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担当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使命(书记讲话)

时间:2019-05-12 08:2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觉担当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使命(书记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觉担当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使命(书记讲话)》。

第一篇:自觉担当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使命(书记讲话)

自觉担当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使命 全面服务青海文化名省建设战略

——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熊敦邦

(2012年1月12日)

同志们:

为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行动计划》和60条意见,切实发挥我校在文化教育研究领域的独特优势,自觉服务于青海文化名省建设战略,新年伊始,学校决定召开专题会议,回顾我校在传承、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我校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讨论我校推进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措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回顾建校以来我校文化建设的成就

建校60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几代民大人发扬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依托青海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当代文化资源,在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青海的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学科研究体系。现有藏学院、民社院、文学院、蒙古语言文学系、艺术系、政治学院及青海省民俗与语言文化研究所、青海省非物质文化研究所、青海省格萨尔研究所等直接开展文化教育和研究的机构,学科专业数量在全校学科布局中占有很大比重。拥有《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等特色鲜明的学术刊物,并着重刊发涉及青海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六个青海世居民族政治、历史、语言、艺术、医药、宗教、军事等方面,特别是对昆仑文化、河湟文化、三江源文化、格萨尔文化、热贡文化、吐谷浑文化等青海特有文化形态以及“花儿”、那达慕、纳顿节、藏族歌舞、回族撒拉族宴席曲等艺术形式,乃至藏戏、藏毯、中藏药、民族服饰等民族文化遗产,都有深入系统的研究,成为传承和弘扬青海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地和大本营。二是拥有一批享誉省内外的文化名人。建校以来,在青海民族大学这块文化沃土上,曾有五四时期“学衡”派的重要干将邵祖平、解放前留学土耳其安卡拉大学的著名回族历史学家杨兆钧、抗战时期任教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和抗日军政大学的著名文艺理论家张振亚、在巴黎大学留学和任教18年并取得法学和文学两个博士学位的魏英邦、被誉为甘肃地区早期藏学开拓者之一的藏学家吴均、被十世**评价为在藏学方面有极高学术造诣的佛学大师才旦夏茸、被十世**誉为青康藏地区出类拔萃无与伦比的佛学大师夏日东、被国内文史学界公认的文史大师李文实、青海地方史专家芈一之、语言学家胡安良、语言学家程祥徽等一批在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人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格萨尔说唱艺人才让旺堆等著名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执教,现又有中青年才俊在不同的文化研究领域冉冉升起。以此同时,我们培养了一批文化名人,如有藏民族的鲁迅之誉的端智嘉、省作协主席梅卓,著名学者程庆英、蒲文成,著名词作者昂旺文章等,他们都是我校的骄傲,也是青海文化名省建设的一张张金名片。

三是产生一系列足可传世的文化精品。多年来,一批珍贵的民族文化典籍和研究成果相继出版,如《才旦夏茸文集》、《夏日东文集》、《西陲古地与羌族文化》、《撒拉族史》、《河湟蒙古尔人》、《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史纲》、《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集成》、《藏族历史文学作品选注》、《基础民族学》、《藏传因明学通论》、《藏族生态文化》、《热贡艺术》、《藏传佛教四大**系统与清朝治理蒙藏方略》、《八部<格萨尔>汉译本系列丛书》、《“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研究》、《青海藏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等,这些成果足以代表青海的学术水平和文化高度。

四是呈现一马当先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我校是以人文社科为主的高校,这是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全校教职工积极承担120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国家民委项目,课题立项数始终位于全省各单位前列。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0多项,在最近刚刚结束的青海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我校获得全部38个奖项中的10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8项,获奖总数居全省各单位之首,连续五届保持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数第一的佳绩。在连续两届中国藏学“珠峰奖”评奖中,我校获得9项奖励,获奖数仅次于中国蔵研中心。与此同时,在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演艺、藏药产业化等方面初步形成一些服务团队,活跃在文化产业的许多领域。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通过提炼校训、校园景观命名、石景文化打造等一系列大学文化建设和开展一系列科技文化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学术讲座,逐步形成了集体化、系列化、品牌化的校园文化格局,总之,我校在文化领域正呈现出一马当先、蓬勃发展的无限生机。

二、自觉自信,自强不息:响应青海文化名省建设战略的召唤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重大问题。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强是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通俗地说,文化自觉启示我们应当担当什么样的责任,文化自信启示我们已经具备肩负责任的能力,文化自强启示我们拿出肩负责任的实际行动,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对我校这样一个以人文社科见长的民族院校而言,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尤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要提高文化自觉,担当传承发展创新民族文化使命。首先,这是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难得机遇。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战略决策,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我们也总有一种被疏离的感觉,因为面对经济建设主战场我们没有明显优势。而这次从中央到地方的文化发展大会,恰恰带给了我们用武之地。我们一定要高度自觉,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有所作为。其次,这是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是地方民族院校,必然肩负着传承、发展、创新青海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职责。同时,我们的教师来自不同民族,来自不同地方,从感情上讲也有繁荣发展青海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重要义务。第三,这也是青海文化名省建设对我们的迫切要求。实施青海文化名省建设战略,需要高等院校的文化引领,需要大批文化人才的支持,需要一批文化研究成果的支撑,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文化自觉,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二要增强文化自信,彰显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优势。刚才在讲到我校60多年文化建设成就的时候,我已经对我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了回顾和总结。既然在历史上我们对青海的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了一批彪炳史册的文化名人,产出了一批足可传世的研究成果,我们也完全有理由对今后的发展充满绝对的信心。强卫在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上讲到文化自信时,对青海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当代文化作了深刻的阐述,给我们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青海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青海各族人民创造了蜚声中外的灿烂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格局中形成了与昆仑山相匹配的文化高度。我们根于这样一块文化沃土,站在这样一个文化的高地,拥有一个优良的文化传统,必然能为“大美青海、文化昆仑”的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三要实现文化自强,追求青藏高原一流大学奋斗目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属于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文化自强则要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行动计划》和60条意见的实施上。《行动计划》和60条意见对我校如何推进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意见和措施,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们的文化自觉首先就应从落实《行动计划》入手,自觉体认自身的文化责任,自觉担当自身的文化使命,自觉践行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校训。我们在《行动计划》中提出建设青藏高原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在文化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我们有这个实力,关键在于行动。

三、抓住机遇,勇立潮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有的抉择

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切实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工作,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项根本任务。要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始终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教育工作首位。要继续打造思政教育特色和品牌,切实落实板块化教育模式和“全员育人”要求,进一步形成工作亮点和工作合力,增强师生员工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三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各项文化建设。

二要坚持创新的学术精神,推出一批代表青海学术水平的优秀成果。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更是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文化的发展繁荣要靠创意,靠源源不断的推陈出新。因此我们要涵养学术勇气和文气,在科学研究和文化交流中,通过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吸收外国文化精华,促进社会文化的更新和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立足青海,以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研究为内核,针对新问题新情况,应势应时加强对涉及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新思路新措施,推出一批代表青海学术水平或者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能够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

三是坚持经世致用的取向,切实为青海文化名省建设提供学术支持。毋庸置疑,我校在60多年的发展中产出了一批经典成果,但更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文化研究还大量存在远离现实生活和科学规律,从概念到概念,从论著到论著,不切实际,不着边际,洋洋数十万言,管用的没几句,低层次重复乃至辗转剽窃等严重问题。所以,必须提倡经世致用的文化取向和扎实严谨的文风,必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文化内容,切实为文化名省建设贡献力量。

四要坚持特色和品牌理念,在青海特色、名族特色、时代特色上做文章。文化没有个性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特色和品牌理念,在青海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上做文章,形成自身的品牌。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在文化建设的很多方面有特色、有潜力,但还没有做大做强,没有形成独一无二的品牌。因此,我们一定要凝练研究方向,注重选题特色和科研质量,形成一批特色和品牌学科,增强在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五要坚持人才兴文的思路,培养一定数量文化名人和大批文化人才。文化的发展繁荣需要高层次人才队伍,特别是艺术的发展繁荣更需要一定数量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为此,要采取特殊措施,培养和引进若干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并发挥名人效应,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要适时按需调整专业结构,及时把握人才市场供求趋势,进一步增强办学针对性,通过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等形式,培养一大批观念先进、头脑灵活、眼界开阔、下得去、用得上和留得住的文化产业骨干力量。

六要坚持文化育人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大学精神培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大学文化建设就是对全省文化建设的一大贡献。要继续办好“西海讲坛”、“进德讲堂”、“从政之要”等讲座,提升层次和品位,让学生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熏陶和教育。要深入宣传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校训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使其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要切实发挥社团功能,打造一批精品文化社团,影响和带动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网络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大学校园中传递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师生共建共享的精神园地。要继续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建设园林式校园,将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渗透于校园物质环境和建筑物之中,使自然、历史、人文景观,处处有深意,物物含哲理,通过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构成一个大的文化磁场,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使学校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

同志们,当前学校各项工作蓬勃发展,我们也迎来了加快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我们一定要登高望远,满怀激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文化自信,迈开坚实的文化自强步伐,为实现青海文化名省建设战略,为实现《行动计划》和60条意见提出的各项要求,为早日建成青藏高原一流大学而努力。最后,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祝愿大家假期充实,身体健康,阖家欢乐,新春愉快!

第二篇:书法:文化自觉与担当

书法:文化自觉与担当

李一

2012-8-6 16:36:37来源: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06日

(书法)岳兴林

讨论“国家文化战略与书法发展”这样的问题,是书法进一步走向文化自觉的标志,是主动意识到书法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的标志,表明了书法界积极主动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而尽力和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表明了社会对书法的需求。这样的讨论,既是理论思考,又是一个积极的行动。从历史上看,古代虽然也有轻视书法者,有“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论调,但从主流文化上始终是强

调书法的文化功能的,是将书法纳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之内的。如在唐代,就将书法看作与圣人经文相表里、自然与人心相会通的大道:“阐典坟之大猷,成国家之盛业者,莫近乎书”(张怀瓘《文字论》),视书法为文化的重要表征和国家兴盛的重要因素。古代中国是十分强调书法在国家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

讨论“国家文化战略与书法发展”的落脚点应该放在当下。即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大好形势下,如何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发展当代的书法。发展书法事业,涉及到书法创作、书法研究、书法教育、书法交流和展示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提高对书法的认识。无论是政府管理者、书法家还是普通民众,全社会都应从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书法这一最具中国文化特色、最具民族魅力的艺术的价值,重新认识书法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重要作用,重新认识书法与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重新认识书法与书写者个体、与受众群体、与社会、与国家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中国人重视书法,归根结底是因为书法是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人格历练、文化品位的体现。“书如其人”,“书为心画”,书法是人格的表现,心性的流露,是中国人不断修炼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它既通向中国文化核心,又在构建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应该认识到,书法是艺术,但这门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又更多地承担着中国文化传承和中国文化传播以及中国人文化身份的重任。从古代起,读书写字是每一个文化人所必需的功课,今天的中国人更应该把这门功课做好。今天中国的青少年,决不应该是会说英语而不会写毛笔字的学它而忘本者。在今天,书法又多了一层中国人文化身份的意义。如果说,古代的书法交流主要在文人中进行,传播也主要是本土;那么在改革开放、中外交流频繁的今天,书法已成为国际交流的世界艺术。诚如鲁迅所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书法这门民族艺术在国际交流中,又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标志。一位作家说得好,在今天,写一手好毛笔字更像中国人。当代的中国,物质世界已基本西化了,精神世界西化的痕迹也非常明显,中国人的文化身份、文化特色已相当模糊。文化发展战略的目标应该使中国文化的特色更为鲜明,使中国艺术更具有原创性,使中国在世界上更具有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书法艺术的普及和提高更为重要。

具体到书法自身,当前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建立中国当代的书法观和书法理论体系。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是尚书的民族,书法在诸艺术门类中,地位是很高的。虽然对书法的看法因人而易,因时而易,却有着共识和相对稳定恒常的评判

标准。如重德尚艺、人品与书品的统一、分品评鉴、对法理意趣的重视等等,有着中国书论特有的原创性的理论体系。今天的书坛异常活跃,但对书法的看法众说纷纭,批评标准混乱。什么是书法,什么不是书法,什么是好的书法,什么是不好的书法,在是与不是、好坏优劣等大问题上缺乏共识,加之没有标准的“捧杀”和“棒杀”批评充斥于书坛,已严重干扰了书法的创作。今天的当务之急,是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吸取传统书法观和价值评判体系的精髓,结合当下的创作实践,进行不失书法本体特点、符合艺术规律的新探索、新样式、新风格,建立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当代书法观和理论体系是时代的需要。

建立中国当代的书法观和理论体系,借鉴西方的艺术理论是必要的,但不能套搬西方理论解释书法,更不能套用西方艺术观念和标准,西方艺术理论也很难适用于中国的书法艺术理论体系。比如把书法说成是“抽象艺术”。实际上,书法并不等同西方抽象艺术点线面的组合,书法的气韵,与诗词歌赋的综合表现比西方抽象艺术内涵要大得多。比如把书法说成是线条的艺术。实际上,“线条”一词还不如古代书论的“点画”贴切到位。再比如把书法看成是视觉艺术。实际上书法不只是视觉,除了看还可读,只强调看而忽视读,低估了书法的功能和作用。应该看到,现当代的书法理论成果不少,但原创性不多。今天重新认识中国古代书论的一些重要理论范畴,站在当代中国的立场上,用当代的中国的语言对书法的元典精神和本体内涵再解读再阐释再创造,建立起当代的书法理论体系,是书法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所谓文化自觉,即文化主体的自省能力与自信意识。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要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要充分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的高度看书法理论,必须进一步提高文化的自觉性,文化的自信力,积极提升中国当代书法理论的文化厚度与文明高度,更加主动地把“为中国书法而言”纳入文化强国战略来认识。书法理论工作者应该自觉地担当责任,以自信的心胸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用开拓创新的意识建设中国当代书法观,构建具有核心价值观念的书法理论体系。

第三篇:2016文化传承与创新

编号: 一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9-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检测1 学习目标: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地位、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2、为什么要以及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3、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原因及要求。

4、传统文化的地位、特征。

5、为什么要重视传统文化;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6、文化创新的原因及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7、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题目训练:

1.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漫画《老树发新芽》体现了 A.传统文化具有绝对稳定性

B.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3.在城镇化的浪潮中,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中“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人们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原因是

①乡村承载传统文化,乡村衰落是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现象 ②乡村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生活选择 ③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有利于增强人们认同感和归宿感 ④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15年7月14日发布的《2014—201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报告》显示,2014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阅读率为58.1%,超越传统纸质阅读率。“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中国人传统阅读模式。数字化阅读方式 :①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②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是社会生活中最方便、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5年7月18日,“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正式开工,这是自清末以来首次对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彩绘部分进行大型修缮。“三孔”古建筑启动最大规模彩绘修复,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古建筑

A.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具有不可再生性 C.其经济价值远远高于现代建筑 D.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影响深刻

6.针对时下的古诗文教学,有专家指出,古诗文入课堂,留给学生的核心,显然不应是那些分崩离析、可以量化和默写的“知识点”,而该是对传统文化的更多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自然认同。该观点强调

A.古诗文不应成为知识传授的载体 B.古诗文应该影响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编号: 一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9-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C.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应该具有强制性

D.古诗文教学不应抹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7.近年来,全国上百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官方微博及行政官方微博相继亮相,旅行路线、民族风情、出行攻略、地方美食„„这些过去在网站论坛上经常讨论的话题,如今在微博上聊得热火朝天。材料告诉我们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②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③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④现代传媒的出现必然取代传统传媒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8.《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众多娱乐节目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了收视佳绩。这两档同属汉字知识竞赛类的栏目打破了不少传统文化节目曲高和寡的怪圈,在具备较高文化品质的同时,获得了可喜的收视和良好的社会反响。上述材料表明()①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文化创新需要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所在 ④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博采众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于2015年10月18日在福州举行,这届运动会的主题口号是 “福之州,青之运”。“福之州”点出中国唯一一个“与幸福同名”的省会,“福之州”也可表述为幸福的神州大地;“青之运”则暗喻年轻一代将在此集聚能量,展示力量,以新的姿势与节奏,领跑中国。这体现了()①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举办运动会可促进文化交流 ③各地文化渐趋融合又各具特色 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活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0.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提及,“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材料表明钱钟书先生主张()①世界各国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②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创造了人类优秀文化 ③文化是民族的,要守住民族文化鲜明特色 ④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各地中秋节的过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南京人中秋除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等。这表明

①传统习俗世代相传 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 ③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第五媒体”是人们对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②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③表明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④它的出现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 编号: 一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9-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3.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她通过冷浸法提取青蒿素的灵感来自东汉药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 ③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社会和人起积极的作用 ④传统文化都是财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4.湖南卫视《爸爸回来了》、《爸爸去哪儿》受到观众狂热追捧,这是湖南卫视借鉴韩国《爸爸,我们去哪儿》的经验,结合中国人更加注重亲情的传统,推出的亲子互动节目。这告诉我们

①必须立足于观众需要进行文化创新 ②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前提 ③文化创新必须尊重传统关注生活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当今世界,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同文明之间持续开展对话、交流,最终融汇成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这表明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②文化交流使得各民族文化趋向统一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庄子·列御寇》载:“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这则寓言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启示是 ①文化传承要适应社会实践的要求

②提高文化修养要着眼于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③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在后天的教育实践中培养的 ④提高文化修养应当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7.“义”是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为民族大义舍生取义、为人民幸福追求公平正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不辨是非的“侠义” “江湖义气”,则会使人误入歧途。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

A.彻底地改造 B.全面地肯定 C.全盘地否定 D.批判地继承 18.全国政协委员梁晓声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转向非虚构写作,从社会小切口观察、思考转型社会的生态。他说:“作家应该手握两支笔,一方面写文学作品,一方面对社会发言”。这说明: ①文学创作要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③文学创作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④非虚构作品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9.比较新旧“二十四孝”内容,可以看出

①对“孝”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②对“孝”文化既要克服又要保留 编号: 一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9-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③传统习俗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④传统思想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015年10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开始访英之旅,中英建交40多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在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少佳话。这启示我们要

①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 ④在文化交流中自觉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央视网根据青少年网友多使用移动端上网的特点,创作了《动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孔融让梨》、《精忠报国》等部分优秀片目进行二次剪辑、精加工,推出时长4分钟以内的动画小短片。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 ①注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融合 ②基于传统文化这一精神根基 ③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④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文化离不开对前人的继承,文化的继承性主要体现在 ①传统文艺 ②传统建筑 ③传统思想 ④传统道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3.2014年,在日内瓦万国宫举办的“画说汉字”的展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图解汉字,讲述汉字历史演变,传递汉字中蕴含的文化理念和哲学思想,激发了参观者对中华文化的强烈兴趣。“画说汉字”的展出表明

A.中华文化正在领导世界文化 B.文化交流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C.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包容性 D.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4.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传统中医药多年来一直服务中国和亚洲人民,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中国传统医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有助于增进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②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有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 ③应注重继承和保护,进一步发挥中医的作用

④要保护更要开发,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情感的是

A.语言文字 B.民族习惯 C.民族遗产 D.民族节日 26.“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形象地说明了 A.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B.世界必须要统一文化 C.要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7.丝绸之路的开辟,遣隋使、遣唐使大批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远洋„„中华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这句话强调了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 ②文化在批判中继承 ③文化因互鉴而丰富 ④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瑞典文学院8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瑞典文学院秘书萨拉·达尼乌斯这样评价道:“在过去编号: 一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9-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的三四十年间,她一直专注于描写苏联和苏联解体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她的作品并不是关于那些历史事件本身,而更多地将目光投向普通人的情感历程。”这说明

A.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丰富的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动力 C.作者的灵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D.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29.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0.“一月一镇一场”“一月一镇一赛”“一镇一演”是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参加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县政府的做法 ①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②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 ④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美国一华裔男子因为给10岁的女儿洗澡被剥夺抚养权,最终因抗警被击毙。在此之前,加州圣塔蒙尼卡的一对华人夫妇由于平时爱吃榴莲,做饭时喜欢煎煮炒炸,因而被要求搬出公寓。

纽约华人大妈6月起在日落公园排练节目而被多次投诉,其领队还收到了法院的传票。文化差异虽然会带来一些摩擦,但是其本身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不能和谐共处。各国之间无论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道路还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存在着差异,各有自己的特性和优点,应彼此尊重,和睦相处,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创造一个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多姿多彩的世界。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32.材料: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中国涌流。从《百家讲坛》吸引数亿观众到《于丹〈论语〉心得》狂销300多万册,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畅销,从人大成立国学院到北大、清华等开设“国学班”,从各地恢复祭孔到海外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从私塾重现到儿童读经„„这一切都表明,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9分)

编号: 一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9-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33.材料:某出版企业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他们调查发现在飞机、火车上很多人在用电脑、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该企业从传统的纸张印刷、人工渠道发行跨越到全数字出版发行,把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出版物在第一时间传送给读者,而读者阅读的工具是手机和平板电脑。他们还研发了很多适用于教育方面的数字化产品,比如“寒食帖”,读者既可以欣赏诗词的内容,也可以了解作者苏东坡的概况以及所涉及的地方的人文、历史背景,还可以对书法进行临摹。开发民族新漫画《四大名著》并向10个国家输出版权,与日本动漫企业合作为日本文部科学省提供的《三国演义》漫画本,让日本这个动漫大国的中小学图书馆,第一次有了来自外国的漫画书,目前,该公司资产已达到118亿元,开始在全球范围跨区域、跨行业谋篇布局。

问题: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该出版企业为什么能实现不断发展(12分)

34.海南黎族苗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黎族苗族的歌、舞、服饰是我国灿烂民族文化中绚丽的艺术奇葩,凝聚着黎族苗族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心血。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9月23日,海南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民歌、民舞、民服进校园”活动启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客观、科学地认识民族文化,使学生在了解各民族历史、民情民俗、语言文字、民间工艺等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祖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黎族苗族传统文化?(10分)

35.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充分肯定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提出了推动社会 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材料二 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及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必须加快深化为话题之,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发展我国文化。(10分)

编号: 一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9-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检测1试卷答案

选择题:DDCBB DCABC BCDDB BDACA BCBCD ABACC

31.(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文化具有多样性,各种文化之间,应当相互尊重、相互交流。(2)由于世界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这样就使得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3)对待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4)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2.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我国传统文化“热”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特征的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思想契合了现阶段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人们希望从传统文化中寻求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专家学者走出书斋,借助电视等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作通俗的解读,对传统文化热潮起到了推动作用。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培育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构建社会共同价值体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促使各级政府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每点3分)

33.(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从传统的纸张印刷、人工渠道发行跨越到全数字出版发行,在实践中推动文化创新。3分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开发民族新漫画《四大名著》,立足传统,推陈出新。3分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与日本动漫企业合作为日本提供《三国演义》漫画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分

(4)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把握了阅读的发展新趋势,创新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3分

34.(1)我们对待黎族苗族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5分)

(2)面对黎族苗族传统文化,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和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黎族苗族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5分)

(3)我们要把握好黎族苗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分)

35.①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③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同时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④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⑤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注:从其他角度回答可以酌情给分

第四篇:传承文化经典 创新中医现代化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之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与现代西方医学在基础理论、诊断过程、治疗机理和施治方法上存在巨大差异,目前中医学不仅缺乏国际同业的认同,而且缺乏符合现代生物医学的理论模型与解释,导致外界对中医的科学性产生了质疑,这些不利因素也成为了中医学发展、普及和步入国际化道路上遇到的巨大挑战。今天,如何借助创新科技帮助处理中医临床诊疗实践中大量的中医学知识和诊疗信息,使得这些信息用于分析中医临床诊疗的疗效并将经验知识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已成为中医学现代化研究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并推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科技部的支持下,近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主持的“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体系与中医现代化技术研讨会”得到了多方的密切关注。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推动中医信息化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必将对中医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该项目将会是中医现代化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也是中医现代化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多方鼎力支持 发展中医现代化

中医学的发展需要多领域的合作研究,中医学的发展也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科学手段来辅助医疗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依靠数据分析和知识发现来归纳中医学的规律性,再结合医学专家的理论解释形成医学发现、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最终实现中医学的现代化及与其它医学理论的融合。

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中国中医科学院、卫生部卫生管理研究所以及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有关领导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并就这一平台的构建思路和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同时作为全球信息技术领导厂商的 IBM 也应邀出席本次研讨会,在 IBM 首席技术执行官叶天正博士的带领下,IBM 团队也和与会嘉宾一起分享了基于IBM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以及标准术语等技术的基础上,解决中医科研临床一体化技术难度的创新想法和实施建议。

据悉,借助中医信息标准化、数据分析及中医知识发现等技术突破,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科研项目以期在未来三年的时间内,分阶段的针对三大疾病如糖尿病、中风、冠心病,建立以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分析为核心的多维分析系统,并针对多种中医临床问题进行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应用研究和学术交流。

中医现代化的探索之路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及项目负责人刘保延表示,早在2001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就开始了“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个体诊疗评价体系”的研究,该课题研究进行了五年的时间,在去年结题验收以后,在北京市市委的支持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和开展行业专项,希望把这个专项开展到全国更多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深化研究。今天的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科研项目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项目总体的思路和方法已经紧密的和中医现代化的进程联系在一起。”

事实证明,中医的研究离不开临床,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离不开临床的实践。以前的中医研究主要靠经验积累,在大量的原始病例和临床观察的过程中记录下有用的信息,将信息收集起来并进行重组、融合和利用。目前实现这一过程的方法大都用纸张来记录,而重组则是通过大脑来记录。医生再将感悟和记录的结果用到实践当中进行升华,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如果把这个过程进行简化和快速提炼分析,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提高其效率和性能,则是中医现代化在发展当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根据这个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进行了“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研究模式。以人为中心,以临床事实为导向,以假设和模型为驱动,将临床研究与计算模拟研究相交替,最终实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创新方法迎接技术挑战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科学技术出现了从分析向综合、局部到整体、结构到功能、静态向动态、简单向复杂的转变。尤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创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来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已成热点”。

中医药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是多门新兴学科在信息技术研究和医学创新方法论上的重叠,其中一些重要的技术挑战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与探索,如:中医术语体系的形式化表达、临床标准术语集与书写术语集的映射与整合和大规模术语加工平台及术语服务发布;中医临床信息内容和组织的信息建模、形式化知识表示、临床自然语言处理、科研数据的抽取与转换和非结构化信息处理;由海量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而产生的对计算性能的挑战,以及由于各类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可用性、有效性及效率的不同,需要寻找适合中医学特点的知识发现框架并对知识建模;其中涉及的相关技术还包括分布式科研数据采集与共享网络架构、海量病历数据的存储技术、异构数据整合、数据服务发布,中医科研数据共享中的数据安全等。

科技部有关领导的发言为这次研讨会做了最好的总结和注释。“西医是从结构的角度、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认识,而中医是从功能的角度,从现象的角度认识生命和疾病的规律。实际上这两个医学体系认识的是同一个医学对象,这两个医学体系各有所长,应该优势互补、互相融合,两个医学体系都要完善自己。生命现象复杂,中医讲天地人相应、个体化和辨证施治,讲临床和科学用药。两千年前,中医没有任何现代技术的情况下,没有设备帮助的情况下就靠感官掌握着人的疾病和健康的规律,而且通过干预达到了有效的预防,这里面是有它的科学内涵的。如何把中医药历史积累当中有科学内涵的东西转化成现代人能理解的语言,这是科学和医学的前沿问题。这个转述不是简单的从文言文到白话文,也不是从中文到英文,而是科学内涵的转述、重新表达。这种重新表达需要我们用许多手段转换,包括信息技术手段,把个人的经验变成一个规律性的东西,让别人很容易的掌握、传承应用和发扬。科技部提出的这个命题是对整个现代科学的挑战。今天有很多西医的专家,有很多搞计算机技术的专家,我们有决心和信心把中医的发

展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鼓励多学科的合作、产学研的合作、海内外合作,引领科学和整个医学的发展,共同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造福人类。”

第五篇:品读经典名著 创新文化传承

品读经典名著创新文化传承

----试论全民阅读活动中品读经典名著的新方法、新观念

何智仙苏良文

(荆州教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松滋市实验小学湖北 荆州 434200)

概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品读经典名著要有创新精神、批判精神、人文精神,用阅读的新方法、新观念诠释“书香荆楚·文化荆州” 全民阅读活动,为荆州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书香荆楚、文化荆州、品读、经典名著、传承、文化、创新、批判、人文

“书香荆楚·文化荆州”,今年荆州市全民阅读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让全民阅读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组、进社区、进家庭、进工地、进军营、进特殊人群、进网络,已在全市掀起全民读书热潮。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前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典籍,其中有许多历史珍品。继承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需要,更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内容极为丰富,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医药、卫生等广阔领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是全民阅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品读经典名著、传承荆州文化”是荆州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它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文化强市,打造精神高地,提高全民思想文化素质,加速推进壮腰工程,振兴大荆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孟子告诫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学会甄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是品读经典名著继承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鲁迅的《拿来主义》为我们品读经典名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指明了方向。在历史著作中有许多描写同一素材的多种文体。如描写唐明皇李隆基与宠妃杨玉环在安史之难背景下的爱情悲剧,历史上一直有两种观念:一种视杨贵妃为倾国祸水(封建正统观念);一种宣扬李杨至死不渝的爱情。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从社会学的角度描写“天不佑玄宗,民不厌唐德”的社会美;元代白朴的《梧桐雨》,从美学的角度赞美天长地久的真挚爱情;清代洪昇的《长生殿》,从哲学的角度阐明爱江山或爱美人的缺憾美学观点。他们都在各自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观点进行了诠释。

因此,我们品读经典名著要站在当代的高度,要有创新的思维,要有“古为今用”的新方法、新观念。

一、品读经典名著要有创新精神

我们读《西游记》,要善于吸取精华,用创新的眼观去看待。

《西游记》有一个“顽强的集体”(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孙悟空在西天取经过程中,充当唐僧的护法使者,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天下妖精的伪装,钻进妖精肚里、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坚忍不拔,再接再厉。而猪八戒憨直、勤劳、朴实,但又自私、懒馋,沉湎于世俗生活,一心追求“这般富贵、这般美女”的生活。孰是孰非,谁美谁丑,好像一目了然!

但是中央电视台曾有档节目中,给几个公司老板出了一道选择题:假如你是公司老总,在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中聘谁?不同的公司根据不同的需求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可是前三人均没选择孙悟空,且都充分阐明了自己的理由。所以,我们读《西游记》要象这些董事长、总经理一样有创新精神。

我们读《红楼梦》也是如此。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还在于它非凡的艺术成就。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有评论家这样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假如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红楼梦》是言情小说,它言男女之情,以言情而至伟大。它“起于言情,终于言情,但不止于言情”。如果只沉浸在其“爱情”之中,我们将“萎靡不振”,没有创新精神,就看不到其照亮古今的光辉!

《红楼梦》的三个主角: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认为“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我见了女子便觉清新可爱。”他不世俗,不追求功名,是当时社会的狂人,是当今社会“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类型。林黛玉一生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至情至性,空有“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却逃不过“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正应了她技压群芳的那首《问菊》中的句子:“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林黛玉天生丽质,聪慧过人, 嘴上不饶人,近乎刻薄,又处在贾府这样一个温柔富贵之家却整日愁眉紧锁,自寻烦恼,16岁花季之年便夭折。在现代生活中,假如必须在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作选择,你选谁做老婆?这就是一个创新性的课题。在调查的结果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选择林黛玉。

二、品读经典名著要有批判精神

古人有“在家不谈三国,出门不读水浒”之说。我们读三国、水浒要学会去其糟粕,要有敢于批判的精神。

《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

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其中,隐含着“转头空”的消极思想,我们应站在时代的高度给予批判。

《三国演义》描写了群体英雄,“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认为“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并手指玄德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也论过英雄:“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到底谁是英雄?今天,我们有我们的标准。

书中描写了三个英雄典型人物:

智绝-诸葛亮。描写诸葛亮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有意让他充当全书的主角,将封建社会政治家、军事家的优良品德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其智绝包容了学识、才识、胆识、器识。出场便是赤壁鏖战、七擒孟获、空城计等高潮迭起。诸葛亮一死,后半截几乎没看头。完全神话了诸葛亮。“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适,惜哉!”用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诸葛亮的失败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历史悲剧。因此,在欣赏的同时要有批判精神。

奸绝-曹操。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不符合历史上曹操的真实面目。

义绝-关羽。关羽的“义绝”,在“桃园结义”中特别突出。关羽尽义于刘备及统一天下的大业,名为君臣,情实兄弟,义同骨肉。“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关斩将”等都是一个“义”字。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操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后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陀刮骨疗毒,威名远扬。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死时五十八岁。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后人有诗叹道: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作者把义看作道德理想,却不能划清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的界限。但关公文化的精髓“忠、义、仁、勇、礼、信” 博大精深,殷实厚重的关公精神正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位荆州人。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作品在思想内容和文学艺术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该书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作品能紧紧扣住人物的不同出身经历,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去表现其性格,如吴用的神机妙算,鲁智深的忠勇仗义,李逵的粗鲁莽撞,武松的神威神勇,林冲,花荣的骁勇善战,石秀的英雄孤胆,燕青的机

智灵活,以及西门庆的骄横,蒋门神的凶悍,潘金莲的淫荡,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品同时也能够很准确地把握住人物性格与身份,社会地位,生活阅历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说豹子头林冲,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着较优越的社会地位,同时又是习武带兵之人,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基于这一前提,作者赋予他的性格既有隐忍退让,委曲求全的一面,又有敢做敢为,骁勇善战的一面。在封建恶势力的逼迫下,林冲的身份,地位,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促成了他思想和性格的转化,从而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原来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要造反而最后不得不造反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故事性很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可能是受到说书话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小说随处可见引人入胜的情节。如倒拔垂杨柳,智取生辰纲,风雪上神庙,大闹清风寨,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三打祝家庄和攻陷大名府等等。《水浒传》还写了不少战争的场面,再现了起义军的战略战术,体现了辩证法思想,如三打祝家庄,大败高太尉等等。

《水浒传》的影响巨大广泛,几百年来,其具有反抗意识,乐观精神和理想化的英雄一直为人民所乐道,鼓舞着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但是毛泽东同志多次批判水浒的被招安、屈服于封建统治的消极之面。

三、品读经典名著要有人文精神

《金瓶梅》是描写明代社会的小说,以《水浒传》中西门庆与潘金莲偷情一事为线索敷衍而成。西门庆趁武松刺配孟州,偷娶潘金莲,勾搭上她的婢女庞春梅,连骗带抢娶了富孀孟玉梅为妾,勾引结义兄弟花子虚之妻李瓶儿,把花子虚活活气死。拉上京官蔡京,拜其为干爹,买得千户提刑官。妻妾六人,因纵欲而死。

《金瓶梅》是一部人物辐凑、布局繁杂的巨幅写真。腕底春秋,展示出明代社会的横断面和纵剖面。他的作者兰陵笑笑生以清醒冷峻的社会审美态度,直面现实,把丑恶的事物细细地剖析来给人看,在理性审视的背后 是无情的暴露和批判。

《金瓶梅》之奇,奇在描摹了绚丽多姿的女性世界,再现了明代的直实性。《金瓶梅》挥洒自如的神笔、章法严谨的结构、亦有可称“奇”之处,简言之:人奇、事奇、神奇、意奇、文奇,《金瓶梅》可谓天下第一奇书。

“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命运坎坷,清王朝将其列为禁书,建国后,也被打入冷宫,后来虽走出了冷宫,但我们的文学评论家们仍给它留下一个不光明的尾巴,曰“整体倾向坏,而又有一定艺术水平。”尽管如此,仍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齐名,且尊之曰“天下第一奇书”。

《金瓶梅》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一个绚丽多姿的女性世界:端庄的吴月娘,凶残的潘金莲,柔弱的李瓶儿,刚傲的庞春梅,说媒拉线的王婆、薛嫂、文嫂……

人物性格鲜明、形象逼真。如“吴月娘是奸险好人;孟玉楼是乖人,李瓶儿是疾人;庞春梅是狂人;李娇儿是死人;孙雪娥是蠢人;宋惠莲是不知高低的人;如意儿是顶缺之人;

潘金莲不是人;王六儿、林太太不得叫作人”。

这些绚丽多姿的人物让我们憎恨、唾弃、厌恶、同情,但我们更要憎恨的是造就这些人物的封建社会,他(她)们都是受害者。潘金莲是封建社会造就的典型产物:作为有钱有势但老态龙钟的张千户家的丫环,被要求做小妾,潘金莲拒而不从,表现其善良勇敢;但被强迫嫁给病态的武大郎,并以怜悯之心与之生活在一起,这是一个小女子的无奈;当见到高大英俊的武松,便生爱慕之情,这是一个年轻少妇追求爱情的萌发,但被无情泯灭;潇洒多情、有钱有势的西门庆出现,潘金莲毫不犹豫的投入其怀抱,因为她所追求的爱情、金钱、地位都能得到满足,潘金莲才开始成为人们所唾弃的人。因此,我们品读时要究其根由,要有人文精神。

“满城飘佳句,相逢说读书”、“每天读书一小时,智慧伴你一辈子”,自今年年初2012年“书香荆楚·文化荆州”全民阅读活动拉开帷幕以来,已在全社会营造出“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品读经典名著、传承荆州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壮腰工程”等重大主题开展全民创新阅读活动,将为荆州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下载自觉担当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使命(书记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觉担当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使命(书记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九)文化自觉-传承、创新、建设

    专题限时训练(九) 文化自觉——传承、创新、建设 (满分100分;限时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贴窗花,......

    “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题班会

    主题: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年级XX班主题班会 活动名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题班会活动时间:2012年6月XX日(6月份期间,7月1日之前) 活动地点: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活动主体:商学院0......

    传承红色文化 创新党建工作2011

    传承红色文化 创新党建工作2011-7-8 发布时间: 2011-8-16 8:59:29 被阅览数: 7 次 来源: 京珠管理处大悟管理所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传承红色文化创新党建......

    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那个更重要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很高心与大家在此就本话题进行讨论!在今天这个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快餐文化盛行,人民精神沙化的时代,中华五千年来积淀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

    大学生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从我们对文化的界定上来看文化需要历史的传承与现实的创新。大学生是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的......

    行业特色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作用思考

    行业特色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作用思考 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和血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改革和发展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

    叹为观止的汉字魅力 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

    叹为观止的汉字魅力 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 “最爱写的字儿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而如今,这种场景更多时候也只能在电视里看到了,更多的人远离了手中......

    “学习系列讲话、增强使命担当”心得体会

    “学习系列讲话、增强使命担当”心得体会 襄阳二中 胡黎奇 10月10日,通过参加“学习系列讲话、增强使命担当”为主题的支部党日活动,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敢于担当既是一个......