,中年级次之,高年级最少。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是成立的。可我们的学生由于应试的惯性思维,所谓“一看就会”,“一做就对”,硬是将这个不成立的数学问题算出了结果。这种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课堂文化创新之三:从课堂交流而言,过去的课堂教学也有交流,甚至有了讨论,但这里的交流和讨论,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为师生寻找正确答案服务的,而不是为了思维教学服务的。因此,应该大力倡导辩论式、质疑式讨论。
课堂文化创新之四:从课堂教学结果而言,要从过去追求唯一答案的教学,转向追求多元答案的教学。
结束语
创新教育——从课堂解放儿童大脑开始,从自然观察做起,从生活观察做起,从实践活动做起
从科学实验做起,从动手制作做起
从独特的表达做起,从小发明小创造做起
第三篇:担当实干谋发展 创新思维求突破
担当实干谋发展 创新思维求突破
形势所需,形势所迫,XXX镇文化体育站同大家一样面临着事业发展与突破的挑战!2011年我站没有多大的壮举,只是想在事业发展与突破上做些有益的实事。现把我们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发展农村乡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人们通过电视、网络,以满足了一定的文化需求,享受到一定的文化快乐,但对于老百姓来说,这远远不够,他们更想看到身边的文化}形式应该是乡土一点的,内容应该是自编一点的,格调应该是乡亲一点的。具体工作:
(一)、强腰鼓队的建设,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腰鼓培训班,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腰鼓队,不断提高腰鼓表演的水平。我们的腰鼓队从组建到现在,腰鼓的表演形式、表演技艺都在不断变化。从而稳定的队伍。XXX镇腰鼓队一直活跃在XXX、的集镇与村庄。
(二)、排练了具有水乡特色的“花船舞”,我们在古老“荡花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由一条船为四条船,配置音乐编排一个比较好看的花船舞,改变了以往一条花船随意在演出乱转的现象,把“稍达子”改为多人表演,把“稍达子”一人随意说逗,编排成了有故事情节的小戏,从而为时代服务。
(三)、我们在男子舞龙队基础上成立了XXX镇女子舞龙队,老百姓看到龙在飞舞自然就想到“吉祥与幸福”。自然心中就充满了快乐!
(四)、“打连响”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我们把“打连响”与健身结合起来,寓健身与快乐之中。
今年,我们投资一万多元购置了鼓镲,编排了“威风锣鼓”节目。
总之,我们在继承和传播乡土文化的同时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也锻炼和稳定了我们的文艺队伍。
二、绕围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文化宣传活动活动。
去年,我们配合镇妇联举办了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活动。配合镇计划生育和人口办公室,在集镇文化广场举办了一场“计划生育’’专题演出。腰鼓队、舞龙队为政府招商,新企业奠基等活动营造了氛围。
今年,一是春节期间我们把自编自排的一台文艺节目送到了各村,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增添了节日气氛,同时也把党委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
二是,为安全宣传月编排了一场节目,用文艺的形式宣传了安全的重要性。三是,精心组织“建党90周年”的庆祝活动。
三、精心做好政府、市局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1、组织象棋代表队出席市“宝宇杯”象棋赛,获团体第二名。
2、完成市局有关体育、文化市场等方面的工作。总之,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但比起其他单位,差距还很大,阵地建设需要加强,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还有待普及,这些都有待今后工作的提高。
第四篇:创新求精视质量为生命
一个企业的质量保证是依靠严格的质量管理、优秀的技术人才、先进的工艺、稳定的设备来获得。“创新、求精,视质量为生命”。这不应该仅仅是企业管理者的口号,更重要的是上至企业领导和管理者,下至生产第一线的全体员工实实在在的行动,“严格、严谨、严密、严肃”是管理者贯彻质量管理体系必须遵守的守则和责任。
上海海丰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自2009年7月开始投资筹建,一、事实就是,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的建立要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要事实就是,探索哪些程序文件和管理手段对本企业最适合。我们前后经过多次讨论,从繁复到简化,从面面俱到到切实可行,经过反复推敲,多次修改,层层责任落实。又经咨询公司人员的指导作了适当的调整,并召开专题讨论论证。科学的管理观念严格在公司上下推行,质量意识刻在每位职工的脑子里。公司形成了领导重视,层层落实质量管理目标的良好氛围,并于年月顺利通过企业质量体系考核,的产品质量的认证,企业产品质量被市场认可,质量信誉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二、领导重视是贯彻标准工作的关键
一个企业要认真做好贯标工作,领导重视是首要的。2013年公司组织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总经理借机总结了公司一年来在提高质量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着重指出了不足,在艰苦创业的关键时刻,勉励全体员工一定要抓好质量关,把危机变为机遇。公司上下普遍认为以总经理为首的领导班子在面对危机时,思路清晰,头脑冷静,决策得当。
节后,根据总经理、管代的指示建立了质量管理例会制度。例如设计开发研讨会议制度;生产质量月总结会议制度;把每周一定为开发、生产、质量三部门的管理例会日,做到及时的总结质量问题、以及改善问题。此外,公司的高层、体系内审员也经常下车间稽查,真实反映生产质量。经过一系列举措,我们已把规范转变为行为习惯,把质量演化为生产的必需。例如,我们根据不同型号的产品对工艺规程的不同需求,编写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与成品检验标准。在常规生产中只有每个岗位都严格按照标准作业,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证。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多方努力,如今,公司稳定的产品质量饱受客户的信赖和赞扬。
三、制定合适的质量方针与目标,是贯彻标准的重要手段
经过两年来的努力探索,管理层的多方讨论验证,我们在2013年11月份重新制定了质量方针与目标。
在质量方针方面,由原来的“顾客沟通创新,全员品质保证”,修改为“创新、求真,视质量为生命”。把质量的重要性提升到企业的第一生命线,企业只有注重产品质量,并以之为中心,不断改变生产方式,把讲究质量放在整个企业工作的第一位,把它作为企业的生命来抓,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始终保持优质高效,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好的产品,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在质量目标方面,由原来的6个公司总目标,精简为1个,即产品开箱合格率100 %,各部门在充分领会公司总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能及具体工作要求,提出了与之相应的质量目标。而且部门目标不会超过2个,目标不在多,合适最好,力求集中精力,精益求精。
四、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培训,是贯彻标准的基础
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与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能力密不可分,若要提升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水平,就要抓好质量管理培训。
目前公司主要分为外训与内训两种形式,在外训方面,今年3月公司派出了1名同事参加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举办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至此公司总共有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5名,ISO9001质量体系内审员1名,使公司的质量体系建设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在内训方面,主要有质量意识、质量知识和质量技能得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首先要求各级员工理解本岗位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明确并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为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做出积极贡献。然后针对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的工作的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质量知识和质量技能培训。对管理层的培训内容主要以质量法律法规、经营理念、决策方法等着重于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质量管理的技术内容;对基层员工培训则应以本岗位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所需知识为主。同时抓好技能培训,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技术。
五、加强过程控制,全员参与质量,是贯彻标准的核心
质量管理体系是通过过程来实施的,公司要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就必须对其过程进行控制。公司全员参与,严格执行“三不准”“三分析”“三不放过”的原则。
“三不准”即:不合格原材料不准投产,不合格半成品不准流入下工序,不合格产品不准出厂。“三分析”即:分析异常产生的原因,分析异常的危害性,分析应该采取的措施。“三不放过”即:原因不明不放过,责任不清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在物料采购方面,我们有知深的采购员,根据材料计划、采购合同,在合格供方中进行采购,不合格的物品不采购。坚持进厂前验收,不合格物料、外协件坚决不进厂、入库。
在进料检验方面,我们有明确的进料检验标准,有专业的检验人员,对每批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功能检测,并保持纪录,便于追溯。物料入库后对材料的码放、标识进行了严格控制,并有专人负责仓库的进出料管控。
在生产过程控制方面,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识别,并对关键过程进行重点控制。并严格实行“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度。每项工序必须合格,方可进行下步生产,决不允许不合格的产品流入下一工序。质量部不定时抽查在线产品,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公司管理层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中发现问题立即下通知并限期整改,重大问题立
即停工,返工重做,并进行相关责任人的处理。
在成品出货检验方面,我们严格按照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成品检验标准,对产品功能进行100 %检验,对产品进行老化测试等可靠性试验,务求交到客户的产品100 %都是合格品。
在售后服务方面,我们有专门的客服小组,主要由开发、生产、质量、市场部门的核心管理成员组成,力求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解决客户的困难与需求,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从而提升客户的整体满意度。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会更加严格。但我们相信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继续坚持“创新、求精,视质量为生命”的质量方针,克服种种困难将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取得更好的成果。
第五篇:优质服务促发展精益管理求创新
优质服务促发展精益管理求创新
自全区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南坪镇党委、政府按照“规范劳动秩序、严守劳动纪律、端正服务态度、树立一流思想”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城中村”改造、对接“五个南岸”建设、落实“十件民生实事”等中心工作,以将服务窗口打造成为群众满意窗口为重点,从小事细节入手,优化办事环境,增强服务本领,打造精品服务窗口,亮点纷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主要做法是:
一、优化办事环境
镇党委、政府投入200余万元对机关办公大楼外立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包装,对办公楼内近5000平方米的墙面、门窗、吊顶等进行了重新粉刷和修复,确保整个机关大楼外观整治庄重、美观大方,内部洁净如新、舒适宜人,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办事环境。镇党委、政府还通过在镇社会保障服务大厅配置大屏幕显示器、触摸屏、岗位职责座牌,公开显示各种工作流程,方便群众办理各种业务,并配备了沙发、书写台、报刊阅读栏、饮用水、医药急救箱等便民设施,以备群众所需,极大的提升了服务大厅的窗口形象。
二、增强服务本领
镇党委、政府在镇机关全面推行“岗位技能大练兵”活动,不断提升每位职工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同时,积极推进“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等主题实践活动,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群众得实惠”上,定期收集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把群众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作为干部考核的依据之一。镇党委还通过设立意见箱、发放政风行风评议问卷调查表等形式,倾听基层群众、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不足.三、打造精品服务窗口
镇社保平台是面向基层群众的服务窗口,肩负着辖区社会稳定及密切党建干群关系的神圣使命,为此,镇党委、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将其作为精品窗口来打造,不断拓展服务内涵。一是以聚贤汇能来守人。针对窗口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接触面广等特点,镇党委、政府精心挑选入驻社保平台的人才,既有具有多年窗口工作经验的“老将”,也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名牌大学生,做到干部队伍梯次老、中、青比例合理。同时,注重窗口人员的知识更新,定期组织各类培训,使窗口人员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掌握最新的政策法规,长期保持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应对能力,逐步形成了一支能量充足、业务过硬的窗口队伍。二是以倾情服务来守位。坚持“服务无止境,满意是标准”的服务理念,坚持高效服务、延时服务,并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把常用于银行柜面等窗口行业的服务评价体系引入镇社保平台,成功打造出一支精干的和谐团队,近年来荣获“重庆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重庆市巾帼文明岗”、“重庆市优质服务窗口”等多项市级荣誉,并在今年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殊荣。三是以规范管理来守责。镇党委、政府先后制定了《南坪镇社保平台岗位职责》、《窗口工作人员工作要求》等制度和准则,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严格办事程序,细化工作职责,全力打造管理一流的基层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